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明发展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07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1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8-234-2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在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也逐渐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且将其纳入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来,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生态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然而他们在对自然观和实践观地阐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态问题的论述:

第一,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大自然是无限存在着的,人作为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又是有限存在着,必然我们人类要对自然怀有谦卑和敬畏之心。马克思又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既然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那人类必须要爱护爱护自然,就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与自然共存共长。

第二,人类如果对自然的改造不符合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曾强调了自然的本源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因此人类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否则违背自然规律必然要遭受惩罚。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人类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地过渡使用,随着人类过分使用科学技术,逐渐把自己作为自然的操纵者、复制者,因此导致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随之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重大破坏。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可见,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回顾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我们发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经历了明显的从改革开放前的盲目自信、放任自流到改革开放以后从逐渐觉醒到认真负责的态度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主要是环境保护进入立法,开始了法制化进程。到1992年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而这一时期,全国上下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对不够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而邓小平同志很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非常重视林业建设工作。他对生态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有着前瞻性的认识。事实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促进经济的社会发展,而不良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破坏生态建设就是破坏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把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二)1992―2002年

这一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全面地探索。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刚要》正式纳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自然灾害对生产地严重破坏使党中央更加深切认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对生态的破坏必定产生严重的后果。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国土整治绿化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2002年至今

2002年以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深化阶段。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概念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及,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6]生态文明思想地明确提出,说明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的认识得到了升华。2012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以纲要的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地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因此,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生态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应作为同等重要目标,必须同时进行,这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该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其中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人与自然和谐。因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那么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会难以实现。生态文明,是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是改造生态环境积极成果的总和。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四、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十七大以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十分严峻和迫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物质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利益的诱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些企业为了减少花费、多取利益而肆意排放有毒废弃物污染自然环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的GDp和官员的政绩竟然保护企业的污染环境行为。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国家必须更为重视,要抓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来进行防治:

第一,要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不去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坏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人民明白,人类只有积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才能有利于人类的时代延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只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或者地区利益,则必会危害自己的长远利益和全社会的根本利益。

第二,要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治理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防止发生新的环境污染,就需要建立必治理设施,并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则为此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每个企业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每个城市治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也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那么建设生态文明也必定会成为空话。

第三,必须加大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才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国家应充分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等各种手段,对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建设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必须构建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于人的行为约束机制来说,文明意识是一种自律的约束,法律是一种他律的约束。如果我们说个人文明意识是一种主观合理性,法律规范则是一种客观合理性,法律制度一旦产生就引导个人逐步地通过“他律”实现“自律”,“自律”在许多时候是“他律”的习惯成自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道德意识不可替代的“硬约束”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个人的文明道德往往难以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很难杜绝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9.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

[7]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10,(12).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65.

[9]李崇富.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89-191.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2

本文试图揭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认识与创造实践中向人类自我认识的回归。在这条线索下,从回归自我关怀的角度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阐明设计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自我 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3

生命慧学创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物化的文明、物化的生产和生活,物化了人、物化了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在2012年初提出了“通过人类心性的转化、社会主流文明的转化,推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并开始探寻新的途径,使促进人心性美好转化的星星之火,从个人传到特定的群体、再从特定的群体燎原到越来越多的人,乃至无数他人(人类)。通过“人类心灵生态”的美好而化,带来全球自然生态的美好而化。为了化解危机而要转化人;为了转化人而要转化人的心性;为了转化人的心性而要转化现今人类社会主流文明——工业文明。

因而,对“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的探究和对人类社会相关存在的探究,成为“生命智慧”所要探究的重要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以“生命智慧”化解諸如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等,不是从危机本身着眼和入手,而是从“人”和“社会相关存在”这两方面的存在着眼和入手。这与用科学的思想和方式来研究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也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用社会存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思想和手段都不相同。所以,我们所探究和实践的化解危机的“生命智慧”之道,与科学之道或传统文化中相关的思想、理论、方法是不同的。

“生命智慧”的初步探究表明:“人-社会-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整体。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影响的加深,全球化已不仅是一种趋势而成为现实,所有这些,使得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的一体关联性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有一种思想和认识,能给出一种明确、具体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既能将人、社会、自然内在地、生动地(动态地)联系起来,又能通过对这一“存在”的认识和作用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同、趋向正向的统一,而达到新的平衡和谐状态。随着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和对社会相关存在新的探究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有一种“存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这就是“人类认知存在”(可简称为“认知存在”或“认知”)。“人的认知”或是“人类的认知”是在人和人类社会中整体的、内在关联地、生动地存在着的特殊“存在”。

通常“认知”只被作为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来看待。当用一种新的思想(思维)系统来“看”、来认识认知,就会“看到”认知除了是一种行为存在和过程而存在外,“认知”的全貌是一个包含着更多相关存在的、更大的整体存在。当我们把“认知”作为由諸多相关存在内在关联地、生动地构成的整体存在来看待,并进行探究和认识,我们将“看到”“认知”的“新貌”,将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存在于人和社会中的特殊的存在、神奇的存在。将人类的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整体存在——“人类认知存在”来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将使人们对“认知存在”的内在规律有更新的发现和理解,将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类认知存在”的发展,并使人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而对人和社会认识的提高和改善,将为人类从根本上化解所共同面临的危机带来新的可能。

对“认知”有了新的发现,将“认知”作为特殊的“存在”来加以探究和认识,我们便初步有了“生命智慧”探究的主要“路径”:通过认知“人”这一特殊存在而认知社会和自然;通过探究和认识“人类认知存在”而认知人;通过新的认知体系的创构,来对“人类认知存在”进行新的系统、深入的探究和认识;通过提升和改善“人类认知存在”而推动人、社会、自然所蕴含的相关“存在”产生良性互动、正向协同,从而内在地、根本地转化和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人、社会和自然中的危机,带来“人一社会一自然”整体的和谐和美好……

任何认知体系,包括科学,都不可能穷尽对万般存在的认知,都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存在的真象,甚至会误读存在的真理。但存在和存在的规律不会因科学或人类其他认知体系是否认知到而改变,不以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为转移。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根源上是人类对人、社会、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偏离了存在的本元之律(存在的真理)。因而要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就要改变人类的认知存在;而就从以上几方面的认知和分析来看,要从根本上有改善,创构和发展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就成了时代的必需和必然!于是,就有人类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创构的开启和未来永续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初步创构

创构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成为了人类在21世纪这个特殊时代的必需和必然。这样的探索和初创,始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2011年),至今已初步有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对社会的相关存在(如文化、文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价值存在、人类认知存在等)、对自然相关存在(如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全球整体气候环境生态大体系)较过去不同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历史的和着眼于长远未来的新的认识和发现。

对人类共同面临的諸多方面的危机本身和产生危机的根源,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世界新的认知基本假设;对存在于生命世界的几大基本的内在规律(也称为本元之律)有了初步认识和新的发现;对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础构成部分,如“认知时空”、认知数系、认知机理等有了新的探究和认识;提出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和认识的本体存在的整体动态“模型”——人的存在本体模型……所有这些,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和条件,于是有了如下所述的创构的初步进展。

1、宇宙生命观和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

宇宙认知观:宇宙万般存在的生命性具有普遍(存在)性;将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当作生命看待;“生命存在”间的内在关联性普遍存在。“生命性”不同于生物性,也不同于科学认知对生命的定义,生命慧学认知中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相比于科学认知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来说,更具普遍性,含义和所指更为广泛。系统的阐释和定义尚在探究过程中。

2、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对存在最基本的假设)

对易学、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本认知观,从认知体系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并结合对宇宙諸多存在最根本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新探究,提出了与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相和”但不相同的、对宇宙存在的基本认知假设。生命慧学的基本认知假设为:三元一体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所具备的最基本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都具有内在的三个基本方面(三元),且三元一体。

3、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

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是“人类认知存在”或“人的认知存在”,简称“认知”。生命慧学将“认知”作为一种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来看待和探究,通过认知“人的认知存在”而认知人、认知社会、认知自然。

4、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主体和客体

生命慧学的认知主体是具有和合人的身智、脑智、心智而产生的慧智的、内化了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人的“认知主体”。生命慧学的认知客体是人、社会和自然相关存在。

5、生命慧学的认知原理

①将拟认知的“存在”,置于更大的“生命存在”中去探究和认识;②将存在(世界)作为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存在来看待,而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从而获得关于所探究的“存在”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③通过对拟认知的目标“存在”与其他“存在”内在关联性的探究,将相关“存在”合为生动有机的更大的生命存在而对目标存在进行认知。

6、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时空”

生命慧学所探究的世界的时空属性,不同于科学认知体系的“物理时空”,也不同于易学认知体系的“自然时空”和佛学认知体系的“本心时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时空属性是“生命时空”,即生命慧学所探究和认知的世界或存在,处于生命时空中。相对于“生命性存在”而存在的时空,当通过“认知存在”而与生命存在内在关联,就具有了与万般生命相对应的时间、空间的“形、态、性”三元,这一认知体系的时空便被赋予了生命的属性,成为生命的时空。时空与有限的存在(特定的存在)的相互投射,方能“造就”时空和“存在”,成为可被认知和“观察”的有限或具有某种特性或特殊意义的存在。

生命时空的建定,是生命慧学这一认知体系得以创构、生命慧学成为人类本根性认知体系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

7、“人”这一特殊存在的本体“模型”

生命慧学将“人”视为有具有存在基本的三元的五个不同的本体构成,建立起了关于“人”这一存在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认知“客体”结构,是一种包含有与认知主体同型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其中的特殊的“客体”结构。五大本体构成的人的整体的生动的结构的确立,为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创造了良好的独特基础和条件。

生命慧学探究初步发现并推证、验证了“人类认知存在”(简称“认知”)是人、社会、自然中一种共存的、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认知”将人、社会、自然内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使人类得以将“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动的整体而进行探究、认识和实践。这不但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认知空间),还可为化解与人有关、与社会和自然有关的问题和危机,拓展出新的空间,找到新的途径。

创构和发展生命慧学的时代意义

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和发展,将带来多个领域全新的大发展;将促进“人类认知存在”全新的发展和改善,从而使人和社会得到发展和改善,将使人类社会在共同的危机和挑战面前,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并探索出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生命慧学创构和发展的时代意义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

1、将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弘扬

生命慧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存在”而创构,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认知”层面有深入系统的互为主客体的内化、外化和融通。这对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各派的深度、整体、关联性理解,对传统文化中的各认知体系(分支)的思想理论的融汇或相互参赞有帮助。生命慧学和合内化了相应科学认知的思想、方法,更易为今人所理解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之思想精髓,有机融入生命慧学认知体系中,可藉生命慧学认知的传播推广而得到新的光大和发扬……

2、将从根本处和根本层面促进科学变革式、多维度的拓展和创新

生命慧学和科学是两大不同的认知体系,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从认知的维度汲取内化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几大本根系认知体系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可与科学在认知层面相互参赞、相互启发,产生一种内在协同的效应。因而,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促进人类对科学和科学知识更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给科学认知的发展,汇入一种全新的内在动力;推动和引导科学在諸多领域变革式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生命慧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将能更好地与科学深度地、内在地携手和协同,人类将能更好地获得关于人、社会、自然,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科学认知将更具生命力,科学将能更好地与人类其他认知体系相促进、相和谐,使人类认知存在“生态体系”日趋平衡和谐,从根本上支撑和推动“人-社会-自然”的美好发展……

3、从深层面和根本上推动多个领域的认知新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諸多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将从根本上推动众多领域的探究和认识的新发展。如前所述,将在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及其他更多的研究领域产生出新的理论、思想、方法体系,拓展出这些领域的认知新空间,推动人类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探究和认识的大发展;让分布于各领域的各种“认知存在”自身得到发展,并能与在同一领域的其他“认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共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新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在各领域的丰富的不同“认知”,能够有机构成人类多维、多性、多态的整体认知大体系,“看到”更接近原样、真象和真理的生命世界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新“图景”……

4、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实践促进生命智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各领域的实践,是在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不同的认知存在形式的底层和基础处的一种新创和建构,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等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和持续的推动,整体推动满足“人本价值需求”的新兴产业——生命智慧产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这种汇集百业、联动千企、造福万众的新兴产的发展,和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正向作用,将成为生命慧学创构和认知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具体体现。

5、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向生命文明转化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各类“人类认知存在”新的发展,促使认知存在“生态体系”趋向繁荣和和谐。“人类认知存在”的根本改善,将改善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的认识和理解,将促进社会需求的改变,带来新兴产业大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有了新的大空间和巨大的内源动力。这又将促进价值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将逐渐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结构和人与自然关系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善,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主流文明将逐渐从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生命文明转化。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4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非常优柔寡断。”(下文没有特别说明,引号中内容都是引自课文)伽利略用这一“似乎发现”来向我们预示了“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如何来进行论证,就需要以大量的事实作为例子,因此,此文的用例就成了必然。

人类对声音和乐音成因的认识逐渐深化发展而又愈感困惑,这一事实可以作为基本理论的依据,但要据此来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似乎范围太大,不免过于宽泛,于是,作者巧妙将这种千百年的认识进行浓缩,以一个常人的故事来进行说明。

首先,举例说明知识愈益增多却又愈感无知。从前的“这个人”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天资颖慧”和“好奇”让他以养鸟来“聊以自娱”,对鸟儿的“借呼吸之气”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甚为欣赏。一日晚间听得“鸟叫”而“臆断”后“捕捉”到牧童吹笛。在这里,为突出“一个人”对笛的无知,不是让笛或吹笛从这个人的的嘴里说出来,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笛子”或“吹笛”在这个人的眼里的形象。

在这个事例中,作者首先以“一个人”的生活背景为基础,以对“鸟声”和“笛声”的不同感知而引出“一个人”的无知,但事情如果只是到此为止那就根本无法说明任何问题。作者巧妙地借助这个人“意识”,以“离家出走”来推动这个故事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事件发展中,这个人发现了提琴的演奏也能发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作者以“惊愕”一词来竭力描绘这个人的好奇心,于此同时,随着发现的增多,此人的知识也就愈显得更为贫乏了。同样,在这个事件的描写中,作者也采用了与上文类似的手法,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个人对“琴”或“拉琴”的惊愕,而是借助“琴”或“拉琴”在这个人的眼里形象来描绘,这样,这个人的知识就显得更加可怜了,“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也就得到了更好地说明。

在文章中明确说道“他偶尔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之新法后,就开始相信自然界尚会存在其他方法。”这足以证明,“这个人”从偶然现象中看到了必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如此,人类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也在“这个人”的认识过程中逐渐得到揭露。

接着,文章以“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来转折说明门枢和铰链也能“奏乐”,“一只手指的指尖”“敲这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进而说明“这个人”在认识过程中阅历逐渐丰富,对声音的认识也更加丰富,相比之下,他的知识就变得更加匮乏。

但作者没有就此而停止,再以设疑的方式来进行转折,“可当他后来……毋宁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到这里为止,这个人的认知过程(犹如人类的认知发展过程一样)已经有了明显的阶段性,作者似乎要进行进一步的简单的小结,以此来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文章说道“蟋蟀尽管不会飞……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这是对前面“这个人”对声音的认识过程的一个小结,也是对人类认知发展过程的小结。

文章为了将这个人的认知过程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以“嗣后”一词来进行承接,这不仅能让文章在前后联系上形成有效的过渡,也能将“这个人”的认识过程从低级阶段(认识了各种声音和乐音)向高阶阶段(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推进。这也正如人类的认知一样,当面对各种未知的事物时,我们似乎觉得拥有了足够的认知能力,但在逐渐的认知过程中,愈来愈感觉到知识的不足,这正如作者在文章一开始所说的“长期经验”一样。

但当“这个人”的认知达到一定高度后,(他捉到蝉后,无论是“堵住蝉口”,还是“按住翅膀”、把蝉翻转过来,折断软骨、刺破蝉壳后依旧是“徒然”)又接着产生了新的疑惑。当发现蝉的发声是一个谜时,这个人终于领悟了“我们知识是有限的”,“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这就足以证明他的感悟。同时,这并不是“这个人”个体的想法和感悟,而是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因为人类的认知也正是如此,当解决了某一问题时,新的问题又接着产生,在面对无限的谜团时,人类的知识就显得极为有限了。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个人认知和未知世界之间的关系:随着个人认知的逐步扩大,人类对未知世界认识的范围就越大,但无论这个范围如何扩大,未知世界是无法认识穷尽的。到这里为止,作者就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进行了说明,在说明中,层层设疑,始终让读者想继续往下读,不断的转折让认知发展由低而高推进,随着认知的不断发展,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有限。

然而,大自然自有其丰富性,人类面临的只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时,都显出知识的贫乏,那么,当面对整个大自然时,人类的知识又会显出怎样的局面呢?作者以“我们还可以试举另外的许多例子”来继续说明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无能”。

在这里,作者一方面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来用例说明,同时也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未知的世界,做到了不以无知为耻。

作者说道:“倘若我不能准确定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众所周知,伽利略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反对地球中心说的基础上支持和发展了日心说,虽然在罗马教廷的威胁下,他也毫无惧怕过。在作者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像他一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家在面对彗星这一问题上也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那就足以证明我们知识的有限性。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手心”和“遥远天际”对比来说明不能够完全了解彗星是正常的,因为面对未知的世界,人类的认知力量实在太过渺小了。

总体上看,作者在用例过程中,做到了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所用例子皆形象生动。在论述人类知识的有限过程中,以“一个人”为典型代表,以他对声音和乐音的认知过程为代表,将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浓缩到一个人身上,概况而具体,形象而生动;在论证过程中,以这个人的认知过程为线索,利用设疑和转折的方式来逐层说明当人类的一支世界逐步扩大时,未知世界也逐渐扩大,当人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由蝉声到笛声、由笛声到乐声,再由乐声扩展到整个声音的发生过程,通过“这个人”的个人感受和客观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来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5

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家认同感指的是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评价,其中包括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族群、历史等内容的认知。一个人只有对这个国家有正确的认知,才能知道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包括不同的文明演变、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发展道路(模式)。从文明演变的角度看,中国文明始终没有中断(台湾知名历史评论家公孙策语),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正如公孙策先生所说,原来欧洲文明的几次演变,动力都来自于中国。今天的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增强道路自信,才能让中华文明更加辉煌灿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这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价值所在。要认同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俗话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历史与社会课程包含了历史、地理、社会等许多人文学科的内容,理应发挥其教育功能。章太炎说:“不读史者,则无从爱国。”这充分说明历史知识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仅从中国古代科技史来看,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明达200项以上,其中有20项成就领先于世界10个世纪以上。到了近代(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人民掀起了无数次反抗侵略的战争,书写出无数的爱国主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更是爱国热情喷发,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事,包括外国的,都是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样,地理学科的知识也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感的极好材料。

坚定“道路自信”,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国制,其实践的结果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的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改革、革命运动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华民族于危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现实国情看,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各国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都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不妄自菲薄、迷信他人,当然也要提醒学生不能盲目自信、故步自封。

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之所以成为教学关键问题,也是由教学实际所决定的。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流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青少年。而青少年又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特别容易追“新”,这导致很多人难辨真伪,迷茫无措,甚至崇洋,拜金崇钱,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方案一: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认知自己国家的渊源

1.呈现《亚非文明的发源地》图

教师呈现《亚非文明的发源地》图,并要求学生:(1)找出四大人类文明发源地及其共同的地域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3)探寻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诞生在世界不同地域,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同时,引导学生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通过读图、讨论、交流,学生很容易发现下列几点:(1)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其共同的地域特征是发祥在大河流域,所以也被称为大河文明。(2)文字、阶级、城市、国家的形成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3)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原始人类遗址、华夏祖先的传说,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

2.学习先秦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学生的学习活动:(1)画出年代尺表示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期。(2)读图,知道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变化。(3)讨论:这一时期的哪些历史事件、思想文化成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有影响?请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中要求:概述我国先秦时期的大致年代和区域,知道对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根据这个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掌握“先秦”的事件、区域及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1)我们国家最早建立于夏,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商朝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周朝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2)商朝的甲骨文成为今天汉字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礼乐制仍然影响着今天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很多思想,仍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3)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通过中国古代(秦到清朝)文化史专题学习,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学生的学习活动:(1)按朝代更替顺序整理文化成就;(2)思考:中国古代哪些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3)思考:从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史的学习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繁荣,其中的许多成就包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这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本脉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

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可认识到:(1)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而且许多成就在当时都是领先于世界的,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伟大的生命力。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即使到了今天,中国古代许多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3)认同自己的国家,归属自己的民族,才能凝聚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根,任何人离开了这个“根”,不可能生长得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二)方案二:从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自然和人文特征,认知自己的国家

1.呈现《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图》

学生的学习活动:(1)参阅《中国政区图》,描述中国的位置、行政区划。(2)读《中国地形图》,描述中国地形、地势及河流的特征。(3)读《中国气候图》,描述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认知自己国家的位置、疆域、自然和人文特征,认知自己国家的地理国情。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的区位和广袤的疆域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中国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国度。

2.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在社会活动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活动:(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比较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特点。(2)思考、讨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我国北方与南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了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中国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面临的不同问题,增强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中国类型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特征,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认知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如地区不平衡,认识到不同地理区域的优势和劣势。

(三)方案三:从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和20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同模式,认识到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信”

1.组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专题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

学生的学习活动:(1)整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的基本史实。(2)比较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对象、内容及结果的异同。(3)分析美日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设计意图】组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专题学习,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向外国学习,力求以不同方式挽救国家危机,从学习科技为洋务,到维新改良学日本,再到革命手段学美国,最终都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最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正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与探索,才使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民族危机时而没有被最终瓜分。这是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凝聚力的充分体现。(2)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古代的汉唐盛世到近代,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正是这种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历史告诉我们,从学科技到学人家的政治制度,从改良到革命,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制,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华民族于危机,只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文明、和谐的道路。

2.组织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发展道路的专题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国发展的不同道路都是由各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学生的学习活动:(1)比较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2)整理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等史实,说明各国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3)比较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设计意图】组织这一专题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都是由本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的,从而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进而增强道路自信。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制度下,如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政体形式也不尽相同。(2)即使在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它们也会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美、德、日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三、评述与建议

(一)评述

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是一个典型的“史论”教育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这个命题相关的史实很多,涉及的历史知识特别丰富。方案一,侧重从国家的形成和文明成就的角度加以阐释。任何一个人要认同自己的国家,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国家是怎么来的,否则,怎么认同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国家的文明历史,就能从光辉灿烂的文明成就中,感受自己国家的伟大,认同自己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认同自己国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伟大贡献。方案二,侧重从自己国家的现状,感受自己国家的大好河山,从自己国家的地理角度去认同自己的国家。方案三,侧重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中,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救中国、能够强中国,认识到各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都是由自己国家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坚定道路自信,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和“道路自信”,共同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比较、探究、体验等方法,自己去得出结论,提高认识。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6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教学;高三第二轮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史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注意从多元角度解读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正确地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拓宽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图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思考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的思路。

一、文明史观的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也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杨宁一教授认为文明史观主要包括了“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从长时段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等观点,显然杨教授所说的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根据杨教授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人类文明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种文明组成整个人类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织、渗透、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二、如何运用文明史观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不同专题编写的。这种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固然体现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但大跨度的专题知识既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人为地打乱了历史知识的时空顺序,割裂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并不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多采用通史+小专题的复习模式,即突破高三第一轮模块专题复习的模式,通过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整合必修模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明,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进而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征。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笔者认为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可以将文明史观作为引领复习的主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梳理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进程的知识。复习时要把主干知识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和世界整体发展中来进行认识与整合,它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如,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理解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则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的历史;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新的文明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工业文明;世界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工业文明产生与发展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成了强烈冲击,推进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世界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不断碰撞、发展、共生的历史。

在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中,我们可以从文明差异、文明冲突和文明融合与创新三个角度对考试说明和主干知识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体现时序特点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考试说明,应对高考具有积极作用。

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框架

古代史:中外文明的形成与交流――文明差异与交流

(1)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商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物质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外来物种、生产技术的交流)、精神文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变;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外传);

(2)古代欧洲文明起源: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古罗马法律制度演变)、物质文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国近代史: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与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

(1)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

①文明冲突: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经济(近代列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②文明交流:思想文化(启蒙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进化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技术的传播。

(2)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①政治文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抵抗派活动、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争取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物质文明:自然经济瓦解;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精神文明:从鄙夷到制夷;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史:现代中国文明的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

(2)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

(3)精神文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形成、扩展――文明的创新

(1)政治文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物质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3)精神文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近代科学成就及文学艺术。

世界现代史: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文明差异与交流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物质文明:多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及完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现代科技成就及文学艺术。

2.以新的角度对历史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

在复习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从文明史观出发,转换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以下仅举几例用于说明文明史观的运用。

说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往往表述为中国古代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时期,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仍处于农业文明的新高峰,而且还产生了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如,在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产生了较为进步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孕育近代因素的社会转型时期,反映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的时代特征。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看到文明的独特性,还将明清历史纳入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范畴进行宏观思考,进一步意识到人类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分。

传统意义上的史学研究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五次战争”“三次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其核心就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人民奋起反抗的抗争史。文明史观则认为各文明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也有暴力冲突,可以说近代列强的侵华历史直接体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历史范围看,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了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中国,虽然伴随着殖民主义带来的屈辱和压迫,侵犯了中国诸多,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灾难,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但它在客观上它逐渐瓦解了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也逐渐向中国渗透,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中国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全面冲击中逐渐走向文明,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这样思考可使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的认识在文明史观的范畴中更客观、更深刻。

3.精选史料,强化文明史观的运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往往都以文明史观为核心或命题着眼点,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思路进行试题的命制编排,这就更多地要求学生能从文明发展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从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等新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其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巩固练习是课堂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的有效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练习中让学生选做一些提供新情境新问题、体现文明史观的材料题,通过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明史观分析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迁移知识、论从史出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总之,以文明史观引领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可以使学生以新的视角和观念统领整合知识,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把单元知识平面的广度、垂直的深度与理论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3]刘宗绪.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7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正确生态文明观的指导,而教育是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是21世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的生态文明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概述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学界通常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一是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的角度,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因素,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作的全部努力和积极成果。它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二是将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并列起来看,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代表社会的进步状态和进步程度。与第一种观点相比,它将生态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推广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畴,它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关系整体的和谐发展,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为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积极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所建设的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2]

总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很丰富,从狭义上说是指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得的积极成果,从广义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可续发展的一种状态和发展程度。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生态文明观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任何形态的文明,一般都是由观念(意识)与行为构成的。[3]生态文明也是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离不开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因此,其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培养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相对应,学界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也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认识。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指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产生的正确立场、科学观点和认识。[4]二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思考,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基于和谐发展理念的关于人、社会与自然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论体系。[5]

笔者认为应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与此相适应,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基本方法。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确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应当考虑到以下问题: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二,价值观的问题;第三,科学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这是因为无论人们是处于人类文明的何种形态,都存在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6]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它也成了一把双刃剑,不断引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状况。因此如何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如何处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即科技领域的伦理观问题不可忽视。因此,生态文明观应当包括的核心、基础部分是: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可以这么说,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构建以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绿色科技观为基础的生态文明观。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8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市场化的改革已经让电力企业有了自身发展的危机感,而企业内部员工思想上的差异则让员工在企业中认识到的思想意识不同,从而导致电力企业内部多元化思想的存在,就使企业中员工的思想存在分歧,导致精神文明工作无法开展,而现如今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日益重要就需要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视起来。

1注重电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统一企业员工的多元化思想

电力企业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具体方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发展方向,坚定不移的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培养电力企业中有理想、有文化、有志向、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意义就在于提高全企业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使电力企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具现代化的企业之一。纵观我国的电力企业市场,在电力企业中做好熬裎拿鹘ㄉ枘芄煌骋辉惫さ亩嘣枷?将员工的多元化思维集中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目标上来,电力企业更应以员工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策略,加强内部政治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电力企业内部价值观,更好的处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建立和谐的生活生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对精神文明的认识

在电力企业内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员工对精神文明的认识上,只有提高企业员工对精神文明的认识程度才能够解决企业中精神文明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企业员工在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没有明确认知的情况下,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并且精神文明工作的落实也不到位。特别是在电力企业中的中高层领导,如果观念陈旧、思想落后,不能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在企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难以展开。只有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才能让员工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让他们自觉积极的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中去。

3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调动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兼顾好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其中软件是指对员工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方面的投入资金比较少,而硬件是指企业发展中的所要的思想文化教育的环境,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形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电力企业普遍存在重视软件建设而忽视硬件建设的现象,电力企业领导只是在口头上对员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案、没有培训教材和教具等,如果不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建设相结合,这样会影响到提高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不能够让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想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员工把最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让企业建设占据人力资源优势,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制高点。

4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帮助电力企业做好市场化的企业文化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面对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基于此,电力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来建立企业文化的,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文化的建立中要充分重视市场理念、经济效益、服务意识以及生产效率等,他们也是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关键因素。电力企业员工要充分认识认识到电力企业发展的形势,自觉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市场理念和团队精神等,这样才能够让电力企业适应国际化大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在电力企业的运作中要坚持企业文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适应市场化发展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让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充分发挥竞争力,促使企业发展和壮大。

5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涉及的范围广,通常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做好工作。从电力的发展来看,需要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实施重点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管理是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中要重点突出,企业集中力量解决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以便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精神文明综合治理是指电力企业各个部门要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水平等进行全面的提高。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如果企业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企业是很难长远发展下去的。因此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电力企业要重点管理和综合治理进行有机的结合,立足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促进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不但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之源,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化旗帜。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3、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

3.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3.2.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

3.2.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5]黄鼎成、王毅、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文明发展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3、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

3.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3.2.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

3.2.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5]黄鼎成、王毅、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