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14

现代医疗模式篇1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现代医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61-1

正畸治疗以美观、功能和稳定为主要目标。在我国,随着口腔正畸事业的迅速发展,正畸医师的人数成倍增长。但由于正畸医师所受教育不同,其治疗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口腔正畸治疗虽然远不及外科手术,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将口腔正畸治疗与现代医学模式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正畸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

1口腔正畸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错颌畸形是指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间的畸形。口腔正畸治疗是正畸医师在现有条件下使用现代技术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问关系协调一致,并使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治疗手段。口腔正畸医师应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下,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提出适合每个个体设计方案,并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征求其同意后付诸实施。正确的正畸治疗应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使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而且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使患者抛却自卑、恢复自信、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2正畸治疗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正畸治疗的要素主要包括: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2.1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

患儿及家长(或患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现病史、既往史。②患者口腔解剖条件。③患者可用于治疗的费用。④患者可用于治疗的时间一患者复诊多在2o次以上。⑤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了满足心理需求和得到社会承认是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目的,但他们并未意识到错颌畸形造成的口腔疾病,所以患者对矫治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爱美女性。

2.2医疗机构因素

医疗机构因素主要包括:①医疗机构使用的仪器设备。②医疗机构所拥有的材料条件。③医疗机构所能完成的矫治种类等等。

2.3医务人员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务人员对矫治过程并发症的认识。正畸治疗疗程期间并发症多种多样,医务人员应有足够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4正畸治疗各要素间的关系

患者、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患者是服务的对象;医疗机构是保证,为患者提供基本诊疗环境和设备条件保障;医务人员是主导。协调好医患关系,在现有条件下提供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的正畸治疗。

3正畸治疗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正确把握如下辩证关系。

3.1动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错颌畸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是错颌畸形的两大因素。以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为例来看:乳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早失、恒牙早萌、恒牙萌出顺序紊乱等过程,正畸治疗的手段也要有相应的连续性。另外,正畸治疗还应该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设计将连续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性表现在正畸治疗的每一步必须符合正畸治疗的原则。必须符合人体的生物学要求。

3.2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医师与患者的关系似乎是主客体关系,医师是主体,在治疗中起主导地位。但是患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能有意无意地参与医师正畸治疗的思维,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是否合作和配合决定了医师实施的治疗方案能否顺利进行。有些患者对正畸过程有自己的要求,医师应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要求。

3.3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讲究美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美的要求与日俱增,要求正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正畸结束后应达到功能实用性和美观艺术性的统一,而且还要注重其稳定性。正畸医师不仅要注意本专业的发展,还要培养和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使正畸治疗成为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门艺术。

3.4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口腔正畸治疗讲究普遍性的原则,但由于每个患者不仅在其口腔条件、自身条件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他们对正畸的要求、期望值也不同,所以口腔正畸治疗要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是普遍性的表现形式。正畸医师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4小结

现代医学模式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技,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艺术修养。口腔正畸治疗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恢复患者口颌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其心理需求。对于有因错颌畸形引起心理障碍的患者要不断对其进行疏导,消除其自卑感,并融入社会医学的内容,使患者对社会环境充满信心,恢复正常社会生活,使其成为正常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张福利,马宏坤,徐维廉.为医学会诊一当代医学的主要缺憾[J].医学与哲学,2000.

现代医疗模式篇2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心元胶囊丹参葛根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7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其中冠心病即为临床上的常见的一种慢性病[1]。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的传统治疗方法还是停留在西药治疗方法,即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取的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西药的不良反应多,久服易耐受等缺点会影响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鉴于此,笔者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药对慢性病的治疗优势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阵发性心绞痛和闷痛、呼吸急促、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47名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其中中医组患者24名,西医组患者23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西医组:患者在病情急性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进行舌下含服治疗[2],在患者病情的缓和时期,给予心元胶囊进行治疗,每日服药3次,每次3-4粒。中医组:中医组以本院自拟“丹参葛根汤”进行治疗。处方:丹参15g、葛根12g、延胡索10g,甘草8g,以上诸药,用水煎服,每日服用2次,每次1剂。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0天,20天后,对每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

1.2.2临床评价指标。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评价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治愈:患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消失,心电图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好转:患者的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冠心病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每次发作时患者的疼痛状况也有所减轻、发作持续的时间有所减短;患者的心电图检测基本正常。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没有明显的好转,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1.2.3统计方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及技术运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为许多的疑难杂症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回顾近些年来现代医学发展,很难找到一种完全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演变的治疗手段,更不用说对于癌症、aiDS等疾病的治疗[3]。分析其原因可知,目前临床对于疾病的诊疗模式往往还是采用“对症治疗”的模式,虽能对疾病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难以完全治愈疾病。中医治疗理念为“整体治疗”,即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调养[4],一方面使用药物对患者证候进行“对证治疗”,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机体进行全面的调养,从而达到疾病完全治愈的效果。本人采用自拟的“丹参葛根汤”进行冠心病治疗。方中以丹参为君药,行活血、祛瘀、止痛之功;葛根、延胡索为臣药,共同发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甘草作为使药,用以调和药性。全方各药合理配伍,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组和西医组的临床疗效基本相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说明了中医药对于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知,中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医组,从而进一步显示出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患者不易耐受等优点。中医治疗法方法可以对冠心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

总之,中医药对于慢性病治疗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中医整体治疗的理念对于目前的医学诊疗模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立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05):92~93

[2]张春义,刁谦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79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09):1748

现代医疗模式篇3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医疗保障

一、农村医疗保障模式与农村医疗保障立法的辩证关系

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是国家在建立和管理医疗保障活动中,通过法律对农村医疗保障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职权、责任进行分配,以保证医疗保障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农村医疗保障模式与农村医疗保障立法是一种辩证关系。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是立法的资源和基础,也是将通过法律反映出来的主要内容。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成熟程度决定着立法条件的具备程度,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立法的质量。因此,严密考量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各项制度的的设计,选择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医疗保障模式,才能推动立法,并通过立法来保障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否则,没有合理基础的法律将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对通过立法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要选择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必须要考察外国现存的医疗保障模式。

二、外国的医疗保障模式及对我国的适用分析

由于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安排受本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医疗保障制度的本土化程度很高。目前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模式主要有五种。每一种医疗保障模式各有其独特之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有一个方便之处,即可以将国外先发展国家的成功经验直接拿来用。但即便再完美的模式,我们也不能生搬硬套,因为每种模式都有必须具备的关键条件,如果我国不具备其所需要的关键条件,那么这种移植的模式就根本无法落实或无法发挥其优越性。所以需要对不同的模式以及对我国的适用进行分析,来判断和选择适合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模式。

(一)免费医疗保障模式

该模式也称全民医疗保障模式,是指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由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障基金有计划的拨付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障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制度。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发达国家和马来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类。

免费医疗保障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和基本免费的特性,保障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公平性。但由于医疗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其运行又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持,所以对国家财政产生很大压力;由于没有充分的竞争机制,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很低,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医疗服务基本免费,容易出现医疗资源滥用和浪费。该模式维护了公平,却牺牲了效益,体现了社会福利却占用了大量的国家财力。实践中,有些实行该模式的发达国家都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所以,在设计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时,不能搞攀比,必须要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

现在,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富强,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理段,但要在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行免费医疗,目前来看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农村医疗保障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一步步发展。

(二)市场主导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个人及其雇主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而言,政府财政不出资或不补贴。美国是该模式的代表。

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是,医疗保险主要有市场经营和管理,政府只负责老年人和贫困者的医疗保险,保险经费主要有个人和企业负担,政府基本不负担。美国的医疗保险名目众多,居民自愿参加,能够通过医患双方的博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对医疗服务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但该模式按照市场法则自由经营,公平性较差,往往把一些最需要得到医疗帮助的健康条件差、收入低的居民拒之门外。而且要运行该模式不仅要求国家具备成熟的商业保险市场,而且要求人们具有为疾病风险投保的财力和意识。

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还很不健全,远远达不到支持该模式的程度。而且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医学知识有限,对疾病风险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疾病风险存在差距。人们需要时间来形成为疾病风险投保的意识,来判断和理解这种安排的价值。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该模式的公平性差,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追求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不相符。

(三)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该模式是指依靠社区力量,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原则,在社区范围内通过群众集资建立集中的医疗基金(政府通常给与一定补偿),采取预付方式用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人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基本医疗保健措施。

社区合作医疗模式将一个区域内医疗资金的筹集、因病造成经济损失的分担机制及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三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基层单位提供较好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有效保障基层农民的身体健康。其局限性是资金有限,覆盖人群少,保障水平比较低,抗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差。

我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属于社区合作医疗保障模式,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繁荣时期的产物,在当时为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集体财产都包干到户。随着集体经济的衰落,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逐渐消失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需要在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探索新的医疗保障模式。

(四)个人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个人储蓄医疗保险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保健储蓄计划,医保双全计划和保健基金计划三个层次。保健储蓄计划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医保双全计划是一种实行社会统筹的大病保险计划,作为保健储蓄计划的补充;保健基金计划由政府拨款建立保健信托基金。

个人储蓄医疗保险模式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费用意识,激励人们合理地利用医疗服务,尽可能减少浪费。但这种模式由于强调个人责任,在个人账户内无法体现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原则,使积累的资金十分庞大,存在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不高,而且不稳定,如果主要依靠个人储蓄来积累医疗保障基金,与完全依靠自我保障相比差不多。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应当承担制度设计、立法规范、财政支持、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责任。这决定了在探索适合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时必须明确政府的责任,发挥政府的作用。

(五)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国家出面以社会保险的形式组织的,向农民提供因生病、受伤或生育所必需的医疗服务及经济补偿的制度,具有强制、互济、福利和社会性等特征。社会医疗保险的基金来源于国家、集体与个人三个方面,通常个人只需要承担小部分费用。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国是该模式代表。

该模式由国家主导,将社会保障与个人保障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国家设计、规范、管理、监督农村医疗保障的作用,又能兼顾个人责任,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因由多方筹资,可以保障医疗资金的积累,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筹资比例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生活,是一种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障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模式,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实行农民自愿参加,所以不属于典型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通过对外国几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可以得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应采取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障模式。该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模式,但也应看到它仍存在诸多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能期待它能独自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只能希望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它在历史使命时期内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其目标是更好的增进公民的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公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应当成为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理念。豓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应将社会公平作为其本质的价值追求。这决定了农村医疗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农村医疗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决定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具体制度的设计。

(二)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法律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是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不仅能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能有效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培养农民的互助意识。

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而保障公民能及时有效的实现这一权利是国家必须承担的义务。但医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私人产品,受益者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缴纳一定费用并承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不仅是筹集资金,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给付的需要,也是防止医疗资源过度浪费的有效措施。

(三)立法要改变思路,重视预防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增加了农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是“看病贵”的主要成因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制度,而患大病的农民最多也只占总人数的5%,绝大多数农民需要的是预防保健和日常疾病治疗。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采取了“预防为主”的方针。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创新的同时,不应放弃之前的成功经验,而是要广泛吸收和承袭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并使之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因此,农村医疗保障立法应该改变思路,重视预防工作,不仅保大病住院,还要保小病门诊,在更广的层面上分散风险。只要处理得当,医疗保障基金不会因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而出现支付危机,相反,对小病门诊的保障可以有效降低小病向大病转变的概率,使医疗保障基金的运行更有效率,更能满足一般群众的实际需要。

(四)在立法上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依法行政是当代行政的基本理念,也是行政机关的准则。强化政府责任,是立法要通过分配权力、权利、义务、责任来予以确认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改进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政府承担着制度设计、立法规范、财政支持、资源配置、监督管理等责任,是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划者和管理者,处于主导地位;也是主要利益相关主体之一,负有法定义务,承担法定责任。强化政府责任是由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

(五)立法确立基层卫生室的主体地位,保障其合法权益

村级卫生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末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治疗日常小病、进行基本预防保健、宣传卫生知识等工作,对方便农村居民就医,提高基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说乡镇卫生院有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来保障其运行的话,那么村卫生室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位于水湾镇牛辛店村的辛店卫生室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于2006年,有专门的房屋,配备有4名医生,设有6张床位,覆盖周边5个村子近3000人的日常就医。卫生室每天都有医生值班,大大方便了村民就医,应该说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作者对卫生室的医生进行访谈时,他们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达了很大的不满。总结原因是,卫生室的运行成本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加大了,利润却比较之前相对降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要求卫生室尽义务却没有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对此,国家和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村级卫生室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末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发挥着分流病人,进行初级预防保健,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的重要作用。国家必须用法律来明确村级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卫生室以及医生的合法利益。

(六)立法构建农民的主动参与机制

现代医疗模式篇4

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新模式

据张锋介绍,中国目前已经构建出了医疗信息化框架,接下来将逐步在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健康管理等领域进行规划。未来,医疗健康卡将承载全民人手一份的电子健康档案,贯通所有的医疗业务流程,最终形成一个全国互联互动的医疗健康体系。“预计到2020年,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福利体系基本全部形成,实现一网覆盖、一卡通,以及信息资源统一的融合共享。同时依托信息化技术,真正建立一个人口全覆盖、生命全过程、工作全天候、中西医并重、全民健康的医疗信息服务基础。”

“在‘十三五’规划中,医疗和人口健康信息惠民规划也是核心组成部分。”张锋指出。预计到2016年,要初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到2017年,实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在全国各个领域能够有应用。据了解,卫计委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侧重三方面,一是建立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网络,依托三级医院延伸放大优质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二是进一步挖掘医疗大数据价值,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聚类,更要侧重数据分析和应用挖掘;三是研究医疗信息化的安全与标准建设。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企业、民众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探索新的模式。”张锋表示。

打通关键环节

建设“云+端”未来医院

要打造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体系,标准统一是重中之重。目前,医院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不同医院的信息标准存在差异,缺乏信息标准的统一架构和统一数据库,医院间信息不共享,难以发挥互联互通效力。

张锋指出,医院信息管理软件寿命一般为10~15年,在更新迭代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信息标准化的替代,推动医疗信息共同标准的建立。在具体实践中,医院管理者一方面要打通医院信息系统脉络,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医疗健康云平台与移动端,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智慧医疗流程,改变医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与管理效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推出的“互联网+医院联盟+医生”的健康云平台代表着未来医疗健康发展的一个创新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信息系统对医疗模式进行智慧化改造。”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

现代医疗模式篇5

论文关键词:现代医院;职业化 管理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逐渐被推向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各级各类医院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业务为主的传统的经验管理将被以市场经营为主的职业化管理形式所取代。职业化的管理是不断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向管理要效益、凭管理求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关于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的探讨离不开对传统专家型经验管理模式的反思和已变化了的外部新形势认识。

1当前我国医院管理现状

1.1管理观念落后,主要以经验管理为主  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前,我国医院都实行政府拨款补助的差额预算方式,一切事情政府包揽,没有市场经营概念,医院的管理被人为地简单化为单纯的业务管理,医院管理者主要是业务专家和技术骨干。同时,当时医院管理相对简单,凭经验管理已游刃有余,经验管理成了最主要的管理方式。由于尚未彻底摆脱传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人们思维定势的作用,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医院仍沿袭经验管理模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医院管理者不足1/3的人接受过管理岗位培训,1/2以上的管理者所掌握的管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大部分人缺乏现代医院管理所需的市场经营知识,我国医院管理普遍落后,严重制约医院发展。

1.2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目前我国医院存在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是,医院的发展还主要依赖医疗设施的购置和规模的扩大,对医院人力资源的认识仅局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对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缺少充分的认识,并依据传统意识,把管理人员作为一种成本纳入经济核算,而忽视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研究表明,在一个经济组织里,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有时可以提高50%的效益,管理者的人力资源有巨大价值。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许多医院最欠缺的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具有新观念的管理者。加强医院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借管理求生存和发展,充分发挥医院管理的人才优势是许多医院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1.3缺乏相应的管理职称体系,管理队伍很不稳定  在医疗卫生系统,我国早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医疗技术职称体系,依据相关的职称评定制度和医疗技术专业论文、论著的多少,以及工作年限的长短,医疗技术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作为对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劳动质量的肯定,从而获得更优越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待遇。但医院管理人员至今无独立的职称体系,从事医院管理的行政职称均采取挂靠临床技术职称的做法,因而无法用传统的职称晋级评定方法对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做出客观的评定。兼职式的医院管理人员,人在管理岗位上,但主要精力仍放在原来的医疗业务上,难以一心一意从事医院管理工作,医院管理队伍很难稳定下来。

2医院管理职业化的现实基础

2.1医疗卫生改革推动医院逐渐走向营利市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投入比例逐年下降。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平均比重为30%以上,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7.7%,2003年抗击非典,在政府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也仅占8.4%。由于政府投入过低,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医院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倾向,医院从单纯的福利性机构逐渐转变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投资主体也出现了多元化,涌现出一批外资医院和民营医院,形成了以国有医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有医院被进一步推向医疗卫生市场。国有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不得不寻找各自的市场空问,追求各自所理应追求的经营利润。

国有医院步步走向市场,政府财政趁机逐渐减少资金投入,医院成为半经济实体,不得不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获取一定的经营收入,由此引发医院经营模式的调整。多年来,那种只注重业务管理的内务式的经验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医院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调整管理运作机制,建立起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模式。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对医院管理者个人素质提出了不同的和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不仅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还要有先进有效的管理知识和技巧,更要有一个聪明的市场经济头脑。传统的医院管理者往往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很难适应现代医院经营运作需要。一批拥有较多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进入医院职业管理队伍成为可能。

2.2医院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问竞争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模式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往医院盖大楼、买设备,唯恐自己不够大,小医院也拼命扩张硬件,力图跻身大医院的行列,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急剧膨胀和不合理配置。但一个医院的发展要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服务半径、辖区人口、社会经济水平、医院人才结构、医院设备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竞争对手的情况、本地疾病谱等。医院的竞争力了拥有硬件优势外,更主要取决于其品牌形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在医疗资源相对饱和的地区,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最具开拓价值的空间,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医院的高水平的有效管理。在总体规模适度的前提下,加强医疗技术和管理为主的医院建设,形成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是提升医院自身竞争力最具潜力、最具效益的选择。

以医院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竞争方式的转变,其实是由外延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医院的外延是指规模环境和装备水平,以及服务范围;内涵是指医院的质量和效能。发展外延对增强医院竞争力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内涵建设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所在、品质所在、价值所在,没有内涵的外延是空洞的、无力的,只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获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在处理内涵和外延发展的关系上,应对内涵建设采取优先发展战略,这个基础夯实了,市场竞争力才会增强,自然会促进外延的发展。医院职业化管理就是通过加强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娴熟的市场操作能力,赢得各种资源放大的市场回报价值。

2.3患者对医疗卫生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用较低廉的费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的基本医疗卫生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群众生活质量和对现代医院期望的提高,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医疗服务已由过去的病人扩展到需要各种帮助或咨询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群,已从纯生理性健康观过渡到大健康观,求诊者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问题也被纳入现代医疗卫生的思考范围。医院已不再把自己的服务对象称为病人或患者,而称之为求诊者。电子商务化医疗服务、预约上门服务也可能成为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时尚。为了一切病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已成现代医院管理共识。

群众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持续增长和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院期望值的上升,必然推动医院服务、任务的逐步扩大和医院管理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翻新和调整。这使得医院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变得更为复杂,更加精细和专门化。传统的医院业务管理仅仅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医疗卫生的市场主导性服务上,要改传统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加强对求诊者的全面分析和了解。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消费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单凭有限的经验,很难应付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传统医院管理必然向现代医院经营转换,医院的经营管理客观上存在着职业化倾向。

3医院管理职业化的现实途径

3.1提高对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认识,发挥管理人才优势  医院管理者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宝贵的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产力的一支主力军。虽然他们不像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通过有效管理可以给医院带来倍乘的潜在利益,医院管理者的人力资源价值不可小视。在医院不断被推向市场之后,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更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如果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医院腾飞的一翼,而另一翼就是职业管理者。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在未来的发展长空中,医院的两翼都不可缺少。提高对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认识,发挥医院管理优势,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3.2医院业务管理和非业务管理适当分离,形成各自管理优势  在传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我国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中同样离不开对医疗业务的有效管理,医院医疗业务管理,始终是一个医院不断发展的命根子,业务管理上不去,谈现代医院经营就失去了任何前提。医疗业务管理需要很强的医疗专业知识和医疗业务管理经验,任何外行人员都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医疗技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业内拥有相对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他们常常顺理成章地成为医疗业务管理者。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复杂化,一些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同样地决定着医院未来发展的状况,且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者不仅需要传统的医院管理知识,更需要拥有现代医院管理所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工商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学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一般医疗业务人员所不具备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学习和实践轻易获得。实行医疗业务管理和非医疗业务性经营管理的适当分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本文所讲的医院职业管理实指医院的非业务性经营管理。

现代医疗模式篇6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知情同意患者隐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43-02

据研究报告显示,“综合医院病人医疗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有27%属于伦理学问题”。医患沟通的障碍大多与医患双方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道德信仰、心理特征密切相关。认识并排除这些障碍,有助于医急沟通的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要构建现代和谐医患关系,就有必要拨开医惠关系的袁层,从人文和伦理的角度切入,对医患沟通进行伦理清障。

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客观上来说,我国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1981年开始,医学伦理学课程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若干种适合各级各类人员的医学伦理学教材、专著相继问世,一批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医学伦理学研究文章陆续发表,医学伦理学研究有了一定进展。

但是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特殊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授课形式单调,医学伦理学教育远远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人民从整体上开始步入小康后,健康卫生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伦理学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要在医学伦理学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不断对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观念进行积极反思,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医学伦理学进步的一致性与悖逆性,依据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去确立新的医学伦理学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价值追求目标。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关系到来来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培养以及医疗实践中伦理冲突的合理解决。十分重要。

医学伦理学教育不是哲学教育。不是医德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它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医学伦理学有了自己的语言。才能使不经过伦理学训练的人不能进入伦理领域,不敢妄谈医学伦理学。不敢随意将其他内容和医学伦理学混淆起来,从而净化和提升医学伦理学,维护医学伦理学的尊严和价值。

要创立医学伦理学独特的语言体系,并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就必须尊重现代汉语的主导地位,同时以用汉语思维透彻地理解、表达外国人的医学伦理学思想,现代汉语去打通外语和古代汉语,并通过现代汉语将它们与我们现代医学学人的医学人生体验及日常医学工作相结合,从而通过提升现代汉语创立中国人独有的医学伦理学语言体系。

医学伦理学教育者要加强哲学伦理学的理论修养,加重医学伦理学的伦理学分量。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繁琐的医学常识的说教,从医学和哲学伦理学中吸取必须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医学伦理学独立地成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并真正为医学生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做好相关铺垫。在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改革中,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变化和需要以及医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内容要秉承规范与价值相结合、义务与权利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此外,节约医疗的理念也是医学伦理学教育需要强化的观念。据卫生部2009年2月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比之以前减缓。居民门急诊次均就诊费用为16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5058元,其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GDp和城,居民收入的增长。造成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为:对新技术的过度使用,不该做的检查和手术都做;向患者滥开药、开贵药。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成为影响人们就医的门槛。所以,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应该成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引导医学生理解和谐医学中的节约思想。进行节约医疗的伦理教育,是因为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学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内容。

2,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升华,在当今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惠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生的基本工作之一。既然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生工作的永恒主题,那么加强医学生的医惠沟通教育。培养其医惠沟通能力就是必要的。因此,医科院校应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综合分析研究,对医患沟通的内客予以细化和扩充。

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是全球医学教育共同的要求和需要。我国在2000年开始研究、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提到交流沟通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能达到的七个基本要求之一。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日趋丰富,医生只有善于与患者沟通,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取得患者的配合,改善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还可以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加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提高他们的沟通水平。通过医患沟通可以使医患之问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和相互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患模式的转变

要探讨医惠模式的转变,首先要探讨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医患关系的模式,有多种划分方法,如雏奇模式,即依据医生在医患关系中所充当的不同角色,把医忠关系分为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和契约模式。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和以生命科学学科群为核心的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医学模式的这一转变带动了医患模式的转变,当前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引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模式。

在主动―被动型模式中,医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而患者非常被动。医者只关心疾病的处理和技术的应用,患者是医嘱的被动接受者,毫无保留地依赖医生的判断与决策,无条件地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在这种模式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相互作用很有限。在引导一合作型模式中,相比于主动―被动型模式,患者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但医生仍然起主导作用。患者可以提出疑问,寻求解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着重体现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而目前全世界都推崇医惠之间的共同参与型模式。在此模式下。医生在痰病诊治中的主导、控制作用遥渐减弱,而患者的配合、参与作用逐渐增强,医患双

方具有大体相同的主动性,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医决定和实施。

可见,在这种新的医患模式下,医患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医患关系是双向反馈的。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而且不再以医生为中心。著名医学专家昊阶平说过,医生是拿两个武器为病人治病的,既要有很好的技术,也要有很好的艺术。医者在诊疗中不能以已为尊,把应尽艾务视为对病人的恩赐和施舍,忽视病人的心理需要,而应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自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建立平等参与、双向互动的医患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医惠模式下,在治病中不但要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要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要建立这种全新的、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患关系新模型。医德规范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关于知情同意和患者隐私的问题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由于对于患方知情同意权利的坚持和保护不够,加之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医疗供方诱导忠方就医逆向选择,并产生医惠双方道德风险行为,往往给后来的医患纠纷埋下祸根。

在诊疗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是指患者在完全知情后,自主、自愿、理性地作出的负责任的选择或决定,是一种有利于患者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不必要干预、自己为其生活负责任的道德实践。这就要求医方改变原有滞后的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以尊重为前提,真正体现医患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相互尊重关系、参与合作关系,切勿以“家长”自居,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为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具体来说,医方熟悉知情同意要素,必须提供真实而充分的信息给患者,如诊断结论、治疗目的和方法、病情预后、可供选择的多种治疗方法及其利弊和费用开支等等,要详细告知病人。掌握病恃告知艺术,把握告知的艺术,能反映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医学水平、理解力和反应力、爱心和同情心等等。为了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在告知病情时,要有选择地分阶段告知。

现代医疗模式篇7

作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平台,作为浦东“7+1”生产力布局“张江高科技园区组团”成员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将配合上海市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举措,积极将“创新驱动、科学发展”贯穿落实到园区发展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力争取得新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实现园区经济形态向现代化、集约化、服务化方向转变,构建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医疗服务业繁荣,且两者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打造出蜚声中外的“东方医谷、现代化医学科学城”。

遵循创新规划

构建自然和谐、生生不息的“东方医谷”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是在国家卫生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筹建的新型高科技园区,成立于2003年4月,位于浦东周康地区,规划面积11.79平方公里。2009年,浦东与南汇合并,浦东新区提出“7+1”生产力布局,医学园区与张江高科技园区、康桥工业区并列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下属的三大开发区,正式成为“张江”的一部分。

医学园区以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生物医药服务外包(CRo)及现代医疗服务产业;以亚洲一流、世界先进为目标,建设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亚洲现代医疗服务业集聚地;以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型的医学示范园区为蓝图,打造环境优美、科技领先、生态和谐、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医学科学城。

2003年,美国帕金斯・伊斯特曼事务所的设计方案被确定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案。规划中将依托国际医院、康复机构、医学院校三大主题,形成一个集约化的“医学社区”: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机构,使上海医学、医疗水平全方位得到提升,通过提供研发、资讯网络等庞大的共享设施,保证和促进医疗实践、医学教学活动的进行;同时依托科研机构、医械/医药企业、商务配套三大主题,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引进全球知名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及医药服务外包(CRo)企业,也将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的生产、研发、展示、销售功能紧密集合,在强大的科研、学术交流储备资源上,迸发巨大的生产能量。

医学园区科学地分为六大功能区,包括国际医院区、国际康复区、医学院校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医学研发区、国际商务区。这六个功能不同的区域,疏密有致地聚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保存了各区域的独立性,呈现出“树的年轮”的形象,形成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整体,和谐地构筑起了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制造(教育培训-研发制造-展示交易-物流仓储)和现代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临床研究-诊断治疗-康复体检)两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园区的有序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一设计理念,既表现了自然和谐、生生不息的寓意,也凸显了园区以发展生命医学科学及产业为历史使命的主题。

根据战略规划,2020年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将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机制灵活创新创业氛围浓郁,集聚效应优势凸显、初具规模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医学示范园区――“东方医谷”。

营造创新生态

打造医疗康复和生物医药和谐发展的产业链

技术创新只有转化成为产业优势,才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只有推进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实现科学技术产业化应用所需的共有技术的突破、创新和快速扩散,才能实现技术跨越,率先在科技革命中崭露头角。目前,国内的高新技术园区大多都采用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医学领域创新扩展,构建“医疗、康复、科研、院校、产业”全面发展的创新产业链,营造出医疗服务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

构筑国际水准医疗服务平台

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迅速汇集了一批国内外现代的医疗机构,构筑起了拥有国际水准的医疗平台。

2009年,拥有全球最领先技术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为上海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国内首创“建、管、用”分离现代盈利性医院模式,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借鉴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管理经验,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资源并向全球开放,由一家综合性医院及多个专科中心组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医疗平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正式开工已经进入读秒。该项目作为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创新的试点项目,将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上海打造亚太医疗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外,宝隆同济医院(中德友好医院)已获国家卫生部审批,土地和工程建设程序有望快速启动。国际新安妇产医院、日本德泰口腔医院、德舟国际医院、上海国际干细胞中心等项目都已签约落户园区。

创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截止2010年底,园区已落户实体企业超过近百家。

在医疗器械方面,已集聚了数十家中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以全球医疗器械三巨头之一的西门子医疗,全球知名的呼吸机麻醉剂生产商德尔格医疗,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军企业微创医疗为龙头的医疗设备产业集群。2010年,国际医学园区医疗器械产值更是已经占到全市的12%。

在生物医药方面,逐步形成以德赛、凯创、执诚、东方基因为核心的诊断试剂产业集群;以巨擘上药集团、艾力斯、先声药业等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全球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市值最大的公司美国科文斯、桑迪亚为领军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基地。

此外,也形成了以医谷现代商务园、时代医创园和留学生创业园为支撑的生产业集聚区。

在发展提速的同时,园区以“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发展原则,做好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规划,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医药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医疗器械产品交易市场、上海肿瘤科技园区、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高专和出版印刷高专等8个项目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重大投资项目,为园区的中期发展谱写了宏伟的蓝图。

创新医院运营模式

铸就上海现代医疗领域的创新之举

上海市要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抓手,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其中必须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目前,现代医疗服务业已成为上海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向。2011年3月16日起至3月22日,上海医改《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上海市2011年至2012年将加快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上海将建设浦东国际医学园、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使其成为本市现代医疗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医疗资源,发展规模较大、技术优势明显、管理和服务与国际接轨的外资医疗机构。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积极承担起建立上海市现代医疗服务业集聚区的历史重任,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迅速汇集了八家现代医院签约入住,其中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已开工建设、宝隆同济医院(中德友好医院)已获卫生部批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推进迅速。而其中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更以“建、管、用”分离的创新运作模式成就其在上海现代医疗领域的创新之举;以“园院合作、服务公立医院改革”成为了上海市卫生系统的重点项目,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概况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按照“政府引导、要素组合、院校参与、市场化运作、国际化管理”的做法,借鉴国际现代医疗机构的成功运作经验,实行“建、管、用”分离的创新运作模式。该项目基本设想是借鉴新加坡特许医疗服务和美国Cooperatepractice模式,在园区建立独立法人的、提供现代医疗服务的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该项目已获卫生部正式批复,冠名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吸引具有行业优势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学科)入住,并聘用具有现代医疗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负责运营、管理。

“建”:项目投资和建设主体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牵头、大部分由社会投资成立。

“管”:医院管理借鉴国际现代医院先进管理模式,由投资管理公司选聘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parkwayHealthmedicalCenter)负责运营、管理。该集团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现代私立医疗机构提供者。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和文莱等国家拥有12家国际医院,提供40多个专业的顶级医疗服务。

“用”:医疗技术主要依托交大医学院及其十二家附属医院(其中十家为三甲医院),以及其他医院的优势专科,建立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入驻的优势专科必备条件:有专业优势,有市场空间,有经济效益。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建设的意义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是上海市卫生系统的重点项目,也是上海在现代医疗领域的创新之举。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设“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国际化现代医疗项目,有利于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1)承接公立医院改革所剥离的特需服务,一并解决上海医疗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问题。

在上海市的医改方案中,将在三年内逐步把特需医疗服务的床位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所以需要提前在公立医院之外,建设提供新型特需服务的基地;此外相关优势学科的持续发展问题将受到空间、资金等方面的多重困难。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建,一方面,开创了“园”“院”携手合作,建立起现代化医院法人治理机制的新模式;同时创新采用“建、管、用”分离的先进运作模式,探索医院的内部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透过交大医学院附属现代/优势专科医疗资源及特需服务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汇聚,在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解决了公立医院现有现代/特需医疗的发展问题,承接解决了上海医疗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问题。

2)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推动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建设。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此相匹配,1997年,上海提出了建设亚洲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目标。同时提出:围绕建设亚洲医疗中心城市的目标,建设30个左右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临床医学中心和若干所现代化综合性、特色专科医院,推进国际医学园建设。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进程的加速,打造一流现代医疗,应成为构建现代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的建设,将示范并引领众多现代医疗服务机构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汇聚,进而形成以现代医疗服务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将有力促进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此外,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医疗管理运作模式,将逐步形成拥有国际上领先的医学技术水平,并与国际化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竞争优势,成为拥有满足国内外人士现代医疗需求服务能力并具备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医疗市场的医学中心平台,有力推动上海市“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建设。

3)贯彻鼓励民营资本兴办医疗机构精神,有利于医改的深化。

2010年12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随着政策细则的颁布实施,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外资医疗机构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时期。

作为国际医学中心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和经营主体,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是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其它八家社会投资方共同参股成立,形成了“政府引导、多元化投资、创建现代医疗机构、支持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格局,切实落实“意见”精神,促进并优化上海医疗服务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的形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医疗服务需求。

全方位措施保障

打造综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园区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紧紧围绕上海市大力发展的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浦东的高端医疗服务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和升级发展,付诸提供全方位措施保障,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生产先进、生活和谐、生态文明”的综合发展型科技创新园区。

综合发展型科技创新园区是指凸显科技创新能力,配套政策环境保障,适宜高端人才集聚的集产业发展、科技研发、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区域。它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增长点的孵化和发展基地,必将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产业链战略招商:医学园区在注重龙头项目引进的同时,开始着眼完整产业链的打造。高端引领,服务推进,医学园区专辟了医谷现代商务园,留学生创业园,时代医创园三大子园,加强中小企业的招引和培育,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目前园区内已签约落户的医疗器械企业如全部投产,产品几乎可以覆盖综合性医院所需医疗设备的70%~80%。

提业技术平台:随着产业等级的提升,园区更加注重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全国最大的部级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整体迁入园区,为园区医疗器械企业的新产品检测和研发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服务;设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医学园区服务站,服务园区企业与上海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对接,建立资源共享通道;进一步探索完善园区企业孵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全程”孵化服务模式;重点对接张区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通道;以及园区正在筹建的国际医疗器械展示交易中心,将打造成为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订单化、信息化为一体的“全球医疗器械采购中心和产品技术交流中心”。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园区积极搭建各类公共平台,并获得多项政府认可,这些产业平台的建设为园区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产业氛围。2005年,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上海南汇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该基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火炬计划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国家发改委授予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扩展区;2007年,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该集群是全国首批50个试点集群之一;2008年,上海市外经委批准建设上海南汇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2009年,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与南汇区政府共建上海南汇留学生创业园;2009年园区还获批成为全市19家生产业功能区之一。

引进高等科研院校: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在积极吸纳和培养企业和机构的同时,还着眼于培养自己的尖端人才。2006年,园区第一个院校项目――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暨上海交大附属卫生学校正式对外招生,现已有超过6000名学生在校攻读。随着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制药工程学院等院校的建成招生,园区内的智力资源将大大丰富,可为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输送各类所需的人才。

提升园区社会功能:加速推进国际医院区、国际康复区和公共设施、生活配套区的开发进程;加快园区商业配套及住宅配套的建设,做好园区公共设施和配套区内300亩居住用地的开发和建设;伴随着周边地铁开通,重点做好园区区域内商业网点和交通网点的布局和落实,从各个层面完善园区城市和生活功能。

最尖端的医学科技和知识、最精密的设备制造技术、最领先的生物医学工程、最国际化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最高端的研发人才和医技人员,都将一一汇聚在这里。到2020年,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专业的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政府沟通,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将成为世界级的生命医学科学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镇,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亚太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医谷、现代化医学科学城”。

现代医疗模式篇8

[关键词]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进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090-05

欧盟是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发源地。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欧盟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对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必将为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

借鉴艾斯平一安德森以非商品化作为划分福利国家类型的依据、Deacon考虑到“革命过程的特征以及跨国界的影响”对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以及国内学术界对医疗保障制度类型的一般划分办法,可以把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一)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

以英国为代表的盎格鲁一撒克逊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大体可以划人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这种医疗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医疗保障系统主要以法定医疗保障为主;医疗保障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税收;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实行以总额预算制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实行政府筹资、公立机构提供服务的计划型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贝弗里奇报告》是其主要理论基础和直接思想来源。

(二)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

德国、法国、奥地利、卢森堡、比利时等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大体上可以划人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这种医疗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医疗保障系统一般分为法定医疗保险系统和私人医疗保险系统,其中法定医疗保险是强制性保险;强制性医疗保险经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医疗费用支付一般采用混合支付方式;实行社会筹资、私立机构或医生提供服务、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是其主要理论基础和直接思想来源。

(三)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

波兰、匈牙利等受前苏联影响较大且正处于转轨过程中的东欧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大体上可以划入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这一模式目前的主要特征有:医疗保障系统已经摒弃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医疗保障模式;医疗保障经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雇主往往承担大部分费用;医疗费用支付实行以预付制为主的支付方式;实行社会筹资、公立机构或医生提供服务、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市场亲善论是其主要理论基础和直接思想来源。目前,以波兰为代表的东欧转轨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医疗费用的筹集方式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制度的结合。当然,这一模式由于医疗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学习效应还没有实现最后均衡;从长远来看,预期它可能会被一个或多个熟悉的类型替代。

二、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绩效比较

在分析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特点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它们的实际绩效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医疗保障模式的优劣,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一)绩效比较

国内外研究主要是从公平、效率和制度适应性三方面对医疗保障制度的绩效进行评价。健康消费者组织(HealthConsumerpowerhouse)在没有偏离上述评价标准的前提下,从“患者权利和信息、候诊时间、医疗服务结果、慷慨程度、药物”五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对欧洲29个国家的医疗状况进行了评价。这是目前比较完整的专门针对欧洲国家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的绩效评价。根据健康消费者组织的评价,欧盟国家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的绩效见表1。

(二)结果分析

首先,欧盟国家三种不同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区别是明显的。从整体上看,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最好,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居中,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相对较差。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之所以相对较好,主要是由于该模式在“候诊时间”和“医疗服务结果”项目上得分较高。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之所以略逊色于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主要是由于该模式在“候诊时间”项目得分太低。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的绩效相对较差的原因是该模式的各项指标得分都较低,与其他两种医疗保障模式相比,最明显的差距是“医疗服务结果”和“药物”两项得分。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还处于转轨过程中,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路径依赖使其很难在短期内在绩效方面超过其他国家。

其次,目前把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划分为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和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是正确的。欧盟主要成员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绩效比较从实证方面证明了这一分类结果。当然,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还远未定型。将来可能还会转向其他两种模式,因为受前苏联影响较大的一些东欧国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是欧盟的成员国。但是目前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其他两种模式。

三、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的绩效状况对其各自的改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欧盟国家三种不同医疗保障模式针对影响其绩效的不同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的原因

首先,缓解医疗费用支出的压力。造成欧盟国家医疗费用支出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高技术医疗产品的广泛使用、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医疗保险制度安排本身的一些漏洞以及卫生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等。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和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缓解医疗费用支出压力的动机较强,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医疗费用支出压力相对较小,但也在积极寻求改革,以防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其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三种不同模式的医疗保障制度都面临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的问题。

再次,适应欧盟区域一体化的要求。随着欧盟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体化程度逐步加强,欧盟开始着手建立欧洲健康协调和检测中心(europeanHealthCoordinationandmonitoringCenter)。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对比欧盟境内的

健康数据,检测流行病的趋势,确认并处理一些健康不公平问题。2002年,第一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区域一体化5年规划(2003―2008)被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批准实施。2005年,欧洲议会立法委员会决议制定了第二个卫生领域的行动规划――2007―2013年区域卫生行动规划。目前,在欧盟内部,患者有权利在其他国家就医而在其国内获得医疗费用补偿,医务人员也可以跨境自由流动。虽然欧盟在卫生医疗方面的政策干预工具较弱并且大部分是建议性质的,但是欧盟在医疗方面的政策实践对其成员国医疗服务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日益增加的。欧盟成员国为适应欧盟一体化的趋势必然要积极对其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二)改革的内容

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最近的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种是参数改革,一种是结构改革。参数改革是指在维持医疗保障制度整体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微调,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适应欧盟一体化要求的目标。结构改革是指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整体框架进行变革,是相对于参数改革来说幅度较大的一种改革。

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各有侧重。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和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以参数改革为主,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在转轨过程中一般是先对其进行结构改革,然后进行参数改革。以英国、德国和波兰分别作为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的代表,将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列成表2。

(三)改革的趋势

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模式未来的改革可能是在不进行结构改革的前提下设法在其医疗保障制度中引人竞争机制。而在短期内对其进行结构改革要冒把孩子和洗澡水一块泼出去的风险。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模式是当今世界上医疗保障制度的主流模式。这种医疗保障模式未来的改革可能是会借鉴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制度的部分做法,在公共医疗保障的中长期计划中通过激励导向措施,削减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医疗服务需求,尽快加强私人医疗保险基金体制建设。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未来的改革可能是除了进一步明确其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战略外,同时还需要全面提升其医疗保障制度的绩效。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未来都会根据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而作相应的调整,比如调整其医疗人力资源政策、药品政策、医疗保障的公平性、跨境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政策等。

四、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对欧盟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问题

欧盟国家三种医疗保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哪一种医疗保障模式是单纯依靠政府干预或者市场机制来运行的。中国应该借鉴欧盟国家的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寻求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最佳结合点。具体来说,公共卫生和非营利医院需要政府投入,政府应当直接给予支持;社会医疗保险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药品生产流通、营利性医疗机构、商业健康保险应当主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加强监管和引导;对于贫困人口、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政府应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劳动者的医疗保障,应当由政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理负担。

(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自从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欧盟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并且改革还将持续下去。由此可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是在明确其“保健康”的目标定位基础上,以公共治理精神逐步推进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三)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实施全科医生首诊制度

欧盟国家三种不同模式医疗保障制度都有实施全科医生首诊制度的例子。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实现了选择与约束的有效结合,对于预防疾病、降低医疗费用以及保障居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虽然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但是还存在社区卫生资源缺乏、服务水平低下、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比例偏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制度建设和观念滞后等不足。这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全科医生首诊制度的实施与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建立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全面建立和实施全科医生首诊制度。

现代医疗模式篇9

1.1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符合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概念是新的理念,但其涉及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旨在消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谷”。两千年前,我国汉代名医华佗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现代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治疗白血病便符合转化医学的理念。以上案例体现了中医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化医学思路,为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目前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这与中医药强调“上工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标准化治疗转变为个体化诊疗,这与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局部转变为重视人体整体情况,这与中医药强调天人相应,五脏相关相符合。中医药以上的特点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1.2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实现基础到临床的快速转化与中医药的发展殊途同归。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机理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最终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验方和诊治技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优化、完善,并进一步开发,形成新药和新的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也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3中医药自身特点决定转化医学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于转化医学开展研究一般按照“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社区应用-医疗政策”的转化思路和模式。鉴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的根源就来自于临床实践,往往在临床经验和古今医籍中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具有注重整体观、重视健康和治未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不能照搬现代医学的思路和模式,必须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特色的转化思路和模式。此外,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趋势等尚不清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支撑的预测、诊断、治疗等领域是西医开展转化医学的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转化医学在临床疗效、健康评估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发展战略。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过程缺乏共性技术和方法支撑。在国内外大力倡导转化医学的情况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对隔离并未真正消除,两者与预防医学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巨大的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反差。这与基础研究学者、临床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转化效率低,转化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关。转化医学的理念对医学研究人员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但未能在整个转化过程和环节形成关键的共性技术和方法。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

结合西医转化医学“BtoB”,“CtoC”,“etoe”和“mtom”等经典的转化医学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握中医学和转化医学结合的契合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来源于临床,注重名医经验和医籍经典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转化链。

2.1.1中医药“临床-基础”转化思路

以临床专科群为转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从临床专科中凝练科学需求,借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理法方药机理,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专科中转化应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如图1所示。

2.1.2中医药“临床干预-预防保健”转化思路

将中医药治疗干预环节提前至疾病与健康之间的阶段,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评估管理和治未病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进行慢性管理,在社区与基层推广相对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案,实施临床干预和预防健康相互转化的研究思路,实现“重点下沉,关口前移”的卫生保健目标。

2.1.3中医药“经验医学-证据医学”转化思路

在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客观评价名中医临床经验的实际疗效,提升研究证据级别,并借助研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1.4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转化思路

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临床研究成果、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果向市场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中药新药,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GCp平台。同时,在开展自身医学检验中心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产业化发展。如图4所示。

2.2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在建立上述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转化链)的基础上,探索有机连接各条转化链的高效途径,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入口,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防保健、社区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出口的多维立体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寻求让临床问题找到转化路径最短、最科学的转化方式,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个如图5所示的转化医学模式。

3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启示

3.1探索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促进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成果产出

以提高重点病种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建立沟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科研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发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的转化链条和网络。从临床一线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有效解决办法,促进名中医经验挖掘、理法方药机理探索、临床评价和治未病等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提高基地多个平台研究的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贡献度。

3.2坚持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利用基地多个平台的科研资源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必然需要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共同参与。基地科研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实施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条件。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个平台高效协作共同攻关,为重点病种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现代医疗模式篇10

关键词: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架构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79-03

一、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概述

(一)定义

所谓“医疗责任保险”(medicalLiabilityinsurance),属于职业责任保险中的一类,目前学术理论层面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当前普遍采用的定义是: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限或追溯期及承保区域范围内,因发生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直接导致患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的经济赔偿,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地说,医疗责任保险是指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由保险公司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同时承担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造成的依法应由医院及医务人员(即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二)特征

由于医疗侵权事故的特殊性,医疗责任保险相对于其他责任险有如下特征。

1.潜在风险的不确定性

医疗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探索性的科技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医疗活动的本质特征就是潜在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人类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缺乏认识和研究,这就决定了医疗服务行为存在许多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是医院在对患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个体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也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如医生行为的不确定性、医疗费用的不确定性等,而每一个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医疗纠纷风险的成因。

2.补偿的相对完备性

所谓完美补偿(perfectindemnity),意思是说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在发生保险事故的前后完全一样,这就是完美补偿的含义。我国《保险法》第65条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人可以代替被保险人直接向受到损害的第三者进行赔偿,所以说可以达到相对完备的补偿。之所以说相对完备,是因为这种补偿还要受到赔偿限额、责任范围以及免赔额的制约。

3.权益转让的特殊性

保险的补偿原则使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成为必须,并在法律规定中予以明确。对于医疗责任保险来说,由于发生保险事故之后可能会与受侵害人达成高于合理赔偿额度的赔偿协议,从而使保险人支付更多的赔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责险的保险人应该在正式赔付前获得对保险事故赔偿的处理权,即在代位求偿权获得前先获得在一定范围内对第三方索赔的处理权,并要求被保险人不能自行承诺第三方的索赔请求,以最终保护自己的利益。

4.保险费与赔偿限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概率统计学这一数学基础,大数法则的应用使保险公司能够厘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医疗责任险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没有相应的数据积累,目前的数据尚不能满足精算需求。各地现行的医疗责任保险方案对于医疗责任保险基本保费大多只单纯考虑了各医疗机构床位数多少的差异,对于医务人员年度保费只区分了医疗机构等级和临床手术科室医生、临床非手术科室医生、其他卫技人员,而未将专科差异作为保费厘定的依据。但是,不同专科恰恰是风险划分的重要因素。例如,床位数相同的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面临的风险显然不同;同为临床手术科室医生,皮肤科与脑外科风险差异也很大。所以,现行的医疗责任保险方案在确定保险费时考虑的是某赔偿限额下的全部损失占全部损失总和的比例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的结果是某特定限额内的损失期望值(即风险保险费)与限额的大小成正方向比例,但不是线性比例。

二、国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模式

在国外,医疗责任保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于20世纪中叶达到繁荣阶段,70年代时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体系。但由于各国(地区)的经济、法制等制度的不同,因而在医疗体制、保障体制和保险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医疗责任保险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就其发展模式而言,大抵可划分为以下3类。

(一)商业经营型

该模式是以美国(US)为代表。在美国,所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是其执业的前提,因此医责险在美国自然而然的是由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承担这一险种的保费支出。这种商业经营模式下的医责险基于市场化的大背景,不仅可以为每一位医疗从业人员制定具有相当大弹性的保险保障计划,且对于医院及其雇员的负担相对也较轻,而且在这种市场化的环境下,还会有美国监督官协会(naiC)的保驾护航,基于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守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诉求。近20年来,由于美国医疗赔偿纠纷相关诉讼案件上升,导致一些保险机构缩减医责险规模,随之又产生了互助互保的商业医疗责任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医疗责任保险体系。

(二)互助保险型

该模式以英国(UK)为代表,这种互助模式的经营形式有别于美国的商业化经营模式。在英国,所有的医疗从业人员均必须遵章纳入到由临床医师以及诸如护工、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医疗辅助从业人员构成的英国医师协会(Britishmedicalassociation),而当一旦会员陷入到医疗纠纷事件中,则由该协会会同国民医疗服务诉讼委员会(nHSLa)以及医师维权联合会(medicalDefenceUnion)三方共同负责医疗事故的损失赔偿,第一时间介入到医疗事故的事务中,提供职业的法律顾问团队和客观的指导意见,以三方之合力互助减轻赔偿责任,尽可能使医患双方早日达成调解,避免对簿公堂。

(三)财政保障型

该模式以新西兰(nZL)为代表。从1974年开始,新西兰开始实施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广泛的补偿制度,其中囊括了一套完整的医责险体系。具体地说,是政府通过财政税收从中直接拨款,由这部分税收收入成立专项基金进行统一收付、分级管理,并由国有的事故赔偿公司(aCC)营运。这种模式充满了浓厚的官方色彩。目前,澳大利亚以及挪威、瑞典等部分北欧高福利国家也采用该种模式。

三、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一)我国目前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1.患者依法维权意识与医院保险意识双重缺失――从社会观念角度入手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医患纠纷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医患纠纷一旦形成,患方往往情绪过激,其亲属多采用堵大门、摆花圈、扯横幅等方式大闹医院,并与医护人员发生吵闹纠缠。因为患方毕竟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理想的结果,发生了问题,甚至造成了死亡,受到人们同情,一“闹”而容易形成“死有理”的局面。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最终走上“闹”的途经,扭曲了医患双方的心态,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医院乃至全社会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

保险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补偿制度,功能在于分散危险、消化损失。但是,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封建传统的国家,小农意识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人们的思维中都难免有“侥幸心理”,总觉得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风险意识和保险理念。

虽然医疗机构普遍面临医疗纠纷赔偿风险,但对于拥有上千张床位和众多医务人员的医疗机构而言,总认为其自身足以承担风险后果,若去交一笔保险费,岂不是花了“冤枉钱”。事实上,对医疗风险的不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社会整体保险意识的淡薄和市场经济观念的缺乏,以市场来分散风险、通过保险机制来解忧的意识并未深入人心。

2.成本与效益的不相平衡――从经济学角度入手

对医疗机构来说,其面临两种选择,即投保医责险或是不投保医责险。如果选择投保医责险,医疗机构需要付出一定的保险费,从而将可能发生的医疗损害行为所致的全部赔偿费用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解决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可能无法估计的医疗风险。而在实际运作中,因为我国的医疗责任投保范围过窄,规定了许多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仅对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纠纷案件按一定的比例支付赔偿,其余赔偿全部由医院自负,导致最终保险公司不需承担太多的责任。仅从经济赔偿风险分担这个层次来说,医疗责任保险的损害赔偿难以满足医疗机构对医疗损害的赔偿要求。就一些大型医疗机构来说,每年用于支付医疗损害赔偿的费用与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费用几乎差不多,有时甚至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费用可能更大或更高。这样,一经权衡,年度纠纷赔款未见降低,反而额外支付了巨额的保费,成本和效益显然失衡,这使医疗机构认为投保医疗责任保险与否对其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3.医疗责任险经营中存在制度风险――从法律角度入手

医疗责任保险承担的是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而尚未完善的法律法规则成为了制约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分歧:其一,虽然《侵权责任法》第54条至第64条全面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但目前对于医疗机构存在一定过错但尚未构成医疗事故的事件,医疗机构是否还要承担赔偿责任等问题,社会各界的认识不同,缺乏统一的尺度,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也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案件的裁判标准不一致。其二,在赔偿标准方面,《侵权责任法》虽然已对医疗损害做出单章规定,但并没有规定赔偿的标准。鉴于医疗损害的特殊性,如何能既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证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调动医师探索医学的积极性,建立公正合理的赔偿制度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三,对于医疗事故的鉴定,在实践中存在着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鉴定“双轨制”的鉴定模式,不同鉴定机关所做鉴定结果往往并不一致,而《侵权责任法》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有的地方将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作为裁决的唯一依据,而有的则采纳司法鉴定结果,这无疑增加了医疗责任认定的不确定性。医疗责任及其赔偿范围的不确定性使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增大。因为在医疗责任保险经营中“责任的认定”对其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责任性质认定不清则会导致应承担的责任放大或缩减,既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稳定,同时也不利于保障被保险人利益,影响投保人的积极性。由于面临经营中存在的制度风险,各保险公司在医疗责任的经营上采取审慎保守的发展策略,从而影响了医疗责任保险的推广和迅速发展。

(二)完善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

医责险模式主要包括组织模式和实施模式。其中,组织模式分为商业保险、互助保险和社会保险3种;实施模式分为强制和自愿两种。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医疗机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特点,借鉴国外和我国近几年来在建立医疗风险承担机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医责险宜采用商业保险的组织模式和强制责任保险与任意责任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医院实行“区别对待”,实行“双轨制”;同时,根据保险模式的不同,决定其承保机构的设置和承保范围的划定。

1.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医疗机构适用强制责任保险的模式

中小医院往往纠纷事故多、累积赔偿数额高、抵抗风险能力差,有可能一次损害赔偿就造成医院财务危机,导致医院无法正常营运。对这类医疗机构的承保机构,建议采取专门的医责险保险机构,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持。因为一般的商业承保机构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愿意去冒这种风险,而国家对这类医疗机构的支持亦是执行它的社会调控职能的实践,强制性医责险主要是为这类医疗机构提供保障。

2.对风险特殊的专科医疗机构适用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模式

对专科医院来说,如妇产科医院、精神病医院等,合并全身疾病的危急重病的患者极少,其特点是工作繁杂、瞬息万变、战线冗长、疲劳作战。而患者及其家属期望值高,对医疗风险的估计不足。其医疗纠纷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突然发生、后果严重、难以接受、热点事件、高度关注。所以,对风险特殊的专科医疗机构可以考虑采取适用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模式,即保险公司并不对测出的最高限额承保,而只是承保其中一定比例数额,剩下的比例由医院自己决定是否投保。

3.对医疗纠纷支出相对固定、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医疗机构适用任意责任保险模式

医疗行业业务量集中在大型医院,风险集中的专科在大型医院,医疗纠纷及索赔也集中在大型医院。考虑到这些大型医院的专业技术精深、设备比较先进,具备一定的安全系数,资金又比较雄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己独立承担责任,建议采取任意责任保险的模式,由医院自行决定是否投保。因为这类医疗机构一般医疗纠纷支出相对固定,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事故,考虑到医院资金比较雄厚,医院也可以自己负担,其购买医责险不是为了得到赔偿,而是转移纠纷处理,即所谓“花钱买服务”。对这类医疗机构的承保机构,建议由普通的商业财产保险公司来承保,因为这对保险公司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也可以使国家拿出有限的资金集中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医疗机构进行救济。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完善我国医疗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医疗责任保险的功能,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议采用与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模式相适合的制度模式,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规模的医院实行“区别对待”,以便灵活地调整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军.论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2,(10).

[2]郑雪倩.解读医疗责任保险[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