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8:34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

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着眼于质量提升,努力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既是一次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的交流会,也是一次鼓舞士气、推进改革的动员会,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跨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从关注发展不发展,到关注怎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由快慢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如何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回答的问题。新时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类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大众化时期谋求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甚。高等教育既要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式发展是关键,质量提升是核心。

以质量为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上。各高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既是对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响应,也能有效杜绝千校一面、后劲不足的低水平发展方式。

以质量为核心,是加快教育事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程。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2

一、宏观把握,解读教育蓝图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内涵式发展观。以“育人为本”的功能来衡量,教育内涵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引导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轨道上来,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二是要准确理解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公平,体现的是社会的良知,个体的良心。作为学校、教师,公平是德性、是涵养、是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育思想,就是关于教育的公平。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拷问着教育事业的社会效应与效益。教育质量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从我们当地实际来看,区教育局确定今年为教育内涵式发展年,并实施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提升工程。由此,践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当前的重要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理念;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学校现代教育、课程、文化体系;立足校情,从地域实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尽快开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总结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经验。

二、中观思辨,建构文化形象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因受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受来自教育内外的功利诱导,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正走向异化。对此,要进行理性引导,并在中观层面上打造学校文化并发挥其辐射影响作用。每一名教科室主任应成为学校文化建构的中坚力量,以主人公的姿态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以学校文化的发展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是积极协助校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理想,构建学校核心价值,建设学校文化,找准学校文化力的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理想的教育观,构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关注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进行理智训练,发展充分得体的自我表达。

二是积极协助校长确立并与时俱进地修正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群体价值统整。学校是由许多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集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具有独特个体价值的草根价值群体,价值统整关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

三是寻找文化落脚点,丰富文化内涵,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学校核心价值统整是通过校园文化的途径实现的。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提供了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与方向,我们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从微观上寻找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着力点,通过学校中观文化成型,文化力显现,以实现我们期望的教育。教科室主任需要寻找学校的文化元素,提炼学校的文化内涵,展示学校文化风貌,引领学校文化力方向。

一所好学校成就于一种好文化。我们利州区北街小学的“葵花文化”,南鹰小学的“德慧”文化,嘉陵小学的“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文化,栖凤小学的行知文化等等,都是好文化的代表,都是思辨的成果。

三、微观着手,行动引领发展

教育内涵式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实践实现。学校核心价值得以确立,学校文化基本形成,要求我们教科室主任在实践层面从微观入手,以我们的行动带动教师行动、触动教师思想、引领文化方向、规范工作常态、优化育人环境、实现课程功能,以行动助推内涵式发展。

一是要注重提升德性素质,践行“爱满天下”。爱与关心、公平公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爱与关心,就是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塑造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要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就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其合理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事务。教科室主任要带领教师解读教育的本真意义,深入师生宣传学校文化理念,推广学校核心价值,树立爱心、信奉公平,信仰理想教育,树立教育精神,养成高尚的德性素养,实践“爱满天下”行为。教科室主任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策略与方法,交流对公平公正的认识,设计服务学生的机制与途径,提高执行力,实现关爱与公平公正的理性实践。

二是要构建质量文化,形成管理决策合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以管理为纲,以学习为网,形成常规管理和分析决策的合力。教科室主任要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对教务处形成的管理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事实告诉真相,数据说明问题”的工作理念,用理论与事实提供决策咨询,用理性与经验指导教育教学,用思想与研究指导专业发展,用文化与规则优化教师常态。教科室主任要带头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业检测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3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研究生导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4-0007-03

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党的十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作用。如何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研究生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内涵式发展的科学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而言,内涵式发展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1]在这里,马克思把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看作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外延式发展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而实现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一种集约型发展方式,它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及生产效益而实现发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内涵式发展可以理解为: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它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中心是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人,这就决定了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首要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注重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教育科研、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内部要素方面的建设,就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自身的需求”。[2]它具有注重质量、讲究效益、彰显特色、协调持续的特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需要实现由经费投入到内需拉动的发展动力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扩大规模到提高质量的发展途径方式转变,需要实现由强调物的要素到优化人与物的要素的发展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需要实现由比论文到比贡献的发展评价标准的转变。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导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2005年经国家学位办和教育部共同批准设立的,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从学科设立的时间还是从学科建设的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都是一个新建的学科。这个新建学科的“新”,体现在教师新、学生新、课程设置新、指导方式新、研究方向新、培养机制新等方面。虽然几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在学科定位、学科含义与特点、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建设成果,学科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有差距,与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有差距。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要素中人的因素,其师资队伍现状还无法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虽然大多数导师责任心强、职责明确、指导科学,但是,作为新学科的新导师,面对新的学生与新的研究方向,个别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还存在不足,可以说指导缺乏有效性。这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对于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师职责不明确

依据国家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每个学校都对教师职责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虽然条目不同,但都基本包含了对研究生的学业学习、论文写作、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德育教育、身心健康等各方面。但是,有的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履行职责的意识不强,只注重学术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只注重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而忽视对研究生培养的全程化指导;只注重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却忽视对研一学生的指导,结果是在踏入研究生学习初期最需要教师给予指导的学生,却得不到导师的关注,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使研究生在茫然中度过了研一,也直接影响了研二、研三的开题、论文写作等环节的培养质量。

(二)导师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是导师有效指导的根本前提。但是,个别导师由于对其职责认识不清,因而不能认真对待其研究生导师工作。比如,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时间不够,有的一学期都不能与学生交流;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到位,得过且过;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疏于管理,不能尽其职责。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导师指导能力需要提升

作为新增学科点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大都是新导师,不仅缺少导师指导的经验,而且指导能力和水平也亟须提升。有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了解不深,对学科研究范围了解不广,导致对研究生选题难以有效指导;有的导师对学科前沿问题了解不够,科研任务不足,无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批判创新的能力不足,导致对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

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存在着指导程度的问题。对于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需要导师的悉心指导,以使自己少走弯路。但是怎样指导,指导的程度如何,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抱着走”或“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抱着走”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事无巨细地予以指导,让研究生按导师规定好道路走,无论是论文选题、论文框架,还是论文写作,导师都使其体现自己的想法,甚至亲自下手去写。这看似导师认真负责,实则越俎代庖,不仅使研究生丧失了学习与研究的主体性,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放羊”式的导师指导方式,意味着导师对研究生不闻不问,一切听凭研究生自己去做。这看似在锻炼培养研究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则是导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两种指导方式都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导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各高校都有一定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但现有的考核制度仍有不完善之处。比如,考核制度侧重于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考核而忽视对其师德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而忽视其教学水平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个人考核而忽视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侧重于对导师的约束制度的执行而忽视其激励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这使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急功近利、动力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的要求与对策

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必须寻求其有效性。“有效指导是指导师引起、维持和促进研究生有效的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其他方面成长的所有指导活动。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优秀指导或成功指导。”[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研究生导师指导提出了新要求。

(一)坚持人民满意的标准,明确导师职责

党的十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了人民满意是衡量教育发展绩效的最高标准。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仅关注了教育的发展过程,更关注了教育发展结果,关注到了用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把教育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为此,导师必须明确其指导职责,并通过自己的悉心指导,使研究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真正把研究生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涵盖研究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研究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研究生导师职责也是全面的,既包括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指导;既包括对研二、研三学生的指导,也包括对研一学生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做学问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做人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生学业的指导,也包括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既包括对研究的指导,也包括对实践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导师明确职责、履行职责,促进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导师素质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研究生导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不仅指导研究生做学问,还指导研究生如何做人,因此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全面提升导师素质。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指导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责任心等,导师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导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要有渊博的学识,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提升自己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进行批判创新的能力;导师要治学严谨、求真求实、平等沟通、为人师表,以其真、善、美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其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导师要有责任心,要进取、做事认真,以身作则给研究生起表率作用,培养研究生做人做事的态度。

(三)创新导师指导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其创新型人才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与科研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培养、实践、训练中而形成的。为此,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上,既不能采用“抱着走”的指导方式,也不能采用“放羊”式的指导方式;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越俎代庖,要做到“既管又不管”。这既能给研究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对研究生产生一定的约束和压力。同时,导师要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学生的情况,选择多样性的指导方式,包括个别指导、集体指导、个别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等,以体现不同的培养方式,体现不同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对研究生的指导中,导师可以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讨论评析、案例解读、重要文本解析等,帮助研究生提升研究能力,这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所在。

(四)优化导师考核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其核心就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就需要优化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应是贯穿于研究生指导全过程的、对导师全面考核的机制。这种全过程的、全面的考核机制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通过导师考核的内部因素调整与协调,通过对研究生导师的激励和约束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现导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和谐统一。我们要把导师的学术考核与师德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科研水平考核与教学水平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个人考核与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相结合,把导师的约束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2.

[2]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

[3]杨春梅.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10.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4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区域经济的内部要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其基本要求是,由过去那种主要依赖于增加投入和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同时,要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动技术创新,建立节约机制,形成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也绝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由若干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素所构成的体系。淄博市作为一个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在历经百年发展之后,正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经济竞争能力不强等难题。结合淄博地方经济的区域特征,在参考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笔者将淄博市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促进机制确定为由政策支持机制、制度支持机制、技术支持机制三个层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政策支持机制

1.产业转移援助政策。淄博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低价输出原材料,高价购入制成品,处于经济上的“双向失血”状态,使这些城市的劳动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人才极度缺乏。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在短期内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如帮助企业确定产业转移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步骤,制定一些鼓励产业转移的政策;关闭那些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多渠道、多途径鼓励、支持那些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对资源型企业转移支付的比例,帮助其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实行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税收减免制度,使其有更大的能力进行自身的发展;为扶持替代产业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倾斜性产业政策,并利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使产业结构跳出资源枯竭的约束陷阱,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由原来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

2.传统产业改造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政策。(1)推动传统工业优化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加大生产设备更新力度,提升生产标准,引进先进设备,拉伸产业链条,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的路子;(2)培育壮大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通过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3)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的劣质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4)建立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引导企业积极调结构、转方式。

3.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淄博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衰退产业退出引导政策列入现有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量化指标,使符合条件的产业能够在衰退之际得到及时的调整和退出。对符合衰退产业条件的产业及所在区域,执行衰退产业调整退出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贸易政策等;其次,还可以组建产业退出基金,用于克服退出障碍支出,在退出产业领域导入新产业的资金支撑;再次,还可拟定“市场退出通道机制”和“市场退出服务机制”,建立衰退企业市场退出通道和建立异地产业园区市场退出通道。

4.就业转移服务政策。衰退产业的退出必然引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政府对此必须有所考虑。淄博市应发挥拥有地方立法权优势,在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完善支持就业转移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重点是鼓励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就业由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逐步向新兴产业转移。对于那些针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而发展起来的接续产业,政府应考虑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并提供减免税收、低息或贴息信贷、加速折旧等政策支持。

二、制度支持机制

实现淄博市经济内涵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其中,构建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内涵式发展自身规律和区域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制度安排意义重大。

1.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经济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做保障。从目前淄博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必须紧紧围绕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实现“七个转变”:从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向全面考核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转变;从领导评价为主向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从定性考核为主向定量考核为主转变;从定期考核为主向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并重转变;从重视结果型考核向过程型考核与结果型考核并重转变;从参考考核结果任用干部向依据考核结果任用干部转变;从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考核主体向专业中介机构作为考核主体转变。在考核的内容上,要全面考核反映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各项指标:首先是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工资和收入、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农村城市化、招商引资、扩大内需等;其次是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教育投入和文化发展、综合道德水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贫困救助以及危机应急能力等;最后是自然与环境指标,如环保、绿化面积、空气和水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在具体的经济指标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指标,特别是要把能够反映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循环经济要求的工作成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等具体工作成效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2.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造出合格的、理性的市场主体,是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淄博市应结合自身实际,除继续做好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兼并破产等战略性重组以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外,还要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不仅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本前提,也有利于形成节能降耗、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缺少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和低碳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要着重致力于建立健全企业的无形资产综合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交易制度、日常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审计制度、诉讼制度、发展战略制度等。

3.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适应经济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淄博市要合理确定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改变原来单纯依靠提高GDp增速来提高财政收入和保障财政支出的做法,通过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把土地收入和其他各类基金纳入预算管理。要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通过完善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产业引导,由区域性优惠为主转向产业性优惠为主。不断完善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税收激励政策的重点应该从重引进轻消化向引进与消化并重、着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转变,引导企业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有效结合起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以推动企业技术和设备的升级,为实现经济内涵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支持。

三、技术支持机制

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进步的水平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淄博市应通过以下途径为区域经济内涵式发展构建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要切实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要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5

【关键词】高校 内涵 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内涵建设为重心。推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新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在推进内涵建设的进程中,追求的目标是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高,在发展模式上有新转变,在工作举措上有新创造。而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包括创新办学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

一、树立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1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树立与内涵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是推进内涵建设进程的思想保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已成为高校面前的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只有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创新思想观念和办学理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上来,进一步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生机活力的办学之路,实现高校内涵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2 丰富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动力,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的重要体现。坚持特色强校也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根本举措,通过强化优势,提高质量,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构建出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科研特色、教学特色,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3 以人为本、合力办学

人才培养是高校三大功能之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高校还要坚持以广大教职工为本,不断加强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服务学校奉献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点上形成广泛共识。逐渐形成建设发展学校事业的合力,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向前发展。

二、优化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

1 优化学科结构和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龙头地位,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已成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应该根据现有学科基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确定科学合理的数量、质量、规模、结构,这是推进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扎实构筑学科基础、巩固领先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领军人物或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逐渐建立起具有良好上升空间的学科体系。

2 优化教师队伍的梯队结构和学缘结构

要在巩固提升现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同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搭建人才发展的新高地。通过以优秀人才带动各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以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骨干,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的富于创新、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团结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打破现有束缚,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良成长环境,从而不断改善学缘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3 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种类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深化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提升学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支持能力。

三、健全协调联动、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

1 建立健全鼓励创新、激励拔尖的体制机制

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内涵建设、实现内涵建设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需要设计与内涵建设相适应的制度和机制,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提供宽松的环境,使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脱颖而出,使优秀人才创业有机制,发展有动力,干事有平台。

2 创新教学科研管理体制

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的优化平台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良条件、促进教学科研的顺利展开?出路只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的体制创新,加强科研团队的软体研究机构建设,探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激励与约束一体的制度设计。

3 创新学生管理机制

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推进内涵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到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之中,区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提升量质兼优的学校核心竞争力

1 把握校情,科学定位

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内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阶段,高校只有紧紧抓住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目标定位、学科定位、特色定位。并切合实际、扎扎实实,大胆创新、敢于争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 聚集人才,凝聚力量

人才是强校之本。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之间更是如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把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好、使用好、吸引好、稳定好,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形成人才的竞争优势。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6

【关键词】内涵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43-02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但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大众化脚步过快过乱;大众化教育理论准备不足;盲目和从众制造了新的资源浪费等。导致部分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滞后、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大等。因此,我们要调整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和学科建设,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

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现有学校的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高等教育发展包括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大要素。外延式发展更多关注的是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内涵式发展更多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内涵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点是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因此,以深化学科和专业建设为背景的新一轮内涵建设必将在高校里兴起。

1.内涵发展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规模大幅扩张以后必然需要一个调整时期,以保证规模和内涵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扩招以后,也需要有一个内涵发展过程,以消化扩招带来的质量压力,提升办学质量,巩固发展成果。从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来看,内涵发展已成为政府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基调。规模扩张过快带来的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长远发展来看,内涵建设不仅非常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2.加强内涵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几所学校合并升级的,作为地方新升本的院校,必须把学校的发展放在高等教育发展这个大的背景下来思考。要深入研究学校发展是否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和未来走向要求相一致,这对我们开拓视野、理清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各校实际,抓质量工程、抓人才队伍建设,创建若干个具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应成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如何加强内涵建设

1.加快办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思想。

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规模的增长有特定的阶段性和时效性,而追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在日益加剧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唯有办学质量是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

(1)着眼奋斗目标,培育大学精神。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必须重视自身所特有的大学文化的培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注重自身所特有的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变化,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二是要结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等工作,将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发挥其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创新办学理念,拓展办学思路。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所有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努力去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队伍;三是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四是必须具备一支优良的后勤保障队伍,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2.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把内涵发展措施落到实处。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战略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的社会声誉等。

(1)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一是要继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二是要落实质量工程,做好质量工程的项目申报工作;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推进质量工程,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确定适应学校和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加快调整专业结构,设计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三是全面构建国家、省、市(校)三级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名师建设与培养体系,倾力培育打造部级、市级成果和项目。

(3)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狠抓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努力使学校有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活跃和谐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成长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3.以名师工程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要重点建设好三支人才队伍:一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二是在同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者队伍;三是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等途径改善师资结构;二是通过完善教师考核和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是着力培育创新团队,组建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能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校级创新团队,建立遴选机制,实行倾斜政策,特别要加强省级和部级创新团队的培育。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内部管理开创新局面。

内涵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整体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应从学校的资源禀赋、社会需求及自身办学条件等实际出发,找准位置,寻求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强化学科建设

办大学就其根本就是办学科。学校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确立学校的目标定位、特色定位和战略定位,从而形成基本的办学思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1)明确学科的基础地位,全力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优秀的学科集合效应能充分调动大学资源实行队伍汇聚、方向凝练和机制创新。因此,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创新机制和发展的活力决定了大学的办学质量、学术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学科是大学的基础,是大学的生命之所在。

(2)明确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抓好学科建设。一是要树立学科建设龙头性、系统性的工作理念,从决策、管理者到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科学规划,把学科建设定位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要创新学科建设机制,集聚队伍,激励先进,创新发展。

(3)发挥学科的“聚合”效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师学术活动,促进教师学术创新。一是通过学科聚合人才,把不同层次的人才聚合在一起,形成创新团队;二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有所为的学术攻关过程中,锻炼队伍,提高水平;三是根据本校特色,以特长学科、交叉学科、新生学科造就一大批学术骨干、学术名师。

四、加强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教师是办学主体,师资队伍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当前的教师现状是:总体数量不足、高职比例低、学历偏低、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匮乏、青年教师比例高等问题。而要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一支师德师风好、学历水准高、教学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此,我们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本校定位的层次要求以及各专业办学规模,确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实施特聘教授制度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着力做好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围绕学科建设认真做好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和成才环境。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攻读学位。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场所和机会,促进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

五、结束语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调整发展战略,强化内涵发展和学科建设,以特色求发展,是高等教育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玉龙.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谋求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7(5)

2高亚南、寇荣.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1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7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8

[关键词]pDCa核心技术人才管理启示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已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世界各国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主要是核心技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选拔和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人才,并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人才的才能。因此,对核心技术人才进行优化管理是当今企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其模式构成主要包括策划(p)、执行D(D)、检查(C)、处置(a)四项内容,基本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在pDCa循环中,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通过这种循环,组织的管理体系得以持续有效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

三、pDCa循环对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的启示

1.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是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戴明环的精髓在于通过貌似周而复始的进程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即戴明环将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在理解核心技术人才管理的内涵时有必要借鉴戴明环的思想,即核心技术人才管理的内涵也将是持续改进的。

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是动态的管理模式,pDCa的运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C(Check)过程与p(plan)过程的对比,确定D(Do)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a(action)过程中改进,使得管理对象通过一个完整的戴明环后能够得到改进与提高。随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p(plan)过程,进入下一个循环。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的内涵也应该是这样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企业当前的发展决定了人才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才的管理模式要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改进后的人才管理模式必将包含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也必将是对当前管理模式的修正,这正是pDCa循环的实质,也是它对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内涵发展的启示。

2.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是一个自我促进的循环模式

如果把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看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涉及到内部的各部门、各组织的人才管理就是小的pDCa循环,大环与小环主要通过人才管理流程连接起来。每个循环都同步进行,各小循环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各方面的循环把人才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系统就是一个大环带小环、小环保大环的互相联系、彼此促进的过程,不断促进人才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

四、pDCa循环在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中的具体应用

核心技术人才是掌握企业关键技术的人才,核心技术人才的管理工作事关企业持续发展的大局,做好核心技术人才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DCa循环的理论与方法告诉我们,人才的管理工作要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每一次循环都能解决新的矛盾。根据这一理念,首先确定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的基本循环,在基本循环的基础上吸纳相关的管理内容作为模式的补充,建立起如图3所示的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图中以“人才选拔(p)――级别评定(D)――绩效考核(C)――评估调整(a)”为基本循环,制定人才的培养发展规划和规划实施作为补充,交流沟通贯穿循环中的每个环节。该循环图既包含短期内的小范围循环,又包含定期的整体循环,这样便形成了一个闭环流程,使核心技术人才的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1.人才选拔(p)

人才选拔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人才管理工作。选拔是人才管理的策划环节,其核心内容是依据职务说明书制定量化的选拔标准,内容包括工作资历、技能水平、思想品德、身体条件四个方面内容,其中工作资历包括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内容,技能水平包括专业技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思想品德包括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等内容,身体条件包括胜任本岗的年龄和体能要求。

2.级别评定(D)

级别评定是人才管理的执行环节,需要依据选拔标准对人才进行量化评比,根据评比的结果确定各专业、各级别的核心技术人才。评定过程可以采用500分制,从技能测评、民主评议、相关知识考试三个方面进行测评,同时赋予这三项内容不同的权重,以保证评定环节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3.绩效考核(C)

绩效考核是人才管理的检查环节,主要是对核心技术人才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奖金、奖惩、培养、使用、级别调整的主要依据。绩效考核的内容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生产专业人才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效益类指标、营运类指标、控制类指标,考核周期按照月度和年度进行;科研专业人才的绩效考核主要根据科研项目的特点,从项目的准备期、研发期、验收期、投产期等环节进行考核,考核周期按照项目的进度进行。

4.评估调整(a)

评估调整是人才管理的处置环节,一方面对核心技术人才管理的各环节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逐步完善,提高核心技术人才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岗位需求变化的情况,对核心技术人才进行局部调动和调整,使人才的结构状况更符合企业的发展状况。

5.其他环节

人才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内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这里我们引入了培养发展规划和交流沟通两个管理环节,它们在人才的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发展规划为人才树立起了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目标,为人才明确了发展方向;交流沟通贯穿于各个环节,畅通了信息渠道,为核心技术人才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结束语

核心技术人才的管理没有完美的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且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在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模式中引入pDCa循环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核心技术人才管理水平,优化核心技术人才结构,引导核心技术人才提高技术水平,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先锋.基于pDCa循环原理的动态量化考核体系探讨.绿色质量与管理.2008,(6):73~74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强化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对人才质量标准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在核心素养研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素养内涵还没有精准定位,而国外对这块的研究比较丰富。英国继续教育联盟是最早进行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的组织,曾列出一百多个关键能力;澳大利亚梅耶委员会在1992年的时候就致力于研究核心素养,在内涵、构成、评价准则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提出了七大核心素养分支;到了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该项目研制的核心素养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土化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模型;2006年,欧洲联盟采用了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出的终身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欧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能够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三方面: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后要拥有怎样的素养和能力,成为怎样的人才;第二,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包含多方面的,比如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信息处理等素养;第三,核心素养通过思想基础、具体内容、呈现方式三位整合的方式呈现,侧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及生存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获得全面提升,提高社会生存力的素质,养成终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教育能够培养人才,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带来教育改革,所以课程改革符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国际教育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创新素养、科学技术素养等内容,这也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的遴选都会涉及到这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内容,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素养都是关于学生自我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核心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才能决定楼房的高度和坚韧度。国际上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让学生拥有社会生存必备的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了职业发展、生活规划、解决冲突等学生个人品质与素养的内容,让学生今后能够更加和谐的融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质

1.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教育不能将学生养成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在当前社会是不利于发展的,所以要⒀生的身心健康放在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要让学生练就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的进入学习。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也能够学习到合作、团结、竞争、坚韧等良好的品质。比如校园足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与体育精神与竞争意识。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运动结束后会自己整理器材、收拾东西,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在今后步入社会后更加独立,自力更生,不会过分依赖父母,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团结向上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阶段性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要不断超越自己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任务,教师与家长的要求下不得不完成学习,学生就是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教育的状态。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要加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问,勤于问为什么。比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把知识结论和盘托出,要先让学生展开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还可以多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用小组学习模式、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让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新鲜感,保持高度的兴趣度。

3.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人是生活在社会下,学生最终是要买入更高的学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人要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就要适应社会,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与改变,当在社会中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甚至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与创造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课程改革要注重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学会怎么与人沟通交流。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这些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现象,这就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绪,加强团队意识,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比如可以设置1+X的课程,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有超于教材,将当前知识点与其他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和自主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除了在课程事实上,要体现教师的专业领域的整合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以外,会主动思考,自己领会新的知识,拓展思维,学生要敢于探索,勤于问为什么,而不是对现有的知识结论死记硬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悟性都不一样,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

[2]王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设想[J].人才资源开发,2016,(09).

[3]朱全中.以核心素养引领学校课程改革――以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0).

[4]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03-01

1以人为本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途径。目前,我国较多行业均明确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尤其是教育行业,更加注重人本化管理思想,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取得了良好教育成效。

以人为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经历了长期的文明历史积淀,其外延更广泛,内涵更深入,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良好互动、互相尊重、循循善诱等,均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精髓。当前,以人为本思想更是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并映射出新时代的显著特色。

2小学学校管理状况问题

小学教育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学习习惯奠定了优质的基础。通过校长领导,班主任管理模式运行。教师管理则基于学科成立教研组,并将教师划分至不同的教研组之中。伴随学校管理的日益完善,教师逐步明确素质教育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小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学习素养。然而审视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的标准仍旧以升学率进行衡量,进而令学校管理较易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之中。同时较多学校过分注重结果,将管理实践围绕教学核心,各类日常工作以及建设均基于该类目标进行,进而较易导致对人的核心作用不良忽视的问题,无法提升教师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久时期,学校发展均存在注重知识培养,忽视主观全面发展的问题。该类理念便会导致学生将学习活动视为一项任务进行,无法提升积极性,欠缺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优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教师层面亦是如此,一些小学为了持续发展建设,领导层过分注重出成效、快速实现教学目标,进而制定了较为苛刻严格的教学任务,令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教师实践工作则呈现出较为紧张的不良局面。归根结底,导致该类问题的根本成因在于,小学欠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践工作中没能有效的贯彻与全面落实,进而导致学校管理走进死胡同、陷入恶性循环。

3以人为本开展小学学校管理

3.1明确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策略与管理体制

小学教育培养的起始以及终结均为没有成年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发展、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应充分满足教育对象的核心需求,以人为本的进行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策略,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其实现优质、全面的持续发展。小学教育,应在传授学生科学技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素质教育,为学生开创良好的实训条件,令他们走出课堂,接近大自然,充分的锻炼、学习,开阔视野。制度制定应全面明确人的影响作用,做好对其培养以及开发,而非单一的通过制度约束管理教师。应通过宽严相济,体现一定的权威性,并凸显动态发展特征,进而契合形式需要与时展特色,避免僵化教条。应积极引导鼓励创新,注重情感培养,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教师管理规划,通过和谐有效的制度创建优质氛围,实现现代小学的和谐、持续发展。

3.2强化校风、师风建设,优化师生关系

小学学校管理进程中,应明确教师以及学生均为学校决策管理的参与方,制度创建应注重教师以及学生意见,进行全面的考量。同时应强化校风建设,创建优质的师生关系。以往学校管理实践中,更多的注重教师权威性的体现,该类模式较易导致师生关系的不良僵化,无法体现良好的和谐灵活性。因此,小学管理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全面优化。可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引导,全面明确人的能动性,并有效的激励与诱导,良好的应对教师以及学生教学、学习阶段中难点问题。例如,对于新进教师可通过有效的辅助引导,令其优化自身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管理阶段中应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创造在职继续教育、横向交流、深化锻炼的机会。可通过良好的绩效管理、评估考核,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良好的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教育培训、科学研究、行政工作实践效率。并可令教师利用该系统同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丰富教学评价管理模式。令教师在第一时间明确自身教学效果,实践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应通过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激发师生核心潜能,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应努力打造双师型团队,为学生树立典范榜样与学习楷模,令其明确发展方向、学习进取目标,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3.3强化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完善教学组织与文化建设

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小学学校实践管理阶段中,应注重质量监督管控,应用有效的实践手段做好学校评估管理。应逐步由重视学校升学率、学生优秀等级以及文化知识考核发展为注重学生的合格水平、提升进步效果以及优化综合素质,进而真正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凸显良好的个性特长,实现优质发展。对学习能力水平有限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帮助,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分层次培训、任务型培养,为不同的学生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针对性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基于我国国情特征,小学教学管理组织模式为由校长至班主任,虽然该体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然而由其立足以及不断推广应用不难看出,仍旧包含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应基于该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由教学组织不同环节实施。

同时,应关注教师的自利以及主动创新意识。教学活动开展阶段中,应尽可能的激励教师发挥核心本领,不应令其感到个性的压抑,这样只会埋没教师才华,令其无从施展技能,优化教学效果。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精神以及体制文化内容,应促进他们的全面协调,方能营造优质的学校氛围。物质文化为硬件内容,应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全面规划,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舒适感,凸显人本思想。

精神文化涵盖学校发展历史以及师生明确的文化、价值与生活理念。应良好的囊括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制度文化为学校内在机制,涵盖小学的核心传统、规章体制,为其正常健全发展的优质保障。因此,领导决策层应在制度设置规划中显现良好的人本理念,满足他们的核心需要,进而赢得教师、学生的全面认可,促进学校的规范、健全、持续、和谐与文明发展。

4结语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为教育单位、组织机构从事各项实践工作、塑造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全面由人的核心需求入手、互相理解、全面尊重、温暖人心、凝聚核心力量、良好的教育人、引导人,优化教学管理、学校建设,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方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现稳步持续的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