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29

县域经济模式篇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县域经济改革试点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也日益成为探讨热点。本文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了国内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相近规模典型县市的发展历程,对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丰城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县域经济模式内生性发展创新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近年来,丰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呈现,基本形成了一园二区六基地的新兴产业格局,丰城也因此一举步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但其排名仅位列97位,各项经济指标与其它的百强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丰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远落后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同时,丰城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625元,而全国百强县平均值为64070元,丰城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由此可见,丰城与发达地区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更好地学习典型县市的良好经验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典型县市发展经验分析

(一)丰城与规模相当城市的比较分析

笔者特意选取了七年前与丰城经济规模相当,五年之后GDp翻番(且GDp达500亿以上)的四个县级城市进行比较,并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县域经济模式下不同省份的县市。四个参照县域城市研究的时间跨度统一为2004年至2009年或2010年,起始年份的GDp都集中在230-250亿元的区间,至2009年(或2010年)时GDp都达到500亿元(及以上)。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丰城市的现状与四个县市2004年的状况颇为相似。丰城的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几个县域,甚至是个别县市的两倍或三倍;第三产业比重均比其它县市较低;丰城目前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其它县市当年的水平;且丰城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其它县市的当年水平。

(二)以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丹阳市的发展经验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是以混合型经济为主体,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以鲜明特色和优势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和主体;二是以乡镇经济为主导,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经营方式上高度参与市场竞争;五是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储东涛,2010)。

江苏省丹阳市是苏南模式中的典型县域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丹阳产业特色鲜明,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

(三)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广东模式——增城市的发展经验

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其独具特色的模式,数量少,但总体实力雄厚,特点是“三资企业+专业集镇+外贸出口”,是以集体经济转制形成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通过“三资企业”、依托外源型经济发展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广东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借助地理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并大力推进两头在外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其典型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专业镇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力军;二是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罗必良,2008)。

广东省增城市属于广东开放型经济的典型县市,其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区东部。增城市与丰城市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即同属于省会城市的卫星城市。增城市坚决打好“广州牌”,融入珠三角,积极探索都市圈卫星城的科学发展模式。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

(四)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浙江模式——余姚市的发展经验

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始终把握市场需求,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浙江通过专业化的民营经济、市场经济和块状经济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民营经济得到高度的发展。二是建立了发达的专业市场和遍布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三是区域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浙江省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称。

(五)以产业化发展为特征的山东模式——胶南市的发展经验

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毗邻日韩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其突出特征在于:一是加速培育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区集中。三是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乐菲菲等,2011)。

山东省胶南市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2003年胶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模式,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的目标,主动承接大青岛的辐射带动。

(六)典型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1.转变思想观念与所有制结构。凡是发展比较成功的县域,其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和体制转变都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不去包揽经济活动的一切内容,经济活动的活力不在政府,而在于这个县域范围内,是不是有无数的经营主体、无数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

2.积极推动县域“三化”建设。发达县(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有效途径,而其中的核心是工业化。

3.借助招商引资和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大都是通过同县域内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4.依靠区域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百强县(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较为迅猛。这些县域的产业基本形成“1+n”或“2+n”的布局,特色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都较高(张茹,2005)。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既发挥了原有产业的优势,也沿续了原有的体制优势,更加上了各地特色定位和专业集群发展。丰城的现状与各发达地区2003年左右的情况相似,不仅需要学习先行者们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更是要区别于其它地区定位而进行特色发展,实行赶超战略,实现弯道超越。

丰城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模式,既要经济快速稳步提升,也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以市场为基础,也要以政府为主导,既要快速发展,也要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丰城的发展模式:“政府引导+特色经济+内生发展”,依靠政府引导下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引导,以招商引资的外地企业与本土特色的乡土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与周边城市(如南昌)错位竞争的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发展道路(宋效中等,2010)。

县域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越,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走内生性发展道路。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经济学中的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生动力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加快发展从而走向繁荣富强,决定性的因素是内生动力。内生性发展道路具有自主性、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和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丰城市统计局.2009,2010年丰城统计年鉴

2.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罗必良.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乐菲菲,朱孔来,马宗国.山东县域经济的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

5.张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江苏省个案[J].改革,2005(9)

县域经济模式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分类发展

我国县级行政区高达两千多个,每个县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状况不同,交通条件、发展历史以及区域环境也不相同,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不相同。笔者通过我国县域地区经济基础、地理资源、气候以及文化的不同,从主导产业、经济地理区位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划分,提出利用当地的资源,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带动、优先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等多个原则,促进我国不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策略。

一、县域经济分类发展模式的坚持原则

(一)政府引导的原则

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目前,还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很多的县级行政区,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域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确定以及主导产业的确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同时,政府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符合当下的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服务而不代办以及引导而不强迫”等几点,发展好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农民办不了、公司办不好的事情。政府要定位好自身的角色,起到带头人的作用,运用政府所具有的职能手段和行政力量,引导和鼓励民众一起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来,给主导产业的培育和构造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将政府的类型从经济建设型转变到公共服务型。

(二)市场带动的原则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发展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因此,我国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县级行政区存在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低的现象,在对县域经济的调节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出充分的作用,除此之外,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没有在县域经济的调节中发挥出自身的重要职能,导致很多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龙头企业分布不均,且规模小,数量少,没有形成竞争,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也较低,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县域经济分类发展模式的有效开展和实施。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坚持市场带动的发展原则,通过创新县级行政区的行政制度以及完善市场的经济体系,来增加龙头企业的数量,并且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进行壮大,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通过发展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其制度,来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也就有了良好的条件支持。

(三)优先建设基础设施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县级行政区经济发展中经常遇到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经济结构中的短缺部门,这些制约因素使县域经济得不到良好的发展,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优先建设基础设施的原则,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县域发展模式中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我国很多县级行政区通讯、邮电、交通等都存在相对落后的问题,其中缺乏资金是主要的原因,因此,县级政府应当完善投资机制,同时鼓励县域内的一些企业、事业和个人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或者兴办,引导民间的资本和外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解决资金问题,加快县级行政区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很多县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破坏了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这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仅要发展社会经济,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遵循生态的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推动县域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县级行政区,拥有良好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条件,因此可以将该县域地区的旅游业作为主要的发展产业,例如县级地区所拥有的民族风俗、饮食文化、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以及一些具有特色的人工创造物等,如果县级地区拥有其中某些能吸引游客的资源条件,就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然后整合优化,广泛宣传,在此基础上,发展该地区的休闲区、娱乐区等,运用旅游业的连锁效应,在该县域形成商业圈,成为各种商业聚集地,进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一种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并且这种经济模式能够起到连锁效应,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县域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壮大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带动当前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后代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的县级行政区数量庞大,每个地区的资源、气候、环境等不尽相同,因此,发展的产业也不尽相同,有的县域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有的县域拥有强大的农业基础,因此,每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针对这种不同,县级地区可以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品或者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县级地区的特色小吃、茶业、酒业、蔬菜或者水果,都是可以充分发挥利用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就需要县级政府以及当地民众充分利用自己县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再通过媒体、互联网对外进行宣传,在规模上形成优势,将名声打响,自然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消费,除此之外,当地的县级政府要鼓励社会事业企业单位的投资,结合外界的社会资源,扩大产业基地,将本县的特色产业推广出去,形成更大的规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分类模式发展。

(三)劳动输出发展模式

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既没有旅游资源,也没有特色产业,山多地少,不仅耕地资源稀缺,而且还经常发生自然灾害,这样的地区没有可供发展的资源,经济落后,因此,对于这样的地区,县级政府可以鼓励这些地区的人们走出大山,将县级内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向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输入,利用这些劳动力的劳动资源,增加县域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缓解了县级地区的就业压力和管理压力,除此之外,这种劳动输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化进程,带动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四)专业市场辐射发展模式

专业市场辐射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兴办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市场的经济发展来促进县域整体经济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县域。专业市场辐射型发展模式主要在拥有自身特点且交通便利的县域进行开展,主要的实施内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农民或者某些生产基地进行直接交流沟通,然后以联合体或者合同的形式,吸引农民或者生产基地走入市场化,成为市场体系中的一体,农民或生产基地在市场化体制中快速获得关于市场发展化的的信息,并且能够针对这些信息快速做出反应,进而创建一个专业化的市场,带动某一个专业的市场化生产,该县级地区在此基础上就培育出一个主导产业。这种专业市场辐射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通过不断的辐射,让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参与其中,从而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现象,带动起整个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县级行政区数量众多,且每个县域拥有的资源和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基础都不一样,因此,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要根据县级地区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自己地区的主导产业。如文中所说,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旅游业、特色产业等经济模式,政府要加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借此带动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县级地区的发展要遵循科学的发展模式,让县域经济不仅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宋琪,胡芳.陕西省县域经济分类发展模式初探[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2]中共璧山县委党校课题调研组,毛发木.走特色化的镇街分类发展道路[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05).

[3]李曦辉,黄基鑫.区域分类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J].区域经济评论,2014(05).

[4]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县域经济模式篇3

【关键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伴随我国现代化农业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做好县域农业经济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还较落后,县域农民的收入较低,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县域农村经济。县域农村经济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本质,在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县域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点,发展县域农业经济对城乡经济结合、城乡经济一体化都有促进作用。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农业经济实力较差、技术水平太低、县域公共财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如何克服限制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模式探讨

(一)发展县域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县域农业特色产业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分析地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展出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生产特征和特殊品质的农业。特色农业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特色优势,这种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等,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所发展的特色农业要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三是能够产生效益,任何特色农业最终都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在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资金短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特色农业的效果不显著。二是特色农业的参与者素质较低、观念较落后,导致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三是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很低。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抓住国家对农村发展高度重视的契机,快速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感受到技术提高的好处。其次,要协调区域布局,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规模化经营,建立示范基地,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程度。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做好营销工作,打造一批质量过硬、市场反应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

(二)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情况,与此相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环境、资源、社会效益。例如,福建省某县域公司种植玉米,然后用收获的玉米养鸡,最终回收鸡的排泄物,并对其加工,形成有机肥料,最后将有机肥料用于玉米种植。再如,北方某农村地区产牛,利用秸秆喂牛,牛产出牛奶投入消费市场,对排泄的牛粪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供暖,沼渣又可以对玉米地施肥,收割玉米之后又能产生秸秆。

根据现有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的情况分析,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二是要对耕地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从长久的种植经验来看,我国的耕地质量有下降的趋势,这与人们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关,对耕地的保护和改良势在必行,应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水土流失。三是要做好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农村地广人稀,具有较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具备良好的先决条件。针对农村烧秸秆等困扰地方政府的问题,还可以加大农村沼气的建设力度。四是要大力发展农业技术,要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推广立体种植和间种套种等先进技术,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引入滴灌技术,推动农业由粗放式朝向精细化发展。

(三)实现县域经济组团发展

县域经济组团的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发展网状的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县域间资金、劳动力、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快速流动。二是形成梯度辐射,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县域的发展,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优势互补。三是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局面,提高县域在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也降低县域发展的基础建设成本,从而打造出特色产业群。在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方面,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资源整合

每个县域拥有的资源都有限,有限的资源会限制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因此,与周边县域做好资源整合,有助于破除县域间的保护主义,提高县域资源利用的效率。

2.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县域之间组团发展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因此,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达到利益的合理分配。关于利益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组建合作集团,通过这个合作集团来进行利益分配;二是上级管理机关介入,根据不同县域的贡献进行利益分配。

3.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处理县域间的经济纠纷时,应严防出现地方保护主义,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来规范各县域行为,不允许出现任何背离县域合作理念的行为。

4.做好政府考核

县域之间的组团经济发展需要各级政府进行推动,在以GDp为主要考核目标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县级行政官员为了促进GDp的增长而做出一些不符合县域合作理念的违规行为,因此,县域之间组团发展需要对县域官员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将GDp、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率等综合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三、结语

在推动县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认识到发展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估,再根据自身的特征,吸引外界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组团模式为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模式篇4

[关键词]信息化县域经济农村信息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最基层的运行单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经济支撑,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信息化必须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尤其是贴近农业、农村基层实际的县域经济信息化,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能直接解决基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够畅通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现状

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的是我国农业的突出问题,但比农民经济上的贫困更严峻的是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问题。农民得不到信息或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少,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明显滞后以及“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据调查,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其中城市网民大约有9168.6万人,普及率为16.9%;乡村网民只有1931.4万人,普及率仅为2.6%。在广播媒体方面也存在同样情况,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的数量分别是2371套和1254套,其中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分别只有10套和5套,占全国广播频率和电视节目总数的比例分别是0.42%和0.4%,而且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培训的节目、农村题材广播剧、电视剧也都很少,而且缺乏农民关心和需要的农业生产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等。

二、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运作方式

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是建设与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县域信息化平台,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实际,围绕本地农副产品特点,建设以农副产品产销为主的特色网站。这种做法可以直接把本地农业经济与市场连接,花钱不多,收效明显,不仅有利于农民对信息资源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县域地区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和利用分散的农村社会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重视基层县域经济信息化,开展试点工作,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建、管、运、维”各个环节均需要较大力量的投入。鉴于县域信息化专项资金力量普遍不足,因此必须突出市场化运作,充分体现政府引导、广泛参与、公众收益的思想,积极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投入,同时更要兼顾其投资收益。

三、县域经济信息化模式

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传播建设等不同的侧面,可考虑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资源共建模式

目前,广大农民群众最渴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1)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副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信息。(2)农业科技包括养、种植业、病虫灾害防治等实用科技信息。(3)提高文化科技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培训。而我国县域的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已经启动的信息资源建设在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显得不足,实用性、适用性、可观性、动态性都有待改进。“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虽然农村信息服务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农民信息依然贫困。因此,县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可采用“资源共建模式”。

资源共建是指由政府主导,组织、协调涉农部门,调动运营商、集成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性,共同建设贴近公众特别是农民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县域经济信息化中公共服务平台、“三农”基础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公众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有限的信息化专项资金应重点保障这些系统的建设:

(1)要充分利用省、市各级政府已建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现有基础;整合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信息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2)重点投资建设体现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数据库。

(3)由政府发起、倡导并组织整合各类社会信息资源,采用购买、交换等方式与信息持有人共建综合信息数据库。

(4)由政府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定期维护,及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充足性和实效性。

资源共建中各类信息资源分门别类,面向公众的普通信息资源免费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特色经济信息资源等有价值信息可有偿交由中介组织和增值服务商进行深入开发利用,并将此部分资金重新投入到信息资源的整合中,以此达到信息资源共建的良性循环。

2.中介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和引导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政府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和企业供求信息的“红娘”。中介服务模式能突出体现中介组织在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其掌握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信息需求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双重优势,通过深度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在政府、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公众之间承上启下,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在这种模式中,应重点发挥中介组织的两种作用:

(1)组织建设特色经济网站,并通过交换链接、搜索引擎排名、广告宣传等方法推广网站;利用县域经济的特色做出网站的特色,逐步建成第三方的电子商务网站;利用该网站为本区域的农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同时辐射周边区域,从而有效的为本区域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支持。通过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促进县域建立、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缓解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2)购置、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开发、深入挖掘并利用网站快速,成为行业信息的源泉。

中介组织的网站可以通过发展会员(Vip会员)等有偿方式,以低廉的收费和快捷的方式向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用信息的质量来保障会员的数量,并以此运营和发展壮大。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安平县的特色经济网站――“中国丝网网”,该网运行比较成功,一些企业实现了网上收集与信息、网上推销、网上洽谈和网上交易。

3.aSp服务模式

在县域经济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特色经济产业的重要构成单元,这些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甚至还只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体经营者,面对这样的“企业”来推进信息化,普遍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应用和维护能力薄弱,但经营模式基本相同的特点。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资源成本,保障这些为数众多的企业“用得起、用得上”信息系统,就需要建设aSp服务平台模式。从而使县域中的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很小的投资来体验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即应用服务供应商)是指在双方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基础上(协议内容可以包含价格、服务水平、商业机密等),用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由服务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作。通俗地讲,aSp就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运营商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运行维护者,企业是使用者,双方合作方式如下:

(1)运营商统一构建信息系统,并负责系统的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

(2)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系统要能够满足一般类型企业基本流程的管理,并能够定制开发特殊的流程。

(3)企业以租用的方式使用,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并反馈意见。

aSp模式中,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信息系统的有偿使用权及服务,并按周期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来进行运营和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用户可以节省一大笔用于it技术产品购买和运行的资金,与整个运行相关的风险可以被分摊,还可以找到比传统网络信息服务更加实用、便宜和有效的服务内容,加之it应用技术能做到及时更新,从而促进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宁波爵溪街道办建设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符合国情的aSp实践的典型案例。

4.信息入户模式

农民是县域绝对主体人群,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瓶颈之一就是农村信息传播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农民收入较低、负担重的前提下,要解决农民信息上的贫困,需要采用“信息入户模式”,实现农民信息简捷、便宜的提供。信息入户是综合利用互联网、电视、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这种模式重点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怎样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让农民群众喜欢用、用得起、用得好。

如今信息网络已经基本遍布广大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信息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1)电视、电话等大众类信息终端广大农村已基本普及,缺乏的是能够指导生产的信息资源。针对这种类型,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来进行数字化改造(如机顶盒等)和开发信息资源,通过大众媒体使公众(农民)获得快捷、高效、有用的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覆盖大面积农村地区,成为廉价地为广大农民传送农业信息的途径。相关信息费可以按时间或按信息量支付,来保障运营商和增值服务商的投资效益。

(2)计算机类的信息终端限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操作能力,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村委会投资建设“村信息服务站”,并派驻专门的信息员来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员经由统一培训,持证上岗,负责以广播、板报等形式及时各类农业信息、天气信息、市场行情等,并及时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帮助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类问题。信息员的工资和检索支付的信息费可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从村提留中支付。

这种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运作,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宣传可以稳步提升全民信息化素质,从而提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实现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能力的最终目的。目前,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有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适宜在全国推广。

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模式当然不是上述模式的单一运作,必须是多种模式的整合与互补,综合各种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切实保障当地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nic.省略/index/0e/00/11/index.htm,[2006-10-19]

[2]中国丝网网.部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河北省安平县正式启动[eB/oL].省略/news/shownews.asp?newsid=703,[2006-11-9]

[3]罗亚波: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aSp服务模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4):1-3

[4]高吉魁等:“三电一厅”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致富助跑[J].中国农业信息,2004(11):43-44

县域经济模式篇5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与思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09

县域经济模式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县域经济;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4-02

1研究背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些提法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召开全区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表明自治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提升广西经济实力、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基所在。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合作等国内外多区域合作叠加互动,以加快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核心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确立,使我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广西县域经济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期,呈现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大好局面。深入研究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成绩、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发,着重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认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应表现为做大做强第二产业,这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2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近几年,我区县域经济从整体上看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07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木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广西无一县(市、区)入围,说明我区县(市、区)综合竞争优势太弱。2007年我区县域平均GDp为44.67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县域平均财政收入3亿元,只相当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7.1%。2007年,我区县域年末人口、土地面积占全区的比重都在90%以上,县域GDp占比仅为66.06%。

(2)产业调整未能深度发展,增长方式式粗放。

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5.64%,各地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多局限在农业种植和养殖层面,经济结构以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工业总量为主,实施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能力还未形成。目前县域工业主体仍然以小型企业居多,企业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存在经济结构相似,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县域的工业园区建设比较滞后,增长方式也比较粗放,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7年经济总量前10位的县(市、区)生产总值总和为996.33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5.3%,是总量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95倍;财政收入前10位的县(市、区)合计为70.64亿元,占县域财政收入的26.8%,是收入后10位的县(市、区)总和的9.37倍。其中县域经济总量最大的玉州区生产总值为138.97亿元,比排位后12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县域财政收入最大的平果县财政收入达到16.23亿元,比排位后17个县(市、区)的总和还多。

(4)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

县域非农业特别是二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次产业占比重偏大。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目前正面临国家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压力;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一二次产业之间互动乏力;一些县市主导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

3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自身的演进规律。就一般状况而言,区域经济经过一个高质量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其第一产业发展则容易有较大的后劲,第三产业发展则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进而是强大的经济综合实力。

广西县域经济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而且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低。2005年广西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33.8:36.1:30.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6%;而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2.4:37.1:40.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1.1%。这表明广西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明显滞后,低于全区总体平均水平,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产业过重(占到1/3强)、第二产业脆弱(工业不强)、第三产业滞后(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工业)。

广西县域经济2000、2004、2005年度产业结构变迁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统计年鉴2005》及《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而来。……

注:(1)各年产值的绝对值均为当年价。(2)为保持各年度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本表所称“县域”的行政地域涵盖广西所有县、市、自治县等县级行政地域,以及崇左市的江州区、来宾市的兴宾区2个市辖区,2005年数据不包含南宁市邕宁区。

总体上,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已由原来的“一、二、三”传统格局变为“二、一、三”的工业化起步阶段格局,第二产业只比第一产业略强,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则低于第一产业。在产业关联度方面,工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加工产品也因技术起点不高,更新换代慢,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形成为农业、工业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广西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是一些传统型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的现代供销渠道、社会保障、融资市场、房地产、科技信息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从具体的县域来看,广西近一半的县域,尤其是山区县,产业结构仍然保持传统的“一、二、三”格局或“一、三、二”格局,详见表2。

在88个县域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有42个,差不多占总数的一半;第一产业占地区总值在40%以上的有24个县域,超过全部县域的四分之一;只有8个县域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20%,仅占总数的9.1%。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有30个,占总数的34.1%;有39个县域第二产业比重低于30%,占44.3%。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最高的县域整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除几个省辖市市区(钦州市钦南区、崇左市江州区、贵港市港北区、玉林市玉州区)及工业基础较好的桂平市和陆川县外,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都不到20亿元,乐山、凤山、东兰等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甚至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第一位并非由于产业结构梯次优化升级的结构,更多是由于历史、区位及地理资源条件影响下的形成的定态。这些县域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第三产业则以刚起步阶段的吃住行等初级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孤立发展,没有形成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注: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06》整理,其中包含12个财政收支和市政建设相对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的市辖区(含福棉管理区)。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过程。只有当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比重后,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基础,促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高级化。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对于经济落后的广西来讲,显得极为重要。各个县域按照自己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力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农业依然薄弱,工业不强,部分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也由于没有工业的支撑,显得力单势薄。

与此同时,区域分布不均衡是我国建国以来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问题:工业分布严重地偏聚于大中城市,县域内工业规模都比较少而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工业化的重心放在中小城市,广西县域工业化进程却相对滞后。壮大县域工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广西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决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多数县区的首选和首要出路。

4结论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紧扣“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这个中心,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着力抓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抓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点,抓准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抓准近期效益与民远效益的结合点,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是关键也是出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定位于广大农村,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农并进,第二产业配套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和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模式篇7

(一)区位优势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市区距河南省会郑州仅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311国道从许昌通过。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许昌—尉氏—日照高速公路许昌段、许昌—禹州—登封高速公路、许昌—周口—亳州高速公路、郑州—禹州—石人山高速公路、禹州—襄城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许昌将成为中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枢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经过许昌境内。

(二)自然资源优势

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境内绝大多数的土地处于平原地带。许昌市境内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粘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已探明煤的储量约36亿吨。

(三)旅游资源优势

许昌旅游资源丰富,古遗迹众多。汉魏故城、关羽挑袍辞曹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的射鹿台、曹操练兵台、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夏启昭告天下“废禅让而家天下”的古钧台、禹王锁蛟井、西汉灌婴的思故台、乾明寺等,都具有较高的观光与考古价值。

(四)人文资源优势

县域内有许昌三国文化,禹州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腊梅文化、烟草文化等。

二、许昌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禹州:工业强县型

禹州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产业曾经是禹州的支柱产业,但煤炭产业曾经盲目无序的发展给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近年来,禹州市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经济质量,采取了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推动了禹州工业经济乃至禹州整体经济的发展。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强力招商引资,严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产业积聚区。

(二)许昌县:农业产业化带动型

许昌县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许昌县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许昌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大豆、食用菌、木材加工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大大推动了许昌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许昌县采取的做法有:一是建设生产基地。二是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创农副产品加工业知名品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长葛:民营经济带动型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兴盛,推动了长葛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长葛市发展民营经济,所采取的做法如下: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二是培育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建立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四是深化改革,鼓励科技创新。五是优化发展环境。

(四)鄢陵:特色产业带动型

鄢陵,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盛誉。近年来,鄢陵县以花木为依托,以生态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强力实施开放带动、特色拉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积极建设花木名县、生态美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宜居花城,走出了一条以花木产业引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被誉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鄢陵模式”。其做法如下:一是抓示范带动,推动花木产业全面发展。二是抓龙头培育,推进花木产业化。三是抓科技投入,提高花木产品科技含量。四是规划建设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五是以花木为背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展业和休闲商业。

(五)襄县:工业强县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襄城人民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波三折,既有过耀眼的辉煌,更有长期的徘徊与迷惘,最终通过坚定工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新时期的重新崛起。其采取的做法有: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建设产业积聚区,促进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三是着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五是提升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贾玉清.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选择,2006

年,第02期,第4-5页.

[2]袁宝根.鄢陵花木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5月1日,第09期.

[3]许昌年鉴.2009.

[4]石明臣,贾耀钟,杨红卫.葛天壮歌_从民营企业成长看长葛县域经济活力[n].许昌日报,2008-6-16.

[5]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禹州市:工业兴市以城带乡着力建设繁荣和谐平安新禹州[DB/oL].人民网,2009年,07月27日.

县域经济模式篇8

[关键词]东部山区县;县域经济;高州模式;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1―0083―02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可以划分出蕴藏资源、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外贸型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条件差异性可能会导致相同模式产生不同效果,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高州市与其它欠发达山区县存在类似的区域状况,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然而它能通过改革摆脱各种束缚条件并取得较大成功,其经验模式是值得其他地区参考借鉴的。

一、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高州是广东省茂名市辖县级市,于1993年6月撤县建市,地处粤西南,与广西北流市接壤,毗邻省内的电白县、信宜市等市县。全市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1.5%,丘陵占31.9%,现辖23个乡镇和5个街道,总人口176.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山区县。〔1〕改革开放前,高州仍是一个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山区农业县,但如今已是一个拥有多项“全国百强县”荣誉的山区县级市。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2〕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U30.4U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3〕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4〕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山区县普遍存在资金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不足条件,此时更应加强与区外联系合作,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建立紧密联系的商贸市场和产业联动机制。作为粤桂交通枢纽,高州加强与省内的湛江市、云浮市等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消除商品流通的各种障碍,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收区外转移的资金、产业和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新红,张志斌,李鸿飞.中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研究―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2〕高州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综述〔eB/oL〕.高州市人民政府网,2010-11-8.

县域经济模式篇9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类型划分

考虑到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影响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对内蒙古全区的85个旗县市区作各种类型的划分,比如按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分为经济发达旗县、次发达旗县利欠发达旗县;按照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可分为市郊旗县、平原旗县、草原旗县、山区旗县、斤陵旗县和沙漠戈壁旗县;按其产业结构,可分为工矿旗县、农业旗县、牧业旗县、半农半牧业旗县和林农结合旗县。另外,还有地处风景名胜区、以旅游经济为主的旗县和地处交通枢纽、以物流沟通为主的旗县市。当然,县域经济的划分,还有其重叠性,不一定非常清晰,比如某旗地处草原深处但可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工矿旗。从内蒙古目前旗县市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全区85个旗县市区可分为四个带有一定共性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与经济中心城市结为一体的市郊旗县区。如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通辽、海拉尔等各盟市所在地城市的郊区旗县,和一些远离市中心的区,如包头市的内云鄂博区、石拐矿区,赤峰市的元宝山区、松山区等。这类区不同于市内的城区,它的行政范围既包括区级行政机关驻地城区,又包括相当大的农村地区,而且其行政机关的设置、行政职能同旗县有许多相似之处。上述旗县区在自治区所占比例较小,但经济社会非常发达,2002年生产总值185亿元,已占到全区的107%。它们处在城市近距离辐射圈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同城市沟通顺畅,在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比较一致,因此,这类旗县区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经济,而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种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旗县。这类旗县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经济自成体系,自成一块,行政区域相对封闭独立。旗县所在地作为唯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对整个旗县地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旗县农村人口占到全旗县人口的70%左右。在旗县所辖地域内,既有传统农业和落后的农村经济,又有传统手工业和发达的现代工业,还有商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等,一应俱全,各种经济形式、经济成分和经济要素组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有机整体,这类旗县占全自治区旗县市总数的62%,生产总值占全区326%,对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可以说,这部分旗县代表着内蒙古旗县经济的主体。

第三种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县级市。包括海拉尔市、扎兰屯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集宁市、临河市六个市,它们与内蒙古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和原属于市后改建制成为区的红山区(原赤峰市)、科尔沁区(原通辽市)、东胜区(原东胜市),以及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均处于等距离状态,属于这些城市的辐射盲区。这些城市多是盟行政机关所在地,在某种程度上行政管理上的职能作用要大于经济辐射方面的职能。

第四种类型是产业结构单一的旗县和县级市。这类旗县市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并覆盖和左右整个旗县市经济活动,如林业、工矿业、旅游服务业的旗县市等。这些旗县市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在这类旗县市中,有的因蕴藏着丰富的地下资源,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开发建设,兴建了大型的工业企业,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经济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如霍林郭勒市等;有的正在开发,不久将会形成生产规模,迅速成为主导产业,如伊金霍洛旗等;有的还尚未充分开发,但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如鄂温克旗等;有的是近几十年来建设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近期内还难以完全改变传统单一的产业现状,如牙克石市等四个林业旗市。这类旗县市大都人口密度比较低,人均占有资源非常丰富。对其进行全面开发,使这些旗县市依托资源优势,尽快走上致富之路,不仅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下面是将85个旗县市区按四种类型的分类:

与经济中心城市结为一体的市郊旗县区12个: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清水河县、石拐矿区、白云矿区、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茂旗、元宝山区、松山区。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旗县53个:阿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阿荣旗、莫力达瓦旗、新右旗、新左旗、陈巴尔虎旗、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东乌旗、西乌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四子王旗、五原县、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县级市4个:海拉尔市、扎兰屯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集宁市、临河市。

产业结构单一的旗县市16个:其中工矿旗县市9个:霍林郭勒市、达拉特旗、鄂托克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鄂温克旗、苏尼特右旗、丰镇市;林业旗市4个: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旅游业市1个:阿尔山市。

上述旗县区和县级市共85个,如包括城市市区14个,共计99个(城市城区指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九原区、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红山区、科尔沁区、东胜区)。

二、不同类型旗县市区域经济形成原因及特点

内蒙古旗县市区域经济之所以出现不同类型的差异,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郊旗县区由于地处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紧密结合的最佳区位,既有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农业,又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既环绕城市,又背靠农村,既有对城市有较强的依附性,又有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城市经济发展前瞻性的特点,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市郊旗县区经济。从其发展过程看主要借助了六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距中心城市市场近,比较了解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有城市人口所形成的生活资料市场需求,各方面资源能得到优先开发并尽快形成规模。如呼包两市的市郊旗县区的蔬菜、生猪家禽养殖、肉蛋奶、花卉等副食品等生产基地建立形成和发展;是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城市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线,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能够迅速地将各种物资和商品输送于四面八方,扩散于城乡的各个角落;三是一般都具有着灵敏的信息网络渠道,可以广泛地进行地区间各种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动向,在把握商机上比边远地区旗县有很大的优势;四是能够就近吸收城市雄厚的科学技术利经营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五是借助于城市的名片,巧打城市招牌,采取各种方式筑巢引凤,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特别是在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大型建设项目的引进上,能够得天独厚抢占先机。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工业园区、九原区的希望铝业、托克托县的大唐电力等项目的引进就走是成功的范例;六是部分市郊旗县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后,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与所在城市经济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白云鄂博区、石拐矿区、元宝山区等。可以说,内蒙古市郊旗县区经济是借助和依托于几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而形成起来的,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城市经济的迅速壮大,市郊旗县区的经济已经融入了城市经济社会中去,与城市相互依存,紧密连在了一起。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旗县一般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多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边缘地带。这类旗县大多是依托当地的气候、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形成的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绝大多数是以农业、牧业或者半农半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是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因此,从总体上说,这类旗县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是完全的弱势经济。从内蒙古全区53个旗县情况分析,目前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层次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均不够发达。2002年这53个旗县平均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从业人员多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基本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开展小规模经营,再加之农牧业受资源因素的影响大、投入产出比例低等方面的影响,产业经济弱势尤为明显;二是从业人员多是农牧民、中小企业职工、个体私营业主,一般是文化程度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不够,他们在整个就业大军中是“弱势群体”,不具有竞争优势;第三,这类旗县的经济处于资本、技术、人才辐射之末梢,多数以小、散、低的配套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区域经济劣势的特征相当突出;第四,就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看,这类旗县金融短缺、金融压抑现象严重,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较低。总之,城乡经济二元化所具有的“三农经济”的劣势在这些旗县中都凸现出来,是内蒙古全区县域经济中的最薄弱的环节。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县级市基本上都是盟市行政机关所在地,多年来是所在盟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并发挥着聚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鲜明地区自身特色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特征,其产业结构多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以及现代化程度较低的配套性产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建立外商投资密集区、发展高新技术经济、构筑人才高地等各方面基础稍显欠缺。这类县级市发展潜力很大,在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单一的旗县和县级市的形成发展过程,反映了县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如果单纯按照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可分为林业主导旗县、工矿业主导旗县和旅游服务业主导旗县市。林业主导旗县市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其经济特点是以广袤的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在国家大量投资扶持下于“一五”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近几年来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对林业旗市单一经济影响很大,转换发展方向是今后的唯一选择。工矿业主导旗县市经济的特点是工矿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旗县市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类旗县市一般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5%以上。它们中有的原本属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开发建设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如霍林郭勒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等;有的是国家和自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兴建了占据该地区经济的主导地位的电力、建材等大型企业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如达拉特旗、丰镇市等;还有个别资源丰富的旗县正在开发,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但从发展趋势看,几年后一定会成为该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如鄂温克旗的石油开采、乌审旗的天然气、苏尼特右旗的碱化工等。旅游服务业主导旗县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旅游服务业为先导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是阿尔山市,它凭借冰雪、温泉、火山、森林、湖泊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在近年内迅速凝聚壮大为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这一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与数十个部门相关联,牵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2002年该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生产总值的465%。在内蒙古各地区,一些具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旗县很多,如克什克腾旗、科左后旗等,已经具备了发展旅游服务业先导型经济的先决条件。

三、发展旗县市区经济的思路与模式选择

由上述分类看出,不同类型旗县市区经济形成都有自身的原因及特点,同时也表明,由于各旗县市区地域分布辽阔,横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基础不同,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各异,多年来发展模式下所形成的经济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很难就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切合实际的模式选择,但从中可梳理归纳为几个具有共同点的模式。

(一)市郊旗县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市郊旗县区所处的区位优势,使其发展思路和模式选择有自己的特点。市郊旗县区经济的形成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市郊旗县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必须首先依靠城市,并为城市提供服务。从它经济形成的客观规律和它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地位,也决定了它以服务城市、繁荣市郊经济、与城市经济结构互补,建立产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较高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为其发展目标。

首先,市郊旗县区应结合城市“菜篮子工程”,围绕建立城市副食品基地,采取适应城市市场需要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市郊农业生产结构,如土左旗利用紧靠呼和浩特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伊利”、“蒙牛”等大的公司为龙头,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奶牛业的硅谷;

其次,市郊旗县区应建立适应城乡市场需求的吸引城市工业扩散的生产结构。随着城市工业的行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协作配套产品,必然由城市扩散到市郊旗县区,因此,建立为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经济结构应是市郊旗县区经济发展的主导生产部门。此外,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利改造,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需要利用市郊旗县区建筑市场的巨大劳动力资源,直接满足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再次,市郊旗县区应针对城市庞大的人口和较高的生活水平的状况,发展商业、饮食业、居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确立城市发展的服务地位;

第四,市郊旗县区可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开发的高度,以城市雄厚的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丰富的生产要素为后盾,扩大各种资源的利用,通过建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教育园区等,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和林格尔县因地制宜,在短短的几年内,建立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文化园区和生态园区,迅速打开了经济上升的通道。

(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旗县发展模式

这类旗县经济的发展,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本旗县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面对现实,客观分析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选择和确定经济发展的方向。一些旗县在选择发展模式上,就注意遵循了这一点。如:

有的旗县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有开发的价值,因而资源型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其工业发展最基本的选择导向。如乌拉特后旗选择了“矿业立旗”的发展方向;

有的旗县名优特产品历史悠久享誉四方,具有发展这类产品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确立发展这类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是现实的选择。如开鲁县要做全国最大的“红干辣椒之乡”,五原县要做“中国葵花大县”,库伦旗要做“中国荞麦之乡”;

有的旗县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加之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减少,农牧民增加收入困难,因而可走劳务输出经济的路子。翁牛特旗提出的“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壮大劳务经济。该旗2003年共输出劳动力65719人,获纯收入262亿元,已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8%。类似的旗县还有奈曼旗、多伦县、库伦旗等。

还有的旗县另辟蹊径,根据本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依托周边寻求发展。如乌拉特前旗毗邻包头,他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自己定位为“包头市的卫星城”,盯住包头市场搞经济,要成为包头市的工业原料基地、蔬菜副食品基地、旅游服务基地、劳动力补偿基地、新技术实验基地。

当然,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并不是只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如多伦县按照“生态固基、养牛开发、工业强县、旅游兴商”的思路,强力推进水力开发、工业、养牛、旅游四大产业,使当地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阿右旗结合本地的实际,确立了“工业强旗、旅游兴旗、生态立旗”的发展模式,力争打造荒漠戈壁草原绿色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乌拉特中旗提出“生态立旗、开放活旗、养殖富民、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是根据地处边境与蒙古接壤具有区位优势的条件而确立的。

(三)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县级市发展模式

这类县级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旗县的情况基本一致,也应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思路。在这方面,一些城市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在谋求促进经济更大发展上已经迈出了新步伐。如乌兰浩特市以项目为核心,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来打造城市。他们打破资源本位观,把自身和周边地区市场及资源都纳入全市工业发展所需资源的范畴,依靠蒙牛乳业、草原兴发、吉林德大、科创中蒙制药等,形成大龙头、大产业、大基地的发展格局。再如被称为“塞外苏杭”的扎兰屯市,制定了“推进大开放、构筑新环境、创建新园区”的发展模式,引进森工、伊利、哈慈、中水、御香苑、中国乡企总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落户,并从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打通对外出口,创办涉农产业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引进以农副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对接农区与市场,使扎兰屯市的经济迅速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产业结构单一的旗县市发展模式

这类旗县市发展应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切入点,以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方位的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模式篇10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探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推进弋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思考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模式选择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因及模式探讨浅谈ppp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色农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竹模式循环经济: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突围万绿湖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女性的柔韧是一种智慧的力量关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参考文献:

[1]张耀光,刘桓,张岩,王圣云.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8(1):18-24.

[2]刘锴,殷继青.中国海岛县(区)产业结构评价及综合实力测度[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165-1168+1173.

[3]niX,wuY,wuJ,etal.Scenarioanalysi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hongmingisland:waterresourcessustainability[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2,439:129-135.

[4]GuK,wallG.RapidurbanizationinatransitionaleconomyinChina:thecaseofHainanisland[J].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2007,28(2):158-170.

[5]张耀光,陶文东.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经济地理,2003(1):47-50.

[6]耀光,刘锴,江海旭.海岛旅游资源评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12个海岛(县)为例[J].海洋经济,2012(5):34-42.

[7]张耀光.中国海岛县经济测度与综合实力演变[J].海洋经济,2012(1):34-41.

[8]张耀光,张岩,刘桓.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洞头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1(7):810-816.

[9]张耀光.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新演进与发展模式[J].海洋经济,2011(5):1-7.

[10]J・a・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56.

[11]CanH,HongbingD.themodelofdevelopinglow-carbontourisminthecontextofleisureeconomy[J].energyprocedia,2011(5):1974-1978.

[12]张艳玲,李悦铮,曹威威.基于低碳视角的中国海岛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48-50.

[13]安同江,车慧颖.低碳旅游理念及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06-111.

[14]黄莹,廖翠萍,赵黛青.东澳岛低碳旅游发展途径及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39-242.

[15]张耀光,刘锴,郭建科,马慧强.中国海岛港口现状特征与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13(6):1095-1102.

[16]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14-18.

[17]姜福龙.长岛蓝色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师,2010(10):215-216.

[18]刘国斌,陈治国.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7(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