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57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1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涵洞;使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tU279.7+2文献标识码:a

1涵洞对于道路中的作用

它是道路排水体系的关键内涵,尤其是在水分非常多的区域中最为关键。其在道路中占据的分量是非常多的,具体体现在项目的总数以及成本等相关的内容上。根据相关的信息分析,小桥涵工程数量约占桥涵总数的60%~70%,一般平原地区每千米约有1道~3道;山区每千米平均约有3道~5道。项目费用在总体的费用中占据大约五分之一的比例,可见它的作用之大。

2常见的类型区分

2.1结合建材性质来区分

(1)砖涵。它可以在所在地区获取,不过不适合在碱比例较高的区域。

(2)石涵。它的成本和护理的资金非常少,不用使用过多的钢材等物质,而且可以长久地使用,在石块比较多的区域中最好是将其当成首选。

(3)混凝土涵。多用于四铰管、拱涵,少量用于圆管及小跨径的盖板涵。它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钢材物质。

(4)钢筋混凝土涵。用于管涵、盖板涵、箱涵和拱涵。其洞身非常的稳当,而且便于长久地使用,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它的输送等不费事,但是和上述相比其用到的钢的数量较大,而且预制活动也更加的繁琐。

(5)其他。有木涵、瓦管涵、铸铁管涵、石灰三合土拱涵等。

2.2结合构造的样式来区分

(1)管涵。直径一般取0.5-1.0m,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仅设置端墙,不需要墩台,因此不需要过多的圬工与成本核算。不过当路堤不高的时候,其运行会受影响。

(2)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填土路基上设置,且能做成明涵。

(3)拱涵。超载潜力比较大,而且它的砌筑工艺非常简单,应用比较的普遍。

(4)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缺点是建设活动不易开展,费用非常多,最好是不运用这种方法。

2.3结合洞顶的土壤的类型来划分

(1)明涵。洞顶不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

(2)暗涵。洞顶填土大于50e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2.4结合水利性特征来区分

(1)无压力式涵洞。入口处水深小于洞口高度,洞内水流均具有自由水面。

(2)半压力式涵洞。人口处水深大于洞口高度,水流仅在进水口处充满洞口,而在涵洞的其他部分都具有自由水面。

(3)压力式涵洞。人口处水深大于洞口高度,在涵洞全长的范围内都充满水流,无自由水面。

(4)倒虹吸管。

3使用规定

使用的时候,其会长久一受到外在的风雨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其自身还应该确保通行活动以及排水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在其使用的时候要确保具有以下的这些规定:

3.1要有高效的泄洪水平。要确保当遇到超严重的灾情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进行排洪工作,确保不会对道路以及附近的设施等带来负面效益。

3.2确保强度和安稳性等符合规定。在受到重力影响的时候,确保构件不会出现严重的位置移动以及形变等现象。以此来确保通行顺畅安稳。不但要符合此时的规定,同时还要分析道后续的活动需求。

3.3要有非常好的持久性特征。要确保在正常的使用时间段中运作合理。

3.4当其合规安全性标准之后,要展示出它的低成本性特征。要尽量使用全新的物料等,要确保建设活动成规模,进而获取非常好的效益性。

4设计工作中要明确的详细内容

为确保合乎涵洞等运行规定,接下来具体的论述在设计时要关注的一些要素:

4.1明确涵洞等具体方位和大小。结合具体状态明确其实际方位,进而使用优秀的构造,通过有效地措施来明确其尺寸大小。不过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一项内容是,在高速公路中计算涵洞设计流量时一般采用1/100的设计频率,斜交角度较大时应避免采用拱涵,如果涵的长度非常长的话,最好是用大一些的涵洞,除此之外,分析其大小的时候还应该分析到后续的维护等内容,这些要素是我们在明确其形式等要关注的事项。

4.2认真地布设钢筋。假如其选择出现问题,两根之间的距离太近的话,就必然会发生蜂窝以及空隙等现象。而且要确保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假如其非常薄的话,在平时的状态中,其非常的易于出现水化现象,形成一定的物质,进而无法获取外在的保护效力,导致保护层受到影响,这时候就会使得材料出现生锈问题。

4.3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及基础柔度过大而产生的影响,沿涵长方向每4m~6m设置一道沉降缝,要在缝隙地方积极的防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对构造产生不利作用。沉降缝设置位置和数量要合理,要保证洞口段落不要太短,设置太少则易造成涵洞基础沿涵长方向柔度过大从而产生较大变形影响正常使用,当采用整体式基础时尤为明显。

4.4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采用整体式基础减小基底应力或者采用地基处理来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解决。

4.5在高速公路项目中做暗涵条件满足时尽量采用暗涵,这样可以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当采用明涵时应设置搭板来降低桥头跳车产生的影响,有的地方也通过在涵台背4m~6m范围内填筑特殊填料来实现涵洞和路基的刚度过度。

4.6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结构物的侵蚀,特别是在有腐蚀的环境下,可以通过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或者在表面涂抹沥青等防腐材料来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

4.7八字墙、翼墙、锥坡、截水墙等附属设施形式和尺寸的选择要合理,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又要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

上文的这七点内容是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认真关注的事项,相同的要素非常多,这就要我们在具体的活动中认真地分析。

5分析设计的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无数的实践活动,我们明确在具体活动中,其面临的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在设计的时候是能够有效的应对的。设计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认真仔细分析问题,就可以确保项目的品质合乎规定。而且要高效率的使用全新的工艺和物资,选取方案的时候还应该分析到它的成本问题。当设计时期将所有的对品质有作用的要素分析到位了。才可以确保项目的品质合乎规定。这项内容是所有的设计工作者要认真分析的。

参考文献

[1]孙家驷.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m].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3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4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其医德素质培养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文内涵素质培养的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内涵的培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使医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相应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将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情况。因此,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首先需要对医学生的人文内涵进行本质分析,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与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1医学生的人文内涵谈到人文,可以说无论东西方古已有之。西方社会的人文更多指的是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通常又可以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最初的人文精神即狭义上的意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而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与科学与艺术相并列的人文。我国教育界中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在我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但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在注重医术与器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医学的人文内涵,忽略了医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由此导致了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医学与人文相分离的状况[1]。其实今天我们倡导医学的人文精神,主张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和复兴。这种医学人文内涵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因此重建医学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由此可知,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不是体现在医学方面,而是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之上的。简单叙述就是,医学人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强调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则是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所以,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解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2],与医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精神的医学生才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未来医生。正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2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内涵的结合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应该是一门融科学、哲学、人文、学科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应该具有的特点就是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医学方面丰富的素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如何在阐述知识点的同时,把人文内涵教育融会其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实现人文内涵的升华,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教学背景而言,医学研究生大多来自单科院校,本科阶段局限于专业范围,人文社会科学的底子相对欠缺,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非常的繁重,过多的关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了人文内涵方面的教育,导致形成了重“医”轻“文”,重“技术”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然而“医者德为先”,从历代名医的相关著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凡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医术精湛、人文内涵高尚的人。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3]。这就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对从医者的选拔和任用就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非人文内涵高尚者不得行医。所以转变医学生原有的专业能力本位观,树立起全方位的以人文内涵教育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本位观,既是医疗事业时展的需要,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人文内涵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教育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人文内涵比掌握医疗技术本身更值得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力求将医学与人文内涵,敬德与修业两个个方面进行结合,努力形成突出人文内涵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思想政治课课程为平台,加强医学生人文内涵教育的途径研究,可将其简单归纳为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展开。一条主线是指以“敬畏生命”的大道德观作为中心和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两个基本点是显性人文内涵教育与隐性人文内涵教育同时推进。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敬畏生命”必须作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一条主线和理念贯穿始终。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中坚力量,直接面对的就是人类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生命的神圣性和脆弱性都需要医生具有抚慰生命的善意和拯救生命诚意的人文内涵品格。但是需要进行拓展的是,敬畏生命并不是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p#分页标题#e#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具体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精神的讲授,让学生从思想上加强学习好专业技能的紧迫性,通过专业技能的精湛来加强人文内涵的修养。首都医科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先生曾经说过:“做好医生有三条要素: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二、精湛医术;三、服务的艺术,即床旁艺术。”这三要素中,第一个要素讲的就是人文内涵,第二、三个要素指的是专业技能。人文内涵与专业技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人文内涵是专业技能的灵魂,专业技能是实现人文内涵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人文内涵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因为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执着地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人文内涵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选择让学生感动的案例,不仅要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还要彰显高尚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样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道德性的统一。这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再现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道德情感,从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同时领悟人生的哲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3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寻找致病原因、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即对医疗器械的依赖与日俱增,这使医学价值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医学价值观主要是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而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主要采用直观观察、客观检验、综合推理等认识方法,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其最终的结论就是通过得出人体“what”和“how”的科学结论,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价值观的发展也经历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片面科学观的影响,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死胡同,并且与其人文内涵相脱离,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拾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医学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基本价值外,医学的价值还可以分为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等”[4]。但是医学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所以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是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唯一性,即只能是对人的关爱。医学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却不能将高医学技术作为医学自身的价值的主要取向,因为这样一门起源于为解除人类的痛苦且从头至尾充满着爱人的科学,其价值观必须是以人定向的。这种基于医学人文内涵本质的“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必将逐步取代医学技术论的价值观,这才是医学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医学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人文方面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也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实,医学和人文应该是互助合作、互利互补的关系,医学的发展需要从人文内涵中获得教益,而人文内涵的发展也要从医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因此越到高的层次,它们越趋于一致。只有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有真正的理解,医学与人文合而为一,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内涵式发展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语言教育算起,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英语热”席卷全国,英语专业迎来了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众多高校,招生人数节节攀升。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居所有普通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第一位。截止2007年,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超过900所。[1]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语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在专业点和学生数量上的激增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师资和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学生激增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英语专业发展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其地域发展不平衡;各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缺乏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课程标准亟待确立;课程结构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尚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更突显了如何处理英语专业发展中数量和质量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对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发展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靠转换发展方式来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英语教育发展之路。

二.内涵式发展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为指征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一种,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种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两种发展范式。“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的两大范畴,是“概念”的两个基本属性;“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整合,即事物质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该属性的对象的范围与数量,它说明该对象“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也可以从隐喻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方面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注重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事物的量的积累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改革、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事物的发展品质;“外延式发展”是通过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外部形态与要素的扩张。“内涵式发展”不能等同于“内涵发展”。从逻辑联系上看,“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相对应的。“英语专业内涵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深化与发展;“英语专业外延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外延的拓宽与延展。因此,“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仅仅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路径,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因素有理念、文化、政策、环境、数量、规模、结构、速度、条件、质量、效益等。而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范式,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是以专业点设置的数量、学生的规模等表面指标为特征的发展范式,而是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内在因素为指征的发展范式。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2]

三.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策略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原动力的发展范式。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制度、文化、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要重质量、重规划、重特色、重制度、重结构等。

第一,内涵式发展重质量,英语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是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社会对某一专业的评价、学生对某一专业的选择、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专业的发展质量。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英语专业的发展质量应确立市场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完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只有这样,英语专业才能摆脱由于学生就业率低而被“红牌警告”的尴尬局面。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英语专业分布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元化。

第二,内涵式发展重规划,英语专业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

英语专业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部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于语言规划都给予极大重视,因为这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和国内稳定等重大问题。美国历来把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早在1958年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防安全法案,把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视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3]英语专业规划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就要在立足国情、了解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现状(如英语人才需求、人才分布、各专业建设、师资状况等)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进行整体部署。具体而言,可从纵向方面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对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规划,出台相关专业教育政策和规定。从横向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阶段的英语人才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现状,明确相应人才比例及规范要求,以免产生人才失衡与质量滑坡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英语专业同其他语种的布局,形成与其他专业语种和谐共赢的格局。同时要慎重对待英语翻译专业(2006年开始试点)和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开始试点)等英语衍生专业,理顺英语专业和这两个专业的关系。[4]另外,还要注意高校英语专业的共时与历时的布局,处理好英语专业与大学外语、高职高专、基础教育外语之间的层次性和一体性问题。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有序衔接问题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第三,内涵式发展重特色,各类高校英语专业要有各自特色

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近十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也片面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没有特色,缺乏个性。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迫切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从千校一面转移到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上来。特色立“业”(专业)、特色兴“业”应成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各高校英语专业要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传承,突出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譬如重点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要拓展专业视野,培养精英型、通识型、国际化人才;师范类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财经类、理工类院校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各校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与自考、成教、网络英语教育,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等亦应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产生各高校专业定位相似、人才缺乏特色甚至“同质化”的现象。[5]

第四,内涵式发展重制度,英语专业课程标准要确立

制度建设是内涵式发展取得成效的保障。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度问题问题往往是事关全局的问题。同时,课程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关涉诸多不同的行为主体、组织机构和各种规范的复杂的系统,一切课程活动都必须在课程制度规定的框架内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是对英语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总体性规定,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教科书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体系;它对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定向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重要意义。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应对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学制、师资、教材、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规定。其中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多样化,主张不同院校根据学科定位和社会需求,在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型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培养规格;各类人才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整体与个体的协调、地域差异和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现状,还要摆脱“工学模式”和开发人员单一、对立对课程标准研制的影响,[6]使我国英语专业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加稳步、有序地发展。

第五,内涵式发展重结构,英语专业课程要优化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除了在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专业分布之外,还要注重英语专业微观结构的优化。这种微观结构就是指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所谓课程结构是指高校某一特定专业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首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达到教育部有关大学公共课课时要求和总课时数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与开设与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课程自,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设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的同时,注意各类隐性课程的建设,如观念性课程(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观、价值观、知识观等)、物质性课程(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制度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制度等)、心理性课程(师生关系、学生心态等)。其次,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工具科、社会科、自然科、体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的关系。

四.小结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内涵式发展和改革的深水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对英语专业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在学科和专业的布局上更加合理;要对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进行分类、分层,使不同类型的英语专业有独特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要尽快开发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确立其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发展指导地位;要对各类型的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顺应时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moe.go

/publicfiles.

[2]宋新克.论内涵式发展理论视阈中应用型高校eSp课程设置策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

[3]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4][5]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9).

[6]宋新克.从非正式制度文化的视角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中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4(3).

注:英语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英语专业是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前者是后者的简称;广义的英语专业是人们对英语类专业的统称,涵盖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以英语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本文“英语专业”是狭义上的英语专业。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6

一、汉语言文学之追求

汉语言文学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以具有了特有的形式、风格特征。和世界文学一样,都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使人类的思想空间得到了扩展。在对文学的追求上,是没有界限的。与其他文学相比,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最早、最漫长、最全面的。汉语文学的追求只是在形式上与其他文学有差别,但在主题和本质上还是相同的。其所追求的同样也是:真、善、美。

1.对真的

收集整理追求

真就是真实、不做假,真实的反应社会、人的内心世界。文学是人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和最纯真的强烈追求。文学在本质上要的就是真,文学追求真实,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正面的主人公,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对于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完成自己的文学作品时,在创作阶段,一般都是以客观生活为基础的。客观的真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在文学作品中,要对客观环境、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如实的描写。

(2)内在的真。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将人物的心理真实的叙述、描写出来。作家在写作时,务求的就是真实,无论人物的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要真实的叙述、描写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2.对善的追求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善恶有分,人的品质是在后天养成。而在文学作品中,就要将它直观的、真实的表现出来。无论是哪部文学作品,在其描写中都有善.对善的歌颂、渴求都描绘的淋漓尽致。恶,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候起到了衬托作用,例如:《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的善就是由副教主的恶来衬托的。善恶不是永远同存的,要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来定,那就是善,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边城》全是善者,纵然结局不好,却把善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有全描写善,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因为恶不能独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对美的追求

追求美,是文学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文学在对美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还表现在本质上。对于文学的形式,要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如诗歌形式的美表现在整体押韵上,而散文形式的美则表现在散乱无序上。文学作品在本质上追求美,其主题也美的。例如哈姆雷特,虽是悲壮之美,但主体也是美的。

二、汉语言文学追求与人的涵养的关联

人的涵养指的是内在气质,和外在行为的表现,涵养有着不同性质和不同的表现。无论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涵养的追求。

1.对人涵养的指导

可以说,涵养是一个人后天的修为,需要模仿其它物质形态。文学,能够对人的模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通过现实行为去进行涵养的模仿,或者是通过虚拟的行为方式去进行。在现实行为方式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是,世上没有圣人存在,“圣人”不过是一个较客观的名字,说到底依然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以此为基础,在模仿的行为方式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行为偏差。汉语言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学代表,是长达五千年的文明结晶。对此我们要看重其对涵养的作用,使其与涵养结合在一起。

2.对人涵养的修正作用

对汉语言文学的追求,能够最大程度地去修正一个人的涵养,形色各样的人的涵养,不仅存在好的方面,也存在不好的地方。文学能够加固好的方面的存在,对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正和改善。文学内在的规律性,能够产生一定的感染力,为人类的思考提供至理环境,以供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对于情知理的思考,这一课题较久远,在较高层次上,能够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该说,以此为基础,将不好之处加以修正。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7

关键词:“X”性状化性状义

一、引言

“很+像+X”结构就是程度副词“很”修饰由动词“像”+“X”的动宾结构。例如:很像西洋参;很像掘地道的工人。

“很+像+X”结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短语结构,根据研究北京大学语料库的语料发现,“很+像+X”结构中的宾语“X”是名词、代词、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等。例如:

(1)一个生着一张模样不好的圆脸,很像一只鸡蛋,上面附着一簇浓密的黄口髭。

(2)金罗埃很像她,……就一个小伙子来讲,他算是很漂亮的。

(3)不过,乍一听,他所说的话,倒是很像出自一个忠贞不渝的情人之口。

(4)有的瀑布穿林而出,很像群马奔腾,很有气势;有的一排细流跌落,酷似珠帘垂挂。

“很+像+X”结构中的宾语“X”具有一定的性状特征,如:形象性或动作、行为、事物特征,以便用于比喻或比较。“名词”既有抽象名词,也有具体名词,“很+像+X”结构中的名词大多数是定指的。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很+像+X”结构中名词“X”的性状义特征。

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语料库,以下引例不再标明出处。

二、“很+像+X”结构“X”的性状化

谭景春(1998)、张谊生(2000)、施春宏(2002)等都对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论述。虽然各家说法不同,大致上都认为名词具有概念义和性质义。概念义是词语直接反映、概括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具体地说表现为词典中的释义。例如:

讲究: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现代汉语词典》

威望:声誉和名望。《现代汉语词典》

上面列出的是“讲究”和“威望”在词典中的释义,也就是概念义。除此之外,“讲究”还包括“注意细节、做事认真”等性质义,“威望”也包括“受人尊重、地位高”等性质义。

性质义又分内在性质义和附加性质义。内在性质义与概念义的关系是直接的、固定的,角度也是单一的。例如:“学问”的词义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其中“系统知识”就是“学问”的内在性质义。附加性质义与概念义的关系是间接的、不固定的,性质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附加性质义是一系列附加于概念义的意义和色彩,比如语体义、评价义、搭配义、内涵义、内部形式义等。例如:“新娘”所指的人具有“喜气、漂亮、羞涩”等性质。

内涵义是名词附加性质义的一种。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特征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以及对事物委婉含蓄的主观认识,都是反映名词的内涵义,内涵义有很强的社会文化色彩。正是因为内涵义和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大的联系,所以不稳定、可增减也就成了内涵义的一大特点,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方能显示。具体地说,指称人和事物是名词存在的价值,而人和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属性,其特征也是多方面的,含有一定的性质义是名词的特点之一。比如:每个人都有外貌和性格特征、生活的习惯和经历等,物体也有性质属性、形状特征、功效特点等,都有各自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这种独特的特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激发人们对事物产生多方面的想象,这样基于客观概念义基础上的名词主观丰富多样的内涵义就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发挥名词指称功能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的就是名词的概念义,但在特定场合,人们常常使用内涵义来适应交际和表达的语用需要,内涵义可以使名词的功能性状化,以便引起读者或听话者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名词性状化的基本条件就是该名词的内涵义是具有个性的、富有特色的、比较普及的,尤其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都可以性状化。本文讨论的“很+像+X”结构名词性状化主要有四种方式:概念性状化、内涵凸显式、特征概括式和形象比喻式。

1.概念性状化是指一些表示现象、范畴等抽象名词的性状化,由于抽象名词带有明显的性质义,其概念是人们关于抽象事物的概括,并不是对有形实体的认识,因此其内涵义和性质义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当抽象名词进入“很+像+X”结构以后,这些名词所表示的概念都发生了转变,成了表示各种各样的性质义。例如:

(5)生活很像连环套,它们常常一环一环地互相牵引着。

(6)《羚羊》是油布版画,很像我国古代的汉砖画和民间剪纸艺术。

(7)陀氏的价值就在于他将那些激动他的很像真理的东西表现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

语料中可以性状化的抽象名词有:潮流、理论、思想、艺术、浪漫派、作用、原则、感情、现象、看法、人物、手法、精神、绝缘层、旅行、神经系统,等等。

“很+像+X”的抽象名词“X”前一般有修饰语对其进行限制。这些名词一般都是无指的,只具有内涵义。为了实现无指向有指的转化,就需要限定其外延义,使名词变成有指的。例如:

(8)他的处理很像珍・赫尔叔特女士所译的那个优美的美国版本。

(9)对人生的一切观念,他采取了一种“虚化”的原则,这很像存在主义的原则。

具体名词的性状化是指一些表示各种关系、类别的具体概念名词。有三种性状化方式:内涵凸显式、特征概括式和形象比喻式。指人名词一般是内涵凸显式,特征概括式只适用于地域名词,形象比喻式多用于指物名词和一些专有名词。

2.内涵凸显式性状化指人名词,基本上都是具体概念名词。这些指人名词是表示不同类别的,具有某种身份或某种类型的。这些身份或类型往往包含着人们的公认性质。此种性状化方式“很+像+X”结构277条语料中有32例,占12%。例如:

(10)重眉大眼睛,脸上经常带着笑容,他的风度很像一位大学教授。

(11)容排山倒海般的电话询问,怎么能不力不从心呢?他们觉得万方女士很像个家庭主妇在一个小平底锅里煎着大堆大摞的肉饼,忙了个不亦乐乎,晕头转向。

(12)客人一男一女,看起来很像夫妇,而事实上并非夫妇。

3.特征概括式性状化地域名词,主要是指一些指称国别和区域的专有名称。这些地域名词一般是比较有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特征的,并且能够引起读者或听者某种联想和共鸣的。“非常著名、很有特点”是这些专有名词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附加性质义。从收集的语料看“很+像+X”结构277条语料中地域名词有10例,占4%。例如:

(13)不知怎么,这一带很像伊利诺斯,平衍坦荡。

(14)我们观舞了一次,大使说,“这很像纽约”。

4.形象比喻式性状化指物名词,这是“很+像+X”结构中名词“X”特有的一种性状化方式,而且也是“很+像+X”结构中名词“X”性状化最多的一种。具体名词的性状化是指一些表示各种关系、类别的具体概念名词。指物名词词义本身真正具有内在性质义的比较少,一般只含有附加性质义。这些词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关系的基本词汇,因此人们对这些词的附加性质义的认识比较特殊,这样才能使用附加性质义来描写另一事物。277例“很+像+X”名词宾语语料中这样的例子出现了100例,占36%。例如:

(15)(江豚)哺乳动物,生活在江河中,形状很像鱼,没有背鳍,头圆,眼小,全身黑色。

(16)明朝大学士焦芳的脸黑而长,很像驴脸。

(17)沃尔夫的女儿,相貌很像父亲,穿着一件时髦的连衣裙,双手捂住脸,跪在地上。

例如:

(18)虽然这些大声嚷叫的革命者在要求立即的社会主义化方面令人觉得很像列宁,但他们并没有夺取政权的意图和计划。

(19)想起这两个月来似乎已经把这小伙子给忘了……突然就发现这汉子很像霍沧粟。

关于名词的性状化,张谊生(2001)认为从语义表达看,这种组合方式必须以“X”的理性意义作为表义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实际所表示的又都是一些没有明确义域的内涵义。所以这种表达方式存在着允许读者和听话者根据自身主观的知识积累而作出不同的联想和想象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也就是说,内涵义的确定除了名词本身固有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必须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甚至包括读者和听话人本人的生活阅历和背景知识。①

三、“很+像+X”结构中名词“X”的性状义比较

撇开名词的性状化方式不谈,“很+像+X”结构中的名词,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性状义,不过性状义的程度是不等的。谭景春(1998)曾专门对名词的性状义强弱程度列了一个序列表,这个序列表就是:抽象名词>具体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专有名词。

1.“很+像+X”结构中抽象名词“X”的性状义

北大语料库277例“很+像+X”名词宾语语料中抽象名词有78例,占28%,如:潮流、理论、思想、艺术、浪漫派、作用、原则、感情、现象、看法、人物、手法、精神、绝缘层、旅行、神经系统等。如果把语义的两级看作是事物和性质的话,当名词的性质义强时事物义就弱,当名词的事物义强时性质义就弱。因为抽象名词反映的不是人或事物等可视可触的东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过程或结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是对抽象事物性质的概括。而具体名词是指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事物。也就是说,具体名词的事物义强于抽象名词的事物义。因此,具体事物的性质义弱于抽象名词。

2.“很+像+X”结构中指人名词“X”的性状义

如前所述,指人名词是具体名词中性质义最强的。例如:智者、女人、教授、军人、中国人、日本人等。

3.“很+像+X”结构中指物名词“X”的性状义

277例“很+像+X”名词宾语语料中指物名词有97例,占35%,如:战车、枯叶、复叶、铁、果实、花瓣、树皮、樟脑、眼睛、鱼、书、人脸、护身符、西洋参等。指物名词指的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事物,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这些名词一般只含有附加性质义,内在性质义比较少,性质义比指人名词弱。

4.“很+像+X”结构中专有名词“X”的性状义

“很+像+X”结构中专有名词是指一些地域名词,如:东京、葛莱凡蜡人馆、曼彻斯特或伯明翰、伊里诺斯、纽约、江亭等。这些比较有名的、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国别和区域的专有名称才能够引起某种联想和共鸣,才能获得某种附加性质义。277例“很+像+X”名词宾语语料中专有名词有10例,只占4%,是具体名词中性质义最弱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名词的内涵义特征是“很+像+X”结构中名词宾语“X”功能性状化的基础和前提,基本条件就是该名词的内涵义必须是具有个性的、富有特色的、比较普及的,尤其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才可以性状化。“很+像+X”结构的名词宾语“X”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要求,名词宾语“X”没有明确义域的内涵义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读者和听话者根据自身主观的知识积累而作出不同的联想和想象的随意性和模糊性。读者和听话人本人的生活阅历、背景知识和一定的语言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某种影响作用。人们常常使用内涵义来适应交际和表达的语用需要,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很+像+X”结构中的宾语“X”具有一定的性状特征,如:形象性或动作、行为、事物特征,以便用于比喻或比较。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性状化。“很+像+X”结构的名词宾语是丰富的,既有抽象名词,又有具体名词。具体名词又分为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名词宾语“X”的性状化方式也是多样的,主要通过概念性状化、内涵凸显式、特征概括式和形象比喻式四种方式。

根据语义具有事物义和性质义这一特征,本文对名词宾语“X”表示的性状义程度进行了比较,发现“X”表示的性状义程度是有差别的,抽象名词的性状义最强,其次是指人名词,最后是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

注释:

①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78.

参考文献:

[1]范继淹,饶长溶.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J].中国语文,1964,2.

[2]饶继庭.“很”+动词结构[J].中国语文,1961,8.

[3]施春宏.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4]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4.

[5]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7]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生态化;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02705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在实践中,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王会,等: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图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生态环境部分指标

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生态

环境生态环境

状况

生态环境

建设

环境质量状况1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生态系统状况2生态用地比例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资源持续

利用状况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5环保投资占GDp比例

经济投入状况6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

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污染治理状况9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并无害化处理覆盖率

10危险废物处置率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表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生态型

物质

文明物质

文明

物质

文明

生态化

生产发达程度11人均GDp

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生活消费水平13恩格尔系数

1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15建成区地均GDp

生产生态化

程度16单位GDp能源消耗

17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8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

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19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

生活生态化

程度20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

21绿色出行率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表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生态型

政治

文明政治

文明

政治

文明

生态化

22基尼系数

政府执政23公众对政府满意度

能力水平24行政管理费占财政

总支出的比重

公众参与状况25政府信息公开率

生态文明26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

实绩考核比例

建设的政府

执政状况27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

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

公众参与状况28生态环境议案、提案、

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表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指标

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生态型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化

科技水平29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文化水平30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

思想道德水平31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

人口总数比例

生态科技水平32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企业的审核比例

生态文化氛围33生态环境知识普及率

生态文明

意识水平34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

人口总数比例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表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指标

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与区域外

部的关系与区域外

部的关系对外部资源环

境的占用状况35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从理论内涵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基本框架,理清了具体表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考虑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需加以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内涵阐释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虽然在具体指标选取时也兼顾了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但是仍然有部分指标无法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具体数据,因此本文未能进行案例研究。在获得数据支持的条件下,通过指标数据标准化、指标权重确定、综合指数计算等步骤可以得到定量化的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其中,指标数据标准化是较为复杂的,试图从理论上确定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或者标准十分困难,在现实操作中多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多个区域之间相互比较来确定;指标权重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熵值法等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最后,综合指数的标准确定与评价等级划分亦较为困难,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法是横向比较多个区域的综合指数从而得到各个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相对评价结果。

这一指标体系是基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而构建的,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认识也会不断调整,特别是关于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因此具体表征指标甚至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也应随之不断调整,以更好地评价生态文明水平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杨雪伟.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

\[2\]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

\[3\]张静,夏海勇.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21).

\[4\]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

\[5\]严耕,杨志华,林震,等.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王贯中,王惠中,吴云波,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1).

\[7\]朱增银,李冰,高鸣,等.太湖流域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0,(6).

\[8\]朱松丽,李俊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环境,2010,(1).

\[9\]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3).

\[10\]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

\[11\]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2\]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13\]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1994,(3).

\[1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15\]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2009,(22).

\[16\]郭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a\].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C\].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17\]曹文光,阎连珠.政治文明\[a\].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C\].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朱蓓)第12卷第3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3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9

论文关键词:(或短语)。例:“这里运用比喻(或拟人),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运用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这里运用排比,表达了……的强烈情感”等等。但是,指明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并不是我们答题的核心,其核心是要答出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词句的内涵。手法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最终是为表现词句的内涵服务的,因此这一题型实际上属于“词句理解”考点的范畴。词句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既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包括性格、品质),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想法、感受,或许还隐含着一个观点或道理,甚至还表现了人或景物的状态等等,较为复杂。考生在挖掘内涵时,应在读懂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作答,才能踩准得分点。综上所述,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可归纳为: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的答案=①修辞手法+②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③词句内涵(内涵要从“个性”、“情感”、“感受”、“道理”、“状态”等方面多角度挖掘)

二、典例分析

【文章简介】散文《生命中给我首次拥抱的那个人》主要内容是写妇产科年轻护士胡洁夜班护理产妇和新生婴儿,表现了胡洁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样题展示】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文中第⑩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文段如下)

凌晨四点,胡洁再次进病房给病人打针,照例被问到“你行吗”,先前接受输液的那个孕妇直点头:“她可以的,扎针好像蚊子叮了一下!”这个时候,胡洁心里是最温暖的,所有的辛劳,都值得了。

【参考答案】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表现了胡洁专业技术的过硬(内涵中的“个性”角度)及胡洁对产妇的爱心(内涵中的“情感”角度),同时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胡洁的爱岗敬业(内涵中的“品质”角度)。

【答案分析】因为是一个典型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题型,所以答案强调了三个内容:①修辞手法,②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里运用排比,③词句内涵。而词句内涵从个性、情感、品质三个角度来挖掘,三个内容中的每一点都是得分点,但得分的重点、难点在“内涵”的全面挖掘。少答一个层次的意思,就要扣掉相应的一个分。

三、错例点拨

某考生关于上题的答案是这样的: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胡洁技术的高超(内涵中的“个性”角度)和胡洁对产妇的关爱之心(内涵中的“情感”角度)。

分析以上答案,可发现该答案漏了两个得分点,一是没指明比喻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二是没答出产妇认可的胡洁的一种品质——爱岗敬业。根据“踩点给分”的打分方法,应扣掉相应的分数。可见该考生对此题型的答题方法还不怎么清楚,且全面挖掘内涵的意识还比较淡泊。

四、答题技巧

此题型在中考改卷时采用的是“踩点给分”的方法,即答出参考答案中的一层意思就给一个分,答出了两层意思就给两个分,答出了所有意思就给满分,允许答有限的“废话”或“啰嗦话”,只要这些“废话”或“啰嗦话”不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冲突就不会扣分论文网。这种打分方法启迪我们在挖掘内涵时,可以尽可能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可以将我们一时无法取舍,但自认为“在理”的想法也写在答案中,说不定在不经意间就踩准了参考答案上的得分点。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考生对上题的解答: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洁注射技术的高超以及胡洁对产妇的爱心,同时还表现出产妇对胡洁的技术和医德的认可,也能体现出胡洁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上面的这个答案中划线部分虽是参考答案以外的内容,但其表述是有道理的,因此不应扣分,再加上此答案表现出了参考答案中所有的得分点,所以应判为满分。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词句内涵,尽可能地去踩准得分点,正是这个同学获得满分的原因。

五、实战演练

【文章简介】林清玄的散文《秋声一片》写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的人由于远离了大自然“这里运用排比,越来越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而更可悲的,“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因为他们将更加远离自然。

【试一试】请结合全文内容,赏析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附参考答案:这句话将季节拟人化(修辞手法),形象地(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说明了现代都市人在都市里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内涵中“状态”的角度);表现了都市人对远离大自然的伤感和无奈及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内涵中“情感”的角度)。

物质文明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实物财富;虚拟财富;广义财富

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9448(2016)03-0027-07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deepenperceptions,thetraditionaloffortuneviewbasedinmaterialcan‘tfigureouttheconceptionof“fortune”,whichwillbenotgoodforbuildingofcorrectpublicopinionandhinderth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thispaperproposes“generalizedfortune”andtheconceptionof“fortune”willbeextendedtoincludeit.Byexpoundingtherelationanddifferencebetweenvirtualfortuneandmaterialfortune,thispaperwantmorepeopletounderstandingwhatis“generalizedfortune”.Basedonthedeeperknowing,Calculatingformulaof“generalizedfortune”willbeputforward,whichcansatisfyphysiologicaldemandsandpsychologicaldemands.thisconceptioncanchangeoldfortuneview,leadcorrectfortuneviewwhichaddressesbalanceofphysiologicaldemandsandpsychologicaldemands.

Keywords:materialfortune,virtualfortune,generalizedfortune

一、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财富是一个热门话题。各种不断推出的财富榜,成为了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对财富的各种看法,构成了财富观。财富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他们的实际行为。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2]。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习惯以形象思维作为自己的思考方式。中国人非常看重有形的东西,如房屋、土地、现金、设备以及汽车等等。对于许多无形的东西,往往容易忽略。有形的东西可以切实地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或物质需求。毫无疑问,它是个人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物质匮乏时期,这种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越。人们开始逐渐弱化对物质[3]的需求,重视起精神层面的发展。个体的主观感受,心理被满足程度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新时期,财富的特征逐渐泛化,形态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各种基于人的价值物被赋予了新的维度,财富观的改变势在必行。改变社会的财富观是一件紧迫的事情。人们的需求没有被引导到精神层面的虚拟财富追求中,那么人们的需求就会集中走向对奢侈物质地极致追求[4]。到了那个时候,人们会为了追求极致的物质享受而变得不折手段,社会风气会不断的恶化,物质主义的甚嚣尘上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本文以实物财富和虚拟财富作为基础,提出“广义财富”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测算模型,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来达到促进传统财富观加快转变的目的,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财富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文献综述

(一)目前关于财富内涵的研究成果

1.财富观

财富观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众多经济流派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古典主义经济学诞生以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就是财富,他们后来被称为重商主义者[5]。也有些人认为农产品才是财富,工商业根本不进行生产,他们后来被称为重农学派[6]。这些观点构成了人们最早期对财富观的探讨。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富的来源是人们的劳动,劳动数量与质量地提升是增进财富的关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反对将金银、农产品与财富混为一谈,提出社会生产的所有用于交换与消费的商品都是真正的财富[7]。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继承了部分边际学派的观点,重视主观效用。马歇尔以均衡理论作为基础,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财富就是满足人类欲望效用之和的观点[8]。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将讨论重点从“什么是财富”转移到“什么推动了财富增长”。他们还进一步地将“财富增长”与“经济增长”等同看待。

2.虚拟经济

虚拟资本是虚拟经济一词的前身。它最早出现于英国银行家里瑟姆的著作《关于通货问题的通信》一书中,其含义基本等同于汇票。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对虚拟资本进行了详实分析,认为虚拟资本是在银行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基础上诞生的,但它本身并不存在任何价值[9]。在这以后,国内国外都鲜有此方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震撼全球[10],这促使我国学者开始重新思考虚拟经济的价值。刘骏民(2000)认为虚拟经济是一个与实物经济相对的概念,以服务实物经济作为其最终目的[11]。在21世纪,自然资源、资金以及知识都已高度资本化,虚拟经济的内涵大大突破了原有含义。因此,研究虚拟经济对于走出金融危机,探明经济运行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林左鸣(2005)进一步拓宽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将信用、人力资本等也纳入到了虚拟经济的范畴,认为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或生理需求的一切经济之和都可以称为虚拟经济[12]。

3.虚拟财富

虚拟财富是虚拟经济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来自于虚拟经济,与实物财富不同的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一种虚化的价值,并不依托任何的物质载体。张家喜(2008)认为虚拟财富就是有助于增加实物财富价值的各类关系在所有权权证上集中地表现[13]。目前,实物财富已越来越依靠虚拟财富,虚拟财富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林左鸣(2011)拓宽了虚拟经济的内涵,也拓宽了虚拟财富的内涵,将声望、人力资本等非权证关系也纳入到了虚拟财富的范畴[14]。马拥军(2014)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重新阐述了虚拟财富的存在性与价值性,巩固了虚拟财富观的理论基础[15]。

(二)要素理论与收入分配

1.要素理论

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将土地和劳动看成了推动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两个要素[16]。其后,亚当・斯密把资本也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形成了三元生产要素理论。近代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组织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家才能同样对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组织以及劳动是学术界公认地最重要的五个生产要素[17]。

2.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政策与要素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素是推动财富增长的源泉,财富增长又是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基础,因而财富观与收入分配政策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1959年,马斯格雷夫在《财政学原理》中提出了政府有包含收入分配在内的三大职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学术一直没有收入分配的概念。中共十四大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收入分配开始逐渐被我国学者认同,相关研究开始不断出现。总体上而言,收入分配的研究一直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保证经济既能迅速增长,又不会出现较大的收入差距,引发社会动荡。

三、“广义财富”的构成

长期以来,人们只将可见的商品看作财富,即实物财富与财富是多词一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资产的作用日益重要。因为金融资产是一种无物质内容的凭证,所以金融资产被称为虚拟财富。财富开始被认为是实物财富与虚拟财富之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将信用、人力资本以及声望也纳入到虚拟财富的范畴,这种新内涵被称为广义虚拟财富。这里提出的“广义财富”概念,将前人的各项观点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概念范畴,方便进行后一步的研究。

(一)“广义财富”概念提出

“广义财富”是本文提出的新概念,由虚拟财富和实物财富构成。广义财富是指能够满足人类心理需求或物质需求,引起正效用流入的一切物质或非物质的事物[18]。广义财富往往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理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重满足,但是心理层面的引导作用往往要大于物质层面的引导作用。“广义财富”不仅仅强调心理导向作用在这种财富观中的地位,更强调财富的特征是多元化的。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是否存在物质内容,它都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财富,打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虚拟财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狭义虚拟财富和广义虚拟财富。狭义虚拟财富就是各种金融资产的总和,广义虚拟财富特指林左鸣提出的应纳入到虚拟财富范畴的新增内涵,如人力资本、信用以及声望等等,具体划分如图1所示。

(二)“广义财富”的界定

界定“广义财富”的关键是对实物财富和虚拟财富进行有效界定。目前,关于实物财富的界定是比较明确,狭义虚拟财富的界定也比较明确[19],广义虚拟财富的界定则存在较大争议,其包含了许多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公开报价的项目。实物财富的内涵包括房屋、固定资产以及高值耐耗品等,狭义虚拟财富的内涵包括现金、股票、债券、保险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广义虚拟财富的内涵包括声望、信用以及人力资本等。狭义虚拟财富主要指的是各种金融资产,它们往往还存在物质载体凭证,广义虚拟财富是各种不可见财富,它们往往没有任何的物质载体凭证,这两种财富构成了虚拟财富的内涵,这些的总和则构成了“广义财富”的全部内涵。“广义财富”的内涵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充的,不会只局限于这些概念。

(三)实物财富与虚拟财富区别、联系与相互转化

虚拟财富是一种潜在的财富,它的增加有利于在未来加快实物财富的流入,对财富预期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实物财富是虚拟财富某种程度上的反映,体现出现阶段虚拟财富的存量[20]。当然,这种反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物财富和虚拟财富在特征和效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实物财富有着十分显著的物质内容,而虚拟财富则并不存在物质内容。虚拟财富的存在基础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是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或是某种社会经济联系。基于权利义务关系的狭义虚拟财富可能还存在纸质版或电子版的凭证,而基于某种社会经济联系的广义虚拟财富则根本不存在任何凭证,它的独立性远强于前者,与实物财富联系非常弱,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21]。在效用对象上,实物财富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虚拟财富主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有些时候同一事物可能会存在双重的满足效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以其主要效果作为划分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实物财富可与虚拟财富进行相互转化[22]。实物财富具有较差的流动性和变现力,而虚拟财富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变现力,甚至可以直接获得现金的流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依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非转换时期,两者之间也存在激励效应,刺激双方共同增长,推动财富总量的增加。

四、“广义财富”测算方法的探索

(一)虚拟财富的测算方法

虚拟财富由广义虚拟财富和狭义虚拟财富构成。

狭义虚拟财富(nVF)包括现金、存款、证券、保险以及债券等。这些项目货币化计量简单,均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得到公允报价,进行有效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