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19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1

1.1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形式缺乏效率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农业机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农业的设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对于农业机械的管理,却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农业机械种类众多,并且型号都有所差异,这就给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方式在应对大量农业机械的过程中明显力不从心,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除此之外,运用这种传统的管理形式还存在调动和协调困难的问题,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不能及时按照要求进行调动,这也是传统管理形式的弊端之一。

1.2农业机械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维护

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中,维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机械长时间不使用,就应该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机械本身的性能,从而在下次使用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采取传统的农业机械管理形式时,机械的维护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机械出现的故障也未进行及时维修,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用的时候才想起对其维修,不用的时候就搁置不管,这也是传统农业机械管理的弊端。除此之外,在机械维修的过程中,传统管理方式并不注重科学性,因此很可能会导致机械的二次损坏,从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

1.3没有先进的农业机械管理技术

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中,经常采用传统的管理形式,很多管理都是凭借着以往的经验,而没有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这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适用于小规模机械管理的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机械管理形式。如果不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一味的应用这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必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给农业机械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信息技术具有传统管理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将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将大大改变传统管理形式的弊端,提升农业机械管理的整体质量。

2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将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应用到农业机械管理中

在当前的技术发展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如果能将这两种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农业机械的管理实践中,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在农业机械的管理过程中,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方案,及时解决因为机械调动不利而产生的使用效率问题。同时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农业机械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机械的具体作业位置,并且对其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向模块化和功能化发展,从而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2.2在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的使用和购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这些具有鲜明使用特点的机械需要针对性的管理和维护。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业机械的管理和维护,可以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把握,对于机械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有效保证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业机械使用者生产活动的全覆盖,也就是说,使用者在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有效的监测范围之内。

2.3将掌上移动设备应用在农业机械管理中

掌上移动设备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灵活等特点,将其应用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利用掌上移动设备进行信息管理,对于农业机械的相关数据,通过掌上移动设备都可以进行处理和查询,并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数据处理的效率较高,也可以在机械使用现场进行操作。因此掌上移动设备在农业机械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3结束语

在农业机械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机械管理要求,而信息技术在机械管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因此在农业机械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者应该对信息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提升农业机械管理质量。

作者:辛黎明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农林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通模式;农产品价格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不同的地方会同时出现“卖难”和“买难”的现象,这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最突出问题,这直接导致生产者利益难保障,挫伤其积极性,而消费者需求不被满足,大呼不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成本高等缺陷。纵观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种新型的农业流通模式在改善农产品流通中产生的高成本等问题上有很大成效。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几种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期对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现状的改善提出建议。

二、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弊端

虽然各地方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农产品的基本流通模式为:以批发商、农产品经纪人、贩运大户等中间商为中心,经过多级批发实现流通。在这种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经由自己或者经纪人或者批发商等中间商销售给下一级批发商或终端市场。

传统的流通模式在经济发展之处对满足人们需求,促进农产品流通生产和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交易规模扩大和人们需求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流通模式暴露出其弊端。首先,农产品流通承办高,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本身在运输过程中要经过包装、加工、储藏、装卸等环节蕴藏极高成本,另外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且复杂,进而造成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交易方式落后,监管不到位造成产品在流通过程损耗严重,效率极低。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流通的各个环节缺少统一标准,即使存在标准,又缺少监管,因此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第三,“最后一公里”菜价问题突出。农产品流通是通过采摘、加工、运输、储存、配送、零售等环节,使农产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并伴随价值提升的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农产品的产值应该大多通过产后的加工、储存、包装等环节提升。而在我国很多的大中型城市,农产品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类产品是在进入销售地的“最后一公里”后,价格飞涨,甚至达到原有价格的两至三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地方尝试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但往往造成“菜贱伤农”的情形愈演愈烈,又极大损害生产者利益。

三、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探讨

1.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的类型

(1)直销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之间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状况,由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对接终端市场。在这种模式中,弱小的农户不再直接承担市场风险,其产生的合作组织由于主导流通的农产品数量增大,规模经济突出,在市场竞争中能获得有利地位,抵御市场风险。当前提到最多的“农超对接”模式与此模式类似。但在“农超对接”模式中,如果选择让单一弱小的农户直接与超市或其他终端市场对接,一方面在市场地位较强的超市面前,农户再次站在竞争的不利地位上,沦为超市依附,依旧难以获利;另一方面,农户可能会因为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达到大型超市所要求的标准,最终致使双方利益受损。而通过联合形成的专业合作组织,其市场地位和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和监控更能使“农超对接”模式获得应有效果。

(2)合作组织与企业对接

除了对接超市及其他销售终端以外,农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农产品流通企业,即所谓的“订单农业”模式是较为常见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种农产品流通模式。这一流通形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流通的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他们接受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的订单,或发动本合作组织的会员,或自办生产基地,种植某种企业所指定的农产品,然后按企业要求制定出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提供给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然后由这些企业进行销售流通。

(3)批发市场代销模式

除了将农产品销售供给终端商或者农产品流通企业之外,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销的相当一部分农产品是销往农产品批发市场,许多合作组织在批发市场内有自己固定、长期的销售点。在这种模式中,农户合作组织与多个批发市场达成协议,在市场内拥有长期、固定的销售点,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合作组织对社员农产品进行统一供种供肥并采取统一生产标准,同时实行统一收购销售。合作组织在种植结束后,由理事会成员到寻找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流通,而通过合作组织自主销售与前期农民自销情况对比,合作组织销售的价格普遍比农民当地自销价格要高,充分发挥了合作组织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实现了社员增收的目标。

2.基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的优势分析

(1)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降低

与传统的流通模式相比,基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与终端销售联系更为紧密,合作组织与终端销售商甚至消费者都可以达到无缝结合,省去以往各级批发商环节,以往由各级批发商获得的利润可以节省下来,由于在多个环节停留所造成的如保存、运输等成本也大大减少。农产品竞争力提高,买卖双方也都可获利,一方面生产者的利益得以保障,另一方面“最后一公里”菜价问题也得以改善。

(2)合作组织议价能力强

合作组织组织的经营规模一般比单个农户要大,在市场上能够取得有效话语权,市场竞争能力更强,更容易获得满意的农产品交换价格。另一方面,经过合作组织的指导和监管,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也比单个农户种植时更容易管控,农户种植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会大大提高,这位合作组织的议价奠定实力基础。

(3)农户风险降低

在传统的流通模式中农户除应对自然风险外,在市场竞争中,分散农户对接大市场,因信息不对称和自身竞争力弱等原因,会承担很大的价格变动风险。但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下,合作组织负责疏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民不再担心卖难问题。而合作组织由于合作组织由于较大的经营规模,在议价和市场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所承担的平均市场风险降低,而信息的迅速反馈能帮助农户及时调整产量和品种,更进一步降低了风险。

3.基于农民合作组织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农户产生的搭便车行为

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是由不同农户按照一定的契约建立起来,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这些不同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可能参差不齐,但合作组织必须统一贩卖和销售,那么生产低品质农产品的农户就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成员和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要进行明确划分,搭便车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成员和组织之间混乱的权责关系这一漏洞。另一方面,要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其次要改善交易方式和平台,使得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农产品贸易能够进行,将“搭便车”行为产生的可能进一步降低。

(2)成熟的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威胁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环节发展完全的有机体,有大量有经验的批发商、经纪人存在,且农户也对传统的流通模式习以为常,并不容易改变,想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并非易事。

四、小结

基于农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对于克服传统流通模式的弊端有很大优势,但不可否认在优势背后,新的流通模式也存在其特有的劣势。虽然合作组织的发展在我国由来已久,但由于在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劣势,造成合作组织普遍经营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虽然超市和流通企业是流通模式的重要环节,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合作组织和大型超市和流通企业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大型的超市和流通企业可能会直接跳过合作组织直接对接农户,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在与农户的合作中很可能侵占农户利益,在最终销售阶段拉高农产品价格,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都受损。

没有一种模式绝对的优于另一种模式,如果合作组织的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下或者频繁产生搭便车行为,那么基于合作组织的流通模式也是无竞争力可谈的。因此,并不能盲目地推广“先进”的流通模式,而是要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势,需要有运营高效的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保障,如果生搬硬套一种模式,而不考虑农户选择不同模式的动因,那么市场迟早会为农户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玉霞.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8,(11).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3

关键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2-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在巩固自身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农林渔业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在深入研究传统农业专业的同时,不断开设涉农、非农专业,才能避免单一学科发展不适应时代潮流的弊端。

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

吉林省2所高等农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都具备悠久的办学历史,高校经历历史的沉淀,审时度势,不断新增本科专业,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人才一培养弊端,在最近10年,吉林省两所高等农业院校新增本科专业数目分别为吉林农业大学增加35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增加了20个,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等门类。目前2所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占所有专业的百分比为23.6%,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7.2%左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专业相对较多,占28.3%。涉农专业很多是交叉学科专业,还在逐步发展建设中,所占比例较少,占10%,非农类专业占据主导优势,吉林农业大学较高,比例高达72.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相对较少,占61.7%。

二、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类型多样化,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高校办学定位模糊,专业盲目设置,缺乏特色专业,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雷同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数量的发展。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数目逐年增加,然而专业扩招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必将带来弊端,不仅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农业类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原本就是综合型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内涵不明晰,众多专业鱼龙混杂,却没有核心专业,这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长远办学是很不利的。

2.专业设置重复性明显。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很多高校相同名称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发展方向、教学课程内容等都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分院之间也存在重复专业。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明确的定位,必将导致同专业毕业生规模超过市场行业所需,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却供不应求,出现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3.专业点布局不够协调。吉林省内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规划性不够科学,注重短期效益,有点急功近利。从新增的专业中笔者发现,近几年经、管、文等非农专业上升趋势加快,未能充分考虑今后专业发展前景就匆匆上马,忽视高校核心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缺乏长远打算,与传统综合院校同类专业比较,缺乏竞争优势。

4.专业调整机制未形成。两所高校本科专业几乎都在逐年增加,淘汰现象却没有。新增专业开展火热,却基本没有撤销或是淘汰不合适专业。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形成,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滞后于人才市场需求。

三、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调配专业数量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应当着重参考市场调研数据,在国家层面,建议国家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深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宏观性参考建议。在高校层面,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建立区域市场调研组,保证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的同时,面向全国,定期深入省内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实地调查访问,摸清所需人才的专业和大致数量,了解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将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高校专业优化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可行的专业配置方案。

2.强化引导专业的合理布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已经由以前单一的农学专业向多种学科专业共同发展转变。在现有专业结构下,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应当仔细审视本校现存专业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历年的招生率、就业率以及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淘汰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整合资源,分享给有潜力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产业优势的专业,吸引更多学子加入农业大学。虽然高等农业大学看似学科门类齐全,实则专业壁垒深严,各高校内专业应当相互融合,向多科性、综合型大学迈进,最终发展成为以农学或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巩固传统专业优势地位的同时,不断扶持新兴专业,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①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意识。高校可以将几个培养方向或专业相似度较高的专业组成“专业类”,下设几个专业或是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前2年进入专业类学习时不分专业,仅在其下实行基础性通识教育,自主选择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经过2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在学生对已有专业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下,根据个人兴趣、人生规划,自主选择上述4专业中的其中之一,进行专业课学习,深化专业知识,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②加强专业差异性建设。专业的重复性建设很难避免,但是相同名字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内容,高校完全可以做到。不能因为跟其他高校专业名称一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也如出一辙,应当根据本校办学特色,明确4年后专业人才服务方向,升华专业内涵。③深化传统专业的有效改造。农学类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优势专业,应当加强传统专业优势,改造传统专业,使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农业产业。高校应当对传统专业进行纵向延伸,加入新课程,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学生与产品研发,在实践中迸发出火花,挖掘传统农业新优势。横向上,与别的非农、农专业交叉发展,提高传统专业的生命力。④促进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根据吉林省规划实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正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迈进,预计未来几年现代农业将为成为热门产业,农业高等院校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从实际出发,了解农业产业所需,对传统农学专业新增设的课程内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吸纳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进高校教学,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学习含金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4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户籍制度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其弊端主要表现为“黑人黑户”、“常住城市里的暂住人口问题”等;前者直接损害了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功能,后者则造成社会不平等而损害了户籍制度的社会控制功能。从经济法学视角考察我国户籍制度弊端产生的根源,首先是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联系而使户口负担了过多的附加价值而成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其次是户籍管理中的户口审批模式导致“户口供需市场”的产生;这两者相结合就产生了户籍制度中的种种弊端。为适应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在选择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时,可以考虑:一是去掉寄存在户口上附加价值;二是改革政府的户口管理方式,变户口审批制为户口登记注册制。论文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户口管理模式正文: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基本定型、并一直实行至今;虽然户籍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以人口信息采集与社会控制为取向,并没有以限制社会成员的迁徙自由与社会福利为目的,但是当前户籍制度所引发或与户籍制度相伴生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社会上要求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高涨。近年来警察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研究人员都开始针对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推动了社会公众对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社会问题的关注,但对于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径尚未取得共识;这也证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程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程度之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经济法学的视野来考察现行户籍制度、审视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弊端,能够拓宽对现行户籍制度的认识;借鉴经济法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探索现行户籍制度改革路径也不无裨益。一、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及其实施情况的概述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定型;直到今天,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人口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探寻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不但要考察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弊端,更需要了解我国户籍制度设计的目的与运行情况。(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主要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与暂住人口制度成为我国户籍制度基本定型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规范,都可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台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中找到渊源。关于上世纪50年代户籍制度形成过程,详见表1.1.户口管理成为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950年公安部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奠定了现行户籍制度的雏形。虽然1958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凭借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程序而成为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公安部在1950年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却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与《居民身份证条例》(在上世纪80年代)、《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了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2.户口统计成为国家掌握人口资源、分配社会福利的依据。1953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以及1954年的《内政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通告》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户口制度开始与社会福利制度挂钩;特别是1955年的《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的出台,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不同标识,而是成为享受不同社会福利的依据;例如,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人可以凭借其户口簿办理粮油供应证、购买政府补贴的粮油。此外,城镇户口的人在招工、招干、就业等个人发展方面较农业户口的人机会更多。3.1954年的《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的《关于城乡户口划分标准的规定》这两个文件成为户口管理中户口审批的最早依据;虽然当前户口审批成为许多弊端的根源;自此以后,公民申报户口登记必须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通过了户口审批的人,便拥有户口登记;而没有通过户口审批的人,则无法获得户口登记、并被排除在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统计之外。户口审批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且这种行政行为的最初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政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公安机关内部制度的规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务院许多其他部门的规章也成为户口审批的依据,如新生儿进行户口登记时必须持有准生证,就是计生部门的规章在户口审批中的体现。(二)经济法视野中的我国户籍制度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今天的户口登记、户口调查与审批、不同类别户口的人享受不同的社会福利等都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1.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户籍制度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社会控制与人口统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也正是政府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期望一方面能够通过户口管理部门日常的户口调查、一年一度的户口统计,来及时掌握其居民的家庭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与人类学结构等资料,从而为制定其他发展规划与分配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管理制度(教育、就业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户口对居民进行不同分类(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重点人口与非重点人口、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并进一步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国家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在《居民身份证法》、《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中均有体现。2.户口在户籍制度设计之初就存在着内在的定位冲突。户籍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被赋予了两种功能,也即国家制定与实施户籍管理的两个目的;正是这两个目的造成了户口的内在冲突。一方面,户籍制度被赋予人口统计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调查与统计来实现人口统计,因而户口被定位为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居民身份与居民家庭证明或凭证;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又被赋予社会管理控制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将居民分成不同的种类,并将户口作为分配社会福利、发展机会的依据,因而户口被定位为具有附加价值的凭证。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为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埋下了祸根。3.户口管理中的冲突。户籍制度具有社会管理(即社会控制)的功能,而户口分类对于分类管理户口的前提,例如对社会有潜在威胁的重点人口,当然要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城镇户口,由于在五十年代历史条件下,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通常较农村人口高,而当时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口,因而城镇户口的人在社会福利、就业等方面享有较多的机会。明确不同种类的户口,对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户口进行分类,是户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户籍制度中,为了确定户口的类别,需要户籍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甄别。前面论述过,由于不同类别的户口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机相连接,导致城镇户口、特别是大城市的城镇户口成为一种有着巨大附加价值的资源。因此,对进入城镇户口、尤其是大城市城镇户口的户口调查与审批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如果说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是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那么户口审批则就是户籍制度弊端显现的导火索;这一切都是户籍制度实施之初就存在的。二、我国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弊端我国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实施以来,在降低人口统计成本、控制社会实现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在实施中所引发的问题与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黑人黑户”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基本上没有出现突出的弊端或问题;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并实行《准生证》制度,要求对新出生人口进行户口登记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准生证》以后,以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出现了人员大流动以后,“黑人黑户”问题就出现了、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所谓“黑人”,就是指那些由于没有被登记在户口档案中的人。“黑人”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在计划生育制度实施后没有获得《准生证》的超生婴儿;二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了户口管理档案中户籍登记的人。由“黑人”组成的家庭,就是“黑户”。我国社会中的“黑人黑户”究竟有多少,由于缺少相关统计资料,难以提供精确数据。据《工人日报》在2005年的一则新闻披露,“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超生情况和公安机关、统计部门及人口计生部门的统计差别来看,我国大概有1000万左右没有户口的'黑人'.”“黑人黑户”现象的存在,首先是直接导致以户口登记资料为依据的人口统计数据失灵。为了解“决黑人黑户”所引发的户口统计数据不准的问题,户籍部门不得不在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采取“赦免”的方式,对“黑人黑户”进行补登。其次,由于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等相交炽,没有被户口部门登记的黑人黑户不能办理身份证与户口簿,从而在接受教育、就业、办理保险、购车购房、结婚登记等方面受到影响,不能享受正当情况下的相关社会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黑人黑户”受损的重要原因。(二)“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问题。暂住人口,本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非户籍所在地短暂居住的人。所谓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就是指长期在某一城市里工作、经商,却不能拥有该城市户籍的人。根据相关资料,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是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却没有该城市户籍的人。如果没有通过该城市户籍部门的审批,即使这些人在所居住的城市里拥有了自己购买的房子,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生了自己的后代,居住了很多年,仍然只能算作是暂住人口。第二类就是第一类人的后代,他们由于父辈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而长年生活在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除了不拥有大城市户籍外,几乎没任何区别。“户籍身份的界定与转变的限制,使公民的初始机会不平等,并影响人的发展。”“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是现行户籍制度中的户籍审批所造成的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互为前提与条件,“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及其后代在入学教育、就业、个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或遇到不利条件;造成“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的平等权被剥夺、甚至滋生一种“相对剥夺”的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长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不但造成户口统计资料失真,而且成为城市(流入地)社会稳定的长远隐患。3.城乡对立、分裂。“乡——城户口划分奠立了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在利益格局上形成巨大反差,助长了地缘群体和地方保护意识,阻碍了社会整合和良性运行。”在户口的分类中,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是两种基本的分类;而我国的居民也相应地归属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阵营。如果说在户口分类之初这种户口分类法还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鸡肋”了——城乡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咎于这种户口分类管理模式。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作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执行,在相当程度上与户籍制度实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户籍制度制定实施之初,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不是太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其中,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政策允许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但由于户口分类管理与城市户口迁入的限制,导致了庞大农民工群体群体——在城里务工、却入了不了城市的户籍;一旦经济发展遭遇挫折,这个群体容易形成危及社会稳定的流民阶层。另外,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是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不足或弊端的体现。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而而引发的渎职犯罪问题,二是不法人员利用人们渴望获得户籍登记心理而实施的伪造、欺诈犯罪问题。前者会损害户籍管理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廉洁性,进而提高户籍管理的行政成本;后者则可能催生伪造户籍管理证件的地下产业链,给社会造成的更大、更长远的危害。三、经济法视野下户籍制度弊端产生原因的分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户籍制度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就对所有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出生、迁入、迁出、死亡都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不同类型的户口在进行户口登记时,户籍登记部门对其审批时所掌握的标准与控制尺度不一样;其中,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由普通城市向首都迁移时,控制的严厉程度也随之加大。但是,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只有在近十年来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问题的;而且几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出现、并日趋严峻的。因此,在分析户籍制度之种种弊端时,应当将户籍制度置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当中。(一)经济法学理论认为,身份管理对应于传统社会,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我国社会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人、财、物的流动的频率与数量都比较小,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差距不大,因而当时的社会几乎是一个静态的社会;在传统社会的静态背景下,户籍制度虽然也对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也发生影响,但并不很显著。因此,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为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时其作为一种人口统计手段为政府其他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后,人、财、物流动的频率与数量加快,我国已经由传统的静态社会转为流动的社会,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社会的开放背景下,自由、平等、权利等成为社会成员的主流价值观念,要求社会控制从“从身份走向契约”。而户籍管理制度却仍然依靠那种几乎静止的户口分类来管制社会成员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已经不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开放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二)根据经济法学理论,审批式的政府管制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在户籍制度中,户籍审批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人们在申报户口登记过程中,都需要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例如,在出生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要在登记前要对申请人是否有出生证、准生证、父母的户籍类别等内容予以审核,通过了审核才予以登记;在迁入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首先要审核申请人的户籍类别与迁入理由,申请人只有通过了迁入地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才可能获得《准迁证》;申请人凭《准迁证》回原户籍地办理《迁移证》时还得再次接受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甚至居民办理死亡登记时还得接受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范围并不限于户口登记,户口管理机构还审批居民的身份证明、品行证明等。在社会生活中,居民经常需要到户口管理机构办理身份证明、亲友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的品行证明等身份证明;也需要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对户籍登记审批的依据,主要是户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居民身份证法实施细则》等;但不限于这些法律法规。如在办理婴儿出生登记时,户口登记机构在审批中还要审查该婴儿的出生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即是否有计划生育部门的《准生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迁入登记中的审批时,还适用当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当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一种依据的时候,户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因而人们有理由期待其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但是,由于户口管理机构办事的模式主要是审批制;而审批制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模式,本身是有缺陷的。根据经济法理论,审批制是传统政府管制模式的核心。“管制理论的维护者认为管制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但“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首先对其目标表示怀疑”,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分析了管制的产生机制,即政府管制的利益机制。“施蒂格勒把政府管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制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供给者是政府官员,需求者是某种社会阶层”;根据市场价值规律,“管制的购买者和供给者都按效用最大化目标行事、并按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行选择”.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与社会福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主要依据,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制则是政府管制社会福利的一种主要模式。根据经济法理论中政府管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户口管理由于政府管制模式而形成了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供给者是户口管理机构,需求者是想获得户籍登记的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在这个“户口市场”里,供给者与需求者都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户口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户口需求者为获得户口登记而穷尽一切方法的现象就都产生了。户籍制度的最初功能设计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但由于将户口分成为同的类别、并与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加上采取了户口审批的政府管制模式,最终使得户籍制度的种种缺陷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由于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与不足,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关于选择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方面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一)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不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首先,户籍制度的目的也即其核心功能,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设置或保留人口统计的机构或智能,也需要基于人口管理的社会控制机构或职能。如果因为户籍制度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就取消户籍制度,那么国家还得建立其他的制度来替代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一方面导致国家原先为施行户籍制度而作的投入成为沉淀成本,另一方面国家还得为建立、施行新的人口统计制度再花费更多的成本。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社会生态”。如果贸然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则可能给居民的生活与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三,消除户籍制度在施行中暴露出来种种弊端的根源,并不是以必须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的。即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之各种问题与弊端的目标,是可以在保留现行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二)在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应当坚持“保留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功能,消去影响户籍制度统计失灵、阻碍社会公平进而危及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原则。在改革的措施方面,可以考虑为户口减负,即去掉寄存在户口上附加价值,还户口的身份凭证之本色;就能够消除户籍制度所引发的“黑人黑户”、“常住城市的暂住人口”等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而为“户口减负”的措施,只需要改革现行户口管理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用注册备案制代替现行审批制。所谓注册备案制,就是指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管理机构对于居民申报户口登记的,只作形式上的审查,如果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在形式上符合相关要求,即予以登记。户口注册备案制与户口审批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对户口登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要求出生登记申请人提供准生证、入户登记申请人提供政府其他部门的许可证件等),要求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户口登记过程中对于需要户口登记者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前者对户口登记不再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户口登记机构对于申请户口登记的人不作严格的条件审查,只需要简单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即予登记。采用注册备案制的户口管理模式,能够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同时,也能够促进户口与寄托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离。当然,采用注册备案制取代审批制的户口制度改革,可能在改革初期会对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终将实现。【注释】【美】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转引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王芳,户籍改革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1),02.王金海,1000万黑户的荒诞[n],工人日报,2005-03-13.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9.同上。徐士英,竞争法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48页。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5

农资电子商务潜力巨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村市场,特别是在农资领域,电子商务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电子商务在日用消费品领域的日趋完善成熟,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农资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存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目前,各大化肥生产商和流通商都意识到电子商务对化肥生产、经营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开通上线电子商务平台,有自主营销平台也有第三方平台。这些电商平台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

中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经营模式培训现场

来,为我国农资行业的电商化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有一批优秀的农资电商企业脱颖而出。

从2009年开始,上海农资便开始着手筹建全国第一家农资电商平台――上农网,2010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目前线上累计交易额近亿元人民币,并且在客户数量和交易额一直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也说明了农资电商旺盛的生命力。

据悉,中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开办上线农资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可消除传统模式的弊端

传统经营模式由于经营中间环节多,导致成本剧增,最终加大了用户的生产成本。电子商务可消除传统化肥经营方式的弊端,其及时付款避免了传统模式的赊销方式,消除了传统模式在销售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电子商务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互动性较差的弊端。

化肥电商平台缩短销售链条,减少渠道成本。由于化肥电商平台是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或者采用小额贷款的方式进行结算,从而减轻了化肥经营者的资金压力,加速了资金的周转效率。

购买便捷:用户可以24小时随时到化肥电商平台挑选、购买,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店铺去,增加了交易的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增加产品交易的机会。

信息对称:用户可以在电商平台浏览化肥产品信息,这些信息要经过厂商、质监部门的审核,从而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不虚构、不夸张,真实地反映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服务信息。用户还可以在页面上浏览其他用户使用该化肥产品后的体验,包括产品质量、使用方法、用量、适用对象,以及对该企业的服务评价。这些评价是来自于全国各地、数量巨大的人群,可信度较高,从而会淘汰产品差、服务差的产品和企业,让用户购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并且促使化肥产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经营者提高服务水平。

销售区域可控:由于减少了中间的销售环节,化肥产品直接由厂家销售至用户,或者由厂家到化肥电商平台再到用户手中,就会使同类型化肥产品进行砸价、窜货的可能性降低至最小。

互动性强:由于化肥电商平台具有全球性和随时性的特点,全球的化肥生产商、流通商、用户可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消费者也可把自己的建议反馈到农资产品的电子商务的平台,生产企业或商家可以和用户实时互动交流。

便于数据采集和统计:由于用户采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浏览、购买、使用产品,因此可以充分搜集用户在每个产品页面停留的时间、购买产品的时间、数量、类型、地理位置、产品使用反馈等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销售情况、售后服务反馈等信息,更好地指导化肥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化肥经营电子商务化是大势所趋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69万人。这些,都为未来化肥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目前,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随着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的加速,种植面积超百亩的种植大户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这些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或规模种植大户80%以上年龄在40岁左右,对电脑网络及电子商务都很熟悉,他们获取化肥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另外,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会使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差异化的改变,这对农产品的生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会造成产品的差异化和精准化的选择。化肥电商平台便于提供丰富而全面的化肥产品信息供农户选择,更方便于为农户提供定制产品和农化服务。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6

   一、关于极端气候变化的趋势研究

   世界气象组织2012年11月《世界气候状况年度声明》,在《声明》中指出,全球各地频现极端气候事件,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在2012年9月也指出,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2012年8月28日的经济参考报也指出,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

   二、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研究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极端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多为负面(Sternn,2006)。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将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Conway,1998;Rosenberg,1990);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andSmith,1995;Sivakumar,1992)。虽然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促进了光合作用,或将提高作物产量,但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及病虫灾害高发等将抵消有利因素,从而引起粮食产能的不确定性(潘根兴,2009)。气候变化在中国的区域格局不同,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也不同(林而达,2007;张厚瑄,2000;周舟,2010)。但是,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中国农业经济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刘杰、许小峰,2012)。

   三、关于气候影响粮食生产的机理研究

   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作物的生产。一是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Rosenzweig和Hillel,1995),气候变化带来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生长季起始时间和长度变化会影响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季长和种类。二是二氧化碳将直接在生理上影响作物生产,对作物的生产产生有利的效果,大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率(Conwayetal.,1998;Rosenbergetal.,1990),浓度的升高对C3作物(如小麦、水稻和大豆)会产生显着的正效应,对C4作物(如玉米、高粱)产生的正效应较小(Ringiusetal.,Hulme,1996)。但由于温度升高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带来负面影响(Rosenzweig,Hillel,1995)。三是未来水分状况是决定未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降水的变化和作物生长季的变化将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利还是弊的决定因素(Hulme,1996;Fischer,1996;StrzepekandSmith,1995;Sivakumar,1992)。四是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未来农业的生产,但对未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极端高温等)。国内外学者对前三个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多,研究的时间较长,取得的成果较丰富,但对第三个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很少。

   四、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粮食生产的定量测算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观测实验(Finnetal.,1982;nieetal.,1995;刘建国,1992;曹仁林,1994;林而达等,1997;蒋高明,1997;李吉越,1997;林伟宏,1999;李伏生,2003)、动态数值模拟(HoogenboomG,1999;金之庆,1996;Huang,1998)、统计分析(赵宗慈,1989,1993;程延年,1993;张全武,2003;杨文钦,2004;彭少兵,2004)、经济模型(周应恒,2011;LiangzhiYou,markwRosegrant,2005;Fuhrer,2003;Ciaisetal.,2005;DavidHaimetal,2007;torrianietal.,2007;RobertFinger,StephanieSchmid,2007)和Logistic模型(Seoandmendelsohn,2008)等对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产量作了较好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3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又有别于传统城市社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新型农村社区正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聚集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当前国家对农村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有利于在保障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享受到城镇化的便捷资源和设施服务,因此,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系列农村发展致富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国家一直思索的话题,也采取很多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农村人也享受到城市人相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等等,此时,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项有效的策略能极大地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区别于以往农村的管理模式,且又不同于城镇化的管理,它需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方法,符合国家对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期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形态,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管理的主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传统农村独门独院和自给自足生活环境和治理结构相比有根本的区别,面临着多样化的治理新需求,亟需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1)利益诉求多样化。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范围宽广,涉及居民的自身利益繁多,为维护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保障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必须规范社区管理措施,避免各项利益冲突,特别是在涉及民事民生方面的改革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涉及矛盾冲突的利益诉求。

(2)民生诉求不可忽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型农村社区的民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可忽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失地农民大多转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劳动技能,经常会出现就业困难和“坐吃山空”的现象。农民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长久稳定与和谐。二是社会保障问题不可忽视。如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的就医和养老等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三是文化需求不可忽视。农民集中居住以后,随着身份的转换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民的文化需求大量增加。只有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才能使农民各得其所,精神富足,才能更快形成社区认同感。

(3)民主诉求日益增强。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民主的诉求。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民主诉求也较传统行政村更为强烈。社区经济的发展及各项民生事务与新型农村社区利益息息相关,由于涉及农民的利益问题多,他们要求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希望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人更多地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这必然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正因如此,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2目前农村社区管理存在的弊端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实施,在于弥补当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反省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明确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规划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1)农村社区管理意识落后。由于农村社区居民的团体意识落后,对于社区的管理认识不到位,缺乏必需的责任意识,对于居民间的利益冲突缺乏专业的调解能力,对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缺乏落实到位的能力,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中出现的主要弊端,这样也没有办法创新农村社区管理。

(2)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滞后。在目前的农村社区管理中,尽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但是他们都是遵循一贯的规章制度办事,对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或特殊情况,缺乏灵活变通和创新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农村的各项设施和服务制度也在不断地像城镇靠拢,与原来的农村管理模式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吸取城镇的社区管理模式,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科学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完全当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3)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差距,尽管国家在不断的建设新农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这一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农村社区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相较于城镇肯定是不足的,比如在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同,彰显出了农村社区服务体现的不健全。

3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路径选择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农村居民的生

活意识和生活水平,规范切合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农村社区在享受国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能跟上城镇的发展步伐,并不断缩短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方面,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1)树立合作治理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理念。

首先,强化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难免会出现权利与义务责任不对等现象,社区管理人员过分强化自己的权利意识和个人私利,而忽略整个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因此,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必须首先培养管理人员正确的治理理念,包括强烈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维护整个社区的共同利益。

其次,要构建合作治理机制。政府、社区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及社区内的个人等各个治理主体之间建立沟通、协调的合作机制,以信任作为合作基础,各个治理主体依据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互相配合,沟通协调,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各尽所能,以实现合作共赢。

(2)探索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每个新型农村社区所涉及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对于农村社区的治理模式自然也不同,所以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作为农村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的做法,走多元化治理之路。

第一就要加强和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注重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合理界定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第二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夯实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经济基础,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事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第三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避免社区居委会只忙于应付“政务”而忽略了本职工作,实现农民的事,农民自己说了算。第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只有实现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创新与有效运行。

(3)要构建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实现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和多元供给。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原来农村建设的主要区别在于社区的公共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与城镇的服务体制更加接近。由于原来的农村的结构模式更加零散,使得公共服务建设的实施存在的一定的难度,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使得农村的各项建设有真正落到实处,也能充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和多元供给。

首先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探索公共服务政府、社区、社会合作供给模式,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社区单方提供的不足,还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供给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公共服务供求中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利于有效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要以服务社区全体居民需求为基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应以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理念,由单一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转变,由单一的物质向物质性和精神并举转变,特别是在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加以延伸,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凝聚民心,贏得信任。

参考文献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8

关键词:平民教育;农村;家庭教育

晏阳初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平民教育成了当时改善和提高底层平民生活的文化武器、科学武器。现今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的农民仍然是中国平民的主体,广大的农民朋友的需求虽然变化了,却仍然对科学知识有着渴求,只是渴求的内容不同于以前。

一、平民教育的核心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核心体系有三部分:首先,平民教育主体是农民,农民是平民教育的学习主体,是教育的参与者之一。其次,教育的组织开展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博士”是平民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平民教育总会成立时,设立了一个总部和8个专门的部科,每个部科都由留学归来的相应专业的博士担任负责人。晏阳初千方百计寻求人才,结合海内外同仁,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带给农民的是同步于世界的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再次,平民教育内容是农民的自知和不自知的弱项。晏阳初针对当时存在于农民身上的“贫、愚、弱、私”四大主要病症开展了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最后,实践经验是平民教育的精髓。晏阳初及其思想之所以在新时期重新受到学者们的追捧,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晏阳初将其平民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实践使得平民教育真正的平民化,平民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此看来,农村家庭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转变,不得不从晏阳初开展平民教育的实践中寻找法宝。

二、农民弱势项转移到子女的教育上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建设,农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日益丰富,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农村家长”成为了新时期平民教育的学习主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家长在子女家庭教育上显现了诸多弊端,这些弊端更多的是源自农村家长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这与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和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少家长意识到知识对子女发展的重要性,却认识不到或很少认识到家长在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学校教育乃至以后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农村家长不知道如何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这是新时期农民知识的弱势所在。

三、农村家长教育方式的民主化转变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是一个首先从意识层面发展到行为层面的逐步改善提高的过程,是及其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具有先进知识的引领者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今天的农村家庭教育的改善和提高需要平民教育,需要平民教育的精神激励知识分子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生活,走进农民心里去;需要平民教育的实践经验相应的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不足研发出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去纠正和转变。传承平民教育思想,怎样改变农村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晏阳初认为搞好大范围的教育实验分三步:一是事先做出周密的计划;二是做出计划要执行;三是执行就要有人才的训练与培养。由此从三方面阐述平民教育如何铺就农村家长教育方式的民主化道路。

1.实践中调查

定县实验从1926年夏天开始进行社会调查。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29年完成调查,1932年出版《定县社会概括调查》。总结了当时农民的四大病症,对症下药,研究出了治疗四大病症的四大教育,可谓是因地制宜的典范。针对农村家庭教育这一问题,专家队伍需要实地深入,将农村家长面对子女教育的问题具体化、细致化后再进行综合化、书面化,为接下来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统计分析出对策

有了第一步的扎实基础,综合农村家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联合相关专家学者编定适合农村家长学习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科普教材。特别强调的是注重实用性,内容应生动和口语化,理论和实例结合,文字教材和声像教材结合。教学开展形势多样化,可选择讲座、看影像资料交替进行。教学研究方法上注意量化教学成果。借助相应量表和观察记录以及子女的学习品德改善等多角度考察教学效果。

3.实践与提高

开展平民教育是一项针对性强的专业教育活动。需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以及教学评价的灵活科学要求等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专业针对性策略。专业培训这既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给志愿者坚持平民教育思想的精神给养,保障退伍的团结奋进。最后,结合教学各项内容和农村家长的实际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学活动的周期。

农村家庭教育的改善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塑造农村子女良好学习行为和人格品德的背景要求。农村家庭教育是一个有机系统,全面的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针对现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最基本的根源切入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家庭教育的单个方面的改善,再一步步扩展到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逐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这应是平民教育的重心所在,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恩荣编,晏阳初,(美)赛珍珠著.告语人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宋恩荣,熊贤君著.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3]孟宪玉.农村家庭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2,(10)

[4]杨宏.试论农村家庭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05)

[5]周华东.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2,(09)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9

关键词:假日经济;经济增长;正负效应

1 假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的相关政策也适时增加了国民的休假时间。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短途旅游、娱乐、探亲访友、健身休闲等,假日经济出现萌芽。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的办法》,其决定实施的黄金周制度是假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全年休假达到11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1.2%。其中五一、十一和春节为法定假日,在节假日期间出游人数的与日俱增,其假日消费带动了客运、货运、餐饮、酒店、零售业、通讯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08年,国务院取消五一长假,但法定节假日总数增加一天,使得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新增为国家法定假日,打散了长假,增加了小假日。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归类为自发无序、有序管理、可持续性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多种因素促进了假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假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各种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假日消费形式不再局限于家人团聚的家宴、假日购物,旅游等多形式的假日消费成为主体。再次,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使人们有了更多、更集中的闲暇时间。最后就是物资供给的改善,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社会物资供给极大丰富,交通、通讯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都是假日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 假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

2.1 假日经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从模型上分析,假设经济封闭,根据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y=c+i+g,假日经济分别从c,i,g三方增加了国民收入。闲暇时间的集中及客观条件的推动,闲暇时间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无论人们是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还是出于经济动机都会增加对社会上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巨大的需求使商家瞄准了市场,假日经济成为一块巨大的蛋糕,引致了各方投资,无论是在原基础上的再投资还是新假日市场的开发。闲暇时间的集中性也加大了消费者对基础设施的耗损,作为整个市场的管理者,更多的政府支出用于节假日人力物力的买单。

与此同时由于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巨大乘数效应,最终推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2 有效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假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主要划分为三个领域,旅游业、餐饮娱乐业和次相关产业,这个领域基本上都属于第三产业,假日经济不但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可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并且,假日经济的很多相关产业就业门槛不高,为中下层城镇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2.3 假日经济有利于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任何实行商品经济的国家都需要有计划的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从而使整个经济得以正常的运转。假日经济可以促进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为国家回笼大量资金的同时增加了财政收入,加速资金周转,抑制通胀,在稳定物价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4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假日经济是具有以“旅游经济为中心”。以次相关产业发散为特点的发散经济,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其中包括旅游,购物,餐饮,宾馆酒店,交通运输业等多产业。假日经济促使了我国经济产业从单一化、物质化逐步向多元化和精神化发展,带动我国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实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有效倾斜,使我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3 假日经济所存在的负面效应

3.1 滞需效应

在节假日,各大商场和卖场往往以低价和折扣促销,用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长期以来,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预期不断的下降,假日促销使得假日和平时价格悬殊较大,导致消费行为滞留在各个假日,造成了在节假日疯狂购物而平日卖场萧条的现象,易造成从热卖到滞销的降骤。这会对商品经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恶化,不免有人质疑:假日经济是创造需求还是转移需求。

3.2 基础设施滞后及资源环境的破坏凸显“共时化”消费的弊端

过于集中的消费导致全国很多旅游景区出于超负荷的经营状态,景区容量不足,旅游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致使我国大量资源无效流失,影响了我国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味;假日经济在拉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第三产业等社会服务体系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导致服务质量欠佳;市民外出“一票难求”,使得原本出于极其必要的出行受到阻碍,游客回返购票也成了一大问题;市内各大卖场比肩接踵,道路交通严重堵塞,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我国缺乏对消费流量的适度控制和有效的分流措施凸显假日经济弊端,使假日经济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3.3 加大了地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我国居民的消费地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在假日中显得更为突出,消费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然而农村是我国最大的市场,假日经济并没有和农村市场产生较多的交集,农村消费市场的滞后会抑制我国全社会消费总量的增长,也加大了地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 针对假日经济对中国经济正负效应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4.1 顺应规律,多样化假日经济

为避开集中休假的弊端,2008年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调整政策,已经对假日经济所凸显出来的弊端进行了调整,取消一个黄金周,增加了传统小假日的调休。公休假的时间安排也可以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安排带薪休假时间,避开高峰期。新的休假制度可以根据消费者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休假,避免集中式休假行为。

4.2 创新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

假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有很大的潜力,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给商家们开辟了不同的致富之路,产品与服务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丰富假日市场,因此有必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必将假日经济禁锢在旅游业、商业等领域。同时也可将假日消费推广到农村市场,我国新的休假制度119天假日,有105天使短假,农村旅游将是吸纳近郊和短程游得最佳载体。因此开发农村假日消费产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假日消费的深度和广度是很有意义的。

传统农业的弊端篇10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企业在农产品采购等环节中由于乱开票导致的行业间增值税税负不平衡的现状。棉花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产品增值税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产品收购发票作为一种收购凭证可以抵扣现金,使得纳税人使用以及征税收管等方面存在着隐患,这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农产品增值税在某些方面是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因此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往往会钻法律的漏洞,通过挪用身份证等方式将不具备资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农产品销售方式,转化为销售农业生产者自产初级农产品。通过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弊端,促进农产品增值税的公平公正,提高农产品行业的平衡。

另外,农产品本身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并且受到环境等的影响比较深刻,因此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针对农产品的特点进行征税,促进购销双方的相互制约,从而有利于稳定增值税基本征扣税机制。例如,安徽省棉纺织企业根据《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有关问题的公告》规定,2014年2月1日作为棉纺织企业的代表在全国率先试行,执行新的增值税抵扣政策。随之湖南、浙江、山东等省陆续开始执行之后,江苏省也加入试点改革,该政策将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皮棉、棉纱的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高征低扣”等弊端,有助于促进棉纺织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助于促进棉纺织业的健康发展。

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的弊端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但是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处于市场经济链条的最底端,其经济效益相对来说比较低,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并没有顾及这一方面,作为已列入试行的棉纺织企业各省的单耗数量执行标准不一,影响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造成不合理的竞争。另外,在当今时代,效率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一种表现,然而根据《办法》的有关规定,只有到月末才能够计算出农产品的成本,时间过长,违背了会计的及时性原则,不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如果纳税人有新的产品增加,需要经过税务机关进行核定,但是由于各地的纳税环境以及纳税条件等的不同,这就在使得纳税人处于被动的状态,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到了纳税人的企业决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税制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现状,要想激发民众的创业以及就业激情,“简化税制”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部分企业利用收购业发票自开自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定的步骤,使得核算复杂且时间过长。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种类繁多,因此农产品加工的种类复杂,并且农产品生产设备的新旧程度、规模大小、加工工艺等不同,增加了税务机关在进行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实施的难度,不利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效率的提升,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近年来,棉纺织业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的开发新的客户,新的领域,跨省乃至跨国都成为可能,然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往往让有些棉纺织业望而却步,影响到了棉纺织企业的健康发展的进程。此外,对于一些既有纺纱又有织布的棉纺织企业,坯布生产环节会用到自产棉纱,在核算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过程中带来难度,需要对此完善、规范核定标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