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12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1

一、评选范围

*市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的地区和企业。

二、奖项设置

评选活动设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节能先进企业、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节能工作先进个人。

三、评选原则

评选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客观、择优的原则。

四、评选条件和奖励形式

(一)节能目标超额完成奖。

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凡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按超额部分的节能量,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20元。其他区(包括*经济开发区)凡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的,按超额部分的节能量,每节约1吨标准煤奖励15元。

在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地区进行奖励的同时,对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未完成年度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按未完成的节能量每吨标煤罚款20元。其他区(包括*经济开发区)未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的,按未完成的节能量每吨标煤罚款15元。

节能奖励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统筹用于对节能降耗项目的投入,不得用于对政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未完成考核目标的区、县(市)政府,要及时将处罚资金上缴市国库;对未及时上缴处罚资金的区、县(市),由市财政局实施年终扣款。处罚资金纳入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按规定统一管理使用。

(二)节能先进企业。

对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制,并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在节能管理、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有重大创新,节能成绩突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达到85分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在各区、县(市)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60家(其中商贸旅游企业10家)为*市节能先进企业,由市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每家4万元的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节能降耗项目的投入。

(三)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对为完成全市节能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经区、县(市)推荐,评选出10个*市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由市政府予以表彰。

(四)节能工作先进个人。

对为完成本地区、本企业和本单位节能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的节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经推荐,评选出100名*市节能工作先进个人(其中企业人员80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20名),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并对企业的节能工作先进个人给予1000元/人的奖励。

五、考核标准

由市节能办制定具体考核评分标准,并每年组织一次对各区、县(市)政府和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的依据。

六、申报评选程序

市节能奖评选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市节能办负责。符合评选条件的单位、企业、个人可向其主管部门提出申报,由各区、县(市)节能主管部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推荐,并将推荐材料报市节能办。推荐单位要对推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市节能办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奖励建议名单,提交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报市政府批准。

八、奖金来源

节能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局在*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九、加强督管

加强对节能奖评选工作的管理。参评单位、企业、个人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参加评奖的资格;已获得奖励的,撤销奖项并收回所发奖金,5年内不得参加评选。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2

一、重要意义

工业是我县能源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重点耗能企业又是工业能源消费大户。2005年我县重点能耗企业总耗能394825吨标煤,占全县入统工业企业总能耗的93.38%。因此,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动全县节能行动的开展,打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顺利完成市下达给我县的能耗考核任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主要目标

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全县工业企业节能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12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9万吨标准煤。

三、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要求

(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企业要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配备专职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负责贯彻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对节能工作的各项部署。并对本单位的节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为企业节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各企业要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配备和管理通则》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做好能源统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要求在每季度开始前3天、每年的7月3日前及第二年的1月3日前将上个季度、上半年及全年能源统计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县工业促进办和县统计部门。

(三)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各企业要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的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并认真加以实施。各企业要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五个月内,将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报县工业促进办审核,未能通过审核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修改或补充,并重新提交。

(四)加大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各企业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五)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层层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对在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惩罚;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和责任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严格考核,节奖超罚,及时兑现。

(六)持之以恒,有计划有组织进行节能宣传与培训。各企业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通过张贴节能标语、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召开专题研讨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节能知识竞赛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宣传节能的重大战略意义;定期组织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对学习和培训的效果实施严格考核;组织好每年6月11—18日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县政府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并将此作为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建立节能联席会议制度,成员由发改局工业促进办、财政局、审计局等23个县直部门组成,工业促进办为召集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安排全县节能活动。并帮助企业解决节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和推动全县节能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督导,典型带动。县工业促进办公室年初代表县政府与各企业签定责任状,负责做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工作,对完不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督促,采取约束性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圆满完成;要积极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要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定期在重点耗能企业中推选若干“节能先进企业”和“节能先进个人”,对节能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对节能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在表彰和奖励的同时,总结推广先进企业节能降耗的典型经验,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对不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用能行为。

(三)搞好统计,明确奖惩。县统计局要加强能源统计,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信息系统及其官方网站,跟踪、统计、审核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及其相关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分析和汇总企业节能进展情况。会同县工业促进办于每年3月份在指定的宣传媒体上,公布上一年度企业能源利用等情况。对弄虚作假,不如实报送或不及时报送能源统计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企业,要视情节予以批评、通报、罚款。

(四)加强计量,细化检测。县质检局要依法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及能源计量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能源计量管理制度,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计量器具,督促企业定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等。

(五)拓宽融资,专款专用。县财政要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方面。重点支持一批节能降耗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优先支持提前达到节能目标企业的节能改造项目。研究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降耗,协调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低息贷款支持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生产和使用列入《节能节水产品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产品的企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3

(一)考核内容

1、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节能目标完成指标主要考核规模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该项指标为否决性指标,以各镇(街道)与区政府签订的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目标为准,未达到年度计划目标值即为未完成目标考核等次。

2、落实节能措施情况(见附件2)。

(二)考核办法

1、相应设置节能目标完成指标和节能措施落实指标,满分为100分。其中:节能目标完成指标为40分(其中40分为基本分,10分为加分);落实节能措施为60分(具体计分办法见附件2)。

2、对辖区内列入考核的重点用能单位,将在对各镇(街道)考核中按节能目标完成比例加扣分。其中:70%以上单位完成节能目标的加6分。50%-70%单位完成的扣2分;30%-50%单位完成的扣4分;30%以下单位未完成的扣6分。

(三)考核程序

各镇(街道)应及时将本辖区规模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年度能耗降低率上报给区工业经济局,并提交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由区工业经济局、区统计局牵头组织考核组对各镇(街道)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报区政府。

(四)考核结果

以区统计局公布的地区能耗指标作为定量考核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超额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79分)和未完成(60分以下)。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均为未完成等级。

(五)奖惩措施

1、各镇(街道)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将纳入区委区政府“两个社会”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2、由工业经济局、统计局将考核结果报区政府审定后,提交区委组织部,作为镇(街道)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镇(街道)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区有关部门将暂停该辖区内新建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和审批。

3、节能目标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和完成的镇(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并结合全区表彰活动进行表彰或奖励。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的奖励5万元人民币;考核结果为完成的奖励3万元人民币。

4、对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镇(街道)予以通报批评,并要在考核结果公告一个月内向区政府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工作措施,并抄送区工业经济局、区统计局。整改不到位的,由区监察局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该镇(街道)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考核对象

(一)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二)与区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年耗电300万千瓦时以上非工业用户(见附件1)。

三、对重点用能单位考核

(一)考核内容

1、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节能目标完成指标主要指规模上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及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以上非工业用户单位万元营业额能耗降低率。该项指标为否决性指标,以各重点用能单位与区政府签订的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目标为准,未达到年度计划目标值即为未完成目标考核等次。

2、落实节能措施情况(见附件3)。

(二)考核办法

相应设置节能目标完成指标和节能措施落实指标,满分为100分。其中:节能目标完成指标为40分(其中40分为基本分,10分为加分);落实节能措施为60分(具体计分办法见附件3)。

(三)考核程序

重点用能单位的考核由区工业经济局、区统计局负责组织。重点用能单位应于每年1月20日前向区工业经济局提交上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由区工业经济局、区统计局牵头组建评价考核工作组,负责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报区政府审核后,并向社会公告。

(四)考核等次

以区统计局公布的地区能耗指标作为定量考核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级:超额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79分)和未完成(60分以下)。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均为未完成等级。

(五)奖惩措施

1、对节能目标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和完成等级的重点用能单位,依据《关于印发*区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路政发〔20*〕44号)文件精神给予表彰奖励。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4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市节能降耗工作的严峻形势

节能降耗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万元GDp能耗下降4.7%,200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14%,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也是一个硬指标,一票否决性指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已全面铺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节能降耗工作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合力;企业能源计量、统计工作滞后,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做;有些基础数据、档案不够健全,各级各部门资料还要进一步衔接,有些口径还需进一步统一。因此,迎接省上考核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奖惩,强力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市上已经按照《陕西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各重点用能企业要高度重视,按照《咸阳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方案》的要求和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做好自查工作。对现有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目标责任考核资料,按时上报市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和节能专项资金,对在节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重奖,对各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引导和支持。市上今年已出台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准备了节能奖励资金。8月份,市节能办将根据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兑现,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今后的节能减排考核要建立常效机制,要制度化、规范化、奖罚明确,不仅要重奖重罚,更要实现一票否决,考核指标还要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促进我市经济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领导,紧密协作,全面做好迎接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省上安排,省节能降耗考核组将于6月下旬到我市,准备工作任务很重,时间很紧。会后大家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各自分工,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两名副市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市级各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本行业、本领域的节能资料汇总工作,主动与市节能办公室沟通协调,汇集情况,共同做好工作,对关键性指标要加强与省级部门的跟踪协调,盯紧看牢,确保不出问题。承担节能工作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按时按质地完善相关资料。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5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以2005年可比价计算),年均下降4.50%以上;全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3%以上,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3%以上;重点耗能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培育50家节能示范单位。

(二)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依法监管为保障,坚持节能降耗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相结合,坚持控制源头与存量挖潜相结合,坚持依法监管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公众主动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积极营造有利于推动节能工作的良好环境,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

(一)强化工业节能。推广一批先进成熟实用技术、工艺、装备,提升发展一批节能型企业,淘汰一批落后工艺装备,关停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突出抓好建材、印染、电力、金属压延加工、化工、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组织实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引导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引进。重点抓好工业锅炉、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成品油、电机调速、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引导用热企业集聚到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或工业功能区,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二)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按照节能标准组织建筑项目论证、设计、施工,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加大现有宾馆、饭店和政府、商业大楼等公共场所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倡导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重点推广太阳能与建筑物一体化设计,全面实施建筑节能50%标准。到“十一五”末主要城镇建筑节能65%标准实施率达到50%以上,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率达到30%。

(三)加强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通过运力结构调整、大吨位货车和标准化船型的推广,发展公共交通与现代物流集约配送,降低运输能耗;鼓励使用醇醚类、燃料电池等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交通工具,倡导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排量汽车,加快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十一五”期间,各类机动车船的能效提高5%,实现节约和替代石油制品10万吨。

(四)引导商贸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居民住宅中提倡采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和太阳能,大力推广使用半导体灯、双端荧光灯、自镇流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节能灯及其照明系统。争取到“十一五”末,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分别比2005年下降20%、18%。

(五)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装备,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推广“畜禽养殖——沼气——作物”模式,推进太阳能光伏治虫技术和秸杆气化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

(六)推动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节能。各级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带头节能,努力成为全社会节能降耗的表率。以节电、节油为重点,抓好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物空调、照明系统改造和公务车节能,努力降低机关用电总量。严格执行政府节能目录采购,优先选购节能产品、节能材料,带头采用声控照明技术,率先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低能效设备和产品。

三、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立足节约能源推动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能源浪费。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积极推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服务标准,创新服务产品,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竞争能力,尽快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信息、科教、文化等知识型服务产业,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娱乐、旅游及生活消费型产业层次。

(三)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改建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指标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标准,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限期淘汰不符合能耗标准的在役机电通用设备。凡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和停止供电;凡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对高能耗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四)优化用能结构。创导科学、依法、诚信用电。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提高天然气应用比重,积极推广煤炭气化燃烧技术。

四、着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一)加强节能技术攻关。各级政府要把节能作为科技投入的重点,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新型照明、节能空调、建筑保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对高效能工艺技术、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加快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加强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定期编制《节能及清洁生产导向目录》,引导企业重点应用节能新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对传统工艺、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推广变频调速、纯低温余热发电、炉窑煤炭气化燃烧、灯光节电器、太阳能集中制热、冰蓄冷空调、地源热泵空调、空气源热泵等节能技术(产品)。抓好一批节能型和清洁型示范企业(项目),树立节能典型,整体提高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三)加大耗能设备工艺更新改造力度。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耗能设备工艺更新改造计划,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替代传统工艺、生产设备。组织实施燃煤工业锅窑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工程,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拆除集中供热有效范围内的现有工业锅炉。

五、强化节能管理

(一)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组织实施能源审计,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并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每季度公布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指标完成情况;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平衡测试和节能专项检查等工作,指导企业做好节能方案;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各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任务书,加强指导、监督、服务和考核,并辅之一定的奖罚措施。重点用能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强化基础工作,设置能源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二)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统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布各县区万元GDp综合能耗及降低率等指标完成情况;每半年公布各县区万元GDp电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完成情况。

(三)大力推广节能管理新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节能新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探索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及时向社会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管理和政策等方面信息,加强对重点节能降耗行业、企业及产品的跟踪指导,组织开展技术推广交流活动,举办节能产品推介会和节能产品展示活动。

(四)加强能源执法监管与能源监测。加强节能管理队伍建设,充实能源执法监管力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年综合能耗100万吨以上县区要建立健全能源利用监测(监察)机构,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保障执法监管经费,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测。积极创造政策条件,支持和鼓励有实力和资质的投资者和专业人员进入节能技术服务市场,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提供节能项目评估、设计、融资、施工、运行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推动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改善。

(五)进一步健全统计和计量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充实统计队伍力量,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统计部门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统计资源,建立能够科学反映各地区、各行业能耗水平,并与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相衔接的节能统计体系。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实行下管一级,力求数据真实可信。有关涉能主管部门要加强本部门能耗统计工作,依法及时向统计部门报送有关能耗数据。统计部门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能源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能耗数据。有关部门要把实现节能指标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

质监部门要依法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督促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狠抓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校准,强化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和管理,引导企业全面建立能源计量检测体系,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和计量管理水平;依法加强已实施能效标识的产品监管工作。

(六)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联审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应当包括合理用能的专题论证或节能篇(章),对高能耗项目实行合理用能审查,对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备案,对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中,要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一)加大政府节能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的支持力度,在编制预算时要安排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节能服务平台建设和先进节能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的运作等所需费用,形成支持节能的稳定资金渠道。建立市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专项支出。各级政府也要根据财政情况,安排相应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

(二)拓宽节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金融主管部门的联系,向社会和金融机构推介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节能项目,推动和引导社会各界对节能降耗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大节能技改投入。鼓励担保机构对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担保。

(三)强化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对在节能管理、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重点用能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奖励办法,对节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车间、班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资金计入工资总额。

(四)充分发挥企业节能的主体作用。各类企业要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和省的节能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重视本企业节能工作,在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重点用能企业应加强能源管理,编制节能降耗行动方案,落实能源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节能目标,逐级考核,定期向政府统计部门和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以及宣传培训等。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分管市长牵头,宣传部、农办、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统计局、质监局、农业局、贸粮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旅游局、教育局、科技局、卫生局、建设局、交通局、电力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单位的节能降耗协调会议制度,设立**市节约能源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市发改委要强化综合规划,制订完善产业政策,探索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实施差别电价;市经委要做好市节能办的日常工作,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督促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市财政局要落实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农业局要做好农村新能源的开发、推广应用和农机的节能工作;贸粮局负责做好煤炭、成品油的供应和商贸流通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市机关事务局要指导督促各级机关落实节能措施;教育局负责将节能常识列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督促中小学校采取节能措施;市科技局要加大对节能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技术创新资金优先给节能科研项目;卫生局负责抓好医院的节能降耗工作;市建设局负责做好建筑节能规划,组织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领域的节能工作;交通局负责做好车辆、船舶的节能工作;电力局负责电网结构优化,降低电网电力损耗,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各县区、居民社区、村委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节能降耗活动;各行业协会要组织开展节能经验交流活动,电力、建材、纺织行业要组织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上述及其他相关部门都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抓好本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各县区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节能工作网络。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6

一、积极推进“十百千”节能行动。围绕10大节能工程,支持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开展以余热余压利用、集中供热、变频调速技、系统能源优化等为主的节能技术改造。省每年扶持100项左右节能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促进全省节能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大力推进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各重点用能单位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加强企业用能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认真推行清洁生产。

二、淘汰不符合能耗标准的设备和装置。认真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省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浙经贸制造〔2005〕858号)和《*省建设工程淘汰和限制使用技术产品目录》(建设发〔*〕184号),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号),淘汰高耗能发电机组,按期完成我省“十一五”小火电关停计划。淘汰不符合国家和省强制性能效标准的锅炉,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锅炉,分批拆除集中供热范围内的锅炉。进一步抓好水泥机立窑、砖瓦窑拆除工作。认真落实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等相关制度。

三、依法关闭整改无望的企业。结合“治旧控新”和标本兼治的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对存在严重违法用能行为并拒不改正的企业,对整改无望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不按期淘汰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对属于“十五小”和“新五小”的企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和停止供电,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属无证生产的企业,依法进行强制性关闭。

四、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建立高耗能行业准入制度,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禁止投资建设各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耗能项目。凡需国家批准的项目、省内年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及以上(或年新增用电300万千瓦时及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和验收。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建立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省经贸委要会同发改委、建设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抓紧制订具体管理办法。各地、各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将项目的能耗水平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五、加强电力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发电排序调度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余热余压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优先安排低煤耗、低排放机组发电,逐步采取“上大压小”的措施,鼓励发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定期公布发电和热电企业综合能耗指标,实施发电企业用能效率、热电企业供热水平与机组发电量计划挂钩管理。电力企业要制订节能降耗考核办法,努力降低能耗。坚持有序用电、节约用电并举,加强需求侧管理,利用价格杠杆挖掘低谷用电潜力,推广冰蓄冷等负荷转移技术,促进用户用电负荷移峰填谷。加快电网建设,优化配电网供电范围。进一步推广应用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终端电压质量和功率因素水平。

六、严格建筑节能规范管理。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安排,根据能源环境等要素的承载能力制订建设规划。新建公共建筑必须符合节能设计标准。在项目的设计、建造或改造中,要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使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材料。既有公共建筑,要积极制订公共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高能耗的既有公共建筑要逐步进行节能改造。依法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质监、监理、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方案及措施的专项审查管理,强化参建各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对未经节能专项审查或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不予立项,不准开工、验收备案、销售使用和评优。建立完善建筑能耗统计和建筑能效标识制度。

七、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新型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落实禁止粘土砖生产和使用的法规政策,深入开展对粘土砖瓦行业的整治。加快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发展以工业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建筑渣土、煤矸石、江河湖海泥、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降低万块标砖综合能耗。

八、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引导运输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促使运输企业调整经营结构,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模式的有机衔接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发展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优先发展城乡公共、水运和轨道交通,提高运输效率。鼓励企业发展重型、厢式化运输车辆和大吨位、特种运输、专用运输船舶等节能先进运力,推行内河标准化船型,降低吨公里运输能耗。鼓励使用醇类、燃料电池等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交通工具,倡导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排量汽车,加快交通领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立重点运输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定点报告制度。

九、积极推动农村节能。研究制订农村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管理办法。加强农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户用沼气池。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快实行拖拉机报废更新制度。

十、抓好机关、事业单位节能。县级以上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制订本级机关单位的能源消耗定额,建立能源消耗考核制度,努力降低机关单位建筑面积和人均能源消耗。切实落实国家三部委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2004〕185号),禁止采购淘汰类用能产品和设备。严格执行公务用车

配备标准,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油耗、低排放环保型车辆。

十一、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有关部门要按照室内温度有关标准,加强监督检查。

十二、加强能源统计体系建设。加快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能源统计制度建设,完善省级能源平衡表编制方法和市级全社会能耗测算方法,加快建立能够准确反映各地区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能耗统计,做好主要产品单位消耗统计,积极推行重点用能单位网上直报制度,建立并完善数据审核和评估制度。

十三、加快能源标准化体系建设。落实《*省资源节约地方标准制订计划》(浙质联发〔*〕17号),加快制订和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生产能耗限额标准以及重点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建立健全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和节能管理标准,研究制定建筑节能材料、节能建筑评价和工业建筑节能标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准入,加大对节能降耗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保证节能降耗标准的实施。

十四、强化能源计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快社会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加大能源计量先进监测技术和装备的投入力度,提升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的在线检测能力。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增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用机制,企业能源统计、考核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检测记录,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十五、切实加强节能执法。各级经贸部门要加强本地区能源监察执法体系建设,建立节能执法稽查制度;要与发改委、质监、建设、环保等部门建立节能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节能执法综合能力和水平。各级能源监察监测机构要加大节能执法稽查力度。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强化对生产和流通领域能源类、节能类、耗能类和替代能源类产品的监管,建立节能产品质量公告制度,对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十六、完善节能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建立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价格机制。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省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高耗能企业进行甄别和分类。对经认定属于淘汰类、限制类的高耗能企业和其他能耗超标企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认真督促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对其用电实行加价。

十七、积极培育节能市场服务体系。加强节能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支持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各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做好行业节能管理、技术推广、宣传培训、信息咨询等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扶持。鼓励建立节能服务投资担保机构。鼓励用能企业广泛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实施节能改造。培育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市场。

十八、实行节能奖励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对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节能奖励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7

近年来,金融危机冲击,钢铁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冷钢秉着“我们不能左右市场,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工作”、“办法总比困难多,竞赛推动降本增效”、“不以降低员工工资来降成本,而要以降成本来提高员工工资”的工作理念,狠抓内部管理,扎实开展降本增效劳动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全员的干事创业热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企业达到了“别人小赚我大赚、别人保本我有赚、别人亏损我不亏,别人大亏我少亏”的较佳状态。

高层重视,工会搭台,全员参与

为确保竞赛顺利开展,公司领导专门召开专题会研究、布置劳动竞赛工作,公司工会把竞赛工作做为融入中心起作用的重要载体,加强组织和领导,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制订劳动竞赛方案。各二级单位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竞赛实施考核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竞赛控制、组织网络,将竞赛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

竞赛中,扎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举办形势任务教育、忠诚企业等专题讲座,在报纸、电视、广播、板报等媒体开辟“挖潜增效降成本”专题、专栏,营造劳动竞赛氛围,并通过每月一次的党群工作联席会对竞赛活动进行讲评,推进各单位的劳动竞赛活动,每年还对劳动竞赛进行总结表彰,发现典型,鼓励先进,掀起为企业做贡献,你追我赶的竞赛热潮。今年元月5日,冷钢召开创先争优五项竞赛“星光璀璨”表彰大会,让劳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93个一线生产操作岗位明星、技术能手、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走上自己的“星光大道”。在冷钢,每一个员工都自觉地参与各种劳动竞赛活动,每个员工都有了“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去做”的良好习惯,形成了一个员工就是一个降本的主体,一个岗位就是一个节约的平台,一道工艺就是一个开源的环节,一个部门就是一个节流的闸门,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创效的宝库的良好局面。

创新形式,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冷钢劳动竞赛不断创新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以降低成本消耗为目标,重点开展主要成本消耗指标竞赛和稳产高产竞赛,同时,发挥基层班组作用,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岗位创新等活动。竞赛坚持全员参与,把基层一线班组做为竞赛的主体,对完成竞赛指标的单位、班组实行按月考核奖励制度,今年1-9月份,公司就兑现劳动竞赛奖励150万元。

2012年,冷钢劳动竞赛做到了五个结合:一是与降低主要成本消耗指标相结合,主要对炼铁厂、炼钢厂、棒线厂、动力厂、板带厂、修造公司等主体生产单位的主要成本消耗指标进行考核奖励;二是与开展班组经济核算评比竞赛相结合,通过按季考核、年度评比,提高班组经济核算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了全员的成本意识;三是与开展稳产高产生产竞赛相结合,把重点放在高炉、烧结、球团、炼钢、发电、轧线等项目上,对月产破历史纪录和连续3个月稳产高产的项目,公司工会及时到现场进行奖励;四是与开展小改小革活动相结合,鼓励员工岗位创新,发动员工积极参与提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活动,对有效益的小改小革项目每年公司工会都予以评比奖励,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创新能力;五是与安康杯竞赛相结合,扎实开展安康杯优胜作业区、优胜班组评比竞赛活动,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在冷钢工作是美丽和健康的,同时,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近两年,公司未发生一起重大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降低了安全成本。

讲究特色,全面开花,注重实效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8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出席颁奖大会时讲话指出,做好节能工作,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能产品,既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内容,也是“调结构、上水平”的重要抓手。要以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为契机,继续加大节能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解振华指出,前三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0%以上,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加。但是,节能降耗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加大《节约能源法》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开展节能法培训;树立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能的舆论氛围。

二是制定《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标准。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条例》、《节能表彰奖励办法》等。制(修)订有关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三是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利用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投资、财政奖励资金等加大对重点节能工程的支持力度。

四是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修订《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开展千家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五是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节能工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继续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扩大实施产品种类。

六是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继续加大节能灯推广力度;研究制定利用献身政资金推广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电机和清洁能源汽车政策。

七是研究完善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利用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为根本途径,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进、依法监督、机制创新,全面构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和群众主动参与的节能降耗工作格局,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我市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3.8%,平均年降5.3%。按照这一目标:

——2007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96吨标准煤;

——2008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85吨标准煤;

——2009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75吨标准煤;

——2010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66吨标准煤。

二、工作重点

(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降耗。一是积极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加工业、矿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积极谋划一批节约能源的战略支撑项目。要大力发展菱镁、滑石的深加工项目,提高矿产品的深加工率;要大力发展精品钢材加工项目,提高精品钢材的生产能力;要大力发展名优纺织服装加工项目,促进纺织业的全面提档升级,通过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节能降耗。三是严格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设备。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减量、循环、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从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五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分行业集聚关联企业、优化企业协作流程、建设园区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促进企业间资源能源循环式利用,园区内要实现集中治污、集中供热和集中供气,形成整体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

(二)加快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和创新。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促进老企业的节能降耗;二是提高节能降耗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节能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可再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作,通过自主创新,促进节能降耗;三是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和能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三)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降耗

1、强化工业节能。突出抓好镁砂、钢铁、印染、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工作,要分行业制定节能降耗目标,并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

2、积极推进建筑节能。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新建民用建筑要严格实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并根据我市实际尽快提高到65%的标准。同时,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提高保温节能水平。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逐步禁止实心粘土砖生产,“十一五”末,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要达到60%以上。

3、加强交通运输节能。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和节能型运输体系,提高营运能力和水平,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和报废车辆,鼓励发展和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小排量车辆,积极推广和使用车用燃料和清洁燃料汽车。

4、推动商业和居民节能。公共建筑设施、宾馆、商厦、超市、写字楼、居民住宅等要推广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技术和产品。公共建筑内的单位要严格控制室内空调设置温度,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

5、抓好农村节能。要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用机械,大力发展沼气、秸杆气化、大中型畜禽养殖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等,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6、推动政府机构节能。推进实施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和绿色采购,加快政府机构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加强办公设备和车辆用油节能,实行经费包干,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费用支出。

(四)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加强对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要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任务书,按“十一五”降耗23.8%的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定期公布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特别是根据国家、省制定的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意见的要求,对被列入鞍山市考核的重点企业,要认真开展能源审计,制定节能规划和措施,相关部门和镇区要按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加强对其监督和考核,确保节能目标按时完成。其它企业也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强化基础工作,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企业内部节能激励机制,实行节奖超罚。企业要积极开展节能改造,淘汰高耗能工艺、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五)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要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督和考核,不断建立和完善“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管理长效机制,对浪费资源、浪费能源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严肃处理,使节能降耗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今后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必须对合理用能篇(章)进行评审,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及批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节能标准和规范的,不得投入使用。对擅自批准违规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六)加强节能降耗政策引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节能降耗的优惠政策,在全市逐步建立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对重点节能降耗项目,市政府在用地、用电和资金上要给予重点倾斜,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其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地方财政要加大对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加快促进节能降耗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配套服务。

运用价格、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调控手段,激励和引导能源合理消费。凡政府采购和财政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确定的节能产品和技术目录,优先选用节能产品、技术、材料和设备。各相关部门和节能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组织体系

1、成立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王潜担任,副组长由相关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局。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节能降耗指标分解、考核、评价及协调和监督工作。各镇(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强化对本行政区域内节能降耗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要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2、组建市节约能源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市经济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调入。具体负责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监测和考核,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和监督,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论证情况,用能设备情况,公共设施用能情况,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国家和省节能标准、产品限额、主要耗能设备能耗限额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节能降耗考核体系

1、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建立能够反映本区域能耗水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统计体系,强化能耗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

2、各镇(区)工业办要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各镇区要下达能耗考核办法,对重点耗能企业、重点耗能设备、重点耗能产品要逐年下达能源消耗定额指标,并建立奖惩措施,定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3、实施公报制度。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公布一次各镇(区)、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

4、将各镇(区)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镇(区)刚性指标进行考核。

(三)加大节能降耗的执法监察力度

市节约能能源管理办公室要强化节能监察执法工作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要加大对高耗能企业、工艺、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措施,对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或不按期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工艺、设备的企业,市节能降耗办公室要依法依规责令其限期整改、停产整顿或予以关闭,或采取吊销生产许可证、限电和停止供电等强制措施。

(四)制定出台节能降耗扶持政策

1、市政府将制定出台对新上节能项目的鼓励扶持政策和标准,加大在土地、资金、用电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同时,市经济局要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国家、省和鞍山市技改财政贴息资金。

2、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结合科技经费的使用,对主要用于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给予适当补助。

节能降耗奖励办法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会议精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主线,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突出抓好节电、节水、节气、节油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树立节俭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

(一)建立全县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及有关制度和规范。

(二)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提高公共机构全员节能意识,推广普及节能知识,使节能成为公共机构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

(四)20*年公共机构用电总量比上年度下降8%。

(五)以20*年为基数,到2010年实现以下节能目标:

1、公共机构节电率达25%;

2、公共机构节水率达25%;

3、公共机构节气率达20%—30%。

三、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重点

(一)节约用电

1、用电要分户、分部门、分类计量。

2、空调系统节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并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非工作时间、节假日不开空调;提倡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加快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和改造工作,切实降低空调耗电量。

3、照明系统节电。各公共机构所有办公场所全部使用节能灯具,鼓励利用自然光照明,除阴雨天气外,原则上白天不开照明灯具;夜间加班后要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对公共区域进行照明控制改造,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机关办公区及办公楼公共场所照明限时开启、间隔开灯,关闭不必要的夜间照明;除重大庆祝活动外,一律关闭景观照明。

4、办公设备节电。计算机、打印机、复印及传真等办公机具不用时,应随时关闭;在长时间未使用以及下班后,要切断电源,减少待机消耗;办公室无人时,要随手关闭饮水机电源,严禁使用电炉、电热壶等大功率电器。

5、电梯系统节电管理。设有电梯的单位,要限制开启数量和时间;设置三层以下(含三层)停开电梯;节假日除工作需要外停开电梯。开展电梯智能控制改造,降低能耗。

(二)节约用水

1、强化节水意识。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维护和改造,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针对不同用水项目,千方百计实行水的梯级、循环利用,切实做到节约每一滴水,使机关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强化用水管理。坚决杜绝长流水,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在满足使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三)节约办公耗材

1、降低纸张消耗。进一步推进办公自动化,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共享信息资源;进一步精简各类会议文件、简报和材料,提倡传阅文件,减少复印,压减数量,杜绝浪费;要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避免重复打印;提倡双面用纸。

2、合理配置办公设备。制定办公设备配备标准,严格控制办公设备采购,严禁超标配置;清理利用率不高、长期闲置的办公用房。

(四)节约煤、气

各公共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锅炉系统的节能使用和节能改造,充分燃烧,足额产气。要及时维护供气管道,堵塞跑冒滴漏,提高供气管理水平,优化热源运行模式,提高热用效率。

(五)车辆节油

各公共机构要严格执行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进一步降低燃油损耗。建立完善本机构公务车辆档案,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定期对公务车油耗情况进行公示。严格执行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的规定,大力倡导和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四、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保障措施

(一)完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

按照《条例》规定,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加快推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制的建立。理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节能降耗工作中与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快建立县级公共机构节能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积极协调、推进我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加强对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切实搞好节能规划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各公共机构,要于年底前制定完成本单位“*”后两年节能规划,并在2009年1月底前报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明确“*”期间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目标,对节能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综合布置和具体安排,把节油、节电、节水、节气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并做好与国家有关政策和本级节能专项规划的衔接。同时,要根据节能总体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节能计划,明确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做好备案,切实增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有序性和计划性。

(三)严格实行节能目标管理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明确公共机构责任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把节能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公共机构责任人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按照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指标,并根据各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公共机构,明确节能责任。

(四)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和监测体系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费计量和统计制度,督促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加快建立能耗监测体系,搞好对能耗数据的采集、监测、诊断和分析。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各公共机构要在尽快完成20*年至20*年前三季度的能耗统计报告工作,并于12月4日前上报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上报市节能办。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公共机构要于每季度末将本单位、本糸统能耗情况汇总上报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制定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开展能源审计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综合水平和特点,逐步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2009年年底前要制定完成行政单位能源消耗定额,2010年年底前要制定完成所有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要加强对公共机构执行能源消费定额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超出定额使用能源的,应要求其做出说明,并责令整改。要督促各公共机构依法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对本单位用能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能耗水平高或者用能量大的重点用能单位,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进行能源审计,推动其改进用能管理,降低能耗水平。

(六)抓好公共机构节能的技术推进工作

一是抓好用电设施设备的节电改造。加强办公照明节电,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2009年年底前,全县公共机构要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开展公共区域照明控制改造,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逐步安装自动控制开关;加大节能办公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力度,加快淘汰高能耗办公设备,从2009年起不再采购能效标识2级以下的办公产品。二是抓好公共机构建筑节能。鼓励专业节能服务机构为公共机构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管理等服务。三是抓好公共机构车辆节油。积极推广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淘汰高油耗、排放超标的汽车,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定期对公务车油耗情况进行公示。四是抓好公共机构节水节气,通过改造设施,推广使用节水、节气器具和设备,减少能源损失,提高能源效率。

(七)加大节能和绿色用能产品的推广使用力度

认真抓好节能产品、设备清单内节能产品的采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集中采购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对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国家有能耗限额标准的品目,严格按要求采购。强化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节能和环保产品的扶持力度。对使用节能产品的,将给予一定奖励。

(八)广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活动

各公共机构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的规定,星期一至星期五停开公务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各公共机构还要组织节油、节电、节水、节气等节能技术培训,普及节能技术,提高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把节能变成自觉行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风尚。

五、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教育

(一)加大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节能降耗的社会氛围。组织公共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自觉性。同时以开展世界水日、无车日等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公共机构全员节能意识。

(二)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利用公共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印发宣传标语和信息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相关知识,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使节约意识深入人心,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让节约成为广大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开展能源体验活动,提倡机关各级领导干部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徒步上下班,夏季上班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机关单位每周少开1天公务车。使各级领导和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切身体验到能源短缺给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和众多不便,从而使大家增强忧患意识、节能意识、节俭意识,更好地带头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管好资源,当好表率,作好示范,推动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六、严格考核奖惩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是深入贯彻“*”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县各公共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节能降耗的各项工作落实。要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对目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单位年终给予通报表扬,实施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照“一票否决”的有关规定,取消该单位及该单位负责人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七、组织领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