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污染的来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01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1

【论文摘要】以往,人们总是把环境污染归咎于工业生产和交通汽车等,其实,据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工业污染仅占41%,而室内污染却高达59%。为此,一些环保专家发出忠告:居室不是安乐窝,办公室可能是污染源。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空气污染。

以往,人们总是把环境污染归咎于工业生产和交通汽车等,以为只要远离工厂和公路,就可以免除污染之虞。其实,据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工业污染仅占41%,而室内污染却高达59%。为此,一些环保专家发出忠告:居室不是安乐窝,办公室可能是污染源。本文主要分析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空气污染。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表现及来源分析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表现分析

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分析时,首先必须要分析其污染主要表现,了解清楚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症状,以便及时地采取措施。室内空气污染的表现如下:(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2)经常容易患感冒;(3)虽然不吸烟也很小接触吸烟环境,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不畅;(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5)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分析

在了解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表现之后,我们接着就要分析一下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也就是它污染的途径,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如下:(1)由于食用而在室内释放的污染气体和颗粒;(2)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3)家电所释放的污染物;(4)由于使用空调而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致病因素分析

即使我们了解到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表现及来源,然而我们还要透过现象抓本质,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空气污染造成人类生病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室内空气污染的致病因素如下:

(一)甲醛的致病因素分析

1.家居中甲醛的存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室内污染主要是由于燃煤和吸烟造成的。近年来,由于居室装修热的兴起,使甲醛及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空气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在新装修的房间里,空气中甲醛浓度往往超出规定的卫生标准数十倍。

2.制造甲醛的来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具上常用的颗粒板等多是以甲醛树脂做黏合剂,家在遇热、潮解时会释放出甲醛,另外地毯、除臭剂、消毒剂等也会释放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木板及其制品,粘胶剂,内墙涂料,木家具,壁纸,贴墙布,批灰用的107胶,夹板及地板用804胶,劣质万能胶,化钎地毯,泡沫塑料,油漆等。

3.甲醛的危害。(1)甲醛不仅对人体的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甲醛环境中,会使人感到头痛、软弱无力、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下降;(2)一项研究证实:甲醛可以与空气中的离子性氯化物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二氯甲醛醚;(3)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4)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含量为0.12mg/m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可刺激眼睛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空气中达到30mg/m时可当即导致死亡;(5)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进鼻咽癌;(6)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危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二)苯和甲苯的致病因素分析

1.苯和甲苯的存在形式。苯和甲苯是另一类较常见对人体有害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它们主要存在于油漆、涂料和黏合剂中,亦能以蒸气状态存在空气中。

2.苯和甲苯的危害:(1)苯属于中等毒性物质,一旦吸入会导致中毒,急性的可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的则可对人体的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产生伤害;(2)高浓度的甲苯中毒可以引发肝、肾和脑细胞的退化和坏死;(3)苯和甲苯对眼睛、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癌),女性对苯的危害较男性敏感,对生殖功能亦有一定影响,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的缺陷。

(三)油烟中的致病因素分析

潜伏在居室内的污染至少有烟味、油烟味、新家具油漆味等等。(1)香烟污染。吸烟人士吐出的烟雾是室内污染的原因;(2)食用油污染;(3)炉灶引起的空气污染。无论使用天然气、煤炭或柴草等作燃料,燃烧时均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的气体。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体内,会损害人的心、肺和脑等重要器官。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因排气不良而引起中毒事件,人们已很清楚,而使用冷气机不当,室内空气不流通,有毒的物质也会不断地积聚,同样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据来自广州和沈阳的调查报告表明,以煤燃烧取暖和烹饪,都会使肺癌人数明显增加。

(四)卧室中的另类致病因素分析

1.床上有机物。我们床上的用品棉絮、被单等都是鸭毛、羊毛等有机物,这些地方相对温暖潮湿,是螨虫和细菌滋生的地方,人的汗水、皮肤、毛发、建筑颗粒等又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品,这些都是螨虫、细菌适宜生活的环境,螨虫到晚上会爬到人的身上吸血,还会传播疾病,其排泄物还能引起人的过敏,而生活中对螨虫过敏的人真的不少。

2.地上有机物。我们不要忽略地板缝中也有许多有机物,因此也会产生许多有害细菌,如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一旦散发到空气中,人会感染,因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预防的办法:一是按时打开门窗通风,最佳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下午2时至4时,因为太阳光能杀灭居室内空气的致病细菌;二是外出或下班回家後,应及时换鞋及衣服,并洗手洗脸,防止将室外或工作场所空气的粉尘、烟雾等有害物质带回家中,破坏家居空气。

三、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关建议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2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危害

中图分类号:Q958.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人民安居建设的不断提速,现代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日益增加。同时,室内装璜越来越考究,由室内装修引起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死于哮喘病,其中35%为儿童。另据调查,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每年由于污染问题,有33000人患上白血病,而这些人大部分是青少年和儿童;我国1~5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更是高达85%。显然,儿童由于生理条件的特殊性,对室内环境污染更为敏感。下面主要介绍室内环境主要污染对人的危害。

1.1甲醛对人的危害

甲醛是无色、无味、具有强烈气味的刺鼻性气体,略重于空气。易溶于水,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福尔马林。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源很多,污染浓度也很高,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这些均可能由于甲醛的致敏作用。甲醛会减弱儿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染色体异常,增加孕妇异常妊娠和胎儿畸形的机会,可以造成儿童鼻咽不适、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儿童皮肤过敏,眼角膜、结膜充血发炎。

1.1.1室内甲醛的来源

室内甲醛来源主要是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甲醛在工业上的用途主要是作为粘合剂。各种人造板中使用了胶粘剂,因可含甲醛。另外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等。

1.2氨对人的危害

氨是一种气体,熔点-77.7℃,易被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因极易溶于水、对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侯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由于它是无色无味,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却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积累,长期吸入高浓度氨最终可诱发肺癌。

1.2.1室内氨的来源

写字楼和家庭室内空气中的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速度,国家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另外室内空气中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装饰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为建材市场不可缺少的原料。

1.3苯对人的危害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能与醛、醚等互溶,微溶于水,苯的嗅觉值为4.8—15.0mg/m3.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的特点。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寻梦、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本化合物已经被世界组织确定为强致癌物质。女性对苯及同系物危害较男性敏感,甲苯、二甲苯对生殖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育龄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紊乱,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西方研究,在整个妊娠期间吸入大量的苯的妇女她们所生的婴儿多有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缺陷。一般认为苯毒性的产生是通过代谢产物所致,也就是说苯须先通过代谢才能对生命体产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进入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曾经有人对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外周血白细胞数虽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常性苯接触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布高于非苯接触组,且制苯车间观察人群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作业环境苯浓度的增高,白细胞数有降低趋势,淋巴细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均证明低浓度苯对作业人群的健康有损害,尤其要注意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

1.3.1室内的苯来源

室内环境中比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甲苯主要来源于一些溶剂、香水、洗涤剂、墙纸、粘合剂、油漆等,在室内环境中吸烟产生的甲苯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据美国epa统计数据显示,无过滤嘴香烟,主流烟中甲苯含量大约是100~200ug,侧/主流烟甲苯浓度比值为1.3。二甲苯来源于溶剂、杀虫剂、聚酯纤维、胶带、粘合剂、墙纸、油漆、湿处理影印机、压板制成品和地毯等。

1.4室内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表示,它是VolatileorganicCompound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总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用tVoC来表示。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汽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挥发VoC的危害很明显,当居室中VoC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VoC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居室内VoC污染近年来已引起各国重视。挥发tVoC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使人产生头痛、咽痛与乏力,其中还包含了很多致癌物质。

1.4.1室内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来源

室内的tVoC的来源主要是建筑资料、室内装饰资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分发出来的。如建筑资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资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资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装品、洗濯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来源的主要要素。

1.5结束语

在装修工程中,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现象较为普遍,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应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应注意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过程;把好工程验收关;进行必要的检测,做好验收的相关工作。还要养成平时多通风。

参考文献:

〔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GB/t18883-2002.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4903

1引言

2015年12月初,我国部分地区连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京津冀等地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橙色预警。根据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相关地区采取了工业企业停限产、施工工地停工、机动车限号行驶、中小学停课等应对措施,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雾霾来袭时,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待在室内并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和室内外空气对流。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人每天在室内度过80%~90%的时间。室内已不再仅仅是躲避恶劣天气的场所,而是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和优雅舒适的休憩之地,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20世纪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室内空气污染有时比室外更严重,至今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1]。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在雾霾天气下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并针对污染问题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2雾霾的定义、内涵和成因

雾霾是人们对雾和霾的统称,经研究发现,雾霾既不属于雾也不属于霾,但与雾和霾可以相互转化。文献[2]指出,雾霾是大量微小水滴和多种气溶胶混合浮游空中,大气成分指标大于霾的限值,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大于90%的空气混浊现象。也就是说雾霾是雾与霾的混合物,既有霾的特性也有雾的特性,主要用pm2.5含量来表述污染严重性。

雾霾形成的原因可归纳于三点:①当地土质结构。以徐州为例,该地属于黄河沉积区,细砂质土壤,容易产生二次扬尘;②受天气或气候影响。冷空气较弱,空气湿度小,无风或微风。以徐州为例,统计资料显示,徐州近3年平均风速由2.2m/s降低为1.9m/s,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③受人为活动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汽车尾气、建筑施工、工业废气等),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尤其是pm2.5对雾霾形成的贡献最大,对人们的影响最为严重[3]。

3我国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变化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城市居民生活用能源以煤或薪材为主,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燃烧所产生的Co2、Co、So2、nox;20世纪90年代初期,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室内吸烟、燃煤、烹调以及人体呼出的Co2等100种有害物质;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住宅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装修建材行业的快速发展,由装饰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了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几年,随着大气空气污染严重和雾霾天气的出现,pm2.5等大气污染物通过建筑门窗缝隙进入室内,进一步加剧了室内环境污染(表1)。

4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

4.1室内污染源

大量文献表明,在我国引起室内空气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室内装修的装饰材料[1]。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还有某些建筑主体,比如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防冻剂等。除此之外,人体排出的大量新陈代谢废弃物、抽烟烟气、室内燃料燃烧产物、烹饪油烟、空调系统、家用化学品等也都是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4.2室外污染源

室内空气污染和室外空气污染密切相关,近年来室内空气品质变差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室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4]。大气污染给室内环境带来恶劣影响,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干扰了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大气污染物通过大门和各种建筑孔口进入室内,是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主要室外污染源。雾霾天气下,自然通风、过渡季节利用新风等用于改善室内热环境或空气品质的节能措施都会把室外污染颗粒物带到室内,加剧室内环境污染。同时,由人们衣物、鞋帽携带的灰尘也被带入室内。

5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

室内空气污染与大气空气污染相比,由于污染源和所处的环境均不同,其污染特征也不相同。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不易察觉性。人们在同一环境内长时间工作、生活,会对该环境产生适应性,对其中的污染物的敏感度降低,不易被察觉。

(2)具有累积性。室内由于受围护结构的遮挡,其环境相对封闭,从污染物进入室内到浓度升高,再到排出室外浓度渐趋于零,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污染物在室内逐渐积累,导致污染物浓度上升直至危及人体[1]。

(3)污染物的复杂性。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甲醛、苯等化学性污染物和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污染物以及颗粒物、重金属等物理污染物,其污染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污染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污染源的多样性,前面已经提到过污染物的来源分为室内污染源和室外污染源。此外,文献[5]中还指出室内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一年中夏季和冬季污染较为严重。

(4)影响范围广,影响时间长。化学工业污染往往影响到的是直接进行生产的劳动者,与此不同,室内污染产生的危害几乎涵盖了整个社会中的人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会涉及到每一个在室内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并且据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室内环境,这就容易使人长期暴露在室内空气的污染中,即使浓度很低的污染物,在长期作用于人体后,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6室内颗粒物污染

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检测调查分析,在室外雾霾天气时,80%的室内环境细颗粒物超标,室内环境的细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由于人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们开始逐渐开始关注室内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室内颗粒物可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甚至进入人体肺泡,并且颗粒物还可以作为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的载体,从而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室内环境中颗粒物一部分来源于室内,比如抽烟、烹饪、家务等都是室内颗粒物污染源,尽管室内颗粒物污染源具有很强的影响,室外空气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仍然非常大。研究发现,对没有空调器的住宅,室外空气中细颗粒物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渗透率达70%,而对有空调器的住宅平均渗透率也有30%;对于没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住宅,70%的pm2.5和65%左右的pm10来自室外;对于有重要室内污染源的住宅,室内pm2.5和pm10中仍然有55%~60%来自室外[6]。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侵袭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全国各大城市深受其害,大气中的pm2.5会通过建筑通风和围护结构渗透进入室内,因此室外pm2.5浓度的严重超标成为了室内pm2.5浓度超标的最主要因素。

7雾霾天气下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雾霾天气下室内空气品质改善可考虑以下三点:污染源控制、改善通风状况和室内空气净化。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7.1污染源控制

由前面第4节分析可知,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主要为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和室外pm2.5污染。对于室内污染源,可通过研发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含有害有机挥发物的材料或通过标准和法规对室内建筑材料中有害物含量进行限制等办法来进行有效的控制。我国室内的pm2.5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外,因此在规划选址的阶段,应远离工业集中区,并进行建筑周边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调查或测试,了解周围环境背景浓度,并综合风向等气象资料优化选择空调风口的位置[7]。

7.2改善通风状况

国内外的调查和试验均已表明,通风稀释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室外pm2.5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单纯增加通风换气量反而会加剧室内pm2.5污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增加空气净化器等措施使室内环境得到改善。与自然通风相比,机械通风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合理组织气流并能够实现对新风的集中处理,但是机械通风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电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通过采用排风热回收的方式节省一部分空调能耗。通常对于没有自然通风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使用新风换气机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新风换气机依靠机械送风和排风在室内形成合理有效的气流组织,这种独立的室内外空气置换和净化系统在排除室内污浊空气的同时对送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等处理,并且以新风和排风进行热量交换的形式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从而在空调使用期降低空调能耗。

7.3室内空气净化

室内空气净化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从空气中分离和去除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实现这种功能的设备称为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是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和通风稀释不能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补充,此外,在冬季供暖、夏季使用空调期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可减少新风量以及降低采暖或空调能耗,因此它是最节约能源的空气净化方法之一。

目前,空气净化技术大致可分为捕获型和破坏型两类,如图2所示,不同的空气净化技术往往针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效果比较明显,例如,对于颗粒物,过滤是最常用并且最可靠的净化技术,其中高效过滤器对颗粒物的一次过滤效率可高达99.9%;而对于VoCs,过滤则起不到效果,需要靠吸附的方式将其捕获或者依靠破坏型的净化技术将其分解[7]。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4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污染源;污染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因建筑材料、装饰物、家具、日常用品和生活等排放有害的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聚集室内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者潜在危害,从而改变室内某些原有成分的含量和增加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并威胁人体健康的现象。

如果将交通工具也算在室内环境中的话,人一天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超过85%。因此,可以说室内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污染的危害日益彰显,了解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来源和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已显得非常必要。

一、室内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1.有害气体的污染

(1)甲醛。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室内甲醛有多种来源,可来自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室内来源主要有两方面:a.来自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b.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及生活用品化工产品,但主要来自家具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胶粘剂―――脉醛树脂,以及作为保温隔声建筑材料的脉醛泡沫塑料。此外,某些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油漆涂料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2)苯及苯系物。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是有毒的致癌物质,苯、甲苯、二甲苯是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苯及同系物甲苯和二甲苯都为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燃点低的液体。苯、甲苯和二甲苯是以蒸汽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中毒作用一般是由于吸入蒸汽或皮肤吸收所致。苯属中等毒类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慢性中毒主要对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有损害。

(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t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新的种类不断被合成出来。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以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蔡、二异氰酸酷类等,主要都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4)氨。氨为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氨气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嗅阈0.1mgm3~1.0mgm3,引起嗅觉反应的最低浓度为2.7mgm3。氨气因极易溶于水,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轻者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进而可引起肺水肿。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可引起喉炎、声音嘶哑。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而引起窒息,也可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2.浮游粒子的污染

浮游粒子中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粒径小的所谓飘尘。浮游粒子的发生源主要有:(1)人体头皮、皮肤屑、衣物上的污垢和人体活动如室内步行、扫除等;(2)燃料燃烧煤烟;(3)建筑材料和设备石棉纤维、玻璃纤维、螨虫等;(4)吸烟烟雾烟尘、焦油等;(5)其他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等。

3.香烟烟雾的污染

香烟烟雾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染源,烟雾中既有气态分子状污染物(占91.8%),又有浮游粒子状污染物(占8.2%)。这些粒子状污染物还会吸附在墙壁等地方,随着低沸点成分的挥发和气态污染物一起构成室内的臭气源。香烟烟雾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氧化硫、尼古丁、各种苯并比、醛类、酚类、亚硝酸胺、氟和镍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2000多种,其中已证明有致癌性的物质至少有40多种。

二、预防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源

首先装修设计时要进行预评价,充分考虑板材的种类和用量。其次改进施工工艺。在施工工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三点:a.注意所用材料的最优组合(包括板材、涂料、油漆等),既要使材料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又要最经济最实惠;b.提倡接近自然的装修方式,尽量少用各种化学及人工材料,尽量不要过度装修;c.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2.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所谓空调器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但所起的作用有限,不能完全依赖。

3.净化处理――用物理、化学、植物法降低室内污染

(1)物理法: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化学吸收室内有毒、有害气体。

(3)植物法: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可吸收甲醛,从而起到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5

关键字:室内环境,污染,室内空气质量,防治

abstract:peopleusuallymorethan80%ofthetimeisspentindoors,indoorpollutantconcentrationshigherthanmanyoutdoor.atpresent,theindoorenvironmentpollutionaffecthumanhealthintheworldhasbeenbroughttopublicattention,andtheformationofacademicnewresearchhotspot.indoorairpollutants,sourcesofpollutionandtheharmtohumanbody,aswellasindoorairpollutioncontrolmeasures.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indoorairquality,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834.6+1文献标识码:a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1、近几十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部分人口依靠煤和生物质(biomass,如稻麦草秸秆等)作为家庭能源材料,由于煤等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indoorairpollution,iap),其中的污染物质包括So2、nox、Cox和甲醛类。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日益多样化,目前尤以建筑和装饰污染为重。室内装修所用的各种板材、家具及油漆等,常会释放出甲醛等许多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例如甲醛在低浓度下最初刺激眼粘膜;浓度稍高时,刺激上呼吸道,会出现呼吸道水肿、呼吸道阻力增高、呼吸频率下降等,进而引进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吸入甲醛后可引起食欲减退、厌食、衰弱、失眠等症状;反复吸入小剂量甲醛可诱发过敏反应,出现哮喘;经常接触可能会造成皮肤组织溃烂。此外,对中枢神经也会产生影响,头昏、头晕。用各种哺乳动物细胞体外检测证明甲醛具有诱发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的功能,并且对Dna有损伤作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接触甲醛患鼻、鼻咽和口腔癌的危险性升高。

3、大量的病例证明,如果人很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污染空气中,会导致急、慢性呼吸系统障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提高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肺结核以及鼻、咽、喉和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率。统计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所产生的年疾病率已占全球疾病率的4%,与香烟和酒精的影响相当,在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中排序占第四位,也是室外空气污染危险因素的三倍。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要正确认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必须首先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物质。表l收集了家庭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

2.1甲醛

由于人造板生产中所使用的胶粘剂90%都是脲醛树脂胶,所以室内家具、地板等木制品中甲醛污染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我国2001年12月10日出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国家强制性标准。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嗅觉异常、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此外还可损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气态甲醛强烈刺激粘膜,其中最敏感的是嗅觉和视觉。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5)将甲醛确定为可疑致癌物[1]。

2.2室内燃烧的产物Co、Co2等

室内燃烧产物通常包括Co、Co2、Sox和nox等,Co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燃烧不完全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Co2虽然无毒,但因为Co2的浓度增高会引起人体不良反应。室内的Co、Co2污染常发生在有燃烧器的家庭或有地下车库的居室内。

2.3生物类的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尘螨等,来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机体。在室内,如建筑材料、空调设备和加湿器都有微生物滋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微生物是引发各种中毒、感染和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的疾病如头痛、发烧、哮喘、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皮炎以及传染性疾病。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建筑物综合症”和“建筑物关联症”。

2.4石棉

石棉是一类矿物纤维,具有良好的扩张强度、隔热性和耐腐蚀性,室内装饰材料有石棉水泥天花板、石棉隔音板等,石棉是致癌物,主要引起间皮癌和支气管肿瘤[2]。

2.5可吸入的颗粒物质

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种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以及户外渗入。其中香烟烟雾中大约有50种成分已经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2.6氡(Radon)及其子体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人体受氡辐射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国际癌症机构已确认氡有致癌性,美国环保署已将氡列为最危险的致癌因子。每年因吸入氡气而引起肺癌死亡的美国人已达到两万人,仅次于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位居第二。

2.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

现代装饰和结构材料以及家具用品和家用化学品,如消毒水、杀虫剂、除臭喷剂、地毯清洁剂和地板蜡等都在向室内散发出大量VoCs污染气体。

三、措施与建议

3.1控制污染源

控制污染源是去除室内污染的最根本的途径。不同类型的燃料,产生单位能量所生成的污染物排放量不同,燃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电能。因此,建议城市在增加气体燃料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使用电炊具;在农村应逐步减少生物质燃料的比率,推广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电等商品性能源来改善iaQ。

(1)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高温烹调都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少吸烟或不吸烟,少食煎炸食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污染。

(2)慎重选择建筑、装修材料及生活日化用品,如前所述,一些建筑、装修材料以及某些日化用品含有多种污染物,所以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考虑环保型生态建材。并尽量减少使用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物。改善室外空气品质,可减少室外源带来的污染。

(3)空调房间使用负氧离子发生器可以改善室内环境,它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微粒,起镇静、催眠和降血压等作用,应用超高负氧离子发生器可进一步改善iaQ。

四、现阶段室内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室内环境检测市场混乱。由于检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手段趋于恶劣。压价现象非常普遍,有些检测公司打着治理室内环境的旗号甚至出现免费检测的现象。有的检测单位不按规范要求的数量抽样,而是少抽量,或在现场抽样后,不做试验就出据检测报告,这种现象在一些检测机构中普遍存在。有的检测公司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下,管理混乱,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停留在纸上。甚至有的检测公司招收大量的业务员去市场承揽检测项目,业务员向公司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检测公司直接出具检测报告,扰乱了整个检测市场的秩序。特别是氨、苯和tVoC在试验室需要做试验的检测项目,有的无标准曲线,有的有标准曲线的不进行定期校对,造成试验结果有误甚至结论错误。标准物质、检测档案等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从事环境检测行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多数检测机构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有的甲方单位对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认识还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认为检测或者不检测都无所谓,不会马上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只要价格低就行,造成了竞相压价。在目前利益的驱动下,有些检测公司很难把好检测质量关。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6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健康;改善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6—0047—02

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注重对于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装饰和修整,对于室内环境的打造也相对更为重视,虽然如此,室内污染问题却并未得到改善,甚至随着科技的提升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况。

1室内环境污染形成分析

通常室内污染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来自于建筑物本身,包括建筑材料以及装饰材料两个部分。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水泥、砂石以及其他建筑材料中可能会含有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形成辐射污染;而装修过程中涉及到的板材、涂料等多个方面,更是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以甲醛和苯最为明确,其污染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次是人在室内的活动造成的污染,包括抽烟、日用化学试剂、采暖、烹饪以及电气辐射等方面。最后也是最难确定的污染源,就是来自于室外的污染,但是同时这也是最不显著的污染源,通常包括花粉等。具体而言,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参见表1。

从对人体的危害角度看,碳氧化物气体虽然在高浓度状态会带来昏迷等问题,但是通常都能够良好恢复;氮和硫的气体氧化物对于人体呼吸道有着很强的危害,并且还有可能导致肺部水肿以及呼吸麻痹;nH3则一起碱性特征对人体的口鼻粘膜以及上呼吸道产生刺激,有可能引发轻度中毒。对于放射性污染而言,通常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测试得到相应的数据,而粉尘以及微生物污染虽然相对普遍,在一定浓度下,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对于呼吸道会产生影响。

相对于上文中分析的污染物危害,目前化工产品对于人体的危害相对严重得多,并且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所有VoC物质的总称,其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目前全世界已经在空气中检出的挥发性有机物约有150多种,其中致癌的约有几十种,有毒或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化合物有80多种。

除上述主要污染源以外,其他污染源也在室内污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

鉴于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居住环境的控制和治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尤其在城市中,由于居住密集,因此无论是何种污染,其危害面都比农村相对更大;同时更密集的居住环境,对于微生物污染以及其他由生活导致的污染而言,危害也更为严重。有鉴于此,应当针对目前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着力提升室内环境质量。

对于室内环境污染而言,应当对建筑的每一个阶段都深入分析,找出其特征以及主要污染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环境的净化。

首先,对于施工阶段而言,无论是对于整个建筑物的建设,还是对于建筑内部某个区域内的装修,都应当注意材料的选用。在选用材料时,避免一味追求价格,应当注意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建筑以及装饰材料,并且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结束后,都应当进行彻底的通风,并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对环境进行测试,确定其环境质量合格。

其次,在人入住之后,对于相应生活用品的选购也应当考虑到环保因素。对于各类家用电器的选购以及日常使用应当格外注意,在确保家电产品本身安全的基础上正确使用,确保家庭以及办公环境安全。同时对于因为烹饪、杀虫、取暖以及吸烟等生活工作活动而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应当积极给室内环境通风换气,并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对室内空气有显著影响和污染的化工用品。对于因为人和宠物居住而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应当在通风的基础上件就卫生,避免微生物污染。

最后,对于源于室外的污染而言,除了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工业以及交通治理以外,作为室内环境的直接使用者,还应当合理选择室内环境的换气通风时间,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也是必要的。

3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关注度必然逐步提升。而与此同时,科技也会带给人们的生活更多的人造化工产品,因此,有必要提高公众意识,积极发展科技,并且建立起有效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才能有效改善室内污染。

参考文献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7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在人们追求居室环境舒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由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各种“现代病”,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我们的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让我们的室内环境在变得更加舒适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和居室的环境越来越崇尚舒适化和高档化,室内装饰装修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导致各种“现代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下对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有七个方面。

    1.1室内装修材料

    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是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产这些板材所用的胶黏剂中含有甲醛,部分残留的甲醛会逐渐释放出来,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同时,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添加剂和稀释剂、胶黏剂、防水剂、溶剂等,都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经监测在装修过程中及装修后1月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等污染物均有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的现象。

    1.2室内家具及办公用品

    室内家具释放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的于人造板的胶黏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在室内缓慢释放。家具涂装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有氨水,氨会释放到空气中。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也会释放污染物质。

    1.3人类活动

    烹调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烟和燃烧烟气两类。在烹调过程中,由于热分解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目前已经测定出的物质包括醛、酮、烃、芳香族化合物等共计220多种。城镇居民以煤、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作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nox、co2、丙烯醛、so2和未完全燃烧的烃类,以及悬浮颗粒物。

    在室内吸烟,会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香烟烟雾的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检测出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气溶胶态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及烟碱(尼古丁),每支香烟右产生0.6~3.6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1.4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人体自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大小便向外界排出大量空气污染物。此外,人体感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结核杆菌、链环菌等也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

    1.5生物性污染源

    室内空气生物性污染因子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动物等。此外,环境生物污染源也包括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厨房的餐具以及卫生间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都是细菌和真菌的孳生地。

    1.6室外来源

    主要包括通过门窗、墙缝等开口进入的室外污染物和人为因素从室外带至室内的室外污染物。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建筑装修热的兴起和室内密闭程度的提高,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检测表明,室内甲醛、苯系物、氨气、氡等污染物的浓度远远高于室外,由此引起的“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1可吸人颗粒物(pmlo)

    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大部分被阻挡在上呼吸道(鼻腔和咽喉部),而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穿过咽喉部进入下呼吸道,特别是粒径小于2.5m的细颗粒物能沉积在肺泡内,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颗粒物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同时细颗粒物富集了空气中的有毒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并载有细菌、病毒等,进人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对呼吸道的毒害作用,损害下呼吸道和肺泡的功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吸附有害气体产生协同毒害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产生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2.2co2

   co2在正常空气中的含量约为0.03%~0.04%。当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交换良好时,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通常不会达到人的主观感觉不适的状态。但是,当室内co2浓度大于1.5%时,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加快、改变血液ph值、减弱人体的活动能力等。当浓度大于3%时,会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当浓度大于6%~8%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co2作为居室中常见的污染物,当浓度达0.07%时,少数敏感的人就会感觉到不良气味,并产生不适感。co2浓度的高低可以用来表示室内空气清洁程度,以及通风换气是否良好,居室内 co2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应超过0.1%。

    2.3co

   室内co主要来源于吸烟、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等。当不存在室内源时,室内co的含量与室外持平,维持在3~10ml/m3。由于co不能透过皮肤,因此,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来实现。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羟基血红蛋白(cohb),但是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o2的结合能力,是o2的200倍,当o2与co同时存在时,血红蛋白优先与co结合,制约了o2在血液中的传播。co可对心脏、肺和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当cohb的浓度为10%时,主要引起心血管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紊乱;当浓度为2.5%时,可加重胸痛病人的症状。

    2.4甲醛

   室内甲醛主要来自装修材料及家具、吸烟、燃料燃烧和烹饪。它的释放速率除与家用物品所含的甲醛量有关外,还与气温、气湿、风速有关。气温越高,甲醛释放越快;反之亦然。甲醛的水溶性很强,如果室内湿度大,则甲醛易溶于水雾中,滞留室内;如果室内湿度小,空气比较干燥,则容易向室外排放。

    甲醛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能引起视力和视网膜的选择性损害,当浓度为1mg/m3时,可被人嗅到。在室内装修和家具黏合过程中大量使用以甲醛为主要材料的脲醛树脂(uf),甲醛在室内大量挥发,甲醛含量高于不用脲醛树脂进行装修的几倍到几十倍。由此引起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强烈刺激、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眼睛刺激、咳嗽、发冷等,有的人出现过敏性皮疹和神经失调等症状。长期低剂量接触甲醛,可降低机体免疫水平,引起神经衰弱,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症。呼吸道长期受到刺激后,可引起肺功能下降。

    2.5氨

   氨对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窒息、肺水肿。氨气浓度达3500rug/m3以上时,可立即致人死亡。轻度中毒时,会出现鼻炎、咽炎、气管炎、咽喉痛、咳嗽、咯血、胸闷、胸骨后疼痛等,还能刺激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状体浑浊,甚至角膜穿孔。

    2.6氡

   氡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γ粒子后衰变为各种氡子体,氡及其子体均为放射性粒子,其产生的辐射剂量占天然辐射源的54%,主要来源于室内地基土壤中和建筑装修材料,装修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的主要来源。若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则会破坏细胞组织的dna,从而诱发癌症。

    2.7生物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是室内三大类污染物之一。室内的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有几百年的研究历史。例如,我们知道的肺炎、结核、麻疹、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由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此类呼吸道传染病与室内空气不新鲜有很大关系。

    3、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3.1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可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采取集中供热,电取暖和做饭,配备性能可*的通风系统,可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尽量不要在室内吸烟,减少被动吸烟。正确选址或使用透气性差的建筑材料,可避免或减少氡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室内。

    3.2正确处理室内污染源

    对于已经存在的室内空气污染源,应采用撤出室内、封闭或隔离等措施,防止散发的污染物进入室内环境。对于新的刨花板和硬木胶合板之类散发大量甲醛的木制品,可在其表面覆盖甲醛吸收剂。

    3.3使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空气净化设施

    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的不同污染物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排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8

关键词: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室内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重,并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根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到10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其中有二十多种是致癌物。本文分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监测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人们长期处于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在室内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不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虽相对封闭,但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在开窗、开门通风时,会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机进入室内,这些污染物无法及时的排出,便会在室内不断积累,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3、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建筑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装饰材料中释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及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等散发的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室内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二、室内环境监测主要内容

1、室内环境监测对象

要想避免室内过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室内环境监测就是对整个室内空间的污染源、污染程度等进行采样检测与分析,从而了解身处的室内环境的质量,为室内环境的改善提供意见,主要对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监测。

1.1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

通过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室内污染源进行初步的调查,对特定污染源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室内环境污染情况的大致了解,然后再利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对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规模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监测出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能够准确确定室内污染的来源,从而帮助人们从源头上对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目前我国对室内污染源的监测非常重视,国家住建部门和卫生部都制定了相关文件和规范来对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1.2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室内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空气的质量好坏,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也成为了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对象。需要监测的项目一般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和各种挥发性物质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监测方案进行定期监测,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各类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才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损害。

1.3对人为行动的监测

有的时候不光要对污染源和空气进行监测,居住者的行为习惯也需要进行了解,诸如是否有吸烟习惯,是否经常给室内进行通风等,因为室内环境的好坏也会受到人为的影响,了解并改变人为的行动来改善室内环境也是室内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目的。

2、室内环境监测方法

2.1技术准备

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人员和技术准备,这要求我们在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培养上加大力度,创新监测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有了这些技术准备后,就可以制定比较完善的监测体系,对镇江地区室内环境的整体状况进行清查并获得大体上的了解。

2.2参数确定

同一套参数不是对所有地区的室内环境都适宜的,这取决于室内环境的温度、光照等因素,在确定监测参数前首先要对室内环境的属性进行测定,同时不同的室内环境也要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参数范围,同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指标。

2.3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一般分为仪器检测法与国家标准法,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仪器检测法的结果主要来自于仪器对样本的检测,由于空气样本易取得所以这种方法一般用来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而国家标准法则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将样本送到专门的中心去检测,费用更高且过程更复杂,监测人员要根据情况进行合适地选择。

2.4操作规程:采样前室内要封闭10小时以上,监测现场要保持干净,不能有异物影响监测结果,采样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这一普遍采用的规程监测的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3、室内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室内环境污染认识误区致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首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误区,未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管理中,甚至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其次,相关已颁发的法律法规存在政出多门现象,执法主体不明确、法规职责和定位模糊、权力和责任脱节,造成多个主管部门争抢推诿的不良现象,使室内环境监测工作缺位严重。

3.2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

有些污染物在人体中作用时间很长,可能几年都没有表现出来,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不够重视。然而室内环境污染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据统计,我国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达11.0万人/年,急诊人数更高达430万人次/年。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对此进行深入研讨,未正确认识室内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给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埋下隐患。

3.3室内环境治理市场监管不够

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修材料,目前虽然我国对装饰材料的有害物质有相关的管理控制规范,但有关管理部门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良莠不齐的装饰装修材料,致使因装修导致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

三、加强室内环境监测的策略

1、建立室内环境监管的行业机构

组建成立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将室内环境监测、治理等相关机构吸纳进来,共同协商制定行业规范,从业资格,并对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促进室内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进一步规范室内环境监测及治理市场

由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质量监督、计量认证、环境保护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门联合起来,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事室内监测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严把准入门槛。与室内环境监管行业机构共同制定室内环境监测人员从业资格规范,相关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同时对室内污染监测和治理公司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并向社会推介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优秀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和诚信可靠的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机构,将没有资质、能力不足、存在恶意欺骗客户的机构进行剔除出市场,以保护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3、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科技创新水平

完善室内环境监测体系,必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首先要强化对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引入人才和购买先进设备来不断提高室内环境监测的质量;其次要通过科技创新,研究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从根源上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4、建立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日报制度

商场、宾馆、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身在其中的人们的健康。因此改变以往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无人管的问题,建立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日报机制,并通过公共场所LeD屏及时向公众通报,将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纳入环境管理轨道。

结束语

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将室内环境监测纳入到常规监测体系中,同时也要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给自己营造出更合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才是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栋,吴健敏,杨举华,孔凡亭,张清磊,谢秀风,董成仁.我国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3,05:154-155.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9

[关键词]室内装修污染;污染物来源;控制方法

[Doi]10.13939/ki.zgsc.2015.07.03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舒适高雅的室内环境。住房、商场、写字间等室内空间进行高档装修的浪潮接踵而至,与之而来的是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轻者造成身体不适,重者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病变,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不良建筑综合征(SickBuildingSyndrome,SBS)”,即室内空气污染潜在问题的表现。笔者在从事多年室内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室内装修污染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室内装修污染的概念

室内装修污染是新出现的环境污染,是指在居所、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因为装修行为而产生的有害人体健康气体,以及其他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室内环境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它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间进行装修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采用不合格装修材料以及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的。

2室内装修污染物的类型、来源及健康效应

室内装修污染来源广,成分复杂,其污染物类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有些是室外的空气或者建筑物本身具有的,有些是室内活动例如烹调、排泄代谢等带来的。我们这里指的室内污染物主要是指进行室内装修而选用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因而大多来自于建筑和装修材料,其他方面的来源不做讨论。下面分析主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类型及来源:

2.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totalVotatileorganicCompound,tVoC),包括乙酸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十一烷等,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是种类非常多,一般不会逐个分开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主要来源于涂料、黏合剂等,因此常用的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地板革、壁纸、胶合板、塑料、类聚氯乙烯(pVC)板、保温材料,以及室内人造板材,如大芯板、曲柳等各种胶合贴面板、密度板的家具和美术作品等,都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与其他因素联合作用时,可能出现刺激和不适,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头痛甚至其他的神经毒性作用。

2.2放射性核素

室内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氡及其子体,存在于水泥、砂石,特别是天然大理石中。氡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来源,室内氡主要来自地基下的岩石、土壤等,对于较高层的居室,则主要来自花岗岩等建材。国内学者报道墙体建筑材料的内外照射指数以花岗岩、煤渣砖最高,石灰岩、混凝土较低。大理石砖、瓷砖等装修建材放射性水平也较高,瓷砖放射性釉面高于背面。

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易扩散,能溶于水,极易溶于脂肪,因此容易进入人体组织,从而在呼吸道内沉积而形成辐射剂量,使支气管及肺部组织受到辐射,增加肺癌的危险性。其潜伏期较长,是吸烟之外,引起肺癌的第二主要因素。

2.3甲醛

室内污染的最主要物质就是甲醛。甲醛是胶黏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凡是涉及胶黏剂的,包括人造板、涂料、地毯、家具都会含有甲醛。室内装修用到的材料、家具和涂料,尤其是人造板材、胶黏剂是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室内甲醛超标往往就是各装修材料累计造成的,对人体的健康效应主要表现在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对眼、鼻、喉有强烈的刺激感,高浓度时还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2.4氨

氨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添加剂,家具涂饰时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等。特别是在冬季施工,用尿素或氨水作为混凝土防冻剂,这些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氨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眼睛和皮肤的烧灼感,严重时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及肺气肿。

2.5苯及苯系物

苯和苯系物主要是指甲苯和二甲苯,主要用作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中的黏合剂和油漆、涂料、溶剂或稀释剂等,而这些物质在装修过程中又大量使用,因此苯的污染一定要重视。苯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比较大,因此应尽量避免含苯物质的使用。

2.6其他

装修材料还会缓慢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其他化学物质。例如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可析出氟化物、硫化物和铅、镍、铬、钴等金属物质,这些析出物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都含有铅,铅的慢性长期健康效应表现为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

3控制室内污染方法的探索

3.1少装修,多装饰

基本上大部分装修材料都会含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污染物,从根本上解决室内污染问题在于尽量减少没必要的装修。装修少了,造成的污染物就少了。通过多装饰,同样也可以使环境美化,居所舒适。

3.2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因此,装修完之后,可以加强通风,特别是对甲醛之类的,散发需要的时间很长,因此要经常开窗换气。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3.3采取吸附措施

通风虽然必要,但甲醛等有害气体一般挥发3~15年,光靠通风无法解决问题,可选择一些吸附剂来吸附污染物。人们通常会选择活性炭、玛雅蓝来去味,活性炭内部空隙结构发达,表面积大,是当今世界上人工的最为有效的空气净化产品。

3.4栽种绿色盆栽

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具有吸收甲醛的植物,如吊兰、芦荟、龙舌兰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如常春藤、铁树等;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物,如月季、玫瑰等。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净化空气,减少污染。

3.5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与家具

室内的装修污染主要来自各种各样的建材,因此使用合格的建材是最为重要的。应当从建筑装修的源头抓起,生产厂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规范标准,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规范建材市场,提供绿色合格的环保产品,坚决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上市。

参考文献:

[1]孙科炎.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周祈永.居室装修污染防治大参考[m].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室内污染的来源篇10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环境通风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323-01

引言:室内环境中,人体不仅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敏感,对空气的成分和各组分的浓度也非常敏感。空气的成分及其浓度决定着空气的品质。近年来不少国家的室内空气品质出现了问题,很多人抱怨室内空气品质低劣,造成他们出现了一些病态反应。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空气品质问题也成为建筑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正文:

一.空气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新型合成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大量应用

一些合成材料由于价格低廉,性能优越,作为建筑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广泛获得应用,但其中一些会散发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2.散发有害气体的电器产品的大量使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电器产品在办公室和家庭日益普及。其中如复印机,打印机,计算机等会散发有害气体如臭氧,颗粒物和有机挥发物等,造成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

3.强调节能导致的建筑密闭性增强和新风量减少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后,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普遍受到重视,作为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很多建筑密闭性增强,新风供给量减少,以降低采暖空调负荷。

4.传统集中空调系统的固有缺点以及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不合理

传统集中空调冷凝器除湿的方式,使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系统往往成为霉菌的滋生地,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不合理,如过滤网不及时清洗或更换,新风口设计不合理等也常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低劣的原因。

5.厨房和卫生间气流组织不合理

厨房和卫生间是特殊的生活空间,由于对这一空间的特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气流组织上缺乏很好的应对措施,不仅造成这一特殊空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而且影响了普通生活或工作空间的室内空间品质。

6.室外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质量下降,工业发展有时伴随着污染排放增加,汽车数量增多造成了道路上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增加,污浊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室内空气品质。

二.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

1.降低生活舒适度

很多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味和刺激性。尽管可能其浓度还未达到导致人的机体组织产生病理危害的地步,但会导致室内人员感到嗅觉上的不适并导致心理烦躁不安。

2.危害人体健康

一些健康方面的专家现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一些疾病和工业厂房内空气品质不好有很大关系。但是对于那些非工业厂房内如办公室,娱乐场所和住宅内的综合症人们仍然认识不足。虽然一些国家针对工业污染制定了法律和法规,但是对于住宅内的室内空气污染,只有很少国家制定了一些规范。这主要是由于调查室内综合症相当困难,而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的影响不像工业污染那么显著,现在一般认为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可以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建筑相关疾病(BRi)和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

(1)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病态建筑综合症是指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其通常症状包括眼睛,鼻子或者咽喉刺激,头痛,疲劳,精力不足,烦躁,皮肤干燥,鼻充血,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等。这种症状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病状会明显的减轻或消失。

(2)建筑相关疾病(BRi)建筑相关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各种空气传染的疾病,心血管病和肺癌以及中毒反应,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这些疾病病因可查,而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对策。

(3)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的症状是指慢性多系统紊乱,通常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一种以上其他系统。症状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包括行为变化,压抑,精神疾病等。

3.影响人的工作效率

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和劳动效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医学杂志》1985年调查报告估计,在美国,每年因呼吸道感染而就医的人数达到7500万人次,每年损失1.5亿个工作日,花费的医疗费用达150亿美元,而缺勤损失则高达590亿美元。同样,病态建筑综合症(SBS)会妨碍人正常工作,造成工作日的损失,同时也会消耗大量医疗费用。

三.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

1.污染物源头治理

从源头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是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之法。要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需从源头抓起。污染源头治理有以下几种:(1)消除室内污染源。例如一些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含有大量的有机挥发物,研发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含有害有机挥发物的材料可消除建筑装修材料引起的室内有机化学污染。(2)减少室内污染源散发强度。当室内污染源难以根除时,应考虑减少其散发强度。例如通过标准和法规对室内建筑材料中有害物含量进行限制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污染物附近有局部排风。对一些室内污染源,可采用局部排风的方法。例如,厨房烹饪污染可采用抽油烟机解决,厕所异味可通过排气扇解决。

2.通新风稀释

通新风的本质是提供人所必需的氧气并用室外污染物浓度低的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空气。加强通风换气,从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是最为方便,经济的方法。在减少能耗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目标下,自然通风既能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又能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然而,对自然通风的利用必须建立在已知室外气候条件及室内自然通风量有效预测的基础上。机械通风方式是对自然通风的有力补充,包括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方式结合的混合通风模式以及置换通风等新型通风方式。

3.空气净化

空气净化是指从空气中分离和去除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它是室内空气污染源头控制和通风稀释不能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补充。此外,在冬季供暖,夏季使用空调期间,采用增加新风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需要将室外引进来的空气加热或冷却至舒适温度而耗费大量能源,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减少新风量,降低采暖或空调能耗。净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臭氧净化法,静电除尘法,负离子净化法,光触媒法,植物净化法等。

四.结语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他应该是政府,业主,建筑,暖通专业技术人员等共同考虑的话题。更优质的空气品质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率,无论是在建筑设计时或者通风改善时都应注意该问题,以尽可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为前提,来创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尚守平.《室内空气品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