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7:41

生态经济内容篇1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但其快速发展却是在1989年之后(该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并出版《ecologicaleconomics》杂志)。生态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如何在经济行为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宗旨是探索人类如何实现资源、人口、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它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大学课堂只有20余年的时间。生态经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一个国家全民生态保护素质最好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接下来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改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有益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

(一)知识点多,涉及内容广。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版本众多,其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态经济系统与功能理论;(2)生态经济产业理论;(3)生态经济市场与消费理论;(4)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核算理论;(5)生态经济制度与政策理论。由此可见,生态经济学知识点丰富,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广泛和扎实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既要能辨分主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清重点,又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的传授。

(二)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实践难度高。

生态经济学课程涉及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涵盖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多学科交叉且理论性强的特点。而且,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难度高。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演示,而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对部分内容没有感性认识,增加了学习难度,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时代性强。

生态经济学是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而出现的。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很强,因此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体现出时代特征。当前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人类福利的评价、生态补偿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前沿知识,掌握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通过联系实际及社会环境热点,加深学生对理论及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二、“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

一部分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讲授为主。以理论阐述为主的讲授方法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太抽象,有些学生自身经济理论功底不足,而有的老师缺乏有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的亲身经历,上课时照本宣科,往往导致这样的问题: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随后学生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慢慢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教材适用性差,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国内许多高校使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偏重于理论,教材中罗列大量的名词概念和经济模型等,并且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且国外案例居多,缺乏国内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合适案例,教材更新速度慢。更严重的是,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在逻辑起点问题上大多立场不明,在逻辑框架的选择上也不够讲究,从而造成许多教材取材混乱、内容残缺。如很多生态经济学教材没有或很少涉及人口、消费等问题。可想而知,使用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时展的要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即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情况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记忆为主的概念和理论。这种考核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合适的教材是改进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教材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1.确立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中思维的起点。要创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推溯和界定问题。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视阈,以可持续发展为学科宗旨。它致力于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日益扩张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并非是指GDp这样的价值意义上的规模,而是指经济系统物质吞吐量的规模)与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当前一切生态危机的实质,也是困扰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面,都是紧紧围绕这一矛盾展开的。因此,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这一基本矛盾关系作为逻辑起点。

2.建构生态经济学的逻辑框架。

逻辑起点只是理论分析和体系建构的开端,有关概念范畴和具体理论还有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演绎。为此,还需要为随后的逻辑展开寻找一个合适的线索或框架。以ipat方程作为建构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非常合适。所谓ipat方程,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学家paulR.ehrlich于1971年提出的用来表示环境冲击与影响因子关系的一个恒等式,其基本形式是:

i=p×a×t(1)

式中,i代表环境压力或环境影响,可以是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可以是某种资源的消耗量;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富裕度,通常可用人均GDp表示;t代表技术因素,常用单位GDp所形成的环境指标表示。

使用该方程作为构建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首要的理由是该框架能对前面述及的逻辑起点进行很好的承接:既然将协调“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矛盾关系作为生态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既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要求是经济的扩张不能突破生态承载力的限制,那么自然就需要对造成生态压力或生态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因素分析,以期找到生态压力的社会经济源头,并对这些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ipat方程无疑是进行这种因素分析的最好框架。

(二)改革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针对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当前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缺陷,笔者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开展案例教学。

好的教学案例能实现经济理论与生态知识的充分融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抽象的生态经济理论的理解不相互脱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显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要遵循3个原则:(1)生态知识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原则。典型案例都包含许多相关的生态知识与经济知识,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2)案例本土化原则。国外案例所叙述的生态经济问题常常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因此容易使学生的案例学习与现实问题发生脱节,从而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因此,应当多采用国内典型案例,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可以用来分析,比如西南地区石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3)取近舍远原则,也就是尽量选用近期案例。在案例组织方法上,教师应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讨,并利用案例进行验证,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讲故事和进行案例灌输。

2.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当前生态经济学前沿动态,列出多个专题(比如生态经济核算专题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生态足迹核算理论与方法、能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等)。由学生分组选题后,每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案例制作,并通过ppt在课堂上进行案例介绍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应讨论,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同时可采用适当的嘉奖方式鼓励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演讲和讨论,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协同工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3.围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资源开展教学。

由于教学材料直接来自自身区域,因此能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融合,自然教学效果更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石漠化,从石漠化出现的原因、石漠化的后果、石漠化的治理等方面进行讲授,效果很好。

4.室内模拟教学。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许多生态经济学方法都出现了软件。利用相关软件,对生态经济学的物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经济核算等进行模拟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经济方法,并运用某些方法评价生态经济系统。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国内外有许多生态经济研究机构网站,如中国生态经济科学学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生态网等等。通过这些网站的浏览可以获取很多的生态经济信息、研究动态、研究前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论文题目,如“全球气候变暖,是危机还是骗局”、“我国沙漠化现状及治理”、“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等,学生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上网查找资料,在有意无意间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革新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应从考核内容变革、平时出勤与课堂表现、专题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革新。例如,可将试卷内容设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和解释题,注重考核学生平时在案例互动、实验式互动及分组讨论中所表现的学习和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根据出勤次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以上的综合考核方法,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明灿,刘惠民.建立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21-23.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4]成美.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J].教学研究,2012(2):49-52.

生态经济内容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

前言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辩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提出并论证此问题,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与思考。

1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现状

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从理论定义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缺少相对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目前的理论定义一直是次啊用的布伦特兰夫人定义,其中比较推崇的思想是“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时,不会使后代人福利减少”,对上诉内容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得出: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看作是无代价的发展过程。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环境一定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坏,而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②从理论内涵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这一现象也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造成的,内涵中并没有确切的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内容,甚至对发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也模糊不清,在发展于环境中不能有效区分重点。那么如果二者在运行过程中不能相互协调,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统一理论基础的缺失,导致可持续发展经济课题研究停滞不前,其自身的统一性于整体性得不到发挥。

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结构要求下才能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能够层次清晰的开展。

2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关系到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环境等等方面的发展与治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和生态环境中的能量与物质做交换的,那么人类的经济发展行为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生态环境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一干扰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的资源造成破坏,凸显出的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以此表现出的效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

那么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不会因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将这种经济发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围内能够对二者产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态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良好的修复,其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这一循环过程是遵从了成本-收益法则。那么,从这样的实际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将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最终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大大缩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续发展概念。根据上诉扥内容我们可以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总结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依托在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有机结合之上,从而实现的制度以及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以激励与约束制度遏制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采集,同时讲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本减少到一定范围,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结合,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3.2强化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制度安排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第一,要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与作用,所以要在生态系统资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价格机制,之后利用市场机制来科学合理的控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以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经济发展成本。第二,强化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市场秩序性的合理维护以及相关法制法规的有效建设,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实施行政规制中的内容,以法制手段来约束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使资源环境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实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3建立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政策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使无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续发展想要从理论向实践过度的话,需要政策性的强化与引导。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了关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内容,所以生态环境这一内容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额的,所以针对经济发展主体来说,政策性的引导应该体现出减免、补偿、鼓励、优先等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引导其保护环境,使我国的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4结论

综上所诉,就是对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态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有效保护环境资源,这也是可持续经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能够长期、有效的依存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内容篇3

关键词:生态需要;物质内容;环境内容;生态内容;空间内容;社会内容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8-0018-05

人具有物质、精神、生态与社会四性(杨文进,2002),由此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四种需要。然而长期来,人们却只关注了其中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在实际上是受到关注的,但却还没有在理论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而忽视了生态需要,由此反映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不完全的。要使经济理论真正反映人类的需要,就必须将生态需要纳入经济分析的范围。本文不研究生态需要的全部内容,仅就生态需要的构成等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生态需要的构成

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包括持续生存和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最大福利需要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需要可分为广义生态需要与狭义生态需要(刘思华,2001)。由于人本质是生态的,因此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都可以被包含在广义性的生态需要中。狭义性的生态需要则是除传统经济学研究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部分社会需要,如政治需要等之外的那些需要。由于四种需要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重叠部分,因此即使是将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狭义生态需要方面,在实际中也会与其他几种需要发生交叉。同时,由于本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生态需要的,因此在将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需要转换为经济性生态需要的时候,两者间将发生一定的差异。

生态需要的内容构成,应该根据它满足对象的属性来确定。就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来说,其具有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要求、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因此生态需要也可以被划分为物质性生态需要、环境性生态需要、生态性生态需要、空间性生态需要、精神性生态需要、社会性生态需要等。人的生态需要就是这些不同性质生态需要的统一。

二、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物质内容或物质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物质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从理论上讲,人类的一切生态需要都可以归结为物质需要。因为世界就是物质的,即使精神的需要及其满足也是通过物质媒介来实现的,如优美景观给人们心情和精神上的满足,是由物质组成的景观而产生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心理愉悦,是由物质组成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离开物质的需要。不过这里的生态需要物质内容,并不是这种包罗万象的生态需要,而是指狭义生态需要中属于物质需要的内容。由于维持人们物质需要的主要内容,如食、住、行、享受等,属于传统的物质消费或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同时这里又将狭义的生态需要划分成了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空间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这里的物质需要内容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也就是人类基本生存要求的空气、淡水、各种微量元素等有限的几种。尽管数量有限,但这些性质的生态需要的重要性却是非常大的,它们是保证人的再生产最基本的条件。一旦缺少它们,或者它们的质量被破坏或达不到基本要求,就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以某种质量的空气与水作为一种正常标准,如空气与水的洁净度,以衡量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的满足或富裕程度,那么一个社会的空气与水质量如果高于该标准,也就反映了该社会在物质生态需要方面处于比较富裕的状态,如果低于该标准,则反映该社会的物质生态需要处于贫困状态。

三、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或环境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环境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生态需要。由于本文中生态需要的内容划分得比较具体,因此这里的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显然要小于环境学中的环境内容。如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即微生物等方面的内容就不属于环境方面的内容,而是属于生态方面的内容。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内容主要是大气和水的循环、地壳的稳定性、阳光、气温、土壤、电磁场、声音、绿色植被、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进行,需要稳定的环境为基础,如果环境不稳定,如经常发生地震、海啸、台风、气温剧降剧升等,都会使生产与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环境被严重污染,则不仅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当前世界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环境被严重破坏,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需要,成为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在衡量人民得到的环境满足程度方面,也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空气、水的洁净程度,大气和水的含氧量,二氧化碳和氧化硫的含量,气温和水温的高低,臭氧层的完好程度,酸雨的浓度与范围,绿色覆盖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优美程度等等。

四、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或生态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生态性生态产品来满足的需要,如食物、保证人体健康所需的微生物条件等。从理论上说,生态需要中的环境内容与生态内容之间是很难严格区分的。相对于人这个中心来讲,人类周围的一切生态内容也都是环境内容,而反过来讲也是同样成立的,如在生态学中,环境因子就与生态因子时常相互混用,说明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同样在环境学或生态学中,有些人往往把环境因子单纯理解为物质周围的理化(非生物)因子,而生态因子则既包括非生物因子,也包括生物因子。有的学者把环境因子分为三类,即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这里,我们采用后者的三分法,同时将生物因子限定为单纯的生物因子(陈天乙,1995)。这样,生态需要的环境需要,主要反映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非生物因子,如空气、水、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景观等。生态需要中的生态内容,则主要反映保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物条件,如人类与其他各级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捕食”与“寄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必须保证人类得到足够的食物,而且必须保证生命之网的延续。

从食物链的关系看,人类与被“捕食”对象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最复杂的。因为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命与它们的被捕食对象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即使是杂食动物,如熊等也都是如此,而人类由于所谓文明的发展,则极大地改变了这种关系。就地球上的生产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讲,曾有人预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承载量是1000亿人,但这显然只

是单纯的生态学意义上的人口数量,它意味着这时人类在食物的品种、食用方法等各方面都没有选择――只能直接食用最初级的微生物,而不可能像文明人那样对此进行各种程度的转换和再加工。然而人类的文明正是体现在这种对初级食物的不断加工上,并以加工的深度来反映或衡量人类文明的进化程度的。如当今社会衡量人们富裕程度的指标,就不是人们直接食用了多少热量、蛋白质,而是以被生产人们食用的食物中所含的最初级热量和蛋白质来反映的,为生产一定能量和营养食物所消耗的初级生产物越多,人们的富裕程度就越高。如富裕国家或富人,不仅用谷物类粮食来生产肉类,而且以肉类来生产所谓更高级的肉类,这种生产的过程越长,为生产一定量供人类直接食用的食品所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就越大。这种情况说明,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要求背道而驰的。所以就单纯的食物链关系看,地球能承载多少人口,取决于人类文明程度决定的食物结构及其质量,如像东方传统社会那样主要以谷物为主,那么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就会较多,而如果像当代西方社会这样,主要以动物蛋白和能量为主,那么地球所能承载的人口就少。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食物链中的生态学比例,而是生命之网的健全程度。如果真像那些乐观派预测地球能够承载1000亿人口那样,当人口达到这个数量时,那时不仅陆地上的每寸土地都挤满了人,将没有其他任何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而且挤满了人的海除了微生物外,也难以有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届时生命之网完全破裂,而只留下人类与微生物的地球,还能保证人类的持续生存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是微生物的生长也依赖于比它们高级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和死亡,没有了这些制约和养育它们的其他生物,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微生物也是难以存在的。所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生态需要中的生态要求不仅要保证现有人口持续生存的食物供给,而且要保证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条件,即维持整个生命网络正常存在的一切生态条件,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灭绝的速度必须低于新生物种产生的速度、各物种之间的比例必须保持生态学的要求等。

人类在生态需要的生态内容方面的满足状况,可以用物种的多少、物种的灭绝速度或灭绝率、新物种的产生率、不同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人类个体的微生态环境等指标来衡量。由于物种的多少及其状况,是与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的,因此环境需要与生态需要,是人类生态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容。

五、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空间内容或空间性生态需要,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正常生产与生活所需的空间条件。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能量在通过营养级时将逐级减少,一般每经过一个营养级,能量就要减少90%,即后一营养级的贮能(或生物能)只等于前一级贮能(生物能)的1/10。这说明,每一种生物要保证自己以及物种的延续,都要以一定的活动或生存空间为前提条件,如果小于该数量,该个体或物种将不能持续生存,或者讲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每种物种所能拥有的最大数量。

人类作为一种最高级同时也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所要求的空间容量是比较大的。同时人类作为一种“杂食动物”可以占有4个营养级,因此在这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弹性。由于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食物链中的生物,而是一种具有高度文明和社会性的物种,更主要的是,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要使地球供养更多的人口,而是要使已有的人口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在空间方面,不仅必须保证每个人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而且必须保证每个人有除食物生产外的生活、学习、锻炼与娱乐空间,否则人就变成了单纯的食物链中的一环,与人类追求幸福而推动文明进步的努力不相一致。这样,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除了食物链要求的食物生产空间外,还包括满足符合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的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满足社会交往的各种活动场所,如各种公园、游乐室、博物馆、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满足人们对自身自然本性认同的各种活动所要求的空间,如森林公园、江河湖海等;满足人类对自身疾病治疗所需要的空间,如医院等;满足人们学习提高的学校、图书馆和各种学习场所;满足人们出行和社会交往及提高效率的交通网络等等。正是这些需要,使人与其他仅仅作为食物链中一环的生物区别开来。

随着文明的深化,人类对非食物生存空间的需要是不断扩大的,这种扩大会减少可用于食物生产的空间。虽然在技术进步中,这并不一定导致食物生产量的减少,但要承载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从而对食物生产环节加深和非食物生产空间不断扩大的人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需要的空间要求与有限的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日益突出。

人类在生态需要空间要求方面的满足程度,可以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面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人均文化学习娱乐锻炼场所面积、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等指标来反映。

六、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或社会性生态需要,是指必须由人类生产的社会性产品来满足的这部分需要。因为人不仅是一种生物,而且是具有高度社会性的群体,所以除了生物特性所产生的生态需要外,还有对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生态需要。

这里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是排除了上面自然性环境内容、物质内容和空间内容后的社会需要内容。从理论上讲,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同其他大部分内容一样,都可以作为环境需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上面分析的生态需要的一些内容,如空间内容、传统消费经济学中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中的大部分等又都属于生态需要中的社会内容。因为不仅今天人类消费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已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而是经过人类劳动反复加工后为满足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需要的产品。如今天人们的吃、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需要功能,如精、美等,都是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物,是为了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要。所以生态需要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也正是这一点,就理论上来讲,只要人口得到控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可以在保持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虽然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大于零的指数增长,其结果都具有变得无穷大的趋势,如果就现有的经济成果与自然资源消耗量的比例看,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但只要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大于零的指数增长,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是长期持续的。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增长率就不能大于零。这只有在控制人口增长,同时改变单纯的追求物质产品数量,从而改变消费结构才有可能实现。而这一点是能够做到的。一方面人们在达到一定生活水平后,确实会由产品数量转向产品质量,从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消费,而经济增长本身又无非是一定社会交易量值的

增长,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增长又无非是在一定存量资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因此这种货币量值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马克思,1975;杨文进,2002)。

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将生态需要的社会内容限定为非物质内容的那部分社会需要。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地位与社会尊重的需要,保证个人能力发挥、生活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制度需要,良好的家庭、朋友、同事之间关系的需要,保证心理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公平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等等。我们知道,在消费层次理论中,除了第一层次属于比较单纯的生理需要外,其他各个层次中的绝大部分需要都属于这里的社会性需要,而且层次越高的需要这种性质越明显。这种情况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的社会需要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生态需要的社会性内容方面的满足程度,同样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反映,如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社会公正性程度、社会事务的公众参与程度、法制完善程度、家庭观念、人际关系认识等等。

七、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及其量度

生态需要的精神内容或精神性生态需要,就是那些必须由精神满足产品而产生的社会需要。要注意的是,精神满足产品不一定是精神产品。因为精神需要的大部分虽然是由无形的精神产品来满足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由物质产品和自然产品来满足的,所以精神满足产品不等于精神产品。

虽然我们将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三类,但从直接感官来讲,人的满足不是通过生理就是通过心理或精神来实现的,同时生理的满足与心理的满足又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如人感到饥饿时,人的精神或心理也都会处于非常不愉快的状态;同样心理状态不好时,也会使生理状态低下,如人因各种社会原因而情绪不好时,会使人的生理发生紊乱,引起疾病或者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大部分社会性的物质需要、环境需要、生态需要、社会需要等对人的幸福的影响,都是通过精神满足实现的,所以精神需要与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讲,精神需要在人的生态需要中占有最突出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的重心由物质转向生态与第三产业,精神需要在整个需要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单纯的取得货币收入的劳动时间在不断减少,但由于社会竞争程度的加强和社会发展对智力依赖程度的加强,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的紧张程度却是不减反增的,结果因精神需要得不到基本满足所产生的精神疾病大量增加。这种情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阻碍作用,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这说明,加强生态性精神需要的满足,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福利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人们在这方面满足的程度,可以用人均旅游时间、旅游休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和金额、用于宗教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参加社会性活动的时间等来衡量。

虽然就一般性质来讲,可以对生态需要进行这六个方面的划分,但在实际中,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互重叠,如旅游既是精神性需要,又是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生态性需要和空间性需要等等,正是这一点,产生了生态需要研究上的困难。

八、生态消费及其界限

如同任何一种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对这方面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一样,生态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生态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因此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生态消费。

所谓“生态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消费,就是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以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即仅仅指对消费生态产品的过程本身;广义的生态消费,则不仅包括消费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过程,而且还包括这种消费本身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符合人的生态要求和环境的生态要求,即在质量与数量上既不少也不多于人的正常生理与生态需要,同时还包括生态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及生态经济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不仅满足人的生态需要,而且实现人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内容篇4

国内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张以宽认为:“环境审计是指审计组织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保护项目计划、管理和实施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查鉴证以及评价法律责任的一种监督活动[4]。”包强提出:“环境审计是由审计组织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与治理环境的经济活动有关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独立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揭露违法行为,促进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活动[5]。”陈正兴提出:“环境审计是对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抑制、消除或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独立监督行为[6]。”以上定义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把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责任履行情况作为环境审计的核心,通过审计的职能来实现环境保护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目标。

笔者对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定义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支,其定义既要符合一般审计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其独有的特点,与我国的宏观环境和制度保持一致。笔者对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定义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综合鉴证,评价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责任,揭露违法行为,促进和加强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的一种行政或经济的监督活动。这一定义具有如下特点:1)符合审计定义的基本要求。按照我国审计学界的看法,审计的定义要包括审计的主体、客体、依据、职能等系列要素。2)揭示了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本质,即“独立的监督活动”。3)表述精炼,易懂,逻辑严谨。4)符合我国实际,可操作性强。我国政府在开展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涵框架主要包括审计的目标、依据、主客体、内容体系、程序、方法(图1)。内涵框架的建立离不开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其理论基础。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目标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目标是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工作的行动指南、出发点和归宿,是联系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桥梁。它的确定受审计的对象、属性、职能、技术手段等的制约。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目标应包括:1)评估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2)确认环境、生态与资源法律条例和政策的符合性;3)验证环境、生态与资源报告中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4)评价环境、生态与资源工作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具体目标随着审计的主体、客体、内容等的变化而不同。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直接目标是评价、鉴证被审单位的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责任履行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最终目标是保护环境、生态与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对象与内容环境审计的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及企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和企业环境管理活动。我国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容既要贴近我国实际,又要与国际接轨,既要考虑现实情况,又要把握未来变化。政府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容我国政府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容应该参考国外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容,结合我国环境、生态与资源管理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的具体特点来确定。政府应以环保资金的财务审计为线,以环保项目审计为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审计工作:1)环保资金的财务审计;2)环保投资项目审计;3)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执行审计;4)对重大非环境投资项目的环境审计;5)对环境部门的绩效审计;6)清洁生产审计。

企业环境审计的内容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已有所提高,对于正在推动的环境标志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活动,不少企业正积极准备或已通过了认证[7]。我国的内部环境审计内容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通过审计,了解企业环境管理系统是否恰当地管理了环境风险,在运行上是否经济、高效,这是环境审计的重点。2)审查企业的环境政策,评价其合规性和执行的有效性。3)审查企业环境报表,对企业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收益等的确认、计量进行审查。4)审查企业遵循环境法规方面的情况。5)环保资金审计。6)产品审计。审查产品是否符合法律和公认环境政策。7)交易审计,即企业在取得某项不动产之前,要对与该项财产转让交易有关的环境风险和负债进行评估。

社会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内容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企业的关联方要求企业提供环境绩效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企业也有必要对外披露环境信息,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环境、生态与资源报告就是这种信息披露的载体。目前,已有部分企业环境报告,但内容不统一,不完整,定性描述多于定量描述,审计人员或因审计成本过大,或因无章可循而无法展开审查。在未来的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中,我国的社会审计组织将在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审计和环境报告审计中发挥较大作用。

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主体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主体有国家审计机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上依法对环境管理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评价和审查,并对企业内部和民间审计工作负有监督、管理和指导的职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环境管理、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民间审计组织接受有关部门或单位的委托,为环境管理活动提供咨询和鉴证服务,三者构成环境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客体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的客体是指参与环境分工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各方,主要包括:1)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部门,负责环保资金投入的财政部门,以及具体执行环保政策和环境管理的环保、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2)造成环境污染并实施环境治理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型企业、消费型企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类企业。3)负有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平衡责任的事业单位,包括从事环境检测的环保监测单位、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环保科研单位等。4)建设单位,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单位、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等。

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依据环境、生态与资源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标准,也是审计人员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环境方面查明事实真相后,据以判断是非优劣,做出审计结论的根据。它包括:1)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环境法律体系,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制定颁布了30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16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法。地方人民政府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8]。2)环境、生态与资源标准。环境、生态与资源标准是具有法律效用的技术规范,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环境标准包含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等,共395项。3)有关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和标准。一些会计审计准则中已略有提到环境问题,但涉及内容还很少,具体准则和指标却尚不明确。即便是iSo—14000标准也并未为环境费用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分类和披露提供充分而具体的指导。我国政府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正在研究建立新的综合核算体系。4)与审计有关的法规、准则。环境审计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国审计规范》中对人员、程序、质量等的各项要求。由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对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和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审计、监督与检查,应遵守有关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和《公司法》中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委托提供环境审计服务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及各项实务公告和指南。5)国际公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我国先后加入了一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一般性国际公约、协定和议定书,主要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海洋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这是衡量和评价我国在环保方面履行国际公约和议定书情况的依据。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需要鉴别和了解管理控制系统,评价管理控制系统,收集审计资料,评估审计调查结果,向被审计单位汇报调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2部分内容:1)符合性测试。审查有关环保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能有效处理环境风险并控制风险,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2)实质性测试。对内控差、控制风险高的区域,环境审计人员应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以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在实质性测试中有2个重要问题需解决,即成本效益分析和环境价值的量化。环境价值的量化可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项目构成法,即按生态资源所能创造收益的不同方面的价值分项加总计算。事实上,很多生态资源价值难以量化,有关数据不准确。而环境审计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经济性分析,若缺乏正确的定量基础,则分析结果没有实用价值。另外,在进行环境审计时,需对环保工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评价环保工作。由于上面各项费用和收益发生的时间不同,因此分析时要将其折算到同一时点上,即折现后再进行成本效益比较。

生态经济内容篇5

1 设备档案的内容

建立设备档案的目的是为了从中了解和掌握设备一生全过程的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和价值形态的运动变化。什么是反映这两种运动变化的定性和定量的内容呢?如果我们从设备一生的全过程去分析,不难发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技术性能将会越来越差,设备的经济性能也会越来越低。而反映设备技术性能变化的技术性资料和反映设备经济性能变化的经济数据,正好是反映设备物质形态运动和价值形态运动变化过程的内容。所以应该从设备的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去收集设备档案的内容。设备一生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人为地将其划分为“前半生”和“后半生”两大阶段。设备前半生的大部分档案内容由生产设备的厂家收集完成。厂家在设备出厂时,已经将其设备前半生的大部分技术性资料归纳于设备的说明书及其有关的表格、图册之中;而设备前半生的经济性数据也从设备的价值上得到反映。设备进入使用的后半生是用户收集设备档案内容的主要阶段。

1.1 设备的技术性档案内容

我们把用于分析和评价设备物质形态运动变化的有关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称为设备的技术性档案内容。根据设备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两大时间阶段可把设备技术性档案内容划分为前半生技术性档案内容和后半生技术性档案内容。设备的前半生技术性档案内容主要是指设备在设计、制造、试验及用户购置、运输、安装、试调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性资料和数据。这类内容列表于表1。设备后半生技术性档案内容是指设备运转、维修直至退役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性资料和数据。由于设备在后半生运转过程中,设备的零部件有磨损,设备的技术性能将会随着磨损量的增加而下降,当设备的技术性能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设备就会被迫停止运转,就得对设备进行维修,以恢复设备的原有技术性能。有时因用户生产任务的变更或生产任务的减少,将会出现设备转让和封存的现象,所以设备在后半生中还存在运转和不运转两种不同状态。根据这两种不同状态,又可将设备后半生的技术档案内容划分为设备的运转技术性资料和非运转技术性资料。这部分内容也分门别类的列入表1中。

1.2 设备的经济性档案内容

设备的经济性档案内容是指设备一生全过程中能反映设备价值形态运动变化的有关定量的经济性数据资料。根据数据资料收集的时间不同,可分为设备的前半生经济性资料和后半生经济性资料。设备前半生经济性资料内容是指设备在使用之前,反映其本身的价值和把设备运输到工作地点以及设备的安装、调试时的经济性费用数据资料。设备后半生经济性资料内容根据经济费用的不同用途,又可分为设备的运转费用、设备的维修费用、设备的间接费用、设备的停机费用和其他费用等。设备的经济性档案内容归纳于表2。

1.3 收集设备档案内容时应具备的有关表格

在企业内部为了使设备档案的内容便于收集、分类、整理、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在企业内,系统地编印一些统一的规范化表格。这些表格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设备开箱验收单;

(2)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

(3)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

(4)设备精度检验单;

(5)随机附件、工具明细表;

(6)设备运转通知单;

(7)设备固定资料卡;

(8)设备封存通知单;

(9)设备启用通知单;

(10)设备内部调拨单;

(11)设备事故报告书;

(12)设备重大事故报告书;

(13)设备运转台时记录书;

(14)设备日常维修、保养等记录书;

(15)设备预测诊断记录书;

(16)设备报废单;

(17)设备档案内容目录。

2 设备档案内容的使用范围

我们建立设备档案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为生产服务,提高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设备档案资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了解设备档案在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设备档案按其使用性质可以划分为技术性使用、经济性使用和综合性使用三大使用范围。

2.1 设备档案的技术性使用

设备档案的技术性使用,就是利用设备档案中技术性资料和信息内容对役龄期内的设备物质形态运动进行分析,借以随时掌握设备物质形态运动的变化状态,了解设备技术性能劣化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性措施和修理手段,及时恢复设备的技术性能。

(1)用于设备利用率的分析。根据设备档案中记录的实际运行台时和设备的日历运行台时的比值来分析设备利用率的高低,并把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到企业要求的范围内。

(2)用于设备预测诊断的分析。即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运行中各部门的现状进行诊断预测。这样既能使用户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又能使用户对设备故障的隐患、技术性能变化做到有备无患。

(3)用于设备低劣化程度的分析。即预测设备的大修周期,技术性役龄周期的多少,为设备的大修、更新、报废提供决策的可靠依据。

(4)用于设备可靠性的分析。即对设备各主要运动状态的技术性能、故障及事故的分析,找出故障和事故的原因,随时掌握设备可靠性概率的大小,并根据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对可靠性不强的零部件及时采取相应的可靠性措施,以增强设备的可靠度。

(5)用于设备大、中修过程的分析。在设备大、中修期间,先考虑设备档案中的技术性资料内容,对设备进行技术性分析,拟定正确的修理方案,借以保证设备大、中修的修理质量。

(6)用于设备改造过程的分析。当设备的技术性能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时,设备本身还有被利用的价值,这时可根据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分析,可能做出对设备进行改型的决定。在设备改型之前必须要参考设备的技术性档案资料,对设备进行具体的技术性分析,确定设备哪些技术数据应予改进,哪些应予以保留,从而拟定最佳的改型方案。

(7)用于设备事故率的计算与分析。根据资料记载的设备事故发生的频数和累计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设备事故发生的频率(即事故率),从而可以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加以评定,给今后重新进行同类设备的选型作为参考的依据。

(8)用于设备的维护保养的分析。即对不合理的保养周期和不能达到保养预期目的的保养方法加以改进,拟定新的维护保养周期和保养方法,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

2.2 设备档案的经济性使用

设备档案的经济性使用就是指利用设备档案中的经济性资料、数据、信息,对设备后半生的价值形态运动变化进行分析,借此把握设备的价值形态运动变化的状况,洞察设备经济效益的波动趋势。从容拟定合理的投资方案,把设备一生全过程的周期经费控制到最经济状态。

(1)用于设备运转费用的分析。可以使用户正确了解设备运转费用的实际需要量,可以审核用户原预定设备的各个阶段运转费用的指标是否合理,可以使企业对设备今后各阶段的运转费用计划更加切合客观实际。

(2)用于设备维修费用的分析。可以评定设备的维修费用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评定维修费用是否符合维修的原则。从经济的角度对设备的大修期进行预测,断定设备是否有大修的价值,给设备的大修决策提供经济性依据。

(3)用于设备操作人员工资费用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根据此项维修性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企业增减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参考依据。

(4)用于设备产值的经济分析。即对设备役龄期内所获得的产品销售收入的分析,从中可以了解设备的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大小,从而确定设备在企业中的生产地位。

(5)用于设备周期费用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周期费用占企业全部投资的比例大小,从而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6)用于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评价设备一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借此来确定设备在企业中的经济地位。

2.3 设备档案的综合性使用

设备档案的综合性使用,是适用设备档案中的技术性资料和经济性资料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中的运转、大修理、改造、更新、选型、报废等方面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决策分析。

(1)用于设备的大修理综合性决策分析。设备经过几次大修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设备的性能下降,又到了大修期。根据设备档案资料的分析,设备的技术性能还有被修复的可能,即设备的技术寿命周期还没有到期,但修复设备要花费大量的经济费用,即设备的经济寿命周期已经到期了。那么就得从设备的经济效益出发,决策该设备应否大修。

(2)对于设备性能改造的综合性分析。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设备的生产效能将会降低,有时因企业选用了高效率的新型设备,使旧设备的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但根据技术档案的分析,旧设备经过局部的改造,可以达到新型设备的技术性能,可以提高旧设备的生产效率。但我们还不能单凭技术性资料做出设备改造的决策,还得从经济的角度上,根据设备的经济性资料信息,进一步分析,是购新设备的经济效益好,还是改造旧设备的经济效益好,来决策设备是否进行改造。

(3)用于新设备选型时的综合性分析。当设备更新,或企业需要增添新设备时,要根据原同类设备的档案资料,对设备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既能满足生产技术性能的要求,又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最佳机型。

(4)用于设备的报废、更新综合性决策分析。设备的报废不单纯是技术性问题,也不单纯是经济性问题,而是一个有关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问题。如果不对设备进行综合性分析,那么设备一生不可能给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根据资料信息对设备报废、更新进行综合性分析,选择好设备报废、更新的时间点是很有必要的。

2.4 设备档案的反馈作用

如果把设备档案中反映设备一生全过程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档案资料,以及这些资料在企业中应用的结果以信息的形式反馈到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这将对提高新设备的技术性能,完善新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出高效率、高经济效益的新型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设备档案的反馈作用。

生态经济内容篇6

一、新常态理念概念及特点分析

在我国的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建立中,新常态理念的建立是新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内容、模式下,进行的全新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改革工作。但就经济管理而言,新常态理念即是在我国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采用务实求变、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全新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新的环境下形成。新常态理念的形成与传统经济理念有着极大的极大区别,其产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经济发展,受到改革推进、国际形势变化、我国经济速度减缓等情况变化,形成的新型经济环境造成的。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利用新型的工作理念将其定为常态化工作理念,即为新常态理念。二是理念的务实性。在新常态工作理念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务实性精神是我们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在务实精神的指引下,新常态理念的形成与推进才能为当前经济发展与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实效性的支持作用。

二、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践措施研究

(一)利用新管理方法,完善农村财务核算方法

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农村财务核算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利用新型财务管理核算方法,完善农村财务核算过程。这些新型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全面核算模式。与传统的核算方式不同,全面核算模式较为重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整体内容以及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整体的核算工作。在实际的农村经济财务管理过程中,这种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全面掌控财务整体状况。二是加强成本与预算管理控制。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中成本与预算控制力度。在成本控制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管理成本,利用成本管理质量的提高保证农村国有资产管理得到保证。而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我们有效的预算控制方式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计划性与执行性,保证其发展有序进行。

(二)建立标准化公示平台,做好财务公开工作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财务公开工作,既是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明确规定,也是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硬性要求。在新常态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结合新型技术的内容拓宽了财务公开平台,利用标准化公示平台方式开展了实践性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建立标准化的公示体制。在新的公示平台中,标准化体制的建立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标准制度规定公示内容及要求,保证公示内容、过程、方式确实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的开拓新的公示空间,提高财务公示在标准化要求下可以为更对的社会群体所了解。如在网络平台中,建立网络财务管理信息公示平台,提高公示工作的关注程度就是新型的财务公示方式之一。二是建立有效的回馈反应制度。财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利用公开方式,提高社会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同时利用社会反馈内容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质量。所以在标准化公示平台的建立中,我们还需要利用制度管理方式,确保财务信息公开中社会反馈信息得到有效处理,保证财务公开质量提升。

(三)利用制度化模式,规范财务监督工作

在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传统的财务监督工作包括了村民委员会监督和上级审查监督两种主要模式。但是在新的财务管理常态理念模式下,这些工作内容都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在新常态理念指引下,我们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对于者两种模式进行了改进,以便更好地规范财务监督工作。首先在村民委员会监督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如引进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加入财务监督工作,保证监督制度的有效的执行,确保财务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的提升。其次是在上级审计监督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制度化管理模式,利用严格的审计制度要求,确保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四)发展新型技术手段,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在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财务技术创新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创新内容:一是网络财务管理技术的开展。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很好地提升了财务工作自动化水平与管理质量,特别是在网络财务管理平台中远程财务管理的开展,还可以很好地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二是大数据技术下的财务管理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管理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如数据挖掘的开展对于农村财务预算的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而良好的数据分析对于财务风险的规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经济内容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经济;融合

当前国家层面在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说到底是产业分化下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其本质是并不破坏产业生态。在各自独立的产业生态下,进行价值和利益的交换,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的前提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迎合政策的可操控性,从而使原有产业生态升级或者改造,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互为关系,互为条件。从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来看,产业融合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否需要互联网经济的引导。其次,从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来看,互联网经济的方式方法是否能被文化产业所帮助。另外,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互联网经济生态,或者说,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否被文化产业所吸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可行性

文化产业,国家的定义是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而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定义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从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需要互联网这种网络信息平台将内容进行传播,同时从产业角度来说,文化产业有产品就需要市场宣传,从现阶段来说互联网的传播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互联网的,让更多的人对文化产业的产品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同时,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互联网的内容创新来源于文化的植入和营销,所以互联网经济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文化的诉求,那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融合点就有了。

二、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点分析

(一)产业间互相吸引点在哪里

有需求才会有合作,融合首先要满足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是一种产业交融的关系;产业交融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从而使产业界限模糊,形成了新的产业关系;当前的文化市场很活跃,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娱乐性。其实,文化产业和互联网早就在无形中开始了自融,文娱产品要通过,从前期的宣传到后面的呈现,以影视为例,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播放成为常态,这里面就存在产业的融合关系,文化产业出产品,互联网平台对产品进行市场化,从而双方共同获得经济利益,这其实已经是“互联网+文化”的经济形态;但这一种经济形态,还不是很完善,从融合点上还浮于表面的融合,从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自融的相关性,以及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的角度出发,两者是“兄弟关系”,密不可分,少了谁都不行,这是生态所决定的,也是价值所决定的。

(二)利用技术创新是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

产业融合不单单是你情我愿,在产业间要寻找到更深入的融合点,那就是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当前的文化内容产业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文化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不够,特别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后,所以文化产业要大发展,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能,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比如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文化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所以文化产业需要发展前提是互联网技术创新,而互联网经济也需要内容的创新来满足自己载体的价值。

(三)政府引导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

政府从过去的管理逐渐变为对互联网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引导,行政干预市场永远是成不了气候的,现在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市场决定管理手段,也是市场决定产业的融合价值;但政府来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政府引导,还需要政府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以认识到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是政府提出的。文化部的《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提出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意见》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布局早就开始。所以说,政府的引导是融合的外部重要条件不为过。

三、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一)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应该说是积极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呈现为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另一种融合是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互联网必须以文化内容为中心,否则互联网变得空洞,而互联网经济同样是依附于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内容创造;而这些移动终端的出现,可以说给了文化产业更大的舞台;所以技术创新给了文化产业更多的可能,新终端不断涌现,扩充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从文化产业生态链来说,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1.互联网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的实现,对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效应,载体也就是平台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媒体手段的更新,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以目前比较火的自媒体来说,如果文化产业没有自媒体就不能称为文化产业了。在最新的条件下,互联网媒体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2.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首先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以传播为基础,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爆的自媒体平台,其最大的产业生态仍然表现为文化娱乐性和知识收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从根本上把原本很小众的内容或者一家之体会成为了媒体内容,成为一种文化属性的产品,所以互联网技术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产业链,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渗透。文化产业通过自身携带的品牌、价值和文化营销属性向互联网渗透,从而形成了新的互联网经济生态。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这种物质化的载体是没有媒体属性的,其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在文化产业的经济性上必须要对互联网进行渗透才能体现出其真实价值,那么这种渗透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对产品价值所承载的虚构和标记的特性,这是符合互联网接纳条件的。从目前的互联网生态来看,文化产业的渗透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文化产业的作品渗透,其次是产品的渗透,另外还有以人为价值导向的渗透,比如直播、网红经济和文化名人等,都表现为一种文化产业对互联网的渗透,当然最为主流的仍然是文化娱乐产品的渗透。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上游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上游产业的渗透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创新和内容的开发,互联网经济有了自己的研发和品牌影响力。文化产业向互联网经济中的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渗入主要是内容的创作,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多个行业,这与目前主导的电商经济为代表是分不开的,这些上游产业其实本质上仍然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繁衍。同时,随着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交融,以创意设计、互联网内容创新为代表的环节表现出对文化产业的依附。

四、结论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时代所需,据统计,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00多亿美元产值,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特别是以文化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而互联网正是这一文化产业创新的关键动因,在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大融合下,文化产业必须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生态和手段以及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产业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目前文化产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加快文化产业的升级,其必不可少的就是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从而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互联网经济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来满足虚拟化下的真实和文化价值的依附。

参考文献:

[1]吴利华,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12).

[2]袁丹,雷宏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4).

生态经济内容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原则;规划指标

abstract:thispaperiworkingexperienceformanyyears,ofourcountryintheconstructionofurbanecologicalcityplanningdesignthroughsomediscusses,mentionedtheourcountryurbanconstructionandpresentsitua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ecologicalcityplanningprinciples,ecologicalcityplanningdesigncontentandplanningindexsystem.

Keywords:thecityconstruction;Urbanplanning;planninganddesign;planningprinciples;Layoutindex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源于3方面的压力。

1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而且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人们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发动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同时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的建设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二、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2生物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4.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4.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1.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1.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并遵重自然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2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2.2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2.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内容篇9

    在此,以世界银行的建议为启迪,结合我国当前的形势,提出后发区域跃迁中的“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模式。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后发区域的主要原因在于,与发达地区相比,后发区域跃迁及发展更具紧迫性,更容易出现发展中的失衡问题,后期又不具备解决失衡问题的充足资本。

    一、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提出背景及研究态势

    国外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早,除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外,物理学、系统科学也针对非均衡展开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在此主要探究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凯南的人力资本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林德的动态优势理论、列昂剔夫的反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在区域间传递扩散理论、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克鲁格曼将空间要素引入经济学研究,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开创了非均衡理论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视角。然而,笔者认为,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并不必然矛盾,从区域开发、区域发展、区域跃迁的起点看,非均衡突破是必然的,不可能全面开花;从区域发展的结果看,收入差距、区域水平的扩大则是应该予以避免的。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经历了单纯强调增长,到1990年世界银行提出的“广泛基础的增长”,以及之后的2007年首次由亚洲开发银行《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提出的“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演进,认为包容性增长的背景、内涵及实施主要有国际、国内两大层面。国际层面旨在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交往中求同存异、扶贫济弱、共同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等方略,目标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强调的是大国“责任”;国内层面的内涵及实施则更加全面具体,涉及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发展进步、民主民生民权、政府治理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经济层面要求抛弃单一的GDp增长决定论,追求综合福利,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社会层面要求全社会成员间的机会均等、外生环境的平等、成果共享,实现公平正义,强调“参与”与“共享”;民主民生民权层面要求人民群众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实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体现人本,同时关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重点问题;政府治理模式层面要求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调整和转变。总体上,国内学者对包容性增长现实意义、科学内涵阐述较多,对其具体测度及在我国实施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结合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突破、非均衡现状的研究则更少。

    二、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学源探究

    (一)包容性增长的学源探究

    包容性增长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国富论》中已体现包容和公平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总体目标是使人民和国家都富起来,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活资料,为国家供应足够维持公共服务的收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的新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政策、制度、社会公正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代表性著作有阿罗的社会选择和社会福利研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科斯、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阿马蒂亚·森福利经济学及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研究,表明经济学已越来越关注社会公正及价值取向的研究。由此可见,包容性增长对社会公正、对公平效率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渊源,源于人们对市场机制缺陷、政府功能发挥、政策制度形成与作用、市场外因素影响机理等认识与深化的过程,源于长期以来对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注与深入,是经济理论从特殊到一般不断扩散、提升、完善的结果。

    包容性增长对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要素的研究始终是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经济增长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其后李嘉图、马尔萨斯、马克思等对增长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探讨。二战后,经济增长成为西方经济学一个新的理论分支,被视为“第一等优先的经济论题”。1948年哈罗德和多玛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开启了当代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956年索罗修订了哈罗德—多玛模型的假定,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与斯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用于解析现实的经济增长。规范分析层面,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在拉姆齐(1928)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优增长理论,论证了竞争市场中最优增长路径的实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卢卡斯、罗默、普雷斯科特、巴罗等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形成了新增长理论(也称内生增长理论),使增长研究再次成为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将政府生产性的公共支出作为促进内生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探索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此后,20世纪90年代,新政治经济学更加关注政治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民主、公平以及政治不稳定、收入不平等、腐败、寻租等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以诺斯、托马斯、阿西莫格鲁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本身或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将制度内生化。由此可见,包容性增长对增长模式、增长要素等问题的研究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存在于增长理论发展过程中。

    (二)非均衡突破的学理分析

    非均衡突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区位理论。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克里斯托勒的城市区位论以及廖什的中心地理论等。20世纪中期后,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其早期的代表性人物有赫希曼、缪尔达尔、威廉逊。基于产业间“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概念,赫希曼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前后向关联效应大的产业,主张发展中国家选择重点产业部门优先发展,通过联系效应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基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自由贸易过程的分析,缪尔达尔认为发达区域会形成上升的正反馈机制,而欠发达地区则形成负反馈,这种循环累积因果作用形成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核心区—边缘区间的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通过对24个国家22年数据的检验,威廉逊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假说,即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区域不平等程度较高,而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差异持续稳定降低。基于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形成了区域发展梯度转移论,与之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迈克尔·波特、保罗·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将空间要素引入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形成了新的研究体系,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及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是包含非均衡和自组织的经济学,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着重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其核心要义是对非均衡性的认可。

    非均衡突破是物理学、系统科学领域的重要规律,是系统进化与衰退的起点,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学研究的关键问题。经济学中引入的非均衡观念有着自然科学渊源。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切孤立系统都不可逆的出现熵增,最终趋于平衡态。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均衡状态时熵值最大,系统无序程度最大,不可能实现发展和飞跃。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由涨落产生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非平衡态,即远离平衡态,是系统无序到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也指出,系统处于均衡态时,熵值最大,无序性最高,自组织最差。由此可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非均衡态,在非均衡经济系统中,信息量最大,市场的自组织程度最强,自发地或受扰动地引起经济结构、经济状态的变动。

    三、区域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逻辑因应

    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既非相悖也非完全统一,在后发区域跃迁中的不同维度发挥作用,有效嵌套。包容性增长应作为我国及各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宏观指导,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而非均衡突破则应成为区域跃迁的现实特征和逻辑起点。

    (一)包容性增长、非均衡突破逻辑关系

    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指出,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归因于两个方面,生产活动的集中化和促进社会平等化的政策[21]。经济集中化意味着非均衡,社会平等化则体现了包容性政策。因此,非均衡与包容性具有逻辑关系和内在的一致性,应成为区域跃迁的新模式。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处于不同的截面,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时间继起关系,也非空间并列,而是空间性、多维度的逻辑关系。两者具有差异性和侧重性,首先,在研究主体上,非均衡突破主要用于分析区域单元等空间主体,包容性增长则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指对被边缘化的不同群体、社会阶层、欠发达区域的包容。其次,在发展进程上,非均衡突破通常作为区域经济跃升、系统演化的逻辑起点,指在某些领域、某一产业链条或某一功能环节率先进行;包容性增长则更侧重对结果的衡量,要求增长的成果具有包容性、共享性。最后,在功能上,针对我国当前出现的区域差异、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具有战略性,应是宏观层面我国发展的战略指导和理论导向,非均衡突破则针对实践主体,应成为中观或微观层面实践的突破点。

    两者的统一性、互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增长追求的一致性。“增长”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非均衡不是目的,是增长的手段,是向更高水平跃迁的必要阶段。第二,两者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互补性。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平衡的经济增长难以实现,各国学者的研究也验证了不应期望各地区经济平稳平衡增长。相反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态非均衡结合国家用于平衡不同地区水平的政策最终将实现经济生产的集中,生活水平的趋同,这个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则是非均衡突破,平衡各地区生活、收入水平的经济政策则正是包容性增长,两者是区域整体发展的关键。

    (二)包容性增长:我国区域跃迁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指导

    立足发展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视域,包容性增长作为区域发展的理论指导,核心要义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增长是根本,经济增长是增长的核心。包容性增长必然要求经济增长,但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应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增长则谈不上增长成果的包容与共享。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应着重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结构,转变粗放型增长模式,注重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第二,公平、公正是要义。机会均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对增长过程的参与及参与权利的公平性,目的在于使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平等、参与、共享发展成果,破除由于机会缺失、权利不平等导致的贫困。同时,包容性增长要求摒除环境等外生不平等(诸如家庭出身、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地理位置)导致的社会非公平、非正义,接受个人内生努力程度差别造成的不平等。区域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培育贫困人口或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及获取收入的能力,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追求协调增长。

    第三,政府是实现的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导向作用不容忽视。践行包容性增长,在形成人力资本、促进产业创新、实现社会转型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中,权衡公平与效率,注重社会公正等方面,离不开政府的选择、决策及职能的完善。

    (三)非均衡突破: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及跃迁的起点

    在国家层次上,经济增长呈现出相似的非均衡特征。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用不及全国五分之一的面积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巴西中南部州区米纳斯吉拉斯,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以不及全国15%的土地面积完成了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2%以上。大开罗区以0.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埃及共和国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

    区域开发历程上,原苏联、美国、日本等都经历了依靠老工业基地积累资本、逐步向新基地扩张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非均衡发展思想,绝对平衡观被取代。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六五”计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实施;2005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我国划分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经济地带。此后,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仅2009年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至今,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统筹谋划,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将全国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经济格局上进一步明确了“两横三纵”的特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战略。主体功能区划既是出于区域协调统筹的目标,同时也是全国范围内针对不同区域的非均衡突破。

    从区域产业发展层面,198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明确了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内容,截至2010年,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达到69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智力密集、科技密集、创业环境良好的区域,是产业层面的非均衡突破。当前,各地正积极筹备的具有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的产业集聚区,以及积极承接转移产业的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是不同区域经济非均衡突破的表现。

    四、区域非均衡突破、包容性增长实践路径

    怎样才能实现非均衡突破和包容性增长的统一呢?答案应该是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成员和各区域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一)推进集聚业态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包括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欠发达省区与先进省区、相对孤立偏远地区与外部联系密切地区的一体化,意味着区域之间资本、劳动力要素流动加剧、密度的增加、相对距离的缩短和经济边界的衰减,集聚业态下的区域一体化为非均衡突破和经济跃迁提供了必要条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第一,围绕主体功能区划对四类功能区的界定,发挥环渤海、长江角、珠三角3个优化开发区域和冀中南、太原城市群、哈长地区等18个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功能,制定适应经济地理一体化政策,在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建立统一性的制度,诸如良好的土地政策,为可能推进的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建立制度基础。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地区,着力建立并保证连接性的基础设施,发挥集聚态下高密度辐射到的受惠区域和群体。在城市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则需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发达地区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区域角落。第二,在有条件的农村、城乡结合部或城市郊区尝试集聚业态下创业、就业、安居、培训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将人口集中示范创业、产业集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集约利用相结合,以集聚态的示范区率先取得突破。第三,将区域发展及产业支撑置于全球产业升级、转移,国内产业再转移的大背景下,以产业集聚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实践载体,实施非均衡突破。

    (二)完善包容政策下的普遍服务体系

    普遍服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电信行业,这里的普遍服务概念是基于包容性增长“包容、共享、兼顾”的要求提出的。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遵守均等化、公平、可获得、全覆盖、可持续五个方面的规定性,涵盖人文、信息知识、产业等不同领域。人文层面的普遍服务通过人的生存保障和发展提高旨在保障包容性增长的机会均等、权利公平,应建立一套多层次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体系,保障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其进行社会救济和救助,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基础教育保障制度、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面向全社会逐步提供完备、全面的保险服务,以规避市场风险和各种人身风险;通过制度的改革,改变城乡分割的现状,保证社会成员有均等的机会获得基本资源、教育、医疗保健、食品、住房、就业机会,自由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信息知识层面的普遍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信息公开和知识扩散机制旨在保障包容性增长中全社会成员的知情、参与、共享,要求建设覆盖城乡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保证公民自如畅快、无误差地获取自己所关心的环境、经济、行政等信息,扩大社会弱势群体、环境恶劣地区、欠发达地区知识信息获得渠道,缩小地区、群体间信息获取及知识积累的差距,避免信息知识传播与获取过程中的非包容性。产业普遍服务保障包容性增长的动力,通过涉及通讯、邮电、电力、天然气、能源、生活用水供应、供热供暖等基础产业普遍服务和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广、传统产业的改造、产业的生态化转型等内容的产业创新平台服务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总之,置于学术研究的长河中不难发现,包容性增长涉及公平与效率、增长要素和增长机制、社会公正、不平等非政治要素及政治要素的回归,正是当下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非均衡突破源于又异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正是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和后发区域跃迁的突破点和逻辑起点。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模式的嵌套既能获得区域跃迁的动力,又能有效缓解区域发展中的失衡现象,成为后发区域经济社会跃迁的新模式、新路径。

生态经济内容篇10

1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结合课程建设目标,其教学目标也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经济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的传授;第二是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与研究方法的培养;第三是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以及生活态度、责任、价值观的熏陶与塑造。作为本科层次上的经济学教学,仅仅停留在第一层次上的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向第二、第三层次上拓展。也就是学习经济学不仅仅是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和障碍时提供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在这一点上,凯恩斯说得很明确: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自身有更清楚的认识,不盲从、有方向,有动力,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2关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内容上局限于基本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只涉及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而缺乏对非主流经济理论及前沿学科发展的介绍,更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教师如仅以教材为蓝本实施教学会导致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是以一斑窥全身,达不到最高的教学目的,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此注意两点:

2.1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内容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它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而我们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在建国前后期也有所不同。建国前期我们持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态度,而现在我们又出现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推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断弱化的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或不明确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进行对比,极易出现理解混乱,从而产生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的怀疑。因而在教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而应该摒弃。只有确立了对待西方经济学的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我们才能合理选择与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2.2适当增加最新经济学前沿及非主流经济学流派的介绍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同时适当吸收了其它学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其特点是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其实质是把经济学分为两种不同的部分:当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充分就业时,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发生作用,是为微观经济学;当杜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发挥作用,是为宏观经济学。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有关联的理论体系受到了西方各派经济学家一致诟病。近些年来,为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真正融为一体,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现代经济学众多流派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现实经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解答的是一些热门、棘手的经济学问题,而这些在我国现有经济学教材并没有反应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些最新的经济学研究介绍给学生,同时适当增加对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介绍,如此使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关于教学方法

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3.1问题教学法

教师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督促学生每次课前必须预习并准备好问题,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提问题。这对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是极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中。

3.2案例教学合法

精选中外经典经济案例,教师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事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事例来说明关键性概念和对基本定理给予正式证明。案例分析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结合实际分析经济现象,找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能够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用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剖析我国企业科学决策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宏观经济理论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现实国内外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的采用课堂集体讨论、学生社会调研进行,采用现代企业西方经济学的实际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和影像教学。并通过开展课程外社会实践,把理论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促使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