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41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1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1、引言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甚少,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实际问题结合进行论述。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简单述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以克鲁格曼的中心―(Core-periphery)模型的提出为标志,在经济理论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阐明了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的形成和演变的[1](邱竞、薛冰,2008)。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以及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新经济地理学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的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2](金煜、陈钊、陆铭,2006)。刘长全[3](2009)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建立了中心―、国际专业化、全球和产业扩散、区域专业化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模型,认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来源与模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分析市场深化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产业分布变化和产业集聚趋势。谢燮、杨开忠[4](2005)。杨盛标,张亚斌[5](2009)从改进的角度认为新经济地理的几个基本模型都是在某些理想的假设下建立起来的,研究者可以从改变垄断竞争函数形式、考虑异质工人、非同质的区域空间、拆散厂商的完整性等方面放松前提出假设,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生产商的集聚有利于产生当地的专业化供应商,进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厂商的地理集聚有利于专业技能的产生和信息的溢出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6](克鲁格曼,1997)。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且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是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的,而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产业集聚和地区间差异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2]。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检验,并其指导我国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一个新的理论产生,需要通过实证检验,并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样,新经济地理理论也需要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检验。金煜等通过对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企业数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均为正,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李娟,郑平等[7](2011)通过分析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现象,也验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动态均衡的结果,提出了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干预,以减少转型成本。在传统理论难以对“义乌商圈”的形成发展做出解释时,任光辉[8](2008)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认为其形成过程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断拓展及其主导下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形成的过程,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和区际分工协调模式的转换,逐步跨越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陷阱”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产业集聚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也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科学性[9](韩永彩,2011)。

一个独立的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完整的解释,所以有学者认为应该结合不同理论还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象。张明倩,臧燕阳,张琬等[10](2007)结合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利用1999―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的因素,结果得出了与贸易理论的预期相同的结果,交易成本对产业集聚形成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并未使产业的区位选择突破运输费用和区域保护的限制,并发现产业的市场外部性对产业集聚有着不显著的正影响。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等[11](2009)将Harris-todaro模型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相结合,赋予农业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建立一个内生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得出单个传统政策措施的经济效果不佳,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只有逐步放松户籍制度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计划生育政策仍具积极作用。胡洁,陈彦煌等[12](2011)结合了城市失业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认为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本国资本外移,存在失业的本国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本国制造业可能全面外移,制造业最终完全聚集于外国。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在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的一定拓展研究。陈林生,李刚等[13](2003)从四川省的发展现实出发,通过对基本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做一些拓展后,得出城市体系将会演化成数量不断增加的,分散的,专业化的小城镇。周加来、李刚[14](2008)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内,引入要素流动和经济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郑剑锋[15](2009)则从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出发,加入了制度因素,得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源在于制度和地理的相互作用,但是,制度和地理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各种要素本身,而是通过其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来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的生产与利用,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距都比较大,因此怎样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是一项迫切而且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政府的层面,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行为在政绩考核指引下具有过度作为倾向,政府应建立一套综合指标判断本地经济状况,一旦发现市场出现了集聚的雏形,需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积极扶持,做好聚集发展的宏观规划[16](柴志贤,2007)。市场开放度方面,城市级别、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信息传播等要素是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对会议中心城市集聚[17](张琰,郭英之,2008);加大地区之间的产业联动,有利于加快物流集疏运网络建设,使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以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企业到港口集聚以壮大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韩永彩2011)。姚林如,高翔等[18](2009)的研究表明,在初始经济结构对称的条件下,“偶然因素”导致的消费需求转移会使得均衡时的地区资本份额发生变化,并可能产生“中心――”极端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地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削弱资本的集聚效应,然而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受“偶然因素”使地区资本形成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出现“路径依赖”,因此,要使地区转向均衡发展,需要打破“偶然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的了解,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指引地区产业的集聚。

4、述评

综述所述,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总结和评述层面上,应该加强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在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解释或者指导我国产业集聚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和拓展,但还是存在硬套的现象,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方的产业集聚性质和我国产业集聚性质存在质的差别,我们不能一味人家的理论搬过来解释或者指导我们的实践,应该结合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对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邱竞,薛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

[2]金煜,陈钊,陆铭.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5(4),79-89

[3]刘长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9(12),75-82

[4]谢燮,杨开忠.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杨盛标,张亚斌.经济活动的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的逻辑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8-72

[6]KrugmanpR.Space:theFinalFrontier[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7,12(2):161-17

[7]李娟,郑平.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62-65

[8]任光辉.市场规模扩张、区际分工转换与“义乌商圈”之谜―一个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47-149

[9]韩永彩.新经济地理视角下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4),71-74

[10]张明倩,臧燕阳,张琬.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现象[J].经济地理:2007(11),956-960

[11]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及政策分析:Harris-todaro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综合[J].世界经济:2009(3),82-95

[12]胡洁,陈彦煌.自由贸易化、产业聚集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J].世界经济:2011(3),40-50

[13]陈林生,李刚.四川城市化战略选择―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0-52

[14]周加来,李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经济理论与管理:2008(9),29-34

[15]郑剑峰.从制度、地理之争到新经济地理――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136-138

[16]柴志贤.产业集聚、演化与政府作用――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的考察[J].经济论坛:2007(15),4-6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2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一、引言

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基准:(1)需求收入弹性基准;(2)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界称之为“筱原基准”。其基本观点是,“需求收入弹性”和“产业生产率”是选择主导产业的两大重要基准,主导产业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的产业。1958年,发展经济学家艾尔伯・赫希曼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界称之为“赫希曼基准”。他认为,某些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比其他产业间的互补关系更为强烈。政府应当把与经济体系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筱原基准”与“赫希曼基准”被奉为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被许多国家政府采纳作为选择产业结构、规划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

二、“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筱原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第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处于温饱阶段,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远远的滞后于发达地区。因此,对于收入弹性低的商品(例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将保持一个较长的过程。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可能就是朝阳产业或明星产业,是当地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如纺织业、建筑业等。如果按照“收入弹性基准”来选择的话,这些收入弹性低的行业都应该受到挤压和控制,但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无异于灭顶之灾。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无弹性可言,仍然要把农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维持。其次,生产率上升基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也不能完全适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压力过重,如果采用生产率上升基准,集中资金投入到生产率上升的产业部门,将使已经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接下来,本文对“赫希曼基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展开讨论。根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往往必须在资源分配上具有较高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而许多初级产品的产业,如农业、渔业等因前后向关联效应低而被忽视。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选择关联效应高的重化工业的直接后果,将导致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处于更加恶劣的状态,最终导致主导产业政策的失败。

此外,“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都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基础上,而且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情况而言,其前提是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如果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接过这些经典的理论,势必造成各省市、地区主导产业的雷同和大批骨干企业的重复建设。面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体制不合理、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科技管理人才匮乏、行政干预及其他因素的阻碍等问题,即使培育和扶植起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龙头企业,这种主导产业的波及和带动能力也会因摩擦成本过大而削弱。因此,“筱原基准”和“赫希曼基准”不适用于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更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理性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的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经济系统。作为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主导产业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前提条件。但是,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很不容易,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需要具备和满足一系列的条件,除了要考虑理论界提出的各项选择基准要求以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成长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本文认为,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和后进国家的赶超理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位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早期的国际分工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进国家赶超理论包括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和日本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说”。

“比较成本理论”阐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优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进而指出各个地区的相对优势来自该地区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应当把握的时机和变化规律。“保护贸易理论”专门论证了工业化处于后进序列的国家,更应当通过树立、培育、保护和发展主导产业,以这种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打破旧有的贸易分工格局。李斯特还提醒人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能只把眼睛放在幼小产业产品的生产本身,而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中发现幼小产业的生命力。战后资源贫乏的日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势必使自己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日本经济学者提出了“后发性优势说”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后起国家由于可以直接吸引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并且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只要政府选准主导产业,扶持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有能力与先行国家在一个新的产业一争高低。

上述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在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取得了后来居上的经济效果。结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的现实约束和各地不同情况,本文认为,在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做出谨慎、科学并且理性的选择。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扬长避短”战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科技人才匮乏。这种要素禀赋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制造业中选择主导产业的现实。客观地讲,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存在,即使是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其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却很可能具有绝对优势。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客观地认识当地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确立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解决,因为人人知道主导产业应当建立在当地发展优势上,但问题远比这复杂得多。例如,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又特别好的地区,水电产业却非当地经济所能支持开发的产业;养殖、种植等初级产品优势地区,搞深加工被公认为一条出路,但市场需求弹性不高的产品也不可能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可见,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承担的比较优势部门是有限的。正确的决策依据应当是:选择那些对实现地区发展可以做出更大贡献的产业;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地区全面发展的产业;选择适应时代潮流的产业。

(二)准确判断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

中国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各个行业竞争的压力,加上本身还存在竞争意识淡薄、竞争战略单调、竞争方法简单、竞争能力薄弱等问题,竞争素质不尽人意,竞争者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产品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水平落后,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测试手段贫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竞争、过度竞争时有发生。如果让优势产业自动发展,其竞争力提升可能非常缓慢。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病,严重制约着本地区各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这要求地方政府采取明确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差别化产业政策的显著特点就是通过促进资源配置,补充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本地区优势产业所处的阶段,延缓成熟产业的繁荣期,加快朝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步伐,优化衰退行业的资产重组效益,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三)紧紧抓住国家主导产业政策,千方百计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地区都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系统,其所有的产业发展都要受到其他地区的拉动和制约。区域之间互相开放,彼此依存、紧密联系,使得各地区能够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及其空间组合的差异展开专业化分工协作。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达地区在抢占各个制高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将当地的经济“链接”在这一列火车上,成为国家主导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地方政府在选择当地主导产业中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符合当地特点、与国家主导产业相一致的产业结构政策,同时健全宏观信息系统,制定大胆开放的市场机制,塑造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

(四)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全新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业,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它完全不同于以资源为基础行业的报酬递减规律,存在非线性的正反馈发展机制和“历史锁定”的路径依赖。而这些空白产业、新兴产业往往就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正改变着原来具有优势产业的微观基础,决定着未来产业发展的优胜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施赶超战略,密切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派生出来的新兴产业,无疑是一条捷径。

许多后来居上的国家和地区经验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当地政府执行的市场游戏规则和产业激励机制;二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机遇的把握;三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理性决策。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刘治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荣久,国际贸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3

一、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

中国林业经济学教学研究整体上取得的巨大进步无法掩盖发展现实中的问题,即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本学科系统的理论体系,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林业经济学著作,多注重林业具体方面或管理t作情况的介绍、对现行管理模式与做法的论证和陈述,为有关林业管理决策进行理论论证,没有形成共性、核心的基本研究命题。为了构建起林业经济学的体系,需要思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到底要研究什么。不回答这个问题,林业经济学就无法发挥对林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指导作用,教学研究丁作容易被生产管理实践牵着鼻子走,理论滞后于实践进展,也无法稳定自己的学科和社会经济地位。

林业经济学尽管目前被划为管理学门类下林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范畴,其本质和基本任务则是经济学的l2]。关于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自亚当•斯密以来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继承亚当•斯密先验主义传统的奥地利学派,坚持研究礼会财富的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社会管理;另一种是当前主流的实证主义学派,研究稀缺资源条件下人类在配置资源方面是如何行为的一门形式化的利:会科学,并坚持在研究中贯彻实证主义的方法,试图构建价值中立的精密科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对经济学本质和任务的两种认识现了融合趋势,实证主义研究的成果必然在社会经济事务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中被打上规范的烙印,任何规范研究也必然要借鉴和运用实讧e研究的成果。而受制度经济学产牛和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学也已修正了新古典模型制度既定的先决条件,增加了供给有效率的组织(制度)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林业经济学只是把国民经济一个具体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显然无法超越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范式,其本质和任务可以概言为专注研究优化森林资源配置的规律,解释林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构建更有效率的各项林业发展制度。这是经济学基本逻辑映射在林业经济研究中的理论必然。从上面的认识去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就能充分理解不同国家、地区及其不同时期林业经济学具体内容体系的异同和发展变化。

人的经济行为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约束,不同国家、地区森林资源基础条件不同,森林资源管理目标不同,优化配置资源手段也各有差别,为了解释特定时期、地区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理论成果也就异态纷呈。如前苏联地区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林业发展和布局的规划与预测,各种生产计划、定额、基本投资和林业产价格构成与经济核算,林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动,林业中的物质技术供应体系,林业劳动力和林业职业,林业企业管理的经济组织原则与机构,以及林业部门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林业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林业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上述研究内容与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林业经济活动的运行管理是一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介入和干预,是该时期林业经济学研究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了如何运用计划管理林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学术研究内容。

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基本经济体制逐步从有汁划的商品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林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制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形式也逐步转为以市场为基础,林业经济实践发生了多方面深层次变革,浮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围绕着这新现象的解释、新的管理体制改革论证,形成了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林区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林业多种经营、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资产化、林业发展战略、保护性林业、公共林业、森林多种价值评定、重点林业t程绩效评价、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等。欧美地区自工业革命就确立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体制没有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加之林业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较高,林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实现森林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管理规律。

随着宏观经济学的确立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林业地位、功能认识的扩展(从经济林业到生态林业),林业经济学也增加了如何通过国家干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方面规律的研究。如w•DavidKlemperer强调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标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由于林业的特点造成的市场失效的相关规律,以提供适当的干预,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_5]。erino•Sills和KarenLeeabt强调林业经济学是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民经济对林业的影响,土地所有者和政府实现森林管理目标的手段,并对基于各类市场的林业政策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了林业非市场化产出的价值评价、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规律。

二、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体系

从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与任务看,其难以超越经济学的一般性命题,只是专注林业经济的特定领域开展研究,因此其理论内容体系应主要围绕林业经济活动内容和范围展开。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构建自己的理论内容体系时首先要坚持遵循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坚持抽象林业经济领域的一般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命题,即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变化对林业资源配置有什么样的要求,按变化的要求应该怎样对林业资源进行配置,怎样从经济角度促进与林业资源配置要求一致的社会行为选择,而不是仅仅对具体问题进行特定性命题研究。构建林业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作为依据理论。理论经济学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我国林业经济学最近之前一直采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体系就是当前流行的西方经济学。

选取哪种理论体系作基础,首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在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时期,不允许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除国内极个别研究单位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为了解西方学术思想动态,或为批判资本主义开展一些比较研究,鲜有公开从事或采用西方经济学进行应用研究的情况。目前,这种学术思想的禁锢已经被打破,理论经济学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外文化学术交流不断加深,使林业经济学的学者面临的可选择的经济理论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应用经济学依据理论选择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体现在基本社会经济环境对林业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选择的约束上。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约束下,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目标函数会形成差异,为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路径也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林业企业的目标不是利润导向,而要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就需要在实际中研究合理的定额;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剩余索取权激励,多为控制权或者国家租金索取权激励机制。人们这样的行为,本源目的仍是追求自身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推论,但也是人社会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不论在哪种制度下,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具体的利益发生了变化,实现目标的行为和手段也发生了改变,这种背景下研究人们行为规律对林业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林业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都只能采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社会经济各类主体的行为基础是经济目标激励,而西方经济学就是关于约束条件下市场交易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目前林业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西方经济学作为本学科的依据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集中连片森林资源国家所有的特点则可以作为林业经济活动的特定约束条件处理,从而将林业经济学整体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基础上。构建林业经济学体系的第三个重要问题就是具体内容体系的架构。这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体系;二是林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与内容。西方经济学从古典阶段经历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和制度经济学等众多流派纷呈的发展现状,但不论哪一个流派,到目前为止都是遵循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范式,各种流派和经济学说也不过是分别从某个角度或者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大厦进行的完善。这是林业经济学能够应用的基础理论,林业经济学的内容结构应该与一般经济学这种逻辑保持一致,在搭建内容体系时坚持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林业经济学开篇应该先明确本门学问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提出林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命题:社会对森林资源(包括土地)配置要求的动态变化;在现实社会经济约束前提下人们利用森林资源行为与社会对森林资源配置要求的矛盾;如何有效管理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社会对林业需求变化保持动态平衡。整个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将从这3个基本命题进行演绎成一座理论大厦。

三、林业经济学的未来

社会科学理论贡献的大小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部门。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重视林业发展,增加对林业投入,加强林业的管理。林业也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出现了许多关于林业的国际协定,这些都凸现了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地位的提升。这必然意味研究解释林业经济现象的林业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门类中重要性随之提高,林业经济学研究将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这些条件只是为林业经济学研究繁荣、地位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提供了机会,要把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林业经济学人做出更大的努力,除了把握林业经济学的本质、任务和基本框架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一)必须坚持内部逻辑一致的研究规范

经济学是一套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逻辑体系,应用部门经济学的构建也必须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和条件给明确的定义,林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目前还比较混乱,需要统一;第二,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提出的管理建议对策都应来源于前述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作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推理。我们在教学研究中对观点的整体分析比较重视,对基本变量之间关系和逻辑推理重视不够,对具体问题关注较多,对问题背后的支撑理论研究较少,在提出建议对策时,往往用个人判断代替理论的逻辑推理。

(二)应加强林业经济制度的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忽视价格以外的因素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尤其是忽略了制度因素,认为价格信号既是市场信息灵敏的显示器,也是其他有关制度安排效率的检验器。但现实中,恰恰是制度安排统治着市场上的交换以及生产本身,并且价格制度的运行也需要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之前,新古典体系理论把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变前提,专注资源配置问题;吸收了宏观经济思想的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提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宏观体系,也没有涉及制度自身的研究。作为部门经济学的林业经济学研究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研究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规律和宏观层面的国家林业干预问题,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的效益最大化。但森林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率除了受价格机制的影响以外,更重要的还包括制度因素,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同样的价格机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有差异的。价格机制实现市场均衡时,社会资源配置整体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但通过制度变迁就可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非帕累托改进。本质上,价格也是一种制度,也不是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所以把制度作为经济研究的不变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短期分析可以把制度作为既定的约束前提,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内在的演变规律。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来看,必须研究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和制度变迁的规律。在林业经济领域,一方面当前中国林业各项体制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体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林业制度变革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再生产具有长期性,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制度问题给与更多的关注。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4

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揭示出其特征。但如何准确地认识知识经济的定义、内涵、理论意义等等一系列学术问题,仍然是难题。人们已能清晰地感到它的存在,但它何以存在,如何存在,存在何用仍然是人们所不能透悟的。本文的愿望就是要从现实和理论互动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些有益的思考。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增长理论,尤其知识经济所表现出的经济数字化、虚拟化、一体化、全球化、消费与生产的融合等等特征,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随着知识成为新增社会价值的决定力量,使社会财富价值的代表货币,在更加虚拟化的数字经济中运行,使工业经济时期所表现出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为泡沫经济。在全球化、一体化、货币自由汇兑、金融衍生品大量存在和信息空前通畅的情形下,原有的货币理论和周期理论已明显地不能指导现实。原来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也许因为金融市场的违规操作而轻易来临,也许因为世界市场的分工而大获其利,可以说这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限于本文篇幅,这里我仅仅是提出问题。总之,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到来,我们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揭示出反映知识经济实质及运行规律的经济学说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经济现实,指导我们伟大的改革实践,这不但意味着我国理论经济学繁荣的到来,也必然促进我国伟大的经济振兴。版权所有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5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6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7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困境反思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科斯从研究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和社会成本及收益间的差别出发,提出减少交易费用是企业产生的原因;但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绩效准则、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使企业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

综观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企业理论,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或边界、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因此,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

一、关于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比较

由于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企业组织的运行也是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要素的。因此在分析企业理论的具体层面之前,有必要对二者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特点的论述作一比较。将“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方式作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共同特点。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视野里,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特点的理解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背景,认为人的行动受主观意识领域中的“理性”支配。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相对于传统经济学而言已进了一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到了约束着人们行动的现实因素,并对“理性”的作用与功能范围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定,但并没有超越用主观认知结构说明人们的行为选择这一基本立场;而马克思经济学则以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限制着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行为的具体方式与特点的,是每个人现实拥有的、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并不否认人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不否认理性的作用,但马克思经济学在说明理性对人们行动的意义的同时,更强调理性作用的现实约束条件。

第二,新制度经济学中人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共性特征,而马克思经济学中人的行为特点因各自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总和”不同,具有现实性和差异性。

二、企业的性质

企业性质研究就是要讨论企业这样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方式空间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会存在?或者说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在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这两大体系中,企业都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一体化经济联系方式而存在的,企业所面对的也都是市场交易。但在它们各自的理论范式中企业产生的依据是根本不同的。

马克思经济学是从生产的角度说明企业性质的。他所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切市场交易都是依照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那么资本家在生产前后付出和得到的货币额是一样的,这根本无法解释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因此,只有离开交换领域进入生产领域,才能真正揭示资本,以及作为资本现实存在形式的企业的本质规定性。他认为,企业是提高私人劳动社会性的经济组织形式。

三、企业的规模或边界

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都是依照某种经济绩效准则,通过技术、市场、资本属性等变量来说明企业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优规模的。但是,这两大学说的企业规模理论在具体层面上存在着差异。

第一,在引导企业进行规模调整的绩效准则上,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分析的绩效标准主要是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其基本特点是客观性和变动性,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的经济绩效准则是建立在主观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尽管引入交易费用使其经济学研究逼近现实,但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所依据的经济绩效准则依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准则。

第二,在企业进行规模调整依据的经济指标上,马克思经济学给出了技术、市场和价值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却用“交易费用”、“专用性”等概念概括可能影响企业规模的所有因素,具有明显的调和特征。

四、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安排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以格罗茨曼和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理论”、以詹森和麦克林为代表的“委托-理论”和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代表的“团队生产理论”,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以上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各有侧重,他们的观点并未合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具体说来,这两大学说体系关于企业内部权利关系结构的观点区别,大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剩余权利”是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剩余”,是用以说明企业内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概念;而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存在类似的“剩余权利”,用以说明资本与劳动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但这种“剩余权利”并非不完全契约而产生的剩余,而是体现了特定技术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8

关键词 产权经济学 产权会计 会计理论 创新

一、经济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已经基本接受了经济学和数学作为会计学两大理论支柱的观点,尤其是认为经济学对会计学起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并得出“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的结论。由于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现代会计理论有了更多地的创新和发展,两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事实上,经济学与会计学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基于它们共同的研究对象――稀缺资源。经济学要解决的是由于使用稀缺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问题,以实现最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在特定资源约束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而提供会计信息产品的经济信息系统。资源的稀缺性也是推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资源稀缺性限制,各种交易耗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将会变得无关紧要,会计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面对资源稀缺的事实,会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从最终研究对象来看,经济学和会计学都是围绕稀缺资源配置展开研究的,只是具体研究范围和方法不同而已。

二、产权经济学与会计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一)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的理论渊源

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产权经济学已成为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结构,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的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经济福利,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产权及其配置的学科,那么会计学就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产权关系及其变化的学科。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产权及其配置的学科,那么会计学就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产权关系及其变化的学科。所以说产权经济学理论跟会计理论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就曾指出,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资源配置的计量与信息的利用的角度看,经济组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需求――计量投入的效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而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产权主体提供计量经济组织绩效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效率和评价企业受托经营责任。因此,将产权理论引入会计研究领域,不仅能增强会计理论的分析深度,更重要的是在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时更具现实的说服力,能够揭示出会计现象背后的经济实质,使会计学成为本来应该的那种会计学,即会计理论应该能客观反映和监督现实的产权关系,并能够解释和预测会计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

(二)产权经济学与会计理论的融合

现代产权理论是研究企业本质、产权结构及其变迁的有力分析工具,这些理论已经渗透到了包括会计理论在内的有关企业问题研究的各领域。犹如美国会计学家马蒂斯奇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内部动力和其他学科(主要指经济学)向本学科的渗透,现代会计研究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思想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也曾经明确指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数据有利于分析企业行为、会计理论的改进,例如,促进会计处理一致性的理论,就有助于经济学的研究,即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成本不能忽视对会计系统效率的研究。同时,会计理论的形成依赖于经济学尤其是对企业认识的进展”。会计发展史也表明,会计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与产权有关,产权保值与增值思想是会计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任何时期的会计都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上,会计的产生是伴随特定产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它是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并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可见,会计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从产权保值观念出发的,并始终围绕产权观念发展。

(三)产权会计理论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美国会计学家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已经指出,“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会计的发展与产权经济问题的发展关系既密切而又历时久远,可以讲无论是产权经济对于会计的影响,还是会计对产权经济的贡献都是与生俱来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企业产权制度及其变迁密不可分,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产权理论可用于解释会计理论并解决具体的会计问题,从而极大推动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随着产权交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会计发展中的产权会计思想必将日趋成熟。研究产权会计的重要意义在于:产权会计思想统一了对企业财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认识,统一了对企业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处理;产权会计思想支配着企业管理组织制度的改革;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影响到财务与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将其推动到深层次研究阶段;产权会计思想深刻地影响到财务会计报表的披露及其审计;产权会计思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竞争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等等。田昆儒教授也认为,会计与产权的关系可作如下简单的概括: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蕴涵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这些产权会计思想的演进为产权理论与会计理论之间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将传统会计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了产权会计理论新的内涵,开辟了利用产权理论研究企业会计问题的新领域。

三、产权理论对传统会计信息理论的影响

(一)产权界定和保护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

会计的产生是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其自身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需求。基耶戈杰里・卡斯基洛就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契约,核算的目的就是反映契约双方的法律权利和要求。如同度量不统一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一样,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披露机制不统一也将因交易费用太高而制约契约缔结和履行,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作用,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规范的、符合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作为公共契约来界定和维护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这也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逻辑结果。

(二)界定和保护产权利益是会计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职能根据产权理论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会计不仅仅是对人们所拥有的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专门技术,更是对人们所享有的拥有或处置这些资产的若干财产权利予以界定和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产权角度讲,界定和保护产权主体的产权利益是会计工

作的根本目标。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就是界定产权,会计监督就是保护产权。但两者又不是独立、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界定之中有保护,界定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维护界定的结果。

(三)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

由于企业契约关系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因此,企业会计信息具有产权特性。按照产权经济学的观点,由于交易成本为正,产权就不可能完全界定清楚,从而,在产权交易中必然留下一个未界定产权的公共领域。产权主体将在各自约束条件下进入公共领域攫取未界定的价值,直到产权博弈达到均衡状态。由于会计信息在反映和控制产权上特殊的界定作用,这种产权博弈关系必会集中反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权利。

(四)产权制度是选择会计信息处理规则的出发点与归宿

从产权角度来看,一切经济活动的本质并非是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产权交易关系。那么,作为反映和监督这些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对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以及产权价值运动的反映和监督。如果这样来看会计信息的性质,那么,会计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也并非价值中立,它的供给和需求必然反映和体现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所以,尽管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主要是会计政策选择和信息披露规则)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五)提高产权效率是提高会计准则质量的基本要求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9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理论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2009]44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2、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3.4%,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mm,径流量达297亿m3,人均5380m3。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水库面积5.6hm2。海南水资源总量为375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海南在1988年建省以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篇10

1产业经济学与物流人才培养

“产业经济学”在西方又称“产业组织学”或“产业组织理论”,是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理论(研究企业的本质)、市场理论(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市场竞争(寡头垄断企业竞争模型、企业合谋与卡特尔行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演进规律、变动因素)、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联分析方法与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方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理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深入分析现实产业中的市场行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且其与其他各个产业的融合度非常高。按照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深入的研究,掌握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在物流产业具体岗位上能够从整体或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所在企业的市场行为等状况。因此,产业经济学作为物流相关专业或者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应用经济学课程,需要我们将重点工作放在如何能够构建符合现代物流产业高级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从而在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专业人才能够被不断吸纳到现代物流产业中。

2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由于教学目的、任务和侧重点不同,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则更偏重于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掌握的知识准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教学模式更注重体现对学生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质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应用型人力资源的过程,而学生是否具备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决定这一转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或一般的理论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专业训练教学。将产业经济学这一应用经济学作为物流相关专业或者物流产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课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随着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产业始终处于变动状态。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聚体,这样,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必须能够相结合,特别是对于西部地方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学生无法进一步掌握较新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更不可能深入到物流产业园区进行实践。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理论框架,实现产业经济学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化,同时,从产业发展的动态观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讲授方法方面。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可以以系统、综合地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原则,采取学生自主进入物流产业园区,实现与物流企业紧密接触,若条件容许可以参与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对物流产业有了更为直观的和感性的认知,有利于后续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接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主动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课题引导方面。强调提倡学生以探索性、自发性的学习方式,并通过学生个体或者团队为单位在区域物流产业园区进行实践,并进行研究,以此来巩固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获取一定的经验,提高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法。教师需要把握好课程课题选题,包括探索性课题类型、课题内容和难度要适度。课题的内容需要以应用性为主,学生通过自己或者小组的努力达到课题的进度要求。否则,学生会因难度太大,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将影响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主讲教师必须知道和熟悉学生选题的内容,即对学生的选题难度和内容结构要有所把握,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研究过程,能够给学生恰当的指导意见。同时,在每一个规定的研究阶段,需要在班级进行汇报、讨论、研究以及指导,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基于物流产业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

有很多课程设立案例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将鲜活的经济社会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过,若从动态角度或者亲身实践角度来讲,一些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说,案例研究中的许多知识点、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事先已经设定好的学习和研究讨论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在现成的研究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脱离现有经济社会现象或者没有能够做到动态地以及系统地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科研的考核内容,涉及学生研究的任务,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进行分析实际问题。也就是教学的作用不仅仅需要给学生讲授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来讲,教师事先并未给定特定的案例,而是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框架,将授课班级按照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小组,然后由学生根据小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学生所要选择的案例不仅仅是活生生的现实经济现状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个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的应用,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这种方法对于问题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这种方式即锻炼了学生收集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又比较全面的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对产业经济学某一个理论框架下的“研究”,需要学生提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在所研究问题中的应用。按照教学计划,产业经济学分为四个教学内容板块: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管理理论、产业发展理论,重点是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理论。将每一个部分特别是前两部分的理论作为一个研究性主题。授课过程中按照自然班级将每一个班级分为若干研究小组,每一个研究小组需要在以上四个理论框架的每一个理论体系中选择一个“选题”,这个“选题”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本模块的理论体系,选择其中一个产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当前的物流产业,研究周期是本模块的教学计划执行完毕。具体来讲,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讲授基本知识。这一阶段的教学主体是教师。将知识点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体系传授给学生,例如,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渊源、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理论框架和衡量指标等。第二阶段:学生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框架下,学生小组就某一个产业组织问题在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和所研究的现实问题的现状、本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自己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基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分析”,这样小组将会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用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各种指标来分析,并且,能够学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各种衡量指标的计算、理论含义及其如何应用。第三阶段:课堂讨论。这一阶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每一个小组均需要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在研究问题讨论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彻的知识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需要加以重新解释,教师就此问题展开对该知识体系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此问题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阶段:巩固和继续完善、跟踪研究。这一阶段主体仍然是学生本人。主要是在第三阶段的讨论的结果中寻找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或者改进或者延续。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