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55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1

本文的基于三层架构的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系统能大大简化烟草公司绩效考核工作,能有效建立烟草公司考评机制,能够进行公平公正、多角度、多层次的绩效考核,这样,更能充分调动烟草公司职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烟草公司的效益。所谓的三层架构,是指在用户界面和系统后台数据库之间加入一层,该层叫做业务逻辑层。整个系统被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个层次。其中业务逻辑层是三层架构的核心。烟草公司绩效考核主要采取平实考核、年终考核、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设计的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系统采用的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

1系统功能概述

本文设计的基于三层架构的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系统能够完成烟草公司职员的绩效考核,同时能够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统计与汇总。本绩效考核系统采取平时考核、年终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平时考核中,完成每日工作纪实和月度考核,这些考核结果会进入不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就是对烟草公司职员的每日工作纪实以及月度总结等进行抽查;年终考核需要主管评鉴、同事测评和服务对象测评来构成。根据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考核领导小组、单位分管领导、部门主管领导及普通职员五个角色,系统功能划分为人员基本信息维护、绩效考核、平时纪实、绩效汇总统计四个模块。

绩效考核具有如下六方面的功能:

1)能够完成绩效数据的录入,才烟草公司中,职员的数据、所在部门的信息以及个人相关信息的录入,通过该功能录入数据后,可以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中。

2)系统进行数据审核,数据录入后,系统要对数据的有效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只要符合要求的数据才能进入数据库,无效的数据系统会给出提示,要求重新录入。

3)绩效考核结果的计算,系统依据事先设置好的计算公式完成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计算,并保存计算的结果。

4)绩效考核结果调整,可以根据烟草公司职员的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完成对考核最终的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5)绩效考核结果,对最终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形成相应的报表,并将最终确定的结果在系统里。

6)考核数据保存,能够完成对最终考核结果的保存,便于后期的检索和查询。

绩效考核用例图如图2所示。

图2绩效考核用例图

基于三层架构的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系统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

2系统关键模块

2.1系统首页

基于三层架构的烟草公司绩效考核系统采取平时纪实、季度考核、不定期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本系统设计和实现上,着重考虑系统首页的设计,在首页设计上,要体现操作方便,功能适用。本系统的首页风格是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映入眼帘的是系统说明,系统说明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该绩效考核系统的相应功能和使用方法。本系统的首页如图4所示,通过此界面可以清晰地看出页面的组成结构:由页面头信息、左边的信息提示栏和主体部分组成。

2.2季度考核

季度考核完成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工作,季度考核表首先由烟草公司职员完成初始化并填写个人本季度的表现,然后由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根据个人平时表现和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给出具体评价意见,最后由考核小组根据各个方面进行打分。

2.3年终考核

年终考核由基本测评和同事测评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测评又包括公司职员和干部测评,所以应包括他们要填写的年终总结和考核评分表两部分,评分表分为职员考核和干部考核两种,考核指标不同。干部的评分表部分,由考核小组添加并打分,职员只可以查看,不可以修改。在这张表中,考核人员只需要选择“考核小组”和“考核年份”,然后依次打分,其他的数据均是从数据库中直接读出,这样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年度考核评分表如图5所示。

2.4年度绩效考核汇总

年度绩效考核分数汇总页面对应于年度分数汇总模块,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年份查询该年烟草公司所有人员的分数。此表中的0为未打分的项,只有参与了全部考核才能得出考核总分和等级,否则系统自动生成0分,可以点击/打印分数表0从页面中导出excel表格,年度分数汇总导出的excel表如图6所示。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2

目标管理绩效成绩考核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绩效考核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绩效。绩效考核的目的还包括明确员工工作的导向;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给予员工与其贡献相应的激励;同时,通过考核淘汰不合适的人员。

第二条考核的原则:

1、实行逐级考核原则:逐级管理、逐级负责、逐级考核,下属的工作好坏由其直接上级评定。

2、公平性原则:员工的工作目标等考核内容,考核人应在考核期初予以明确。

3、客观性原则:对被考核者的任何评价要求都应有事实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彩。

4、双向沟通原则:每次考核时,考核者与被考核都应按工作目标等考核内容开诚布公地进行双向沟通交流,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

5、常规性原则: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例行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员工作出正确评价,帮助下属改善工作业绩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三条公司绩效考核分为: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其中每月一次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是基础。

第四条相关名词解释

1、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根据重成果的思想,先由企业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理想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想方设法使之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英文缩写为mbo,以下均简称为mbo。

2、月度mbo绩效考核:是指在每月初(7日前)由直接上级就下属上月工作目标完成和工作表现情况进行的mbo考核。

3、年终mbo考核:是指人事行政部门根据被考核者在本年度内的奖惩记录情况,给予综合评价,并统计、汇总各月度mbo考核的得分后,得出被考评者本年度绩效考核的最终得分。

第二章月度mbo考核

第一条月度mbo考核在次月1日-7日进行。

第二条mbo考核的内容和实施

(一)目标的制定

1、公司月度总目标、部门目标要分解到每一层、每一个岗位,由被考核人根据上级目标填写《工作目标计划考核表》(见附表),一式三份,由考核人、直接上级和人事行政部各执一份。

2、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1)目标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分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

(2)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3)可对比,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

(4)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到;

(5)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

(6)上级目标必须在下级目标之前制定,上下级目标保持一致性,避免目标重复或断层。

3、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步骤:

(1)上级向下级说明自己当月的目标;

(2)上级请下级设立自己的重点目标;

(3)上级要求下级设定各自的目标计划书;

(4)检查下级目标书;

(5)与下级谈话,决定其目标(此工作必须在每月3日前完成)。

4、目标内容:每项目标应尽量包括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限目标。

(二)目标执行

1、目标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目标监督人应充分授权,及时跟进并提供帮助和指导;目标执行人应主动汇报。

2、目标执行中的问题处理: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1、评估步骤:

(1)员工先作自我评估,在工作目标计划考核表"自评"栏如实填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每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在每月3日前交直接经理。

(2)直接经理根据被考核人的"自评",结合"增加任务情况"、"规章制度及工作目标执行结果",结合人事行政部门的"扣分记录"进行评分。

(3)直接经理与员工直接谈话沟通后,确定员工上月度mbo考核评估结果。

2、评估要点:包括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限目标、成本目标四方面,皆应有细则,由考核人与被考核人依据mbo工作目标表确定。

3、评分办法:

(1)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分满分100分,占考核总分的65%;

(2)"增加任务情况"考核满分5分;

(3)"规章制度及工作目标执行结果"考分满分15分;

(4)"工作目标完成质量"考分满分15分;

(5)考核总得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得分×65%+(2)+(3)+(4)项考核得分;

(6)将考核总得分对应《mbo绩效考核等级及系数标准》(见表二),被考核人的考核总得分对应的等级和等级系数即为被考核人的月度mbo考核结果。

(四)评估结果的应用

1、绩效考核等级

考核结果分为5等10级,具体见表二

月度考核时,考核期间员工有下列情况,核定考核等级如下:

(1)有旷工记录或请事假超过3日(不含3日),考核等级不得为a级。

(2)受行政处分未取消,考核等级不得为b等级以上。

2、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按考核结果每月发放。

(1)绩效工资系数(分5等10级)见表二;

(2)员工实得绩效工资=员工本人月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等级系数;

(3)考核结果为"需改进"的员工,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与被考核者一起分析原因,制定业绩改进提高计划,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等级为"表现不良"的,应立即予以辞退。

第三章年度mbo考核

第一条年度mbo考核在每年终月度mbo考核后进行。年度mbo考核是建立在月度mbo考核基础上的。

第二条年度mbo考核的评分按年内各月度mbo考核总分数的平均值,以平均值对应等级,作为年终mbo考核结果。

第三条年终mbo考核结果的应用:

(1)与年终业绩目标奖金挂钩:年终绩效考核结果为公司年终奖金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工作评判提供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始依据。

(2)与人事异动、改进提高挂钩:考核等级一年中连续三次为"需改进"的,予以辞退;虽无连续三次为"需改进",但年终评为"需改进"的员工,领导应予以谈话帮助,限期整改,次年绩效考核若再出现"需改进",予以辞退。

第四章申诉和监督

第一条绩效考核的申诉

1、月度mbo绩效考核和年度mbo考核均给被考核员工一个申诉期,以

示公平、公正。

2、员工对考核结果持有异议的,可在二天内向人事行政部门申诉,人事行政部要及时进行复核,并负责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诉人。

3、没有申诉的结果作为最后的考核结果,已申诉的以复核结果为最后考核结果。

第二条对考核人的监督和要求:

1、被考核者期望着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承认,考核者必须根据日常业务工作中观察和记录到的具体事实作出评价。

2、被考核者期望得到公正的待遇,考核者必须消除对被考核者的好恶感、同情等偏见,排除对上、对下的各种顾虑,在自己的信念基础上作出评价。

3、不对考核期外、以及职务工作以外的事实和行为进行评价。

4、公司对考核者寄以厚望并充分信赖,考核者应该依据自己得出的评价结论,对被考核者进行扬长避短的指导教育。

5、如果目标考核人对下属的mbo监管不力,以及考评有失公正、公平,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章附则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以“科学量化”和“任务计划”为核心,构建应用统一的绩效管理平台,覆盖企业负责人副职、部门负责人、普通员工、班组长等,实行定量考核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员工月度绩效、年度绩效及绩效沟通与反馈等全过程管理。1.月度绩效合约考评员工与直接上级(绩效经理)签订以月度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月度绩效合约。当月25日至次月4日前,被考核人自评,填写月度重点及日常工作完成情况;次月8日前,直接上级完成考评;次月12日前,部门负责人对部门内员工考评成绩进行复审,复审时目标任务a级比例不超过40%。员工月度绩效实行“两级考核”,即直接上级(绩效经理)考评和部门负责人复审相结合,二者权重为3:7,缓解不同绩效经理考评尺度不统一的矛盾。其中目标任务(权重80分)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考评。月度绩效合约的申报、签订、自评、考评、复审等各个环节按时间节点自动流转,未按时考评、复审的,由系统默认为B级、15分,系统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通过时间节点限制倒逼各级绩效经理和员工按时完成月度考核,提高考评效率。2.年度绩效合约考评年终绩效考评是对年度绩效合约进行考评,以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量化打分为主。(1)目标任务考评。各项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实行百分制考核,评价原则:完成目标值得100分,超额完成(未完成)依据考评标准进行加(减)分,最高加至120分。被考核人自评后,直接上级考评再部门负责人复审。(2)综合评价。劳动纪律、工作态度2个指标直接取全年各月度得分的平均值;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由部门领导组织评定。3.员工制订绩效改进计划,绩效经理负责评定,实现沟通、改进、评定等过程的线上闭环管理。通过绩效沟通与改进,在公司系统上下形成以绩效促管理、以考核促提升的的高绩效文化氛围,最终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4.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管理机关员工年度绩效得分由员工月度绩效成绩和年终绩效成绩构成,二者在全年绩效成绩各占一定权重(8:2),即员工年度绩效得分=月度绩效平均分×80%+年终绩效得分×20%,实现月度绩效和年终绩效二者兼顾。按年度绩效得分顺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具体分级顺序:以部门为单位,首先将年度内触犯“红线”制度的员工直接划定为D级,然后根据部门内员工年度绩效得分高低由绩效系统按规定比例自动划分确定a、B、C等级人员。员工按照年度绩效等级进行累计积分,a级计2分,B级计1.5分,C级计1分,D级计0.5分。

二、保障措施

1.优化管理机制制定并出台《全员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明确了绩效考核模式、年度等级分级,优化了日常考评分值权重考核结果应用等方面,坚持以制度规范开展各项工作。2.健全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绩效信息系统,实现全员绩效考评信息集中和共享、全过程自动化管理。实用化的系统设计,为全面实施全员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手段和载体。通过绩效信息系统建设大幅度提高了绩效管理的运行效率,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3.加强监督考核定期检查通报,将月度考评率、季度沟通面谈完成情况等指标纳入各单位业绩考核规范指数和全员绩效管理工作评价中予以考核,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成效,促进各单位全员绩效管理有效运行。

三、结语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绩效考评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1-02

2012年4月16日,新华社首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事业单位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监督制度建设的一部分被正式纳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八项措施中。

绩效考评制度,是指靠凭着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一种制度。

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绩效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

一、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在建立与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考评目的不明确

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按照上述目的进行考评。但事业单位现行的绩效考评内容基本上由“德、能、勤、绩”四方面构成。尽管考核角度比较立体,但绩效考评的指标内容很难体现组织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很难体现组织科学管理的目的,因而很难明确体现出绩效考评目的的层次,也很难将被考核者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价,因此,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结果很难有效地利用于员工的使用、培养、晋升、聘任、奖惩等方面,考核成为例行公事,形式的成分多于实质的内容。

(二)考评方法过于简化

在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考评体系中,考评内容和指标笼统,考评方法粗略。考核内容基本上由“德、能、勤、绩”四方面构成,绩效考评结果一般分为四等次,即“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而许多单位往往没能将其进行科学地细化,在考评过程中,许多单位为了避免矛盾,将四等次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而各部门将“优秀”的指标采用轮流坐庄的方法在部门内平衡,如果考评结果涉及职称评定的问题时,往往都将“优秀”落实给了职称评定人员,使绩效考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有些单位在考评中仍然采用较为简单的打分法,将其他方法作为补充,使得考核过于简化,有失针对性,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三)考评周期过长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目前许多单位采取的是年度考核,即一年考核一次,而且没有平时考核作为辅助,这样容易放大被考核者近期的表现,而忽视其在全年大部分时间或工作重点时段的表现。这种对被考核者平时的表现不建账、不作资料积累的现象,使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钩,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失真。

(四)考评激励功能不明显

绩效考评的根本目标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激励是绩效考评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事业单位职工的需要,这一需要的满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许多事业单位中,绩效考评与员工的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关联性不强,一些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往往也得不到应有的绩效激励。从期望值理论来分析,人之所以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但由于上述绩效考评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员工对绩效考评的信任,严重影响了员工参与绩效考评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挂钩不紧密,而且奖惩缺乏法制性,有的单位只是把绩效考评当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以至考评流于形式。

(五)考评反馈渠道不畅通

考评反馈的目的是使领导和下属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双向沟通,分析绩效目标未达成的原因,研究提出改进绩效的方向和措施,以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当前,事业单位在考评工作结束后,很少向考核对象反馈意见,即使有反馈也多是下达通知,谈不上双方沟通,基本上都疏忽了绩效反馈这一环节;被考核者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少能够通过绩效考评得到改进,从而使考评结果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和转化,导致考评作用失效。

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的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当前,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的定位和考评内容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不同类别的职能部门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职责均有差异,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指标来考评所有的人。所以,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考评时,要依据“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应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单位特点、人员结构等情况,可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领导为主导为主、群众参与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量化的多方位评价体系,对被考核者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社会伦理道德、政策理论水平、本职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出勤情况、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进行考评。这样,既能增加绩效考评的可操作性,又能提高评价的效率。

(二)采用科学多样的考评方法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评应逐步实现日常考核与年终评估相结合,才能保证绩效考评工作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客观性。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考核中,应对工作人员平常表现进行持续评估和积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整体印象,为年终的绩效考核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在事业单位的年终考评中,应注意多种评估方法的有机结合,如平衡积分卡、全视角考核法、关键指标法等先进的考评方法结合使用。同时,为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事业单位在考评时还应综合运用多种定量与定性方法。尤为重要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考评标准必须具体详尽,尽量以最大限度降低凭印象打分的现象。另外,由于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在单位中发挥承上启下以及横向沟通的作用,是单位管理的“枢纽”,因此,这一层次的考评还可考虑采取360度考评方法。各种方法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绩效考评体系,就会极大地提高绩效考评的效度和信度,最终实现提高绩效考评质量的目标。

(三)确定规范适宜的考评周期

在日常工作中的平时考核是检验考评对象履行岗位职责的日常情况,是年度考评的依据。定期考核是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考核对象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全面考核评价,是考核的最终确定形式。因此,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者既要通过日常工作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又要通过定期考核来评价工作人员的全面业绩状况。考评的周期应根据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考核目的来决定。一般说来,对高层管理者、科研工作者,考评期限以年度为宜;对中层管理者,以季度考评为宜;对一般操作性工作者,以月份考评为宜。另外,各事业单位也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考评周期,也可以采取每月、每季度进行一次小型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积累起来,年终进行一次全面的总考评。这种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能避免年度考核中的“近因效应”,从而提高能够绩效考评的准确度,使得绩效考评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充分有效的绩效反馈

绩效考评的结果须要充分有效地反馈给被考核者,以至于达到改善提高的目的。事业单位在向被考核者反馈时,可以采用正式反馈,也可以采用非正式反馈。正式反馈包括面谈式反馈、集体讨论式反馈和网络电子信函式反馈。其中以面谈式反馈为主,另外两种反馈形式为补充。非正式反馈是指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或特殊的员工,通过以上的几种正式反馈方法都很难达到既定目的,因而需要采用一些非正式的反馈方式进行反馈,以提高绩效反馈的有效性。

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类别的划分、事业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资金的弥补渠道、员工工资的核定等问题,都不同程度上需要通过绩效考评制度进行落实,因此,绩效考评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改革,所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耀清,叶玲,吕志军.浅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与绩效考评的关系[J].会计师,2010,(1).

[2]方诗国.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初探[J].兵团建设,2011,(17).

[3]李学.非理性绩效考评、组织依附与目标置换—地方政府微观失范行为的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研究,2010,(1).

[4]王庆军,陈永志,孙超平.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360°绩效考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

[5]章锦欧.关于对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工具库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5

从操作实践来看,绩效考核应该把好以下“三道关”:

一是把好“价值同位关”。所谓“价值同位”,就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目的、结果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以及价值认同具有正相关的协同认识,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考核者、被考核者以及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通常情况下,受“本位主义”的影响,主管部门在绩效指标制定时总是想方设法把好关,最大程度挖掘下属企业的潜力,生怕下属企业有所保留;下属企业也在报送考核指标或预算时比较“谦虚”,尽可能自我降低要求,以期在年末考评时可以有意外的收获。这是正常的绩效考核逻辑和人性趋利避害的思考模式,但却不符合考核的激励价值导向。作为绩效考核的牵头部门,要“跳出考核看考核”,正确引导主管方和被考核方对考核的价值同位认识,要让双方认识到绩效考核绝不是“抓辫子”、“打棍子”、“扣票子”,而是通过绩效考核及其关联的配套措施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赢。

把好“价值同位关”,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挂钩”:

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关键指标挂钩。年度考核的关键指标原则上应是前三年的平均值,而任期考核的关键指标则采用市场对标的方式,从而避免年度考核的大起大落和与任期考核有关的博弈现象。

年度考核与薪酬挂钩。关键要统筹好基本薪、考核薪、风险薪的比例设置,本着鼓励导向的原则,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三者的比例,尽量做到在考核结果不要太“冒”和被考核者能够承受风险和

责任的前提下,让被考核者获得“被鼓励”的感觉。

绩效考核与干部考核挂钩。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甚至与实际情况脱钩,导致有些干部在一个位子上“从黑发做到白发”,除了通过考核可以拿到一定的薪酬外,很难再获得提升,即使考核分数较差也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长此以往,会挫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要让干部考核的结果在绩效考核中占有一定比重(一般不超过20%),让被考核者充分认识到干部考核不是走过场;另一方面,根据两者考核的结果,定期对干部进行横向交流、上下交流或者晋升,以发挥考核的同位导向作用。

二是要把好“一视同仁关”。曹植在《七步诗》中写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就是大家都是兄弟,何必自相残杀。绩效考核中也会遇到类似的现象。有时业务主管部门在年初商定考核指标时,下属企业明明都是同类型企业,但在制定加分标准时往往存在差异:同样一个项目,甲公司完成了可以加三分,乙完成了却只能加两分,同样完成了额外的项目,有的给予加分,有的却不予加分。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会导致在年终考核评定时让被考核对象之间争得面红耳赤。

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主管部门的考核取向不同,有的主管部门设定评分标准时较松,有的主管部门设定得较紧,同样会导致表面上的不公平。这就是考核的“一视同仁”问题。

把好“一视同仁关”,关键要做到三方面的平衡工作:

把好“规则”平衡。业务主管部门往往会站在部门利益的角度去设置指标和评价标准,同时也会因为部门偏好,对下属同类型企业表现出潜意识的“厚此薄彼”,这就要求考核牵头部门在最终签订目标责任书前做好统筹平衡工作,列出同类型企业所有的加分项和减分项。在与业务主管部门沟通后,做到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把好“奖项”平衡。业绩考核中往往会出现特殊奖励或专项奖励的现象,有的企业设置特殊加分项,有的没有设置特殊奖励,致使最终考核评定时的不公平现象。有时,表面上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设置特殊奖励,但其实是对个别很难设置特殊奖励项的企业产生了间接的不公平。因此,牵头部门要统筹面上平衡,尽量不要在考核中出现间接歧视或特殊化倾向。

把好“个性”平衡。业务主管部门在设定指标和评分标准时要“因企制宜”,做到个性化考核。比如,同样是房地产企业,如果均设置“获奖”加分这一指标,则可以将“实力强的企业获得部级奖项”和“实力较弱的企业获得省部级奖项设置”这两种情况列为同一加分标准,达到“起点不同、要求不同”的加分间接标准,这样既可以避免“鞭打快牛”的现象,也可以解决“弱者恒弱”的问题。

三是要把好“裁量反馈关”。按道理说,绩效考核的年终评价反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难以厘清的纠结和争议。如在一次绩效评价中,一家被考核企业出现了安全事故,除了按照安全事故的评分标准扣分外,因为曾在整个目标考核责任书的约束性指标中明确规定“发生重大和恶性事件,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字样,大家对此产生了严重分歧,有的认为这属于维稳工作的范畴,有的则坚持要记在当事部门身上,而最关键的牵头部门则表示“应该是针对被考核企业所有工作而言”,最后大家咬文嚼字,争论得面红耳赤。

把好“裁量关”,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集体审议原则。绩效评价中经常会出现“主管部门说了算”的现象,以体现部门的权威,这其实是对绩效评价的一大误解。特别是在公司领导还兼任部门领导的情况下,一旦部门坚持某种意见,则会间接降低评价的公平公正性。这是绩效评价的大忌,务必坚持听取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集体最终决策的原则,否则评价将失去公允性。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33-02

1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概念的引入

辅导员是我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从辅导员职业要求来看,专业化的辅导员需要掌握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理论和职业技能。绩效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引入到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以及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其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辅导员绩效管理伴随着近年来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而逐渐被高校所采用,主要用来评价辅导员学生工作和自身能力水平,进而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提升辅导员群体、学校、学生绩效的目的。从高校管理维度来看,根据德鲁克1973年出版的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辅导员职业建设应该从工作要求、制度建设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指导和规范辅导员的职业行为。

2我国现行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同时要求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2006年7月23日颁布的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了辅导员工作要求与职责、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其中第二十二条指出: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根据国家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随着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国内高校相继加强了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同时逐步出台了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使辅导员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职业化。辅导员考核办法的普遍应用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辅导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稳定辅导员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3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现行的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在逐步完善的同时,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及考核反馈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管理的科学性。

绩效考核目标单一,偏重奖惩,忽视发展当前高校辅导员考核普遍存在目标偏离,主要是偏重奖惩而忽视职业发展。绩效管理是指各校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形成“多赢”局面。现行的绩效考核目的普遍是作为奖惩的依据,缺少绩效改善和绩效提升环节,不能达到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不断改善高校的管理现状的目的。

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偏重结果,忽视投入多数高校针对辅导员的考核体系设计并不完善,在辅导员年终考核中,对相应工作量折算方案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辅导员对工作投入的具体分析。例如,多数高校对安全问题的考核往往是以是否发生安全事故作为标准,安全指标权重很高甚至可以一票否决。这势必影响辅导员带领学生外出实践、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兼顾着教研和学生管理的双重任务,需要经常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检查学生内务等,这些体现了辅导员对工作的责任心,应该作为辅导员考核的依据。而现有考核指标只能对硬性指标作出考核,对责任心、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软指标却很少体现,没有合理的量化的指标,考核时针对辅导员危机处理能力、临时工作任务效率、学生理念引导等方面无法定量考评,这必然影响考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绩效考核反馈不客观,偏重全面,忽视公平基于对辅导员考核的全面性考虑,许多高校在辅导员考评中会涉及到领导考评、同事考评和学生考评。由于考评指标不够细化具体,导致在考评时评价主体随意性较强,很难做到客观评定。领导和同事等评议主体受到个人利害和感情因素影响,容易根据个人喜好打分;辅导员之间存在相互低评以抬高自己分数的现象;而在学生考评时,辅导员往往会动用管理权力,干预打分过程。考核反馈的随意性势必影响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4问题解决路径

考核指标完善、科学高校辅导员考核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完善、科学的原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逐层、逐级分析,最终达到客观评价的目标。指标的选取应该着重考虑多个层级的关系。

首先是辅导员和高校发展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是否能符合所在高校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的,应将高校发展与辅导员工作相挂钩,作为考核指标选取的一个方面。

其次是辅导员与自身职责关系。根据辅导员在其岗位上的贡献和产出确定评估指标,将辅导员工作态度纳入定性评估中会使指标更加完善。

再次是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辅导员工作的客体是学生,客体对主体的评价是衡量主体工作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

最后是辅导员和领导、同事等学校工作人员的关系。此类指标应偏向于定性考核,尽可能全面客观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

考核反馈真实、客观真实、客观的考核反馈是绩效评估科学与否的关键。在收集考核反馈时,一定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做好监督,确保评估的反馈能真实地反映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目前高校辅导员考核通常存在主观随意性相对较大、领导打分权重过高、学生评价受到辅导员干扰、辅导员间利害冲突致打分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等现象,这必然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不主观武断,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排除个人主观因素,这样才能使考核反馈真实、客观。

考核应用具体、有效高校辅导员考核的目的是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其自身的发展。高校往往将辅导员考核后的结果仅仅作为年终奖励的依据,而忽视了其事业发展的要求。考核结果的应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薪酬的激励,通过晋升或调低级别工资、是否停发年终奖等措施,对辅导员形成有效的物质激励机制;二是通过职务晋升,为其提供更大成长空间等事业激励措施,鼓励辅导员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同时,要坚持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不称职的辅导员形成有效的惩罚,

参考文献

[1]王柏林.学生辅导员考评机制与退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02-104.

[2]吴海麒,介俊,谷敏.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工作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8(4):207-208.

[3]刘.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若干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2008(9):454-455.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7

部门绩效奖惩细则一市局机关各部门、直属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根据《无锡市工商局机关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和作风建设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运用中关于考核结果与市政府绩效奖励挂钩的要求,现就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奖励原则

实行机关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和作风建设考核结果与市政府绩效奖励挂钩,建立压力传导机制和以提升绩效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部门和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创优动力,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

1.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奖励性绩效考核奖金分配以年度工作任务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依据,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分配差距,重点向创新、创优工作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倾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绩效考核奖金在分配过程中实行阳光操作,奖励依据和结果在oa办公系统公示,全程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

二、奖励办法

(一)增发绩效考核奖金的情形

1.年度创新、创优工作获得市级考核认定并为全局加到分的,所在部门工作人员增发绩效考核奖金。其中,独立(自主)完成加分项目的,所在部门工作人员视加分情况增发20xx5000元;由牵头部门完成加分的,牵头部门工作人员视加分情况增发绩效考核奖金10003000元。

2.部门工作符合创新、创优条件,因申报限额未予申报的,所在部门工作人员可视情增发绩效考核奖金。

3.有其他符合增发绩效考核奖金项目的由市局部门绩效考核小组汇总并向局长办公会报告。

(二)扣发绩效考核奖金的情形

1.部门工作扣分影响单位总成绩的,所在部门工作人员扣发绩效考核奖金10003000元。

2.部门工作不到位被追责,有负面影响的,所在部门工作人员扣发绩效考核奖金10003000元。

3.因工作人员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影响单位考核成绩的,当事人全额扣发绩效考核奖金,所在部门领导扣发绩效考核奖金10003000元。

4.有其他扣发绩效考核奖金情形的由市局部门绩效考核小组汇总并向局长办公会报告。

三、其他事项

市局领导按工作分工,按就高原则,参加分管部门绩效考核。

增发或扣发绩效考核奖在市财政核定奖励总量内先行发放或扣减,余额按比例、按人兑现奖励。具体增发或扣发绩效考核奖金数额由市局部门绩效考核小组向局长办公会提出建议,由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

部门绩效奖惩细则二为强化各街道、部门城市管理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争先创优意识,根据《长沙市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办法》、《长沙市城市管理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和《长沙市芙蓉区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精神,制订本奖惩细则。

一、奖惩对象

依据《长沙市芙蓉区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统计排名,对街道城市管理月度绩效考核前三名及部门在市城市管理工作类别考核评价和区域评价排名第一的单位予以奖励;对排名位居末位的单位和人员视情予以通报、处罚和实施行政问责。

二、奖惩内容

(一)对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的奖励与处罚。

1.全年综合排名前两名的街道推荐为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红旗街道;3-7名为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红旗街道;8-11名为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合格街道,12-13名不参与年终评先。

2.街道城市管理当月考核排名第一名奖励8万元,第二名奖励5万元,第三名奖励3万元。

3.当月排名位居全区末位的街道,扣缴区对街道下拨经费3万元,由街道分管领导向区政府分管领导说明情况;年度内连续三次排名位居末位的街道,全区通报批评,由街道主要行政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向区长说明情况,若因工作不作为,履职不到位,造成较大影响的,实施行政问责。

4.城管执法中队干部责任心不强,与街道配合不好,造成街道城管工作被动,或对督查考核组下达的整改任务不按要求落实到位,街道或督查考核组可书面向区城管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调整意见,由区城管工作领导小组向市城管执法局提出调整中队人事的建议。

(二)对环卫局、市政局、园林局、城管执法大队、治尘办的奖励与处罚。

1.建立单位履职保证金制度。按照区财政每年下拨环卫、市政、园林、治尘办的部门维护经费总额和区城管执法大队工作经费总额的1.5%计提履职保证金,完成规定目标任务全额返还,未完成规定目标任务的按照本办法规定扣除;另提取1.5%用于调剂平衡未列入财政预算的其他临时性城市管理任务。

2.当月在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类别考评中排名第一的,履职保证金全额返还原单位,其中环卫局、市政局、园林局排名第一的,奖励8万元,城管执法大队、治尘办排名第一的,奖励5万元。当月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城区区域评价中排名第一的,奖励城管局8万元,奖励城管督查考核组5万元。如出现全市排名并列情况,则以并列单位个数折扣奖金数额。

3.环卫、市政、园林、城管执法大队及治尘办当月成绩未进入全市前二名的,按当月考核得分,每差0.5分(对照全市第二名的得分计算,不足的按0.5分计算),扣除当月履职保证金总额的8%,直到扣完为止。所扣保证金用于其他未列入财政预算的临时性城市管理任务。

4.当月考核成绩排名全市倒数第一的,扣缴区对该单位下拨经费3万元,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分管副区长说明情况;连续两个月考核成绩排名全市倒数第一的或季度总成绩排名全市倒数第一的,主要负责人向区长说明情况,单位写出书面检查。

(三)对街道爱卫工作考核的奖励与处罚

1.全年爱卫工作综合排名前两名的街道,推荐参评市爱卫工作先进单位;3-5名推荐参评区爱卫工作先进街道;6-10名为区爱卫工作合格街道,11-13名不参与年终评先。

2.连续二个季度排名位居末位或列为全市最差的街道(局),由单位行政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向区政府分管领导说明情况并通报批评。因工作不负责,履职不到位,或被新闻媒体负面曝光,造成较大影响的,主要负责人向区长说明情况,实施行政问责。

三、奖金安排

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市对区下拨奖金全区统筹管理,区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奖励所需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月度考核奖励经费根据本细则制表,送区城管督查考核组负责人签署意见,报分管区长审批后发放。各单位所获奖金的70%用于城市管理维护和工作经费,30%用于奖励相关城市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人员。

本细则自20xx年1月1日起实行。

部门绩效奖惩细则三1.目的为实现部门各项工作目标和各项工作职能,通过绩效考核科学、客观地评估部门各岗位任职员工的工作业绩,指导员工高效地开展工作,促进员工素质提升,按照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理念的要求,制订本实施细则。

2.月度绩效考核

2.1考核内容及权重

员工月度考核的内容由重点工作、事务性工作和制度执行三部分组成。其中重点工作占40%权重,事务性工作占55%权重,制度执行占5%权重。

2.1.1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为除日常事务性工作外,根据当月部门的工作计划,结合岗位的职责范围,经讨论和工作分解后,由部门负责人以《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表》下达给任职员工的具体工作任务,从员工完成任务的时效、进度和质量方面来考核,体现岗位工作对部门月底工作计划的直接支持功能;

2.1.2事务性工作

事务性工作着重考核员工全月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日常事务性工作是否符合岗位规范要求,从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独立性、合理性等方面考核;

2.1..3制度执行的考核内容制

制度执行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员工着装规范、公司礼仪、考勤及公司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

2.2.考核程序

2.2.1绩效规划

2.2.1.1部门月度绩效规划会:每月初由部门负责人召开部门月度绩效规划会,会议内容包括讨论和分解当部门月度工作计划,点评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员工工作评估反馈;并在会后2个工作日内以《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表》的形式下达部门重点工作任务。

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表月度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本期阶段结果

责任人

要求及注意事项

2.2.1.2拟定岗位绩效合约:岗位任职员工收到部门下达的《月度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表》的当日,拟定本岗位的《月度绩效合约》,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

2.2.1.3沟通确认:部门负责人在2日内安排与下属就拟定的岗位《月度绩效合约》进行沟通,重点沟通确认工作内容、完成时间及阶段结果的理解是否一致,描述是否明确、清晰,权重分配是否合理等;双方达成一致后,签字确认。

2.2.2.跟踪与辅导

部门负责人应观察任务执行的过程,跟踪各岗位的工作进度,对各岗位工作表现予以记录,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辅导和纠正。

2.2.3工作评估

2.2.3.1各岗位任职员工于每月30日(双休日顺延,下同)对本月工作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填写《月度绩效合约》(见附件1)的具体完成情况栏目,结合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并报部门负责人;

2.2.3.2部门负责人收到评估表后2日内对各岗位员工当月业绩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各项内容作出相应的点评(指明工作的亮点、指出改善之处)。

2.2.4反馈

2.2.4.1部门负责人在月度绩效规划会中综合分析部门各项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点评各下属上月工作业绩,对比员工自我评估与部门评估间的差距;

2.2.4.2在会后与员工进行沟通、反馈,重点在于肯定员工的成绩、指出须改善之处,共同探讨改善的方法,并就预期的结果达成一致,列入下月的绩效计划。

2.3考核结果的计算与运用

2.3.1考核结果的产生

以部门评估得分为员工当月各项工作考核得分,总分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当月绩效考核得分=重点工作得分+事务性工作得分+制度执行得分

2.3.2考核结果的运用

2.3.2.1月度奖惩

a、90分月度考核得分95分,减发1-3%月浮动工资;

B、85分月度考核得分90分,减发10%月浮动工资;

C、80分月度考核得分85分,减发15%月浮动工资;

D、75分月度考核得分80分,减发20%月浮动工资;

e、70分月度考核总得分75分,减发30%月浮动工资;

F、65分月度考核得分70分,减发50%月浮动工资;

G、低于65分(含),减发1-12个月浮动工资。

2.3.2.2月度工作改进:对员工当月表现突出部分予以肯定,将员工月度工作不足之处与员工进行沟通,提出改进意见。

2.3.2.3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3.年终综合绩效评价员工年终综合绩效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工作业绩评价、绩效行为评价,其权重分别为60%、40%。

员工年度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业绩评价60%+绩效行为评价40%

3.1工作业绩评价工作业绩评价工作业绩评价工作业绩评价

年度工作业绩评价=(月度工作业绩评价)/12

3.2绩效行为的评价

绩效行为评价采用360度考核办法,以《绩效行为评估表》(见附件2)的形式,通过被考核人、同事、上级的评价,最终得出被考核人的该项评估得分。其中各评价人的权重分别为:部门负责人0.5,其他有业务关联的同事0.4,自评0.1。

3.3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的应用

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岗位薪酬调整、员工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8

实现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共促发展;“双向考评”即县级部门监考单位对各部门和我镇进行工作考评,我镇对县级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评分,考核结果作为县级部门和镇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综合利用”,即将考评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个人年度考核、干部任用、单位领导班子评价、单位评先评优“五个挂钩”,综合运用考核结果,提高考核实效。

二、镇目标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标绩效管理内容及分值。

镇目标绩效管理内容由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共同目标、单项考核目标、“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目标、年内新增考核目标、否决指标、倒扣分项目、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获奖加分9部分组成。

1、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由镇党委政府对村(社区)领导班子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全局观、发展观、战略思维和操作水平及班子合力和活力等进行打分。

2、获奖加分:村(社区)受到县以上表彰的,以县或县委、县政府名义获奖的,分别按1分、1.5分、2分加分;以镇党委、政府名义获奖的,分别按1分、1.5分加分。同项内容按最高级别加分。

(二)组织体系。

1、党委书记、镇长为全镇目标绩效管理的总责任人(以下简称“总责任人”),副书记负责全镇目标绩效管理的组织工作。目标绩效考评的方案、原则、结果及奖励由党委、政府审定。

2、目标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政办),负责全镇目标绩效管理工作,研究和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组织和实施检查、考评,审议年度考核初评结果。

3、党政办在目标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承担全镇年度目标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

4、各被考核对象负责做好目标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工作,按要求向党政办报送目标绩效管理工作相关资料。

(三)考核内容

1、县镇村(社区)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2、县镇村(社区)专项工作联动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3、县镇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实行集中管理定岗定责绩效奖励考核机制内确定的内容;

4、县镇村(社区)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5、县村(社区)安全生产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6、县村(社区)社会管理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7、县村(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8、县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内确定的内容。

(四)目标考核

1、考核方式:按月评述、季总结、年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2、考评形式:由党委、政府组织考评。

3、考评时间:12月15日前。

4、考评要求:考评以平时掌握的数据和工作情况为依据。在考核中做到真实、公正、客观,并对考核数据和考评结果负责。不得夹杂部门利益和脱离考核方案,对考核中的扣分必须说明理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未按考核方案、考核数据及结果失实的或因执行不力未完成年度工

作目标的,从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年终考核得分中扣减1—5分,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9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quot;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年终考核和绩效考评篇10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

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