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1:48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1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是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建立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同时兼顾。再使用原则一方面要求减少一次性用品,另一方面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总体上质量差、使用期短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所以“再使用”原则第二方面的要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提高产品质量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强调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强调保护环境,但核心是节约资源,因为资源节约了废弃物自然就会减少。而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期是最好的节约。要知道,产品生产不可能不用资源;废物再利用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所以,在源头节约和废弃物再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消耗量就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期限。产品的质量越好、发挥作用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需要更替的产品就越少,消耗的资源当然也就越少。

“减量化原则”是指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相同的产品;“再循环原则”是指产品报废之后资源化的比例是多少。二者都没有考虑时间因素,而在讨论资源节约时必需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比如说,“某单位取暖节约了10吨煤”,成绩是否值得庆贺呢?显然单凭这句话还不能,因为到底多长时间内节约了10吨煤不知道。

“再使用原则”更强调一定时间内资源的使用量,它是对“减量化原则”和“再循环原则”的重要补充,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再使用原则”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期限来节约资源,而这是非常重要的。打个比方,建造一座桥需要钢10吨,用好钢建造的话,桥可以使用100年,用劣等钢建造的话,桥只能维持50年。假设废钢的回收利用率为80%。那么对于质量好的钢而言,100年内10吨就够了,而对于质量差的钢100年内则需要12吨(50年后桥报废,可回收利用8吨钢,再补充2吨,前后共用去12吨钢)。再加上人工费、水泥费、耽误使用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费等等这是一笔不小的浪费啊!

有1400年历史的赵州石拱桥,经过无数次洪水与多次地震,一直屹立在河北赵县佼河上,并任车马往来,直到上个世纪末,人们在它的旁边修建了一座钢混拱桥,它才退役,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立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面对这个奇迹,人们无不敬佩隋朝建造师李春的智慧。更多的人惊叹它的奇巧,但忽略了其节约带来的巨大效益。假如一座普通的石拱桥的使用寿命是100年,在赵州这个地方要满足同样的交通要求,自隋以来需要建造14座桥,所耗资源就是这座赵州桥的14倍。在我们备感资源紧缺的今天,产品的使用寿命问题凸显出来。

2005年初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的marcj・Schniederjans等人对中国制造产品和外国制造产品进行了对比调查与分析,根据对500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2.77(满分为10分),非中国产品平均质量得分7.22。”这一结果显示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质量形象很差。其实用不着别人说,咱们自己最明白!刚买的圆珠笔没用半天就不出油了;在自行车旧货市场你总能听到这样的推销词:这是老牌子、质量好,新车你买不到这样的质量!邓小平同志讲过: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在我们建立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的今天,这句话显得格外重要。

二、影响产品使用期限的因素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永恒性

产品使用期限是指产品从开始被使用到被淘汰的时间过程。20世纪60年代早期,畅销作家沃斯・派克德出版了一本名为《废物制造者》的书。在该书中派克德列举了三种可能的产品淘汰形式。“其一是功能性淘汰。当一种新产品能够代替原有的产品更好的完成其功能时,功能性淘汰就发生。例如当晶体管代替真空管后,真空管就由于功能性原因被淘汰了。其二是时尚性淘汰。当消费者因消费品味发生变化而选择另一种新的产品时,时尚性淘汰就发生了。例如,当窄领带和长衬衫成为流行时尚后,宽领带和短衬衫就过时了。其三是耐久性淘汰。例如当一台冰箱的内部温度不能再保持恒定与应有的低温时,他就报废了。”

功能性淘汰与时尚性淘汰其实都算不上问题。对于功能性淘汰而言,生产者可以通过销售发明的新产品而致富;消费者可以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时尚性淘汰而言,一方面它影响的范围较小(主要是服装);另一方面生产者也不会生产明知过时的产品。另外,功能性淘汰与时尚性淘汰的产品并未失去使用价值,他们可以通过旧货市场或其他途径(如赠与、捐献等)转让给低收入者继续使用,原则上这与我们这里所说再使用原则并不矛盾。

问题主要集中于耐久性淘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产品质量。作为一个集体,生产者都愿意降低其产品的耐久性。通过这种手段,他们将减少每单位生产成本并且卖出更多的产品。例如,如果一件家电的寿命是10年,他就能满足一个家庭10年的需要。但如果这件家电用了5年就坏了,这个家庭就不得不进行第二次购买。

在理论上,有一些学者认为提高产品质量有时是错误的。他们提出个概念叫“合理质量”,“合理质量”一方面承认产品质量不足(不合格)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强调产品质量过剩同样是错误的。比如,金继刚先生强调:“为了满足顾客需要,企业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成本消耗,赢得利润,企业又不能盲目地提高,质量也应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在产品耐久性方面他强调“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使消费者的口味不停的转换,最终将使高耐用性的产品在市场上过早的被淘汰,而企业在提高产品耐用性(质量)方面的高成本得不到相应的高回报,不可避免地会蒙受损失。”就连美国管理之父德鲁克也曾认为,“按照顾客可以接受的最低质量标准来满足供货承诺”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做法。

以上是耐久性较差产品被生产出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冲动,但是这两个理由都不充分。对于“耐久性差产品可以卖得更多的”想法,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成立:一是消费者无知,即消费者对产品的耐久性差别不清楚;二是不存在企业竞争,甚至潜在竞争企业进入市场从而为消费者提供耐用商品的可能性也不存在。而这两个条件长期满足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所以,耐久性较差产品的生产者最多只能在短期内获利,很难长期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关于“合理质量”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它却经不起推敲。消费者对产品使用寿命的期望是没有界限的,越长越好!所以为了满足购买者,更好质量应该永远是生产者追求的重要目标。诚然,购买者不仅追求“物美”还追求“价廉”,但是降低成本实现价廉的途径很多,生产者应该从其他方面努力!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应该轻易拿质量作赌注。2001年中秋节前,具有70年历史的知名老字号南京冠生园,用陈馅翻炒后再制成月饼出售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企业遭遇灭顶之灾。总之,这种质量观念反映出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种消极的管理,而不是积极管理。落后的质量观念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合时宜的质量行为,从深层次上制约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质量工作的开展。

可见,影响产品使用期限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的耐久性即产品质量,而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态度和观念。

三、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2

1开放性

开放性是实现系统和谐有序的前提。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从外界环境不断地引入负熵流,把自身的熵排入到外界中,从而实现系统的有序,推动系统发展。系统的孤立或封闭只能导致系统的死亡或使系统处于紊乱无序状态。

循环经济是由环境和经济系统构成的开放、动态的系统,正是因为系统的开放,从而使得循环经济系统异常活跃,并能对相关环境做出积极反应。传统经济所形成的则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是以资源的使用为开端,经过能量的转化,除了被系统吸收的能量之外,其余的能量则被排出系统之外,不再参与物质的循环,整个过程是一次性的。这意味着传统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只能朝一个直线向上的平衡方向发展,一旦平衡达到,过程结束了,整个系统也就瓦解了,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互不相干,输出对输入没有形成反馈。因此,传统经济往往会因为资源的短缺而危及到物质基础,使经济活动难以为继。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循环经济系统不断从外界输入能量补充内部消耗,经过能量的转化,其中一部分能量在系统内部被吸收,还有的能量和物质被损耗,另外一些能量和物质则被反馈到输入过程,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相结合,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的循环回路。因此,循环经济的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系统走上有序的基本途径。社会经济运行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本质上要求恢复和重建“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合理规则和运行路线,它以绿色技术为支撑,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环境之间通过建立稳定、健康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循环经济的运行方式通过完整的物流分析,不仅延长了线性经济,而且实现了闭合循环,在“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各个环节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涵义。循环经济系统所表现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2动态性

复杂性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性是产生系统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复杂系统总是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中稳定与平衡是运动的一种趋势,而波动、不平衡、矛盾等才是运动的常态,系统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现象。复杂系统运行的有序化取决于系统内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否形成动态演化态势。动态演化态势的形成和发展与复杂系统运行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总趋向于进化。随着时间发展,其结构、功能、行为不断变化,总的趋向是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演化,具有自适应和进化能力。循环经济系统同样也要遵循这一系统动态演化规律。

循环经济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绿色技术为技术载体,目的是实现人、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向前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它的发展也会更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绿色技术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就是经济活动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动态环境中,它与环境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循环经济只有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新的能量,接受新的信息,才能增强它的生命力,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遵循动态性的原则,关注前沿科学,引进生态技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实现,都需要以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依托,不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潮流。

3多层次性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系统的整体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即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任何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上可以分为若干等级,其中低一级系统就是高一级系统的若干组成部分,不同的层次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系统层次性是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层次与层次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系统的层次性突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的差异,强调高层次向低层次的不可还原性。

循环经济有着不同的等级及层次结构。

首先,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场所具有层次性。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明:①企业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也叫基础循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经本企业自身的物理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再生资源,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②区域层面。即物质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也叫中观循环。这个层次的资源流动既可以在同产业部门间实现,也可以跨产业进行。若干互相关联的企业建立共生的工业园区,甲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乙企业处理利用,乙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物由丙企业处理利用,从而形成较大的链式循环。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做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化的服务业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③社会层面。即在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建立的循环,也称宏观循环。以生产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层面上就要建立相关的政策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政府、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包括节水、节能等。

其次,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反馈过程具有多层次性。在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相互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步骤的循环过程。其中,在每一次输出进入新的循环成为输入部分时,又会形成新的步骤和层次。如农场为酒厂提供酿酒的原材料——稻谷,稻壳作为酒厂的废弃物输出,又成为生态农药厂发酵提取菌种的原材料,每次的输出对输入都是一个质能的反馈。输入和输出的循环就构成循环经济复杂的网络和层次,这也是循环经济多层性的一个显著特征。

4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变量与变量之间没有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在非线性系统中,凡是非线性都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和它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交点,这就引起多值性,叠加原理失效,不具有加和性和可分性。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一个变量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系统其他变量产生不成比例的甚至灾难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蝴蝶效应”。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模式之一。它是以物质流动为特征的一种生态经济,它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生产、废物排放这么一个单向线性流动经济不同,它是一种再生的资源、一种流动的资源,是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化转向。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体现在循环经济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技术、知识、管理的长期积累,显示出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开放性和彼此间的耦合特征。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线性、开放式的经济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的经济系统,逐步实现很小的排放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市场生产的产品能够持久的使用,并延长使用的寿命。

根据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循环经济系统涉及无数的因素(或变量),这些因素(或变量)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些因素、关系之间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的径直的因果规定,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双向甚至多向的构建方式。一旦其中的某个要素受到干扰,都会反馈到系统的整体功能上,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不能从循环经济局部的个别目标去判断它的发展方向,也不能仅仅通过子系统的功能来确定它的整体功能。如在循环经济系统中,采用清洁技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污染的产生。资源的再利用环节则形成了物质的循环,如果在生产中运用了清洁技术,但产生的废弃物却没有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排出系统外,这样就不能称这次经济活动为循环经济,因为它没有履行其中一个环节的功能,从而无法实现循环经济的整体功能。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从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让每个环节都充分实现各自功能,保证循环经济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衔接,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达成系统的目标。

5自组织性

自组织是开放系统在大量子系统合作下出现的宏观的新结构。系统随着时间而变化,经过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适应、调节,通过自组织作用,经过不同阶段和不同的过程,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涌现出独特的整体行为与特征,具有自适应、自组织的趋向有序化功能。维纳提出的控制论,阐述了以正反馈和负反馈为基础的“自组织”科学概念。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4

统计认识世界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统计是通过对客观现象进行统计调查,然后经过加工整理形成数据资料。从实际出发,保证统计资料的客观、全面、准确,是统计客观性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指导原则。指标体系设计既要把握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更要了解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反映循环经济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发展创新。当前,各方面对循环经济所强调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因废弃物的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损害,都具有共识。但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上有很大差异。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废弃物的问题开始,向生产领域延伸,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上都有较快发展。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减少企业资源投人,减少了生产废弃物及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中观层面指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也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生产中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在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和减少废弃物处理费用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宏观层面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如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荷兰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等高收人国家,都制定了综合性或单项的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目前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做法。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最先从工业领域开始,实践手段从传统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到提倡“清洁生产”和15014000认证、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国务院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法规性文件,国家发改委侧重于引导生产环节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综合使用效率;环保总局侧重于从控制废弃物排放量(废物、废气、废水等)的角度来实现无害化。这些标志着我国进人了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阶段。从上述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指标体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应该统筹考虑以下两方面:

1.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发展方兴未艾,在我国则刚刚起步。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既要有超前性,同时要注意国际可比性,以有利于发挥引导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2.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统计指标体系也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应重在建立,待后逐步完善,从我国实际出发,既反映循环经济的项目投人、规模数量和经济效益产出,又要反映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效益产出。

二、体现总体性,结合经济社会环境整体设计指标体系

社会经济现象具有广泛复杂的联系。统计虽然也注意研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某些个体事件,但更把某一方面性质相同的事物作为总体研究,其目的是更深人地把握规律。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原理,归纳事物的总体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根据统计的这一特征,指标体系设计要全面认识循环经济的性质,把它作为一个总体,在广泛复杂的联系中揭示其本质特征。循环经济的总体性质体现在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循环经济以高素质的劳动力、高级化的产业结构、低污染的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等来保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它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稳定,以及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改善,实现“三赢”发展。依据上述循环经济的总体特性,指标体系设计要从经济、社会、环境整体出发,考虑以下方面:

1.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要和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通盘考虑,相互衔接。也就是说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上。

2.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要采用一系列关联指标,反映其在GDp增长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方面的贡献度。

3.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要能转化计算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并把这一指数作为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突出数且性,紧扣循环经济的本质设计指标体系

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然而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统计正是通过数量认识世界,数量性是统计的最重要特征。统计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要遵循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质和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特征。因此,指标体系设计要紧扣循环经济的本质,通过数量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变化。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减量、再用、循环为原则(所谓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为中心,从生产环节人手,转变传统工业社会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增长,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兼顾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互利。为了定量分析循环经济的发展变化,根据上述循环经济的本质,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

1.从生产环节中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废弃物的排放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根据减量、再用、循环原则选择指标进行描述。

2.从消费环节进行描述。主要指生活垃圾的排放和回收处理等。

3.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重点调查描述。

4.选择主要的能源、原材料、废弃物进行典型调查描述。

四、注重可行性,按推行循环经济的需要设计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的推行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的各个层面,还涉及到许多技术、市场的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一个阶段是我国推行循环经济的关键时期,设计指标体系要从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推行出发,反映循环经济的进程和循环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与此同时,统计不是万能的,指标选择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要做到既重点突出,又充分考虑我国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指标体系在使用和操作上是可行的。根据可行性要求,从推行循环经济的需要出发,指标体系设计要关注以下方面:

1.产业生态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明确核心产业是统计循环经济的关键。各类产业或企业间具有产业关联度或潜在关联度,各产业间的物质流形成产业生态链。如果产业间没有关联和关联潜力,就不可能形成循环经济。同时,产业生态链中必须确定一个资源稳定、具有发展前景的核心产业。比如青海盐湖资源开发,把钾肥确定为核心产业,利用钾肥生产的废弃物发展镁、铿等产业,就要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统计。

2.政府政策导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条件,指标体系要及时反映政策的导向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需要政府的倡导和积极扶持。尤其是循环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工具主要有: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优惠;制定环保评估标准、排放的技术规范及工艺规程;政府以绿色采购和投资来推动生产者生产环保产品;引导、推动并规范循环经济企业,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其竞争实力。指标体系应反映其中重要政策工具的效应。

3.市场机制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充分条件,要关注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本能。若产业生态链要正常运转,除了政策导向外,重要的是健全市场机制。指标体系要反映循环经济产品市场份额和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n向。4.发挥部门统计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循环经济统计指标的许多统计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要将政府统计局的数据与部门统计数据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部门数据,加工现有数据,增加必要的专项调查经费,尽量减少基层统计部门的负担。

五、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渠道

1.指标体系框架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由发展条件、发展规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4部份组成,共18项指标。每项指标数值设当期实现值、基期值和增减百分比。基期可选上年或某一重点年份,根据基期选择不同可分别反映单项指标当年或一个时期内的变动情况。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综合反映循环经济整体发展状况,采用综合评价分析法计算。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二名各指标增减百分比x权数

2.指标权数赋予说明

权数在计算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中起到权衡轻重的作用,权数越大说明该指标越重要。根据指标重要程度,18项指标分别赋予10、6、4、2的不同权数(详见附表)。首先,增加值是反映循环经济总量的核心指标,结合GDp资料可进一步分析计算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资源综合产出率、生产污染物排放减量、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率,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的减量、再用、循环原则(所谓3R原则)。这4项是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分别给予最大权数10。其次,投资额、销售额、实现利润,反映循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保证程度和经济效益;万元GDp能耗、水循环利用量、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率,与3R原则紧密相关,尤其是说明能源和水这两大紧缺资源的节约程度,所以这6项是主要指标,权重分别为6。再次,研发项目数指标反映科技对循环经济的先导作用;产品种类产量反映循环经济的行业品种分布广度,它也体现产量规模,但规模的大小主要在增加值中体现;从业人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规模,这里主要用来辅助说明社会效益;能源原材料占工业成本比重主要也是辅助说明效益状况,这4项属于次要指标,权数分别为4。最后,政府扶持资金、税收优惠二项指标反映发展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条件更依赖于市场份额和价格,这一点在销售额、实现利润中也能体现;循环经济企业单位数和清洁生产达标企业也属重复反映规模状况的指标。这4项指标属辅助指标,故权数最低,分别为2。指标体系总权数为100,其中发展条件为14,发展规模为26,经济和生态效益分别为26、34,这些权数分配比例突出了效益优先的原则。既要积极发展、不断扩大循环经济规模,更要真抓实干,不能把循环经济作为一个杂货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发展循环经济要体现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本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5

关键词: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设计;研究

天然气在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规律加以遵循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并实行情节和节约生产,就是天然气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无以为继的反思,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上的一种升华。天然气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循环经济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同样会体现在天然气循环经济上因此,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基础上,将天然气资源开发的特性相结合,对天然气进行全面、系统而又多目标的评估。要实现这些,就要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进行设计,首先我们应该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原则有所了解。

一、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天然气循环经济,是一种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与内涵都有所体现的天然气经济运行模式。天气然循环经济是一项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且包括社会公平以及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内在紧密连续、结构完整同时逻辑严谨的有机系统。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进行反映,还要对以天然气作为载体的天然气循环经济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和个别规律进行反映,同时还要对天然气发展的经济效果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要求进行考虑。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其次是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再次是简明性与突出性原则以及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

二、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不同,具有特殊的属性和生产形式,所以在对其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各个循环层次上的不同侧重点。

1.企业层次

在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到企业层面的减量化原则,该原则针对的主要是生产活动输入端,即在对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加以控制,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达到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的效果。但如果仅仅站在天然气开发企业的立场上对减量化原则进行考虑,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物质量的投入进行减少则具有不可行性。天然气在开发的活动中,设备与能耗是其主要投入物资,一般来说,天然气的原料只需要较少的投入,所以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依靠物质投入达到的减量弹性十分有限。对再利用原则来说,对产品的时间强度延长是其一般目的性。但在企业层次上,这种原则的探索性研究意义较小。再循环的原则主要是站在输出端的角度上来看的,它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多地将废物再次转化成资源,对企业清洁生产问题的解决能够较大程度低解决企业层次循环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可以依靠突出性原则,从清洁生产角度上对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指标进行构建。

2.区域层次

天然气及其辅助行业的企业群落,是天然气循环经济在区域层次上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企业群落作为产业共生体,主要通过物质梯级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共享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废弃物的东西却能够成为另一些企业的原料或者能源。通过这种产业共生体的生态学物质传导机制,区域天然气循环经济更大程度上是对减量化原则与再利用原则的体现。天然气企业依靠装备的更新与升级,通过提高科技保证资源投入量的减少。再利用原则则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内企业群落之间包括信息在内的资源能源的梯级利用,再利用原则是一种过程性方法,在闭路循环中形成区域内的物质利用。天然气区域发展越多样化、精细化,对天然气循环经济的反映效果就越好。所以,在设计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区域层次。

三、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设计逻辑结构

不管是企业层次所体现的企业清洁生产,还是区域层次上所体现的产业共生,两者的运行都是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它的所属范畴是天然气经济活动的非外部性范畴,对天然气循环经济硬性环境特征进行反映。天然气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范畴除了包括社会层次所体现的社会经济效应外,还包括生态文明效应,这些所反映的是天然气循环经济软环境特征。在对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在生态文明下的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基础上进行,其简明的逻辑结构可以参照下表。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其操作原则,按照企业层次、区域层次、社会层次的思路进行设计,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天然气循环经济评价模式才真正符合天然气循环经济的评价内容,起到其评价体系本该发挥的效用。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管理;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以及生态科学的迅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经济生产中以新知识、新的管理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资源循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实施,当前很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原始经济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循环经济阶段(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又称为后工业经济)。那么何为循环经济呢?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具有3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摆脱了传统工业经济那种“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第三,循环经济是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而且,循环经济还延伸了生产链,推动了其它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1.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线性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从地球上提取物质和能源,然后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中,因而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的“牧童经济”(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的说法)。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

2.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治理方式不同。传统经济采用的是事后末端处理的治理方式,而循环经济采用的是预防式的治理方式。传统经济中人们关心的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而在循环经济中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并且把零散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的循环经济战略。

3.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同。传统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源衰竭、环境退化,迫使人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将引起一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革命。循环经济要求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区别,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化势在必行,同时这也就要求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必须紧随这一时代潮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中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

循环经济的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企业在生产中应本着如下原则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虑节约材料,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工艺流程设计中要注意尽可能节能降耗,降低废品率;企业产品应当经久耐用,使用范围要尽可能广;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要尽量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对现代企业来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和方法,而且循环经济的理念也改变了企业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理念,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R制造管理法。循环经济的“3R制造管理法”是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借鉴生态循环而首先创立的,即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投入原料减量(Reduce)、原料循环利用(Recycle)和废弃物再利用(Reuse)。投入原料减量化是指在企业生产中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的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其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重量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原料循环利用是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要求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是指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物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重复使用。当前社会上一次性产品的流行风潮往往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企业产品生产应当从一次性向经久耐用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如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就独树一帜,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坚持保持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高价位、长使用周期、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从条块管理向矩阵循环管理的转变。矩阵循环管理是循环经济中企业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指企业为了某一工作目标,把同一领域内具备相当水平的创新元素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通过管理使元素及行列按一定的规律变换、循环,从而创造条件,激励企业创新。当前传统工业企业的集中、分工严格的条块管理,把企业分成诸多职能部门(如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一车间、二车间等),都是为了适应工业生产的集中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然而,随着循环经济企业中产品向分散化、柔性化的转变,企业管理自然趋向于自主的柔性管理即矩阵循环管理方式转变。在矩阵管理中,创新往往被激活,鼓励、交流循环,再产生新的创新,然后再循环。例如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车间主任可以同技术科长进行元素置换(在一定期间内),形成循环;车间也可以和销售科形成行列组合来激发技术创新。

3.知识管理理念的建立。传统企业往往注重的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大多只是针对岗位上人的管理,把人看成是一台“活的设备”,这种管理是一种静态的、非创新式的管理,往往难以激发出人的自主活力,因而循环经济中的企业更加需要重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要把传统企业单一的技术管理扩大到信息管理、决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知识管理也是要把对人的单一培训管理扩大到学习管理和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宝贵的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开发和优化配置,它涉及知识的创造、收集、组织、扩散、利用及知识资源的创新及循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企业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最终达到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创新循环,从而使得企业知识资源得以充分运用,使得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知识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核心,企业要把人真正当成有知识、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活的人”来管,不断向他们灌输循环经济的理念,把企业办成循环经济的企业。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7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8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本质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的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在关注价值流循环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流循环,即物质投入、产出、利用效率和流动模式。其主要目标是:(1)强调减少物质投入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物质投入量最小化(低开发)为目标,达到既定社会经济目标。(2)强调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强调以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低排放),实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3)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要求通过发展减物质化和再资源化技术,提高物质、产品之间的转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4)强调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以物质循环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强调构筑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企业)共生组合,建立“经济食物链”和循环链,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循环经济评价目标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2.1循环经济评价目标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要求我们制定方案,规划蓝图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依据方案来测定发展速率,评价发展水平,跟踪监测战略实施的进程,作为对区域(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循环经济评价。循环经济评价是以循环经济系统为评价对象,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为指导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对循环经济的评价是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探讨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前提,通过评价应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1)对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现状进行评价。通过循环经济评价来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和测度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公众了解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2)监测循环经济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通过应用长时间连续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数据,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各方面状态的变化趋势。寻找不利变化的因素,及时扭转不利的变化趋势,使其回归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3)预警。在循环经济系统中,对于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输入端的物质投入量(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投入量)、输出端的废弃物排放量、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等都有一个合理的运行区域,如果超出了正常合理范围,循环经济系统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在建立有关警戒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预警系统,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手段,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安全区域内运行。

(4)为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循环经济评价了解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发现阻碍其发展的不利环节,为优化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循环经济评价对于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个决策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政策性工具,也是促进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重要信息来源。

2.2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必须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地衡量其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尺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为国家、地区、部门以及微观经济单位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优化原则:循环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评价,既要避免指标过于庞杂,又要避免因指标过少而遗漏重要方面,应追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为实现系统优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应采用系统方法,例如系统分解和目次分析法等,由总指标(总目标)分解成次级指标,由次级指标再分解成三级指标(可将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目标层、准责层、指标层),并组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单个指标)及其横向结构(层次结构)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

(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体现在:评价指标能对循环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的物质和资金投入、产出内容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揭示其性质、特点、关系和运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可行性表现为:评价指标体系简繁适中,计算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的选择,尽可能与现行计划口径、统计口径、会计核算口径相一致;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都力求标准的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当然,我们也不能因片面追求可行性而损害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造成指标体系理论上的过多破绽甚至重大残缺。所以从现有制度中获取不到,但能够反映循环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的指标也应适当选择,想办法采集,以体现指标体系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3)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一致性原则:评价一个系统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评价其目标所达到程度。因此,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是绩效评价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实质含义。达到一致性,不仅能够正确评价系统的发展程度,而且能引导系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循环经济既是目标亦是过程。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估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循环经济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既要有反映循环经济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又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指标。

3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及解释

3.1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定和计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系列指标的总称。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遵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通过筛选,我们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它与现行国民经济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反映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投入(消耗)、排放(废弃)、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方面的评价指标。

3.2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与解释该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目标层、准责层、指标层)、6个子模块(经济增长指数、科技进步指数、资源消耗指数、废弃物排放指数、资源利用效率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36个指标。

3.2.1目标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是我们通过测算所得到的最终结果。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可反映循环经济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其计量来源于准责层的6个子模块。

3.2.2准责层:由经济增长指数、科技进步指数、资源消耗指数、废弃物排放指数、资源利用效率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等6个子模块构成。其中:经济增长指数(a)用于评价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第1~5个指标反映综合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水平;第6~10个指标反映经济结构水平和趋势;第11~13个指标反映经济效益水平和趋势。科技进步指数(B)用于评价系统科技进步状况,包括7个指标,重点突出绿色技术导向。资源消耗指数(C)用于评价系统资源消耗水平和趋势,包括5个指标,体现尽量减少物质投入量和消耗量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废弃物排放指数(D)用于评价系统输出端废弃物排放水平和趋势,包括4个指标,体现尽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数(e)用于评价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包括2个指标。循环利用指数(F)用于评价系统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和趋势,包括5个指标,体现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6个子模块指数的计量分别来源于指标层相对应的指标。

3.2.3指标层: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计量工作是在指标层进行的。对应准责层的6个子模块,我们要在指标层完成36个指标的基础测算。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如下:

(1)资源密集型产业(以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主要生产原料,且此类原料价值在产品价值中占有较大比重(50%以上)的产业)产值比重减少率,是指报告期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比基期减少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系统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依赖程度的动态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越低,对该类资源的替代程度越高。

(2)静脉产业(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是指报告期静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基期增长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系统中静脉产业发展水平的动态指标。数值越大,表明静脉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循环链构建程度越高。

(3)资源密集型产品净出口比重,是指报告期资源密集型产品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占净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是用来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对外贸易,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以下指标的计算公式略)。

(4)绿色技术(减物质化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占新技术比重,是指报告期绿色技术项数占新技术总项数的比重。它是用来评价系统中绿色技术发展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绿色技术发展水平越高。

(5)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使用比率,是指绿色能源的使用量与能源使用总量的比率。它可能用来评价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程度。

(6)万元GDp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减少率,是指报告期万元GDp消耗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数量,比基期减少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系统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消耗水平的动态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越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和替代程度越高。

(7)产品物料流失(损失)量减少率,是指报告期产品物料流失(损失)的数量,比基期减少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系统资源损失程度的动态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资源损失越少。

(8)万元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率,是指报告期万元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数量,比基期减少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系统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水平的动态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排放量越少。

(9)包装物回收利用率,是指报告期产品包装物被重新回收,以其初始的形态被重新用于产品包装或作为某个生产制造环节的资源经处理后被循环利用的数量,占产品包装物总量的比率。它是用来评价产品包装物循环利用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包装物循环利用的程度越高。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9

   

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3 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绿色gdp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   

绿色gdp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我国必须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完善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化。   

绿色gdp是政府介入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有必要把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使政府更科学更积极地介入并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用短短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生态和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加剧,我国环境污染已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形成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3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循环经济的性质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进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ll%,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

(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1996年,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为1172吨油当量/百万美元,远远高于美国(384)、日本(162)、德国(229)、英国(292)及世界平均水平(397)。1990年底,我国的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为1661.23亿吨,储采比(年末剩余探明储量/当年产量)为16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8)。按照我国目前的平均回采率32.6%计算,上述煤炭探明储量可供开采50—60年;而若按1980—1987年我国煤炭产量与所消耗的煤炭探明量的推算,上述煤炭探明储量只可供开采30~35年。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0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工业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其中近200万吨危险废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而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o—o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7年开始,中央每年召开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体现在各级规划计划之中,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对污染严重及治理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另外,还加快了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管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使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