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土地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8:42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1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惠及千家万户、体现城市形象。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是贯彻民生幸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农贸市场环境,有利于农副产品价格长效可控管理,有利于保障“菜篮子”食品安全和“四城同创”目标如期实现。农贸市场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为统领,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坚持硬件改造和管理提升相结合,通过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实现农贸市场空间布局合理化、设施建设标准化、长效管理规范化,达到“方便就近、便宜放心”的总体要求。

二、目标任务

利用2年左右时间,采取内部提升、原址翻建、搬迁移建三种形式完成市区现有3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建面积14.5万平方米左右,同时积极推进新建一批农贸市场。

年度,按照难易结合和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要求,启动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8个,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其中6个,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区4个,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区6个,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市开发区2个,建筑面积为0.8万平方米。重点改造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要求、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反映强烈的市蔬菜活禽直销市场、南门农贸市场和区院前农贸市场。积极推进、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2012年度安排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7个,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新建2个农贸市场,区、区、市开发区、景区(科教园区)各新建1个农贸市场。

三、责任主体

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遵循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原则。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作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根据市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建设方案,负责做好农贸市场拆迁、建设、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各区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主要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制度,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及时协调解决农贸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本辖区农贸市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市商务局(市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牵头单位,要认真做好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协调推进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建设规范的要求,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方案审核、指导推进和项目验收,督促市场建设主体严格执行建设规范。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意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积极参与农贸市场建设管理。

四、建设管理规范

为实现市区农贸市场内外环境同步改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同步提升,加快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提升城市形象,促进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坚持“建设管理同步落实”。

市区农贸市场应为永久性固定建筑的室内经营场所,建设形态主要分为砖混结构和钢结构,建筑主体、配套设施、室内布局、供电供水、通风排水等执行《市市区农贸市场建设规范》(见附件1),做到干湿分离、生熟隔离、配套齐全、整洁美观。市发展改革、公安、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贸市场建设的服务工作。

要严格落实《市市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见附件2),在确保农贸市场按照规范化要求建设好的同时,更要管理好,确保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市场秩序稳定、管理规范。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属地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农贸市场的长效管理,同农贸市场开办方签订《农贸市场规范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好经营、销售、食品安全、停车管理、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责任落实、督查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市城管、农委、卫生、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要妥善做好农贸市场建设期间过渡市场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市场供应不断不乱,保障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五、扶持政策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区农贸市场建设,体现农贸市场的公益性质,市区农贸市场建设采取以下扶持政策:

(一)补贴政策。市财政根据农贸市场建设的不同形式,按农副产品交易区域的建筑面积采取三种补贴标准:一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内部升级改造的,根据具体项目的各类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达标验收等情况给予补贴,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200元∕平方米。二是对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翻建、迁建的,砖混结构的原则上给予500元∕平方米补贴,钢结构的原则上给予300元∕平方米补贴。财政补贴作为政府投资。三是对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以国有投入为主,参照翻建、迁建标准予以补贴,鼓励振兴集团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区新的农贸市场建设,确保新建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和可调控性。

(二)配套政策。市政府对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农副产品交易区域在土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给予以下优惠政策:免收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市级留存部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登记费,减半收取规划咨询费。政府给予的优惠一并作为政府投资。

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的政府扶持资金来源:一是翻建、迁建和新建农贸市场占地土地出让净收益作为农贸市场建设专项资金;二是不足部分资金由市财政调剂。

享受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农贸市场国有产权部分分别归属市、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有;国有产权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归所在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收益用于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

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与相关部门另行研究制订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2

   一、世界粮食市场的基本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大幅波动是一场“结构性突变”: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两轮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不同,本轮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从2006年开始,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特别是从2010年年中开始至今,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糖类等供需缺口明显拉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22.4亿吨,实际利用22.8亿吨(缺口4000万吨),库存量4.9亿吨。同期,世界粮食平均价格上涨近1倍,造成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平均上涨9%,通胀率也从2010年的6%上涨到2011年中的6.9%。对于粮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它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对各国重视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问题是:粮价大起大落,容易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市场预期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造成国际市场粮价过度震荡,不利于各国粮食的稳定生产。对于这一点,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世界粮食市场急剧波动,将迫使各国为了粮食安全,趋向更为严格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对于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将构成相当大的冲击和压力。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国际机构专家们比较一致的观点看,主要是认为:世界粮食供应中长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其依据是:俄罗斯、南美等主要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面积和产量,今后几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又由于亚洲及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扩大,将使粮价高位运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粮价的预测是:2011—2020年间,谷物年均价格将上涨20%。世界贸易组织专家则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粮食有40%因运输、仓储等原因而损耗掉了,未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而发达国家有22%~25%的食品因到期被丢弃,所以缓解供求矛盾还有潜力和空间。对世界粮食市场近期的走势,国际机构专家表示暂难以作出预测,认为尽管粮价上涨刺激了俄罗斯、美洲国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农业部也上调了2012年小麦、大米、粗粮的供应和库存预测总量,但粮食价格仍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波动的情况仍可能再发生。

   当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和粮价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气候因素。这是影响粮食生产和价格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指出,2006年以来多次出现粮价异常波动,都是由于主要产粮区灾害天气引起的,特别是全球变暖造成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带来土地沙漠化,对世界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和中国的粮食生产都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粮食产量下降5%左右,相应的国际市场价格将平均上浮25%以上。

   二是耕地因素。目前,全球可耕土地面积已接近饱和,可新增耕地主要在非洲和南美洲。巴西是南美洲可耕土地增加最多的国家,但巴西土地的增加是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的,长远来看对全球气候环境和农业生产并不利。除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农作物单产产量的提高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40年,全球农作物单产呈现逐步增长态势。综合以上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未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7%。

   三是技术因素。尽管各国对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还不一致,但专家们认为转基因等现代生物科技,以及化肥、种子、灌溉、仓储运输等技术的提高,客观上还是有利于改善世界粮食的生产供应。同时,农业部门进一步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利用水平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认为,世界粮食供需不稳定、粮价波动较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不够广泛,特别是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科技设备、技术和人才,农业生产率低下,导致这些地区粮食危机频发。

   四是人口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家都预计全球未来每年至少新增5000万人口,如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630斤粮食计算,未来10年世界粮食需增加1.6亿吨,这需要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率必须每年平均达到1.2%以上。对此,他们认为美国、巴西、俄罗斯等主产区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供应尚不会发生问题,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有1亿~2亿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到城镇,肉类、油脂、奶类制品需求有较快增长,用作畜牧饲料的粮食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二是基于环保和能源供应的考虑,美国、欧洲用作制造生物燃料的粮食消耗将持续大幅增长,目前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就占到了其国内玉米消费的35%和世界玉米消费的12%,欧盟生物柴油耗用的油籽量占其成员国产量的60%、全球贸易量的70%。世界粮食计划署强调,世界现有10亿饥饿人口,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救助其中的10%,因此,必须加大粮食援助和合作开发,才能满足贫困和饥饿人口的需要。

   五是政府因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对部分出口国采取的临时粮食出口限制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实际上加重了世界对粮食的不稳定情绪,从而进一步助推粮价走高。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对这些国家采取限制性出口政策表示强烈关注,要求这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具体程序和规定必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同时希望这些国家不要将这些政策措施常态化。对于尽量减少粮食进口,专家们指出,自给自足的政策只适合于有较大国土面积和较多人口的国家,他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粮食贸易,来保证大多数国家的粮食供应。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合适的农田水利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保持适当的库存、改善仓储和运输条件等,都是各国保障粮食供应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世界粮食市场的三个热点问题

   第一是粮食市场是否存在过度金融化。2010年以来,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从而引起了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频繁剧烈波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为,期货市场存在的目的是:提供可预期的市场交易信息,同时为供需双方规避价格风险提供机会,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短期投资回报和炒作,认为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回报会高于股票等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错误的,估计一些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会认识到这个问题,将资金回流到金融市场。但如果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也出现类似金融化问题,仍会对世界粮食交易产生放大效应。专家们坦承,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十分关注各国农业政策和市场运行,但对私人资本流动以及商品交易所是否设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各国对此还未能形成共识。

   第二是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国际机构专家们对谈判前景均表示不乐观,认为此轮谈判如达成协议,美国、欧洲承诺大幅削减国内补贴,取消或减少贸易限制,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贸易十分有利,但这些发达国家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短期内难以作出妥协或让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司认为应当对农产品贸易谈判保持信心,同时也认为,农产品贸易谈判并不像工业品贸易那样南北壁垒分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利益相互交织,十分复杂。此外,近年来各国动植物检疫等歧视性措施开始大量增加。为此,世贸组织将致力于创造农产品贸易谈判的条件,推动贸易便利化,组织各成员国定期通报农业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政策,增强透明度。

   第三是世界粮食问题的多边协调。专家们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都高度关注并计划采取行动,相信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2011年二十国集团首度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磋商粮食市场问题,通过了共同行动计划,重点从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信息透明化、加强国际协调、减少食品价格波动对最困难国家的影响、监管农产品金融市场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并提出了2050年全球农产品增产70%的目标,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增产目标是近100%。但有专家认为,部分粮食出口国对粮价上涨持肯定态度,并组成团体反对过多干预粮食市场,国际协调粮食问题难度加大,国际组织主要的职责是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包括推动建立国际农业数据库,收集有关农业生产、消费和库存信息,协调粮价不是国际组织的义务,是市场的行为。

   三、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中的地位及影响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在粮食生产及供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指出在短短20年时间里,中国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国际机构专家对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粮食问题上的影响和应对举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3

(一)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不少国家对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保护与补贴,与此相反我国不少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epR)和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均是负值,表示政府对这些农产品的征税大于对它们的补贴,所以我国还存在如何消除负保护的问题。政府决策部门应改变指导思想,将从农业和农民处抽取剩余资本来支持工业发展转变为由工业化支撑起来的财政来支持农业。

许多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免征农业税可以作为政府在wt0框架下支持农业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方式是按照历史的产量基数确定的,因此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税赋较重,免征农业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从减轻农民负担看,由于很多乱收费总是跟着农业税来搭车收费,免征农业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最有效地完成税费改革。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补法:一种是按照农民人头补,另一种是按照承包地面积补,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较复杂,有些农户人多地少,如果按照面积补这些农户就比较吃亏;而另一些农户人少地多,如果按照人头补又不合理。由于wto规定绿箱支持只能以不刺激生产为前提对生产者提供直接支持,如按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收入水平为依据提供各种直接补贴,不能与产品挂钩。因此这种直接补贴搞得不好会造成新的矛盾与不公平,农民即使让耕地抛荒也可以照样领补贴,从而培养懒汉农民。农民按一种标准向国家交税,政府再按另一种标准向农民提供补贴,农村基层干部收税时难,向农民提供补贴时繁,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还不如干脆用免征农业税取代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样做的优点是:既符合wto原则,减少了黄箱与蓝箱补贴,又简化了手续,减少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公正合理又不产生副作用,对农业生产贡献越大的农民从此政策中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免征农业税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政府主管部门认为在广大欠发达地区还不能推广,原因是害怕由于免征农业税造成农村基层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在这些地区收税的成本也很高,有的地方收税的成本甚至大于农业税的收入,同时这些地区征收农业税给农民造成的负担也特别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

(二)推动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与农村组织制度变革上一届政府曾下大力气进行了机构改革,但也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机构改革只减人不减事。各级政府官员花大量精力所干的事可能恰恰不是他们该干的事,这种只减人不减事的机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精简机构。

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小政府、大市场的策略,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插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乡级政府债台高筑,据调查,全国平均乡级政府债务为429万元,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当乡级政府不需要指挥生产、不需要向农民催缴税费、乡镇企业改制后,乡级政府就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事可干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的范围也将扩大。建议撤消乡级政府,这样可以有效地精简基层政府机构,重构农村组织制度,实现管理机制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全国的乡级政府机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清理乡级政府的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显著地减轻农民负担,因为乡级政府的开支实际上有很大部分需要分摊到农民的头上。

在新的农村组织制度中,原乡级政府的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可以转化为县级政府相应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通过经济手段和导向性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协会、合作社)把众多小农户重新组织起来,行使农业生产方面的组织职能,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组织模式。而村级的日常事务则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处理,实行村民自治。

(三)推动涉农财政制度改革1998年以来,尽管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回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回过头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以巨大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过去的5年我国累计发行建设国债6600亿元,2003年又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2003年中央财政赤字达3198亿元,虽然所占GDp的比重不到3%,但却占中央财政总收入11940亿元的26.78%,再加上多年积累的国债余额、国有企业亏损、银行坏账,这些包袱已经很重了,还会越滚越重,因此巨额赤字预算不是长久之计。(2)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对拉动内需作用不大,而长期经济效益目前还不可预料。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出现超前现象,成为政府形象工程的产物,实际利用率很低。(3)中央财政增长过快,地方财政紧张,影响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全国平均GDp增长率约8%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年增长20%,而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由于财权与事权不统一,60%~70%的财权集中在市以上,而60%~70%的事权在县以下,造成基层政府负债运行,并把负担转嫁给农民。

可以考虑逐步改变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准确把握财政风险,有计划地减少预算赤字。建议将五级财政(中央、省、市、县、乡)减少为四级财政(中央、省、市、县)管理体制,取消乡级财政设置。在财力的分配上需要重视地方的利益,改变目前中央财政增长快而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紧张的状况。逐步解决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的缺点,采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形式,通过动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即各部门预算管理加年终审计的方法动态确定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方案,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四)在土地使用证的基础上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土地使用权划分看,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对集体与农户之间,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做出明确的划分。农民得到的不是完全的使用权,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土地作自主使用和处置的充分权利。由于承包期一定几十年,不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农民无法通过市场自由购买和交换土地使用权,农民作为承包经营主体的地位无法在市场交易中得到体现。

建议在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开放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由土地管理局统一向农民发放土地使用证,在此基础上允许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依法自愿地通过土地市场买卖或有偿流转土地使用权。通过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集中有效地使用,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民也可以将土地入股,发展农村的股份合作制。

应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村土地的规划权与耕地非农化使用的审批权。完善征地程序,政府在征用农民的耕地时,需要根据农村土地市场的价格行情确定地价,对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政府应在农民土地使用权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

(五)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主要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二是市场力量主导的经营性推广系统。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系统、财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部分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另一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种组织形式。

应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政府应对3类主体采用不同形式分类扶持:对公益性部门(如农技推广部门)应增加事业费,保证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配合农技推广项目经费来扶持;对中介组织(协会与合作经济组织)应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其发育,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六)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体系包括:(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措施,例如可以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从而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3)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政策与措施。版权所有

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体系包括:(1)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失业最低保障制度,对于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过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失业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3)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村劳动力既能转移出去又能站得住脚。

(七)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木材、水产品、畜禽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上都是现货交易市场,市场容量小,成交量少,市场发育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不少农产品市场处于“集贸市场”的水平,交易分散,透明度低,市场影响力小。因此我国还需要逐步建立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物流平台,通过标准化与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相比之下,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缺乏竞争与效率。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主要粮食经营部门政企不分,规范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粮食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是:(1)理顺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国有粮食经营部门应定位于企业,而不是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者与执法者。通过政企分离将国有粮食系统分解成负责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和独立经营的粮食经营企业2个系统。让国家粮食储备局与粮食经营企业完全脱钩。(2)规范市场管理,搞活粮食流通。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具有一定注册资金、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各种经济主体从事粮食收购、批发、加工和零售业务。建立健全中介及服务组织,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仲裁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商标机构等。在推进销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逐步推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健全粮食风险调控机制。粮食风险调控机制包括粮食预警系统和储备粮干预系统。建立粮食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国内外粮食生产、供求、价格的变化信息,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分析和预测,这对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防止过度波动、促进合理的价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储备粮干预系统中,要具有足额的粮食风险基金和合理的储备粮规模。做到储备粮实实在在、吞吐及时、购得进销得出。还要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节国内粮食供求。

(八)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检疫体系可以根据国情建立两套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体系:一套是针对出口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体系,其目的是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绿色壁垒。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设备,派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检验检疫部门在检测与检疫设施、方法和手段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另一套是针对国内销售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体系,其指导思想是方便、快速与低成本,以便在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药物残留检测点,对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强制性药物残留快速检测,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提高国内销售的农产品质量。

(九)建立农业咨询体系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农业咨询体系,这一咨询系统可跟踪和研究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变化与市场行情,为农民进行生产决策咨询、投融资咨询、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咨询等。政府还可以通过农业咨询体系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果农业咨询体系能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密切结合,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4

农业是土耳其的传统产业,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13位,共有24万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全国有60%的国土适于农业耕种。农产品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甜菜、棉花、烟草和马铃薯等。土耳其是全球第五大蔬菜和水果生产国。土耳其是世界顶级的榛子、樱桃、无花果、杏、和石榴生产商。也是第二大的西瓜、黄瓜、板栗、鹰嘴豆生产商。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食物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有利的生态条件和水资源,地区之间多样化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土耳其能生产多种农产品,其中20种农作物生产排列全世界前五名。

土耳其农药市场状况

土耳其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农业生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农民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种植业的发达以及土耳其多样性的农业经济让农业生产面临多种病虫害压力,使得植保产品的需求相对旺盛,土耳其地区的农药生产和贸易活动较为活跃。据土耳其植保协会主席HaRUnKipGe先生介绍,土耳其是正处于增长期的潜力市场,市场竞争也很激烈。农药生产和销售方面,拜耳、先正达等跨国公司在土耳其控制约50%的市场份额,土耳其本土企业占据另外50%市场份额,一些制剂厂已有超过60年的经营历史,原药采购都来自中国和印度。土耳其的农药生产和制剂企业约20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20家企业控制了90%的市场。全国农药经销商超过6000家,其中60%为农业技师,农民主要通过经销商购买农药产品。

土耳其的地理和政治优势

土耳其市场的增长潜力还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东可辐射中东及中亚,北可通过黑海连接乌克兰及前东欧,南可经地中海与北非相连。市场辐射面非常大,是进军北非、东欧及中东市场的桥头堡和重要中转站。此外,由于相同,土耳其在与周边伊斯兰国家开展贸易也具有其特有的优势。中东地区的沙特、约旦等国家都在土耳其投资建厂,从中国购买原料加工之后再销售至中东地区。

土耳其是继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之后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新钻”国家的美誉。中土两国同为新兴经济体,经贸合作前景广阔。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41.3亿美元。中国成为土耳其的第3大贸易伙伴国和第2大进口来源国。目前两国农业合作意愿很强,土耳其政府也在积极吸引外资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在土耳其的投资目前不超过20亿,尽管投资经营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是土耳其从战略发展方向上非常欢迎中国公司去该国投资,提供较为自由的投资环境并执行宽松的税收政策。土耳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年轻的人口,众多高素质和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以及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这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投资吸引力。

借助土耳其进入欧盟市场的机遇

土耳其是欧盟成员的候选国,加入欧盟是土耳其既定战略目标,目前欧盟委员会已经开始对土耳其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方面进行评估。由于在农作物保护法规方面土耳其与欧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欧盟委员会建议土耳其的立法与欧盟协调一致,执行更加严格的农药登记和控制体系,这将让土耳其的农药工业发生很大变化,对农药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尽管土耳其本国的农药工业对达到和欧盟法规一致的做法持有不同意见,土耳其农药登记管理面向欧洲的变革仍在进行中。

CCpia开启协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土耳其与中国的农化贸易由来已久,随着中国农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也拉动了土耳其制剂加工企业的崛起,每年从中国进口量不断攀升,已占到土耳其进口总量的50%,保证两国间农化行业健康发展、增进交流和互动、维护中国产品信誉等问题已摆在两国行业组织的面前。

土耳其植物保护协会是土耳其唯一的植保专业协会,协会主席HaRUnKipGe先生也着重强调了中土农化贸易长期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需引起重视,在谈到土耳其市场出现的来自中国低质量的产品时指出:中国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受到土耳其生产加工企业欢迎,虽然伪劣产品只是一小部分,但却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声誉,给土耳其农药主管部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长期发展。对此,土耳其植保协会主席HaRUnKipGe先生认为: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探讨建立积极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双方协会组织共同努力,建立合理适当的监管机制,配合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管理,签署两国协会组织合作协议,明确可操作的管理步骤,为促进双方农药贸易,扩大中国农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发挥积极作用。

双方一致认为在两国农化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的时期,加强两国协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并组织两国行业企业在信息、贸易、合资建厂等方面开展交流,双方商议2014年6月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欧洲国际农化展览会暨东欧植保高峰论坛”。

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企业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本次考察期间专程对位于首都安卡拉的土耳其农业部进行了拜访,与办公厅主任neVZatBiRiSiK先生(农业部主管植保和食品安全负责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对未来的国际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欧洲跨国公司或商协会与土耳其政府部门的频繁拜访交流活动,此前中国与土耳其农业部之间有关农药领域方面的直接交流不多,土耳其农业部对中国农药企业的认识更多来源于间接了解,其中也夹杂了一些不利于中国企业的不准确和不真实信息。此次经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介绍中国农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全球农业生产的贡献和重要性,使土方对中国的产业实力加深了印象。为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中国农药工业的发展,neVZatBiRiSiK先生决定将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于2014年4月访问中国,将重点参观工厂并与相关单位座谈。

“第二届欧洲国际农化展览会暨东欧植保高峰论坛”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5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

农村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村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是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把涉及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问题放在首位。目前我们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立法和监管工作也进一步加强,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向监管难度较大的农村转移,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成为食品造假的重灾区。同时,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相对闭塞的状态使得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比在城市的监管难度更大。

一、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

1.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假冒伪劣食品盛行

农村地区是我国的不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导致对价格很敏感,对于食品更是如此。一些不法商贩抓住农民贪图便宜的这一弱点,将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销售到农村,这种假冒伪劣的食品严重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部分假冒伪劣的食品质量堪忧,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的损害,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2.乡镇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农村集贸市场是农村集市贸易市场的简称,是指一种传统的农村商品交换场地,是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农贸市场是农民朋友集散农产品的重要场所,是乡镇中农副产品、日用品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卫生安全条件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在我国的乡村地区,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很薄弱,其卫生条件较差,到了夏季异味明显。大部分商贩处于散乱经营的状态,使得农贸废弃物的处理极不合理,肉食、蔬菜、副食的位置安排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容易导致食品的污染。一些不明来路的农副产品很容易进入农贸市场,老百姓在购买时也很少去关注产品的来历,这些因素导致乡镇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风险。

3.农村土地污染严重,间接造成农产品的污染

耕地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只有保护耕地才能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农业多年来连续增产,农业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果,这与政府长期以来的农业支持政策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农民朋友的辛勤耕作。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农业的农药化肥使用量连年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1991年,我国农药使用总量为76.53万吨,2013年迅速增长到180.19万吨,增长了135.5%,年均增长率高达7.4%。同期,中国农药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农药生产和使用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农药使用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农药施用强度也在不断增加,按农作物播种面积来算,农药使用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速度的9倍。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造成大量的土地和地下水污染等。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进而使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农作物的重金属严重超标,食品安全在源头上就得不到保证。

4.不规范的养殖业在畜产食品源头上造成严重问题

随着农民发家致富心理的推动,大量的农民开始发展小规模的养殖业,以养猪、养鸡为代表,农村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饲料,饲料是促进肉、蛋、奶等养殖业商业化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的间接食品,一些农民为了提高养殖的效益往往大量甚至过量地使用抗生素以及饲料添加剂。一些劣质饲料和有毒有害的物质被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注意。

二、农村食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分析

1.经济收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支出上有明显的差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尽管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在10%左右,但是对比城镇而言,农村居民的收入还是偏低,这就导致他们在选择食品时选择价格低廉的。在食品监管上,经济因素是重要因素,我国香港特区之所以能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体制,这与其强大的经济投入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居民收入较少,导致一些假冒伪劣的食品流向农村地区,而且农村地区处于监管的薄弱地带,所以形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2.农贸市场为农民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得人们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贸市场是农民朋友进行买卖食品的聚集点,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便利。农产品在这个市场上流通的时候面临的约束很小,多数农产品的产销地点并不明确,形成很大的安全风险。工商局、食药监局在农村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造成现在农贸市场的无序发展。

3.短期行为造成土地污染

过去三十年,我们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对耕地过度使用严重。单纯地追求产量导致化肥农药超标使用,使得土地板结,产量下降,还使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随着城市地租的进一步上升,一些工厂大规模布局农村地区,工业用地的增加本身就减少了耕地的面积,再加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处排放,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残留问题,主要是砷、氰化物、汞、镉,铅、锌等,这些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主要是处理成本高,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土地污染比水污染、空气污染更难以治理,这些短期行为严重影响我国的长期发展。

4.不规范的养殖业造成的问题

养殖业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致富的重要手段,在发展的初期,农民一拥而上,分散养殖,不注重科学管理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养殖过程中,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疫病虽然减少了,但是却对人体造成了间接损害。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16.2万吨,其中51%为兽用,在36种常见抗生素中,兽用抗生素的比例更是高达84.3%。复旦大学一课题组通过对1000多名学校儿童人群尿中抗生素的生物监测,证实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下,并发现兽用抗生素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而兽用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健康有明显的联系。目前,从兽用抗生素滥用程度上看,主要集中在乡村的家禽养殖和散养户,他们用药知识相对贫乏,过量购买、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产生的耐药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开拓思路,加大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焦点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可以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民结合市场需求改善种养结构,适当增减不同作物种植规模,积极推进农产品收购储存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建立规范化的农贸市场,实现双赢

农村地区村落分散,需要农贸市场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农产品的买卖。建立规范化的农贸市场,不仅能够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可以为商家提供良好的经营场所。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农贸市场的生、冷、鲜、熟的食品划区分开经营,对于农贸市场的公共卫生安排专人打扫、清理。规范市场上商户的进货渠道、销售途径,做到经营有执照,进货有登记,销售有记录,让一切行为有据可查。在监督上,要定期、不定期抽检,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做好事前控制。

3.加强土地监管,创新保护机制

我国土地辽阔,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更应该珍惜。一些农村出现很多强占耕地、工业废水污染耕地的现象,应该坚决杜绝。基层政府须提高觉悟,严格审批制度,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不能为了短期的财政目标就引进一些污染企业,放松环保的要求,耕地的保护一定要摆在突出位置。农业用地就要在农业的范围内找出路,不能挪作他用。环保、国土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保护好土地资源,造福人民,造福后代,只有土壤健康了,农作物才能健康,人民群众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

4.推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业

分散养殖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监管上的困难。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发展集中养殖,科学选址,鼓励大规模、集约化建设养殖场所。这样既可以方便农户统一销售,合理经营,而且方便对养殖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也可以集中宣传科学的养殖知识,减少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现象。综合来看,我国农村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就要全面推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食品安全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不能让农村成为薄弱地带。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裘若莹.农村集贸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9):124-125.

[2]陈晓明,王程龙,薄瑞.中国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2):4-8.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6

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

严格执行并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推进粮食储、运、装、卸的“四散化”

2011年8月2日,我国正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1〕38号),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负,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和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同时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并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

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研究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既要促进物流企业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满足大宗商品实际物流需要。

对物流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回收期长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转运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等,在加强和改善管理、切实节约土地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对各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纳入规划统筹安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对政府供应的物流用地,应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出让。积极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应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出让收入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优化收费公路结构。

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主产区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发挥供销社和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下乡”配送和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抓紧开展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政策调整试点,妥善解决农产品进项税抵扣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物流业的规模效益。

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对开展鲜活农产品业务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同价。推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标准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含社区菜市场)公益性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新建城市居住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配套建设社区菜市场或相应的商业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作为经营性商业用地,应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土地招拍挂出让前,所在区域有工业用地交易地价的,可以参照市场地价水平、所在区域基准地价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等确定出让底价,土地出让后严禁擅自改变用途从事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确需改变用途、性质或者进行转让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经依法批准。研究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房产税政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规范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等相关收费,必要时按法定程序将摊位费纳入地方政府定价目录管理,清理超市向供应商收取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通道费。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7

一、中哈农业合作现状

(一)中哈贸易合作:政策对接,贸易壁垒逐步消除

近年来,中哈農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05—2016年,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农产品从4266万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2%;出口农产品从5507万美元增加到2.3亿美元,年均增长13.6%。2017年,中哈农产品贸易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中国自哈进口农产品近60万吨,同比增长近30%。进口小麦接近30万吨,哈成为中国第四大小麦进口来源国;进口大豆7700吨,价值310万美元;进口种马228匹;冻鱼、植物油和油料作物进口平均增长了2倍;此外,哈国已获得对华出口冷冻羊肉、小麦、麦麸、菜籽粕的许可。牛肉、猪肉,以及部分杂粮、豆类、瓜类产品的输华检验检疫正在磋商中,有望实现进口规模和种类的进一步扩大。

哈国粮食出口配额扩大。出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国内粮食价格需要,哈国一直对粮食出口实施相对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2015年,哈国农业部与中国发改委共同签署了《中哈农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建立直接联系和磋商机制,哈国增加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配额,中国进口小麦规模迅速增加。

中国进口种类不断扩大。中国解除了哈萨克斯坦出口小麦的限制;签署了植物油、大豆及马属动物输华检疫要求议定书;而禽肉、玉米、乳制品、牛羊肉、大麦、蜂蜜等出口中国的准入工作正在筹备中。2017年,中哈两国签署了哈国对中国出口蜂蜜所需的卫生要求、检验和检疫相关议定书。中国放开自哈进口农产品种类后,2017年哈农产品对华出口规模增长了34.3%。其中,大豆出口首次超过7000吨,豆油增长6倍,冻鱼、植物油和油料平均增长1.7倍。

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哈签署了旨在深化“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协议;中哈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签署了检验检疫合作协议,以及《关于加强标准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倡议》。这些成果文件促进了互联互通,提升了两国的互信水平,减少了国际贸易壁垒。尤其是通过两国多方努力,成功开辟哈小麦过境中国向东南亚出口的运输通道,进一步拉近了哈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联系。中方还成功以集装箱散粮方式进口哈小麦,两国农产品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中国新疆成为中哈农产品贸易的前沿和主力。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有7个一类陆路口岸相通,区位优势非常优越,新疆口岸是中哈农产品贸易、投资、合作的前沿阵地,也是试验区,国家和新疆地方政府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促进政策:巴克图口岸是全国唯一开设对哈农产品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的陆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吉木乃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成为新疆进口粮食指定口岸;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作为中哈第一个跨境的经济贸易区和投资合作中心,已经成为中哈特色食品和农产品交易市场。2016年新疆各口岸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农产品1.48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5.8%,占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农产品总额的97.4%;通过新疆口岸向哈萨克斯坦出口农产品2.09亿美元,占中国出口哈萨克斯坦农产品总额的92.9%。目前新疆对哈农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果蔬方面,产品结构较为单一。2016年,蔬果出口占农产品出口量的76.7%。新疆的吉木乃口岸、巴克图口岸以及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向哈国出口果蔬的主要口岸,其中巴克图口岸出口量占全疆出口量80%左右。

(二)投资合作:优势互补,民营企业发挥活力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吸收外资比例最高的国家,有超过60个国家向哈萨克斯坦投资。据哈国政府数据,2005年至2016年,哈国共引进直接外资共计2420亿美元,其中2016年引进外资206亿美元。世界银行将其列为“全球最吸引境外投资的20个国家”。近年来,哈政府出台多项农业引资优惠政策,包括为重点领域投资者提供免征10年企业所得税和土地税、8年财产税以及在项目投产后,为投资者提供最高达30%的支出补偿等措施等。随着中哈产能合作战略的深化实施,中哈农业合作的范围从贸易型向生产、加工等领域发展,投资规模和领域逐渐拓展。我国对哈投资涵盖了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等多个领域,包括油料作物加工项目、牛羊马培育及肉类加工项目、油料作物和粮食深加工厂、马奶和骆驼奶奶粉加工以及果蔬罐头加工等。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投资活动的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凭借机制灵活、决策迅速等优势,通过租赁土地,实施订单式种植合作,有力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对华出口,已成为中哈农业合作主力。据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统计,至2016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存量约2060万美元,投资企业近20家,绝大多数为新疆民营企业,例如新疆三宝圣迪乐食品有限公司在哈国东哈州建设亿枚蛋鸡厂项目;新疆塔城市储绿面粉集团公司在哈国建设乌尔加尔县粮油工业园区项目;新疆塔城丝路华夏有限公司已经在东哈萨克斯坦州取得3000亩用地权,合作共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新疆富邦运通和托里阿萨尔食品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种植3万亩红花、葵花,合作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已实现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向国内回运等。

(三)农业技术与服务合作:创新模式,领域拓展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同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动植物适应性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农业科技合作潜力较大。目前,两国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在大豆种植和苹果栽培方面的技术交流、在冷链物流和牲畜育肥、隔离检疫区建设等综合技术设施、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农业科技培训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丰富合作成果。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科研机构间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育种、园艺、疫情防控、遗传资源、农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交流合作,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土壤研究所、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项目合作等。

哈粮食生产成本低,产出高,但是机械化、精细化、产品化水平低,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哈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哈农业科技园区合作是近年来新兴的科技合作与投资相结合的农业合作模式,双方通过开展多种农作物示范种植,以及种植技术和配套农机装备联合开发等领域的合作,集农业合作生产、农业科技开发、投资、贸易以及生态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产学研同步进行集聚了农业投资和技术开发的优势,增设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又弥补了经济效益差、贸易壁垒等缺点。目前,中哈两国已经合作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园区,以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合作建设的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为例,2015年,两方共同合作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建设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双方共同研究高产耐旱的作物品种和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旨在减少哈农业对“靠天吃饭”的依赖。目前,示范园已引进种植我国冬小麦品种,并全面开展小麦、玉米、油菜、蔬菜、花卉苗木等优良品种的试验种植,同时进行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土壤改良、农机设备的展示和推广,合作项目已经成为中哈农业技术及产能合作的示范区。

二、中哈农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贸易合作领域的主要障碍

首先,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两国重要的贸易障碍。农业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中敏感领域,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中的限制性措施都比较多,急需进一步消除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例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自2007年起,哈对中国畜牧产品实施限制进口的措施。雖然目前中哈双方正积极商讨逐步取消对哈进口限制问题,但受欧亚经济联盟共同技术标准和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政策依然是制约两个贸易规模扩大化的主要因素。中哈双方应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沟通,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尝试通过协商机制予以解决。

其次,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中国在农用机械、设备和肥料等方面具备长足的比较优势。哈国不具备大型农用机械生产能力,主要依靠进口,但是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的共同关税政策,增强了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农用产品在联盟内部的竞争力,内部贸易创造效益致使我同类产品出口哈优势降低。

(二)投资合作领域的主要障碍

其一,土地租赁受限,制约投资扩大化。目前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中蔬菜和粮食种植占比较高,尽管哈国土地开发利用率过低,但其国内土地保护政策较繁杂,目前哈《土地法》修正案由于国内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实施,使得投资者的土地租赁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另外,未来即使《土地法》修正案执行,土地租赁依旧是一个敏感而有风险的投资行为,哈国政府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法制宣传,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投资风险依旧非常大,不但阻碍中方企业在哈扩展种植面积,而且会对中方的全产业链投资产生阻碍和风险,影响农产品产能合作的规模和数量及贸易效应。

其二,中哈农产品深加工投资和农业园区建设仍在起步阶段。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在农业全产业链上都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包括小麦、油料作物的种植和深加工,牛羊等牲畜规模化养殖、动物疫病防控及疫苗生产,农业生产资料、设施农业出口,以及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业机械生产制造和运营等领域。但从目前的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来看,整体数量和规模偏小,涉足的行业领域及市场潜能的扩展和挖掘都受制于哈萨克斯坦土地使用权不确定以及政策频繁变动的风险,急需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三)技术合作领域的主要障碍

目前中哈农业技术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总体水平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双方技术合作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合作服务平台尚不成熟,受语言因素制约,双方在信息获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对接上面临困难;二是技术合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平衡,双方政府在技术合作领域中的促进政策和发展目标契合点并不一致,科研单位参与度不够,科研合作的前期投入资金来源难以保障;三是技术合作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优势发挥有限,在哈方急需的种子培育、农机生产、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情预防等领域,尚未发挥中方的技术优势。

三、拓展中哈农业合作领域和模式的思路

(一)协调平衡进出口,注重中哈农产品贸易的共享互赢

一是扩大哈国农产品进口,化解中哈贸易逆差。哈国耕地资源丰富,人口少,消耗农产品的数量有限,中国耕地资源有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消耗的资源量大,加大从哈国进口农产品,既能缓解全国耕地资源、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压力,又可以促进哈国进口我国蔬菜、水果的积极性。通过积极谈判,调整双方进口政策,加强农产品贸易通关合作,推动哈国水产、小麦、玉米、蜂蜜、大豆、牛羊肉、牧草等农副产品的进口,同时扩大我国果蔬,食品和农化产品的出口。中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生产规模和资金的优势明显,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产业,充分发挥援疆机制,吸引和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生产加工企业,依托进口原料开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加工贸易发展模式,鼓励企业从事“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的农产品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哈国土地资源生产农产品,就地加工满足当地市场需要或运回国内销售。

二是在中哈口岸建设“中哈农产品交易中心”,包括农产品交易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区、仓储物流区、检验检疫区、农产品深加工区、农业资源交易区、农业技术交易区、农业成果展示区、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哈国共同举办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和交易会;打造1至3个中亚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仓储、交易、物流,形成面向中亚国家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二)拓展农业投资模式,推动建设中哈农业合作产业园区

一是在充分研判哈国市场规模与需求的基础上,拓展农业投资领域,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农机等领域深度合作,扶持和培育企业向深加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通过兼并收购和合作经营与哈国农业生产企业共同开拓两国市场,提升农业投资合作水平。

二是结合国家产能合作战略和哈萨克斯坦需求,建设以粮油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设施农业、绿色果蔬食品加工、观光农业、粮油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国际化农业产业型园区。在中哈口岸建设进出口加工基地,设立保税仓储,探索生产、加工跨境联动模式。通过境外与境内园区的连锁互动,打造双向贸易和双向加工的跨境产业链条,建成境外粮食战略储备基地,提升进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带动国内农机出口和劳务输出,让“走出去”和“引进来”同步升级,同时,通过回运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境内境外的园区互动发展,配套发展。

三是加大推进中哈边境地区的国际物流港建设,建设以出口果蔬、农机和建材为主的海关监管仓;以冷链查验和储存一体化设施、检疫处理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为主的保税仓,积极引导双方企业合作发展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中哈加工贸易型产业体系。

(三)促进科研交流合作,推动农业技术合作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推动中哈科技交流合作。土壤改良、节水灌溉、高产栽培、优良品种繁育、农业技术非常适合推广到哈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通过人员培训交流、两国农业科研机构牵头共建联合实验室、互派专家进行联合项目研究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提升哈国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促进民心相通,为深化中哈双边农业合作奠定基础。

二是加大农业技术的项目合作,把我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于哈国粗放的农业生产领域。比如利用我们在节水滴灌技术、作物绿色综合配套技术、田间精量作业等技术的优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哈国举办的农业论坛、博览会等农业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两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直接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开展农业科技、农业种植、畜牧业等领域的商业化合作,双边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合作搭建平台。

三是推动中国在哈国境内建设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实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辐射以及推广,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发展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主要有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业的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以进行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业的休闲观光农园科技园、以及以农业科技展示、产业孵化、高新技术开发与培训等为主业的农业科技园区等建设模式。近年来,中国积极拓展境外农业科技合作园区的建设,2017年,塔吉克斯坦—中国农业合作示范园、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0个境外农业园区成为农业部首批部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试点。境外农业合作园区结合东道国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通过农业技术合作与投资,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已经成为农业投资和产业合作聚集融合的最佳平台,尤其在带动中国农业企业抱团走出去,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农业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示范效应具有非常强的优势。首批重点建设的10个农业合作示范区中中亚国家有两个(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但作为中外产能合作的示范国家哈萨克斯坦目前尚未有部级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未来应在现有农业合作园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和建设,尽快释放中哈农业合作潜力。

四、推动中哈互联互通建设,优化中哈农业经贸合作环境

(一)深化中哈地方经贸合作机制

一是尽快建立双边农业合作机制,加强中哈两国农业部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二是加强新疆与哈国边疆地区的沟通联系机制。充分利用举办亚欧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东部中国新疆农产品展洽会、新疆巴克图国际农业产业博览会等展会、论坛的机遇,呼吁哈国边疆州政府积极向哈国国家层面申请设立先行先试特殊区域,建立与哈国边疆州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就先行先试特殊区域在劳务、税收、土地、签证等优惠政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企业利用特殊政策开展境外经济技术合作。

(二)推进农产品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拥有7个通商口岸,与俄罗斯拥有50个通商口岸,与乌兹别克斯坦拥有24个通商口岸,与吉尔吉斯斯坦拥有11个通商口岸,与土库曼斯坦拥有3个通商口岸。哈萨克斯坦与周边国家拥有众多的通商口岸,是中国农产品及农业物资走向中亚、西亚、欧洲市场的通道。同时,中国也是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未来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的交通物流和合作机制基础,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在新疆口岸建设大型农产品和农业物资仓储物流贸易中心,将中哈双边口岸打造成未来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物资贸易的聚集地。

(三)推进中哈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

优化通关措施和检验检疫流程,打造良好通关环境。实施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战略,减少申报和查验环节,缩短放行时间,简化通关流程,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推进口岸相关管理部门的“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促进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中哈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合作备忘机制建设,加强与其在技术、业务信息等方面沟通,及时为地区外贸企业提供相关外贸信息,并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哈方改善投资环境。

(四)推进中哈农业合作的融资平台建设

中哈农业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高效的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要積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与国内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的配合、有效衔接。同时,深入研究哈国农产品贸易与投资的利益诉求和项目信息,制定相关规划,加大研究力度,引导企业瞄准重点项目精准发力。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商业金融机构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中哈融资、清算区域金融市场、外汇交易等金融平台建设,启动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第三方结算交易市场的构建。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8

关键词:CaFta;贸易;农产品

一、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

2002年末,东盟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意味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成立。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惠及11个国家和超过世界1/4的人口。经过东盟与中国双方的大力推动,2004年实施的“早期收获”计划使得农产品自由贸易提前实现了。而随后的《货物贸易协议》,更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深度和范围。到2010年初,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的“早期收获”计划下农产品和《货物贸易协议》下正常农产品的降税进程基本上都己经完成了,在中国和东盟老成员国间的大部分农产品贸易实现了贸易零关税。

随着双边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在中国与东盟双方农产品贸易中,东盟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国地位,并且随着贸易量的增长,顺差越来越大,这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其中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约1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0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了近90亿美元。并且,东盟农产品进口年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速度。2005年之后的进口增长率一直高于出口增长率(2009年除外,2009年双方贸易量整体是下降的)。2005、2006、2007三年的平均进、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37%和23%,相差近小半。

由于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上非常靠近,与各方面的历史渊源相近,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消费非常相似,这就需要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特色和优势,合理的进行生产消费。然而随着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量越来越大,但是贸易逆差也越来越大,因此分析贸易逆差不断加大的原因对合理规划各国利益有很大帮助,而印尼作为东盟十国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了解印尼的农业政策对于我国面对农产品贸易预测和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印农产品贸易中,发现在贸易产品方面都呈现出了较明显的互补性:印尼出口产品主要为热带蔬菜、水果、橡胶和植物油;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为水果、温带蔬菜、鱼类和其他加工产品。

中国加入CaFta后,由于税率的降低,中印农产品贸易量不断增加,但是中国出口至印尼的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印尼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增长速度。并且中国出口至印尼的产品由于相关税率降低的时间偏慢,导致中国的贸易增加额相对落后。因此,改变双方的贸易格局和增强中国自身竞争力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中国应该根据东盟农产品市场需求,首先要加强温带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其次是引进适合的优质蔬菜品种,培育特色农产品;再次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规模化生产,建立品牌效应。从而在保持与东盟优势互补的条件下,扭转我国贸易逆差地位。

二、印尼政府对农业发展所实施的政策

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革,印尼农业取得极大的成果。特别是上世界七十到九十年代,印尼的农业年均增长超过4%,超过其他东南亚国家,1985年印尼从全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成为水稻生产自给自足的国家。被一些农业经济专家赞称为“奇迹”。然而,印尼国内人口的分布积极不均衡,比如爪哇岛只占印尼土地面积的7%,却居住了近60%的人口,土地垦殖率70%,岛上几乎没有能继续开垦的土地,有关资料显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该地区的人均种植面积越来越细化,农业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和产业规模,将近37%的人没有土地,农村的收入分配趋于恶化。为了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城乡差别,印尼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

1.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引进国外资金

由于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尼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不得不重新进口粮食,为了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和国家粮食储备,印尼政府对农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对农业的投资在2004年是1.9万亿盾,2005年的4.3万亿盾,2006年的6.7万亿盾,2007年则进一步增至8.7万亿盾。此外还对农民进行了无抵押贷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引进外资发展农业也是印尼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应对粮食危机,沙特和韩国对印尼进行了大量投资,为印尼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积极推动移民开荒,缓解人口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为止,印尼拥有几千万公顷的荒地适合开荒种植作物。在从1905-1985年期间从爪哇岛迁移出去的人口大约365万人,而1985-2005年通过移民计划和其他途径迁移出爪哇岛的人口估计也是接近370万人。这项移民开荒政策,不仅把很大一部分的荒地建成了粮食生产基地,还缓和了印尼人口密度的不协调,这为印尼农业的发展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印尼政府还计划在几个地区建立玉米种植基地,增强其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3.引进先进水稻良种与技术,提高单产

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很早以前印尼政府就设立了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单位,研究具体的农业方面的问题。在1974年,印尼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农业研究开发厅”,来领导和协调管理全国的农业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印尼农业科研人员培育出水稻高产新品种“西格迪斯”和“皮泰”,并将其推广种植,使稻谷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在二十年期间提高到原来的2.6倍之多,是印尼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保障。印尼还引进了许多先进和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业机械,显著地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印尼还从国外引进了杂交水稻等良种,并取得了丰收。在推广高产良种的同时,印尼政府还大力推广拖拉机、水泵、农药和化肥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运用,并提供相应的贷补、贴款等优惠政策,显著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4.规定粮食价格供需机制,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利益双赢

印尼成立的国家粮食后勤总署(BULoG),负责管理粮食价格和储备。由于印尼市场上的大米生产具有季节性,导致其销售价格在稻谷收获季节价格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而到了缺粮季节有增长的很高的水平,大米价格存在严重的季节性波动,这种起伏不断的价格波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消费者构成损害。因此,BULoG建立了粮食价格供需机制,在大米收获季节从市场上收购大米,并规定大米最低售价,保证大米价格不至于降低,以此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缺粮季节则从市场上出售大米,并规定大米最高售价,保证大米价格不至于过高,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这套价格供需机制的实行不仅平衡淡旺季粮食价格的起伏波动,而且保护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5.通过非关税壁垒,施行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保护其农业生产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而印尼国土基本上属于热带地区,所以在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品种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我国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东盟国家农业生产,为应对这一现象,印尼等东盟国家通过实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农产品提出更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保护其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CaFta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1.根据自身特色,鼓励优势产业种植

改变双方的贸易格局和增强中国自身竞争力,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中国应该根据东盟农产品市场需求,首先要加强温带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其次是引进适合的优质蔬菜品种,培育特色农产品;再次是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规模化生产,建立品牌效应。从而在保持与东盟优势互补的条件下,扭转我国贸易逆差地位。

2.建立统一标准的质量认证体系

中国与东盟双方应该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不仅能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加快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通的速度,减少在途农产品运输储存费用,减少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下降,降低产品在运输途中的腐烂变质风险,提高产品新鲜度,实现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因此,中国和东盟要协商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进出口检验体系,降低非关税壁垒风险,保障农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总所周知,深加工过农产品,其价值提高到数倍到几十倍不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牧产品的深加工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深加工率从70%到90%不等,而中国仅在30%左右,所以我国需要提高农牧产品的深加工率。首先,要规范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大对农产品的资金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其次尽量消除或者改善农产品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强对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水平。

4.加强信息沟通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进出口印尼农产品和市场价格信息,并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进而根据信息汇总,预测未来年份印尼各类产品的需求,据此适度地指导农产品生产。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2]陈凌英.《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意义和未来》[J].东南亚纵横,2002,(8)

[3]陈人欢.《“早期收获”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东南亚,2005,(3)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9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壁垒;市场集中度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主要是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出口的农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且所占比重也一直很大;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看,中国农产品出口国主要集中在是亚洲、欧洲、北美及周边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欧美一些国家。日本、美国、韩国、我国香港始终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居于前四位,并且中国向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产品的比重超过50%,而这些地区产品结构都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由此也是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比重呈下降趋势。

一、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1.出口地区发生变化

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较小,运输成本较低,亚洲一直是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对亚洲农产品出口量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60%。尽管中国对亚洲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增幅并不是最高,2012年比2011年增长24.19%。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率位居前三位的大洲分别为:非洲35.93%,大洋洲29.99%,南美洲29.18%。这说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地区在逐渐发生变化,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正在成为中国农产品的新兴市场。

2.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2011年,肉类产品、水产品和果蔬产品这3种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4.2%。2012年,这3种农产品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肉类产品,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51.44%。相反,传统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丧失,最具代表性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谷物2011年的增长率仅为17.90%。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新型的贸易壁垒形式,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贸易形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伺的不平等贸易的体现,发达国家利用高科技水准来对抵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和标准的对其进行限制,设置壁垒。当然,国外对中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对中国出口既有正面效益也有负面的效益,一方面可以对中国起激励作用,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受阻,竞争力下降。

2.绿色贸易壁垒

国外大多采用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限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如因中国动物制品含有氯霉素残留问题,欧盟暂停进口从中国进口,英国停止中国蜂蜜在其市场流通,日本对我国动物制品、蔬菜及腌制食品实施严格检查等,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事件屡见不鲜,再次说明我国农产品出口应了解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同时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技术检测力度,冲破绿色壁垒限制。

3.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是以知识产权为名义,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的措施。在当今经济自由化的今天,知识产权贸易保护在国际贸易中与日俱增,发达国家不断通过技术、产品、商标及地理标示对本国农产品加以保护限制国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农产品及食品商标及地理标识保护、美国的337调查等其目的都是于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打击国外竞争者,维护其本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国对知识产权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屡遭国外知识产权。

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1.健全贸易立法

根据国外对中国设置的诸多贸易壁垒,中国应相应加强农产品贸易政策立法。在国内建立完善环境贸易立法,动植物检验检测、农兽药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立法和有效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对外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变贸易谈判,在世界贸易组织制度下制定适合自己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

2.建立国际标准制贸易政策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立法及国际会议。在世界贸易组织制度之下建立与之相符合的政策法规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建立与国际制度相适合的法规政策。并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灵活解决贸易政策。

3.健全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

根据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并结合中国现行的“绿箱”政策30,调整“绿箱”政策并利用黄箱政策扶持空间,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首先,加强信息准确度,了解国外农产品需求信息,避免盲目出口,以及国外农产品贸易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其次,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系和保障机制。根据国外农产品信息情况建立相应的应急出口措施以及农产品补偿制度。再次,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扩大绿色产品出口。最后,加大政策支持。为中国农产品建立“绿色通道”,加大政府资金支持以及出口优惠政策等。

4.加强经济合作中的农产品贸易

建立自由贸易区,削减关税,最终实现双边的自由贸易将在很大程度上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也即通过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从而对各自总农产品进口需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的自由流通,减少关税壁垒,建立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过渡性协议,不提高相应贸易壁垒,同时给予成员相应的优惠条款。

参考文献:

[1]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和变化趋势》,《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1期

农贸市场土地政策篇10

一、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则

1.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收益、谁改造”原则;

2.坚持“为民、便民、惠民、以人为本”原则;

3.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审核、统一验收”原则;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监管、分步实施”原则。

二、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范围与规范

*市城区(包括双塔片区、*片区、经济开发区)的新建菜市场必须依据20*年编制的《*市城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92-20*《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拟保留的城北菜市场、*菜市场、*菜市场、*农贸城、*街菜市场和江东菜市场,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

三、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规划与设计要求

1.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严格按照《专项规划》实施。菜市场规划用地不得改变用途、移作它用。菜市场周边要适当控制规划建设商业用房,服务半径以内不得有有毒有害等污染源,不得有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的场所。

2.由经济主体投资的新建菜市场,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土地。在公开出让条件中,应规定商位(包括营业房、摊位和交易场地)只许可部分出售(即有条件地出售周边营业房)的限制条款;明确市场举办者要成立物业管理机构、做好市场物业管理等条件。

3.菜市场设置要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环保、卫生、消防等有关规定,方便居民购菜。菜市场服务半径一般为500—1000米之间。

4.新建菜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市场管理用房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

5.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留出足够的停车场地,其中新建菜市场的停车场面积不少于市场商业用房面积的20%。有条件的菜市场要加强环境的绿化、美化。

6.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必须建立封闭式熟食品销售橱窗、畜禽销售屠宰场所、垃圾房和配置固定标准衡器;设置公共厕所,建筑标准一般为二级标准,并不得设在熟食经营区附近;200个摊位以上的规模菜市场都要配套建设垃圾中转设施。

四、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有关扶持政策

1.土地、建设费用优惠政策。新建和改造提升菜市场项目,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其涉及的各类行政性收费,予以先征收后补助。对符合规划、申报列入改造的菜市场,允许保持既有土地使用权性质不变。

2.财政补助政策。对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菜市场,其改造资金主要由市场举办者筹措。市政府根据其市场收益、改造投入、验收意见等因素,确定分类补助比例,经市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菜市场领导小组”)组织审计审核、验收后,由市政府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补助。分类补助申报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4.星级市场奖励政策。鼓励市场举办者参加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重点市场创建活动。市政府对达到“星级文明规范”菜市场的举办单位,根据不同星级分别给予:一星级1万元、二星级3万元、三星级5万元、四星级10万元、五星级1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省重点市场(含区域性重点市场)的再给予10万元奖励,并由市工商部门推荐申报省市场建设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5.“商品准入工程”补助政策。市场举办者应建立健全市场食品、副食品等商品准入制度;鼓励菜市场实施“品牌”工程,对推广品牌商品、引进品牌食品、副食品经营单位,优先安排摊位;设置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识,统一配置商贸计量器具,建立市场贸易计量管理制度;200个摊位以上的菜市场必须设立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点,加强上市农产品检测。对上述实施商品准入工程、品牌推广、配设计量器具和农产品检测设施等的投入,市政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五、加强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1.建立市菜市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工商局、发改局、规建局、国土局、财政局、经贸局、审计局、卫生局、环保局、农业局、水利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局、质监局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市区菜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新建菜市场需经市菜市场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联合验收达标后,才能办理市场登记和营业执照。

2.明确菜市场建设改造和综合管理职责。市工商局负责督促做好菜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并负责会同市发改、规建、国土、卫生、农业、环保、经贸等部门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菜市场土地出让条件设置、施工前初步设计会审和工程完工后标准化验收等环节审核把关。市规建局负责做好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督促严格按照市区菜市场布局规划,强化既有菜市场的规划管理,加强对新建菜市场的规划控制。市发改局负责菜市场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市财政局负责菜市场建设和改造提升各类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工作。市卫生局负责把好菜市场及场内食品经营户的卫生审查关。市农业局负责动植物的检疫、检验工作,督促市场举办者做好进场农产品的检测工作。

3.建立菜市场举办者准入、退出机制。要严格菜市场投资者的主体资格审查。对不符合菜市场规划布局的,要适时进行调整;对列入菜市场改造提升计划、市场举办者不愿意改造,或改造后考核验收不达标,且经责令继续整改仍不达标的菜市场,可依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对市场举办者予以行政处罚直至取缔市场;对新建菜市场,未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用途开发利用的,由市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