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十篇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十篇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47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考察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国家计划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一村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至此,全国各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及规定,陆续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机制,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各地农村担任村官,有些高校毕业生甚至通过竞选,直接担任了村支书或村主任。

一、上海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06年开始,上海部分地方实行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2009年上海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是必须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但必须是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才能报考。上海市共有6941人网上报名,经资格审查,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3918名高校毕业生,争夺上海市10个郊区(县)提供的279个“村官”岗位,平均供需比为14.3∶1。当年上海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23人,其中女性占六成。原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23人。

2010年报名人数为1941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12:1,较之2009年,报名人数减少七成。经自愿报名、高校推荐、考试面试和体检政审等环节,2010年共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167人。在2010年的村官招录过程中,各区县都加大了本区县毕业生的录取比例,这是今年大学生村官招募工作的最大变化。在远郊区县,语言不同,当地农民观念也和市区有很大差别,大学生融入有一定困难,而当选村两委班子更是很困难,这是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两年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瓶颈问题。大学生融入难这个问题也是区县反馈意见中比较集中的一个,各区县都希望增加本地学生的招聘,以保证大学生村官更快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为此,2010年招录时做了相应调整,40%的招聘岗位用于定向招录本区县毕业大学生。

(二)上海市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待遇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分为日常工作、生活补贴和政府奖励二部分发放。具体发放办法即:(1)每月发放2000元日常补贴,12个月为24000元;(2)政府奖励每年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6810元。另外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上海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贴、政府奖励和一次性安置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社会保险包括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公家出37%,每人16650元/年;个人出11%,每人4950元/年。公家出的社会保险费部分由市、区县二级承担。

(三)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培养情况

2010年下半年7、8月份,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委员会,参照高校学生会组织模式,组建大学生村官自治性组织。与此同时,上海市还为大学生村官组建自我管理的“一网一报”,依托上海基层党建网,组建上海大学生村官网站,将大学生村官的动态情况、想法、创意、在农村的调查报告等内容放在网上进行交流;组织大学生村官自主编制简报,搭建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基层锻炼满一年后,通常被安排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综合部门进行3个月左右的轮岗,以熟悉村、镇两级工作情况。

二、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一)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总体特征

1、专业

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专业相对比较全面。有法学专业、有经济学专业、有生物学专业、还有刑事侦查专业,基本上理、工、农、医类的毕业生都有。其中,理工类所占的比例是32%,人文社科类所占的比例是68%。

2、学历

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吸引了不少高学历的大学生报考当地“村官”,最低的学历是本科。以2009年浦东新区选聘的23名大学生“村官”为例,硕士学历的共有10人,占当年浦东新区选聘大学生“村官”的43%。其中,当年唐镇选聘的5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4名硕士研究生,占唐镇当年选聘大学生“村官”的80%。

3、学校及生源地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都来自沪上各高校。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来自211院校的有9名,占39%。其中有2名来自复旦大学,且都是硕士研究生;1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也是硕士研究生。

2008年及2009年两届的大学生“村官”生源以外地生源为主,分别占到该届大学生“村官”的82.5%和73.9%。2010年浦东新区在选聘村官时,提高了对本地生源的选聘率,当年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村官”所占的比率下降至59%。

4、年龄与性别

浦东新区几年来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年龄普遍较轻,出生年份集中在1977年至1987年时间段,主要以1980以后出生的为主。

在大学生“村官”男女性别比例上,浦东新区女性大学生“村官”的数目稍多于男性,男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和57%,这与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于男大学生有一定关系。总体上来说,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男女性别比接近1:1,基本均衡。

5、政治面貌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整体政治面貌以中共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主,其中中共党员为65.3%,预备党员为29.2%。另外1.3%和4.2%分别为共青团员和群众。

(二)浦东新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情况

浦东新区从区政府到镇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区、镇每年都会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全封闭的统一培训。每季度区政府、镇政府都会各举办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各自的心得,及时向区政府反馈意见和建议。区政府一年还会组织五次以上大学生“村官”联谊活动,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还成立了自己的QQ群,作为各村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浦东新区政府每年会给大学生“村官”们发放几本书籍,内容涉及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综合能力、如何更好地在农村服务等。

浦东新区政府及各个镇政府对服务期限满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到区、镇两级政府部门见习的措施。2009年和2010年年底,浦东新区为服务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举办了定向考录公务员的考试,共有9名大学生“村官”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

三、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一)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的贡献

1、为农村生产建设出力

浦东新区大学生“村官”学历比较高,他们在大学里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知识。而农村最缺乏的就是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各个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里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的到来,对于提高浦东新区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一定促进作用。

2、为农村文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就涉及到农村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大学生“村官”们利用他们的优势为繁荣浦东新区的农村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唐镇的刘沁佳、周丹、杨礼等几名大学生“村官”,一来到唐镇工作,就谋划着如何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她们自编自导了几个小品、舞台剧,并在唐镇的各个村进行演出,引起了轰动,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爱。

3、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出力

2009年10月至11月,浦东新区各个村进行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各村的大学生“村官”均参与了这次选举,他们大部分成为村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此次民主选举提出了许多有利的建议。他们还拿起相机,实地记录了这次选举的情况。这是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第一次全程参与村两委会班子的换届选举。据统计,这次选举的投票率和支持率是历年最高的,投票率达到95%以上,对新选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支持率达到82%以上。

4、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力

浦东新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学校期间接受过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相对比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农村工作期间,他们带领广大村民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并通过对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使当地群众进一步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推动当地生产建设,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

5、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出力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村委会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更加陌生,这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相矛盾的。大学生“村官”普遍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有些还是计算机高手,建立本村门户网站,处理各种计算机信息处理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可以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2009年,上海市要求各个村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这使一些大学生“村官”有的用武之地。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各自建立起本村的网站。他们制作的网页精美,内容详尽,形式活泼生动,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本村的作用。普遍反应,大学生“村官”制作的村级网站更受欢迎,点击率更高。

(二)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期待

调查中得知,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许多的期待。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期待能更好地在农村发挥作用

由于当前大学生“村官”是以空降方式去村两委任职的,这种“空降”方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村官产生机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这种身份定位的不明确限制了他们在农村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都是怀着一腔热血,希望以自己所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些大学生“村官”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好的体制让他们充分在农村发挥作用。

2、期待有更合理的流动机制

2009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对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他们当中73%的人希望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愿意将来留任村干部的有5%,另行择业的有18%,自主创业的有3%,继续学习的有1%。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期待将来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而实际上,大学生“村官”经过几年在农村的实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基层的实际情况,他们进入公务员队伍,对于调整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也是一项有利的举措。但是目前真正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多。希望另外择业的大学生“村官”也希望将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岗位。总之,浦东新区的大学生“村官”期待有更为完善的流动机制。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2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在调查中发现洲.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不能被村民认可是工作中的最大困难。目前大学生村官并不具备村民身份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尴尬。大学生村官非官非民,这种身份上的模糊不清,导致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村务管理时,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还有的大学生村官被束之高阁,没有分派什么事情,感到不被人重视处境非常尴尬。

(二)大学生村官行为的短期性。大学生村官的任期一般是三年期满后面临着新的就业选择。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把担任村官的经历看成就业的缓冲期,缺乏长期扎根的思想准备。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村官并没有归属感和事业心,很多人上班就是复习考研或考公务员在这种心态下开展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村官毕业前一直在学校读书,脱离农村生活,对农村基层工作并不了解。加上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烦琐大学生村官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而在大学生村官招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所学专业有特殊的要求“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

(四)考核培养机制不健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权在乡镇但又不能以乡镇干部的要求去管理和考核。有些地方大学生村官成了政府机关的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没有利用并发挥好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所学专长。同时相应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到位,很多单位对大学生村官也是本着“不是自家人早晚要离开”的观念,缺乏有效的培养,考核敷衍了事不能对大学生村官形成约束和激励。

二、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考核机制

(一)减少大学生村官对政府的依赖性。目前,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是政府,吸引报名主要是优惠政策市场机制相对缺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尚不完全具备接纳大学生就业的软硬件支撑。因此,政府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确有必要采取行政推动的办法。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基本具备了接纳大学生就业的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双向选择的方式配置大学生“村官”。

(二)明确定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大学生村官刚开始到村任职时,大部分都是担任助理等职务,最主要的职责是服务:为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提供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了解农村、融入村民、学习管理、锻炼能力的过程。

(三)适当区分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的工作领域。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都是中共党员所以可以把党务领域定位为其主要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参与村党组织选举,优化农村党员队伍推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转型升级,形成新老村官之间的公开良性竞争。

(四)处理好上级考核与群众考评的关系增强考评的科学性。大学生村官主要在基层工作,考核也应该侧重于基层。基层广大的村干部、党员、农民群众都应该成为考评人。要重点考察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绩,由当地村干部、党员和村民进行评价。对于考核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的人员在待遇上要有所区分。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3

__镇共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支部20个,其中村(社区)党支部11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5个,非公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955名,镇党员代表93名,县党代表4名。

1、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情况。一是镇党委根据全年工作重点与各村(社区)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有效落实各级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党建工作考评办法,细化村(社区)干部考核细则。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双述双评”活动,将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一并纳入,镇联村党政及驻村干部全程参与指导,11个村(社区)1月15日前全部完成述职工作。组织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在县对镇绩效考核大会上进行党建责任述职,并接受测评。三是按照要求布置结对共建活动,镇党委指导11个村(社区)党支部以“五联五共”为内容开展结对共建工作。9月部署此项工作后,各支部已于结对机关(或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党支部签订了协议并开展了1-2次共建活动。四是派出党委副书记联点软弱涣散党组织桃源村支部,主抓村部建设及移民点提质升级,__年年底按规划完成村部建设,全部整顿到位。

2、推进党建强村富民工程的情况。一是2013年起,我镇开始试行推进“分片五联”机制,将13个党支部划分三个片区支部联合会,通过党建活动、事务联办实现支部一体化管理,以先进支部带后进支部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普遍晋位升级目标。__年在群众文化活动、支部活动联办、典型带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分片五联”落实。二是率先落实村干部保险制度,按照“固定补贴+绩效补贴”原则科学调整村干部工资报酬,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及时将支企帮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到村(社区)。

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督促机关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报到,机关共有党员45名,居住城市社区的15名党员全部到所居住区报到,并建立工作台账。二是机关在职党员全部按照《长沙市党员志愿服务e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进行注册和更新。

4、切实抓好村级换届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由党政领导牵头的11个换届选举督查指导组,形成党政领导分村包干负责,联村干部分组负责的格局。二是先后2次召开党政专题会部署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细化选举程序,明确实施时间。三是分别组织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培训会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培训会,对镇村干部进行换届选举业务培训,发放汇编资料。四是镇纪委、党政办、民政办组成联合督查组负责加强对换届选举期间的工作督查及纪律监督工作。镇财政所提前召开村级财务审计培训会,对11个村(社区)对各村(社区)项目资金、债务、专项工程资金等项目进行审计,及时将审计结果进行公开公示。四是选举共产生支村两委会成员48人,5名年富力强的后备干部和3名优秀村官被选进村“两委”班子。民主选举出村民小组组长、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民代表,打造一支各尽其责、各展其能的村组干部队伍。选举过程无一例突发、事件和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在全镇11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为民服务代办机制,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党员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组织阵地,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民主议事在阵地、学习培训在阵地、民情沟通在阵地。

6、推进建设扶持工作情况。双冲村和窑上村为__-2016年建设扶持村,年初分别制定了发展计划,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按照工作进程分两次将扶持经费拨付到位。双冲村重点在党员

教育管理、文化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以“乐和”理念共同参与村级治理,推动木鱼神危房连片整治建设项目及秀美组创建,完成了村级运动场建设、双冲河段建设及县级青少年活动示范基地创建。窑上村依托县委组织部、统战部、残联积极开展建设扶贫工作,全年硬化2公里公路、整治400米河道、开展“乐和乡村”试点和秀美组创建,建成村级运动场。7、及时足额拨付党建工作相关经费。及时拨付村级运转经费、困难党组织教育经费和困难党员慰问经费;分两次核实离任村干部信息变动情况,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两新”党组织经费全部拨付到非公企业支部,规范经费管理及使用。

8、抓好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一是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加强党代表与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畅通党员群众反映问题需求的新渠道。党代表以入户走访为主要形式,辅以设立代表接待日、民情意见箱和民情意见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察民情。镇党政领导根据分片联点安排,分片联系党代表,每月走访15户党员群众,党代表分行业、区域分别联系党员,党员分别联系群众。二是按要求每年召开党代会年会,1月8日召开了中共第十四届第五次代表会议。

9、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一是发挥大学生村官宣讲团作用,组织大学生村官每年到所在村至少授1次党课。二是规范村官日常管理。严格执行考勤、请假制度,村(社区)对村官及村官进行日常考勤,镇组织办及纪委不定期进行抽查,全年无1例未经请假离岗通报情况。三是搭建村官平台,鼓励干事创业。今年共有3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支村两委,镇党委、团委、工会积极组织活动,将村官群团纳入其中,镇党办开展村官跟班活动,对新聘村官进行为期1月的跟班培训。村官在村级至少分管一项具体工作,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10、加强党员管理及党费收缴情况。一是及时对“1+5”系统进行更新,镇组织办及时对新进村官、企事业单位组织委员进行培训,对信息更新情况开展2次督查,确保信息更新及时。二是__年发展13名预备党员,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2人,18个党支部及时足额党费上缴党费21432.5元。

11、党员教育和远程教育工作情况。一是年初将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列入镇对村(社区)目标管理考核项目,年度按照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落实经费拨付及考核计分。二是组织开展站点管理员开展集中培训2次。

1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环节工作落实,达到预期目标,全镇共收集“问题”方面意见建议520条,精心组织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派出11个指导组指导村(社区)、企事业党支部稳步推进活动开展,逐一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明确整改时限及责任人,各项整治成效初显。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党员干部与61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做到每月联系1次,每季度上门走访2次,每年解决3个实际困难。

1、创新载体抓成效。一是启动实施以“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为主题的“四抓四提高”党建活动;在村企党组织中开展“分片五联”活动,划分三个片区支部联合会,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普遍晋位升级目标。二是创建示范齐发展。培育了锡福、双冲、__等一批具有样板性的党建示范点,在党小组分类、党员活动中心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班子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成功经验,加大对示范点创建的指导、帮助力度,有针对性对后进支部进行指导,形成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格局。__村成功创建县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五步循环”群众工作法,每月带着工作主题走村入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实施机关干部全员绩效考核制,落实干部日常考勤、值班、住镇制度,实施党委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实施oa办公系统管理、村级事务月调度和群众走访周汇报等制度,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强化村级干部日常管理、财经规范、村级工程规范等,加强监管,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三是每月向机关党员干部赠送1本好书,建设“四小机关”,配齐图书室、文体室等场所,培养干部积极健康生活娱乐方式。

2、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一是以锡福村为代表的11个村(社区)逐步启动村级治理模式,建立村民议事会,把实行村民议事制度当做加强和创新村级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议事范围、制度、程序,锡福村在提供公共服务、发展村级经济、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二是以双冲、窑上村为代表,引入乐和乡村建设模式,通过构建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促进基层社会事务三事分流(大事政府抓、小事村社办、私事自己办)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促进基层社会事务有序运转。

1.基层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党建工作”的倾向,忽视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

2.党员教育和学习成效不明显。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学习成效不明显,学习、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以会议形式为主;学习内容过于陈旧,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农业技术培训、国家政策解析类的学习内容太少,主要以领导讲话、会议精神为主;农村党员参与程度不高,很多农村党员外出务工,难以抽时间回来参与学习,在家党员也难找时间组织统一学习;培训力量过于薄弱,紧靠镇村

组工干部、大学生,力量过于单薄,村官流动性大,远教作用发挥不大。3.支部活动载体不丰富。党小组作用发挥不大,全靠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活动,支部组织精力有限;活动载体不丰富,仅仅局限于上级布置安排的活动,没有结合本村、组实际开展支部、小组活动。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4

【关键词】女大学生村官定位偏差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16-03

自“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行以来,一批又一批女大学生村官来到条件艰苦的广西农村地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由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村官群体定位偏差相对突出,对她们的职业生涯和社会贡献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很有必要对该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一、女大学生村官定位偏差问题调研

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村官从履职之初,就在职业定位上出现了偏差,她们往往把选择当村官作为缓冲就业压力的避难所和下一步发展的跳板。笔者多次听到女大学生村官谈到,有的同事尽管已经考取了村官资格,但因为同时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立即放弃了村官的机会。有女大学生村官告诉笔者:“我们的大部分人生经历,主要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大学生村官任期3年不算长,但却使我们的社会经历跃上一个台阶;如今考公务员、考研的竞争相当激烈,大家都在削尖脑袋寻求加分或者优先录取的途径,而考公务员、考研对有担任村官经历者倾斜的政策,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翻阅2013年《广西面向全国选聘大学生村官公告》相关“政策待遇”,其中有如此条文:“各级党政机关注重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并保证一定的录用比例。在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逐步提高面向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可加15分”。这些对大学生村官的倾斜政策,对于知识基础较好的女生而言,确实是个很强的助力器。

据部分女大学生村官反映,社会环境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定位偏差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使她们总觉得自己是以“外人”的身份介入村务管理。这在非本地籍的女大学生村官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一些村务管理工作会议上,由于她们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正式的乡镇干部,更兼是外地人,所以对一些问题不便于提出意见,或者因为提出的意见“基本没什么作用”而干脆不提。在与其他村干部沟通时,同样也因为自己“村干部助理”身份的问题而缺乏底气,只负责把上级部门的意见传达到村里,至于村里怎么处理,只能“听支书安排”。对于村干部而言,女大学生村官涉世未深,有些想法脱离实际,对她们的意见不愿意听,再加上村干部文化基础差,或者疏于文事已有多年,对电脑等办公设备不能熟练掌握,所以干脆交由女大学生村官全盘负责村务档案管理工作,一则“人尽其用”,二则“耳根清净”。而村民对于女大学生村官平时还算客气,一旦涉及一些切身利益问题,很快就流露出“还不到你外来娃说话的份”的做法。

女大学生村官的定位偏差必然使她们的工作实效大打折扣。她们在介入村务管理工作中,往往以“做客”的姿态对待,不能对之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笔者就已经对就任村官2年以上的男女村官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题包括“对村官工作的满意度”、“村官工作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和“村官任上工作潜能发挥”。

我们先来看看男女大学生村官“对村官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整理概况。

图1男女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概况(单位: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农村工作两年之后,男生村官对工作的满意度要比女大学生村官高,表示愿意继续留任的男生村官也高于女生。反之,对村官工作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的女生则高于男生,欲另寻出路的比例,女生也高于男生。这说明带有“其他想法”而参加村官工作的女生,一部分人的“其他想法”并不随着工作开展和时间推移而消退,甚至愈发强烈。

我们再来看一下“村官工作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的调查概况。

图2男女生村官对“村官工作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调查概况(单位:人)

从上图的数据和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男女生村官都认为村官工作与自身价值观、人生观“有冲突,但尚能平衡”;这说明他们大部分都能正确对待“人生理想”和“现实工作”之间的关系,善于找到心理平衡点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中。

但另外一方面,选择“冲突较大”的女大学生村官的比例高于男生村官,选择“没有冲突”的女大学生村官的又低于比例又高于男生。这说明较多的女大学生村官在“人生理想”和“现实工作”问题上迟迟没有找到平衡点。曾经有一位女大学生村官就该问题对笔者做了如下“补充说明”:“如今在接受高等教育上,‘巾帼不让须眉’,尤其在哲社、经济、文学和外语等专业,更呈现‘阴盛阳衰’的情况;担任村官的女生,其文化基础与普遍高于男生,因此,想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来改变命运的想法也比男生强烈。”这一“补充说明”,恰好为部分女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的“心理落差”高于男生村官做了很好的注脚。心理落差大,想法多多,顾虑重重,这必然会使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无法正常发挥工作潜能。我们再来看一下“村官任上工作潜能发挥”的调查数据情况:

图3男女生村官任上工作潜能发挥的调查概况

结合调查数据和随后开展的针对性访谈,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情况:选择“充分发挥”工作潜能、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的男生村官比例高于女大学生村官;选择“基本发挥”工作潜能的男女生都占了多数,但男生村官比例高于女大学生村官;选择“力不从心”的女大学生村官比例高于男生村官,这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小部分女大学生村官由于需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复习考公务员和考研,从而影响了对村官工作的投入。男女生中都有极个别“不愿发挥”潜能的,这是因为他(她)们名义上担任了村官,但家庭通过各种“背景”关系将其“庇护”起来,使其脱离烦琐的村务工作,专心复习考公务员或者考研。

从女大学生村官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她们必须经历一段较长的磨合期,方能在村务工作中左右逢源。而女大学生村官置身事外和村民村干部的不信任,显然不利于她们度过磨合期。

二、解决路径

(一)政府指导女大学生村官端正职业定位

笔者研读了近几年广西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看到了大学生村官待遇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关怀。如2013年之后广西大学生村官的聘用待遇除了落实国家“按本地乡镇录用公务公事员工资收入水平补贴津贴标准”的政策外,还根据广西实际增加了以下条款“自治区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享受大学生村官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基金,按照当地对城镇企业职工的规定,参加相应社会保险。”但是,“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非公务员身份”的规定,还是影响了社会和女大学生村官本人对“大学生村官”职位的定位,并进一步影响其工作潜力的发挥。为了改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临时性”、“过渡性”的工作定位,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机制的长效性和衔接性建设,这也是提高女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动力所在。

1.从区政府层面推进机制建设的长效性和衔接性。一是为大学生村官身份正名,有利于社会各界改变大学生村官“编制外”人员的成见。为女大学生村官放下心理包袱全心投入村务工作而奠定了政策支持。二是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党员大学生“村官”,可通过推荐参加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选举;到村任职一年以上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按规定程序参加村委会主任、副主任选举。对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任职期间继续纳入大学生“村官”名额,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三是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创业创造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平台。

2.从市、县政府层面推进机制建设的长效性和衔接性。笔者认为,各市县还可以根据中央和区政府的有关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可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与衔接性制度,使大学生村官这一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一是制定大学生村官责任的明确规定,使之“名副其实”,具体是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分管工作、拥有的职权、需要承担的责任,使之有职、有权、有责。二是仿照正式干部考核的方法制定大学生村官激励制度。在县一级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统一的“大学生村官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大学生村官日常常管理细则”等有关制度规范,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来衡量和考核大学生村官,对遵守有关制度规范、纪律规定的行为要如实记录;在村一级建立村民会议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督机制。通过将大学生村官按正规干部的标准考核,使大学生村官深刻而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三是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适当分配不同的岗位,形成各司其职、扬长避短的政策。从农村建设需要的角度出发,农村最缺的是资金、技术、信息,而不是“官”,因此可以给大学生村官分配政策辅导员、科技辅导员、信息辅导员、资金融通员等职位。如此,一方面更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利于女大学生村官正视态度,虚心接受工作任务。

(二)舆论界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村官定位和成长

舆论对人们观念的导向作用是相当强的,新闻媒体应从以下方面对女大学生村官进行正面宣传:

1.客观、恰如其分地报导女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注重培树典型,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服务边疆的先进事迹,激发女大学生村官的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接受笔者调查的女大学生村官和家长很多都希望相关报导应该更客观、更恰如其分,避免过度渲染。因为服务农村是一项任重道远、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端正态度埋头苦干方能做出成效。媒体的过度渲染,一则容易让社会产生女生村官到农村去镀金添彩、“作秀”的误解,二则因为女生村官涉世未深,骤然将她们置于聚光灯之下,不利于她们正确地面对现实。

2.唤起社会对女大学生村官服务边疆的支持、了解和尊重。女生参加村官工作,会招致周边人异样的眼光。毕竟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读大学本来就是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途径。学业有成之后担任大学生村官,再加上女大学生村官比男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存在着更多的安全顾虑,亲朋好友难免有所担忧。为此,新闻媒体要向村民、村干部和社会各界正面宣传和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和优惠政策,使大家放弃陈腐的择业观,认识到服务农村对国家、对社会和对女生本人成长的重要性。

3.牵手企业和社会团体对“大学生村官网”等网站进行资助,在网站中专门开辟“女大学生村官”专题页面,关注女大学生村官的学习成长。此外,社会团体还可以关心女生村官的婚恋问题,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毕竟婚恋问题长期拖延对女大学生村官而言并非好事,甚至会影响其安心工作。

4.引导农村社会理解和包容女大学生村官。尽管男女平等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大潮,但是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对男女平等内涵的了解还须进一步深入。很多村干部和村民都拘泥地认为男女平就是指男性女性“都从事同样的工作,或者在同样的工作上取得一样的成就”。事实上,由于生理等方面原因的制约,男女自古以来在分工上就各有侧重。正视与包涵这一性别分工现象才体现了男女平等和社会进步。女大学生村官敢于接受种种挑战而承担一直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繁重的村务管理工作,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她们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会暂时有不成熟的表现,村民不应将其作为“笑柄”,更不能因此而将她们的工作“局限化”,而应对她们多加理解和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她们的成长成材提供良好的土壤。

(三)女大学生村官从自我角度调整职业定位偏差

从女生村官角度而言,调整职业定位偏差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增强奉献精神。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效。部分女生村官工作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主要原因还是在态度方面。消沉的态度使她们不愿面对工作、不主动学习技能以适应农村管理的需要。为此,女大学生村官任前就要树立“扎根农村、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学会能吃苦耐劳,扎根农村、奉献社会,如此方能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女大学生村官只有走进社会、融入农村,方能更好地了解社会,促进自身地成长。

2.做好任职前的思想准备。在履职之前,女生村官要更新就业观念,从而更好地从主观角度调整女生村官的职业定位偏差。因为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和适龄青年人口基数的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会逐年增加。大学生应与时俱进,转变就业观念。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脱离生我们养我们的那块土地,而是为了更好地扎根于土地之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是实现自我价值有效途径。

3.做好职业规划。女大学生村官在履职之初,就要自主做好“职业规划”:要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善于自身的潜力,巩固特长,尽快找到在农村工作的切入点;要主动接受相关部门培训乃至心理辅导,消除“弱势群体”的自我定位,优化事业发展路线。

4.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在当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背景都将是“五花八门”。为此,女生村官要树立起创新意识,注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解读农村政策法规、基层管理、风俗文化,并培养和提高农、林、水、牧等涉农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使自己能够很好的融入农村。

关注和改变女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定位偏差问题,促进她们健康成长,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和女大学生村官本人都勇敢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向林峰.浅谈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自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6)

[2]李小慧.大学生村官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3]张静.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4]KorabikK.womenholduphalfthesky:thestatusofmanagerialwomeninChina[m].advancesinChineseindustrialStudies,1992

[5]贺享雍.如何当好现代村官[m].成都:四川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项目(KY2015LX572)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5

就是各级组织部分有计划的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主要来源进行重点培养,从中挑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往。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2、选调生与国家公务员招考有何区别?

一般公务员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职员,选调生不仅仅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其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同时,为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工作职员和治理职员。

3.为什么要招录选调生?

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实,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大批德才兼备,既有文化只是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把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作,是加快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步伐,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遵循年轻干部长大规律、加速领导人才长大的有效途径。

选调和公务员是两回事。

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回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公务员是针对具体职能的职位,人事权一般回该单位人事机构或上级单位人事机构或人事厅管辖。一般只要有人事权的单位都有管辖权。调动范围取决于人事回属单位,在该单位人事治理范围内调动,比如你的人事治理权在市人事局就只能在市级或以下的政府机关或市直机关调动,而不能调往省级机关或平行及垂直单位,但达到副处级干部后不受此限制,可在全省范围调动。

可以理解为选调生是先人后岗,公务员是先岗后人。

选调生假如分配在有编制的公务员岗位就自然而然成为公务员,无需考试直接提拔,但人事回属不变;假如分配在没有公务员编制的岗位则纳进所在市级机关组织部干部编制范围,再视工作调动而定。

选调生的提拔一般采取借调方式,借调满一年可转进借调单位,有公务员岗位编制的不通过公然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借调单位可以是省级机关或该生所在市级组织部人事范围内。

所谓选调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指跨区报考,比如报省直单位或其它地市机关,是主动报考而非单位看中借调,这种情况在选调生提拔中比较少,除非混不下往了或觉得有蛮好的机会才会这样,而且和一般公务员身份报考不一样的是: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必须在原单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且报考前要和原单位脱离人事关系,考不上就完了;选调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只要原单位同意报考且达到报考条件既可报考,考不上也可以回原单位工作,饭碗不丢!

总的来说,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研定副科,博研定正科,我身边最快的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不到四年就提到副处了。但相应报考条件限制也比公务员高得多,首先是一类大学应届毕业生,其次必须是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或籍外省应届毕业生,以前还要求要是党员,现在放宽到共青团员了。相对来说公务员就松多了,达到条件既可!

党员,学生干部,受过省级以上表彰,学习成绩在同专业排前30%。

选调生是公务员,并且与通过正常招考被录用的公务员有不同:

1、选调生没有一年的见习期,工资直接定科员二级。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第一年是见习期,只有见习期工资,第二年才定级,定科员二级。

2、选调生当年参加单位的年终考核。招考录用的公务员不参加当年考核。二者的区别在于:满两个考核年度,上调一级级别工资;满5年考核年度,上调一级职务工资。一句话:选调生工资长得总比新录用的公务员早一年。

3、选调生假如表现良好,第二年定副科级,执行副科级工资;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第二年才是科员二级。工资差未几少,但是政治意义不同。

4、选调生是省、市、县委组织部把握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职员。

5、新录用的公务员一般直接在省市机关工作。选调生一般到基层往,条件艰苦,福利少。

6、你有大志气,有大理想,有大毅力,就往当选调生.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村官待遇政府高度重视完善大学生村官配套保障政策。2007年,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制定了七项政策,明确大学生村官使用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直接转正定级,薪级工资高定一级;从起薪之月起,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一缴纳住房公积金、计发住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政策。

财政厅按每人每年1.8万元标准对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下拨财政补助资金,并专门下发通知,对资金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市县财政部分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治理,县(市、区)有关部分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银行卡,保证大学生村官工资、生活补贴逐人足额按时发放。

各地也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条件。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办公室会同省电信公司、团省委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免费宽带服务。徐州、盐城等市实施“五有”关爱工程,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有一个单人房间、一台电视、一张办公桌、一套生活必须品、一个可供集中用餐、享受补贴的食堂。泗洪县启动“大学生村官安家工程”,让大学生村官享受拆迁安置的优惠价格购买住房。不少县(市、区)还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电瓶车、手机、小通达和党报党刊、培训教材等。

大学生村官-素质水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心及省委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中心和省市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气力,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工作性质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村官显然有别于一般的大中专学生,更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村干部,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受到的治理要比一般干部严得多,肩上的担子比别人也要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年轻同道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时难以度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

一是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部分同道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题目、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靠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题目,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碰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意气消沉、提不起精神。有些同道则以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上风,是各级组织部分百里挑一选,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道,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足,以为当村官就是当泥腿子,心里多少有些意气消沉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甚至存在着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现象。

二是环境上的不适应。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预备,但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像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心理预备不足,不能尽快地进进角色。三是工作上的不适应。一些同道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题目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编辑本段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适应农村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心及省委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中心和省市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气力,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工作性质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村官显然有别于一般的大中专学生,更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村干部,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受到的治理要比一般干部严得多,肩上的担子比别人也要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年轻同道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时难以度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

一是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部分同道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题目、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靠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题目,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碰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意气消沉、提不起精神。有些同道则以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上风,是各级组织部分百里挑一选,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道,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足,以为当村官就是当泥腿子,心里多少有些意气消沉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甚至存在着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现象。

二是环境上的不适应。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预备,但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像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心理预备不足,不能尽快地进进角色。

三是工作上的不适应。一些同道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题目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如何尽快消除这些不适应,进进最佳工作状态,这既要靠组织的帮助引导,更要靠个人的不懈努力。

首先,要找准自身的工作定位,时刻保持头脑上的清醒。从走出校门到走向社会,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心理上的适应期和角色转换的磨合期。就大学生村官而言,如何适应从校园到农村生活的过渡,实现由学生到干部身份的转变,这是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题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好这一题目,首先必须有一个明晰的熟悉和端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当前,农村正处于一个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挖掘,孕育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机,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目的是让他们在农村一线发挥聪明才智,锻炼进步自己的能力,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和工作热情,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对此,大学生村官要有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身处农村这个大环境,很多事物还要靠自己往摸索、往分析、往解决和处理,因此要多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感染坏的习气,做到往粗取精,明确自己到农村究竟要往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出一番成就,把自己的远大抱负与到农村一线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摈除思想上自我定位过高、工作怕吃苦、依靠心理强等题目,不断地矫正自卧冬锤炼自卧冬在思想上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名基层工作者,做到身处基层更要心系基层,真正融进到农村这个大熔炉之中。

第二,要做到知不足而后学,处处留心皆学问。人常说,选择了学习,也就是选择了进步。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自我境界、素养及对外界事物熟悉进步的一个过程。假如说,多年的学校生活已使大学生村官奠定了厚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作甚人处事、把握工作方法的第一课堂。工作中,要切实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高高在上的骄傲情绪、不愿吃苦的悲观情绪,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学风,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往认真感悟、细心体会,把学习作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进步水平的重要手段,当成加强修养、陶冶情躁,进步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要紧扣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农村改革的发展历史,以及所在乡情及村风民俗,把握好第一手资料,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应当学习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不断增长见识,拓宽思路,有效地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勤学善思,勤思多行,把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往发现题目、总结得失,不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的习惯,使自己成为知识全面、见多识广的“全才”。

第三,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和作风面貌。由于特殊的身份和较高的学识素养,大学生村官到村上工作以后,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熟悉,把群众的“高看一眼”化作工作上“更高一筹”的动力,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出当代大学生活力充沛、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采。一是个人心态要放正。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通过农村一线的实践锻炼,往经受风雨,增长见识,终极在思想上得到磨练,精神上得到升华,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优秀公务员。工作中,要做到“一日三省吾身”,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切实克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时刻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卧冬进步自卧冬增强对“三农”工作的理解和熟悉,贴近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与交流。二是工作态度要端正。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要想对农村工作有一个全面、深进的了解,把握其内在规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这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任何一项事业,干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往做的。因此,要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立足于基层,扎根于基层,脚踏实地干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而不能拈轻怕重或就高就不就低。同时,要发挥自身思路清、眼界宽、善于创新的上风,把所学的特长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之中,为群众搞好服务,不断增强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三是为人处事要公正。在学生在基层工作,与他们交往的人很多,其中既有上级领导,也有村上干部及基层群众。因此,要注重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自觉融进到群众之中,锻炼进步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协调能力,处处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群众的根本利****兀龅蕉陨隙韵乱桓鲅煌胨似剑鹁戳斓迹沤嵬溃隼鲜等恕⑺道鲜祷啊炖鲜凳拢约河煲桓鲅辖飨钢碌墓ぷ鞣瘴А⑼沤?**的生活氛围、奋发有为的创新氛围和同等宽松的竞争氛围。

“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由市财政预算安排,财政专户治理,用于“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的贷款贴息。

贴息资金的申请方法:“大学生村官”创办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贷款时先向所在县区财政部分提出贴息资金申请,经审核、汇总后,向市财政局申请办理创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大学生村官”在申请创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时,须提供申请人签名的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创业贷款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偿还创业贷款利息清单原件及复印件;组织部分审核出具的自主创业审核意见等相关证实。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6

一、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现状

本次调研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政府机关及大学生村官,共发放给政府机关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66份,问卷回收率93%,问卷有效率为95%。发放村官本人的调查问卷350份,回收312份,有效问卷306份,问卷回收率为89%,问卷有效率为98%。

(一)应聘的动机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应聘村官的动机为迫于就业压力的是主流。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想为农村做贡献”;37%的被调查者是“迫于就业压力”;有的是“作为过渡,先解决就业”,有的是“积累经验便于以后找工作”;30%的被调查者选择“公务员或研究生考试优先”。

几年来,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现吸引了很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对一些想考研、考公务员的农村毕业生来说,选择做“村官”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按河北省村官保障制度来看,任职2年以上,他们可以享受到考研加分和公务员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我们可以看出,找工作太难、就业压力太大已经成为应聘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岗位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内容主要是日杂、勤务、处理文字工作以及协助村干部处理日常事务。被调查者中,“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委会的日常事务”和“处理各类文件,拟写报告、总结及汇报材料等文字材料”共266人,占87%;“普及科普农业知识”的共36人,只占11%。在对农村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农村干部文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农村户籍人口通过考学等渠道提高学历后离开本地,而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正好弥补空缺。大学生村官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基础、活跃的思维,所以来到农村基层就往往担负起处理文件、撰写文字材料及日杂等工作。但真正从事普及科普农业知识、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传播的却占少数。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

目前,河北省村官任职后,不仅高校没有设置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开设的专业,各级党校、相关部门也很少组织大规模的工作培训、指导。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满足这个标准,不论是高校,还是政府机构都是有一方责任的。

(二)村官的管理、保障体制存在问题

首先,在认定村官身份上缺乏统一标准。现在,大学生村干部是政府公选出来的“干部”,但不能纳入国家公务员体系;与本地选出来的村干部相比,他们又有着质的区别。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到村任职,但这些都只是可能性的短期的政策,没有明确的长期政策。

其次,村官对自身待遇满意度不高。大学生村官虽然和乡镇干部做一样的工作,但没有编制,待遇也不同,有的地方也没有养老以外的保险。据调查,在邢台、张家口、衡水等地区任职的村官,工作三年以上,工资还在每月1500元以下。在对于自己工资待遇满意度的调查上,有14人持“非常满意”的态度,占5%;174人持“满意、一般”的态度,占57%;而持“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人数比例分别占到10%和28%。

再次,村官服务期满后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虽然目前对于期满后考研或考公务员的村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有意继续任职的大学生来说,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住房,落户,配偶、子女的安置等问题上。调查显示,因待遇保障和发展空间而无法安心工作的村官占被调查者的65%。

(三)当地村干部、村民思想保守

对于大学生到村任职,仍有一定数量的村民乃至村干部思想比较保守。村民受传统思想和习惯的影响,服老不服青。农村干部对于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积极欢迎,另一方面又担心被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取而代之,从而产生戒备思想,不让其接触核心村务。通过调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的受欢迎程度上看,124人选择“受欢迎”,占到40%;而164人选择“一般”,占54%;同时有16人选择“不欢迎”,占6%的比例。

(四)工作条件有待改善

在工作条件方面,大部分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比较落后,网络通讯不发达,基层村委会也没有能力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很好的工作待遇。因此村官住宿条件不是太好,部分村官所在工作地区比较偏远,交通出行、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都受到了限制。

(五)大学生村官本身发展的不足

1、缺乏农村工作的必备知识、实用技术

从对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的调查中看到,农学、畜牧、种植、农村经济管理以及适合农村需要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少,具有农学背景的大学生村官只占21%。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只学习了某一专业知识,技术方面懂得很少。担任村官后,他们所掌握知识、技术的单一性与农村工作的多样性二者产生明显差距,故不能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

2、缺乏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

由大学生村官户籍性质的调查中看出,有将近一半的村官工作在陌生的乡村。首先,不熟悉当地方言,特别是跟村民沟通产生了障碍,难以融入到当地人文风俗当中,大学生村官就像外地人一样受到排斥。其次,大部分农村的人际关系复杂,有较多的利益纠葛,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本身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农村的工作经历。虽然满腔热血,但处理具体问题时,缺乏招数,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7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四到位”

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的殷切期望,也是农民的期盼。但是,目前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的形势不容乐观,下不去、待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造就好一支优秀大学生村官队伍,让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越走越宽,必须努力做到“四到位”。

一、选聘程序到位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一般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原则上由省(区、市)一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统一组织实施或省(区、市)、市两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共同组织实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执行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体检、公示等基本程序。要确保选聘程序到位,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要确保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选聘工作倍受社会关注,群众期待值高,大学生参与选聘热情也很高。严谨科学的程序,公平公正的笔试和面试,是选聘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整个选聘工作成败的关键。各地在选聘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选聘条件、选聘办法、选聘程序、选聘结果及时公布。要制定具体的竞争择优办法,平等对待每位参与选聘的大学生。要把好资格审查关、组织考察关,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应聘大学生的德才表现,重点掌握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学习态度、组织能力、纪律观念、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要设立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将有关政策、工作进展及时向媒体公开。

二要把好大学生村官入口关,真正把有志向、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大学生输送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大学生村官是年轻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源头,也是补充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选聘大学生村官主要是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是中共党员或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因此,各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牢固树立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质量意识,一方面要坚持政策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另一方面要坚持个人自愿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察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自愿到农村服务的意愿,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衡量。对那些先就业、等待时机成熟择业的,经受不起考验的,或者一年内还不能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且不思进取的,不能继续录聘;对拟聘的大学生村官要在其所在的高校公示,把不符合标准的、表里不一的人坚决排除在大学生村官队伍之外。只有严格选聘程序,切实履行选聘手续,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的质量,从而有效地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二、落实待遇到位

提高待遇、提供保障,是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发挥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的关键。能否解决好待遇问题,是大学生村官队伍能否稳定、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出路作了进一步明确。要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落实到位。

一要高度重视完善大学生村官配套保障政策。一方面,注重大学生村官经济待遇落实兑现工作,要通过采取及时确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跟踪协调服务等措施,保证大学生村官各项经济待遇逐人、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明确以下内容:大学生村官使用专项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从起薪之月起,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统一缴纳住房公积金、计发住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助学贷款财政代偿等政策;按规定标准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下拨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学生村官补助资金监督管理机制,严禁大学生村官补助资金挪作它用,严禁拖欠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保证大学生村官工资、生活补贴逐人足额按时发放;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条件。

二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解决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是鼓励部分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二是推荐部分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表现优秀的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各级党政机关要明确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的录用比例;乡镇机关补充公务员,要逐步提高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的比例;选调生主要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三是扶持部分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各地要建设和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帮助和支持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四是引导部分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五是支持部分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聘用期间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等。

三、帮带培养到位

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选择。一大批掌握现代知识、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将成长起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成为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此举将有助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一要健全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人员到村、思想到村。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制定优惠的保障激励政策,确保大学生能够到村。不能将“到村任职”变通为“到乡镇帮忙”,虽然看起来都是下去了,可实际上却有悖于中央的精神。随意抽调使用,既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履行职责,也不利于他们的锻炼成长。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及时转变思想、转变角色,从思想和行动上把自己当作村民。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思想,扎根农村基层,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和品格;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农民,虚心向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在服务农民、带领农民致富的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在体验农民甘苦、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中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农民群众的知心人;要把所学知识专长和农村资源、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二要强化素质、重点帮扶,确保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大学生村官刚走出校门,虽然书本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为此,各地可出台专门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坚持采用集中培训与平时教育相结合、跟踪培养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知识、农业产业化知识、农业生产技术、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各地要完善和推行“三帮一联”制度,即县区领导联系,县直委、局领导帮扶,乡镇领导帮教,村支部书记帮带,通过开展政策指导、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解决他们在自富、带富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为了丰富大学生村官的阅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实际工作经验,还可出台大学生村官参与党员活动、参加乡村干部培训、列席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会议、跟随外出参观学习等相关政策。

四、监督管理到位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主要有: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科技推广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监督和管理好大学生村官,真实、客观地评价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8

村官入村调研报告范文(一)XXXX年XX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月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XX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郝圩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南岸,水陆交通便利。XX村总人口XXXX人,共XXX户,党员XX人。XX村农业发达,是养鹅专业村,种植业以稻、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高效农业发达,村中有XXX余户养殖生态鹅,村中还有一部分土地流转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带动了部分农户致富。

2、基层组织建设

XX村共有党员XX人,在村书记XXX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XXXX年来我村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建立健全了党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快了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村三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二是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坐班督查、干部包队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XX村双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郝圩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XX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XX村两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我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我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我村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经常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利用村级各种会议开展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教育,弘扬新人新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结合创建安全示范村,开展让平安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我村今年来无重大事故,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4、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村三委一直对本村的信访稳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XX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全村综合治理工作也稳步开展。三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5、创先争优活动

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郝圩村确定了积极服务项目建设,从我做起争创佳绩的活动主题,要求干部党员亮身份、比奉献、争先进、促发展,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比学赶超,着力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争做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在活动中,村中XX名党员亮身份,做承诺,用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截至目前,XX村的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全村群众公开承诺事项多件,内容涉及搞好农村政策法规宣传、提供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服务、义务维修村组道路、带领群众发展各种种植、养殖业等十二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XXXX-XXXX年人均收入XXXX元。经过调查,全村共有耕地XXXX亩。全村没有一个工业项目,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零散有几户养殖,其中稍有规模的养殖户一户。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目前村里青壮年主体外出务工,村中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村民思想比较守旧,村里道路交通较差,村落布局零散,村集体没有收入。

2、结构调整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养殖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缺乏力度。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三)、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四)、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三、我的几点看法

针对目前XX村的总体情况,我任务在以后一段时间从以下几方面去工作:

(一)、适当调整村干部结构,注入新鲜活力

我打算在近期镇中心工作筹资筹劳结束后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义,采取群众公推公选的办法把一些群众认可的年富力强同志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定期集中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

定期集中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本村建设发展的建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村的建设与发展。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本村建设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切实转变广大群众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

(三)、以高效农业为主线,多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XXX老板在XXXX投资高效的农业蔬菜大棚紧邻郝圩,XX目前有不少群众在那务工,我打算经过半年时间,通过在高效农业大棚打工的郝圩农民为依托,组织当地群众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集中搞大棚反季节蔬菜,切实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四)、依托XX优势,大力倡导发展养殖

由于XX紧邻XX堆,这地利搞鹅鸭养殖是天然优势,而且XX有多年的鹅鸭养殖传统,当地很多农户都有一定的鹅鸭养殖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可以用大户带动小户,逐步实现规模化鹅鸭养殖。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的郝圩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在时刻憧憬着XX美好的明天。我坚信几年后一定有一个新的XX屹立在XX岸边。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XX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三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XX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三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XX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村官入村调研报告范文(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状况,通过召开座谈会、下村走访等方式,对全镇4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梅街镇自20xx年以来,共选聘5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其中20xx年1人考取池州市公安局,目前在岗的有4人,分别在潘桥社区、乌石村、梅街村、刘街社区任职。其中,男性3名,女性1名;本科生3人,大专生1人,任职岗位都是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二、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的现状

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搭建农村人才高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课题。为了使我镇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快适应农村,更好服务农村,我们组织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村官都很积极肯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助村(社区)两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事项,使农村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整体稳定性。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从开始抱着犹豫不定、试试看的心理,转向安心基层、逐步适应、踏实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均表示能安心在农村工作。

(二)工作态度积极主动性:1、熟悉村情快,通过岗前培训,村官们对村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清晰,都对村情基本数据、地理人文环境已基本熟悉。2、工作任劳任怨,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坚持吃住在村。3、能主动走访群众,大学生村官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深刻体会到,在农村工作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农民中去,脚踏实地,虚心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和当地群众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因此,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从小事做起,从农村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主动与老百姓打交道,具备了基层干部干好工作、干出业绩的基本素质。

(三)工作成效明显。大部分大学生到村任职后,都能主动参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有关工作,主要承担上传下达、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文字材料任务等。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主要是协助总支书记、主任或其他村干部工作,普遍参与了党建工作整理、计划生育工作、远程教育播放、种养殖等经济发展工作,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三、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期间面临的主要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一)在生活方面

1、多数大学村官对现在生活状况不满意,生活单调、娱乐活动少,朋友少,孤独感强是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得知,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感受是不满意的,尤其是那些住在偏远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想要每周一次向镇党委组织部汇报工作也较困难,他们平时都是骑着摩托车来镇里参加会议什么的,这样也不安全。所以,他们并不满意现在的生活状况,大学生村官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困难有生活单调、娱乐少、出行不方便、朋友少,感到孤独等。

对于此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要适当的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条件,特别是增加娱乐活动,举行一些文艺晚会,比赛,集体出游,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交友范围,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工作。

2、大学生村官普遍反映收入水平较低,福利待遇的落实情况也不太满意。

大学生村官大都表示,收入水平较低。一年下来,所有的待遇薪金加在一起平均起来每个月将近2000块钱,而且只给购买养老、医疗和人生意外伤害险,更重要的是住房公积金和生育保险都没有,这对于一些80后的年轻人来说,即将面临着买房、结婚这样人生中的大事,生活压力巨大。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是参照乡镇新录取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制定的,在贵池区,大学生村官每月拿到手的工资为1200多元,平时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这种工资水平相对于城市中的公司普通员工也算是比较低的了。尽管农村物价水平不高,但是,大多数大学生村官们表示日子还是非常紧,结婚、购房等问题现在根本不能考虑。

(二)工作方面

1、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出色,成绩斐然。

这些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他们利用自己所学并结合农村实际,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了村民和镇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乌石村的大学生村官巩罗勇在到村一年后的时间里,带领本村的返乡青年走上了创业之路,在本村承包了几十亩荒地种植桃树。他的这种大胆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镇所有村官们学习。现在,我来举例说明下我镇的村官日常工作情况:

例:潘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谢慧珍的工作情况

(1)走访群众、了解村情,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到任之初,她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将每户基本情况登记在册;通过调研村情撰写了潘桥社区种养殖业发展规划,并且经常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该村的情况和群众所需,找准工作的切入点。

(2)积极参与村内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村里各项工作:亲身经历了镇人大和党代会的换届选举及村委会、支部的换届选举;参加了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大楼建设的监管工作、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远程教育、留守儿童的关爱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

(3)学以致用,做农民科技知识的辅导员。在工作之余,她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知识海洋,专心于大棚蔬菜的种植研究,协助张村组一老居民组长种植起了绿色有机菜,经常与他交流种植方法。在她的帮助下,村民基本掌握了大棚种植的各项技术要领,并且帮助农民在网上查找农产品销售信息,很多反季节蔬菜的及时上市,村民增加了收益。从对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她的这项工作受到了村名的热烈欢迎和表扬。

2、多数工作都是辅助性的工作。在村内大多从事文书一类工作,村里的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着,琐事可管可不管。他们名义上是村书记助理,实际上是最勤快、最听话、最得力的通讯员,随叫随到。他们现在最大的困惑是自己到底是一个村官还是一个专职秘书。可以这么说,大学生村官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多半充当或者打字员,根本不能体现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此外,农村缺少资金,工作难以推进。农村干部普遍感到无钱干事,大学生到村任职后,也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工作难以打开局面、活动难以开展的问题。

3、大学生村官出路单一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准备考公务员,没有一个打算接受续聘继续在农村工作。但大学生村官可以了解农村社会情况,拥有基层工作经验,增强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村官在考公务员方面有单列计划的政策优势,如贵池区每年计划拿出一定数量的公务员职位,专门定向招录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这是吸引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的因素。然而,过多的把发展方向放在考公务员上,出路单一,同时也加剧了日益激烈的公考竞争,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认识上有偏差,存在不安心的问题

一是少数大学生村官担忧前途,认为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好不好,没有考出去,就没有前途。个别人将大学生村官岗位当作职业跳板,一心只管考试,工作上被动应付。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识出现盲点。二是有的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工作上没有具体分工,仅以助理身份协助村主干部做些日常性工作,难以融入村级组织核心,没有从负责人的角度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参与,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工作盲从。三是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不高,农村基层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尽管大学生村官的食宿安排大多与乡镇机关干部同等安排,但他们有的离家较远,有的一直生活在城市,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特别是与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同学之间比较,有的存在心理上的失落感。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其实,大部分村民和基层领导对与省里这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热情并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这项计划只不过是政府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并不是真正的让基层干部大换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项计划和上个世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差不多,这阵风刮过就过去了,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要回城的。

四、几点政策建议

1、准确为大学生村官进行角色定位,以便更好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

中央组织部和省委等部门的文件中,将大学生村官身份确定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担任村两委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这样看来,大学生村官不是官,只是助理人员,根本区别于公务员。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已经届满,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迫在眉睫。从前述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准备考公务员,但是,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精简行政人员成为历史趋势。所以,公务员系统对大学生村官的容纳量并不会太多,更多的大学生村官还需要自谋出路,自主创业,这就需要国家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的再就业。

2、要增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归属感。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要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给大学生村官搭建工作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二是强化媒体引导。电视、报刊等媒体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事迹的报道,增强全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三是注重树立典型。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对在履行职责、创业创新、带富帮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支持和奖励。

3、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科学选拔机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择专业对口、本土为主、真正有志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让他们真正扎根农村、热爱农村、奉献农村,在农村锻炼成材、实现抱负。二要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帮带制度。区级领导、乡镇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对联系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在思想情感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上给予指导。建立村两委班子帮带机制,让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帮带,切实培养大学生村官独立开展工作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尝试在重点工作领域大胆使用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从办公室走出去。三是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4、强化服务机制。要优化环境,促其成长。为让大学生村干部能够安心基层、健康成长、脱颖而出,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要尽量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一要坚持落实福利待遇。政府要注重落实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协调解决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二要坚持用事业留人。一方面,要引导村官在农村做出出色的成绩,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业绩,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中拥有成就感,体现大学生村官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对三年期间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村官,要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为他们积极创造想干事、干成事的平台。三要坚持用感情留人。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享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大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关心、关注。

大学生当村官,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质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拉动新农村建设全盘工作的千里马。

5、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团建中的作用。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原则,切实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团建中的作用,并促进基层组织的整体活跃。党团在基层工作目标、工作对象上高度一致,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方式上优势互补。乡镇党委、村两委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共青团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团建工作提供基本的条件。切实发挥农村青年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使农村真正焕发出青春活力。

6、要努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村官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9

南京市《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若干措施》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在职创业的,其收入归个人所有;明确科技人员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将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允许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至少5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鼓励在宁高校允许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凡到南京市大学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进入基地创业的时间都可视为其参加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

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

河南省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推动一定比例的女干部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逐步提高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的比例。河南省计划到2015年,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达到25%,省、地级市、县(市、区)政府55%以上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配备有女干部,逐步提高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

大学生村官实行“6+1”岗位管理

河北省在全省统一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实行“6+1”岗位管理,即每名大学生村官履行6项职责和1件承诺事项。六项职责:一是宣传教育,二是事务管理,三是民事,四是矛盾调解,五是创业示范,六是参加或列席任职村“两委”会议,研究讨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任职村经济社会发展。除履行上述6项职责外,每年初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1项自选性任务,在村内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大学生村官与公务员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河南省;大学生村官;显性流失;隐性流失;河南省新乡市;信阳市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4-04

大学生村官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兴事物,是时展的需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它是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现实需要[1]。但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具体的实施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村官到农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地方大学生村官流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本课题组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现象为切入点,以河南省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对当前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和流失状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探析其原因,为更好地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1]提供对策建议。

2009年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对河南省新乡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等四地进行了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去当地政府和组织部门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统计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大学生村官现状以及流失情况,并就其流失原因向政府部门做一些咨询。另一方面深入农村,以调查问卷、访谈和口头询问等方式对当地大学生村官、村民和部分村干部进行调查,了解当地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和流失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以弥补政府和组织部门数据资料的不足。最后课题组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信息和数据为依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本调查研究报告。

一、当前河南省大学生村官现状

(一)调查数据与现状分析

1.大学生村官调查部分。(1)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的36个大学生村官中,男生22人,占61%;女生14人,占39%;其中本科17人,大中专19人,他们所学专业涵盖农学、法学、文史、理工、医学、教育学、计算机等。(2)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调查。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多为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在所调查的36名大学生村官中,这两项共30人,占到83%,担任普通村干部的共5人,占到14%,一般都是团支书兼任助理、出纳,或妇女主任等职务,多而杂。在所担任的职务中,有些大学生村官专业对口,但大多数都不对口。就其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6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在村里整理档案、传达文件、宣传政策,做村务文字工作,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在村里从事计生、治安和科技推广等工作。(3)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打算。在对未来的打算方面,准备考公务员的所占比例最大,占到53%,其次为扎根农村以及向上发展。同时,还有近20%的村官表示近期暂未打算,待任期满了以后再作考虑。(4)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时间及被调用情况。课题组在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57.6%的大学生村官每周在其所任职村庄的时间达到3~4天,而有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偶尔或者时常被其他部门借调。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明确颁布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政策,各地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在此次调研地新乡卫辉市,大学生村官基本上是由县一级政府选任分配到乡镇,然后再由乡镇统一管理,他们的编制不在村而在乡镇政府,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除了完成村里的工作外,经常被安排到站所帮忙;有的大学生村官甚至脱离了农村而成为站所的常任工作人员。(5)大学生村官待遇情况。在工资待遇上,河南省内各市有所差别,并且同一市内各县也有差别。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的工资待遇高于贫困农村的待遇。以新乡市牧野区和卫辉市两地为例,同为本科学历,牧野区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在800元~900元之间,而卫辉市则在650元~750元之间。(6)大学生村官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根据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所从事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河南省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郑州、新乡等地,达70%左右,豫西豫南如信阳等地则仅为45%左右;然而就同一地区而言,经济较发达地区偏远贫困农村的情况却好于市郊区。因为在偏远贫困的农村,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程度非常低,他们渴望有文化的大学生村官能改变本村的落后面貌,所以相比较市郊区,在偏远贫困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常常更受到重视。(7)大学生村官对国家优惠政策的满意度。在所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的大学生村官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太满意,其中有17%很不满意。主要反映在: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偏低,生活保障性不强;激励性措施不够;后期保障和培养力度不强,对任期届满后未作出明确而具体的制度安排。(8)经济危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中,课题组特意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现实,了解大学生村官对经济危机的看法以及经济危机对其工作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影响。近7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当前严重的就业压力,会促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工作,这也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9)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评价和预期。大学生村官普遍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能够促进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同时对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6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该政策能够成为长期可行性的政策,但6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比较笼统概括,不够具体,且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28%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是一项临时性的应急政策,不具可持续性。

2.村民调查部分。课题组对村民主要是通过采访或座谈的方式来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以及大学生村官的看法和认识。通过对近100名村民的调查,90%以上的村民都知道村里有大学生村官,但是仅有30%的村民与大学生村官接触过,有的甚至不知道他们本村大学生村官的姓名;53%的村民知道大学生村官政策,并且对该政策是支持的。

村民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保持稳定,选拔那些真正具有农业科技知识以及懂得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并且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改进工作方式,主动上门服务,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加强联系。

也有一些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踏实肯干,积极地为所在农村作出贡献,发展村里的经济,切切实实给他们带来好处,带村民致富,不要走过场;也希望政府落实相关政策,让大学生安心在村里工作。

3.其他村干部和领导调查部分。课题组对其他村干部和领导的调查也主要通过采访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村干部和领导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支持的,认为大学生在村里工作的适宜时间为二至三年,适合每村一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对现有大学生村官的表现也较为满意,认为大学生村官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文化素质对他们的影响较大。

4.流失大学生村官调查部分。此次调查,课题组共联系到离职或跳槽的大学生村官13名,均通过电话与他们取得联系。他们大都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和招教考试,或参加研究生考试,有的则在外地打工。

关于他们离职或跳槽的原因,主要有: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对在农村工作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身份两难,难以融入村委领导班子,并且自己的一些意见和提议不被重视或采纳;办公条件较差,每天干琐事,施展不开手脚;与当地村民沟通困难;工资待遇低,生活保障性不强。

(二)当前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初显成效

大学生村官政策给农村和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近期的成效是显著的。通过对河南省上述四地区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分布,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基层工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在基层宣传上,无论是农业知识推广、民主管理、卫生管理,还是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等的宣传,大学生村官合理的知识结构都为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大学生村官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阅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2]。通过调查发现,尽管一些大学生村官认为在农村没有太大作为,但在某一方面他们也承认,农村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例如,新乡卫辉市的太公镇贾庄村,大学生村官通过多方联系引进了名优石榴品种“突尼斯软籽石榴”,引导20多户村民组建了“科农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种植石榴近百亩,果树近万棵,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3.该政策开辟了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培养锻炼了后备人才[3]。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不仅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快了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速度,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而且为国家招聘公务员和选拔干部提供了新的良好途径。

总之,国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是良好的,值得肯定,也值得我们继续坚持。但在具体的实施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警惕和深思[3]。

二、当前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存在的困难以及流

失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具体的实施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村官到农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地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具体表现为隐性流失较多,显性流失较少。以信阳商城县为例,该县共计88名(2009年4月)大学生村官,其中隐性流失率高达63%,经常人不在村,他们或待在家里或从事其他兼职;显性流失为15人,占17%,其中8人已考取公务员,1人离职外出务工,剩下6人参加了招教考试和司法考试。

2.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能力素质与农村实际脱节。“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懂得农村实用技术的高校毕业生较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地施展专业特长[4]。

一方面,村民对于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的渴求,因此,他们对非农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很认可;在有些商业服务业或者工业发展较快的乡村,村民希望那些有经济头脑,能够引进项目的大学生村官到本村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只是在村里混日子,并不能够发挥特长,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3.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不明确,身份两难。大学生村官属于新生的事物,虽然国家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1],但是对于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做什么”“怎样做”“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政府对此仍然悬而未决[5]。大学生村官虽在农村,但不是村民的一分子;虽然听从上级机关的工作安排,但不是公务员更非领导干部,从而出现“非官非民”的尴尬局面。

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不明确,身份两难[2],一方面导致其职务不明确,徒有虚名;另一方面导致其工作内容不明确,职责不清晰。

4.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偏低,生活保障性不强,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河南,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即使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地区也只有800元~900元,另有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安置费[1],除工资之外既没有任何津贴,也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这样的待遇显然难以保证大学生村官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5.大学生村官出发点不正确,功利性很强。功利性因素对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有着很大的影响[6]。根据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问卷调查,他们对“当初选择该职业的诱因和三年期满后工作去向”的回答,5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很明显多数大学生仅把村官作为跳板,到农村工作仅是应急之举,是未来走上更好工作岗位的过渡形式。这种心理动机极易导致他们工作不安心,不愿长期留在农村发展。

6.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缺乏长远规划,缺少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使用和管理,具有“临时”性质[4]。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从根本上说具有“临时”性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三年,三年之后既可自谋出路,也可以升学考研或报考公务员等,并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但是,在三年时间即将结束时,不少大学生村官却发现,留给自己的只有自谋出路才是“可靠的出路”。未来,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是十分渺茫的。

“临时”性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对大学生和农村的双重损失。对于农村来说,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国家推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根本原因。政府部门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村官政策?农村怎样才能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高调推行、“进口”不断扩大的村官计划,但“出口”又在哪里?如果离开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关注,缺少对他们的培训、使用和管理,大学生村官政策将难以实现多赢,也难以持久。

7.国家相关政策不够健全和完善,在选拔、分配、考核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3]。在选拔上,考试成为主要形式。它侧重于考核大学生的理论功底,而非实践能力,因此选的大学生能否适应复杂的农村环境则打上了一个很大的问号,这可能造成优秀大学生因为一时发挥不好而“落榜”,影响众多大学生服务农村的积极性。

在分配上,随机性比较严重。由于选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一应俱全,不可能根据各村发展的实际按需分配,从而出现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与大学生实际能力较差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满怀抱负的心理与工作状况较差之间的矛盾。村民和大学生村官在心理期望上形成的巨大落差,影响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序开展。

在考核上,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城市郊区相对富裕的农村,由于大学生村官所从事的“闲杂“工作往往与村民无直接利害关系,因此村民和村干部大多对其报以无所谓的心态,一路绿灯通过[7];而部分偏远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考核基本上由村干部或乡里的领导拍板决定,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对策与建议

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课题组认为应该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大学生自身、高校以及社会舆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来支持和推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序实施与有效开展。

1.国家应把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度化、法律化[3],并使之不断完善。首先要加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力度,尤其应加大资金上的投入;其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和用人体系,将大学生村官政策置于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大背景下,既为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力量提供坚强后盾,也能够解决大学生村官未来不确定性的后顾之忧。

2.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出台后,必须制定相应的系列配套措施,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该政策的有效实施。如通过逐年递增的方式等,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优化大学生村官创业环境,并给自主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持;政府与高校以及培训机构联动,形成固定的长期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和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等等[8]。

3.对于农村基层组织来说,基层领导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破除传统身份、城乡和地域等人才壁垒,善于立足本村实际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发展的舞台。基层组织应当按照农村的实际需要,明确大学生村官的任务,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并提高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经常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座谈,倾听他们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采纳,增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4.大学生村官自身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对农村的奉献意识,努力提高服务农村的本领,要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做好角色的转换:大学生村官要多与村民沟通交流,善于站在农民的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同和支持。

摆正心态,真正融入农村: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后,要树立一种村民意识,与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真正融入农村生活;要踏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真正乐于服务三农,不让村民失望。

转变择业观念,真心服务农民,带农民致富:大学生村官应具有敢于挑战世俗的观念和意识,增强自我认同感。大学生村官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信息渠道,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积极寻求致富门路,带领村民致富;同时应结合农村实际,大胆创新,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新的观念和思维指导农村经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不会在农村中感到寂寞与无望,相反慢慢会在内心形成一种扎根农村的念头。

5.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来源地,应该成为中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进中的重要一环。首先,高校应该开设与三农相关的专业,经常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而不要仅仅局限于部分学生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已开设了大学生村官专业,省内其他高校也可在这方面予以尝试和改进。其次,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9]。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工作无贵贱之分的理念,使他们明白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树立扎根农村基层,为三农服务的信念。

6.在社会舆论与宣传方面,应该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强化社会支持[10]。应当提高广大民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以及大学生村官的认知、理解与支持。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能否有序实施和有效开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立志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难以自我认同并得到家庭与社会理解与支持,与社会舆论不正确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对此,宣传部门和媒体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理解他们,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办一些访谈节目或是谈话节目,让社会多听一听大学生村官的心声,加强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沟通。

四、总结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于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在这一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不仅我们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而且大学生村官政策整体上符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所要做的是,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真正发挥这一政策所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R].中共中央组织部,2009,第20号.

[2]耿相魁.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8,(11):40-42.

[3]李包庚.“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2007,(6):11-15.

[4]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2007,(6):60-61.

[5]米恩广.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9,(6):5-6.

[6]米寸美.“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9):51.

[7]薛新生.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和启示[J].领导科学,2006,(9):36-37.

[8]仇文利.也谈“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社科纵横,2008,(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