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47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1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核心能力

数字媒体是近年来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其经济增长点仅次于it产业,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高校为应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纷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方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拼盘化”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专业核心技能,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够胜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因此做好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切实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内涵与核心能力

《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给“数字媒体技术”的概念做出了解释:根据数字媒体创意设计,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图形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主要研究图、文、音、像等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运营管理,再现各个环节相关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技术。根据以上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理解,可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分为数字媒体认知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和数字媒体制作能力三大类。

数字媒体认知能力主要是对数字媒体的艺术审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认知,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能力。数字媒体创意能力决定了数字作品的优劣,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灵魂。数字媒体制作能力包括媒体软件操作能力、程序设计与系统开发能力、媒体内容安全控制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是数字媒体专业的关键能力。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来的人是否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需要市场对人才进行检验,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是对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制作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的分析,如表1所示。

严格来说,底置教寮际跞瞬诺呐嘌目标应是从认知能力、创意能力和制作能力多层次角度培养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但是,如果不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核心能力不突出、泛而不精。目前,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院校可分为三类:理工类院校、文科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二)抓住核心能力,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行业是一个融合了人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行业,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综合全国高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多达50门以上。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来构建具有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

根据跨学科的特点,应整合课程资源,确定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基本教学指导方针。在对学生进行三种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展数字技术、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人文修养、艺术创意等课程,如图1所示。

这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学计划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积,而是根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科学设置,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兼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中人文艺术、技术和创意思维三个能力,对于每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单独开设了课程,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能力均有相互的交叉,交叉部分也开设了课程,体现了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三者的交集为数字媒体创作与开发,着重培养学生将三者综合运用的能力,体现技术、人文艺术素养和创新性的统一。当然,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增加或更改其中的课程设置,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更具竞争力。

(三)校企协同,实现核心能力协调发展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与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并与有较多联系合作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数字媒体企业机构里拥有大量成功经验的专家能手,高校要尊重他们的知识、技术,聘请他们为学生教学,指导学生实践,这样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字媒体技能,也可使高校数字媒体教育与产业实现成功对接。

学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并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师资和资金等条件,学生可根据项目成立研究小组,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借助企业的实际项目展开工程实践训练,了解企业项目的实际开发流程,可提高学生的项目意识和项目规范能力,最终实现数字产品创意和制作能力的提高。

校企实践的协同,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顽疾,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落地,增强严谨规范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核心技能协调发展。

三、结束语

此种设计是基于核心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尝试,针对专业核心能力对课程进行设置,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改进了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核心能力培养模糊、交叉学科课程意识淡薄等现象。其制定了以核心技能为中心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而我国的数字媒体产业刚刚起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从第一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过去十余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希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琪.数字媒体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4):5-8.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2

关键字: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核心素养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离不开作为指导性纲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也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而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而言,是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简称数媒)专业,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整体教学体系中,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升华,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展对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培养尤为重要[2]。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剖析了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南女子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对实践课程体系与模式进行了研究。

1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二级学科,同时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艺术专业的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一部分课程是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艺术专业的与数字媒体相关性较大的课程,一部分是与传媒类相关性较大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素养要求的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动画技术、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等相关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也应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趋势,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经调查研究发现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以下现实问题。在培养模式上,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对数字媒体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要求相对较高,专业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大多课程内容依靠课堂授课的方式完成。在交叉学科的融合方面,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各学科相关的内容还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方面没有明确的主线,即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在实践教学方面,传统数字媒体主要以课内实践与集中实践为主,对于自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创新素养的提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校园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实践的内涵与必要性

改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最终具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实践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层次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新媒体应用发展下的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核心之一。一个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不仅要兼顾基础性知识的培养,还要兼顾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生专项技能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单一的课程模型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要。如果学生仅仅以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仅以完成课程实践为目标,一方面不能好地融合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专业的专项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将难以满足现在社会对数字媒体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岗位职业的要求。

2.2专业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国内外不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有所区别,对应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哈佛大学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主要开设计算机技术方向的视觉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类课程[3]。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数字媒体相关的电脑动画系,以动画技术为主要方向,重点培养动画制作和数字艺术方面的人才[3]。国内的浙江大学的数字媒体方向专业主要培养动画和游戏等方面的人才。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数媒专业不仅培养游戏设计和动画创作等方面的人才,还在影视后期制作方向有所发展[4]。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此外,不同学校师资情况、学生的性别结构、学生的生源情况也所区别。基于此,制定适合学校以及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2.3专业实践技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基本目标。专业实践技能是本专业相关岗位的考核内容,与就业情况息息相关。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与“专业实践技能”混为一谈,没有突出和强调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操作,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单一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2.4自主创新实践

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结合一定的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应地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拓展和延伸。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以形成适应当代终身发展的关键品质。因此,创新培养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的重构与人才培养

3.1层次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重构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层次化的实践课体系,可以逐步、进阶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重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践、专业方向集中实训、创新实践和综合实践四大部分构成。课内实践是对理论课程的辅助,能从实践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专业方向集中实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是对专业方向技能的强化。创新实践是对专业教学实践的补充和延伸,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2多元的专业培养方向

本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均为女生,因此,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向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本院制定了适合女性发展的数字动画技术与影视后期制作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并为两个方向分别设置了课程群。如数字动画技术方向包括二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课程,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包括音视频处理、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课程。大一、大二以基础素质培养培养为主,包括全校性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从大三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多元的专业培养方向,一方面顺应了女生的特色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特定的方向上更专业。

3.3多模式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多种模式结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培养环节,主要包括校内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与校外同行业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可以通过引入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进校讲学,或者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使学生能直接与岗位工作无缝对接。此外,学生也可以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习熟悉工作环境,锻炼实践能力,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实现就业的无缝连接。多模式的培养结构,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有助于专业实践技能贴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3.4多样化的创新活动

在重构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学分,通过完成创新实践学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活动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去。实践创新活动可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类型的活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通过校级或省级实训平台进行申报,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创新性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学科竞赛以专业学科竞赛为主,其他类型竞赛为辅,可分为校级、省级、部级等级别。科学竞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其他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素养,加深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认知,从而引导今后的职业规划。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3

关键词:数字媒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图形创意》;教育启示

1何为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以数字形式和数字内容并存,在数字技术的平台下展现其交互性、智能性、简洁性的新兴媒介。数字媒介的产生反应的是其时代的特性,不同于传统传播媒介,数字媒介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交互性,基于此特征,在数字媒介的干预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类课程能够更好地传播课程理念。

分析数字媒介,首先是从媒介角度上来说,它作为一种具有传播功能的媒介介质而存在。新媒体研究学者刘自力把将出现于现代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等之后的数字技术媒体称作新媒体。这其中包括电脑和一切运用微处理器、数码、镭射、互联网的技术设备、电子娱乐产品,用于生产和消费的多媒体系统、高科技视频系统、遥感系统以及通过数字手段生产的艺术品、仿生信息产品和各种含有电子内容的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等等,这些都应属于数字媒介。所以数字媒介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介环境,它在技术特征上是具有明显的开放、互动、虚拟、共享、兼容特点信息载体的沟通环境。

其次,从传播的角度上讲,数字媒介的环境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并集合了多种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极大地提升了“大众传播”的规模和影响力,信息的改变传统媒体线性(直线)、无间断性和固定的单向传播模式的环境,使用户将线性思维、单一话语还原成点状结构和多重话语,角色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选择和参与,体现了双向、互动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对于数字媒介来说,它本身不能传达信息和思想,人才是主导者和策划者,但是数字媒介使得人在传达信息的方式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例如,在互联网博客中,作者消息的同时,阅读的受众也在参与消息的,消息本身和对消息的评价一样重要,都是博客信息内容的组成部分。

2《图形创意》等设计基础课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设计学科重要的分支学科,自身专业特性就和媒介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首先从课程本体来看,作为一门集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是借助视觉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设计,是应用性传播与艺术的结合;其次,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来看,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也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一一新兴媒介的接踵而来,引领并开拓和发展了新的传播领域和传播方式,从而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整体学科的发展。

《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纲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担负着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创意思维训练任务,其课程任务是让学生在课程当中通过对图形的理解,运用创意性思维模式,创造出既有信息传播功能,又新颖和独特意象想象力的视觉创意性图形,支撑着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价值的设计形式。基于《图形创意》课程任务,它的核心便在于使复杂的信息内容有效和富有情感化的传播,传播本身成为了受众与信息交流的绝对途径,因此,一方面《图形创意》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信息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图形创意》课程的性质就也决定着其应利用更加有效地授课方式来传递课程信息。传统的平面设计是基于印刷媒介为架构而进行的设计实践,而印刷媒介单一的感官认知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和高效的理解课程内容,数字媒介的介入能够弥补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使得课程内容本身发生着微妙变化,革新课程的培养方案。

3《图形创意》课程的教育启示

国内的《图形创意》课程伴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发展,由江南大学林家阳先生最早推广,并出版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学科专著《图形创意》,奠定了该课程作为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核心地位。兰州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图形创意》课程最早也追溯到2003年,十年间该课程稳步发展。在这十年,课程的授课核心和其他高校《图形创意》课程设置一样,都集中在将传统创意理念应用在图形的创意设计中,也获得过诸如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等一些成绩,但能够感受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不断老化,设计的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伴随着设计对象由印刷媒介转为数字媒介,体验化和情感化设计理念开始兴起,《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一样,面临着只将自己局限在单一媒介的设计实践的窘境,继续在新的设计观念中寻找源泉成为一种空想。在面对新的媒介挑战,学科组对课程乃至专业的建设都重新定位,将数字媒介作为现在乃至将来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对象,设计的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3.1教学方法的多种媒介化

首先在课程设计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在课件的编撰中采用视频和交互动画,如制作关于同构图形的变化时所采用的数字媒体技术,让同学们更加清晰的知晓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使用非美术元素来提炼视觉图形,如用图形的表现形式绘制音乐的韵律和武术的节奏等。

3.2设计实践的多种媒介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写道: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本身非消极的、静态的,而是对信息内容有强烈地反作用,所以在设计实践环节中,媒介选择的不同使得设计内容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同学认真区分媒介的差别来选择最终索要实践的媒介。针对这一实践新课题,鼓励同学不拘泥于传统媒介――印刷媒介的限制,积极开展多种媒介的设计实践活动,尤其是紧贴时代的数字媒介,让图形这个静态元素不再冷冰冰,成为动态的、交互的、丰富情感化的传播要素。

3.3设计交流的多种媒介化

积极利用手机媒体来传播图形设计,如在微信平台和微博空间新设计,使其成为焦点事件,尽管目前传播面还仅限于部分业内,但随着课程本身的不断开放,未来会展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

4结语

传播媒介的发展将数字媒介带到我们身边,使得《图形创意》等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必须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做出革新,因此,应做到不固守经典,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调整,才能将课程的授课内容最有效的传授于学生,也才能通过授课方式的变化来发展自身的授课内容。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加拿大).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

[2]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玲.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5).

[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7]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4

报业的困境,直接引发了2005年和2006年关于报纸“消亡论”和报业“报业寒冬论”的争论。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认为,“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1]《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认为2005年是中国传统报业的“拐点”,报业将走向“寒冬”。[2]在国外,也有许多关于报纸消亡的言论。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出版了专著《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该书的中译本封面上,赫然印着他对报纸消亡的预测:“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3]

报业究竟怎么了,是谁动了报业的“奶酪”,报纸真的会消亡吗,报业应当如何应对寒冬的到来?

谁动了报业的“奶酪”?一般的回答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动了报业的“奶酪”,报业的困境来自于数字化和新媒体的挑战。

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任何业务信息都可以统一编码,变成“0”、“1”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网上传输。与非数字信号(信息)相比,数字信号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便于计算机操作处理和网络传输。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其核心是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的实现。新媒体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全天候与全覆盖等特征,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出现了报纸“消亡论”和报业“寒冬论”。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报业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是报业“春天论”,认为报业的困难时暂时的,报纸依然生机勃勃。

事实上,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顾名思义,媒介融合就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块。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使不同媒介可以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整合,是媒介融合的技术条件。数字技术打破了媒体间的界限,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媒体形态,进入90年代以后逐渐走向融合。对于新闻和信息的大量需求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产品的互换互通,是媒介融合的社会条件。而以1996年美国颁布的《电信法》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允许不同媒介的兼并,成为媒介融合的政策条件。

美国教授戈登和戴默,将媒介融合分为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国内学者彭兰将媒介融合引起传媒业的变革概括为:在业务形态上,多媒体日益兴起;在市场融合上,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在载体融合上,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在机构融合上,是更高层次的再分工。[5]媒介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之合。

媒介的发展是融合而不是取代,报纸和新媒体可以实现共生共荣。报纸与新媒体相比在内容原创、权威性、品牌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报纸的劣势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变为优势。同时,传统报业提升商业模式的时机并没有失去。

媒介融合并不只是技术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传媒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传媒内容和经营模式的变化。

数字技术和媒介融合使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实施数字报业战略已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数字报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字报业是以信息技术、编码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视像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新兴报业;是对传统报业进行技术改造、结构重组、模式创新的现代报业;是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时空化平台上的全媒报业。“新兴报业”、“现代报业”、“全媒报业”体现了数字报业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6]还有人认为,数字报业指的是报纸采集的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从单一的报纸出版方式发展到多次多渠道出版和再利用,媒体业务模式从信息编辑加工走向综合信息服务。[7]

“数字报业”概念由“数字”和“报业”两个词语构成。这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的发展使两个概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数字技术可以对传统报业强制浸透和原型改造,传统报业也可以向数字领域积极融合和自我转型。因此,对数字报业的把握不能将数字与报业隔离开来,也不能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报业简单叠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数字报业的概念。

1、从技术形态上看,数字报业是用数字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报业,实现传统报业体制、

流程与形态的再造。

这些数字改造包括内容数字化、形态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手段数字化。内容数字化是通过编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报业新闻信息转换为用数字技术进行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形式的内容,是报业数字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形态数字化是将报业数字内容表现为与数字技术相对应的数字文本、数字视频、数字语音、数字图片、数字动漫等存在形态,是内容数字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流程数字化是用数字技术处理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排版、传输、发行、交互、阅读、存储、检索等全过程,是数字报业的关键,是内容数字化与形态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必然结果;手段数字化是应用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基础平台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工具实现对报业信息的管理,是数字报业的技术标志,是内容、形态、流程数字化的装备支持。[8]报业的数字化改造不仅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更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即报纸内容通过新的介质(如光盘、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新的终端(如计算机、手机、pDa、阅读器、显示屏等)进行传播的传播形态。

2、从发展模式上看,数字报业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挑战和报业发

展的新制度,寻找到新的符合数字报业运作模式和规律的价值链与商业模式。

技术改造只是数字报业的表象,数字报业的本质是建立起适应数字化生存社会的报业发展新模式,对以往传统的报业发展模式加以改造更新,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和方式上,数字报业的生产不再是直线的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广告的二次销售模式,而是环型的多点互动形态。新闻采编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及时的多媒体传输,新闻信息的呈现终端也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媒体,多媒体复合显示手段或者说其他任何新型移动数字介质都可能成为报业的终端。在经营方式上,数字报业将改变长期以来报业经营严重依靠广告和发行的模式,转变为多点作战立体经营,如个性化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管理方式上,需要出台报业向其他媒介形态拓展融合的宏观政策,报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在数字报业宏观战略下调整管理政策,制定适合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政策,促进我国报业向数字报业的成功转型。在报社内部,需要搭建适应数字内容产业运营方式的新型生产关系也就是新的组织架构。不仅仅围绕采访编辑发行广告的生产线进行管理,而是在数字多媒体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

3、数字报业是对传统报业的发展,不能割断与传统报业的联系另起炉灶,盲目发展。

数字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仅仅寻求一种数字化的新介质对新闻纸的替代,数字报业要扎根于传统报业强大的内容原创的沃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内容产品的原创能力,数字报业要充分发挥传统报业这一优势,并不放弃传统主营业务和主营产品。报纸业务目前仍是报业的营收支柱,也是战略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仍应全力发展。但是,不放弃并不意味着不对纸质产品和报业体制机制进行重大的创新。

4、数字报业发展的关键是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

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体制上看,报社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赢利模式上看,报业经营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从终端服务来看,报纸难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9]因此,必须对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变单点赢利为多点赢利;变以读者为中心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5、数字报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发展方向是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集团和娱乐产业集团。

数字报业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有人因此认为数字报业是一个过渡性概念。数字报业反映的是传统报业在当前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目标,它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内容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报业应当紧紧抓住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由传统报业集团,向跨媒体跨区域的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产业集团发展。由“报纸业”向“报道业”升级,从提供报纸转变为提供数字内容和核心价值,以及娱乐产品等。数字报业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状态,而是永无止境的动态目标,这是由数字技术发展的持久性和报业战略发展的目标性决定的。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了数字报业战略,并计划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该计划在2006年召开的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启动。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

尽管数字报业这一概念是2005年前后才出现的,但报业的数字化改造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报刊出版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在印刷环节告别了“铅与火”。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报刊出版引入综合新闻业务网络,在新闻采编环节告别了“纸与笔”。本世纪初,报刊的广告、发行、内部管理等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在经营管理上实现了数字化。

数字报业真正的起步是报纸“触网”。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杭州市的联机服务网络进行传输,揭开了我国报纸网络化的序幕。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通过互联网发行它的《神州学人周刊》电子版,成为我国第一家走上互联网的媒体。从1995年至1999年下半年,是报纸的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这一时期是直接把报纸内容按版面或是类别搬到网上,供网民浏览。2000年以后,报纸网络版逐渐从weB1.0向weB2.0发展,出现了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网站逐渐成为报业的数字化整合平台。以网站为平台的有声报、多媒体互动数字报也开始出现。2006年2月20日,浙江日报在浙江在线上推出了不同于以往简单的pDF版的全国首家数字报纸;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中国第一份多媒体互动数字报“播报2.省略紧密嵌入、彼此关联。报纸订户同时获得网络版的登录许可。报纸上除了重点报道,外加很多路标性质的指向网络上的链接内容,指向相关的背景资料、全文报道、声音或视频的采访录音录像等。该报对编辑方针进行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压缩资讯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原来占印刷版50%的事件性新闻报道转移到了网络版,免费对读者开放;大量金融数据也被放到网站新推出的“市场数据中心”,同样免费对读者开放。改版之后网络新闻的分量大大加重。同时,《华尔街日报》网站也在技术和内容上进行升级,新增站内搜索功能,博客覆盖领域扩大,新增视频和播客片断,开设读者论坛,开办网站,使报纸的订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申请主页,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服务,等等。《华尔街日报》这次改版的目的,正如其发行人克洛维奇所说:“通过印刷版和网络版的配合,让读者一整天都离不开《华尔街日报》。”[11]

自2002年以来,甘尼特报业集团先后投资Careerbuilder、topix等8个数字化项目,试图以此作为数字化腾飞的平台,但由于没有传统报纸内部资源的有力配合,其数字化项目规模和发展前景都受到制约。为此,甘尼特大力推行“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什么是“信息中心”?甘尼特首席执行官Craig•Dubow的解释是:“信息中心”是以受众需求及参与为核心,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采集并新闻和信息的模式。在“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下,采集受众需要的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和信息,然后在受众喜欢的时间、地点、终端。在操作中,“信息中心”具体化为7项改革:数据(Data)、公共服务(publicService)、社区对话(CommunityConvers-ation)、本地(Local)、个性化内容(CustomContent)、多媒体(multimedia)、数字(Digital)。[12]“信息中心”框架下的七项改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数字化转型。改革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报纸记者转变为24小时发稿,采访设备由笔和纸转变为多媒体,生产内容由单纯的新闻转变为博客、数据库、网上社区等,配套措施是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转向以数字化媒体为核心。

在国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实施了“5i”战略,《辽沈晚报》全面推进“eS”数字化服务。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5i”发展战略即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纸(i-paper)、公共视频(i-street)和以前的网站(i-net)。前四项工程分别于2006年1月、3月、6月和9月正式推出。“5i”工程涵盖了无线、宽频、户外、新介质等四个主要领域,形成信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无人不晓”的布局。

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服务是“eS工程”。“e”是“数字化”的代名词,“S”是“Service”(服务)的缩写,其精髓是“在数字化时代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辽沈晚报制定了“3e”法则,并以此来指导各类新媒体项目的开发与拓展。“3e”即everymedia(全媒体),指内容采集与生成在技术形态上具有多元性,简称“e-media”;everyplatform(全平台),指内容在实施手段上呈现多介质,简称“e-platform”;everytime(全天候),指内容采集及在时间坐标中没有断点,简称“e-time”。目前,辽沈晚报正在3e的基础上探索论证具有接续延伸意义的“4e”和“5e”。4e是指everywhere(全覆盖),其含义为提供的内容在地理广度和人群类别上完全告别死角区域,实现完全覆盖,简称“e-where”;5e是指everyDemand(全搜索),意为在售后环节中以数据库的形态提供强大的、无所遗漏的回访式内容搜索功能,简称“e-Demand”。全覆盖与全搜索是对3e的有力补充及拓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报业集团基本上是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而中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还是单一的报业,这既与中国报业发展不成熟有关,也与现行的行业壁垒、地域壁垒、资金壁垒等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如此,跨媒体跨地域是报业集团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内一些传媒集团对此进行了尝试,比如报业与广电合并的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和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

2006年11月28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正式合并,组建了成都传媒集团,由此开启了“跨媒体融合”之路,成为我国省会城市首家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态的新型综合传媒集团。此前,佛山和牡丹江、红河等地级市已经将报纸和广电合并组建了跨媒体传媒集团。

成都传媒集团成立一年多来,在构建现代化跨媒体发展的传媒集团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报纸和广电两大板块初步实现了内容融合、产业融合、人事融合、体制机制融合、品牌融合。在新闻宣传方面,形成了“新闻宣传统一指挥,不同媒体分类指导”的新闻宣传管理制度。在探索建立新体制方面,针对目前媒体管理格局为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分业管理”的现实,为促进媒介融合,主要采取了干部交流任职和岗位管理制度。在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建立了集团结算和审计中心制度,建立健全对集团经营单位和单元的经营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13]

注释:

[1]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载《新闻界》,2006年第1期。

[2]吴海民:《中国传媒打变局――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载《今传媒》,2005年第12期。

[3](美)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4]andrewnachison,Goodbusinessorgoodjournalism?Lessonsfromthebleedingedge,apresentationtotheworldeditors’Forum,HongKong,June5,2001。

[5]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的走向》,。

[6]刘景来:《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载《中国报业》,2007年第11期。

[7]黄小蓉:《创新党报合作的思路与机制》,载《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8]刘景来《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载《中国报业》,2007年第11期。

[9]石磊:《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从报纸消亡论说起》,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10]陈昌凤:《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模式探析》,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

[11]参见郦辛:《华尔街日报:紧密结合网络的新型报纸》,载《网络传播》,2006年第2期。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5

新媒体技术的知识衔接

要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新媒体所识别和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所用到的技术从现在来看应包含pDF、XmL、CSS、JavaScript和HtmL5等。除pDF外,其他各部分如果独立讲授给印刷专业的学生,其内容和传统印刷课程的联系较少,理解难度大,相应的训练还非常不足。在现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和制作的市场远不完善,供需双方都还在摸索,学生以此作为职业方向的市场成熟度还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将上述新技术和传统印刷课程结合的平台就非常有必要,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深入接触新技术、新问题,同时所学内容在当前印刷业中也有用武之地。基于这个分析,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可以充当这个平台。因为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和传统印前总体相似,且数字印刷也包含了不少新媒体内容制作所必须掌握的it技术。比如版式编排、字体、图像处理等方面和传统印前是一致的,pDF文件整理、色彩管理等既与传统印前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部分则正好是新媒体内容所必须了解的。除此之外,数字印刷的核心特色是数据的可变性。数据整理离不开数据库技术,这是印刷工程之前较少接触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向新媒体技术转型绕不开的内容。因此,针对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印刷工艺应用的基础上,逐渐熟悉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总结出“XmL+inDesign”可变数据印刷教学内容。该内容既包含了传统的版面设计基础,也加入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内容,如XmL单纯提供数据(内容),inDesign则提供版式,二者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可变信息的版式化。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mL基础、多种文件导出XmL数据、XmL修改与验证、inDesign样式、inDesign与XmL、XmL导入inDesign、标签映射、样式与标签映射、输出pDF等。从实践效果看,inDesign作为专业排版软件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而XmL作为数据存储工具相比于其他专业数据库更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在学生学了一部分网络知识之后,对HtmL的认知会迁移到XmL上来。

新媒体技术教学体系

XmL与inDesign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变数据印刷。XmL还是各种数字媒体常用的内容存储格式。而inDesig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排版,除了可变数据之外,inDesign还支持JavaScript开发的脚本,这些脚本可以为版面设计提供各种自动化工具。因此,以大家熟悉的inDesign为平台,学生可以把JavaScript作为印前开发工具,也是在传统平台上实践新技术的一个方式,从而为数字内容制作的转型做好技术储备。JavaScript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该脚本语言和HtmL5实现在各种媒体上以恰当的格式内容。

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6

在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传统广电媒体如何站稳脚跟,谋求新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内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化准入条款让国外传媒巨头有机会登陆中国,国内传媒从收视份额到广告市场早已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网络崛起带来的政策变通以及其它行业向广电领域的渗透,造成广电媒体内挤外压腹背受敌的生存态势。核心竞争力成为广电传媒生存与发展的方舟。

首先,内容和品牌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高质量的品牌节目永远是广电传媒争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焦点所在,也是广电传媒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品牌栏目、精品节目,才能得到受众青睐,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www.133229.Com

其次,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广电媒体是高科技含量行业,科技是推动广播电视不断发展的基础。广电传媒要发展,就要积极占领广电传媒技术的制高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新一轮广播电视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广电集团纷纷与电信、网络签定协议,推动移动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和宽带网络新业务的开展;进一步实现三网的业务整合,希望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运营、统一新增业务的开发和建设,是跨行业的联合,也是高新技术的联合。2007年6月1日,鑫诺三号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可同时支持200余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主要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直播电视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用户提供服务,牵引千亿产业规模,对实现广播电视全人口覆盖,开展电视直播业务等具有重大意义。卫星直播业务除了可以开展免费和付费频道等业务外,机顶盒、卫星接收器制造商都将获益。借助直播卫星带来的丰富频道资源,还可展开手机电视等多网融合的业务。

最后,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广电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解放和发展传媒生产力,激活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是广电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广电传媒要抓住机遇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使传媒变得更有效率和竞争力。

对外融合网络优势

广电面临的真正问题,一是行业收入过低,二是逐渐被边缘化。而这都需要依靠数字化解决。数字化使广电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现实”,跨系统的合作,价值大于简单叠加。随着数字广播电视的实现,信息传播将成为新的增值业务。一方面,电视的交互性、信息的按需所取将发挥得更强,遥控器可能要作全新的功能键改变,可输入文字,按需发出个性请求。技术的进步把网络的集束信息传送入电视系统内,形成网络性电视;另一方面,网络的功能也更加完善成熟,即时的影视节目可以在网上同步共享,更多的展现直观现场、画面冲击力强的声画信息。

在融合大势中,广电凭借的是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数字平台上与其它渠道(电信、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强势内容向其他渠道的输出从而获得新的盈利空间。广电的盈利之道在很大程度上要消融和其它行业的壁垒。

2005年7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倡导推进城市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同时面向政府、社会和家庭,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提供政务、文化、教育、就业、金融、生活资讯等本地化、专业化信息服务,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允许具备条件的试点单位开展视频点播业务,在确保国有广播影视单位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可以吸收境内非公有资本参与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及业务开发。鼓励率先实施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试点单位,采用联合、合作、投资入股以及兼并等方式,跨地区从事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和业务开发。

广电媒体加紧建立数字内容资源管理系统,为节目采编、制作、播出部门搭建互联互通、操作方便的资源共享平台,为频道频率播出、视频点播、网上播出等不同渠道提供不同的数字内容信息服务,电台、电视台正从传统的节目提供商向现代化的综合数字内容服务商转变。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在争议中逐渐露出真面目,移动电视成为许多城市公交、出租等交通工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线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继续探索建立盈利模式,扩大用户群,争取有更大的影响力。

制约发展的瓶颈

第一,三网分立。在日本,地铁车厢里几乎人人都在用3g手机收看电视节目,这些手机只要植入一个芯片就能接受电视台空中无线信号。这在中国似乎不可想象,因为移动接受几乎被看似先进的有线电视网络“封杀”,这样的系统分布倒给未来中国的3g运营商——电信商提供了大把捞钱的基础。日本用户只靠一点手机换代的钱就能实现手机看电视,但中国用户要花高得无法比拟的移动资费才能“梦想成真”。同日本相比,我国电信电视网络建设扩张的绝对速度是领先的,电视制播系统已完成数字化更新换代;终端接受机顶盒和数字高清电视也蓄势待发,而且中国城市有线电视网的覆盖率超过日本。但在其它方面,日本电视业似乎更有优势。日本电视广播传输网络,在接入端可以和电信互联网汇合,这不同于我国广电网电信网分置分立投资运营,因而造成广电网与电信网并行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电信业与广电业向来井水不犯河水,iptv的造访使二者关系变得微妙。随着网络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和网络流媒体等新型信息媒体的诞生,广电网络自然垄断的历史行将结束,不仅传统业务受到挑战,综合业务也未见有大的起色,内部受行业竞争挤迫,外部受各综合运营商的市场和技术手段压力,举步维艰,困难重重。②中国电信运营商已为2.5g或3g网移动流视频业务制定清晰的商业模式,但鉴于不同的监管部门和方式,广播形式的电视技术在政府监管、技术采纳和商业模式等方面仍存在变数。

第二,合作的低效率。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合作,如果没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之前盲目投资,很容易就成了“烧钱”,带来的是虚幻的“眼球效应”,没有带来实际的利益。这种纯粹由资本支撑的“泡沫经济”最终将迅速破灭。保持“用户黏度”即“黏”住用户,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起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没有采访权,它的新闻全部来自传统媒体,后者总是争先恐后地送上自己的劳动成果,唯恐落后了就会失去网络上的影响力。结果是网络用别人的内容成就了自己的品牌,创造了自己的广告收入,网络不用分一杯羹给新闻的提供者。更要命的是,还抢走了这些媒体的受众,于是传统媒体成为了某些门户网站的cp,他们正在逐渐失去直接面对读者的渠道,沦为免费打工助手。

第三,缺乏正确的商业模式。传统广电媒体没有渠道成为内容提供商,网络、电信没有节目内容成为渠道运营商。目前,我国的新媒体电视市场在内容提供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互动及具体营销操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怎样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流媒体节目,从而获得最大流量?在猖獗的网络盗版行为面前,节目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如何解决?内容提供商缺乏网络资源、账单收费渠道,如何准确、及时地掌握自己的运营情况?

未来发展之路

美国著名新媒介技术专家菲德勒提出的考察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6个基本原则,为我们从整体上、历史上把握媒介演变提供了参照。这6个基本原则是:⑴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式的发展。⑵形态变化。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⑶增殖。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通过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传播代码传承下去和普及开来。⑷生存。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以及媒介企业,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都会被迫去适应和变化。⑸机遇和需要。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而被广泛地采用的,开发新媒介技术,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上的理由。⑹延时采用。新媒介技术要想变成商业成功,总是要花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需要人类一代人的时间。③据此推测,广电媒体和新媒体将“共同生存,共同演进”,并搭乘新媒体继续进化、增殖。为了避免死亡的厄运,广电媒体被迫去适应和变化,变化的趋势就是更丰富,更生动,更便捷。

注释:

①张金辉.《网络时代广电节目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电视》.2006年第5期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艺术”思维;培养体系

1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这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真正开始。发展到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终于形成了一种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综合培养体系。

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涵

2.1“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是“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它解决的是人才培养中的思维理念问题。该概念在《技术-艺术思维》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从思维结构层面来说,“技术-艺术”思维一种将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融为一体的复合型思维。对“技术-艺术”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用技术做艺术。第二,用“技术-艺术”作为手段完成“艺术-设计-语言”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第三,“技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面向一切事物。利用技术-艺术合力想问题、做事情,探索事物结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技术-艺术”思维,为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进军人类思维研究的更高境界,增添了新的角度和力量。

2.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

2.2.1“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将美术类专业培养手段与相关工学培养理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我们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创造能力。在对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服务方面,他们应该既是艺术创意设计家,又是能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艺术造型工程师。

2.2.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构成

(1)课程体系设计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对其最直接的体现,课程体系设计是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设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课程结构,根据我们“技术-艺术”相统一,我们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四类,在这四个类型中,所有课程都按照课程类型被划分到艺术类、技术类、“技术-艺术”类三种类型中。

(2)知识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设计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在构成,他直接告诉了我们要培养什么养的人才,该人才具有什么能力。按照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包括理论课、艺术类型课程、技术类型课程、“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实践类型课程五个层次。

(3)师资结构建设

师资结构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支撑,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师资队伍的机构对专业的培养体系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运行的有力保障。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有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实验室的支持。对于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比如实验设备、仪器、实验场所等,软件指的是学生进行“技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技术应该处于该技术前沿领域。

(5)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最终实践成果的体现。这里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技术-艺术”作品教学,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平台的综合实践。系统开展和研究学生就业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素质、有作品的人才”。

2.3“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特点

首先,“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身特点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学科的综合性,它是美术学、艺术学、工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专业,其中既有感性思维为主的美术学等艺术类课程,又有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工学的技术类课程,而以“技术-艺术”思维为主的这种培养体系就是针对这种交叉学科特点而设的,

其次,“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强调以作品教学为驱动,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艺术表达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特点。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是巩固艺术理论、提高技术应用和加深对技术-艺术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这种强调作品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混合上,这种混合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要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教室、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作品教学为契机的体系改革。

第三,“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具有强调主体性特点。这里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技术-艺术”思维的了解和践行,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安排、对新技术的学习、对艺术现象的评价、对学生“技术-艺术”创作的指导等。二是学生主体。学生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的完成是教师教学的最终体现,在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创作类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3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顺应时展而生的新专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在分析专业特点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综合考虑,最后制定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法.“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套还在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它也会不断更新其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8

作者:赵琛单位: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计算机数字技术对艺术推波助澜的同时,带来了“重技术,轻创新”的问题值得深思。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活动受制于计算机、程序等硬件框架中,难以真正实现设计艺术创新的突破。设计作品的优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度来决定,而我们从这几年学生的设计作品和课程作业不难看出,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和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辅助软件,学生极其不重视设计理念的形成,忽视在设计语言方面的突破,重形式、轻内涵,一心埋在数据材料库里东拼西凑,很多作业都缺乏设计原创性。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创作的基础,其成果依存于计算机处理技术,因而其兼具了艺术表现和技术特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播理念。因此,计算机数字网络时代更需要清晰、独创而富含文化底蕴的设计艺术创新,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作为一门创新性学科,需要设计主体具有超强的行业前瞻性和创造意识,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设计主体整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架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支柱。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目标即是在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同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设计艺术人才,教学的重心仍旧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首先,设计理念的创新是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的基础,它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解决问题和进行思想交流的核心。设计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等艺术形式都是在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计算机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设计表现工具,在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似曾相识”的设计作品也是比比皆是。这说明设计理念创新在数字媒体艺术活动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设计理念的创新需要设计者具备广泛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在变化万千的设计领域中不断传达有益而独到的设计理念。其次,设计理念的准确传达需要结合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语言来实现。语言是传达信息的媒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新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是决定设计理念传达准确的关键,其直接性、准确性和独特性在人们交流思想、文化传播、信息交互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语言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明白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计算机技术为设计语言创新提供了新的艺术样式,它是区别于语言这种理性符号系统的另一符号系统,因此,加强对计算机数字媒体语言的创新性研究十分重要。

通过仔细探寻生活中一切可能采用的元素,结合技术创新充实到设计语言的创新中,使得设计语言的创新形式能够准确独到地阐述设计理念。创新是人们对过去经验或知识的超越而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设计艺术的灵魂,但是创新并不是对传统的抛弃,而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精神和文化精髓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加之以拓展丰富的设计语言并辅之以先进的技术。尽管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基础之上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但是它仍然需要在技术的基础上体现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这是设计艺术的核心所在,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蓬勃发展的根基所在。结语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其既体现了艺术的个性化,也实现了学科的多元化,它将艺术、科学和社会经济整合为一体,努力实现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潜质的挖掘,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因此,计算机时代下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要求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技术素质同时,也要提供学生具有开放性、行业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探索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科技展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全面开发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所需要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而努力。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Z2011-02。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8-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由此,国内高校近些年来陆续开设了针对这些新媒体研究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查阅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的该专业介绍,大部分都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二、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解析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2008年开始招生的,该专业归属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课程设计多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拓展而来,课程教师主要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办学要求,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是新疆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合计970学时,占总学时的36.5%,这部分课程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不同高校会有所差异,但校内不再具有可调整性和设计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四部分。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电子技术基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构成设计、大众传播与文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网络编程语言、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节目编导、新疆地方民俗学、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从这份课程教学计划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1)广而失专。所设计的课程涉及学科多,面向领域广,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影视制作、广告、民俗文化、电视节目、传播学等多领域,培养目标凸显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但在追求全面、强调复合型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专业的方向性,丧失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学不精,貌似就业领域宽广,实际没有就业能力。

2)课程设计凌乱,缺乏系统性。从这些跨度较大、涉及学科领域面广的课程设计中,看似都与数字媒体相关,但很难厘清学科知识的层次关系,无法形成一个知识学习中必需的循序渐进、由浅显到精通的系统化进程。

3)知识建构缺乏体系,能力发展不能渐进。纵观课程设计,专业选修课课一般是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发展专业方向提供的深化学习在上面的专业选修课里,我们看到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并非是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提高,而是方向拓展的基础课程。而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有利于专业方向深化,但设计这类课程还是要与前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的相关和发展关系,科学的设计发展专业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过于偏爱于培养复合人才,并为这一目标而赋予实践,开设了许多跨学科门类课程,形成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局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堆砌和求全倾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支撑的学科平台也不一样。各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相应的岗位输出相应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要使学生有所学、有所用,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办学建设十分重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传统学科优势与本专业的技术特色,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主要教学科研方向设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次在这个主要专业大平台的背景下再确定把“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站”、“电子出版物”、“短片创作”作为四个专业小方向,以利于毕业生就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属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非艺术招生。由于该专业是由教育技术信息系拓展而来,由此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学设备条件上及教师配置上多来自于教育技术专业或受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非艺术招生,在办学的起点上与艺术院校就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产出。依托于教育技术专业,其可借用优势就是信息技术教育下影视技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相比较而言,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如建设有篮箱演播室、数字非线性编辑室、数字高清影像工作室、摄影室等,并相应配置了包括高清摄像机在内的多套设备。该系现有的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研究方向在影视方面。因此,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虽然没有刻意界定培养方向,但实际办学上应该清楚自己的办学方向应该在影视方向。其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这个培养目标里面,涉及4个关键词:影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从学科角度看,本专业首先立足于影视,拓展于数字媒体,是影视专业在数字媒体方向的发展。从知识体系看,本专业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实践。由此,笔者以为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目前的校本实情,培养方向定位在影视方向,以后随着发展,可以逐步开拓别的方向,如网络传播方向、游戏动漫方向等;

2)知识结构属于跨学科的该专业,涉及学科面大,相关课程多,而在目标定位明确之下,该课程设计以影视技术和艺术为主体,拓展与影视有关的新数字媒体、新数字传播等方面的课程;

3)本着技术是创作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张扬的原则,将技术性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升艺术成果。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关联因素很多,如公共基础课里面会有大学生素养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专业课程里面也会有影视技术类、艺术创作类、数字媒体传播类等方面课程,而且作为本科教学的四年计划,每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和课时都互相影响。依据新疆师范大学教学实际和新疆区情,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文学剧作、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视听语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数字摄像、数字图形处理、大众传播与文化、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数字影视特技、影视广告、影视节目编导、新传媒技术、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制片与项目管理、播音与主持、文化人类学、CG艺术赏析、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这个设计有三个不变,一是保持原先的总学时、总学分和周学时数不变,二是保持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不变,三是原来的教学计划模块不变。保持了这三个不变,也就回避了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层面的教学设计,虽然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对于本科生四年培养显得并不全面和科学,但这些的做法在实践中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

与原有的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有了这样一些特点:

1)课程的关联度提高,专业方向更为明确突出。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循序发展、层层递进。

3)依据本专业特点,在专业拓展方面趋向于数字化和传媒化,如影视广告制作方面、网络传播方面等。

4)通过文学剧作、传播文化、文化人类学等内容的补充,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影视创作的内在功力。

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

尽管在教学计划里规定了一些课程的实验课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实践活动,但它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程度,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依据我们以往的部分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这样一些设计:

1)扎实学好影视课程的相关素养课程,提高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素养,为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如开设相关课程、相关讲座、相关话题讨论以及参观、参与一些相关活动等。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一方面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联、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实验课程不再是验证性操作,而是创作型的开发。

3)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是数字化的作品,作业不再可以抄袭、复制,评价作业的方式也不再是教师的批阅,而是公开展览,接收大众(广大师生)的点评。我们一些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展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常态化。

4)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强调团队精神,强化协作学习意识。如电视短片的创作等。

5)建立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鼓励爱好相近、专业特长明显的学生群组发挥优势,多出专项精品,带动专业发展。如现在已经发展的“黑眼睛摄像协会”“Chapet影剧社”等不仅带动了专业的学习,而且也在全校产生了影响力。

6)与社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关系,在社会中建立我们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同时也使这些单位与我们学校的教学及教学活动相关联,共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如我们前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实习就是进入到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在这些单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7)结合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学习的集中深化,也是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由此,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做到“四化”,那就是方向化——本着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一体化——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协作化——毕业创作应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精品化——力求毕业作品精品化。

8)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专业活动和作品大赛,以精品作示范,以成果带发展。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设计,我们旨在不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本文论及的教学设计虽然学科面小了,但能力更强了,更专了,实际的就业面也就更宽了。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篇10

数字传播技术和业态的日新月异,为报业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环境技术支持和新的发展空间,报业创新浪潮正在加速涌动。

1、以战略为轴心创新发展模式

报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因此,数字化转型中一个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在报社或报业集团的总体战略框架内,顺应数字报业的发展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报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这种创新性突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定位 报业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要充分认识到,报业单位欲在数字时代争取主动,就必须突破传播介质束缚,解决自身定位问题,即主动尝试从报刊向新媒体的平滑过度,尽早实现从传统纸质媒体经营机构向数字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变。只有解决了定位问题,报业单位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内外部资源,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占领信息传播和媒介经营的制高点。

创新目标 目前,国内报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虽然脱离了沿袭多年的报纸翻版形式,但由于战略目标设计不够清晰,新媒体平台大都依然是报纸的配角和附庸,其主要功能仍是为集团下属的各类报刊提供互动,其运营模式仍留有传统报业的明显痕迹。

因此,报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突破传统报业的藩篱,遵循新媒体运行规律,在发展目标上寻求突破,谋求报业集团向文化传播集团的成功转型。要赋予数字平台更多功能,整合优势资源助推新媒体发展,通过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努力使其成长为区域性、专业化、多媒体的数字信息平台,成为报业机构突围数字时代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收益的主要增长点,为报业转型提供先期试验。

创新流程 为确保战略目标实现,报业机构必须变革传统的信息采集、加工、生成和方式,一方面要提高新媒体传播时效,努力实现新闻信息的即时、滚动播报;另一方面要在原创新闻的多种终端上下功夫,同时要切合新媒体分众对等传播的个性特征,引导受众更多地参与内容制作环节,分享体验经济的成果。

所有这些,都与信息传播的流程再造紧密关联。因此,数字报业要建立起四个专业平台:数字信息综合开发处理平台、数字信息平台、数字产品营销平台和数字产品客户服务平台,以平台为纽带创新业务组合。每个专业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必须突破报业机构现行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重塑适合数字媒体发展的工作流程和运营体系。

创新机制数字报业媒体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独立法人、一个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主体。按照这样的设计,数字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应该在双轨制下实行有别于传统报业的全新机制,尽可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公司化、运营管理流程化、薪酬激励科学化、内控体系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数字媒体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体制安排和机制保障。

2、以技术为手段创新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新技术革命,不仅推动了新媒体的兴盛,也给报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在近年兴起的报业数字化风潮中,诸如手机报纸、多媒体网络报纸等数字内容产品的出现,已经部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

在it产业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壁垒已被打破,数字技术不再为某一行业专有,鉴于此,借鉴新媒体的信息技术优势,为数字内容生成、传播方式多元提供技术支持,是报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对受众和用户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和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数字报业要适时引入BBS、RSS、BLoG等技术,并不断追踪信息传播技术成果,通过构建数字技术平台,重新聚合新闻信息、生活资讯等核心内容资源,满足社会新生力量的体验式阅读需求和信息消费习惯。

上述四个专业化平台建设,既是数字报业流程再造的内容组成,也是其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能否按照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创新传播模式,搭建起完备的新型技术支持体系,是全面打造数字报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8月启动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为报业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导向和示范。

数字报业的技术创新还应涵盖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数字报业数据库建设等领域,整合、管理、开发、利用好这些被闲置的内容资源,是报业机构创新产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3、以内容为核心创新价值模式

与新媒体相比,报业所拥有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具有流程严谨、效率较高、功能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报业的数字化进程,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通过整合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资源,创造出符合数字报业发展规律的新的价值模式。

传统报业的价值链如同一条单线流动的山间小溪,即报纸出版―印刷―发行―广告,报业经营的价值增值过程,始终在这一链条的单向行进中实现,而其原点和核心,仍是内容信息的生产和。面对新媒体挑战,处于内容创意产业核心层面的报业,既要尽快做大做强属于自己的数字信息生产平台,更要快速适应媒介产业变革的新形势,着力实现信息生产―信息―信息增值的功能回归,通过变革原创内容生产方式和深加工方式,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多点,拓展价值增值渠道,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不同介质传播平台提供内容服务,满足多种信息消费终端的客户需求,开创出放射状的数字报业价值模式。

在数字传播时代,报业机构的数字信息平台也是用户自主生产和原创内容的强大资讯平台。报业机构的专业化内容生产和网民自主生产既可以各自独立运行,也可以适时融合。报纸能够借助网络传播和网民互动扩大原创内容的议程设置效应,优化报业选题效果;网民原创内容也能够为传统报纸提供丰富的内容加工素材,并通过报纸的专业化信息核实手段和内容配置能力,形成内容生产和价值增值的良性互动。

4、以品牌为依托创新盈利模式

报业的另一个明显优势是,其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和围绕品牌产生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使报业机构在真切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困扰和压力时,也同样面临着十分丰厚的市场机遇。新媒体对报业价值链的切割,看似分流了报业收益,却也因此培育和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预示着传统媒体足以依托品牌优势,在部分关键节点上寻求突破,延伸品牌优势,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数据库资源的线上线下销售 对长期以来一次性消费的新闻信息易碎品进行集成加工,并对行业或区域综合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建立起分级管理使用的强大专业化数据库。利用品牌影响,报业机构在向社会提供专业数据库销售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会员共享数据资源,为其提供无偿服务,其中,核心信息资源可适当收费,以此聚合出庞大的数据库使用人群和数据平台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备的会员数据库。

会员数据库是报业机构开展深度营销的又一块核心资源。报业机构既可以据此服务于传统的报纸发行、广告,提高报纸精准发行率和广告有效达到率;也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会员人群,准确设计数字信启、产品和网络服务项目,吸纳高粘度用户,增加营业收入;还可以与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商品批零机构展开信息资源合作,通过有效推进商业投放,赢得经济收益。

分类广告的网络平滑移动 网络媒体独有的海量陈列和容纳,相对低廉的制作和运营成本,使其理所当然成为吸纳分类广告的天然沃土。报业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媒体的这一先天优势,强力打造专业细分的网络信息平台,极力促成分类广告向网络平台的平滑移动,或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提供增值服务,稳定客户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国内分类广告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报业机构广告经营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大(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为35%~60%),报业机构应力戒患得患失心理和条块分割局限,扶持自己的网络媒体扩大流量,吸引分类广告,尽快把这块蛋糕做大。在拥有了先发优势后,一旦报业网站成长为信息细分、门类齐全的区域综合信息平台或专业领域权威资讯平台,流量+分类,将会为数字报业创造巨大的商业利润。

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社群营销与数据库营销等品牌延伸服务同理,报业数字平台在聚集起大量人气后,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这种影响力优势转化为商业优势:一方面,利用网络数字交易平台,开展网上购物、代交费用、代办事务等电子商务活动;另一方面,以网络推介和网上路演等信息传播为基础,开展线下商品直销业务,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网络社区的消费人群,设计组织汽车、住房、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等大型团购活动;以及利用品牌影响力,同一集团的不同介质媒体联手组织行业会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拓展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5.以竞合为策略创新整合模式

数字化转型是报业的一次深层次革命,为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应该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业内外资源。

为了深度整合产业和社会资源,报业机构理应对影响自身数字化进程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透彻分析,在研究和布局中不断强化这样的观念:无论是业内的竞争对手,还是业外的潜在竞争者、上下游经营者、社会利益相关者,都是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产业资源。

以这种理念为先导,报业机构要尽可能消解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对数字转型的不利影响,促其发挥积极作用,为自身的战略实施、融通资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能力和环境支持。在产业资源整合方面,报业机构要重点谋求与成熟度较高的新媒体机构的战略合作,科学移植其成功的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提高新老媒体的融合度,尽可能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机会成本。即使对于竞争对手,如果对方能够在资源共享、业务重组、市场维护等方面提供帮助,也应积极谋求合作,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数字报业的未来形态选择

1、便携式电子报纸

纸质报纸尽管目前是报业机构新闻内容最主要的呈现介质,但新型电子报纸出现并走入中国报业,带动了数字时代新的阅读体验。

美国e-ink公司最新研制的电子纸张产品,只有0.3毫米厚,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发生字面的扭曲;支持以无线的方式下载文本内容,可以随时进行阅读内容的网络刷新和内容改写。e-ink公司正在试验一种“彩色样纸”,这为研发电子杂志和电子报纸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2006年4月15日,作为4i数字战略的重要组成,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了全球第一份电子报,陆续在部分高端用户中推行。2006年10月25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电子报纸――《宁波播报》,作为网络互动多媒体报纸――“播报”的内容延伸和形态拓展。2006年10月27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面发行集团系列报刊电子报。

上述报业机构选取的电子纸阅读器体积有一本书大小,与阅读纸介质一样舒适,该阅读器运用HtmL和pDF格式,保持了报纸的视觉形态,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离线阅读。

前不久,一家专业生产电子报纸阅读器的企业落户广州,标志着与西方同步发展的电子纸产品,正在中国快速进入产业化轨道。随着电子纸产品在彩色显示和视频显示等领域的技术飞跃,一场改变阅读观念的风暴将会狂飙骤起,传统印刷报纸的传播介质革命将给报业带来新的生机,并加速媒介产业的多媒体融合。

2、实时更新的网络报纸

实时更新的网络报纸突破了传统报纸的出版周期限制,通过网络平台随时最新的新闻信息,并采取网络文字、音频、视频直播等形式,实现重大新闻的现场同步播报。

网络报纸不是对新闻信息的简单快速陈列和随心所欲,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传统报纸的版面、版组等视觉形态,和新闻呈现形式、图文编排技巧等精细化特征,内容和形式更具时尚魅力,并吸纳更多的数字传播元素,从而固化为符合数字出版特征的网络新闻纸。

网络报纸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报业机构的业务流程和价值组合。产品生产通过采编部门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即报纸发行也突破了现实的行业和地域限制,更多地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来实现最大化。面对这一可能很快出现的新变化,报业的印刷、广告、发行等传统经营业务价值链,必须尽快围绕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拓展新型业务,重塑价值形态。

近年来,传统媒体对数字技术平台、新闻出版资源的全面整合和重新构建,已经为网络报纸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在提升网络媒体地位、大力建设技术平台的同时,将新闻信息在新华网、人民网上的时间前置,基本实现了重大新闻信息的即时传播。从2006年开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面打造“南方新闻数码港”,通过数码港建设,打破直线型传统采编的时空限制,将新闻的采集、制作、等传统过程融入信息化数字化流程,建立全新的滚动采编和信息整合制度,实现新闻及相关信息的适时、互动、个性化,并将南方新闻数码港发展成为集团的新闻采编指挥制作中心、新闻内容整合和增值开发数据库、各种不同媒体与受众、客户之间的互动平台。

3、跨媒体的数字报纸

数字传播技术的飞跃,已经和正在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通信服务等行业界线,在更大的信息产业背景下重建传媒业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发展起来的未来数字报纸,将力求以图文、音频、视频、FLaSH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并通过有线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两大通道实现多种终端的。

这样的数字媒体,与现在的纸质报纸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信息采集方式上,将同时运用文字记录、摄影、摄录等多种手段;在信息方式上,将以自身的数字平台为主渠道,以不同形式的产品生成,同时登陆pC、手机、电视机、便携式阅读器等多种信息接收终端;在盈利模式上,将依靠广告营收和内容收费等多种形式,广告也将更多地采取植入式等便于消费者接受的新形态。

4、以社群定制为特征、报网合一形态的复合型报纸

随着报纸市场的萎缩和大众报纸的衰落,传播市场的细分化和专业化将有限度强化报纸的信息服务功能,并为数字报业提供一个新的成长空间,这就是,为特殊人群提供分众化的定制信息服务。

这样的报纸可随着社会人群的集聚和分化衍生出更多形式,但报纸此时已经退居二线,数字传播将扮演着主要角色,信息消费终端将根据用户选择而定。竞争激烈的传播市场,将促进相关信息服务更加个性化、人性化,这种量身定做的传播模式,将大大提高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孕育出新的社群盈利空间。

5、以数字出版为辅助的深度解释类纸质报纸

数字时代的最大缺陷是,通过多种渠道蜂拥而至的海量信息真伪并存,是非难辨,让人无所适从。此时,渴望提供信息甄别、核实、解释、判断等服务的市场需求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