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18

竞争战略报告篇1

企业是一种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存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不同的责任对象需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企业的经营状况,基于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而产生的财务报告虽然可以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决策依据,但是并不能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因而如何综合并真实的反映企业定期财务报告是摆在目前学术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动态变化不可测性的不断加强,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研究越来越引起企业家与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财务体系发展的战略眼光,以企业的经营环境为实践背景,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独到的剖析,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了一般财务报告无法提供的信息价值。因此,本文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研究,对于企业深刻领会和把握财务数据以及深化战略管理理论都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战略视角下,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告分析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他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所面对的外部动态环境,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制定相关的战略,不断深化和完善对财务报告的研究。本文采用李心合的观点,并运用哈佛四部曲分析框架,将国内的财务分析放在战略视角下,即采用战略分析与财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战略分析过程中,采用了michaele.porter的五力模型进行行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行业内部排序处理。

二、企业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分析的理论基础

企业战略是企业用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石,并且是企业一切经营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其中包括制定定期财务报告。国外学者对企业战略的研究由来已久。michaele.porter将其描述为“企业战略一种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并且努力的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性技能”。进一步的有学者指出,战略是由制定、决策和执行组成的一套公司获得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一套体系。虽然学者们对企业战略定义的认识有异,但是制定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并形成可持续竞争力。michaela.Hitt从战略执行不同层次的角度,将战略划分为战略输入、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三个层次。战略输入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的类型从战略规划的主体角度,可划分为业务层战略、公司层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合作战略四个层次。而公司治理和道德、组织结构和控制、战略领导力以及战略性创业共同组成了战略实施阶段。在战略视角下,企业对财务报告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之前,需先识别影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总体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者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内部环境。

三、企业战略视角下的财务报告分析

1.战略分析

michaele.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创造性的将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竞争对手间的竞争程度、供方议价能力与买方议价能力纳入影响企业竞争环境和行业环境的五种范畴之中。相比较于企业直接的竞争对手,五力模型更加关注于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与潜在的顾客消费群体,这些潜在的群体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战略制定与决策。传统的财务报告只侧重反映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和现有的竞争资源,而以战略视角下五力模型分析的财务报告便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和不足,成为未来新型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

2.财务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利用了降维的思想,把反映某个问题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乎涵盖了所用信息的少数几个指标。数学模型如下:

由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到:

约束条件为:

进行相应计算提取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主成分,得出成分矩阵为Ki,特征值为,则特征向量为,主成分得分

通过以上计算,从而得出主成分综合得分为:

设表成分矩阵为a,则特征向量为:

设标准化的财务指标为B,则主成分得分为:

建立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函数:,

计算得到每个企业的综合财务得分,并按综合得分排名。

竞争战略报告篇2

报业;市场营销;定位;营销组合

1.引入营销定位理论,确定报业广告经营发展的战略方向

报业经营的市场定位是借用营销学领域的市场定位理论,并结合媒介产业的特殊性进行市场分析,从而确定新创媒体的定位或调整已有媒体的定位。报业市场定位是指对报业产品如新闻、广告进行整合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客户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今日安报》是河南报业集团的一份子报,其创刊前就将自身定位于城市报而不是都市报。所谓城市报是指面向整个都市的高端人群,而不是面向都市社会的所有阶层,其报业发展的战略就确定在高端、专业、主流的方向上,从而使其广告经营必然定位于高端广告群体,大大差异于大众都市报的宽、泛、广的定位,极大提高了报业经营的有效性。

根据著名广告营销学专家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的市场定位是对现有同质化战略进行差异化创新发展的观点,报业经营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三个方面确立自己的战略方向:第一方面是在广告客户心目中加强和提高现有的定位。报业可以利用其它媒介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比如河北的《燕赵晚报》就有目的和电视媒体合作,宣传自身的传媒优势,提高社会知名度,收效显著。第二方面是确立为广告客户所重视或未被占领的广告领域。报业广告经营虽然都面临着共同的广告市场,但是,客户所重视或未被报业占领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行业、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而形成的,比如金融行业中新兴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又如伴随现代生活而产生的宠物广告、旧货回收广告、婚介交友广告等都是属于新的行业广告形式。市场空白的开发,对广告业来说就是开创“蓝海”的过程。第三方面是进行重新定位,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报业经营的市场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适时而动、因势而变。《孙子兵法》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市场与战场一样风云变幻,市场定位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如四川的《天府早报》经过缜密的市场研究发现,从本地新闻来看,当地各类重大活动通常都在上午举办,从国际新闻来说,我国与欧洲、美国存在时差,在资讯的获得上,午后出版的报纸更具天时之利,于是将该报进行了重新定位,由原来的早上出版改为下午,内容也由过去的以前一天新闻为主改为向读者着力展示当日事件的新模式。通过走差异化竞争之路,避免了报纸多面一孔同质化竞争的困境,拓宽了事业发展的天地。

2.引入营销组合理论,打造品牌化的报业广告经营模式

在“战略制胜”的时代,以“品牌经营”为主的战略竞争日益受到众多报纸经营者的青睐。在媒体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营销组合理论,有意识的从营销组合因素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广告经营向品牌化的发展,可以形成一套适合广告市场和自身媒体特色的经营模式。

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广告产品。报纸广告的产品就是报社能够提供给广告客户的版面,客户的需求不同,产品的设计就应该迎合这种需求,比如对于仅面向机关单位发行的党报,就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党报的优势,多设计政府公告、机构形象展示等行业专版,吸引了一批对党报有投放需求的客户。晚报都市报就必须通过对广告客户需求的深入调研,根据各类客户自身产品经营对广告促销的要求,推出个性化广告产品。一是针对一些追求大幅提升广告宣传效果的特殊客户设计异型版广告形式,可以通过将传统的版面格式异型化,增强视觉冲击力,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二是针对一些整体规模庞大,单位规模较小的行业设计专版广告和专项分类产品;三是针对品牌产品商业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对商场、超市等大型卖场推出报价条形式的广告产品,该类形式表现直观、便于查阅,能够使商家和报业实现双赢。

构建全方位的广告价格体系。价格因素在营销组合中占重要地位,广告价格的设定必须与广告客户的本体经营成本相适应,应该不断细分各类客户群,制定立体化、差异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价格体系。同时,可以根据各广告行业特点,实行按行业确定折扣的办法,在同一行业内又根据客户的预期投放量和相对的投放份额设计灵活价格优惠策略,这些都会对广告客户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并有助于培育属于自己媒体的忠实客户,有助于形成品牌化的价格体系。

梳理畅通的广告投放渠道。畅通的广告投放渠道会给客户提供更大的宣传便利,会为客户节省更多的经营成本。采用自营制和制相结合的广告销售渠道有助于把握客户动向,了解客户需求。对于尚待开发的广告行业应采取全面的方式,而对于大行业和成熟客户可适当自营,二者的结合要突出自营制渠道的专业化和制渠道的规范化,同时通过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广告客户选择晚报投放的便利。

扩大品牌经营的促销力度。一是通过在创收的同时扩大与客户的交流,提升媒体的行业影响力。二是通过交流、公关、媒体推广扩大媒体在整个读者群和广告客户中的知名度。

报业广告经营的品牌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离不开保持品牌生命力的不断创新,又离不开保持客户忠诚度和美誉度的和谐发展。以客户为中心,运用营销组合战略打造品牌化广告经营,是促进报业广告增长的利器,也是当前报业经营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引入市场竞争战略,创新差异化的广告经营策略

品牌化是经营战略的差异化,在战术方面的广告经营创新也必然随着市场营销在企业产品经营中的成功运用,日益受到报业经营者的青睐,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广告经营策略更是层出不穷。比如,以低价竞争为主的促销策略、以组织活动为主的营销公关策略、以行业专刊拉动为主的相关市场切入策略等等模式,进行差异化经营。

在主体市场上利用差异化营销,抢占市场份额,规避同业恶性竞争。由于广告主体市场竞争的同质化严重,深挖广告市场潜力业已成为主体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课题。报业经营者应该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将主体广告市场进行细化,再运用集中、专营的办法,将该细分市场做大做强,实现差异化营销的目的。

竞争战略报告篇3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时刻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过程。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一、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术计划,从而可排斥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确保在取得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战略管理为企业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变幻无穷的,这种变幻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分析和预测目前和将来的外部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优化企业在环境中的处境,使企业有能力迅速抓住机遇,减少与环境挑战有关的风险,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3.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规律化。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不安。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化,任何企业都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非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采取被动棗防御决策,仅在环境发生变动之后才采取选择,显得十分被动,成效有限。而战略管理的企业则可采取进攻棗防御决策,通过预测未来的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

(一)传统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自动化方面,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的使用日趋普及;在管理方面,采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哲学,包括各种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如:零库存、慎选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新制造环境改变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制造环境的革命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如何评价企业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如何完善控制系统,如何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使之激励管理者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管理会计对新制造环境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成本计算系统。现有的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不仅不能帮助管理者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而且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2)成本控制系统。现有的成本控制系统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在新制造环境中的作用也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而言,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就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特别有用的信息。(3)业绩报告系统。传统的业绩报告一般是一月、一旬或一周编报一次,时效性较差。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的制造周期一般是很短的,通常要求在问题发现之时或当天就能取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传统的业绩报告中缺乏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的非货币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来一场革命。

2.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没有能够提供,这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

3.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此外,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管理已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过渡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1)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相对成本优势。在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对成本,使企业管理者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进攻棗防御措施,通过占优势的相对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占有额,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大量提供了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企业战略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3)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而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即在“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的条件下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的变化,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利用战略业绩评价,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当今信息时代,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这大大方便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来监控各种资源的运用。电脑化的信息系统为数据的综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编制管理会计业绩报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使得管理会计在问题发生的当时或当天就能提供相关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了可能,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更易于取得时效性和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对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应首先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棗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自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竞争战略报告篇4

关键词:竞争情报;工作研究;应用

一、竞争情报的定义与分类

(一)竞争情报的定义

对于竞争情报这一概念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其看作一种过程(如对环境的全面监测过程、作为可行性预测过程);另一类是一种研究(情报研究或信息研究)。从本质上来讲,这二类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竞争力而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过程。笔者认为“竞争情报”称之为“竞争情报研究”,“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活动”则更为准确,因为它们不仅体现了竞争中的情报,而且也包含了对情报的研究行为。

(二)竞争情报的分类

一般将竞争情报分为战术型、战略型两大类。战术型竞争情报是以短期目标为焦点,一般时间较短,都以周计,它是整个竞争情报工作的起点。

战略型竞争情报可分为长期和短期。短期它主要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业务或部门,为部门领导服务,帮助部门领导制订部门策略和战术。企业战略型是以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经济情况为焦点,一般时间为1-5年。它是针对企业的经济地位,技术和市场能力、经营条件、行业情况等领域的长期跟踪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一个企业及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帮助他们制订出企业发展策略。

二、竞争情报工作中的信息收集与筛选

(一)信息源。在收集信息前,应该对信息源有如下认识:

1.没有所谓“最好”的信息源。因为对于不同的课题(项目),不同的信息源会具有不同的“好”、“坏”性。

2.对互联网应一分为二。它的优点是变的越来越有用,但其信息有些可能有误,在信息时也可能会泄露重要信息。

3.会议的最后一天是最佳的信息收集时机。因为当展览会、研讨会进行到最后一天时,可能会搜集到平时找不到的重要信息。

4.本企业的雇员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信息收集与筛选

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不同的收集方法,应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1.收集过程一般都是首先利用多种公开渠道收集二次信息,并在二次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假设,然后针对假设收集一手信息并以此来验证假设。

2.收集方法收集一手信息时可利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访谈法就是和竞争者的前雇员、供应商、销售商等交谈从而获取信息。观察法就是观察、监测竞争者的生产、销售、促销等活动而收集信息。另外,在企业内部可设立信息收集热线电话或e-mail,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由专人负责,从而收集大量未公开的信息。

3.收集机构信息的收集机构有以下四类:内部市场调查人员、当地市场调查机构、跨国市场调查机构、国家政府机构。应该首选当地市场调查机构,而尽量避免由内部市场调查人员去收集信息。

三、竞争情报工作产品

(一)竞争情报工作的产品形式

竞争情报工作根据其侧重点以及研究层次的不同,会得出不同形式的产品(或结果),其主要形式有:

新闻简报它是各种情报主题的综述,对于从不同类别查找所需历史信息是非常方便的。但它必须说明“对本公司有何直接影响”,以提高简报的针对性。

检索到的二次信息就是利用各种相关的检查工具(包括图书文献检查工具、电子文献检查工具以及互联网等),查找到与研究项目有关的各类二次信息。虽然二手信息的准确性不高,但它快捷方便,所需费用较少。

情报报告它是消息灵通人士对所获得情报的及时报告。这种报告虽然不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但往往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项目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它也可以对竞争情报工作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评估。

分析性警报这种报告是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敏感”问题的分析,也是对发生的非常事件的报告。

综合报告就是对某一课题,在充分可靠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的较全面的研究报告。通过这类报告,就可以对相应的课题获得总体的把握。

(二)竞争情报工作的汇报

1.最好直接向决策者汇报。竞争情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根据,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竞争情报工作人员一定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当课题研究结果得出后,一定不可忽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程序――汇报。

2.也可以向影响决策者的人员汇报。因为领导的决策不是孤立进行的,他会听取周围某些非决策人员的意见,所以,情报工作人员的研究报告不但要直接汇报给决策者,而且也要汇报给影响决策者的人员。

竞争情报工作若改变了决策者思维模式,则说明它已发挥了作用,若改变了决策者的行为,则说明它发挥了很大作用,若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则说明它的作用达到了极致。

四、结束语

(一)竞争情报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般高校里都没设这一专业,既没有课程设置,也没有成熟的教材与书籍,只有通过实际工作和相互学习,才能掌握它的理论。

竞争战略报告篇5

关键词:报刊产业问题对策网

当前,我国报刊的种数、发行总量、广告收入等大幅攀升,报刊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报刊产业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不过,报刊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报刊产业的发展应更重视战略规划,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我国报刊产业的资金和资本实力还不大,仅靠自身自我积累式发展,所需时间较长,难度很大。报刊产业的发展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垄断,打造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集团。通过“三跨”发展,合理配置新闻资源,增强企业实力,最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报刊产业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参与全球传媒竞争。当前可以鼓励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报刊出版更多的子报子刊,或者兼并其他传媒,形成传媒梯队、传媒群体。鼓励有实力的报刊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发展与经营,减少上市的人为壁垒。通过将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聚合在一起,形成综合传媒集团。通过形成一些报刊产业巨擘,可以有效进入国际竞争,提升我国传媒的话语权。

总之,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报刊产业必须抓住战略转型的机遇,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创新的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推动和提升报刊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J].中国报业,2005(11).

[2]孙秀萍.日本人认为报纸最值得信赖[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6-10-18/000210258100s.shtml/2006-10-18.

[3]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493/201009/702538.html/2010-09-07.

竞争战略报告篇6

竞争情报实际上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它即是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也是指由此而形成的情报或策略。以下即阐述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实施步骤。

具体流程

实施步骤

一、企业自身调研

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的首要工作,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情报部门,情报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是通过企业所有部门的配合,统计和整理该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数据和信息,将这些信息或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以方便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运用。同时,做好反情报工作,捍卫企业自身信息安全。此可谓“知己”。

二、竞争对手调研

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同时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竞争情报帮助企业了解供应、客户、现有竞争者、新进入者、替代者的异动,及竞争者绩效指标、能力指标的异动,同时竞争情报帮助企业了解和跟踪与产业的基本特性相关的情报,例如产业的集中度、进入壁垒、国际化程度、管理程度、技术变化速度、品牌忠诚度、业态变化等。此可谓“知彼”。

企业的情报部门在调查竞争对手时,可采用的公开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合法手段搜索、收集各种资料,也可以留意各类出版物、权威机构的可靠信息、上市场竞争对手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信息、参加展览(销)会,交流会,会、参加相关的论坛或讲座、通过人脉资源获得半公开的信息等。但还有些比较隐蔽性的信息或数据还是需要知道的,这时如果企业的情报部门有足够的底蕴也可以自己通过一些方法去做,但更多的企业做法是委托第三方调研信息公司提供相关所需的信息。如果企业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要求具时效性的话,第三方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每日或每周的竞争对手、相关行业信息快报,以满足该企业对实时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再根据该企业所需了解的一个或多个竞争对手信息,提供竞争对手调研报告和通过几个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行业报告。

三、企业整体竞争环境调研

企业整体竞争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

企业的宏观环境,包含政法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异动等,它们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长期影响要素和前提条件。此可谓“知天”。

竞争情报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使企业免受突如其来的袭击。竞争情报有助于发现市场上的威胁和机会,给自己更多的反应时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竞争情报就是企业的智囊,起到市场的导向作用,商品营销的警示作用,及做出战略决策的参谋作用。此可谓“知地”。

四、使用的分析方法

无论调研工作是该企业的情报部门还是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实施的,其分析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其中对竞争对手(企业竞争力)的常用分析方法包括了Swot法、财务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法(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即各项流程)、技术、人力、资源配置、市场情况、知识产权等进行分析)、客户满意度分析法。通过前面分析方法得出企业或竞争对手的各项指标后,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或是在选出标杆企业后,将本企业与标杆企业进行定标比超分析。

五、制定竞争策略

企业可以根据情报部门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报告进行再次分析后,分发到相关的部门,使之能有效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的价格定位与营销策略、流程及管理方法改进等。如果调研的是第三方公司,就应该提供相关的研究报告后,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策略建议以供企业参考。

竞争战略报告篇7

成本管理一直是工业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面对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企业就必须采取措施,改进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立足战略管理的角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下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成本管理的改进加以说明,分析,内容如下:论如何改进成本管理一、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定位首先,成本管理应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所需的信息。任何长足发展的企业都有其长期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仅有财务信息是不够的,因为它倾向于关注短期因素。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首先关注长期因素,如新产品开发、质量、顾客关系等,只有这些关键因素成功了,企业才能维持其竞争优势,因此,成本管理的作用便是可靠、定时地识别、收集、计量和报告关键成功因素的信息,其中许多关键成功因素是非财务指标,如送货速度、周转时间和顾客满意度等,由此可见,成本管理不仅提供财务信息,也要提供非财务信息。其次,根据不同的企业竞争战略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确定可持续性的竞争定位时,每一个企业都会自觉地接受市场的影响,采取以下三种战略之一——成本领先、差异性和目标集聚性。根据不同的企业竞争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如果企业整体战略是成本领先,那么成本系统便应该记录和报告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精确量化信息;如果企业采取差异性战略,成本管理便应该关注产品设计和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以及管理层的协调与业绩评价;如果企业实行目标集聚战略,集聚企业要么成本领先,要么具有差异性或二者兼具,因此成本管理则要关注成本领先和差异性战略要素本身的变化。成本管理一直是工业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面对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企业就必须采取措施,改进现行成本管理的不足,立足战略管理的角度,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下文是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就成本管理的改进加以说明,分析,内容如下:论如何改进成本管理一、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定位首先,成本管理应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所需的信息。任何长足发展的企业都有其长期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仅有财务信息是不够的,因为它倾向于关注短期因素。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首先关注长期因素,如新产品开发、质量、顾客关系等,只有这些关键因素成功了,企业才能维持其竞争优势,因此,成本管理的作用便是可靠、定时地识别、收集、计量和报告关键成功因素的信息,其中许多关键成功因素是非财务指标,如送货速度、周转时间和顾客满意度等,由此可见,成本管理不仅提供财务信息,也要提供非财务信息。其次,根据不同的企业竞争战略确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确定可持续性的竞争定位时,每一个企业都会自觉地接受市场的影响,采取以下三种战略之一——成本领先、差异性和目标集聚性。根据不同的企业竞争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如果企业整体战略是成本领先,那么成本系统便应该记录和报告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精确量化信息;如果企业采取差异性战略,成本管理便应该关注产品设计和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以及管理层的协调与业绩评价;如果企业实行目标集聚战略,集聚企业要么成本领先,要么具有差异性或二者兼具,因此成本管理则要关注成本领先和差异性战略要素本身的变化。二、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系统1.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现代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应该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还应该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以及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生产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设计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成本,尽管设计成本比较昂贵,但却能带来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节约。同样,处于下游的销售、服务成本也是生命周期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争战略报告篇8

一、所提供的信息突破了一个会计主体的限制

外向性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显着特征。企业制定战略以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区为前提。企业必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战略部署,或采取更有效的战略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保证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理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将面临五种竞争作用力,分别是: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企业作为原料和服务的需求者,必然与供应商发生联系,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原材料成本和其他投入成本。企业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者,必然会接触到销售渠道,客户或分销商的侃价能力会影响到企业所能索取的价格,替代品的威胁出在于此。而现存的竞争强度会直接影响价格及竞争的成本,如厂房设施、产品开发、广告促销和销售队伍的成本。新的竞争者的入侵,亦会威胁价格,并要求为防御入侵进行投资。这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其所涵盖的信息明显超越了成本会计单个会计主体的范围。这些竞争力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所必备的,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竭力提供。

二、要求提供更多的战略非财务信息

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目标市场占有率、产品合格率、顾客的满意程度、产品交货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等。

目标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决胜的先机。该指标不仅体现了企业在同类产品市场或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产品合格率,体现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反映企业对现有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

顾客的满意程度需要进行较为综合了的考察,可结合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情况,售后跟踪调查统计结果等信息来进行判断。在买方市场上,顾客满意程度是企业能否保持并扩大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产品交货率,可以评价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均衡性。也可以反映企业与分销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

产品返修率和产品退货率,直接反映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这里的“质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下,不仅指最终产品的各项指标与原来的设计完全吻合,还指该产品能充分满足顾客对该类产品的期望,因此较高的返修率和退货率有可能意味着产品在最初的设计构想上存在缺陷。

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因此还应尽可能收集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供求状况、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

三、将预算与战略挂钩

预算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领域。预算实质上是事先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战略思维引入预算机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联系战略需求进行资源的预先分配。这种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决定预算是促进还是阻碍战略实施过程。资金过少,会削弱相关部门的战略任务的执行能力;资金过多,又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并降低财务业绩。要避免这两种情况,则要求战略实施者深入参与预算过程。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也会相应作出调整,战略的变动总是需要预算资源的重新分配,这就产生了动态预算的要求。

在预算编制形式上,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注重竞争对手、顾客和其他战略因素。传统的编制形式,习惯上将同一账户的历史数据作为编制预算数据的关键依据,预算结果与企业战略似乎没有明显的联系。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改进了传统的记录、计划和报告模式。例如,在报告中增加关键竞争对手甲乙丙丁等项目,根据各种可能的市场条件,预测竞争对手的支出行为,及其面临的水量利条件,以更好了解竞争对手的反应。将顾客对企业支出的不同反应也纳入预算报告,便于确定何种支出行为更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

四、采用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

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是将业绩评价制度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行为通常针对公司的具体形势和行业环境,所以各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之间有着许多差异——严格来说,行业中有多少竞争厂商就有多少竞争战略。但是,如果从各个具体战略再上升一步,就会发现各个战略之间最大最重要的区别和以简单归纳为:(1)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宽还是窄(2)企业追求的竞争优势是与低成本相关还是与产品差异相关。这样就产生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前两种战略在狭窄市场领域中的应用。

与不同的竞争战略相呼应,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也各有侧重。如果企业战略是成为一个低成本的供应商,则评价指标着重于原材料的价格性能比、内部制造效率。市场占有率及产品交货率,评价的标准应当有利与那些促使成本降低的行为。如果企业是在卓越的质量和服务的基础上追求差别化战略、那么评价时应注重产品合格率。产品品质改进的效率、产品退货率和产品返修率,从接单到发货的时间间隔等指标,评价时,应鼓励那些追求零缺陷,减少产品返修次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加快定货和发货速度的行为。如果企业成长需要新产品的支持,评价时应注重新产品收入和利润占全部收入和利润的比率。

竞争战略报告篇9

1.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经营战略。

在选定一个最合适的企业名称后,制定一套好的战略会使本企业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使你的顾客有充分的理由与你合作而不是和你的竞争对手做生意。在充分分析市场、顾客需求、竞争、本企业的优劣势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包括产品与服务战略、人才战略、营销战略、竞争战略等。尽管先进入市场的大企业的优势看起来是无法超越的,象雄厚的资金、持续稳定的市场份额,品牌的知名度等,但是新开公司也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例如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更多现成成功经营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在国内各大彩电企业纷纷掀起争夺市场的价格、服务大战时,上海广电制定了为现有产品寻求新的地理市场的竞争战略,将目光投向非洲,另辟蹊径,在南非投资建电子厂生产黑白电视机。

2.测试广告效果。

竞争战略报告篇10

Cae软件用于对工程结构与产品的性能及其生产加工过程的分析、模拟、预测、评价、优化和控制,是工业装备和产品创新设计的核心技术,也是国防和军工装备研制的战略技术.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Cae软件的发展,一直在国际上居主导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开发出一些拥有自主版权的Cae软件,取得较好的成果,并在一些特定功能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与国际先进Cae软件相比,我国Cae软件在整体功能与性能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目前,我国的工程模拟主要依赖于进口商用软件,一些高端Cae模块和软件被国外所禁运,创新和开发能力严重受限.这种态势严重制约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的发展,限制我国科技与工业产品创新性与竞争力的提升.发展自主Cae软件技术和产业,对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发达国家技术禁运壁垒和市场垄断、保证国家战略安全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凝聚和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教授作了主题评述报告“加快国产Cae软件研发,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会议分为3个中心议题:

(1)发展国产Cae软件的迫切性与重大工程需求,相关报告有

・航空发动机Cae软件(产业)发展的历程、问题及对策(报告人尹泽勇)

・载人航天工程Cae软件的应用与发展思考(报告人周建平)

・以工程应用为基础,实现航空Cae软件的产业化发展(报告人孙侠生)

・中国航天型号产品研制对Cae软件的需求(报告人杨海成)

・研制有自主版权的高水平Cae软件是加速发展我国铁路事业的当务之急(报告人孙喜运)

(2)Cae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与共性科学基础,相关报告有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Cae软件!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报告人崔俊芝)

・自主Cae软件研发中的若干共性科学前沿问题(报告人张洪武)

・从Cae到以模拟为基础的工程科学(报告人何颖波)

・机械系统Cae与计算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报告人洪嘉振)

・飞机气动力计算的软件发展(报告人陈十一)

(3)国产Cae软件发展路线图,相关报告有

・国产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报告人程耿东)

・我国高分子材料加工及模具Cae软件的发展和思考(报告人申长雨)

・发展Cae软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报告人庄茁)

・开发Cae软件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报告人)

・开发高性能专用Cae软件(报告人梁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