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的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1:12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1

2012广东高考化学第33题是一道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的试题,它主要考查了苯甲酸的制备过程,虽然题目考查的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但是失分现象仍然很严重,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汲取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能力不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从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使学生在面对信息题时能从容应对.现对此题进行分析.

一、例题详解与分析

(1)由于甲苯是难溶于水的液体,苯甲酸钾是易溶于水的盐,且通过操作Ⅰ后可分为有机相和水相,我们可知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与液体的分离,用分液.操作Ⅱ为有机物含有一些难挥发性杂质用蒸馏.

(2)根据题中的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再根据我们对甲苯和苯甲酸的常温下的状态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白色固体B为苯甲酸.甲苯的定性检验是用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①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进行提纯,根据书本中的苯甲酸的重结晶的过程: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由于这里没有难溶物,所以就省去了趁热过滤的步骤,用: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②由结论可看出是检测Cl-,故用适量的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③由结论可看出苯甲酸已知:苯甲酸熔点122.4℃,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可知实验方案为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现象为在122.4℃熔化.

(4)经计算可知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2.40×10-3×122×4)/1.22]×100%=96%.

二、创新实践教学新理念的思考

通过对该试题的分析与解答,笔者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即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以下三方面的思维.

1.注重基础

例如,本题中的Cl-的检验、苯甲酸的重结晶、甲苯的检验以及分液和蒸馏操作都是来源于课本的基本概念.高考试题年年考年年新,以“小、巧、活、新”为其特点,以考查能力为目标,但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因此基础的内容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是最能体现素质倾向的东西,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为中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深化.

2.注重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本题中苯甲酸的检验来源于信息,因此,注重信息加工能力、迁移能力和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助于学生解答新型的信息型高考题.

3.注重探究

以往高考题中的实验探究题大多是对无机物的探究,而2012年高考题则一改常态,出现的是对有机物的探究,不过题目的解答仍遵从于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实验原理的探究.

三、备考注意事项

1.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将能力提升落实到实处

依纲靠本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三教学和复习的基础,但高三复习不同于新课,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能力是高考成败的关键.而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不仅是实验基本操作应用能力,更包括实验分析、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的提升是化学的科学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给我们中学化学教学引导的方向.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深挖教材实验.常规实验的非常规做法其实就是高考题,它是教材实验的变化与升华.因此要将教材的制备、性质及物质检验等实验分类整理,同时注重典型实验的深化拓展.

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与广泛应用进行情境设计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管理 周密细致 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26-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下面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新管理,谈谈一己之见。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的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新的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每位教师来说,应该把创新素质看作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体现,看作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跃向新的高度的重要体现。那么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现代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为生存而学习”的学习观。因此,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变革教学方式,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努力实现创新性教学目标,实现“八个学会”:即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健心、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创新兴趣,创新想象,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整体管理周密细致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是根本。我们立足实际,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课堂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备、教、批、辅、考的常规教学环节管理。做到整体管理,周密细致。

1.加强备课管理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加强教师备课管理。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大纲,胸中有课本,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还要求教师做到“九备”:即备教学目的、备知识、备学生、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过程、备板书设计、备教具、备课后作业。只有备得熟,才能教得活,学生才能掌握得牢。组织教师及时备课,做到不备不教。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学校对教师的教案经常检查,组织教师互检、互评、互议共进,从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评选优秀教案,树立典型。因此,能够督促老师按时间、按要求完成备课任务,又能提高业务素质。

2.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在课改实验中,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教研”活动。要从实际出发,举行公开教学,让公开课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

教是备的体现,但存有艺术性,灵活性。本校教师有老有少,有的教师方法陈旧,有的缺少经验,还有的知识贫乏,针对这个实际情况,我们认真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进步,请有经验的教师讲示范课,请中年教师讲拓展课,让青年教师讲开放课,各种课型别具一格,各有特色,三者结合,从教学经验和方法上,可以说“上挂几十年,下连几十载。”在协同教研组长进行全面的听课,评选优秀课,进行推广,对有缺点的课及时给予帮助,提出改进意见。在总校的两次教学公开课前,我们都有明确的布置:导课的巧妙之处;知识点点播恰到好处;组织教学语言优美;上一节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课堂活跃的好课;如果有失败的课,要及时查找失败之处及原因,哪个知识点没到位?应该怎样处理等都要总结教训,写出教学反思,并把这些材料整理成册,随时供同志们参考。

每学期,我们都要精心筹划本校的三次教研活动,首先是每人上一节研究课,组织全体教师听课、评课、选出优秀课进行观摩。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优秀课教师的长处,进行效仿拓展,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其次,备课,老师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再备课后的听课,听课后大家进行评论,个人再次进行调整教学,达到提高的目的。我们还实行量化评分。这样的教研活动效果很好:几次的锤炼,几次的调整改进,每个人都能上好一节好课。这样每个人的表现机会多,学习机会多,研究讨论的机会多,课堂的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3.注重作业留批管理

加大各学科作业留批管理力度,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布置作业要讲究科学性,实用性,按照上级要求不超量,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提升批改质量,运用激励的办法,点评作业,鼓励学生及时、独立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

4.搞好辅导管理

在辅导方面,采取既有课内辅导,又有课外辅导的“双向辅导”办法,使课内、课外辅导效果求真、求实、求精、求好。

5.改革考核管理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我们改进考核工作,采取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学生学习质量的办法。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把考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作为考核学生学业能力水平的重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三、新课改呼唤教学管理创新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教学改革是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创新教学管理,抓好下面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制度》、《业务能力考核制度》等,实行量化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坚持走“教科研一体化”之路。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立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落到实处。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3

    一、理解

    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是以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可以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视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第一阶段。现代解释学的创始人狄尔泰将“理解”视为整个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他认为,理解就是通过外在的东西去把握内在的东西,就是通过可感知的外部表现去把握不可感知的内在精神。狄尔泰还提出了两条理解的基本原则:一是“理解就是在你之中发现我”(由于你、我同是生命的表现);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人可以理解的”(由于客观精神与自我精神都是生命的表现)。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关涉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如人与传统、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等,“理解”现象出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人类经验的基础。他同时认为,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限定,有了它,人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③解释学拓宽了我们对“理解”的理解视野。本文对“理解”的认识与使用主要基于哲学认识论,所谓“理解”,是“认识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④。

    从实践层面考察,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是有层次之分的,有一个由表面理解到深层理解的深化过程。最初,通过专家报告或自主学习,教师知道了某一理念的名称或概念,知道这一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但理解未必通透,更谈不上内化。对教师而言,此时的教学理念还是社会舆论和课程改革专家所宣传的“应该如何做”的观念,属于“倡导的理论”(espousedtheories),处于“显概念”水平,对教师实际的教学实践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教学行为也不会有明显改善。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及同行间的相互研讨,特别是在此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这些“倡导的理论”才有可能逐渐被教师所理解和接受,成为“自我的概念”,并在实践中对其教学行为产生切实的影响。这也许并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处于“隐概念”水平,却是教师实实在在的“运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⑤

    影响教师“理解”过程与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因素而言,一是“理解”的动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理解新教学理念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或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为提高升学率而疲于奔命,无暇学习新理论;或满足于经验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缺乏学习新理论、接受新理念的热情;或受习惯习俗的影响,心理上排斥甚至抵制新思想、新理念。二是“理解”的认知能力不足。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吸纳了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它不仅新颖,而且深刻。如,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何谓“发展”?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就是得到了发展,是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而新理念中的“发展”就不仅如此,它还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和谐的发展、主动自觉的发展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必须全面更新、充实自我才能满足和适应这样的发展需要。如此的理解确实是对教师极大的挑战。许多教师由于多年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束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当代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无暇学习,知之甚少,所以,理解这些由复杂学科综合形成的新的教学理念并不容易,要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深层次的和创造性的解读相当困难。就客观因素而论,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新理念,学校组织了多层次的新课程培训,培训专家大都是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高校教育理论研究者,他们的报告和讲座虽然高屋建瓴,但也失之过于抽象深奥、玄而又玄,“西化”色彩过浓,致使中小学教师听起来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影响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提高对新理念的理解水平,关键是教师要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认知能力,要认识到理解和接受新理念对于转变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意义。在师资培训中,其管理者和实施者必须认识到教学观念转变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及其对教学行为的不同影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切性,促使教师从表层的“倡导的理论”向深层的“运用的理论”转化,引领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实质性改善。

    二、内化

    提出“倡导的理论”和“运用的理论”概念,是为了区分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由社会“倡导的理论”转化为教师“运用的理论”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不是“理解”这个阶段所能独立完成的。

    “内化”概念最早由以杜尔凯姆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其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在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中,内化是指个人认可社会的价值观或行为规范并将其作为自己心理素质的一部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化则是指抽象的概念和规则的习得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以原有的认识结构也就是图式(scheme)为出发点的,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odation)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⑥同化是指学习者将外在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内化”,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

    教学理念是从教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教学应该如何以及为什么需要如此”的思想认识,反映人们对教学实践的价值期待和理想追求。先进的教学理念总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扬弃和超越,教师理解并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势必冲击原有的思想观念体系,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教师如信其为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就是对外部信息的“同化”。在学习和理解新理念的初期,教师通常表现出对新理念的“同化”热情,但尚不能对其教学实践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教师的认知结构有“量”的变化,而没有结构性调整。随着“量”的增多,特别是学以致用过程中效能感的增强,新理念在教师认知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逐步得以确立,对教学行为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这就意味着“顺应”过程的完成,教师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按照难易程度,内化可分为简单内化与复杂内化。简单内化即作用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教学理念与主体认知结构中处于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趋于一致,主体便比较顺畅地接纳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被接纳的过程也就是被认知结构同化的过程。在这种内化过程中,由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仅有某一观念包容的事实的量的变化,而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而简单内化也就相对容易实现。复杂内化是指作用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上的新理念与认知结构中原处于优势价值等级的观念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接纳了新理念所产生的内化即“复杂内化”。在这一内化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原有认知结构中肯定性质的观念在新的认知结构里变为否定性质,原来处于劣势地位的现在升至优势地位,否则,外部刺激便不能实现内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主体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同化外部刺激,进而形成包含新内容的新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结构。内化的理想境界是达到个体的信念化程度,即转化为教师的人格或性格特征,成为其行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达到此种境界的教学理念不会因为任何否定的和分歧的观念而动摇,表现为个体的思想特征,演变成教师的教育理想。

    从理论意义上讲,一个人对新思想和新理念的真正内化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当其有了切身的成功体验,才会相信这些新理念是真的,是行之有效的,才会自觉地内化新理念,调整和优化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才会将“倡导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运用的理论”。那么,在教学理念尚未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尚未获得成功体验之前,教师是否有可能实现教学理念的内化,内化的关键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是可能的,内化的关键在于对新理念的评价认同。作为认识的主体,教师在学习理解新理念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这些新理念是社会倡导的和专家权威解读的而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他/她要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实践经验对其甄别评价,不但要理解新教学理念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要以“自我需求及其满足”为中心对新理念进行价值判断,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选择,并对其中肯定的和信以为真的理念加以认同和内化。

    三、生成

    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环节是生成,生成的主体无疑是中小学教师,理论工作者的使命在于指明生成的规律、路径和方法。从发生学角度分析,教师在实施教学实践活动之前,一般都是在观念中事先展开尚未实际进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和设计等环节,生成一种最佳活动方案。与理解、内化活动相比,生成活动和教学行为的距离越来越近,和教学实践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虽然生成活动仍然是教师在观念中确定教学活动应然化的目标、路径和方法,真实的教学实践活动尚未进行,但只有经过这一步,教学理念才能向教学行为转化。根据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新的教学理念源于教学实践,教学行为的生成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体现新理念的教学行为总是植根于现实的教学土壤,总是对传统教学思想和行为的超越或突破,或是对局部改革实践的提炼升华,或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组合,或是对他人经验的嫁接移植。因此,可以认为,新的教学行为具有以下“生成点”。

    1.从理念演绎中生成。教学理念是比较抽象的,给人以不可操作的印象,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任何教学理念都内含着一个完整的教学思维。教学思维包括教学观和教学操作思路两个基本要素。教学观是关于教学应该是什么的观念;教学操作思路是关于应然的教学如何实现的思维路线。⑦因而,一种教学理念贯彻落实于教学实践所需要的核心教学行为,是可以从蕴涵其中的教学思维中演绎出来的。如,对话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新理念,如果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上的对话,那么,对话教学实质上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和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欣然接受、知识共享中实现视域融合、心灵互通、共同探究未知领域的活动,是师生以教材文本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互动、交往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这就是对话教学理念中的教学观,我们可以从中演绎出对话教学行为,那就是“倾听”、“接纳”、“沟通”、“合作”、“交往”、“互动”。对这些行为再加以归纳概括,核心的教学行为就是“合作”与“交往”。一个教师只要坚持“以生为本”,本着合作的态度,以交往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就可以认为其贯彻落实了对话教学理念。

    2.从经验移植中生成。由于教师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智慧存在差异,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总会有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率先理解和内化新理念,率先尝试新的教学行为并形成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宝贵的,因为经验意味着成功,内含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方法。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就有了学习模仿的榜样。许多学校以榜样示范法引导本校教师实现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然而,简单照搬者多,移植创新者少,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要想让更多的教师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经验学习观。教师应当具有探索和求异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对他人经验不能盲目照搬,而是移植其中的思想,即将他人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土壤”中,并重新栽培,重新创造、生成能够彰显自身个性特点、适用于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模式和方法。

    3.从方法嫁接中生成。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核心内容和考量指标,如何创造生成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而又难以突破的现实课题。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适应领域以及局限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主张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这主要是着眼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立足于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借用生物学上的嫁接栽培法,能否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生成呢?实践表明这是完全可能的。有的教师将讲授法与自学法嫁接形成自学辅导法,有的教师将艺术欣赏与讲授和自学指导嫁接形成欣赏教学法,还有情境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尚未纳入教学论的教学方法体系,但它们在教学实践中都富有生命力地生存着。这启示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已有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嫁接和尝试,也许会创造、生成意想不到的教学方法。

    4.从问题反思中生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大都是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而言的,旨在引领教师强化问题意识、优化教学行为,按照应然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这些新理念虽不能直接成为教师的行为方式,但可以启示教师正视、反思问题和弊端,从反思中明晰问题的症结及原因,从反思中生成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许多善于反思的优秀教师正是遵循查找问题—反其道而行之—孕育生成改革方案的思路,实现了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有的学校针对班级授课制过分追求整齐划一、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弊端,进行分组教学、分层教学和走班制等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的洋思中学和山东的杜郎口中学,针对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从而走出了困境,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改革典型。这说明,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改革动力,从问题反思中生成新的教学行为是完全可能的。

    四、外化

    “外化”就是将在观念中孕育生成的新的教学行为形之于外,就是付诸实践,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于新课程理念建构生成的教学行为尽管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的孕育过程,尽管经过了个人、同行甚至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但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究竟如何,是否真正体现了新理念的精神实质,能否产生预期的教学效益,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找到答案。外化的过程多少带有教育实验的性质,即将付诸实施的教学行为就是实验因子,就是自变量,因变量就是教学状态及其结果。通过实施和控制新的教学行为,考察教学状态是否发生积极的变化,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发生积极的变化,变化的速度与质量如何。为达到检验和完善教学行为的目的,在外化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实施主体应高度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随时观察和记录实施新的教学行为引发的变化。根据新理念孕育生成的教学行为一旦运用于教学实践,就会引发课堂教学状态的变化,如果新的教学行为与原来的教学行为相去甚远,就势必和原来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形成冲突,学生因缺乏前期准备而不适应新的教学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课堂“动荡”。这种“动荡”的性质及其后果是教师在孕育生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难以准确预料的。“动荡”的表征与性质是什么,是所有学生不适应,还是部分学生不适应,不适应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真实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教学效果吻合度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因变量”,不论其性质如何,都是检验教学行为优劣及其成效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应对教学行为实施过程及其“因变量”及时进行反思。新的教学行为的实施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应本着边行动、边研究的原则,对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观察记录的各种情况进行反思。这种行动研究中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⑧。如前述,假如运用新的教学行为导致课堂出现暂时的“动荡”,“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如果出现不适应,是对教学节奏不适应,还是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假如真实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教学效果不一致,是教学行为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造成的,还是学生因为缺乏指导性训练而难以和教师协调配合导致的,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原因。教师不仅要对影响教学行为的复杂因素和动态情况能敏锐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断,还要对新的教学行为带来的整体效果进行归因与评价,探讨整个教学活动的成绩和不足,积极总结新的教学行为的优缺点。反思的重点应是对各种问题背后原因的追寻。为全面深入地诊断问题及其原因,教师自我反思不能局囿于个人苦思冥想。通常情况下,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我价值维护性、心智模式的稳固性和知识经验的有限性,个人难以进行准确而深刻的自我反思,甚至难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⑨有时候,囿于个人视域,教师所认为的实践成败未必是真正的成败,所做的成败归因未必是真正的原因,根据新观念所构建生成的教学行为未必真正合理。因此,教师在自我反思时必须开放眼界,开阔心胸,虚心借助自身之外的多视角观照。这些视角包括学生视角、同事视角、专家视角和理论视角。即使是个人视角,也不能仅基于回忆,而应以录音和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作镜鉴,以进行更加真实的反观自照。

    第三,根据反思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正完善教学行为。教学实践的错综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要经过一次甚至多次修正完善的过程。即便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的教育实验研究,一旦遇到不容回避的问题,也允许对实验方案作出修正和完善。尝试新的行为是转变教学行为的第一步。一旦尝试新的教学行为,就会引起新的行为与原有教学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失调。减少或消除这种失调,教师面临的选择是:要么放弃新的行为,回到老路上去;要么强化新行为的积极方面并加以修正和完善。当教师选择了积极修正和完善新行为作为消除失调的策略时,教师就会不断地尝试新的行为,并引导学生从中体验新行为蕴含的新课程理念,最终在新的行为与新的理念之间建立新的平衡。这种修正完善是对新理念与新行为内在关系的再认识,是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再优化,是对新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习惯适切性的再调整。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推进教学行为方式变革的学校都有类似的经历。如,山东杜郎口中学针对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学生人到场心不在场的弊端,大刀阔斧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最初提出“0+45”教学模式,对教师下了禁口令,课堂45分钟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学习。后来随着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将“0+45”教学模式修正完善为“10+35”模式。在推行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感到,“10+35”模式主要是在课时分配上作出明确规定,而这一模式的丰富内涵及其先进理念未得到彰显,这一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这就是该校颇具个性特点和广泛影响的“三三六模式”。可见,对教学行为的修正完善过程既是对行为方案本身的优化过程,又是对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综上,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是一个由外到内、由内至外的转变过程,理解是新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起点,内化是转化的基础,生成是转化的关键,外化是新理念的践行。四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注释:

    ①本刊评论员.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13).

    ②④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33、1111.

    ③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8.

    ⑤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7).

    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7.

    ⑦刘庆昌.论教学理念的操作转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4

[关键词]管理学;改革;创新

管理学是国际公认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起到为将来的学习与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学生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点,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表现出来的严谨和其艺术性表现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决定了管理学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加之管理学大多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对管理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都比较少,要把这门课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既能牢牢掌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即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不断摸索与总结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管理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会主动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习不是简单的“感知一响应”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本科教学目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应创新管理学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理论主线为重点

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和知识性,同时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初学者难以把握,所以教学中要避免将有限的课时平均分配,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的重点,同时缺少深度(如有些教师花大量的课时来讲授“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并不好)。因此应注意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要重点讲清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这样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就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本位

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者的思维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同时,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思维形式,从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转为运用知识、经验、技能以及道德规范,发挥个人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因此,管理学教育不是以就事论事地解决具体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训练学生学会对问题加以思考、解剖、提炼其中共性规律,进而掌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式,掌握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管理思维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技能训练是授之以“鱼”,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授之以“渔”。

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的重心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由关注“学会”转向“会学”,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管理者,所以要研究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自我的角度来感知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各项问题的轻重缓急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关系,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哪里,步骤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框架性思路要把握哪几个关键点,从而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搜集资料、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和实施方案、整理和分析数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形成态度,在思维上实现突破,学会在不同环境下应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方法上,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管理游戏、情景模拟、社会调查、资料查找、自编案例、管理辩论等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学习讨论,亲身经历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摸索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规律,获得“结论”,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关键概念及理论知识,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自主能动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体会到成就和价值。其教学过程如图l所示。

三、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集人类价值观与集社会秩序与智力探索之大成的完整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管理学虽然是一门学科,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学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和责任为依据的,管理者取得成功的要素中,人本身的因素要超过技术的因素和专业能力的因素,管理者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独立而健康的人格,才能把握管理的本质,按照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进行科学思维。

因此,管理学教学必须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进行伦理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哲学地、历史地、审美地看待世界,教化心灵,完善人格。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管理与伦理”这一部分的内容详细讲解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观赏各方面的经典名篇、古代典籍、电影电视,聆听企业家的讲座及开展辩论赛等,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主要分析形式,知晓人类的主要文学艺术成就,了解主要的信仰和哲学观,有一定的系统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比如阅读《论语》,了解宏观管理中的道德伦理建设和微观中的企业文化建设;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战略管理和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看电影《爱德华大夫》,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观看电影《刮痧》,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差异;观看电视剧《乔家大院》,体会为商之道及激励方法;让学生参加企业家座谈会,亲身感受企业家的道德风范,培养诚信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电力企业该不该提高电价”的辩论赛,让同学们思考企业管理的伦理问题。

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的理解,并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交流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为管理思维的培养提高奠定基础。

四、以开放性教学为特点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书本内容、学科知识放开,注重与社会的联系,注重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内在的相关性,谋求跨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将管理课开放,推行社会化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1 教材及教学知识的开放性。传统的狭义的教材即指教学所用的教科书。现代的广义的教材还包括校本教材、网络资源、研究性学习专题教材等,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独立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搜取到的信息资源带到课堂,通过学生的相互合作、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在教学方式上由“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变,从而使教学真正活起来。

2 学习环境的开放性。课堂是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充实课堂教学的内涵,使学生主动、乐观、积极参与教学,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媒体的运用,适当的社会实践如参观、调查、采访、模拟公司运作、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创业大赛等等,能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开拓思维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互动的开放性。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虽然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教学资源的制作者、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帮助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角色,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除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外,网络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通过电子邮件、QQ、博客的自由讨论和交互通讯能够在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可以参与课程设计,有时教师的难题学生也可以尝试着帮助解决。

4 学习效果评价的开放性。传统的评价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结合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从一元的价值观到多维的价值观,评价方式从重量轻质到量质结合,评价结果从重结果轻过程到过程和结果并重,从强调师评到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目标的优劣不在于结论的正确与否,而在于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管理理论,学生的管理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提高。考试题目、考试方法、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考试形式可闭卷、开卷相结合,考试方法采取笔试、口试、实践等多种方法;在成绩评定上,期末成绩由出勤、提问、平时测验、演讲、论文写作、社会调查、课外阅读及期末考试分数组成。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试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得高分引导到灵活掌握知识和发挥能力上来,使之能够适应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5 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管理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谋求开放式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收集、观察、编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从简单的事情推出基本原则,再尝试结合企业的情况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引人企业化思维或理念。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5

笔者对“微创”的理解就是微小创新,我们在自我教学中,在与同事交流中,肯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与改良,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肯定有许多修正与完善,在自我教学反思中肯定有不少改进与拓展,这些改良、修正、改进,都是“微创”,只是它太小了,所以大家视而不见。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在进行“微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预知创新的双面性,在探索、改进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如果成功了,就是锦上添花;如果失败了,也不必过分担心。我们的举动是微小的,它的切口小、创伤小,来的痛苦少、恢复快,对教学的影响是可控的。用微小的创新来充实教学,为教学添彩,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的有效创新之路。

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微创”呢?笔者仅仅从教学一线的具体问题入手,来谈谈点滴认识。

关于教学过程谁是主体的争议,已从前期的过分夸大学生是唯一的主体,发展为不仅认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认可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这种双主人的理念下,教师在角色转换、环节设置等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微创”。

首先,角色转换方面。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这让教师在无形中视自己为教学的主宰,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清楚本学科的“道”之所在,学生的“惑”之所存,如果没有一个角色的转换就无法清楚这一点。教师的角色就是将学生学习的任务与学生学习的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打造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平台,用合作者的态度和语气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形式,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问题与争论甚至是错误的回答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参与学习过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前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纪律的“管理者”,通过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变成仅仅是一个“解惑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练的空间,给学生创的激情。例如有时教师可以故意扮演一个“懵懂少年”,忘记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计算出现问题,公式写错了,甚至用一个错别字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现”教师的“错误”,让他们有随手可得的“成就感”。再如在知识的内化中,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用自己熟知的语言复述,在理科教学中有些公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导,习题练习中可以调动学生交流、展示、探讨,互相帮扶、改正等。这都是一些“微创”,可是效果犹如平静的水面掉入一颗颗小石头,会激起层层波浪。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6

在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今天,呼唤一种具有创造能力、健康个体的出现,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最强音。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落实在语文学科上,必然要求我们拥有新的视野,采取新的策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但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许多课程实施者对理念缺乏真正的把握,他们的实践还没有深入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世界中。所以,为了和所有的教师们一同走出新课程实施的困境,使新理念真正走进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开放的社会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

开放与发展是一对统一体,发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在差异中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开放则是实现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力量所在。语文教学要创新,开放式教学是最佳途径。只有开放式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表现自己,才能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学会求知,才能锻炼创新精神和智能。实现教学开放,主要表现在“开放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上。封闭的教学过程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向学生宣布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过程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每个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地方都是教学过程的延伸。所以,它可以包括:(1)课堂向课前开放。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课前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课文了解一些关于地球方面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2)课堂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还有哪些人向一样,具备这种爱国精神呢?

二、开放的课堂创造开放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开放,主要表现在教学媒体的引进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所形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配音或配乐或进行投影或应用电脑软件,使课堂形成一种教学氛围,学生爱学、乐学。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上课之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五壮士跳崖的背景及五壮士跳崖时的壮举,使学生从开放的课堂之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开放的教学进行教法的创新

1、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导”而非“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长期以来,教师们习惯于把文章的含义固定成一种不变的思想模式。其实,文本意义的多解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肯定文本意义的多元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核心

(1)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将自己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参差不齐,会有过多的浅层次问题涌现。如果教师唱独角戏,一一作答,会用去更多的教学时间,而无暇突出教学重、难点;但如果教师为了不耽误教学而挑肥拣瘦,又不能很好地体现面向全体,就会使交流讨论流于形式。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唱独角戏转向学生都来扮演角色的状态。首先,组织小范围交流,让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内自行消化,而把能引起共鸣或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保留下来。然后,组织大范围交流。经小范围讨论后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已经接近重、难点,也非常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时,教师立即组织全班性的讨论,并且尽量让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直接对话、交流、碰撞,取长补短,自我发展,同时,教师作适当引导。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7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决定每一节课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教学观念。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要始终体现每一个教学子目标,每一节课的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的评估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过分强调知识掌握这个目标的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很少顾及,结果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走进了迷茫的怪圈,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没有了生命,学生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表现为高分低能,更谈不上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需要和教材内容与特点。

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环境建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要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要注重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快乐,促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学习。要根据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制造数学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探究的序幕,质疑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搭建高效的学生质疑平台,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与课堂驾驭能力的关键性指标。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搭建高效的学生质疑平台,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质疑的态度,如哪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哪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哪些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愿意表现,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了解学生质疑的能力。如哪些学生善于质疑,但表达能力欠佳;哪些学生懒惰不善思维,常保持沉默;哪些学生善于想象,思维活跃,表达意愿强烈等,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防止“放羊式”的问题设计及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此,教师要克服害怕质疑耽误教学时间、担心质疑影响组织教学、质疑时老师被问住难堪等倾向。质疑要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信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抓住质疑的契机,鼓励学生创新。

四、教学反思不容忽视。

教学设计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否合理、适用、实用,是否违背新课程理念和规则进行反思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过程,也是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自我评估和重新思考定位,重新设计方案的关键环节。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定位是否准确和合理。如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是否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二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三是反思教学设计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的有力抓手;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以及学生认知方式调整,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今天,优秀的数学教学设计对每一节课相当于一场战争的作战地图,决定每一节课的成功。因此,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认真诊断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要吃透教材,既尊重教材的思路与意图,又挖掘和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合理制定三维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并合理巧妙地处理;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画龙点睛,与三维目标相呼应,做好课堂小结。

参考文献:

[1]华格纳.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新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王琦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创设情境[J].湖南教育,2011.12.

[3]郭洛克.如何搭建高效的学生质疑的平台[J].现代教育装备,2009.7.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理念创新

随着英语在更广泛场合的运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英语教学价值的深层方面,还在于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科学化和能力结构发展的现代化。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解决学习问题。这就给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创造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充满爱心、富于平等和民主精神

在班级生活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关爱,同时受到激励,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二)勤于学习和反思

在教学瞬息万变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性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育不仅是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存心境。作为新课改中的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握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二、高中英语教学相关理念探讨

(一)反思性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过分重视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而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使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在教学理念上的区别(如下表),才能从“指挥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二)任务型教学理念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其环节设计的程序大体如此:1.激趣导入,引入话题;2.联系实际,创设情境;3.确定话题,合作探究;4.说演结合,提高兴致;5.拓展延伸,重新训练。在五个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让学生共同参与决定自己进行哪些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并完成一定任务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实践型教学理念

运用多媒体系统设备和直观教具进行英语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扩大课堂的活动面,从而减少教师对学生控制和束缚,使学生摆脱被动局面,积极地加入整个课堂操练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扩大口语训练的机会。这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在要求学生掌握买东西的口头表达时,由于环境和物品的局限,很难使学生进入状态。笔者选择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课件设计到一个商场里,让学生进行购物。例如在教SeFC1BUnit18“thenecklace”时,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用多媒体向学生“声情并茂”地演绎,然后提问:(1)whatelsecouldJeannesayaftershetoldmachidathithernecklacewasnotarealdiamondnecklaceanditwasworthfivehundredfrancsatthemost?(2)ifJeannereturnedtherealdiamondnecklacetoher,whatwouldmachidado?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这样,既训练了口语,又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教学条件、学生的需求的不同,教学模式会有很大差异。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轻教学模式而重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会避免了因教学模式的限制而束缚教学改革的手脚,真正实现高中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达到《新课标》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Gardner,R.C.&Lambert,w.e.attitude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House,1972.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创新

随着英语在更广泛场合的运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给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解疑释惑,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责无旁贷。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应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1.英语的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创新理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一味地追求高分,甚至有时还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学得很累,很被动。教师上课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侧重于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诱导学生语言学习的长效动机,学习语言的需要很难长久维持。而且,这种教学模式的阅读范围小,词汇量小,信息少,没有语境,显得苍白无力,发挥不了语言张力的作用,偏废了听与说,而语言教学则必须以听、说为先导,听、说能力是语言在交际中最重要的功能。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浪费了大量时间,却不易取得成效。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自学能力,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谈不上自我发展。

2.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思路

2.1激情飞扬,全面调动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学习局面。通过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在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望强烈,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能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使优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得到带动,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启迪,相得益彰。而许多学生的见解和问题往往都是教师没有想到的。

2.2联系实际,拉长纵向思维链条。

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颇为有效。例如,上课时,待学生理解课文后,我会将内容引申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去,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则时而给予鼓励,时而提出反对意见,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看问题更全面。

2.3抓住重点环节,增强学生把握重点的能力。

通过课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环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增加辅助阅读材料。课文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学生要在自学过程中领会教室布置的提示性问题,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学习有关词、句。教师要教导学生找出主题句,弄清段落大意及段落关系,然后设置提示性练习,初步让学生独立运用有关语言点。教师要增加阅读训练,设置专项练习,让学生反复进行有关词、短语、句型的操练,并要求运用所学词、短语、句型表达思想。练习的设计要具有交际性,词句教学不脱离课文,课文教学不因词句教学而中断。

2.4精心设计,着眼于全体学生,提高能力。

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此外,教师要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比如,在课堂答问时,把比较容易的问题留给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学生搭配组合,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若个体学生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也就提高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运用先进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3.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把课文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和情绪,感觉英语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趣味索然,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过程。有情景的帮助理解一句话或认识一个单词,学生会感到轻松、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英语时态的教学,一直以来是难以引入的。但运用Cai课件可使课文内容“动”起来,把对话设计成动画图像。这样,课文内容不再枯燥、死板,因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增强学生的口语培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理念的创新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创新思维

新课改实施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创新教学的理念,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学习五方面的要求。围绕这五方面的教学要求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合作学习方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学习法等教学手段。本文结合创新教学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强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为了迎合新课改实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从观念上以及教学模式上学会改变,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例如,现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应用在课堂教学上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另外,这些创新手段的应用也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实施,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其中,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其实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通过自己发现的内容会记忆深刻,也是最容易弄懂其内在规律或者联系的内容。教师也不用担心学生因此会少学很多知识,如果教师不厌其烦地详细给学生讲解不但会消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好处。在备课准备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参与活动中掌握更多知识内容,不断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们的长远发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实施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