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略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0:52

品牌策略内容篇1

互动式营销策略是建立在信息体系上的一种微博营销策略。该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要对营销过程中的各项微博信息进行充分把握,要对消费者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分析,从该内容着手形成对应营销服务,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基于互动式营销策略的企业品牌营销体系可以明显提升企业在消费群体中的口碑,对改善企业品牌效益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这种营销模式中消费者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品牌内容和品牌文化,提升对企业的信任度,从本质上提升了消费者消费状况。将互动式营销策略嵌入到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要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构建品牌营销策略,实时沟通,消除营销隔阂。互动式营销策略的核心是良好的企业、消费者互动。只有把握两者之间的互动内容,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互动式营销策略才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改善产品销售效益。微博作为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的实时交互工具,为互动式营销策略的实施创造了可能。在互动式营销微博体系构建时,企业要首先对营销广告的投放方式进行明确,要依照微博特色选取高效益、高质量的营销投放内容,提升微博交互平台营销的愉悦性。其次,要在微博平台上对企业自身的品牌内容进行宣传,要依照微博反馈来的信息对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依照该内容量身定做品牌营销活动。例如,手机企业在对手机进行品牌营销时就可以利用微博从学生需求的手机性能、游戏状况出发,对手机最新测试结果进行展示,通过微博及时将上述信息传输到学生群体中。企业还可以在微博中附加部分学生的评价和手机使用展示,提升产品的口碑,形成良好微博品牌环境。最后,企业还可以适当利用微博达人,通过微博达人形成良好的品牌圈,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微博交互过程中,形成良好营销交流环境和营销交流氛围。第二,要完善活动策划内容,对各项活动体系进行完善,构建良好微博活动平台。微博为互动式营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体系,可以在运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的核心价值,改善企业品牌影响力。这种生活化的工具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对企业品牌体系效益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对该互动策略进行实施时人员要依照市场环境构建对应微博活动,可以通过微博抽奖、微博话题等形成良好的营销信息宣传途径,将营销内容融入到活动体系中,提升企业品牌营销质量。VanCL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就对微博营销进行了全面运用,该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和微话题等对VanCL系列服装信息进行宣传和交流,通过邀请名人参与微博活动提升吸引力,构建了完善的品牌营销结构。VanCL微博互动式营销大获成功,为自身品牌赚足了人气。

二、整合式营销策略的嵌入与实践

整合式营销策略是微博营销的一种常见策略,其主要从企业整体出发,对营销内容进行了全面挖掘。该营销策略将企业品牌营销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由该系统内容出发对各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充分提升了系统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的协调效果。在微博平台中实施整合式营销策略可以明显改善营销内容传输质量,形成共同的品牌目标,形成了一体化的营销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网络营销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已经开始向整合化、精准化、创意化转变,营销效果大幅改善。整合式营销策略从微博信息资源内容特征出发,对微博营销层面进行了全面深化,将事件营销、互动营销、社区营销和口碑营销等多方面内容融入到微博营销体系中,从本质上改善了企业品牌营销质量。该营销过程中企业已经对微博营销活动进行了调整,开始对微博中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合理运用,线上营销内容得到了根本上的提升。而在线下营销方面,企业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营销体系。微博不仅改善了企业线上营销状况,更实现了线下营销调整,将微博线上和线下品牌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全面的品牌营销结构。在线下营销过程中微博整合式营销策略将微博与线下产品充分联系起来,以线下活动实现线上支持,形成了完整的营销产业链。例如企业在线上微博促销营销中需要线下支持,要能够依照线上信息对线下销售进行把握,防止线下销售脱节导致线上活动无法开展。

三、病毒式营销策略的嵌入与实践

病毒式营销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微博营销策略。该策略在新产品宣传、品牌推广及网站推广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病毒式营销策略可以利用微博交流的便捷性提升网络信息的传输效益,以该内容带动信息分享速度,形成“病毒式”全面拓展。微民们对网络信息的交流非常积极,可以及时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分享、转载,让信息迅速传播开来,这对企业品牌信息的扩散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功能可以直接向微博好友传输微博信息,是病毒式营销策略实施的关键途径。在该微博交流过程中企业可以及时向用户最新的产品信息,通过“@”交流形式对产品内容进行交流,实现一对一微博对话,让产品信息全面、完整的传输到消费者群体中。与此同时“,@”交流中的各项信息还可以被其他人所看见,可以为产品品牌营销创造更多的可能,打破了一般营销策略中的范围限制和人员限制,营销效益大幅改善。除此之外,微博中还可以实现人际共享信息。在微博体系中人员可以及时对自身的信息进行共享,通过粉丝、朋友圈等实现企业产品的病毒式营销,带动企业产品营销效益。企业通过微博粉丝对各项产品信息进行扩散,让粉丝对上述营销内容更进行及时评论,对评论中的信息进行把握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内容,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营销体系结构。这种树型传播网络可以从本质上转变企业产品传播效益,推进了企业品牌营销进程,已经成为企业品牌营销建设的关键。

四、总结

品牌策略内容篇2

家纺行业名人广告效果减弱的原因

1.品牌定位空泛,代言人类型单一。从品牌构建的策略来看,现有知名度较高的家纺品牌除富安娜“艺术的表达”品牌定位个性鲜明外,多数家纺企业的品牌定位以家纺产品特质为出发点。如凯盛家纺的“一体化情感家纺”,紫罗兰家纺的“天然、舒适、优雅”,蓝丝羽家纺的“优质家纺的性价比典范”,这些品牌定位空泛,内涵模糊;围绕定位策略而衍生的品牌标语,也呈现个性不突出、易混淆的状况,如罗莱家纺的“经典罗莱・品味生活”,凯盛家纺的“一个梦想,一个生活”,艾莎家纺的“好梦・好生活”。

企业之所以采用相似的代言人策略,与一些率先成功的家纺品牌有很大关系。但家纺行业的第一批品牌如罗莱、水星、紫罗兰等凭借名人代言策略获得成功,是因为在家纺品牌还不多见的时代,广告可以较容易地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印象,在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而当品牌急剧增加、广告策略又相似时,这种策略效果自然大不如前。

根据中国家纺网对国内四十多个家纺品牌代言人的统计,家纺产品的代言人类型主要集中在三类:明星、职业模特、模范明星夫妻。代言人尤其以女明星居多,如罗莱家纺代言人李嘉欣、水星家纺代言人刘嘉玲、朗菲家纺代言人佟丽娅、梦之语家纺代言人伊能静、博爱家纺代言人杨若兮、圣路易斯家纺代言人董璇、三利家纺代言人蒋雯丽、三联家纺代言人董洁等。

靓丽的女明星不仪与美丽的家纺产品气质吻合,其宣传策略的确符合广告创意3B法则之一的“beauty――美女”法则,但相同的美女策略容易让消费者的审美产生疲劳,使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减弱。

在女明星代言集中的情况下,也有家纺品牌采用差异化策略,选择男星或明星夫妻组合代言,如登喜鸟家纺代言人选择的是国内热门综艺节目的男主持人李维嘉,蓝丝羽家纺代言人是张国立、邓婕夫妇,依诗家家纺的代言人是陆毅、鲍蕾夫妇。这样的策略吸纳更多类型的明星加入到家纺品牌营销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牌的宣传手段,而实际的传播效果乃至品牌美誉度收效甚微。

2.消费者趋于理性,对广告的信任程度降低。名人代言效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借名人的高知名度为品牌获得更快更广的知名度,二是利用名人的公众形象为产品增添光环效应和广告信息的可信度。但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口丁接受的广告信息剧增,受众对待名人广告的态度渐趋理性,名人在“说”,受众不一定会“服”。此外,当前的名人广告更多地是利用名人的注意力资源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却没有很好地围绕品牌内涵开发名人价值,这也是名人广告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3.名人多品牌代言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今,名人同时代言几个品牌的现象司空见惯,尤其足一些当红的明星,往往成为各大品牌竞相邀请的代言宠儿。以凯盛家纺的代言人范冰冰为例,近两年她代言的产品有饮料、洗发水、护肤品、减肥保健品、太阳镜等多个类型。这种名人多品牌代言的现象一力而推高了名人代言的费用;另一方面使代言品牌之间出现了干扰,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造成对产品印象的混乱,同时也降低了代言产品的可信度。广告若没有一个有力的诉求点作为支持,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容易从产品转移到明星身上,再加上传播渠道的拥挤,名人广告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认同力在家纺名人广告中的构建策略

“认同是自我作为主体对于自身保持同一以及其他人之间类同所形成的客观身份的主观肯定态度,它是在自我与社会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名人广告是通过一定的视觉形象构建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消费认同符号,一旦消费者与品牌建立了匹配的认同力,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就形成了。家用纺纱品名人广告认同力的构建,需要从品牌文化和广告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1.构建独特的品牌文化,夯实认同力的基石。品牌文化是认同力形成的基石。家纺品牌代言策略雷同的根源在于定位不明确,“家”、“情”、“爱”之类的定位内涵空泛,缺少对家川纺织品特性及消费者需求的深入分析。

家纺产品是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家纺品牌从其品牌定位到宣传口号都在建立和维护生活方式的愉悦和幸福感。罗莱家纺的“经典罗莱・品味生活”,凯盛家纺的“一个梦想,一个生活”,艾莎家纺的“好梦・好生活”,蓝丝羽家纺的“好生活来自好睡眠”,品牌诉求和定位都没有错,但问题是策略雷同,广告诉求的内容相似,消费者就会反应冷淡,这不利于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和认同。家纺品牌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质和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塑造属于自己品牌的生活形态。只有这样,才能为品牌认同力的构建夯实基础。

2.优化广告内容的设计,增强消费者心理认同感。广告内容是展露认同感的途径之一,通过一定的广告情节,消费者了解品牌、构筑梦想。由各个品牌代言人演绎的家纺广告,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广告,绝大多数广告内容都是代言人抱着产品作幸福、舒适状,这是一种借想象力之名,激发受众遐想的心理型附加价值的设计手段。

家纺产品的销售受面料材质因素和价格因素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贴身使用的床上用品,消费者更为注重面料成分及其舒适度,现有的广告设计的确迎合了消费者关注家纺产品的重点,但大量相似的设计内容减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特性的心理共鸣。

从广告内容角度强化家用纺织品的认同力,应构建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通过视听对消费者施加内心的感受,再借名人的公众影响力给出产品品质的承诺。在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个家纺品牌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对品质做出保证。当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高品质产品所带来的舒适与美时,能唤醒消费者对品牌高度的认知和良好的体验,大大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也就形成了。

此外,在具体的广告情节设计中,还可以利用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塑造可信的事实。很多代言明星也是公益事业的代言人,如紫罗兰家纺的代言人周迅还是联合国环境亲善大使,这对于家用纺织品而言是一个有利的身份。因为家用纺织品是人们贴身使用的产品,消费者对其环保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产品。利用代言人的公益身份演绎自己的产品特点,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深化其品牌联想强度和认可度。

品牌策略内容篇3

关键词:统一品牌多品牌竞争复品牌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而传统的品牌策略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复品牌这一营销利器参与市场竞争。复品牌策略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还要从传统品牌策略谈起。

传统品牌策略

在以往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采用的品牌策略不外乎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的策略两大类。

统一品牌策略

统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生产的若干产品皆使用一致的品牌。如雀巢公司生产的3000多种产品(包括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都冠以雀巢品牌。三菱、索尼和菲利浦等世界著名公司也都是采用统一品牌策略。企业运用统一品牌策略主要是因为:

有利于新产品开拓市场。一般采用统一品牌策略的企业,是在原品牌取得成功后,把成功品牌向企业生产的新产品延伸。这样就可使新产品天生就拥有了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新产品切入市场取得成功。

降低产品促销费用。宣传企业的统一品牌即宣传了这一品牌下的所有产品。

有利于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企业集中资源标榜一个品牌,容易树立品牌形象。

统一品牌策略亦有其不足之处:某项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则会泱及其他产品,企业的品牌信誉很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把所有产品冠以统一的品牌,很难突出产品各自的特色,特别当产品之间关联度较低、差异性较大时尤为明显;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一般来说企业在为产品设立品牌时,均会投其所好,设定符合本地文化和消费者的偏好品牌,但是由于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因此统一品牌很难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偏好。

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若干个品牌。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可口可乐”(Coca—Cola)、“雪碧”(Sprite)、“芬达”(Fanta)、“飞雪”(Bonaqa)、“皇廷”(KReSt)、“阳光”(Hi——C)等品牌;宝洁公司的“飘柔”、“海飞丝”、“潘婷”、“碧浪”、“汰渍”、“舒服佳”、“佳洁士”等品牌。多品牌策略的主要优点是:

便于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树立能够吸引特定消费者的品牌,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比如宝洁公司的飘柔、海飞丝和潘婷三种品牌洗发水在中国市场上的总占有率已达66.7%。

个别品牌失败不会影响其他品牌产品的声誉。

能较好地突出产品的个性特征。宝洁公司的“碧浪”突出的是产品清洁、清新、清香的特征;“汰渍”意味着污渍、汗渍不留痕迹;“舒服佳”暗示杀菌、永葆皮肤健康舒畅。

多品牌策略的缺点有:新产品无法得到公司现有成功品牌的带动;促销费用高,公司为提高所有品牌的知名度需对每个品牌进行宣传,势必会增加促销费用。如宝洁公司每年的促销费用多达40多亿美元;无集中品牌效应。一般运用多品牌策略的企业,即便各品牌声誉都不错,也很难有非常突出的品牌。尽管宝洁公司一直被称为是运用多品牌策略最成功的企业,但在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却难见一二。

传统品牌策略是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选择统一品牌策略还是选择多品牌策略,都有利有弊,因此有必要进行品牌策略创新,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策略。而复品牌策略则是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最佳选择。

复品牌策略

复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在某项产品上设定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代表产品的声誉,是产品品牌识别的重心和顾客的价值取向;副品牌则代表该项产品的特征与个性形象,是顾客的情感取向。就拿“海尔—双王子”冰箱来说,“海尔”是产品的主品牌,“双王子”是副品牌。采用复品牌策略的具体做法是:

把企业知名品牌作为主品牌,用其涵盖企业的若干产品;同时给各产品再设定不同的副品牌,以副品牌来突出产品的个性形象。复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保证公司产品均能在主品牌伞下受益,收到“一荣俱荣”之功效;又能减少因个别副品牌失败给整体造成的损失,避免“一损皆损”之风险。除此之外,复品牌策略还有如下优点: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在国际市场扩张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就是产品品牌与当地文化不相适应。如我国的“白象”牌电池,质量很好,在国内声誉不错,但出口到欧洲却倍受冷落,因为在欧洲人眼里,大象是“呆头呆脑”的象征,英文“whiteelephant”意为“无用而累赘的东西”,这样的品牌当然不会受到欢迎。为使产品能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新词语”(品牌本身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无具体含义)便成为众多企业制定产品品牌的原则。如柯达(KoDaK)、埃克森(eXXon)、索尼(SonY)等世界品牌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品牌本身无具体含义虽然增强了品牌的全球适应性,但对各国消费者来说,往往由于生疏而不能适应各国的不同文化和迎合各国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不同偏好。而复品牌策略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用新词语品牌作为产品的主品牌,以适应企业全球发展的需要,再依世界各地消费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偏好,为产品分别设定与之相适应的副品牌。我国生产的“”牌电扇若出口到意大利会很受欢迎,因意大利人把奉为国花,而出口到法国则无人问津,因为法国人视为不详之物。显然不宜做产品的全球性品牌,不过可把它作为向意大利出口产品的副品牌;而向法国出口的产品副品牌则可用“莺尾花”,因为法国人喜爱莺尾花并视她为国花。

有利于抬升主品牌的价值

我们以海尔集团的品牌策略加以说明。“海尔”从冰箱起步,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从品质、服务、技术等各方面树立了一流家电品牌形象。随后,“海尔”人便把“海尔”这一知名品牌不断延伸至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电视机等领域。在品牌延伸过程中“海尔”人巧妙地运用了副品牌策略。仅海尔洗衣机一项产品就有如“小丽人”“小神泡”“小神童”等十多个副品牌。利用副品牌使海尔集团避免了多角化经营可能给“海尔”这一优质品牌带来的风险。而每次延伸成功又会使新产品的声誉集合到家族品牌“海尔”上,从而不断提升“海尔”品牌的形象与价值。“海尔”被评为中国家电行业最有价值品牌。

“海尔”的成功不仅归功于质量、服务、文化、管理、科技还应归功于其成功的复品牌策略。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运用复品牌策略,每当企业推出一款新品便随之诞生一个副品牌。这样能使消费者耳目一新,让顾客总能感受到企业不断创新的步伐。从“小小神童”微型洗衣机、“小小王子”微型电冰箱到“探路者”数字化彩电、再到“画王子”彩色冰箱,“海尔”每推出一种新产品总会给中国市场带来一次冲击,同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海尔“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蓬勃发展”的企业形象。

促销费用少效果好

采用复品牌策略进行广告宣传时,副品牌不单独对外宣传,都是依附主品牌一并进行宣传。这样一方面宣传了主品牌,另一方面运用主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同时副品牌又张扬了产品的个性形象。可谓“一箭三雕”。如海尔集团推出的“海尔画王子”冰箱广告:“海尔画王子——带画的冰箱”。首先宣传“海尔”这一品牌;其次“海尔”响亮的名字又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消费者关注广告内容;再者,“带画的冰箱”又告诉了人们,海尔生产出了一种彩色冰箱,很好地宣扬了产品的个性特征。

运用复品牌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广告宣传以主品牌为重心

企业运用复品牌策略,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应竭力推崇主品牌,把副品牌放在从属的位置。首先主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产品的依据。人们对“海尔——小超人”空调器的认可、信任乃至决定购买主要是基于对“海尔”品牌的信赖。其次,主品牌是企业创名牌的中心,企业为扩大影响力、提高声誉,宣传必然以主品牌为主。若副品牌成为宣传的重点,无疑是喧宾夺主,势必会淡化主品牌形象。久而久之,主品牌将逐渐被消费者遗忘。

副品牌应形象鲜明地表达产品的个性特征

副品牌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纽带,因此要符合目标顾客的偏好。一般成功的副品牌不是以情动人就是以特色吸引人。如日本松下公司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推出以“爱妻号”为副品牌的洗衣机,深受中国年轻夫妇的喜爱。台湾顶新国际集团推出的“康师傅——小虎队”方便面,用副品牌“小虎队”象征在竞赛中“虎虎声威、赢得干脆”的胜利者,牢牢吸引了青少年消费群体。以上两种产品的副品牌是以情动人,而海尔集团的副品牌则多以突出产品特色来引导消费者。该集团分别以副品牌“小小王子”突出冰箱微型化的特点;以“冰王子”暗示冰箱制冷迅速;用“双王子”表现产品分体式功能;而用“画王子”说明冰箱具备彩色的外观,每个副品牌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产品的各自特点,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与购买。

主品牌应尽量采取新词语或中性词

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价值观的不同,只有“新词语”(品牌本身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无具体含义)在世界各地才不会产生异议。当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更名时,为了能够寻找到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均能发音又没有任何含义的词语,而且要求容易记忆,历时3年,花费近1亿美元最终确定为埃克森(eXXon)。另外,主品牌确定为中性词有助于企业业务的扩展与延伸。比如海尔可以延伸到很多产品上,而康师傅局限性就很大了。

复品牌策略要以较高的企业知名度为基础

企业在创业之初,产品知名度较低时如果采用复品牌策略,就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面临两个不熟悉的品牌,极不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和记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很难一下记住五个以上的字节。因此,企业产品知名度不高时,不应采用复品牌策略。当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品牌也有较高知名度时,则可用复品牌策略进行市场扩张。如“东芝——火箭炮”、“三星——名品”、“national——爱妻号”等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因主品牌知名度高,消费者对其有很深印象,所以在选择、识别品牌时,只需对副品牌加以确认即可。同时,由于主品牌是人们熟知的品牌,与之一起推出的副品牌也就容易被识别和记忆。心理学家分析表明:人们最容易记住与熟悉事物相关的东西。

一种产品上具有主副两个品牌,构成了当今市场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道风景线也必将给企业带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田光,任志新.营销原理与决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品牌策略内容篇4

广告策略对于任何一个啤酒品牌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啤酒品牌的建立对广告(策略及其传播)的依赖远高于普通休闲食品如糖果、小食品等,其原因在于啤酒比上述任何一类产品更具“口感嗜好性”----这种嗜好的品类特性加上啤酒的“高流转性”共同构成啤酒的所谓“品牌忠诚度”。啤酒广告之策略及传播当量(媒介投放量)都是为了建立、维持、强化这一消费倾向。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以真正依靠广告策略建立消费者偏好的啤酒品牌为分析对象,而对那些主要是以“贿赂消费者形式”攫取短期市场份额的辅助性广告策略不做分析,因此,本文应该准确地定义为探讨在中国现实的啤酒品牌版图上,通过广告策略建立啤酒品牌之路径的思考。

必须说明的是,正确甚至优秀的广告策略不是现阶段实现啤酒销售“畅销”(能够快速实现大规模销售)的关键因素,价格、渠道、促销(包括通路促销与贿赂消费者促销)、资源(如对终端的垄断----“买店”)等都可以制造畅销的局面,但要想“长销”(持续地、较长周期内的畅销)、尤其是“高价地销”(保持价盘稳定地长销),没有品牌的建设,仅依靠上面提到的非品牌性营销要素是不能或难以实现的!

中国啤酒企业处于怎样的状况呢?现实是:

1、大多数的啤酒企业只看到“广告”却漠视“策略”:这类型企业要么以自吹自擂式口号去“教训”消费者(还拿出脑白金案例作为佐证),要么请个明星作代言人了事,这样的广告在度过“知名度”的界限后就基本属于无效传播;

2、少数企业有了策略思想却总是变化不定:一会是品质诉求、从水源到原料到工艺无所不包,一会是功能利益,再一会又变成情感诉求,这种策略的频繁变化其实反映着策略的不精准----正是因为策略的不精准导致的广告运动缺乏销售拉动力,所以才会出现诉求点的频繁更换!

由这个现象也可以折射出中国啤酒市场的格局状况:就本土啤酒企业来看,既没有全国性的啤酒产品,也没有全国性的啤酒品牌,目前的规模门槛更多的是资源性门槛,而不是消费者层面的品牌门槛。品牌资产作到极致的企业如可口可乐敢于自豪地宣称:即使可口可乐所有的工厂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可口可乐凭借品牌的力量也可以东山再起!

所以,让我们对品牌形成一个认识:企业之所以要去花费重金塑造品牌,根本目的是建立不可替代的企业竞争优势-----品牌资产对产品价值与企业价值的保障作用!

如果说,由于非品牌营销要素在短期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而使快速消费品企业迷失了自己的企业存在之根本----消费者选择的至上性,那么,任何一个寻求永续经营的企业都必须注重品牌资产的建设,在未来的市场里,抗拒大资本、大资源、高强度市场攻击的保护层只有品牌,尤其在啤酒这样一个已经被外资逐步控制大局的产业环境里。

在中国啤酒企业的区域布局版图上,品牌策略的建立才具有现实的平台,过往谈论中国啤酒的品牌策略与广告策略均很少立足于这个基本现实,因而可以看到太多企业在普遍的品牌理论指导下在进行无效乃至负效营销,导致巨大的甚至惊人的资源浪费!

因此,本文观点与目前流行在4a广告公司的啤酒品牌观点不同,是建立在对中国啤酒格局及未来路径之上的啤酒品牌广告观,我们称之为啤酒品牌广告策略本体论。

二、中国啤酒品牌广告策略的限制因素

探讨中国啤酒企业的广告策略,就不得不对中国啤酒品牌的限制性因素做一个扫描。从建立品牌及相关的广告策略角度看,对于啤酒品牌而言重要的因素是两个指标:名称的特性与品牌的市场渗透度。

中国的大多数啤酒品牌是因地方而得名,所以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承认品牌的基本特性:名称本身作为一个历史形成的词语所具备的含义,而总希望可以脱离品牌名称本身的历史含义对品牌进行外向“赋值”。定位论的作者阿尔·里斯对于品牌名称的重要性一贯强调,在其新著《品牌之源》里甚至说到:“优秀的营销规划的核心就是起一个出色的名字。”啤酒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地方特性,因此,啤酒品牌名称区域性的强弱对于啤酒品牌的塑造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从市场渗透度来说,体现品牌覆盖面的广度与深度,覆盖面越广则品牌的通用性越高、覆盖面越窄则品牌的细分性越高,覆盖面之广度体现品牌的大小,覆盖面之宽度体现品牌的专属性。是成为大众通用品牌还是成为小众细分品牌、是成为广域(全国性)品牌还是窄域(地方或区域性)品牌对于品牌建立来说同样是重要而关键的因素。

中国啤酒按照品牌表现层面的两个指标:品牌(名称)的地域性与市场渗透度两大象限可以分为五大类品牌群:

一、高渗透度、低地域性(第一象限Ⅰ):如雪花、百威、喜力、蓝带等;这一类品牌由于在品牌名称上没有区域印记,且已经基本实现全国市场的渗透,已经或正在向全国性品牌稳步迈进;

二、高渗透度、高地域性(第二象限Ⅱ):如青岛、燕京、珠江、山城、哈尔滨、金星、金威等;这个阵营里有两个规模在第一军团的企业(青岛、燕京)以及汲汲于进行全国扩张的企业(珠江、山城、哈尔滨),是最希望将品牌推进到第一象限顶端的品牌,虽然已经有很高的市场渗透度,却始终被品牌的区域印记所困扰;

三、低渗透度、高地域性(第三象限Ⅲ):金陵、趵突泉、西湖、漓泉、大理、雪津、力波、三得利等;这个象限里的中国啤酒企业最多也最杂,这些品牌并不致力于扩散品牌影响,而是将品牌与地方特色进行深度挂接,甚至刻裔烙上地方印记,如金陵啤酒的“纯南京味”、大理啤酒的“风花雪月”、力波的“喜欢上海的理由”等。上面列出的还仅限于区域强势品牌,众多地方小品牌都没有列入,这些品牌是中国啤酒市场里真正的地域性品牌。

四、低渗透度、低地域性(第四象限Ⅳ):外资的麒麟、朝日、银子弹、太阳啤、科罗拉,国产的零点、本色、金士佰等。这一象限的品牌主要是大啤酒企业开发的渠道性细分品牌,品牌名称都是为了激发一部分细分消费群的特殊饮用动机,不强调在小区域市场的渠道全面覆盖,而是追求在广域范围内“等高线”市场及渠道的渗透,如华润的零点、燕京的本色等,以小支酒为主要形态,在夜场里售卖。

而在上述四大象限里还可以分出第五类品牌:如金星、金威、雪津等品牌,这些企业虽然属于区域销售的品牌,但已经越过规模化的基本门槛,品牌的地域特性并不明显,在企业企图心的驱使下可以快速地实现全国性的产能布局并进而向全国性品牌迈进。

我们所谓的啤酒品牌广告策略的限制性因素正是基于各企业在上述品牌地图中的位置与企图心方向。位置决定思想,但企图心可以改变思想,思想改变了,位置就有可能会改变!

如三得利、力波、生力与雪津、金威的位置大体相同,但前者的品牌企图更偏向于往区域强势方向(第二象限)发展,而后者的品牌企图则呈现向高渗透度乃至全国性品牌的方向(第一象限)发展,而作为中国啤酒企业的一个特殊类型的金星啤酒,虽处于向全国品牌比较有利的位置(品牌的地域性弱且规模形成),但市场渗透度的不足仍将是品牌发展的障碍。

从上述中国啤酒品牌地形图里可以看到,存在两大趋势性品牌运动方向:

1)由第三象限向第二象限、第二象限向第一象限的品牌运动趋势,也就是由地方品牌发展为区域强势品牌,再由区域强势品牌发展为全国性强势品牌的进化路径(当然也存在由第三象限直接向第一象限运动的可能性如金星啤酒等);

2)向第二、第四象限顶端运动的趋势,也就是成为区域王者或细分(特色)领袖的路径。

因此,中国啤酒品牌的策略路径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全国性品牌路径、区域王者路径、特色化路径,除此之外皆为方向模糊之策略,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三、啤酒品牌广告策略之路径

所谓的广告策略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对谁说(目标消费群)、说什么(品牌核心价值)、怎么说(表现与媒体),目标消费群与品牌企图决定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定位,最终都以风格化的形式落实于表现系统(品牌口号、销售话述、调性与风格)。媒体策略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在此主要谈一下广告策略的其他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表现系统的各部分是呈现品牌的形式部分,而我们认为,此一部分之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比前两个内容更加重要,也就是对于品牌而言,形式(纯粹品牌要素)的重要性胜过语言推理叙述的内容(定位逻辑)。

纯粹品牌之所以成为广告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因为以下理由:

第一、品牌的作用机理:品牌改变人们的观点、看法、态度、情绪,更多的不是品牌的道理(所谓核心利益点)或“理由”(Reason),而是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的清晰的一个名称----以及与这个名称相关联的字体、色彩、线条、构图、声音、音乐、香味、触觉、人型、动物、卡通……这些形式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纯粹品牌”!

第二、购买实态:消费者不是在完全信息对称情况下进行理性的购买判断,对于“浅涉商品”而言,消费者往往只是在购买一种感觉;同时现在的消费者在购物时越来越多的是寻求“释放情绪的快感”而不是机械的简单需求的满足。

啤酒广告策略的路径是两个方向:规避风险的“保健动因”与获得满足的“升华动因”,大品牌则可以将两种动因合而为一。由此,我们得出啤酒广告策略的核心元素:

1、在产品层面,广告策略必须反映出啤酒的特性与特色;

2、在消费者层面,广告策略将购买者或饮用者的实际感受得以呈现;

3、在品牌层面,广告策略可以激发大众对品牌的自然的、积极的联想。

目前的多数啤酒品牌由于不具备产品品类上的独特性,在品牌诉求上主要走后两条路线,如雪津啤酒定位于“真情的味道”表现男人与女人共饮的现代生活趣味,采用明星代言的品牌(如金星、青岛原生、惠泉)则通过明星的资源来建立自己品牌的积极联想(大多数不够自然);珠江纯生的广告诉求长期局限于“钓鱼台特供啤酒”来诉求品质,而忽视在第三个层面(联想)的挖掘,实际上丧失了建立独特、强势、全国性品牌的大好时机;现在的雪花啤酒从前期的第二层面(爽快到底)一跃而上到第三层面(畅享成长),忽视在第一层面(产品个性)的表现,其实是脱离了品牌拉力而依靠通路与消费者贿赂来促动销售。

再看大啤酒品牌的广告更是呈现奇怪的策略钝化:青岛啤酒在历史、国际化、品质至尊、激情梦想等多个角度进行诉求,想法太多只会造成消费者印象模糊;燕京专注于表现啤酒饮用的畅快感受,与品牌及产品的挂接性都比较弱,只能变成一种区域有效的广告策略,很难对全国性品牌推广起到作用。

还有大量的品牌不约而同地诉求“水质”----漓泉、趵突泉、西湖、三得利、力波、蓝带,或是“地方性”----哈尔滨、山城、烟台、南昌、金陵等,这些都是局限于一方土地、无法走向全国的广告策略。

综合上面对中国啤酒各品牌广告诉求的扫描,可以明确地看到很少企业对啤酒品牌与广告策略进行“本体论”式思考,我们这里的本体指:

1)中国啤酒品牌地形图中所显示的“位置”的本体特性;

2)啤酒广告策略三个核心层面在品牌构造中的本体作用。

中国本土啤酒能否诞生如美国的百威、米勒、日本的朝日、麒麟之类的全国性大品牌,还是在外资并购中成为第二个日化行业(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三家分晋的格局)?

啤酒消费的价格门槛在一、二线(省会及经济特区以上)城市已经全面被打破,一、二级城市啤酒市场已经成为啤酒品牌的“演武场”(消费能力与意愿均可以支持高溢价),主流(本土或地方品牌)与传统高档(百威、喜力等)品牌在价格上的差别已经越来越不构成消费选择的关键因素,主流与细分、大众与高档的界线在模糊有时甚至只是渠道的分别,统一的全国性大众品牌将有望诞生。在这种背景下,有志成为全国性品牌的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其品牌策略:以现在青岛、燕京、雪花三大产品品牌的实际策略来看,与建立强势全国品牌的策略方向都并没有完全一致。

在中国建立全国性啤酒品牌必须遵循啤酒品牌的本体论路径:

1、地方性的品牌名称必须有通用性的品牌诉求,通用性的品牌名称必须有个性化的产品,这个矛盾必须解决;

品牌策略内容篇5

关键词:电视节目;品牌;创建;战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品牌化、个性化已经成为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近些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现实中,各个电视台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竞争的关系。面对着合作与竞争,品牌策略成为电视台发展的必经之路。品牌节目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这个繁琐的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策划、实施与监管、总结与维护。为此,本就电视节目品牌策略问题,做了如下地分析和探讨。

一、节目品牌是品牌策略的基础性环节

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塑造电视节目品牌形象,要科学、有效地做好节目策划工作。具体而言,要做好节目策划的市场定位、功能定位、节目定位与受众定位工作。在做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寻找合适的收视群。也就是说,要确定电视节目是以哪些受众为对象的。待受众群体确定以后,就要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制作出符合群体需要的电视节目,这是留住或扩大群体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塑造节目品牌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要突出节目的个性。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商品,具备商品的一切属性。如果一个电视节目照搬其它节目的套路,就很难激起受众的观看热情。在这种情况下,该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必然很低。因此,在现实中,我们要突出节目的个性,想法设法地使该种商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二、目的包装是品牌策略的重要途径

除了本身的质量以外,电视节目还必须依靠一些外部包装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以扩大受众规模和范围,提高节目的竞争力。本来,外部包装是为保护商品而设计并使用的外护物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包装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应经远远超出了外护物品的范畴。其中,它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的依据。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其品牌策略必须注重目的包装。因此,包装就好比是电视节目的指示牌,给受众的眼球以直观地冲击力。在现实中,节目包装的内容有很多,如片头、片花、片尾、声音、画面等等,都是其重要的范畴。为了增强自身的品牌形象,电视节目必须做好目的包装工作,这是提高自身品牌策略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标准化结构是品牌创建的有力保障

电视节目的结构是电视素材组织所依赖的架构。作为品牌电视节目它的结构在一定长时间段内是相对稳定的。电视节目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是否能成为品牌。电视节目结构一定具有开放性绝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结构下的形态演绎。电视节目如果在封闭的结构下运作,节目的品质保证系数势必单一地依赖于节目的内容。然而节目的内容品质往往弱于结构动力的稳定性。因此品牌电视栏目的结构,在开放性的前提下要有自身的序列性,要有自我复制的功能,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比如《同一首歌》把复杂多变的社会情绪简化为。“怀旧”与“乡愁”的文化主题,在这样一个统一的精神气质统领下,序列化生产出同一首歌走进大学校园、同一首歌走进革命老区,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等产品。一个电视节目能形成的序列性越强。能形成的子品牌越多,成为不断延伸的树状结构,它成为知名品牌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上品牌节目的标准化问题,如同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样,它把能够固化的部分固定下来作为不变的系数来更换那些可变项。总之如果节目板块之间的有机性不足开放程度不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打造品牌是没有牢固基础的。

四、节目推广是品牌策略的有效手段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电视节目充斥荧屏,观众虽然选择的余地多了,但同时也使得所办节目难以在五花八门的节目列表中脱颖而出,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品牌形象,适当的节目推广不可或缺。在这一方面,很多成功的实践已证明了电视节目推广的有效性。在快速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很难花费更多时间去慢慢搜索想看的电视节目。通常的,电视受众更多的是根据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节目印象去进行选择。因此,这就为节目推广活动提供了机会。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所办的电视节目就会或多或少的在受众心中留下印记,这样,在他们选择节目时就会不自觉的首先想到被推广的电视节目。可见,适当的电视节目推广对于提升节目的品牌形象的确有重要作用,它对于提升观众的节目接受程度作用同样不可替代。目前,虽然电视节目推广在现实中还存在被忽视和发展不足等问题,但是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节目要获得生存就必须关注节目推广这一有效途径。

五、走本地化道路是品牌策略的必然选择

品牌策略内容篇6

[关键词]自主品牌战略;制造型企业;影响因素;内容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7.02.092

做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等多部委关于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方针政策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规划,培育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提高制造型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结合重庆市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瓶颈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差距,本文将从多维角度关注重庆市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既有助于拓展我国自主品牌战略的研究结论,也能为重庆市制造型企业的自主品牌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1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实施影响因素的调研设计

根据现有研究的总结归纳,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视角进行探讨。[1]外部因素主要包含政策与市场两个因素,在制定自主品牌战略决策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品牌战略进行相应调整。内部环境则包含管理者特征与企业资源两个因素,将这两类因素运用于自主品牌分析中,主要体现为企业管理者的技巧、知识与能力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对品牌战略决策的影响。[2]基于此,本文以上述四类因素作为研究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重庆自主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索性研究。

1.1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项目组通过校友、同学和朋友等私人关系,在重庆本市考察和访谈了4家制造型企业,涉及电子制造业、制药业、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工业四个行业。为保证数据来源质量,本研究采用多个信息来源搜集数据,即在每个样本企业中联系1名管理者和2名市场部(或销售部)普通员工。在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前,研究组在阅读和整理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好访谈大纲,采用交互问答的方式进行,若访谈者的回答未能围绕本研究目的进行,或回答不够具体全面,研究组成员再进行补充提问。研究组针对便于当面采访的访谈对象实施当面访谈,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1小时;对不便于当面采访的对象则采用电话访谈并对其录音,或是借助社交媒体工具(QQ或者微信)进行访谈内容搜集。

1.2数据分析

访谈结束后,分别整理笔记、录音与社交媒体聊天内容,并将其转化成访谈文本资料以形成内容分析所需要的基本素材。将每一份完整的采访文本视为一个分析单元,4家样本企业共生成12个分析单元。在确定分析单元后,项目组进一步建立分析类目,其中一级分析类目来源于文献梳理与总结,并设计在半结构访谈提纲中;二级分析类目则来源于访谈文本中按编码规则生成的指标。

2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实施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

2.1编码信效度

本研究编码的一致性程度均大于0.8的临界值,表明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采用以下措施保证研究过程的有效性:首先,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访谈培训;其次,访谈过程中严格遵守无提示访谈的原则,保证访谈对象的回答不会受到访谈者的干扰;最后,采用多渠道(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数据搜集来源,保证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

2.2内容分析的频次结果

内容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资源因素的均值最高(22.4),政策因素的均值最低(9.4);从出现频次看,排名前5位的指标分别是营销渠道、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投入、目标市场规模和资金状况;出现频次较少的指标有国际贸易条例、冒险精神、生产能力、资金扶持和行业定价。

2.3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一,从总体上看,企业资源对重庆制造型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的影响较橥怀觯而政策驱动对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影响较弱。究其原因,政府部门或者管理机构通过提供政策环境推动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自主品牌利益反馈机制,实现政府和企业的换位思考,在合作中达成利益均衡。[3]实际上,重庆市政府近年来印发的一系列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目标,以及将推进制造业品牌发展作为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重点任务,但在将政府工作目标转化为企业实践动力的过程中,仍需要政府部门立足于重庆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为制造型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支持和服务。

第二,在政策驱动因素中,政策引导的出现的频率最高(41.6%);其次是资金扶持(25%)和汇率税收(25%)。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贸易条例在政策驱动因素中出现的频率最低(8.3%),通过对4家样本企业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只有1家企业的出口份额在其营收中占据较高比例,这表明只有当制造型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时,才会关注国际贸易条例对其品牌战略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重庆制造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仍然较为缓慢,[4]传统制造业的对外出口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更难以对外传播企业的自主品牌形象。

第三,市场环境指标中目标市场规模出现的频率最高(83.3%),通过对样本企业的二手资料进行梳理发现,本次访谈的4家制造型企业在重庆本土市场都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正是基于对本土市场顾客数量和购买需求的准确把握,制造型企业敢于向具有更高边际利润的价值创造活动拓展,其中包括实施自主品牌战略,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竞争强度对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出现频率达到61.1%,大多数访谈对象都表示,当市场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竞争特性时,企业更需要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来降低市场环境不确定的风险。

第四,在管理者特征因素中,品牌观念(80.6%)出现的频次明显高于相关知识(38.9%),该研究发现与国外学者的Y论并不一致。相较于发达国家企业,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制造型企业在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数量的制造型企业甚至以代工和贴牌生产起步,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中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品牌的意识,对品牌的投入及其效用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五,在关于品牌战略的研究中,企业资源都已经被证实是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前提,本文的访谈结果也表明企业资源是重庆制造型企业实施自主品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营销渠道的影响尤为突出(100%);其次是产品质量(88.9%)与技术创新投入(86.1%)。大部分企业在由传统制造战略向自主品牌战略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最普遍障碍就是缺乏市场终端渠道,导致其产品难以及时市场化。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投入之所以对自主品牌战略具有显著影响,原因在于这两个指标都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感知效用与技术含量,帮助企业树立起清晰、合理、一致的品牌形象。[5]

3结论

重庆市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数量优势,但仍存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不多的问题。例如,在“201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重庆仅有7个品牌上榜(其中6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与广东(上榜73个,其中30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上海(上榜49个,其中24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和江苏(上榜30个,其中21个品牌属于制造行业)等沿海省市差距甚大[5]。基于此,对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的研究还需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整体特征考虑在内,不能对国内基于沿海省市的研究结论进行简单复制,力求使研究结论能真实有效地反映重庆制造型企业自主品牌战略发展的实际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汪涛.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决策的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0):141-149.

[2]王朝辉,陈洁光,黄霆,等.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影响因素动态演化的实地研究――基于广州12家企业个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J].管理世界,2013(6):111-127.

[3]郎益夫,周荣,喻登科.基于企业与政府互动的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政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85-88.

品牌策略内容篇7

关键词:品牌;传播;品牌识别策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54-02

品牌壮大依靠的是传播,一种品牌无论它的形象和内涵有多好,都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那么如何让品牌名副其实呢?就需要对品牌进行有效传播,不断在传播中得到壮大。品牌在传播中怎样在传播中得到壮大,就需要有很好的品牌策划。品牌在传播中壮大依靠的是好的传播策划,好的传播策划可以使得新产品一夜成名,成为人众皆知的品牌,使得企业财源广进。

一、品牌以及品牌传播概念阐述以及传播方式简介

(一)品牌以及品牌传播概念阐述

美国营销协会将品牌定义成一种名称,专业术语,标记甚至是符合,或者将其中几类进行组合,使得某个生产者或者其产品可以得到辨认,同时较为容易的区别于其他产品。品牌一旦建立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企业同市场竞争,建立企业文化以及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什么是品牌传播,它是指企业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品牌识别的大框架下,选择各类传播方式,如广告、公关、销售等传播方式,推广企业特定品牌,在传播过程中建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保证市场份额的占有。品牌传播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推动营销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二)品牌传播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品牌传播途径主要依靠广告,公关,销售以及人际四大类方式:

第一,广告传播,它是消费者了解某一品牌产品最为直接的方式,因此广告最为品牌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它是指品牌拥有者支付一定费用给到广告经营部门,广告经营部门依靠传播媒介,传播策划以及传播创意等方式,对产品的目标消费者进行品牌名称、标志、定位、个性等内容的宣传活动。第二,公关传播,它是品牌传播的另一重要方式,因为公关关系是品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关活动可以使得品牌具备人格,公关活动中文化的力量可以的使得公众对品牌产生好感,使得品牌的商业气息不那么浓重,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除此之外,在许多情况下,通过公关活动可以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处理品牌传播中出现的危机,及时协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品牌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销售传播,销售传播也是公众常见的一种品牌传播方式,一般的销售传播主要有赠券,赠品以及抽奖等方式。销售传播在短期内会取得很好的销售效果,但是从长远看,它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如果大量使用销售传播,会降低品牌形象。最后,人际传播,它是品牌传播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在所有的品牌传播方式中,人际传播是最容易获得消费者好感的传播方式。它主要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相互沟通接触的过程中,让消费者更加的了解和认识企业,从而获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消费的评价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最大限度的开拓了人际关系网络。

二、品牌传播壮大过程中坚决贯彻品牌识别策略

(一)明确品牌传播主题与核心价值

从时间上来分析,品牌获得一定的识别度需要时间,品牌的识别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品牌受到一个核心理念的统帅,品牌传播活动时在品牌日常的开展活动中的一种信息管理行为,它具有临时性和阶段性的特征,直接影响品牌识别。因此,品牌识别管理需要以动态管理为理念,正确处理传播与识别的关系,已经有了核心价值和理念的品牌,在传播活动中务必围绕核心价值开展。

(二)注重品牌和谐性与个性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同,除了品牌的核心价值这一重要因素之外,同样需要大量的技术,产品特征,品牌个性,亲和力等因素。品牌个性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接收品牌后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感应以及审美观念。尽管品牌个性是一种摸不到看不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是它直接决定了品牌的影响力和促销力。对于品牌个性而言品牌的稳定和谐性具有重大意义。信息和语言分别在字面和视觉上吸引公众的眼球,取得公众的信赖,但是品牌的个性对于品牌的传播同样重要。品牌个性不是恶俗的玩笑,也不是光凭创意取宠,更不是简单的广告设计,它是生命与灵魂的结合,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易的将品牌产品于竞争品牌产品区分开来。对于消费者而言,品牌个性更是一个亲密又熟悉的朋友。品牌个性是建立在产品的品牌定位上,迎合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与期望,信任度极高的。将品牌传播到使公众信任的程度,务必要在广告,公关、销售等传播途径中使用的文字、图像上都令人信服。

(三)识别品牌传播与符号

品牌符号的识别策略是品牌识别策略的一种,它是指起源于品牌识别,为品牌识别服务的品牌传播元素运用策略。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品牌传播元素作为品牌建立的重要资源,传播元素必须要适应和服务于品牌识别的形成和强化。品牌符号作为区别的其他竞争品牌的显著标志,它是企业独有的一整套识别元素,承载着品牌包含的一切信息。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是组成品牌符号的量大主要要素,基础要素具体是指名称、符合、字体、颜色以及造型和图案等,应用要素主要是指基础元素组合之后,在企业中展开运用。如果将理念比喻成品牌的头脑和灵魂,那么品牌符号就是它的衣服和面貌。品牌传播主要是致力于展示和体现品牌符号的。实际上,任何品牌识别的过程都可以说是符号的一个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得消费者理解符号的意义,比如功能性以及情感性利益。品牌传播过程中务必要认清符号在品牌识别中的价值。

三、品牌在传播中怎样壮大

(一)品牌壮大需要鱼与熊掌兼得的野心

品牌在传播中如何壮大,实际上就是要站在一个高度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企业务必要为自己的品牌搭建一个传播大厦,传播大厦的建成,品牌壮大就指日可待了。品牌在传播中壮大需要内外兼顾,鱼与熊掌兼得是企业品牌传播最基本的原则。企业品牌传播不仅仅是要向外宣传,还要注重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以使得企业的销售能力,与其他企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如果品牌传播只注重知名度,名誉度以及影响力和销售量,最终都不能使得品牌壮大,因此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品牌文化,不断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以及好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就比如一个家庭,家庭内部成员不仅要团结友爱,还要兼顾与邻里的友好关系。例如欧莱雅这个品牌,它同时受到东西方人的青睐和追捧,主要得力于欧莱雅熟悉品牌传播,他们坚持将消费者的价值放在品牌价值创造之上,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欧莱雅都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例如,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中国消费者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染发就是一个不正经的行为,欧莱雅在品牌传播过程中致力于消除消费者这种极端的偏见心理,主要帮助中国消费者染发,利用巩俐这样的国际明星为其代言,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眼球,使得中国消费者渐渐消除了对染发的固有偏见,慢慢接受了欧莱雅的染发产品。

(二)制定高度统一的品牌传播目的,策略和战术

品牌传播过程中要得到壮大首要条件就是要制定正确的目标,清晰地策略以及灵活的战术,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否符合企业现有的条件,使用的手段是否能够符合企业的价值目标,能否体现企业策略,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将资源归集。品牌在传播中壮大就要求在传播过程中做到统一目标,统一策略,统一形象等,使得企业所有的现有资源都有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因为在品牌传播中要求各项要素的统一,因此要更加合理的运用企业资源,使得组织更具有效率,使得品牌传播具有整体效应。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品牌传播也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传播阶段,要切实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现实的市场状况,相应的传播策略也会有变化,因此传播的形式也会截然不同。传播资源的整合若仅仅用上所有的营销策略,这样不叫整合,而是无策略的组合。

(三)正确把握整合传播

品牌传播也可以说是一个了解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过程,因此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是的整合传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了解消费者的具体需求,首先要有进行大量的调研,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例如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购买能力,以及消费特征,消遣方式等情况,根据调研作出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其次要了解市场的发展阶段,市场状况是企业决策的指南针,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市场环境,企业的营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外部条件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环境变化很大,因此许多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依然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环境。第三,要充分研究竞争者的情况。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那么对于品牌传播过程中,竞争者的状况作为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竞争者不同的竞争策略要求企业市场保持一颗警惕的心。最后,充分了解媒体特征,品牌传播不加选择的依靠媒体传播是不够的,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品牌传播选择的媒体形式应该有所变化,因此企业应该对当下的媒体特点深入了解。电视、报纸以及电台产生品牌传播的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和运用条件,产生的效果也不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品牌传播来说,媒体形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切忌不可胡乱组合,站在策略的高度,否则是浪费资源。

品牌策略内容篇8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书

写作要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55-03

20世纪90年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兴起于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得到了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本文尝试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为指导,围绕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两大特性即“战术连续性”和“战略导向性”,从传播内容及传播手段两方面探讨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特性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简介

1992年,被称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之父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给整合营销传播下了一个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品牌传播的一个计划,品牌传播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组织(企业)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他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整合分为内容整合和资源整合两部分,并认为内容整合包括:精确区隔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及对产品的需求来区分;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利益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诱因;确认目前消费者如何在心中进行品牌定位;建立一个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以便消费者能够区别本品牌与竞争品牌之不同,关键是“用一个声音来说话”。而资源整合应该发掘关键“接触点”,即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更有效地接触消费者,从而把企业和品牌的统一声音和性格传达给消费者,并在他们心中形成系统的、良好的企业和品牌的整体形象。这些传播手段包括广告、直销、公关、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等。无论是内容整合还是资源整合,两者都统一到建立良好的“品牌―顾客”关系上来。因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就是将与企业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所以,整合营销传播也被称为“用一个声音说话”也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二)整合营销传播的特性

1.战术的连续性。战术的连续性是指在所有营销传播中的创意要素要有一贯性,不同的营销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媒体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让包括广告在内的所有形式的营销传播传达一贯的主题、企业和品牌形象甚至是语调等,形成统一的“声音”,以使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形成统一的“性格”知觉和一贯的态度。

2.战略的导向性。战略的导向性指的是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时,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为依据。为达到公司的战略以及具体经济目标,对营销传播的整合要达到如下几个原则性要求:一要提炼特定的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特有的形象、产品品牌的独特性,以及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的诉求等;二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创意表现;三要根据媒体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信息进行符合媒体特点要求的再创意,同时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进行精心策划,以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广告策划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

广告策划指的是从广告的角度,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整合营销系统实际情况,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广告策划技能、新颖超前的创意和跨越式思维,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谋划,从而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并在执行中可以进行完善的广告方案过程。广告策划的产品是广告方案,是广告策略的集合,是一系列可执行和操作的广告策略,对企业市场营销传播活动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一般以广告策划书的形式来表达。广告策划不仅要对广告计划、广告执行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还要全面考虑整合营销传播各环节的诸多因素的复杂关系,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前瞻性。

广告策划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传播角度看,广告策划是整合营销传播中最重要的传播计划,也是整合营销传播成功的关键。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流程是:从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商品分析入手,在前三个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商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广告定位,最后确定广告主题,谋划广告表现和传播策略。广告策划中进行的市场、消费者和商品分析,还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定位、商品定位、消费者定位、广告定位,以及科学确定广告主题,这一过程正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内容整合”的过程和核心内容,也是整合营销传播不可逾越和关键环节。整合营销传播,极力塑造一个突出的、整体的品牌个性,以便区别于竞争品牌,并在消费者心中确立有利位置,离不开广告策划中进行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定位,离不开始终要求“用一个声音来说话”的广告定位和广告主题。

第二,广告策划的目的和重要作用是促进整合营销传播中资源的高效整合。整合营销传播中的“资源整合”,实际上就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传播手段”,而传播手段主要包括广告、直销、公关、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等。在诸多传播手段中,广告无疑位居榜首。而广告策划谋划的重点正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传播手段”以及通过什么媒介和渠道来促使这些手段的高效实现。

第三,广告策划的目标和作用,是设法在不同传播形式中宣传相对固定的广告主题,促使整合营销传播为企业和品牌创造“一种形象和一个声音”。这正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根本要求: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都要贯穿一贯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品牌的“声音”、“性格”形成统一的知觉和一贯态度。

三、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

在论述写作要领之前,首先简介广告策划书的内容和结构。广告策划的内容结构多种多样,个人倾向于如下分法,即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市场分析。包括本企业产品在内的主要品牌及其占有率分析、本企业产品与竞争品牌之间的优劣分析、未来市场构成的变化趋势分析。第二部分:消费者分析。包括消费者经济状况、消费观念、购买习惯和心理等分析;消费者群体的构成分析;地域、文化、宗教等自然与社会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分析等。第三部分:商品分析。包括与同类商品相比较的情况、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企业对商品定位以及消费者对这个定位的认同程度。第四部分:广告策略。包括根据企业目标确定广告目标;进行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定位;进行广告定位,确立广告主题;制订广告策略,包括广告表现策略(创意和表达)、广告诉求策略、广告媒介策略(版面、时段、栏目、地点等的选择或组合)。

不难看出,广告策划书的撰写,关键不在结构和格式规范上,而在于与策略谋划有关的必不可少的几个环节上,即市场、商品和消费者的分析与定位、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和主题确立、广告表现策略和传播策略。这些就是广告策划书写作的要点。

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策划书写作,应该根据该理论的两大特性并围绕两大问题,抓住上述要点进行创作。两大特性分别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战术连续性”和“战略导向性”,两大问题分别是传播什么内容和如何高效传播的问题。

(一)确立广告主题

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战术连续性,广告策划务使不同的营销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媒体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共同传达一贯的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以使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并据此确立广告主题。

1.以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与广告主题,确保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广告定位之父艾・里斯创立的定位理论认为,定位就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广告定位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消费者的“心智”是什么;二是品牌怎么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最有利位置。“心智”其实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及其相关心理;品牌怎么才能占据最有利位置的问题,其实就是以商品或品牌的某种独特性或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的问题。广告定位的过程实际就是在市场、商品、消费者调研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使广告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以商品独特性、独到的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的策略制订的过程。广告主题是广告的中心思想,是广告内容和目的的集中体现,在广告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处于统帅和主导地位。广告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由几个方面决定:一是本企业商品或品牌在市场上的具体情况;二是本企业商品区别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独特性;三是消费者对该类商品的特定需求以及企业能提供的利益承诺。这三个方面构成广告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广告主题,它也是在科学严谨的市场、商品、消费者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广告主题的确立实际就是广告定位的结果。有了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广告主题,而这两者的确立必须以科学准确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结果为依据。

2.广告定位与广告主题的科学确立对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的要求。

(1)做好市场分析与定位,以塑造出本企业或商品与众不同的个性或形象。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独特个性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本企业商品在市场上确定最有利的位置。所以市场分析是广告策划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市场定位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首先掌握同类产品市场情况,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企业实力、产品或品牌特点、产品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广告策略,等等;其次就是自身的广告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目标消费者及其心理等;最后运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和分析调查得来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寻找自身优势,探求市场空白,挖掘本企业产品的独特之处,以填补市场空白和满足消费的特定需求,从而完成市场定位。

(2)做好消费者分析与定位,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以便不断给予满足。消费者定位是指依据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动机,寻求其不同的消费者迫切的特定的需求并不断给予满足,从而使企业及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有利的位置的定位方法。影响消费者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消费者分析可以上述因素为切入点,并围绕如下内容进行:一是在某市场大背景下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特别是要重视研究和发现潜在需求;二是作为目标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潜在需求、消费习惯等。目的是使消费者的特定而迫切的需求和商品特性统一起来,让商品以最大限度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要――这一过程实际就是消费者定位。

常见的消费者定位有:从经济状况角度进行定位,即区分不同经济层次的消费者在购买力、购买心理上是不同的,作不同定位,比如,同一种商品,富豪阶层品牌第一,不问价格,而温饱阶层讲究物美价廉,通过差异化定位,企业结合自身商品特性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群体作为目标市场。还有从文化背景方面定位,抓住亚文化对消费者的有利影响,利用地理、性别、年龄亚文化等特点,准确掌握不同亚文化中的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特点,并据此进行受人青睐的消费者定位。此外,从心理特点进行定位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消费者定位方法,如求名心理,可以刺激消费者满足于高人一等、超值享受的需求;求新心理,可以激发年轻消费者满足唯美、新潮、标新立异的需求,等等。

(3)做好商品分析与定位,以差异化品质个性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商品定位,通俗地说就是以产品某种独特性或利益承诺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迫切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提出USp理论,要求向消费者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根据USp理论的实质要求,商品分析与定位的主要方法和要求为:在差异化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商品定位。和同类商品特别是竞争对手商品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差异性,这是商品定位的基本方法。商品定位的概念明确表明了它的任务:分析出商品的独特性或利益承诺,以及目标消费者特定而又迫切的需求。因此,商品分析必须与消费者分析密切联系。消费者分析要解决的是消费者需求什么?商品分析要解决的则是拿什么特点或卖点满足消费者需求?两者实际上是同步进行。

商品分析和定位要与市场细分工作相结合。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明显不同的需求特性,把一种商品整体市场分割为两个或更多个分市场,每个分市场都由需求与欲望相同或相似的消费者群体组成,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过程。商品分析及定位,其目标是以合适的定位强力吸引市场细分得出的消费者群体。因此,商品定位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根据同质需求细分所得的分市场是否足够大,能否成为目标市场;二是细分所得的分市场,消费者购买能力如何。这些问题涉及营销成本和市场前景问题。处理好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商品定位具有针对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形势下的商品分析和定位方法。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寻找商品独特性越来越困难。现代市场,除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对商品特性进行分析外,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市场营销学为指导,运用市场营销发展规律,结合人们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消费观不断转变的现实,善于抓住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的特点,运用由实变虚,虚实结合,挖掘商品概念等方法进行商品分析与定位。

科学严谨的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为商品归纳独特的个性,抢占有利的市场位置,也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性格知觉,而这些要素正是广告定位的根本任务,也是广告主题核心内容。一旦形成,不会随便改变,即使有变式,也要保持统一的“声音”和“性格”知觉,保持统一的形象。

(二)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要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战略导向性要求,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要求,进行有利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划,包括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和组合、对传播内容进行适应传媒特点的调整等。

1.围绕企业的战略性目标调整广告传播内容和形式。整合营销传播的心理连续性特点要求,所有广告和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传达一贯的主题、形象或语调等以使消费者对公司和品牌形成统一的“声音”、“性格”知觉和一贯的态度。但这不等于广告主题要一成不变。市场变,企业战略、广告目标、广告主题及内容、广告传播形式都要随之变化。根据众多著名品牌营销和广告策略调整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广告传播内容和形式,一是要根据市场、商品或品牌、消费者调查分析及定位进行;二是要接受传播效果检验,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三是要在主题相对集中的前提下,结合不同传播形式预备相应的广告内容,甚至做到同一种传播形式有不同预案;四是这些调整要体现在广告策划书中,以备遵照执行。

2.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企业广告与企业传播相结合的整合营销传播运作。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实现其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长远结果,如竞争地位、业绩水平、发展速度,等等。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从企业及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创新传播活动。

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由统一“声音”的广告内容和永不间断的广告投放两个要素构成。然而广告实践又无情地证明,单调重复的广告内容令人生厌,永不间断的广告成本巨大,不是任何企业都承受得了的。要杀出这双重围困,一是必须改革广告观念,把企业广告转化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传播活动,跳出广告做广告;二是站在企业战略高度上,在保持广告目标和广告主题不变的情况下,按企业传播的策略对广告内容进行多样化和系统化改造,并通过隐去功利性等方法增加传播的广泛适应性,把企业广告的内容融合到擅长与各方面沟通和交流的企业传播活动之中。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汤姆・邓肯把关系利益人概念引入整合营销传播中,认为通过各种媒介或其他接触方式(如公关活动等)与员工、顾客、投资人、普通公众等关系利益人接触,可以建立互利关系。整合营销传播,除促进商品销售外,应该以企业及其品牌塑造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根本目标,多采用公关传播手段。一是以人际媒介传播方式达到广告的目的,具体方式有如对话、论坛、会议交流、参观访问等。二是通过组织或组织活动传播企业信息也不失为好方式,这种方式在企业内部,可以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纵向传播,如文件、指令和会议的传播;对外可以通过公务往来、业务联系、公关活动、企业联谊、联盟合作等进行横向传播。三是通过参与公益、慈善、文体活动或参与危机事件处理等方式,和各地级政府间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合作与交流的结果,往往容易产生新闻效应,依靠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企业信息的传播效果更佳,隐含其中的广告,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总之,广告整合营销传播中广告策划书关键不在于写,更重要的在于怎么做策略谋划。广告策划书写作要领归结起来就是:以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与定位为基础,进行科学准确的广告定位和广告主题的确立,然后围绕广告定位及主题,从市场、商品和消费者分析入手,研究广告创意,结合传播理论探索传播策略,按逻辑顺序处理各要点间关系,按一定的格式要求编排各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培爱.广告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邬晓光,张晓.广告文案写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韩平.广告策划与创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9年第55号)

品牌策略内容篇9

   根据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容的不同,社会责任分为如下4类:经济责任是企业承担其他责任的基础,企业作为营利组织,保证农产品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及获取利润是其本质,否则企业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6]。法律责任是企业承担其他责任的前提,法律具有强制性,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由于农产品与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加之近期环境问题凸显,环境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企业承担其他责任通常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自愿性,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通常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如承担捐赠责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等。

   1.1社会责任对品牌营销战略的影响

   消费者响应是社会责任与品牌发展的中间变量,即社会责任活动通过消费者响应这一中间变量影响品牌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存在显着影响,对企业社会责任高支持的消费者倾向于认可具有社会责任的公司,并表现出较强的购买意向和较高的品牌评价[7]。可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满足自我认知的需求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积极、强烈的响应,从而为品牌的发展奠定基础。品牌营销战略的目的是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对品牌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累积性的过程。承担法律责任是企业作为一个合法经济主体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1)品牌初创期。注重产品品质,主要履行经济责任;获得消费者认同,为建立广泛社会基础和创建强大生命力品牌奠定基础。2)品牌成长期。在承担更多经济责任的基础上,承担环境责任;获得消费者赞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3)品牌成熟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履行社会捐赠责任;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品牌的影响结果是建立在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支持的基础上。但是,社会责任活动与消费者响应之间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社会责任活动和企业主营业务之间的关联度影响着消费者的响应情况。当企业从事的社会责任活动领域仅局限于企业业务相关时,消费者会认为企业从事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其业务活动的负外部性,或者获取更高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促进品牌发展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反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较广,或者与企业业务关联度较低时,如进行扶贫支教等公益性活动,在消费者看来,企业更具诚意,是出于真心关注社会公益,有利于品牌的发展[9]。消费者响应情况同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时机有关。在特定的社会事件发生后,企业越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越容易得到消费者强烈、积极的响应,从而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10]。

   1.2品牌营销战略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社会责任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展开经营,以增加新的竞争优势,加之品牌营销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划,具有时间、内容上的持续性,这些必然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品牌营销战略不仅注重营销的可持续性,又强调营销的战术性,这要求企业根据内部环境的变化制定营销策略。营销策略在特定的环境下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落实社会责任,丰富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农夫山泉“一分钱”的品牌营销战略为例,2001年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2002年启动“阳光工程”;2004年第三届“一分钱”行动与雅典奥运会同行,支持中国体育;2006年“饮水思源”,与宋庆龄基金会共同成立助学基金,感恩水源地人民为保护水源做出的贡献。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品牌营销战略以“一分钱”为主线,具体实施措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在时间上、内容上具有持续性,这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去探寻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及内容,同时也正是这一品牌营销战略使得农夫山泉在激烈的“水战”中独领风骚。

   2基于社会责任制定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

   2.1目标市场决策

   目标市场在消费特征或消费行为中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这种共同点会在他们做出购买意向时产生影响。选择目标市场可以使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更具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市场营销的大环境下,企业应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进行目标市场决策。目标市场决策的过程是企业分析消费市场需求的过程,也是企业明确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法律责任是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在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上,满足目标市场对农产品品质和信息的需求是企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在将农产品提供给目标市场时应确保其质量,维护目标市场的安全,这是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的根本。据2007年搜狐网的“企业公众形象与和谐消费大型网络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8.7%消费者对企业生产出有安全隐患的产品表示理解,但必须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准确、清晰、充分的产品信息是对目标市场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的尊重。这些经济责任是企业无论选定何种目标市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进行市场细分后,社会责任的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满足目标市场对品牌附加值的需求是针对特定目标市场才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现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消费市场对品牌附加值有了较高层次的需求。品牌附加值是联系目标市场和品牌的情感因素,也是目标市场形成品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消费者在购买蘑菇酱时,不仅会关注其口感,而且会考虑其营养价值。满足目标市场对品牌附加值的需求,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销量,获取利润,为企业承担其他责任提供了保障。不同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程度不同。在文化层次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消费者对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的关注度较高,支付溢价的意愿较高,品牌转换意向也较低;在收入水平上,4万元以上年收入的消费者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愿意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支付溢价,品牌转换意向较低,而3万以下年收入的消费者则不愿意为此支付溢价[12]。因此,企业在目标市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潜在心理。对农产品品质、信息及品牌附加值的需求,对环境责任和社会捐赠责任的需求共同构成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品牌营销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在明确消费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为进行市场定位决策奠定基础。

   2.2市场定位决策

   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准确的市场定位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形象的差异化,而且市场定位贯穿品牌发展的始终,是品牌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定位是在分析目标市场的心理和竞争品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作出的以差异化手段寻求目标市场认同的决策行为。

   2.2.1目标市场心理

   进入21世纪,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企业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民间还涌现出专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组织。Sa8000虽是民间标准,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承认和应用。有关调查显示,有84%的消费者认为,如果价格与质量不相上下,他们会愿意选择与某项公益事业相关的产品;消费者认为,购买履行了社会责任公司的产品,间接支持了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对这些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付出的一种补偿和认可。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品牌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更高[13]。对消费市场需求的分析可知,消费者具有社会责任心理,并且这种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心理主要表现在购买、使用、保存和弃用消费品的过程中体会到对社会责任的良好感受,因此基于社会责任的市场定位可以从迎合目标市场这一心理需求出发,在农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等过程中某一或若干具体环节体现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和承担。

   2.2.2竞争品牌定位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不仅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社会责任心理,也要对竞争品牌基于社会责任的市场定位进行分析,以便更准确、有效地体现产品的差异化。在当今社会中,基于社会责任的品牌营销战略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和方式俨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进行市场定位前,企业应了解竞争品牌的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建立清晰的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寻找契机,发掘、抢夺市场中有利位置,为品牌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3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2.3.1基于经济责任的营销策略

   在品牌初创期,企业主要以承担经济责任进行农产品品牌营销,此时企业营销的目的是通过差异化手段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以及品牌附加值的需求。在此阶段,纵观各农产品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其立足点主要是农产品的本质要素,如将质量、原产地、原生态等作为营销诉求点。通过塑造“特产”形象形成区域品牌则是最好的例子。区域品牌能充分体现农产品的区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如西藏的冬虫夏草、宁夏的枸杞、新疆的葡萄等,在消费者看来,塞上草原往往是原生态的代名词,来自新疆、宁夏、西藏的产品往往带有异域风情,风味独特,正是这些独特的产地优势赋予其天然、纯净、健康、营养的形象,形成了最富特色的品牌优势。可见,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行为[14]。

品牌策略内容篇10

在国内外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跨国快速消费品巨头知名品牌的严厉打压下,如何精准定位快速消费品品牌并推动其品牌战略的落实已被提上本土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工作日程。本文阐述了快速消费品品牌定位的内涵及其研究价值;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定位策略和品牌资源整合问题等方面来揭示制约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最后给出重新塑造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核心价值,优化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定位策略和整合快速消费品品牌资源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品牌;定位

一、引言

扩大内需战略的落实直接给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快速消费品品牌自然成为争夺快速消费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利器。但本土企业在参与快速消费品市场竞争中明显表现出品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诱生该问题的根源在于品牌定位战略不精准和品牌定位战略落实不利等因素。快速消费品具有用户群体广、消费频率高、重复购买性强和使用周期短等特点,故其要求快速消费品品牌运营者为消费者提供良好品牌形象和消费便利性。但由于快速消费品多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产品差异度较低且市场竞争主体较多,这使得多数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制定销售策略时习惯性选择“薄利多销”式,从而压低了整个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润水平。为此,快速消费品企业应当着力于培育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方式来使企业摆脱低端的价格战威胁,切实增进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水平、增强消费者群体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二、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营销品牌定位战略问题

(一)品牌价值塑造问题

“红海竞争”策略降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价值整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的本土快速消费品市场最早面临国外快速消费品企业巨头的竞争,本土企业试图通过采取低价格竞争策略的方式来保持对中低端市场的有限占有率。但由于快速消费品的单件产品价值本已较低,加之采取低价格竞争策略,将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单价持续走低,故多数企业不得已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来维持市场生存能力,由此陷入“红海竞争”格局中。这种以低市场竞争为品牌核心运营手段的策略并非维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策。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能力得以迅速提升的多数消费者的产品价格敏感度持续走低,部分消费者通过选择高价格商品的方式来规避因选择低价格产品所带来的劣等品风险。这使得部分采取低市场价格竞争策略的企业难以获得可支撑企业生存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源。品牌核心价值偏离消费者心理需求内容。物质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目标已然不再局限于获取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多的瞄准于通过使用该商品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从快速消费品产品品牌定位角度来分析,其品牌内容被显著拓展,其品牌价值从传统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逐步升级为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故快速消费品产品品牌价值从满足消费者的功能利益逐步升级为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利益,并逐步升华为满足部分消费者的自我个性张扬的利益诉求。而传统的快速消费品品牌运营者未能强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未能采用本品牌最有吸引力的部分来优化消费者脑海中给定的快消品品牌定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品牌运营者缺乏从消费者角度来思考并策划品牌定位,这部分企业未能意识到消费者而非企业决策者才是企业品牌定位的最终决定人,未能从市场运营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规划品牌定位,从而降低企业品牌运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

(二)品牌定位策略问题

过度品牌定位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度。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品牌运营者存在着贪大求全的习惯思维定势,在制定快消品品牌定位策略时总是试图将企业产品的众多功能优点毫无遮掩的告知消费者,并试图以此“诚恳”态度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但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品牌运营者忽视了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动因,在于其可以从消费该企业品牌过程中获取较高的品牌让渡价值而非较多的消费信息。由于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品牌运营领域的资源有限性,企业品牌定位应本着凸显品牌“特性”而非“共性”的理念,将有限的品牌运营资源投入到最具优势的品牌热点属性上,以求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快速消费品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的过度品牌信息将导致消费者为获取超量消费信息而额外支付更多时间成本,这不仅分散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热点属性的关注度,且降低消费者从快消品品牌运营者处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水平。品牌定位紊乱降低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的品牌传播张力。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品牌运营决策者在产生新的品牌传播思路后,即行转换企业品牌定位角度并更换企业品牌传播方式,其初衷是试图用更好的品牌定位角度和品牌传播方式来替代陈旧方案,以期强化企业品牌形象。但这种缺乏稳定性的品牌定位模式搞乱了消费者群体对企业既有品牌形象的认知度,使得企业前期在消费者市场投入巨资所打造的品牌形象瞬间被取代,显著抬升企业品牌运营成本,最终将削弱企业品牌形象。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品牌定位的方式来丰富其品牌内涵,而未认知到缺乏统一性的品牌形象定位将分散企业有限的品牌运营资源,降低企业品牌运营资金的利用效率。这种根据消费时尚偏好度来定位本企业品牌形象的定位模式更适合行业巨头而非中小企业,故多元化品牌形象定位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居多的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

(三)品牌资源整合问题

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缺乏跨部门的品牌资源整合能力。在快速消费品企业内部存在围绕有限企业品牌运营资源的争夺。以销售部与财务部为例,二者围绕快速消费品存货控制水平的问题展开争议,这是由于销售部希望通过保持较高的快消品存货水平来有效降低销售端的客户流失成本并增进销售,以便于维持销售端的客户满意度和增进消费者忠诚度,丰富其品牌价值。而财务部门则希望通过降低库存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在库存领域占用的资金成本,从而提高财务资金运用效率。快速消费品企业内部存在的部门目标冲突若不能被有效化解,将可能导致企业的整体品牌价值受到损害,若快速消费品企业不能对企业的既有品牌组织制度作出统筹安排,以切实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损害企业的全局利益。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缺乏跨企业的品牌资源整合能力。考虑到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中的品牌价值的培育过程漫长性和成熟品牌对消费者市场的显著影响力,通过并购的方式来优化品牌资源配置方式是快速消费品企业迅速提升品牌价值的有效手段。但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品牌时并未对被并购者的品牌内涵作深入研究,当并购者和被并购者之间的产品关联度和匹配度较低时,不仅会削弱消费者对两类品牌之间的关联度作积极联想的能力,还会增进消费者对这两类品牌不利的联想。

三、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营销品牌定位战略实施对策

(一)品牌核心价值塑造

快速消费品品牌定位的核心是以消费者心理诉求为导向来凸显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快速消费品品牌定位应当从快速消费品的产品品牌价值最优化目标和目标市场价值最优化两个方面来展开。由于快速消费品企业的产品是实现企业品牌价值的基础性载体,故快速消费品企业品牌定位应当围绕其产品属性来展开。为实现快速消费品目标市场价值最优化目标,快速消费品企业应当深入分析承载企业品牌的产品属性并凸显产品的竞争优势特征。通过优化产品包装,快速消费品企业可以有效吸引那些偏好追求新奇特产品的消费者;通过瞄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来为其提供增值服务,快速消费品企业可吸引部分高价值消费者;通过增强产品的功能性设计,快速消费品企业则可满足对产品的式样、规格、性能等指标有着特殊要求的消费者需求,从而有效化解快速消费品订单需求和供给之间不匹配的矛盾,降低产品缺货率。另一方面,为实现快速消费品的目标市场价值最优化目标,快速消费品企业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征,通过明晰产品品牌比较竞争优势的方式,确保企业品牌定位内容紧扣消费者需求;考虑到消费者需求内容的多元化特征和速消费品企业供给能力有限的矛盾,快速消费品企业应当在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选择符合企业的生产资源和营销资源的细分市场来作为其品牌定位的目标市场。

(二)品牌定位策略优化

基于消费者利益最优化目标的独特卖点品牌定位(Uniquesellingbrandpositioning,USBp)策略。独特卖点品牌定位要求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在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向消费者提供其他快速消费品品牌供应商无法提供的品牌价值,从而让消费者在选择快速消费品时必须做出无法回避的购买决策。具体而言,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当向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传递统一的主张,以便于让消费者清醒的认知到自身可从该品牌消费选择中获取何种难以被替代的利益。快消品企业应当集中其营销资源于一点,运用诸如广告等强有力的促销形式,让消费者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企业产品独特魅力上,从而增进消费。快速消费品企业应聚焦于塑造核心品牌价值。在激烈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中,通过塑造企业与产品的核心品牌价值,有助于企业及其产品区别于同类竞争者,从而令企业及其产品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核心品牌价值的塑造有助于消费者深化对该品牌的印象,增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联想力,增强其对企业及其产品品牌的忠诚度与美誉度。首先,快速消费品企业应从导致企业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找寻其核心品牌价值所在,在诸如产品质量、形象代言人等有助于增进核心品牌价值的因素上着力强化营销资源投入力度。其次,快速消费品企业还应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方式,确定发现其他竞争对手的品牌价值中未包含的内容。例如某方便面品牌将其主打产品的核心价值定位为“非油炸更健康”,由此向诸如糖尿病患者等部分消费者传递该品牌有别于其他方便面品牌的“非油炸”核心价值。最后,快速消费品企业应当从企业的目标客户群的消费文化中找寻其企业与产品的核心品牌价值定位。例如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品牌主打去头皮屑功能,这一品牌定位着力于满足消费者对洗发水品质的独特需求。

(三)品牌资源整合策略

围绕品牌文化来整合品牌资源以提升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能力。快速消费品的消费者行为通常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密切相关,当快速消费品行业内品牌数量庞杂到一定水平时,将增加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时间与难度。为此,快速消费品行业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对既有产品品牌资源予以整合,通过强化对快速消费品既有品牌系统管理水平的方式,来增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协调发展水平,有效规避各品牌之间各自为政的内斗局面的滋生与蔓延。快速消费品行业文化是推动行业品牌整合的生态环境基础,因其系统性和不可量化的特点而难以被模仿,故而构成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整合的重心。快速消费品行业应当以行业竞争文化为依托来构建品牌资源整合体系,以此来凝聚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价值力量,提升由行业内品牌资源集聚所带来的品牌张力。不可被模仿性的特点将使得具有该品牌特性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可以获得排他性竞争优势地位,从而增强企业品牌价值的拓展能力。以“标杆品牌”为核心整合快速消费品品牌资源。为切实降低快速消费品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压力,快速消费品行业有必要整合既有产品品牌,以提升行业内骨干企业的长期市场竞争能力。快速消费品行业企业应当将其品牌管理的重心落在树立“标杆品牌”上,明确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标杆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市场定位与市场拓展方向分工,从而形成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家族内各品牌成员之间的良性互补关系,着力打造并充分利用既有品牌资源来拓展快速消费品行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作者:李建英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