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4:30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1

一、学校环境建设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首先,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环境。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名花异草、各种树木、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其次,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同时,要加强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再次,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定期开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予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形成的相互认识、理解,情感的亲近与信赖的关系。一个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用难易适度的内容启发学生,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教师要尊重学生,切忌用老眼光看待学生,认为好学生什么都好,差学生什么都差。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优生应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对后进生要多看他们的优点,多找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以信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等。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和同事面前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2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适应状态。即人带着已有的心理模式对来自身及外部环境(尤其是社会,生活环境)的种种变化,做出合适反应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是经常的,比较稳定的,也是一种自觉的积极的,人一旦获得了这种状态,便获得了自身的心理平衡,也与环境之间能保持应有的协调。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尽可能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养成其优良心理品质,预防和消除各种适应性问题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即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那么,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教学生学会感恩

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我曾经搞了这样一次调查,询问学生们有没有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过。其中多数学生认为生活中没有令他们感动的东西,有的只是埋怨:例如,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让他们觉得压力很大;老师对他们要求太严格,使他们觉得不舒服等。这些学生多数家里都比较富有。而另一些来自农村,家境贫穷的学生普遍认为:在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东西太多了,最大的感动就是来自父母的恩情――在家里特别贫困的情况下还把他们送进重点中学,父母已经尽力了。这个调查的结果,类似一个寓言。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认为自己太不幸了,到上帝哪儿去诉说自己的不幸,上帝告诉他:其实你是个很幸福的人,与盲人相比,你有明亮的眼睛,与下肢残疾的人相比,你有健康的双腿,你有手有脚,应感谢我对你的造化,努力用你的双手去创造幸福吧!这个人听了后,觉得上帝说的话有道理,有了对生命健康的感动,再也不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了。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她是个孤儿,靠村里的救济生活,上学也是学校给免费的,她一个人回家要写作业,还得自己做饭,洗衣服,但是她从未迟到过,学习非常努力,而且经常帮助他人,为集体做好事,我被她的精神感动了,课余时间常常为她辅导功课。记得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给父母写一封信,布置完任务,正当我准备离开教室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问道:“老师,我写不写?”我愣了一下,原来是那个孤儿,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写!给我写!”只见她眼睛猛的一亮,激动地眼泪快要下来了。那封信,她写得非常感人,在信里,她表达了对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的感激,而且说,她很想叫我一声“妈妈”。后来,她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但是学费很高,她交不起,我帮她找了政府的有关部门,学费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临走时,她来看我,流着眼泪不停地说:“谢谢老师”。

现在,每当我新接一个班的时候,我教给学生的第一课就是――学会感激。当父母在自己面前“唠叨”的时候,我们应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当老师批评的时候,我们应感谢老师的认真负责及对自己的重视;当同学指出自己的不足时,我们应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如果以这种心态去思考问题的话,我们就会少一些怨恨,多几分感激,也会增添许多快乐。

二、多给学生一些“阳光雨露”。

大家知道,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情和爱是心理健康的雨露和阳光,童年时孩子是在父母的情爱呵护下成长的,少年时代的情爱则增加了伙伴和师生之爱,这也是人心理社会化的开始,为今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他的心灵之花就会枯萎,也许会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误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阳光雨露”,多给他们一些掌声,让他们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去爱别人。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3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正确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无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运动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极端重要的。另外,从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机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理需要,活动具有生物学的涵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然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阴影的。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任务就在于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以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以达到“增强体质,陶冶精神”的最终目标,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体格强健、心理素质过硬的一代新人。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

围绕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阴影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阴影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阴影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在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例如,上短跑课可以讲讲美国的刘易斯,上长跑课也提提中国的“马家军”,让学生们在心中树起榜样,激励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应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气氛。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乐学”——乐于学,也快乐地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游戏开展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于热烈的大集体中。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例如,对于保守型的学生,要根据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在体育方面的上进心,指出他在能力上的优势,并时时根据他的实际承受能力,给他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也不妨在需要学生演示动作时找他出来,客观上给他显示自己的机会,并多给他赞扬,刺激他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焦虑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02-01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每天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从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与功能来分析,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

小学生学习焦虑水平

众所周知,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引起个体的心理焦虑,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例如,“数蛤蟆”和“传口令”等室内游戏。其次,体育与健康授课过程的独特性,可以缓解学生的情绪。一般来说,学校体育都在室外进行,这种教学形式本身就可以使学生摆脱压抑的室内氛围,感受室外空气的清新,从而精神得到放松。另外,教学活动中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即使是最不喜欢活动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像“韵律操接力组合”这样的体育游戏,即充满了活动性和趣味性,又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双方面的愉悦情绪,从而缓解了学习压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心理基础。

二、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能有效降低小学生对人焦虑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例如,游戏“大鱼网”和“巧过拦截区”,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多以班集体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师生、学生之间群体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教与学的双方在丰富的交往与积极的互动中实现技术技能的提高、知识的转移、技术动作的创新。同时,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理解、合作,从而促进学生为自身进行有效定位,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与人交流、理解他人,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能有效降低小学生躯体焦虑水平

身体运动改善了自我理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活动能带来欢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郁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在减轻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压力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从而降低学生躯体焦虑水平。例如,“投弹打靶”和“抛球换位”等游戏。

四、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能有效降低小学生冲动焦虑水平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的积极参与,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包括在一般的体育游戏中,也充满着你追我赶、争强斗胜的竞争。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集体配合性强,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例如,“拔河比赛”和“三人蹲跳接力”等游戏。通过这类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冲动焦虑水平。

体育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及身体症状有明显改善效果。为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各种教学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保证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5

我认为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采取以下对策。1.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关注和接纳学生,专心聆听学生发表意见,要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要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以增强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学会消除烦恼的各种方法。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教师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的风度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情感育人,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育人观,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师德修养、处世态度去感染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标准统一。关心学生、体贴学生,师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从而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当前,学校德育,注重公德,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忽视私德,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辅导,也就是缺乏心理素质教育。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行心理保健指导,懂得心理保健知识,自觉地抵制书刊,不健康小报的精神污染。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继续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加强学生心理保健指导,培养坚韧不拨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情感育人必须通过座谈,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心理障碍、偏异情况,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加强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阔视野,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理想,善于吸取他人的意见,特别是成年人的意见,不要盲目地拒绝善意的批评和帮助,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冲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让学生学会维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对学生提供相关的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疾病预防。帮助学生摆脱不良心理问题的困扰。举办中学生心理问题主题班会,交流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心理危机,提高心理素质的体会,主题班会可以采用讨论、辩论、交流、反思、体验等形式。主题班会的主题立足于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突出的心理问题为题材,让学生围绕围绕主题开展充分讨论,畅谈自己的体验、感受,在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最后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探讨。

2.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对学生加强个人生存教育,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必不可少的优良的心理品质。事实证明:一个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我们国家当前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较为优越,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任何生活困难,所以他们的生存忧患意识相对淡薄。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告诉他们一粒米,一棵粮食都得来不易。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的美德。此外,还要时刻注意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自己用餐、收拾餐桌、刷洗碗筷。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洗地板、收拾房间、自己的衣物自己清洗等。平日里做事情要有条理,不要眼高手低或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

3.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品质,走向社会难免不出问题。当代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及至的环境里。他们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委屈。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情感会是多么的脆弱。因此,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豁达开朗的而不是心胸偏狭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分析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引导他们正视挫折,使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6

一、小学离异家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主要表现为怕别人从中了解家事;做事、回答问题等没有自信;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

2.孤独心理

主要表现为待人处事时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沟通,少有朋友。

3.渺茫心理

主要表现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有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在学业上也盲目应对,对未来没有信心。

4.逆反心理

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和指导时,总是向消极的方向理解和处理。特别对父母、老师、同学在心理上有排斥感。

二、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措施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他们的人生将是令人堪忧的,不仅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成为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如果社会、家庭、学校都高度重视,就会使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们早日走出阴影,和其他孩子有一样都能茁壮、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一)学校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对离异家庭学生具有重要的补偿作用。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会使离异家庭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1.学校制定相应措施

离异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给予关注和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学校应要求教师主动和离异家庭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重视对离异家庭学生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定期走访制度。并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室,“心语信箱”、“知心电话”,及时对离异家庭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心理指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使离异家庭学生早日摆脱困境。

2.班级创造和谐气氛

班级是离异家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善于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随机教育,创造和谐的班集体。发动全班同学和他们交朋友,通过同学与同学、小组与小组的互帮互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通过举办生日会、节日庆祝等,用集体的关爱温暖他,在同伴互助友爱的氛围中忘掉烦恼。集体的温暖,是消除离异子女的自卑孤独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家长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可以重塑离异家庭学生的健康心理。

1.高度的教育责任感

在父母离异后,要给予孩子温暖的情感支持,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论孩子与谁生活在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且应当亲自抚养并教养孩子,让孩子加强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感,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以及严重的被抛弃感。只有家长真正关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并及时与孩子沟通,才能不断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心理上出现的偏差。

2.科学的教育方式

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取决于离异本身,而是来自于父母双方对于离异的态度和应对策略以及离异之后父母对于生活的态度。那么作为家长本身,不应长期陷入离婚的烦恼和痛苦,必须树立一个好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引导孩子也树立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只要父母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多去交往,与不同类型的人们交往,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自信、健康的成长。

(三)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现实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是一切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

1.培养坚强独立的人格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及时主动找他们谈心,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现状。无论是单亲状态,还是新组建的家庭,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让孩子明白当熟悉的生活被打破时,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也会伴随某种程度的焦虑、抑郁等。随着新生活的不断渗透,要让孩子相信他会慢慢适应的,从而才能很好地接受新的环境。

2.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7

一、培养“学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前提。

1.明确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让学困生了解各学科学习的具体目的和学习知识的具体意义,以提高对相应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替代惰性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寻找“希望点”,重塑“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着雄厚的学习潜力,没有天生的“聪明”与“愚笨”之分,只要自信、自强,方法得当,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好。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引导“学困生”体验成功,分享满足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会抚平他们自信心丧失的心理创伤,逐渐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把“学困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比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竞赛等。

4.增强“学困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即主要依靠自己解决自身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找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激励,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从而实现自我调控。一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悦纳情感,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二要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及有计划的实施,培养他们保持适度的学习紧张感,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逐步提高学习成效;三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将心理活动与行动效果紧密结合,引导他们学会总结失败的教训和进步的经验,增强自我约束、监督和调控能力,促使学习不断进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质”的突破

环境育人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优化学习环境,克服和避免各种学习困难诱因的产生是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的重要条件。

1.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坚定其学习的信念

对待学困生,要牢记“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古训,既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也不能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要尊重、热爱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点关怀、一点微笑、一点鼓励,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从正面肯定、衷心祝贺,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我能行”的意识,感受到教师由衷的关怀,从而点燃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

2.提供“舞台”,让“学困生”自我表现

教师要用慈母一般的心体贴他们,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禀性、兴趣、爱好、特长和长处,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发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长处,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正面表现自己,比如让他们出墙报、做值日、检查作业等,使其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取得进步、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长于别人的地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肯定,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学习。

3.倡导合作学习,营造“帮学”氛围

教师应该鼓励学习优等生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优等生向“学困生”交流学习经验与方法,使“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乃至具体学习上都得到帮助,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这样他们有助于摆脱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的自卑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和集体荣誉感使其处于和谐的学习环境中,缩小优等生与学困生学习及心理上的差距,避免他们成为“尖子教育”的牺牲品。

4.挖掘“学困生”对抗心理中的“相融点”,创造“和谐”环境

教师要做到把微笑带给学生,把欣赏挂在嘴边,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给“学困生”安慰与关怀,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另外,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往往不够,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和学困生家长交流,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况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认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积极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5.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农村孩子从小接受的是责任教育,很少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同样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也会深深地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其一蹶不振。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和行为去感染学困生。常说“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肯定行”“你进步了”,鼓励学困生大胆举手,大声发言。

三、耐心指导学困生,让学困生学会学习

1.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发展,这对农村小学“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要适时地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他们提高观察、阅读、思维、记忆、动手等能力的方法,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恰当地运用到学习中。通过学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强化学习技能训练

只有通过训练,将学习方法转化为习惯或能力,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对学习技能和习惯欠缺的“学困生”,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技能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多次在教师或家长的直接帮助和监督下进行学习,甚至需要手把手地示范、陪读、检查或另加作业项目等,以使受到训练的学生获得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要注意指导“学困生”设立学习目标,目标设立的基本要求是适当和具体化,因为适当的目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内部动力,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加快各方面的进步;具体化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初始阶段就能体验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有信心逐步承担起更困难的学习任务和实现更高的奋斗目标。在确定目标时,需要教师与“学困生”共同探讨、共同协商,在全面了解、深入认识“学困生”现有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设立既有利于他们发展提高,又能被他们所接受的学习目标。

4.正确对待意志缺乏中的“反复点”,锻炼学困生的持久性

对于学生行为中出现的一些反复,不能一味指责其屡教不改,而要从中努力挖掘、肯定其思想意识上的进步。还要用言语和行动始终让学生知道――老师永远相信你可以做到,现在没做到,将来还是有机会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磨炼意志,在无形中增添自信。

总之,让“学困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唯有在情感上、方法上、教育上多给予他们帮助,才能使他们重拾信心、取得进步。相信迟开的花朵也会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8

学习,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人在一生中要拿出很长一段时间来用于学习,而学习的有效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未来的生活。可以说,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他们从孩子一入学起,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力图使孩子能够学得更多、更好。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或者是仅仅凭经验培养了某一方面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曾经有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天生的,是不需要培养的。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兴趣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从幼儿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增强他们认识世界、探求真理的愿望,而且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的。学习内容的新颖而引人入胜,教师系统而又生动的讲解,学习的成就等都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则是与学习的自觉性密切关联着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感兴趣,但他又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去坚持学习。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都是必要的。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则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毅力和恒心。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活动中,仅仅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是不够的,他们若想学得多、学得好,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后,他才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将是混乱的、事半功倍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心理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得更顺利,而且也能够培养起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

学习习惯主要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各种针对学习活动的习惯,其中主要包含了在听、读、画、写等过程中的各种习惯,以及在计划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习惯。应该说,我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是一个帮助他们掌握良好方法的过程。我们所重视的各种学习习惯,都是对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是给他们讲道理,而要特别重视行为上的训练。无论我们讲述了什么好习惯的作用后,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一做。比如,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中,在告诉了幼儿该怎样听讲以及怎样听才能听得仔细后,一定要让他们学着做一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所接受的知识从道理转化为行为,促进他们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及时纠正他们行为中的缺点。

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大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活动课教学。

三、学生的学习适应

学习适应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在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中,以一定的行为动作积极地进行反作用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学习适应良好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同时对于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能够平静而完满地解决。而学习适应较差的孩子,则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挫折、焦虑、紧张,长期下去会出现各种精神和躯体的症状。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9

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中小学仍然停留在应付检查阶段,是学校教育的“花瓶”。如何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是现代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之一。如何让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有效举措之一是实施学科走心课,让学科教学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技术成为提升学科教学、聆听生命成长的有效手段。

一、学科走心课的定义

1.走心课

走心课是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技术,立足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满足中小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活动。它脱胎于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但没有心理辅导活动课那么浓重的心理学色彩,一般学科教师通过接受一定的心理辅导活动培训,学习和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就可以开展走心课实践。

2.学科走心课

学科走心课是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技术,立足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生命成长,以提高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学科走心课的定位

1.学科走心课的特征

(1)它是学科课堂教学活动

学科走心课,既然是课堂教学活动,一定要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在科学文化的知识海洋里汲取营养,充实自己。

(2)它是一种心理辅导活动

学科走心课,既然是课,一定要“走心”。只有“走心”,它才能为学生所认同、接受、喜欢,学生才能好学、乐学,学有所成。因此,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生命成长。教师既要挖掘学生自身资源作为成长点,又要以优化教师自身的引导策略为作生长力,在尊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下,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主动发展的美好成长感觉。因此,教师要从“心”出发,运用心理辅导方法与技术,采用心理游戏、心理剧、心理绘画、心理冥想等活动形式,带领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促进生命成长――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生命智慧、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生成。

2.学科走心课的性质

学科走心课在课程体系中可以定性为一种综合课――学科心育课,它是学科教学与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机融合,是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学科走心课的“生命感”

学科走心课,既然是课堂教学活动,就要有“生命感”。所谓“生命感”,其实就是对各种“课堂表情”所透露出的课堂整体的“生命状态”的某种感觉。这种灵动的感觉提示我们:我们不仅要把每一个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而且也应将每一次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体。

在“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框架下,学科走心课的“生命感”就有了“温暖感”“安全感”“愉悦感”“和谐感”“生活感”“生长感”,并且可以成为我们观察与评估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

1.温暖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强调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走心课堂”,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向上发展、向善发展的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掌握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潜能。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需长篇说教,无需用各种规章制度硬性灌输,只需用鼓励的眼神说话,用笑脸激励,让学生觉察到自己在班级团体中的尊严与平等,体验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真诚关爱,心中就会流淌着一种温暖、舒心、惬意的感觉。

2.安全感

安全感是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的摇篮。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走心课堂”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心灵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内心感受,他们敢于“犯错”,勇于“犯错”。因为教师认为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犯的错误都是美丽的“错误”,是宝贵的“错误”,是成长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成长经历。

3.愉悦感

学科走心课的愉悦感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功感受,一种因为受尊重、认同、赞赏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性的时间和机会,设立开放性的话题,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和交流,同时把信心和快乐送给学生。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不同寻常的回答,鼓励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积极参与学习、树立超越自我的信心,最有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良好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对于那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缓慢,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当其发言受阻、感到困窘的时候,老师和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多给其机会,允许其“再想想”“慢点儿说”,使之有勇气逐步创造成功。

学科走心课就是让学生脸上有笑容,心中有喜悦,举止有活力。

4.生活感

教材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学科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本身一样宽广,内涵和生活本身一样丰富。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资源,使学科教学充盈着生活的气息、激荡着生活的浪花,让学科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的鲜润滋养学科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情感、感悟人生,从而构建生动而非生硬、生趣而非生涩、生息而非生冷的“走心课堂”体系。

生活是生命活动的载体,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未来幸福提供生活土壤、阳光、空气、水、养料等的指向性生命充实活动。学科走心课的生活感就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并指向于生活品质的提升。

5.和谐感

在学校教育的各种情景中,师生关系及其互动方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教师的行为倾向于指令、说教、提示、训诫等“控制型”时,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就会表现出被动、冷漠、对抗或消极随从等态度;而当教师的行为倾向于对学生的接纳、认同、赞赏、协助等“民主型”时,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就会表现出积极、自发、主动、合作等态度,而且也乐意为教学活动的成功贡献力量。

“走心课堂”中,教师愈是能深度倾听学生说话,有效地运用“接收技巧”、“传送技巧”、“专注技巧”与“建设性回馈技巧”等,就愈能促进师生互动,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一种对话与交流,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感”是师生交流畅通、关系和谐的体现。

6.生长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的整个生命,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能动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因此,有“生命感”的“走心课堂”时常会发生“意外”。这些“意外”,或许是由于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而出现的,但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生长因素。这些生长因素要么是学生不经意的提问,要么是学生不经意的回答,就是这些“不经意”的提问和回答,恰恰成为了“走心课堂”的“生长感”。这些“生长感”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必须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和充分肯定,选择适当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把这些“不经意”当作“走心课”的“课眼”,并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引导教学进程,使学生产生新的顿悟、新的方法,体验探究的快乐感、发现的成功感。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与对策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近30年的历史,回顾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所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2.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清。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而不能全面地掌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有的学校或机构根本就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2)缺乏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教育。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自觉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沦为空泛的说教,缺乏科学性的指导。

(3)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发展重视不足,有的家庭生活中,仅仅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方面,在他们物质生活上给予支持与帮助,却极大地忽略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两大因素,即生理和心理。

(4)心理教学理论系统庞杂,没有自己特色的材。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及教师用书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不一致的现象。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时候,忽略了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因而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1)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应该快速实现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并努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源头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政策和措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就是挑选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3)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我们应该确立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家庭开展心理教育,通过与家庭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社会也会大力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4)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撰写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综合体系,实现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形成向心力和执行力,力争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茁壮成长的基础,因而正确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所以,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达到综合性、科学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使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井泉,刘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J].北京教育,2012(02).

[2]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等.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07).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