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全面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8:27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1

一、当前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教育活动场所和社会培训机构迅速兴起。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设青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类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与此同时,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势头迅猛,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一部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功能。

(二)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多个部门参与了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并形成各自的品牌活动,如团市委开展了流动少年宫下基层活动,关工委等牵头开展了青少年暑期教育等,这些社会教育品牌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影响趋广,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三)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的形式日渐增多。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从原先的校外实践、青少年宫参加培训等简单方式发展到包括政策宣讲、辅导讲座、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

二、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一是参与时间偏少。当前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偏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所下降。青少年在校时间偏长,活动时间偏少,业余时间被家教、补习班和作业占用严重,也就无法接触到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社会教育。二是难以与家庭教育形成有效渗透。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和衣食住行上,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理解,家长的不理解与不配合,导致了青少年社会教育难以有效渗透。三是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一些成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媒体信息严重毒害青少年的心灵,对青少年构成了冲击和危害。四是存在盲区。有些青少年“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工不做”,成为社会闲散青少年,始终处于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到的状态,这恰恰是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时段,也是教育管理上的最大的盲区。我们对2012年我市法院判决的3人以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调研,在问到是否参加过社会教育时,所有的失足少年都反映没参加过或很少参加。

(二)校外活动场所未能满足社会教育发展需要。虽然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总数不少,但还存在“相对缺乏”的情况。一是场所数量不足。在布局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市级青少年非营利性活动场所偏少,镇、街道尤其是社区、行政村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更少。二是校外活动项目不全面。主要集中在艺术类教育和培训,而科技类、思品类和社会类等活动项目较少。三是场所的功能设置有限。如市青少年宫等,由于硬件限制,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些镇街道的文化中心,在氛围和器材上适合青少年的比较少,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不明显。

(三)社会教育联动和配合机制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尚无承担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各职能部门分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一是社会教育的均衡性不够明显。教育活动只能覆盖到一部分青少年群体,工作对象还存在精英化、高端化现象,农村和新居民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相对不足。二是社会教育的途径相对单一。目前,我市各类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基本是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单纯的说教式和灌输式教育为主,很少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导致青少年参与率低甚至不愿参与。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为吸引生源,课程设置偏重文化课,部分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学校雷同。三是教育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市社会教育的各类师资数量有限,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艺术、体育类师资力量相对较多,而科技、训练、技能类师资则十分紧缺。同时,各类师资均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流通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一是要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尽快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共青团、教育、文化、关工委、妇联等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发展规划,尤其要根据薄弱环节和青少年教育盲区,研究分析教育对策。二是要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建和扩改建一大批文体活动场所,建议超前规划,各场馆在新建和改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服务青少年的功能,设置专门的场地,开辟适合青少年活动的项目。对于社会资金兴建的大型商场、超市等机构,也要建设专门的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设施,并坚持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同时,新建和改建一批专门的市、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确保每个集镇和社区有1处青少年活动场馆,各城镇社区建有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三是要多方筹措资金。希望市政府广开渠道,筹集资金。从桐乡实际出发,可以采取财政投入新建、扩建、改建和利用现有场所设施等方式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活动场所建设。如杭州金城少年宫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少年宫由金城房产公司投资建造,由杭州少年宫负责运营,既给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又带动了当地人气,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加快青少年社会教育师资建设。加大青少年社会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育,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资格考试,鼓励他们获得相关的资格认证。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流通壁垒,通过引进人才、双向交流、兼职聘任等形式,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社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二是要建设专业社工队伍。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专业的青少年教育社工队伍的建设力度,招聘选配和培养一批专业青少年教育社工,充实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队伍中,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要发挥社团作用。当前,我市各类社会团体兴起迅速,这些社会组织对规范青少年行为、培养青少年兴趣、启发青少年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各社团主管部门要引导广大社团加强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积极开辟适合青少年参与的项目,学校、家长应支持青少年参与社会组织,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活动。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2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影响问题。文章首先从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两点。

关键词跆拳道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研究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影响问题,对于跆拳道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从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

一、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

概括来说,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通常表现在其对青少年柔韧素质发展的影响、灵敏素质发展的影响、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以及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柔韧素质发展的影响

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说,柔韧素质是影响练习者动作技能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练习者的柔韧素质达不到跆拳道运动的要求,不但会影响其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极易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发肌肉拉伤或韧带拉伤等运动损伤事故。所以,柔韧素质训练是跆拳道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具体来说,柔韧素质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动性柔韧素质训练。如:正踢腿、后踢腿以及侧踢腿等训练方式。二是,被动型柔韧素质训练。如:压腿、下叉等训练方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练习者柔韧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练习者来说,由于他们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正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跆拳道运动中有效的柔韧素质训练,能够很好的发展其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大幅提高其柔韧素质水平。

(二)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灵敏素质发展的影响

灵敏素质通常指的是运动员快速改变、转换动作或是随机应变的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发展灵敏素质的关键时期。在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运动特点的要求,通常会有专门的针对青少年灵敏素质发展的训练。而常用的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同样也常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灵敏素质训练,另外一种是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其中一般灵敏素质训练是针对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完成相关的动作所需要具备的灵敏素质而进行的训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则是针对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完成特技动作等符合该运动项目的特殊灵敏素质而进行的训练。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高水平的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参与跆拳道运动时,不但能够及时、准确的判断对手的攻击方向,还能够据对方的攻击动作快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反击。而且对于同一青少年踢拳道练习者来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其在运动中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也均会出现明显的提升。由此可知,跆拳道运动对于青少年灵敏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

力量素质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体肌肉在工作时,所能够克服的阻力的能力。在跆拳道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动作的力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动作技能的效果。因此,力量素质训练也是跆拳道运动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跆拳道教练员会根据训练进度有针对性的为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安排相应的力量素质训练。而且根据笔者多年的跆拳道运动训练经验可知,一般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练习之后,其握力体重指数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体重握力指数的提升所代表的就力量素质的提升。由此可见,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影响作用。

(四)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

耐力素质通常分为有氧耐力素质和无氧耐力素质两种,而肺活量指数则是用来衡量人体耐力素质最为常用的指标。笔者通过在青少年跆拳道练习者在为期5个月一次训练计划中,对其肺活量指数进行定期测量发现:通过5个月左右的训练,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其肺活量指数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提升的平均幅度大约在10左右,而对男生和女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时则发现,男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女生肺活量指数的提升幅度。由此可见,跆拳道运动对于促进青少年耐力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对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跆拳道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跆拳道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练习者需要面对各种无法预料困难和挑战。而此时克服困难和挑战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能够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将会对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发展产生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

其次,跆拳道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由于跆拳道运动非常重视和讲究礼仪,青少年练习者在开始运动训练之前首先要经过跆拳道礼仪的学习,从而让其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学习者”的地位,让他们能够以更加尊重的态度来接受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除此之外,由于跆拳道运动具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规范,随时能够让青少年练习者明白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通过实战比赛等活动,随时客观公正的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实现自我监督、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从而有效的促进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跆拳道运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跆拳道运动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应积极的推进跆拳道运动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与普及,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积极措施

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青少年健康发展对于亿万家庭的幸福、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及人类社会的健康永续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就进入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这个集中精力搞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也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立法手段、设立专门的青少年组织和加强青少年儿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推行,我国取得了在世纪之交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男女受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得以实现等成就。但就我国目前青少年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现实与理想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问题,不断改善,这是在青少年发展问题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同时还表现为人们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由此,青少年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

根据《宪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青少年发展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教育权、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但在现实中,青少年的平等发展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家庭经济差别等原因产生的青少年受教育权、生存权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还表现为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即孤残青少年、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及女童等遭受不公正待遇以及女青年遭遇就业歧视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二)青少年人身伤害问题

近些年来,青少年儿童所受到的校园人身伤害和家庭暴力伤害有增加的趋势,如何保护青少年儿童的人身权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伤害问题

网络带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成瘾,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增多而增加其心理人格受到伤害的机会,并可能由此而引发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二是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可能会给青少年身体造成伤害,如近视、肌肉劳损、脊椎病等。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呈现低龄化、智能化、恶性化特征,且“好学生”犯罪现象增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较为严峻。

(五)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

现实中各种侵害青少年权利的行为没有受到有效干预,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一个需要立法加以改善的问题。

二、青少年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成长,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有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下面分别就政治、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1.政治方面。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法制及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导致和各种特权现象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难以制约等等,影响甚至毒害着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

2.经济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不均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增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及法律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嫉妒、自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于贫困青少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另外,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大,是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的主要成因;同时,由于贫困导致的思想文化落后,家长缺乏法律意识也是家庭暴力伤害的成因之一,如去年媒体报道的贵州虐童案就是贫穷而愚昧无知的家长对女儿施暴的典型案例;另外,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某些厂家、社会组织漠视对青少年的保护而兜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些校园伤害事件则源于此。

3.文化方面。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但是,不良网络行为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青少年的网络沉溺行为、校园暴力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是受了不良网络游戏、不良文化制品的熏染而引发的。

(二)学校及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育体制的弊端得不到很好解决,尤其是应试教育使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个性不能协调统一,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权利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刑事案件近年就发生多起,2004年马加爵案,去年4月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者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三)家庭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迁出现的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教养方式、父母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例如,现代快节奏的生存环境,使许多青少年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机会减少,这就使得某些本来应由家长灌输给青少年的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失去了传递的机会;一些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孩子而包庇纵容其不良行为,易使孩子养成自私霸道的性格等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外,父母或监护人网络知识缺乏或者疏于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引导、监控,是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青少年发展相关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

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发展方面的工作缺乏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和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三、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对策

青少年是的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针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消除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因素,培养高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建设人才。

(一)完善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

首先,应从保障青少年发展权出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从重点保护的角度制定和完善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

其次,实施均衡发展的教育,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工作,加大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儿童青少年享有相同质量要求的教育,不但要解决儿童青少年都有学上的问题,还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明确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对于青少年发展而言,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在政策及立法中予以明确。

1.明确政府职责。在维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和身心健康、保护青少年受教育权方面,政府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应当强化行政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的义务,建立健全青少年保护相关制度,改变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应负的法律责任作明确规定,加大执法力度。

2.强化学校责任。学校的职能,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发挥“育人”功能,应该积极保护学生免受各方面的侵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视实施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教育,鼓励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其次,加强与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的联系,促进父母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第三,转变观念,从根本上纠正区别对待学生、侵害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行为。

3.强化父母或监护人责任。父母或监护人应对青少年尽到教育和监管义务。首先,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适时接受相关的教育,包括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其次,父母或监护人应积极履行抚养、教育和监督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促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强化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暴力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

4.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责任。首先,应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义务,规范相关社会组织的行为,是青少年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次,明确相关社会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在适用处罚种类上,除了行为罚,还应当酌情考虑适用财产罚和人身罚。同时,针对一些累犯不改或情节严重者,还应在刑法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

(三)进一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法治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应当加强青少年犯罪改造的力度,注重改造效果以及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的青少年予以妥善安置,预防再次犯罪,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四)创新青少年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促进青少年发展工作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青少年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将相关工作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其次,应加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为青少年发展服务方面的相互监督,以此环环相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结语

尊重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切实做好青少年发展和保护工作,把青少年教育好、培养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青少年的冲击,为广大青少年创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和条件。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天天招生网.“两个跨越”――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eB/oL].http://www.365zhaosheng.com,2011.8.19.

[3]余雅风.改革开放30年青少年发展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13-19.

[4]新闻中心.贵州男子虐待亲生女5年:开水烫头鱼线缝嘴[eB/oL].http://,2013.5.13.

[5]新华网云南频道.马加爵杀人案审判长解读案情背后的故事[eB/oL].http://,2004.6.14.

[6]人民网.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文明以尊重生命为起点.http://.cn,2013.4.21.

[7]柳斌.关于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的几个问题[J].求是杂志,2007(19).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4

一、引导青年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引导广大青年学习领悟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团市委将从抓好活动宣传教育入手,开展以下活动:

1、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鹰潭加速崛起”青少年在行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2、举办“科学发展观青年论坛”;3、举办科学发展观青年学习研讨班、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深广大青少年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市团员青年和各级团干部的思想共识,成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4、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我为鹰潭发展献一计”活动,促进鹰潭经济社会发展。

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以青年为本,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是党赋予共青团的神圣使命,是共青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全市各级团组织将把握本质,抓住核心,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培养、发现、举荐更多的青年人才,进一步推进鹰潭人才兴市战略。

1、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实施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组织青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素养;学习经济、法律、英语、实用技能,掌握过硬本领,使广大青年“人人都能成才,行行都能成才”。

2、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吸引青年。我们将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文化活动,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如开展首届“五四音乐节”、第二届青少年才艺展示大赛、首届青少年街舞大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生活,陶冶青少年情操,激发广大青年热爱鹰潭,建设鹰潭的热情和干劲。

3、坚持以优秀典型激励青年。继续评选表彰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企业家、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青年学先进、赶先进。

4、坚持整合社会资源扶助青少年弱势群体。进一步拓宽希望工程筹资渠道,评选第四届“希望之星”;开展“手拉手互助”、“济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时代新风,帮助弱势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健康成长。

三、带领青年建功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鹰潭加速崛起,小市有大作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团市委将着重开展以下五项重点工作,带领全市团员青年为加速鹰潭崛起进程建功立业。

一是大力实施青年创业行动。组织企业青工立足岗位,深入开展青年创新效活动,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发挥青联、青企协优势,组织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1+1”结对帮扶,促进共同发展;加强青年劳务输出,引导青年外出务工,学技术,攒资本;加大下岗青工培训和就业工作力度,促使其就业为创业。

二是深入开展“告别陋习,树立新风”青年再行动。立足市中心广场、东湖广场、社区三个重点,利用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少先队员三支队伍,开展市中心广场青年畅通工程、东湖保护母亲河绿色环保行动、“告别陋习、树立新风”青年宣讲团进社区三项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告别陋习勇当先锋,树立新风争作表率,推动全市“告别陋习,树立新风”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全面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围绕我市争创“三城”目标,加大旅游行业、个私企业、出租车等行业青年文明号创建力度,适时推进龙虎山整体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山。

四是推进“十村百户青年文明行动”。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借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团市委将全面推进“十村百户青年文明行动”。计划为每个示范村筹集5万元,按照“硬化房前屋后,绿化公共场地,实施改水改厕,整治环境卫生”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评选扶持10个青年种养示范基地,选培50名青年致富带头人,抓点带面,着力提高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能力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五是全面开展“我为鹰潭添光彩”系列活动。围绕建设鹰潭良好的投资环境、信用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以“我为鹰添光彩”为主题,组织广大青年树立“人人都是鹰潭形象”的观念,坚持立足本职岗位,树立大局意识,提高自身素养,以实际行动为鹰潭添光彩。

四、活动领导

为加强活动领导,成立团市委“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团市委书记,

成员:团市委各部室负责人。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5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辖9县1市103个乡镇,有汉、彝、苗、回等26个民族。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72.80万人,户籍总人口263.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5.5%,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75.45万人,占总人口的28.6%。

“一极一桥一品两区三基地”发展定位:

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楚雄州打造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在州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团省委的精心指导和各兄弟州市的关心帮助下,共青团楚雄州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央、省、州各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团的工作始终,积极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组织引导全州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不断增强各族青少年的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共同筑起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的铜墙铁壁,为彝州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抓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为进一步激发全州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结合彝州实际,围绕党政中心,以“我的中国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系列活动为抓手,在各族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青少年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全州各族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紧紧抓住全团工作要求,突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重点,在全州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中深入开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在学校探索建立“今天我怎么成长”为主题的系统化、一体化、分层化的青少年发展指导体系,分类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州各级团组织以开展主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手拉手”等主题活动,创树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品牌。运用网络、QQ群、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工作,全州招募网络宣传员2614人,招募网络文明志愿者15000人,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策划开展正面网络宣传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在网上积极发出弘扬主旋律青年好声音;建立青农、青联、城青等微信群,充分运用新媒体对青年思想动态、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加大团州委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大学生村官e线”及“社区青年e线”QQ群建设力度,每周编发“彝州青年资讯”手机报,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信息,拓宽团的信息在农村、社区的覆盖面。探索建立起快速反应的宣传动员机制和青少年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机制。通过扎实的工作,使全州各族青少年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更加了解和支持,对党和政府的各种惠民措施更加明白,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大团结好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彝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2抓活动,提升精神文明

持续举办“楚雄青年社区文化节”“乡村青年文体活动周”“真情助困进万家”“青春彩云南・建功新农村”“云南精神伴我成长”“我与祖国共奋进・彝州青年建新功”等具有楚雄共青团品牌特色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凝聚青少年思想。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示范村、城乡各族少年儿童“手拉手”和彝州乡风文明示范带等项目建设,举办楚雄青年论坛、青少年文化节、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党情团情州情知识竞赛、少年儿童书信写作大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分享活动,广泛开展“两红两优”、青年文明号、民族团结进步奖等在全州青少年中有重大影响的评选表彰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协调联系州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团中央制作的民族团结教育动画电影《民族团结一家亲》,并认真组织广大青少年收看。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形式多样、分层施教的方法进一步在进城务工青年、流动团员、新兴领域青年等群体中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通过策划和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地区文化,丰富了各族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各族青少年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融合发展。

3抓服务,促进区域发展

开展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行动,3年多来共筹集资金208.67万元,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542口;组建263支楚雄青年助农春耕服务队,到基层一线为农民讲政策、送技术、助生产。完成“贷免扶补”贷款2777户,“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596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6家,“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600户,发放微型企业补贴1800万元、扶持青年创业循环金435万元、创业贷款22856万元,扶持创业青年5049人,带动就业11623人;创建“百企万岗”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42个,提供见习岗位1600多个。开展特色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农产品加工、安全生产知识、金融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等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57场次,培训农村青年2680人。选派金融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到团县委挂职副书记或书记助理,提高团组织服务农村金融、帮助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创优水平。开展楚雄青年创业奖评选活动,举办楚雄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激发青年创业创新热情。与北京大学等8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到楚服务,助力彝州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希望工程,筹资412万元,资助困难大中小学生2185名,筹资200万元,建设希望小学5所,筹资284.4万元,为学校配备课桌椅、餐桌、冰箱、电脑、饮水机、衣服、食品等物资;深入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招募217名关爱行动项目专员,动员4780名志愿者与166所学校中的45327名农民工子女结对,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助残“阳光行动”,招募志愿者3164名,定期深入社区、家庭、福利院等为残疾青少年群体提供生活料理、医疗保健、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促进社会和谐做贡献。“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工作有效开展,志愿活动形成常态化。出台《楚雄州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楚雄州志愿服务记录办法》、《楚雄州志愿者培训制度》、《楚雄州“点对点”结对志愿服务制度》等四项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开展志愿者实名注册工作,全州共建立志愿服务机构240个,志愿服务团队446个,注册青年志愿者达69527名,创立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共青团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行动”、“真情助困进万家”、“七彩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项目248项。青年志愿者常态化持续性开展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方面提升了团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彝州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彝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全州民族团结奠定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

4抓维权,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对“面对面”活动作出制度性安排。扎实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经验的推广工作,要求各县市团委认真总结第一轮、第二轮重点推广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认真做好第三轮推广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经验工作,适时牵头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联席会议,明确工作任务,研究推进工作。常态化对县市推开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开展贯彻实施《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人大执法检查工作。与中国电信楚雄分公司合作,开通运行12355楚雄青少年服务台。在加强服务台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核心功能和服务能力,加强与有关专业协会的合作,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与云南青少年法律服务团楚雄分团、楚恒律师事务所合作对接,聘请15名律师组成了维权专家服务团队,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等相关服务。聘请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8名教育、心理学专家组成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家团队,走进学校开展“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在基层团组织及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开发设置社工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组织开展培训,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志愿者进行培训,鼓励支持团干部、青少年工作者、志愿者等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努力探索形成一支由“专职团干部+专职社工+志愿者”组成的人才队伍。投入3.5万元建设楚雄州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入驻的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及相关扶持。扶持1家青年社会组织在民政注册成立了楚雄骑迹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拓宽渠道,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建成后,坚持项目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运行模式,确保运转良好,为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作出探索和准备。教育引导青少年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打着民族宗教旗号进行的非法活动,防止青少年受到蛊惑、身心受到摧残。发挥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锻炼、挂职交流,开阔视野,培养选拔干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也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6

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五年,十一五”期间。也是青年发明青春业绩、共青团事业阔步向前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与共崛起、跨越发展献青春”为主题,紧紧掌握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主旋律,积极引导青年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竭诚服务青少年生长发展,努力推进团的自身建设,开创了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思想,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呈现新气象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顺应时展潮流,把握青少年思想脉搏,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全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显着提高。科学理论武装不断深化。始终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以团干部和青年骨干为重点,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主题团日、网络论坛等各类有效载体,引导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团十六大精神,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构筑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基石。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紧紧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契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按照分层分类引导青少年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与祖国同行,做四好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学习沈浩精神,争创青春业绩”、“我与祖国共奋进”等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五年来,团市委共牵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余项,青少年直接参与5万多人次。青年优秀典型不断推广。坚持“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举办了市“杰出(优秀)青年卫士”、“四好之星”、“青年文明号标兵”等评选活动,表彰了一大批先进团组织、优秀团员团干和杰出青年群体,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比奉献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积极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实践中展现风采。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多人参与技能培训,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4781.3万元,扶持创业青年人。此外,我们还积极争取省财政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贴息资金13.4万元,惠及创业青年353人;推进项目运作,建立各类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个,累计提供见习岗位32个,33名青年参与见习,岗位对接率达12%;组织开展“青年精英与大学生面对面”系列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syb培训班等,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智力、经验和方向等方面的支持。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青年创新创效行动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争创活动,组织青工技能培训475场次,培训青工4.2万人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泛开展农村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余期,培训农村青年1万多人次;以“城乡互联共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组织共建、创业共扶、文明共育、爱心共献等四个方面内容,组织各级团组织和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与三县十九个乡镇进行结对。常年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弘扬时代新风,助推和谐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们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养文明标兵,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健全志愿者组织网络体系,志愿者日趋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化,涵盖了扶贫帮困、绿色环保、法律援助、治安维护等多个服务领域,组建了能够满足各类社会需求的专业志愿者队伍,为市级大型活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并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抗震救灾活动中做出了积极贡献。青年文明号创建有新进展。通过修订《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健全考核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不断拓宽创建行业范围。共创部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青年文明号2个。先后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1余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增强了青年文明号的凝聚力,激发了青年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提升了社会公众对青年文明号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带领青年参与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举办环保摄影比赛、青少年植树造林、青少年绿地认养、“保护母亲河”启动仪式、徒步淮河环保考察活动等形式,加强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教育。改水改厕工作成效显着。争取省、市帮扶资金万元,全市新增改厕示范点15个,共建成多座卫生厕所。

(四)坚持优化成长环境,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展现新作为

五年来,我们切实发挥职能优势,从解决青少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努力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大力开展青少年关爱行动。累计筹集资金458万元,救助各类贫困学生近1人;不断完善希望之家日常管理,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和台帐,对名孤儿进行集中助养助学;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实际需求,创新支持方式,成立了共青团市委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办公室,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与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共结对青少年375名。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强12355服务台建设,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心理援助、成长支持等服务;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将青少年反映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形成多个专项议案提交两会;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目前已有部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个,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个,实现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化;加强与公安、政法等部门联系,深入街道社区、学校开展禁毒、防艾宣传以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氛围。扎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围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闲散青少年四个重点群体,组织开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专项行动;会同各有关执法或职能部门针对校园周边的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网吧等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综合整治。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上,突出基础,活跃基层,走进青年,推进了工作,扩大了影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建带团建,企业、农村、学校、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步伐不断加快,“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工作深入开展,3个基层团组织获得省级以上“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称号。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强化团员责任意识教育,扎实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增强团员意识的长效机制;规范流动团员管理,建立团的基层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积极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认真做好团员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目前,全市共汇总上报团员数3万余人;加大团员发展力度,目前全市有共青团员13万人;健全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共推荐近百名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和教育培训,通过采取组织办班、专题讲座、参加学习等办法,使广大团干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内业务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级团干部培训班4余期,培训团干部多人次。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为科学发展创先进、为崛起争先锋”为主题,在机关党支部和全市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照“五好四强”、“五带五争”的具体标准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明确了争创的目标,做到了“四个结合”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争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团干部”活动相结合,与落实全团三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与不断优化青少年发展环境相结合,与真正贴近青年、贴近基层相结合。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一系列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动团的各项事业跨越发展。青联、学联和各类青年社团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全团带队成效明显,少先队事业蓬勃发展,市少年宫、市团校等团属阵地为发展青少年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7

今天,团县委在这里召开共青团工作会议,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并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全县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做好20__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团的工作富有活力,亮点纷呈,团的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县委对共青团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各级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方配开同志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县的共青团工作,对20__年全县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共青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__年,共青团各级组织奋发有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团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特色、有影响、有贡献。全县各级团组织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特点和优势,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就业创业、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维护青少年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共青团工作,深入实施青年志愿者活动,活跃了团的工作。20__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建团85周年,是大事多,喜事多的关键年。同时也是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年,共青团组织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担负着新的使命。全县共青团工作要围绕县委战略部署,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整体上思考和谋划,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大团干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推进富民强县的事业中去,为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二、积极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

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富民强县、构建和谐霍邱的进程中勇挑重担,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青少年就是关注未来,关注未来必须关心青少年成长。当前,我们要把握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思想观念呈现出来的多元、多向、多变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积极构筑青少年的精神支柱。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支撑,精神是青少年奋斗的基石。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优势,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运用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阵地的有效做法,帮助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二是广泛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活动是共青团的生命所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教育青少年、熏陶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共青团组织要抓住党的十七大召开、建团85周年等契机,充分利用“五四”、“六一”、国庆等传统节日,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三是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要把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向社区延伸,努力为青少年学习、娱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要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推动霍邱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青年是推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需要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具有青年特点的工作和活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带领农村青年增收致富。各级团组织要以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重点,广泛动员农村青年参加新农村建设。特别要全面提高农村青年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村青年,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有效促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整合资源,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更多的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帮助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二是围绕推进工业化进程,引领青年创业发展。继续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加大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提高青年就业创业素质,切实帮助困难青年实现就业。要大力宣传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的典型,努力为青年成功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大力实施有青年特点的科技创新行动,激励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一线技工,发扬不畏艰难、敢于争先的精神,在技术革新、科技普及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围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激励青年奋发成才。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共青团组织要努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

,要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出人才,大力选树和宣传青年成才典型,促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学习的榜样、成才的示范。三、竭诚服务广大青少年,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为青少年服务,动员和组织青少年为社会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共青团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才能更好的带领青年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要在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上做出积极努力。这是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重点,各级团组织必须常抓不懈,抓出成效。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和促进青少年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坚决扫除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高度关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积极参与净化网络环境,有效防范网上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要在帮助青年排忧解难上作出积极努力,特别要关注贫困地区农村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失足青少年以及外出打工青年农民、困难大学生等群体,尽最大努力妥善解决青年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团组织的关爱。

要在推动青年成长成才上做出积极努力。要从加强学习培训入手,通过发挥团组织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和团属各类学习阵地的作用,在广大青年中大力倡导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良好风气,帮助大家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不断用现代科技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新要求。要从下功夫抓好表彰举荐青年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对优秀青年进行多方面的推荐,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使这些青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同时向全社会和广大青年大力宣传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

四、大力加强和改进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加强新形势下团的自身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推进后备军建设工程,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团的干部是团的工作骨干,也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推动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各级团的干部,各级团干部要奋发有为,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干部。一是要成为学习型的干部。团干部都是年轻人,从事的又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加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各级团干部要珍惜宝贵时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能力、依法办事以及做好青少年工作的能力。各级团组织和团干要抢抓机遇,拼搏实干,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霍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要成为实干型的干部。“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成于实”。好的作风源自年轻时候的习惯培养,广大团干部要充分运用共青团工作的舞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工作中,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点滴做起;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善于求真务实。要敢于吃苦、勤勉敬业、勤俭节约、埋头苦干,在成就一流事业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一流的人才。三是要成为创新型的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团组织和团干部在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奉献意识,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团的事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善于围绕中心和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胆开拓新的工作思路,敢于开辟新的工作领域,善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和青年工作的规律,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大力夯实基础,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团的组织建设是团建工作的基础。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增强团员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化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引导广大青年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永葆党的先进性。二是要加大团建创新力度。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探索城镇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新路子,使团的组织和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青年,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努力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把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结合起来,把更多的优秀青年吸收到我们的组织中来。三是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在机关单位、城镇社区开展志愿者注册活动,并围绕加快构建和谐霍邱开展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文明新风。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8

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发展身体素质和能力,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和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明确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部署要求,优化整合资源,进一步深化青少年训练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发展长效机制;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开创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积极创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充分发挥全民运动会的带动作用,有序开展中小学体育联赛,积极参加市级以上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完善我市各项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积极推进赛制改革创新,科学设置运动项目和组别。青少年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走在市乃至全省前列,全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三、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水平

(一)启动青少年体质水平提高工程。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广泛组织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深入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5个项目进校园活动。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逐步形成全市青少年体育锻炼热潮。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参与性,不断创新活动模式,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调动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大力推进体育特长生训练基地建设。进一步搞好我市体育基地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统筹管理,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有效衔接、链条式的优秀运动员培养输送网络。

1.体育特长生训练基地招生要根据体育项目设置、学校教练员配备和训练水平、学校体育场地器械配备等因素综合考虑,实行全市招生,由市体育局、教育局成立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小组,统一安排时间集中组织选材。

2.各体育特长生训练基地要切实做好体育训练工作,坚持常年训练并形成阶梯式训练结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科学详实的训练计划,进行科学系统的业余训练。要做好思想教育、文化学习、队伍管理等方面工作。

3.做好体育特长生体育比赛相关工作。要认真做好全市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组织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比赛体系,积极组队参加省级、市级运动会和体育竞赛项目,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参与和获奖情况将列入督导评估内容。

(三)完善青少年体育工作保障机制。

1.建立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组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队伍,建立健全各级体质监测站。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份量。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加大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青少年体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体育行政部门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专项支出不低于本级体彩公益金的30%。

3.落实优秀运动员激励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机制。继续健全完善运动员退役安置就业保障机制,对获得省运会冠军的籍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安置就业。

(四)加强体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建设。积极探索引进职业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尽快建立一所“三集中”或“两集中”的竞技体育学校。加强体教结合,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组建排球、篮球、足球、田径、摔跤、武术等课外兴趣小组和校级运动队。积极发展优势项目,大力提升弱势项目,做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推动青少年体育均衡发展。体育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指导训练和选拔优秀体育人才;教育部门要加强对课余训练的考核评估,对优秀体育特长生在入学、转学、训练等方面给予支持;全市中小学校要积极向体育特长生训练基地、省市级体校推荐、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五)办好体育赛事。

1.办好四年一届的市全民运动会,精心组织各项赛事,不断提高办赛规模和水平。

2.组织好每年一届的市中小学生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球体育联赛,不断完善办赛机制,根据发展情况逐步增加项目,到年争取达到10个左右。

3.积极组织参加年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手球比赛,精心组织,加强训练,力争我市参赛球队取得优异成绩。

四、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青少年体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体育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教育、体育等部门要每年对各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一次联合督导。人社、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9

首先,我代表,代表第一书记同志,代表本次论坛组委会,向所有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为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向所有为这次论坛给予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在中国提出来的时间也不是太长,我们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引起社会关注,推动形成共识,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是万物中最伟大的生灵。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精神,总是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总是能够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改造自身,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希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追求自身的发展,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之中,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之中,体现在人的理想和奋斗之中。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级目标。在人类历史上,正是基于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诞生了许多进步的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进而推动人类的社会进步。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所关注和追求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在《*******宣言》里面有一句最精彩的话,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憧憬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更新,都源于人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都极大地解放了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现实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xx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新的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指导思想,写进党的文件,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和根本方向。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社会制度、物质条件、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共同来推动和起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基础和前提。就个体而言,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途径综合起作用。人由社会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发展人格与自我,接受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行为准则,实现“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从而有效地适应社会,参与实践,实现自身的发展才成为可能。人类社会和文化传统也因此得到代代相传。从这个角度上看,社会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经不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一个人的幸福,为了一个人能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一个人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要。

青少年社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根据现代大教育理论,国民教育体系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文化主体和设施对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者。相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社会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教育观和社会实践教育体验,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社会教育追求的是身心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解决知识和技能的问题,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教育的需要解决的。社会教育更多的是追求人的个性的张扬,人的潜能的挖掘,人的全面发展,解决的是引导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怎样与别人相处,怎么样看待生命,怎么样看待名利,怎么样看待自身的价值等等这些基本哲学层面上的成长发展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初。青少年思想活跃,追求新鲜事物,生命力旺盛,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生的成长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来讲,青少年的成长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青少年社会教育又是整个社会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部分。

青少年宫是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是我国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领域,青少年宫始终是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在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伴随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骨干力量,青少年宫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全面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50多年的共同努力,全国青少年宫已经达到3000多所,遍布全国市、地、县三级网络。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重视青少年宫的建设,今后几年内将在全国所有的地、市和县普及青少年宫。青少年宫普遍拥有社会教育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其他社会教育机构难以达到的。青少年宫还拥有一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教育项目,整体功能日趋综合化。各类青少年宫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精品项目,不断提高青少年宫整体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宫的辐射效应,带动社区和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这一次论坛,使全社会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对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举措更为科学有效,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更加有力的推动青少年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青少年全面发展篇10

一、工作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教活动,直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达1000人次以上;为青少年提供各类帮扶和援助;组织社区志愿者与未成年人建立各类结对帮教关系。

二、工作思路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针,以目标管理工作为抓手,坚持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即以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主体,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两翼,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级青教组织、预防组织、维权组织的作用,条块结合,齐抓共办,将青教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三、主要工作

1、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发挥青少年活动室、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深入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深入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以社区为依托,以寒暑两假、重要节假日、纪念日为契机,以四讲两实践(即讲理想、讲文明、讲法制、讲健康,开展道德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贴近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要、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全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3、继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通过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逐步拓展我街道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面,将维权网络向社区全面延伸。实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公示制度,建立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处理侵权事件的反馈机制。积极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充分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作用,为青少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5、努力探索街道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预警机制。要加强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检测评估系统和预警机制研究,把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作为理论分析的实践支撑,探索建立具有共性的、规范性的和可操作性的社区未成年成长环境监督预警机制,整体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6、切实加大为全区特殊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关注特困青少年,通过开展情暖社区阳光行、情系贫困生、资助希望之星等活动,走访和慰问特困青少年家庭,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对罪错青少年的结对帮教工作,进行结对包干帮教,达到教育、挽救、转化的目的;要针对身心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的青少年,开展挽救青少年上网成瘾行动、青少年健康网上行、小手拉大手,远离电子海洛因、青春红丝带等活动,通过举办青春健康知识讲座、自护学校、心理辅导站,采取专家授课、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网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打击黄赌毒等活动,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