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循环利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34

包装循环利用篇1

关键词:网购包装;循环利用

目前,随着网购量的快速增长,网购包装需求量也急剧上升,由于每一件快递包裹都要经过物流环节,层层中转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受到现有运输条件的限制,为了保护好商品不受损坏,卖家往往采取多种包装材料。目前,随便一个普通的快递包装,大都是由快递纸箱、塑料封装袋、封箱胶带、防震泡沫、商品包装盒等组成,除了纸箱可以直接回收周转利用外,其他包装大多是一次性材料,以塑料制品为主,一经拆开就被破坏掉,难以再次循环使用。网购包装产生的成本巨大,耗费大量资源,到了消费者手中全部变成了垃圾,没有其他利用价值。网购包装一次性使用还存在污染问题,胶带、填充物等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不能自然降解,焚烧还会产生刺鼻气味,损害健康,污染环境。废旧纸箱的回收处理对环境存在严重影响,设计生产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网购包装势在必行。

新的网购包装必须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完成某项使用功能后,经过适当处理能够重复使用。在通过反复查阅资料和请教专业人士,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了塑料材质上,但是塑料材质通常比较硬,重量大,不易弯折,直接用普通塑料盒会占用很大的场地,不利于回收利用。能否把塑料做成轻质的,可折叠的像纸箱状的材质呢?或者是纤维增强泡沫塑料呢?通过我们反复研究和改进。设计出格子中空板(polypropylenehollowsheet)做材料的网购包装,我们称之为pp中空板,它具有抗压、防潮、重量轻、体积小、价格低、组装简单、可循环使用等特点。pp中空板回收也容易,可以通过清洗,热熔后再生为塑料颗粒再利用。实在不能回收利用的也可作为热电厂的燃料来发电,并不会产生大量污染。pp塑料中空板非常轻便,很好搬动。加工切割非常方便,可以采用刀、剪切割,用装订机钉扎等。新型网购包装收储方便,不占空间,可以叠放在一起,回收极其方便。以下是利用3毫米厚的塑料中空板制作的循环网购包装样品。

使用新型网购包装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新型网购包装可以多次回收循环使用,非常适用于取代现有的物流快递包装纸箱。我们制作的新型网购包装可以解决快递公司和购物人群对包装破损的疑虑。新型网购包装收储方便,不占空间,可以叠放在一起,回收极其方便,为回收循环使用快递外包装箱提供了保证。同时,从环保角度而言,避免大量的纸箱回收处理对环境的破坏。

呼吁国家应以立法形式,规范快递行业使用统一包装材料,实现快递外包装的环保、可回收利用等,建议国家出台落实一些扶持政策,对从事回收、生产、使用再生资源的行业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李彦宏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包装循环利用篇2

[关键词]绿色包装包装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代包装作为社会物资流通的重要环节,同样也存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流通过程中抑制包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生存环境的净化,使包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包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兴起,包装产业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必须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重视绿色包装的设计与推广,提高自身的绿色化水平,才有助于改善生存环境,增强竞争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绿色包装产业应运而生。

一、包装产业满足人类需要的发展阶段

任何一个产业的生命力来自于人类的需要。由于包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包装产业在满足人们需要中不断壮大。纵观包装产业的发展,它在满足人类需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1.包装满足商品实体需要阶段

包装的基本属性是保护商品的质量和数量完整,人类需要包装的原始驱使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的商品怕风吹、日晒、雨淋、虫蛀,二是有的商品是呈液态或粉状。只有经过包装,才能保护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这一阶段的包装主要是为了满足被包装商品的需要。

2.包装满足顾客需要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高度重视包装作为无声推销员的作用,此时的包装追求地是能给顾客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顾客购买。

3.包装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阶段

在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三大危机下,包装作为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开始逐步地走向可回收,可降解,无污染的轨道,这就要求包装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因而绿色包装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变迁以及企业经营经验的积累,都使包装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轨迹是由商品实体导向转变为顾客利益导向,再发展到社会利益导向,图1显示了我国包装企业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包装理念的变化趋势。

二、绿色包装的内涵及价值

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这种包装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原来发展与包装、消费与包装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包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包装产业,即向绿色包装转变。因此,现代绿色包装产业强调全局和长远利益,强调对环境的全方位关注,是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包装从环保的角度对传统包装产业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与环境共生型的新的发展思路,它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设计并建立一个循环的包装产业,使废旧包装物资能回收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与传统包装相比,现代绿色包装的理论基础更广,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绿色包装的行为主体更多,它不仅包括专业的包装企业,还包括产品市场营销渠道上的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和消费者,同时还包括不同级别的政府等;绿色包装的活动范围更宽,它不仅包括包装设计的绿色化,还包括包装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绿色包装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现该目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见图2)。

绿色包装产业通过开发应用高薪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实行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加效益的目的,使包装产业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产生危害。

三、绿色包装发展对策

1.制定有利于绿色包装发展的政策法规

绿色包装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定有利于绿色包装发展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1)制定适合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机制的政策,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包装企业进行鼓励和一定程度的扶持,鼓励传统包装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支持传统包装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的经营模式;(2)控制包装活动的污染发生源,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包装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令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包装企业进行整改;(3)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绿色包装标准制度等来规范和约束包装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绿色包装产业健康发展。

2.包装产业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相结合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推进绿色包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绿色包装设计,提高包装物回收再生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鼓励开展绿色包装加工,由分散加工向专业集中加工转变,集中处理包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包装产业造成的环境问题。

包装产业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现代社会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必须与其他相关利益方协同起来,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审视包装,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在内的循环包装系统。

3.重视包装人才培养和包装科研工作

绿色包装尚属于新鲜事物,政府应重视包装人才培养并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包装科研工作。重视绿色包装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使绿色包装有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升绿色包装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包装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绿色包装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包装循环利用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包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迅猛,总体产值实现了质的飞跃,2014年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148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2017年包装产业的产值已达17000多亿元,包装产业不论在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大力促进了国家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目前的包装工业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与污染,因此急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产业道路,绿色包装作为一种全新的包装理念,可有效防止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秉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绿色包装势必会成为未来包装产业的必然趋势。

一、绿色包装的概述

绿色包装(Greenpackaging)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包装物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以及废弃等的整个包装产业链中,均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并且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所以,绿色包装是一种能够循环使用和再生,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包装。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是经济发展的典范,主要指的是资源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与大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采矿、高利用率、低排放,以及在这个持续的经济周期中非常合理地使用所有材料,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的主要特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工业体系。

三、目前包装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近1/3为包装垃圾,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包装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容易产生更多的过度包装材料,研究表明目前的城市包装垃圾中有一半以上都由过度包装产生,同时包装废弃物体积本身较大、占固体废弃物一半。这些废弃物已严重污染了河流土地,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包装制造带来的环境污染。包装复合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据统计,在使用过程中起粘合作用的胶料不到总量的1/3,在目前越来越提倡低碳、环保、节约与绿色生态的今天,使用如此大量的有机溶剂既造成的资源和金钱的严重浪费,也导致大量有机溶剂的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三)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处理包装垃圾主要靠焚烧或填埋,大量毒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造成雾霾天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填埋后,大量的包装垃圾并不能降解,因而会占用大量土地。

四、循环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产业之路

(一)政府主导。在包装企业建立的同时,就应申请本行业的相关主管单位和环保部门出具绿色企业评估报告。税收部门也对根据以上的评估报情况对企业的相关税收进行核定,采取多污染多税收,少污染少税收原则。可迫使包装企业从生产到废弃等各个环节考虑产品的绿色性能。(二)协会指导。协会是最熟悉我国包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单位,自然对绿色包装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协会要为包装企业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要组织员工进行绿色技术学习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在整个领域推广绿色包装的生产-消费-回收经验;要积极配合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全球的发展动向,为绿色包装发展提供及时、正确、有效的指导。(三)企业执行。企业作为绿色包装产业的主体,要使绿色包装产业沿可持续、低碳经济轨道发展,务必在包装企业宣传绿色包装理念。包装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而研发新的生产工艺,向绿色包装发展模式转变。目前在绿色包装企业中人才相对匮乏,急需大量人才支撑其快速发展,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依靠企业自身,也需要与高校、科研等机构合作,最大效率的攻克绿色包装产业相关技术性难题。(四)群众参与。绿色发展道路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认识,避免过度使用包装材料,最大力度宣传回收再利用的益处,要营造支持与发展绿色包装的城市氛围。

包装循环利用篇4

一、各国废旧纺织品回收数量

1 德国

在德国每年有190万t的废旧纺织品和服装被丢弃,其中约42%、近80万t的废旧纺织品、服装被收集并循环利用(表1)。

2 日本

在日本,每年约有100万t废弃纺织品和服装被丢弃,因日本收集废旧纺织品和服装的工作并没有大规模展开,只有约12%,近12万t废旧纺织品、服装被收集并循环利用。主要利用方向是二手服装、擦洗用布料等。

3 英国

英国消费者每年购买200万t的新衣物,2008年,英国整个国内服装市场价值约380亿英镑(折合700亿美元)。英国每年约有110万t纺织品和服装被丢弃,其中约27%、近30万t废旧纺织品和服装被收集并循环利用(表2)。

4 美国

根据美国环保署(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固体废弃物办公室,美国每年人均丢弃纺织品和服装68磅(31kg),每年约有113.3万t纺织品和服装被回收,占销售总量的15%。其中一半以上作为二手服装捐赠给慈善机构,约22.6万t废旧纺织品服装被再生利用。

二、各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

1 德国

德国在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2 日本

日本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循环经济。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资材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容器和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和《汽车循环利用法》等。出台的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率先使用再生品,对循环型社会公共设施的完善提供财政支持;企业有义务提高制品和容器的耐久性,完善维修体制,在设计阶段考虑产品的循环利用;国民在使用再生品和回收循环资源方面有义务进行合作,有义务遵守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规定,当制品成为循环资源时有义务协助企业收集。

3 英国

英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由环境、食品和城市事务部(DeFRa)负责,目前,该部门已经开始一项可持续服装路线图的项目,整个项目包括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有机认证等内容,其别包括:“新使用、回收和丢弃服装的管理达到最大化”。

4 法国

法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部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新纺织服装产品、鞋及家用亚麻布产生的废物再循环与处理法令草案(G/tBt/n/FRa/66号通报)》,该草案制定了关于纺织废物延伸生产者责任及计划的组织程序。2008年12月开始,欧盟开始实施新指令,将废旧纺织品及服装列为可循环利用材料,极大地推动了纺织品及服装在欧盟的循环利用。

5 美国

美国发展循环经济年代较早。1976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专门的《固体垃圾处理法案》,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个州制定了废弃瓶子的处理办法规定,20多个州制定了禁止在庭院内处理废弃物的法规,近一半的州对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处理率超过了30%。每年11月15日是美国的“回收利用日”。各州也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再生物质利用协会和非政府组织,开设网站,列出使用再生物质进行生产的厂商,并举办各种活动,鼓励人们购买使用再生物质产品。在美国,二手服装店是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市民将废弃服装干洗后捐献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分拣后直接挂牌出售,市民对二手服装的接受程度高,二手服装的销售不受限制,也没有消毒等“卫生”要求。

三、国际知名纺织品回收组织

1 国际再生局

国际再生局(BUReaUoFinteRnationaLReCYCLinG,BiR)是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贸易联盟,设有纺织品回收部,目标是提高各类材料的回收以及制造自身可以被回收利用的产品,会员达800多家。

2 纺织品回收协会

纺织品回收协会(teXtiLeReCYCLinGaSSoCiation,tRa)是位于英国的贸易组织,同时也是国际再生局纺织品部的会员,其目标之一是提升纺织品回收和二手服装、鞋类制品的回收产业,会员为16个从事纺织品回收的协会。

3 纺织品回收联合会

纺织品回收联合会(VeReniGinGHeRwinninGteXtiLe(VHt-tHeteXtiLeReCYCLinGaSSoCiation))位于海牙,代表了荷兰超过90%的参与纺织品回收的商业机构,会员包括40家荷兰纺织品分类机构、大型的从事废旧纺织品回收的慈善和商业机构、处理和再生二手服装的公司。它同时也是国际再生局的会员。

4 回收企业联盟

回收企业联盟(FeDeReC-FeDeRationoFReCYCLinGenteRpRiSeS)位于法国巴黎,联盟设有纺织品回收部,会员包括法国废旧纺织品收集和分类公司。这个联盟为长期的纺织品和服装分类活动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并负责纺织品和服装产业的研究和发展。

5 纺织品回收贸易联盟

纺织品回收贸易联盟(FaCHVeRBanDteXtiLe-ReCYCLinG(FtR-teXtiLeReCYCLinGtRaDeaSSoCiation))位于德国斯图加特,80家会员来自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地,根据该联盟统计,纺织品回收企业为德国带来了1万个工作岗位,为整个西欧带来了10万个工作岗位。

6 次级材料和再生纺织品协会

次级材料和再生纺织品协会(tHeSeConDaRYmateRiaLSanDReCYCLeDteXtiLe(SmaRt)aSSoCiation)是一个纺织品和非织造布料回收贸易组织,位于美国。该协会创建于1932年,由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智利、丹麦、德国、洪都拉斯、印度、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南非、西班牙、瑞士等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等3国拥有办事处的215名会员企业组成。

包装循环利用篇5

关键词:过度包装;生产者责任制;循环经济;绿色包装;法律体系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包装通用术语》中的定义,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商品包装必须根据商品的特性、分别采用相应的材料与技术,使包装完全符合商品理化性质的要求。包装容器大小与内装商品相宜,包装费用,应与内装商品相吻合。过度包装是相对正常包装而言。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很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过度包装(excessivepackage)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商品过度包装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据环卫部门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第二,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白白扔掉2800亿元,这2800亿元相等于筹备7年来直接跟北京奥运相关的总投资额。第三,同时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泛滥,迫使消费者支付额外的巨额包装费;而经营者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润,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伴随着商品包装愈演愈烈之势,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价格扭曲刺激了商品过度包装,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五,商品过度包装助长奢侈浪费、畸形消费等不正之风,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相悖。

从环境法哲学的意义上讲,过度包装行为违背了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环境伦理将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了自然。它从本质上就是要建设一种能使全人类可以永续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道德,并在人与价值观方面实现革命性的变革。环境伦理观告诉我们: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传统的工业文明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和高效率,而环境伦理观则主张“可持续发展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损害的发展。所以,根据环境伦理,我们必须奉行节约原则。而过度包装明显与环境伦理背道而驰。

在法律上,过度包装行为也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原则指人们的行为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诸如公序良俗即公共道德,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等都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商品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相悖,行为本质上违反了公共利益原则。

今天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能正确地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所导致的。新的人类文明方式即“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世界自然宪章(woddCharterfornature)是1982年10月28日国际自然资源保育联盟(iUCn)起草,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并且庄严宣告的重要文件,它确认了国际社会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及其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的承诺。该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服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能够改变自然,耗尽自然资源;因此,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维持大自然的稳定和常质,以及养护自然资源”。

二、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作为环境法中的基本法,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没有规定。近两年,政府终于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了议程,并开始着手整治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可见,我们政府已经开始关注过度包装的危害问题了,但该法的宗旨是在宏观上促进清洁生产的形成。由此可见,对于其中的产品过度包装问题,只有简单的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

包装循环利用篇6

【关键词】绿色包装;食品绿色包装;国内外现状

1、绿色食品包装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向绿色食品包装行业推荐国际上通用的“3R+1D”的包装原则,即减量化、重复使用、再生利用、可降解。也就是说,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到其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绿色包装和绿色食品的结合构成了对环境保护的有机体。在重视环境保护的世界氛围中,绿色包装在销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受到各国消费者的青睬。新世纪“绿色包装革命”是新一轮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良好的绿色包装几乎成了绿色食品在消费者中间的通行证,它把绿色食品塑造成良好的品牌,保证绿色食品质量,成为将绿色食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可以肯定带有浓厚环保气息的绿色包装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食品的包装是与人类相关最为密切的,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接触它,它影响着人们的一切,因此,绿色食品包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建立绿色食品包装体系意义重大,发展绿色食品包装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21世纪环保的必然抉择。

2、绿色食品包装的种类与发展方向

对于绿色包装材料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了一个标准,包括5种产品:纸浆、纸板涂膜、植物纤维、淀粉、可降解塑料。在当今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兴起“无污染、无公害”的包装产品,这些包装都要求用料省,废弃物少,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用燃烧或其他的方法处理时无第二次污染;废弃物可以自由分解,这也是各国在包装领域研究的几个方面,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包装废弃物形成的数量很小或最低的环境污染。在食品包装方面,朝绿色、无污染方向发展是一重大趋势,绿色食品必须要有绿色包装,已成为新世纪绿色食品的包装新时尚,成为包装的主流。

3、我国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的绿色包装让绿色与国际接轨

3.1顺应循环经济时代的要求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也叫绿色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刻不容缓。绿色循环经济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的包装设计制造业是绿色循环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绿色食品包装产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与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3.2面向世界,突破材料限制

几千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庄子就曾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尤其在注重人权、尊重人本精神的今天,要想用出色的产品成功征服世界,人性化的包装设计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出口商品的包装材料只有符合进口国的规定,才能被准许输入该进口国,否则进口国海关将不放行,许多国家以法规形式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材料进行限制或进行强制性监督和管理。为此,我国做了许多工作,一是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包装容器或标签上所使用的颜料、染料、油漆等应采用不含重金属的原料,作为接合材料的粘剂,除应不含毒性或有毒成份外,还应在分离时易于分解。二是尽可能使用循环再生材料。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可循环再生材料多是再生纸,以废纸回收后制成的再生纸箱、模制纸浆、峰浆纸板和纸管等。三是积极开发植物包装材料。植物基本上可以延续不息地重产繁殖,而且大量使用植物一般不会对环境、生态平衡和资源的维护造成危害,受到国际包装市场青睐。四是选用单一包装材料。这样不必使用特殊工具即可将材料解体,还可以节省回收与分离时间,避免使用粘合方法而导致回收、分离的困难。

3.3包装设计突出环保内涵

设计者必须调查国际市场对环保包装的具体要求,例如出口国有关环保包装的法规,消费者环保消费观念的深度、绿色组织活动、环保包装发展趋势等,以便在包装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在包装设计中还应考虑突出环保营销的标志,这种标志不同于环境标志,可由制造商、供应商或批发商自行设计,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上有特定的环境品质以取得消费者的好感,达到扩大营销的目的。

4、结语

随着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减少,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循环经济模式的日益成熟,发展绿色环保型包装材料已经势在必行,保护环境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绿色包装是国际环保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环境保护与健康生活浪潮的冲击,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购物首选,而绿色食品的包装也要符合绿色的要求。绿色食品必须要有绿色包装,这已成为绿色食品包装新时尚,成为包装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盛龙,季峰民.绿色包装包装工业的未来[J].印刷技术,2004(5).

[2]彭珊珊,丘讯安.食品包装新材料[J].包装工程,2004(2).

包装循环利用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个体农户循环;清洁生产;绿色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00-03

一、循环经济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人与自然、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本文中,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业体系,是指若干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构成的整体。其中,物质循环利用是指人类对物质功能特性的多次利用,而且以经济活动形式进行的利用,不包括自然环境对物质的恢复活动。不同物质或同一种物质不同用途,其循环利用方式会有所不同,按物质流动范围可分为小、中、大循环[2]。

本文以下内容就是从微观层面来论述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个体农户小循环

农业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户模式,主体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从这些微观主体着手,构建个体农户的循环形式。

个体农户小循环的建设有三个层次:

1.农业产业内部层次物能相互交换,互利互惠,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种植业的立体种植,其中最典型为将果树、药材、经济作物间作。在果树幼龄期,间作花生、大豆、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既保水养土,又可以冬天保温、夏天降温,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效益倍增的目标。

2.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如种养殖业复合模式。种养殖业复合模式也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物质的代谢或循环过程;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营养物的共享。

基塘复合模式。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发现类型众多的基塘模式。虽然种在基上的植物类型不同,养在塘里的鱼也有很多品种。但是,物质的循环方式和原理则是一样的。这种模式根据基上种植的植物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桑基鱼塘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类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成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粮食,蚕的排泄物为鱼提供饲料,形成一个物质流的循环。蔗基鱼塘:这种结构系统简单,有一定的水陆相互作用,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在一些地方还有蔗基养猪,蔗叶、蔗尾、蔗头等废弃物用于喂猪,猪肥用于肥塘。此外,还有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类型。

稻鸭(鱼)共生模式。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地区,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出丰富的稻田生态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稻田养鸭是一种人造的共生系统,它依照生态学原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充分利用了空间生态位以及鸭的生态学特征,并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将鸭围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共同生长,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稻田防病、治虫、施肥等目的。

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则属于这种。

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简言之,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鸭、种植蔬菜,用人畜粪便做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做肥料又用于种植,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

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解决西部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它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又增产增收增效。

以沼气为纽带的模式可以把种植业和畜牧业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以牧为主、农牧复合的生态循环经济系统。这种复合型循环途径适宜面广,小可以到农户庭院,大可以到大型的养殖场、农场。

三、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国际公认的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发展生产必然造成环境污染,然后治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清洁生产就是要扬弃末端治理的弊端,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削减污染。清洁生产不仅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还包括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控制。

1.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产品设计不仅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还要进行生态效益分析。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和环境的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2.企业在采购物资时,优先考虑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采购标准化的元件。选用产品原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保持有一定比例来自于回收后的废弃物资源。

3.生产上,企业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一切技术、设备。对那些耗能高、污染大的设备技术,企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要敢于更新,甚至舍得放弃,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企业还应自主研发、创新先进技术,主要针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废弃物回收。

4.实行生态包装、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指在商品包装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突出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商品包装。大多数国家在绿色包装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包装材料:选择不含铅、汞、锡等有毒成分的包装材料,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采用可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2)包装结构设计:采用零度包装,精简包装,采用可循环重用包装,采用可拆卸性包装结构。

5.综合利用废弃物。这里所说的废弃物不单是指生产系统最终产生的废弃物,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企业可以通过拓展产业链和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来综合利用废弃物。拓展产业链主要是为了解决中间物的问题,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仍具有经济价值。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拓展产业链,开发多产品联产系统,改变单一的生产路线,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物料再生循环包括几种情况:(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来的生产工艺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过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使用于企业内部的其它生产过程中。

四、绿色化服务企业

虽然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但是,服务企业也需要绿色化。首先,有一些服务会直接产生废物,直接影响到环境。如修理、印刷等会产生废弃物;交通工具会排放含有污染物的废气;旅游观光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带来一定的损害等。其次,还有一些服务可能通过其决策对其他经济实体产生间接影响,如银行、财务、咨询、保险等。

服务业是通过服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来创造价值的。所以服务企业的绿色化要在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对环境直接与间接的影响[3]。

1.服务主体。员工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执行者,服务企业的绿色化需要全体企业员工的参与。绿化企业员工是一个从上到下、普及的过程。

首先,企业经营者或者高层管理者应该有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化的理念,制定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其次,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普通员工树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绿色服务观念,培养绿色责任感和绿色创新能力,自觉地开展绿色服务活动。如教师下课后关闭日光灯,饭店的师傅在烹饪的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银行的职员及时关闭闲置的电脑等。总之,只有在绿色服务的理念融入到经营理念中,绿色服务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时,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才有可能。

2.服务对象。服务对象是指服务的消费者,要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消费者就必须有绿色消费的观念,使绿色服务有生存的市场。诚然,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素质的提高。但是,企业在直接面对消费者时,有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责任。

第一,企业需要制定消费者能够接受、认同的绿色产品价格。一般情况下,绿色服务由于绿色化的投入会导致成本上升,但它对顾客的满足程度也较高,其价格可以稍高于普通价格。面对我国居民平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企业在定价时要考虑顾客的环境意识、顾客愿意为环保付出的代价、成本和竞争,制定一个消费者有能力消费的价格。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公关等营销手段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开发绿色品牌,取得绿色活动,培植绿色市场来引导消费者的绿色倾向。

包装循环利用篇8

1.法律措施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出相关法律的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导致垃圾的大量排放,使垃圾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1972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联邦废物管理法》,将各种废物的收集和处置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免费提供该项法律的颁布改变了西德人的生活习惯,一般生活垃圾,塑料容器以及纸类等开始被分门别类地回收。随着西德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1986年联邦政府制定了“避免产生废物、废物再利用及安全处理原则”,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废物的认识从“怎样处理”上升到了“怎样避免产生”的高度。德国循环经济理念的导人体现在1991年颁布的包装废物管理条例》中,该条例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明确了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对包装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义务。

1992年德国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1994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清除法》,后经过数次修改,于1996年10月以((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正式生效。该法使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过去的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提出“本法律的目的是促进循环经济,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废物按有利于环境的方式进行清除”;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即任何生产过程首先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废物的产生,对于无法避免而产生的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废纸、旧电池、旧汽车等,要求尽量采取循环利用的措施,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规定了产品制造者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只有明确了回收的可能性后,才允许投放市场。

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也是国际上较早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发达国家之一。其所有的相关法律文件,集中体现为“三个要素、一个目标”,即减少废物,旧物品再使用,资源再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型社会的目标。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废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这两部综合性法律;第三层面是(《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再利用法》及((绿色采购法》五部专业性法规。1991年制订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完善了汽车及家电循环利用的判定标准以及事先评估、信息交流等体系。1993年颁布的环境基本法》中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等内容,并将此作为国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1994年政府又根据该基本法制定了(环境基本计划》,决定将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环境政策的长期目标之一来实施,并把实现低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体系作为目标。日本把2000年定义为“循环型社会元年”,不仅新制订了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再利用法》、《绿色采购法》,还修订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并更名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i修订了1970年制定的(《废物处理法》,加强了控制废物产生和不正当处理的措施.?,002年制定了《汽车循环利用法》,在此基础上,又于2003年3月制定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长期指导方针《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计划》。

2.}济指施

税收创度。日本的“再循环利用设备特别补偿办法”规定:对废纸和废饮料瓶类制品再商品化设备制造业、生态水泥制造设备、废家电再生处理设备除按一般规定给予退税之外,还按商品价格的25%进行特别退税。对废塑料制品再商品化设备制造业、建筑废物再生处理装置、废木材破碎及再生处理装置,除按一般规定给予退税之外,还按商品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美国亚利桑纳州规定,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再生资源及环保设施可减税(销售税)10%;在美国康奈狄克州,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可获得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荷兰政府的目标是在10年内把全国废物产生量减少90%,其措施除了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外,对产生废物的人和企业都要征税,采用清洁生产或建立污染控制设备的企业,其投资可按1年折旧(通常折旧期限为10年).丹麦率先实行了“绿色税”制度,对生产原材料征收材料税以促进少用原生材料、多利用再生资源。德国已经开始征收生态税,对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外的能源都要征收生态税,间接产品也不例外,例如1升汽油的价格为1.7马克,再加6芬尼的生态税。

共瓜侧度。美国于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对那些把绿色化学原理与化学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相结合的突出化学技术进行奖励,充分体现了美国对环境保护方面创新性工业研究成果的重视。日本的许多城市实行了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社区、学校集体回收旧报纸、旧包装箱的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近年来,欧洲不少城市采取了付费交投包装废物的办法,这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办事,受环境意识和经济利益的双重驱使,许多消费者乐于这样做。

绿色采劝翻度。日本的《绿色采购法》规定,国家机关必须率先采购环境负荷小的产品。其目的是通过不断扩大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来提高资源再生产品企业的知名度,以促进企业扩大生产量,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最终形成资源再生产品的良性循环。现在日本各行政机关纷纷制定了绿色采购方针,有166种物品被定为政府优先选择购买物品,其中以100%废纸为原料、白色度不足70%的复印纸被定为最优先购买物品,到2001年,政府特定购买物品的采购比例已达到了92.6%。美国各州也陆续制定了再生资源产品政府优先购买的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行政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政府优先采购再生资源产品,同时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政府各部门购买再生产品情况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将处以罚金。

收费侧度。日本颁布的《家用电器再利用法》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对制造、进口的家用电器有回收、再商品化的义务,并规定了4种废旧家电的处理费,其中每台电冰箱为4600日元,每台空调器为3500日元,每台洗衣机为2400日元。生活垃圾收费是减少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对每袋生活垃圾的收费增加1.5美元,城市垃圾总量可减少18%.现在,日本的3250个市、区、村中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为2535个,收取工业废物处理费的为2833个,有效改善了日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德国的《包装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以后,从1991年到1995年,制造商们为了减少处理包装废物所付的费用,纷纷将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全国包装废物的总产生量减少了12%01991年,德国成立了进行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dsd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1997年的包装废物回收率为89%,循环利用率高达86%。相当于从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回收废物73.7公斤。循环经济使德国在gdp增长两倍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了近75%0

3.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包括理念的确立、研究人员的培养、各类人群的教育等。生态环境理念的确立和带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对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促成各学术团体和研究型机构业务的开展,并从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拨出专项基金鼓励科研机构进行废物处理及3r化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各类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是充分发挥社团法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宜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生态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推动绿色消费的进行。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运动到21世纪的循环经济,世界上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已经经历了三个历祖第一是以政府命令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来实现污染控制;第二是基于市场手段的经济刺激作用,注重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技术创造力来实现废物的处惫第三是在进一步完善政府和企业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实行信息公开,其实质是实现了公众监督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日本特别注重公众的参与。1998年笔者曾在大宫市参加过一次由非政府组织发起,东京大学小林教授做的市民环境家计薄讲座。讲座强调了家庭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禽要做到的几个方面:有计划的购买食品,在食品有效期内用完,适量烹饪,不剩饭。自备购物袋,利用简易包装,购买简易包装产品;协助地方公共团体和商店、回收团体进行资源性废物的分类回收,争取每人每天从家庭排放的垃圾且比上一年度减少15%。名古屋市的非政府组织还发动市民开展义务收集公共垃圾活动,并发放介绍垃圾分类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宣传小册子,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特别注重将正确处理垃圾的知识纳人各级学校教育中,从学生抓起,让每个人从小就充分意识到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蒙特利尔市特别注意制作多国文字并适应不同阶层人员的宣传材料。所制作的宣传品既有趣味性,又有持久性,宣传品的载体形式多样,使人每天看得见记得住。

4.技术措施

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引导各行业推广3r技术、清洁生产和废物资源化。日本北九州市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得益于3r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通过高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运动,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利润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四年后不仅减少了84%的污染物排放,还取得了2125亿日元的经济效益。现在北九州市不仅摘掉了闻名于世的重污染工业区的帽子,而且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6倍。

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和财团法人千叶县都市公社联合在千叶县的幕张新都心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约69亿日元,建成了地表水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并于1990年4月开始投人使用。该技术利用污水处理厂排水水温夏季约为250c、冬季约为17℃且比较稳定的特点,将污水处理厂排水中蓄积的热能通过蓄热式热泵系统为49万平方米的区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空调源。在每年提供1290亿大卡热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减排了6800吨二氧化碳、2.9吨氮氧化物。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并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热泵空调技术在建设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环境产业化”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高新技术支持。

5.市场措施

市场措施主要是通过健全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交换、收集及回收利用市场来完成。日本的废物交换情报网络系统非常发达。在日本既有社团法人机构的“循环经济研究会”每周定期发表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同时各地的有关部门也相继建立起废物交换情报网络系统,日本的各市区村几乎都有专门发行二手货信息的报纸及时向市民信息并组织旧货调剂交易,以利于市民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这样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包装循环利用篇9

关键词:新《环境保护法》;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策略

随着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坏直接关生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及切身利益,保护环境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纳入立法条例,强调了保护环境的优先准则,即由以前保护环境的工作协调于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到现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保护环境放在了首要位置,表现出立法理念的重大变化。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民众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的背景下,无公害(又称环境之友)包装也就受到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绿色包装便应运而生[1]。随着佛山经济快速发展,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包装行业的队伍也日益壮大,2013年佛山市包装产业总产值已达620亿元,2014年还在不断增长。佛山包装产业的不断壮大,在量上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在质上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及完善的产业链。但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不但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更在乎产品的外在包装,基于此,各制造商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而选用各种各样的包装材料,使包装更显精美。但是,随着包装档次的提升,包装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著的问题是,不断增加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及人类健康[2][3]。2014年12月,标准排名、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投资时报等三家单位联合了中国宜居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佛山排名第11位,宜居指数为0.681,空气指数为0.663。由此可见,佛山的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佛山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论文基于当今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而作。目的是推动佛山绿色包装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佛山政府部门及绿色包装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达到改善佛山环境以及增加佛山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的目标。

一、绿色包装的定义及内涵

绿色包装又称为无公害包装,是经过传统包装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理念。绿色包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绿色包装材料可以再生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4]。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和节约资源两大方面,主要表现如下:1.实行精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以满足商品包装基本功能、方便装卸搬运、便于销售等为前提,以包装体积最小、用料最省为原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精简化包装原则作为绿色包装的首要目标。2.可循环利用及可回收再生包装绿色包装材料采用可循环利用、回收再生的材料,能增加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率,充分发挥包装废弃污染物的可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3.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包装材料的选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健康无害,对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无害。包装材料在使用以后,经过处理而不会变成永久性污染,可以自然降解和腐化;处理后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空气及土壤等[5]。大多数国家都逐渐开始研制及生产可降解、腐化的绿色包装材料,并已初显成效。4.绿色产品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绿色产品包装从材料供应选择到生产企业加工、消费使用、污染废弃等一系列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无害,同时把选择循环可重复利用的辅佐材料作为首要因素权衡考虑[6]。

二、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自绿色包装新理念被提出来后,佛山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绿色包装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佛山市安晟包装制品公司致力于绿色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环保包装材料。包装业的绿色环保意识渐渐增强,开始重视安全卫生、绿色环保等因素,包装行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7]。但由于佛山包装业起步比较晚,基础相对比较差,包装业以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存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包装战略理念落后国际上采用企业规模(公司雇员数量)来界定企业类型,雇员1~9名的为微型企业,10~99名的为小型企业,100~499名之间的为中型企业,500名以上的为大型企业。为了解佛山各种规模的企业对绿色包装的重视程度,本课题调查组走访了佛山一些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微型包装企业,采集到有效样本64个,调查样本企业类型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图1中的调查结果得知,佛山大型企业对绿色包装重视程度较高,42%的大型企业重视绿色包装,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资包装企业对于绿色包装的重视程度更高;还有一些以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高新开发区企业也很重视绿色包装的发展,而中型企业对于绿色包装的重视率只有23%;小、微型企业对绿色包装的重视率低于20%,它们更多的精力花在怎样扩大产能发展,怎样更快地获取更多的利润,怎样尽力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把重点放在依靠科技创新、优化调整结构方面去实现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所以,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还是一种粗放型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模式。2.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包装的发展需要绿色消费观念引导,为了解佛山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接受程度、挖掘绿色消费品的市场潜力,本课题调查组在佛山开展了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绿色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06个。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3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不同的年龄段的民众绿色消费差别比较大,年龄段在20~29岁的民众,虽然有56%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有必要,但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及包装产品时只有46%的民众把绿色包装放在首位、把价格排在第二位;年龄段在30~39岁的民众,虽然有52%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重要,但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及包装产品时只有45%的民众把绿色包装放在首位、把价格排在第二位;年龄段在40岁以上的民众,只有49%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有必要,51%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没有必要。民众在消费产品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价格高低、质量优劣,至于包装产品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包装材料能否循环再生利用,他们并不关心,造成包装企业难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去发展绿色包装。3.绿色包装人才缺乏佛山绿色包装技术人才缺乏阻碍着佛山绿色包装业的发展。绿色包装并非从原始材料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包装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包装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研究绿色环保包装材料,代替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包装材料。基于佛山绿色包装业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包装行业对绿色环保包装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及开发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部分包装产品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但佛山整个包装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绿色包装研发方面的技术人才缺乏,严重阻碍了佛山绿色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4.对绿色包装认识相对肤浅大部分人认为,玻璃瓶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易拉罐小,纸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塑料瓶小,为进一步了解佛山包装从业人员及普通民众对绿色包装的认识程度,课题调查组对53名包装从业人员和53名群众进行了调查走访,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表4可以看出,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以及普通民众对绿色包装的认识都比较肤浅,25%的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及61%的普通民众认为玻璃瓶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易拉罐小,38%的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及72%的普通民众认为纸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塑料瓶小。因为纸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循环再生使用,所以大部分人认为纸包装是一种比较好的绿色环保材料,但是很少有人站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上考虑,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纸包装材料在废弃物循环、回收再生利用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损害人类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下面我们从各种包装容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做个比较[8](表5)。总之,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而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里环境的改善有可能导致其他地方环境的恶化,绿色包装需要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的来源到加工过程、再到产品的最终处理方式,从包装产品的生产到使用过程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都不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我们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来考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长远的、发展的观点出发,实现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佛山绿色包装的发展策略

佛山包装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对包装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企业绿色包装战略理念落后、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包装发展缺乏扶持政策、对绿色包装认识片面等问题,佛山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应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整发展策略。本论文以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优化调整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指导思想,以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按照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从科技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消费者层面等提出发展佛山绿色包装的策略。1.科技层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制约着整个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及引进绿色包装人才。佛山包装企业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从学校引进物流管理专业包装方面的技术人才,以解决佛山包装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科技人才和技术,谁就能够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佛山包装业处于产业升级换代的过渡阶段,需要有一批包装方面的高科技人才支撑。在发展绿色包装的过程中,应从绿色包装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绿色包装技术研究和攻关、绿色包装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采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及管理创新等方式,促使佛山包装业渐渐摆脱粗放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促进佛山包装业从粗放型的传统包装向绿色包装转型升级,实现佛山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力求取得最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企业层面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佛山包装企业应进行绿色包装生产,安排专业人员重点研发绿色包装技术,在生产的时候选用绿色包装材料,并遵循“3R1D”原则,即减量(reduce);回收再用、再循环(reuse,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把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入包装企业,并以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破坏环境为原则,优先使用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尽力减少包装污染物的产生。除此之外,包装企业还应依照国家有关的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且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如有意外环境事件发生的时候,包装企业要马上采取措施,尽力把损失降到最小,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可能受到伤害的居民,另外还要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总之,包装企业要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3.政府层面绿色包装行业涉及面广,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实现包装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必不可少。首先,从税收方面来调节平衡,迫使商品生产者从原材料的来源到加工过程,再到产品的最终处理方式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尽量以绿色环保为原则进行生产,保持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绿色包装企业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鼓励与扶持。最后,政府要制定有效的约束制度,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在权力上,政府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现场清理、检查,并授予各级政府一些新的监管权力;在责任上,政府应增加“监督管理”的相关职责,强化监督管理的相关措施,规定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任何企业如果不按规定排放污染物,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如果不及时改正,将以天来计算罚款金额,并查封扣押相应的设备设施;情节严重的,将强行停产整顿。政府通过引导及监督管理,实行软硬兼施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对包装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4.消费者层面绿色包装离不开消费者的倡导与支持。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为强化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绿色观念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让每个消费者有机会了解绿色包装的相关知识,自觉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教育甚至谴责。还可以在一些热播的节目或在电视台收视黄金时段开办环境保护的专题栏目,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让广大民众深入理解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义,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积极参与、开展绿色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让消费者充分意识到绿色消费带给自身及社会的好处,让绿色消费的新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消费者自发地爱护、保护环境,实现包装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9]。

四、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主线

根据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主线。1.以清洁生产为理念,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佛山要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包装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要使绿色理念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的选用阶段就要开始控制。正确选用包装材料是企业实现绿色包装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包装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困难所在。包装企业在选用包装材料的时候,应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低碳经济理念为导向,以减量化、回收再用再循环、可降解为原则。包装企业应多花心思在择优选用绿色包装材料上,比如轻量化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无毒包装材料、挥发性少的包装材料及可降解包装材料等。包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将绿色包装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10]。2.大力回收包装垃圾,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包装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环境。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材料消耗资源数量巨大,且大部分为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如胶带、填充物等,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不能自然降解,如果焚烧处理还会产生刺鼻气味,损害健康,污染环境。因此,大力开展包装用材回收利用,是包装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多方合作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当然企业参与不可缺少),设立专门回收机制,支持包装循环利用;生产企业参与加工环节,利用两者优势疏通回收渠道,尽量生产可降解、可再生材料。佛山目前在包装垃圾的回收利用环节还须加强,在包装回收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包装废弃物的网络体系及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确保各种各样的包装废弃物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置及回收利用,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3.加强绿色包装人才的培养,努力推行绿色包装设计传统包装设计是粗放型的,很少考虑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对环境的影响,产品生产周期为“从摇篮到坟墓”。这种能源消耗大、回收率小的生产模式,虽然可以取得眼前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浪费了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包装生产行业应努力推行绿色包装设计,加强绿色包装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站在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无害的角度考虑,尽量简化包装设计,以适度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目标;要站在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角度全盘考虑,尽可能采用可拆卸式设计及标准化设计的方式,以此增强佛山包装产品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能力。4.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佛山各种规模的包装企业比较多,虽然近期涌现了一批大型的技术先进的包装企业,但是生产设备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小型包装企业依然是佛山包装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包装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生产中污染现象严重、资源消耗量大,根本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此,行业协会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尽快淘汰不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工艺,引导这些企业实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规模化。同时,还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着力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原则对这些包装企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实现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目标。

五、总结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绿色包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了佛山绿色包装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科技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及消费者层面提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策略,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主线。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佛山经济稳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渠道;佛山绿色包装业虽然取得了初步发展,但还需要进行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民众拥有绿色消费意识是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后盾及动力。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推动佛山绿色包装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给佛山政府部门和绿色包装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达到改善佛山环境并提高佛山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的目标。

作者:李元爱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美丽.发展低碳经济下商品包装的思考[J].中国包装,2014(,6):60-62.

[2]曾欧.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绿色包装发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

[3]王润球,李元初,彭金平.关于推进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6):99-100.

[4]赵娜.当下绿色包装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禾子.食品包装的“绿色之路”[J].福建轻纺,2014(,11):13-14.

[6]张晓丽.论环境优先原则[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6):297-298.

[7]刘铮.彩箱印刷加工技术的新发展[J].包装财智,2013(,3):53-55.

[8]顾红.论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2(,5):79-80.

包装循环利用篇10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产出收益[1]。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包装产品,不难发现其具有使用量大、消耗原料多、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尤其对塑料包装产品来说,回收非常困难;再看包装产业,包装产业一方面为其他产业服务,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促进包装产业本身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高我国包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包装是一种新的包装理念,体现在包装产品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并能实现循环利用,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改变了原来“发展——包装——消费”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能够抑制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理念,是包装产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绿色包装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关注,并已成为发展的热点。特别是对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环境问题相当严重的我国而言,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2绿色包装概述

2.1绿色包装的内涵

绿色包装是指遵循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包装。欧美国家提出绿色包装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关系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切身问题。也可以说绿色包装包含包装制品从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和生产到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

2.2绿色包装的特征

产品包装的目的在于保护商品、方便商品的储存运输和促销,作为绿色包装,无疑首先也要具备以上三个属性。其次,绿色包装还应当具备如下三个特征,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安全卫生是指使用的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当然,不同的商品对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程度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食品、药品之类的商品来说,安全卫生标准往往要求很高。环境保护是指包装材料在“原料获取—生产加工—使用—废弃物的处理”的全过程中,都不会危害环境。节约资源指节约物资与能源。同时具备以上三个特征的包装就是绿色包装,否则不能称之为绿色包装。

2.3绿色包装的识别

我们可以应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判断一种包装是否为绿色包装。所谓“生命周期分析”,是指包装材料从原料获取,到生产加工、使用,再到废弃物的处理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如果在这整个过程中都符合绿色包装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要求,就可以称之为绿色包装。否则就不是绿色包装[2]。

绿色包装要求我们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全流程,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路子。绿色包装产业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传统包装产业进行改进提升,走出一条与环境共生型的新的发展之路,它注重与环境和谐相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包装产业发展理念,实现了废旧包装物资的回收再利用。

3我国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尽管我国包装工业发展在不断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但是,包装产业资源能源利用率还比较低,据统计,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这与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包装工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但消耗大力的资源、能源,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了解,我国目前包装废弃物已占城市生活垃圾的1/3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装废弃物还在快速递增。特别是那些由发泡塑料等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形成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3]。

具体来说,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1)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生产者角度看,过度包装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月饼、高档烟、酒和营养品等商品的过度包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于制造商和销售商基于谋取暴利而采取的商业手段;另一方面,也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不健康造成的。据统计,目前我国50%以上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以北京为例,每年产生的500多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有150万吨,其中有10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因过度包装造成的垃圾处理费每年就高达3亿多元。

其次,从消费者角度看,人们对绿色包装的消费需求不足。绿色包装作为绿色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一般来说,由于技术含量较高、研发成本较大,因此售价相对会高一些,普通消费者在选择时基于价格的原因往往不会购买。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绿色餐具年产量大约为60亿只,其中有8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仅有20%的产品在我国国内销售,而在快餐业,绿色包装产品由于价格原因推广难度更大[4]。这就会直接制约了绿色包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最后是人们的绿色包装概念还比较模糊。把绿色包装材料等同于降解材料,而不管生产过程是否产生污染和浪费,以及是否可再生利用。例如,在对包装材料的选择上,有人提出“以纸代塑”。众所周知,纸、塑料、金属和玻璃等包装材料各有其优点,塑料作为一种包装材料对包装工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它有防水、防潮、容易加工、耐用且成本低等优点,曾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塑料也具有一些致命的缺点,比如说,由于其不可分解性而导致的“白色污染”。尽管如此,只要做好回收降解工作,塑料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包装材料。纸制包装虽然能够降解,但一方面,由于我国森林匮乏,导致造纸原料缺乏;另一方面,造纸污染严重,如果完全以纸代塑,可能导致污染更严重。因此,判断一种包装是否为绿色包装,必须分析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环节。

(2)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提升。

相对而言,我国出口型企业涉及绿色包装的时间较早,对绿色包装的理解也较为深入,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包装企业则涉足较晚,对绿色包装有待进一步提升。就地区而言,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绿色包装发展迅速,中西部则未得到足够重视,发展缓慢。总的来看,我国包装产品的使用和回收及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很多国外禁用或限用的包装材料仍在我国包装行业中大量使用,由此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必须重视绿色包装产业,进一步提升绿色包装发展空间。

(3)我国绿色包装前期投入有待加强。

绿色包装因为需要采用先进技术等因素,实施绿色包装其前期需要加大成本投入,因此其生产成本可能比一般包装要高,短期内与传统包装相比无明显优势,因此,很多企业不愿加大前期投入,以至于绿色包装发展缓慢。因此,我国应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以促使企业实施绿色包装。另外,我国在绿色包装方面的人才方面的缺乏也制约着绿色包装的发展,在包装技术及管理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我国也需要加快人才方面的前期投入。

(4)对包装回收的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面虽然在“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规定,但相关的“办法”和措施没有配套,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回收利用率较低。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包装回收利用网络系统。对于包装回收的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德国、瑞典、法国、日本都重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对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的法规比较完善、严明,相应的措施也得当、有力,包装废弃物回收效率高,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而且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4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包装产业既包括包装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制造,也包括包装印刷,包装机械及设备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包装制品几乎参与到各个行业以及货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对使用后的包装产品进行妥善处置、合理回收和利用是包装工业无法回避的责任。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推广绿色包装产品,从而做大做强绿色包装产业,需要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面将分别从每个层面进行阐述。

4.1企业方面

4.1.1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被广泛认为是继工业革命后改变全球经济的又一次革命浪潮[5]。作为包装产业的微观主体,包装企业应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包装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力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把低碳经济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核心理念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4.1.2大力培养和引进绿色包装人才

包装企业要充分发挥校企结合的平台作用,大力培养或引进绿色包装方面的技术、管理,以克服我国包装产业高级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通过他们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改善包装产品的质量,使我国包装产业逐步摆脱“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弊端,实现包装产业由传统包装向绿色包装的转型升级。

4.1.3合理选择包装材料

合理选择包装材料是包装企业实施绿色包装的关键,也是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最大难点。作为包装企业,在选择绿色包装材料时应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同时又能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及再生利用。

包装材料的选择应当遵循“3R1D”原则,即:(1)减量化(reduce)。是指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既能实现包装保护、方便、促销等基本功能,又符合适度包装的要求,降低包装成本,节约包装材料消耗,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国外将包装减量化列为发展无害包装的首选措施。(2)回收再用、再循环(reuse、recycle)。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再循环是包装材料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护环境,促进包装材料合理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3)可降解(degradable)。是指包装材料使用后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自行降解消失,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目前,在包装材料中,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植物纤维,如蔗渣、棉秆、谷壳、稻草等。由于这些包装材料不仅来源丰富、可再生利用,而且具有无毒、无臭、通气性能好、使用后能够自然降解等优点,是理想的绿色包装材料[6]。

综上所述,包装企业在选择包装材料时,要遵循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包装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不对环境造成破坏为原则。在后续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中要进行全面的绿色评价,对不利于环保的环节要进行改进。此外,我们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大力发展成本低廉的绿色包装产品。如以纸、竹、玻璃、麻等为原料的包装产品。在塑料包装方面,要改进技术,研发成本低、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4.2政府方面

发展绿色包装单靠包装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各级政府和包装行业协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法规与制度。具体包括如下几点:(1)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比如从资金、政策上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包装企业予以奖励和扶持,在项目的审批、市场的准入、税收以及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通过减免绿色包装产品税收、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支持绿色包装企业的发展;此外,要鼓励传统包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改善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政府要制定有效的约束制度。例如,通过环境保护法以及排污收费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包装企业的行为,重点关注包装过程的污染源,采取有效惩罚措施,控制包装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并责令相关部门对污染环境的包装企业进行整改;(3)把是否采用绿色包装作为企业绿色产品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促进产品销售和提升产品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绿色产品认证,如果把其产品包装是否为绿色包装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考核,将会促使这些企业竞相使用绿色包装材料,

从而促进绿色包装产业繁荣。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绿色包装是包装产业发展的方向。尽管在我国刚刚兴起,基于成本较高的原因,绿色包装产品尚未大规模生产并形成品牌效应。但是,作为政府部门,应当看到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抢抓机遇,合理配置资源,为实现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4.3消费者方面

包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人们每天都要与包装产品接触。既然包装在人们生活中充当如此重要的角色,发展绿色包装必然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和配合。以前,人们在面对月饼、营养品等过度包装问题时,往往把责任都归咎于制造商和销售商。其实,消费者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是导致过度包装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广大消费者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其逐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要符合“3e”和“3R”原则,“3e”即消费要追求经济实惠(economic),生态效益(ecological),平等(equibr)三个原则,“3R”是指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媒介,向广大群众讲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意义,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公众进行教育引导,唤醒全体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欲望,不断增强其自觉性。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即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产品。只要消费者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绿色包装产品自然会形成巨大社会需求,从而绿色消费也会成为时尚,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将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