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保护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15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权限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七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核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首次装料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第九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条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第十一条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验收材料:

(一)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二)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三)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第十二条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编制。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

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

(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七条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对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核查后,可直接在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上签署验收意见,作出批准决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八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九条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材料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2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标准;环境保护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日趋严重,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引起了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同时发展与环境又是对立的统一体,发展产生了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又不能离开发展。环境管理与研究如果离开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开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离开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环境管理必须对环境问题的特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方针政策,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控制和解决。

(一)环境管理要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服务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要充分发挥其相互促进的一面,同时还要限制其对立的另一面,做到既保护环境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做到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才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同时,还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引导、调控、推进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行环境经济综合决策这一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运用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可持续发展,进而来大力推广清洁技术和清洁生产,才能却保环境产业正常而有续的发展。

(二)从宏观、整体、规划上研究解决环境问题

1.环境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个环保部门的事,而是地方政府乃至国家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只有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视这个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2.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环境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局部地区、个别环境问题的治理是解决不了整个环境问题的。只有各地方、各部门步调一致,协同作战,才能做好环境保护

工作。

3.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必须采取综合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和解决。综合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采取行政、经济、技术、法律、教育等手段,加强环境管理,解决环境问题。

二、我国环境管理的体系与制度

(一)环境标准的体系与制度

环境标准体系与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因为要保护和管理环境就必须对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监测方法等作出统一的规定,环境标准的体系就是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身健康,而统一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出的量值规定。环境标准体系与制度则是关于环境标准的分类、分级、制定和实施的规定。

(二)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

环境监测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法,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数量、影响范围及其后果等,进行调查和测定的活动。它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环境监测实行日报、月报、年报和定期编报环境质量的报告制度。

(三)环境资源规划制度

环境资源规划,是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手段所作的总体安排。环境资源规划制度是关于这种规划的编制、内容、执行等事项的法律规定。制定环境资源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措施,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是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保护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并把环境质量的好坏作为政绩的考核和干部的任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

(五)“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这是我国独创的,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衔接的,预防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制度。该制度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这项制度的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三、环境保护的问题所在

(一)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正是因为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才给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二)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

(三)缺乏技术支撑.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加强和采取环境保护制度的对策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大量事实证明,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二)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通过环境信息的公开化,才会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

(四)建立环保投融资体系

环保投资的增长对促进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按照传统的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模式,很难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需要,应该转变思路,在政府、企业、公众之间重新划分环境保护事权,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3

控制重大环境污染因素及危险源,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环境保护管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污染,促进文明绿色生产,还给人们蓝天白云。

2混凝土企业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制度

雾霾的持续出现,对人们的健康及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作为混凝土行业,要从自身来控制污染源头,制定环境保护制度,为环保出份力。企业必须设立环境保护领导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实时调取监控进行落实。在生产现场要有专人洒水降尘(做到早、中、晚各一次),防止扬尘,污染环境。厂内放置专用垃圾桶,垃圾清理前应进行洒水降尘,在生产区域要严格控制乱扔垃圾。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粉状材料,应安排在罐内存放,砂、石等骨料应存放于安装全封闭大棚的料场内,运输时要防止漏洒,装卸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砂、石料场安装自动喷淋设备,用于降尘,降低大气污染指数。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地面冲洗水,经收集、砂石分离、沉淀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不合格产品要有专用存放池存放(定期外运),粉料罐体要安装自动除尘装置用来收集排气口排出的粉料,做到回收再利用,杜绝粉尘外溢,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内部设立的环保办公室要制定定期内部检查制度,采取“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予以整改,要责任到人。制定周期环境保护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设有环境保护宣传专栏),用于提高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3临沂市对环境管控的要求

临沂市就四大环境污染源及环境安全等出台了《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20条加严措施》。措施如下:

(一)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三个一批”措施。一是限期治理一批,对钢铁、焦化、电力、建陶、水泥等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烟尘、无组织排放废气等不能稳定达到山东省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的,实施限期治理。二是停产治理一批,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和偷排偷放的实施停产治理。三是关停拆除搬迁一批,对停产治理期限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实施关停、拆除;对城区内现有重点污染企业列入搬迁计划,逐步实施搬迁。

(2)土小企业关停、拆除。对外环线以内小铸造、小石灰窑、小页岩砖、小陶瓷、小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坚决关停、拆除,防止死灰复燃。

(3)严格行业环境准入。外环线以内一律停止审批新上燃煤项目;五区内未批先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其他新上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二)城市扬尘治理

(4)狠抓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所有施工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100%”(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视频监控设施联网贯通且正常运行。混凝土搅拌站要落实“粉料仓除尘、料场全封闭、车辆冲洗”要求,9月30日之前未达到要求的,外环线内一律取缔,外环线外停产治理。

(5)狠抓渣土、散装物料运输扬尘治理。渣土运输车实行集中挂靠、统一管理,严禁个人、社会闲杂车辆上路营运;渣土运输车必须按照指定时间和路线行驶,一律实行全封闭运输。加大夜间执法检查力度,违规车辆一律查扣一个月以上。一经查扣,相关施工工地停工三个月以上。散装物料一律密闭运输,防止抛洒遗漏,违规车辆一律查扣一个月以上。

(6)狠抓城区道路扬尘治理。外环线内主次干道使用高压清洗车辆进行清洗冲刷,每3天至少清洗一次;除雨天外,每日全路段至少洒水保洁2次。

(7)土地绿化。对主城区范围内地面及临时闲置土地进行硬化或绿化。

(三)机动车尾气治理

(8)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年内完成6.6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以山东省财政厅、公安厅、环保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5部门统计数据为准),淘汰率进入全省前3位;外环线内黄标车一律禁行。

(9)严格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先环检、再安检措施,尾气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年检手续;开展机动车排气路检、抽检,比例不低于在用机动车保有量的5%。

(10)开展车用油品专项治理。油品不达标的加油站,一律停业整顿。

(四)能源结构调整

(11)全面整治燃煤锅炉。外环线内1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开展西部板材业锅炉集中整治,不能集中供热的,限期改用电、气锅炉。

(12)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措施。在禁燃区内,严禁新建使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13)大力推行城区集中供热。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步伐,年内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五)餐饮油烟治理

(14)严格油烟排放管控。外环线内所有宾馆、饭店、食堂等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8月31日前必须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专用烟气排放管道,逾期未完成的,责令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停业整顿3个月以上。

(15)禁止露天烧烤。对烧烤摊点进行总量控制,城区范围内严禁新增烧烤摊点。露天烧烤一律改为室内烧烤(使用环保型无烟炉具的限期1年内改为室内)。室内烧烤废气必须集中处理,配套油烟净化设备。无环保型无烟炉具和不正常使用环保型无烟炉具油烟净化设施的,一经发现,没收全部生产经营设备,取消饮食业从业资格。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2公里范围内严禁从事烧烤经营活动。

(六)环境安全监管

(16)强化节能环保刚性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办理工商注册,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违反规定的,由纪检监察等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17)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推行排污企业公开承诺制,所有排污企业一律在门口显著位置设立承诺牌,强制实行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各县区须与所有排污企业签订责任书。

(18)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偷排偷放企业实施严管重罚,查处超标一次予以顶格处罚,停电停产或停止施工3个月;第二次超标坚决关停。

(19)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自2014年8月1日起,对市级及以上查处同一企业违规、超标2次的,在严肃查处企业的同时,一并追究相应县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县区查处同一企业违规、超标2次的,一并追究相应镇街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20)加强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在连续性异常天气情况下,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机动车限行、施工工地停工等措施。

(七)临沂市制定“治本之策”

严格产业环境准入。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项目立项抓起,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落地。对达不到环评要求的项目,宁可忍一时之痛坚决放弃,也绝不能追求片面发展破坏环境。外环线以内一律停止审批新上燃煤项目;五区内未批先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其他新上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各县区对发展方式要重新审视,新上项目不得新增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做不到的一律不准落地。淘汰落后产能。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按照国家的工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加快淘汰钢铁、火电、水泥等过剩产能,对没有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要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切实降低市区、县城周边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工业布局。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控制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项目。要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加快重污染企业加快退城入园步伐,对市区内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引导和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4结束语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4

论文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环境

论文摘要:体制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石,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是自然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环境污染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我国不仅建立了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但环境保护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环境保护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刻不容缓。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次生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环境保护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确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其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分散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管理资源,从而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往往决策成本较低,反应很灵敏。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不是单个部门和行业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多部门配合、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机构必须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从而有利于国家环境政策的不断贯彻和落实。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环境管理,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

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的制度体系。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改善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从逻辑上来讲,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创新的目的所在。不断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完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制度上最可靠地保障。随着社会新矛盾和新情况的出现,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如现行法律法规与现实中的管理体制存在矛盾,法律法规间存在着职责交叉、规范内容不一致现象等许多方面。因此,不断完善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体系上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政府必须注重经济激励机制、税收调控机制、污染治理市场调节机制、价值补偿机制等市场调节机制,从融资渠道、资金支撑以及经济刺激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科学管理,这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重要经济保障。作为主导的政府,进一步的完善诸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社会公众表达机制以及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公众参与的制度环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环保力量,拓展公众的参与渠道和形式对于培养全民的环保意识,真正的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巨大的社会保障。

三、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我国的政府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吸收和学习它们的管理经验。如日本为有效控制公害,1970年成立了由首相直接领导的公害防治总部,2001年日本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韩国于1973年在健康和社会事务部卫生局设立污染防治处,1990年韩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升格为环境部,直属总理管辖。如美国不仅在中央即华盛顿设立了环境局总部外,而且还在全国设立了10各大区环保机构。法国、韩国等也设置了流域环境管理机构。日本环境厅(现日本环境省)自成立以来,人员总数由最初的501人增加到2001年的1311人。美国环保局由成立之初的5000多名职工发展到现在的1.8万多人。美国环保局预算逐年增加,1996年为62.81亿美元,2001年为72.57亿美元。日本环境厅的总预算资金一直在稳步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4%。

四、创新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1加强宣传教育

经济发展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基本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解决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了环境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由于政绩观的偏差而出现许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要真正的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4.2建立综合机构

管理机构是实现管理的组织保证,要推进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部门职能冲突、环境治理效率低的问题。在全国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地方政府再将自己的职责具体化,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如设立地理区域或流域建立执行机构,比如长江流域环境管理局等。加强各环保部门的协调配合,清楚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4.3优化环保能力

法律上规定乡镇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确保其乡镇人民政府能够履行其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的职责。合理分配乡镇等基层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设立乡镇环境保护机构。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建设项目执行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4.4落实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制的逐步推行和完善,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度,对问责范围、问责程序进行详细的程序化、制度化界定,对环境保护任务定期公开。进一步落实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无视法规准许污染排放形成后果、造成环境重大事故的官员,不管其地区经济多么成功,都应该坚决追究责任,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4.5健全绩效考核

加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环境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经济GDp考核体系在引导经济活动最大化的同时,也导致了资源占用和生态破坏的最大化。必须把环境因素引入到现行政府发展考核体系,把环境因素引入GDp指数以构造“绿色GDp”。现今在完善环保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相关性、地区差异性、通用性、可评估性、潜在性、社会评议性等因素,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5

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必须合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体现环境保护自身特点与规律,必须遵循法治化建设的要求。由于国情和省情的差异性决定了环境保护道路的多样性,为此,××省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要从国情、省情出发,要遵循生态演变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把发挥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中把握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

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分类与框架构建

(一)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分类

从制度的属性来分,环境保护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组成。从制度的实施手段来分,环境保护制度分为强制性手段、选择性手段和教育手段3种。从制度的责任主体来看,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针对政府环境管理主体的环境管理制度、针对企业环境治理主体的环境治理制度和针对公众环境监督主体的环境监督制度3类。

(二)环境管理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一是创立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增强环境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二是强化综合决策和协调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环境管理职能。三是延伸环保机构“触角”,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四是完善环境管理机关的内部行政体制。

2.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供给机制

一是要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要加快环境标准制订。三是要创新有效的环境政策。四是要不断完善××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体系。

3.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有效履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强化外部监管,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建设,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三)环境治理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强制性制度建设

企业(排污者)大都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获取高额利润的有效途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要通过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监督企业(排污者)依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防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并转嫁给社会或其他治理主体。从预防性强制制度来看,预防性制度管理理念要从浓度控制和末端控制向总量控制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制止性强制制度来看,主要包括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强制淘汰制度、重点监管区制度等。

2.激励性制度建设

要按照“排污要成本,治污有效益”的原则,制订一套以环境经济政策为主、非正式约束制度为辅的激励机制。就目前而言,一是要通过设立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资金,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建立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对企业实行环保信用管理;三是要结合污染减排的形势,研究提出排污交易的制度,研究和建立绿色金融、环境责任保险、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的绿色化进程,保障环境治理主体的“治污收益”;四是要完善排污收费制度,真正体现排污收费的经济杠杆作用等。非

正式约束制度是企业(排污者)自我规范环境行为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制度。在完善非正式约束制度方面,还应注重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标准,逐步建立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强化媒体监督功能,促进和激励企业确立社会责任的意识。

3.惩罚性制度建设

惩罚性制度应包括宏观的环境政策调控和微观的具体环境侵权行为的惩罚。要从宏观角度形成全社会推进节能减排行动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微观角度打击违法企业(排污者)故意对他人或公共环境利益造成损害的环境侵权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有效防止企业环境成本外部化。

(四)环境监督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公开性制度建设

环境信息公开是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前提,要将信息公开的途径、形式和程序做出详细规定,使社会公众参与既名正言顺又有章可循。

2.参与性制度建设

要进一步拓宽环境保护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环保部门依法决定相结合的环境行政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的内部决策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

3.监督性制度建设

要加强社会公众、民间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监督性制度建设,对环境管理主体的不作为或作为显失公正的行为,对环境治理主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危及环境安全等行为进行社会公众监督。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非正式制度,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体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改善环境为荣,破坏和污染环境为耻”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的四个重点

(一)加强和改进环保规划工作

要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统筹发展规划;二是实施空间区划;三是推进专项规划;四是制订区域规划。

(二)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与管理

要根据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权限,从××省的环境特征、产业特点和环保工作需要出发,制定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及重点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标准。主要包括:积极编制××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规划。提出××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计划,建立项目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确定2009~2012年××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目录。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一是环境质量标准建设;二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三是其他环境保护标准建设。

(三)完善和创新环保政策

1.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政策

一是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二是科学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三是严格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四是完善污染减排制度;五是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六是强化交接断面水质管理制度;七是继续推进重点监管区制度;八是积极推进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2.改革和创新环境经济政策

一是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探索建立排污总量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三是规范和完善排污收费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环境财税政策;五是探索完善绿色系列政策。

3.推进和落实环境技术政策

制定和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筛选适合××省的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一批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鼓励或限制发展的环境技术、装备目录。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健全鼓励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引导机制。推广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加强引导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四)完善和强化环保法规体系

在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立足××省省情与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相结合,通过制定新法和修订现有法规规章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省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一是要重视环境法制基础和空白领域环保立法研究;二是多方法分层次推进人大环保立法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规章的制订。

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六大执行体系

(一)组织保障体系

要形成环境管理既统一监管又分工协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分解,落实考核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充实环保工作力量;要进一步明确局内各部门的制度建设任务,做到各负其责。

(二)监测预警体系

近期要重点建设和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应急预警体系、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等,做到数据准确、传输及时、方法科学;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使环境管理形成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环保工作新格局,确保环境安全。

(三)技术支持体系

必须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环境战略研究、环境政策和立法研究、环境应用科技和环境标准研究等方面,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加快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新研究团队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智囊团,为××省环境规划、标准、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四)设施支撑体系

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规划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等集中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标准化进程。

(五)执法监管体系

应重点针对××省环境执法面临的问题,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健全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维护环境保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和重点环境案件移送督办机制,通过挂牌督办、事后督察、责任追究等措施,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概述

一般来说,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指的是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结构和组成方式,是规定相关部门在环保方面的权限职责、管理范围、相互关系的准则,直接影响了环保管理的力度和效率。

环境保护是一项广泛的、公益的、长远的任务。这样的特点要求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具有以下特征:跨行业;管理机构应保持客观和公正;主管部门应有充分的管理权威;环保决策和监督应密切统一。我国的环境形势越来越复杂,新型污染物不断涌现,污染程度不断加深,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二、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经历了启蒙、摸索、构建、转型和发展4个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逐渐形成了“国家领导,环保部门监管,各部门分工,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它在横向关系上,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紧密结合,在纵向关系上,中央与地方分级监督管理相结合,这样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积极地推进了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然而不得不提及的是我国环保工作起步晚,而我国人口多、资源小,环保意识和管理手段还未真正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

我国自1978年将环保纳入宪法,经1982年对其条款进行充实至今,环保在执法立法上存在的一定的滞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缺乏系统性,地方保护色彩浓厚,各项规定之间联系不够;法律法规过于抽象,缺少基础性和实践性的验证;虽然我国环保管理体制正逐步发展,但仍缺少修订只对于该体制的法律体系。

2.环境保护相关机构设置规格不高,约束力不够

虽然国家对于环保十分重视,设置了许多环保的行政机构,但是环保部门在行使职能时缺乏权威性,缺少查封等行政强制手段,造成执法困难,另一个方面违法成本低,而执法,守法成本较高。这样就难以将环保真正的融入城市经济建设的各项政策之中,其约束力过于疲软。

3.权利划分不清,综合协调能力不高

目前我国采取“块块”管理的模式,环保部门具体的各项权利掌握在政府手中,地方环保负责部门缺少真正的实权。环保系统上下级机构间权责不明显,也缺乏应有的制约力,导致了人人都想推脱责任,不做实事。

4.环保约束机制执行力度不够

环评”制度虽然得到发展,但实际过程中,环评往往也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往往也是有形无实。

5.环保监督机制有形无实,社会化程度不深

环保监督机构由于法律依据,人员成本,权责分配等种种原因,未能正常实施环保监督职能。此外,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往往无法正常行使公民权利,同时也缺失这样的公众监督的组织。

6.缺少统一的综合性考核指标。政府业绩指标过于单一,往往只是针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未将环保纳入其考核内容。

三、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几条相应的改善对策:

1.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改革应是与时俱进的,应立足在环境保护管理的基点上,建立综合、系统的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并根据实际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法律条文,将存在空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填满,法律的制定、落实都应充分与经济发展联合,使相关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

2.健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提高相关机构的制约能力

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需要相关的行政权力,应充分的给予相关环保机构足够的权力。同时,环保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牵扯到利益分配、权利划分较为复杂,这就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机构的建设,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机构。

3.明确划分各级环境保护管理权限,加强责任问责制力度

我国的环保管理体制应该在法律条文上明确规定上下级间的权利和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各个部门间的管理范围,权利权限都应具体化,明确化。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对自己行使的权利负责。

4.强化“环评”制度,落实环保监督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环评”制度一定要按照“三同时”原则进行,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予以惩戒。此外,应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应定期自觉的向公众报告相关的环境信息,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应充分鼓励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的法规建设,明确针对各个项目参与的对象、程序,建立起公众参与的保护机制,充分维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利,推进环保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5.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要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倡导绿色政绩观,正确处理好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考核相关人员的环保指标,考核其在城市发展阶段的污染排放强度、环境质量变化、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的工作。对于工作人员,应不断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结语

强化和改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对于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十分重要。体制的改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相关工作者努力坚持,循序渐进,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探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173-174.

[2]马中,吴健.论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环境保护,2004(3):13-15.

[3]周婕.浅议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优化[J].科技风,2011(20):268.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体制问题对策

1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现状

环境管理体制又称为环境保护机制设置,它的隶属关系同于环境管理权限划分,它是环境管理体系、制度以及方式方法的总称。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中央统一管理与部门分工管理相结合的可行的管理体制。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还能够体现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效果。但是,社会时代不断地发展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制约,也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带来了困难,这样的冲突会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危害。

2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有什么样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

我国的环境法中,一些相关条款都非常的具有针对性,但是其中还是有非常多的缺陷,其中,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以及其职能的设置都缺少相应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各项规定之间没有非常足够的衔接与协调,各规定之间甚至有互相矛盾的情况发生,但是还是没有完善的体制对核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制约也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些现象都给予环境管理体制带来了正常运转的困难。

2.2没有确定的环境污染惩罚制度

地方政府在现今的财政体制下发展的中心都是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没有确切的措施来解决。对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没有相对应惩罚措施来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惩处,环境的保护制度变成了空谈。许多的地方政府在发展上都会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口号,他们会采取一切的措施阻挠环保执法,甚至将这些措施来保护污染产业,这样的行为都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相应的污染。

2.3各个部门缺少协调合作的精神

缺少协调合作精神不仅仅表现在中央的环保部门与地方环保部门上,还显现在地方与地方的环保部门上,他们之间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协作。地方环保部门不仅会受到中央的环保部门领导,还要被地方政府领导,但是他们的人事权于财政权却不能够在自己的手里把握,需要将这些权利交与到地方政府的手上,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对地方环保部门有强烈影响的情况,这样中央环保部门对地方环保部门的影响与领导就大大的减小了,双方之间的协调合作也被降低,这样的情况下,中央与地方环保部门合作环保的力度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在此同时,我国也没有非常明确的区域、跨流域环保法规,这就形成了地方环保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环保工作更加不利于开展。

2.4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经费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很多的缺点,例如环境部门地位低下,没有足够的人员编制,环保经费偏少等,这些的问题都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影响。相比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人员与总人口的比例还是非常少的,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管理人员的严重缺乏,环境管理体制已经开始不能正常运行,越来越大的挑战横亘在环境管理面前。在我国对于环境管理的预算中,用来环境行政管理的资金不能够符合环境管理体制应该承担的责任,资金的严重不足造成了环境管理执行时的严重困难,环境管理缺乏资金就不能够在今后环境保护里更好的进行。

2.5社会力量的参与严重不足

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力量主要是社会大众与社会团体,他们不仅在环境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还在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展现了不可缺少的参与力量,民众在环境保护中不仅起到了主体作用,还起到监督政府和企业环境行为的作用。在我国的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上,以为需求比较强烈,所以想要单纯的依靠政府来维持环境管理与保护已经很难完成了,这时要想做到环境保护,将环境管理体制的效果发挥出来,就需要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民众在参与的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环保意识不断的提升,这样民众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但是普通民众却因为国家缺少相应的引导行为而不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不能够明确的规定民众进行环境管理,所以民众关于如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还是不得其法。

3对于环境管理体制的对策

3.1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环保机构实行的政职权利都是将法律作为实行的基础。我国要想更好的实行环境管理体制首先就要将管理体制的立法力度进行加强,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环境的管理机构以及其法律规定的职能要进行提高,衔接、配合各部门之间的规定,对于新部门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制度,对原有部门的撤销也要逐渐的加强。我国现今的管理制度会更多的加强新机构的授权行为,对国家的核问题立法工作也要更加注重,这样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保证国家在环保事业上有一定的建树,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3.2国家确立相关的环境污染问责制度

修改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定一些新立得法律,这些行为都能够健全我国的法律,健全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环境保护法》中,中央、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都要明确,地方政府特别要加强其立法监督,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及环境污染的责问制度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将污染与治理的责任落实,将地方官员的科学发展观树立起来,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要相应的改变,加强环境的保护。

3.3跨区域环保监督体制加强

环境管理具有区域性,这是针对不同的地区环境来进行的。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区域合作,这样才能够将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提升。在划分上,最基础的是行政区域的划分,跨区域建立的监督机构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地方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使得政策命令能够畅通的下达,地方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要坚决杜绝。

3.4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要加强

环境的管理工作中,地方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要进行相应的提升与改革,中央环保机构要表明立场,要回对地方环保机构的直接领导权,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保护一定要加强,将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保护工作相互协调上一定要更加注重。

3.5对人员与资金的投入要加强

环境管理人员不仅要增加相应的工作人员人数,还要增加相应的资金的投入。增加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增加行政方面的人员,还要增加一些研究人员与学者,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要进行相应的解决,未来的长远利益以及宏观的考虑方面也要加入到将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里。资金的投入方面,国家也要对环境保护方面增添相应的财政补贴,这样环境管理体制的正常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

3.6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加强

国家在进行环境管理时,要学会动员民众这一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国家可以进行相应的宣传来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还可以用积极引导方法来参与到民众的保护工作中,社会大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就能够大大提升。在动员群众的同时还要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保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以及知情权,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扩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现今环境管理机制的关键是建立起信息机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对称性,还能够保证信息的确定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环境。对于与环保相关的一些社会团体,环保组织还要将自己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保持好,让社会团体投入更多的积极性到环保工作中。

4结语

对于人类来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地球上求得了需要的空气、水以及能量,不仅如此,人类在地球上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地球来给予,但是地球现今的环境逐渐变得越来越差,人类对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急于求成,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破坏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已经不能够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今的发展的主要路线,所以,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不仅能够对现今的实行体系进行调整,还能够将行政部门的地位提升上来,这样环保部门才能够具有更高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石磊: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2):18―21.

[2]龚亦慧.完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26.

[3]宋鹭,马中.破解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难题[J].北京:环境保护,2009,(15),28.

[4]曹明德,龙钰.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a].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8

【英文摘要】amending“environmentprotectionLaw”hasdrawnintentattentionofvariousfields.Discussionsandresearchesareunderwayinkindsofforms.thepaperpointstothebasiclegalsystemandgivessomeadviceontheamendment.thereisnotaconsensusopiniononthecontentofbasiclegalsystems.thepaperfocusesontheprovisionsof“environmentprotectionLaw”。First,thepaperstatestheshortagesofbasiclegalsystems.then,illustrateshowtoamendsomeofthem,suchasenvironmentimpactassessmentSystem,GovernanceinappointedperiodSystem,polluterpaysSystem,CleanproductionSystem.atlast,expoundsthatthelawshouldprescribeLicensingSystemandecologicalenvironmentalCompensationSystem.“environmentprotectionLaw”shouldadapttothetimes,whichistheoriginalideaoftheamendment.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制度;协调

【英文关键词】“environmentprotectionLaw”;basiclegalsystems;harmony

【正文】1989年,我国对原有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进行了修改并颁布实施,至今已有18年。该法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健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的环境保护法律陆续制定、实施,原有的法律也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的飞速发展,环保事业的兴旺和国民环境意识、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急需进行修改。特别是其中确立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立市场经济对环境保护的规范与需要。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从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着手,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整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也能与各单行法保持协调一致,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宪法”作用。

一、《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任务,按照环境法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确立的、普遍适用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各个领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对具体环境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整合的功能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在适用对象上具有特定性,适用于环境保护的某一类或某一方面。[1]各个基本制度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

由于环境保护法律众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说法。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曾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归纳为八项,即所谓“老三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新五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但理论界并未形成定论。根据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特点,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的制度归纳起来有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制度。

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在当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现已经将可持续发展制定为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领域贯彻这一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其应有之义。而《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明确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其第1条的规定表明了该法单纯注重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公益追逐经济私益。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便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基本制度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从宏观上看,《环境保护法》的内容过多的集中在污染防治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仅仅是少量的政策性宣示,规定非常抽象、原则,可操作性差。因此,该法中规定的基本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适用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的。例如: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但是在《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法中对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许可证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等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而在《环境保护法》中有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却未有明确规定,这与《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地位不符,也使得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迟缓,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第二,《环境保护法》是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立法背景的,其基本法律制度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计划、行政主导色彩。行政命令性、行政强制性措施条款占据全篇,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很难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比如,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未体现区域性、灵活性特点,政府行使限期治理制度的决定权,环境主体单一,群众参与不足等。

第三,受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强烈影响,以填补立法空白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创新为基本目标,[2]1993年以后,共有18部单行环境保护法律被制定修改,有的已经进行过多次修改。新制定、修改的法律在顺应了新的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了新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规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如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一些基本法律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已在其他法律法规中得到修改。这些变化没有及时地反映在《环境保护法》中,使得该法处于尴尬地位,有损其作为基本法应有的效力,且各个单行法之间不协调,重复规定多,更不利于环境保护法制的建设和完善。

三、《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

《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基本法律制度有些已经暴露出了不适应新形式的缺陷,亟须进行修改,同时也要在《环境保护法》中增加单行法已经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之保持协调一致。

(一)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条款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始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经过不断的发展,在2002年8月通过并于2003年9月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它是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环境立法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环境管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物。

相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已显陈旧、滞后。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环境保护法》第12条和第13条,有三点明显不足:一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单一。第13条只规定对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破坏环境的建设项目排除在外,同时环境影响评价也只是针对建设项目。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规定的规划环评只字未提;二是忽略对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后评价。第13条规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只包含了预测性评价内容和防治措施,而《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还要求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进行跟踪监测;三是公众参与的规定缺失。《环境保护法》全篇中对公众参与未有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当然就得不到体现。而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得一项重要内容,虽有不完善之处,但较之《环境保护法》是有进步的。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无疑要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作出总结与提升,囿于其基本法的地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侧重于基本性规定即可。

首先,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增加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性规定。具体的评价内容、工作程序、文件审批等可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只要对环境能够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就包含了涉及到生态保护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点不容忽视。更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评价对象也不尽全面,尤其是对法规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没有作出规定,成为该法的一大硬伤。另外,虽然规定了规划环评,但有一部分规划如国务院的规划,市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未被囊括,还有部分规划的环境评价从其编制和审批来看,也有事实上被轻视的可能。[3]为了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环评必须得以重视。它除了包括规划环评,还包括法规和政策环评。但是,开展战略环评的难度也不小。缺乏系统的战略环评理论和技术方法,部门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等。因此,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能否全面引入战略环评将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其次,增加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跟踪监测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不仅包含评价的结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后续的跟踪监测同样重要。这样的规定使得环境影响评价条款更完满,也能与《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遥相呼应。

最后,对于公共参与,应该放在《环境保护法》总则中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使其能贯穿到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这也是环境保护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对限期治理制度的完善

限期治理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在环境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除了《环境保护法》对限期治理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外,《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单行法都有相关规定。

依据《环境保护法》第18条、第29条、第39条规定,限期治理针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设施;限期治理的决定权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行使;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除了加收超标排污费外,还可以处以罚款或责令停业、关闭。总结其特点,应从以下方面改进:

第一,扩大限期治理的范围。从《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两类限期治理的范围来看,没有包括污染物排放超过标准的情形。而在《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都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作了规定。《环境保护法》应该作出同样的规定,从而强化国家的环境监督管理。

第二,将行为违法性作为限期治理的构成要件。《环境保护法》中不论是否污染严重,还是超标排污,都没有将它们定性为违法行为,限期治理也只是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早已确定超标排污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中规定的限期治理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具有法律制裁性。因此,《环境保护法》中应该将违法性作为限期治理的要件,这样有助于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责任,提升污染防治的效果。

第三,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按辖区下放到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法》将限期治理的确定权授予给对被治理单位有直接管辖权的人民政府行使,而环保行主管部门只有很少范围的限期治理建议权和较低层次的决定权。这突出表现了“命令-控制”型环境管理模式的特点,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易助长“地方保护主义”之风,也不利于该项制度经常全面地实施。由环保主管部门行使限期治理的决定权则有利于权责分明,提高行政效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制度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四,增加对环境破坏进行限期治理的规定。《环境保护法》中的限期治理重点是针对环境污染行为。而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的限期治理鲜有规定。限期治理作为恢复、补救措施同样适用于严重的环境破坏性为。例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环保部门也应对责任人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

(三)对排污收费制度的修改建议

排污收费制度是实施环境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它源于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些单行法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2002年修改制定的《排污费征收适用管理条例》已突破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将超标排污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环境保护法》第28条和第37条的规定表明超标排污行为并非违法行为,超标排污的只需交纳超标排污费。而《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早已将超标排污修订为一种违法行为,即“排污收费,超标处罚”。同时,依照《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即是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所以,《环境保护法》应尽早确定“排污收费,超标处罚”制度,将其推广到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领域。

2、修改按单一的浓度收费为对不超标排污的按排放总量计征排污费;转向按浓度和总量收费。《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排污收费制度是建立在对污染物实行浓度控制的基础上的,未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不利于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了在特定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排污费征收适用管理条例》的规定也实现了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的转变。实践中也已经采用了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的模式。这种转变要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反映出来。

(四)明确清洁生产制度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其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技术的采用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真正从源头上防止、减少污染,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环境保护法》第25条是对清洁生产的规定,但仅仅是作为企业所应承担的义务,没有规定义务违反后所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政府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责任也未有提及。2003年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我国的清洁生产制度较详细地作了规定,比较丰富和完善了清洁生产制度,但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例如,着重于对工业生产领域的清洁生产的推广和实施,对公民个人在生活领域如何消费产品的问题没有涉及;同样,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的规定不足。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引领下,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环境保护法》有必要对清洁生产制度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将相关规定的原则性与全面性体现出来,如明确清洁生产制度的主体、实施、责任等。

(五)增加许可证制度的规定

许可证制度是指环境法所确认的,对从事可能造成环境不良影响活动的开发、建设或经营者,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5]

实行许可证制度意义重大。它是加强对排污者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环境管理战略思想三个转变的具体手段。我国许可证制度广泛地被运用于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大气、水、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方面,对矿产、森林、渔业、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等。相关的单行法、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等为许可证的实行也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却没有规定。即使该法的内容偏重污染防治方面,也未对排污许可制度有所涉及。在理论和实务界探讨最热烈的也是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因此,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过程中,要将许可证制度作为基本法律制度规定下来。特别是对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污染防治一章中,更应予以明确。排污许可证制度具有明显和丰富的功能多样性、灵活机动性,适用于污染防治管理的全过程,是环境监督管理中普遍采行和优先适用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集中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排放上,环境噪声污染没有在单行法中作出规定,对占海洋污染绝大部分的陆源污染物排放没有设置许可证制度;并且各项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法律依据不同,设定主体不明,层级混乱,程序也不健全。[6]如《水污染防治法》中未规定水污染物的排放许可,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水污染物排放学许可证暂行办法》、《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相对完整作了规定。《办法》自行设定行政许可权,违反了《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设定权的规定。对此,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中确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统一规范,将对散落于各单行法、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产生指导性意义,也易于对该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与拓展。

(六)增加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和排污费制度是征收环境保护费的主要内容,它是对“污染者

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反映,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理制度之一。而《环境保护法》因侧重于污染防治领域,仅规定了排污收费制度,其第19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太过原则、模糊,对于采取何种措施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没有具体规定。而实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能够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也为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和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凸显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我国除了《森林法》规定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和对占用林地单位开征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植被恢复之外,在生态环境补偿费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增加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对征收的对象、范围、标准等基本内容作出说明。

四、结语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是相对动态发展着的,作为《环境保护法》的支撑,在经历社会一系列变迁之后,理应作出适时调整。而《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是个很好的契机。正是此时,要抓住时代的脉络,贯彻新思想、新理念,以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为基石,完善作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期待这次的修改能为环境保护法律事业的欣欣向荣推波助澜。

【注释】[1]周珂著:《环境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2]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3]李淑文:《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思考》,载《求索》2007年第1期。

[4]吕忠梅著:《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9

环境保护的问题已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制度构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中。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对环境污染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1月19日的题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促进生态型农业发展;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构建与制度建设关键问题的研究。创新乡镇环保机制,对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强化农村基层环境管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城乡环境协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8]。

本文基于成都的实践,认真分析了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讨了加强和创新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力求破解农村环境保护的难题,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

1基层环境保护机构缺失、机制不畅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关键因素

首先,尽管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任务异常艰巨,但是环境保护的属地责任仍停留在县级政府,地处农村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府普遍还未设置独立的环境保护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乡镇及村组环境管理处于靠远程管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配合各级部门阶段性检查、办理新闻媒体和群众投诉查处为主的被动状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缺乏属地管理。作为承担属地责任的县级环保部门普遍编制偏紧,“小马拉大车”的矛盾十分突出,环保监管难以全面辐射到乡镇街道和村社。以成都为例,全市区(市)县环保系统仅有1252人,平均每个区(市)县只有60人左右,要承担全市区(市)县范围内,包括乡镇、街道环境监管任务,往往是“有心无力”。

其次,农村环境管理的办法和手段严重滞后。一方面,农村面源污染因为缺乏相应的办法和手段长期得不到有效防治,大量富集在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物,随着雨水冲刷和传统的漫灌方式溢流水体中,并渗透地下,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场镇、集中居住区等重点区域和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以及相应的监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未落实等问题。

第三,农村环境规划体系,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农民环境文化教育体系等农村环境管理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环境资源缺乏有效控制,农村环境状况无相应的监测数据反映,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缺乏力度,农村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这种状况如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变,将严重影响整个中国的环境质量。

总之,当前农村环境管理缺乏政策、法规、机构、队伍的支撑,不想管、不愿管、难以管的状况普遍,环境管理的缺位和不到位客观上形成了污染农村环境的"黑洞",成为制约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的重要因素。

2创新推进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建议

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模式、方法、途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任务。从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状况来看,农村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在充分考虑区域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地研究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建设可持续的基层环境管理机制,实现群防联管来解决。具体来看,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2.1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落实环境质量属地责任原则

对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以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201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等相关内容为依托,制定出台乡镇环保工作详细、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实行环境保护表彰奖励和惩处制度。建立镇(乡)-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问责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一岗双责。

2.2设立以合署办公为主要形式的乡镇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乡镇环保专兼职人员队伍

由于各乡镇经济发展、区位、人口、环境质量各有不同,在机构建设上也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环境管理目标与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但结合已有经验,在当前编制问题很难突破的情况下,乡镇环保机构以乡镇政府内设合署办公机构较为适宜。相应的机构设置模式如下:

1.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环办),明确由其作为乡镇一级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履行环保职责。镇长作为该镇环保工作第一负责人,由一名副镇长分管全镇环保工作,环办负责环保日常工作。

2.在形式上,可以独立挂牌,也可以在乡镇政府内部相关部门加挂环保办公室牌子,与相关部门合署办公。

3.环办设办公室主任1名(中层干部),副主任1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名,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环保工作量大小进行配备。人员编制列入各乡镇,可通过部门调配或聘用政府雇员等途径解决。行政上归乡镇政府管辖,业务上接受县(市、区)环保部门的指导。

4.加强村级环保队伍建设,在村(社区)、组全面设立环境保护联络员。可以划片方式,在环保重点地区推行网格化管理,一个片区一名环保员,也可以按行政村、组,一村、一组一名。人员公开聘用,明确职责,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5.为确保乡镇环保机制的顺利运行,建议把乡镇环保机制建设与运行所需经费列入乡镇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项支付,同时,在县级财政预算中也应专门编制相应的乡镇基层环保经费预算,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确保该领域的资金投入。

2.3健全完善农村环保联动工作机制

1.加强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对乡镇环保机构的业务指导。县(市、区)环保部门指派专人对口指导帮助乡镇环保工作;在乡镇环保机构成立初期,县(市、区)环保局应下派人员进入乡镇环保办公室参与具体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以此完成职能转变后的管理过渡,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不断链。市级环保部门也应派人对区(市)县乡镇环保机制建设进行指导,组织培训,调剂经费、装备支持乡镇环保机构建设。

2.建立健全区(市)县环保部门、乡镇政府及乡镇环保机构、村组环保员的三级联动机制。建设环保网络信息平台和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控、处置和应急反应工作体系,实行各级环保管控定期报告、定期述职、定期通报制度。

3.针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瞬时性,建议赋予乡镇环保工作人员一定的调查取证权,以便更好的配合环保执法。同时建立环保执法监督投诉机制,防止执法权的滥用。

2.4强化乡镇环保机制建设的配套措施

2.4.1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筹资渠道,保障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市、县两级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涉及农村环境治理的项目进行专项支持,鉴于环保部门在该领域的专业性,建议将此项经费管理权赋予县级环保部门。在排污费征收使用上,争取一定比例定向用于乡镇环保能力建设,保障其设施配备,提升监管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市、县两级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乡镇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推动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鼓励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乡镇环保设施建设投资渠道,鼓励开展乡镇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外包服务。

2.4.2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购买机制,提高环境保护的专业化、市场化与社会化水平

针对我市各县(市、区)在乡镇环境保护机制建设中普遍反映的人员配置、能力建设和业务水平存在短板等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明确购买服务的原则、项目、方式和责任后,开展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试点工作,以期从人员、能力和业务上充实乡镇环境保护机构。

2.4.3建设村、组、户为主体的农村环境公共监督网络体系

建立村、组、户三包制度,通过《村民公约》等方式,赋予村民发现、报告和协助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村(社区)、组、户联动联防和群控群防制度。

2.4.4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鉴于现有地方性的环境污染控制法规着重反映的是城市环境的要求,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农村环保有关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着手起草《农村环境保护条例》,规范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法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厚美.乡镇环保"断层"如何融合--广元市昭化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情况调查[J].环境教育,2013,(11).

[2]赵楠,袁辉.规定专人负责办公经费财政列支敦化市设乡镇环保助理及农村环保员[J].吉林环境,2012,(2).

[3]刘贤春.乡镇环保如何考核[J].环境教育,2012,(5).

[4]张颖,唐艳丽,张应松.乡镇环保所:县区环保的前沿哨所[J].环境教育,2011,(10).

[5]余克弟.农村环保机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力军[J].农业考古,2011,(6).

环境管理保护制度篇10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环保监管新体制,有利于明晰环境保护职责,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是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反映的是科学共治和法治共治的治国模式,在中国国情和语境下,其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负责和政府主导的,政府、市场、个人等多主体依法参与和监督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和法治模式。而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监管体制理应涉及到执政党、政府、市场等各个主体,做到权责平衡且形成合力。

从逻辑上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一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框架之下展开的,既符合中央关于治国理政制度化的要求,更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因此,可以说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制度化是我国体制、制度和C制创新的一个亮点,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建设具有突出作用。

在过去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仅强调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忽视地方党委的环境保护领导责任的情况。而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开展的,没有地方党委的决策、组织、思想等方面的强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若地方党委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便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必须强化地方党委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领导和监管责任。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齐抓共管的制度化,一改以前的环境保护国家权力运行格局要求,突出了地方党委在地方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强调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协同监管职责,突出其他行政监管部门的分工负责作用,并配套以失职追责的机制,既是对传统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制度和机制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理论的重大突破。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制度建设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是新时期形成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的关键机制,在此基础上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则是实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的配套措施。通过几年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既有党和国家的政策依据,有国家法律依据,还有党内法规的依据。在制度建设层面,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以环境保护督察、评价考核、自然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方面为抓手,相继出台一些文件,推动制度建设,实现失职追责的目的。

实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区域即地方党委和政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实行党政同责的评价考核,是在党的十之后开始设计、推行的。经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尤其是党政同责联合法规性文件出台奠定了技术基础。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度开展一次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评估,每五年开展一次考核。此后,一些省份也出台了自己的方案,如青海省把全省按照实际情况分为三类区域进行评价和考核。

其次,需要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此,中央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等文件。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则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追究责任。该办法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需要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问题。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不仅是一个政治举措,也是一个法治举措,并且已经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如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之后,湖南、贵州、浙江、福建等相当多的省份出台了自己的实施方案。

制度实践

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方面,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如海南、青海等地出台了针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规定。

同时,为了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实施,2016年1月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始推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截至2017年5月,已经有1万多人被追责,其中包括省级和厅级干部。总的来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特别是督察的结果反馈,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地方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一些久而未决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于近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建立了整改的长效方案。

但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如河北省以前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重视不够,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传导中层层衰减;二是治理和管理造假,应付监管与考核方法众多,主要表现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作假,环境质量检测数据作假,企业治理污染作假等;三是部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甚至出现环境质量恶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四是一些地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五是监管监察不严厉,执法松软现象普遍存在;六是督察问责的官员层次有待提高。从统计数据来看,被处理的干部层级整体仍然偏低,多以基层干部为主,处级以上领导追责的少。即便追责,也以诫勉谈话为主,检讨多,处分少。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改进建议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推行,因为具有权威性,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立竿见影,很多地方的空气质量自2016年以来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被有效遏制。但是,随着很多具有普遍性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出现,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进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基于此,需要对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体制制度和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