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00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1

关键词:美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牡丹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牡丹江市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源远流长,是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其中,牡丹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目录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已达到167项,其中省级64项,部级2项。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普查、梳理非遗项目300余个,2013年承办了首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牡丹江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

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坚持集约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牡丹江市独具特色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1、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水、电、路、能建设基础好,农民富裕程度高,品牌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十大品牌,比如,湖光山色,山里人家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点面并进、融合互动。全市建成五星级村12个,四星级村81个,三星级村380个,三星级以上村占全市行政村的53.9%。,环境整治实现了由重点村向全域化推进转变。

3、创新模式促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各个乡村创新模式,比如,穆棱市东村是整体搬迁模式;东安区红林村镇中镇郊村改造模式;宁安p岭村是老村改造升级模式;宁安于家村是村企联建共建模式;宁安石岩村是中心村集聚模式。

二、牡丹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口头上重视,讲话时重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缺少科学的规划,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现象应付差事的现象严重,督促检查也不到位。

2.重规划设计、轻贯彻落实。一些地区部门规划制定高档次,脱离地方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不到位;还有的村多次规划,边建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有的村规划超前,不切合实际。

3、基础设施脆弱,资金投入不足。总体看,资金投入数量依然偏少;从渠道看,政府投入比重大,市场运作、农民和村集体投入比重偏低。

4、产业支撑不强、经营方式比较粗放。据统计,全市无经营收益的村391个,占村总数的44.6%,5万元以下的村223个,占25.5,村均债务达到81.6万元,多数村庄只能保运转,无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穷庙叫不动富和尚”现象明显。

5、机制不够完善,专业人员缺失。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专业管理人员缺少,政府在财力支持方面不足。

三、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外在风貌与内在文化、保护传承与改善人居有机统一。

1、完善机制,提高责任落实强度。全市有近200个村与森工农垦比邻交叉。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与森工、农垦系统的对接,加快细化原有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确立各方资金投入整合、环境整治共管、基础设施衔接等具体操作办法,率先打造出一批全省领先的共建型美丽乡村。

2、建立传习基地,创新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立足于现实,结合实际加以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在于乡村个性,要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格局,寻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域文化精华,发掘反映村庄个性的耕读文化、民俗风情,提炼体现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民间技艺,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特色技艺体验馆、风味食品品味馆等场所,壮大乡村旅游,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3、提高资金投入的动力。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由政府资金“唱独角戏”向“每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方式转变。

4、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要推进设施建设配套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效率效益最大化,带动更多的政策项目、政策资金投向美丽乡村,加快构建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2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3

进行任何一项建设,首先必须了解其背景,这样的建设才有针对性、有效率。乡风文明建设具有理论与现实两大背景。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卓越贡献,在于他们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文明思想的奠基人。尽管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没有发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词汇,但是他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地阐明了两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指出了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这里突出强调了客观物质发展水平对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的制约关系。其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联系,揭示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巨大反作用。马克思指出,在创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住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名著中指出人类从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标志是手工业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同时他们又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决定着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同时,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对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又有巨大的反作用。

列宁在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文明观。首先,列宁指出,取得政权是无产阶级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提。其次,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三,列宁指出,要想取得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就要在经济变革和政治变革的基础上,实行文化变革。第四,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必须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遗产。第五,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积极提倡共产主义精神。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文明问题的思想。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第一,我们党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上,科学地概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概念的含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使用文明这个概念,但没有具体规定出它的确切含义。)第二,揭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第三,第一次阐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第四,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第五,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总体布局的高度,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第六,我们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2.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个统筹”的任务和要求,从而完整、系统地提出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思路指导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新名词,从建国到21世纪,每个时期都有过那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但仅仅是理论界的称呼,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没有把它写进政策,甚至是发展规划中去。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新农村建设”写进发展规划中,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要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说明了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体现可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观,是一个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六个特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更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特色。因此,乡风文明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发展观渗透于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等一系列理论上的认识和理解,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雄厚的理论基础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

1.乡风文明建设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志,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的小康。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新农村中的乡风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中的特例——农村文化建设。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充分说明了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这也正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乡风文明建设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农村文化,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社会条件。

2.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

2000年,农民收入问题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受到高度重视。会议期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句话被写进文件。此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五年来,以城带乡、反哺农业的步伐已经启动,并不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步骤,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大举措。

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提出,正是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现,那么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要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境界,反映的是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风文明,第一次被党的文件提到了如此的高度,更加说明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位置。

3.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忽视乡风文明建设的倾向

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8月21日播出节目《丧事上跳起脱衣舞》,讲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流行一种奇怪的做法,许多办丧事的人家邀请“演出班子”进行脱衣舞表演,一些年轻人也借机免费观看。2006年9月福建省一村委礼堂女子跳脱衣舞。这些现象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这样的丑恶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遏制,就会愈演愈烈,成为一种风气,必然会对当地的民风造成恶劣的影响,危害社会的稳定。

这些虽然是个别地方的现象,却对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敲响了警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富裕等物质上的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却是空白、空虚的,这与物质生活的提高是不相适应的。长此以往,不仅会污染乡风文明,更会影响物质文明的成果、社会的进步。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业余文化生活仍单调贫乏,、迷信活动盛行。这与地方不同程度地忽视乡风建设有关。有的地方建设新农村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被游离化。更有甚者,对严重污染乡风文明的文化采取不作为态度,助长了坏风气的传播。这些现象启示我们:即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如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新农村建设还是无法取得成功。忽视乡风文明的错误倾向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国外建设经验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问题;对策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精神文化建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突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确保新农村文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乡风文明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演进过程。乡风文明反映了人们自身的现代化的要求,是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体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特征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从文化结构的影响来看,乡风文明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特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从社会管理的层面来看: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如经济体制、政治环境、法制建设科技教育、思想道德、文化娱乐、生活方式、资源利用、生活环境、计划生育、婚庆丧礼、国家、集体与个人关系、邻里关系等。“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适应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这里“乡风文明”是软件,“村容整洁”是硬件。良好文明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风气堪忧,难以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记忆深处传统的当地村民勤劳、节俭、善良、纯朴、厚道、诚信,具有我国农民的传统美德。然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人把“一切向钱看”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处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认为过好自己就行,自己和他人没有什么关系,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逐渐在农村蔓延开来。另外,一部分农民道德意识滑坡、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着乡村良好风气的形成。目前农村的社会风气着实让人担忧:“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较普遍,邻里之间缺乏信任,不赡养、打骂父母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在农村蔓延。

2、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普遍缺乏,各种文化娱乐方式都在抢占农村市场。随着农村传统生活模式的逐步改变,不同类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都在农村不断尝试,健康和不健康、高雅和低级的活动都在抢占农村文化娱乐市场。茶馆、卡拉oK厅、麻将馆作为许多地方主要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开始在一些集镇和乡村出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是寓教于乐、陶冶农民心灵、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当前农民整体的健身习惯还没有形成,不少农民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体力劳动者,四季坚持田间劳动,也确实够疲乏的,再用不着参加体育锻炼,所以有了空闲时间,宁肯东家进,西家出,串门闲聊,打扑克、搓麻将,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现在虽然部分乡村开设了业余学校、农民夜校等阵地,建立了一些学习室、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但是多数农村还是没有学习计划,没有学习要求,更没有对学习的检查验收,不仅文化低的很少到图书室、阅览室读书看报,就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也很少到这些场所来学习。于是相当多的农村至今不仅还存在不少政策盲半政策盲、科盲半科盲,甚至还有许多文盲半文盲。

3、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乡风文明建设主劳力缺失。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由两个规律所决定:一是社会心理规律,具体表现为“人往高处走”;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产业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仁义廉耻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

(二)原因分析

1、一些党政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有些地方的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基本呈现出“倒金字塔”型逐级递减的态势,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虚的,是“软指标”、“花架子”,是“空对空导弹”、“出力不讨好”,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就会文明。这种状态直接导致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在实际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一些地方,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感到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往往放任自流、束手无策,甚至连开个群众大会都很难召集起来。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眼光,没有认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指标,是虚的,只要把经济建设抓好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在工作中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整天忙于“中心”工作,奔波于政绩工程。甚至一部分农民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只是上面的事,干好了是领导干部的政绩,干不好也与自己无关,主人翁意识严重缺乏。

2、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正面文化在基层传播缺乏有效的组织渠道。2006年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干部队伍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大大减少,很多乡村撤消专职思想文化工作干部设置,即便有专职的思想文化工作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教育培训现象也很严重。当前,除个别农村有村办企业,多少有些集体收入以外,绝大部分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债务繁重,“空壳村”、“负债村”比较多。受经费与经济实力制约,绝大多数农村村级组织运转比较艰难,“村官”难当、“村官”难选,农村的公益事业难以开展,绝大多数乡村无法为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缺乏积极宣传正面文化的有效激励,村干部想对困难家庭进行大力帮扶也是“有心办事、无钱运作”,“没钱办事、没人办事”,严重制约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展开。

3、道德伦理素质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村广泛开展了道德伦理教育,引导农民不断改变旧的道德伦理观念,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整体上看,许多农民的道德修养还不高,伦理素质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不少退步现象。如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日渐消失,而偷摸盗抢等社会恶习、不良风气不时出现;亲情观念有所冷漠,婚姻家庭伦理观念淡化,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少数人投机钻营、私开煤矿、滥砍滥伐、制假售假;一些地方现象严重存在,精神信仰混乱,也大有市场。这表明农村出现了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严重阻碍了农村乡风文明的发展。

三、建设文明乡风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自治

包含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要素的村民自治制度,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还面临着许多艰巨的任务。如如何理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比如,如何处理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如何防止来自家族和宗派势力的干扰,如何完善民主决策的议事程序,如何完善民主监督的办事程序,如何完善村干部的薪金制度,如何完善惩戒制度等,这些都必须用一种务实的态度来对待。

(二)弥补农村教育上的缺失,注重农民的素质教育

各级党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作用,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改变提高农民素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教育农民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展开,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愚昧、迷信的思想观念。

(三)增强农民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高农村社会整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水平

目前农村转移的劳动力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不少,追根溯源,和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中小学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没有民主和法制观念,不知道自己所享有的民利,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对法律的认同感不强,信任度低,民主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个体只有养成民主议政、参政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合作与自治,才能做农村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而民主精神和参与能力要靠民主的学校教育培养。农村基础教育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学校管理中,都要为学生提供空间,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养成民主意识,锻炼适应民主生活的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戴・兰佳斯所指出的,国家贫富问题,首先是文化和精神问题。造成一个国家富裕水平高低的原因在于共同的价值准则、习惯和民族传统。他的这一看法,虽然是就国家竞争而言,但对我们今天认识乡风文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不无启发。可以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知识层次的低下,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艰难,文盲、法盲、科盲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农民素质,使“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此,在文化己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当代社会,能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文化一种状态的乡风文明的积极功能,及其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中所处的地位,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参考文献:

1、黄有泰.乡风文明建设的困惑与对策探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

2、袁玲儿.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风险与应对[J].理论导刊,2008(8).

3、于大海.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建堂.试论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6、周军,韩广富.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乡风文明问题及其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文化双重性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系统的提出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法治、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中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元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是精神文化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作用。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易变的,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相对稳定的。

一、乡风文明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变化。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府逐步发展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来,同时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化,我国主体文化正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被外来文化覆盖和同化的现实。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然而文化又能指导实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优势,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应该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我国的文化建设。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的文化理论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导入一种误区,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走入僵局,更容易陷入被西方文化西方同化的尴尬境地。

二、在文化的双重性中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中文化显性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于一直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几乎成为摆设。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只是“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这些文化发展形式过重强调外部植入而忽略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培育过程。这种植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一旦停止外部文化输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当代农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经历土地承包的新型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有一定的物质文化需求,手机,电脑等新的科技设备的购买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还是相对浅薄,在利用互联网等便利网络资源查询信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通常电脑在家里成了摆设,有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机,还有的仅仅是当起了电影设备,对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利用还是相对较少。

2.在精神文化中文化隐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缺乏主动性。另外农民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农忙时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农闲时农民大多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活动为主,很少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农民自身主动性的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对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视隐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过多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化。改革现有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能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主体,拥有文化主导权,带动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地位。农村是相对封闭,是具有相对封闭传统文化的社区。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农村社区中,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提高乡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带动农村自身物质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提高显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镇政府应当提倡各个村建立图书馆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客观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利用原有广播文化站体系继续对农民的主体意识加以正面引导。

第二,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发技术性教育体系。农村自身教育条件有限,很多人义务教育结束后就不再接受再教育,有点只是传统的农业技术,致使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只是收入甚少。开发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可以使农民自身的技术教育提高的现代水平,拥有先进的思想,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民网络课堂的建立。对于农民用电脑的技术专门开设网络普及班,有利于农民在农产品种植或养殖中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在购买种子和销售产品时也可以多渠道供销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中.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6

关键词:园林学视角;美丽乡村;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

受我国基本国策影响,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诸多地区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也成为了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因为构建步伐较快,对乡村一些基础要素或是实质原则有所忽略。因此,本文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探究思考美丽乡村建设。

1园林学视角的概述

1.1生态性

景观生态学是把乡村景观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对象包含农业、生物、湿地景观、农田等。当前乡村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园林研究者以保护环境为原则规划村庄,对环境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展现乡村生态的优点,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地域性

乡村的地域性包括了情感记忆、生活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当地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一些植物、建筑等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乡土气息。这些要素不单单依赖于具有特征性的建筑以及山水等,同时,也依附在地域的文化认知与情怀中。

1.3文化性

基于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情怀不单单包含了传统文化形态,还包含交流方式与精神情怀等。在古典园林中经常会用到对联与牌匾等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一方面可以传达该地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应用牌匾或是对联本身就是文化特质组成元素的。美丽乡村中的文化要与其他乡村的文化进行区分,从而突显乡土特点。延续乡土文化是确保乡村建设的基础,可以使美丽乡村的构建更加多样化,使乡土民情得以保留,进而增加乡民的自豪感。

2基于园林学视角的乡村建设

2.1生态性建设

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生态的特性。村庄的布局与溪流、河道、山体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或是与自然风景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当前已有的景观资源。绿化建设是体现乡村生态的基础,不论是在山水风貌上,还是生物保护中,都是属于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流水的添加,可以有效还原出自然生态的美观,对于一些垂柳或是滨水植物等基调树种的配置,创建出一个适合生物与乡民栖息的场所。植物需要应用适地适树原则,时刻注重季节变化,建设出一个美丽且生态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上基本使用乡土树种,搭配使用引种驯化的景观树种。

2.2地域性建设

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乡村区域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对于一些破损的建筑作复原处理,既能确保乡村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还能对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留带来极大帮助。一些新建的建筑物需要通过门楣、门窗等在形式或是颜色上进行处理,使其充分与原有的建筑物协调统一。同时,应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在建设美丽新疆乡村建设中,更要加入民族团结的设计元素,使其空间具有领域性与识别性。对于目前因住宅而形成的巷道,在满足原有机理的状况下,可以对其空间进行梳理,使其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景观建设上,可以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有机融合景观建筑物,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2.3文化性建设

依据乡村用地设计与该区域地质地貌的特点,依附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风景区。可以在一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旁边构建休闲公园,使其成为邻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或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区域,构造出一个可以供乡民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公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例如,结合孝道,自古以来我国都在提倡孝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园的核心雕饰,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提供给乡民一个休憩、锻炼的场所,可供村民品茗下棋等,不仅满足乡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要。

3结语

基于园林学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统一的目的就是使乡村更加美丽。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构建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构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在构建美丽农村时需要重点加强文化、生态、地域的建设,基于此,才可以真正将乡村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作者:赵晓忠单位:哈密市园林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5)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7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8-02

新时期乡村图书馆建设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已有几年。然而,几年努力下来,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却陷入困境,书籍等资源缺乏,管理混乱,利用率低下。究其原因,乡村图书馆制度缺失是之一。

一、乡村图书馆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

诺斯认为,制度是社会博弈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制度是社会生活或者社会关系的参加者,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乡村图书馆制度是以乡村图书馆的权利、义务、职责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准则。乡村图书馆制度包含在与其相关的活动中,各方的权责,是乡村图书馆事业得到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乡村图书馆制度缺失,会导致在与乡村图书馆有关的活动中,参加者的行为不受约束,权责不明,最终造成乡村图书管无序发展甚至瘫痪的局面。因此,乡村图书管制度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保乡村图书馆成为满足乡民知识文化需求的公益性知识中心需要制度建设

乡村图书馆存在理由,首先在于乡村图书馆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公益性的精神知识供给中心,为农民提供了一个终身受教育的基地。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到2020年,全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和不久的将来,我国物质财富将越来越丰富,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忧。在物质文明逐渐发达的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会随之膨胀。农民享受文化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保障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权实现成了保民生的重要内容。建设乡村图书馆是实现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权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建设乡村图书馆第一层目的、宗旨在于实现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权,把乡村图书馆建成为农民知识文化需求的供给中心。当然,满足农民的知识文化需求并不是一味迎合某些农民的口味,比如部分农民对色情、封建迷信图书刊物的喜好;而应该是符合大众的需要的,体现社会公益性的精神知识文化供给;应该宣扬和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普及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

乡村图书馆制度的建立能够确认乡村图书馆以服务农民实现精神文化知识需求权为其宗旨;乡村图书馆制度的执行能够保障乡村图书馆的这一宗旨实现。

(二)确保乡村图书馆成为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需要制度建设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乡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民是农村的主要生产者,农民不懂科技,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图书馆可以为农民提供科技知识,经济社会信息,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图书馆除了为农民提供科技、经济信息外,乡村图书馆还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而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社会的进步。另外,乡村图书馆本身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乡村图书馆建设的深层原因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乡村图书馆促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目的,同样离不开乡村图书馆制度的建设。只有把乡村图书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纳入制度,才能保证乡村图书馆有充足的科技图书资料、经济社会信息;才能为农民提供一个接受再教育的地方。

(三)确保乡村图书馆成为传承乡村文明的重要基地需要制度建设

农村是乡村文明的载体,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无数的生产生活文明。乡村文明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乡村文明的兴衰,师徒口口相传为主的传统模式遭遇现展的冲击,其自身传承方式和规模也难以适应乡村文明的发展。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供给中心,同时也应当是资料信息收集中心,农民学习的重要基地。把乡村文明的内容转化为文献资料,视听资料收藏在乡村图书馆,既保存了乡村文明,避免失传,又能为传承乡村文明提供材料。

在乡村图书馆建设成为乡村文明传承的重要基地需要制度指引,有制度明确乡村图书馆怎么去把乡村文明文献化,这些文献如何收集、编撰,经费怎么保障等等,乡村图书馆成为乡村文明传承的基地才具有可行性。

(四)确保乡村图书馆成为农村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需要制度建设

乡村图书馆是党和国家向农民传递方针政策的阵地,是农村社会舆论宣传引导的主战场。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人口分散,信息闭塞,农民要了解国家政策,国内外大事,最便捷的就是到乡村图书馆。实现乡村图书馆主流阵地的作用,同样离不开制度规定。没有制度规定,宣传什么,弘扬什么,乡村图书馆就会变成一个三教九流聚会的大杂缸,不但起不到正确引导农村舆论宣传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农村一些杂音、噪音传递的场所。

(五)确保乡村图书馆实现管理运行正常化需要制度建设

管理仅依靠管理者推动受限于管理者的人品、注意力、喜好等,而人性具有弱点。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为或不为不受控制时,人性的弱点往往暴露无疑。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对乡村图书馆负有出资、管理等义务的人追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轻松,不作为;对于贪图利益者就会乘机私占图书等资源,为所欲为。可见,没有制度约束,放任人性弱点的结果就是乡村图书馆混乱。

二、乡村图书馆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法律制度建设

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各种制度,是制度中被法律确认,并上升为法律形式的那部分制度,具有法律效力。乡村图书馆法律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那部分乡村图书馆法律制度。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我国还没有颁行图书馆法律制度方面的法律,2001年全国人大启动了《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工作,但至今还没有颁行;在地方上,北京等地颁行了图书馆法律制度发面的地方法规。国家有关乡村图书馆制度的政策规定现主要集中在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联合颁布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和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

乡村图书馆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打破行业发展无法可依的局面。在乡村图书馆法律制度应该纳入这些内容:首先要明确乡村图书馆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明确它是公立图书馆在乡村的延伸,还是农村经营性文化市场主体?或者是农村基层群众集体自建自用文化实体?这是确定各方责任的基础,也是确定其他制度的基础,需要有法可依。其二是根据乡村图书馆的法律地位确定乡村图书馆的宗旨,政府、社会等各方对乡村图书馆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其三是确立乡村图书馆基本制度,包含乡村图书馆发展的经费来源保障与使用,设立程序、行政主管、法律监管等制度。

(二)经费保障制度建设

经费保障是乡村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其发展的动力、核心和命脉,因此,乡村图书馆制度建设自然无法绕开乡村图书馆经费保障制度。乡村图书馆经费保障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实践中,乡村图书馆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村民自筹、乡村集体资产划转等渠道;其次是要建立经费的管理使用制度,明确资金的管理者及其职责、资金的用途、使用程序等,保障资金完全用于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之上。只有这些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形成法律规章,或者是国家正式文件,财政拨款才有章可循,否则,就是财政再怎么宽裕,也没人敢拨付;另外,只有制度明确乡村图书馆的公益性,经费使用的公益性,而且使用程序得当,公开透明,才可能有社会积极的公益性捐助。不然,乡村图书馆假如是经营性的市场主体,财政拨款就不具有合法性,社会也不可能积极自愿捐助。

(三)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制度就是对由谁管、管什么、管理目标、什么条件下管、怎么管作出的规定,是管理活动的关系行为准则。乡村图书馆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特征,其不同主要还在于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等这些特要素定。根据乡村图书馆管理的这些要素的特征,这里将乡村图书馆管理制度分为外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

外部管理制度是以乡村图书馆外的组织为管理主体,以其为管理对象的管理制度,包含了乡村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导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对乡村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包含主管的单位、管理的内容、主管单位职责、活动程序等,通常根据乡村图书馆的活动性质与政府部门职责的相关性,分类纳入部门管理。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规定,中央对乡村图书馆的主管部门是新闻出版署,负责主管乡村图书馆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评估考评、建章立制、行业标准制定等。地方规定中,多由地方文化部门主管乡村图书馆。除了行政主管单位外,乡村图书馆的其他活动也归口到有关行政部门管理,比如乡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人事归口政府人事部门管理,经费归口财政部门管理。业务指导是由业务相关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对其进行图书馆专业服务的指导,业务指导制度就是业务指导活动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包含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图书管理、文献编纂收集、资源采购、读者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内容、要求标准、考核评价等内容。

内部管理制度是以乡村图书馆本身为管理主体,以其内部的人、物及活动为管理对象的制度。内部管理制度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制度,规定什么样人可以成为乡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乡村图书馆干什么,怎么干,以及这些人的待遇、业绩考核等。这里,把对读者的管理制度也为对人的管理制度,读者虽然不是乡村图书馆内部组成部分,但其以自愿接受乡村图书馆的有关规定,到乡村图书馆接受服务,这实质上是乡村图书馆通过契约的形式,实现了对读者的管理,包含读者获得服务的条件,接受服务时应遵守的纪律和履行的义务等,比如在图书馆读书应带保持安静纪律,爱护图书的义务等。其次是对物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图书文献资料的管理制度,包含采购什么书,编辑收集什么文献,采购收集按什么程序,图书文献按什么编排,如何使用,以及图书文献日常管理规程等。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8

关键词:乡村景观自然色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ruralcolorasacountry,isafieldtostudytheruralplanningandrurallandscapedesignprocess.

Keywords:RurallandscapenaturalcolorLandscapedesign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城镇建设中对个性化的追求显得越来越突出。乡村色彩作为乡村特色之一,是乡村规划过程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领域。特征鲜明的乡村色彩可以提升乡村形象以及强化当地的地域风情。由于没有统一的色彩规范和监督管理,建筑外观的颜色运用混乱以及建筑与环境间和谐状态的失调,使乡村景观给人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

本文所说的乡村景观色彩指的是包括人工景观色彩和自然景观色彩的综合。景观设计是一个环境改造的过程,用环境、景观的理念去渗透,把原有的乡村风格和材料保留下来,并进行再设计再创造,以此来服务于乡村的人群社交、节日聚会、餐饮等活动,能为乡村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色彩的概念

(一)现代乡村景观中的色彩解析

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郎克洛教授率先提出“景观色彩特质”的概念,即:构成景观形象的,并与地理和色彩相关的一系列要素,包括地貌特征、土壤的色彩、植物、用当地材料制成的建材与建筑风格、体现在民俗上的特殊装饰等。在现代乡村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开始学会捕捉人们的审美心理,运用色彩的表达为景观设计赋予感情,再予以其独特的立体结构,从而成为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

(二)乡村景观色彩的个性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某一乡村中的积淀会令人向往。而这些能让人驻足回味的历史文化是通过不同乡村景观独有的色彩表达,以非视觉的感触传达给人们的。象征主义色彩学家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另一个“真的”“美的”世界,色彩构成的目的在于暗示“另一个世界”。色彩的象征性有普遍意义,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热烈冲动,“具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成熟,并激情总是冷静地燃烧着”;黄色不仅能够象征尊贵,而且在传统上还被用来表示羞耻和屈辱等。”

二、乡村景观规划营造中形成的色彩弊端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物质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乡村色彩的注目程度与日俱增。在日本、美国、香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高度商业化的建筑风格及色彩形象被视为楷模,普遍受到各地的模仿,使我们的城市进入了色彩误区。而后人们在视觉审美疲劳后又渴望到乡村中去寻找、亲近、感受自然,以缓和工作压力,这就推动了乡村的改革与前进。伴随新思潮的涌入、新材料的出现、新技术的进步等,村落人蠢蠢欲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乡村景观色彩的搭配问题。

(一)景观色彩与基础色彩联系协调性欠佳

在大兴新农村规划中,现代乡村景观规划中景观色彩与基础色彩的不协调显得尤为突出。随着现代建材的不断翻新,建筑物形态和外墙色彩出现了不同的风格。经济处于起步中的乡村一味地模仿城市建设,把不太适合建筑本身风格且泛着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制作简陋的灯箱、横幅或广告,毫无规则的置放于乡村景观中,严重破坏了乡村原始古建筑所具有的自然色彩韵味,使得原本素雅稳重的乡村不复存在,加重了乡村的不和谐感,并且还导致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故流失。

(二)景观色彩场所设置欠推敲

乡村景观色彩设置的场所十分重要,相同的色彩建筑物置于不同的景观背景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官效果。一件现代感十足的设计作品矗立在写满历史沧桑的乡村环境中,一定会给人不协调感。反观现今的设计领域,注重的是作品的个体魅力而缺乏对作品与所设置场所的关系的深入思考,最终导致作品色彩与背景关系并不协调,并且远远偏离预期效果。

如今,中国已有超过60%的村庄编制过乡村总体规划,但总的来看,规划不尽人意。乡村景观规划受到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视,但仔细体察,一些规划却没能与乡村的现状紧密联系。他们简单地把村庄建设用地推倒重新来过,把农村建成城市小区,让村民过上类似城中的小康生活。此类乡村景观规划缺乏规范、任务繁重、再加上时间紧迫、经济条件限制,所做出的规划难免显得粗糙,缺乏分析研究,这必然影响对“乡村景观色彩”问题的考虑,从而使得新建村落平庸无奇。

三、乡村景观规划营造中色彩的应用

自然环境是乡村景观色彩规划中最基本的构成方面。大多村落中的乡村景观是由自然环境天然塑造而成的,由于村落所处的地域不同,当地的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所促成村落自然景观色彩的也固然不同。色彩本身是乡村景观发展脉络中固有的,为乡村整体环境附着上天然的色彩,它们与自然景观的山色水景相映衬,还同变迁的历史环境相谐调,使居住其间的人们感觉更安静祥和。掺杂冷色的建筑色调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使人感觉清晰明快,南方乡村建筑的中性色彩散发出浓厚的历史韵味,如在绿色环境衬托下建筑的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村落自然景观中,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是温和的,与高纯度的城市色彩相比而言缓和许多,在大部分的自然色中夹杂着单色、间色和色彩阴影。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自然景观中的色彩。

(一)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是影响乡村景观色彩规划设计的一个具普遍意义的自然因素,在《园治》“相地”篇中,便已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造园理论,因此可见乡村的地形地貌不仅对景观形式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而且一个地区明确突出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该地域的空间认识。如云南哈尼梯田景观,它在地形与地貌相结合下所呈现出的独具特色自然景观色彩,使该地域的景观色彩独具魅力。

(二)植被条件

植被是在乡村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要素。乡村植被种群丰富,自身适应性强,多样化的植被物种更增加了村落空间序列,它们在村落的原始状态下自然生长,减少了景观营造中的人为加工成本,在方案中采用乡村本土自然植物作为植物景观配置,在凸显乡土自然原始色彩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反映该村落植物景观的地方特色,提高了景观辨识度,还原乡村本土气息,使色彩具有生命动感。乡间各种掺杂在一起的绿色,让乡村景观在色彩上显得灵动活泼。

如今,我国景观色彩规划行业刚刚迈上正轨,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都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幸运的是,我们大量的未开发或半开发的乡村中的多样化自然,人文景观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乡村色彩研究素材。乡村景观原生态色彩给了我们种种的惊喜和惊艳,为今后的设计发展奠定了基础。

景观是一个物质品质提升的产物,和谐生活下需要景观来为幸福做注释,色彩景观所营造出的生活美景,正是对乡村社会景观最生动的记录。

参考文献: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9

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公共环境改造能够提升公共环境人文方面的品质,成为乡村空间发展的一个基点,能直接促进我国乡村生活环境的建设,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塑造将对周边街巷、住宅产生辐射,形成建设理念、施工技术上的示范,整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另外,乡村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对接和一般的公共行为艺术不同,更加不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能凭借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的传播功能达到加强村落文化和信息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同时还能增强地区开放性、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得乡村自治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自组织的发展[1]。除此之外,当地居民协同参与才能完成制作大型户外的公共艺术建设。通过这一参与过程培训当地居民的相关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的自治发展能力。引入农村发展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改造乡村公共的空间环境和建设农村的视觉文化为核心,提供一个“基核”和契机来发展农村的人居环境,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前在这样的经济和土地制度下,要想整体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农村各家各户在建设自家居住环境的时候必须尊重农村的环境、邻里和传统,农村社会的自组织的程度和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提升,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是非常科学和环保的,并将组成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当地发展的条件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能促进农村自组织的发展并改变已有的演化路径;设计一个与新公共艺术相适应的、长期和稳定的制度,能保障乡村社区和居住环境的演化进程;正确认识与运用乡村自组织原理,引入合理公共艺术,对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大有裨益。

二、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自从2000年以来,许多的年轻艺术家将他们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入到第三世界贫民区及已衰落的欧洲老村庄。这些当代的艺术品与博物馆中收藏的艺术品有很多的区别,它们结合了摄影、绘画和大地艺术并处于行为艺术与新媒介的中间,通过运用现代媒体中蕴含的力量充分挖掘农村社区中存在的价值,同时提升居民自我意识。相比较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改造,引入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改造自建的社区,能让村庄更加的开放,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村庄平衡和均质状态的打破增加了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村庄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同时能让当地村民更加认同自建社区并提高他们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的发展。一是增强村庄开放,增加信息交换。引入村庄自建系统的公共艺术是比传统的艺术更具有张力的表现形式,通过加强与乡村空间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同时这种形式的艺术传播性更强,能很好的加强与外界之间信息和文化等的交流,扩大影响,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该地区的发展,使得信息和资金等流通更加快速,提高地区的发展潜力。二是破坏乡村均衡、均质的状态。当前乡村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侵入和缺失的传统文化等的影响表现出均质化的现象,乡村已经不再具备特色的社会文化。而这种创新性的当代公共艺术参与到乡村公共建设能打破这种均质化的农村发展倾向,保持农村人居内部环境的非均衡性,使村庄保持动态、可持续和具有特色的发展空间。总之,在村庄空间建设中介入公共空间艺术能创造出一种“无中生有”的村庄文化特征,增加新的空间基点,发展地区文化[2]。三是增加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乡村自治能力。当代农村的乡土意识受到土地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婚姻家庭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转型的国家基层治理方法等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农村社区逐渐消失的传统意识现象也不利于农村自组织的治理。另外传统农村在自建时所重视的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也正在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急需寻求新组织形式来建设和演化乡村的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公共艺术,对提高地区的认同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居民自治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自组织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体现、尊重并关注当地人民平常生活的艺术作品,能极大的引起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四是当代乡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形式,不但能促使乡村不均衡发展状态的形成,同时有效改善乡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乡土观念和社区意识;另外还能让乡村环境更加的开放,打破均衡状态,改变村庄周边已有的环境关系,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向新的演化路径发展;再者,在乡村建设中实施公共艺术需求村民的大力参与,并且农户通过培训能掌握新的技能获得非农业的收入。公共艺术这种外部的干扰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乡村公共环境的影响是直接作用,而对农村居民建设自住房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并且能全面的影响村庄整个人居环境的演化。

三、未来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思路

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篇10

【关键词】:乡村景观;设计特点;设计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农村占用土地面积比较大。各个乡村的地形地貌、自然风景、民族风情、等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乡村景观的类型也各不相同。乡村景观作为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分析乡村景观的特点,做好乡村景观的设计有助于对乡村的地方特色、乡村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使农村乡村景观得以重塑,实现乡村建设和乡村环境的协调发展。

1、乡村景观的概念

乡村属于划分于城镇规划区域外的生活居住区域,是社会和空间地域的综合体。乡村景观的建设不仅包括自然属性,而且也包含了社会属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现代文明之美、历史人文之美、自然生态之美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环境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景观设计缺乏地域特色、乡村景观建设只是简单的借鉴城市建设模式、乡村景观建设开发过度等。由于城市一味的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对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不够重视,导致非常多的乡村都丧失了原本质朴、生态化的乡村特色。再加上乡村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特征并不显著,致使乡村原有的特色丧失。

2、乡村景观的基本特点

2.1地域特点

乡村景观是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居民和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表达。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和历史,是当地居民在不断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乡村景观是在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可以使乡村地区的环境可以保持其特有的特色。

2.2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相较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乡村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大气、水、自然面等无机物质比较丰富,具有比较完善的功能,可以保证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在乡村地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乡村地区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现状,将各类景观要素综合到一起,然后将这些要素建构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1]。

2.3人文特点

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景观特色,乡村景观可以将地区的人文情感、景观文化、沿用的生活生产方式、看待自然景观的态度等体现出来。可以让生活在@个区域的人感到舒适,感受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乡村景观可以将居民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反映出乡村居民的文化取向和美学价值观,人文特征非常地显著。

2.4心理感知的特点

乡村景观可以通过物质形态让人的心理上感到舒畅、亲切,乡村地区由于视野广阔,人们站在田野会感到开放式的舒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是在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虽然环境景观的设计非常合理,并且相应的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由于视线被高楼阻隔,人们无法看到广袤的天地,在空间上会感到压抑。

3、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是由各种要素共同组成的一种具有特定功能和形态的综合体,是人文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进行设计时,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对各个环境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使乡村的自然环境可以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出景观的作用[2]。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美观性,还要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按照因地制益、以点带面、精心打造、典型引路的基本原则,在提升乡村景观品味和质量的同时,将乡村自然景观的人文美、生态美展现出来,实现宜居和美丽的融合。

3.2保护先行的基本原则

农村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不同,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需要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生活需求,实施乡村景观的建设和改造。在规划之前,要先对乡村生态的基础设施进行优先规划,主要包括对整体山水格局的维护、对乡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等[3]。总的来说,乡村景观的设计时,要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乡土景观的提升和塑造。

3.3文化传承性的原则

乡村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乡村文明是我国文明史的基本载体,因此乡土文化不能中断。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要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建设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要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将历史文化乡村的保护纳入到规划中,和乡村休闲旅游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将乡村历史文化充分展示出来。

3.4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要控制好乡村生态环境的改造力度,不能过度地开发。从生态角度来看,自然群落的生命力更强,对生活环境进行保护可以实现农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4]。此外,在进行乡村景观的设计时,需要结合地区定位,对乡村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考虑,为日后的建设保留余地。

3.5本土特色原则

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每一个乡村有其特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出乡村建设的特点,并根据乡村的特点进行景观建设。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人们对乡村的印象加深,而且可以使乡村的知名度提升。另外,还要考虑乡村地区的历史沉淀和地理资源,使用的建设材料要可以将乡村地区的风情民俗、农耕文化等体现出来,实现农旅共兴的基本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为了凸显出乡村景观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要对乡村的传统文化特色予以保留,做好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建.论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互动影响[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01):43-44.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