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试验检测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8:47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1

关键词:机电;调试;复核检测;水电机组

中图分类号:tV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87(2016)01-0075-04

作者简介:彭金宁(197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站启动调试技术研究工作

0引言

我国目前处于由过度依赖煤炭向清洁低碳多元化能源发展的时期,水电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得到有序合理的积极发展。在国内水电建设工程中,机组调试绝大多数由机电安装单位的试验部门承担,二次设备调试由设备生产厂家技术服务人员负责。由于安装单位专业调试人员流动过快,导致专业技术及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专业技术能力下降,加之设备调试又各自为政,就造成了调试单位不能全面把握各设备联系而成的系统,对整个系统存在缺陷和隐患预见性不足的缺点,机组投产后稳定运行的压力留给了生产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电机组投运水平,诸多专家和工程人员在机组调试的模式和方法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水电机组调试目前出现两种新模式:①业主借鉴了火电调试的经验,直接委托有资质的调试单位进行独立调试[1],[2];②在安装单位调试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专业调试单位进行复核调试[3],[4],即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在多个水电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说明。

1水电机组机电复核调试模式介绍

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是在机电安装单位调试的基础上,由专业调试单位通过“复核”和“监察”的工作形式,对合同范围内的调试项目,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进行独立的、完整的调整试验,保证水电机组的机电各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复核检测调试采用“复核”和“监察”的工作形式,其中,“复核”是对合同约定的试验和调试项目,依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独立、全面的调整试验,确保系统及设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和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复核工作针对水机检测系统、水机辅助系统、电气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接线回路,在不改变机电安装单位的调试范围和职责的基础上,再由复核检测调试单位对这些关键系统进行检查及试验。在具体工作中可采用独立或协作(同步复核)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调试。“监察”则是参与调试项目的调试方案审查,对设备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技术监督。监察工作主要针对一次设备试验、辅助系统的功能性检查以及其他一些不便重复的调整试验,在机电安装单位进行试验的过程中,由复核检测调试单位对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技术监督。机电复核检测调试的目的是保证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水轮机及其附属系统(包括联锁保护、控制逻辑、系统参数调整)的正确性、完整性及可靠性。机电复核调试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审核,并从整个系统出发,对系统进行再次检查及调整试验,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简报或工程联系单等书面形式向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汇报,经过各方讨论认可后,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组织责任单位最终实施,形成工作闭环。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的优点是,在不改变现行水电机组启动调试的固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既发挥了机电安装单位在水力机械方面的优势,又发挥了专业调试单位在系统调试方面的技术优势,有利于提高机组调试质量。

2复核检测调试主要工作内容

复核检测调试工作内容主要分为无水调试和有水调试两个阶段工作。无水调试阶段工作主要集中在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和各分系统的复核检查。复核检测调试按专业划分为水机专业、电气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各自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工作。有水调试阶段工作以同步复核或监察为主,全面贯穿于整个机组整组启动试运行过程,依据《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507-2002)开展复核检测工作,确保机组的启动过程、试验项目及调整试验结果均符合规程要求。由于水电机组的型式及所涉及的系统不同,复核检测调试的工作内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基本内容不变。

2.1设计图纸审查

在复核检测调试前期对机电部分的各个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图纸进行熟悉和核查,着重针对机组控制逻辑和流程、水轮发电机组监控系统、辅助系统电控回路及电气系统设计图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2.2无水调试阶段工作内容

无水调试阶段通过全面复核对各设备、系统的电控回路进行核查,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依据相关试验规程及标准,进行静态调试或无水阶段调整试验,确保各系统满足有水调试及机组启动试运行的要求。无水调试阶段的复核检测调试工作,按水轮机及其辅助系统、电气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分别组织调试人员进行作业。水轮机及其辅助系统复核检测调试主要包括:水轮机组监视系统检查;调速器系统调试及试验;水机保护模拟试验;机械制动系统调试;技术供水调试;压缩空气系统调试及检修排水、渗漏排水、顶盖排水系统调试等工作内容。电气系统复核检测调试主要包括:发电机控制、信号、保护系统调试;主变压器控制、信号、保护系统调试;发电机励磁系统调试;开关站系统及设备调试,发电机、变压器及开关站系统整组传动试验等工作内容。计算机监控系统复核检测调试主要包括:LCU的装置检查及通道试验;模拟量及开关量(开入、开出)信号检查;与调速器的协调控制功能试验;对断路器、阀门、电磁阀、电机等设备的传动试验;同期系统调试及试验;监控系统画面、组态、报警等检查;水机保护系统回路、逻辑检查;机组控制流程试验等工作内容。以上工作内容为复核调试工作的一般内容,实际工作中,根据电站的实际情况及业主要求做出适时调整

2.3有水调试阶段工作内容

有水调试阶段工作主要从尾水充水后开始至72h试运行结束,复核检测调试单位监察(或同步复核)机组启动试运行过程的各项调整试验,独立录取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核查机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试验项目:调速器静水试验、进水闸门(或事故闸门)静水开闭试验、手动开/停机试验、动平衡试验及瓦温稳定试验、调速器摆动/扰动调整试验、过速试验、自动开/停机试验、动态事故停机/紧急停机模拟试验、发电机短路试验、发电机空载试验、发电机变压器组带高压设备升流试验、发电机变压器组带高压配电装置升压试验、励磁调节器试验、主变冲击试验、发电机假同期试验、发电机同期并网及带负荷试验、机组带负荷/变负荷试验(包括piD参数整定)、励磁调节器负载试验、调速器负载试验、集控远方变负荷试验、机组甩负荷试验、事故低油压试验、动水关闭进水闸门试验、最大出力试验、机组稳定性试验、涉网试验(包括调速器参数辨识试验、励磁调节器参数辨识试验及pSS整定试验、一次调频、aGC试验、aVC试验、进相试验等)、72h连续试运行等。

3水电机组机电复核调试现场管理

3.1组织结构

为了保证机电复核检测调试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调试质量,每个项目都会成立机电复核检测调试项目部,由调试总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和各专业调试工程师等组成。项目经理(副经理)是复核检测调试单位委派到调试现场的全权代表。其具体职责如下:

(1)在整个工程中严格维护和履行已签订的合同或协议。

(2)编制机组调试大纲、进度计划,组织审定各专业调试措施及方案,并安排组织实施。

(3)负责确定、协调、落实本次调试所需的相关资料、图纸及设备材料。

(4)负责调试过程中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协调试验进度。

(5)担任本现场第一安全、质量责任人。负责对该现场职工进行安全、质量意识教育,采取有效、可靠措施严把安全质量关。

(6)在工程调试过程中,对项目部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

(7)负责编写调试报告总体部分,安排、审核各专业调试报告,编制调试总结,并负责组织向业主进行调试资料移交工作。

(8)监督试验人员贯彻质量保证体系、复核检测调试体系文件和各级安全管理规定。

专业负责人是复核检测调试单位委派到调试现场的专业全权负责人,对本专业所和调试总工程师负责。在现场接受调试总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专业在本工程的所有工作。其职责如下:

(1)负责本专业调试任务的全面组织和实施工作,对本专业技术、安全和质量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全面完成本专业的调试工作。

(2)协助调试总工程师编制调试大纲。

(3)负责组织、审核、编写本专业调试技术措施,并安排组织实施。

(4)负责向调试总工程师汇报本专业的调试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调试总工程师及时掌握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反映,以求问题尽快解决。

(5)担任本专业第一安全、质量责任人,严把安全质量关。

(6)负责组织编写、审核本专业的各项调试报告、工程总结,负责本专业的资料移交工作。调试工程师主要职责:

(1)各专业调试工程师接受现场专业负责人的领导,完成专业负责人分配的各项工作,对专业负责人负责。

(2)自觉遵守工程现场的规程和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措施、遵守安全规程,精心调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各项工作。

(3)及时编写措施和完成专业负责人安排的其他工作,随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本人的工作情况,协助和配合专业负责人做好各项工作。

(4)工程结束后,要做好本工程工作总结,按时完成本人所负责调试工作的调试报告。

3.2项目管理

现场项目运作按照现场项目管理流程根据业主一级网络图(即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中编制详细的复核检测调试进度计划,确定单元系统调试工期控制点,确保调试工期满足工程总进度。编制复核检测调试大纲,确定项目总体工作范围及内容、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等。编制复核检测调试二级进度计划,在二级进度计划中明确工程调试项目中的主要路线、各个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在各个阶段的主要控制点。编制水机、电气及控制专业的复核检测调试措施,明确各专业工作内容、流程、方法等详细内容。在复核检测调试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对于调试质量及存在问题,通过“简报”或“工程联系单”汇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安排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或改进。复核检测调试单位不单方面进行更改或处理,但对于所提出的问题的处理保持跟踪,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形成闭环。项目终结后,汇总各阶段复核检测调试记录,编写复核检测调试报告,报告详细记录水电站机电复核检测调试工作的调试过程、试验数据及结果,主要包括:启动试运行复核检测调试报告、水轮机及辅助系统复核检测调试报告、电气系统复核检测调试报告、监控系统复核检测调试报告、开关站复核检测调试报告等内容,并在报告中对机组运行提出优化建议。

4水电机组机电复核调试在水电机组启动调试中的作用和位置

从管理方面来说,复核检测调试单位从业主的角度出发,针对水电机组调试全过程进行深度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跟踪、再复核,直至解决,有效加强了业主对调试工程的管理力度。从技术方面来说,复核检测调试不是对机电安装调试工作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指导检查其调试工作,而是独立开展复核调试工作,与机电安装调试属于并行或协作关系,有利于发现并解决缺陷和隐患,提高机组投产水平。复核检测调试工作通过复核、监察的方式,独立获取试验数据,对机电调试内容及过程进行全面覆盖、深入核查,这一点不同于现场监理工作。在水电机组调试模式创新的实践中,随着复核检测调试工作的开展,各建设单位体验了到这种工作模式的优点,逐渐接受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在实践中应用及取得的效果

随着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个建设单位已经谋求通过调试模式创新来提高水电机组的投产水平。经过新疆别迭里水电站(8×31mw)混流式机组、湖南湘祁水电站(4×20mw)贯流式机组、云南牛栏沟水电站(2×20mw)贯流式机组、四川飞仙关水电站(2×50mw)轴流转桨式机组、藏木水电站(6×85mw)混流式机组的复核检测调试工作,以及澜沧江公司小湾水电站(6×700mw)、糯扎渡水电站(9×650mw)、龙开口水电站(5×360mw)的复核检测调试工作,使得水电站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在调试过程中,技术人员对机组电气系统、调速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提出诸多改进建议,大部分得到采纳,受到各项目相关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为机组顺利投产及稳定运行做出了贡献。

6结束语

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和应用,水电机组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基本趋于成熟。这种调试模式,在不改变现行水电机组启动调试的固有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既发挥了机电安装单位的优势,又发挥了专业调试单位在系统调试方面的技术特长,有利于提高机组调试质量。但是,机电复核检测调试模式在水电建设中还属于新事物,其推广仍需付出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林祖建林其煌.棉花滩水电站机电设备的调试[J].水利发电,2003(11):48-50.

[2]施林全,孙文东.居甫渡水电站机组调试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09(4):19-21.

[3]王新乐,卢勇,丁永胜,等.大中型水电机组第三方复核调试模式的探讨[J].云南水力发电,2014,30(1):138-141.

[4]王荣泰.水电建设工程的新模式----浅谈华能澜沧江集团小湾水电站第三方调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5):99.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2

[关键词]移动变电站;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绕组;大修;工艺

中图分类号:tD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20-01

1.入厂验收

外部验收检查高压配电装置及低压保护箱的输入/输出电源接线装置、隔离器手柄、试验运行开关、辅助电源接线嘴、辅助接线装置、机械闭锁是否齐全完好,有无损坏并填写在验收单上。检测主变壳体是否有变形、开裂等失爆现象。内部验收打开高压配电装置及低压保护箱的门及盖板,先检查接线腔室接线柱是否损坏有无放电痕迹,检查断路器、隔离开关、保护器等各部位元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情况。并将实际情况填写在验收单上。

2.清理卫生

外部卫生清理用毛刷清理设备表面的卫生,并用棉纱擦干净。内部卫生清理将内部的卫生用毛刷和棉纱清理干净,达到无灰无尘及各元件都要清洁干净。

3.部件拆解

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用电动扳手打开主腔室的防爆门,用活动扳手、改锥等工具拆解损坏、锈蚀的部件,归类摆放。用扳手拆解接线腔的盖板,检测接线柱是否损坏,拆解损坏的接线柱。用天车、电动扳手等工具打开移变腔体防爆盖,将防爆盖放在枕木上或有保护的地方,防止损坏防爆面。拆解主变线圈高低压侧与腔体的连接线,松开底部紧固螺栓,用天车、叉车等取出绕组、铁芯。

4.部件检测

检测隔爆面先检测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的隔爆面的光洁度及有无伤痕、锈蚀情况,伤痕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对主变上的隔爆面进行检查,并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检测进出线装置检查高压配电装置及低压保护箱上的引线装置有无裂痕、变形、开裂损坏的情况;接着检查接线腔绝缘台有无裂痕、变形、开裂损坏的情况。检测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检查控制变压器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绝缘有无过热损坏现象,并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兆欧表测其绝缘是否符合规定,并将检测和测试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所有绝缘台、联接母线及氧化锌避雷器用25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检测,将检测所有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检查隔离开关的导电触头是否有烧灼现象,并检查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用2500V的兆欧表测隔离开关绝缘是否符合规定,并将检测和测试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用2500V的兆欧表检测断路器/接触器是否有击穿现象,绝缘是否符合规定,并将检测和测试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检查接触器/断路器辅助触点是否完好,通入额定电压测试断路器/接触器吸合是否正常。检测主变用2500V的兆欧表对高压侧绕组进行检测,用1000V的兆欧表对低压侧绕组进行绝缘检测,对高低压侧进行耐压试验。用直流电阻测试仪对高低侧绕组进行直流电阻测试。用变比测试仪对移变进行变比测试,将所有测试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上。

5.部件维修

5.1维修高压配电装置,维修调整隔离开关,确认隔离开关分断/闭合可靠同步。维修高压电网综合保护器性能及各部按钮,对损坏的予以更换。维修高压真空断路器分断/闭合正常。处理高压开关隔爆面,检测符合隔爆要求后涂凡士林,并更换开关箱内的干燥剂。检测插座2件。对锈蚀的地方除锈,并喷刷防锈漆。维修低压保护箱,检修低压开关闭锁机构,检修低压漏电采样单元,检修低压电网综合保护器,若损坏予以更换,检修输出4回路,喇叭嘴2件、插座2件有损坏件给予更换。处理隔爆面,检测符合隔爆要求后涂凡士林,并更换开关箱内的干燥剂。

5.2维修移变主体,绕组的拆卸对绕组进行更换时,首先要记录绕组的接线方式。拆解原移变损坏绕组联接部,取出移变主体上部硅钢片,用天车将损坏绕组吊出,并记录好绕组的形状,方式,线规,匝数。铁芯清理绕组拆除后,清除铁芯上残存的绝缘物、漆瘤、锈斑,检查和清除铁芯上的毛刺,修理散张的硅钢片等,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净。绕组的绕制线圈的绕制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线圈的大小形状决定了其是否可以与原铁芯进行配合安装,以及线圈整体的美观度和平整度。选取与该变压器绕组线规相同的铜线,将铜线放到放线架上,通过拉紧装置,对铜线施加适当的制动力,铜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绕线模具的夹紧装置上,把铜线端部固定,夹紧后,通过加紧装置将铜线线拉到绕线模上,开始对铜线进行绕制。通过放线架,可调节铜线拉伸的力度,要求夹紧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大或过小。力度大小取决于导线线径和并绕根数,导线越粗,并绕根数越多,则要求夹紧力度越大。

5.3线圈绕制成型后要进行脱模,在脱模操作前首先要对线圈检查,处理其表面的毛刺,然后根据要求对线圈绑扎绝缘带。线圈脱模后将线圈放置专用夹紧工装内,将锁紧螺栓紧固。

5.4绕组试验,绕组绕制成型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加工过程中的缺陷,确保绕组质量。检查绕组表面绝缘绑扎是否良好、有无破损及绝缘层间是否有无异物,同时检查线圈形状,以保证安装顺利、配合紧密和绝缘良好;为了保证移变成品的质量,绕组需经匝间绝缘试验、直流电阻测试,目地是为了检查其绝缘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对地击穿或匝间放电现像的产生。

5.5浸漆其主要工艺流程:1)预烘;2)真空预烘;3)真空浸漆;4)加压浸漆;5)排漆排气;6)滴漆;7)干燥;8)检查出炉;9)涂覆盖漆;10)最后干燥。通过高压真空浸漆可简化绕组制造工艺,提高绕组的整体绝缘性能,可消除绕组绝缘磨损;提高绕组的导热性,从而可降低运行温度;增强绕组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可消除潮气、化学气体和其他污物侵入绝缘内部而造成的绝缘损坏。

5.6绕组安装与焊接,将成品合格线圈用天车吊至安装位,按工艺要求将线圈安装在原吊出位置,用绝缘材料将铁芯外部与线圈内部间隙处撑起,将原引接线按联接组别焊接完好,安装上部硅钢片,紧固所有联接螺栓。

6.组装、通电测试

移变主体安装,用天车将移变铁芯吊入壳体内、用扳手等工具紧固移变铁芯上部联接固定板。

安装主变线圈高低压侧与腔体的连接线。用天车、电动扳手等工具安装移变腔体防爆盖,将防爆盖紧固螺栓拧紧。

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组装,用天车将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吊至安装位置,用套筒扳手将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的母线分别接到接线柱/板上,并紧固螺栓。安装并紧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保护箱与移变主体联接螺栓。整体检查接线腔的接线和连线,确认无误后将绝缘隔离板盖上,并在防爆面上涂抹凡士林,用螺栓紧固好。通电测试,供电处对其进行绝缘、耐压、直阻、变比、等项目进行试验并出检测报告。通入额定试验电源后观察显示情况。按其额定容量进行整定、调整。

7.整体喷漆

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喷漆过程中必须佩戴无尘衣、帽、口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机电运输技术进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机电运输系统安全、科学、合理、经济运行,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机电运输管理的原则是:坚持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不断提升机电装备水平。

第三条机电运输管理的范围是:机电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供用电管理、矿井运输管理、机电配件管理、机电运输标准化管理、机电应急管理等。

第四条本制度制定的依据为:工作计划、技术措施、统计报表和有关技术资料。

5、负责机电运输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协助机电矿长(经理)开展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6、协助机电矿长(经理)搞好业务范围内的节能工作,并督促分管部门认真履行其节能管理责任。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设机电部(科),各单位机电部(科)是本单位机电运输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机电运输综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机电运输方面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制订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办法和实施细则,并督促实施。

2、负责机电技术、机电设备、供用电、矿井运输、配件、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机电应急等工作的落实。

3、参与机电运输方面的远景规划、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负责机电专项资金计划的编制、机电专项工程的设计及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4、负责机电运输专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5、参与机电运输事故的抢险和调查工作,定期对机电、运输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考核。

6、负责设备、配件计划的编制与审核、到货验收、签单入库、发放审批、现场使用及回收工作。

7、负责制定电力消耗定额和配件消耗定额指标。

8、负责编制供电、设备、配件的月、季、年度报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9、负责机电运输图纸资料的填绘,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10、建立健全机电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各单位机电部(科)应设部(科)长一人,副部长(主任工程师)及专业技术人员若干人,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实行业务分工管理。

第十三条各矿井必须设电气、电缆、设备、油脂、胶带、小型电器及防爆检查专业化管理小组。

1、电气管理组

①电气管理组由1—3名专职或兼职机电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部(科)负责供用电管理的技术人员担任。

②电气管理组负责绘制井上下供电系统图及各种保护的计算、整定、测试检查,负荷审批工作。

③各种保护的计算、整定、测试和检查,必须有整定计算资料、测试检查数据和记录。

④负荷增减、系统改变前应向电气管理组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按批准的容量、接线方式和地点接用,并及时对相关图表进行修改。

2、电缆管理组

①对矿用电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负责收、发、修补、试验等工作。

②电缆管理实行图牌板管理,做到条条电缆有编号,电缆帐、卡、物、板四统一。

③及时了解全矿电缆使用情况及负荷变化情况,确保备用缆线数量充足。

④对修补后的电缆必须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

⑤电缆修补用材料必须与原电缆材料性质相同。

3、设备管理组

①负责设备选型、计划编制、调配、验收、报废、租赁及大修理管理。

②设备帐、卡、物、牌板管理做到“四对口”,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

③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

④按时编制并上报设备报表。

4、小型电器管理组

①小型电器管理组负责井下小型电器设备及特殊机电器材管理,为管、修合一的专业化小组。

②小型电器管理组负责小型电器的统一领取、发放、回收、修理、安全检查和信息资料等管理。

③小型电器设备实行编号管理,必须做到账、卡、物、板四对照。出库、修理、发放手续齐全。对修好的小型电器必须确保完好和防爆性能,严格验收,并填写检修合格证和入井许可证。

④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和使用地点,作到日清月结。每季度进行一次帐、卡、物、板校对,每年组织一次设备大清查。

5、防爆检查组

①防爆检查组由3-5人组成,防爆检查员必须由责任心强,熟悉技术业务,从事煤矿电气工作时间不少于二年,并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人员担任。防爆检查组由机电部(科)管理,组长由机电矿长指定。

②负责对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的防爆性能进行检查、验收,签发电气设备入井合格证。

③防爆检查组应不定期对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进行抽查,每月必须进行一次防爆性能检查,健全检查记录,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④防爆检查员检查实行区域设备包机制,检查后必须如实填写记录。发现隐患时使用隐患整改通知单形式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处理。

⑤各区(队)应配备一名专职(兼职)防爆检查员,配合防爆检查组工作。

⑥每月由机电部(科)组织召开一次防爆例会,通报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四条各矿井根据业务划归情况,由对口单位制定配件、油脂、胶带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第十五条各(区)队应设分管机电的区(队)长和机电班(组)长,负责抓好本区队、班(组)的机电运输现场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应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图纸和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规章制度

(1)设备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2)小型电器管理制度

(3)钢丝绳安全检查制度

(4)四小缆线管理制度

(5)修旧利废制度

(6)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7)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8)设备包机制度

(9)矿用机电产品入库验收制度

(10)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11)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

(12)机房、硐室交接班制度

(13)人车运行管理制度

(14)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

(15)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6)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强制推行制度

(17)设备准入制度

(18)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19)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20)机电设备管理办法

(21)供用电管理办法

(22)机电配件管理办法

(23)供排水系统管理办法

(24)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管理办法

(25)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办法

(26)通讯系统管理办法

(27)机电运输专业隐患排查与整改办法

(28)井下信号联络使用规定

(29)运输管理规定

(30)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31)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32)主要机电运输设备强制检修强制报废标准

(33)矿井机电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4)矿井运输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5)矿井主要机房(硐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

(36)机电工种岗位责任制

(37)机电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图纸

(1)排水、压风、供热等管路系统图

(2)井上、下通讯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

(3)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3、技术资料

⑴设备使用说明书

⑵调试安装验收单

⑶试验记录

⑷设备历次事故记录

⑸设备历次性能测试和关键部件探伤记录、分析报告处理及改进意见

⑹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记录

⑺设备履历簿和技术特征卡片

⑻大型设备安装图纸;易损配件图册

⑼各种机电设备台帐、检查、维修记录

⑽检修项目与计划、检修任务书和各种记录、资料、图纸和检修总结

⑾安全活动记录及事故分析报告

⑿质量标准化检查、考核、评级资料

⒀职工考核、奖惩、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资料

⒁职工培训计划及培训总结

⒂上级文件贯彻执行情况备忘录

⒃各项机电工程设计、施工资料

4、试验报告

⑴人车试验报告

⑵主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⑶提升机性能测定报告

⑷主压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⑸主排水泵性能测定报告

⑹固定设备主要部件探伤报告

⑺电机车年审报告

⑻各种电气试验报告

⑼防雷接地测试报告

⑽钢丝绳及连接装置检验报告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档案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无损检测监理

工程项目档案记述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信息,凝结着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资料人员的劳动和智慧,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工程建设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借以贮存和传播的手段之一,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水平,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项目档案的概念

工程项目档案俗称竣工资料,是记录建设项目从建设的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生产准备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活动的资料,这些资料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建设活动进行记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以及各类相关电子文件和其它载体的声像文件。而这些文件的整理也必须是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查找和使用。

二、工程项目档案涵盖的内容

1.项目前期文件、项目管理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文件

1.1项目启动文件

项目建议书及其报批文件;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其报批文件、规划许可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估、报批文件;项目评估(包括借贷承诺评估)、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准文件、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及批准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地震安全评价报告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及其报批文件;有关前期工作的文件、纪要等。

1.2勘察设计资料

1.2.1设计基础资料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勘察报告,地质图,勘察记录,化验、试验报告,重要土样、岩样及说明;地形、地貌,控制点,建筑物、构筑物及重要设备安装测量定位、观测记录;水文、气象、地震等其他设计基础资料。

1.2.2设计文件

设计委托书,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概算)批准、调整文件;施工图设计;技术秘密材料、专利文件;工程设计计算书;关键技术试验;设计评价、鉴定及审批文件;其他设计有关文件、纪要等。

1.3征地、移民文件

征用土地申请、批准文件,红线图、坐标图、行政区域图;征地移民拆迁、安置、补偿标准文件、协议书、土地使用证、特殊地区施工许可证;建设前原始地形、地貌、状况图、照片;施工执照。

1.4计划、投资、统计等工程管理文件

有关投资、进度、工程量的建议计划、实施计划和调整计划;项目管理机构资质报批文件;概算、预算管理文件,差价管理文件;规程、规范、标准、规划、方案、规定;投资、进度、质量、安全文件、合同控制文件。

1.5招标投标、承发包合同协议文件

招标文件审查、招标书、招标修改文件、招标补遗及答疑文件;投标书、资质材料、履约类保函、委托授权书和投标澄清文件、修正文件等;开标议程、开标大会签字表、报价表,评标纪律、评标人员签字表、评标记录、报告;中标通知书;合同谈判纪要、合同审批文件、合同书、合同变更、索赔、控制管理文件;专项申请、批复文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人防、规划文件;水、暖、电、煤气、通信、排水等配套协议文件;原料、材料、燃料供应等来源文件。

1.6生产准备、试运及考核资料

生产运行管理方案;生产准备及试运投产执行计划;试运投产期间的置换、升压方案、全线联调方案及维修抢修预案;有关试运行的标准、规定;全线试运投产前的验收记录;各站场、阀室的设备单体试车、验收记录;系统调试、验收记录;SCaDa系统调试、验收记录;各类报表、维修记录等资料。

1.7财务、计划及资产管理资料

财务计划及执行、年度计划及执行;年度投资统计;工程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决算、审计及说明;主要材料消耗、器材管理;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册等。

1.8科研项目资料

开题报告、任务书、批准书;合同书(协议书)、委托书;研究方案、计划、考察报告、调查研究报告;试验记录、图表、照片;实验分析、计算、整理数据;实验装置及特殊设备图纸、工艺技术规范说明书;实验操作规程、安全措施、事故分析;阶段报告、科研报告、技术鉴定;成果申报、鉴定、审批及成果推广应用材料;重要课题研究报告。

1.9工艺设备文件

1.10涉外文件

1.11消防文件

1.12器材管理文件

2.施工文件

2.1施工管理资料

开工报告、工程完工证书、工程交工证书、工程竣工报告、企业资质、人员资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2.2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建筑、工艺管道、设备安装、防腐保温、电气仪表等工程的检验批

2.3施工技术资料

建筑、工艺管道、设备安装、防腐保温、电气仪表等工程的技术施工记录

2.4质量控制资料

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各类设备材料及管阀配件的检测试验报告、理化试验类资料

2.5竣工图

竣工图包括所有的施工图,其中属于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标准图、通用图,可以在目录中注明,不作为竣工图编制。

2.6经济资料

经济签证、施工合同、结算书等

3.无损检测交工技术文件

实行第三方无损检测的工程(项目),无损检测竣工文件由无损检测单位单独组卷,内容包括委托无损检测的合同、无损检测计划、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无损检测工作总结以及无损检测完工交接证书、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无损检测焊口布置图、无损检测报告等。

4.监理交工技术文件

主要包括按照监理项目管理、监理指令、监理内业、审核签认文件、工程检验记录五个部分。

三、石油工程项目档案编制收集整理的主要依据

1.通用部分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Y4200-2007系列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2010年修订版)》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定》(Da/t28-200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股份公司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2.石油建设工程

SY4200-2007系列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册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教材)

3.土建工程

陕西省建设厅颁布: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配套表格及使用指南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管理整编规定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GB50300系列标准

四、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制要求

1.单项(单位)工程划分及编号

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SY4200-2007)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分及统一编号。

2.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制要求

工程项目档案是伴随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产生的,它真实、准确地记述和反映了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和历史过程,是各种建设活动的直接和原始记录。因此,工程项目档案应按完整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整理编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系统、科学。

及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要求的数据、现象及时进行记录;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工程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及移交工作。

准确,就是要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应如实地反映工程施工的客观情况,严格按施工图和现行材料质量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做到变更有手续、有根据,施工各部位有记录。严禁出现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做记录等情况。

系统,就是要求按照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对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系统的反映施工的全过程。

科学,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施工中的每一个数据,应做到施工有依据,检查有结论,现场有记录,试验、化验有报告,预制构件、材料有证件,修改图样有手续,工程竣工有结论。

五、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制收集整理分工及顺序

1.建设单位资料

1.1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1.2设计基础资料

1.3设计文件

1.4项目管理文件

1.5涉外文件

1.6生产技术准备、试生产资料

1.7财务、器材管理资料

1.8工艺设备文件

1.9环境保护、职业卫生、消防、安全设施、档案等专项验收文件

1.10项目竣工验收文件

2.施工文件

2.1施工管理文件

2.2技术管理资料

2.3质量保证资料

2.4施工日志

2.5竣工图

3.无损检测文件

3.1管理类文件

3.2无损检测报告

4.监理文件

4.1监理项目管理

4.2监理指令

4.3监理内业

4.4审核签认文件

4.5工程检验记录

六、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制收集整理质量要求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工程项目档案应满足下述要求:

2.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3.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4.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5.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材料书写,如:碳黑墨水、纯蓝墨水等。

6.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标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7.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8.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样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9.不同幅面的工程图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19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mm×210mm),图示栏露在外面。

七、工程项目档案的验收和移交

工程项目档案是在工程建设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文字、文件、图样资料和来往批件,经过整理、编目而形成的反映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文件和资料。它是记录工程建设的永久性技术文件,也是建设项目进行复查、维修、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因此,重视并搞好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验收和移交工作十分重要。

竣工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按要求把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和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档案资料一起整理好,编目建档,并于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交施工单位主管技术档案部门,按规定检查验收,审查合格即可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评定认证后,移交给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把施工单位移交上来的档案资料和施工前期由建设单位办理的工程项目档案资料重新整理,编目建档,形成全套的工程项目档案,并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是否上交给有关主管部门或技术档案部门长期保管。

工程文件的归档,是建设程序和工程文件形成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必要的环节。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中,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是建设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必然的组成部分,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就是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的全过程。因此,对工程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向档案管理部门归档是顺理成章的,应引起各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5

xxx水厂扩建工程位于xx内,本工程由xxx有限公司投资建设,xx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xx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xx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施工,由xx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

xx水厂扩建工程机械搅拌澄清池、滤池-清水池为框架结构、构筑物,澄清池直径19.60m、高20.72m,日生产量2万吨;滤池-清水池长31.20m、宽24.0m、高17.27m,生产量3万立方米/日。基础为天然地基,c15毛石砼满堂基础。澄清池砼采用c25p6抗渗砼及c25普通砼;滤池-清水池砼采用c25p6抗渗砼及c20普通砼。加药间为一层框架,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建筑层高7.20米,东西方向长度为24.00m,南北方向长度为12.00m。基础形式为有梁式带形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柱砼采用c25非泵送商品砼,梁板采用c25泵送商品砼。砖砌体为填充后塞墙,砖均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及标准砖。

本工程从2004年4月24日开工至2005年8月22日竣工。

二:资料自查情况

本工程资料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进行归档整理。归档资料内容能积极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做到齐全、系统、完整。

归档资料的质量情况:

1、本工程一开始就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控,以书面形式记载建设工程的主要过程并保存相应工程技术文件(如1、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准备文件;2、各原材料质保书、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3、施工试验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5、施工记录;6、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记录)。

2、本工程资料均采用耐久性强的碳素墨水笔进行记录,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3、本工程资料纸张幅面尺寸均采用规格为a4幅面(297㎜×210㎜),对一些原材料合格证原为16k纸张的全部采用a4幅面的纸张粘贴,使其达到长期保存归档的要求。

4、工程资料均为原件(复印件均写明原件存放之处并加盖存放单位红章)。

5、工程资料的内容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符合国家有关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6、本工程竣工图纸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图纸中应修改的地方均已在更改部位注明,并用补绘法在蓝图空白处绘成大样,并用箭头的引出线标明更改依据。所有设计变更联系单及图纸会审纪要中的图纸变更内容按照《舟山市建设工程竣工图编制质量要求》进行编制。编制完毕后所有竣工图均加盖竣工图章,并由施工单位的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以及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总监等签字,注上编制日期。竣工图章尺寸采用50×80㎜的图章,采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盖于图标栏的上方空白处。所有竣工图纸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在外面。

三:土建资料内容:

1:共性部分:

1.1开竣工报告;1.2图纸会审纪要;1.3设计变更联系单;1.4施工组织设计;1.5工程测量定位记录;1.6专项施工方案;1.7砂浆、砼配合比检验报告;1.8技术交底记录;1.9水泥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0砂品质指标检验报告;1.11砖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2钢筋质保书及试验报告;1.13防水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1.14塑料门窗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5其它材料出厂证明书。

2:机械搅拌澄清池、滤池-清水池及加药间部分:

2.1地基验槽记录;2.2技术复核记录;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4钢筋焊接试验报告;2.5砼试块汇总表评定表;2.6砂浆试块汇总表评定表;2.7砼施工记录;2.8沉降观测记录;2.9混凝土成型记录;2.10混凝土拆模报告及审批表;2.11砼养护记录;2.12商品砼坍落度测试记录;2.13商品砼出厂合格证;2.14分部、分项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15单位工程验收表(统表ⅰ、ⅱ、ⅲ、ⅳ);2.16结构实物检测报告;2.17结构中间验收记录。

四:水电资料内容:

1:电气安装工程:(1)安装工程隐蔽验收记录;(2)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3)配线安装记录;(4)电气安装工程材料合格证;(5)电气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2:给排水安装部分:①排水管道通水(通球)试验记录②系统清洗记录③给排水安装工程合格证④给排水安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⑤管道、设备强度试压试验记录⑥给排水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工程归档资料经自检基本齐全有效,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审查。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6

澄清池直径19.60m高20.72m日生产量2万吨;滤池-清水池长31.20m宽24.0m高17.27m生产量3万立方米/日。基础为天然地基,水厂扩建工程机械搅拌澄清池、滤池-清水池为框架结构、构筑物。c15毛石砼满堂基础。澄清池砼采用c25p6抗渗砼及c25普通砼;滤池-清水池砼采用c25p6抗渗砼及c20普通砼。加药间为一层框架,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建筑层高7.20米,东西方向长度为24.00m南北方向长度为12.00m基础形式为有梁式带形基础,主体结构为全现浇框架结构。柱砼采用c25非泵送商品砼,梁板采用c25泵送商品砼。砖砌体为填充后塞墙,砖均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及标准砖。

本工程从20年4月24日开工至20年8月22日竣工。

二:资料自查情况

做到齐全、系统、完整。本工程资料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进行归档整理。归档资料内容能积极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

归档资料的质量情况:

以书面形式记载建设工程的主要过程并保存相应工程技术文件(如1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准备文件;2各原材料质保书、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3施工试验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5施工记录;6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记录)1本工程一开始就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控。

字迹清楚,2本工程资料均采用耐久性强的碳素墨水笔进行记录。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使其达到长期保存归档的要求。3本工程资料纸张幅面尺寸均采用规格为a4幅面(297㎜×210㎜)对一些原材料合格证原为16k纸张的全部采用a4幅面的纸张粘贴。

4工程资料均为原件(复印件均写明原件存放之处并加盖存放单位红章)

与工程实际相符合,5工程资料的内容真实、准确。并符合国家有关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并用补绘法在蓝图空白处绘成大样,6本工程竣工图纸采用国家标准图幅。图纸中应修改的地方均已在更改部位注明。并用箭头的引出线标明更改依据。所有设计变更联系单及图纸会审纪要中的图纸变更内容按照《舟山市建设工程竣工图编制质量要求》进行编制。编制完毕后所有竣工图均加盖竣工图章,并由施工单位的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以及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总监等签字,注上编制日期。竣工图章尺寸采用5080㎜的图章,采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盖于图标栏的上方空白处。所有竣工图纸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在外面。

三:土建资料内容:

1共性部分:

1.1开竣工报告;1.2图纸会审纪要;1.3设计变更联系单;1.4施工组织设计;1.5工程测量定位记录;1.6专项施工方案;1.7砂浆、砼配合比检验报告;1.8技术交底记录;1.9水泥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0砂品质指标检验报告;1.11砖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2钢筋质保书及试验报告;1.13防水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1.14塑料门窗合格证及试验报告;1.15其它材料出厂证明书。

2机械搅拌澄清池、滤池-清水池及加药间部分:

2.1地基验槽记录;2.2技术复核记录;2.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4钢筋焊接试验报告;2.5砼试块汇总表评定表;2.6砂浆试块汇总表评定表;2.7砼施工记录;2.8沉降观测记录;2.9混凝土成型记录;2.10混凝土拆模报告及审批表;2.11砼养护记录;2.12商品砼坍落度测试记录;2.13商品砼出厂合格证;2.14分部、分项及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15单位工程验收表(统表ⅰ、ⅱ、ⅲ、ⅳ)2.16结构实物检测报告;2.17结构中间验收记录。

四:水电资料内容: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7

关键词:机房消防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针对机房的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先要简述机房消防设施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全,体积更小,设备更加贵重。由于设备昂贵,一旦发生火灾,其损失比10-20年前同样程度的火灾造成的损失要严重得多。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难以挽回。

考虑到机房的重要性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机房基本都安装有消防报警联动系统和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以保护机房的消防安全,预防和及时发现并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的必备措施。

虽然能过检测验收后,已具有了一定的可靠性,但在使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管理或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一些运行不正常的现象,如不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将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对机房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时,及时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一、消防设施的项目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3)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4)水喷淋系统;

5)室内外消防栓系统;

6)消防供水系统;

7)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8)防烟排烟与系统;

9)防火门及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10)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1)防火器材;

12)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疏散门。

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案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日常查看火灾报警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警报装置的外观和运行状态;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CRt图形显示器的运行状态。

2)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日常查看报警控制器的显示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置故障和火灾报警;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火警和故障报警功能及其自检、消音、复位等功能。

3)每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一次系统模拟联动试验,检测联动控制和显示功能,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试验情况。

2、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1)日常查看探测器和显示器运行状态;用监控管理软件检查远程联网各分支系统的运行状态。

2)每年至少对每个探测器的采样管和采样孔进行一次清洗作业,并填写《吸气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测试记录》记录检测情况。

3、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1)日常检查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容器、选择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阀驱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系统部件外观有无机械损伤、锈蚀和镀层脱落,如存在缺陷,应及时更换。检查电磁阀与控制阀的连接导线是否完好,端子是否松动或脱落。

2)每年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两次全面检测和联动试验。在各防护区进行探测器模拟烟温报警联动,检查气体灭火系统自动和手动控制启、停的可靠性,报警及延时的准确性和各报警控制装置、电磁阀动作的灵活性以及消防控制室的反馈信号显示功能等,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日常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状态和使用环境,重点检查系统组件包括各类阀门、报警阀组、喷头、管道、供水设施等设备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渗漏,系统工作环境或保护对象是否正常等;检查喷淋泵控制柜的控制方式是否为自动运行方式;检查末端试水装置的压力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每年至少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一次试验,检测从供水管道至系统组件的全部功能,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5、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1)日常查看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标志,对被圈占、埋压、损坏、挪用的设备,一经发现及时恢复。

2)每年检查各消火栓的出水情况,确保正常水压状态,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6、消防供水系统

1)日常查看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渗漏,启闭位置是否正常。消防水泵、稳压泵、增压泵、气压水罐、管网控制阀门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每月检查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位,发现水位不足时及时补充;检查各类常开、常闭阀门的启闭状态是否正常,每台消防水泵应每隔1~2周进行一次运转试验,检查消防水泵的运行情况,并填写《消防设施定期维护表》记录检查情况,同时每年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7、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

1)日常查看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外观,每周完成对全部设备的查看,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记录查看情况。

2)每年通过报警联动对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功能和安全性检查,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8、防烟排烟系统

1)日常查看机械防、排烟系统组件有无损坏、锈蚀的现象,正压送风口、机械排烟风口及其现场手动开启装置是否被遮挡,每两个月完成对全部设备的查看,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记录查看情况。。

2)每年进行模拟报警试验,启动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开启正压送风口和排烟风口,关闭空调和防火阀,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9、防火门及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1)日常查看防火门、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是否处于正常的开启或闭合状态,外观是否完好,及时清除上述设备附近影响其正常关闭和开启的障碍物。

2)每年通过报警联动,检查电动防火门的开启或关闭功能、防火卷帘门的升降功能以及动作信号的反馈显示,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0、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日常查看消防电梯的紧急按钮外观;查看消防电话主机、座机和电话插孔以及对讲机外观有无拆卸、改动、破损和脱落;查看应急广播功放、音源及扬声器外观是否完好,接线有无松动、破损和脱落。

2)每年通过报警联动,检查电梯迫降功能和消防广播自动切换功能;对消防通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通话检测,并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1、消防器材

1)日常查看灭火器的数量和位置有无改变,其外观有无损坏、锈蚀,标牌是否清晰。

2)每年应委托专业维修单位对所有灭火器进行一次功能性检测,查看是否存在灭火剂失效、超出规定使用年限的情况,并张贴检测标志,填写《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记录检测情况。

12、疏散通道

日常查看疏散通道(含疏散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无阻挡物。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并填写《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表一)记录查看情况。

三、维修保养表格的填写

1、表格名称如下:

1)《消防设施日常检查表》

2)《消防设施定期维护表》

3)《消防设施年终检测报告》

上述中3个表格均可在《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中查到。

2、维修保养表格的填写要求:

1)按照维护计划和相关的各项维护操作规章制度实施维护保养;

2)详细填写有关的维护表格,做好维护纪录;

3)维护保养完毕后,会同机房主管人员进行维护验收,

4)并由参加验收的人员在表格上签字,并通知消防监控中心恢复系统的运行;

结束语:从事机房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的人员,应当通过消防行来特有工种职业技术鉴定,持有技师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维修人员在进入机房工作时,需严格遵守机房的管理制度,未经批准和许可的情况下,绝对不准私自操作机房设备,从管理和技术上确保对机房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的能力,以保障机房的安全。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8

关键词:抽样样品检验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

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出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而且还关系到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由于食品组成结构复杂、品种繁多、检验的项目多、涉及的标准多,在当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的形势下,食品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食品检验中的工作流程,把检验差错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检验报告的精确性、公正性、可控性,从而保护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一、抽样过程的控制

抽样是食品检验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如果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检验数据再准确,结论也不可能准确。因此,抽样工作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准确度,应注意:

1、抽样前根据不同的产品,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明确抽样依据及方法、地点、数量、封存、运输方式,抽样人员至少2人,应亮明证件,填写抽样单,被抽样单位确认后,双方签字、盖章。

2、加强对抽样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品质教育,如对抽样方案进行认真培训,掌握要领。抽样时还要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

3、食品抽样一般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但要在批产品中上、中、下几个位置取样,取样工具应清洁,不得引入任何有害物质。同时,为满足微生物检验,取样时要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保证样品不受污染,特别关注运输、贮存温度的要求。

4、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检验,做到抽检分离。

二、食品检验过程的控制

(一)指定有资格及能力的检验人员

1、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熟悉检验流程:

收取样品登记编号下达检验计划领取样品样品制备二次编号(盲样)样品前处理(按检验项目不同分别处理,微生物除外)按项目分别进行试验(理化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检验)数据处理并提交原始记录汇总编制检验报告按规定审批、盖章发放检验报告

3、熟悉产品标准及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及时关注产品标准的更新,深入学习领会新方法、新技能。

4、检验必须做平行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必要时,通过测定回收率进行验证。

5、微生物检验时,应注意保持整个检验过程处于无菌状态。

(二)样品制备是要保证样品均匀性

l、液体样品在检验前要混匀。如检测酱油、醋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以外的项目,需将样品振摇混匀,而检测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时则应充分振摇后,用干滤纸过滤。

2、固体样品要粉碎、混匀。如检测大米、挂面的水分及茶叶的各项目都需要粉碎后取样。

3、其他要求,如冷冻饮品对混合型的产品在制备样品时要求取有代表性样品的主体部分;

保健食品中的胶囊要按要求取胶囊的内容物进行检验;啤酒在检验浊度时要除气但不过滤,而检测酒精度、原麦汁浓度、总酸等项目时,要除气过滤后测定。

微生物检验,一定要保证样品的完好性,按规定保存样品。如需冷藏或冷冻的样品,按温度要求贮存。防止样品污染,使检验结果偏离。

(三)使用有效的检测方法

1、使用食品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检验方法,并随时更新,保证其有效性。

2、标准中有两种以上方法时,首选第一法(一般为仲裁法)。

(四)仪器设备要求

1、选择标准中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其精度和性能应满足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如: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就不能检验“婴幼儿奶粉”,因其最低定量限为

2、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周期使用。

3、仪器设备使用频繁时,应进行期间核查。

(五)标准物质和试剂的要求

1、选择相应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其纯度和有效期必须满足规定要求。

2、标准物质要索取标物合格证书,有可追溯性。如果是进口标准物质,通过实验室比对进行验证。

3、按要求贮存标准物质和试剂,防止失效。

(六)环境要求

检验室环境指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空气中悬浮微粒含量及污染气体成分等。

其中有些参数影响仪器的性能,有些参数直接影响样品测定结果。例如:温度过低,使天平的变动性增大;湿度过大,使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的性能变差;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成分对微生物检验影响很大。因此,天平室、标准溶液室温20℃左右宜,仪器室一般温度应在18℃一25℃为宜,微生物检验室为无菌室(一般为100级洁净)。

三、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

检验结果质量的好坏常以准确度来衡量。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通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要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考虑在检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小到最小。减少系统误差常采取措施:空白试验;回收率测定;校正仪器;对照试验;比对试,其中对照试验或加标物测回收率是最有效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在一般的食品分析测定中,测定次数为2次。如果没有意外误差发生,基本上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如果有意外时,可将测定次数增加到6~10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判定精密度。因操作事故引起的“过失误差”,如读错刻度,溶液溅出,加错试剂等,在计算算术平均值时,此种数值应予弃去。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的准确度选择测量手段(仪器与方法)。

四、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正确出具检验报告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检验人员要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正确处理检验数据。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规格、数量、检验项目、相应的检验设备名称及编号、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号、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样品状态描述、检验过程(称样量、标准溶液浓度、样品处理过程)、仪器谱图(包括仪器条件等)、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等,应描述与食品检测有关的一切信息、数据和现象,完整地描述检测操作的全过程,检验数据的处理应按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规定进行。检验报告结果判定规则:检验项目全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判该产品为合格;检验结果有1项或l项以上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总之,出具—份高质量的食品检验报告除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外,还需要有—个规范的制度为基础。针对检验报告所制定的制度,应涉压从抽样到报告出具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应制定相应的细节条款,使整个检测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定资质出具检验报告,坚决杜绝超范围检验和出具虚假检验数据的行为。加强管理是确保制度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在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对检验报告质量的考核力度,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责任到人,奖罚分明,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9

关键词客户端;工程;竣工验收;分析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31-0150-02

0引言

宝胜集团是一家年销售额超百亿的大型电缆制造企业。2008年3月,该集团因扩大产能,开工建设新厂区的需要,向供电公司提出新建一座35kV客户端变电所。该变电所按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14-2005)《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要求组织设计,2009年3月进入电气施工阶段,6月由供电公司组织人员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本文对35kV宝胜变电所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并处理一些缺陷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1客户端变电所概况

35kV宝胜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为35kV单电源单母线接线/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所总容量为20mVa(其中:主变20mVa、10mVa各一台,1#、2#主变互为备用,最大供电负荷为20mVa)。35kV主变微机保护在控制室集中组屏,10kV设备微机保护和微机测控在开关柜就地分散安装。变电所电力负荷性质为部分二级负荷。电能计量采用高供高计方式,装设断流、失压计时仪。无功补偿采取分散、就地方式,装设在线谐波监测装置。新装负荷控制终端装置,采用市话通讯。变电所检修电源采用自发电,并与正常供电电源设置可靠闭锁。

2客户端变电所竣工验收的实施过程

供电公司对于35kV宝胜变的竣工验收工作极为重视,由营销部牵头,公司生产技术部、调度通信中心参与组成了联合验收组,下设竣工基础资料、现场设备验收、生产准备情况3个专业小组,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各专业小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竣工基础资料小组主要负责检查工程竣工报告、竣工报验资料、客户资料是否完整齐备符合要求。其中竣工报验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图及说明、隐蔽工程的施工及试验记录、安全用具的试验报告、主设备出厂试验单、合格证、电气试验及保护整定调试记录、直流装置试验报告、自备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带电切换试验合格报告、负荷管理装置的安装调试报告、谐波治理装置相关资料。客户资料主要包括:客户基础资料、影响电能质量的用电设备清单、值班人员名单及资格、《供用电合同》草本、自备应急电源相关资料、《调度通讯协议》、《供电安全协议书》、非电性质保安措施、客户变电所工程中往来的会议纪要、传真等文件资料。

现场设备验收小组主要负责检查一次设备是否与审定的设计图纸相符、主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验收规范、防误闭锁(联锁)装置是否可靠、对已装用电负荷(设备)的出线是否按照电价分类正确接出、计量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继电保护模拟动作试验是否正确无误、所有电气设备接地是否可靠、负荷控制装置及跳闸开关是否符合要求并安装完毕等。

生产准备情况验收小组主要负责检查变电所的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一次模拟图板与实际是否符合、设备的双重编号是否相符、典型操作票是否正确并上墙、客户管电机构是否建立并提供负责人的有效联系方式变电所的值班人员是否合格、足够、到位、客户是否有与电气人员签订的用工合同、安全工器具是否齐全、消防设备是否配备,设备是否全清扫完毕等。客户应急方案是否编制并经本单位电气负责人审批;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是否合格并满足保安负荷需求等。

各验收小组对工程的竣工验收一次性提出验收意见,由营销部汇总后向客户出具《客户业扩工程竣工检查意见书》。客户业扩工程整改结束后,由营销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检查意见逐条进行复验,在全部整改完成后确认工程合格,安排客户端变电所启动投运工作。35kV宝胜变电所于2009年6月19日顺利启动投入运行。

3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缺陷及整改方法

1)供电设计中要求两台主变高压侧开关(即301、302开关)之间设置电气闭锁,两台主变互为备用,最大可供容量为20000kVa,确保不同时运行。在实际检查闭锁逻辑过程中,验收人员发现电气闭锁有问题,在301开关在处于合闸时,302开关也可合闸,而301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302开关却无法合闸。通过进一步的检查,验收人员确定了缺陷原因:本应该在302开关合闸回路中串接的301开关常闭节点(即开关在已储能,分闸状态下处于闭合位置的开关辅助接点)实际接成了常开接点,在将该辅助接点调整为常闭接点后,301、302开关之间电气闭锁动作情况正确,保证了即使在使用五防操作解锁钥匙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两台主变互为备用,不出现同时运行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主网供电线路及设备不出现超载。这起缺陷的处理经过启示我们:在竣工验收时,一定要加强对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完善的电气闭锁或本设备间隔电气闭锁的检查验收,要模拟实际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刀闸位置进行闭锁、联闭锁动作逻辑检查,确保其动作可靠。

2)在主变系统的验收中也发现了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验收人员发现35kV主变有载调压开关调档功能没有经过高压侧电流过负荷闭锁(该项功能保证主变在过负荷或故障时闭锁调档,保证有载调压开关的安全)。通过检查,验收人员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电流闭锁调压动作值未整定(当时在最大值100a),保护软压板未投入;其二,保护装置中闭锁调压接点(触电输出量)未引入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回路。在整定好变压器高后备保护中电流闭锁调压定值,投入其软压板,在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回路串入高后备保护闭锁调压接点后,实现了主变有载调压开关调档经过高压侧电流过负荷闭锁功能。二是验收人员发现2号主变有载开关变压器油简化试验击穿电压为30kV,低于新投变压器应≥35kV的最低合格标准。通过进一步了解,验收人员得知在2号主变调试时曾对有载开关进行过换油检修,但当时天气状况不佳,已靠近黄昏时分,空气湿度偏大,可能导致变压器油绝缘水平降低。验收人员提出了整改要求:再次进行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换油检修,保证设备满足新投变压器要求。通过施工单位的整改,上述缺陷均很快得以消除。

3)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对部分强制性标准条文执行不力,存在一些施工质量的通病。例1,电能计量用互感器二次回路的部分连接导线未分色(如均使用黑色)、部分使用多股软铜芯线、部分导线截面仅为2.5mm2。以上这些情况均不符合要求。根据《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7.0.2.4条款要求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分色(黄、绿、红、黑色线,接地线为黄与绿双色线)单芯绝缘线,其截面积不小于4mm2,验收人员均要求施工单位按强制标准进行整改。例2,变电所内电气照明没有考虑事故照明,控制室仅有使用干电池的手电筒一支。验收组认为这不符合《标准》14.4.2.2规定:在控制室、室内配电装置室及室内主要通道处,应设置供电时间不小于1小时的事故照明。验收人员要求在直流屏中专门安排一路事故照明输出,供事故抢修用照明使用。例3,施工单位未将接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等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送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周期检定,验收人员对部分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有疑问。对此,验收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将接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等送计量单位周期检定,并使用合格的仪器重新安排相关试验并出具正式报告。例4,安全工具、生产工器具、消防器材等配备不太完善,未取得相关检测合格证。验收人员要求业主单位配齐安全工具、生产工器具、消防器材并送检后取得检测合格证。施工单位、业主单位为图省事、节约开支等往往对一些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打个折扣,验收人员应该从严执行验收标准,确保设备安全投入运行。

4)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不完善,部分试验报告不完善(部分试验数据缺漏或试验数据、设备参数存在明显错误)。业主单位部分资料签字不全(如《调度通讯协议》、《供电安全协议书》尚未签订);变电所运行相关规程未编写完成。验收人员提出的整改措施是:完善相关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补全所需资料的签字手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业主单位编制运行规程。竣工报验资料是进行营销业务流程审批的重要依据,也是客户端变电所的重要存档材料。验收人员要重视对竣工报验资料的验收,保证其资料齐全、手续完善。

4结论

35kV客户端变电所竣工验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35kV宝胜变电所竣工验收为例,简要介绍了客户端变电所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现并处理一些缺陷所取得的经验,并对现场提出应整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供今后进行35kV客户端变电所竣工验收工作的人员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电气试验检测报告篇10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1范围

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不适用于在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接到施工任务后,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2.2主要设备材料:

2.2.l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

2.2.2主要设备(见图6-1)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集中报警控制设备;

消防中心控制设备;

图象显示与打印操作设备;

消防备用电源;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声光显示报警器;

各类模块(中继器);

各种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设备;

消防通讯设备(如消防电话);

消防广播设备。

2.2.3一般常用的材料:

管材、型钢、线槽、电线、金属软管、防火涂料、异型塑料管、阻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焊油、焊锡、电池、机油、锯条、记号笔、绑带等。

2.3主要机具:

套丝机、套丝板、液压煨弯器、手动煨弯器、电焊机、气焊工具、台钻、手

电钻、砂轮锯、电锤、开孔器、压线钳子、射钉枪、钢锯、手锤、活扳手、水平尺、直尺、角尺、钢卷尺、线坠、电烙铁、电炉子、锡锅、扁锉、圆锉、压力案子、压力钳子、电工工具、高凳、工具袋、工具箱、万能表、兆欧表、试铃、对讲电话、步话机、试烟器、手提电吹风机等机具。

2.4动力配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作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

2.5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交底和培训,使每个操作者应熟知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的要求。

2.6应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使用的规程规范、图册、工艺要求、质量记录、表格及各种有关文件。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3.2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

3.2.1进场管材、型材、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翅边等变形现象。

3.2.2配管前应根据设计、厂家提供的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器、广播喇叭等设备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

3.2.3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

管路长度超过30m,无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

3.2.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3.2.5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2.6当管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2.7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保护管等。

3.2.8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1000,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3.2.9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

3.2.10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如图6-2a、6-2b、6-2c。

3.2.11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如表6-1,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0.15~0.5m。

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m)表6-1

敷设方式

钢管种类

钢管直径(mm)

15~20

25~32

40~50

65以上

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厚壁钢管

1.5

2.0

2.5

3.5

薄壁钢管

1.0

1.5

2.0

--

3.2.12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直径20mm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

3.2.13暗配管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探测器的盒的位置就是安装探头的位置,不能调整。所以要求确定盒的位置应按探测器安装要求定位。

3.2.14明配管使用的接线盒和安装消防设备盒应采用明装式盒。

3.2.15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

3.2.16箱、线槽和管使用的支持件宜使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胀管螺钉、预埋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使用木塞等。使用胀管螺钉、膨胀螺栓固定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

3.2.17各种金属构件、接线盒、箱安装孔不能使用电、气焊割孔。

3.2.18钢管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3.2.19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固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以免破坏镀锌层。

3.2.20配管及线槽安装时应考虑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同槽孔洞。

3.2.21配管和线槽安装时应考虑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探测器报警线路若采用总线制时不受此限制。

3.2.22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应与强电线路的竖井分别设置,如果条件限制合用同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3.2.23在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部线。

3.2.24钢管敷设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净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3.2.24.1当管路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0m,上面时为0.3m,当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上面时为1m。

3.2.24.2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至0.2m。。

3.2.25钢管与其它管道如水管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0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上面(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当管路交叉时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

3.2.26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3.2.27线槽敷设宜采用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杆的直径不应小于6mm,固定支架间距一般不应大于l~1.5m,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弯和奇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0.5m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撑点。

3.2.28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3.2.29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即螺母放在线槽壁的外侧,紧固时配齐平垫和弹簧垫。

3.2.30线槽的出线口和转角、转弯处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

3.2.31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1000,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3.2.32金属线槽的连接处不应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行。

3.2.33金属管或全属线槽与消防设备采用金属软管和可挠性金属管作跨接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卡具固定,其固定电间距不应大于0.5m,切断头用锁母或卡箍固定,并按规定接地。

3.3.3为满足导线和电缆的机械强度要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最小不应小于1mm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0.75mm2;多芯电缆线芯最小截面不应小于0.5mm2。

3.3.4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3.3.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压接。

3.3.6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孔内。

3.3.7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果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采用总线制不受此限制。

3.3.8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十”线为红色,“一”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距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3.3.9导线或电缆在接线盒、伸缩缝、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的余量。

3.3.10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口带上护口。

3.3.11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截面积为50mm2以下时,长度每超过30m应在接线盒处进行固定。

3.3.12目前我国的消防事业发展很快,使用总线制线路控制的很多,对线路敷设长度,线路电阻均有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厂家技术资料要求来敷设线路和接线。

3.3.13导线连接的接头不应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应降低原机械强度,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满足上述要求,导线连接时应采取下述方法:

3.3.13.1塑料导线4mm2以下时一般应使用剥削钳剥削掉导线绝缘层,如有编织的导线应用电工刀剥去外层编织层,并留有约12mm的绝缘台,线芯长度随接线方法和要求的机械强度而定。

3.3.13.2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12mm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另一根线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并进行涮锡处理。

3.3.13.3LC安全型压线帽:是铜线压线帽,分为黄、白、红三色,分别适用于1.0mm2、1.5mm2、2.5mm2、4mm2的2~4根导线的连接。其操作方法是:将导线绝缘层剥去10~13mm(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定选用适当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接帽的压接管内,若填不实,可将线芯折回头(剥长加倍),填满为止。线薪插到底后,导线绝缘层与压接管的管口平齐,并保在帽壳内,然后用专用压接钳压实即可。如表6-2、图6-3。

3.3.13.4多股铜芯软线用螺丝压接时,应将软线芯扭紧做成眼圈状,或采用小铜鼻子压接,涮锡涂净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紧牢固。

3.3.13.5铜单股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互接),要把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人接线桩头针孔内,导线出针孔l~2mm,针孔大于线芯直径1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如果是多服软铜丝,应抓紧涮锡,擦干净再压接。如图6-4。

3.3.13.6导线连接的包扎:选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带导线接头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

3.3.14导线敷设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无误后采用500V、量程为500mΩ的兆欧表,对导线线对地、线对屏蔽层等进行摇测,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20mΩ。注意不能带着消防设备进行摇测。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时应采用1分钟后的读数为宜。

LC安全型压线帽表6-2

压线管内导线规格(mm2)

色别

配用压线帽型号

线芯进入压接管所需削线L(mm)

压线管内加压所需充实线芯总根数

组合方案实际工作线芯根数

BV(铜芯)

1.0.

1.5

2.5

4.0

导线根数

2

-

-

-

Ymt-1

13

4

2

3

-

-

-

4

3

4

-

-

-

4

4

1

2

-

-

3

3

6

-

-

-

Ymt-2

15

6

6

-

4

-

-

4

4

3

2

-

-

5

5

1

-

2

-

3

3

2

1

1

-

4

4

-

-

2

-

Ymt-3

18

4

2

-

-

3

-

4

3

-

-

4

-

4

4

-

2

3

-

5

5

-

4

2

-

6

6

1

-

2

1

4

4

-

2

-

2

4

4

8

-

1

-

9

9

BLV(铝芯)

-

-

2

-

绿

Ymt-1

4

2

-

-

3

-

4

3

-

-

4

-

4

4

-

-

3

2

Ymt-2

5

5

-

-

-

4

4

4

3.4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要求:

3.4.1进厂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型号、数量、规格、品种、外观等进行检查,并提供给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效的检测检验合格的报告,及其它有关安装接线要求的资料,同时与提供设备的单位办理进厂设备检查手续。

3.4.2点型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3.4.2.1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要求,见表6-3。

3.4.2.2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图6-5中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并由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表6-3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S(m2)

房间高度h(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屋顶坡度θ

θ≤15°

15°<θ≤30°

θ>30°

a(m2)

R(m)

a(m2)

R(m)

a(m2)

R(m)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80

6.7

80

7.2

80

8.0

S>80

6

80

6.7

100

8.0

120

9.9

h≤6

60

5.8

80

7.2

100

9.0

感烟探测器

S≤30

h≤8

30

4.4

30

4.9

30

5.5

S>30

h≤8

20

3.6

30

4.9

40

6.3

3.4.2.3一个探测器区内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n=S/K·a

式中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并取整数。

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

a——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K——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o.7~0.9,其余取1.0。

3.4.2.4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

a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b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mm~600mm时,应按图6-6和表6-4来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

C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被染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d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3.4.2.5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距离应符合表6-5的规定。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西距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表6-5的规定。

3.4.2.6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3.4.2.7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设置探测器。

3.4.2.8探测器周围o.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见图6-7。

3.4.2.9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见图6-8,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是指在距离探测器中心半径为0.5m范围内的孔洞用非燃烧材料填实,或采取类似的挡风措施)。

按梁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表6-4

探测器的

保护面积a(m2)

梁隔断的梁间

区域面积Q(m2)

一只探测器保护的

梁间区域的个数

感温探测器

20

Q>12

1

8

2

6

3

4

4

Q≤4

5

30

Q>18

1

12

2

9

3

6

4

Q≤6

5

感温探测器

60

Q>36

1

24

2

18

3

12

4

Q≤12

5

80

Q>48

1

32

2

24

3

16

4

Q≤16

5

牢固。槽钢要先调直除锈,并刷防锈漆,安装时用水平尺、小线找好平直度,然后用螺栓固定牢固。

b控制柜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c控制设备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有人值班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到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控制盘排列长度大于4m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m的通道。

d区域控制室安装落地控制盘时,参照上述的有关要求安装施工。

3.4.5.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缆、导线接地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引人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然后摇测相间、对地等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МΩ,全部合格后按不同电压等级、用途、电流类别分别绑扎成束引到端子板,按接线图进行压线,注意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应超过二根,盘圈应按顺时针方向。多股线应涮锡,导线应有适当余量,标志编号应正确且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b导线引入线完成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控制器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接头连接,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c凡引入有交流供电的消防控制设备,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一般应压接在电源线的pe线上。

d消防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专用接地装置作工作接地(是指消防控制设备信号地域逻辑地)。当采用独立工作接地时电阻应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接地干线应采用一根不小于16mm2绝缘铜线或独芯电缆,穿人保护管后,两端分别压接在控制设备工作按地板和室外接地体上。消防控制室的工作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设备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不小于4mm2铜芯绝缘线穿人保护管构成一个零电位的接地网络,以保证火灾报警设备的工作稳定可靠。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分不同阶段做电气接地装置隐检,接地电阻摇测。平面示意图等质量检查记录。

3.4.6其它火灾报警设备和联动设备安装,按有关规范和设计厂家要求进行安装接线。

3.5调试要求(图6-12):

3.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3.5.2调试前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竣工报告。

3.5.3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由生产厂工程师或生产厂委托的经过训练的人员担任。其资格审查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

3.5.4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3.5.4.1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规格、型号、备品、备件等。

3.5.4.2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3.5.4.3检查检验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发现错线、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

3.5.4.5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测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人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条例《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5.6按设计要求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逐个逐项检查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其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应正常。

3.5.7检查主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应正常,主电源、备用电源转换应正常。

3.5.8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应分别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动作无误后可投入运行。

3.5.9对于其它报警设备也要逐个试验无误后投入运行。

3.5.10按系统调试程序进行系统功能自检,系统调试完全正常后,应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写出调试开通报告,进行验收工作。

3.6系统验收程序

3.6.1火灾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对工程质量、调试质量、施工资料进行预检,同时进行质量评定,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处理,直至达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3.6.2预检全部合格后,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应请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检查,无误后办理竣工验收单。

3.6.3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请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由该单位提交检测报告。

3.6.4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

3.6.4.1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的消防审核文件、备忘录及其落实情况。

3.6.4.2施工单位、设备厂家的资质证书和产品的检测证书。

3.6.4.3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洽商、绝缘摇测记录、接地电阻记录、主要材质证明、合格证)等。。

3.6.4.4调试报告。

3.6.4.5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等单位办理的竣工验收单。

3.6.4.6检测单位提出的检测报告。

3.6.4.7系统竣工图、系统竣工表。

3.6.4.8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

3.6.5消防工程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施工质量复验和对消防设备功能抽验,全部合格后,发给建设单位《建筑工程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证书》。建设单位可投入使用,进人系统的运行阶段。

4质量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目前国家还没有质量评定统一标准,为提高工程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有一个考核标准.特套用GBJ300一88,GBJ303--88部分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制订新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要求。

4.1配管及管内穿线,套用GBJ303—88中电2-3-1表“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内容,但有的内容应作如下更改:

4.1.1保证项目中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改为必须大于20mΩ

4.1.2基本项目管路敷设中,暗配管的保护层应改为30mm。

4.1.3允许偏差项目中,管子最小弯曲半径明暗配管的弯曲。半径改成大于或等于6倍(≥6D)在地下或混凝土内暗配管改成≥1oD。

4.1.4配管与穿线应分开检验评定(用一张表记录两次评定的时间)。

4.2火灾报警控制器和联动柜安装的盘柜可套用GBJ303一88中的电4-3-1“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部分。

4.3端子箱和模块箱安装质量评定可套用GBJ303—88中电4-7-1“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盘)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有关部分。

4.4工作接地线的安装质量评定套用GBJ303—88一中电5-0-1“避雷针(网)一及接地装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部分。

4.5报警探测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这里只是按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等提出一些要求,可制定表格进行质量评定。

4.5.1保证项目:探测器的类别、型号、位置、数量、功能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5.2基本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

4.5.2探测器安装牢固,确认灯朝向正确,且配件齐全,无损伤变形和破损等现象。

4.5.2.2探测器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并应有标志,外接导线应有余量。

4.5.2.3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保护半径、保护面积要求。

4.5.3允许偏差项目:

4.5.3.1探测器距离墙壁、梁边和四周遮挡物≥0.5m,距离空调送风口的距离≥1.5m,到多孔顶栅口≥0.5m。

4.5.3.2在宽度小于3m以内走道顶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温感探测器安装距离10m,感烟探测器安装距离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一半。

4.5.3.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其倾斜角一不应大于45?。

4.6以上各项只是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如果是分包工程.总包单位质量评定时应把这几项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加到建筑电气分部安装工程内共同评定。如果是直包工程,把这几项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作为一个建筑电气安装单位(分部)工程。按GBJ300—88的有关要求评定质量等级。

5成品保护

5.1钢管敷设在混凝土或墙内时、要及时封堵管口和盒子,、以兔进人杂物影响下道工序穿线.造成剔凿;土建打混凝土或砌墙时要有专人配合,以免敷设的钢管移位造成返工。

5.2管内穿线:线槽内配线时要把导线的余量放在盒子或箱子里面,封上盖,同时线槽及时上盖,以免导线损坏或丢失。

5.3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存储时,要作防尘、防潮、防碰、防砸、防压等措施,妥善保管,同时办理进厂检验和领用手续。

5.4自动报警设备安装时,土建工程应达到地面、墙面、门窗、喷浆完毕,在有专人看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

5.5消防控制室和装有控制器的房间工作完毕后应及时上锁,关好门窗,设备应罩上防尘防潮罩。

5.6报警探测器应先装上底座,并戴上防尘罩,调试时再装探头。

5.7端子箱和模块箱在工作完毕后要箱门上锁,把箱体罩上以保护箱体不被传染。

5.8易丢失损坏的设备如手动报警按钮、喇叭、电话及电话插孔等应最后安装,要有保护措施。

5.9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设备时.土建工程和装饰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应采取安装措施以确保墙面、地面、吊顶不受损坏和污染。

5.10在施工中剔槽、剔洞时,不要折断土建结构中的钢筋。如必须折断时,应经土建和设计同意后才能折断,尤其是结构中的主钢筋必须严格遵守此条的规定,否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质量事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及有关规定”.它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条件。

6.2加强进厂设备、材料的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本工艺的要求,不合格产品不能使用。

6.3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3.1煨弯处发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时,解决的办法是使用手扳煨弯器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6.3.2预埋盒、箱、支架、吊杆等歪斜,或者盒箱里进外出过于严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或重新埋设。

6.3.3明配管或吊顶内配管,固定点不牢固、铁卡子松动、固定点距过大和不均匀,均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固.档距应找均匀。

6.3.4暗配钢管堵塞,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严实,并应经常检查,发现有漏堵或掉落应及时补堵,如发现管已经堵塞时应及时处理修复。

6.3.5严禁使用电气焊割断管子、支架和在箱盘上开孔,而应使用锯和开孔器进行施工,断管要求平齐,用锉去掉毛刺再配管。

6.3.6箱、盒、镀锌钢管等被破坏的镀锌层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6.3.7使用金属软管时不宜长于2m,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5m,两端固定应牢固。

6.3.8导线应按工艺和规范要求进行颜色选择和安装,探测器的“+”线为红色,“一”线为兰色,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颜色应一致。

6.3.9穿线时管口必须戴上护口,以保护导线的绝缘层。

6.3.10导线的接头压接、涮锡、包扎,应符合本工艺和有关规范要求。

6.3.11导线的相间、相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Ω。摇测绝缘电阻时不能带着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摇测。

6.3.12探测器安装的位置和型号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规范要求,安装位置确定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功能,其次是美观。如与其它工种设备安装相干扰时,应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协商解决。

6.3.13设备上压接的导线,要按设计和厂家要求编号。压接要牢结,不允许出现反圈现象,同一端子不能压接二根以上导线。

6.3.14调试时要先单机后联调,逐台逐项百分之百地进行功能调试,不能有遗漏,以确保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效运行。

6.3.15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填写、保管等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7质量记录

7.1主要钢材的材质证明和合格证,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合格证,火灾报警设备及防火材料进京许可证及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设备和材料进厂检验记录。

7.2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3预检记录。

7.4隐蔽工程检验记录,电气接地装置隐检记录和平面示意图。

7.5调试记录,其中主要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消防系统调试报告,消警系统的检测报告等。

7.6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施工日志。

7.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7.8竣工验收单。

7.9消防监督部门检查备忘录。

7.10建筑消防设施检验合格证及使用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