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略制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46

品牌策略制定篇1

【关键词】高端定制maYoR品牌营销有效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装打扮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服装行业高速发展,以求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经受住严峻的考验,从而打造一流的服装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服装企业形象,以使我国本土的服装企业能够打入国际市场中,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服装行业并不是现如今最具潜力的高科技行业,但其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一、品牌现状分析

maYoR品牌是雅戈尔集团旗下的高端服装品牌,被人称之为“市长服饰”,其是我国第一个以行政领袖和高端成功人士为消费对象的男装品牌。所采用的服装面料具有全球顶级质量,所应用的工艺更是具有高水平,力求打造适合高端人士的休闲服装和西服正装。maYoR品牌男装的服饰在低调中突显了奢华,在含蓄中体现了大气,其品牌的创造并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展现成功人士的成熟魅力和气质。maYoR品牌具有一对一的管家服务,私人定制更是突显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力求打造消费者专属的时尚服饰。近年来,雅戈尔集团大力发展,据最新信息显示,其在2014年的上半年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为21.7亿,相较于去年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13%,而maYoR品牌的营销收入所占比例较大,促进了雅戈尔集团营业收入的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的服装企业都开始将品牌策略作为核心竞争手段,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化的品牌形象。所谓品牌是一种特有的权益,是一种象征和标志,代表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知识形象。从广义上来说,品牌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具体形象,是富有生命性的,是连接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理性追求,更是消费者在精神方面的诉求,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狭义上来说,品牌是一个企业产品的标记、设计,是用于识别某个产品的符号,并以此与其他企业产品区别开来。品牌服装在发展工程中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创业阶段、产品阶段、品牌阶段和名牌阶段。

在现阶段的maYoR品牌营销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首先,maYoR品牌是雅戈尔集团下打造的高端品牌。雅戈尔集团的发展历程比较长,其坚持以产品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致力于品牌营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市场积累,能够接受市场的考验。无论是在服装设计、面料采购,还是服装生产、营销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maYoR品牌的服装中西结合,将欧美风格和中国本土风格相融合,服务于行政领袖人士,具有丰富的品牌内涵,在行销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其私人定制服务将为其迎来一批忠实的粉丝。

二、现阶段maYoR品牌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maYoR品牌在行销过程中的劣势主要在于:

第一,在实施品牌策略的时候,并未根据其品牌发展的具体状况和品牌内涵来制定合适的品牌策略。由于对消费者的需求不明确与之背道而驰,影响了品牌价值。maYoR品牌强调的是男士的优雅,是成功人士的魅力和品味,其品牌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市场定位上也是走高端服装产品的路线。但随着maYoUR品牌的不断发展,其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maYoR的品牌理念逐渐薄弱,品牌形象在人们的心中慢慢淡化,从而导致品牌的扭曲变形。

第二,随着maYoR品牌的高速发展,雅戈尔企业将资金过多的投入与专卖店的建设中,对专卖店的管理欠佳,未能将资金投入于品牌的提升中,致使其市场份额难以提高。据调查发现,maYoR品牌专卖店在全国各地已经近三百多家,所带来的利润也十分巨大,但是在管理上却有所缺乏,形式比较单一,未能在加盟店、商场柜台等方面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maYoR品牌的营销渠道仍然比较窄,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并未提高,未能实现良好的市场份额效果。其所面临的资本市场投资风险比较高,还需要长时间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所使用的营销手段比较落后,未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没有与当下流行的电子商务相结合,过高成本的营销手段影响了maYoR品牌营销的效果。例如maYoR品牌每年在广告部分所投入的金额在三千万元以上,占整个销售金额的份额约有10%,但是所带来的效果并未实现预期目标。maYoR品牌并未以其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来选择适当的品牌营销手段,未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应用的传统广告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maYoR品牌的发展需求。

三、高端定制maYoR品牌营销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品牌定位策略

在高端定制maYoR品牌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品牌定位策略。首先要确定品牌定位中的各个要素。在定位品牌的时候,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客户的需求,确定品牌的消费对象,选择合适此消费群体的服装风格,在产品类别和价格上要进行科学的定位,选择恰当的营销管道。例如,maYoR品牌将行政领袖作为消费群体,服装的风格是男士正装和休闲装,在设计上融合了国内和国外高端人士所喜爱的形式,低调而奢华。其所采用品牌营销途径主要以专卖店为主,产品价格均是上万。另外,企业品牌的定位要尽可能的展现出其与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要具有差异化和特色性。maYoR品牌要树立其自己的品牌营销理念,力求成为高端人士的私人市场顾问,要不断地丰富品牌文化内涵,从各种服饰中突显出成功男士的大气、尊贵与亲和。

(二)采用品牌质量和传播策略

高端定制maYoR品牌营销策略,可从质量和宣传两个方面着手。为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必须从服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来控制。首先在面料的选择上,要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适应当下环保工作的要求,选择具有舒适性的面料。maYoR品牌所使用的面料均是全球顶级的羊绒、貂绒、貂毛等,为突出低碳消费,还将汉麻元素融入于品牌服装中;在产品设计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的追求,还需要满足客户在精神上的需求。现阶段maYoR品牌的主要产品有衬衫、西服、尼克服、裤子、围巾等,均能突显客户在社会上的地位。另外,在进行品牌宣传的时候,maYoR品牌可以采用促销宣传手段,聘请形象良好的代言人,开展时装会,以向人们展示maYoR品牌的文化内涵。可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来将maYoR品牌渗透于高端人士的商务圈中。

(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新媒介来提高品牌效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为此,maYoR品牌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将电子商务与品牌策略相结合,以实现品牌的网销化。maYoR充分利用微信这一社交软件来进行品牌营销,用微信搜索“雅戈尔”便能直接选择maYoR品牌的服装。而且其开始进行o2o(onlinetooffline)的营销模式,将宁波银泰商场的专厅作为o2o(onlinetooffline)的线下服务场所。这样的线下服务与利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来筛选服务,另外成交也可在线结算。目前,利用微信平台,maYoR品牌已经有不少的微信客户,上千人成为其忠实粉丝,有效的将零售营销模式与电商行销模式相结合,为maYoR品牌带来不少的效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我国服装行业的消费市场秩序逐渐稳定,服装市场开始走向成熟阶段,转变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方向。服装行业中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大服装企业都开始走品牌竞争道路,以发挥品牌效益,提高服装企业的综合实力。近来年,雅戈尔maYoR高端品牌服装的发展越来越好,所获得的收益逐渐增多,更多的人开始熟悉和认识此品牌,尤其是在当下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发展,为maYoR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丰富了品牌营销手段,为maYoR服装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可丰富企业内涵,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知名度,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巩固企业在服装市场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桂玲,卢安.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0,(16).

[2]郑瑛.论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2.

[3]高晓霞.我国新经济环境下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商,2013,(26).

品牌策略制定篇2

21世纪,汽车行业竞争的重心是汽车的营销,因此如何使用最先进的汽车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是起着经营者密切关注的。汽车的营销不仅应当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向,还应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市场占有份额等,还会对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产生影响,文化营销思维走进人文的视野,尤其是品牌文化营销。本文即讨论了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定义、要素与主要策略,旨在有效的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一、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

汽车的文化营销就是在汽车营销中加入品牌文化营销的概念,不仅提升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加之,更是将汽车文化作为营销策略的核心,通过文化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维持品牌忠诚度。而在汽车的文化营销中,汽车的品牌文化的传播是最为重要的。品牌文化的营销可以很好的满足传播汽车文化、构筑品牌形象、提升市场份额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目前的品牌文化营销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品牌定位存在缺陷。我国的汽车品牌定位普遍为中低档轿车与特殊车型,这种定位的局限直接导致企业动力的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十分艰难,这时由于外国成熟品牌具有更大的合作共赢的空间。我国汽车企业品牌文化存在的上述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在分析汽车品牌文化要素与定位基本方向策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促进品牌文化营销的策略,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

在汽车品牌文化营销中,其构成要素是多层次的。第一层就是表露与消费者面前的、可以真切的感受得到的,即品牌的名称与标志。第二层就是品牌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品牌的利益诉求、情感归属、文化沿袭以及个性化特征。总结下来,汽车品牌文化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即名称、标志、广告、品牌的延伸与管理。

1.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特点,因此企业品牌文化营销中第一位的要素就是品牌的名称。好的品牌名称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出产品的特性,还能很好地转播企业文化,通过最大限度的包含品牌的文化内容还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公民,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君威”在融入中国文化之后,象征威望与气魄,迅速占领了部分高档汽车市场,成为成功人士的坐骑。“宝马”则以尊贵、活力为代名词,成为渴望张扬个性、寻求成功的消费者的首选。可见,品牌名称对于品牌文化的传播、品牌的营销是至关重要的。

2.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具有依附于品牌文化的特点,随着品牌文化的不同产生差异。品牌标志一方面可以从直观上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提升其对品牌的情感依赖。另一方面,品牌标志还能传播品牌文化,影响汽车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例如“别克”的徽章则集中展示了品牌文化的特点,表现了其生动的气韵。此外,品牌标志对于品牌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人们接受信息80%来源于眼睛的特点决定的。

3.品牌广告

一直以来,品牌的广告都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手段,品牌广告不仅以其特殊的方式、巨大的视听震撼力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情感,还能传播汽车文化,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品牌广告也是品牌文化营销中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广告投放之前,必须考虑消费者与广告内容的文化因素,使广告准确的将其品牌信息传达给受众,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促进品牌的文化营销。

4.品牌延伸

品牌的延伸指的是借助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来推出新品牌。品牌延伸一方面可以节省宣传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尽快消除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使消费者更加快速的认同并接受新品牌。例如上海通用借助了“君威”轿车的市场影响力,在对其进行外观、功能上的改变之后,以“君越”命名新品牌进行推广销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品牌管理

在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仅仅树立品牌远远不能保证品牌的长久的生命力,因此进行品牌的管理也是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关键要素。成功的品牌不仅包括品牌名称的确定,还包括从原料到售后服务整个业务流程。只有这个业务流程的决策与行动都符合品牌文化的设定,才能更好的实施汽车的品牌文化营销。劳斯莱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全程的品牌管理不仅传播了汽车品牌文化,还有效地促进了该品牌的营销。

三、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基本方向策略

汽车品牌文化定位的三种策略,即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以及整体形象为定位标准。这三种策略是按照品牌文化内涵的层次来区分的,如果能够很好的实施这三种策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传播汽车文化,又能促进汽车的文化营销。

1.产品特点

产品的特点是品牌文化的基础,以这个方向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不仅可以在同类产品中突出目标产品,还能不断的强化目标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奔驰轿车以安全为品牌定位方向,创造性地设计了安全气囊与安全客舱,使奔驰品牌的安全至上的品牌文化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利益诉求

利益诉求指的是以消费者的利益诉求为基本点对品牌文化进行定位。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认定不是仅依靠其产品特点,而是体现在这个品牌能够实现其利益诉求的满足上。只有以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传播,才能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建立其对品牌的心理依赖,实现品牌的文化营销策略。

3.整体形象

在上述以产品特点、利益诉求为基点进行品牌文化的定位的基础上,以品牌的整体形象为基础来对品牌进行整体定位,不仅能够与消费者建立稳固的心理沟通桥梁,还能保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的数量。企业在对品牌进行整体形象的文化定位时,应当参考目标消费者对其自身的定位,突出表现品牌的独特气质或者文化积淀,这样才能与消费者的自我认知产生共鸣,建立稳固的客户群。

四、传播汽车品牌文化、促进汽车市场营销的途径

本文详细分析了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促进汽车文化营销的几种途径,即对品牌进行战略定位,构筑企业的品牌文化,并且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辅之以不同的促销策略,这样汽车文化营销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播汽车文化,也能有效促进汽车的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

1.对品牌进行战略性重构

对企业品牌文化定位进行战略性的重构,不仅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还能突出品牌特点,使品牌具备长期的、稳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企业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经营,这是因为汽车营销会传播汽车企业的文化。只有构建鲜明的、积极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构建企业文化可以从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独特的品牌文化。其次,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策略时,不仅要掌握为品牌命名的技巧,为品牌树立鲜明的、易于识别的标志,还要以多品牌的策略引领汽车的营销模式。多品牌的营销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竞争对手。最后,还应当掌握品牌延伸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效,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制定区别化的营销策略

制定区别的营销策略就是指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定于与定价,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这种区别化营销策略才能很好的突出产品的特性,在产品文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定价的因素,制定符合产品特点的营销策略。首先,根据不同的产品文化特征来制定营销策略,这是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是最为关注的就是他个人的需要。只有突出产品的服务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传播产品的文化,实现产品的市场营销的目标。其次,产品的不同定价也会影响其营销策略的制定。产品的定价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特征,传播汽车文化,是制定文化营销策略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同的定价可以反映不同的消费理念与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定价文化产品文化的物质化反映。因此,根据产品的文化特征与定价来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才能最大化的传播汽车文化、提高汽车的市场营销效果。

品牌策略制定篇3

反差的根源在哪里?“无牌”为什么以及何种情况能胜“有牌”?……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单的“不做品牌做销量”、或者“非品牌是中小企业的聪明选择”等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笔者从多年的品牌运作实践出发,站在品牌战略管理的高度,将给出迥然不同的回应。

一、品牌资产VS业务资产

其实,所谓“无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尽管比较形象生动,正确的说法其实是“非品牌化”策略。“非品牌化”策略其实也“有牌”,有牌号(或者说商标),只是不具备或者只有很弱的品牌资产。

所以,“非品牌化”策略和“品牌化”策略的差别实质在于是否追求品牌资产驱动。

1、“品牌化”策略的背后是品牌资产驱动

所谓的品牌,指的是具有品牌资产的牌号,正是因为品牌资产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使得品牌成为品牌。

什么是品牌资产?品牌资产是一组与某一品牌的名称及符号相连的品牌权益与负债,它能增加或扣减该品牌所附着的产品或服务所带给该企业或其顾客的价值。品牌资产由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和其它专属性品牌资产构成(如图)。

现在很明白了,“品牌化策略”和“非品牌化”策略的差别在于是否原因或者能够提供附加价值。

对于“品牌化”策略而言,品牌资产和品牌价值的驱动至关重要(如图)。

2、“非品牌化”策略的背后是业务资产驱动

对于“非品牌化”策略而言,既然无法寻求品牌资产的驱动力(如中国温州那些打火机oem厂商绝不可能有zippo那样的品牌资产推动),就必须另寻它途以建立自己的竞争能力。

这种竞争的驱动力量就是业务资产,对于“非品牌化”策略而言,业务资产常常有两种:业务与管理流程、无形资源。

2.1业务与管理流程

那些“非品牌化”策略的采用者常常不余遗力地对其经营流程每一个细小环节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取得成本降低、柔性运作上的经营优势,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2无形资源

以上所叙的业务与管理流程更多的强调对有形资源的运用,然而对于“非品牌化”策略的采用者而言,无形资源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更为有用的业务资产。

“非品牌化”策略可以充分利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无形资产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所以分析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品牌化”策略和“非品牌化”策略的分野在于前者追求品牌资产驱动和后者追求业务资产驱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品牌也可以做销量(实际上interbrand的top100brand大多都是其业务领域内的销量冠军),大中型企业也可以放弃品牌资产方向去追寻业务资产方向(台湾有非常多的大型代工企业都没有品牌化)。

二、品牌驱动因素VS非品牌驱动因素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品牌化”策略和“非品牌化”策略是各有所长的,这意味着这两种策略各有其适用范围。

那么对于一个特定的行业而言,应该采取或者优先采取哪种策略呢?这就涉及到对产业的品牌驱动因素和非品牌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了,如果品牌驱动因素大于非品牌驱动因素,可考虑“品牌化”策略(当然同时企业的实力要足够承担得起品牌建设的资源投入);如果非品牌驱动因素大于品牌驱动因素,可考虑“非品牌化”策略。

1、品牌驱动因素

某些产业(如快速消费品行业)和某个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常常对那些品牌企业相当有利,他们很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因为品牌驱动因素的作用存在。

2、非品牌驱动因素

相反,也有些产业和在某个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常常对那些非品牌化企业相当有利,他们也很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起码有自己的一片领地,这是因为非品牌驱动因素的作用存在。

其实,如果能够善于应用一些非品牌驱动因素,是有可能在动态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以下是哈佛对非品牌性竞争优势的研究结果,值得“非品牌化”策略的采用者进行借鉴。

品牌策略制定篇4

关键词:品牌企业;卷烟市场;营销策略

“十二五”以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方针的迅猛推进,烟草“品牌时代”日趋成熟。当前的行业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由多品牌向少品牌集中,竞争热点向中、高端市场转变,名优中、高档卷烟进一步扩张。今后,国内烟草市场将是大企业的对话、大品牌的角逐,品牌营销当是烟草企业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品牌与卷烟品牌

(一)品牌

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志、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两部分。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如“中华”“白沙”等;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认出、易于记忆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通常由图案、符号或特殊颜色等构成,如天安门前的华表是“中华”烟的标志、仙鹤是“白沙”烟的标志。

(二)卷烟品牌

品牌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卷烟品牌而言,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卷烟品牌价值

卷烟品牌价值主要源于市场,即消费者对卷烟品牌的认可、信赖与忠诚。有学者认为,卷烟品牌价值的形成是以前者为根基,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云南红塔烟草集团曾通过“皇马中国行”的冠名,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同时也增强了一定的海外知名度。从价值传递的角度看,通过与皇马品牌的结合,获取了以前所缺乏的品牌价值构成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2卷烟品牌文化

卷烟品牌文化,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以“七匹狼”品牌为例,从最早的“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到今天“共舞火热豪情”“共舞自由天地”和“共舞巅峰时刻”,总是紧紧围绕“共舞”来做文章,以体现企业内外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即产销双方共创辉煌、同求双赢。

3卷烟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又名品牌人格,它的形成大部分来自情感方面,少部分来自逻辑思维。如湖北中烟“黄鹤楼1916”的包装采用双层专利折叠设计,典雅别致,将其经典缔造、尽显尊贵的品牌个性发挥到极致,上市后几度脱销,成为高档卷烟的典范。

二、卷烟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即为某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当某种需要一旦产生,人们会先想到这一品牌。定位策略是品牌营销的关键,若定位不准,很多后续策略将会偏离方向。对于卷烟品牌而言,根据行业的特点,定位的具体策略有多种。

(一)以目标消费者市场为导向的定位策略

以目标市场为导向的定位瞄准的是消费者。首先,卷烟企业必须对烟草消费群体进行细分,了解不同消费者希望得到怎样不同的利益结果;其次,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消费者市场;最后,确定本企业能够为这部分目标群体创造和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利益。譬如,湖南常德“芙蓉王”品牌就是以高端消费市场为导向的定位。“芙蓉王”占领高端消费市场的首要策略是“只要贵的”。“芙蓉王”认为,众多高端消费者抽烟并不是为自己抽,而是为别人抽,这种消费心理决定了一个更高档的品牌出现的必要。

(二)以卷烟产品特点为导向的定位策略

由于卷烟产品的特殊性,以本企业产品特点为导向进行的品牌定位不在少数,比较成功的当数郑州的“黄金叶”。“黄金叶”是一个有50余年历史的老品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享誉大江南北,2003年重新崛起,是河南四大名烟之一。新推出的“黄金叶•世纪之光”定位在“100%纯烟丝”,提倡天然本香理念,由于定位独到,一上市就迅速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形成市场热销。以卷烟产品特点为导向定位时,要注意产品特点与品牌的关系,既要使品牌定位与产品特点相关联,又要使品牌定位具有差异性。

(三)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位策略

在卷烟企业中,以竞争为导向的品牌定位分为两种:一是以本企业产品为竞争对手。譬如,卷烟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改造老产品、推出新品时,有时新、老产品在市场上会同时存在。其实两个产品的差别不大,但通过给新产品赋予新的概念,抓住了消费者不断追求新鲜和变化的心理,这就是以自己产品为竞争导向的定位;二是根据竞品定位,针对竞争对手产品不断推出新产品,给消费者全新的感觉,促使购买。除上述三大定位策略外,实践中卷烟品牌定位的具体做法尚有:以情感心理为导向的定位,如“利群”;以利益为导向的定位,如“金圣”;以激情为导向的定位,如“七匹狼”;以价值为导向的定位,如“中华”。卷烟品牌定位是卷烟品牌建设的龙头,是核心诉求,产品包装、传播推广等策略都要与定位相一致。

三、卷烟品牌包装策略

为便于消费者认知、传诵和记忆,烟草品牌的包装设计日趋重要。通过产品名称、色彩、图案、材料等可视元素的有机组合,传递卷烟品牌广告诉求、文化内涵等要素,实现品牌营销的目标。

(一)名称设计

卷烟品牌名称,是表达产品风格和品牌内涵的基本载体。如“红双喜”,听其名即能基本了解品牌内涵。另外,在名称的字体设计上也应精心考虑,以适合卷烟品牌风格。

(二)色彩设计

借助卷烟包装的色彩,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的吸味风格和类型。如“中南海”的白色主调很容易让消费者将它和“淡味混合型”联系在一起,搭配的蓝色则较好地诠释了低焦油自主技术。而“红河V8”突破传统的黄白色,采用彰显尊贵的绛红色调,与品牌名称及内涵有了更好的契合。

(三)图案设计

卷烟品牌包装上的图案不仅能传达品牌内涵,更能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八喜”用灯笼图案传递其“祝福、喜庆”之意,“大红鹰”以展开的双翅抽象为表示胜利的英文字母“V”,“娇子”则以熊猫图案阐明其“高贵、悠闲”的品牌主旨。

四、卷烟品牌传播策略

烟草产品受《广告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法规的限制,电视形象广告、户外广告等常用传播手段往往难以言尽其效。以北京知名品牌“中南海”为例,由于相关法规的严格限制,只能通过“科技创新生活”这个广告语宣传品牌文化。调查显示,不少抽过“中南海”的烟民,只知其焦油含量低,却不知它已实现了中药入烟,不清楚添加的中药萃取成分有润喉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更不了解其中药添加技术已在欧美五国注册了专利。由此可见,卷烟品牌传播策略不同于一般产品,要更注重艺术性与创造性。

(一)口碑传播策略

口碑传播指卷烟企业与零售户、零售户与零售户、零售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人际宣传,即所谓的病毒营销。如借助手机这一工具,与电信部门合作,在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以品牌的名义问候广大消费者,或新品上市时通知消费者,还可在零售户的生日等特殊日子里送上真诚祝福,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品牌传播策略的优点是时尚、直接、人性化。

(二)隐性广告传播策略

隐性广告是指将品牌或产品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影视剧、电视节目或其它媒体的各种内容之中,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品牌或产品信息不知不觉地展现给受众,继而达到品牌或产品营销目的的一种策略。以2007年的热播剧《奋斗》与“点八中南海”的合作为例,《奋斗》与“点八中南海”之间本来毫无关联,但因为剧中男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在各种店铺告诉营业员“来盒点八中南海”,一次又一次地在高兴、失落或难受的情绪中点燃“点八中南海”,两者之间也就产生了有趣而有益的关联。随着《奋斗》的热播,“点八中南海”和“中南海”品牌在更广的范围被更多的人关注和记忆。

(三)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接触方式,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向消费者和包括中间商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传播一致的、有说服力的有关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信息,进而与传播对象进行双向沟通以求达到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传播活动和相关的运行机制。卷烟企业运用此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立品牌传播中心,负责单个品牌的传播活动

品牌传播中心的设立是卷烟企业导入、实现imC策略的前提。要为每个品牌设立一个品牌经理,由他来全权负责卷烟品牌的imC计划和执行、监督、评估等活动。各品牌经理之间还应经常进行高效信息互换,从而保证不同品牌的传播行为协调一致。

2建立接触管理体系

品牌营销中的所有接触点都是传播点,都在向消费者传达信息。卷烟企业必须重视接触,尽可能控制所有接触中可能出现的信息,通过有效而全面的接触管理,实现销售通道与信息通道的整合。如宁波大红鹰集团为改善接触管理体系,开设了“大红鹰”专卖店,可谓烟草零售终端中的创举。自建、自营品牌专卖店,不但为品牌信息的传播构建了庞大的网状渠道,大大提高了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刺激密度,更能灵活、高效地完成其他类型终端中无法完成的管理、促销等工作。

3实施零售终端信息叠化关联作业方案

根据imC理论,要使消费者在零售终端对各种渠道传播的同一品牌的不同信息有尽可能同一的印象。信息叠化关联作业,即在销售点将含有品牌关键字、关键标志的信息以不同的手段和形式进行展示和曝光,使消费者产生关联记忆。以“红塔山”为例,电视广告中有“启迪广袤思维、点燃无穷智慧”的字句,则零售终端的海报设计也与之相同,再贴一张印有云南红塔足球队队员英姿的海报,同时告诉消费者,足球队也是集团赞助的。这样一来,消费者对于不同媒体上的品牌和产品信息,通过相互比照有了更加连贯的认知。

五、卷烟品牌维护策略

近年来,卷烟行业在品牌整合、培育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品牌集中度明显提高,基本上改变了优势品牌扩张无力和某些重点品牌由强趋弱的局面。但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品牌监管混乱、维护不当,从而造成品牌间的冲击和品牌资源的浪费。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对卷烟品牌维护重要性的认识。

(一)品牌管理策略

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是品牌维护的保证。当前,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地下工厂制造假烟,在不同地区间交易形成卷烟串货,严重扰乱了价格体系,坑害了消费者,更损坏了烟草企业的形象。为此,卷烟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与各销售部门密切配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好自身及消费者的利益。

(二)营销队伍优化策略

卷烟企业品牌维护需要一支得力的营销队伍深入市场第一线,他们不但要有专业化的营销服务技能,更要坚持“诚信第一”的原则,做好与各地烟草公司等的沟通,保证卷烟销售渠道畅通,并及时收集对品牌建设的建议,以便企业更好地改进。因此,营销队伍的组织、优化是卷烟企业必须做好的日常功课。

作者:许振波魏婧单位:蚌埠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m].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品牌策略制定篇5

关键词:品牌策略;古诺均衡;跨国公司;并购

伴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它们对于对本土品牌的处理却呈现多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雪藏: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或直接禁止使用。(2)间接雪藏:先利用本土品牌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一旦本土品牌的销售渠道完全由外资品牌控制后,就将本土品牌弃置。(3)完善:如欧莱雅完成了对“小护士”的收购后,不断对“小护士”推陈出新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4)激活:如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后被打入冷宫数年,但由于中华牙膏几十年的品牌影响力根深蒂固,联合利华不得不进行“中华牙膏”的重新激活。本土知名品牌在当地有较高的认知度,并在当地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本土品牌对当地人的偏好也有更灵活的反应,放弃本土品牌是否意味着放弃本土品牌持续多年的市场投资?跨国公司对不同的本土品牌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主要依据又是什么呢?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产业竞争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品牌处置策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然后又重点探讨了中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品牌响应策略变化的关系,并对跨国公司的当地品牌策略反应行为与选择模式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一、基本模型

关于品牌选择策略,klemperer(1987)建立了一个存在品牌差异的hotelling两期博弈模型,认为消费者从一种品牌转移到另一种品牌需要花费转换成本、学习成本和契约成本。刘志忠等(2008)通过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本文主要借用horn和persson(2001)的产品差异化的横向兼并模型,来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对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影响,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兼并的协同效应。

某产业初始存在三家企业,一个国外企业,记为f,两家国内企业,记为d1、d2,每家企业生产一种品牌的产品,并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同时假定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国外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f=1-qf-bq-f,其中pf,qf分别表示国外企业的价格和产量,q-f表示国内产业总产量减去企业f的产量之后的值,b∈[0,1],表示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常数。本国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di=1-qdi-bq-di,其中pdi,qdi,q-di表示的含义与国外企业类同。现在假设国外企业f与国内企业d1并购(与d2并购与此类同),如果并购后选择保留两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有三个品牌进行古诺竞争:f、d1和d2;如果并购后只保留一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只剩下两个品牌竞争fd1、d2。由兼并的协同效应,我们假设并购后的企业边际成本为c1,未被并购的国内企业d2的边际成本为c,且c1?燮c。

上述不等式等价于4b3-12b2-16b+b4+16?燮0,解不等式得b的一个临界值为b*=0.72…,即,b?叟b*时?仔ifd1?叟?仔sfd1。可以看出b越接近于1,也就是国内品牌的产品与国外品牌的产品替代性越强,并购后的公司越倾向于只保留一个品牌;当b?燮b*时,国内品牌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的产品差异性比较大,并购后的公司倾向于保留两个品牌。

二、产业影响分析

上述的分析并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至少对某些竞争性产业如此。跨国公司在华主要是针对我国拥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这些企业一般是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之前,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影响力,跨国公司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并购本土优势企业实际上是“强强联合”式的兼并行为。并购后跨国公司将借助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强者的地位,而产业内其他企业基本上处于追随者的位置,这时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古诺寡头市场而是stackelberg寡头市场,博弈过程也转化为动态博弈,所以以静态分析为背景的古诺模型(将兼并产生的新企业同发生兼并前的企业等同起来),就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

既然一个国外企业吞并一个国内企业总是有利可图的,其他未参与兼并的国外企业也会纷纷兼并产业内其他国内企业,从而使得跨国公司在产业内的兼并行为成为具有持续性动机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国内品牌将消失,一部分国内品牌被国外企业控制,而整个产业均衡的结果将是若干个国外品牌(包括被国外企业控制的国内品牌)为主导的古诺均衡,而其余未被兼并的国内品牌则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目前日化、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竞争状况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的调整

除了受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市场定位是否有差异的影响之外,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的变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品牌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个世纪80年代,以强调品牌来源国为特征的品牌策略。1978年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试探性地进入中国。虽然很多跨国公司水土不服,但外国的产品还是给很多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质量、极具吸引力的外观、更多的款式和更高的价格。跨国公司在这个时期往往以产品销售为核心,而其产品生产环节大多不在中国。故在产品销售时特别强调品牌的来源地,而不需要高强度地进行品牌推广;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强调品牌标准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此时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商品表现出真正的热情,从汽车到食品到服装,购买国外知名品牌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多跨国公司相继在国内建立生产企业,它们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在高端市场的营销竞争,此时跨国公司大量进行广告宣传,以便塑造品牌价值、积累品牌资产,提高自身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第三阶段,中国加入wto以后,以强调品牌本土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这个时期,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特别是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本土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不再盲目地把国外品牌作为消费的首要选择。跨国公司则以全方位的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开展深层次的本土化经营,同时通过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活动,力求品牌内涵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获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

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经历了从产品到品牌,从标准化到本土化的过程,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变化的重要动因。1979年颁布的《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因此成立合资企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最普遍的方式。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不熟悉和中国政策的限制,跨国公司很难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品牌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借助本土品牌已有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快速进入和适应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合资的主要目的。并且为了控制中国品牌的使用,跨国公司经常的做法是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它们买断这些民族品牌的使用权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并不使用这些民族品牌,而是优先使用自己拥有的国际品牌,通过这种方式,使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民族品牌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厄运。如20世纪80年代,飞利浦买断了“孔雀”电视机的品牌使用权长达60年,“活力28”则被德国美洁时独营50年。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取向更加明确,同时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市场知识和经营经验的不断丰富,投资信心的不断增强,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动机也日趋明朗。投资的目的也从早期的机会试探、战略投资转向谋求产业的主导地位。并购的主要目标也转向为选择产业内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资产规模大的产业龙头企业,并谋求绝对控股,这样,既能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又能减少产业内的竞争对手。像著名的“徐工案”、“双汇案”、“南孚案”……但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斩首式”并购也引起了各方关于国家的产业安全方面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六部委制定并于2006年9月8号施行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中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股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此时还出现了达能并购哇哈哈的产权纠纷、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反垄断纠纷。而且从2005年以来外资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环节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强生的“石蜡油”、高露洁、佳洁士的“三氯生”以及雀巢的“碘超标”等。跨国公司开始从文化价值观念、制度环境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战略,加快品牌本土化的进程,保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如2003年,欧莱雅并购“小护士”,就是利用“小护士”本土化品牌的优势,弱化中国消费者对于自身品牌链的民族抗拒情绪,加速进入大众护肤品市场的步伐;可口可乐新建立的本土品牌名称“醒目”、“天与地”、“雪菲力”等也完全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独立开发出来的……这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变化。

四、结论

本文分析表明,跨国公司控制当地品牌后的处置方式主要取决于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定位是否有差异、跨国公司对本土品牌的控制程度。本土品牌的处置方式在各个时期的倾向性变化是由我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相应的战略变化相互作用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前两个阶段,跨国公司对于其控制的本土品牌主要采取直接弃置的处理方式。在第三阶段收编或重新定位的方式也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虽然品牌处置是企业的微观决策行为,但是本土品牌的成长对于国内企业的成功与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因而国内企业应当强化品牌意识,在培育与建设本土品牌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品牌价值的保护,对于某些重要领域的并购活动的审查,除了审查并购可能引起的市场结构变化与垄断可能性外,本土品牌的存续也应当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horn,henrik,larspersson,theequilibriumown-ershipofaninternationaloligopoly.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april,2001,53(2):307-333.

2.kamienmi,zangi.monopolizationbysequentialacquisition.economicsandorganization,1993,(3):205-229.

3.kjetilbjorvatn,economicintegrationandtheprofitabilityof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4,(48):1211-1226

4.marinoso,begonagarcia,technologicalincomp-atibility,endogenousswitchingcostsandlock-in.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2001,(18):281-298.

5.刘志忠,张超,王耀中.跨国并购后的品牌策略——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

品牌策略制定篇6

[关键词]自有品牌零售企业营销组合策略

自有品牌(privateBrand)是指由零售企业开发、组织生产并归其所有的商品或公司符号和标记。零售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信息及要求,指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并选择合适的制造商进行生产或自行设厂生产制造,最终以零售企业自己开发的品牌来进行销售的一种策略。严格意义上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从八十年代开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消费品领域,自有品牌已经渗透到了原本完全由传统的制造商品牌占据的商品类别中。一项aC尼尔森的研究报告显示:自有品牌在全球各个区域都在积极地推动零售商的业务增长。2003年全球36个市场中就有三分之二的市场自有品牌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商品牌的发展速度,在这些市场中更有半数以上的自有品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沃尔玛在中国的56家卖场中有高达1800种自有品牌的商品在销售。按照计划,该公司还希望在未来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中国总销售额的比例从目前的2.5%提高到20%。由此可见,零售企业对其自有品牌越来越重视,而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一、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分别是无名产品、准品牌、品牌家族和形象品牌。第一代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是指所谓的无名产品,其主要特点是价格、质量较低,外观设计简单,这一代的自有品牌主要集中在食品类的产品上,例如好又多超市里的面包,有些就是这一类产品。第二代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其市场定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单个商品的市场销售增加,价格依然低廉,虽然用成熟的技术就能生产,并开始跟随市场主导产品,但是以单一商品为主的自有品牌仍然没有自身的独特性和显著性。第三代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则延伸到一个或者几个产品类别,形成品牌家族,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特性,其市场定位已经可以和市场主导产品进行比较,其生产主要由零售企业选定的制造商来完成。深圳百佳超级市场就有很多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家居清洁方面,例如洗手液、衣物柔顺剂等等。第四代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虽然也是由零售且选定的制造商来生产,但是从质量到形象,其市场定位至少达到了市场主导产品的水平,独具品牌自身特色,产品质量优良。这类自有品牌的代表就是屈臣氏。屈臣氏个人护理店有1000多种自有品牌的产品,而且完全可以和其他国际性大品牌相抗衡。目前在市场上同时存在着这四代的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但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决定,第四代的自有品牌比例在增加。

二、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功能

与第一、第二代自有品牌相比,第三代、第四代的自有品牌在产品质量、产品形象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的是自有品牌功能的变化。下表从零售企业和消费者两个角度对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功能做了归纳。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功能表

对零售企业来说,首先,在分销方面,连锁经营节约交易费用,营造自有品牌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连锁经营扩展的区域范围为自有品牌奠定了市场基础。其次,在产品方面,零售企业无时无刻都在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信息,又能及时分析掌握各类商品的适销状况。在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过程中,由零售企业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与制造商相比,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产销不易脱节等特征,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最后,在促销方面,由于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一般仅在该零售企业的内部进行销售,其广告宣传主要是借助零售企业的商誉,广告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零售企业的目标顾客群具有区域性特征,即使是采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也只需运用当地媒体,针对性强,经济效益高。

三、零售企业自有品牌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对于一个零售企业来讲,可供采用的营销组合同样是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在内的4p策略,只是其营销组合内容和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商不同。

1.产品策略

自有品牌的营销策略和传统制造商的产品策略的内容是一致的。在零售企业的品类策略当中,主要问题是,在多大范围内以及在哪些具体的商品类别中经营自有品牌。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连锁超市的整个产品组合策略。

从宽度上来看,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种类要尽可能多,因为一个连锁商业的商品组合宽度越大,其综合性程度越高,经营风险性也越低;从长度和深度上来看,连锁超市内所包含的各种商品项目的数量要尽可能的多,商品的花色、式样、规格、型号等比较齐全,以中低档为主,能够适应工薪阶层的购买力需求;从关联性上来看是,连锁超市所经营的商品种类的组合要适度,虽然可以上有金银首饰,家用电器等比较高档的商品,下至针头线脑等低档生活用品,但总的来说必须以日用消费品和食品为主,以体现出生活化、大众化的特色。

那么,有哪些商品可以使用自有品牌呢?如果单单从市场赢利这个角度来说,那么只要毛利率高、市场上又存在制造商品牌的空缺,就可以在该产品类别中引入自有品牌。但是,并不是超市内所有商品都适宜使用自有品牌。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属性的商品比较适合采用自有品牌:(1)科技含量不高的大众消费品。这类商品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消费者容易识别真假好坏,如食品、饮料、文具等。反之,如家电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消费者主要是依靠生产企业的知名度、产品品牌等来判断商品的品质。另外,大多数超市不具备开发这类商品的实力,并且这类商品往往需要强大的售后服务力量,这是超市暂时很难力所能及的。(2)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因为购买频率高,超市就能大批量地下订单,开发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保证自有品牌商品低价格的实现。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使得商店和消费者接触频繁,顾客很有可能在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改变购买品牌,这有利于超市开发新顾客,使他们购买新品牌的商品。(3)价格较低的商品。因为对于单价较高的商品,消费者在进行购买选择时是比较慎重的,而对于单价较低的商品,消费者可在购买后通过食用来决定是否再次购买。(4)品牌意识不强的商品。对品牌敏感度较高的商品不一定是贵重商品,但是消费者对其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偏向于购买指定商品,比如目前市场上的胶卷基本被柯达和富士两大品牌所垄断。对于新尝试自有品牌的超市,开发品牌敏感度高的商品就有比较大的风险。(5)售后服务程度高的商品。零售企业可以近距离及时地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

2.价格策略

在自有品牌的价格策略中,首先需要决定的是和产品定位相适应的价格定位问题。对于自有品牌来说,销售业绩的上升取决于其和竞争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如果这一差距在消费者眼里显得微不足道的话,则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制造商品牌。一般说来,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都要明显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比较合理的让利比例是20%~30%。如果定价与市场上的品牌产品相差太远,不仅压缩了超市的利润空间,而且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价低质劣”的担心,不利于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例如深圳百佳超级市场的自有品牌的衣物柔顺剂,价格大概是相同容量的金纺牌衣物柔顺剂的三分之一。但是wastons的自有品牌的价位和其他制造商品牌产品的价位差别就没有那么大,有些产品的价格甚至要高于制造商品牌。所以,自有品牌的具体定价要根据该自有品牌所处的生命周期来决定。对于第一代、第二代自有品牌来说,其价钱一般都比制造商品牌低狠多,一般在一半左右;而第三、第四代自有品牌的价位就可以和制造商品牌相差10%~20%,甚至与制造商品牌的价位持平或者高于制造商品牌的价位。

3.渠道策略

就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渠道策略来说,包括两个问题:一是通路的选择问题,即在一个零售组织的什么业态内引入自有品牌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零售业态分类,目前中国零售业态按零售店的结构特点分类,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九种零售业态。其中,自有品牌主要存在于超级市场中。二是自有品牌的配送问题,它涉及到自有品牌营销中的物流管理问题,如何从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解决生产地和销售地不在同一地点的问题。

4.促销策略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超市和大卖场的促销策略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促销策略的具体工具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赞助、直销、公共关系、事件营销、参展、多媒体沟通等手段外,还包括媒体广告、销售促进、店内(poS)广告以及人员推广等。结合连锁商业的特点,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促销策略以营业推广和pop广告促销为主。除了要为自己的自有品牌商品在超市门店里安排一个黄金位置,用广告宣传手段扩大知名度,价格竞争、Dm活动以及陈列、试用等都是超市比较常用的促销手段。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雅克・朗维德:市场营销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3]朱瑞庭:国外零售企业自由品牌研究综述.商业经济文萃.2004年第5期:8~11

[4]李海廷:零售企业创建自由品牌的发展策略.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年第24期:10~11

品牌策略制定篇7

关键词:水产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316.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我国水产品产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呈逐年增长趋势。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超过泰国居世界第一,这使得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地位日趋重要。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与贸易环境不断变化,这要求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与时俱进、制定、建立并完善国际营销策略。同时,水产出口企业还需要了解并掌握国际市场发展动态,培养合理的营销策略以及实施体系。本文通过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及局限,初步探讨水产企业的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建议要求我国水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形象、定制合理的价格策略、广泛的营销渠道及方式、提升企业服务质量等营销策略,以期为我国水产出口企业国际营销策略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一、国际产品策略

我国大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保持着传统加工及销售形式。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充实产品类别,同时更应注重产品差异性的发展来应对市场要求。对于企业来讲,充实产品类别主要是在保持原有产品的标准化、程序化基础上扩展生产线,增加新品类。这使得具有很强知名度的企业增加新品类对强势品牌、标志性品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进入市场较早和推广力度较大的品牌都会有促进作用。然而,企业在扩展产品生产线时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从消极意义来说,它可能导致产品品牌进入“产品线扩展陷阱”,从而丧失企业品牌竞争力[1]。这时候企业需要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差异性,经改良的产品。从而开拓不同的国际市场,提升不同受众对商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力,增加销售产量。然而,产品差异性的提供可能会使企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费用,也使得部分企业在实施产品差异度的过程中承担部分风险。

二、国际价格策略

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是水产品出口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统一性的产品价格有利于企业在世界的形象。然而地域性差异、各个国家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竞争价格、产品利率、消费水平等差

异性也使得产品在全球领域的定价较为复杂。制定产品开发及价格战略时,企业需要考虑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定位。因此,价格和质量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需求和成本要求,细化市场需求,确定销售时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价格战略(地域定价、价格折扣和折让、促销定价、差别定价等)[2]。

企业价格战略的建立通常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企业经常根据竞争者的价格变动制定策略,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维持原价格,提升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同时,企业价格变动还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来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应满足于成本需求,保证产品质量,最终制定适于企业发展的策略。

三、国际营销渠道策略

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大部分水产出口企业主要通过一条或者多条营销渠道,最终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用户。这些营销渠道是指完成多种职能的一系列营销中间商[3]。当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时,或者直接营销渠道行不通时,再或者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时,企业就会选择中间商销售自身的产品,并主要通过中间商把产品有效地投入目标市场。目前,国际营销渠道最重要的趋势是垂直营销系统、水平营销系统和多渠道营销系统的不断发展[3]。然而由于营销系统中存在中间商目标不一致、权利和义务规定不明确、理解性差异等问题,营销渠道都可能产生冲突。这要求企业仔细挑选中间商,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提供相应的激励。同时,在管理营销渠道冲突时,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对不同渠道层次中进行人员职位互换,并对营销渠道,如专营、排他性区域、捆绑协议和分销商权利等进行法律约束。

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渠道主要是通过商来进行销售工作。如当地知名的超市、商场,知名等,因为这些商更熟悉当地的文化、风俗及消费能力等。这样可以减轻企业很大的人力、资金压力,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国际促销策略

促销是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销属于短期性激励,主要以激励消费者和经销商较迅速地购买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4]。促销使企业有效调节短期的供应和需求变化,也能使企业和消费者感知到产品的价格的潜力[4]。同时,促销也为消费者提供尝试新产品的机会,这些促销机会主要用以吸引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转换。

促销对于水产品这类快速消费品很有必要。这由于消费者主要根据价格来选择对水产品进行购买,对产品的忠诚度普遍低于其他快速消费品。促销可以刺激消费者多次购买产品,加之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消费者自然会对此品牌产生信赖,从而提高水产产品的销售总额。

五、注重品牌营销

我国加入wto之后,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面临着全方面的竞争。这些竞争已经从原来传统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服务竞争等局部性的竞争提升为高层次的、综合性的品牌竞争。这要求我国企业水产品出口企业转变思想,加强品牌保护、传播和管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水产品出口企业在我国经济交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解决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的一些问题,才能建立长久的知名品牌,从而更好地发挥品牌营销的作用。

1.品牌保护

知名品牌是来之不易的。企业拥有、维护自己的品牌应采取法律手段对自己品牌进行保护。为避免自己的品牌在国外被抢先注册或占用,企业对于品牌注册不仅要在国内注册,而且要及时的在外国国家进行注册。例如挪威为抢占南极磷虾市场,各个品牌都进行了自己的品牌保护[5]。同时,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商标的情况,企业还可以注册防御性商标。例如娃哈哈集团在注册了自己企业品牌的同时,还申请注册了一系列防御性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品牌,让品牌营销来创造更大的利益。

2.品牌传播

所谓“品牌传播”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6]。品牌传播是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培养消费者认知度的手段。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时,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扩大品牌的知名度,逐步使品牌成为知名品牌。

3.品牌管理

企业缺乏战略性的品牌营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品牌管理的存在缺陷。品牌管理是品牌营销系统中的基础,也是加强、提升、维持和实现企业核心价值的保证。加强品牌管理意味着将品牌定位、确立、传播、形象塑造等一系列营销环节进行有效的、系统的组织、决策和实施,使之成为企业的常规性管理工作。品牌竞争已成为未来市场的竞争焦点,建立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品牌营销战略是企业营销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企业通过将品牌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进行品牌资产评估、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品牌体检的战略性监控,最后达到企业品牌与价值最大化。

六、国际服务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逐步向制造型社会发展,而发达国家逐步向服务型社会转型。发展中国家中企业对服务概念淡薄,服务化意识严重缺乏[7]。理想情况下,企业在遇到产品投诉问题时,企业更希望员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富于同情,心热情主动,并且亲切友好。水产品作为快速消费品来讲,顾客对产品附带的服务期望不同。如果实际服务超过期望,顾客就很有可能再次购买。因此,这种以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妥善处理顾客投诉问题,增加顾客对产品附带的服务期望的服务是水产品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方式。

七、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是水产出口企业最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8]。HaCCp体系能够有效控制水产品加工工序的关键危害点。企业以HaCCp管理基础作为的依托,建立符合行业的良好卫生规范,规定和实施可控制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体系的实施为水产品出口企业增加了产品营销的亮点,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信誉及消费者的信心。HaCCp体系的实施还可以降低水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HaCCp体系可以使生产更规范,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产品安全性。最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总之,我国水产出口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以市场经济和规律为基本原则,改变并完善企业在国际产品、价格、营销渠道,服务等策略,注重企业品牌保护和管理体系。在讲求诚信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的国际市场营销方式。依据上述的策略,为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当心产品扩张陷阱[J].经贸世界,2003,9(1):84.

[2]金占明,刘静国.价格竞争原理与动态价格战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2-65.

[3]王朝辉.营销渠道理论前沿与渠道管理新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8):64-68.

[4]邵学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67-70.

[5]HaiChi,LixueYing,XianshiYang.processingStatusandUtilizationStrategiesofantarcticKrill(euphausiaSuperba)inChina.Journalofworldfishandmarinesciences,2013,5(3):275-281.

[6]郑亚琴,郭琪.微博营销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影响[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4(4):27-31.

[7]陈永碧,王丽萍.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5):31-32.

品牌策略制定篇8

关键词:品牌;品牌危机;危机防范;策略

品牌是公司拥有的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因此,维护品牌的健康成长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品牌危机越来越频繁,给品牌和企业造成巨大伤害。曾经名噪一时的国内品牌如三株、秦池、爱多、巨人等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过后就一蹶不振,销迹于市场。因此,企业进行品牌危机管理势在必行。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企业实践证明:品牌危机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处理已出现的危机,而在于如何深刻认识品牌危机,了解其发生的深层原因,辨别品牌运营过程中的危机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一、品牌危机及其表现形态

品牌危机指的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企业品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而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社会公众,进而大幅度降低企业品牌价值,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1]。

品牌危机多种多样,但从表现形态上看,可以分为突发型品牌危机和渐进型品牌危机两大类。突发型品牌危机是由于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突变,触发危机因子从而引发的品牌危机,一般说来包括品牌形象危机、质量危机、服务危机等。渐进型品牌危机通常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缺憾和决策失误造成,其形成相对较缓慢,是循序渐进式的,但后果往往具有毁灭性。常见的渐进型品牌危机主要包括经营决策危机、品牌延伸危机、品牌扩张危机等。

(一)突发型品牌危机

1.品牌形象危机

品牌形象危机是由反宣传事件引发的有损品牌/企业形象的品牌危机。反宣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企业发生的有损品牌形象之实情的曝光,如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与消费者产生纠纷、产品生产条件恶劣、企业偷税漏税、财务混乱、贪污舞弊等;另一种是对品牌的歪曲失实的报道,如“高露洁”牙膏含致癌物质等。这些报道和传闻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

2.品牌质量危机

品牌质量危机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缺陷或失误,或是由于设计或制造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引发的品牌危机,如:中美史克“康泰克”ppa风波,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等事件。这类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公众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击。

3.品牌服务危机

品牌服务危机是指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管理失误、外部条件限制等因素,造成消费者不满而引发的品牌危机,如“日航风波”、“砸大奔事件”等。目前企业存在的促销陷阱、宣传承诺不兑现、售后服务不规范等都容易引发此类危机。

(二)渐进型品牌危机

1.品牌经营决策危机

经营决策危机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战略决策失误及管理不善给品牌带来的危机。比如一向走高端路线的“派克”笔为了争夺市场,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元的低档产品上,这一错误的决策不但没有帮品牌打入低端市场,反而失去了一部分高端客户,其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

2.品牌延伸危机

恰当的品牌延伸策略可以使新产品迅速打入市场,并利用品牌优势壮大品牌体系,但是品牌延伸策略一旦失误,则很可能引发品牌危机。比如,品牌延伸操之过急,在品牌本身还未被广泛认识时就急于推出新产品;或者品牌延伸后新老产品的形象定位相互矛盾,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再如,品牌延伸速度太快,超过了品牌的支持力等,都有可能导致品牌延伸危机。

3.品牌扩张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品牌或者自创品牌两种方式实现品牌的规模扩张。但是品牌扩张也有很多风险,如扩张策略的失误、对市场需求的错误评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等。巨人集团的没落就是因为在品牌扩张的路上偏离了核心业务,丢弃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导致资源分散,管理失控。

二、品牌危机的深层原因

要有效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必须探究其发生的根源。从品牌危机的表现形态可以看出,大多数品牌危机看似由企业外部原因所致,但其根源还是在企业内部。有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引发的品牌危机占品牌危机总数的72.5%[2]。从发生和发展过程看,品牌危机是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与品牌管理不善开始的,并在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下,使失误现象逐渐累积和放大,最终导致品牌危机的爆发[3]。因此,品牌环境突变(外因)是品牌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企业管理和品牌管理不善(内因)才是品牌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具体看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品牌文化淡薄

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识,也是文化的载体,优秀的品牌通常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品牌文化是企业围绕品牌建设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及经营哲学的综合体,只有将产品当做一种文化形象来宣传,借助文化传递产品,使品牌文化紧紧地与消费者所关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市场亲和力。然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中,普遍忽视品牌文化内涵的建设,致使品牌形象模糊,品牌定位不清,也因此导致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低下,品牌危机抵御能力微弱。

(二)品牌核心价值缺乏

一种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任何品牌都应该具有核心价值,比如,“宝马”传递的核心价值是“安全舒适”而“劳斯莱斯”则代表“名门尊贵”。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的基础。国内很多企业简单地把品牌知名度等同于品牌价值,只注重对商品的显性特征(如包装、外观等)进行差异化,而对品牌资产的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品牌核心价值缺乏通常有几种情形:第一,品牌没有核心价值,严重缺乏个性,或者一味追求浅表的“奇异”卖点,结果导致品牌空壳化。第二,品牌建设过程中一味地宣传商品名称,而忽视了品牌背后涵含的独特价值和利益的有效传递,所以即使产品知名度很高,但销售量却不尽人意,结果往往是商家在投入巨额广告之后草草收兵,退出市场。第三,企业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对品牌的核心内涵把握不准,总期望把品牌的所有价值全部传播出去,结果造成品牌核心利益松散,品牌信息混乱,使消费者无所适从。

(三)品牌战略规划缺失

品牌建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而要根据品牌成长的外部因素,结合企业本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及品牌的生命周期特点制定严密的战略规划。然而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不顾企业的产品、促销、价格等营销策略能否跟上,盲目加大广告投入,甚至依赖炒作手段,期望现代传播工具能在一夜之间把品牌催熟成名牌。缺乏战略规划的品牌炒作,虽然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由于忽视品牌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品牌赖以生存的内涵建设,造成品牌畸形发展,生命力极其脆弱,多变的市场环境很容易就会触发品牌危机因子,从而加速品牌“从成长到死亡”的过程。

三、品牌危机防范策略

不管哪种品牌危机,一旦爆发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危害,轻则破坏正常的经营秩序,重则破坏其持续发展的基础,甚至导致品牌大厦轰然倒塌。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是品牌危机管理的根本。结合品牌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品牌危机防范应该采取如下策略:转贴于

(一)唤起全员危机意识,制定并严格实施品牌日常管理制度

意识决定行动,品牌危机意识是进行有效品牌危机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企业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感觉到危机时刻在他们身边,才能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为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给员工灌输危机意识,并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品牌管理制度。在生产中严把质量关,确保投入市场的都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产品核心技术的保护管理;做好商标注册维护工作,对于假冒伪劣等侵害自身商标权益的产品和行为及时处理。

(二)建立有效的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实施品牌自我诊断制度

信息是品牌危机防范的生命线。为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潜伏的危机,疏通信息交流的渠道,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4]。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与企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市场、竞争者等多方面的信息,甄别危机因子。第二,建立品牌自我诊断制度,定期对品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检查监控,尽早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乃至消除危机诱因。第三,组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制定危机应对策略,为企业品牌危机修筑第二道防线。

(三)改善企业管理,优化品牌管理体制

品牌危机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往往是企业内部管理恶化的结果,因此,改善企业管理有利于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品牌管理是品牌价值保值、增值的基础性工作。品牌管理体制就是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它是企业在分析、计划、组织和协调与品牌管理相关的各项活动时的制度安排[5]。科学的品牌管理体制能合理协调品牌管理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品牌策略和战略的优化调整,培育品牌危机抗体,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目前,全球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品牌经理制、品牌事业部制和品牌公司制四种。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应向着建立品牌经理制的方向发展,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则应采用职能管理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加强品牌全方位管理,制定品牌战略规划

品牌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但凡成功的国际品牌,绝对不是依靠广告炒作一夜催熟的,他们在品牌经营上都有长久的、执著的追求和深刻的内涵,广告和形象识别系统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品牌的全方位管理意味着要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对品牌进行战略规划,将品牌个性定位、品牌核心价值确定、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注册与保护、品牌延伸与扩张、品牌创新、品牌传播等一系列环节的决策规范化,并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企业常规化的工作。

(五)科学实施品牌延伸战略,适当开发子品牌

品牌延伸作为企业品牌经营战略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国际知名品牌,大多数源于品牌延伸。但是品牌延伸一定要遵循品牌的成长规律,不能任意而为(如品牌跨行业延伸、高档品牌向低档产品延伸等),否则不仅无助于新产品的推出,还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不过,如果品牌延伸进行得适当,不仅可以有效回避品牌风险,还可以使品牌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用子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延伸时,由于子品牌是针对一类或一种产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高度统一性,因此采用子品牌策略能有效地避免株连风险。比如:宝洁、欧莱雅等公司拥有多个品牌,其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强,如果其中一个品牌发生危机,通常不会影响公司其他品牌。相反,“三鹿”既是奶粉品牌,又是集团公司品牌,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

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是企业防范品牌危机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形象和信誉很差,消费者对企业无忠诚度可言,那么品牌危机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要更好地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保证品牌健康稳定地成长,企业必须综合运用技术、产品、服务、创新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竞争力,避免过度的价格竞争,采用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提升品牌价值。这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最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也是企业防范品牌危机的良方。

总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利器,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市场。因此,企业要强化危机意识,不断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品牌危机的成因,采取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策略,才能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保证企业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军.品牌营运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66.

[2]李敬强.基于心理契约的品牌危机管理[D].青岛大学学位论文,2008.

[3]郑秋锦.企业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后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180-182.

品牌策略制定篇9

【关键词】品牌;品牌价值;品牌战略;对策

一、我国出口商品品牌现状的分析

由于品牌竞争力不强,我国仍停留在“出口大国,品牌小国”的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

1.出口品牌竞争力不强。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甚至超过90%,品牌的占有率不到3%,我国出口的产品停留在价格和数量这一竞争层面,生产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2.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中国产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都是为他人服务。以上海为例,作为上海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的纺织品,只有占出口额14%左右的使用自有商标。附加值较高的服装,标注自己品牌的出口金额仅占全市服装出口总额的4%左右,其他地方出口商品品牌状况更差。在建立品牌后就要求企业对自有品牌进行保护,特别在对外贸易中品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3.脱离品牌实质,忽视产品质量。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却不能正确理解它的确切内涵,不知道品牌其实是代表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一种信任和肯定,把塑造品牌仅仅等同于设计一套具有国际感、时代感,把做品牌理解为投入巨资在媒体上做广告,不是做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注意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大,使品牌的载体虚化,脱离了品牌的实质。

二、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品牌战略缺失的原因分析

1.重创汇轻创牌。多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出口,鼓励企业为国家创造外汇,外贸企业总是把出口创汇放在第一位,品牌战略是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见效慢。可是企业投资者多数注重的短期投资收益,两者之间具有难以协调的矛盾,以致于出口注册的名牌寥寥无几,与我国排位第三的贸易大国身份极不相称。

2.品牌自主开发和自主管理经营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依靠厂家开发品牌,外贸企业打市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我国企业在品牌的管理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企业缺乏完善的品牌管理模式,缺少精通品牌管理的人才。

3.品牌质量差。由于产品质量控制能力不足,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缺乏批量生产的经验,导致其出口产品质量差。在出口商品中因质次而砸牌,产生纠纷、索赔、降价的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外贸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三、我国实施出口品牌战略的对策

1.宏观上要发挥政府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1)制定产业政策,为名牌成长提供政策支持。政府不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名牌发展铺路架桥,还可以通过科技政策、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一定的“政治营销”手段支持名牌的发展。(2)构筑信息平台增强品牌竞争能力。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信息服务。(3)完善法律法规,为名牌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规范各种市场行为,品牌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4)在财政政策上给予支持,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需要较大的财力投入,并且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活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需要建立激励企业塑造名牌的机制,无论是政府或是银行,对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商品出口都应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2.微观上要求企业加大努力。(1)注重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力求创新。在技术发明和创造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标准”,这是建设“品牌”的核心,在确保质的前提下注重创新。(2)加强对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品牌定位。品牌意味着产品的高品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使出口产品有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只有鲜明有特色的定位才能给消费者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3)发展自有品牌,做好品牌的宣传和策划。针对外贸企业的特点,把贴牌加工与创造自有品牌结合起来,合理确定贴牌加工与自有品牌的比例,扩大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要吸纳和造就品牌发展的各项人才,必须加快品牌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真正的科学品牌管理系统,采用有效措施重点引进品牌专业人才。重视创造能力的开发,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品牌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品牌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争创出口品牌的主体,要增强品牌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出口品牌发展规划,逐步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品牌策略制定篇10

关键词:国美电器;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6501

家电连锁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国美电器在家电零售业的竞争中想要占据一席之位,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改变品牌营销策略,找准市场定位,迎合消费者市场,从而使品牌营销达到最大效用,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品牌与品牌营销概述

1.1品牌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评价和认知,是对商品的简单信任,是触发消费者心理的商品标识,同时也是制造商或经销商添加的标志。

1.2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是指把企业的产品特定形象通过某种手段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是通过运用营销手段使消费者形成对应的认知。品牌营销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形象、知名度等,消费者在消费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可以对企业形象进行认知,最终使消费者形成良好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形象。

1.3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营销策略是指以品牌输出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包括品牌精神理念的规划、品牌视觉形象体系的规划、品牌空间形象体系的规划、品牌服务理念和行动纲领的规划、品牌传播策略与品牌通路策略的规划、公关及事件营销策略的规划等。品牌营销的策略包括四个:品牌个性、品牌传播、品牌销售、品牌管理。

2国美电器发展状况

2.1国美电器的概况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企业理念是“创新务实、精益求精”,企业的发展不要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目前,国美电器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作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品牌,国美电器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遥遥领先,向着“全球顶尖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目标快速前进。

2.2国美电器的品牌建设

国美电器是国内家电连锁率先设立品牌管理中心专门从事品牌战略的公司。黄光裕表示“如果没有优秀的品牌,就很难实现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与同行相比,他更看重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国美电器将自己定位为“您身边的电器专家”,主旨就在于为顾客创造满意的优质生活。国美引进电脑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薄利多销、价格取胜”的营销方略是他们抢占市场竞争高地的内在驱动力。

3国美电器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3.1品牌定位不明确,问号品牌投入较大

国美电器的内部产品品牌的相关性在目前发展过程中不充分,消费者一定程度上对国美电器的新旧品牌定位不明确,在品牌选择过程中会产生困惑。企业在渠道资源发展方面没有起到良好的品牌互动和共享作用。同时,问号品牌的市场增长潜力虽大,但市场份额较小,会阻碍问号品牌在市场中的发展而导致失败。因此,国美依靠品牌提高企业利润风险较大。

3.2多品牌管理困难及缺乏规范化

一方面,由于企业中各品牌之间发展的相互独立,很难看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主辅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希望自身品牌在发展不断壮大和营销水平不断的提升,在运营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平均分配”导致资源不足,阻碍品牌的快速发展。

3.3多品牌的盲目扩张削弱自身竞争优势

国美电器的多品牌扩张速度,相对其他企业而言发展过快。国美电器在扩张过程中没有对规范品牌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没有良好的渗透企业文化。盲目扩张,导致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加重企业自身负担,降低核心竞争能力。

4国美电器品牌营销的改进策略

4.1通过差异化标识明确品牌定位

让员工和企业从管理角度出发,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家电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国美的企业文化作为主要的支柱区别于其他的家电企业。国美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促进客户口碑的插播,推广企业文化知识,明确品牌定位。

4.2多品牌策略的重点应立于核心品牌

企业应对相关品牌的电脑进行核心品牌的维护,确保在发展新的核心品牌商品的同时兼顾原有核心商

品的发展。国美电器在未来的品牌市场发展中应当保

持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地位,在稳定原有核心品牌的同时,不断发展企业新的核心品牌,最终促使国美成为引领家电市场的主要企业之一。

4.3整合品牌策略、维护品牌优势

品牌定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以吸引相关的目标顾客群体。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国美电器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得到逐渐的壮大,其最主要的方面就在于能否做好企业中相关的品牌建设,应进行高效强化和有利发展,明确品牌形象。

4.4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服务的差异性转变,导致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同时,企业发展中的服务质量将取代质量和价格的强烈竞争,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国美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高品牌的服务质量和品牌的管理质量,增加消费者对国美企业发展中的品牌信任度和对品牌的依赖性。

5结束语

本文对国美电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品牌管理困难和问号品牌投入制约国美品牌营销的发展,品牌定位不明确、管理缺乏规范化和扩张速度过快也是制约国美品牌营销发展的问题。要想改善国美电器的品牌营销现状,就需要加深消费者对国美电器的文化认识,把握企业的多品牌策略、加强品牌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采取高效的渠道维护策略。

参考文献

[1]大卫・奥格威,夏兰泽,庄淑芬,周建辉.奥美观点精选―品牌卷(第一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少国.论品牌营销[D].天津:天津财经学院,1997.

[4]高丽.我国品牌营销管理与发展趋势探究分析[J].商业营销,2012,(3).

[5]高俊翔.试论企业品牌营销策略[J].科技信息,2012,(6):76.

[6]张鹏.品牌传播关键接触点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6.

[7]张释尹.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社科纵横,2010,(5):4243.

[8]陈小桂.B2B商业模式下企业塑造品牌营销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1,(10):6566.

[9]程玉和.VoitH的品牌管理层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0]pualtmeporal.高级品牌管理:实务及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2]吴佐夫.品牌营销[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3).

[13]方全.营销: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4C营销方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9).

[14]薛可.品牌扩张:路径与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