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地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8:09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1

1.1旅游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于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旅游业带动作用大,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1.2旅游产业是四川省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把四川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其中,旅游业在中国西部的排头兵优势更加突显。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基本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更加鲜明,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更为优化,基本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

1.3四川旅游学院重点培养旅游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目前四川旅游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10%,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仅有1000余人,因此旅游类本科人才与市场需求相比十分短缺。未来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文化内涵的从业人员。四川旅游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当保留特色专科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以管理学科为重点,工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突出发展旅游、食品科学、休闲体育和语言与艺术类专业,是一所特色鲜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其中,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发展的主要专业之一。

1.4加快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重大课题。高校应把实践育人落实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避免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必须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研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用亲身的实践和案例去启迪学生的思考、查找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为找到满意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m。

2.基地建设的基础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蠃、共同发展”的原则,四川旅游学院与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岭雪山公司”在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目前双方已经在学生实训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环节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学院每年参与该公司实训的学生有200多人,从事导游、景区管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会务接待、运动项目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在实训中,学生们虚心好学、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好评。部分学生因为表现优异,毕业之后直接到该公司就业。据统计,近三年来四川旅游学院共有136名学生毕业后到西岭雪山公司就业,主要从事游客接待、滑雪场运营、餐饮管理、计划调度、安全保障、市场营销等岗位的工作。同时,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依托独特的师资优势和专业优势,与西岭雪山公司共同成立了‘‘西岭雪山旅游资源开发与实践教育工作室”,定期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到该公司锻炼,增加行业经验,共同开发项目,整合行业资源,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取得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基地建设的思路及目标

3.1建设思路

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主题,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引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合作的新方式,充分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优势。因此,在实践教育体系方面,满足“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的递进式学习规律;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联合实践单位开展综合能力测评;在指导教师培养方面,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共同组成,并不断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践教育成果方面,让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从课堂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课堂0。

3.2建设目标

第一,创新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机构,双方单位负责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西岭雪山公司的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育模式。第二,重视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强、团队意识突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人才。第三,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在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突出旅游特色教育目标,增强高校和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加强对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营的研究,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从培训从业人员到标准制定,从服务景区到项目开发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蠃。

4.基地建设的模式一一“四、三、二”模式

所谓“四、三、二”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抓好“四大建设”,做好“三个保障”和打造“两个平台”。

4.1四大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体系要抓好“四大建设”。一是条件建设,根据学生实践教育需要,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二是教材建设,撰写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本科专业教材。三是课程建设,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四是师资建设,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等任务。

4.2三个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形成“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架构。二是资金保障,由四川省教育厅拨发,已立项的“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经费将全部用于本基地建设需要。三是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双方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按制度办事,认真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4.3两个平台

一是打造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即在校内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巩固专业水平,夯实专业基础。二是打造综合实践能力运用平台,即在校外旅游企业中通过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强化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掌握在激烈竞争中有效生存发展的多面能力和素质[4。

5.基地建设的内容

本基地将重点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机构,健全基地管理规范,将实践教育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对学院旅游类管理专业构建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搭建学生课外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课程建设

5.1.1课程体系

在与西岭雪山公司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过程中,参照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旅游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从实际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出发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旅游企业生产实际。

根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将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中国历史文化’“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实践课程主要使学生接受旅游类公司的岗位职能、安全教育、具体办事章程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并最终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培养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际交流和表达能力及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得以应用,今后就业就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5.1.2专业精品课

重点对“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骨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课程进行专业精品课建设,即由旅游系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合理使用基地建设资金,对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建成后的专业精品课程可利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在线讨论、交流等互动功能,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

5.1.3精品教材

认真总结由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的体现课程改革成果的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使用效果,对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撰写和出版。拟出版的精品教材包括《旅游景区管理》《景区讲解实务》《滑雪场运营及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休闲运动服务及管理》等。

5.1.4教学资源素材库进一步完善

拟在学院环幕模拟实验室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内增加教师授课所用的教学素材软件和可视化教程,如西岭雪山立体游览线路、映雪酒店前厅及客房服务模拟软件等,从而使教师可使用的实践教学素材更加丰富。

5.2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出一批综合素质高、实践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人员组成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即从企业师资和学校师资两方面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

5.2.1企业师资建设

充分发挥西岭雪山公司优秀企业员工的作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从业者、技术专家和行业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协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承担校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践和顶岗实习等任务。同时学校提供条件,对西岭雪山公司兼职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2.2学校师资建设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旅游类教师培训,到旅游企业、景区参加实践锻炼和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

“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校内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的制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熟悉工作过程,参与项目开发,搜集编写实践教学案例。其次,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进修、在职学习、国内外实习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支持和鼓励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语言训练,以确保可以从事双语型的课程教学0。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2

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

基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建设思路应是通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展开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应是:一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笔者从人才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结合近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从目标与规格、体系与标准、方法与资源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路径。

(一)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调研: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对应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未来专门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以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某专业、高职层次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研结果,科学总结,严谨论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最终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要求。

(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对课程建设在具体设置的课程模块以及结构的组合的原则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及将工作过程转化到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都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课程构建的路径基本趋于一致――采取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头脑风暴)或是现场工作观察记录法等方式对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及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每项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即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进行整合或者分化,序化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提出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三)基于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资源

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视角转向教学视角,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高职生“往往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更善于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通过有形的实践获得职业能力的建构,这就需要行动来践行,在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出建立“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念。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上强调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3)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5)教学资源上除了双师型教师要求之外,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实现“实训室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通过上述路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更需要厘清变革的影响因素,科学有据地实行动态优化,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适时有效。

(一)动态优化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层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方式。如:(1)基于市场层面“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学生层面,“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3)基于组织实施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笔者试图以学校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岗位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行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岗位,(2)由于行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内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维度,多层面,为了更好地厘清学校内部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可以从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说就是师资、生源、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实训环境等等,而这些正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实施对象以及实施条件。相对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来讲,内部因素如何组合与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才是促使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主要作用力。

(二)动态优化的方式

正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的问题,才需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动态优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更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本市相关教育专家访谈与兄弟院校调研,笔者获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实施1年后需要进行微调,实施3-5年后需要重新依据专业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路径实施全面的调整。而优化改革的方式则是学院进行顶层设计,专业部系主导具体实施,多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具体优化方案则应结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手段来实施。

1.全面调研,整体调整

一般来说,针对外部变化可能会涉及较大变动,多在三年即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后进行全面调研、整体调整。针对上述外部因素的两方面原因,势必要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收集行业与岗位的相关信息。根据诸多示范高职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议收集身处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关于行业与岗位变化发展的相关信息;第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岗位发展的相关文件、新闻等信息――了解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包含反映职业素养的最新资讯等等;第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访谈――设置问卷与访谈提纲,细致了解初入职者岗位工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并在三年之后根据信息做好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以及岗位调研的准备,切实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基于以上三个角度,本研究设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各专业的行业岗位发展信息网络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咨询问题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毕业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中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搜寻到最新的关于行业与岗位相关资讯,方便专业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个平台即相当于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库一样,随时搜集最新的信息。互动平台除了向专业建设者开放,也可以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部分权限,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以及岗位发展的最新信息。

在学院授课的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院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个资源,势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尤其是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到许多具有较远建校历史的高职示范院校都很好地利用了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行业专家,同样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做出了贡献。

2.发现问题,内部微调

对于内部的因素,多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一年后,发现实施过程中问题,进行相应地微调。一年后根据生源、师资、课堂教学及督导、座谈等收集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基本上不会对本专业该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模式、专业建设的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而主要是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置或实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进行内部微调的前提则是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这取决于部系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迅速反馈,及时改进”的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一方面对学生评教、调查座谈、问卷、督导听课等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于专业部系,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即专业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在现行的学院组织机构结构的状态下,职能处室与部系,职能处室之间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而部系也需要有专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问题进行反思,形成人才培养年度总结报告,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更好地建设与实施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3

一、教育基建项目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概念界定

基本建设(capitalconstruction),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投资进行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经济活动。基本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建筑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实验、试运转、征地、拆迁和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基本建设的类型主要包括:按建设的性质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迁建项目和恢复项目;按建设的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教育基本建设项目,是指学校使用政府性资金、自筹资金、国内外基建贷款以及社会捐款等其他专项资金,以扩大、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或新增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新建、改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及辅助配套设施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具体包括教学楼、行政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食堂等功能建筑的建设工程及场地绿化改造、电扩容等项目。

本文中的教育基建项目主要是指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

2.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经济投入也越来越多,2008年至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28%,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2013、2014和2015年,4%目标得到进一步巩固,为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基建项目纷纷上马,教育基本建设项目的数量、体量和覆盖面大幅扩大。这些基建项目按照出发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主要是“补不足”,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学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的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基础设施亟待改善。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上述地区的教育基建工作,部署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国家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到2013年,中央财政4年累计安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补助资金656.6亿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明显成效;于2014年起,启动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全国计划用3~5年规划新建、改扩建校舍约2.2亿平方米,截至2015年10月底,已完成5166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

另一类主要是“促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校、职业教育学校。20世纪末,高等教育在我国稳步上升发展的态势凸显,主要呈现在高等教育学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显著提升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999年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数量和规模扩张的黄金时期,很快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等文件,以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全国很多高等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基础教育学校和地方政府都着手规划、组建大学城、新校区、集中学园区等。

无论是哪一类,教育基建项目的实施,都无外乎一个原因,那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实际需要的提升和思想理念的更新让原有的硬件设施再难以满足需求。而且学校的基建项目无论大小,都须有一个十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从总体来说,就是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创造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想的学习环境。从具体的基建项目来说,如造一栋教学楼,就是要解决教室问题;造一栋宿舍楼,就是要解决教师或学生的住宿问题。所以,教育基建项目的实施都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

二、实施教育基建项目存在的问题

1.规划布局的重视程度不够

(1)规划布局不长远

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更加具有前瞻性,从规划本身的意义来看,起到的应该是引领作用。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如农村学校的布局是随着适龄入学人口日渐减少,原来的教学资源利用率越来越不足,倒逼着教育部门进行规划调整。还有的规划在信息化教学发展迅猛的今天,制定时没有考虑社会发展的趋势,使得很多新推广的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展。

(2)规划考虑不周全

由于高校扩招、基础学校教学要求的提高等原因,很多学校各类用房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生活的需要。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学校无可奈何地进行着低水平应急性新建、应付性改造的基础建设,事实上造成相当多的项目决策和讨论的时间短,立项依据不科学,设施功能论证不完备,项目匆匆上马,建设仓促迫切,设计难以周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过程中,就发现个别省份因规划校舍建设用地落实困难,影响了项目进度的问题。部分高校、农村学校建设新校区时,交通、生活用水、用电等因素甚至不在考虑范围内,新校区建成后师生的学习、生活、出行很不便。

(3)规划难以坚持贯彻

规划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并确定后,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作为项目实施的蓝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项目建设。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认为规划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程序,或认为制定的校园规划仅仅是美丽的图画和纸上谈兵,其实难以真正实现的人不在少数。有些规划甚至沦落为向上申请项目、资金和建设用地的一种手段。这种实际上的无规划状态,造成在具体建设项目安排上便只能着眼于当时工作的难易,缺乏长远和整体的打算,天长日久,学校的建设将陷入困境,发展将受到影响。

2.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不足

在教育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欠缺会造成很多问题的产生,而最后的结果经常是整体项目投资金额的增加。目前,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

(1)规划方案与实际需求的脱节

委托专业设计公司或团队拿出拟建设教育基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是必要的工作流程和正常的工作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教育基建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资历、经验与设计单位专业设计人员相比明显不足,容易对设计单位过分依赖和信任,对建设方案与实际需求契合度的严谨把握变得难以实现,前期设计的不恰当就可能造成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另外一种常见情况,则是因为项目立项阶段的仓促,调研不够深入,征求使用单位意见的论证未充分开展,建设方案与实际使用者需求的客观脱节,项目建成后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需要返工。

(2)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国内目前监督工程建设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公开招投标,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引入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但在工程实际招投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诱惑让部分人铤而走险,出现违规操作,投标单位用围标、串标、挂靠投标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获得中标,从而导致项目中标价格失实的现象发生。

(3)施工阶段监管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对现场监管不到位,使施工单位有空可钻,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变换施工材料设备等情况;对联系单的签证审核把关不严,会造成联系单签证工程量与实际不符;对工程量减少或取消项目没有督促施工单位出具联系单予以明确,会造成施工单位虚报造价,从而导致实施过程中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3.资金的投入水平仍然偏低

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项目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正是因为学校建设的特殊性,项目建造成本较高,相关项目资金是否能及时足额拨付就成为了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因素。目前,虽然国家对教育的相关投入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财政拨付专款的教育基建项目也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基建项目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基本除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外,只能依靠金融机构贷款,一般来说也就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公立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以公益性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能设定抵押与担保,加之建设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收回大多需要较长的周期,这对于发放贷款的银行来说具有不小的风险和压力,更增加了资金落实的难度。虽然目前很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有的学校开始尝试捐赠办学等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对于更多的学校来讲,现阶段可借鉴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4.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一些建设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无足轻重,只是消极应付。大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对岗位人员也缺少监管,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应有的配合就更无从谈起。这些直接导致教育基建档案收集难、整理难和利用难,与工程整体建设进度不同步,工程项目技术文件分散、损坏、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个别人借机随意篡改相关文字和数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育基建档案的实用性、真实性和系统性。

(2)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相关规章制度欠缺或不完善,没有科学地明确操作流程、规范管理标准等重要内容。而且,教育基建工程大多是系统工程,涉及土建、给排水、绿化、内部装饰以及信息化等多项子工程,一般由多家参建单位共同完成,如果建设方缺乏必要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和指导、检查的机制,将致使各参建单位要求不明确,标准不统一,归档的教育基建档案质量参差不齐,格式和内容不符合规范,必然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3)档案管理硬件落后

档案管理都需要一定相关投入,但部分教育基建项目建设单位只注重工程建设本身的硬件发展,面对必需的档案管理相关投入则刻意强调困难,致使设施落后甚至不足,存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或档案室狭小,无法满足防火、防盗、防潮相关要求等问题。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项目建设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新常态,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益的开发和利用。

三、改善实施教育基建项目的对策

1.加强调研,科学规划教育基建项目

学校基本建设工作综合性非常强,常涉及财政、土地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项目建设的事前规划至关重要,需引起高度重视。

(1)做好立项调研

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管理组要对该项目的需求迫切性、已有教学资源、前景、建设过程中的困难、资金来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益等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出理性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切实保证建设项目能顺利开展、进行和达到预期使用目的,绝不能盲目扩张、贪大求洋。

(2)重视规划的科学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越来越重视,学校基建项目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额不断增加,重视资金预算编制和制定项目效益预测报告制度的要求应运而生,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注重调研,对新建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分析,有的放矢,统筹协调地安排专项资金。同时,按照勤俭节约办教育的要求,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随意修改预算而造成的时间和资金浪费。

(3)统筹考虑规划安排

学校基建项目经常安排在放假期间进行,要求开学前完成,所以,更应该重视项目建设的前期规划和整个计划安排,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资金情况和需求,提前做好时间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2.加强监管,完善教育基建项目管理体制

教育基建项目建设具有使用财政资金、实施周期较长、环节较多等特点,要保证规划有效落实、资源有效配置,就必须加强对教育基建项目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1)厘清职责,各司其职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进行职责的适当划分,教育行政部门只从事规划和监管的工作,从而在减少自身工作负担的同时突出强化监管职能,而由学校负责建设的具体招投标等工作。

(2)全过程进行监管,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监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就是:在决策阶段,学校要根据发展前景和使用需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中心,设立信息管理岗位,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全面、科学地编制项目投资估算;在设计阶段,要通过竞争择优来确定设计单位,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避免设计漏项以减少设计变更,从而降低承包方的索赔几率;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材料变更,坚持实施全过程控制,对需发生的变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会签和确认程序进行,加强现场签证管理;在竣工阶段要严格控制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对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等一律核减费用。

(3)保持独立,定期检查

身份的独立能让其在监管时更加实事求是。所以,对重特大项目可以聘请社会独立部门进行专门的工程验收,并联合纪检部门对资金使用开展定期专项检查。

3.加大投入,解决教育基建项目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教育资金投入首次在2012年达到GDp的4%,但是这一目标设定的最初实现年份是2000年,而且,这个数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发展不足,依旧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现实情况。因此,我们的政府部门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目标,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教育这一公共领域的投入,并且做到专款专用,尤其是侧重解决已经严重滞后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硬件上给予其足够保障。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继续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添更多的新生力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一些地方出现强行要求地方企业和个人捐赠的情况,而可以尝试通过减免税收等方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校,进而缓解当前教育资金投资不足的问题。

4.增强意识,提高教育基建项目的档案工作水平

(1)增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基建档案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育基建工程管理、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切实把教育基建档案管理纳入教育基建工程计划,纳入教育基建工程规章制度,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以确保教育基建档案管理与教育基建工程建设同步。做到基建工程检查时同步检查基建档案,基建工程交竣工验收时同步验收基建工程交竣工档案,使教育基建档案管理从工程建设源头上加以掌控,提高其归档质量和管理水平。

(2)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

制定包括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各项制度,并真正落实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在项目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加强工程技术人员与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保证基建档案的及时收集、完整归档,加强基建档案过程管理。

(3)增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作为基建档案管理者,除了要有较高的档案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外,还要懂得基建方面的管理程序及相关知识。

(4)积极探索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4

从目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在新培养方案中,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施保障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10105

目前,地方院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占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1]。截至现在,中国有1003所高校开设了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加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改变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内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素质不高的现象[2],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和途径。

一、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

(1)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各门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教学仅仅是为各自的课程服务,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统一。忽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很好的融合[3]。

(2)实习任务重,时间短而集中,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一个工序的实习,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与施工工序,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施工工艺,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相脱离,实习基地相对匮乏,针对实际工程的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理论化。

(4)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必须对原有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之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二、探索建立新培养方案体系

在调整培养方案前,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先后对开设了该专业的不同层次的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进行调研。并比较了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国外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外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支非常细、专业性更强,国内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地方院校重点是培养宽基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后,沈阳工业大学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新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积极探索和创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新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新方案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的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理工科理论基础及力学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熟悉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土木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接受专业技能、专业实验和实践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掌握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监测、工程概预算以及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工作能力;具备工程过程管理和工程运行及维护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具有职业技能和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国内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或邀标书、合同协议书等的撰写能力;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4]。

(四)新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务,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目标。“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条不断线、五大模块”。“一个主线”是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平台”是指校内资源的基础平台和校企合作的拓展平台的有机组合;“三个层次”是指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四个不断线”是指确保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在外语、计算机运用、实践教学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不间断。“五大支撑体系模块”包括外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模块、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块以及设计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模块。

整个培养方案在结构体系上充分显示出结构的科学、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有序(具体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五)新培养方案中实践体系的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帮助

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渗透又相互支撑,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有机整体。新培养方案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构成;实习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的技巧,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5]。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与科学技术的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它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应用特色,确保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确保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总之,新实践教学体系克服了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分开,知识学习的持续性、连贯性差,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实际工程脱节,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原方案的不足。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色与要求

(一)新培养方案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地方院校的特点,以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综合素质高为人才培养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素质教育。

(2)在培养目标上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突出适用原则,在大土木基础上,专业分设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和建筑经济四个专业方向,实现了专业互补,在择业上比较灵活。

(3)在体系结构上,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既相对独立,又衔接有序,实现了两者的相互支撑。

(4)突出实用性原则。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删减了某些与该专业关联较小的非专业课程,如原计划中的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增加了地下工程、道桥概论课程。

(5)鼓励双语教学。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毕业生需要面对各类国际工程项目,这对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培养方案中在五、六、七学期设置双语教学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土木工程制图及CaD、弹性力学、工程建设监理、智能建筑技术、工程概预算及工程项目管理。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可以免修该学期的科技外语或专业外语课程。

(二)培养方案中各类学分学时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整体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0.7%。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2.6%、40.6%和12.9%,按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其中必修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80%(各类学分学时具体要求详见表1)。

学生在毕业前要修满18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实验课)13分,集中实践3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10学分。专业设房屋建筑(方向1)、道路与桥梁(方向2)、地下工程(方向3)和建筑经济(方向4)。要求学生在第6学期必修一组方向课程5学分,同时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5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学分(可在其它相关专业选修课中进行选修);素质拓展教育课程要求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按类选修6学分。学生自选上课学期;专题教育4学分。在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除了修完必修的36学分实践环节外,还需选修一个专业方向3学分的实践环节。

四、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了克服原培养方案中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连贯性、整体性,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脱节,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借鉴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按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原则,把课堂内外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为一个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体系,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实施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包括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在内的3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模式,开展了四类基于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即: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和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平台等。自2010年以来,各类合作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方式。通过该培养模式的轮训、顶岗等方式的实习,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理念,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了各类实际工程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要求,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学院采取了实践教育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等。

五、结语

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适应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需求。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了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新构建实践体系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近五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现了地方性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文博,金生吉,宁宝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11-113.

[2]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3(11):138-140.

[3]李远瑛.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17):177-180.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388-342.

[5]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Reformandpracticeontrainingschemeof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inlocalcolleges

JinShengji,BaiQuan,XUJinhua,Baowenbo

(Schoo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henyang110870,p.R.China)

abstract: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5

创建任务下达后,市档案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档案局、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全局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落实责任科室,细化工作方案;制定《慈溪市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工作方案》、《基地建设活动方案》等相关规章制度;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把加强安全教育和落实防范措施列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先后制定了《基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基地消防预案》,并为前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学生购买市民公众责任险,全面认真地落实安全责任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组织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在基地创建过程中,市档案局组织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切实加强与市教育局和全市各中小学的联系,合作举办多项活动。例如,开展“写封信给十五年后的自己——十五年之约”封存档案馆活动,组织学生写下心愿,封存在档案馆留待十五年后开启;与慈溪电视台《非常假日》栏目组合作,拍摄小记者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整理、学习档案查询、动手装订档案的视频等等,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大力提升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3拓宽创建工作宣传渠道

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向社会广为宣传基地创建的意义和做法。如,与慈溪日报社、慈溪电视台等媒体紧密互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基地建设情况,让全市中小学生立体感知档案、了解档案,激发他们对档案以及档案中蕴含的人文历史知识的兴趣,热情邀请他们来基地参观、学习和体验。立足市档案局官方网站,开辟基地创建的网络宣传平台,举办档案网上展览,强化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

4营造基地创建的良好环境

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基地建设的重视与支持,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呼吁社会各界对创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如,与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中国梦想·美丽慈溪》展览,与市教育局合作宣传基地创建工作,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前来参观,与市摄影家协会、市书画院、市书法家协会等机构建立联系并听取建议,还在全局(馆)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务实高效地推进创建工作。

5夯实基地创建的馆藏资源基础

在立足自身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文化研究会”这一社会平台的作用。利用研究会丰富的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加大珍贵档案的征集力度,着力丰富馆藏特色档案资源,为开展基地创建活动、筹备专题性展览、打造网上展厅等工作打好资源基础,以更好地发挥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

6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6

一、档案建设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档案建设对学校发展及管理?l挥着较大作用,可以对学校工作进行指导,对学校管理进行服务,为学校的教学成果评估提供重要保障,确保职业教育得到持续性发展。

(一)档案建设对职业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学校的每一项教学质量的测评都会经过严格审查、评估,这就需要学校提供各项基础数据以及大量的评估材料。但是,我国不少职业学校还存在疏于对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导致资料数据不全或凌乱以及整理不规范的现象,影响学校的评估,不利于后期的管理与发展。因此,对档案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严格建设档案,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源,会对职业学校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确保学校工作的开展。

(二)档案建设对职业教育具有支撑作用。档案建设是职业教育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学校负责,对历史负责,保障支撑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迎评促建工作是其支撑作用最典型的体现。学校每年都要接受教育教学方面的检查,根据检查相应的指标,需要从学校的档案中提取与检查相应的指标数据进行检验,体现了档案的价值。另外,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评估来说,评估体系中的所有资料数据都需要档案建设来支撑,档案建设在学校教育评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档案建设对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作用。档案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都属于服务性质,服务于职业教育,服务于学校发展。档案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通过各种载体形成的记录,对教育教学、师生员工等均有着重要的服务作用。比如,教学评估、学校沿革、职称办理、学生学历认证等,都离不开档案的支持,从而体现出档案建设对职业教育服务作用的重要性。

二、如何使档案建设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

档案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档案建设,提升档案管理质量,有效利用档案资源,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规范与发展提供服务。

(一)提高档案建设意识,规范建档工作。加强学校对档案进行及时管理建设的意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硬件管理设施,规范档案建档工作,确保档案种类的齐全,优化档案资源结构。二是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三是创新、完善档案的服务手段,多方面多渠道的为职业教育服务。为保障档案建设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强化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证资料的完整度。

(二)合理利用档案建设资源。档案管理最基本的宗旨就是对档案建设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想要实现档案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服务,需要摒弃档案管理存在的旧观念,运用新的方法和用途,使档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比如新生入学、新教师入职等,可以将学校的档案对他们进行展示,让他们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教育理论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可对外展示职业教育的风采,增加职业教育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特色档案。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因此,职业教育的档案管理在这一条件下可以实现网络化建设。通过利用信息化网络,可以将档案实现共享。在以往对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对学校档案的数据化建设,为档案资源的利用拓展了空间,为档案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了优异的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另外,加强对职业教育中特色档案的建设,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这一类档案建设,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发现过程。

(四)培养档案工作专业化人员,对管理工作范畴进行划分。档案建设发展的一个关键便是发掘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与发现既能熟悉和精通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又能善于挖掘重要信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此外,还需对档案工作范畴进行合理细致划分。以档案实体和档案工作流程为划分依据,分别进行区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需要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进行统一化,进行分阶段性的管理。档案建设需要坚持以集中管理作为建设的基础,在保障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的前提下,进行分级管理。其中,分级管理对档案建设起辅助性作用。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1-02

近几年来,陕西省高等院校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校区成为不少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大批大型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在新校区庞大的建设工程中,对于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安全建设、准时竣工验收,顺利交付日常管理使用、日后维修改建扩建,基建档案资料都提供了及时、详尽的第一手依据,起到法律凭证的重要作用。面对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的归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足之处,陕西省教育厅、档案局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对高校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2010年12月8日,陕西省档案局、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关于对部分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检查的通知》(陕教工秘办〔2010〕5号)“2010年12月14日至17日,联合检查组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邮电学院等八所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陕西省高教系统档案学会按照《关于开展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陕档联发[2010]3号)的要求,于2010年11月中下旬对西安理工大学、西京学院等16所公办、民办高等院校新校区的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了预检、抽查。根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文件《关于开展贯彻〈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工作情况检查的通知》精神(陕教秘办[2011]10号),受陕西省教育厅委托,陕西省高教系统档案学会于2012年10月10日至12月31日,组成6个工作组,对陕西省78所各类高校档案工作贯彻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情况进行了检查。

笔者作为陕西省高教系统档案学会的成员有幸参加了部分院校的预检、抽查工作。检查中所检查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建设项目档案符合基本建设类档案归档的要求:大多都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了档案实体分类方案和各项管理制度;有专职归档指导人员负责基建档案的归档指导工作;按照统一的归档范围和标准及基本建设的程序要求收集资料,基建档案收集齐全、分类科学、整理较规范;部分院校新校区基建档案虽处于预立卷状态,一般都保管在工程项目的业主处;都设有兼职档案员,在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就注意收集基建资料,预立卷有目录。在硬件建设方面,能做到防火、防水、防盗、防腐、防灰、防潮、防高温、防蛀的“八防”措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必备办公设施,档案馆(室)都设置专门的档案指导室和档案库房、做到了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

一、在预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有的高校档案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人员更新多、变动频繁。档案专职人员的缺乏,严重影响基建项目档案的归档工作。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基建档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未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JJ基本建设11综合按单项工程设置类目”的规定,来指导基建项目的归档工作。新校区基建档案的分类、组卷和编目不够规范。有的高校档案人员对《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理解有偏差、“吃得不透”。一般基建工程都经过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环评监理、施工质检验收、竣工交付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会出现交叉互用现象,很难严格按“规范”中按单项工程项目设置类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分类、组卷、编目,因此导致不同阶段、单位工程之间归档文件重复使用现象较严重。部分基建档案存在归档的工程文件不是原件,工程文件签字盖章手续不够完备,竣工图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不是蓝图,竣工图无竣工图章或竣工图章签字及设计变更填写不够齐全完整等问题。

2.不能全面有效地落实高校新校区项目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由于建设工程资料的形成和收集分属高校不同部门或勘察、设计、监理等不同单位。可喜的是,现在部分高校在招投标订立合同时,已经在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大型设备购置等合同中对项目档案归档范围、要求进行了约定。

3.由于部分高校基建项目“先上马、后补票”,造成审批手续或征地文件不齐全,致使部分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材料缺失,不能按时对上述文件进行收集、归档,形成归档文件材料不够齐全完整。

二、对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几点反思

1.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陕西省档案条例》等规章制度;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在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基建档案归档范围和流程的具体规定时,充分考虑自身特点。

2.加大宣传力度,使各高等院校充分重视档案工作。尽快解决高校档案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归档指导人员尤其新上岗人员,提高其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水平。可采取不定期培训的方式,举办专项档案业务知识培训班,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人员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满足学校教研工作要求、高素质的档案专业队伍。

3.由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颁布于1993年11月,执行年代较早,与当下建设工程的发展现状不相匹配:如“规范”中基本建设类档案归档范围中规定基建类目按“JJ11综合、JJ12-1可行性研究、JJ12-2设计基础、JJ12-3设计文件、JJ12-4工程管理文件、JJ12-5施工、JJ12-6竣工验收、JJ12-7基建财务、器材管理、JJ12-8生产技术准备、试生产进行分类组卷”;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2002]8号文)于2002年1月10日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以下简称国标)。“国标”中工程文件可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5部分进行分类组卷”;“规范”未包含监理文件归档内容等现象。对于“规范”与“国标”的差异在此不一一列举。建议国家教育委员会协调建设部统一“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校基建档案工作规范”与“国标”的内容,使基层档案工作人员有法可依,科学正确地分类组卷,完整准确地做好建设项目档案归档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雪松.浅谈新校区基本建设档案管理工作[J].兰台世界,2008,(1):22.

[2]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11-10-10).长安大学档案馆.

[3]国家教委办公厅.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85.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教学档案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高职

教育部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从2004年开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对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计划。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就实行宏观管理政策,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成为高校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之一[1]。

1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在评估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教学档案不规范,档案混乱、不齐全

由于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档案人员,在档案评估准备阶段前期,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一般只重视红头文件的收集与整理,而不重视教学管理等材料的收集。

1.2统计数据出处甚多,口径不一致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人才水平评估中各类数据的整理,就是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效果等各项指数进行分析等[2]。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一般数据多分为学生人数、师资比例、科研获奖统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及等级、教学经费、实践课时比例等,统计数出处甚多,相互不一。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与教学档案

在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计划表明,制定了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专业建设与特色、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设置了55项重点考察内容,这些体系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很多部门,涵盖了高职院校工作的很多方面。教学档案一般都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直接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反映教学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客观证据”[3]。

3基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教学档案内容、范围与分类

3.1教学档案内容

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专业建设与特色、教学管理这些主要评估指标的考察内容均涉及教学。评估专家除通过现场听课、座谈会、专题研讨、汇报会等现场考察外,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查阅学校提供的各项支撑材料,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审阅。教学档案是评估专家对人才培养质量实际评价的依据,为提高评估工作的效能,使学校取得积极的评估结论。

3.2教学档案的范围

根据指标体系,教学档案的范围如下:

①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在校内专职授课的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授课教师的情况;还有就是在学校兼职的教师的基本情况、授课情况和其他的一些情况;最后就是校外兼职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授课情况等。②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讲教师、教学资料。③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习记录、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条件、双证书获取。④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剖析材料、特色专业建设规划。⑤教学管理:包括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专职督导人员的基本情况、评教情况。

3.3教学档案的分类

根据教学档案的内容,将教学档案分为:①教师业务档案。指校内专任、校内兼课、校外兼职和校外兼课四类教师的业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等级、双师素质情况,学年授课情况(课程、工作量等),培训进修、挂职锻炼、社会兼职、获奖项目、获技术专利、主持教学改革课题、主持横向技术开发课题、公开和著作等。②专业与课程建设档案。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资料,课程资源等。③实践教学档案。包含顶岗实习材料、校内实验实训室材料、校外实习基地材料等。④教学管理档案。教学管理人员业务档案、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评教统计等。

4完善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教学档案直接影响到学校评估的结果,充实和完善教学档案是学校顺利通过评估的必要条件,是学校评估的基础和依据。只有加强教学档案的建设,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4.1强化意识,建立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及立卷、查阅、利用等方面都作出统一、具体的规定。建立教学档案信息反馈制度,广泛收集校内其他部门的意见或建议,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2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优化组合有效的档案人力资源,使之与现代化、立体化、规范化的档案管理相匹配。

4.3丰富教学档案建设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也进入改革时期,学校建设不断深化,档案管理范围也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也将教学改革中的典型材料纳入教学档案管理的范围内,以此来丰富教学档案。

4.4创新教学档案管理手段,实行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日益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提高对档案信息的采集、著录、检索、传输、服务的工作力度,因此电子档案也逐渐成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学校的档案管理也进入信息化时代。

5结语

我们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就需要完善评估材料,适当地对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材料补充,这样才能在教学档案的评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为了保证提高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发展,就需要让教学档案工作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杨丽珍.高职院校水平评估与学生素质档案的建设[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2(1):54-56.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档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类信息资料、教学类信息资料以及科研类信息资料三大类。其中自然类信息资料主要涵盖的是教师的个人信息,从这些资料中能够了解到教师的学历信息以及工作履历等。同时还可以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各类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从自然类信息资料中,可以充分了解到教师的学缘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背景;而从教学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了解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记录,包括教学目录、备课笔记、示范教案以及考核信息等,能够从这类资料中对教师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而在科研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对教师的各类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文等进行了解,此类信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密切相关。

二、加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方案明细

(一)明确管理职责。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在细化业务档案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的基础上明确管理职责。在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档案资料。在进行教务活动相关的档案材料管理时,应将该部分的资料管理职责交由教师所属的教务部门以及教研部门等进行共同管理;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材料保管,进行材料收集和归档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将该工作交由教务部门负责,应要求教务部门在对材料进行收集和归档时做到规范、准确、完整。对于高校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地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规范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二)完善管理制度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会涉及到较多的管理环节,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类以及保存。对每一个环节,管理人员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材料收集环节,学校要完善组织管理制度,构建专门的档案材料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确保在档案室中保存好教师的业务档案。此外,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还要注意对档案材料收集渠道和方式制度的完善,要不断拓宽材料收集渠道,确保材料信息完整。其中包括教师主动上交材料制度和材料的被被动收集制度,要配合多样化的材料收集手段,比如可以搭建材料收集网络,为线上资料递交提供支持。其次,对于档案管理而言,还应该推行档案的分类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审查制度等,确保归档的档案具有完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关注档案管理的外部环境,首先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征集工作。作为业务档案的征集人员,应该关注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提高档案征集意识,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档案资料。各学院的有关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教师业务档案的征集工作之中,要将关键人员的档案征集工作效率作为衡量其工作奖惩效益的标准。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要确保学校、教师以及档案室三个主体的高效合作,实现对档案的共同管理。在对档案进行具体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库,实现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更加高效地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四)合理利用业务档案。在进行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会对教师业务档案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于教师业务档案,高校应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调用教师业务档案资料,使领导能够充分了解到教师的业务水平,确保领导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善于对教师进行激励,可以采取名师引领制度,将成就较为突出的教师的事迹展示在教师业务陈列室,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发展氛围。

三、基于业务档案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高校在进行师资管理时,需要关注对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要以重点高校为标杆,使高校整体的教师职称比例缩小到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应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对教师职称进行管理,高级职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8。在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时,首先要对教师职称、学历以及学缘等内在结构进行调整。其次,要推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制度,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此来确保教师之间通过公平的竞争展现自身实力,使得高校能够挑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从而实现学科带头人团队建设,增加高校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而在对教师队伍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时,也要注意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教师反省与提升自我,并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优化师资队伍内部的专业结构,实现师资队伍专业程度的提升。(二)加强师资队伍外部结构建设。在对师资队伍内部结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进行建设。管理人员要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建设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设教师团队的发展文化。管理人员要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创设一种能够激励教师进行不断自我提升的氛围,在良好的发展文化环境下,师资队伍结构才能真正地得以有效调整;二是积极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硬件设施,包括教研室的演示设备、科研设备等,要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获得更为精确的数值。通过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拥有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也能为师资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助推力。(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将其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基于业务档案对教师进行管理,则需要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调整,要抓住管理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注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积极创建新型用人制度。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要了解内外部的发展环境,对学校以及地区的发展规划都要有清晰的认知。在用人方面,要推行多元化策略,可以采用聘任制以及考核制,这样才能彰显出高校的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高校在进行具体的管理时,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准制定岗位规划,要做到因岗设人,要严格避免出现因人设岗问题。院系应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在设定具体的岗位时,管理人员要与院方负责人进行充分的协商,要适当地进行权力下放,赋予院系以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工作。从院系出发进行岗位设置,并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教师。对于学校而言,也可以开展内部培训,在应聘高级职称的教师时,要格外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对于已经聘用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公示。在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各个高校要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建设目标为重要依据,积极地进行“双一流”建设。在这一发展方针下,各个高校则要注重对教师岗位的优化设置,要针对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晋升渠道,基于此,可以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为师资队伍的壮大提供更多的活力。(四)推行分类管理与差异化考评制度。在高校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具备分类管理意识,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对教师的差异化考评。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其在设置学科时,一般都会涵盖不同的种类,包括基础理论和工科专业目以及文科专业等,在进行考评时,应做到全面衡量。基于此,高校在进行教师水平考核时,应采取差异化考核策略,不同的专业要使用不同的考评制度,要认识到专业间的差异。而在对于具有差异的考评策略进行实施时,管理人员则要坚持科学的考核原则,即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时,一般的考核内容为必须考评的内容,此外,在进行重点考核时,则要结合院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确保考核体系符合院系的发展规划要求。在执行具体的考评活动时,考评人员要坚持正确导向,将科研、实际贡献作为考评导向。基于此,教师可以了解到科研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结合国家的最新动态,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在高校中,科研活动更加倾向于数学系、物理系以及化学系等工科专业,教师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力求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除重视科研导向外,还应该关注院系特点。各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注重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关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评策略。与此同时,也要对良好的晋升通道进行创设,要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晋升渠道,帮助教师实现职位以及能力上的双重晋升。基于上述措施,优秀教师职位晋升缓慢而缺乏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将得以有效的缓解,同时高校教师也更加能够感觉到被尊重与被重视,从而能够对高校形成更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同样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效用。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建设;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一、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入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1]。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认识[2]。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3]。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6]。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8]。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体系成为整个架构的关键。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5]:(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入到物流专业教学中。(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入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三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实践—综合应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四、结语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锋周建亨戴韬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与研究,2011(6):53-57.

[2]黄勤,陈玲,李楠,等.研究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2):112-114.

[3]李庆明.物流人才培养应准确把握宽口径重基础的科学含义[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2):119-120.

[4]孙卫,侯凯,唐树凯.美国商学院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及其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92-96.

[5]刘峰涛,王扶东,王晓锋.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管理: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为例[J].纺织教育,2010,25(6):47-50.

[6]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128-130.

[7]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