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十篇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十篇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8:56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1

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主的技术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影响,并且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下,利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结构的不断重组。文章着重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为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影响,期望能够为同行人士提供理论基础。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2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决策;影响;企业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不断融合,各国之间的市场经济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之带来的是各企业之间的强力竞争。这不仅是企业间的经济竞争,更是企业管理者间的能力竞争。这就要求决策者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分析复杂的行业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大数据作为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一次企业技术革命改革,正确地理解大数据的意义及内涵,有利于企业管理者针对企业特征,利用企业优势做出正确有效的管理决策,促进企业发展。

一、对大数据定义及其特征理解

1.大数据的定义。

对于大数据的理解,不同的机构给出的定义略有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指出:所谓大数据,是数据规模庞大,远远超出传统数据软件对数据获取、储存、管理、分析等方面的要求的一种数据集合。据有四大特征分别为:数据规模海量、数据流转快速、数据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而专业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的定义则是:大数据是一种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信息资产的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处理模式。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其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是对海量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后理解分析,大数据更注重对信息的处理能及,及处理后带来的实际化效益。如果对不同的大数据定义进行整理分析,可发现,这些定义都是在大数据本身具有的特征上形成的,并且多在强调现有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的困难性。且这些定义所关注重点更多的为其价值性。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数据本身,更多的是作为基础性资源。企业采集、储存、使用大数据的能力,才是大数据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关键。

2.大数据的特征。

目前各学术领域对大数据的理解很多样化,对于定义还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说法。但不难看出,大数据首要特征就是其数据信息庞大,海量化。就一般情况来说,普通大数据集合最少以tB为储存单位,更有甚者,大数据以pB为储存单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几pB甚至十几pB的大数据信息并不罕见。例如目前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超市,沃尔玛公司。其数据信息早在2010年就达到了2500tB。其次大数据的特征就是其数据流转快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数据信息的产生趋于海量化。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对巨型数据的处理上迈向高速化。互联网、云计算等网络的发展还有智能移动通讯设备的进步及普及,很大程度上促进加速了数据的产生与流转。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形成的数据信息领域,其数据样式往往有多种形态存在。大数据的多样化致使大数据主要成为两大分类,即数据化结构和非数据化结构。所谓结构化数据,是在正常产业运行企业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根据特定的数据处理方式将数据处理后进行储存记录,以便于日后应用及分析。而非结构化数据是根据互联网海量点击量,和大量的图片文字的传输和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产生的。这类数据主要产生于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或机器与机器之间。

二、大数据影响企业管理决策

决策是一个企业是否正确发展的关键,一个决策的产生,要经过资料收集,计划制定等多个阶段。一个企业的管理决策,涵盖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又包括着战略性决策如何具体实施的小的决策。这种和决策不仅在企业未来和环境方面进行预测,也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调配。决策作为一种极具动态性和复杂性的一种管理行为,面对着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解决各类信息冲突的作用。日益成熟的大数据下,各种信息的剧烈碰撞对当前企业决策影响巨大。其影响不仅覆盖企业决策的主体,也影响企业思维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

1.决策主体受大数据影响。

决策的产生受企业文化、组织、前景等多方面影响,但最终结果就其核心还归根于决策的制定者。一个企业的决策主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所处位置与拥有的权限能让高层管理者在决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类是普通员工或者是交基层的管理者,对于这类决策主体来说,他们虽然没有拥有绝对性的决策作用,但他们所创造的产品、服务、管理等更加基础,更贴近市场,符合社会需求。在普通员工创造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与客户交流,引导其参与产品的设计,使产品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并且在产品生产上市的过程中不断与客户交流,根据反馈信息对产品加以改进等,由此帮助企业快速正确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网络化的时代,各产业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大数据的出现,使企业传统模式的决策主体由高层管理者向基层管理者甚至普通工转变,优秀的表现突出的员工有机会参与企业决策,企业决策主体多样化。另一方面,从企业决策的信息来源分析,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大爆炸时代致使普通民众也可以为企业出谋划策,成为企业决策的主体,这也表示企业决策主体普遍化,由企业高层精英像普通民众发展。

2.企业决策权力受大数据的影响。

大数据下的企业决策,不仅在决策主体上发生了变化,在企业决策权的分配上,及决策权力的大小方面都有所改变。企业决策权力的配置方面主要发生以下几点变化。企业各组织之间的决策权分配,组织与外部因地的决策权分配,还有就是组织内部团队之间的决策权分配。除此之外决策权力大小的分配上决定了企业决策权利集中制或是分散制。集中制的决策权说明企业高层掌握着企业大多数的决策权力,分散式的决策主要是只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基层管理者手中,每个部门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利。

传统的企业决策权力,更多的是集中制的决策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企业决策片面不全方位的弊端。网络飞速发展,大数据化的情况下,企业不仅从专业渠道获取数据,数据的多样化使得集中式的权力分配方式不能全面打开企业市场。而信息多元化的获取,可以使基层管理者有一个全局性的视野,更好的对企业做出决策。故而类似金字塔形的至高权利分配方式趋于平均化。企业的权力配置顺应时展,普通员工具有决策权将是大数据背景下权力分配发展的主要方向。

3.管理决策思维方式受大数据的影响。

决策者的思维方式作为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决策的方向。决策时依据的数据方向不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并且在决策的部分细节制定中,这种不同也会显现出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决策就应该全方位的应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优势,系统的、全方位的、准确的收集信息,系统的利用数学建模等专业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深度挖掘有关决策的各方面信息。传统的决策方式更多的是利用决策主体的经验,直觉对当前市场发展形势做出下一步规划。然而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决策模式将会改变中“感觉”上的决策。根据大数据提供的资料与分析,全方位科学的对企业下一步进行决策。

4.决策文化受大数据的影响。

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情感倾向。决策主体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如确定目标、设计试试方案的同时都会潜意识的掺杂个人情感倾向。传统的决策方法数据分析不如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基础庞大。主要取决于决策主体对企业内外的测评与市场评估,主观性较强,因决策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故而管理者任何影响决策的文化背景都有可能给决策带来不同的困难。大数据时代下,为了避免某些主观因素产生的错误,利用日益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庞大的数据体系带来的信息,理性、准确、科学的为企业决策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更有学者指出,企业的决策者应对相关关系加大关注度,而不是过分的在意因果关系。也仅是说决策者应该将企业发展决策侧重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与现有数据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决策者思维方向。

三、大数据在企业决策中产生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临近,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问题随之产生。并且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管理数据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数据隐私性和知识产权方面,虽然大数据对各企业决策等方面都非常重要。随着大数据的有点背人们日益挖掘,各类数据的价值被人们日益关注,更多的数据趋于便捷化、数字化,且在各种企业中被重复利用。信息时代的数据可复制,反复利用,更大程度上存在数据外泄的情况,更有企业在收集数据时面临知识产权,隐私保密方面的问题,这将是企业大数据形式下需要克服的困难。其次,大数据的优点不在于其数据庞大,更在于庞大的数据下经过分析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很多企业对数据分析不彻底,没有深度挖掘大数据带来的价值,使数据显得鸡肋,大有使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大数据还由于数据信息庞大,现有技术处理起来较困难的问题,所以运用大容量大速率的数据处理工具也成为企业决策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着重致力于技术技能的发展创新,高效利用大数据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四、总结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每时每秒都发生着变化。此种环境下企业若想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得到发展。就必须正视大数据对企业决策管理的产生的影响。合理运用大数据,能使企业在决策管理等多方面做出正确选择,为企业决策发展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兵,池云.大数据对企业数据管理和管理决策的影响分析[J].通讯世界,2016,05:227.

[2]崔双吉.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管理决策影响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6:61-62.

[3]丁先宏.互联网“大数据”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55.

[4]闫巍.网络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探究[J].时代金融,2016,17:110+116.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3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影响

1“大数据”时代概述

大数据是指数量巨大的数据,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想要运用一般的方式方法对这些数据的衡量和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些数据的数量是非常大的,这使得人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主要具有数据信息量非常巨大、数据信息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存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比较少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时的速度较快和效率较高等特点。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实现信息的高效处理,必须运用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

2“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对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2.1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促进信息处理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促使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同时也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大大的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对促进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2)有利于云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云服务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了,云计算和云存储的产生,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种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运用互联网信息化系统完成以及想要的操作,可以有效的确保信息的安全。

2.2消极影响

(1)对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生活生产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都与互联网具有密切的联系,但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这对个人甚至企业的信息安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安全。(2)专业大数据人才较为缺乏。在大数据时代,需要更多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型专业人才,但实际上这些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必须重视对这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为大数据时代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3“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探讨

3.1数据信息收集处理技术

大数据时代,在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只有收集到数据信息,才能运用相应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由于这些数据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是比较少的。因此,在收集数据信息是必须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甄别,选择需要的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在收集到数据信息以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并以特定的形式传输给使用者。

3.2数据信息传输技术

人们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必然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输更是频繁,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输时,必然要运用一定的信息传输技术,例如,将数据信息上传到网络上,或者从网络上下载需要的数据信息,都需要信息传输技术的支持。

3.3数据信息存储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对于采集到的有价值的需要信息,就需要进行存储,但是这是数据信息的数据是非常大的,在进行信息存储时也必须要运用一定的信息存储技术,不能再利用以往一般的信息存储技术,否则,必然不能对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创新数据存储技术,提升存储的容量是至关重要的。

3.4数据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网络发展中的一大问题,对此,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必须重视研究和探讨更加有效的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一方面,应该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应该做好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以应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问题。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4

关键词:可利用水资源气候变化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作物需水量

河北省是全国最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六五”、“七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华北地区水资源进行了勘查、评价、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经济活动的大幅度增加,对水资源的可利用数量、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以便对水资源的数量作出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评价。本文主要论述环境变化对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1.1气温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若不考虑其它气象因素的变化,气温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升高使水体的蒸发量加大,蒸发强度提高。无论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还是潜水的蒸发,气温的升高都会使水的消耗量增加,造成人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的减少。水面蒸发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土面蒸发、叶面蒸发、潜水蒸发除都受气象因素影响外,还分别与土壤供水能力、作物生理状况、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气温升高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是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还需加强其定量关系方面的研究。50年代以来,河北省气温随年代逐渐上升,80年代以来上升最快,往往是高温干旱同时出现。高温加剧了旱情,使农田需水量增加;高温也使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加大了城市供水的负担。高温干旱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根据河北省1112个测站的资料统计[1],全省平均降水量从50年代至80年代逐渐减少,减幅为79.7mm,平均每10年减少26.6mm其中山区比平原区减幅大;90年代后有所回升,但仍比50年代少62.1mm(表1)。资料统计表明,50-90年代,全省除个别站点年平均降水量有所增加外,绝大多数站点平均降水量随年代增加而减少。冀东沿海、太行山北部、冀南平原大部及怀来、遵化等地减少100mm以上,其中邯郸、青县等站点减少150mm,其它地区一般减少几至几十毫米不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主要是指可以恢复再生的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以及土壤水资源量。由于土壤水资源不能被人们直接开发利用,主要为植物所吸收,对人类来讲是一种间接资源,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对此进行准确评价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进行区域水资源评价时,主要考虑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主要是指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并按流域进行计算;地下水资源量主要是指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的淡水(矿化度m<2g/L)资源量,并按地下水含水系统(或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河川径流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量,其次为山区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补给量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其它含水层的越流补给,而地表水补给和越流补给归根结底都来自大气降水的补给。因此,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大气降水量的多少。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它们的最终补给源头只有一个——大气降水,因此,大气降水量的减少是导致河北省可利用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原因。

2地下水超采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2.1地下水开采状况

河北省是一个开采利用地下水为主的省份,近年来,地下水开采量达160多亿m3/a,地下水实际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量的75%-80%,地下水总量约有85%用于农田灌溉,全省地下水开采井数量达70多万眼,使河北省成为全国拥有开采井数量最多的省份,地下水开采量居全国之首。2.2地下水超采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和超采,不仅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同时在开采强度较大、用水集中的城市地区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河北平原从70年代初期形成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并且逐渐转化为常年性漏斗,到1995年为止20多年时间里,形成发展为20多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其中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山前平原及其与中部平原交接地带的城市附近,至1995年共有常年性漏斗10个;深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中部至滨海地区,有常年性漏斗12个。据观测资料,规模较大的是石家庄漏斗,冀枣衡漏斗和沧州漏斗[3]。河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近70%。7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河北平原大范围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埋深大幅度增加,包气带大幅变厚。我们知道,包气带是连接大气降水与地下水的中间纽带,包气带对大气降水具有一定的拦蓄作用。因此,进入包气带的降水并没有全部补给地下水,而是大部分被包气带吸收转化为土壤水,并以土面蒸发和叶面蒸腾的形式向大气排泄,进行水循环。据有关资料,河北平原总降水量约有70%以上都转化为土壤水,另一小部分向深层渗入含水层,转化为地下水。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除与大气降水的多少、包气带岩性、植被覆盖生长情况、前期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包气带厚度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包气带厚度愈大,则包气带拦蓄滞留的大气降水就愈多,大气降水通过包气带补给地下水的数量就愈少。因此,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特别是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的补给区,包气带厚度的增加,是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包气带厚度的增加,会使更多的大气降水被包气带所吸收,导致地表产水量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资源的减少。从而,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数量的减少。

3地表径流变化对可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5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贸易顺差;GDp

自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重启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累计升幅超过24.2%(2013.3)。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进出口、国民收入造成显著的影响。本文在消费函数投资函数等中引入汇率因素进而构造iS曲线来测算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差额和GDp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使用的数据多来源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参考了统计局海关等部门的统计数据。由于年度数据较少,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选择2005年第二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基于各季度名义GDp、GDp环比同比数据,得到各季度的实际GDp和季度GDp折算指数。GDp折算指数代表了全部商品价格变动。将各变量除以GDp折算指数得到变量的季度实际值。为了方便计算,所有变量均以2005年1月或一季度为基期。按支出法核算GDp=C+i+G+(X-m),构造消费投资函数时,同时估计总消费和总投资与进口消费和进口投资函数,然后将各函数带入计算公式得到iS曲线来计算汇率变动的影响。所有函数我们都使用Stata12估计。

一、模型

1.消费需求模型

根据凯恩斯理论,决定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收入、财富、税收政策、利率都会影响居民消费。所以在消费模型中引入以下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财富、这里金融债券、国债和股票成交额作为财富的代表引入模型。另外我们在模型中引入财政赤字,基于此,我们构建以下消费函数模型:

对国内总需求、进口需求回归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消费模型进行了一些变动。

回归结果如下:

对于总消费函数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亿总消费将增加0.45亿元,进口同量商品所需的人民币减少0.02亿元,而汇率下降幅度超过货币的货币减少幅度,所以商品进口量是增加的。

2.投资需求模型

资本货物来源于两个渠道,国内生产和进口。国内生产的资本物品受到利率、资本收益率、滞后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的影响。进口的资本物品还受到汇率的影响。投资使用固定资产投资来代表。

基于此,我们构建以下投资函数模型并回归得到:

根据回归结果,利率上升会导致总投资下降,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投资将减少大约2028亿元。存款和国债对投资有负的影响,说明存款增加人民的消费相对减少,企业投资将会减少,存款每增加一亿,固定资产投资将减少800万。而股票成交额增加将使投资增加,两者是正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市场的繁荣代表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会增加投资。GDp和投资正相关,说明更大的产值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支撑,同时GDp增加对国内投资的影响比进口投资品更大。

3.出口函数模型、税收模型

总消费和总投资方程中的参数表示各因素对总消费和总投资的影响。进口消费和进口投资方程中的参数表示各因素对进口消费和进口投资的边际影响。各因素对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可以通过总消费和总投资函数中参数减去进口消费和进口投资函数中的参数得到。

将方程(2)-(6)带入(1)可得:

将各参数带入上式可以得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利率变动的影响即挤出效应。

二、汇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根据经济理论价格变动会带来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同样存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人民币兑美元加权平均汇率从形成机制改革前8.2369(2005.7)降低到6.3566(2012.12)。汇率下降为1.88,则这时期总消费会减少5493.85亿元,进口消费减少1145.48亿元,由此得到国内消费减少4348.36亿元。总投资会减少10511.64亿元,进口投资增加7454.39亿元,由此得到国内投资减少17966.03亿元。最终得到总进口包括进口消费和进口投资增加6308.90亿元,国内消费和投资减少22314.40亿元。因此汇率变动导致进口增加,国内消费和投资和是减少的。

进口消费品是用人民币标价的,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进口消费品,但花费的人民币数量却减少了,所以这里的值为负值,同时在函数中加入了国内生产总值,其对进口的影响是正的。对于投资而言,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会使进口投资品和国内投资品均增加,增税使投资减少。当汇率变动即人民币升值时,进口消费品和国内消费品的消费都是减少的,人们会将本用于消费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进口投资品来获得利益,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消费也有负面影响。从汇率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中发现,总体上进口和国内产品存在替带效应和收入效应,这和经济理论是符合的。

三、人民币升值对贸易顺差和GDp的影响

人民币兑美元加权平均汇率从2007年7月8.2369减少到2012年12月的6.3566,降低幅度为1.88。我们估计其对各因素的影响。由出口函数得汇率下降1.88是出口减少3416.24亿元,进口增加6308.90亿元,由此得贸易顺差减少9725.14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花费时间大约为四年半时间。看上表由此计算由于汇率降低每年贸易顺差将减少2069.18亿元人民币。而这期间中国的贸易顺差总额为89639.20亿元人民币,减少量约为当期贸易顺差总额的10.85%,即汇率变化使中国贸易顺差减少了实际差额的10.85%,所以汇率的影响还是较显著的。当汇率降低1时GDp的变化如下:

由此得从2005.7到2012年12月我国由于汇率变动损失的GDp大约为25730.64亿元,占我国当期实际GDp的1.37%。平均每年5717.92亿元,约为我国2012年实际GDp的1.81%,而占2005年实际GDp的3.65%,所以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GDp年增长率平均降低1.37个百分点。汇率下降会降低GDp增长率,GDp增长率反过来又会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税收、投资等因素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蔡伟贤,蔚建国,郭连珠.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财政研究,2011年第6期

[3]王军.中国投资函数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贸易、资本流动与汇率政策》,1999年第9期

[5]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与Stata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6]JohnJ.Heim,theDecliningamericanDollar:econometricestimatesofimpactontheGDpandtradeDeficit,theJournalofappliedBusinessandeconomics,Dec2009,pp.1-10.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6

关键词:物流总费用;Cpi;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1.引言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它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物流发展迅速,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同时,物流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在规模、服务质量等发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2011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聚焦物流顽疾”,为人们揭示了城市配送的物流顽症。物流堵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据有关报道指出,物流成本约占菜价八成。基于此,本文选用由运输、保管、管理三方面费用组成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和Cpi数据,研究物流总费用和物价水平的关系问题。

2.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2.1数据预处理

本文所选用1991-2009年间的物价总指数(Cpi)、物流运输费用(YS)、物流保管费用(BGn)、物流管理费用(GL)以及物流总费用(ZFY)为变量。为了及时的反应数据变化,避免同比数据存在翘尾的缺陷问题,首先对变量进行处理消除物价因素影响。另外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上述数据序列取对数,变换后的变量相应的变为LnCpi、LnYS、LnBG、LnGL、LnZFY。

2.2描述性统计

Cpi数据的时序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在过去19年间,Cpi数据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总体是围绕在100上下波动的。

2.3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出现,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进行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的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LnCpi、LnZFY、LnBG、LnYS、LnGL五个时间序列的aDF检验表明,LnZFY、LnBG、LnYS是平稳的,而LnCpi和LnGL序列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

2.4协整关系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知,LnwULiUFeiYonG、LnBaoGUaB、LnYUnSHU是平稳序列,LnCpi和LnGUanLi一阶差分也是平稳序列。基于此,进一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多变量系统进行向量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由结果可知,所取变量之间至多存在一个长期协整关系。

2.5Grange因果关系检验

对原始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滞后阶数,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初步判断,Cpi的变动与物流总费用、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的变化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Cpi的变动是管理费用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管理费用的变化却不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

2.6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与滞后阶数确定

VaR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常用方法是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其计算方法为:

确定滞后阶数后,分别建立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总费用与Cpi的VaR模型,利用eviews6.0对VaR模型进行估计,依据a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分别为1、1、1、5,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由模型可以看出:所有模型中,Cpi的滞后一期对自身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运输费用对Cpi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则对Cpi具有负向,但影响不明显,其系数的估计值非常小。总费用的模型选用5阶滞后,Cpi和总费用的滞后1至5期,都对Cpi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Cpi滞后1期和总费用滞后4期影响效果最为显著。

2.7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对已建立的VaR模型,分别给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物流总费用一个正的单位大小的冲击,得到关于Cpi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下列各个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之后期间数(单位:年度),纵轴表示Cpi(%),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了Cpi对相应物流费用的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运输费用一个正冲击后,Cpi出现负向反应,在第2期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逐渐增长,到第15期运输费用的冲击将不再影响Cpi。这表明运输费用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Cpi,给Cpi带来反向的冲击,而后这一冲击的影响逐渐消失。

从图5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保管费用一个正冲击后,Cpi出现正向反应,在前2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15期后影像消失。这表明保管费用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会给Cpi带来同向的冲击,即保管费用增加会在立即引起Cpi的增加,然后影响效应逐渐递减直至消失。

从图6可以看出,管理费用对Cpi的冲击大致与保管费用对Cpi的冲击效应相同。表明管理费用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也会给Cpi带来同向的冲击,管理费用增加会迅速带动Cpi的增加,而后这种效应会逐渐减弱,在第15后消失。

物流总费用与其三项费用各自对Cpi的冲击效应明显不同。当在本期给总费用一个正冲击后,其Cpi并没有立刻作出反应,间隔一段时期之后,影响逐渐明显,并且,这种影响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且有加深趋势,反应越来越强烈。

3.结论

本文以1991-2009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物流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总费用和Cpi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1.物流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总费用和C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物流运输费用、保管费用、以及总费用的变化与Cpi变动的互为因果,物流管理费用的变化不是Cpi变动的原因,即Cpi对物流管理费用变动的敏感度不够。

3.物流运输、保管、管理费用在短期的变动会在短期影响Cpi,上期冲击效应会消失;而物流总费用对Cpi的冲击效应在短期不显著,但影响会随时间越来越显著。

综上所述,物流费用的变化确实带来Cpi的变化,是Cpi变化的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变化会对时间推移愈加显著。构成总费用的运输、保管、管理费用的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Cpi的变化。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物流行业费用的波动进行适当控制,作为有效稳定物价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第8期

[2]王俊.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第1期

[3]李文顺、刘伟、周宏.1952-2002年中国物流增量GDp增量的协整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第12期

[4]周君.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经济纵横,2006,第2期

[5]高阔、甘筱青、李仁良.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分析[J].中大管理研究,2007,第2卷(3)

[6]於罕奇.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11月刊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大数据时代机遇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24;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39-01

一、大数据时代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意义

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种类繁多、高速、可变性强、价值密度低、真实性、复杂性等特点,渗透于各个行业,被广泛的运用于生物学、物理学学、政治、经济、金融、军事、通讯等各个领域,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媒介,是人类重要的智力成果的保存于传承,记录着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传播与发展,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的历史性的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财富,所以,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即是进行档案的资源化、信息化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大多以纸质为主,信息量大、工作繁杂、准确性低、工作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档案资源的管理、使用、交互,无法发挥最大作用,也不利于长久保存,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信息通讯手段的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便利,同时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1、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与现代科技手段和通讯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档案资源的获取、分析、管理、调用、共享和存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①大数据时代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档案立卷归档、数据录入、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效率,相比传统的手工工作,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②大数据时代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准确性。档案不仅在空间维度上还是时间维度上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数据和记录的准确性对档案的价值影响重大,大数据时代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准确,也可以灵活的采用精确查询、模糊查询都手段,促进档案资源的全面、迅速利用。③大数据时代为档案的保存和传播的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传统的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不长久,大数据时代实现了信息和载体的分离,利用人类先进的计算机存储系统、芯片、云存储等,可以极大的提高存储的容量,而且,档案的复制极为方便,同一份档案可以进行多次复制存储,防止了档案资源的流失,可以实现永久存储,促进了人类智慧的长久保存于与传播。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便利,应积极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与难题。①大数据时代对档案信息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建设的权限、规模、设备人员配备情况等各方面都要站在总领全局的角度,结合地方和区域特色进行统筹和规划,但我国目前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还较分散、各省市区县等方面的汇总、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不足,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建立的也比较少。②资金和设备难以保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网络搭建、计算机、扫描仪、多媒体设备、办公系统等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的投入还十分欠缺。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一大问题。大数据时代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都依托与计算机和互联网,采用软硬磁盘、网络云虚拟存储等方法进行电子的档案材料的采集、整理、调用、传输等,技术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一旦电脑或计算机软件中病毒,或者被别有用心的黑客入侵,那么数据就很容易被窃取、盗用、甚至篡改、删除、伪造,对社会危害极大,然而目前的点子档案的保密措施和保密技术还有待提高。④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大数据时代下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应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抓住机遇,同时迎接挑战,改善不足,促进档案管理的资源化和信息化。①应做好总体的档案管理规划和布局,统筹各行业的发展,建议完善的总体的档案管理数据库,然后根据行业和领域的不同建立分类数据库,国家在建立总档案库的情况下根据省市区市县等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档案室、档案数据系统,做好总体的规模、资金、权限等方面的规划和布局,并建立完善的交流沟通机制,促进行业、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②保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设施、技术、人才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③加强安全措施,加大保密技术和档案信息监管技术的研发和运用,确保信息安全。④增强人才培养。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拥有专业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档案建档、归档、保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互联网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敏感性、责任意识、保密意识,国家应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

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多变革,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多机遇和便利,也带来了挑战和难题,文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e措,对促进我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媛瑞.浅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0):179-179.

[2]冯兴兰.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J].菏泽学院学报,2016,38(3):138-139.

[3]张译之.试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纵横,2015(12):37-37.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8

关键词:北斗二代;高动态环境;载波信号;快速捕获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21-0000-02

1引言

我国北斗一代导航系统采用的是“双星定位”的方法,仅覆盖我国本土区域,采用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原理来实现定位,对于高速运动体的定位误差极大。北斗二代则同北斗一代不同,是由三类异质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采用“无源定位”的方法,理论上讲同GpS定位精度相差无几,拥有更强的军事应用能力。在设计上北斗二代需要发射35颗卫星,比美国GpS还要多出11颗,截止2012年5月,我国北斗二代已经成功发射了第十颗卫星。虽然理论上讲北斗二代拥有比GpS更高的精度,但北斗二代目前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上能力还有所不足,极容易造成载波跟踪环失锁现象,影响载波和码跟踪的同步。下面,本文就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进行简要的探讨。

2高动态扩频接收技术简述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GpS系统启动后,卫星通信开始使用扩频体制、伪码测距技术,至九十年代随着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基于FFt的频域方法,用于快速观测载波瞬时频率位置,以实现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和跟踪。随着技术的发展,自适应滤波技术开始被应用于高动态多普勒条件下载波相位估计之中。目前,国外在高动态扩频技术与相关接收机设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尤其是关键和核心技术自主化方面极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航天与国防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急需一套自主研发的针对北斗二代的高频动态载波信号快速捕获方法,以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3影响高动态载波信号捕获的因素分析

3.1载波信号二维捕获的影响

在高动态环境下,高速运动的C/a码接收机同高速运动的导航卫星之间受径向移动的影响,会产生多普勒频移,使得接收机接收到的L1波段的载波同发射频率并不相同,要对所接收到的导航数据进行解调必须进行载波捕获,搜索该卫星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值。除此之外,还需要捕获卫星特定的C/a码,其中C/a码的起点和载波频率是跟踪程序所需要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在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捕获实际上是一个二维搜索过程。

3.2C/a码多普勒频率的影响

多谱勒频移是由于卫星同接收机的高速运动所产生的,主要包括运动多普勒频移和介质多普勒频移两个方面,不过由于介质多普勒频移量级通常都在10-2Hz,因此几乎可以忽略,只考虑运动多普勒频移即可。C/a码多普勒频移主要受卫星速度分量多普勒频率和用户运动分量多普勒频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卫星速度分量可以通过卫星角速度、速度、卫星轨道平均半径来计算。

3.3数据捕获长度和区间的影响

C/a码的周期为1ms,由于捕获数据的长度是一次捕获运算的数据长度和累加次数的乘积,因此要正确捕获载波信号并完成C/a码的剥离,必须要搜索到C/a码相位,因此至少要达到1ms的数据,其数据捕获的最小长度必须等于或大于1ms。理论上讲,捕获数据长度越长,捕获能力也就越高,但数据长度并不可能无限长,而是有一定限定的。数据长度主要受导航数据相位变化和C/a码多普勒频率的影响,如果在1ms长充的载波信号中出现了相位反转即无法正确捕获,而相位峰值出现滚降也会影响到捕获。一般捕获数据长度在1ms至78ms之间,在数据长度大于10ms时为了检测相位转换需要增加捕获计算量,因此长度越大捕获速度越慢,通常都限定在10ms以内。

3.4码相位搜索和频率捕获步长的影响

码相位搜索步长与频率捕获步长同捕获速度都有极大的关系。码相位搜索步长直接影响了载波信号的捕获速度,步长越小则计算量越大捕获速度就越慢,尤其是当码相位搜索步长超过1/2码元时,将会严重影响捕获速度与捕获能力。频率捕获步长越大则载波信号的捕获速度就越快,考虑多普勒频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漏捕信号,当频率捕获步长为500Hz时需要进行多次搜索才能完成所有的频率范围,影响捕获能力,频率捕获步长越长捕获能力越弱。

4基于FFt的载波信号并行快速捕获方法

载波信号的捕获通常采用串行捕获法和并行捕获法两大类,串行捕获法虽然结构简单但捕获时间较长,很难满足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但采用FFt载波信号并行快速捕获方法,则能明显提高捕获效率,满足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需要。

4.1基于FFt的伪码快速捕获方法

载波信号的捕获实际上就是对载波频率和伪码相位的二维搜索,FFt并行捕获方法是在对两路基带信号构建新的序列求FFt的同时,对本地C/a码也进求FFt,最后再对两个FFt进行复数乘法得到iFFt,再对iFFt结果逐个求模并比较所获结果,以最大的模同设定门限进行比较,当大于门限则判断捕获信号将接收机转换为跟踪环路,当小于门限则判断未捕获信号调整多普勒频率重新进行二维搜索。相对来说,FFt并行捕获方法在捕获过程中的计算量远低于串行捕获方法,因此能获得更高的捕获效率,有效的提升捕获速度。

4.2数据调制因子对FFt快速捕获的影响分析

采用FFt快速捕获方法时,数据调制因子对捕获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本地伪码同信号伪码的相位保持滑动时,如果相位滑动一致且两者相乘后结果只剩残留载波,只需要进行简单的FFt谱分析就能获取多普勒频移值。当本地伪码同信号伪码相位同步时,不存在数据跳变的情况下FFt分析能直接获取谱峰,如果存在数据跳变则会改变谱峰形状,造成频谱的扩展。基于数据跳变对频谱的影响,同时FFt分析还会存在栅栏效应,因此在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中,将最大谱峰作为观测量进行判断并不合适,根据帕斯瓦尔定理可知,数据跳变并没有改变信号能量的大小,因此可以将能量谱作为观测量来进行判断,用以消除数据跳变对信号捕获的影响,并避免栅栏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5结束语

从初始码相信、多谱勒频移、频谱特性等方面分析来看,在高动态环境下,采用FFt并行捕获的方法来实现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能获得更高的捕获效率,其硬件实现的难度也较小,能够适应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快速捕获需要,提升接收机的捕获能力,值得在高动态环境下载波信号的捕获中大量应用。

参考文献:

[1]万祥,张孟阳.北斗高动态双频相对定位技术[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0(03).

[2]聂鹏和,姚静,易东云.多类用户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定位性能分析[J].测绘科学,2011(03).

[3]李剑锋,胡伍生.北斗二代地面监控站建设方案设想[J].现代测绘,2012(01).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9

“云计算的兴起带来一批超级数据中心的崛起,这些数据中心对设备的选型采购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比如定制服务器、机柜等),给数据中心市场带来很大影响,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契机。”艾默生网络能源大中华区产品及战略规划副总裁崔益彬在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应对之策,在2016财年艾默生网络能源将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扩大渠道覆盖、简化内部流程,并为渠道经营提供更多培训。”

实际上,艾默生网络能源面临的挑战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中具有普遍性。其中有我国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也有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一批大型和超大型云数据中心的崛起。这些数据中心使用了更多的先进技术,而这些动作可能影响行业发展,并左右未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有效应对这种冲击,则取决于厂商的整体实力和应变能力。

全面应对云计算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流行,一批大型和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在中国涌现。比如,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很早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来提供云计算服务,一批以数据中心外包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如世纪互联、鹏博士等)也建立了一些超大型数据中心出租。这两类数据中心项目一般标的大,在业界影响大,相关厂商趋之若鹜。

“鉴于其在业界的影响力,这些大型和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格局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艾默生网络能源对这个市场给予了很大关注。”崔益彬表示。

“毕竟,如果在这个代表最先进技术的市场没有什么成功案例,我们就很难说自己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崔益彬介绍,“我们是两手准备,在主攻传统大型企业和SmB市场的同时,还必须要在Bat市场‘插上自己的红旗’。”

事实也是如此。和对待其他市场一样,针对大型和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艾默生网络能源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在最初阶段即掌握了这一市场快速部署和模块化的需求特征,并且据此快速在该市场取得了突破。目前,艾默生网络能源的解决方案不仅持续应用在百度、阿里、腾讯的云数据中心项目,占据国内Bat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在西班牙t-Systems顶级数据中心、Facebook“吕勒奥2号”数据中心等全球超大型云数据中心项目中也屡见艾默生网络能源的身影。

崔益彬强调说,无论是哪个市场,对艾默生网络能源而言,最大竞争力还是来自产品的高品质、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在服务上给客户带来的核心价值。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在市场上已经确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既具有跨国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品牌影响力和可信度,同时兼具国内厂商特有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未来这仍将会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崔益彬告诉记者。

显然,这种竞争优势与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独特的发展理念有着密切关系。崔益彬介绍说,“首先,我们在战略定位上始终不变,保证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在产品研发定位上坚持客户的优先选择,让出色的产品质量成为客户选择我们的理由,并且以人文关怀的高度来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第三,在客户端响应上注重效率,建设无缝的服务网络,给客户提供完全放心的售后服务保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艾默生网络能源一直坚持使用本地化的管理者,并针对性培养,增强其本地化决策能力,因为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能够在研发和服务上体现优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不可否认,在云计算的冲击下,数据中心市场呈现出两极化的场景,即在以Bat引领的公有云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以传统大型企业、SmB市场为代表的私有云也在稳步前行。相比较而言,私有云市场以传统行业用户居多,这类用户对数据中心可用性、可靠性、节能性的需求更为突出,同时在解决方案应用上以中小型为主。

崔益彬介绍,为应对数据中心市场的最新变化,艾默生网络能源在产品研发上积极跟进,在具备丰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基础上随时更新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多维度需求。比如,针对数据中心的节能需求,2015年5月新推出的SDC2智慧双循环节能空调,在室外温度低于20℃时开启压缩制冷和自然冷混合制冷的模式,从而大大延长了混合制冷时间,给数据中心带来最高40%的节能效果以及更低的pUe值。还有新一代的LieberteXm系列中功率UpS,支持智能并机,设计灵活,效率突出,拥有高等级可用性和可靠性。另外,针对私有云应用场景,艾默生网络能源中小型解决方案不断进行升级,最新推出的SmartRowS系列解决方案在沿袭一体化、快速部署、随需扩容等优势性能的同时,采用全封闭设计,率先实现了机房建设与建筑的解耦,大幅降低了tCo和占地面积,颇受市场欢迎。

尽管新产品频出,但崔益彬坦言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一方面在于新的it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底层基础设施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则是数据中心的发展对产品应用不断提出全新的要求。

专注为客户带来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尽管市场不断变化,竞争压力巨大,但凭借在技术、产品及服务上的整体实力和应变能力,艾默生网络能源一直在数据中心领域保持较大优势,不断取得突破。相对于在Bat市场取得的成绩,艾默生网络能源显然也抓住了其他行业大发展的市场契机,包括金融、制造、交通、电信等在内的大型企业市场和政府、教育、医疗等中小企业市场。Bat市场与传统大型企业、SmB市场齐头并进的局面,成为艾默生网络能源目前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艾默生网络能源大中华区产品及战略规划副总裁崔益彬

崔益彬透露,艾默生网络能源2015财年的营收中,大型企业和SmB市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实这也代表了一个现象,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仍然是市场主流,而艾默生网络能源需要做到的就是为客户带来真正价值。

崔益彬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跨国公司,为客户带来价值是艾默生网络能源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艾默生网络能源能有今日成就的关键。在采访过程中,崔益彬反复提到市场营销要讲“逻辑”和“价值”,也就是要从逻辑上让客户认可和接受艾默生网络能源的价值,而不是通过价格来打动客户。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形态;革新;哲学角度

一、引言

大数据技术基于云技术、物联网二者之间,大数据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现如今,大数据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词。对于它的探讨在各个领域都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大数据技术在教育形态带来的变革,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科学性和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

教育这个词汇可谓是包罗万象。谈到教育,我们可以联想到传统的兴起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或者说是对教育狭义的理解。带着工业化显著的气息特色:老师、学生、课堂、黑板、讲桌、铃声等。那么广义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们从百科上找到了这样的定义;“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我们在以知识为媒介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我们探索历史的长河,在西方历史中尤为突出。从西方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起到大学的兴起,这期间传统的教育模式悄然形成,教育的概念逐渐塑立。泰勒斯建立了米利都学派,他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他们最先尝试以现实的物来解释世界,还提出了伟大的命题:“万物源于水。”泰勒斯用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影响着他的学生,这开启了教育的先河。随后比较有规模的就是著名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的教育模式颇为新奇,他自创的苏格拉底讽刺法1和助产术2是他施行教育的模式。到了柏拉图便建立起了柏拉图学园,与我们今天的课堂相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是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世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飞速转化,大学的兴起,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形态逐渐形成、稳固。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数据”一词是时代的浓缩代表。数据的集中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综合技术的成熟为基础,数据是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透过数据看到的是世界的逻辑关系。大数据伴随着云技术和物联网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主要力量。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知识将会无处不在,思考随时进行,因此我们的教育随时发生。教育形态自然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的具体表现是我们探索的主要内容。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总结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再对比如今的教育方法,最终得出了变革的概念。如今我们有这样一组数据,美国从199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在家上学的人数迅速增长。这样的数据就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颠覆了我们从前在课堂上课的方式,那么家庭教育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进行了统计,发现视频成为主要载体,这样的教育信息量更多更大,资源极其丰富。更是达到了随时学习、终身学习、按需学习。

2014年在清华大学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端论坛暨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多次提到了教育形态的改革。打造立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统筹利用各项资源。这些数据都体现了我们教育形态发生的变革。

三、哲学角度看大数据与教育形态的关系

我们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形态发生的变革。我们既看到了现象,就要从哲学角度透过现象追求本质,探索根本原因。看大数据是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形态。

探讨大数据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大数据的特征中总结。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量大且繁多。这样对我们的思维模式有一个新的锻炼,会多带来不同。大数据的公开性和容易获得性是它的另一特点。大数据的产生是在商业过程中自动化产生并存储下来。那么这样的数据必然会给我们提供广泛的参考,进而预测性又是大数据的一大重要特征。我们讨论的这些是大数据显而易见的特征。大数据深层的特征是存在在它的研究方式中的。大数据不同于以往的调查方式,由于以往技术的局限多数进行的是抽样调查,这样得出的概率性远比整体调查少的多。大数据就是重全体轻抽样。那么对于大数据得出的结果,我们是重在分析它所展示的关系而非看重结果。我们探讨大数据的特征,可以举在教育中的一个实例来反映。

我们用简单的方式举例,一个学生考试得了80分。这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于我们的大数据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它会分析数字背后的因果关系;它会整体调查影响学生分数的全部原因;更会产生预测性的断定,是否是家庭、智力或者是态度等因素影响了分数的形成。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关注点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这样的技术的运用让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了理性的参考,这可以说是一个新事物。

我们总结了大数据的特征,更找到了大数据在教育形态发生变革的作用力。这样的研究方式,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探讨。

大数据采取的是整体调查。从这个角度来看,与我们的归纳主义3所倡导的主张有一致性。归纳主义认为,搜集尽量多的数据、事实,并从中推导出结论。大数据的研究方式似乎与归纳主义不谋而合,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思考,就会将大数据的研究方式推到了狭隘的空间。

大数据带来的研究方式,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对于今天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既存的哲学研究方式中去思考它,更可以从它出发去创新新的思维模式。因为大数据不再是以往单纯的直线思维,它带来了多重立体的思考。这样的时代意义确实需要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托夫勒:《未来的冲击》,电信出版社,2001.

[2]韩志君:《简析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科技世界》,2014年第六期.

[3]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8.

注释:

1.苏格拉底讽刺法:苏格拉底对待自恃有知却无知的人,从他们的观点出发,不断发问,最终将他们引入自相矛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