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发展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54

品牌发展理念篇1

关键词 依恋理论,品牌依恋,品牌态度,品牌关系,品牌承诺。

分类号 B849;C939

无论对学术界还是企业界而言,品牌忠诚都是对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但是,获得持续的品牌忠诚已经变得日益困难。虽然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品牌忠诚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品牌关系及其建立过程的实证研究却一直比较匮乏。实际上,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会经历由弱至强的不同层级及强度的变化过程(见图1)。在最底层,消费者没有明确的品牌购买行为,也缺乏对再次购买的承诺。这一层面的行为只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喜欢乃至偏爱。在较高的层面上,消费者购买品牌,甚至会重复购买。这一层面的行为体现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承诺。在更高的层面上,消费者不仅重购品牌,更渴望与品牌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并由此表现出一些较为强烈的行为反应。例如,积极宣传品牌、牺牲个人资源(包括溢价)购买品牌甚至当品牌缺货时暂缓购买等。从营销学角度看,这种更高层面的行为体现了消费者乐于对品牌关系进行投资(如投入货币、时间与个人的信誉等),这一阶段是企业品牌关系管理期望的终极目的。由于这些行为层次的存在,品牌管理者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推进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强度层级,以形成强势品牌资产。遗憾的是,对影响强势品牌关系潜在因素的研究还很少见,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尽管传统的态度模型主要聚焦于解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并不能充分地解释企业关注的具有潜在利益的各种行为层次。因此,无论对于学术界还是企业界而言,都呼唤一种新的理论来更好地解析这种现象。

伴随关系营销理论的发展,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的依恋理论作为解构人际关系特征和形成过程的手段,正日益受到营销学者的关注。依恋理论的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Bowlbv曾指出,依恋是“人类行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摇篮到坟墓”。依恋理论作为关注和研究亲密关系(closerelationship)的理论架构,可以解释与某种关系承诺相关的较高层级的行为,而关系营销者的重要目标就是构筑企业(品牌)与消费者心理上的联系。因而,两者具有一致性。通过将依恋理论引入营销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形成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市场营销者寻求的强势的和密切的品牌关系类型。现有研究也表明,让消费者形成强烈的品牌依恋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顶点和品牌资产形成的基础。因此,依恋理论可以为关系营销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

与心理学中对依恋理论的丰富研究相比,品牌依恋还是一个较新的营销学概念。park、macinnis和priester认为,品牌依恋是一个基于关系过程的构念,是联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它可以更好地解释以关系为中心的营销交换活动所衍生的较高层级的特定消费行为。

鉴于品牌依恋理论的重要性,有必要深入发掘心理学、营销学中有关依恋理论的研究文献,明晰品牌依恋的理论渊源、概念架构、形成机理以及相关行为结果,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研究尤其是推进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交叉创新提供新鲜的视角和有益的启示。

1 品牌依恋的理论渊源

品牌依恋概念的提出源于3种重要理论:一是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theory),二是营销学中的品牌关系(brandrelationship)理论,三是自我一致性(self-congruity)理论。

1.1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心理学家Bowlby及ainsworth在母婴关系领域完成的。Bowlby认为,依恋是个人(主要是婴儿)与特定对象(母亲或照料者)之间一种充满情感的独特的纽带关系。建立于婴儿期的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持续在个人毕生的成长历程中,并且这种关系会延展到成人阶段的恋爱关系、亲密关系和友谊关系。ainsworth基于对母婴互动概念的梳理,加上从中得出的交往图式,提出婴儿发展具有3种依恋型态(attachmentstyles):安全型(secure)、焦虑一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和逃避型(avoidant);并指出这些型态一旦形成,会影响婴儿未来的关系期望与行为表现。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人对他人(如,婴儿、母亲、亲密伙伴等)的依恋,但是相关研究表明,依恋也可以拓展到人际关系以外的情境。1989年,美国营销学者Schultz在辛辛那提大学完成了题为《个人一所有物依恋的实证研究》(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person-materialpossessionattachment)的博士论文,标志着依恋理论从心理学领域进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之中。其后,许多营销学研究都表明,消费者不仅会对所有物产生依恋,而且会对地点㈣、产品㈣、品牌以及其他特定类型或者喜欢的对象形成依恋。依恋理论研究逐步实现了从人际关系情境向营销关系情境的转移。图2描述了依恋理论的主要研究议题从心理学向营销学领域演进的路径。

1.2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

品牌关系理论是关系营销在产品和品牌层面的运用,是品牌理论研究的新领域。Blaekston率先提出了品牌关系这一概念,并认为“品牌关系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与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双向互动”。这一新概念将品牌关系类比成人际关系,认为品牌也会像人一样对消费者产生态度和行为。Foumier也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为人际关系,并提出了15种消费者-品牌关系的类型。尽管她采用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承诺(commitment)、爱与激情(loveandpassion)、自我联结(self-connection)、亲密(intimacy)、伙伴关系质量(partnerquality)和怀旧(nostalgia)等7个不同维度来描述这些关系,但她认为,依恋感(feelingofattachment)是“所有强势品牌关系的核心”。承诺的伙伴关系(committedpartnership)、私

人关系(secretaffairs)和亲密的朋友关系(bestfriendship)等体现了较高的依恋感;而强制性关系(enslavement)、计划性关系(arrangedmarriage)和便利性关系(marriageofconvenience)等则呈现了较低的依恋感。Foumier将依恋视为一种较高层级的营销构念,用以区分不同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型态。

1.3自我一致性理论

自我一致性是指消费者具有偏爱形象(image)与其自我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的特性。Sirgy指出,消费者会在自我概念与产品形象之间做一种心理比较:如果他,她认同该产品形象,就会体验到高度的自我一致性,对产品态度就更为积极,与产品的关系就更加密切。aaker也指出,消费者偏爱自我一致性的品牌,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我一致性影响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可靠证据――消费者对符合自身个性的品牌比偏离自身个性的品牌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mugge和Govers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自身个性与产品个性相吻合(即产品与消费者个性一致性程度高)的消费者比那些自身个性与产品个性不吻合(即产品与消费者个性一致性程度低)的消费者对产品具有更强烈的依恋。

2 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

2.1品牌依恋的概念内涵

品牌依恋植根于心理学中经典的依恋理论,表征着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本质。循着早期的消费者心理研究文献,对品牌依恋的概念进行历史的考察,对科学把握品牌依恋的概念内涵十分必要。

研究表明,虽然依恋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进入营销学研究领地,但消费心理领域早期的依恋研究与Bowlby等人关于依恋本质的认识略有不同。较早研究依恋理论的营销学者Schultz、Kleine和Kerman从哲学层面对依恋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概括,指出自我和所有物(possessions)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恋,所有物用来界定自我边界和满足控制环境需要,所有物是自我发展的符号和自我的外部延伸,因此,依恋整合了社会结构和自我过程。基于此,Schultz等学者将依恋定义为:依恋是所有物具有的多维特性,反映所有物在多大程度上将自我和特定物品整合起来,依恋具有整合(integration)、个性(individuation)和时间取向(temporalorientation)3个维度。Ball和tasaki在《消费者行为中依恋的作用与测量》一文中认为,依恋是消费者利用占有的、期望占有的或曾经占有的消费对象来支撑其自我概念的程度。可见,营销学中早期的依恋定义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自我概念理论,将依恋视为表征个体用以发展和维护自我认知结构的程度。

营销学者早期提出的依恋定义与心理学中依恋定义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营销学者对依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际上,这种定义上的差异源于心理学和营销学的学科差异,对依恋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学者们的观点还是基本一致的。尽管Schultz等学者从社会认知及自我概念角度定义依恋,但也指出,依恋在本质上不是消费者个人或消费对象所具有的特性,而是两者的交叉(intersection)或联合(jointing)。这种将依恋本质视为一种“交叉或联合”的观点与心理学中一贯将依恋定义为“个人与特定对象之间富有情感的纽带关系”是类似的。相比之下,thomson,macinnis和park对品牌依恋的认识更为贴近心理学中的依恋本义。他们将依恋定义为:个人与品牌之间一种富有情感的独特纽带关系。他们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与人际之间的依恋具有相似之处。与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依恋能预知某个人对他人的承诺、投资和付出一样,品牌依恋也能预知消费者对品牌的承诺和为获得品牌乐于付出货币(如溢价购买)等特定消费行为。在这一类比基础上,thomson,macinnis和park通过实证研究将品牌依恋区分为3个维度:感情(affection)、热情(passion)和关联(connection),并形成了专门用于测量消费者品牌情感依恋的量表。美国盖洛普(Gallup)公司的mcewen提出了类似的定义,认为品牌依恋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的一种总体性情感联系,包括信心(confidence)、诚实(integrity)、自豪(pride)和热情(passion)4个维度,这些维度由下至上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信心和诚实位于金字塔的底层,反映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质量及其承诺持有的信念;自豪和热情位于金字塔的顶层,是更重要的层面,是形成真正的品牌关系的关键所在。

法国学者对品牌依恋理论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Critau认为品牌依恋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和依赖。Heilbrurm提出,品牌依恋还可以描述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情感关系的不同方面,比如关系持久、价值观升华、身份表达等,具体包括6个构面:享乐、认知、交往、怀旧、自我表达和关系持久。Lacoeuilhe则强调了品牌依恋形成的心理过程,认为它是对产品属性的一种整体反映,不能分割;一旦品牌依恋中断,就会产生对品牌的一系列心理疏远。品牌依恋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态度,表现为心理贴近并导向一种持久关系。

thach和olsen将品牌依恋定义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的形成源于品牌形象,而品牌形象是建构在消费者对品牌感知的基础上的,而非对产品属性的描述。消费者常常将人类的个性赋予给品牌。例如,消费者可能认为某一个品牌是有趣的、傲慢的、忧郁的、沉静的或是冒险的。通过将人类的特质赋予到品牌上,消费者就会像和他人交往一样与品牌形成个性化关系。特定要素:(1)品牌和消费者自身之间的关联程度(brand-selfconnectedness);(2)联结消费者与品牌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纽带,其强度能够决定消费者是否乐于将经“头脑加工”的资源(processingresource)分配给该品牌。该研究指出,品牌接触伴生的个性化经历和自传体记忆会激发丰富的认知图式,并使品牌与自我中的个性化要素关联起来。当品牌与自我相关联时,这种情感就成为一种“热切的情感(hotaffect)”,它会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渴望,以及得到的满足、不能得到的沮丧、可能失去的悲伤,并期望再次得到它。

从上述品牌依恋的定义来看,学术界对品牌依恋概念的认识尚存在一定分歧,主要表现是对品牌依恋的本质及成分的认识还没有达成一致(见表1)。品牌依恋究竟是一个仅涉及情感的单维度概念,还是包容认知、情感和意向等多种成分的多维度概念呢?Lacoeuilhe通过对法语文献中3种测量品牌依恋量表的相关特性的比较研究,指出品牌依恋是一个单维的情感性概念,并开发了包含6个题项的品

牌依恋测量量表。但是,该研究聚焦法国文化情境,且仅针对3种品牌依恋测量量表进行研究,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尚需探讨。而且,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都强调品牌依恋蕴含情感成分,但多数学者认为品牌依恋是一个多维概念。如,Heilbrunn将品牌依恋区分为享乐、认知、交往、怀旧、自我表达和关系持久6个构面,其中除了“享乐”和“怀旧情结”涉及情感成分外,其他构面已蕴含认知、意向(如“关系持久”构面)成分。

2.2品牌依恋与其他概念关系辨析

(1)品牌依恋与品牌态度。虽然对某一品牌存在依恋的消费者可能会对这个品牌具有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也常常反映在强烈的品牌依恋之中,但品牌依恋和品牌态度在架构上还是不同的。首先,强烈的品牌依恋往往是建立在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基础上的,并且随着时间而发展。这种互动促进了品牌内涵的形成,并激发了对品牌的强烈情感。而品牌态度体现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这种评价即便与品牌没有任何互动也能形成。因而,消费者即便没有任何品牌体验,也可以对某一品牌形成积极的态度。第二,消费者能对为数众多的或在生活中不处于核心或重要位置的品牌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是,能让消费者产生情感依恋、并且对他们具有深远意义的品牌却很少。消费者更乐于将经过“头脑加工”的资源分配给强烈依恋的品牌,当与该品牌有关的内在或外在线索出现时,与品牌相关的思绪和情感就会自发唤起。第三,强烈的品牌依恋与联结自我与品牌的一系列丰富的图式和情感记忆相伴而生,而积极的品牌态度与自我一品牌关联和自我概念没有必然联系。第四,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的消费者也会表现出寻求亲近和分离悲伤等特定的行为,而积极的品牌态度却不具有这些行为表现。最后,对品牌形成强烈依恋的消费者往往会承诺与品牌维系关系,而积极的品牌态度却未必具有这方面特性。例如,当更具诱惑力的竞争品牌出现时,仅由于对某一品牌具有积极的态度就对它保持忠诚或愿意溢价购买是异常的;相反,消费者可能会放弃购买持有积极态度的品牌,而转向购买等价的具有期望特色的竞争品牌。

(2)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brandlove)的概念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在Carroll和ahuvia对品牌至爱的定义中品牌依恋也是一个核心概念。不可否认,品牌至爱的大多数原始特性(如,信任、同情、诚实、友谊)也是强烈的品牌依恋的表现形式。然而,品牌依恋与品牌至爱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爱是一种描述依恋纽带(attachmentbond)的情感,而不是依恋纽带本身。因此,虽然人们会对依恋对象(包括品牌)产生爱慕的感觉,但依恋并非仅仅包含喜爱这样一种感情。对于爱这一架构也可以从关系方面来考量。例如,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类型的爱来描述关系,如友爱(friendshiplove)、亲情(familiallove)、母爱(maternallove)等。虽然爱可能包括很多类型,但如果将依恋视为消费者与品牌形成的强烈的自我一品牌关联以及由此自发产生的思想和感情,那么依恋与亲情、友爱和母爱等爱的类型相比,在构成维度上是不同的。

(3)品牌依恋与品牌承诺。尽管品牌依恋和品牌承诺在架构上也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品牌承诺和品牌依恋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一,二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品牌依恋主要源自对人和物的依恋理论,反映出消费者行为特别是品牌忠诚形成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日益重要。品牌承诺依据的是忠诚理论和承诺理论,比品牌依恋更早地进入营销领域。第二,从定义上看,品牌依恋可以描述为联结消费者自我与品牌的认知和情感纽带的强度。承诺的概念虽然可以多种方式来定义,但在营销情境中,承诺主要被定义为消费者将来与企业(品牌)保持关系的意向。park等学者将承诺明确定义为对将来保持某种关系的一种潜在的或者明确的许诺。因此,品牌依恋强调关系的强度,而品牌承诺更注重关系的持久性,品牌承诺是品牌依恋的一种结果。第三,对市场营销者而言,品牌依恋比品牌承诺更有实践价值。品牌承诺可能是建立在品牌依恋的基础上,也可能是由中断关系的成本等因素所驱动的。例如,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承诺,或许只是由于缺乏选择其他品牌的机会或者断绝这种关系的成本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承诺就不是由品牌依恋所驱动的。而且,强烈的品牌依恋可以预知保持某种关系的许诺,并使这种许诺转化为建立令人满意的长期关系(包括与品牌资产相关的较高层级的行为方式)的情感能量(emotionalenergy)。

(4)品牌依恋与品牌涉入。品牌依恋在概念上也不同于品牌涉入(brandinvolvement),涉入蕴含于依恋之中,依恋于品牌的消费者其涉入程度会更高。但是,品牌依恋并非品牌涉入的充要条件,对于很低或没有依恋程度的品牌消费者也能涉入其中。此外,品牌依恋明显与情感领域相关,而涉入这一概念已被证实更涉足于认知领域。

3 品牌依恋的形成机理

依恋理论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之后,营销学者对消费者依恋的形成机理非常关注。Belk认为,“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对消费者对所有物依恋的内涵有所认识,就不要期望能够理解消费者行为。”Schultz等学者也指出:“勿庸置疑,消费者对所拥有的消费对象具有或强或弱的依恋。但是,依恋是什么,依恋从哪里来还不完全清楚。”

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表明:(1)依恋的形成并非是消费者深思熟虑的结果。消费者依恋的出现与消费经历有关,这种经历对消费者的个性化自我和公众性自我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这也反映在消费者对所依恋的东西的保存和收藏等习惯中,对这样的东西他们会有意识的保存一段时间,甚至永久珍藏。(2)依恋具有一种自我表达功能。自我表达是人们的自我展露或在内心的自我映射和自我欣赏。消费者会将强烈依恋的物品(如体育比赛的战利品)向别人炫耀,或私下欣赏(如把相片保存在抽屉里,想起时容易看到)。(3)依恋的强弱与消费对象提供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价值大小相关。较强的依恋可能与喜好感相关,而较弱的依恋则可能与厌恶感或中立的感情有关。较弱的依恋或是由于东西本身只具有功能性价值(完全不涉及强烈喜好与不喜好的感情),或是由于东西与消费者逝去的自我和负面评价的消费经历有关。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首次将消费者依恋与消费者自我理论联系起来,并指出消费者依恋具有自发和情感的特性,为后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与对品牌依恋概念的认识相类似,营销学界对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也从两条理论路线展开:贴近心理学理论和整合心理学与营销学理论。

mugge、Schifferstein和Sehoormans在设计心理学领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了大学生对骑乘的自行车进行精力投资(energyinvestment)(即为使自己的自

行车外观与众不同而付出的精力及成本),以及自我表达和产品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精力投资对自我表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表达对产品依恋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研究指出,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的精力投资,使产品个性化;个性化过程的结果是消费者获得了一个更具人格化的产品,满足了自我表达的需要,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向别人展示自我;自我表达又会对产品依恋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借鉴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thomson提出了消费者对名人品牌(celebritybrand)依恋的a-R-C模型(见图3)。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自主(autonomy)、关联(relatedness)和发展能力(competence)的需要,人们就会对它形成较强的依恋。自主是指个人要感觉其行动是自我选择的、自我控制的;关联是指个人要感知与他人具有一种亲密感;发展能力是指个人天生具有的并贯穿一生的寻求完成、实现和挑战自身行动的倾向。自主、关联和发展能力都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与人类大多数需要不同的是,它们是普遍的、与生俱来的和持久的。thomson的实证研究发现,自主和关联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名人品牌的依恋强度,而发展能力需要的满足程度则对其没有显著影响。

park、macinnis和priester则在借鉴Schultz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整合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视角解释品牌依恋的形成过程。该研究认为,某种消费对象之所以能与消费者自我相关,是因为它融为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从动机资源(motivationalresource)视角来看,当某种关系形成时,人们就会为关系伙伴提供社会、知识、物质等“资源”。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种认知资源重组,关系伙伴的资源似乎变成了人们自己的资源。通过资源和自我与他人相联系,关系伙伴的观点和身份也与人们的自身联系起来。从品牌个性理论来看,品牌也能像人一样,提供营销者所赋予的很多资源来帮助消费者实现期望的目标。当消费者感到品牌提供了他们需要的功能性价值时,就会认为品牌对他们具有个性化的意义和作用。该研究指出,有3种类型的资源与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形成特别相关:享乐性(hedonic)资源、象征性(symbolic)资源和功能性(functional)资源。具体地说,当品牌提供享乐性资源时,消费者就会认为品牌具有个性化意义并与自身相关,这时品牌就可以通过提供感官、享受或审美等情趣等来满足消费者自我的需要。品牌也可以提供象征性资源而使之与消费者自我相关联,达到丰富消费者自我表达功能的目的。当品牌提供功能性资源并使之与消费者自我相关时,会促进消费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期望目标的实现。不仅如此,满足、丰富和实现自我3种路径并非互斥,它们之间的组合也可以让消费者形成较强的品牌依恋;而且,组合的路径数量越多,每种路径的表现越强,品牌依恋的强度也越高。基于上述分析,park等学者提出了系统的品牌依恋概念模型(见图4)。

从已有对品牌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看,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对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依恋对象成为消费者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时,它就与消费者自身关联起来。消费者会对满足自我(体验性消费)、实现自我(功能性消费)和丰富自我(象征性消费)需要的品牌产生依恋。但是,并非所有的品牌都能满足与消费者自我关联的需要。仅仅当某个品牌与自我建立了一种较强的联系时,依恋才会形成。当建立了最强烈的联结时,品牌就成为消费者自我的一种延伸。

4 品牌依恋的行为结果

大量心理学研究为依恋与各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持。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已经识别出与依恋相关的4种独特的行为方式:(1)寻求亲近(proximityseeking);(2)“安全基地”行为(secure-basebehavior);(3)“避风港”行为(safehaven);(4)分离悲伤(separationdistress)。在借鉴Hazan和Shaver的多维依恋量表基础上,thomson,macinnis和park对品牌依恋量表的幅合效度进行检验,发现品牌依恋同样具有上述4种行为特性。通过对母婴依恋相关的行为方式特别是聚焦于分离悲伤,依恋文献中提出了普适化的依恋与行为关系模式。具体来说,人们会采取“超活化依恋策略(hyperactivatingattachmentstrategy)”来回避与依恋对象分别带来的伤害,形成自我防御性动机,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威胁信号提高警惕性。park等学者指出,与心理学中人际依恋产生的行为相似,在营销情境中,消费者对品牌的强烈依恋同样会产生一些相关的行为后果。当品牌与消费者自我显著关联时,依恋就会产生各种强烈的行为,并通过产品线及品牌延伸实现企业的有效增长,提升品牌资产,形成竞争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对他人依恋程度很高时,人们会甘愿做出牺牲和个人投资来维系关系。在营销情境中,消费者乐于付出自身资源而与品牌维系关系作为品牌依恋程度的重要指标已得到实证支持。由于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层级形式,当消费者对品牌具有多种行为反应时,品牌依恋程度与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会构成一种层级。基于此,乐于为获得品牌而付出个人资源就构成了这种层级结构中依恋程度与行为关联的基础。

在营销情境中,个人的资源付出包括2个方面:一是消费者乐于付出自我形象资源来得到品牌。自我形象资源是指人们会爱惜与自我有关的心理资源,它与他人对自我形象的评价有关,包括自豪和自尊。二是消费者乐于付出可自由支配的资源,包括货币、时间和精力等。时间和精力付出包括:当品牌缺货时暂缓购买、广泛收集品牌信息、加入品牌社区、给品牌提出建议等。货币付出指愿意溢价购买品牌。一般来说,消费者愿意为得到品牌付出或花费的个人资源越多,他们对品牌的依恋程度越高。特别是当依恋程度很高时,消费者会认为品牌是自我的一种延伸。消费者会像自身受到威胁时一样,对诋毁品牌的行为作出回应和解释。他们愿意为品牌代言,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其自我形象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由于强烈的品牌依恋会伴随品牌与自我关联的自动产生,这些消费者的品牌防卫行为常常是不由自主的、甚至是不计成本的,时间、货币、精力等个人资源的付出也是自发的。表2描述了品牌依恋程度、个人资源付出以及各种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5 品牌依恋的相关研究方向

近年来,学术界对品牌忠诚形成过程中的品牌情感因素颇为重视。品牌依恋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品牌情感因素研究的新视角,已经引起营销学界的日益关注。美国著名营销学者BagoZzi指出:“依恋是一个充满希望、值得研究的

重要课题。”通过对心理学理论和营销学相关理论的整合,营销学界在品牌依恋理论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纵观这些研究,还显得不够系统,存在着概念架构不够统一、理论内涵和外延挖掘不够深入、研究视角单一等突出的缺陷。为此,需要关注品牌依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对品牌依恋理论的深入研究。

(1)科学界定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品牌依恋的概念定义尚不统一。学者们对品牌依恋蕴含情感性成分持有比较一致的意见,thach和olsen、Heibrurm等学者认为品牌依恋就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Lacoeuilhe则指出品牌依恋是一个只涉及情感成分的单维概念。那么,品牌依恋仅仅是一个涉及情感成分的概念,还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向等多种成分的概念?事实上,营销学者在早期的依恋定义中,就将依恋视为表征个体用以发展和维护自我认知结构的程度,特别强调社会认知因素及自我概念在所有物依恋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品牌依恋思维概念架构中除了情感性成分之外,至少还应包含认知的成分。park等学者关于品牌依恋概念架构的认识也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进一步看,Lacoeuilhe认为品牌依恋“表现为(消费者与品牌的)心理贴近并导向一种持久关系。”依恋理论的开创者Bowlby则明确指出依恋最重要的特性就在于“强烈的动机和行为倾向性。”由此可见,品牌依恋概念架构中也应蕴含意向的成分。就上述分析可以推断,品牌依恋不仅仅是一个涉及情感成分的单维概念,而是包容认知、情感和意向3种成分的多维概念。从现有研究来看,虽然许多研究指出品牌依恋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但问题在于,这些研究并没有从认知、情感、意向3种成分整合的视角对品牌依恋的概念架构进行系统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除Critau和park等学者试图从认知和情感成分整合的视角研究品牌依恋的多维构面外,其他研究基本上是将品牌依恋视为只包含情感成分的多维概念,并从对人类情感分类的角度来研究品牌依恋的构面。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对现有品牌依恋文献特别是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进行细致考察,从整合认知、情感和意向成分的视角进一步探查品牌依恋的多维架构。此外,对与品牌依恋有关的营销概念,如品牌至爱、品牌态度、品牌承诺、自我延伸等也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有效区分。

(2)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在现有消费行为文献中,关于品牌依恋的测量量表主要有:Ball和tasaki开发的9个题项的单维量表、Sivadas和Venkatesh开发的4个题项的单维量表和thomson、maclnnis和park开发的9个题项的三维量表。这些量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由于未从认知、情感和意向成分整合的视角界定品牌依恋的构面,这些量表中的题项尚没有完全涵盖品牌依恋概念蕴含的各种成分,因此,这些量表能否准确测度出消费者的品牌依恋程度值得置疑。具体地说,Ball和tasaki的量表既涉及了对消费者品牌认知的测量,也有对品牌情感的测量;但是,缺少对品牌消费意向的测量。Sivadas和Venkatesh的量表和thomson、maclnnis和park的量表着重测量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而缺乏对这种关系的认知特性的测量。二是现有的品牌依恋量表均立足于西方文化背景,东西方消费者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其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些量表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消费者值得探究。由此可见,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由于“依恋”是品牌依恋的上位概念且已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学研究,未来研究可从国外心理学文献中已有的依恋量表的开发过程中吸取经验,开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依恋测量工具。李同归和加藤和生针对国外广泛应用的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采用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了本土化修订与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该成果可为未来研究开发本土化的品牌依恋量表提供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虽然借鉴人际关系理论研究品牌关系是品牌关系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式;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内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法国营销学者对品牌依恋理论的聚焦,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法国文化中浪漫、热情的特质。在中国儒家文化主导的文化背景中,品牌依恋的概念内涵与法国等西方国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aggarwal从关系基础的视角出发,针对美国文化情境提出品牌关系包括交易关系和社交关系。周志民在对中国人际关系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际关系型态可以从关系过程和关系资源角度来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品牌关系型态区分为既有工具关系、交往工具关系、既有情感关系和交往情感关系4种类型。可见,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关系”比西方国家要复杂得多。西方人更多的是依据与品牌之间的交互来形成关系,而中国人更容易受到既定关系的影响,原因在于西方人崇尚自由和独立,常常根据个人判断来选择品牌;而中国人比较依赖,常常根据与品牌已有的关系来选择品牌。未来研究需要对东西方人际关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发掘中国人际关系的深刻内涵,为本土化品牌依恋量表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3)深入发掘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由于依恋概念与自我的相关性,现有关于品牌依恋成因的研究中,均注意到了消费者自我概念对品牌依恋形成的重要影响。然而,对于品牌依恋形成的具体影响因素,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持有单前因观点的学者认为,品牌(产品)与消费者自我的一致性(相关性)程度对品牌依恋程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是,mugge等学者在一项纵向研究中发现,消费者的自我表达、回忆(memory)和愉悦(pleasure)对产品依恋具有显著影响,而群体归属感(groupaffiliation)对产品依恋没有显著影响。thomson的研究则表明,消费者自主和关联需要的满足程度对品牌依恋具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品牌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可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而且,在以往对于品牌依恋前因的研究中,有2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thomson研究中的“关联”和mugge等学者研究中的“群体归属感”2个前因变量在概念定义上十分接近,都指个人具有与他人或群体联系、参与其中和归属的需要,但是研究结论却截然不同。二是在Schultz等学者的研究中,将自我表达视为依恋的一种结果,而非前因。这与mugge等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矛盾的。对于上述问题,需要未来研究结合心理学和营销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决策过程,深入挖掘品牌依恋形成的心理根源,识别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品牌关系和品牌资产的理论内涵,对于企业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

品牌忠诚计划也具有重要价值。

(4)进行品牌依恋的相关比较和跟踪研究。依恋理论研究起源于对母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后来扩展到成人关系和其他情境的研究中。近年来,西方学者对儿童的消费行为比较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孩提时期就会与品牌建立关系,这种关系会纵贯一生,并影响其消费行为。Kleine和Baker也指出,年龄、生命周期阶段和性别的差异可能会对所占有物的依恋带来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消费者的品牌依恋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是有意义的。同样,对一个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消费者的品牌依恋行为进行纵向研究对理解品牌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具有重要价值。以往品牌依恋研究还发现,品牌依恋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产品类别特点,与功能性产品品牌而言,消费者更容易对带有表达和符号意义的品牌产生依恋。因而,应考虑对从属不同产品类别的消费者品牌依恋程度进行研究。网络营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现实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品牌依恋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方向。

品牌发展理念篇2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理念识别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学习型城市品牌本质上是教育品牌的发展,广大市民是教育服务对象,主要教育目的是提升市民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与创新,要求整合教育资源,以创新性的学习项目为突破口,以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来开展个性化服务。①同时,学习型城市品牌又是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学习文化来塑造城市品牌文化个性,是城市品牌软实力形成的重要路径。因此,学习型城市品牌较之教育品牌和城市品牌,具有独立的识别功能。学习型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是以学习型城市品牌识别标志为中心,由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组成。其中,理念识别是灵魂,是形象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统领后两者。

1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建设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1.1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建设的意义

形象识别系统是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的最有效方法。②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终身教育理念,又要体现地域城市的文化个性。③

1.2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的主要内容

(1)品牌核心理念: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④

(2)品牌服务理念:教育就在身边,学在身边。

(3)品牌推广理念: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4)学习终端传播理念:打造连锁式终端服务概念。

(5)业务项目推广理念:让市民在商店里考试,在闹市中学习,在超市购买教育产品;促进终身学习的服务新窗口:为市民带来放心、实惠的高品质网络教育;创新数字化教育便民新模式:“教育超市和学习、考试一条龙服务”。

2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的载体

品牌理念系统载体:丰富多样的品牌理念载体是理念传播和确立的重要的路径。⑤

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出要建设“一核双网”为主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品牌的传播应当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任务密切结合,将品牌理念识别系统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项载体成体系地得以体现。

一是网络数字化学习门户网站树立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目前“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平台是承载广州学习型城市数字化学习的重要阵地,是学习型城市品牌学习的集中展示窗口,是与学习者沟通交流的常规渠道。可通过网站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以激发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学习型城市氛围。

二是通过承担学习型城市建设任务的办学系统及学习终端传播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依托正在完善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和覆盖广州地区的“广州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学习终端组织实施,并提供教育服务的输送和共享,从而构建学习型城市的“双网”。这个“双网”也是传播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的主要载体,在建设双网的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学习型城市品牌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如在开展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体现学习型城市统一的品牌理念。目前,正在建设的24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均统一了品牌理念识别标准和形象,以期形成品牌传播和建立的效用。

三是注重通过新学习文化建设体现学习城市品牌理念。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是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新学习文化的形成,主要内涵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学习者为本、以能力发展和创新为重点,强调组织学习的发展、多种学习形态并存且都受重视、各种文化相互连结和融合、网络学习成为重要学习方式等。学习文化作为教育文化的表征,往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教育水平和发展动力,是城市品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终身学习理念同样应该体现城市品牌个性。新学习文化建设要充分运用城市个性文化。新学习文化建设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提炼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个性特质,并将体现城市特性的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等文化成为学习资源。二是选取文化教育的杰出代表作为代言人群体,成为品牌文化人格化的联想载体,增加市民自豪感和城市记忆效果。三是塑造体现新时代特色优势。如数字化学习环境、针对细分群体的特色学习项目、教育会展等。

3广州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识别系统的应用、推广

(1)统筹品牌理念推广: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齐抓共推,规范管理的品牌理念推广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开展品牌理念推广。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政府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及各类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需要得到公共媒介的广泛支持。政府应将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宣传纳入广州城市品牌宣传之中,承担学习型城市品牌宣传的协调组织职能,以理念宣传、项目推介等为抓手,协助各级各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组织单位,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尤其是新媒体资源(如网络、官方微博、手机短信等)都是开展品牌传播的有效方式,是与广大社会学习者直接、快速、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政府统筹和公共媒体资源的广泛利用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宣传,形成宣传声势,让学习型城市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2)强化品牌理念规范运行:规范品牌应用,是形成强势品牌并将品牌深入人心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型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吸收企业品牌应用推广的管理经验,建立品牌推广应用规范和标准,成立学习型城市品牌委员会,严格品牌识别系统在推广应用中的管理,凡与社会学习者的任何宣传和服务体验接触点都要遵循视觉识别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学习体验终端,包括学习网站和实体的学习中心,以维护品牌的权威性和高品质服务,塑造长期性宣传阵地。

注释

①刘鑫军.高职院校品牌文化SiS设计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63-67.

②赵敏.特色学校的理念系统建设[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4):31-32.

③CiS战略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9-91.

品牌发展理念篇3

关键词: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brandofpanChangSha-ZhuZhou-Xiangtanundertheperspectiveof“twotype”

tangYuegong

(Changsha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3)

abstract:panChangSha-ZhuZhou-Xiangtanregionhasrichnaturalandculturaltourismresources.Butthecoreoftourismresourcesthroughouttheregionisbasicallypunctatedistribution,duetoagglomerationdegreeoftourismresourcesisnothigh,thelackofimplementationoftheadvantagesoftourismbranddevelopmentandbrandstrategyoftourismplanning,effectofindustrialclusterandthewell-knownbrandisdifficulttoeffectivelyplay.therefore,continuousminingandrefiningtheregionalbrandcorevalue,explorethecountermeasuresandtoenhanceregionaltourismbrandbuildingtypetwo"undertheangleofview,realizethedomainleadingbrandandsecondarybrandcollaborativedevelopment,enhanceregionalbrandidentityandcorevalue,helptransformtopromoteHunantourismresourcesintheprovincetoprovincebyindustry.

Keywords:panChangSha-ZhuZhou-XiangtantourismbrandCollaborativedevelopment

长沙、株洲、湘潭(以下简称“长株潭”)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也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泛“长株潭”则是以三城市为核心区域,湘江为纵轴,1.5小时车程为半径,包括衡阳、娄底、益阳、常德、岳阳等沿江城市群(以下简称3+5城市群)。泛“长株潭”及附近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基础设施良好,尤以张家界、韶山、南岳等地为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但纵观域内核心旅游资源基本呈点状分布,如南岳位列湘南、韶山地处湘中、张家界偏隅湘西等,由于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不高,缺乏优势旅游品牌培育与旅游品牌战略的规划实施,产业集群与知名品牌的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不断挖掘和提炼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探索“两型”视角下区域旅游品牌建设与提升对策,实现域内主导品牌与次要品牌协同发展,增强区域品牌认同感及核心价值,有助于引领和推进湖南旅游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泛“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的划分及品牌发展现状

“经济圈”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区域经济名词,主要是指从区域的经济条件、自然资源及宏观管理出发,由此构成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地区产业配置圈。“经济圈”理论则是指内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的区域,与外部有明确的组织和地域的大都会区或大城市群。如我国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等;国际上如美国的五大湖、大洛杉矶、大纽约三大都会区等。但随着这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推进,随后这一理论也被引入到较小地域的某些优势产业,突出表现在某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基于以上认识,将“经济圈”有关理论移植到旅游业,不难对旅游经济区的概念做出以下厘定:为了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以核心旅游资源为基础,构建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旅游协作区,形成优势旅游产业集群。

沿用以上观点,以核心旅游资源和中心城市为基础进行归类整合,可将泛“长株潭”旅游区划分为“长株潭”、大湘南、环洞庭三大区以及比邻的以张家界为核心的大湘西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域内旅游品牌概念进行梳理归类(参见表1)。

(一)“长株潭”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长株潭”是指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湘潭、株洲的城市群。该旅游区既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泛“长株潭”地区的旅游集散地,逐步形成了三大旅游品牌概念。长沙主推“山水洲城”的旅游名片,着力塑造“历史名城――文化旅游”的旅游品牌;株洲则以炎帝陵寝遗址为推手,打造“炎帝文明――寻根旅游”的旅游品牌;湘潭以韶山故里为核心资源,倾力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的旅游品牌。但以上品牌概念的塑造还存在泛化倾向,有必要对其不断加以整合提升,逐步凝炼成主导旅游品牌。

(二)“大湘南”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大湘南”是指以衡阳为中心,包括郴州、衡阳、永州以及娄底、邵阳部分地区所在旅游区域。“大湘南”水系比较发达,地质构造复杂独特,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了南岳宗教旅游、琅山地质旅游、东江湖亲水旅游、九嶷山舜文化旅游等品牌概念。但这些品牌还存在内涵分散单一、核心概念或主导品牌有待提炼整合等问题,目前尚缺少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核心旅游品牌。

(三)“环洞庭”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环洞庭”以岳阳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所在的旅游地区。该区域逐步形成了岳阳楼――君山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东洞庭湿地生态休闲区和桃花江竹海旅游区等省内外知名景点,但该区域仍然存在品牌概念分散、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核心旅游品牌概念急需凝炼、主导旅游品牌与副品牌如何协同发展等问题。

(四)“大湘西”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大湘西”是以张家界为核心,包括张家界、怀化、湘西州所在的旅游区域。此处是湖南最负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武陵源是世界自然资源遗产地,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遗址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性城堡,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湘西”还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优势明显。大湘西旅游区已经形成张家界生态旅游和湘西民俗旅游知名品牌,但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着力打造区域核心旅游品牌,实现主、副品牌协同发展。

二、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的演化过程

旅游品牌是区分和识别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或旅游景区的一种特定标记,通常由某种名称、术语、图案或其他识别符号所构成。它既体现了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域的独特性,又反映了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品质等认知度和忠诚度。因此,探寻区域旅游品牌演进机理,应在考虑资源和地域独特性的前提下,整合区内相关品牌概念,凝练出主导品牌的核心概念。从泛“长株潭”地域划分和资源特征来看,其旅游主导品牌创意及确立可从以下两层面予以理定(参见表2):

(一)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识别

1.“长株潭”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长株潭”城市群拥有韶山、马王堆汉墓遗址、岳麓山――橘洲风景名胜、炎帝陵等知名旅游吸引物,旅游品牌主题内涵丰富,长沙还是“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的聚集地,发展文娱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也存在概念过多、主题不突出、区分度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归类整合相关概念,形成主品牌概念。在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独特性和知名性的前提下,鉴于韶山作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目的地以及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地位,理应构成区域旅游主品牌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主品牌,以此带动其他旅游品牌协同发展,进而做大做强区内“文化娱乐”旅游产业群。

2.“大湘南”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大湘南”旅游吸引物虽以“山”(衡山、九嶷山、琅山)和“湖”(东江湖)见长,但除南岳、琅山的品牌知名度较高外,其他品牌仅域内知名且影响力较小,难以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概念。由于区内山系、水域资源发达,加之地域又比邻粤港澳,可将“山岳”与“亲水”旅游概念整合为休闲旅游主品牌概念,将其打造成粤港澳的休闲后花园,吸引泛“珠三角”旅游者前来休闲,把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成区域核心产业集群。

3.“环洞庭”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环洞庭”主要旅游吸引物包括岳阳楼、洞庭湖、桃花源等著名景点,其中岳阳楼、洞庭湖是国内外广泛知晓的景区。域内旅游吸引物几乎均与“水”资源保持密切关联,“岳阳天下楼”和“洞庭天下水”是“名楼名湖”效应的真实写照。区域主导旅游品牌的凝练应借助这一效应,将“环洞庭”旅游打造成“亲水”特色旅游;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比邻武汉城市圈的地域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实现两区旅游资源互补,两地客源互动,把“亲水”旅游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性产业集群。

4.“大湘西”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大湘西”依据区位划分,虽未划入泛“长株潭”旅游区,但因与其比邻且拥有张家界、凤凰古城、通道侗寨等著名旅游资源,是湖南旅游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和最著名的一张名片。因此,泛“长株潭”旅游品牌的构建必须与之协同发展。“大湘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与民族风情完美结合,是现代“体验旅游”取代“观光旅游”的最佳境地。由于张家界武陵源的核心地位无可撼动,应着力打造武陵源绿色旅游主品牌,以此带动民俗旅游等其他品牌协同发展,将“生态民俗”旅游产业打造成“大湘西”的支柱性产业。

(二)泛“长株潭”旅游总品牌概念的凝炼

从以上区域旅游主品牌概念的演化过程不难发现,泛“长株潭”旅游品牌总概念可以用“山水情,湘文化”六个字加以概括。“山”主要指以张家界、南岳、琅山等为代表的名山;“水”则概指洞庭湖、东江湖、水府等知名水系或湖泊以及各地丰富的温泉资源;“情”特指湖湘大地所独有的民俗风情;“湘文化”意指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泛“长株潭”旅游总品牌概念的凝练炼和打造,有效识别了域内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既为构建主、副品牌协同发展的区域旅游品牌结构创造条件;也为区域旅游品牌与“快乐湖南,锦绣潇湘”的湖南旅游品牌协同营销打下了基础。

三、促进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和推进区域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以“红色旅游”为核心,打造文化娱乐旅游品牌及产业集群

“长株潭”城市群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决定了其必须把这一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形成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级和龙头产业。域内的故居、刘少奇故居、纪念馆等伟人故里,应紧紧围绕“红色之旅”这一主题,不断挖掘“红色”题材,加强品牌推广与营销,把“长株潭”倾力打造成国内外最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品牌地。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内(如马王堆西汉古墓遗址、炎帝陵等)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区域文化娱乐产业发达的优势,实现红色旅游品牌与文化娱乐品牌协同发展,并以红色旅游的“量”来助动文化娱乐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以“休闲旅游”为抓手,促进山地亲水旅游品牌及产业发展

现代休闲旅游取代传统观光旅游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大湘南”拥有南岳衡山、九嶷山、~山以及东江湖等丰富旅游资源,其地貌类型多样,水系发达宽广;既有交通便利,又有比邻粤港澳的地域优势,是泛“珠三角”游客休闲度假的宝地。应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休闲旅游主品牌;同时注重温泉漂流、宗教文化、地质游学等旅游副品牌的培育,从而实现主、副品牌有序、竞合、差异化的发展,把“大湘南”旅游区建成粤港澳的休闲后花园,将休闲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性产业。

(三)以“亲水旅游”品牌为推手,促进水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

“环洞庭”旅游区拥有包括洞庭湖、岳阳楼、桃花源、汨罗江等著名旅游吸引物,又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随着京广、沪昆高铁的相继通车运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日益凸显。该区域应在“水”字上做足文章,以“亲水旅游”作为区域主导旅游品牌,进一步整合“楼、湖、江、岛”等资源,借助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洞庭放歌”大型歌舞晚会、桃花源旅游节等系列节庆营销活动,吸引长三角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周边游客,扩大名湖名楼效应,倾力打造最具水文化特色的亲水旅游产业集群。

(四)以“绿色旅游”品牌为龙头,打造生态民俗旅游产业集群

生态旅游是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它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实现认识、欣赏、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旅游。大湘西旅游区包括武陵源(张家界、天子山、杨家界等)自然资源风景名胜区以及凤凰千年古城、永顺老司城遗址以及德夯苗寨、通道侗寨等民俗村落。但鉴于张家界在国内外的知名地位,应充分利用其资源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张家界的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大湘西”旅游,实现绿色旅游主品牌与民俗旅游副品牌的协同发展,从而带动和引领“大湘西”生态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注重品牌培育,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是品牌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泛“长株潭”旅游地品牌形象的构筑,应以长株潭――红色旅游、大湘西――绿色旅游、大湘南――休闲旅游和环洞庭――亲水旅游为区域品牌主导概念,着力营造“人文与自然”旅游品牌特色,不断丰富“山水情、湘文化”的总品牌概念,着力打造和营销“快乐湖南,锦绣潇湘”的总品牌。同时,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观进行创新,构建品牌创造与品牌培育为核心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不断巩固旅游品牌在游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实现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必须在有效识别旅游区域及品牌结构的前提下,不断挖掘和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促进域内主品牌与副品牌协同发展,提升品牌认同感,逐步实现区域旅游品牌营销之间有序、差异的竞合格局,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营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强势吸引力的高质量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而促进湖南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范小军.城市品牌塑造机理――成就卓越城市品牌的原理和方法[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2008.

品牌发展理念篇4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学校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学校的品牌建设。下面结合学校多年来的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校品牌建设:

策划孕育品牌

科学的品牌策划是市场竞争大潮中取胜的最大法宝和先决条件。一所学校要想打造成为品牌学校,必须要有科学的品牌策划。笔者认为,策划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设定。目标是品牌学校建设的动力和方向。品牌策划首先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品牌学校建设的目标。二是理念的确定。理念是品牌学校的灵魂。品牌学校要打造人们的教育思想、锤炼人们的教育理念。三是特色的确立。特色立校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品牌学校应该是特色学校,确定办学特色应该成为品牌策划的重要内容。

学校品牌策划一定要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个性优势,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校在打造品牌学校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规划意识,注重品牌策划和教育设计,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特色学科和特色课程建设,确立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途径。

理念决定品牌

办学理念是包含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校训、教风、学风等的复杂体,是学校对自身使命、价值、目标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自身使命、价值、目标实现方式的选择。办学理念是学校品牌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价值准绳。只有当全体师生员工都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时,学校品牌的内涵才能保持稳定性和统一性。学校品牌存在于公众口碑之中,为形成统一、清晰的品牌认知,只有将学校办学理念贯穿于品牌传播活动之中才能实现。

我校以“以人为本,为师生的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品牌建设的核心策略是“一以贯之”地秉持所确立的办学理念,即用学校愿景内化办学理念、用规章制度强化办学理念、用校本课程实践办学理念、用教育活动深化办学理念、用师生行为体现办学理念、用办学成就证实办学理念、用校园环境彰显办学理念、用学校文化涵润办学理念、用公共关系传播学校办学理念,让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共识,形成学校共同愿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质量稳定品牌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学校质量上不去,教育部门不满意、社会评价不认可、学生家长不答应。学校品牌是在学校名称和学校教育质量之间所建立的稳定的信息结构,只有稳定而统一的品牌形象,才能在学生及家长心中形成稳定的质量预期,只有当学校展示的教育质量,通过广泛、持续的办学实践,得到社会特别是学生及家长认可时,学校品牌才会具有足够的公共影响力。

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的态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立足学校实际,研究教学、思考教学,找准提升质量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围绕中、高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彰显质量在工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紧密把握教学的每个环节,向学校的管理要质量,向教师的教学要质量,向学生的学习要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树品牌。

管理造就品牌

管理是建设品牌学校的关键。学校管理要把品牌作为学校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管理团队要有一个强烈的意识:用品牌的尺度考量学校的一切工作,打造品牌,经营品牌,维护品牌。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学校品牌内涵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最基本、最直接的保障。学校要做到精细化与人性化管理相融合,将管理制度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使师生对学校有认同感,寻找到集体生活的归宿感,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建设。

我校在管理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学校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全面教育、全程管理、全员育人,要求教师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严守师德、严谨教学。学校注重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到学校的长远规划、教师成长规划,小到学生成绩档案记载、质量监测数据分析,都有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做到管理零距离、无死角、全覆盖,促进学校健康、向上发展。

特色彰显品牌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学特征,是学校品牌的标志性特征。“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品牌名校的三部曲。每所学校都是唯一的、具体的,学校的品牌建设要考虑学校的“唯一性”,注重学校的定位和特色发展。要从培养目标出发,从某种特色切入,并且把这种特色发展成为办学优势,最终成就品牌。

我校注重学校和学生的特色发展,大做“特色”文章。学校认为,品牌是在特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校高中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学校成立了全市规模最大的艺体中心,设置有为学生量身打造的美术班、体育班、音乐班、播音主持班、影视编导与表演班、书法班等,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各得其所,均能得到发展。

课程铸就品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设计,学校的办学理念只有落实在课程上,才能保障学校品牌的质量内涵。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给予学校一定的办学自,可以充分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所有追求的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课程特色,应当有自己的课程文化。

近些年来,我校围绕学校的历史传承、师生优势和地域特点思考学校的课程建设,以特色课程彰显学校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注重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艺体特色课程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同时学校成立各种学生社团,以活动课程为载体,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积极开展一年一度的迎新年元旦“素质教育文艺汇演”、学雷锋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18岁成人仪式、文科学生的“红色之旅”、理科学生的“科教之旅”、艺体学生的“艺术之旅”、书画展、新生军训、田径运动会、冬季跑操活动、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学生打造成长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名人支撑品牌

品牌学校要靠名人来支撑,要有一个名校长、一支名师队伍、一大批名生。名校打造名师,名师培养名生,名生支撑名校。人们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一个好校长还不足以支撑起一所名校。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名校靠名师支撑,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走向名校才有保障。只有名校长的引领,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才能为现代化教育品牌学校的打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校为提高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不断加强激励,加大投入,为教师成为名师搭建发展的平台,鼓励教师修德研教、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连续多年举办“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和“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举办感动校园的“模范教师”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积极建设“名师工作室”。通过上述活动,目前我校已形成德教双馨、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的强大的育人精英群体。

教研助推品牌

教学研究是兴校之本。是学校品牌建设的助推器,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要想打造学校品牌,必须重视和强化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使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近些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发挥教研组、课题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创设条件让教师在教研中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在教研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有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通过中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并使教师尽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服务维护品牌

服务是维护品牌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品牌与学生及家长关系的纽带。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口碑。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中的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根本之所在。因此,学校要强化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学校品牌。

我校明确提出“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强化服务育人意识,树立大服务观念,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特别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把管理作为一种为师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降低工作重心,走到师生中去,真正当好服务者,做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的奠基石。同时要求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文化提升品牌

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根本和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范围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的意识形态、制度体系、行为习惯、校园环境等的总体,是人们头脑中所实际遵循办学理念的真实反映。实际上,学校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被社会理解和肯定的学校文化,同时也是社会主流文化在学校中的折射。

近些年来,我校尝试以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来实施文化管理和教育,特别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层面的文化建设,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制度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学校品牌,构筑无处不在的文化气场,力求文化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留下影子,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收到良好的效果。

创新永葆品牌

创新是学校品牌之树常青的源泉。维护学校品牌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铸辉煌的必由之路。办学理念的创新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基础,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打造品牌学校的保证,课程建设的创新是打造品牌学校的核心。

品牌发展理念篇5

[关键词]品牌;品牌理论;品牌理论体系;结构;分类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全球瞩目,目前有近200种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支撑,“中国制造(madeinChina)”的产品大多数只是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不仅销售额和利益分配少,而且付出了巨额资源和环境成本,同时,还面临oem产业转移等严峻问题。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10%,是名符其实的“品牌小国”和“贴牌大国”;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化日益加剧,仅有的一些民族和本土品牌还惨遭肢解,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恶意收购、被挤垮,真正发展成为强势品牌的极其有限。对此,我国政府、企业家、研究人员必须在战略上重新认识品牌问题,必须认识到全盘学习、吸收国外经验有很大的缺陷。其中,我国品牌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长期滞后、品牌理论体系建设的极度零散,已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根本转变的主要障碍。

品牌理论体系是指品牌学由哪些理论知识单元构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单元如何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逻辑结构组成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存在的品牌事业和其他品牌活动内容的有序反映。决定品牌理论体系的因素有多方面,如品牌建设实践、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对品牌事业的要求、国外品牌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移植其他现代学科的理论、对传统品牌理论的继承与改造等。可见,品牌理论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是多层面的。对此,本研究拟从结构、知识、时间、空间、跨学科以及个人等维度出发,建立“品牌理论体系多层面的透视模型(如图1所示)”,以推动我国品牌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创新。

一、结构层面

结构层面是基于品牌理论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领域”来划分的,这与品牌最初为了区别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而进行的划分大体是一致的。后来,人们认为大量涉及品牌的著作与研究品牌所采取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也是趋于一致的。换言之,目前大部分品牌理论,主要是由分别发展起来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知识所构成。这是因为发展品牌的关键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定位、品牌辐延、驰名商标、工业设计、专利发明、新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信息网络、市场调查、公关策略、广告创作、Ci策略、新闻宣传、企业外脑、价格策略、销售观念、营销改革、战略联盟、企业竞争、CS理念、市场扩张、电子商务等要素,而且还包括质量管理、作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资产评估、上市公司、股份制、资产重组、企业融资、风险投资、扩张兼并、海外战略以及国际市场等内容。其中,每个领域的著作和思想也被划分为专门性和一般性两大类,或以著述形式从结构上划分为初级的或高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传统的或非传统的等。

由于构建方式的不同,理论可有类别的不同,而其中最为可观的一种,被称为假设演绎式理论(hypothetico-deduc-tivetheory),这种理论在自然科学中较为常见,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中则为数极少。品牌科学尚处在幼稚阶段,要想建立假设演绎式或一般理论自非易事。退而求其次,绝大多数品牌研究者只好针对自己所探讨的较窄范围以内的课题,建立富有实证意义的小型理论。m.H.marx将这种理论称为功能性理论(functionaltheory)。从纵向层次来说,可以把品牌理论划分为交叉性品牌理论功能性品牌理论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元品牌理论等。从横向领域来说,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基本还未形成,不过个别学者正在试图建立的品牌运营论(品牌22律)、品牌力理论、(生态型)品牌关系理论(或品牌生态系统假说)等,已隐约具有假设演绎式理论的构建特征;功能性品牌理论主要形成了如商标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体验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等;交叉性品牌理论数量最多,主要形成了如品牌营销理论(含USp、CiS、4pS、CS、imC、4CS、4RS等)、品牌广告理论、品牌管理理论、品牌传播理论、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美学理论、品牌符号理论、品牌文化理论、品牌心理理论、品牌策划理论……,以及产品品牌理论、服务品牌理论、个人品牌理论、学校品牌理论、城市品牌理论、行业品牌理论、国际品牌理论等。近年来,上述各层次和领域的创新发展,不仅改变着品牌思想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进一步导致各种功能性、交叉性品牌理论之间更大的分歧,以及相应地将它们统一起来的迫切需要。因此,把品牌理论研究提高到假设演绎式理论、一般理论以及元理论的学术高度,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趋势。

由上可知,像麦肯锡、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奥美、精信、电通、德根、达波思、智威汤逊、萨奇、国际品牌认定委员会(简称“iBaC”)、国际首席品牌官资质认证机构(简称“iCBa”)等国际著名品牌顾问机构以及大多数营销学家、品牌学者,把品牌置于广告学层次或当成营销的一种手段或科目来发展的逻辑,都是极其片面的。从这些机构在我国并不出色的业绩也可说明一些问题。对此,少数极具前瞻性的营销学家和品牌学者,如Stobart、Ries、Duncan、DeChernatory、mcDonald、万力、年小山等,已对传统的品牌认识和操作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提出了营销过程的核心是打造品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重要支撑,以及必须把品牌提升到与战略相一致的高度进行综合研究的系列创新观点。

二、知识层面

知识层面是指品牌作为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科学规范程度。科学规范是以一些事实和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然后再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概括与综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把品牌理论分为三个不同的范畴:一是对个别品牌问题的理性认识,叫品牌观点(brandviewpoint);二是对有关品牌问题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叫品牌学说(brandtheory),由于品牌学说在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叫学派(brandschool);三是研究整个品牌领域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叫品牌科学(brandscience)。显然,人们总是先有品牌观点,再形成品牌学说,最后建立品牌科学。但品牌学说并非完全就是品牌学理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品牌学理论要求的是对一般品牌存在或问题所作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论证,是从品牌学的立场出发对品牌存在所作的解释性与解决性阐述;品牌学说则往往是对个别或部分品牌问题所作的带有特殊意义的理论阐述。

根据上述这些标准,可以说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上正在获得一定的地位。例如,世界各国各类品牌及相关刊物生动的叙述了品牌历史的重要片断,为重要思想的建立确定了基础;同时,该领域的拓荒者还对品牌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概念化;中国少数学者近年来还做出了将品牌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独立科学从市场营销学中分立出来的不懈努力,并出版了多部不同风格的“品牌学”著作和教材。例如,陈放(2002年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咨询实证角度著述的《品牌学》,余明阳等(2002年11月、2005年9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建设、规范本科品牌类专用教材角度整理编写的《品牌学》、《品牌学教程》,年小山(2003年3月)站在社会科学范畴为填补和发展品牌管理硕士教育空白,从类比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观察视角所撰写的专著《品牌学·理论部分》,赵琛(2003年1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将西方的CiS理论与国情相结合而撰写的专著《品牌学》,以及目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的新版《品牌学》教材等,这些都是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不断发展的重要证明。不仅如此,有关品牌知识的学科正在经历由一门学科到多门学科的迁移。从用词上说,“品牌科学”这一概念正经历由“单数品牌科学(brandscience)”到“复数品牌科学(brandsciences)”的根本转变。例如,诞生或萌芽了如品牌哲学、品牌美学、品牌符号学、品牌经济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法学、品牌生态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管理学、品牌传播学、品牌战略学、品牌营销学、品牌设计学、产品品牌学、个人品牌学、学校品牌学、城市品牌学等一系列分支科目或前沿科学。

上述品牌学科的建设和探索,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对某些同类性质的品牌学科,或全部品牌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研究;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其他现代科学与品牌学的结合进行边缘探讨;对品牌学的普遍发展规律进行一些初步研讨;等等。同时也表明,虽然品牌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其群体性、机构性和规范性研究都还是相当滞后的。如何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加强品牌学科体系的建构和刻画,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时间层面

时间层面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品牌理论的时间层面,曾被作为“发展”的问题简略讨论过。例如,何建明(2001)对西方品牌理论的述评;余明阳等(2002)从研究史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研究阶段的划分;卢泰宏等(2003)从品牌学说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理论研究阶段的划分;陶晓红(2003)从品牌内涵演进过程的角度对品牌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等。如果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则可把品牌学理论形成与发展划分为提出问题、理论准备和框架建设三个基本阶段。其中,每个子阶段的具体时间和代表性成果如表1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间的“发展”体现了品牌、营销、广告、传播、设计、人文、法学、管理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们在不同时期对品牌活动所做出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便是用适当的概念来代表他们研究的现象,以及说明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例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人们陆续提出了标识说、商标说、符号说、资源说、媒介说、情感说、认识说、关系说、商标说+符号说、标识说+媒介说、关系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符号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关系说、标识说+认识说+情感说、符号说+关系说+资源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符号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以及品牌本质的模型、品牌概念发展阶段论、品牌认识综合论、双角度的三位一体性“整体品牌”概念模型、品牌体验综合论、品牌界定的一体化模型、生态型品牌关系本位论等一系列假说或准定律。又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外延认识,已从产品品牌、商业品牌(如消费品品牌、工业品品牌等)、企业品牌(如制造商品牌、零售商品牌、供应商品牌、分销商品牌等),逐渐扩展到非盈利组织品牌、个人品牌、(若干)行业品牌、城市品牌、学校品牌、医药品牌、国家品牌、国际品牌等宽广范围。对“品牌思想史”、“品牌史学”和“品牌学史”加以系统研究,可深刻理解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如何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四、空间层面

空间层面指的是品牌理论具有空间导向性,即品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环境、问题意识和兴趣产生地,区域性利益影响着品牌理论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发生的品牌并购案、频繁的价格战压力使得美国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市值和增值,从而带动了“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热潮。古德伊尔(Goodyear,1996)基于广泛的国际经历曾指出:各国管理者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品牌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例如,兰能和库珀(Lannon&Cooper,1983)曾指出美国广告方式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而欧洲广告方式却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又如,在德国把品牌更多的是理解为功能性利益,而英国则更多的是强调其心理利益。再如,对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一个品牌系统是产生于特定生态环境的。因此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品牌系统不能立即照搬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语言或文化沟通的障碍,也导致缺乏对品牌概念体系和理论问题的全面理解,从而使得品牌科学知识不能被迅速的传播和运用。

根据管理活动规律对情景的依赖程度,作为管理研究活动的成果,管理知识/模型可以分成“情景无关的”、“情景嵌入的”和“情景依赖的”三种类型。品牌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知识也可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众所周知,国际上现有的品牌理论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文化及其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所谓“情景无关的”品牌理论其实就是在现有体系下扩展出来、可以移植到其他文化中并发挥指导实践作用的西方品牌知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组合理论等。在过去10多年的“引进、消化”过程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类研究。“情景嵌入的”则主要是指在已有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引入新的文化/情景维度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改造后形成的新知识,如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运营论等。较之前者,“情景嵌入的”品牌理论的获取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也具有更多的原创性,并对特定文化/情景下的品牌活动更具针对性。过去的5年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这个层面,并在一些领域方向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最后,“情景依赖的”则需要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情景”不再仅仅作为引入原有理论“框架”的“维度”,而是更进一步地重构了理论的“框架”和基本假设,进而得到全新的品牌理论,如品牌关系理论等。这是最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最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但我国还没有在这个层面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缺乏品牌战略性管理,我们应找到中国打造品牌的自己的路线(卢泰宏,2005)。从理论建构层面来说,首先对不同国家的品牌实践和品牌系统进行充分理解,可称之为“比较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比较品牌学”、“国际品牌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生态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政治学”、“品牌社会学”、“品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

五、跨学科层面

跨学科层面是指品牌理论包含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品牌理论的很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交叉性品牌理论,不是来自于品牌实践或品牌研究人员的直接发明创新。这种跨学科研究方式的发展,必须通过品牌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研究者对所共同关心问题的操作方式来体现。具体表现在(如表2所示):(1)分析品牌中的形而上问题,采用哲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符号学、科学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2)分析品牌中的人文社会现象,采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3)分析品牌中的个体的“人”,采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形象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4)直接采用史学、未来学、比较学等学科的方法,分析品牌活动;(4)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测量学、信息学、评价学等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品牌活动;(5)综合运用管理学、规划学、技术学、组织学、战略学、营销学、传播学、领导学等学科来分析品牌活动与这些学科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6)综合运用各门学科来分析品牌领域独有的设计论、运营论等实际问题;(7)综合运用各门学科分析品牌化事物——个人、产品、企业、城市、大学、产业、国家等特有的实际问题;(8)综合运用元科学等学科分析品牌理论问题等。

品牌研究必须通过借用上述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方法和理论分析框架,使之与品牌观念相结合,从而充实品牌理论体系。任何科学都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品牌学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兼收并蓄将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常规科学,如同传播学、电影学、教育学中的研究情境一样。因此,品牌学研究者们必须同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家们密切合作,在这一方向上更深入的发展将导致所有这些学科最终都将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合作对于品牌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从学科属性的角度来衡量,品牌学将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社会性科学。

六、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是指品牌理论的特征不仅是由引发研究的外部问题决定的,而且受到对品牌思想做出贡献的个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像个人特性、家庭背景、学术训练、任职经历和从业经验等,都会影响品牌研究者的思维和视角。例如,ogilvy从广告学、aaker从价值学、Ries与卢泰宏从营销学、余明阳从传播学、年小山从社会学、赵琛从设计学、陈放从策划学来探讨品牌问题。同时,由于不同学者对“品牌与产品(品牌化事物)/市场、品牌与相关品牌、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含竞争对手)、品牌与资源、品牌与环境五边关系(如图2所示)”中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便出现了丰富的“品牌理论丛林”现象。例如,就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群落概念、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品牌组合分子模型等。又如,品牌与品牌化事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则提出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等。再如,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顾客关系论、品牌-员工关系论等。

品牌研究者个人贡献大小的评判,可以采用由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维范式分析框架予以比较得出。其中,哲学范式包括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世界观、主观上或实际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价值倾向性等东西;研究范式包括研究对象的设定及研究程序、研究方法、方法论、实验手段、仪器使用等组成的操作性规范;理论范式主要指以概念、符号概括、模型、定律、规则等组成的理论体系或理论框架,它规定了研究成果的表述及核心术语。因此,必须对不同学者、咨询机构以及各种组织提出的一系列品牌假说进行检验、批判、整合与继承。

我国高校的美术、设计、文学、文化、新闻、信息传播、广告等院系,近年来纷纷站在各自专业领域开设了一系列品牌类课程,目前,已成立的20余个品牌研究所或中心大部分也都挂靠在这些院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力量和教学知识的经济学化现象,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谈论品牌理念和触及它的一些碎片就已经接近他们的知识底线了(白长虹,2004)。从这一侧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缺少世界性自主品牌,为什么品牌理论体系不健全、品牌配套体系不完整以及品牌建设人才极度缺乏等尴尬现象。对此,卢泰宏(2005)指出,中国品牌教育系统落后,没有形成造就品牌专才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因此应尽快创立、创生“品牌教育学”、“品牌科学学”等若干学科,指导我国品牌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当我国品牌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真正繁荣之时,也必定是我国品牌事业全面腾飞之际。

参考文献

[1]荣剑英.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中国质量与品牌编辑部.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献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成立暨品牌竞争力论坛隆重召开[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12).

[3]万力.中国名牌策略:发展企业品牌的36个关键[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第1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m.H.marx.thegeneralnatureoftheoryconstruction.inm.H.marx(ed).theoriesofContemporarypsychology[m].newYork:macmillanm,1963.

[6]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8]余明阳.品牌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9]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年小山.品牌学·理论部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赵琛.品牌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2]赵琛.品牌学课程[eB/oL].http://202.Z118.27.146/jpk06/ppx/index.asp.

[13]thomBraun.philosophyBranding:GreatphilosophersthinkBrands[m].Koganpage,June2004.

品牌发展理念篇6

[关键词]品牌;品牌理论;品牌理论体系;结构;分类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2-0039-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生态型品牌关系的生态效应与调控原理”(批准号:05CJY0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生态型品牌关系与品牌价值创造关联性研究”(批准号:06JwSK099)

[作者简介]张锐,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级博士生,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品牌学理论及应用、战略管理等;

张,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级博士生,重庆文理学院品牌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品牌管理、战略管理等。(重庆402160)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全球瞩目,目前有近200种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支撑,“中国制造(madeinChina)”的产品大多数只是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不仅销售额和利益分配少,而且付出了巨额资源和环境成本,同时,还面临oem产业转移等严峻问题。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10%,是名符其实的“品牌小国”和“贴牌大国”;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化日益加剧,仅有的一些民族和本土品牌还惨遭肢解,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恶意收购、被挤垮,真正发展成为强势品牌的极其有限。对此,我国政府、企业家、研究人员必须在战略上重新认识品牌问题,必须认识到全盘学习、吸收国外经验有很大的缺陷。其中,我国品牌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长期滞后、品牌理论体系建设的极度零散,已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根本转变的主要障碍。

品牌理论体系是指品牌学由哪些理论知识单元构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单元如何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逻辑结构组成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存在的品牌事业和其他品牌活动内容的有序反映。决定品牌理论体系的因素有多方面,如品牌建设实践、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对品牌事业的要求、国外品牌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移植其他现代学科的理论、对传统品牌理论的继承与改造等。可见,品牌理论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是多层面的。对此,本研究拟从结构、知识、时间、空间、跨学科以及个人等维度出发,建立“品牌理论体系多层面的透视模型(如图1所示)”,以推动我国品牌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创新。

一、结构层面

结构层面是基于品牌理论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领域”来划分的,这与品牌最初为了区别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而进行的划分大体是一致的。后来,人们认为大量涉及品牌的著作与研究品牌所采取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也是趋于一致的。换言之,目前大部分品牌理论,主要是由分别发展起来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知识所构成。这是因为发展品牌的关键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定位、品牌辐延、驰名商标、工业设计、专利发明、新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信息网络、市场调查、公关策略、广告创作、Ci策略、新闻宣传、企业外脑、价格策略、销售观念、营销改革、战略联盟、企业竞争、CS理念、市场扩张、电子商务等要素,而且还包括质量管理、作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资产评估、上市公司、股份制、资产重组、企业融资、风险投资、扩张兼并、海外战略以及国际市场等内容。其中,每个领域的著作和思想也被划分为专门性和一般性两大类,或以著述形式从结构上划分为初级的或高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传统的或非传统的等。

由于构建方式的不同,理论可有类别的不同,而其中最为可观的一种,被称为假设演绎式理论(hypothetico-deduc-tivetheory),这种理论在自然科学中较为常见,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中则为数极少。品牌科学尚处在幼稚阶段,要想建立假设演绎式或一般理论自非易事。退而求其次,绝大多数品牌研究者只好针对自己所探讨的较窄范围以内的课题,建立富有实证意义的小型理论。m.H.marx将这种理论称为功能性理论(functionaltheory)。从纵向层次来说,可以把品牌理论划分为交叉性品牌理论功能性品牌理论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元品牌理论等。从横向领域来说,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基本还未形成,不过个别学者正在试图建立的品牌运营论(品牌22律)、品牌力理论、(生态型)品牌关系理论(或品牌生态系统假说)等,已隐约具有假设演绎式理论的构建特征;功能性品牌理论主要形成了如商标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体验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等;交叉性品牌理论数量最多,主要形成了如品牌营销理论(含USp、CiS、4pS、CS、imC、4CS、4RS等)、品牌广告理论、品牌管理理论、品牌传播理论、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美学理论、品牌符号理论、品牌文化理论、品牌心理理论、品牌策划理论……,以及产品品牌理论、服务品牌理论、个人品牌理论、学校品牌理论、城市品牌理论、行业品牌理论、国际品牌理论等。近年来,上述各层次和领域的创新发展,不仅改变着品牌思想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进一步导致各种功能性、交叉性品牌理论之间更大的分歧,以及相应地将它们统一起来的迫切需要。因此,把品牌理论研究提高到假设演绎式理论、一般理论以及元理论的学术高度,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趋势。

由上可知,像麦肯锡、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奥美、精信、电通、德根、达波思、智威汤逊、萨奇、国际品牌认定委员会(简称“iBaC”)、国际首席品牌官资质认证机构(简称“iCBa”)等国际著名品牌顾问机构以及大多数营销学家、品牌学者,把品牌置于广告学层次或当成营销的一种手段或科目来发展的逻辑,都是极其片面的。从这些机构在我国并不出色的业绩也可说明一些问题。对此,少数极具前瞻性的营销学家和品牌学者,如Stobart、Ries、Duncan、DeChernatory、mcDonald、万力、年小山等,已对传统的品牌认识和操作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提出了营销过程的核心是打造品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重要支撑,以及必须把品牌提升到与战略相一致的高度进行综合研究的系列创新观点。

二、知识层面

知识层面是指品牌作为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科学规范程度。科学规范是以一些事实和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然后再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概括与综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把品牌理论分为三个不同的范畴:一是对个别品牌问题的理性认识,叫品牌观点(brandviewpoint);二是对有关品牌问题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叫品牌学说(brandtheory),由于品牌学说在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叫学派(brandschool);三是研究整个品牌领域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叫品牌科学(brandscience)。显然,人们总是先有品牌观点,再形成品牌学说,最后建立品牌科学。但品牌学说并非完全就是品牌学理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品牌学理论要求的是对一般品牌存在或问题所作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论证,是从品牌学的立场出发对品牌存在所作的解释性与解决性阐述;品牌学说则往往是对个别或部分品牌问题所作的带有特殊意义的理论阐述。

根据上述这些标准,可以说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上正在获得一定的地位。例如,世界各国各类品牌及相关刊物生动的叙述了品牌历史的重要片断,为重要思想的建立确定了基础;同时,该领域的拓荒者还对品牌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概念化;中国少数学者近年来还做出了将品牌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独立科学从市场营销学中分立出来的不懈努力,并出版了多部不同风格的“品牌学”著作和教材。例如,陈放(2002年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咨询实证角度著述的《品牌学》,余明阳等(2002年11月、2005年9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建设、规范本科品牌类专用教材角度整理编写的《品牌学》、《品牌学教程》,年小山(2003年3月)站在社会科学范畴为填补和发展品牌管理硕士教育空白,从类比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观察视角所撰写的专著《品牌学・理论部分》,赵琛(2003年1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将西方的CiS理论与国情相结合而撰写的专著《品牌学》,以及目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的新版《品牌学》教材等,这些都是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不断发展的重要证明。不仅如此,有关品牌知识的学科正在经历由一门学科到多门学科的迁移。从用词上说,“品牌科学”这一概念正经历由“单数品牌科学(brandscience)”到“复数品牌科学(brandsciences)”的根本转变。例如,诞生或萌芽了如品牌哲学、品牌美学、品牌符号学、品牌经济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法学、品牌生态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管理学、品牌传播学、品牌战略学、品牌营销学、品牌设计学、产品品牌学、个人品牌学、学校品牌学、城市品牌学等一系列分支科目或前沿科学。

上述品牌学科的建设和探索,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对某些同类性质的品牌学科,或全部品牌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研究;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其他现代科学与品牌学的结合进行边缘探讨;对品牌学的普遍发展规律进行一些初步研讨;等等。同时也表明,虽然品牌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其群体性、机构性和规范性研究都还是相当滞后的。如何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加强品牌学科体系的建构和刻画,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时间层面

时间层面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品牌理论的时间层面,曾被作为“发展”的问题简略讨论过。例如,何建明(2001)对西方品牌理论的述评;余明阳等(2002)从研究史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研究阶段的划分;卢泰宏等(2003)从品牌学说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理论研究阶段的划分;陶晓红(2003)从品牌内涵演进过程的角度对品牌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等。如果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则可把品牌学理论形成与发展划分为提出问题、理论准备和框架建设三个基本阶段。其中,每个子阶段的具体时间和代表性成果如表1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间的“发展”体现了品牌、营销、广告、传播、设计、人文、法学、管理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们在不同时期对品牌活动所做出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便是用适当的概念来代表他们研究的现象,以及说明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例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人们陆续提出了标识说、商标说、符号说、资源说、媒介说、情感说、认识说、关系说、商标说+符号说、标识说+媒介说、关系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符号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关系说、标识说+认识说+情感说、符号说+关系说+资源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符号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以及品牌本质的模型、品牌概念发展阶段论、品牌认识综合论、双角度的三位一体性“整体品牌”概念模型、品牌体验综合论、品牌界定的一体化模型、生态型品牌关系本位论等一系列假说或准定律。又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外延认识,已从产品品牌、商业品牌(如消费品品牌、工业品品牌等)、企业品牌(如制造商品牌、零售商品牌、供应商品牌、分销商品牌等),逐渐扩展到非盈利组织品牌、个人品牌、(若干)行业品牌、城市品牌、学校品牌、医药品牌、国家品牌、国际品牌等宽广范围。对“品牌思想史”、“品牌史学”和“品牌学史”加以系统研究,可深刻理解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如何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四、空间层面

空间层面指的是品牌理论具有空间导向性,即品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环境、问题意识和兴趣产生地,区域性利益影响着品牌理论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发生的品牌并购案、频繁的价格战压力使得美国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市值和增值,从而带动了“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热潮。古德伊尔(Goodyear,1996)基于广泛的国际经历曾指出:各国管理者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品牌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例如,兰能和库珀(Lannon&Cooper,1983)曾指出美国广告方式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而欧洲广告方式却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又如,在德国把品牌更多的是理解为功能性利益,而英国则更多的是强调其心理利益。再如,对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一个品牌系统是产生于特定生态环境的。因此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品牌系统不能立即照搬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语言或文化沟通的障碍,也导致缺乏对品牌概念体系和理论问题的全面理解,从而使得品牌科学知识不能被迅速的传播和运用。

根据管理活动规律对情景的依赖程度,作为管理研究活动的成果,管理知识/模型可以分成“情景无关的”、“情景嵌入的”和“情景依赖的”三种类型。品牌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知识也可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众所周知,国际上现有的品牌理论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文化及其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所谓“情景无关的”品牌理论其实就是在现有体系下扩展出来、可以移植到其他文化中并发挥指导实践作用的西方品牌知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组合理论等。在过去10多年的“引进、消化”过程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类研究。“情景嵌入的”则主要是指在已有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引入新的文化/情景维度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改造后形成的新知识,如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运营论等。较之前者,“情景嵌入的”品牌理论的获取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也具有更多的原创性,并对特定文化/情景下的品牌活动更具针对性。过去的5年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这个层面,并在一些领域方向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最后,“情景依赖的”则需要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情景”不再仅仅作为引入原有理论“框架”的“维度”,而是更进一步地重构了理论的“框架”和基本假设,进而得到全新的品牌理论,如品牌关系理论等。这是最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最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但我国还没有在这个层面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缺乏品牌战略性管理,我们应找到中国打造品牌的自己的路线(卢泰宏,2005)。从理论建构层面来说,首先对不同国家的品牌实践和品牌系统进行充分理解,可称之为“比较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比较品牌学”、“国际品牌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生态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政治学”、“品牌社会学”、“品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

五、跨学科层面

跨学科层面是指品牌理论包含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品牌理论的很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交叉性品牌理论,不是来自于品牌实践或品牌研究人员的直接发明创新。这种跨学科研究方式的发展,必须通过品牌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研究者对所共同关心问题的操作方式来体现。具体表现在(如表2所示):(1)分析品牌中的形而上问题,采用哲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符号学、科学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2)分析品牌中的人文社会现象,采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3)分析品牌中的个体的“人”,采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形象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4)直接采用史学、未来学、比较学等学科的方法,分析品牌活动;(4)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测量学、信息学、评价学等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品牌活动;(5)综合运用管理学、规划学、技术学、组织学、战略学、营销学、传播学、领导学等学科来分析品牌活动与这些学科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6)综合运用各门学科来分析品牌领域独有的设计论、运营论等实际问题;(7)综合运用各门学科分析品牌化事物――个人、产品、企业、城市、大学、产业、国家等特有的实际问题;(8)综合运用元科学等学科分析品牌理论问题等。

品牌研究必须通过借用上述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方法和理论分析框架,使之与品牌观念相结合,从而充实品牌理论体系。任何科学都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品牌学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兼收并蓄将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常规科学,如同传播学、电影学、教育学中的研究情境一样。因此,品牌学研究者们必须同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家们密切合作,在这一方向上更深入的发展将导致所有这些学科最终都将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合作对于品牌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从学科属性的角度来衡量,品牌学将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社会性科学。

六、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是指品牌理论的特征不仅是由引发研究的外部问题决定的,而且受到对品牌思想做出贡献的个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像个人特性、家庭背景、学术训练、任职经历和从业经验等,都会影响品牌研究者的思维和视角。例如,ogilvy从广告学、aaker从价值学、Ries与卢泰宏从营销学、余明阳从传播学、年小山从社会学、赵琛从设计学、陈放从策划学来探讨品牌问题。同时,由于不同学者对“品牌与产品(品牌化事物)/市场、品牌与相关品牌、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含竞争对手)、品牌与资源、品牌与环境五边关系(如图2所示)”中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便出现了丰富的“品牌理论丛林”现象。例如,就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群落概念、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品牌组合分子模型等。又如,品牌与品牌化事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则提出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等。再如,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顾客关系论、品牌-员工关系论等。

品牌研究者个人贡献大小的评判,可以采用由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维范式分析框架予以比较得出。其中,哲学范式包括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世界观、主观上或实际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价值倾向性等东西;研究范式包括研究对象的设定及研究程序、研究方法、方法论、实验手段、仪器使用等组成的操作性规范;理论范式主要指以概念、符号概括、模型、定律、规则等组成的理论体系或理论框架,它规定了研究成果的表述及核心术语。因此,必须对不同学者、咨询机构以及各种组织提出的一系列品牌假说进行检验、批判、整合与继承。

我国高校的美术、设计、文学、文化、新闻、信息传播、广告等院系,近年来纷纷站在各自专业领域开设了一系列品牌类课程,目前,已成立的20余个品牌研究所或中心大部分也都挂靠在这些院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力量和教学知识的经济学化现象,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谈论品牌理念和触及它的一些碎片就已经接近他们的知识底线了(白长虹,2004)。从这一侧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缺少世界性自主品牌,为什么品牌理论体系不健全、品牌配套体系不完整以及品牌建设人才极度缺乏等尴尬现象。对此,卢泰宏(2005)指出,中国品牌教育系统落后,没有形成造就品牌专才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因此应尽快创立、创生“品牌教育学”、“品牌科学学”等若干学科,指导我国品牌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当我国品牌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真正繁荣之时,也必定是我国品牌事业全面腾飞之际。

参考文献:

[1]荣剑英.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中国质量与品牌编辑部.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献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成立暨品牌竞争力论坛隆重召开[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12).

[3]万力.中国名牌策略:发展企业品牌的36个关键[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第1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m.H.marx.thegeneralnatureoftheoryconstruction.inm.H.marx(ed).theoriesofContemporarypsychology[m].newYork:macmillanm,1963.

[6]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8]余明阳.品牌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9]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年小山.品牌学・理论部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赵琛.品牌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2]赵琛.品牌学课程[eB/oL].http://202.Z118.27.146/jpk06/ppx/index.asp.

[13]thomBraun.philosophyBranding:GreatphilosophersthinkBrands[m].Koganpage,June2004.

品牌发展理念篇7

【关键词】幼儿园;品牌创建;园长;教师

1前言

园长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幼儿园品牌创建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园长必须树立科学的品牌观,全面掌控幼儿园品牌创建的全部过程,并积极组织教育部门、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参与幼儿园品牌创建,督促教师在实践中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具体工作情况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的关系,从而达成共同的发展愿景。而园长和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在幼儿园的品牌创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参与幼儿园品牌创建,能讲实际教学运用其中,能把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方法分享出来,提出科学有效的意见。

2园长在品牌创立中的主导地位

园长是幼儿园中决策最高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幼儿园的品牌创建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园长的认知和决策决定了幼儿园品牌创建的发展方向和创建内容,其自身主要职责为以下方面。

2.1树立合理的品牌观念

园长在品牌创建之前就必须对“品牌”有充分的认识。以基本办园和保教质量为基础,设计规划幼儿园后续发展,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特色活动[1]。幼儿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幼儿思维发展和激发幼儿潜在才能的活动,还要仔细观察幼儿心理的成长变化,以达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目的。因此,任何幼儿园品牌创建都是以幼儿教育的本质为基础,根据本幼儿园的历史文化和现有的发展状况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来作出设计和规划。就园长而言,品牌的创建和管理必须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并把这种价值理念作为整个幼儿园品牌创建的核心。园长丰富自身的修养、知识的积累和感知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幼儿园品牌创建的主导作用。

2.2掌控和参与品牌创建过程

园长需要掌控整个品牌创建,参与和管理创建过程。从一个幼儿园品牌的基层的设计到具体每个细节的实施,园长都必须投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性,只有投身其中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幼儿园的推广,园长只有亲身去体验和调查了现下幼儿园推广的方式才能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推广方式。所有幼儿园的品牌创建都是以本幼儿园已有的发展历史和先有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园长需要深入剖析以往对幼儿的培养目标、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教师的发展水平等情况,以便依照这些历史能综合分析和改革创建新的科学的办园理念。对幼儿园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了解是作为一个幼儿园管理者的基本专业素养之一,也是幼儿园品牌创立的基点[2]。园长根据这个基点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和品牌理念,并设计品牌实施的主要内容。其中,园长除了有自己的思虑之外也需要综合幼儿园内其他教职工的想法,听取教育专家的建议,结合幼儿园自身的情况进行改革和融合,制作出合适的品牌理念。品牌理念能体现幼儿园的独特性,因为每个幼儿园都有每个幼儿园不同的品牌理念,独特的品牌理念能在众多幼儿园中脱颖而出。

2.3争取教职员工、家长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参与

品牌创建需要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园长要引导教职员工树立幼儿园的品牌意识,让教职员工充分了解独特的品牌创建对幼儿园的发展和对幼儿的教育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园长积极鼓励教职员工参与品牌创建,认真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幼儿家长是品牌创建重要的支撑之一,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既能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又能从根本上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教育部门的决策也决定着幼儿园品牌创建,所以园长需要主动向教育部门汇报品牌创建的方向和进展过程,积极听取教育部门对幼儿园品牌创建的建议。

3园长需提升品牌管理能力

3.1提高规划素养

园长必须理解幼儿教育对社会、家庭和幼儿本身有着什么意义与价值,需全面了解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准确把握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品牌创建方向。园长还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还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等力量参与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当中。在品牌理念、知识和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中能体现出园长自身的规划素养,同时也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知识。

3.2品牌培植和资源利用

园长要全面去挖掘和探析目前幼儿园业中的特点和趋势。日常管理下园长还要引导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改革和创新研发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课程活动。园长除了要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之外,还有努力去学习和利用社会、家长和教育专家等力量。

4教师是参与品牌创建的主要力量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幼儿教师则是品牌创建的主要参与者,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是幼儿教育中的引路人。教师可以根据接触到的各种幼儿提炼出独特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3]。教师在幼儿园品牌建立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不要认为品牌创建只是园长一个人的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进一步的了解创办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能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融入和实践。教育环境、课程和活动、教师队伍、园长管理、家庭联系等都是完整幼儿园品牌时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1积极参与创建

教师的积极参与会让品牌创建活动更圆满也更饱满。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幼儿园领导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和策划,将创建方案推向更优化方向。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教学中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而幼儿园领导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鼓励教师踊跃参与创建活动,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4.2提升自身的教学修养

教师应当把幼儿园品牌的创建看成了解幼儿园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的良机,将品牌创建理念与日常教学组织、安排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师还必须进行自我充实,加强学习,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重点提升将实践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的能力以及讲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活动的能力。从幼儿园全局工作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5结束语

在幼儿园品牌创建的过程中,幼儿园园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幼儿园园长要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要掌控和参与品牌创建过程,还要争取教职员工、家长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参与。除此之外园长需提升品牌管理能力,提高自身规划素养以及品牌培植和资源利用。而幼儿教师则是品牌创建的主要参与者,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是幼儿教育中的引路人。幼儿教师不仅仅只是给幼儿上课这么简单,幼儿教师还必须仔细观察幼儿身心的发展状况,针对幼儿自身实际情况给予最优的教育指导。为此,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幼儿园品牌创建,了解幼儿园的品牌理念和品牌发展方向,结合实际提出专业意见。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修养,除了教学课本上的知识之外,幼儿教师最好还兼修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关系学等。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园长和教师在幼儿园品牌创建中的职责和作用[J].幼儿教育,2015,27:11-14.

[2]童宏亮,杨亮英,李锦.论幼儿园园长的自我反思[J].教育探究,2016,01:9-13.

[3]张威.关于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人文管理的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6,02:85.

品牌发展理念篇8

[关键词]特色党建;品牌;途径;方法

1、特色党建品牌的特点

品牌,代表着一个产品的质量、信誉、实力和形象,是单位竞争力和产品生命力的综合体现。党建品牌则是将品牌的概念移植到党建工作上,是对党建工作经验的升华,对党建工作内在规律的提升,同时也是对党的建设水平实践成效的集中反映。

特色党建品牌指以加强党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目标,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证,凝聚着党的工作理念和目标,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有较大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有较高的党员群众认同感和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载体。以党组织为主创建的党组织品牌和党员个人为主创建的品牌。品牌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涌现出来的,为人们所接受认同的,由政府带头实施的各种战略,形成名牌企业和优秀企业,我们中交二航局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分公司已形成了包括企业服务品牌(品质成就未来),特色党建工作(燎原工程),铁路等九大品牌体系,为分公司的发展增强了活力。

2、分公司特色党建的品牌现状分析

2.1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健康有序

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活动,至2000年前后开始创建以来,经过了各自的创建阶段,分公司曾出现过“红翎工程”,“云梯工程”等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推广效果不大,影响力不强,从2010年开始至今,在分公司推出的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创建党建品牌工作已形成了一根主线贯穿,各放异彩的良好局面。主要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2.2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从目前分公司开展的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创建特色党建品牌活动,是在项目部成立后,各党支部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在分公司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的策划,把创建党建品牌工作作为项目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并围绕施工生产中心,结合项目工程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及时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引领项目部其他,形成了创建党建品牌的浓厚氛围,做到了项目全覆盖。

2.3切合实际,内涵丰富

各项目党支部,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上级的要求,在创建特色党建品牌过程中,着眼于推动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从党建具体工作入手,深化拓展品牌内涵。如笔者所在党支部开展过“将党旗插在世界第一跨度三塔斜拉桥上”,开展了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以“提升工程综合管控水平,争创Bt项目典范”的党建特色活动,在开展创建活动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广大党员意见,使确定的党建品牌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群众认可,从目前分公司开展的创建品牌主题较为突出,内涵丰富。

2.4创建深入,成效可喜

在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分公司各党支部紧紧围绕项目的施工生产,积极认真开展活动并创建党建品牌的要求,搭建活动载体,完善创建机制,实实在在把创建,培育和打造品牌,不断的扩大品牌影响,通过特色党建品牌的创建活动,分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徐刚等一大批时代先锋,分公司也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3.创建特色党建品牌还需完善的工作

3.1创建活动效果参差不齐

目前,我公司开展的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工作风生水起,覆盖面100%,并且在项目党支部成立后对党建工作进行策划中就结合各自项目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对在如何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和党建工作的需要,在以“燎原工程”的党建品牌下开展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但是,由于近年来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来自分公司的各种岗位,有技术,物资,测量,试验,工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转换到党务管理中来,由于他们各自对党务工作的了解,熟悉程度不一,工作方法不同,使开展的创建活动成效不同,有的停留在策划书上,有的召开启动仪式,有的开展一些活动,没有系统跟踪,检查,落实,使活动浮在表面,活动效果参差不齐。

3.2创建活动品牌推介力度不够

经过十多年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分公司的品牌创建工作,也有许多影响的品牌如:“红翎工程”,“云梯工程”,“双优工程”,特别是近几年创建的党建品牌,以燎原工程为特色的党建品牌工程,展现了分公司品牌创建的特色,将分公司各党支部创建特色工程统领在以“燎原工程”为主题的党建特色品牌,基本形成了创建体系,各项目部不论是何种工程项目都制定了创建方案,并且实施的较好,在分公司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但是,作为分公司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在宣传,推广范围上还应该运用各种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广。

4、维护与创新特色党建品牌的建议

针对分公司特色党建品牌创新工作的现状及需要完善的工作情况,为了更好地维护与创新特色党建品牌工作,下面将从创新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团队等方面探讨,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4.1创新理念

分公司党建特色品牌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但是,随着工程类型的多样化,品牌创建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因此,也要结合项目的实际,开展主题鲜明、易记,朗朗上口的品牌工程,如燎原工程,同时,应对创新理念进行探讨,使党建品牌工程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仅是在党建工作方面,应全方位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还应使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真正发挥党建特色品牌的效应,不断引入品牌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一是管理理念创新,品牌的成功靠管理,优质高效的管理出效益,要以党建品牌的综合效应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效应,更富有生机活力;二是引入服务理念,为项目服务是品牌的重要属性,要紧紧围绕生产中心,立足服务项目,引导广大党员把党建品牌的创建于服务项目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服务项目,服务员工;三是质量理念的创新,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和生命,也是党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没有质量,党建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创建中要加强党建工作中的质量,更好的注重广大员工的美誉度。

4.2创新内容

特色党建品牌工作创新并不只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的创新,还应该对工作内容的创新。随着施工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不仅承接国内项目,而且也承接国外项目,环境,领域不同,党建特色品牌创新也应不断变化和完善,使创建品牌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中,同时,还应该结合党员结构和项目员工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的特点。在创建活动中,围绕创建品牌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要经过长期的创建活动的开展,积累更多实用的内容,从而使创建品牌更加符合施工生产发展的需要。

4.3创新工作方法

我们要传承已有的品牌创建方法和理念,进一步引导项目培育和创建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品牌价值,努力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使党建创新工作的方法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新形势下,员工需要千变万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更加科学的方法,增强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生产和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坚持“党员和群众需要什么就创建什么项目,就打造什么品牌”的原则,实现创建党建品牌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的有机结合,使创新成为基层创建党建品牌的主题,也使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在项目各项管理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4创新的实效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已成为分公司加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确实解决了党建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保持了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实践模式,创新的实效性在于,一是要破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要使党建创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大局,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贴近实际,贴近员工,形成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搭建有效载体,构建起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品牌理念得到党员和员工的广泛认同,成为党员的共同追求,自觉作为在本职岗位上主动亮出身份作出承诺,树立形象,使创建党建品牌有实效性。

4.5创新工作团队

一支高素质,管理能力强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是党建创新工作的关键因素,所以,分公司应大力开展广大党员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的学习教育工作,更进一步提升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全体员工也应该通过自我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积极参与党建创新工作,除此之外,在选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时,也应该注意考核从事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及业务水平,工作之中对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要不定期培训。

品牌发展理念篇9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国民经济构成。现在中小型企业的产值占到我国GDp总额度的50%以上,出口贸易额占据贸易总额的60%以上,中小型企业就业人数占据着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75%以上。现在国家政策也开始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相关企业的后续发展将会提供坚实的保障。我国中小型企业多数是以低端产业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特性的历史条件和市场环境,没有注重品牌营销的重要性。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转型,改变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品牌打造和品牌营销策划,这也是受到国外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也会成为未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我国中小型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品牌营销的理念和实践渐趋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同的行业的品牌营销发展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民族品牌国际影响力小,企业领导层对品牌营销不重视,高端企业品牌为数不多,品牌的市场定位模糊不清,缺乏品牌营销的长远规划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会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亟待解决。

2提升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的方法及策划

2.1方法

企业的发展是综合性的运作进程,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立体化的分析。再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找寻最佳的解决方式,下面针对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进行分析和探讨。①从企业战略规划层面,深入研究品牌营销理论。中小型企业品牌营销、品牌策划和品牌推广,这需要依托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品牌营销是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执行,才能够更好的显现出其效果。所以首要注重的事宜,就是企业的领导层要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专业化的研究。②对企业的品牌进行精确的定位,并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延拓。现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差强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现在企业对相关品牌的定位不准确,出现模糊定位、重叠定位以及不合理定位等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找寻合适的企业品牌定位,这会为后续的品牌营销提供完善的保障。③充分发掘品牌的价值,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的品牌价值是从低端产业走向高端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在进行企业品牌营销策划时,要显著的提升品牌的内在价值,客观上增加其高附加值,产生低风险高收益的效果,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2策划

我国中小型企业涵盖着多种行业类型,现在以零售产业的中小型企业为例,分析相关企业品牌营销的发展和规划。能够将理论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也会对其他中小企业的品牌营销提供参考的依据。①中小型零售行业品牌效应。零售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也是和居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满足大众多元化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充分的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零售产业的品牌效应体现在商品和服务的两个体系中,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品牌的效应和价值。现在有很多知名的零售集团,正是依托于其品牌的打造,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理想选择,譬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最初发展时也是由小型企业渐渐的变成现在全球知名的大型零售集团。②中小型零售行业品牌营销策划。首先,是需要从管理层进行品牌营销理念的深化和完善,在企业在运作时充分融入品牌理念,打造出自主化的企业品牌。其次,是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企业品牌的定位和规划。再次,是借助于多种宣传媒介,进行全方位的高效宣传,譬如使用网络等形式。接下来,是提升企业服务的品牌形象,让客户有购买的欲望,加强彼此间互信交流,为持续消费提供必要的前提。最后,是连锁加盟时,可以强化管理质量,提升加盟的品牌效果,这也是走向高端的有利方式。

3结语

品牌发展理念篇10

关键词:餐饮老字号名牌战略理论发展对策

我国以独特的民族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烹饪艺术闻名于世,号称“餐饮王国”。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形成了饮食品种、风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且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许多餐饮中华老字号。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量的老字号餐饮企业由于多方面原因纷纷淹没于市场大潮,其前景不容乐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餐饮老字号厚重的文化积淀赋予其超越经济价值的份量和深度,是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体。保护餐饮老字号、发展餐饮老字号不仅是解决餐饮企业生存与发展,振兴中国餐饮业的关键,更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要务。

餐饮老字号与名牌战略

餐饮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我国商业特有的称谓,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有良好声誉的商号。餐饮老字号企业作为老字号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优势主要表现在:产品优势,餐饮老字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色的菜品、优质的服务;品牌优势,餐饮老字号经过几十年基至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信誉、较高的知名度、稳固的忠诚度。

名牌战略相关概念

名牌是知名品牌,是经过企业长期的品牌经营形成的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市场信誉,从而具有较高无形资产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名牌战略就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对名牌的创立和发展所进行的周密策划、设计及其落实过程,即通过品牌经营,使其名牌持续发展的过程。

餐饮老字号的名牌战略

基于名牌战略相关概念,分析餐饮老字号企业,我们发现,餐饮老字号企业都曾经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跻身于名牌之列。大多数老字号企业的沉寂与衰败根结在于其无视名牌的动态性,将名牌的产生理解为一劳永逸的终极追求。因此,突破我们的餐饮老字号现实的发展瓶颈,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品牌管理。

老字号品牌管理的法则和模式

餐饮老字号品牌管理的法则

餐饮老字号企业价值法则主要有三种,每一个老字号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发展需求的一种或几种价值法则来强化品牌、造就名牌。最优化的管理。遵循这一法则的餐饮老字号企业追求的是最优化的管理和运营,它提供上等好的餐饮产品和服务并以最低的价格和最方便的手段和顾客见面。最优化的产品。遵循这一法则的餐饮老字号企业立足餐饮消费需求层次的不断升级,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最好的餐饮产品,来满足顾客对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亲密的客户关系。遵循这一法则的老字号企业根据自身有限的资源优势,把精力放在满足特定顾客的餐饮需求上,并和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餐饮老字号品牌管理的模式

餐饮老字号企业还应根据不同的价值法则积极探索可行的品牌管理模式。总体来说,有两种模式:一是从实体经营逐步向虚拟经营发展;二是实施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和管理顾客资产。即企业通过加强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增加顾客的参与感,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餐饮老字号的发展途径与方法

名牌是一个有效性的、体现时代特征与市场状况有着互动作用的概念,实行科学的名牌发展战略,发展老字号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下列具体方面入手:

餐饮老字号的传统继承

餐饮老字号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地理属性,是一种独特的标识。老字号餐饮企业要注意自身优秀文化的积累,通过优良传统的继承,把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建立维系老字号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强化餐饮老字号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将餐饮老字号推向前进。

同时,继承优良传统也是餐饮老字号维持自身独特形象的强有力保证。在餐饮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任何一般的、空泛的餐饮企业文化都是不能持久的,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个性是餐饮企业的生命。餐饮老字号应该契合时代背景,把握市场脉搏,以深厚的文化提高产品的亲合力,增添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丰富多彩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餐饮老字号的开拓创新

虽说“百年老店”意味着继承,但更需要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然也是老字号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它源于传统高于传统,而又不离其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餐饮老字号的创新就是企业在经营中恪守古训、信守商业道德的同时,实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

老字号创新的先导―观念创新在餐饮老字号各种创新中,观念创新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没有观念创新,就不会有其他创新;同时,观念创新也渗透于其他创新中,贯穿着其他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如品牌意识、营销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等。

老字号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在观念创新的同时,老字号还要在制度创新上创造一种全新的格局,使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环节得以有效地进行。餐饮老字号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综合创新,使企业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以求发挥最大的效能。

企业创新的保障――管理创新无论是观念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需要经过企业管理职能来综合统筹和指导协调。因此,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保障。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克服经验式管理模式的束缚,引进现代化管理方法,实行企业的制度化、科学化运行。

老字号创新的核心――产品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都是以产品创新为载体进入市场的,因此,老字号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产品创新。餐饮老字号产品创新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对于传统产品,要正确判断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根据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改进、革新;对于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要保证质量、不断完善;对于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积极研发、引导消费。

餐饮老字号的品牌保护

针对目前老字号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及相关保护机制的欠缺,餐饮老字号的保护应在两个层面运作:政府及餐饮老字号主体本身,即“品牌保护”不但要有“法律保护”、“政策支持”,而且包括“经营保护”和“自我保护”,二者缺一不可。

政府的支持与保护从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角度看,餐饮老字号的发展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办到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因此,政府应当具体从六个方面入手:

研究制订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条例,包括明确促进扶持老字号发展的指导思想、政策、思路;各级工商执法部门应当把老字号列入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对假冒者予以打击,保护老字号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对老字号在土地使用和税收上给予支持,企业在扩大规模或者搬迁需要占用土地时政府部门应当予以考虑;对于老字号的出口贸易,税收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建立老字号发展基金,为老字号的发展和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优惠贷款或贴息贷款;支持成立老字号企业协会,通过协会建立起老字号企业和政府,老字号企业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为老字号服务的信息支持体系。建立老字号企业的专业网站,扩大交流服务,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老字号自我保护外部的环境固然很重要,但餐饮老字号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其自身经营管理的内功与自我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巩固产品基础:对品牌的保护首先来源于品牌的载体――产品,在维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延伸企业产品内涵,保证产品的旺盛发展,全面满足不断变化、提升的餐饮消费需求。

强化商标法律意识:利用法律武器,拉大保护网,申请注册联合、防御商标,即采取“一个商标正面出战,多个商标侧面掩护”的协同保护方式,跟商标仿冒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同时,还应该注意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被国外餐饮企业抢注的问题。

稳健发展:切勿急功近利,轻易许可不符合有关条件的其他企业或联营单位使用自己的老字号商标,更不能在合资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商标,否则就等于丢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资产、丢掉了市场。

重视危机管理:以危机防范为根本,企业在处理危机时,要做到“谦虚自责、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控制事态发展,转“危”为“机”,重新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

餐饮老字号的品牌提升

餐饮老字号的品牌宣传长期以来,老字号主要凭借口头传播建立声誉。然而,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品牌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造成了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的淡忘,甚至遗忘。因此,餐饮老字号必须改变固有的宣传模式和传播观念,确立品牌个性,采取商业性与非商业性宣传手段相结合,综合利用平面的、立体的和网络等多种媒介,向人们充分传递品牌信息,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断在消费者心目中强化其品牌形象。

餐饮老字号的品牌扩张老字号餐饮应该摒弃旧体制下小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方式,改变古老经营格局,利用现有品牌稳步扩大经营范围,以服务于更广阔的市场,以规模寻求品牌发展。一是应立足于国内市场,实施本土化战略,把品牌从地区、省内做到全国;二是我国加人wto之后,老字号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国门,开拓一番新天地,以国际化经营推动品牌扩张。

我们相信,以餐饮老字号巨大无形资产为切入口,坚持在传承中发展,是打造餐饮老字号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餐饮老字号品牌的“双重保护”,杜绝品牌资产受到侵害;实施灵活有效的宣传组合,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追求规模经营,提高品牌竞争力,必然会推动我国餐饮老字号企业的大发展,带来整体餐饮经济的振兴与繁荣。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周游,周福仁.餐饮企业名牌战略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2002

2.继焦,帅建淮.成功的品牌管理.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杨铭铎.“老字号”应穿新鞋,走创新路.商业研究,2000

4.杨铭铎.论餐饮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商业研究,2004

5.冷志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原因及其对策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梁辉煌.从营销学角度探讨我国老字号品牌的维护与提升.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7.权锡鉴,张斌.论中华老字号的品牌管理.商业经济,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