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38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应用;注意

当前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影响之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来讲,务必积极地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中小型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体育游戏,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1.通过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务必选用适宜的体育游戏,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为此,教师能够选用小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呼啦圈”、“老鹰抓小鸡”等。另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年级、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不同,选用适宜的体育游戏,进而确保有效地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像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能够应用“火车赛跑”、“跳绳接力赛”的游戏,然而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适宜应用这样的体育游戏,不然,会造成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有着趣味性的特点,可以发挥出教育的功能,针对小学生而言,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需要明确的是,选用体育游戏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应当密切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知识。总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应当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应当发挥体育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从而使学生的身体获得锻炼,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2.结合教材与课堂结构选用体育游戏

在通常情况下,小学体育课的组成部分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为了使整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能够立足于这几个部分,选择适宜的体育游戏形式和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此,需要使体育游戏服务于教学的目的。在基本教材教学到达相应程度的情况下,实施不同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显得非常重要。像是在教授快速跑的时候,当学生掌握正确的姿态与基本技术之后,能够选用一些追逐跑、接力跑等游戏,从而实现学生速度素质的提升,这样一是能够使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发展,二是能够使学生的竞争观念与学习兴趣提升。然而,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务必注重人身安全。并且,在课前、课中,要么是在相同教学知识的训练过程中,要么是在教材的部分和部分间应用游戏加以调节也十分关键。

3.有效地统一情境教学法与体育游戏教学法

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非常广泛,为了提高应用的效果,能够有效地统一情境教学法与体育游戏教学法,进而实现戏剧化的体育游戏教学,提高游戏的趣味性,以及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以使学生加深对体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消化与吸收教师讲解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游戏应当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统一,具备情境的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融入游戏当中的角色,进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优势和功能。教师在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则,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以使学生变成机智和勇敢的人;还能够要求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规则进行熟悉,以及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好奇心理比较强的特性,有效地组织体育游戏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从而使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4.注重体育游戏的启发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懂得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促使学生自主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像是在“搬运游戏”这种激发合作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设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获得协同合作的感受,增强学生的协作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问学生:“同学们,下面我要求大家两人配合将球运送到终点,不可以用手,也不可以使球落地,你们都什么好的方法吗?”学生会回答“两个人用腰夹、用脚抬……”教师能够划分学生为四个小组来尝试,这样,有的学生一前一后夹着、有的背靠背卡住……在这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训与经验,从而探究最为理想的搬运方法,然后再加以尝试。上述的方法并非单独开展的,而是要求灵活应用与相互结合。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需要注意的事项

1.结合教学知识与教学目标选用体育游戏内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为此,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时候务必密切联系教材知识,有效地材知识与体育游戏,进而让学生学会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技能,最终实现尤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并且,在选用游戏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把握游戏的特性有目的性地实施教学。而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技能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少地应用体育游戏,务必在学生学会一些技术动作后再通过体育游戏实现巩固教学的目的,也只有如此,才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2.注重选用适宜的体育游戏内容,且进行合理地组织

体育游戏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务必涵盖相应的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教师选用的游戏内容务必有效地统一游戏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在具体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务必确保管理组织的活泼性、合理性、科学性,像是贯彻实施规则和组织纪律的制度化、规范化、严肃性,手势信号和示范讲解的准确性,队形布局与场地布置的合理性等。例如,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胜利,不但自身注重拼搏,而且非常关注其他同学的行动,他们常常表现出高昂的激情,会给其他同学加油、呐喊、助威,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科学地组织学生,像是在布局场地上,需要思考队形的分布,尽可能地不让学生排列成纵队,而是结合具体的弧形队列与方形横队,与便于教师的指挥与组织,保证在游戏教学场面活泼生动的过程中,确保教学组织的井然有序。

3.重视学生的运动负荷与安全性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生动有趣,竞争是其重要渊源,在某种情况之下,竞争的要素日益增多,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也非常高,比赛的情景也十分激烈。然而,因为学生具备迫切的求胜心理,常常在竞争的过程中不重视安全要素,进而会出现伤害事故。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务必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保障体育游戏教学的高效性,以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性别、年龄等特性,立足于实际情况,科学地组织游戏,以及对游戏的规则、运动量、学生密度等进行认真的控制,避免出现运动伤害。

4.实时地进行课后概括与讲评

在体育游戏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当结合游戏的要求以及规则,实时地加以概括与讲评,进而实现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针对不同种类的游戏,教师应当进行准确与公正地讲评。像是针对一部分热爱集体、关爱同学、遵守纪律、努力拼搏、顽强勇敢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激励与赞赏;针对在体育游戏中取得胜利的学生,教师应当告诫学生虚心,激励学生在将来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认真地反思,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表明,应用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体育知识与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实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且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作者:苏郑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山北头小学

参考文献:

[1]徐琼: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03)。

[2]杨洪霞: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06)。

[3]黄绵成,李方姝,付晓蒙,姚利娃:“体育游戏”在成都市中、小学课改中的运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06)。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必要性

德育是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灵魂,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类对德育的认识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它永远是人们讨论的教育问题。

一,德育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性

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的现代人,做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然后教会他们做学问。学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多方面的才能去迎接各种挑战。现代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成人,在读好书与做好人之间,做好人比读好书更重要。在学校教育中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实施生活化德育的必然要求

所谓生活化德育是指学校德育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活动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情景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生命质量。

当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需,主要表现: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个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被动体、“美德袋”,而非生命个体和道德的建构主体等。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他们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他们的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德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品德教育就需要学校对未成年人实施生活化德育。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传统德育转型,要求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现代德育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因此,回归世界,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德育”已经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三,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德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德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让未成年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给所有学生一颗爱国心,因此“树魂立根”、“立德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以德树人”为核心,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整体构建中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担当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紧紧把握语文科目的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把德、智、美相结合,发挥文与载道,以文育情,用文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道德情感得到激发和培养,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增强。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培养和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学会“热爱”,主动去“热爱”,把知识传授、熏陶和德育、美育教育熔为一炉,让语文课堂变为增知育情的主阵地,是学生发展成为“集体”、“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有效进行“德”与“美”渗透,对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集体和生活的主人至关重要。

四,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是以学生多元发展、主动探究、协作互动、全面成长等为本的空间场所。也就是说,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否有效发展是衡量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标准。学生“有效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打造的“有效课堂”,教师打造的“有效课堂”的核心载体是“有效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实现有效性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承担着巨大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一是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必要的生存本领;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要努力启迪学生的心智,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高效发展。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3

一、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背景条件

(一)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社会环境

舞蹈频繁地出现于各个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名目的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可见舞蹈的盛行。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来自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即使有也是出自舞蹈队或舞蹈小组等,那么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学生在跳,而广大的喜欢舞蹈的学生却被置之度外,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然而,如何接受舞蹈教育则是个难题:上群艺馆、文化宫、少年宫,只能解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历史环境

周代王室建立“大乐司”对其弟子进行舞蹈教育时规定“十有三年,享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认为舞蹈作为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同诗礼相融合,用以陶冶人的性情,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早在1989年,秦安强就有“舞蹈艺术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地提到一点。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选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现在各个学校都需要舞蹈教师或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时代需要舞蹈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及素质修养。

二、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和舞蹈精神在中国艺术中更具有特殊的地位。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提出,“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又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无疑,舞蹈是中国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一)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青少年舞蹈非常符合同学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他们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同学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中小学生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中小学生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中小学生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舞蹈还能培养同学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培养了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三)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青少年身体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体育当然有以上功效,但体育不免带有身体的侧重点:即身体某一部位得到强化,而另有一些地方却得不到明显的锻炼。而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都是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的,所以身体左右两侧发展均衡。舞蹈男女角色定位不同,符合男阳刚女阴柔的特点而体育除了在指标上有所不同外,男女一视同仁。舞蹈又有或悠扬或奔放的音乐伴奏,更能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舞蹈教育,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丰富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呈现的动作力度、间歇、旋转、张弛、刚柔所形成的节奏与旋律来渗透真情、启人心智。舞蹈艺术是体现真、宣扬善、表现美的艺术,它具有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三、普及舞蹈教育的可行性

舞蹈教育作为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手段,对于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可见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既然舞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益处很多,就应该重视推广,怎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舞蹈活动,针对中小学缺少专职舞蹈老师的现状,本人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改校园游戏为舞蹈

如现代校园游戏“对脚”、“开火车”、“小兔跳”、“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掺杂着简单的舞蹈动作,老师可有意识在选择,稍做加工,就会突出游戏中的舞蹈成份,使之成为协调的、统一的,而又具有普及性,易学的舞蹈。

(二)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

集体舞蹈是校园中的一种有组织的、广泛性的、群体性的舞蹈活动,其动作都比较简单,易教易学,易推广。如邀请舞《找朋友》,单圈集体舞《拍手歌》、双圈集体舞《我的朋友在这里》,队列舞《我们中共产主义接班人》、《祖国、祖国我爱你》等。这种舞蹈对于锻炼少年儿童的体魄、开发智力、增进团结、加深友谊、培养少年儿童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均有益处。

(三)歌编舞

歌编舞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它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只要有一台录音机、几盒磁带,老师只要选一些同学们熟悉易懂的青少年歌曲,配上简单形象的舞蹈动作就行了。如《娃哈哈》、《种太阳》、《小鸭子》、《金孔雀轻轻跳》等校园歌曲,配上简单形象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舞蹈,这种舞蹈不仅有助于同学们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得到较大满足。

(四)模仿并改编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4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合适。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另外,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也更加剧了孩子想要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由于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一致,矛盾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第二特征的出现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时的男女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富于幻想,易于激动和对异性的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可是中学生心里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就使中学生比较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活动,他们容易将过剩的精力用于不正当的活动上。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现在中学生接受教育早,接触社会面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外国流传进来和国内沉渣泛滥的淫秽书刊、黄色照片等给刚进入青春的中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由于某些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意识的腐蚀,侵袭他们表现出了道德观念的颠倒,需求结构的恶性膨胀,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容易做出不符合实际年龄,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来,使自己留下永远的污点。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三、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禁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包括性知识、性心理健康、人生观等教育。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不领情,这让大人们觉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其实“性”就是那么一会事,大人搞得神神秘秘,反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我国,孩子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杂志、书籍、网上能找到黄色图片和文字。事实上大人们根本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

你不教育有人会教育,而且孩子会自找教育,找来的什么样你可就不知道了。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其实他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据调查:

孩子们通常从什么地方了解性知识?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既是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精神品质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有着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青春期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负责的态度走好自己的青春路,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禁区”。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如: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男女生可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上,男生讲座的重点则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手淫恶习上;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课件等教学方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开设心理辅导教室,帮助学生解答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疑难问题。

3、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性侵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积极疏导,开展适合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使他们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的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忽冷忽热,不瞻前顾后,要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青春期的系统教育,切实负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教育研究,1996,5.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5

第一,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为了避免未成年罪犯因进入监改场所执行而交叉感染,有利于挽救、矫治未成年罪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而不致再危害社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依法单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

通过对以上法律法规的解读,笔者这样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先惩罚后教育,在惩罚中进行教育,而不单单只是是进行教育。

在现阶段,我国的中职生绝大多数的正常就读年龄是15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这个群体中的很大部分都是初中成绩较差的孩子,考不上普通高中,但家长又觉得孩子太小,不适合过早进入社会,于是就选择了中职学校。(值得一说的是:中职生入校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是初中毕业就可以了。)在中职学校里,有不少学生是“双差生”,他们在小学和初中就没有好好地上过一天课,操行表现也极差。这样的孩子早已令父母心灰意冷,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时就说“把孩子送来混两年,等年龄大点再去操社会。”还有部分学生是已经在社会上晃了一、两年后又回到学校来混文凭的。这些孩子在中职学校就读后,无心学知识、学技能,一心找“乐子”、混日子。他们在中职学校就读后,有部分学生目无尊长,无视校规、校纪,整天寻衅滋事,以强欺弱;还有部分学生吸烟、、打架,甚至偷盗、吸毒。至于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以及逃课、说粗话、不搞清洁卫生、乱丢乱扔等现象,那就很普遍了。为此,学校、老师、甚至连家长都伤透了脑筋。如果学校简单地用校规、校纪开除这部分学生,一是无法抗拒孩子父母哀求的眼光,二是对社会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所以,中职学校不能轻易抛弃这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对于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通过校规校纪的约束和老师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可以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但对于少部分有严重不良行为的中职学生,仅靠说服教育,那就显得特别苍白乏力了。对于这少部分有严重不良行为的中职学生,学校应该借鉴一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方式,对他们进行惩诫性教育!加之老祖宗们几千年来都手拿戒尺教育学生(固然这种教育理念有悖于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育。),虽然“把手板打肿了”不可取,但是“高高地举起,轻轻地落下”还是有它的合理之处,我们应该借鉴,不能全盘否定。

但是社会上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和教师都走向了一个极端,他们普遍认为:“吵”、“骂”学生就是侮辱学生人格;罚站、罚跑步、罚“兔子跳”、罚“俯卧撑”等就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有人发文说“有个初三女生因为和同学打架,学校进行了点名批评,这个女生回家后就喝农药自杀了”,因而指责学校“点名批评”是一种错误行为;还有某中专学校的领导提出学生就是“上帝”的口号,该校的一位老师上课时批评几位扒在桌上睡觉的同学,引起学生的不满,要求退学,学校不但不正面引导学生,反而将老师开除了,等等。难怪很多有良知的老师,纷纷发出了“老师越来越难当”的感慨;也有的老师面对种种不合理的责难,直接放弃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这种消极应对的结果是,包括肇事孩子在内的多数学生利益受损,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直接送入了工读学校等专门学校甚至监狱继续接受教育,使未成年人犯罪的概率进一步提高。

于是,“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被广为推广,老祖宗们几千年来手拿“戒尺”教育学生的形象被全盘否定,“惩诫性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

笔者认为:所谓惩诫性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做出惩诫,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育他们改过自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惩罚、惩诫的意思。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意味着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现实社会中充满了惩罚,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他们又该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正因为如此,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质疑“惩诫性教育”者显然是模糊了惩诫与体罚的概念,模糊了“吵”“骂”学生与侮辱学生人格的概念。认为惩诫就是体罚或大打出手,对未成年人身体造成伤害;“吵”“骂”学生就是破口大骂,侮辱学生人格,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学生心理造成创伤。这两者无一例外都是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惩诫与体罚、“吵”“骂”学生与侮辱学生人格的根本区别在于:惩诫和“吵”“骂”学生旨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为自己过失负责的责任感,而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不过是教育者个人情绪的宣泄。两种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惩诫和“吵”“骂”学生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适度处罚,体罚和侮辱学生则是毫无顾忌地对学生身心的恶意侵犯。教育部门应致力于理清惩诫与体罚、“吵”“骂”学生与侮辱学生人格的界限。

当你无数次地引导学生要好好完成作业,要好好搞清洁卫生,学生把你的话当“耳边风”的时候;当面对学生无数次的迟到、早退、旷课、打架等违纪行为,你做了无数次的说服教育工作,学生屡教不改的时候;当你面对学生在上课时故意捣乱,你叫他“站起来!”,他却瞪大眼睛指着你的鼻子与你挑衅较劲的时候……如果你还做谦谦君子、很有风度地给学生说服教育,而不“吵”“骂”他几句,不用“条子”把他的手心或屁股打痛,不罚他跑操场、蹲马步,你是否助长了学生的嚣张气焰,而任其放任自流?你是否放弃了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权利?你是否因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而失职?我们的圣贤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对中职生中的这种“材”,就应该实施惩诫这种“教”!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6

近年来,我国的灾害发生频繁,带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而目前大部门分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薄弱,面对灾难,束手无策。汶川地震后,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关注,以此来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让民众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学会避灾自救的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要加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而防灾减灾教育必须要从中小学校开始。

一、中小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严峻的灾害形势需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研究表明,我国民众对灾害知识的了解层次较低,渠道较少,灾害应对知识欠缺。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各种自然灾害,每年有3亿人不同程度受灾,年均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年均倒塌房屋300多万间,从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可看出民众对突发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不甚了解。对于自然灾害,人类力量有限,如果提前加强了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很容易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对于人为灾害,人人都有防范意识,灾害就可避免。

(二)中小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

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有限,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教师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知识。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6000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表明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许多学校很少向学生传授预防灾害的知识,学校只是配发了一些安全规则和读本指导学生学习,很少进行一些实际的演练和训练,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有一所学校全校2300多名学生仅用1分36秒就逃出了教室,安全逃离,无一伤亡,可见中小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三)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的增强,可以影响到他的家庭和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的作用

在国外,有的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很注重安全课,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孩子到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知识学习和实地操作。每年都有遇到火灾、车祸等如何安全逃生的实地演习。在泰国的普吉岛,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女孩运用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到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灾难发生之前,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上述例子中的小女孩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家庭和周围的人,使大家增强了防范意识,同时也使得海啸发生前兆的知识得到了宣传。

二、我国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自然灾害的增多和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我国对防灾减灾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已经慢慢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正规合理的体系,因此,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校对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一些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防灾减灾教育不够重视,他们也不同程度地缺乏必要地避灾、自救和互救知识。加之有些地区很少发生灾害,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很淡薄,学校教育中也是很少提及。有人在教师中做过调查发现,有80%的教师对日常灾害的发生不知如何应急处理,防灾知识欠缺。

(二)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实际的防灾减灾经验

目前,有些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通过课堂指导的方法,但是目前最常用的是指导学生阅读安全读本和安全规则,联系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等,实地的演练非常少,在城市学校,教师还能够用一些安全演习、模拟情景训练等参与性和可操作性较高的方式,农村学校就很难做到,但是有些城市学校的这种演练却很少,在灾难面前,学生们还是觉得手足无措。

(三)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没成体系,防灾减灾专门人才缺乏

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形成不是在灾难来临时就能急中生智的,这还需要系统规范的教育来完成。据调查,中小学校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的寥寥无几,目前每年一次的安全教育日,各地学校突击演练不能解决问题。安全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事前的预防、事中的应急、事后的救援。对于灾害教育,一些常规的如交通安全等日常可以接触到,而且学生自身可以预防,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自然灾害日常不会出现,个人很难预防,对第二个层面即事中应急,我们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但应急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训练,它是一种技能。灾害应急教育应该日常化、规范化,比如火灾需要使用灭火器,学习一次,长时间不练习可能会忘记,因此要通过日常化的培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研究院副教授、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方伟华在防灾减灾教育这方面表示,“现在的状况是,缺乏给中小学生上课的教师,也没有师资培训的实用教材。”根据《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包括教师在内,我国防灾减灾这一块的人才资源需求总量在“十二五”末大约为275万人,缺口很大。

(四)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投入太少,影响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政府已经明文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防灾减灾经费,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即使有很少的一部分,有些学校由于领导缺乏重视很可能就挪作他用,有些学校的领导想搞一些防灾减灾教育的活动,但是学校经费费紧张也是暂时搁浅。一场完整的防灾减灾演练有时候会需要很多道具,为了使中小学生能亲身体会演练,掌握逃生技能,道具必须真实,加大这一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和演练的效果。

三、我国中小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途径

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强教育系统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及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减灾能力建设。

(一)牢固树立全民防灾减灾教育观,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意义

要提高全社会如学校、家长、社会各部门对校园和学生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使人人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做到在灾害面前临危不惧。教育部门应与人民防空、消防、交警、地震、公安等部门共同携手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使防灾减灾教育深入人心。中小学校认真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应急避险教育与演练工作,提高学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二)加大中小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投入,确保资金投入方向

资金是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保障,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教育专项资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教育投入机制。相应地防灾减灾教育资金监督委员会也要成立,确保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多方拓宽筹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人士重视并支持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教育。

(三)将防灾减灾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目前中小学校的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不足以实现灾害教育的目标,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防灾减灾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网络与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200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防灾减灾的运动,其目的就是想借此促进各国将灾害教育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加强对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教育部门应组织专家,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在中小学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规定学时、课时、教师、教案,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灾害自救和逃生能力。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学校所在的不同地区、结合各校的特点,安排防灾训练计划,使之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四)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的培训

在发达国家,提高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组织必要的应急演练早已纳为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澳大利亚政府专门设立灾害管理学院,培养专业人才,这些措施使得防灾观念深入人心。我国的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稀缺.我们应该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防灾减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可以在大学开设防灾减灾专业,才能系统地学习灾害理论和防灾减灾知识,培养出专业人才,为将来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储备人才,也为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师资。

(五)增加中小学生防灾教育的深度,提高防灾演习和训练的灵活性。

我们目前的防灾教育内容还比较浅,而且形式比较单一,总是按照设定好的方案去演练,缺乏训练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而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突发性的事件不可能有固定的路线,所以防灾教育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防灾教育和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中加入更多的突发性因素,使得教育和演练更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中小学校应该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12-02

小学教育对于奠定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极其重要。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老师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孩子心理,是一些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中国有1.9亿的成年人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这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这样严重的问题呢?

一、原因

(一)家庭原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得当,致使孩子性格内向、孤僻,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我们学校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很聪明,脑子也特灵活,就是不喜欢写作业。家长不是耐心的教育,而是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轻则吵骂,重则打。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仅依然完不成作业,而且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逃课、厌学、撒谎、打架。

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尤其是农忙时节,白天干活,晚上也要很晚才能忙完,这时孩子已经睡了,无法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是敬而远之,不敢与老师交流、谈心。而很多老师也往往以长辈自居,把自己的很多意念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绝对的服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需要。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见怪不怪,有些老师动辄训斥、贬低、耻笑甚至打骂、体罚学生,其产生的后果是部分学生胆小、懦弱、自卑、有恐惧感;而令部分学生产生反叛心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老师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他们身心的发展,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内心也复杂起来,缺乏一个心灵的引导着。

(三)学生个性的差异

受自身条件的影响,有些孩子不太聪明,加之自己不努力,成绩很差,被同学瞧不起,受到嘲笑、讥讽。长此以往,他们就习惯于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埋在心里,一旦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自卑、自虐将伴他们一生,后果着实令人担忧。

(四)社会的影响

有一句广告语:“让孩子上网影响孩子一生,不让孩子上网毁了孩子的一生。”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电视已经非常普及,大大的方便了生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暴力、色情、打架斗殴什么都有,而孩子的分辨能力差,他会把这些统统接纳,这时需要有个“筛子”,帮助孩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培养孩子的辨析能力。

二、对策

(一)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

每周安排一至两节心理辅导课,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让其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教其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皮亚杰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从他律到自律的阶段,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是非、羞耻的观念,成年人逐渐告诉他什么是美的、丑的、对的、错的。他在做事的时候,做得好就获得鼓励,做的不好就会受到批评,这是形成心理的强化过程。另一种是学习,是从父母、大众传播、同龄伙伴中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心理老师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专业的知识,去引导孩子,指导孩子,成为他们人生道路的风向标、指路人。

(二)培训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生生活的教育者和领路人,和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班主任健康的心理对学生非常重要。班主任心理也会有一些问题。如果让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指导,来缓解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像茁壮的小苗一样健康地成长。赞科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班主任要处理班里方方面面的事情,工作千头万绪,而学生的思想瞬息万变,班主任不可能顾及的太全面,心理老师就可以及时协助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困难。

(三)培训家长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材内容体系;基础性;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91-03

analysisofthenecessitytobuildasystemofeffectivelyconnectedcontentsof

college,middleschoolandelementary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xtbooks

CHaiRu-he

(Deparementofphysicaleducation,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na)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dthecontentsofcollege,middleschoolandelementary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xtbooksusedcurrently,andconcludedthatthereweresuchmainproblemsasthelackofcontentlevelsandseriouslyrepeatedcontents.thesameasotherdisciplinarytextbooks,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arytextbooksshouldbeprovidedwithfundamentalityandlogicality,basedonthistheauthoranalyzedthenecessitytobuildasystemofeffectivelyconnectedcontentsofcollege,middleschoolandelementary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xtbooks.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systemofphysicaleducationtextbooks;fundamentality;logicality

当前,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各自为战”,甚至出现“能教什么教什么”、“想教什么教什么”,而不是“该教什么教什么”的局面,造成学生“学了12年的体育记不得都学了什么”[1]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大、中、小学缺乏有效衔接的体育教材内容体系。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与其说是体育教师的困惑,不如说是体育学科的尴尬。

1目前体育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诸多版本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来看,明显存在着同一学段教材内容差别较大;学段之间教材内容衔接不合理,缺乏基础性和层次性划分,重复严重等问题。

1.1同一学段不同版本体育教材内容存在差异

对两个版本[2-3]的初中体育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版本的教材内容虽然都将田径、体操、球类运动列为重点,但除田径的跑、跳、投内容大致相同外,体操和球类运动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体操,一个版本侧重于各种形式的徒手操,技巧内容是编排好的成套动作[2];而另一个版本则侧重于队列和队形的练习,技巧内容在于强化单个动作的学习,至于成套动作,让学生在掌握了单个动作后,鼓励他们自主编排[3]。又比如球类运动,一个版本内容比较全面,既有各项球类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又有基本战术的内容[2];而另一个版本仅介绍基本技术[3],篮球运动项目尤为明显。

初中处于衔接小学与高中的学段,究竟应该安排哪些内容,体操技巧应该侧重单个动作的学习还是成套动作的学习,篮球应该侧重知识、技术和战术完整内容的学习还是只强化技术的学习,不同版本存在较大差异,说明目前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材内容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规定。

1.2同一版本初、高中体育教材内容缺乏有效连接

就同一个版本而言,初、高中两个学段在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缺乏对基础性和有效衔接性等问题的考虑。以田径为例,初、高中教材中都安排各种形式的走的练习,初中教材中有“自然地形走、后退走、平衡走”等,高中教材中有“后退走、蛇形走、高抬腿走”等,只是高中各种走的练习多了一项归类,被划分为健身、体验、游戏、变化和观赏类的走。这些内容是否应该出现在初、高中教材中是值得商榷的,似乎应该安排在小学阶段更合适。另外,跑的各项练习的安排也存在类似的问题[4]。

1.3不同学段体育教材部分内容术语不一、前后重复、不连贯

在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如下问题:(1)专业术语不一致,如“短跑”,不同版本,甚至同一版本都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如小学教师用书和初中教材称为“快速跑”[5],高中教材称为“短距离跑”,而另一版本的大学教材却是“短跑”[6]。(2)内容重复严重,如大、中、小学教材中都有跑、跳、投的内容,小学和大学还都有走的内容;短跑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中都有,“一跑到底”。而且大学的短跑,依然是从“蹲踞式起跑”开始学习。初中教材中已经有蹲踞式跳远,大学教材里依然有蹲踞式跳远;背越式跳高高中教材中有了,大学教材中又一次出现。(3)内容不具体。如小学教师用书和高中教材中的跳远,都没有说明是蹲踞式跳远还是挺身式跳远。

球类运动(篮、排、足)的内容也一样,各学段的内容选择出现重复和难易颠倒的现象,尤其是篮球,在小学教师用书、初高中教材中有传球、投篮等篮球基本技术的内容;大学依然还是篮球基本技术,而且是从移动开始学习,难道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没有教会学生吗?篮球基本技术大学有必要从头再来吗?初中教材中篮球运动选择了传切配合、二攻一配合和盯人防守配合的基本战术内容;而高中却仅有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等基本技术。高中与初中教材中同样出现基本技术,所不同的是初中教材是投篮,而高中教材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更加具体化。其实,初中教材才更应该具体化,因为要先打基础。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体育教材的内容从小学到大学存在着田径“一跑到底”;篮球“一传、一运到底”;排球“一传、一发到底”;足球“一踢、一停到底”的情况。为什么这些教材内容没有层次性,非要学生各个学段从头再来而浪费大量时间重复学习呢?

除此之外,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内容也有衔接不好的问题,如小学教师用书上出现了这两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内容,但同一个版本的初中和高中教材上就没有这两项的内容。经随机对20个不同版本的大学体育教材进行统计后发现,85%的大学公共体育教材中有乒乓球内容,90%有羽毛球内容。难道乒乓球、羽毛球最适合大学生学吗?难道中学阶段不适宜开设小球类运动吗?其实,像球类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应该有一定延续性的,尤其是国家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提出“体育艺术2+1”目标以后,运动技术教学的连续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就难以实现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那么其中的“2”将无从说起。

以上现象反映出目前我国各学段的体育教材的不规范,内容缺乏有效衔接。

2体育教材内容缺乏有效衔接的原因

体育教材和其他学科的教材一样应该具有基础性和逻辑性,但目前,我国各学段体育教材内容尚未突出基础性和逻辑性。究其原因,是很多人对体育教材内容基础性和逻辑性的认识不足。

2.1体育学科的基础性与逻辑性不甚明显

体育学科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基础性与逻辑性非常明显,体育学科的教学,各学段的体育教师对应该教什么并非十分清楚[7]。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学科自身不够完善。数、理、化等学科的教材内容基础性、连贯性非常强,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否则教学就难以进行。如数学,从小学的1、2、3、4、5、6……数字识别,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到中学的几何、代数、函数等;再到大学部分专业的高等数学,可以看出它的基础性非常明显,不可能有倒置或跨越式学习的情况,因此,任何一个学段的数学教师几乎都不可能出现不知道教什么的困惑。

2.2体育教材编写缺乏对基础性与逻辑性的认定

体育学科的基础性与逻辑性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是其基础性和逻辑性还是存在的,只是缺乏深入的分析判断与认定。就教材编写而言,体育学科如果以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类、球类等4大类项目为例,究竟哪一类基础性更强?从当前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选择与实施的情况来看,并不能够很好地做出回答。因为,这4大类项目各学段都有所呈现,有的内容还表现出了较大的重复性,如篮球项目的教学内容,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大学依然有[8]。当然,并不是要否定篮球项目在各学段的教学安排,问题在于,篮球基本技术在各学段重复出现,缺乏层次区分,没有突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层次。更有甚者,个别版本的教材出现“倒置”现象,即初中学篮球战术,高中却学篮球基本技术情况。

2.3体育教材研究缺乏对各学段内容衔接的研究

对体育教材的研究,从所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大都集中在对体育教材理论的探讨,如概念、类别、特性、功能、教材化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严重失调。就近10年来的体育教材研究来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分别占89.4%和10.6%。而且在众多教材理论研究中,有关体育教材内容衔接问题的研究,仅占0.62%。可见体育教材的有效衔接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学科的科学性。基于此,加大对体育教材问题研究,尤其加大对有效衔接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显得更加紧迫。

除此之外,就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而言,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却忽略了传统教材资源的科学合理运用。

3对新课改体育教材内容体系有限衔接的期待

体育教材如果长期缺乏对基础性与逻辑性的认定,将不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因为重复性和“倒置”教学,都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及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9]。“学了12年的体育都记不得学了什么”的现象,着实令我们中、小学体育教材研究者、编写者及教师感到羞愧。

第8次体育新课程改革已历经10个年头。在新课改初期,由于新课标与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诸多变化,尤其是新课标尚未规定具体要学习的内容,而是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内容的权利,结果部分教师就在选择教什么的问题上产生了困惑。习惯了依靠教学大纲的一线教师,有些就以惯性继续教着原来教的内容;想就此摆脱大纲对内容要求的束缚,借本次课改之际很想有所突破的但又较为谨慎的教师,一时间不知从何做起,在选择哪些内容上犯了愁,出现了不知道该教什么的局面;摆脱束缚又能大胆开发课程资源的教师,在尚未明确哪些该教哪些不该教的情况下,尝试性地引入了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却出现将扁担、南瓜引进课堂现象。

其实,体育新课标中已经明确了各个水平阶段的学生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应达成的目标,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的体育教材内容体系,致使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佳。

尽管目前已经有多个版本的国家审定的体育教材,但在各学段的有效衔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少走弯路,建构教材内容体系已迫在眉睫。但在建构时需要通盘考虑,诸如充分考虑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的基础性、逻辑性以及编写团队的整合等问题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与教材理论的几点质疑(上)[J].体育教学,2000(3):18-20.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赖天德.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4]毛振明.体育与健康(高中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耿培新.体育(一~二年级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杨文轩.大学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9-151.

[7]张庆新.中国近现代体育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9,16(6):68-71.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必要性

大学是由教师、职工和学生及其他的职能部门组成的教育机构,因此大学教育既需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又需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时展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具备精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对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结合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结构及社会活动对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等现状,本文主要对大学体育教师一专多能的必要性进行探究,以期能提升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时展对大学体育教师的需要

一专多能的人才也被称作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本职的业务专长,而且要求具备其他行业的业务技能,一专多能已成大学体育教师的发展新模式。新时期的大学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体育教学与科研、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和体育管理工作等多种能力,并通过其不断向知识和学者型方向的发展,最终达到适应学生、学校和社会对大学体育教师要求的目的[1]。

例如:即使是在同一个大学,不同的体育班的教学效果也会大不相同,究其原因是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不同。大学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术科能力,以及体育教师掌握积累的资料、语言文字表达以及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对大学生接受体育知识产生影响。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能力不但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教学手段的实施力度产生影响。

二、课程设置对大学体育教师的要求

大学公共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实践课和理论课两种类型。其中实践课开设田径、球类、游泳等内容,理论课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以及从事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裁判与观赏[2]。因此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掌握体育实践课的知识和技能,还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业务水平,从而有效掌握体育的教学规律及理论课的教学技巧。

例如:武术课程的教学,不仅是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还需要教师在示范武术动作时对武术动作进行理论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但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拥有体育术科技能,而且要求体育教师应掌握积累资料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等基本功,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的目的。

三、大学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需求

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教学策略等[3]。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出现与社会发展不符等现象。为了适应并符合大学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需求,教师团队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达到一专多能的相关要求。例如: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大学体育教师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不但导致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与陈旧的局面形成,而且导致重教轻研、业务水平停滞、教学方法陈旧等情况出现。因此,大学体育教师不仅应具备专业技能素质,而且应该具备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

四、社会活动对大学体育教师的要求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大学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通常会身兼教师和教练两职位[3]。教练工作不但对体育教师在本专业特长具有相关要求,而且对体育教师能担任某种兴起的新兴运动项目的训练工作提出要求,所以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体育术科方面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例如:北京市某高校的健美操比赛参加的11个参赛队中,无一名健美操教练是受过健美操专业教育的。因为带出一支优秀的健美操运动队不仅需要懂得体操技能,还需要懂得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所以要求教练不仅需要具备健美操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运动经历,而且需要教练员的专业知识深且专业面广。因此,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专业方面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实现一专多能,达到实现凭借丰富而有深度的体育知识传授于人并且融入社会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完成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且需要承担训练工作等相关社会活动。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中,强调体育教师需要具备体育术科知识以及多样化、全面性的技能。因此,大学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对符合时展、课程设置、自身素质发展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要求而言均具有必要型,能够有效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运鹏.大学体育教师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J].体育教育,2014,5(05):84.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国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教育部做出了“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面对全世界和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如何,这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内容,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

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开设信息技术必须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根据全国的总体规划,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设定了各个层次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在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能够上网,教师学生能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环境、空间和氛围,促进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事业。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将带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必将得到一个跨越式发展,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设备必将走入教室,硬件设备的提高必将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意识准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技术媒体,如何应用就成为关键,这样广大教师必将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探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从而有利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紧迫感,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促使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迎接时代挑战,转变观念,真正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努力,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发展。

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各种条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显示它的巨大生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真正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目标。

1、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景,如何建构这样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自主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的设计。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现代教学媒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建构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作用

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的重要层面,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革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但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形式下,课程整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若想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为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上,而是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考虑学生特点和媒体特性,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这些内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与范畴,因此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整合,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