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05

现代科学导论篇1

关键词: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前沿进展融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生物专业类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1-2]。它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素质课,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技能。近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公共选修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教材更新滞后、部分同学选课态度不端正、混学分的普遍现象,及旷课现象严重、上课不听讲、讨论不积极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阐述了在此过程中进行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最终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教学内容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概貌,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思维模式以及新动态、热点问题。同时,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其他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我们要重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精选内容并优化知识结构[3]。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以及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需要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和贴近生活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我们对教学内容这一部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具体如下:(一)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传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部分内容与高中生物知识交叉,因此教师应该要适当参考中学生物课本,对学生已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减部分高中生物知识内容,在深度、广度等维度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拔高。如“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讲中,我们简要的概述了组成生命基本物质的蛋白质、核酸的结构部分,而重点介绍这些物质是如何在我们人体内起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这些物质,从而避免上课内容与中学生物相关内容重复,消除学生“重复学习中学生物知识”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增加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时尚新内容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新成果层出不穷,现有教学内容以经典生命科学知识为主,对前沿知识涉及不多。因此,教师应该引入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动态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器官移植”、“医用生物传感器”、“基因沉默技术”和“干细胞治疗术”等时尚新内容。如在讲到医用生物传感器,我们把自己研究领域里的一些最新成果展示给大家(基于量子点-Dna纳米结构电化学体系的肿瘤标志物单细胞水平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天津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携带乙肝自杀身亡的事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乙肝治疗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通过对这些前沿知识的介绍和探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将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他高校所遇问题类同),它作为一所特色型的工科院校,学生大多为工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其所要求的知识点也有所不同。如通讯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核酸、蛋白质等相关知识对于他们今后在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的设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机械专业类学生学习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对于其今后在仿生学上的造诣有着潜在的影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学习基于酶生物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基因探针等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研究智能医疗设备具有重大的意义;仪器仪表类专业学生学习酶标仪、pCR仪对于其今后从事各类仪器仪表的研发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所学专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科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此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逆向思维,我们将“基因扩增分析”和“显微放大分析”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一思维方式。

二、教学方法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通识课,其内容非常丰富。传统的讲授法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可谓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补充。(一)专题式授课模式实现模块化学习我们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一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将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概括,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前沿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每个专题都用一根线索贯穿,创造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集体探讨,在讨论中掌握相对应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我们在讲授《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一课程时引入了“基因沉默技术”专题,向学生讲解了基因沉默技术这一高效的基因敲除技术在今后基因时代的各个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4]。我们引入产前诊断这一专题,向学生介绍产前诊断的历史、目的、常用方法及范围,重点提出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引起同学们对产前诊断的重视。(二)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从当前的一些热点新闻入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如在讲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这一知识点时,我们首先从社会名人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高调宣布切除乳腺和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利用基因试图治疗癌症这两起事件入手,向学生讲授个人患病几率与其自身所携带的基因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引出基因诊断与治疗的概念,使学生对基因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们又由近段时间蔓延的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洲“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恐慌出发,引入对“未来的灾难:瘟疫与传染病”这一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基本特征及预防的讲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也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我们还通过揭秘“全球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换个头重新来过”这一事件出发,向学生介绍器官移植的分类、历史等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器官移植”这一知识点的兴趣。(三)提出问题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在进行课堂讲授时,教师通过提问事先设计好的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引出相关知识点。如讲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时提出:胶原蛋白能美容吗?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你认为血糖低会出现何种身体不适状况?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有人说,剧烈运动或洗浴后吃糖可防止虚脱,为什么?多吃糖为何会蛀牙?为何人们认为多吃鱼虾等食物能补脑?女性减肥成风,拒绝脂肪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四)辩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因素[5]。如转基因食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积极的态度,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我们到底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好好思考,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7]。(五)学生课堂演讲实现自主学习当今社会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认知癌症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首先通过培训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知识,在学校图书馆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文献综述,由他们来讲解癌症这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做相应的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六)寓实验于教学之中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设实验课对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我们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这一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的兴趣。通过制作植物微型标本和动物人工琥珀标本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标本的制作方法,而且还能对这门课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七)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在现代课堂中最常用的是幻灯片和视频。这两种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们在讲到人类的起源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视频-baby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人类究竟是如何来的。(八)尝试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依靠互联网而进行的网络教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mooC翻转作为网络教育最新诞生的主角依靠互联网的便利迅速席卷全球,国内外顶尖大学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堂[8-9]。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者在课前基于视频等教育资源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则通过师生互动答疑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作用。例如基于mooC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在线写作批改系统可以即时批改,促进学习动机;为方便学生移动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利用手机扫描app二维码,通过手机移动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改变,将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进来,搭建长效激励平台,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总结

本文针对《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材不协调和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针对性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增添时尚新内容、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改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甚至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引入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新的考核机制,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富创造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霁,吴敏,曾冬云,等.“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实践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04-207.

[2]徐丹.《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程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96-198.

[3]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20-121.

[4]麻鹏达,刘晶莹,梁宗锁.生命科学导论教材中补充基因沉默技术相关内容的建议[J].生物学杂志,2009(6):100-102.

[5]唐建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体会[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2(2):12-18.

[6]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等.《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6-168.

[7]唐建军,吴敏,陈欣,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通识课程开设讨论课的探索[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3):12-16.

[8]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现代科学导论篇2

结合这几年国内领导科学的研究重点以及我学习的体会,就领导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领导科学建设的定位。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中国国情和领导科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可能照搬外国的领导理论,只有通过对中国领导活动现状和历史的全面了解,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大胆探索,努力进行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建设起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才能达到发挥其为领导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领导科学工作者要把握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以科学精神对领导科学进行论证、阐释和深化:

一要贯穿“第一要务”。领导科学要体现应用性,就必须始终贯穿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正确的领导理论、优秀的领导主体、科学的领导体制、适用的领导方法,灵活的领导艺术,运用到发展生产力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把握了这一点就是把握了领导科学的实质。

二要紧扣执政为民。进行领导科学研究,发展社会科学,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服务上。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自觉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升,才能保持领导科学的生机与活力。

三要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领导科学理论发展的关键。只有坚持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刻反映时代进步的方向,永远走在时展的前列,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形成新理念,达到新境界,才能在探索和解决重大战略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创造性,把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把满足人民的全面需求作为领导活动的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发挥积极作用。

二、领导科学的逻辑起点。建立领导科学理论体系,必须确立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领导科学作为科学理论,它必定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排列的。然而,一门科学只有到了相对发达和成熟的阶段,才便于发现它的逻辑起点。在开始时往往是不清楚的,正如黑格尔说的“要找出哲学中的开端,是一桩困难的事。”

逻辑起点具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起点是最抽象的东西,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和逻辑是一致的。

有学者认为,权力是领导活动中最原始的存在,它在领导科学研究对象中是最抽象、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它包孕着研究对象一切主要矛盾的胚芽,是研究对象的细胞。有人认为,领导范畴从整体上反映了整个人类社会领导活动客观进程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的学者指出,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应该成为逻辑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最后到增强领导素质为终点,起点与终点相一致。还有的认为,决策范畴在领导科学中所具有的特点与商品范畴在《资本论》中所具有的特点基本相同,在领导活动中,决策是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平凡的范畴,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活动,等等。

领导和被领导者就是领导科学逻辑起点。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学问。领导和被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一对基本矛盾。由于这一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才演绎出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领导活剧。领导和领导者是领导科学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构成了领导科学理论框架。不能想象不从研究领导和被领导者入手,就能营造一个领导科学的科学理论体系。至于“权力论”、“本质论”、“素质论”,那都只能是从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中派生的若干元素而已。

确定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的建立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认识不同,也不必过多受逻辑起点问题的制约。要真正做到像美国学者鲁德纳斯在《社会科学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版)一书中所说的,要对宇宙做出“有条理的”说明,即联结那些包含已得到的知识的命题,使其共同适合于逻辑上的包含关系。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理论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现存的绝大多数科学理论,特别是社会科学理论,目前都还无法有效地或很容易地达到这种要求。”对于领导科学来说,那也无妨,就从领导工作的实践出发,研究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的东西,从而指导领导实践;再认识,从而抽象上升到理论。

三、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体系,其标志主要有两条:一是看它是否系统;二是看它是否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理论,形成了独特的邓小平领导理论体系。他的领导理论虽散见于他的报告、讲话中,但他的所有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精辟,且涉及范围很广。在邓小平领导理论中,很多理论问题,不是从学者角度而是从政治家角度提出的。这种理论科学体系具有不同的特点:

――鲜明的时代主题。领导就是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本质。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引领群众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设计师和领路人。邓小平对领导的所有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深厚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他的“中国特色”、“初级阶段”是现代化建设领导规律的集中反映。邓小平领导理论,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

――突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认为领导工作的目的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切领导工作由此展开。从理论视野看,这是路线化了的理论,实践需要的理论。

――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领导本质理论,领导主体理论,领导素质理论,领导体制理论,领导路线理论,领导决策理论,领导作风理论,领导方法理论等。它就是由这诸多方面建构起来的比较完整的理论逻辑系统。

以上四个不同层次内容的总和构建了邓小平领导理论的科学体系。

四、“三个代表”与领导学。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部领导学。“三个代表”总结和继承了人类领导史的优秀经验,揭示了科学领导的实质和丰富的内涵。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的结构是历史的结构,“三个代表”的历史是结构的历史。从领导史上看,领导成为“代表”,必须坚持这三者的统一,才能实现科学领导。

――“三个代表”体现了一种新的领导价值。它要求领导者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满足社会的精神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种新的领导素质。它要求每个领导者要以“三个代表”严格塑造自己,要与“三个代表”的要求相适应。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素质。

――“三个代表”是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它正确揭示了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是社会主义科学领导之本。它不仅是对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对整个科学领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五、领导力与执政能力研究。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他人做本来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执政能力是领导者领导力在领导实践活动中的一种现实表现,是治政“求是”与行政“求实”的全面转化能力。

这种转化能力,要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科学的执政理论,执政能力受执政理念支配,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必须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吏为民役”,即执政为民。如果缺乏对这一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那必须是盲目的、不清醒的。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广纳“民意”。一个政党执政必须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由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要素构成的政治基础,更是执政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我们党的最大政治是密切联系群众。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党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三是加强民主政治,广集“民智”。民主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要真正认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巨大的创造力。党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应该从群众中来,应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发展民主,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四是关心群众,重视“民利”。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应先天下之忧而忧。针对每一时期的任务不同,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和方针政策。要切实解决群众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现代科学导论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继承;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党的执政理念,并正式写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理论的创新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既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也离不开思想成果的传承。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推进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邓小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他们都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及时地提出关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推进社会发展的理论和战略、策略思想,并依此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党和人民谋求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

(一)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现代革命的新纪元,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展示了东方革命的独特之路,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几经曲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中国是在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体系的历史背景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特殊时代中走向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落后是其基本特征。可以说,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启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巨变的起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坚持一切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切从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与挫折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命题,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做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邓小平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力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的特点出发,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方法,探索新道路,科学地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制定出了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经转移:一方面,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与发展不相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基本国情的变化,呼唤着发展观的创新。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点。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表明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使我们党的发展观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以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概括

对于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以为总书记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从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反复强调并写进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无不蕴涵着伟大的社会实践产生的重大理论,同时又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促进社会实践的向前发展。实践呼唤理论,理论又引导和推动实践前进,这就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把党的理论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新境界,也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科学导论篇4

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不但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也更进一步的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必须讲究科学,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复杂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界、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后,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我们回想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在、邓小平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论十大关系》谈的也是发展生产力,但还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也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这是完全对的,也必须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科学发展的观点,是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而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民主化进程加快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继续提高。建国初期人民的利益主要是当家作主和吃饱肚子,六、七十年代人们渴望有自行车、缝

纫机和收音机,可现在和今后人民的利益是要享受小康社会给人们带来的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果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人民的这些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现阶段,从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与时俱进,怎么能满足人民对我们党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发展。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五是: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现代科学导论篇5

【关键词】 领导科学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 梁宏,龙江省黑河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胡洪涛,黑河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

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导活动内在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领导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时值我国领导科学产生发展30年,回顾和总结我国领导科学30年的历史发展和经验成果,我国领导科学每一步发展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密切相关。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党的领导工作的伟大实践,是我国领导科学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源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一、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领导科学研究的是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领导科学是对领导的特点和规律的把握。自觉地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领导问题,是领导工作科学化的本质体现和必然要求。领导工作科学化是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必须坚持推进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领导者的责任大大加强,领导工作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领导决策的科学与否对领导活动及领导管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决策是否科学对社会、对公众利益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这就对领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由经验型领导转变为科学型领导。加强我国领导科学理论研究,推动领导科学的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对领导规律的把握,使各级领导者认识并掌握现代领导规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领导决策失误,更好地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二)推动我国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深化全面改革的迫切需要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2010年3月,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它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领导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领导体制是在领导活动中为完成领导职能,实现领导意图所设置的机构体系、运作机制和规章制度的总称。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的载体。领导体制在整个领导活动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领导体制是否科学健全,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坚持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我国领导体制的科学化,有利于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研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一系列新的变化,都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得到反映。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级各类领导者不但不能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疏导心理,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增强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责任心,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三)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是迎接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又是一场新的挑战。新的技术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时代的发展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国领导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着机遇与挑战,我国领导科学研究应该在很好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现代领导者要确立为群众谋利益的领导思想,具备战略的思维能力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跟上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步伐。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现代科学导论篇6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的一个重要贡献。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要把它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路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要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就要更加自觉地贯彻它的实践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十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四个更加自觉”的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代科学导论篇7

一、清晰的理论框架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体系都是有层次的,各层次所具有的基本观点,依其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是从国际国内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四大战略思想为理论支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为主要范畴,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学科领域,涵盖新世纪党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处于第一层次的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总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它强调要“求四真”、“务四实”,在党的思想路线上增添了求真务实的新内容,是我们党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主要回答和解决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想方法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强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注重依靠人民群众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处于第二层次是从“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提出的若干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件。一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联系起来,把“以人为本”贯穿其中,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表述和运用,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提出,并把它提到整个发展的指导思想高度,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型,谋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和谐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高度,注重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改变转型期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实践。三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解决了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某些不适应的问题,解决了如何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在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更有力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高度的理论创新成果,使党的建设的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战略思维更加深邃,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四是关于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注重的是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为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四大战略思想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共同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中。

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层次,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措施等,属于科学发展观的“细目”。具体体现为十个理论范畴:“发展机遇论”,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实质论”,就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道路论”,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论”,强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任务论”,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动力论”,强调改革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发挥改革、科技、开放的动力作用,尤其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发展主体论”,强调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平发展论”,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保障论: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申“两个务必”,倡导“三个为民”、“三个执政”,建设“五大能力”,提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及正确的群众观,为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这一系列范畴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展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逻辑的展开。科学发展观是由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些范畴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回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严密的逻辑结构使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高屋建瓴、气势恢宏。

二、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同时又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是对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的运用和阐发;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唯物史观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和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科学回答和解决了重大的时代课题。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吸收已有的发展理论中的积极成分,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正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始终面临的这个重大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的理论求解,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系列成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上被突破,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科学发展观总结了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得到中国人民广泛的认同,发挥着巨大的理论威力,对实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已为这几年的实践所充分证明。

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宽广的世界视野。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积极借鉴现代西方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国际发展环境,科学判定世界发展潮流,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自觉回应。科学发展观在世界面前树立起了中国新阶段发展旗帜,并在旗帜上写上了新的内容,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负责、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谋利益的宽广襟怀。

三、鲜明的体系特征

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在形成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体系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特征主要表现为:

包容性。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为政策型的理论观点提出来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内涵上进一步扩大容量,外延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包容性越来越强,成为囊括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体系,覆盖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随着包容性的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得到提升,从一开始的应对和解决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挑战层面,上升为世界观方法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指导方针层面,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求实性。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的发展观。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精髓,集中体现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政治品质。“求四真”、“务四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基石。

整体性。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指导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必须重视社会整体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要通过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整体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整体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民族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化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化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的表现形式上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特别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传统文化语言,有力地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精神,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特点,具有中国气派,容易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理解接受和自觉实践,真正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现代科学导论篇8

〔关键词〕公共行政;行政发展;本土化;科学发展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075-0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行政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社会风险蔓延和加剧、国内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严峻考验,这同时也对我国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索新时期行政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公共行政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公共行政本土化问题的提出:基于社会发展与行政发展的分析

行政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行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又对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具有历史的统一性。可以说,人类文明史的整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是在行政发展的推动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会发展在多层面展开,同时,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框架下,政府仍然居于中心地位,政府对于社会发展仍具有根本性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我国社会发展对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行政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行政发展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所谓行政发展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以官僚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体系在管理、政治和伦理上的完善和实现三者的逻辑统一,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走向和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形态。行政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行政发展就是要围绕这个根本目标,对以官僚制为核心的行政体系进行改革与调整,克服自身的问题、破解发展的困境,寻找新的政府治理理论与方法,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过程。概括来讲,行政发展主要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体现:在实践上,行政发展表现为现实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过程。通过调整与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合理、行政职能定位更加清晰准确、行政管理方法更加科学适用等等。在理论上,行政发展表现为公共行政理论体系的完善,与本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具有对行政管理现实更强的解释力和改造力。二者具有辩证统一性,即行政发展实践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行政发展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既然行政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那么行政发展必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本土化理论体系既是我国行政发展的重要内容又对我国行政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公共行政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和方法主要还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发展基础薄弱,虽然对我国行政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土化公共行政理论的形成。当前,公共行政理论同我国行政发展实际仍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在我国公共行政理论对行政发展指导作用薄弱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术界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行政活动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国家也就有了行政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国经验,但是中国古代社会同现代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特征,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经验进行现代性的总结,形成科学的理论,才能对行政管理现实起到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中国现实的行政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是从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与中国行政发展实际结合的角度来界定本土化的。

本土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社会科学领域,本土化是一种以本国社会实际、以他国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如何将他国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与本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而创立自己学术体系的理论创新过程。〔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堪称世界奇迹。对于中国的发展,现有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还无法做出科学全面的解释,甚至一些西方的研究基于特定的目的,对中国发展做出了不科学甚至歪曲的解释。探索中国发展规律,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必然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就需要我国学界从本土化的视角来对中国发展的各个层面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理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土化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同世界各国同样面临诸多发展矛盾和困境,这些问题也是目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无法彻底说明和解决的,这更需要我们通过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理论创新过程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下,基于中国发展现实的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正是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公共行政需要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公共行政的理论创新,从而服务于中国的行政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般来讲,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要使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科学合理成分与中国行政发展实际相结合,增进公共行政理论对中国行政发展的认识能力和对它的指导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体系。公共行政本土化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立足我国行政发展实践,在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行政发展实际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中国行政发展。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理论构建和系统化的创新过程,需要方法论作为指导,没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工具和基础,公共行政本土化是难以实现的,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本土研究的重要缺陷就是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这一论述高度概况和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普遍方法。只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品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就在于,她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精髓,同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注意吸收人类社会现代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是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理论凝练,其更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其方法论意义上: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所具有的方法论意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3〕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在操作层面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建设具体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她明确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规律等根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对公共行政本土化的方法论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与公共行政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是在特定理念指引下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理论体系,它指导着人们如何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它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制定和使用具体方法的元方法。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我们认识中国现实和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和科学方法,着眼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发展实践和发展要求,在全面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的前提下,探讨其对于我国行政发展的方法论意义。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行政理论创新和方法论是处于互动关系状态的,从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到新制度主义,这些都是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从而指导了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公共行政的方法论才能实现公共行政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行政发展实践。公共行政本土化是行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公共行政理论的创新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代行政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对公共行政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公共行政本土化也是公共行政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际行动,公共行政本土化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公共行政本土化

1.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立足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4〕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建立在党和政府对我国国情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她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现实形态、发展状态、发展困境和新的发展要求,深刻地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这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同样,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一个以中国行政发展为指向的理论创新过程,也必须按照这一方法论要求进行。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立足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当前的社会发展和行政发展实际。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现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社会发展实际。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现在其为社会发展的贡献上,行政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进行。公共行政如果不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本土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明确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其二,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实际。公共行政本土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长期理论创新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对我国行政发展现状的反思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对我国行政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找不到行政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本土化无疑会如盲人摸象一样,失去了针对性,为本土化而本土化,只能是“表面化、片面化的本土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行政发展的现实和理论进行全面的反思与评估。

2.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因此,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围绕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展开,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行政发展的要求。公共行政本土化实质就是要通过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来指导中国的行政发展实践。中国公共行政的特色就在于其“发展”特色。因此,公共行政本土化并非要建构一个宏大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来建构,也就是说公共行政本土化要有问题意识,关注当前行政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症结问题,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特色。3.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观,“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实现了从发展的真理性要求到发展的目的性自觉,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诉求,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思想追求。科学的价值观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内在持久动力,同时保证了行为的正确方向。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取向,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才能适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公共行政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才具有正确方向性和实践意义。“人的发展”是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行政发展又是公共行政本土化研究的直接目标。行政价值追问的是行政发展的预设性、应然性目的,即行政发展为什么的问题。〔5〕所以,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最终指向人的发展,以人为起点同时也为终点。在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来做文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也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些人倡导中国要采取西方的某些价值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必然贯彻西方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行政发展是政治发展的组成部分,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一个理论创新过程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诉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公共行政本土化服务于中国发展实际的基本保证。

4.科学发展观廓清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要处理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这些问题的处理都与政府行政管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作用尤显重要。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在理论上阐明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因此,必须对西方公共行政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本土化改造,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从而确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新模式。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限度问题,即政府管制多一些还是市场和社会自发条件和自我管理多一些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也是要处理好这个关系。但是,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同西方社会有着重要差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关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理论不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探索一个立足中国国情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按照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来探索政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第二,党政关系的科学构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党政关系作为中国基本的政治关系也是公共行政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经过20年的努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党政分开的理想目标,但毕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打破了“党的绝对一元化领导”模式。〔6〕公共行政应该着重从行政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上研究我国的党政关系问题。第三,中国服务型政府模式的确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服务型政府理论是西方式的而不是本土式的,缺乏对我国行政管理现实的实证分析。第四,公共政策科学化。现代社会结构复杂,公共政策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决策体制、决策方法、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等方面做创新性研究。第五,转型期风险社会治理。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社会风险加剧,突发性事件增多,政府危机管理任务加重。然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一方面,全球化使得西方社会风险蔓延,形成全球社会风险,中国必然要应对这种社会风险;另一方面,我国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的社会风险。这两类社会风险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来治理。因此,探索中国社会风险的治理模式和方法是当前公共行政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总之,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是难以实现的,在现阶段,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要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同时处理好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

5.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根本原因在于她的科学性。科学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认识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理论的创新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首先,必须从西方的语境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科学系统反思,这就是客观的科学态度,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这是本土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只是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片面了解,公共行政本土化是无从谈起的。其次,必须对当前中国的实际进行科学深入的考察,前文已述及,此不多论。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行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行政本土化是当前我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方法论指导,树立问题意识、本土意识、科学意识,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

〔参考文献〕

〔1〕钱冰.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3):42.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3.

〔3〕韩喜平.从“四个维度”理解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法制,2007,(6):12.

现代科学导论篇9

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和目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辅导员工作的发展历史,就蕴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历史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未经和教育事业结合前,分别隶属于两个系统,然而在实际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总是交互进行的。二者的联系越紧密、目标越一致,联合产生的作用和效力就越显著。政治思想教育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最早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接着,列宁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各项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也发生重大变化,在概念上,“政治思想工作”进而被“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成为新时期比较标准的提法。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众”被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在一定的社会体系中传授能为这一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规范的工作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个定义全面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的功能,凡具备这一特殊功能的群体,都称之为“思想教育者”。因此,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个定义,我们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者分为三类。第一专指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的学术性教育者,是马列主义理论发展的中流砥柱。第二专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工作业务方面知识,包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思想政治教学原理、方法论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等教育工作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教师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指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各项指示;具有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思想作风、坚韧的意志品格,模范的工作表率等的群体,这些人分散于各行各业,对于社会和行业都具有道德行为、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的引领作用。这三类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处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执行共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三者在特定的环境和要求下,可以相互影响和转化。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定义确定了辅导员是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范畴,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但是辅导员的角色却是随着现代高等教学的需求而不断转换。在现代高等教育学校中,思想政治辅导员被简称为“辅导员”,其产生之初,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出现的。但思想政治辅导员和辅导员二者不仅仅是概念上的不同,称谓的转变体现了思想政治辅导员历史性的发展和工作性质的拓展。在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时,二者一致,但辅导员比思想政治辅导员有更宽阔的工作领域。现代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功能及其作用是伴随着教育的体制、教学模式的发展而延伸,辅导员的职能已经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向多功能的事务型辅导员的角色转变,国外把辅导员称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由单纯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转变为“事务管理型辅导员”,既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目标制定的措施,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几年高等教育一直处于规模扩大的改革发展阶段,各地各高校也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和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但总体上看,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发展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距离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必须从现象入手,分析问题,进而探究本质。辅导员的素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辅导员的素质如何定性?首先必须要明确辅导员价值功能,辅导员的素质与其价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没有价值性绝难获得到教育对象的认可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汉语大词典》中“辅导员”一词解释为:帮助和指导学习、工作的人。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同志认为“辅导员是具有管理职责的教师和具有教师身份的管理者,他比一般的教师多一个身份。辅导员还必须根据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由此可知,辅导员三大基本功能理论的基础为:辅导员必须执行党委部署的工作,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的相关素质;辅导员参与学校各级管理,具有管理职能,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管理学系统的相关素质;辅导员属于教师范畴,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素质。这三种素质共同构建了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功能理论。不仅如此,该理论的构成三要素必须依照一定的组成结构才能体现科学性和完整性。由辅导员的发展历史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作为其三大基本功能的核心功能,而管理功能和科研教学功能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中心。

二、当代辅导员的工作处境与三大基本素质理论适用环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建、高校事务管理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多层次制定,辅导员管理事务能力和素质得以发展和丰富,例如协调人际关系、处理突发事件、引导梳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极大发展。另外,作为教师角色,辅导员参与教学、辅助科研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有些高校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任务,开展主题班会等,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有所体现。但综合调查表明,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际环境中,辅导员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最传统的基本功能受到其他两种处于上升状态的功能的冲击,因而逐渐被弱化,辅导员的三大基本功能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处境,就是运用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素质理论来解决高校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引导辅导员工作的发展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发现,辅导员三大基本功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同一事物中统一和对立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别强调“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这一描述,党中央和教育部迫切地申明辅导员的三大基本素质,并突出强调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素质应占据首要地位,这是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与党中央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是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教育科研能力以及事务管理能力与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适应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这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因此,重视辅导员的三大基本素质辩证统一发展,就是要确立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质成为辅导员具备的核心素质,使得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和教学科研职能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职能来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能推动其他两种素质在具体工作中得以体现和丰富。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素质理论,不仅仅为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增加了理论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彰显出巨大作用。目前在辅导员发展的众多问题中,边缘化现象是个突出问题,备受理论界争议。“边缘化”不是个创新词汇,是指相对于执教的思想政治课和哲学社会主义课程教师而言,辅导员在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被排挤到该学科的边缘地位。许多专家学者都曾探寻过这个现象,但大多数讨论仅停留于问题的表象,对现象也仅仅做出重复描述,对于引发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未能提及。笔者对近年来关于辅导员队伍的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整合,并运用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素质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促使这一现象的出现:

1•由辅导员队伍自身结构特点和性质引起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加快,高校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给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反映到辅导员的工作层面,除了辅导员数量急剧上升以外,强大负荷的教育科研管理事务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逐渐造就了一支年轻化、知识化、观念新、适应力强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智力优势、体能优势、亲和力优势、实践能力优势等等,这些优势为辅导员队伍赢得赞誉,同时也极大地掩盖了辅导员的核心功能价值,造成了辅导员主观上退让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二线位置。另一方面,从客观来讲,年轻的辅导员从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对的劣势,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或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其素质越高,“就越能准确把握和反映社会要求,承担起输送社会要求的神圣职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成功的组织者,并取得教育实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教育责任是必须引导好大学生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善于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武器来武装社会主义的大学生。年轻的辅导员如果不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原理理论,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中的问题,就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巨大的榜样作用,也就不能承担党和国家赋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不可能自发产生,只能通过教育、学习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和确立。可见年轻的辅导员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只有辅导员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才不会流连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边缘。

2•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威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这里笼统概括为:国际环境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管理思维模式等文化精髓流入我国以外,还有许多不良事物随之而来,例如: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物质利益价值取向,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腐朽等,这些大大削弱了我们国家的优良道德品质对人民精神的影响。权钱交易、见利忘义、个人主义、社会犯罪等等势力屡见不鲜,此外,信息网络化是对传统师生关系最直接的挑衅。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不比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占据优势。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以及被赋予选择教师和教育内容的权力,这既是现代教育的特殊性,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努力学习具有前瞻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要锻造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力,否则难以超越瓶颈,终将被迫站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

3•辅导员队伍培养、管理、测评、发展的长效机

制形成缓慢许多专家学者就辅导员的选拔任用管理方面做过相应的探讨,但总体而言,培养、管理、评测、发展这每个环节本身就需要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而辅导员职能的特殊性决定辅导员的教育成果的复杂性。对辅导员的教育效果最直观地描述就是通过对其教育对象施加思想政治的影响,锻造其综合能力,使之成为具备高尚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施加于教育对象的意识形态,必须通过教育对象自觉地将抽象了的理想信念、才能转化为实际效能才得以体现,目前尚难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辅导员的教育效果实施全面评测。这个问题如不加大力度来研究、解决,辅导员队伍难以稳定、长久发展,甚至在发展过程中,会脱离三大基本素质的要求,使其发展倾向于归属边缘化、功能模糊化。

三、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素质理论初探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趋势

对现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首要工作,必须要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基础性工作,既是对我们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的继承,也是在新时期下对党的事业的发展。同志指出“我们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愈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愈能促进改革开放。”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为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辅导员是实现党和国家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希望的忠诚卫士,中央16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此“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代辅导员的三大基本素质理论已经明确指出并详细分析了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和发展方向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善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解决问题,这既是检验了当代辅导员三大基本素质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又是对这个理论的作用最有力地说明。

1•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科学认识

针对现存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改造和优化,需要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非一般性认识,必须从辅导员三大基本功能出发,深入研究和认识在辅导员的各个基本功能独立领域以及功能之间广泛联系,这种认识具有纵向性、交叉性。按照三大基本素质来划分,认识包括了三个领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领域里面,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辩证关系的认识;对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认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认识;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等。在高等教育管理功能领域里面,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网络信息学知识的掌握等。在教学科研功能领域里面,对教育体系中各种规律的认识;教育方法论的认识;教育实践能力和重要性的认识;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等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故而辅导员自身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士只有对辅导员工作有了科学系统认识,才能够能动地作用于辅导员各项工作中。

2•认清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和其他两种职能辩证发展关系

不能因为辅导员年轻化和管理事务繁琐就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防范辅导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和功能被边缘化。从辅导员本身出发,必须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识和责任感,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协调好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事务管理者以及教师三种角色转化。从相关职能部门和高校环境出发,要切实维护辅导员的地位,并帮助其在具体事务中科学协调三大基本功能。

现代科学导论篇10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和实践 发展进程 当代命运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87-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至今历经一个多世纪,尽管这一历史进程经历坎坷,时间跨度漫长,无可否认科学社会主义还是逐步走向了成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几经曲折,教训深刻,经验丰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作用。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同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蕴含着社会主义的萌芽思想,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越来越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障碍。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指导无产阶级开展革命斗争,走向最后的全面胜利。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经过20余年的艰苦的理论研究,最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显著标志是发表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及其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三:其一、它首次揭示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阶级力量;其二、科学社会主义首次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化为角度去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从而把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其三、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论断。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第一次对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挑战,开始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漫长历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战后,欧拉美等国家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各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经验与教训并存,本文仅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为根据做粗浅地探讨。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外环境恶劣,列宁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勇敢接受实践的考验,毅然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时调整战略,及时终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晚年的列宁以俄国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和经验教训为借鉴,重新审察自己的社会主义学说,得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涉及各个领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列宁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直至今日,仍然对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的短暂和历史的局限,列宁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创新思考并未得以实施。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继承人,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长达29年。在此期间,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并在二战中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性胜利,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此与世界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立。但是由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和极“左”的思想。使得苏联模式越来越偏离本国的实际,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种偏离发展最后使得苏联模式演变成为一个越来越脱离实际的僵化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应该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带给社会主义者最重要的教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中国共产党几代党的领导人借鉴他国经验,吸取他国教训,成功顶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剧烈冲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科学地结合起来,创制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解放初,就指出要反思苏联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至今已历经50余年,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针对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建国后的国情提出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实现了中国的社会形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型。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个人经验的不足,晚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也有失误,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历史经验,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创制了邓小理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瞻远瞩地回答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进~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在关键时刻遏制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邓小平理论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根本任务、根本要求、最终目标等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对当时迷惘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是一剂及时的清醒剂;邓小平理论还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符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发展新形式,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情况,创制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关系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具体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适应新的时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包含了马克思、列宁、、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兴衰的关键原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表明我们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内容由政治革命向全面建设的根本转换,首次实现了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根本转换,从根本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框架,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全新境界。

四、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及其发展前途

21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曾经被科学社会主义断定为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却在新时代带头掀起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术革命,从表面看资本主义好像更加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