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04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1

关键词:乡镇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和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三农”工作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涵盖了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各领域内容,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上的具体化。乡镇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身依然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诸多环节,面对呈现出的新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形式、更加注重实效、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一道新的历史课题。

作为乡镇政府来讲,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全面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新时期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乡镇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执行方、推动方,实现自身职能转型至关重要;本质上讲,乡镇政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贯彻好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让乡镇政府自身的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多的是扮演一种服务型的角色。乡镇政府在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全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乡镇政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

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本位思想,真正做到以农村建设为根本、以农民更好的发展为根本,不断创新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农业收入;坚持全心全意提高农村社会公共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变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划清市场与政府的合理界限,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法化、和规化。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乡镇政府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面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回应型政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关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关系到乡镇政府在具体推动这一工程过程中所遇阻力的大小;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从符合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利益之外,乡镇政府必须要积极从自身出发构建回应型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所谓的回应型的乡镇政府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在推动新农村过程中对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需求以及提出的各项质疑、敏感问题作出及时的、正面的回应,而不是消极对待和听之任之。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回应型政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和现实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全面坚持全心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对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和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逐步减少政府服务的中间环节,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好的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回应型乡镇政府必须要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一个重要的和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采取合法、有效的手段予以稳步推行,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公正、合理解决,维护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是乡镇政府必须要从新形势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务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与传统条件下的农村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在新形势下,逐步摒弃和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对农村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入手,不断提高乡镇政府决策水平和服务效率,改变以往对农村工作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乡镇政府要逐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减少传达环节、消减多层管理,切实以高效、有力的姿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协调作用,避免出现多重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必须要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集中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权责明确、协调推进,避免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度出现错位现象;与此同时,乡镇政府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要跟上,不断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服务配套建设,提高乡镇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服务效率。

四是努力构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行政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镇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在推动这一工程中激励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乡镇政府在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行政文化过程中,要从建设之后的新农村社会效益出发,努力提高新农村社会效益,构建和形成更加有利于推动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行政习惯和优良行政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逐步摒弃形式主义作风和作风的消极行政文化,积极构建一种维护群众利益、服务农村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积极行政文化。乡镇行政文化尽管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但乡镇行政文化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行政文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对行政行为起着反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软动力”。

五是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新农村建设之后的管理同样重要,如果新农村建设之后,乡镇政府对其管理不到位,对出现的新问题不能予以有效解决,那么不但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而且也会使得党和国家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断创新完善乡镇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管理机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完善乡镇政府在新农村管理的决策与执行机制,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按照民主、科学的原则对新农村管理中的各项事务予以决策;不断规范执行程序,让新农村建设管理的各项事务都能够按照合法、正规的程序进行,让具体执行暴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新农村建设之后,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对推进适合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民权力不受侵害、农民利益不受损失;要让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借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一些与农民利益最为直接的项目。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2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为南京创建生态城市夯实了基础。

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在保留村庄建筑风貌与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规划保留村、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园区、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等窗口地带和重要环境敏感区周边村庄实施建筑物整体出新,保护性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使整治后的村庄整体协调,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落实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了村庄污水合理排放。加强了农村自然湿地保护,实现了“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通过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了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公共服务大力提升。以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功能为目标,建设了一批满足群众基本性、便利性、公益性、保障性等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群众议事得到保障,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覆盖面广、满足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统一布局,进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供水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村民生活饮用水量和水质。

兴业富民渠道得到有效拓展。首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注重促进农村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借助风景名胜区、城郊接合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其次,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村庄特色,有效推动村企联合建设农村,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持续增收,提高村级经济能力和农民收入。最后,促进农民就业。形成一批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旅游村庄,引导当地农民开办农家乐;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让农民到园区就业;村庄环境整治中,鼓励村民个人通过投工投劳参加村庄建设,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乡土特色充分彰显。一是传统建筑更有特色。江宁区横溪街道前石塘、谷里街道世凹,高淳区桠溪镇大山下等村徽派建筑风格,乡土绿化围合、道路铺装;江宁区横溪街道后石塘等村苏式建筑风格,利用起伏的台地地形,形成憩水而居的空间风貌。二是乡村文化充分体现。农民画是六合区冶山镇等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这一特色在整治中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将农民画画在村内建筑墙面上,既丰富了农民文化,又宣传了党的政策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三是田园风光更加浓郁。整治紧扣生态特色,结合农业休闲旅游,突出自然、亲山、近水,努力打造原生态的新农村。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向目标

空间优化形态美。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要求,全面完成新市镇城市设计,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镇街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或实施计划,做到优化城乡形态,塑造空间特色,彰显风貌品位。

绿色发展生产美。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要求,坚持推进低碳、绿色、特色发展。农业“1115”规划基本落实,高效设施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全面达到农业现代化指标要求,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创业富民生活美。按照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要求,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劳动力就业层次不断提升,创业农户稳步增长,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例不断提高,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低保等实现应保尽保。

村社宜居生态美。按照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水体、水质达标,村庄绿树成阴、水清流畅、空气优良。

乡风文明和谐美。按照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倡导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农村文化建设、平安村和文明村创建广泛开展,做到管理民主、邻里和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治安状况良好。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集聚集约。树立“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资质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贴近实际,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差别化制定各类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以集聚要素、集约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功能科学定位,城乡空间一体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

坚持生态为基,绿色发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实施最严格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生态绿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推进融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特色化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充分彰显南京地域农村的特色和韵味。坚持试点示范、改革创新,以试点镇街为重点,加快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示范村,为面上推进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始终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民收入倍增,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努力增进农民福祉。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设美丽乡村,责任在区,关键在镇街,基础在村组,主体是农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明确责任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合力推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举措

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一是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二是推动农田适度规模集中,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夯实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三是有效显化农村土地价值,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坚守基本农田红线,落实国土生态空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五是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流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六是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农业“1115”工程,对纳入规划的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菜地实行永久保护。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智能农业、加工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收入倍增工程。一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益。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农民承包地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方式流转或退出宅基地、承包地,获得土地收益,增加财富积累。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增加农用地流转和开发收益。二是提升农民创业就业层次。推进农民创业基地建设,扶持农民初始创业。突出低收入农户较集中的地区整体扶持开发,整镇、整村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三是提高集体经济股份分红收入。强化村级标房招租管理,规范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员分红占比。

乡村旅游发展工程。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以森林(湿地)公园、农业休闲园区、优良传统文化、精品农庄、农家乐村、农家乐经营户为支撑的乡村农业旅游发展格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重点建设江宁美丽乡村之旅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创建一批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农村交通路网建设工程。加快城乡路网连通,推进郊区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开展全市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条件、通畅水平、沿线环境,形成镇村互通互联、成网成环的现代城乡交通体系。完善农村公交体系。建设城乡客运一体化体系,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农田水利重点县及灌区建设,农村河道河塘疏浚整治等。持续推进村庄河塘清淤等水环境治理,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用水条件,建设水美乡村。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着眼点,逐步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达到率先基本现代化标准,为推动农村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工程。优化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布局。科学确定新市镇新社区的数量、规模、布局,有序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聚。完善镇村生活设施配套。加强镇街建成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农村新社区(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环卫清扫保洁采取市场化运作,提高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按照“五美”要求,建立美丽乡村示范村指标体系,以五大示范片区为重点,每年重点打造3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强化公众参与,美丽乡村示范村群众满意度不得低于80%。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强化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标准,建立完善各级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幼儿园综合提升项目。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面覆盖,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整体转换。对村镇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加快构建村镇公共体育服务“四有”目标。

和谐农村建设工程。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保的衔接通道,着力解决原农保历史遗留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9%以上。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药品、诊疗项目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加强文明和谐乡风建设。加大居(村)务公开力度,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拓宽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推行“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的“扁平化”、“网格化”社会服务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

加大现有政策扶持力度。市级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向美丽乡村示范区倾斜。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对考核达标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适当奖补。研究制定市级生态红线区域专项生态转移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各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

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最低价和指导价,完善有关市场管理与交易规则。健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决策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各区政府从流转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城乡统筹配套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

完善农民建房与宅基地审批政策。探索符合南京特点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各区根据农村人口流动、农民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实际,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贯彻落实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鼓励农民向新市镇、新社区集中,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和农民居住条件,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搭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国企集团、集体经济组织等参与投资运作,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机制,形成多方筹资、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的投融资格局。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3

,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新农村建设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民间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促进支农资金高效使用。能否高效使用支农资金,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为前提,妥善安排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需要农村民间组织的参与。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够增强农民与涉农服务组织的谈判能力,增加农民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空间。各类村庄组织和乡村发展机构可以通过竞标取得涉农服务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民间组织对支农资金的使用要接受政府和村民的双重监督,这有利于高效使用支农资金。

提升农村基层政府服务水平。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加强监管、提供服务。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其更有效地发挥监督、管理与指导作用。村庄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它提供公共设施、管理公共事务;其组成人员经过选举产生,是乡村发展与治理的有生力量。村庄组织和乡村发展机构提供涉农服务,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农民的选择,接受政府及农民的双重监督,因而必须注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准,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农村基层政府也可以因此从那些能由市场解决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核心问题是协调政府与民间、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农村民间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是我国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村民间组织对形成新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组织化程度较低,其意愿缺乏充分的表达、合法权益缺乏充分的保护。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够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4

[论文内容提要]旅游促进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下,乡村特色经济——乡村旅游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拟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之分析,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应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路。 

 

一、深化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 

 

1.乡村旅游概念的提出。乡村旅游早在19世纪便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它起源于英国。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在乡村旅游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率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而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事实上,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独特的地方文化得以保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的推出,促使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国家旅游局“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活动的启动,更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任务。 

2.乡村旅游的内涵。乡村旅游的英文解释是rural tourism,即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行为。是指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主要对象,以村寨民俗文化和乡野农村风光活动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生态性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乡村旅游的特点。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除了可以为游客提供与传统旅游形式相似的体验和感觉外,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形式带来的距离远、可达性差、旅游成本高以及旅游容量过大带来的旅游拥挤感。与传统旅游产品比,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明显,多分布在城市周遍。乡村旅游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都以现有的自然村或村落为旅游发展的对象,而且这些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以城市周遍的为主。(2)旅游产品参与性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中大多以“农家乐”形式为主推产品,这种旅游形式强调游客的参与。(3)旅游客源市场固定。参加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以居住在城市中的城镇居民为主。(4)乡村旅游的低投入、高产出。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村庄现有的建筑、设施,现有的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不需要过高的投入和改造。而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却高于经营传统农业的收入。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很难实现[1]。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使得一些由于自然资源缺乏、生存状态原始或生产力低下而导致贫穷的农村可以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它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实践。据有关调查,我国至少已有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2]。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种行业,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农村手工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交通运输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对于打破以往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粮食+蔬菜”的产品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乡村旅游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地远赴城里务工,在家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解决农民工问题都有着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在给农村带来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为了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村民中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和职业培训,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也把文明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带进农村。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并且逐渐地在村中形成了行业的管理机构,如: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大大地增加了农村中的村民自律性。 

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社会中突显的问题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之间和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落后地区的相比差距都达到了1万元人民币。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城市向农村传输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大多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他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会给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居民起到示范效应,使得乡村居民在一切可能的前提下模仿客人生活和消费方式[3]。同时旅游接待要求农村具有干净、整洁、齐全的硬件设施做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村在道路、宾馆、餐厅、卫生、医疗等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与之相配套的水、电、村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大大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它吸引旅游者的正是农村质朴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吸引和招徕大量的旅游者,农民会自发的、有意识的去保护农村的生活环境,翻新农舍、整治环境、兴修道路、治理环境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农村的生活环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民也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切实的感受到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农村乡村环境和乡土风情的保护。 

 

三、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坚持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并举。特色农业是指为了适应特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区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4]。特色农业是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是对传统农业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国外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传统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补充。在我国乡村旅游也被看作是农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家旅游局“2006中国乡村游”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的宣布,中国的乡村旅游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我们在追求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好传统农业的生产。然而在一些地区为了扩大旅游接待规模,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盲目的占用耕地良田建宾馆、酒店、农庄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农业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还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坚固基石,无论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是不能动摇的。 

2.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乡村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容易带来村民道德的下降,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庸俗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质朴、单纯的乡村精神环境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淡漠、唯利是图,我们始终应该保持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性”。乡村旅游给农村社会文化层面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及它对环境、经济的影响那样明显,但它带来的后果却远远要超过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例如:在江西的某个乡村旅游地,只要你进入了村庄处处都需要花钱。参观非景点的普通农舍也要付费,甚至与村民合影也要收取5元/人的照相费,实在让人很难接受,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被赤裸裸的金钱所代替,这样的乡村旅游开发完全违背了最初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 

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政府宏观调控对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起着显著的作用。乡村旅游地往往区位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如果在发展中没有科学发展观对开发模式和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很容易破坏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政府应该为乡村旅游发展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出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模式,避免村民盲目的开发而带来的破坏。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也不是所有的乡村旅游都适合一种模式,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选择农庄型、生态型、工业型等等不同的特色产品。其次,政府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应当发挥政府在管理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地控制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加强乡村旅游地区域资源的共享,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旅游的旺季。最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资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负担。同时,政府还应该协调好政府、投资者、农村、农户、旅游者等多方的利益,做到各得其所。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任何个人和集体的富裕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政府还应当尽量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的负面效益。 

4.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合理、适度和科学的原则,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建立生态足迹模型,用以测量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从而确定科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做好有效的控制,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和开发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导村民使用自然、无污染的能源和耗能低、污染小的设施和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且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和观测站,真正做到未雨绸缪。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双重作用社区参与

1乡村旅游的概念

今年我国的旅游主题被确定为“20__中国乡村游”。乡村旅游以其经营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以及对农村发展的综合效益,在各地受到普遍欢迎。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曾一度被称为“拯救乡村的旅游”,认为它在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虽然乡村旅游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对其概念的界定却并不统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其独特卖点和核心。我国学者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20__年在贵州举办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在乡村旅游的内容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并以此提高其品位和丰富性;农民应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应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自然、体验民俗的愿望。

2乡村旅游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20__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综合概念,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乡村旅游发展给乡村带来的积极影响则很好地符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上的要求。

2.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农业和非农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的农村。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的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2.1.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民更加注重市场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来安排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能促进乡村非农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与当地土特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制作有关的各类小作坊、小商店、小工厂等便会应运而生。围绕乡村旅游而展开的各类关联产业将促进农村产业的非农化。

2.1.2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乡村农民生产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游客后获得的收入,村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劳务所得的收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经营及从业者的收入都会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增长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向乡村旅游产业的转移,往往能获得比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更高的收入。农民能够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而直接获利。根据相关研究,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21.5,农民获得了旅游收入份额的11.6。

2.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的文明进步。乡村旅游的需求者一般来自大城市,接受了工业化时代的文明熏陶,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他们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给乡村农民带来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农民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会逐渐发生变化,乡村会向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发展。

2.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没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新农村的新气象。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村民保护生态系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会大大提高。发展乡村旅游能增强乡村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实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益,使乡村能够有一定的资金投向环境保护上。

3乡村旅游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消极作用

乡村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容易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3.1旅游地农民的阶层分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旅游地农民的阶层分化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威胁和谐农村的构建,最终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不利作用。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出现了差异,分化为几个不同的阶层:贫困阶层、温饱阶层、小康阶层和富裕阶层。一项调查表明,他们的比例分别占当地人口的9、55、30和6,而收入则分别占整个乡村总收入的5、20、40和35。这种阶层分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他们的收入差距不但不会自动缩小,反而会出现不断拉大的局面。乡村旅游地的低收入阶层,受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乡村内部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的双重打击,极易产生对高收入阶层的不满甚至仇富情绪,导致农村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外来投资对旅游地农民利益的侵蚀。外来投资的旅游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本地农民经营的旅游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面临倒闭破产。而且,很多外来旅游企业连服务人员都是从外地带来的,本地农民根本无法通过提供劳务的形式获得旅游开发的好处。这样,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将从本地

村民转向外来旅游企业,旅游开发不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出现“飞地化”特征。

3.3城市文化对旅游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城市与乡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文化观念流等异常频繁。乡村农民对经济发达的都市生活无限向往,自身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观念也迅速被都市的现代工业文明所同化。如果失去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支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旅游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也将受到损害。

4利用乡村旅游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4.1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地的政府、企业、农民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政府以正确高效的政策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企业以环保的经营理念获得经营利润和生态效益的双增长;农民以积极的环保热情和有效的市场理念取得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的双丰收,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2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引导。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合理规划。当前,乡村旅游在开发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模式雷同、效益低下。应该立足本地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使地区的资源环境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对外来投资旅游企业的管理。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使企业的经济行为有利于农村、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4.3正确面对和处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农民阶层分化问题。对农民阶层分化问题不能漠然视之、避而不谈,如果任其发展,最终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破坏农村社会的和谐,干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利用税收杠杆对各阶层的收入进行调节。保证各阶层在乡村旅游资源分配上的公平和公正,保护低收入阶层在各种资源配置和利用上的平等机会。乡村旅游地的低收入阶层之所以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无法获得利用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平等机会,在乡村的竞争中逐渐被政府和各种势力集团所边缘化了。改变这种情况是解决乡村旅游地农民阶层分化问题的关键。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6

诸城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2008年被山东省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诸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一些做法值得总结。

一、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诸城市位于青岛、潍坊、日照、临沂四市交汇处,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下辖13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乡镇(街道)的经济总量占全市50%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2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6∶1,远低于山东省的2.91∶1,以及全国的3.33∶1。

近年来,诸城市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壮大经济总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也改善了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效益。2009年,诸城市在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高达65%的条件下,实现了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35%,万元GDp分别节水和节电6.61%和4.92%,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减少9.28%和5.8010,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诸城市统筹城乡改革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诸城市在统筹城乡改革中,以农村社区化为切入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支撑,以基层党组织联建为保障,积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概括起来说,诸城市的做法即“组织联建、经济联合、社会联谊”。

(一)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以村庄为单位分散居住,不仅不利于城镇化,也影响了集约集中提供公共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诸城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社区化建设。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全市1257个行政村规划为208个社区,每个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的中心村和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

为增强新型社区聚集效应,加快社区中心村建设,诸城市专门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到社区中心村生活定居,具体做法是:乡镇统一规划在中心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一户一宅”,鼓励农民到中心村建房或购房(农民购房前需要将原有房屋拆除,宅基地退出,土地复垦)。乡镇政府成立中心村开发建设公司负责中心村居住区建设,农户在中心村建房,原则上采取委托方式,由开发建设公司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统一建设,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房屋销售价格,建设单位和销售价格经乡镇审核后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中心村外的农户到中心村建房或购房,可以转户口,免除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还分期限对建设或购买不同层高楼房的农户给予每平方米50―100元的补贴,同时对拆除旧房给予每平方米80或50元补贴,这些补贴资金由市乡财政各承担50%。为在拆旧建新中节约资源,每个居住区一般控制在1000户以上,居住区所需建设用地,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和劣等地,不足部分按照增减挂钩政策优先解决,但新增建设用地要求一般不超过拆旧复垦新增用地的50%,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为培育社区自我发展能力,诸城市着重从财税和土地收益分享等渠道对社区进行支持。有关政策规定,中心村居住区域内新建企业和商业所缴纳的各项税收,自产生税收之日起,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返还中心村;中心村规划居住区安置居民后,剩余建设用地进行经营性开发的,依法实行“招拍挂”出让,土地收益扣除一定税费后,全部返还中心村,开发实现的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中心村;中心村建设用地指标周转,置换到村外的,指标使用地块依法出让实现的政府收益部分,一半返还原中心村。以上这些返还资金规定专项用于社区公益性建设和管理支出。

诸城市的做法,实现了政府引导和农民自主、新区建设和旧村改造的结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增强了农村社区的承载功能和发展能力,走出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二)大力发展县域(镇域)经济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社区化建设,需要县域(镇域)经济发展做支撑,诸城市就此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围绕“大农业”做大经济总量。农业龙头企业和为农业生产配套的企业是诸城经济的主导力量,不断提高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实力和水平,成了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渠道。近年来,诸城市发展农业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若干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民种养基地为基础、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目前,全市发展起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20多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17家,参与合作社经营的农户21.5万户。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市90%的农产品得到了就地加工转化,90%的农民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的75%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和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工业带动农业、农业支持工业、工农业相互融合、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推进城区企业向农村扩散延伸。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支持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是诸城市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形式。2007年以来,全市已有100多家城区企业向农村转移延伸,带动镇村发展起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使15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城区企业向农村扩散,拓展了发展空间,壮大了自身实力,带动了农村发展,形成了以城区企业为龙头、镇村企业协作配套、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的发展模式。

诸城市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专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了县域(镇域)经济实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妥善解决了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两个核心问题。

(三)大力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城乡差距的焦点是公共服务的差距。近年来,诸城市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特别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体系保证和服务经费支持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诸城市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此外城乡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望在近年内实现城乡一体。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方面,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加强了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司法调解、人口计生等方面的建设。

为确保新型农村社区高效运转,诸城市探索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总支三个新设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工作分工。社区服务中心是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平台,具体承接政府部门延伸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及相关政务服务,其职能定位是服务,不是经营;发展协调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并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管理社区服务中心资产等。委员会一般由7人组成,主任一般由乡镇干部担任,成员由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或村级组织成员及其他人员组成;社区党总支是社区内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参与社会建设的新平台,主要发挥指导协调、监督保障、教育与培训等作用。党总支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和所服务的村党支部及其它党组织组成,书记一般由发展协调委员会主任兼任。三个机构与社区内村庄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不干涉村级内部事务。完善的组织体系、运转制度为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在公共服务经费保障上,诸城市除了市乡两级财政对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主要经费渠道外,还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完善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鉴于乡镇处在协调指导农村公共服务的前台,诸城市积极探索财权和事权的“双下放”,赋予乡镇必要的自主财力和行政审批权力。实行“核定收支、定额上缴(补助)、增量分享”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将属于乡镇的企业税收全部留归乡镇,将纳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市级企业税收划归所在乡镇,增强了乡镇的财政实力和发展经济动力,保证了乡镇财力和事权的均衡。同时将95项县级管理权限下放,扩大乡镇发展自,在山东省率先建成首个下沉至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网上审批系统。

诸城市同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并赋予必要的财权和事权保障,缓解了农村公共服务缺乏的问题,明显提升了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新模式

致力于创新农村党建模式,积极推动基层组织联建,是诸城市统筹城乡发展颇有意义的新探索和尝试。从2007年开始,诸城市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传统思维模式,推行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具体做法是:按照“组织联体、城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城区内综合实力强的居委会、企业、部门及单位的党组织,与综合实力弱的村党支部,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建立联合党组织。联建各方在尊重原有土地产权、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等权益的前提下,对弱村实行强居带动、企业拉动、部门推动,以组织资源的整合带动城乡各类发展资源的整合。

目前,诸城市已建起城乡联合党组织197个,全市43%的村级党组织纳入了城乡联合党组织。以此为平台,有31个实力强的居委会、100多家城区企业在农村投入资金78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新上合作项目108个,联建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出来。诸城市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建立起了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的有效机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对诸城市统筹城乡改革实践的体会和认识

诸城市一直重视改革,20世纪90年代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探索,为今天诸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时期,诸城市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尝试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从目前情况看,诸城市的改革实践,方向是正确的,做法是有成效的。

(一)农村社区化符合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诸城市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做法,一是适应了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整合了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环境和农民的居住形态,促进了资源、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农村社会事业的集约式发展,促进了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为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合作、社区化服务提供了条件。二是满足了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能享受城镇生活的长期愿望,这应当是新时期形成农村新的生活共同体,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现实需要的特色城镇化新路子。

(二)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县是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及县以下处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前沿。近年来,诸城市将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创新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专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城市支持农村、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发展壮大了县域(镇域)经济实力,增强县域内发展能力和财政实力,妥善解决了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两个核心问题。我国区域差别较大,人均经济总量和财力水平不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结合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差别化、多层次有序推进。从诸城市的经验看,各种形式的统筹城乡发展,要切实试验出成效,首先要发展好地方经济,培育良好的产业和经济基础。

(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统筹城乡,根本目的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让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诸城市统筹城乡的实践探索,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在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过程中,由农民自主决定是否拆旧建新,是否转移居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其中的土地流转、集体土地征用、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等,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诸城市的实践表明,在这些工作中,是否能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成效直至成败。

(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7

[关键词]乡村绿化乡土特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93-01

1、目前乡村绿化存在的不足

1.1重建设轻绿化

乡村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绿化投入低且缺乏维护与管理;农民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庭院内常常是简单地硬化,在田边、村边、水边、路边也缺少系统的绿化,一些主要道路甚至没有绿化,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1.2存在城市化倾向

大部分乡村绿化植物种类单一、风格雷同,大都是“一条路,两行树”的模式。也有一些地方,盲目模仿城市的绿化方式,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形式主义。既没有城市绿化的精致与景致,也没有体现乡村简洁而生态、自然而质朴的特色与魅力。其结果是投入大、绿量少、效果差、维护成本高,既降低了绿化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加重了乡村集体的经济负担,也挫伤了农民绿化的积极性。

1.3专业化程度不高

现行的农村绿化建设,大部分还是由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组织开展的,缺少专业人员的协同开展,专业化程度低。不但增加了建设投入,还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系统与环境,破坏了乡土风貌与气息。

2、乡村绿化要注重“三个效益”

乡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乡村的绿化工作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乡村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1注重生态效益

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充分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绿化建设,结合自然条件,有效地防风固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完善由乡村田野、自然植被和自然山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逐步使空气更加清新、河流更加清澈、林木更加茂密、植被更加葱郁。那时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蜂飞蝶舞,充满生机的、生态的自然风光,也正是乡村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2.2注重社会效益

新农村建设中绿化美化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和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真正取得实效,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充裕的财力作保障,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支持与配合以及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实施。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是“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的具体要求,也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具体体现。在建设与整治中,绿化是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有效手段,是美化乡村家园的“化妆师”。一部优秀的电影需要精彩的剧本、出色的演员,还必须有精美的道具和优美的场景,绿化就如同电影中的道具与布景,在乡村发展与建设中,是改善农村环境、烘托乡村形态、提升乡村品质,彰显乡村风貌的化妆师。

2.3注重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美化乡村家园要激活全社会参与新农村绿化美化,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还要结合村镇的自然条件,努力把绿化与农林经济发展相结合,新农村绿化美化应以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为主要形式,突出通道、村镇、公共设施和庭院绿化,以公共设施、村镇绿化为“点”,路渠绿化为“线”,农田林网建设为“面”,构成点线面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绿化网络体系。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落实“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林业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农户、个体参与农村绿化美化建设,给予公有制经济同等的投资政策。

3乡村绿化必须坚持“三个突出”

3.1突出乡村的“空间特征”

21世纪的新农村,应该具有与城市相异的,有浓郁乡土文化的空间特征。村庄外、村头、村内以及村民庭院共同构成了乡村空间。要通过科学规划,丰富乡村绿化空间层次与景观。在村庄的外部空间,通过系统的林网建设,使农田与林网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田野风光与绿色走廊;有条件的村庄,应在村头精心建设以乔木为主体的绿地或林地,形成与外界的过渡空间,同时也展示乡村特色与文化。

3.2突出“乡土特色”

乡村绿化只有突出乡土特色,才能体现独具魅力的乡村风光。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结合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注重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自然树木与植被,充分体现乡村的田园风情和自然风光。要因地制宜,尽量选用本地花木,原则上不采用模纹修剪、铺设草坪等绿化模式,要营造自然生态的绿化形态。同时,要注重利用瓜果蔬菜进行辅助绿化,进一步体现乡村特征。

3.3突出“节约性”

节约型绿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乡村绿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乡村绿化更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乡村绿化的全过程。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与资源,全面保护和系统利用已有的树木与植被,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的生态环境;要坚持以乔木为主增加绿量,注重植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效果。此外,要尽可能选择节水耐旱植物,注重雨水拦蓄利用,注重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结合目前正在启动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积极利用处理的尾水或中水。提倡简朴、经济的绿化模式,提高绿化投资效益,降低建绿和养绿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财力等资源,最大程度地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维护农民的利益。

4、另外还要重视质量,提升施工团队素质,重视绿化的专业化程度。

首先,需要重视的是专业的设计团队,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绿化规划,因而设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绿化建设的质量,有关部门应该集合林业专家、新型绿化设计公司等先进的技术力量来共同完成绿化项目的设计;其次,绿化建设需要专业化的施工团队,这样才能保证事前的绿化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落实;最后,专业的维护体系,绿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是一个设计、施工及维护的立体化的长期建设过程,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维护体系来支持这个建设过程,它主要包括向当地居民宣传专业的维护理念以及提供长时段的专业维护服务。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很好地建设,更要很好地保护。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感受到绿化美化在改善环境、美化家园、提高生活质量、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好处,让所有村民都参加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和保护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良好意识和氛围,确保农村绿化美化成果;总之,乡村绿化应以“三个统一”为出发点,以“三个突出”为基本原则和落脚点,在尊重生态、改善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

[2]高小颖在《现代农村科技》发表《农村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009年06期.

[3]付建波在《经济技术协作信息》发表《乡村绿化初探》2010年第7期.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8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决策,并率先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试点,2003年在全国全面推开。2006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以此为标志,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重要历史性成效。一是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二是优化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三是推动了农村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四是推进了农村民主机制建设。

回顾农村税费改革历程,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解决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农村体制机制;始终坚持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阻碍生产力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切实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始终!始终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断完善改革政策,切实做到积极稳妥;始终坚持加强领导和走群众路线相结合,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改革合力。

二、从农村税费改革走向综合改革的历史必然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影响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在2006年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总理指出,取消农业税以后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主要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

这些深层次问题主要包括: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偏弱;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相对较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较大;农村历史遗留问题沉重,稳定农民负担面临挑战。

农业税虽然取消了,但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新的农村分配制度建立了,但完善与巩固的任务仍然艰巨;对农村投入加大了,但其综合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2006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并不意味着农村改革的终结,而昭示着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攻坚阶段,农村税费改革转向农村综合改革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性,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部署,我们要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改革农村公共l产品供给体制为切入点,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力争有更大的突破,更好地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着力加快推进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步伐。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新途径,不断完善财政“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的财政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要推进城乡统一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围,提高奖补层次,引导各方面资金向农村流动。要建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增强县乡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着力推动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分类指导,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乡镇机构设置的形式和数量,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乡镇机构人员实名制。要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大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来执法行政,不同类型的乡镇,要结合实际确定工作重点。

着力推动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为突破口,妥善解决乡村债务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继续推进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支持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切实减轻农工负担。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相关配套改革,确保尽快完成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切实巩固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减轻农民农业生产用水负担及牧民、渔民负担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着力推动农村公共资源整合。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协调,搭建平台,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和整合公共资源(财政资金、集体土地、集体资产等),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解决农村公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促进农村公共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利用。要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与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有效结合方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土地流转;乡村旅游;产业化;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103-04

面临着我国城乡和谐发展及农业改造的客观要求,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正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其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必然与农村土地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产业化发展也必然涉及土地的征用和流转。当前我国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为带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鉴于土地与乡村旅游的紧密关系,研究土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互为影响

(一)分散经营的农村土地对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造成阻碍

乡村旅游是城市反哺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尤其是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模式、优化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实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嫁接和渗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土地是农村主导性资源,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土地经营模式与乡村旅游的优化与转型发展之间是互为影响的。首先,我国实行了30余年的土地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进程,客观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适时调整和合理化的流动,使得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很难大面积推广。而建立在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农民自愿、自发、自主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愈加明显,表现为旅游接待能力和经营规模较小,旅游资源和资金无法形成有效合力,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难以得到根本改善,这使乡村旅游产业在增强创新能力、获得互补性利益以及提高整体竞争力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其次,由于受土地分散情况的制约,乡村旅游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企业数量多,开发的产品雷同,并且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缺乏产业集中度,阻碍了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第三,由于分散化的经营本身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造成经营户的经营理念滞后、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整体规划与管理的不足,造成急功近利、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经营形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地方旅游经营者而言,要让农民自身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要耗费太高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而政府引导、规模经营、整合发展成为扩大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改变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乡村旅游产业化引导基础上的分类差异管理,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其基本特征是:规模化的集聚、合作化的组织、专业化的分工、一体化的经营、公司化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做到各村、各镇甚至各县之间跨地区的联动开发,彼此之间扬长避短,开发优势资源,充分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集约、由独立到集合的理性转变,以促使乡村旅游发展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恒久的生命力。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其实质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正式从法律上确认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性,是2007年7月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政策上明确确立了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原则。2011年3月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一系列的政策使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必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转型升级。

一方面,土地流转促使乡村旅游资源规模化与资本化。土地只有像资金、劳动力、技术一样流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活力、潜力,才能更优化配置、有效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土地资本化成为可能,为乡村旅游资源资本化打开了一扇合法之窗。首先,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便于把农家乐、休闲农庄之类的小规模经营者组建成庄园或集团,从而克服乡村旅游经营的小、散、乱弊端。其次,土地流转有利于商业资本进入农村,促进特色农业和科技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从而拓展了乡村旅游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档次,增加农业经济总量。农村土地的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及乡村旅游资源都可转化为可聚集、可流转、可抵押的资本。农民能够分享乡村旅游开发成果的主要途径就是土地的资本化。而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对投资界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从“资源”向“资产”的转变,使其成为具有更明确、更量化、更具有市场价值和赢利结构的良性资产,为国内旅游产业资本、房地产业资本、工业资本、国际资本等进入我国农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需要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来提高其生产力,形成经济、社会的规模效益。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必然涉及对农户分散的-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集中经营问题,这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三个集中”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可以加快新型工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形成,而这些园区与基地本身就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向城镇集中,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更是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进程中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和乡村旅游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土地流转可以有力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实施,并且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中土地流转的模式选择

(一)土地互换或置换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互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通过集体出面协商或农户自愿协商的办法,将农户经营的地块相互交换经营权,此种形式多出现在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土地集中连片最为原始的方式。土地置换是指在占补平衡的原则下,发包方(既农村集体)以置换的方式,将农民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相互调换经营,以重新配置面积相当的耕地或宅基地。土地被互换或置换后,可以使农民的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得到改观,集中起来的农民以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餐饮、娱乐以及旅游商店等,使乡村旅游得到规模化发展。例如,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在坚持“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则,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原则”的两不变原则下,提出了“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土地流转新模式,截至2010年9月,虞城作为试点县已发展土地流转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户、5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19户、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71户,整合、优化了土地的潜力,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破解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为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土地租赁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租赁主要包括出租或反租倒包两种形式。出租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租赁给本村或外村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等从事生产经营,业主一次性或分期付给农户一定租金。反租倒包是指以乡村组织的名义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租金、期限统一承租,进行整合、规划,经调整、改造、建设配套,再反包给本村或村外个体、经营大户发展农业或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例如,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凌云村从200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先由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再由村集体与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新增耕地599.5亩,将腾出的135亩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基地+合作社+社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基地、农民和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以凌云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建成了4500亩集生产、展销、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西部花乡”综合性产业基地。赋有宁夏“甘草之乡”美誉的盐池县青山乡通过整体出租或股份合作的方式流转2 000亩休闲农庄,进行“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夕阳红”清新庄园建设,形成特色规模化生产。在该种模式下,衍生出一种新型的比农家乐、观光农业更为深入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即“市民农园”模式。“市民农园”模式是指在典型特色村镇中,将农民多余的良田、果园等土地通过出租或对外发包的方式流转给种植大户或旅游开发公司,在实现农业规模化运作的同时,建成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基地也可以将土地出租给游客,由游客自行种植或委托当地农民种植,收获的农作物由游客支配,也可以由合作社代卖。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对“三农”有感情的市民休闲问题,使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其寓教于乐的需求,形成一种城乡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土地股份合作制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以承包的土地入股为核心,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及多种形式的旅游服务。这种模式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有效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方法,市场化程度较高。在利益分配方面,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投入多得”的原则,实行按股分红、按劳分配、按投入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乡村旅游开发的成果,如景区门票的分红等。最终使农民与经营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旅游开发与农民致富和谐共生的景象。2006年,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扎什营村村民集体将200多亩土地承包给某家公司,实行土地入股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办了以种植、赏花、观光、休闲、采摘等为一体的油桃基地,经过四年的发展,油桃基地不仅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几个村村民的就业问题。

(四)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发乡村旅游的模式

该模式下的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户为主组建经营联合体,把原来松散的个体聚拢在一起,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实施“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宣传、统一分配”,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诸如“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开发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整理土地,统一配套旅游设施等,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村生产资源的附加值,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提升了资源的旅游价值。2007年6月,山东省青州市旅游局和王坟镇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在工商部门取得营业执照的“青州清风寨山楂发展专业合作社”。该社融合了旅游观光、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加工等多项功能,并对当地“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和整体营销。甘肃永靖县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1年,该县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5户,带动农户1.3万余户,其中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统一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再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产业,使农民收益大为提高。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区域经济特色鲜明,现已涌现出了许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之乡”。如燕子墩乡于2001年成立的枸杞合作社,目前共吸纳农户1350户,建成有2.53万亩的生态枸杞观光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采摘品尝,使全乡的乡村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土地流转政策下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与规制

乡村旅游要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产业目标,就必须坚持政府的扶持与规制。土地流转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要坚持“统筹安排”、“有限干预”、“均衡利益”的原则,从资金的投入、乡村旅游地方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从业者的培训等诸方面进行支持、主导、促进和监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向农民详细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尊重农民意愿与话语权,赋予农民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创建合理机制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对符合开发条件的乡村旅游用地通过政策引导、社区宣传、市场规范、资金支持等手段,引导土地流转的正态发展。同时重点扶持流转市场和土地仲裁等硬件建设和建章立制、人员培训等环节,扶持农民更好地完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改进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乡村旅游用地的规划与评价

乡村旅游在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合理开发、珍惜每寸土地”的原则,不断加强旅游用地规划与评价。在具体旅游用地规划的操作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结合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对乡村旅游开发地进行严格科学筛选,应本着不丢弃固有的地方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田园风貌的原则来合理规划。同时加强对“四荒”(即荒山、荒丘、荒沟、荒滩)的整治,保护当地特有的人居环境、自然风光,保持其原真性,如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村寨等。并科学地、前瞻性地结合旅游用地自身特点,确立一定时期内旅游用地开发利用的方向,对旅游用地进行时空上的优化组合,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乡村旅游顺利开发、持续经营。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政策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政府、企业、农民及合作组织等各类主体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各类模式自身特点及限制因素,在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各有偏重,对乡村旅游土地使用性质保障上的效用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为解决乡村旅游建设与农民争地的矛盾,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权益,应根据乡村各自特点,因时因地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在保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的改善,集中起的民居可作为聚居村落开展旅游接待,发展具有乡村民族特色的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土地流转可以在采取委托流转、互换等方法的同时,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并以价格杠杆推进土地向园区集中。总之,在“新农村、新旅游”思路的引领下,要采取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和合作开发模式,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极大地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四)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预知土地的增值效益,同时对相关土地法律和政策等缺少认知,加之缺少话语权,所以在土地流转的实践领域里难免会产生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不公正问题。农户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因此,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能够充分保障多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实现土地顺利流转的关键。例如,让土地流转后的失地村民以股东身份参与旅游利益分配。在旅游开发时,将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产权界定清楚后转化成股本,收益可以实施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国家、集体和个人可在旅游开发中按照自己的股份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等等。土地流转制度下,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应是始终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土地流转的出发点,以此保障农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健全和完善景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农户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如果政府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或者过于放任,都可能会对农民的利益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平衡好政府和农民各自的利益极其重要。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往往是一次补偿征收农民的土地,但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景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可持续生活的保障,是解决景区农民问题的基础。而较为有效的措施,首先是把景区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农村实际和财力状况,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就业安置等制度,特别要加快解决60岁以上及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而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从根本上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次,要特别强调和坚持农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餐饮娱乐、物流配送、旅游服务、产品推介等旅游经营中来,充分参与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在新形势下,还应加强对乡村旅游地农民的旅游产业教育,特别是法律意识、资本意识教育,使其具有维护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及乡村旅游经营意识,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权。第三,还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改变分散经营农户的市场弱势地位,引导和带领农民和社区合作组织的有效参与,并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控制力,使乡村旅游的收益能够得到均衡分配,确保全体成员共同受益,真正达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地区整体发展的目的。

乡村建设社会效益篇1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46号)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8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87号)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郑政文〔〕163号),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和谐交通”建设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就我区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区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小汽车出行比例继续增长,车多路少”矛盾凸显。乡村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不只是缓解乡村交通拥堵、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肯定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乡村交通中的优先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乡村公共交通发展步伐,切实提高乡村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公共交通与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大力发展乡村公共交通,依照乡村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资金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原则.改善乡村公共交通发展环境,基本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公共交通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平安、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一)年底完成玉发大道公交场站建设。

(二)年底在现有5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3条线路。营运里程由现在70.6公里达到100公里。

(三)年底完成公交站牌的更新、装置设计新颖与我区建设相协调的公交站牌;

(四)年底编制完成《市区乡村交通专项规划》

准点率达85%以上,五)年底公交车辆达50台(现32台)实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030%。建城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城区达50%,中心城区大于70%,乡村居民走出家门500米之内乘上公共汽车,换乘一次到达目的地。确立公共交通在区乡村交通中的主导地位,2012年乡村公共交通设施达到国家规范。

(六)根据我区新建改建道路发展情况和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

三、依法保证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

方便农村群众出行,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的通知》〔〕46号要求:引导乡村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服务的精神。以优先发展乡村公共交通为核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乡村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做好规划的实施及修编等工作。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统一编制我区城乡公共交通规划,积极引导乡村公交向农村延伸。努力构建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发展格局,实现乡村公共交通全覆盖。

已经投入使用的乡村公共交通场站等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对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审批、场站建设施工等,要优先预留、保证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尽快落实规划确定的乡村公共交通停车场、颐养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换乘枢纽站等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建设用地.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

四、加大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合理设置乡村公共交通首末站、枢纽站、综合停车场,加大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确保场站用地充分,满足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合理要求。

(一)加大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始终把乡村公共交通场站建设作为区级重点工程,投融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用地、拆迁、规费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倾斜。

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乡村主干道建设必需同步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将乡村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作为开发区、新建小区、大型商业网点、风景区以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必备基础设施.客流量巨大、普通港湾式停靠站难以满足要求的,还要设置多车道的深港湾乡村公共交通停靠站。对未按规定配套建设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验收。通过乡村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建设,确保乡村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不低于95%

(二)加快乡村公共交通枢纽站、首末站建设。重点加快玉发大道公交场站土地划拨、设计和建设的进度。同时要完善乡村公共交通专用通道相应配套设施和使用管理方法,加强专用通道管理,充分发挥专用通道的效能。

城区主要道路要逐步设置电子导乘预告牌。乡村公共交通转乘线路较多的停靠站设置触摸式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三)加快乡村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积极构建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提高乡村公共交通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吸引力。

五、加大对乡村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将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乡村建设投资计划。依照乡村总体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及乡村公共交通科技创新项目所需的资金,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和政府乡村建设投资计划。要在城区维护建设资金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共交通企业缴纳的乡村公用事业附加费即征即返,专项用于乡村公共交通车辆更新。乡村公共交通建设资金占乡村建设资金支出的比例应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逐年增加投入。

(二)科学合理核定乡村公共交通票价。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核定乡村公共交通票价。建立规范的乡村公共交通企业利息费用和政策性亏损审计与评价制度。对乡村公共交通因价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由区财政给予补贴。

(三)建立规范的补贴、弥补机制。对乡村公共交通企业因低票价和承担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伤残警察等免费乘车及学生和成人持月票乘车)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经区市政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审核,报区政府批准后,由区财政给予补贴和补偿。补贴资金要于当年足额拨付到位。

(四)扩大资金来源渠道。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用地.保证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营,经营收益用于弥补主业亏损。

(五)对乡村公共交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政策。乡村公共交通车辆免征车船税、过桥(路)费、公路客运附加费、运营车辆年检年审费、运营车辆养路费;乡村公共交通场站免征乡村基础设施配套费、乡村道路占用挖掘费、绿地占用弥补费;乡村公共交通企业免缴公路建设基金、运管费、残疾人就业保证金等费用。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经有权机关批准后可以免征。

六、提高乡村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一)优化调整乡村公共交通线网.对中心城区现有线网进行规划、调整,构建快线网、减少重复线路、调整支线网,与快线、普线形成科学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二)扩大乡村公共交通服务范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乡村交通主导作用的同时,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村镇的公共交通发展,构建本区行政区域内的大公共交通网络,年底实现乡村公共交通在区范围内的全覆盖。协商一致的情况下。

(三)改善乡村公共交通乘车、候车条件.改善乘坐条件。要加快车辆更新步伐,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大容量、低能耗、环保型乡村公共交通车辆,年不符合国Ⅱ排放规范车辆以倒计时方式全部淘汰完毕。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新购车辆达到国Ⅲ标准,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共交通体系。

(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公交企业优秀的目标。乡村公共交通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方向;要建立、完善和创新服务质量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和行车秩序;要认真履行有关公共交通服务规范,真正做到市民满意、政府放心”,实现乡村公交优先,公交企业优秀的目标。

七、建立健全行业监管制度

(一)理顺乡村公共交通管理体制。依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消除乡村公共交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确保乡村公共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二)实行乡村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制度。市政主管部门应与公共交通企业签订《乡村公共交通特许经营协议》.应明确其应承担的社会公益性责任、准点守时责任、社会效益责任和车辆更新降低污染的责任。严禁拍卖、无限期出让、重复授予乡村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经营者不得擅自转让乡村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

(三)加大乡村公共交通执法力度。依照《市区乡村公共交通管理方法》严格执法.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营运活动,维护乡村公共交通客运市场秩序。严格乡村公共交通企业经营服务管理,制定完善的相关考核方法,规范企业经营服务行为。

坚持乡村公共交通行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八、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建立乡村公共交通职工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乡村公共交通行业主要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高度重视和关心乡村公共交通企业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建立职工工资增长主要与其发生的社会效益相联系的机制。提高乡村公共交通行业职工的劳动收入水平,2012年年底前,乡村公共交通职工工资收入要逐步赶上并略高于我区社会平均水平,坚持乡村公共交通职工队伍稳定。乡村公共交通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工时制度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保证职工休假和休息权益,要按时为职工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平安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各种劳动维护和福利待遇必需予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