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5:50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1

一、心智模式理论

(一)心智模式的定义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心智”一词指的是“心脏”和“智力、智慧”,强调了生理和心理的有机结合,但是“心智”内涵的界定却经历了一个由争辩到基本统一的过程。以往学者们就“心智”是否是理性的问题以及“心智”的具身性问题展开争论,并最终在哲学和科学的角度基本达成一致,即认为“心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内在统一,同时具身性是“心智”的一个基本特征。从当代心理学的视角定义“心智”,那么“心智”是指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①由此可知,“心智”受身心因素的综合影响,并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起到支持、调节、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1943年,英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Craik首次在其研究中对心智模式进行了定义,最终把心智模式界定为人脑的一种认知结构,通过这种认知结构人们可以认识、解释和预测行为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来看,心智模式位于知觉和行为之间。②心智模式的提出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心智模式理论被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心智模式概念的解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在人工控制科学的视域下,心智模式被认为是一个“假想的结构”,是一种“图解”,通过心智模式我们可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最终达到对世界的控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心智模式是特殊的“认知地图”,它会有意或无意地对人们的认知或行为产生影响。学习型组织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著作中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心智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此心智模式被人们广为知晓。在彼得・圣吉看来心智模式是影响我们认知和行为的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心智模式对我们行为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通过这个简化的假设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在外界环境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虽然不同领域对心智模式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但这些定义有些共同特征:首先,心智模式是一种认知机制;第三,心智模式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心智模式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最后,心智模式呈现的是客体的信念。③笔者在借鉴以往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德育领域的心智模式进行了界定,即德育领域的心智模式就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影响学生德育学习活动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它具有具身性、系统性、内潜性和动态发展等特征。

(二)影响心智模式的因素

环境是影响心智模式的重要因素,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进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适应环境,在某种程度上看环境对物种进行了选择。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环境决定论”,并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学实验为自己的主张提供了依据。社会中的宗教、教育和法律等都属于心智模式的传递形式,这与生物基因的传递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践行或遵守这些社会活动和约定的同时,也在发展我们自身的心智模式,并通过环境的反馈,不断调适我们的行为,最终形成了我们的风格和习惯。所以,我们周围的环境对个体心智模式的发展、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遗传是影响心智模式的第二个因素,尤其是性格产生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特质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心智模式。所以,遗传的特性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遗传因素对个体心智模式的影响相对减弱,而环境对心智模式的影响却不断加大,心智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三)心智模式的特点

心智模式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定势,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心智模式的不足,所以心智模式有以下特点:

1.心智模式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深藏于我们的心中;2.心智模式是内隐的,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它;3.心智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4.心智模式随着个体的成长不断发展,表现出可变性;5.心智模式具有时效性,一个时期的心智模式到了另外一个时期可能就不适应了。④

二、当今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及问题

从时间维度来看,现今中小学德育质量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体现在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德育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在当今中小学德育研究成果中,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借鉴国内外的德育实践经验来探究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德育内容的编排、德育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可是真正从心智模式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中小学德育的研究成果基本没有。因此,从心智模式理论的角度来探究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可谓是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再添新鲜血液。心智模式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德育问题表现如下:

(一)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过于强调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忽视了中小学生自身需求的满足。由于德育目标在设定的过程中缺少对中小学生心智模式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导致中小学德育长时间停留在“口号”中,制约了中小学德育的实际效果。其次,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目标在学界被认定为同一个,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德育目标通常被模糊界定,但是最近有学者对中小学学业心智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业心智模式的核心体系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不考虑学生心智模式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德育目标实施起来会困难重重。最后,由于有些中小学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心智模式的关注不够,不能及时对师生的不良心智模式进行完善和教育,最终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落空。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下中小学生的德育内容一般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些德育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生的社会化,却忽视了对学生心智模式的关注。学生的心智模式具有内隐性和长久性等特点,对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产生影响,所以德育内容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模式,并不断完善学生的心智模式。

中小学德育方法以说教为主,这种脱离生活实践的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心智模式的培养,因为心智模式具有具身性的特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不仅效果不好,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在德育学习中产生的逆反心理没有得到及时平复,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逆反心理会转化为不利的心智模式。在这种心智模式的潜在影响下,学生就会对德育课程的学习缺少动力和兴趣。

(三)德育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存在不良心智模式

由于心智模式具有内隐性、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觉察到自身心智模式的存在。心智模式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却有有利和不利之别。有利的心智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学生不能及早发现对自己不利的心智模式并予以改正和完善的话,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小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心智模式有以下几点:

1.德育学习的思维定势。首先,由于考试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主,所以中小学教师经常按照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久而久之,学生便从内心轻视德育学科,影响中小学生心智模式的发展。其次,在中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主要以书本内容为纲,以说教形式进行教学,以考试分数进行测评,因此,中小学生为了在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分数,就会采用机械记忆的形式来应对德育考试,学生便在头脑中对德育学习留下了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最后,长期的说教式德育局限了学生的思路,对出现的问题往往采用课本上提倡的有限思路进行解决,削弱了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2.中小学生对待德育的心态不端正。由于心智模式具有内隐性、深刻性的特点,所以中小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自我感觉良好”、“归罪于外”的心态,即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总从外部找原因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这种“自满”的心态对德育是极为不利的。另一种是盲目“自卑”的心态,即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什么都好,用成绩来衡量一切,殊不知,品德高尚也是自己值得骄傲的优点。

(四)德育教师存在的不良心智模式

中小学德育教师的心智模式和一般人的心智模式一样,是在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心智模式就很难引起教师自己的注意。比如,有些中小学德育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尊严或者是安于自己的现状,所以拒绝在在德育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做出改变,在教学中抱着“随大流”的心态,所以“习惯性教法已经成了教师难以逾越的舒适区”;⑤有些德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不高,缺少德育事业的成就感,在课堂上德育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不思进取的形象给学生起到了反面示范作用,降低了德育效果;有些德育教师特别在意自身的教师形象,认为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这类老套的师生观是不公正的,也是不民主的。

三、心智模式理论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心智模式理论重视学生心智模式的培养和完善,强调中小学德育要以学生和教师的现有心智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最终使学生和教师从内心接受现行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并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心智模式,影响和指导以后的德育行为。

(一)重视学生心智模式的发展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而学生心智模式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中小学德育理念中一定要关注对学生心智模式的培养。首先,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小学生心智模式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及时总结出自己所教授阶段的学生共享的心智模式。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对学生共享的心智模式进行分析,并从心智模式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在德育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再次,德育工作者要在学生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用合适的语言把学生这些内隐的心智模式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认识存在的不足方面。最后,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索个人内在的心智模式,找出心智模式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完善学生不合时宜的心智模式。所以,为了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目标理应关注学生的心智模式的完善。

(二)结合学生心智发展情况开展德育活动

首先,由于心智模式强调身体体验在认知形成中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学德育要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其次,心智模式是分层的、动态的,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业心智模式特点进行施教,比如小学生的学业心智是以注意力和逻辑能力为主的,所以小学生的德育内容应该是贴近生活的,适当结合老师的讲解;初中生的学业心智模式是以动机和意志力为核心的,所以初中生的德育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要结合社会实践进行;高中生的学业心智模式是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的,因此高中德育要交给学生自我教育,使他们能够及时总结自己的行为。最后,心智模式整体性的特点要求我们要做好中小学各学段德育内容的无痕衔接工作,以学生心智模式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完善学生心智模式的发展。

(三)完善师生在德育活动中心智模式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的意识,通过比较现有的教学行为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不断检讨自己已有的主导价值观,并重新修订课堂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学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明确德育工作的意义指向,并从内心愿意为自己的德育行为负责的。再次,中小学德育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的氛围,来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德育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培养,做好应对学生不良心智模式的准备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认知方式,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智模式。

(四)营造积极健康的德育环境

环境对学生心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影响学生接触的生活环境,来促进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首先,学校要积极开展团队德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团队讨论,通过团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心智模式。其次,校园、家庭和社区之间要在多方面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比如通过开展“社区道德榜样进校园”、“夸夸家里的长辈”、“说说我家的家风和家规”、“活雷锋志愿者”等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最后,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要健全德育评价平台和监督平台,使学生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同时也与社会有关,进而增强学生德育学习和践行的积极性。

注释:

①胡昌平,马丹.基于Zmet的用户心智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1,(1).

②LuriaaR.theworkingbrain:anintroductiontoneuropsychology[m].middlesex,england:penguinBooks,Ltd,1973.

③normanDa.Someobservasionsonmentalmodels.inD.Centner&a.L.Stenvens(eds.):mentalmodels[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3,7-14.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2

关键词:新课标多元智能理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31-03

前言

随着国家对中小生健康的重视,2012年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强调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但是在现实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由于过于依赖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得不到有效重视,学生自身潜能被严重限制的问题较为严重。而多元智能理论则是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

本研究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的前提下,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和评价中,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旨在为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解读

《新课标》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1.1教与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也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现在的信息时代更加需要有创造能力、身心协调的人才。

1.2教学内容的更新

由于《新课标》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选择使学生情思跃动、想象驰骋、运动活跃、生命力得以张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内容。

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根据《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体育游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应该加大。正是有了这种种努力,课堂教学综合化多元化的程度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实践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为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1.3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针对小学生的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喜欢新奇、善于表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小新闻、小游戏、小图片、小舞蹈、小竞赛、小奖励、小谜语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功能,调动小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加德纳认为,人有7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他把智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智能是多元的(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智能),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几种智能的潜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明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要认真对待,个体差异在可能的范围内使不同智能的孩子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注重个体差异和创造力,这与《新课标》精神理念正好相符。多元智能理论为《新课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中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应用

针对《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解读,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新课标》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3.1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1采用多元方式导入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以不同智能类型和学生理解事物的方式为起点,调动起学生多种智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运动参与积极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导入部分,必须利用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提高运动参与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课堂中,教师可利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运动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或借助某些音乐、玩具等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可以先让学生们听当前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这首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的歌来激发兴趣,通过教做简单的“骑马舞”,从而达到课程导入的目的。

3.1.2提倡多元化呈现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有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和语言智力等7种智能,而且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几种智能的潜能。《新课标》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特别是在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呈现语音、视频、图片等方式的多元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这也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将人的空间智能、言语智能和逻辑智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有利于加大课堂的知识密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应多利用多媒体等方式,使得教学内容呈现呈多元化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

3.2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力,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3.2.1评价主体多元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实践参与者无外乎就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就决定了课程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分为教师间的互评、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部分。教师间的互评可以建立教师同事间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参与热情;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每个教师对自己工作建立纵向时间的比较和完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评定方法也有所差异。注重学生的纵向时间成绩比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的体现。

3.2.2评价内容多元化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3

一、“智慧教育”办学特色的实施背景

“智慧教育”是学校顺应教育改革趋势而提出的个性化发展主题。纵观当今国内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已受到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所谓“特色学校”,即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具有独特个性的学校,而“个性化发展”又是其根本。

一方面,“智慧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创建特色学校恰恰是对这一要求的贯彻和落实。学校在梳理办学传统脉络的基础上,将“智慧”作为发展的主题,意在创办“智慧”的校园,培养“智慧教师”和“智慧家长”,共同携手培育个性化发展的“智慧学生”。

另一方面,“智慧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是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众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教育发展由数量发展转向内涵提高的新阶段,学校要加大个性化、优质化的特色建设力度。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昌岗中路小学才选择通过“智慧教育”培育“智慧”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二、“智慧教育”办学特色的内涵诠释

1.“智慧教育”的解读

说文解字中对“智”做如此解释:从白从亏从知,即追求光明,不满不盈,识者觉也;而“慧”字从心,是智慧在心的体现。田慧生教授在其“智慧”理论研究中指出:“智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R、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付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系统的综合能力。”这为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带来了启发。学校开展的“智慧教育”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广泛、丰富的学习、体验、感悟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内省和改善心智结构,在学习和生活中采取“适时、适地”的方式获得“个性化”发展,并能帮助他人及社会进步的教育。

2.办学理念:智慧育人,育智慧人

所谓“智慧育人,育智慧人”,即学校运用智慧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培养智慧的学生。其中,“智慧育人”是育人手段和方法,“育智慧人”是育人目标和方向。学校通过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家长的教育智慧,共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智慧的学生。

3.育人特色:慧心、慧眼、慧行

培养学生的“慧心、慧眼、慧行”,是学校围绕“智慧教育”而提出的育人特色。其中,“慧心”表现为“用心感受真善美”,是指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情感的健全;“慧眼”表现为“善于观察天地人”,是指向学生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发展;“慧行”表现为“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指向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慧心、慧眼、慧行”是培养“智慧”之才的重要元素,三者间由内至外层层递进,缺一不可,互相作用。

三、“智慧教育”办学特色的实践和探索

1.管理追求“睿智”

“智慧教育”的实施,首先领导者要有远见卓识,对学校的办学目标有深入思考。学校确定了“智慧教育”的办学特色,鲜明地提出了“创建智慧校园,创造幸福人生”的办学目标,倡导“智慧育人,育智慧人”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班子围绕“智慧教育”特色文化,秉承“睿智管理”的理念,整体谋划学校发展。

学校构建开放办学的格局,充分挖掘地缘优势,与周边十多个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成为学生们“走出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与附近的海珠棋院、海珠区少年宫等单位合作,让高水平的师资“走进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同时,学校和社区、家长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智慧教育”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学校领导班子善于把握发展契机,促使学校跨越式发展。为了让两个校区的师生和家长在文化上有一个逐步认同和融合的过程,学校通过多元校本培训,制订了分层培养计划,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通过完善师德建设和科研培训制度,从师德、师能两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了教师在工作、文化上的快速融合。

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的一个主要思路。为了培养“智慧家长”,学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组建家长义工会,不断创新家长学校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使家长们逐步成为“智慧型家长”,成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德育重在“慧心”

一是树立科学的大德育观,将德育工作作为培养智慧学生的重要内容。学校提出“慧心德育”理念,对“智慧学生”实行“慧心、慧眼、慧行”的评价标准。“慧心德育”以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体验感悟为途径,以智慧之星争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德性、悟性,不断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立足善心培养。先后与省内外的四所小学开展长期的“手拉手”活动,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为留守儿童和山区学生开展捐献压岁钱活动;逢年过节都去慰问周边社区特困家庭的学生,到敬老院探访老人,用爱心和善良温暖他人。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体育、艺术、科技节,成为学生学习才干、展现才艺的舞台;不断创新读书活动、廉洁修身活动、走进社区实践活动、雏鹰争章活动,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编写的《“智慧之星”雏鹰争章手册》,设计有“慧心”“慧眼”和“慧行”三大类别的雏鹰奖章各11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德育组开发了《智慧城寻宝之旅》读书手册,《廉洁修身》校本教材和《走进社区教师指导手册》,使德育活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

二是不断拓展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把社区变为学生体验教育的社会大课堂。每年聘请几十名校外辅导员,还有五百多名家长报名加入义工队伍。这些辅导员和家长义工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校内重大活动和手拉手活动,为特色小社团担任辅导工作,参与编辑育儿心得“哺育集”,参与学校办学规划的论证和后勤服务单位的招标,成为学校工作的坚强后盾。

3.构建“智慧课程”

特色课程的体系建设是学校打造“智慧教育”特色文化的核心部分,而“智慧课程”的体系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慧心、慧眼、慧行”的培养目标。

“慧心”是要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社会,用心感受自然的真、善、美,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同情心、敬畏心和友爱心,与自我、自然和社会友好共处。“慧心”课程主要包括以校本教材《廉洁修身》为主的修身教育、以职业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立志教育和以心灵成长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教育。

“慧眼”是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天、地、人,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慧眼”课程包括以校外考察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自然的认知的课程;以科技、艺术体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以环境熏陶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

“慧行”是要教会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培养他们把握好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能力。“慧行”课程包括指向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的内容、指向智慧生活的内容和智慧交往的内容。

4.实施“巧智教学”

在“智慧教育”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在教学中推行“巧智教学”理念,开展“‘巧智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促使学生巧学、会学,善于探索和发现,提升学习智慧。

学校提出的“巧智教学”包含人文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四性”教学是教师们教学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人文性”要求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文体验,用“育智慧人”的高度设计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品格、德性及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慧心”。“开放性”要求教学走出课堂,把生活中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添“慧眼”。“生成性”要求教师亦师亦友,其教学时机与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实现“慧行”。“发展性”要求教师着眼未来,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把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5.建设“慧美校园”

“慧美校园”是指学校智慧地为师生创造的美好环境,它构建了一整套智慧校园系统,即智慧校园管理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等,为学校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保障,成为“慧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4

二、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实践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并且能够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生命质量――这些就是所谓的生命教育。培智学校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认识生命,培养生存的意识。要让智障学生明白“我活着,我的生命就存在;有了生命存在,我才会成长和进步”这样一种道理。同时能够认识到身边的小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们能够成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并且知道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

敬畏生命,接受生命中的差异。“敬畏”之情对智障学生来说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情感,但我们仍要着力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敏感、珍视和敬畏,要让他们明白在生命面前,没有高低、贵贱可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培智学校里常有“五十步笑百步”现象,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差异,学会从生命的高度看待同伴,接纳同伴。

珍爱生命,承担生命的责任。珍爱生命,就是指尊重、热爱生命,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因而,我们要让智障学生充分认识到,花谢了可以再开,小草枯了可以重发新芽,人的生命一旦逝去,便再也无法追回。

保护生命,提高生存的能力。生命不可逆转,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职。培智学校不但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要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在教学中多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了地震现场报道,并且在校园进行了紧急事故撤离演练,旨在提升智障学生保护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提升生命,升华生命的价值。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提升生命的过程。根据智障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培智学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最终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并让他们由衷地觉得“活着真好”![2]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关键在于“渗透”,最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把相对于智障学生来说显得极为抽象、复杂的生命教育内容融于具体的听、说、读、写之中,既不穿靴戴帽,也不生搬硬套,追求水到渠成的最佳效果。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与途径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对智障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1.充分挖掘生活语文校本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实施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内含的生命教育素材更加具体、感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的核心就是努力在“人文性”的统领下,追求“实用性和生活化”的效果,我校教师自编的语文校本教材就是以一个人生活中必需面对的方方面面问题设计成18个主题和54个课题进行教学,这些主题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涉及生命教育,因而我校的生活语文校本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只要教师有心,能够在教学中形成目标、讲究策略、把握时机,生命教育在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就一定能够得以实施。例如“可爱的家乡”“祖国旅游好风光”“环境保护”等主题里就有许多课文内容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景物,让人在欣赏与热爱之余感受到生命的美与可贵;再如在“各行各业”“我的家庭”等主题里的课文所描写的内容,能让人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之情。至于“认识自己”“食物与饮食”“交通”和“家居安全”等主题更是鲜明地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人文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大量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存能力等的课文进行渗透性教育,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个性,把生命教育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内容,最终会促使他们的生命之花在课堂上绽放飘香。

2.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且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1)在品读字词中感悟生命。语文学科中的很多篇章有一些关键的词语非常富有表现力,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展开教学,让学生细细品味,在和文本产生共鸣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生命教育。

如课文《这个教训真不小》中有这么一段内容:“他们走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起来。但是小刚为了追到小强,不顾一切地向马路中间闯去。突然,惨剧发生了:一辆面包车猛冲过来直接撞上了小刚,小刚被车撞飞了好几米远,活泼可爱的他再也没能醒过来,他的眼睛紧紧地闭着,不住流淌的鲜血很快染红了路面……”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不顾一切”、“闯”、“猛冲过来”、“撞”、“紧紧地”、“不住流淌”、“很快染红了”等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细细体会小刚被撞的原因和场面,让他们明白人的生命在凶猛的车祸面前是多么的脆弱,血的场面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从而进一步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深刻含义。

(2)在感情朗读中感悟生命。语文是生命教育的隐性学科,生命教育资源被隐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指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入地理解文本,感悟生命。如在教学《美丽的蜕变》一课时,我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感情朗读课文,并且为全文配上优美灵动的音乐,引导学生在深情的、美的意境中朗读着,并想象着、感受着毛毛虫化蝶的过程,生命的悸动、生命的力量、生命的美丽在语文课堂上铺展开来,无时不令人感到惊喜和感动。

立足于文本,让智障学生在多样的感情朗读中充分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不断地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的力量,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善待、欣赏自己和身边的一切生命。

(3)在生活写作中感悟生命。写话、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用以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在平常的写话、写短文教学中,我们也格外关注智障学生源于生活的生命话题。班上张某不能独立行走,但是她经常在写话练习中传递自己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意识,例如,她曾写到:“我虽然走路很不方便,但是我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我要坚持刻苦练习,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能够独立行走”,“看着班上的绿萝在我们精心照看下越长越好,越长越密,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等等。作为教师,谁能不为自己的智障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而感到欣慰呢?

同时,我还组织班上学生饲养了小金鱼、小乌龟、盆花、绿草等动植物,以便于他们在精心照料的同时学会观察、写饲养日记,从而能够让他们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知晓生命的萌芽、发育和成长,感受生命的盛开和凋零,懂得珍惜美好,承受痛苦,从而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潜移默化的原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应该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而且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渗透”是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最佳的实施途径。二是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要时刻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互动传递给学生,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

2.重在体验的原则

生命教育传递给智障学生的应该是一种意识、精神和习惯,因而认知仅是基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真切的体验,并且能够通过体验,促进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唤醒。[3]没有智障学生的切身体验就没有真正的培智学校生命教育。

3.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生命教育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的时候应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相关的教育内容在课堂上完成不了的话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感悟,去深化,效果也许会更好。

三、讨论与思考

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每个智障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都是需要充分关注的成长个体,而且这些个体各具特点,差异很大。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大意义,把生命教育看做是培智学校一项最重要、最迫切的教育来看,并且把生命教育贯穿在孩子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之中。我们的宗旨就是让每个智障孩子都能快乐成长、让每个智障孩子的生命都能得到舒展和张扬。

生命教育也促使我们重新开始严肃的思考: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特教事业的真正意义又在哪里?不管怎么说,生命都应该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4]倘若远离和背弃了生命,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价值。

作为培智学校语文教师,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让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之光在语文课堂上灿烂闪耀起来,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等.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5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

智力素质是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知识素质。我国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一些计量、统计知识、几何形体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经常用的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

(2)技能素质。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技能(包括口算、笔算、运用工具计算等),学生通过学习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

(3)能力素质。数学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人的素质水平的高低,除与知识水平相关外,还与它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质是指兴趣、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的意向活动范畴,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

(1)情感素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数学的情感素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数学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娶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大有作为。

(2)思想素质。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等观点,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述内容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

1.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取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而且教育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知识是通向道德的阶梯。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

1.2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面的,审美的及其它方面的,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1.3以智育德,以德促智,正确把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德育的发展对于智育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资源。有的心理学家把各种智力因素称作“操作系统”,把各种非智力因素称作动力系统。如果没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都只能永远在黑暗中沉睡。“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学生自己有了健康而积极的思想感情,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并且达到高度复杂的水平,而健康积极的情感正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尝试

2.1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具体特点,随机进行。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

2.2德育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始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渗透理论,即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二是指向理论,即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指向课文结尾或总结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讲授《詹天佑》一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用渗透理论。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教师在导读第三段时,要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困难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导读第五、第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对祖国衷心地热爱。

3.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渗透理论和指向理论,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实施和运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渗透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而且还要在备课和作业中去设计。作为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平台,以使学生与作者共鸣,达到境与情的交融。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7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体育教学;普通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1]。罗宾•福格蒂(RobinFogarty)所著的《多元智能与问题式学习》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六种创新的课程设计,为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实施指引了具体方向[2]。多元智能理论从其创始就开始从各种途径传入我国,起初虽然没有强烈的反映,但是由于它的教育理念和主体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十分一致,并且多元智能理论本身也具有的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特质,因此,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被我国广大教育者所认同。目前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学科,各个学习阶段的研究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不小的成绩。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去阐述多元智能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而且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具体某一学科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阐述[3]。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的教学,中国的体育课面对的是上课人数多、器材缺乏、场地空间不足等影响因素,应用起来难度较大。如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达到改变学生对待教师、学习的态度,重新定位教育理念,达到课程的多样化则成为体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1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普通教学中的效果

针对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国家于1999年6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文件中详细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4]。然而现如今中国学校中的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堂都在面临学生人数多、场地少、器材缺乏等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面对运动中学生发生意外时的问题上,学生、家长、学校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此成为中国体育教育中一大阻碍,同时也制约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实施。通过查阅多种文献资料发现,于骁的课程实验表明:在高师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等方面要优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学生提高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武术的动作技术[3]。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弥补了传统的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转变了以往传统教学课程内容不够宽泛,围绕身体运动智能组织课程和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智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并依据各种智能的特点,提出了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而且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撑并且使素质教育实践更具有操作性[4]。黄英等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借鉴和应用中的实验表明:在多元智能理念的影响下的体育教学可以展现传统体育教学中多种能力综合培养不足的弊端,可以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相应的互补[5]。

2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2.1改变以往的学生观依据以往学生中的态度从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上体育课时刻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漠视表情,学生对待认真上体育课的教师则摆出一种厌烦、抗拒的姿态。然而,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教育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下,逐渐地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位学生在运动中发现乐趣,提高对学习生活的信心,从而树立每位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学生所具有的差异性,在教育中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传统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对待学生不同态度中也逐渐形成“智商的高低决定自己的聪明程度”的观念,忽视了自己具有的独特之处,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在转变学生这种传统看法。每个人生来就具备八种智能的因素,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使每个人的智能优势及其表现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不同的智能强项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此时,如果我们要以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方式进行教育,那么教育的效果自然会产生巨大的变化。2.2审时度势的教学观每位学生在受教育时,所表现出的不同优势,都是在提醒教师应该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些存在的不同,在普通的教学形式中,有部分教师大胆开拓创新,改变以往常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首先,在同一门学科中分八次课,每次上课时的内容突出一种的智能因素,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其次,教学实验过后,教师鼓励每一位学生勇敢地站在他人面前自信地展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和所理解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教师则充分掌握了每位同学的学习倾向性。最后,在后面的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变成一种兴趣之后,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以提升。在教师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同时,改变学生关键之处还在于教师对学生们的态度。有效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当作学生、朋友、老师、同学、儿童,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从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角色面对学生。2.3课程观的个性化上课时,不再根据教学大纲完成课堂内容,而是从多方面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该局限于课程教材,多结合生活中、游戏中内容,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发展。课程内容在选择前应调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兴趣可以通过培养产生,并且可以发展为爱好。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多样化和综合性,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更新了课程观念,为学生发展优势智能以及开发劣势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慢慢地在教育问题上革除传统体育教学中走程式化、单调化的模式,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智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适应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3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说体育教学正是多元化和全面性的教学与学习。在体育课堂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明显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弥补。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兴趣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多元智能理论广泛的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达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3.1开发多样性课程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普通课程的教学中时,大大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课程观。而后使用在体育教学中时,发现虽然每位学者对体育课程概念的理解描述各有不同,但是我们大致可以概括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即不仅是促进学生体能,使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在学生的心理方面、智力方面、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良好促进作用的课程。根据这些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恰恰更适用于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上,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体育课,以此来适应学生表现出来的智能需求。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笔者发现在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在体育课表现方面至少有两种较强的智能组合。因此,在学习体育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完全发挥学生拥有的较强智能,经常性的在课堂中设置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提高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带来的教学风格也是活跃课堂的一剂良药,更好地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无论在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组织还是教师的助手方面都可以不仅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而且还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突出的智能。慢慢在整个教学中每位学生都会发现适合自己的上课内容及上课的形式,使用自己最突出的智能帮自己完成课程内容,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由于每位同学的突出智能不同,如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学生,他的数理思维智能常常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自己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长处,提高其他方面智能的能力。3.2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通过不同实验结果发现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可以从根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有效地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做出弥补。3.2.1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分别从八种智能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充分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3.2.2过程性评价老师、同学、家长在每位学生的不同时期,不同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会不断地激励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促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家庭、学校双方面对学生负责,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早的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3.2.3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不再采用传统教师一人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否定教师在课堂评价的主体地位。此时,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学生自己、教师及其相处在一起的同学都将成为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价主体。目的就为了最后结果的真实有效。3.3培养教师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的多元化是引导学生、指导学生的基石。多元智能理论表面是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才能,更深层的目的就在培养教师的全面发展,在无形中提高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每位教师在深入观察学生并客观评价每位学生之后,要针对学生突出的智能优势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多元化的智能。只有教师清楚认识八种智能的内容,加之对自己的认真分析,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提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体会了学生的感受,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切身需要,最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今后体育课、体育教育、学生体质、人格品质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价值。3.4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培养模式在体育教育中更应该从“兴趣”出发,发现学生所擅长的技能,同时,配合创新型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切入”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即:重视体育技术培养的同时,加强运用多种智能发展技术的能力。甚至在突出教师与学生相互融合的氛围中,发挥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的本能,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在新型师生关系中,使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创造式开展体育教学内容,是未来体育教学中可以尝试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简单,组织形式单一的弊端,较好地改变“千课一型”的教学局面,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4结语

新阶段的智能理论需要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教育教学中。开发学习者多元智力,激发学习者内在潜能,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成为时代要求。当前,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并且已融入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丰富了体育课堂的内容、形式甚至是最后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多元智能学生不再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体育课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作者:路金豫单位: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多元智能理论与全面素质教育(上)[J].辽宁教育研究,2000,1(11):36—39.

[2]杨清明,易定国.多元智能理论下培养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能力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114—116.

[3]于骁.多元智能理论在高师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北京:教育部,1999.

[5]毛莉.多元智能理论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6]黄英,蒋晓丹,杜康力.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借鉴和应用[J].学校体育学,2014,29(4):40—42.

[7]刘强德.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体育教学评价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1(28):79—80.

[8]苏娟.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发的教学实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6(41):80—84.

[9]苏娟.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30):763—674.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8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创造力;森林培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45-02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智力和认识水平都是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核心的,是以有机的整合方式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在此思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成为典型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环境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影响。[1-3]森林培育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其实验课内容的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而这种潜力是传统应试教育所不具备的智力元素。

一、传统森林培育实验课设置的特点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其课程的设置由理论、实验和生产实践等环境构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培育实验课程的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修订时间较长,实验内容不能满足生产实际要求。森林培育学的教材目前只有四个版本,从1981年出版的《造林学》到2011年出版的《森林培育学(第二版)》,平均每10年修订一次,虽然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但实验内容的设置几乎没有改变,且实验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及时地更新,不能满足现代集约林业对于森林培育内容和手段更新的需求。

2.实验内容重验证型,轻创新型,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实验课程的内容大多为为验证型实验,创新型和综合型实验几乎没有。而创新型和综合型实验的设置不仅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行动和审美的能力,是培养新型林业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3.课程压缩,实验内容减少,实验时间短。随着国家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森林培育学作为基础性专业课程,总课时由原来的72课时,调整到现在的60课时,其中实验课时为12课时。为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被牺牲的往往是实验课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学生的动手能力就难以得到提升。

4.实验分组和考核办法不合理,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的影响,目前的森林培育学实验分组多为5~6人一组,有些实验10人一组,加之时间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且实验课程的考核往往以作业成绩为主,实验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不能得到确切的评价。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定义和内涵

多元智力理论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依据他的观点,人的智力可以归为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和交流智力等7种智力。[4-5]这7种智力的发展并非一致,且允许智力因素的差异发展,允许根据个人智力的差异而开展针对性的培养,这对于我们在森林培育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根据加德纳对“多智元理论”的阐述,其理论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智力具有独立性又相互影响。7种智力因素是独立地存在于每个个体中的,各种智力的发展具有独立性,但各种智力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的智力特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认识学生智力形成的特点,发掘学生最佳的智力因素,根据学生的发展对智力因素加以强化和平衡。

2.智力强调实践性。加德纳的智力理论强调两种能力,一种是解决实际问题或找到生产实践中难题的能力,另一种是生产或创造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林业快速发展对人才能力的根本需求。

3.智力的高低取决于环境和教育。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个体所处环境和受教育条件决定了智力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决定了个体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决定了人与自然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决定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优化教育条件、教育内容与方式才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森林培育实验课程改革的启示

1.内容设置突出实用性。森林培育学是门重视实用的科学,来源于生产实践的实验项目设置,不仅能做到学以致用,更能在实验中启发学生发现并解决生产中所遇到难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理智力、动觉智力等智力的发展。

2.验证型、创新型实验模块并存。验证型实验重点要学生掌握森林培育课程中的某些真理性内容或通用的实验方法,比如种子检验系列实验;创新型实验重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实验条件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讨、观察、思考、查阅资料等途径达到老师给定的目标。

3.实验内容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是有差别的,同时考虑学生自身兴趣的差异,因此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也要做到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力。

4.革新上课方式。目前森林培育学实验多采用老师讲原理并演示实验过程,学生重复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考、不动手、不观察、不提问的习惯。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准备实验用品、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入手,老师对实验中的细节进行补充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准备实验、自己讲解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相应的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5.改革考核方式。必要的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本途径,单纯依据实验报告成绩的考核方式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而且在打分过程中无法保证公平。在考核时,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单独的考核,学生随机抽取已经进行过的实验模块,从实验材料准备、实验原理理解,到实验操作过程详细考核,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全面锻炼。

大学教育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对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全面锻炼,一门实验课程虽不能对7种智力进行全面锻炼,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多的是提高了学生寻找困难、解决困难的智力水平。在教学环节中把对学生的智力培养放在首要地位,要比灌输枯燥的知识更重要,这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也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刚,赵洁.从高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探析――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63-166.

[2]贺梦冬.浅谈促进思维的教学策略――以大学物理教学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19-121.

[3]曹霞,姚利民,黄书真.论教师、学生、学校因素对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12,(1):25-31.

[4]田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张淑燕.多元智力英语教学策略与非智力因素培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45-4.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教学方法;培智美术教学;特殊教育

由于智力和心理等问题造成培智学生不能够像普通学生一样拥有协调的手脚、认识图像、感知色彩,对于培智学生来说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剪纸、填色、绘图等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会存在听不懂、不服从指挥等问题,对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在特殊教育中培智美术教学时需要研究出适合培智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选择合适的培智美术学科教材

(一)简化教材

培智学生通常具有较差的教材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才可以达到正常的学生水平,所以在特殊教育中的培智美术教学时,需要教师尽量选择较为简单化的美术教材,并以小单元的形式组合一些容易被学生接受、简单的美术知识进行教学,然后根据教学的进度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例如在一幅图画中,让学生找出其中哪些图案的颜色相同;设置相似的美术作业,对同一幅图画里的动物种类、图画颜色、画面动物数量等进行改动,引导学生对色彩更清晰的感受和认识;或者在教学生画小鸡的过程中,从基础的教学开始,教会学生画直线、画圆,使其对圆和直线进行正确的认识之后,在进步的开展教学,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小鸡图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小鸡进行涂色。借助简单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小鸡的形象,对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进行掌握,从而达到培智美术教学的目的[1]。

(二)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在培智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主题、话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绘制出与主题或话题一致的图画,在画纸上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到的景象等修改、添加图画的内容,并尽可能的设计一些具有丰富化、多样化的图画。使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活跃、想像力的锻炼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等。另外教师在学生自由创作图画之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其原有的图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绘制,使用不同的颜色、简单的直线和圆等图形对画面内容进行丰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图形运用能力。

二、科学使用培智美术教学手段

(一)构建美术教学情境

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美术教学情境,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置身画中的感受,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出现“溜号”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小鸭子》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关于小鸭子的趣事、小故事等,使学生产生一种仿佛小鸭子就在他们身边的感觉,在讲述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理解画出关于小鸭子的图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2]。

(二)结合生活常见资源开展教学

在培智美术教学课堂中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中的美术资源结合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中使用废纸、吸管、塑料瓶等,设计相关动手操作教学活动,利用这些常见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绘画装饰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彩纸、浇水、塑料瓶等绘画工具,并示范如何正确的操作这些绘画工具。示范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学生实践的时候及时的对学生做出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当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还应当及时的给予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3]。

(三)在教学中引入儿歌

儿歌通常能够使用形象生动的歌词传递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比较于难懂的理论知识,儿歌更易接受和理解。特别是培智学生,儿歌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培智美术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入儿歌教学方法。可以在导学阶段引进儿歌教学,将儿歌和图画相关知识结合,使图画的意境、图画内容等知识通过儿歌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例如对学生进行画手指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听《手指操》这首儿歌,让学生不仅可以画出手指的形状,还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手指的名称。或者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儿歌教学,在教学生画某个具体的图像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儿歌的形式,介绍具体图像的特点、形象特征等信息。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图画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4]。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特殊教育中培智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了解到在特殊教育中,只用采用科学合理的培智美术教学方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促进培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增强其美术知识技能。

作者:马璐单位: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唐仕元.培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指标构建及成长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唐海.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D].湖北大学,2013.

小学生智育教育内容篇10

[关键词]网络课程理论基础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课程,既要具备传统课程的所有功能,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因此要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教育观、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环境理论等。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影响较大的理论。

一、建构主义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学习理论的主流。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因此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在该过程中,学习者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二、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课程应以需要为基础,因而网络课程的课程体系在建设上应在对学生、学科和社会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内容,把对学习主体的尊重、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强调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统一;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及社会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的多样性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动态更新,为学生制造探索与创造的广阔空间。

三、信息素养理论

在信息社会中,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质是其中的基本层面,对于什么是信息素质,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的培训与教育,即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信息含量、评价信息价值、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富实效性。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是信息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介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

四、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智能结构,使得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有一种或几种智能胜过他人。如果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几种优势智能表现突出,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达到了平衡、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其他方面,如: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反应速度和方式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品质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一旦满足了这些差异和需要,学生焕发出来的发展潜能和自信力量将是十分巨大的。

五、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改善课堂的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最早由johnson在20世纪60年代年提出,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更加明确的任务以小组的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接受指派的角色,学习小组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小组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相互独立的工作,小组整体和成员为达到小组的目标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六、个别化学习理论

个别化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自身特点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归宿,以适应个人需要为原则,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为活动方式的教学。从教学活动本身看,个别化教学包括两方面:首先,个别化教学中,教学活动让位与学习活动,教学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把教学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成为自我教育的人。其次,学习者成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与地点、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知识信息及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内容。

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的过程,它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教学应用,评价试行结果和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的系统规划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八、社会学习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协作交互活动中获得的能力能够内化而变成他们的独立发展成果。在他看来,与教师和学习同伴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交互和协作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唤醒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形成邻近发展区域。根据维果斯基的理论,社会交互对认知发展起着最基本的作用。在教师的帮助及同伴的协作下能够得到的发展远远胜于独立的发展。因此,协作对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莱斯利•斯特弗,杰里•盖尔.高文,徐斌燕,程可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智.维果斯基中介概念的发展及对教育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