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24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1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1.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2.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部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3.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4.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5.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6.认真做好全省51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7.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8.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9.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10.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11.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12.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13.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14.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15.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16.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17.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18.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19.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1.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3.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4.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5.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6.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2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区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有益经验,全面实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和《*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方案(试行)》,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区特点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提高我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具有*区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构建我区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机制,着力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及课程建设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建立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制定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提高质量与规模效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普通高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普通高中的规模效益。

(七)逐步实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为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同时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积极稳妥,培训先行

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是政府行为,教委负责改革实验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好实验方案。学校要充分借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先期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份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展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教委和普通高中要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二)整体推进,分类指导

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一年级整体进入课程改革实验,按照*市实验方案标准全面进行改革,同步推进。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教委要关注并满足不同类型普通高中的需要,指导学校因校制宜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三)以校为本,典型引路

实验工作要落实在全区每一所普通高中,给予学校实施新课程充分而合理的自,激发学校实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并建立“以校为本”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区教委定期总结,发现典型,及时推广,确保课程改革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四)规范实验,保证质量

各普通高中要制定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方案”,依据《*区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区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开设课程并保证质量。教委要对实验工作进行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监控、评价和反馈,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推进实验工作。督导室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保证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各方参与,通力合作

实验工作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广泛宣传,形成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机制。采取有利措施,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使各方面都能关心、理解和支持实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工作氛围。

四、组织与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领导机构

1.成立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

*

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

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

2.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对有关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批准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及相关制度。

(二)组织工作

1.成立区教委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

对课程改革前期工作进行调研、准备;提出有关工作的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协调、研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各种事项,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提出相关制度、政策的方案。

2.建立样本校

区教委建立市、区两级样本学校,努力在学校层面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点带面,辐射推广。

3.成立区新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指导组

指导组由*市部分专家、区教研员、分院教师、区特级教师和部分学校校长组成。在区教委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为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教研中心,负责处理具体日常工作。

4.建立区政府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区教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编办、区委宣传部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协调、研究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事项。

5.建立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

建立由工委办、教委办、组干科、财务科、人事科、规划科、职成科、体美科、中教科、设备中心、国资中心、信息中心、教研中心、*分院、考试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参加的区教委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联席会,负责研究制订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重点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类型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基础条件的调研

1.硬件条件调研

由财务科、规划科、国资中心对各类型高中学校现有的教室、专用教室数量、开设选修课程所需场地及缺口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由财务科、规划科、设备中心对各类型高中设施设备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财务科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专项资金的筹措及报批工作。

2.师资调研

由人事科对各类型高中教师队伍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由干部科、人事科、*分院对各类型高中的教师和教学干部数量、需求进行调查,制定培训方案。

3.教学现状调研

由教研中心对目前各类型高中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照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结合*区实际情况制定《*区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和《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教师的学科教学培训方案。考试中心对课程改革的学分认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依照*市教委要求,制定*区学分认定管理办法。中教科要针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调研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4.信息工程建设情况调研

信息中心负责调查各类高中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及使用情况,并提出各类型高中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建立实验工作的网络平台,收集信息,介绍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

(二)组织好区、校两级培训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负责组织区级培训。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普通高中校长、实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参观、讨论、研究、研讨等方式组织培训。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和实验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理解课程主要项目操作办法后,再进行新课程实验工作。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组织和实施校本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解读,课程实施的主要操作办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通用技术课的开设、班级管理模式、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模块考试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等。

(三)建立区、校两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完善*区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网络。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教学合作关系,利用各方面的师资、设备和场所进行相关课程的模块教学,形成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

学校要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开发与用好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形成并不断丰富本校的课程资源网络。

(四)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质量

1.各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在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方案;自主开发和开设学校选修课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各普通高中要成立学校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和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规范选课管理。

3.教研中心要提出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学校要在自主建设通用技术课程教室、购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建立与我区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的有效机制,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学校要因校制宜地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五)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1.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

2.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研中心制定校本教研的指导意见,各普通高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和年级组的作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及时发现教师备课和讲课的典型成功案例,经过有关权威专家的肯定,向全区推广。

(六)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

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观察、交流、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学业成绩考核等方式,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立区、校两极相结合的、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

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3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研工作全局,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力推行素质教育。按照“教研教管一起抓,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的工作方针,本着“求是、求实、求新”工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认真做好督查及评价工作,力争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工作目标

1.以加强教学管理为着力点,通过调研、视导、督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2.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强新课程开发和实施,指导校本教研,为加快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3.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加强对高考、中考的研究、指导和管理,确保高考、中考比往年有新的突破,确保我县各学段的教学管理质量都有新的提高。

4.以加强服务为实现途径,明确课改引领重点,通过师资培训、典型引领、名师培养、成果推广、搭建平台,开创全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5.以创建特色为重要目标,根据我县教育的实际,不断探索教研工作新思路,推动学校规范管理、创新管理,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让平邑县教育的窗口亮起来。

6.以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研队伍专业素养,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真正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教研队伍。

工作要点

一、强化教学管理职能,向管理要质量201X年是全省深化素质教育,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年,新的教育形势大大加强了教研室的管理职能。教研室要在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情况下,实现教研室教学管理职能的新转变,向管理要质量。

1.加强课程实施评估与管理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2013年全省教育的基本形势。教研室将加强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保障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教研室管理的重点是督促和帮助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研室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对中小学校进行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检查,上半年进行一次抽查,下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评价,努力提高我县中小学校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教研室将以以高考和中考两个社会关注点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教研室将加强高考、中考的研究,及时把握高考、中考的新变化,认真解读考纲和考试说明,及时搜集高考、中考信息,以准确指导毕业年级的教学和管理。二是适时出台各种教学管理意见,引导学校细化教学管理。高中要完善《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高三二轮复习指导意见》、《高三后期管理指导意见》等,初中要进一步完善《初中复习指导意见》和《九年级下学期后期管理指导意见》,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设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高初中和小学每学期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教干教师的反馈完善教学常规,提前发放到学校和教师,高中各学科要制定和完善针对高一高二的《教学实施意见》。三是完善视导,督导学校细化教学管理。各学段每学期将进行一次针对毕业年级的调研室视导和一次针对全校的评价性视导,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帮助学校找问题,定对策,督促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四是及时对学校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进行调研,分析诊断教学过程,帮助学校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高中要抓好全市高三一轮的统一考试和阅卷,抓好高一7月份的全市统一考试、阅卷,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及时进行教学情况分析,及时弥补疏漏,确保12年高考和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

3.加强教学和管理评价体系建设随着全省强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旧的评价制度已经不适用,新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完成。一是要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学校课程制度和管理制度。二是要在临沂市各学段学校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平邑县中小学教学管理评价方案》;三是要结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建立《平邑县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示范方案》;四是指导学校建立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的评价体系;五是指导学校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形成日常学习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这一整套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实施与评价、从学校评价到教师、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复杂而艰巨,需要教研室引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不断吸收、消化和创新,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二、转变教学研究方向,向教科研要效益教是研的基础,研是教的提高。教学研究必须与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研室必须尽快转变教学研究方向,迅速寻找与教学实际的结合点。

1.全力推进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建设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时间大大减少,而教学任务并没有降低,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立高效课堂成为教研室最突出最迫切的研究任务。建立高效课堂是一项综合工程,存在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教研室今后将围绕建立高效课堂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一是实施多层次、有序列的教师培训工程,引领老师改变观念,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二是在我县现有的学案导学模式下,积极探索和完善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教育的落脚点。四是加强对学校课堂教学的跟踪调研,注重研究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去化解这些低效的因素,这是教研室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着力点,也是建立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前提条件。

2.逐步实施课程开发和研究从今年我县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市、县复查来看,传统文化课的实施水平比较高,但在研究性学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研室下一步在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重点是:一是通过案例研究,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几种基本课型供教师参考,然后鼓励教师在此基础上大胆拓展和创新,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二是研究传统学科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点,创设学生和老师喜闻乐见、自觉主动参与的社会实践方式,引导学校积极落实。三是引导和指导学校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由教研室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部分学校骨干教师联合开发平邑风物、法制教育等新课程,为学校课程开发做好示范。

3.全程指导学校校本教研现在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是教研室与学校的教科室的定位和分工没有搞好,导致教研室工作紧张忙乱,而学校教科室因过分依赖教研室而无事可做。今后教研室将督促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开展校本教研,教研室则加强对学校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教研室则腾出手来加强学习、观摩、研究,以占领制高点,提高教研员的引领能力。

4.继续落实以教定研作为基层教研室,教学研究既要高屋建瓴,更要解决具体问题。教研室将继续坚持以前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搞好问题征集,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二是搞好个体调研,提高课堂教学研讨和教材通研等活动的示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分片联研,集中解决教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把握能力。四是搭建教师和学校交流平台,开阔教师和教干视野,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4

高中新课程实验之初,一些地方的领导对新课程不够重视,部分实验学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按要求开齐课程、随意增减课时、师生负担过重等问题。2004年9月中旬,本研究团队负责人陈夫义受教育部委派,任调研组组长率队赴宁夏调研并赴京汇报和交流四省(区)调研情况,回本省又进行了多次调研,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初期暴露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及时提出了“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建议,得到省教育厅的采纳,并以省教育厅立项的6个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组为支撑,在省教育厅支持下持续开展专题研究。随后,本研究团队通过在一个省域坚持探索和推动“依法科学实施高中新课程”,解决新课程实施者的意愿和方法问题,化解新课程实施的诸多难题,确保我省课改始终沿着健康轨道推进,并创造、总结和提炼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地方课程管理特色经验,为高中新课程实验和推广做出我们首批实验区的独特贡献。在推动“依法实施新课程”方面,通过研究出台规范新课程实施行为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不按要求开设课程、随意增减课时、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在指导“科学实施新课程”方面,着力解决实施新课程后出现的资源严重不足、新课程实施与管理能力偏弱、专业支持力量比较薄弱、“课时不够”等难题。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03.8~2004.8)。本研究团队结合“高中课程改革领导、组织、规划”、“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等6个项目,针对高中新课程实施难点组织开展了前期调研和专项研究,经自愿申报并根据申报条件确定了实验样本校,指导样本校开展新课程制度建设和案例研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宣传、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摸清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阶段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省课改管理部门研制了10个政策性文件,汇编了项目研究成果《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手册》等文集,创建了基于博客的网络服务平台,在《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第5、9、11期等刊物公开发表了《海南为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蓄内功》、《回应新课程实施者的问题与困惑》、《与高中课程实施者的对话》等研究成果,为后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专题研究和实践阶段(2004.9~2007.6)。针对新课程实验启动阶段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高中学生学分认定与模块教学等专题研讨会,提出“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建议,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本研究团队分工围绕“依法实施新课程”和“科学实施新课程”两个专题进行了有关政策措施的专项研究,由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依法实施新课程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关于成立普通高中省中心教研组和开展区域教研协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召开了“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动员会,省教育厅领导在会上作《发扬成绩,坚定信心,依法科学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动员报告,省课改专家工作组组长在会上作《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的专题发言;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项督导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性的课程改革专项督导检查,下发了《关于我省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项督导情况的通报》;先后申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培训及校本研究”、“基于博客的网络教学研究与实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研究与实验”等部级课题,通过项目研究和召开一系列专题研讨会,加强对“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专业支持,并依托博客平台开展网络教研、远程研修、资源共建共享、建构式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化解了课程资源和专业支持力量不足、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程开设难度大、课时不足等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难题;研制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评价制度并付诸实践,在调研测试基础上成功实施了首次新课程高考;研究撰写并发表了《高中课改:以智慧破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上、中、下)》等研究报告,编写出版了《理解与实践高中新课程———与教育管理者的对话》、《普通高中新课程在海南》及“普通高中新课程在海南”丛书第一辑;于2006年11月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主题开放周”活动,总结推广“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经验等。深化研究和常态推进阶段(2007.7至2009.12)。在第一轮实验结束后,本研究团队负责人陈夫义在2007年9月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化改革,分类推进,依法科学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报告,及时提出了“巩固、发展、深化、提高”的思路和“巩固成果、稳中求进、由新到常、由点到面、分类推进、突破难点”的推进策略,强调要将难点做亮,亮点做常,常规抓实;组织研制并由省教育厅于2008年初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规程》、《关于开展有效教学、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式评价方案》等文件;于2008年受基础教育司委托举办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合作举办了“全国高中学校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交流了“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经验;2008年组织开展全省首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2009年系统总结和梳理了样本校实验经验,组织对样本校申报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成果推广书》进行评选,共评出9所学校6大类15个项目作为我省以样本校带动非样本校的结对推广项目;创建了具有自主产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教育服务网络平台,2008与2009连续两年开展全省高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式评价,迄今已研制完成基于网络的“综合素质评价与学分管理系统”,并正全力研制运用网络全面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系统,运用其评价结果规范新课程实施行为的相关政策措施也正在研制之中;系统反映我省“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经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在海南”丛书》第二至第四辑和年度报告2本相继出版。

三、成果主要内容

1、本成果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

课程实施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既要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结合各地实际,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本研究团队认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的,“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是执行国务院决定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需要。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的资源条件保障,监督学校依法实施新课程,指导学校科学实施新课程,是地方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其课程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监督学校依法实施新课程,就要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课程意识,严肃课程的政策和法规,严格依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行使课程管理职能。学校既要切实贯彻执行好国家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又要依照规定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同时要及时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学校各种违背课程管理政策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学校校长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失职行为,以及课程实施管理部门监督和支持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甚至给予严肃的处理。指导学校科学实施新课程,就要遵循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通过深入的研究、扎实的培训、科学的实验和有效的推广等工作,不断地攻克课程改革的难点,不断地消除实验工作的各种障碍,及时地释疑解惑,科学地总结提升经验,不断地完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建管理文化、教研文化和学校文化,真正把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逐步落到实处。

2、本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新课程实施中加强领导的必要性随着实验的深化日益凸显,为此,我省先后两次升格课改领导小组,组长先由副厅长担任,后改由厅长担任,再改由主管副省长担任,成员单位也由单纯的教育系统扩展到有编办、人事、财政、发改、宣传等部门参加,对课改的领导不断加强,政府行为也越来越明显。同时,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校舍、理科实验室、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网络平台等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这些,都为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坚持科学决策。我省凡是涉及课改的重大事项,都坚持组织专家开展先行研究和科学论证,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做出决策。我省把这种做法叫做“专家先行:项目研究先于课改实验”。如新高考方案的研究就经历了以下基本程序:项目组研究;课改专家组审议和论证;课改办和教育厅党组审核;面向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征求意见;请省内外专家论证;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教育部批准。科学决策是我省高中课改平稳推进的基本保障机制。三是做好宣传培训。一方面,我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如项目研究、培训、新闻通气会、课改工作会等)和各种宣传形式(如宣传标语、报纸、广播、电视、墙报、新生入学教育、家长会、家访等)进行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努力为新课程推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我省一直坚持做好高中课程管理者和教师队伍的省级全员免费培训(包括通识培训、学科岗前培训与跟进培训等)和各种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他们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实施分类指导。我省对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从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在选修课开设、选课走班条件、教师培训和任课要求、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校本教研、学生评价、校园环境等方面分三类提出不同要求。如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对一、二、三类学校分别要求开设出选修模块的80%、60%、40%。五是依法规范管理。对于学校依法实施新课程,我省提出了“五要五不准”要求,即:“要坚持按《方案》设置的领域和科目开设课程,不准减少必修领域、科目和模块;要坚持按《方案》和我省《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学时开课,不准随意增减学时;要坚持按课标要求实施教学和评价,不准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和评价要求;要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选课原则,不准以学校行政安排代替学生选课、进行文理分科和设置重点班;要坚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和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为确保这些要求落实,我省对课程改革率先开展了省级专项督导检查,纠正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通报了督导检查情况。借助全省教研网络,我省要求各校将实施新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及其评价工作的情况都实时呈现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省课改办通过网络对各校课程实施和评价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控。几年来,我省实施这种网络建构式评价制度,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先行实验区域的常态化实施。高中生学分认定与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已开发完成,促进高中新课程规范实施的网络评价监控体系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之中。六是共建共享资源。我省利用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一方面引导学科中心组教师及时上传与教学同步的教学设计和视频资源,供一线教师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引导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同一资源平台进行备课。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对课程正常开设的制约,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为这门课程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地位的牢固确立,做出了我省独特的贡献。七是创新教研模式。为破解我省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研训一体”的教研新模式,特别是借助网络,率先开启网络教研的建网、建模、建队、建库工作,充分发挥博客的助教、助研、助学、助管功能,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和对话交流,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并使教研与培训融为一体,走向校本、走向全员、走向自主、走向教学现场、走向低成本高效益,化解了我省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促进了全省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科学实施新课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八是样本率先垂范。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实验课题,按照“样本先试:样本实验先于推广”的思路,要求样本校先做先试,在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后再进行推广。各样本校带头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在排课选课、学分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程开设、课程资源及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先行探索性实验,并在一年一度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充分交流。在样本校取得经验后,我们帮助学校总结提升,把成熟的经验制作成项目推广书,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存在的实际差异,采取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大面积推广样本校的经验,2009年共评出9所学校6大类15个项目作为我省结对推广项目,直接带动了40所学校的实验工作。九是抓常规促创新。为把新课程实验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经验转化为新的教学常规,推动高中新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我们研制并由省教育厅于2008年初下发了有关教学常规、校本研训、有效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式评价等方面的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课程实施和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行为,促进了有效教学。与此同时,我省还于2008年组织开展了首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十是考评调控引导。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推进课改的关键环节。我们按照“整合力量:关键环节合力攻坚”的思路,先后成立了专门的高中评价改革研究项目组、高考高招改革研究项目组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组,对考试评价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我们引导学校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调控,积极探索和创建校本评价制度,开展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另一方面,我省创建“基础会考”制度,既减少了会考科目,又确保了课程的全面开设和学生的均衡发展。以此为基础,本着稳步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制定了“3+3+基础会考+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对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发挥了正面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3、本成果的适用对象和呈现形式。本成果可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监督与指导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借鉴使用,其主要经验采用政策文件、制度文本、论著和网络资源等形式呈现。本研究团队组织研制并由省级层面下发的相关主要政策文件达27个,专著和编著20本,本团队负责人陈夫义围绕相关课题和研究报告达50多篇,我们研制的政策文件、形成的课改经验和其他资源被广泛借鉴使用。

四、成果实践效果

1、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我省持续推动“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为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成长环境,加上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开设以及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的广泛开设,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综合素质获得明显提升,在2007年后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我省学生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就是明证。社会和家长对新课程和新高考普遍持支持态度。

2、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与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按照“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思路持续开展的新课程研究和培训,使全省高中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队伍的新课程管理和实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和教学有效性明显增强,一批优秀管理者、本土专家和教师脱颖而出,部分专家、校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邀到外省作报告或介绍经验,在全国崭露头角。

3、课程改革工作健康平稳。遵循“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思路,我省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一直健康而平稳,没有出现大的偏差。高中新课程实验初期出现的不够重视的情况和一些不规范做法,在按照本团队研究思路有效指导和开展实施课改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之后得到纠正,依法规范实施新课程的行为得到倡导和弘扬,形成了良好的新课程实施环境,为全国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了较好的样本。除台湾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曾组团到我省考察高中课改工作,借鉴我省“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经验。

4、课改关键难题逐一破解。以“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作指导,我省科学运用网络破解了课程资源和专业支持力量不足、综合实践活动和通用技术课程开设难度大等难题,创造了网络教研、远程研修、网络建构式评价等享誉全国的先进制度和经验,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显著作用,并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媒体对我省高中课改工作的突出经验作了大量报道。我省“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一系列经验,一再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推广。2005年6月,具有现场会性质的“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专题研讨会”在我省召开。2006年8月,教育部举办的“中小学新课程部级远程培训项目”,以及师范教育司2008、2009年开展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培训”项目,全面推广了我省的网络远程研修模式。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在2005年9月全国督导工作会议上印发我省课改专项督导检查情况的经验材料。教育部2006年后举办的部分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识培训,推广了我省省级层面和5所样本校“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仅本研究团队负责人陈夫义就应邀先后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辽宁、新疆、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山东、甘肃等16个省、市、自治区作有关学术报告或经验介绍40多场,并接待了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级区域的考察团。2008年10月教育部调研组提交的《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调研报告》,确认了我省推动“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取得的实效,该报告认为我省“课程改革实验按预定计划稳步实施,进展相当平稳健康,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逐步呈现,主要体现在:一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力显著增强;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专业素质伴随新课改获得快速提高;三是学校办学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四是制约新课改实施的关键问题得到破解。”肯定我省“创造性地开展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地方学校开展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经验,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全国的推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形成了在全国教育界都有一定影响的‘海南课改精神’”,“对推动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教育部2009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都专门安排我省作经验介绍,部领导讲话也再次肯定了我省的相关经验。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1、全国首倡。本研究团队针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初期出现的问题,在全国率先提出“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命题和推进思路,并在实践中率先研究探索出成套的“依法科学实施新课程”的制度和经验,且取得了平稳健康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效。

2、简洁明了。本研究团队将实施新课程具有普适性的基本要求用“依法”和“科学”两个简单的词汇表达出来,既十分简洁,又内涵丰富,且易于理解和传播,可以说言简意赅,符合中文的表达特点。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5

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课程资源管理的职责

在我国传统的课程体制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仅限于对国家拨付的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和监督学校对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因此对课程资源的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日渐丰富,但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层面上,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的研究仅限于强调建立制度或将课程资源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对如何实施管理并未提出具体建议。

事实上,从学校和教师的权限来看,他们很难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拓展到学校之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资源,并不隶属于教育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必然需要系统之间的协调,这是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此外,同一地区内教育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需要进行资源利用的校际间协调,这同样是学校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定位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资源管理中的职责是什么?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根据课程资源的现状来设置课程,还是先设置课程框架后选择适当的课程资源?从长远来看,这两种方式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但目前由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刚刚建立,所以根据本地区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来进行课程开发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查,并建立地区课程资源库。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建课程资源管理机构和工作团队

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门头沟区教委逐步建立健全了课程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成立了由教委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的“课程管理工作组”,负责确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制定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2.确定课程资源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1)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门头沟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是我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对我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从课程开发目标、课程性质及课程开发的进程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制定与地方课程开发、管理、实施相关的规定

在这方面,我区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包括:“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管理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关于教育基地实践性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门头沟区教育基地地方课程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手册”等。

这些文件对我区地方课程的开发目标、课程结构的设置、课堂内容的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为我区在现阶段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3)制定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相关的规定

在这方面我区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包括:“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门头沟区普通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管理办法”、“《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申报、审议制度”等。这些文件对我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申报、审批、实施以及学校开发方案的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标准。

3.定期开展区域内课程资源的调研

定期组织对教育系统内部的课程资源的调研,了解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员构成、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现状等。对教育系统外部的资源可以委托相关部门协助调查,或根据需要直接调取其他部门的调查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

4.开发区域内具有特色、可以共享的课程资源

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地区优势资源或传统资源。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明确课程设置目的的前提下,选择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我区在设置地方课程时,紧紧围绕我区原有的四个教育基地展开,在了解基地现有资源的教育特质的基础上,对四个基地的教育功能做了初步定位,之后对基地进行了改建,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并指导基地制定课程方案。

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教育行政部门要提供课程开发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和鼓励学校选择符合学校自身特质的、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比如:我区军庄中心小学通过“种养”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在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区教委指导学校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需求评估、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框架和门类、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制度等方面给予详尽的指导。

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落实其在课程资源管理中的职责?

1.提供课程资源选取的标准和原则

为课程建设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应当是最能体现一定时期教育需要的那些资源。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课程资源选取的标准和原则,避免课程资源选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建立课程资源良性开发机制

(1)进行课程资源需求调研

要了解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使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实现课程的社会适应性。

(2)保障资源开发所需条件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人员、资金、设备和信息。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6

(1)见习教师能够了解见习机构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对该过程进行反思。

(2)见习教师须参与教师专业化的活动,学会应对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冲突和需要做出判断的情境。

(3)见习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课堂与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

(4)见习教师须了解儿童与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学习过程。

(5)见习教师须掌握儿童学习成就与能力发展的激励原理。

(6)见习教师须了解异质性与多样化,已成为学校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

之一。

(7)见习教师能够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判断并进行评价。

(8)见习教师能够认识到交流、互动与冲突解决等活动是教学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

(9)见习教师能够从教育学、教学法及教学实践的角度,与各类媒体打交道。

(10)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体系的结构及其发展历史,同时了解单个学校的发展过程。

(11)见习教师须了解教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能够对教育研究的结果进行阐释与利用。

以上11条行为标准涉及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教学法的运用。

一、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时间分配和主要内容

1.听课、试教与个性化选修课程(第1~6个月)

在第1~6个月,见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指导教师的陪同下听课,听课后递交详细的听课报告,分析执教教师专业教学法的使用和教育学知识的运用,表达个人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与思考。指导教师应重点观察见习教师听课过程中的行为与判断,共同分析课堂上能够反映专业教学法和教育学知识的师生行为,评估见习教师的个人能力是否符合教师职业的要求。

而且,见习教师要在指导教师的陪同下完成2~3节课的教学任务。试教前,见习教师要递交备课报告,详细陈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专业教学法的使用等问题,获得指导教师批准后才能试教。试教后,见习教师要和指导教师讨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导教师书面阐述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加强的地方,包括讲课时的说话方式,所提问题是否合宜,作业布置是否合理,站姿和体态是否恰当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改进方式。一般来说,指导教师会要求见习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听课观察,或者到教师进修机构选修相关的培训

课程。

这一阶段的见习结束后,两位指导教师和见习学校的校长要出具书面材料评估见习教师,评估内容包括试教情况、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和判断以及见习教师在学校的表现,他们共同决定其是否通过这一阶段的见习。通常会有5%~10%的见习教师不能通过评估,需要再进行6个月的见习,经历第二轮6个月的见习教师中仍有50%不能通过评估,这部分见习教师不再有机会从事教师工作。

2.独立授课、必修课程与补充课程(第7~18个月)

这一阶段,见习教师每月独立授课10~12节。州教育部会邀请有独立测评教师能力的机构派出人员每3个月到见习学校听见习教师上3节课,通常会提前一周告知,请他们做好准备。听课后,测评机构的人员也会与见习教师讨论教学情况,指出问题和改进方法。专业教学法指导教师在这一阶段也要不定期地去听见习教师的课,并提供指导。

除此之外,见习教师要到州教师进修学院完成各105个课时的专业教学法和教育学知识学习,重点解决见习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相关理论模型与实践案例提升见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州教师进修学院还应设置各类补充课程,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使见习教师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自主选择。

3.独立授课与第二次国家考试(第13~18个月)

对见习教师的测评,即第二次国家考试从见习期的第13个月开始,历时6个月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整合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法撰写毕业论文;(2)四项口试:两门专业教学法,一项教育学,一项学校法;(3)见习学校管理层的评估报告。表1为各类考试内容所占权重。

每项考试赋1~5分,5分为最低分,1~4分即可通过考试。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后,见习教师可以拿到注明各单项成绩和总成绩的考试证明。凭借考试证明,见习教师可以向州文教部或直接向学校申请教师职位,每年均有7%~8%的见习教师未能通过考试。

二、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特点

1.课程体系清晰完备,为见习教师提供规范系统的培养平台

听课评课、试教与反思、独立授课是见习教师走向教学生涯的合理路径。见习教师“渐进式”地走进教学过程,会降低他们面对新环境的焦虑水平,有助于从大学生到新教师角色的平稳转换。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帮助见习教师发现、梳理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见习教师也可依据自身问题自主选修课程来补充理论知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为见习教师的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规范系统的培养平台为见习教师提供了畅通的成长路径,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问题,自主发展能力。

2.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集中指向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能力

德国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目标,重视培养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能力。其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学科密切相关;“个人能力”被认为是教师教学行动力的核心,涉及教师的自信力、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即作为一个个体,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和工作,70%的见习教师未能通过考试就是因为这项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对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专业教学法的能力;“沟通能力”是“社会能力”的一个侧面,和“运用工具的能力”一起都是指教师作为个体接受、使用新事物、新工具的能力。

指导教师观察见习教师的听课、上课,重点考查他们对专业教学法的运用和教育学原理的运用。见习教师在教师进修学院的培训课程会指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考试内容与见习期培训课程内容高度一致,均指向见习教师的教学行动力。从微观层面看,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展现出实践性课程内容的严谨周密。

3.课程结构彰显选择性,着力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帮助

每位指导教师只指导2~3名见习教师,听课、讨论都是“一对一”的,容易发现见习教师个性化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教师进修学院同时开设多门“附加课程”,为改进方向不同的见习教师补充并提供学习资源。例如,有些见习教师沟通能力比较差,研修学院会借助沟通能力理论模型设计课程,采用情境模拟、播放视频的方式再现教师需要面对的沟通场景,在具体情境中指导见习教师的谈话技巧,促进其沟通能力的提升。类似的课程还有课堂讲授知识的技巧、课堂教学的神态与体态等,内容大多指向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教师进修学院还会针对见习教师的兴趣、爱好及个体差异设置“附加课程”,以供其自由选择。

课程设计的丰富性和实践性,教学指导的个性化与及时性,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高度关联,这足以说明巴登符滕堡州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选择性特点极为突出。

4.课程实施采用“陪同式”,及时发现见习教师教学行动力的“生长点”

前6个月,指导教师始终陪在见习教师左右,和他们一同听课、讨论,这一过程既是指导教师观察见习教师的过程,也是指导他们运用专业教学法的过程。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一起面对共同的教学场景,为见习教师及时补充学习内容,提供学习资源,指出其认识有误或不足的地方,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在共同的情境中产生不同的体验,而体验和认识的差异转变成重要的学习资源。这种“陪伴式指导”有助于见习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感知他人,使他们在具体的问题上得到具体的帮助,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补充新的理论,汲取新的经验。指导教师的陪伴还能避免见习教师产生焦虑情绪,让他们在安全的心态中走进新的职业体验,确信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具体帮助,处在“面对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心态平和,步履从容。入职前,由于“陪伴式指导”已经为见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指导教师的注视下,他们稳步走向职业生涯。

5.课程评价协作推进,真正形成“培养共同体”

在见习期的18个月,见习教师“行走”在见习学校和州教师进修学院之间,两方均为其提供帮助与指导。表2为见习教师在学院和学校的时间分配情况。

学校和学院的合作确保见习教师从理论导向转为实践导向。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双元制”在教师培训中的体现。与此一致的是,在第二次国家考试中,教学试讲与见习学校校长的评估报告均占比较大的权重,课程实施与考核评价主体一致,充分体现出见习学校与教师进修学院的通力合作。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理念教师角色

一、新课程实施理念取向

1.全面发展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改变知识本位的价值观,从目标和实施的角度上,体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要求。

2.主动发展的理念

主动发展包括学生、教师两方面的主动发展。一方面,新课程实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生命在场,“物质生命在场”“精神生命在场”和“发展性生命在场”的统一与和谐发展。

3.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新课程在内容上超越了科学世界的束缚,极力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4.建构主义的理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因此,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

二、转变教师角色对新课程实施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的核心作用

新课程理念实施要求教师主动建构课程知识与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意义建构;主动协调时间、学生情绪、课堂氛围、纪律等其他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的合力以支持课程实施的可能性。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合作和主观努力,再完善的新课程方案也只是在纸上谈兵。

2.有利于学生体验创生性的新课程

在实践的课程范式中,“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工具”。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时时刻刻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为指导,改造预设的课程,并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就是课程的直观呈现。

三、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新课程实施

1.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整个人性或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培养其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其主动参与教育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让学习真正成为自主性的快乐意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从业人员,本身就具备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最贴近的改进意见。相对于游离在教学之外的研究者来说,站在一线的教师对于教学改进研究更有发言权。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批判与反思的态度来不断推进革新,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这就会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技术员的角色,使其在课程实施和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课程的创生者

如何使教学工作不脱离学生感知的世界,顺利完成课程计划。课程缔造成为师生完成课程实施的最好选择。教师根据自己的人生履历、生活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建构,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创生,指导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或顺应完成对新课程内容的学习。师生共同作为课程创生的主体,无疑为教学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吸取了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4.学生的楷模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有语言、动作、表情、衣着等都会被学生当成观察模仿的对象。而这种权威似的模仿对象,更会对学生心灵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课堂实施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并充分运用这一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作用更为明显。

5.课堂的管理者、协助者

教师只有做好课堂的管理者、协助者,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实施。作为管理者,教师要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念,并以此评价学生的行为正确与否。教师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学生守则,变他律为自律。

6.心理辅导者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精神和要求,有序、有效地指导各中小学校全面、规范地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一、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

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其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努力提高学生主动接受法制教育的兴趣;要在规范学生言行举止的同时,增强其依法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整合性原则。中小学法制教育要把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把主干学科教育和相关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案例教育相结合。

(三)适应性原则。教学内容要与法律、法规制订后的内容相适应,教学手段要与现代化教学要求相适应,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相适应。

三、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教育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提高分辨是非、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四、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开展途径包括法制教育主干课程、法制教育拓展型课程、法制专题教育和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等。要以主干课程(主学科)为主,有机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要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课外教育和相关课程的法制渗透教育可以依照各自实际,配合主干课程的相关内容予以拓展或作相应的补充。(主干课程的具体教育要求见附件)

五、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实施

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统筹规划,制定法制教育的实施计划,按照有关要求,注重对中小学主干课程及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指导基层法制教育的开展。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日常指导,对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承担法制教育职责的相关教师进行法制专项培训。

市和区县法制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协调本辖区公、检、法、司和青保办的力量,为全面落实《实施意见》创造条件。结合特定的法制宣传纪念日、宣传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中小学法制教育活动。

各中小学校要依照本市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把法制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认真予以落实。

(二)队伍建设

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通过本市中小学法制教育联席会议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法制教育干部的培训和管理。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240”、“540”等师资培训项目,对本辖区内中小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有关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并对主干课程教师、相关渗透学科教师、法制教育辅导员和青保教师等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各中小学校要对承担法制教育职责的教师加强指导和管理,要对主干课程、相关渗透学科开展法制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法制教育培训。

(三)社会支持

党委宣传部要积极指导本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组织各类媒体,利用社区、家庭等社会资源,为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靠公、检、法、司和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积极开发开放法制教育资源,为广大中小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提供相关专业支持,努力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四)工作评估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评估工作,并将其纳入中小学办学质量与自主发展的督导评估体系,确保《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

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结合依法治校等工作的开展,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对法制教育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学校可以对教师和学生中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积极分子进行奖励。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9

话题背景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最终要通过“课程实施”得以落实。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过程,是决定课程改革质量与成效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对中小学课程实施进行分类指导、管理与监测。

我国自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课程实施的关注,特别是在对课程实施的监测与管理方面,尚显缺乏力度。《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启动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监测机制”,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标志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要对“课程实施监测”给予应有的关注。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现出国家对基础教育管理更趋完善。对课程实施需要监测,还要明确“监测什么”和“怎样监测”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提到要监测课程开设、课标落实、教材使用和课改推进等情况。如果说监测的目的是促进中小学加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实施,就需要相应强化两个层面问题的认识:一是要认识中小学如何通过课程实施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行为;二是要明确对中小学课程实施该如何“监测”。要正确认识中小学应怎样进行课程实施,才能使对课程实施的监测,达到应有的“必然”效果。

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再认识

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关注“课程实施”的意义,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富兰和庞弗雷特认为,研究课程实施是为了解课程变革实践,理解教育变革存在的问题,认识影响学习的决定因素,进一步发挥好课程实施的教育作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践环节,需要将课程所承载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学校课程实施要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课程实施需要探索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主题,克服“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迎接时展的挑战,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课程实施的教育实践行为学校课程实施是由学校组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所构成的一系列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课程实施主体而言,持有不同的课程观念会影响对课程实施的认识。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等人提出:课程实施存在忠实执行“计划的课程”、实施“修改的课程”、实现“创生的课程”的三个基本取向。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观点,认为在教育质量标准时代应基于课程标准来实现课程实施。

对于课程实施,从学校教学活动过程看,主要表现在课程开设、课标落实、教材使用和课改推进等环节。从课程实施的教育本质特征看,课程实施是学校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基本行为模式。学校领导机构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表现出学校的课程领导力。课程实施决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课程实施的各个教学环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具体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进程与水平。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主体,是课程实施中的直接行动体验者。学生只有在课程实施中成为主动发展者,才能真正在课程实施中受益,得到需要的、适合的、应有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认为:“学校课程实施应是理解―参与―创生的教育过程。”学校课程实施中交织着形式与实质、被动与主动、统一规范与自主选择、单一与互动、深度与广度、常态与时机、理论与实践、表象与成效等诸多矛盾。对中小学课程实施需要予以监测、指导与规范。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的认识

在研究课程实施的学术领域,目前直接针对“课程实施监测”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也有关于课程实施程度评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对认识课程实施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在评价大规模课程实施的总体框架方面,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关注为本的采用模式”,加拿大学者提出课程实施的评定模式,英国学者提出内容覆盖率索引模式、结构性取向的评价模式、五层次评价模式,有人主张从实施者的角度评定课程实施过程。有人介绍国外评估课程实施有课堂观察清单、直接教学观察系统、基于关注的采用模型以及罗根课程实施评估四种方法。我国学者提出建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互动理论模型,形成一种评估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整合架构。这些对认识课程实施监测都有启发意义。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工作是一个教育实践问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支撑,要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还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监测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便捷性,实现课程实施监测的常态化管理。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指标体系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属于教育监测,其本质是教育评价问题,需要依据评价标准制定课程实施监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实施监测的内容与指标制定,有如下思考。

制定监测指标体系所依标准对课程实施的监测,总体来说,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但目前已颁布的“课程标准”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客观现实而言,确实存在着某些滞后现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当前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了“工作目标”,为中小学课程实施指明了工作方向,对制定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课程实施监测指标的维度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监测课程开设情况、课标落实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课改推进情况。这四个方面,可以作为监测指标的一级维度。在一级维度之下,还应该包含有一些重要的观察点,构成二级维度,共同构成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是否需要构建三级维度,需要在科学分析课程实施行为的基础上再确定,但从实践操作上看,指标体系过于复杂,会影响监测实践的可操作性。

科学定义课程实施监测指标课程实施监测是对教育行为的监测,监测指标要科学表征课程实施行为的规范。指标的界定,不仅合理描述教育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要指向教育行为的育人内涵极其实效,要能客观反映学校履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践行情况。

课程实施监测指标应突出能解决当前中小学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针对当前中小学课程实施的现实问题,监测指标要予以兼顾,有助于发挥监测评价对学校课程实施实践的导向作用、指导作用,便于学校改进。

制定监测指标既应有理论指导,又应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定监测指标时,需要吸收国内外有关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更要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体现国家教育意志,适应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注重监测指标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监测指标体系应表现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学校课程实施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需要有定性指标,也需要有定量指标来刻画相应的课程实施行为及效果。指标性质特征的选择,要符合被描述事物的属性特征,也要便于进一步的评价分析。

监测指标应具有可观察性、易操作性课程实施监测指标的可观察性能够确保监测的真实性,易操作性能够确保监测实践的可行性。

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实践的思考

监测的目的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是强课程实施管理对举措。监测的直接目的,是确保中小学课程实施在遵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轨道上良好运行。在当前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新阶段,要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监测结果促进改进课程实施工作,促使中小学课程实施更加突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用教学方式和实施教学评价。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要求,确保育人效果。

监测主体与对象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应该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中小学进行的课程实施情况开展监测。监测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教育管理职能的重要工作职责。监测对象是中小学,通过监测反映中小学的课程实施现状及其成效。

监测方法构建课程实施监测信息化工具与平台,主要通过信息交流的方式对学校课程实施进行监测。应用资料报送、问卷调查、活动记录、现场观察记录等方法。要创造信息化条件,努力实现常态化点课程实施监测。

监测信息采集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课程实施信息,充分利用学校课程实施行为实时伴生数据,收集相关事实材料。既重视结果数据,也关注过程数据。对课程实施数据和行为事实进行,要注意分析判断其真实、有据、有用、可查,在学校课程实施数据采集中避免加重学校、教师和学生负担。

监测评估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有序开展对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工作。对学校课程实施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分项给出评估分析描述,要突出重点,注重对学校课程实施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课程实施评估报告。将学校自我评价与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课程实施的内控机制,强化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注重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监测结果应用2013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之一。要指导学校正确运用监测结果,提升课程实施行为,改进教育教学,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对于在课程实施中存在困难的学校,要给予帮助和扶持。对课程实施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要求其及时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校要通报批评、取消各类评优奖励资格、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逐步将学校课程实施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组织领导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新的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指导,协调教育资源,为学校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提供支持和帮助。需要加强课程实施培训,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参考文献

[1]霍翠芳.课程实施研究理论综述[J].山西科技,2007(3).

[2]帅飞飞.课程实施研究概述[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2).

[3]杨明全.课程实施的学理分析:内涵、本质与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4]王艳玲.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5).

[5]易红郡.英国国家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6]崔允t.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7]夏雪梅,崔允t.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互动理论模型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3(24).

[8]王海燕.学校课程实施:理解―参与―创生的教育过程[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

[9]王海燕.高中课程选择性:理解与行动――基于课程实施的实践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篇10

一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弱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也是教师培养的根基所在。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职前教育却比较注重局限于在大学课堂内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师范生进入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原本应该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师职前教育中,出现了教育理论占据统领地位,教育实践被挤到边缘位置的现象,即实践弱化现象。

1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

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总体上以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学分和课时比重比较大;实践课程门类较少,学分和课时比重较小。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实践课程,包括军事技能、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教育实习(含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共五门,这些课程的课时总量约在13-49周左右,学分总计约12-34个学分,所占学分比例为11.3%-14.6%。[1]显然,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从凸显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比较注重设置教育理论课,这些课程往往数量多,范围广,所占课时和学分较多。而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方法与技能课并不多,范围窄,所占课时和学分较少。有研究表明,在30所院校本科层次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教育学类、心理学类、普通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信息技术类等教育理论必修课程,此外还设置了一些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如“微格教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书法”、“教师口语”、“班级管理与实践”等,但是设置这类课程的培养方案的比例不高。[2]再以充分体现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性的教育实践课程来说,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一般规定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教育见习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各校教育见习时间长短不一,有不少学校甚至没有规定教育见习。而在美国的本科水平师资培养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约为15周左右,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类似教育见习,总共150学时。英国教师教育规定师范生一、二年级时,每周半天到中小学见习;三、四年级时进行一次集中顶岗实习;初等教师的实习时间在18周以上;中等教师实习时间在32周以上。[3]与他们相比,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实践时间确实较短,可见教师职前教育中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薄弱。

2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倾向突出

在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中,虽然每个师范院校都在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但是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时间短———实习往往只有几个月时间,真正的实地活动时间更少得可怜;范围窄———往往只集中于课堂教学,不涉及教师职业的其他活动;介入浅———实习生接触到的情境与真实的学校教育情境存在差异,实地经历并不充分、完整;缺少视导———大学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实习生的视导,而与实习学校松散的关系又使得实习学校缺少有效视导的动力和能力。[4]这些问题致使教育实习实际上被形式主义所制,表面化、形式化的色彩明显,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较为低下,教育实习应有的功能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育见习在实施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形式化倾向。教育见习前一般不重视进行见习动员和制定详细周密的见习计划等准备工作;教育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考勤与纪律方面的管理,缺少对学生见习活动全面细致的指导;教育见习结束后往往对教育见习的效果如何,教育见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加以改进等不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二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弱化现象的原因

1对职前教育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把教育实践视为是帮助师范生了解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培养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然之路。因此,在他们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中,大大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赋予实践课程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并且设法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正是基于对教育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他们的课程开发和管理者坚定地相信,教育实践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必须立足教育实践,利用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和管理者对职前教师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给予实践课程应有的地位,在课程管理中也没有给予实践课程充分的支持,从而导致了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实践课程设置的不足和实践课程实施效果的低下。

2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改进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运行。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一是在师范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方面,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比较轻视;评价形式以书面形式的纸笔考试为主,较少采用口试、实践操作性考试等形式。二是在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中,存在流于形式、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5]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评价通常由指导教师这一单一主体来实施,师范生没有资格参与评价;由于缺少具体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在评价时主观随意性较大;为了方便,指导教师一般只是采用分数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而且往往注重终结性评价,仅仅以评价来鉴定和区分学生。这些导致了教育评价的功能难以实现,使教育实践课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的对策

1丰富实践课程门类,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

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高度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切实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一是增加实践课程门类。针对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课程门类较少的情况,课程开发者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研究新的实践课程,尤其是要研发新的教育实践课程门类,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二是增加实践课程课时与学分。实践课程的课时多少与学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和实践课程的功能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师范生而言,只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育实践磨练,才能一点一滴地积累更多的实践知识,才能一步一步地逐渐提高实践能力,才能慢慢地陶冶浓厚的教育兴趣。因此,一定要赋予实践课程较多的学分,保证实践课程有充足的课时,尤其是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应该大幅度增加,至少延长至半年以上,让师范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身临其境来真正理解教育和学会教学。

2加强教育实践课程的管理

首先,遵循科学管理原理,做好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各环节的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对教育实践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全程检查,有效监控教育实践过程,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实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形式化管理。其次,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经费投入,给予实习基地学校充足的经费,与中小学真正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深入合作关系。第三,建立指导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来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指导教师认真履行指导职责。

3完善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的缺漏和偏差,将教师教育工作者引导到了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向上。所以,改进和完善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前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第一,在师范生学业成就评价方面,应该重视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克服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现象,增加能够真正测量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在评价形式上,走出单一的书面考试,增加实践性考试的比重。通过建构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唤起教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关注和重视,积极主动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第二,在教育实践课程评价方面,着重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育实习评价标准,为教育实习评价提供统一的评价参照系,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形成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实现自评价和他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评价方法上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统一,充分发挥观察、评语、档案袋等的作用,促进评价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改变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状况,强调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不断了解和发现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师范生反思自身问题并加以改进,使其通过教育实习在专业素质上获得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2]周钧,唐义燕.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7).

[3]高有华,汪建莉.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模式比较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