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19

教育培养方式篇1

其实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看起来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实际上却很有用处的。因为现在网络科技那么发达,我们想要知道什么知识点的话,上网一搜索就能够得知。

反而是那些体现在生活在根本的地方的东西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假如我们从这里就开始抓起,不管自己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当中。不能过去看到那些人有爱心,他们却不以为这是愚昧的善良。

教育培养方式篇2

一、对通识教育的理解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来越多。大众化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教师队伍的扩充导致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扩充规模之后的许多高校硬件、软件设施都没完全跟上,尤其是科研实力,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识教育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通识教育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内容,而是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培养出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一种健全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二、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改进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训练自己的语言技能。学生们接触其他学科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也几乎只涉及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涉及英语使用的相关工作,但是如果在工作中涉及到其他的领域,或者交叉学科的知识,学生们普遍感到有难度,对其他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然而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性和复合型的。为了适应新的需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调整,通识教育理念正好强调对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三、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目前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我们基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从课程设置,对教师的培养以及新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等方面具体讨论如何改进目前的培养计划。首先,课程设置。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学生进入外国语学院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通识教育内容应该按照通识教育的内涵来设计。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考虑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区分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核心课程的学习,以保证学生习得必需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只要修满要求的学分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照顾到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选修课程的确定可以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来设置,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兴趣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核心课程的确定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教学要求为基础,以学生的职业导向为参考,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水平进行确定。第二,选修课程的内容。选修课程的设置按照通识教育理论中对一个完整的人的理解及其内涵来设置。开设诗词歌赋,古现代汉语,为学生的汉语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开设数学和统计学选修课程,为有志于继续学习的学生打下数学基础。开设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健全独立的人格。第三,选修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与测试方法。培养目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与社会要求。如果只是修改了培养目标而没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教学与测试的评估手段,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课程测试需要进行改革。同样与测试密切相关的教学也需要改革。我们开设诗词歌赋,古现代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以赏析和背诵为主,帮助学生学习相关语言材料的特点,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看多读,学会模仿别人的遣词造句。在授课方式进行改革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测试也不能按照传统的考试办法进行。老师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重在思考,重在百家争鸣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作答。也可以将考试设计成开卷的形式,给学生安排一个读书评论,或者读书报告。总之,文学类选修课程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尽量吸收更多的新鲜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对于数学类的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文科的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讲授课程的老师需要照顾到文科学生的基础,将课程内容难度降低,从简单到复杂,以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为主。学会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开设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恋观。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集体生活,不是很适应,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差,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培养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排解困难,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通识教育所提倡的。其次,教师的培养。培养的学生素质好坏和培养他们的教师关系密切。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我们也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下面几个方面主要涉及对教师的培养:我们需要制定系统,长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只有老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有进步和提高。对老师的培养涉及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的继续提高。第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很多老师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之后,主要只上一门或者几门课程。比如上听说课的老师,经过很多年后,词汇知识,英语语法可能严重欠缺。上综合英语的老师可能英语听说能力也常时间没有得到锻炼,水平下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针对在职教师的特点制定多种方案的培训计划,满足老师们的继续学习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专业英语教师,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许多双语课程教师是从外语学院选的,外语学院的老师英语水平比较好,学院应该鼓励老师们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利用英语优势,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能够掌握一门其他专业的知识,并用英语给学生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提高自己,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最后,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通识教育的贯彻落实,还需要相应的考核标准。任何培养计划和模式的出台都必须有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只有踏踏实实地贯彻落实了考核和评价标准才能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以及根据学生的评教情况来考核老师。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由相关课程老师给出。另外还要由班主任根据对每个学生的总体了解进行考核,并参考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的考核相结合。下面主要谈论在新的培养模式下,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评价:第一,授课教师的评价及课程成绩。授课教师的评价与该门课程的成绩肯定是最主要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接受和掌握情况。第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参考。通过自我评价与反省,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与不足。第三,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最多,同学之间对彼此的了解也相对较多。同学互评虽然可能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是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第四,班主任的评价。班主任的评价主要是主观的定性的。第五,兄弟院校的评价。我们可以在同类院校中开展对对方学生的评估与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新模式下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理念,一个优秀的学生不应该仅仅是成绩的优异。英语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会英语语言知识,还应该同时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通识教育理念提出培养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的理念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改革目前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当然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配备合格的教师,如何优化课程的设置等。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改革建议与探索能够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推进目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发展。

教育培养方式篇3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作为一门年轻的医学教育体系,与相对成熟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相比,尚需逐渐规范和完善。目前全国每年约输送千名左右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检验工作岗位,这批人使检验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得到很大改善,也给检验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毕业生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从教育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来看,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虽能胜任常规的临床检验工作,但缺乏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提出新项目和合理、优化组合项目的能力,也不能从实验室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对此,我校医学检验系从1995年增设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医学课程和内科3个月的实习期。从九五级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反馈信息看,在与临床沟通方面稍有改善。(2)从卫生部门用人方面看,迄今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尚未设检验医师(或相应内涵的名称)的岗位,他们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但在检验科工作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则可参加)。医院人事部门仍把他们放在检验技师系列,故目前大多数医院中检验医师、技师、技士从事一样的工作,则以从事技术性工作为主。(3)尚缺乏学生毕业后进一步向检验医师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岗位规范化培训计划的组织与实施系统,即没有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从而使这批人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

对医学检验专业而言,在校教育阶段,大概只能培养出一个检验医师的毛坯,毕业后除研究生途径外,主要进行在职训练,故必须有一个毕业后规范化的检验医师的培养制度,否则不能执行医疗咨询的任务。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不仅应该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各种操作和基本技术,还应能分析化验结果,给临床医师的正确诊断提供咨询意见。这必须通过规范化的毕业后教育才能解决,且必须有一个较长时期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毕业生才有可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从现阶段看,这一批检验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科发展、临床需求和自身价值上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虽然各医院检验科引进了许多高新技术和设备,人员结构也发生改变(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也增加了不少新开项目,但是检验学科在医学中的地位、人员素质与层次、工作目标与岗位责任、质量控制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与本学科所赋予的内涵有距离。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些高级人才,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是摆在我们医学检验系和医院检验科面前的问题。

二、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及改革思路

随着微电子学的快速发展,仪器学科广泛介入医学领域,给传统的临床学科在疾病检测和诊断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分子生物学技术、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等给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检验科将不断实现仪器的自动化、试剂的商品化、方法的标准化和管理的科学化,但检验的内涵却更加广泛和深奥。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医学检验的过程更“傻瓜化”,而结果则更精确和及时,对医学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要求正在逐步从熟练的手工操作技能型向仪器智能化方向转变。医学检验教育任务的重点也应逐渐从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向综合素质型人才发展,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应适应市场的需求,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注意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这就要求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临床综合知识和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并加强选修课以拓宽专业知识。当然,医学检验队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尚需要多层次人才,如检验医师、技师和技士,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医学服务要求也不一样,多层次是必然的。医学检验工作本身也需要多层次人才,且各个层次不能互相取代。我校为国内首批招收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院校之一,并分别在1986年和1990年获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授权点,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重庆市重点学科和重庆市卫生局首批医学领先专业,现为国内目前本专业规模最大、层次最齐全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成为检验学科骨干,其中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数量均居国内同专业第一(博士45名、硕士109名、本科生1054名、专科生758名),在该学科发展上,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故根据本学科自身特点和国内医学检验界的现状,结合我校医学检验系18年办学经验和社会需求,我们对下阶段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是以检验科工作岗位职责为特点,重点培养以下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

1.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这个层次应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而宽广、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又是同时具有基本技能、临床技能、科学技能、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的高层次检验专业人才,即检验学科队伍中的右翼(clinicalpathologists)。只有这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具有能解释病因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对结果的准确性直接负责,并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信息,为临床医师拟定治疗方案当好“参谋”;能随时把检验新技术、新信息传递给临床,并能根据临床需要开展新项目和对检验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在检验与临床之间起桥梁作用。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检验医师,同时具有该专业深层次的科研能力,是检验学科各亚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化或采取国外检验医师的培养模式,即学完医疗专业课程后,再强化医学检验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专业外语和实验室管理,进行检验学亚专业实习及毕业课题。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毕业生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medicinem.m),在检验科工作岗位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01年已开始招收医学检验专业七年制学生。

2.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由于检验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检验技师在常规检验工作中需要量较大。检验技师型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检验学科队伍中的左翼(methodologists,lab.scientists),他们负责方法学的更新、引进、评价、应用以及新项目的合理组合,以提高检验数据的质量,也可在医学研究中协助课题的完成,在医院检验科是一支技术骨干队伍。我们认为,在5年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掌握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知识(含内科实习和检验学各亚专业实习)有一定局限,在培养七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和检验硕士、博士的前提下,培养四年制本科检验技师型,则两个层次可相辅相成。在四年制本科学生培养上可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弱化过于冗长的、过于纯理论的基础课;加强工程化课程的开设,对仪器分析、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应用等课程应足够重视;突出检验专业课与临床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应体现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此层次的学生可望成为检验学亚专业的技术骨干力量,他们如要进一步提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博士或参加毕业后规范化的检验医师培养,以加强对亚专业的深入研究,提高实验管理与质控的能力及与临床科室沟通的能力。由于教育部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为五年(比欧美国家多1年),故四年制本科的培养模式是否能走高职教育的途径,可作进一步的探讨。经批准我校已于2001年开始招收四年制高职本科学生。

教育培养方式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高等教育中实践教育的发展需求和形势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实践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话语。当前,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工作环境和方式的发展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维度上,不断出现了新的有关价值功能的实现和融合的问题,相关问题对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性质认识、价值作用以及实施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是,实践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再一次显露出来,高等教育中实践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的关系,作为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开始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认识和探索。

(一)党中央文件实践中育人精神要求:人才培养政治正确和德育保障

随着市场的发展、价值的多元化与社会转型,传统的德育和思政教育不能适应发展。为此,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明确肯定提出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随后,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在不同的高校工作场合谈到高等教育工作要充分重视实践育人的意识、价值和功能,强调大学的人才培养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现实情况和问题,提出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之路。由此,在不同程度上,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领域开始通过不同方式纷纷兴办起实践教育活动,以求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满足工作要求。

(二)提升知识的有效性的要求:协调知识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维度上,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看,高等教育的核心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德育教育,二是专业知识传授。在此基础上,德育教育关注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而专业知识的传授关注的则是人对规律、科学的真理性认识以及人对世界的经验传承以及发展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当然,二者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也是互通和互相促进的。实践出真知,以实践来解决知识的效能的问题是一直以来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坚持的观念,而这里所要说的是,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传授领域,在许多学科尤其是在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诸多社会科学学科教学方面,讲授的知识和经验往往缺乏中国的经验基础,缺乏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和关怀,这对人才的培养的价值是在市场还是和社会中的发挥都造成了重要的障碍。为此,在此相关领域,实践教育的话题再一次被重新提及、探讨和强调。

(三)人才就业的技能和竞争力

以上两个方面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永久性的问题,而现今,随着人才就业机制和模式市场化,保证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市场和职场上获得良好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则成为人才教育和培养所要面对的新的现实问题。由此,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得不注重市场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即:无论是在德育方面还是在知识、经验和技能方面的都要注重人才培养的有用性、实用性的问题,为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不得不功利性地考虑如何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等相关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这样的一些现实的目标,在很多方面,高等教育工作中愈发呈现出结合职场的工作进行实践教育的强大紧迫需求,甚至,大量的中国高校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极端明确地将自身的工作定位到职业培训教育,并全方位地把市场和职场的机制、标准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引入学校中来,使大学的教育职业培训化。

二、当前实践教育的基本内容、形式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从传统到当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设计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开展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具体说来,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在以上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现实需求框架和体系上,实践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内容和形式,具体情况如下:

(一)社会实践

当前,在高等教育的实践教育工作体系中,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重要方式和渠道。这种重要性一方面体现为较大数量上,另一方面体现为在多数高校,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德育教育唯一的活动形式和平台。当前,在此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是,虽然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了,但是整体而言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很好的设计和定位,缺乏指导和有效管理,缺乏成果深化发掘,不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形式和方法比较僵化和单一,从而导致没有使社会实践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

(二)实习

实习是高等教育中较为传统的实践教育活动,而且,如果从整个学生的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来看,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育活动,更是一门学生必修的实践课。在这种定位上,实习课程是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从经验上讲,其主要价值和意义一是在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即:在学生经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后,必需要将自己的所学在入职前意识进行入职前的感受和检验,以此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或者对偏颇认识进行矫正,二是为就业做准备,实现入职前对职场的初步感受和认识,积累实务工作的认识和经验,为顺利成功进入职场,提高职位的竞争力做准备。

当前,自从市场就业模式的运行,高校的实习课程设置虽然还在,但是实习活动的开展已经与传统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当前学生的实习一方面体现出灵活使用的特点,灵活指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市场中灵活选择职场进行能力训练和体验,另一方面则体现出缺乏指导、管理和监督执行,导致实习的教育效果参差不齐,常常出现只是技能和经验的体验和传授,缺乏教育的价值判断和指导,普遍性地致使实习的育人价值无法实现。

(三)教学课程

当前,一些高校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教育的需求,同时解决实践教育不足的状况,在传统的实习课程以外,逐步探索开设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实务课程,比如,在中国许多大学的法学开始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通过对于学生案件或者从事现实中法律实务工作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可以说,这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在实践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活动形式,其能够将大学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教育与职场中的经验技能教育充分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价值和功能。但是,这种实践教育虽然表现出极大的教育功能优势而备受欢迎,却又表现在现有的高校人力资源中,符合开设课程能力要求的人力缺乏、物力和时间花费成本高、资源不足以及评价体制上的缺位状态,由此造成其目前仍然存在的持续发展力量不足和发展状况不平衡的状态。

(四)职业训练

当前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为了提升自己学生就业的市场和职场的竞争力,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生职业理想培育、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经验积累、职业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培训等多种就业和职业训练活动。可以说,当前,这些活动能够较为直接地解决学生找工作就业的问题,因此,在就业利益驱动下,各个高校所开着的这些活动在学生中间是普遍受欢迎的。但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事实是,当前的这些活动普遍具有较浓厚的功利色彩,缺乏实践教育的定位、价值和相关元素。这种状况一方面在表象上体现为是使高校没有通过职业训练的实践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另一方面,在更深的层面上,在高校的职业训练活动无法绕开其中的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元素时,也出现了职业训练因缺乏教育价值和元素而无法处理眼前就业和长期职业发展的矛盾,进而很难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平衡,由此不能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宏观和长远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使就业和职业发展工作缺乏了工作的根本价值基础。

三、大力开展实践教育的道路和方法探析

(一)工作系统上要合理准确定位

大力开展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首当其冲必须在整个高等教育工作体系中对实践教育进行合理准确的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定位,进而对内容和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并给予资源和制度保障。首先要将实践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中与专业知识传授活动相同位阶上的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不能将实践教育仅仅作为专业知识教育的一种补充来进行看待。在此层面和意义上,要深刻认识到,实践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共生,实践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也不是可早可晚的事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偏颇,没有实践教育,或者实践教育没有发挥价值的高等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实践教育是整个教育方法论,也是关于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观念上的“区分”与“融合”

面对当前现实中的问题,在实践教育的工作发展上,无论在观念和思维认识上,还是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上首先要将政治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区别开来,不但在观念上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实践性的德育教育并不都是或者说根本上并不是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也不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德育教育。另外,也是上个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在合理适当区分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德育性实践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充分结合、融合起来,将德育教育内部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实践教育比如、思想政治活动、职业发展和就业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等充分结合起来,使各种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一种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以此解决当前非常严重的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的德育教育与的二元结构等一些列的冲突问题,从而在价值和能力上实现人才培养的资源的最佳融合和效果的最优化。

(三)完善实践教育的运行方式和模式

在以上的定位、思路基础上,当前的实践教育的运行,必须要在整个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上实现课程化、互动化和社会化。课程化是指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若想实现真正的目标,必须要避免随机性、临时性以及任意性,必须要设置稳定的、体系化的课程来开展实践教育,以此一是使实践教育会获得稳定的人力物力支持,二是实践教育获得坚实的制度保障,三是能够实践教育成果化并获得较高的质量,四是由此会使实践教育的成果内化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元素和营养;互动化是指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的设计和运用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促进知识在所有层面和群体中。要在内容设计上更应注重现实的经验和问题,在方法上要采取讨论、交流等促进互动的有效方法进行运行操作;社会化是指不仅实践教育,当前的大学教育要在信息、资源、运行方式和方法上紧密与社会互动、交流与合作,实践教育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当然更不能例外,因此,实践教育在坚持大学的价值认识和社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要将自身的实践教育活动与社会、市场和职场紧密融合。

(四)当前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的指导和专业化

教育培养方式篇5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和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职责与任务。文章主要从观念更新、科学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来探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如何使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的需要,已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重塑,还是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抑或是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延伸,都体现了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更新观念、科学定位

(一)突出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以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培养模式是专业音乐院校教学理念与课程模式的翻版,这种翻版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使教学观念与培养目标严重碰撞,形成错位。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是音乐技能型的表演人才,而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师资人才。演员与教师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音乐技能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便于在未来的讲台上通过音乐艺术去启迪、陶冶人。

(二)培养方向多元化

近几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分配渠道的多样化呈现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往高校音乐教育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此形成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工作流向除了中小学校以外,还包括幼儿园、少年宫、文化馆、歌舞团、大型企业宣传科等,这充分说明社会需要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方位态势,包括演奏演唱、音乐教学、音乐制作、演出策划、音乐管理等,有些毕业生在一些小学除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工作外,有时应工作之需,还要担任英语、语文等课程的教学。面对这样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在原来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并打破原来单一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方向来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培养目标的调整决定了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也决定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在尊重音乐艺术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人才基本培养目标的原则,同时适应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形成以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为主,以开发他们的艺术表演潜质为辅的教学共识。

二、音乐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

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面对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推进课程的多样化和综合化,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来培养知识、技能结构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较高文化素养、能适应社会需求,能“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多元发展”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一)课程结构模块化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备能唱会弹的音乐表现能力,还要有善讲能编的音乐教学能力以及组织各类音乐艺术活动等较为全面的音乐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遵循基本知识统一性和专业发展多样性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和音乐学科的特点,可以采取模块式结构来进行课程的设置。

从总体课程结构来看,可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模块建构:第一个模块是从课程的管理来讲,分为校定和院系定两个部分,由学校和院系两级部门对课程进行制定与管理;第二个模块从课程性质来讲,主要由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其中院系课程设置中也包括了必修与选修,选修中又细分为限选与任选两类。

从音乐课程的结构来看,以音乐课程类别为标准,可分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和音乐文化等四个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文化这一模块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音乐教育类课程,是紧密围绕音乐教育学科体系的特点来设置的,包括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材的研究以及音乐学科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等课程内容,这类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音乐表演专业的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过去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与模糊性,导致了培养的师资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针对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要加强这一课程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

音乐表演是音乐实践的一种方式,这类课程包括声乐、钢琴、合唱指挥、器乐合奏、艺术实践等活动。音乐教育只有通过这些音乐表演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领悟音乐的审美力量,并对音乐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音乐表演课程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

音乐创造类课程主要包括:歌曲作法基础、小型乐队编配、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电脑音乐基础等,这类课程也属于实践课程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音乐学科人文性质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文化类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课程从音乐艺术传播学、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评论、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来解读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让学生在大文化的层面对音乐有更广泛、更深入的认知。

这种模块式课程的设置,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交叉,使音乐技能与音乐知识、音乐文化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为系统化、多样化。特别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增加专业选修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加强地方音乐课程的设置

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在院系自定课程模块设置中,除了必修科目外,选修课中增加地方音乐课程的设置的分量。长期以来,我国各个地方高校音乐教育采用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我国地广人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所有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较差;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限制与浪费。

地方音乐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它突出的是地方性知识,关注的是地域文化。从课程结构来讲,它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拓展,凸显的是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与国家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从教学方式与内容来讲,地方音乐课程可以弥补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的音乐教学与内容的单一性。转贴于

(三)音乐课程整合规范化

除了课程设置结构模块化和加强地方音乐课程的设置外,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还体现在院系专业课程的整合与规范。

原先的专业必修课程中,部分课程间的内容有重复、繁琐的现象,这就必须进行课程的优化整合,把原先单独开设的《音乐赏析》课内容补充到其它理论课程如《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外国民族音乐》等课程中;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加强教学管理,将《电子琴》、《竖笛》、《课堂乐器》、《器乐合奏》等数门课堂乐器训练课合并于一门《乐器演奏》之中,既缩减了总课时,又将原先独立分散进行的教学课程变得系统、集中而精炼。

为了让学生能选择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促进个人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专业选修课方面在减缩必修科目和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选修科目,以此来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在专业限选课方面增加了理论作曲与舞蹈编导系列课程,在专业任选课方面增加了《声乐艺术史与教学法》、《钢琴艺术史与教学法》、《乐器艺术史与教学法》、《音乐艺术传播与管理》、《歌剧音乐剧赏析》、《电脑音乐制作》、《美术鉴赏》、《舞蹈鉴赏》、《表演常识》等课程。

三、音乐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以“音乐”为本

以“音乐”为本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从音乐本体出发,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第二个层面是传统音乐教育中所忽略的,即是对音乐本质的深入与挖掘。音乐是一种审美艺术,音乐的美的感染是无法从书本和单纯的技能练习中获得,而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艺术提供的有意义的认识体验,是其他任何途径都体验不到的,这样的体验,对所有要实现其基本人性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1](p42)所以说音乐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模式。而“传统艺术教育的第一弊病是舍弃艺术的情感的人文成分,单纯追求某一艺术学科之知识和技艺(一种纯学科或纯技术倾向)。”[2](p84)这使得培养的师资音乐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音乐教育的“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2](p7)

(二)倡导学科综合

现代音乐基础教育提倡课程的整合,学科的综合。综合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一种延伸,也是培养和谐完整人格教育宗旨的具体手段。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是从音乐(声音、概念、行为)的维度来扩展审美的、艺术的、认知的文化的空间。”[2](p88)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无论是音乐内部如创作、表演、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之间,还是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等相关姊妹艺术之间,抑或是音乐与非艺术学科之间,都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

音乐基础教育中对“综合”理念的有效实践取决于师资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对以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音乐学科为基点,音乐教育为骨干,音乐表演为手段,音乐文化为主线,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各部类知识融会贯通,为教育实践与教育见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要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学会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为以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音乐实践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加强音乐实践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包容一切可能的音乐体验以及参与的模式和发展样式”。[1](p194)

具体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音乐实践,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传统意义上如作曲、演唱、演奏等艺术实践活动,着重于培养学生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二是音乐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教学实践,在这个环节中,要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教育角色的转换,着重于培养他们的音乐教学能力;三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实践活动。即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原生环境中体验和搜集各种音乐资料,并深入到当地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调研活动。这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利奥特在他所著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是存在于许多不同音乐实践或音乐中的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3](p42)“音乐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和情境性的人类实践”,[3](p151)这里的音乐“实践”,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局限于琴房和教室的演唱、演奏或作曲,而是指在更宽泛意义上分享人类活动的“实践”。这种实践可以让学生触摸到地方音乐教育各个层面的生动内容和动态形变化,在此基础上促进他们进一步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和研究。

(四)开放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育的授课方式,无论是“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技能小课,还是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的相关音乐理论课程,都属于课堂式教学。课堂式教学是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它可以取得低时耗、高效益的教学效果,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教师容易把课堂讲授等同于“满堂灌”,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发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是用来诠释人类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的符号。音乐教学,要遵循音乐存在与发展的天性,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与参观、调查、实习、实训等开放多元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既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顺应音乐艺术的社会性和情感性。

地方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又具备地方文化发展特点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教育培养方式篇6

关键词:订单式;校企合作;师资团队;专业建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55-02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将企业资源与地方性本科院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让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吸纳合适毕业生,既解决企业用工荒;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从人才“错位”变为人才“对位”,可谓是一举多得[1]。但随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订单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质量监管评价体系、订单成色差等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一环——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其应肩负的权、责、利未作清晰界定[2]。院校碍于情面在同企业签订人才订单时,更多地强调企业的权和利,鲜有涉及责的条款。即使规定了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应承担的责任,也难于监督企业有否有效执行。

2.“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有效沟通。企业与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规范等往往有较大差异,两者之间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沟通,应深入剖析,找出“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点[3]。有效沟通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这与我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办学方针不适应。

3.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一时难于放下身段去迎合企业和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同时长期“闭门造车”,一味采用堆砌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偏离实际,缺少“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施。

4.企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订单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困难估计不足,订单协议转化为就业签订的比例明显偏低,这与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相符,严重削弱企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观能动性。一旦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负面认识,很难再挽回。企业就丧失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主观能动性,敷衍了事,从而致使订单流于形式,订单人才素质得不到保障。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除了正视客观因素外,地方性本科院校可从自身入手,寻找优势,增进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大致可从以下几点来着手实施。

二、强化“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保证,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

1.在实践中锤炼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任教师通过企业特定岗位实践的锤炼,并与长年在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工人交流,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对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困难和问题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便于找到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实践锤炼后,教师对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也有更清晰的认知,便于其回校后将企业的岗位要求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选择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使培养造就的学生可直接顶岗工作,帮企业省了培训环节。

2.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不少专任教师认为与企业搞项目研发既耗时耗力,又对教师自身的职称评定等无多大作用,常常有抵触情绪。其实不然,“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任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改、工程建设,有利于丰富自身的理论水平,加深实践认识。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为企业创造价值之余,赢得企业对教师与院校的认可,夯实校企互信互利的合作模式的基础。

3.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讲学、授课。担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任教师最欠缺就是实践技能与经验,通过聘请具备丰富实践技能与经验的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工程师等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或课外指导,定期来校为“订单式”的学生开展课堂讲学或举行专题讲座,将企业的优良文化、理念、工作模式、方法根植于“订单式”学生心中,使课堂教学不再寡淡无味。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现身说法,使“订单式”学生对以后的工作环境有清醒的认识,促使“订单式”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尽快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对接。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地方性本科院校都有其自身合理的定位,例如台州学院就是以“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为办学方针的,其与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有着鲜明的区别。“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困扰,导致困扰的根源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没对企业的真正用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切忌“胡乱拼凑堆叠”或“主观臆断”。要通过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广泛调研,切实掌握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趋势,合理设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评估。

2.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而变,因需而变,要采取多种形式修订和完善专业及课程体系。除了听取“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专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外,还可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建设,通过调查问卷、暑期实践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形式了解已就业毕业生现状及雇主的想法,了解企业对“订单式”人才的评价,毕业生在就业后暴露出来的种种不足等,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紧扣企业需求。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情境下的教学资源,培养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进程中,专任教师要设计好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使之与企业实践教学良好衔接。

1.教学内容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院校为主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按企业需求决定讲授内容。一方面,邀请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为“订单式”人才培养进行知识点及课程内容的遴选;另一方面,专任教师通过实践锤炼后,熟悉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生产实践流程紧密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育方式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企业需求的同时,还应坚持以院校为主体,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现有的教材、教学组织方式、知识点等进行细化和有机整合。

2.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教师要打破固有呆板的教学思维模式,采用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例如: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完成“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可适时地将学生带到企业实际工作场景中,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现场培训讲解,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明白自身的短处,有效避免以往“满堂灌”的枯燥教学手段。

2010年教育部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鼓励企业通过与学校联合培养获得自身需要的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性本科院校要深刻挖掘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效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共创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2]程冬梅,高秋香,史庆.本科“订单式”培养方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2):42,45-46.

教育培养方式篇7

孩子科学理性的人生设计,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在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如何让普通孩子可预见性地获得必然成功的思想方法和途径,这是值得全社会共同思索的。我一贯认为“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庭”。父母在给予孩子生命之后,如何成为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的创造者呢?现在我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广大教师同仁交流。

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的好坏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认知方面进行教育来求得智力的发展,而且要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身体素质等。这时期不求学到多少东西,而是通过生活点滴和游戏,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挖掘组织、社交、操作、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潜能。

一个不会玩的孩子肯定不是出色的孩子;只知道逼着孩子培养“特色“的家长肯定不是优秀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幼儿阶段是“游戏人生”,而家长则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呵护。当然,这并不是说鼓励家长遏制孩子感兴趣特长的培养。这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努力,找到兴趣点所在,并积极挖掘使之成为影响一生的“闪光点”。这个时期也是孩子自信心培养的最佳时期。一般,自信心在孩子出生后10-18个月就应该建立起来了。家长可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后,由衷地称赞说:“你真棒……”,“你好厉害……”或者竖起大拇指等方式承认孩子的行为。

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对普通孩子而言,1-3年级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另一些孩子,比如不在家长身边成长,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一般是1-5年级来持续不断的养成。

这时候,家长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果孩子学习拖拉,自制力差,则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趴在桌子上,盯着孩子学习。但是,这期间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不接打电话、不逛来逛去、不做饭、不看电视、不聊天等等。平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初中阶段:主要是让孩子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期,是孩子从儿童期走向青春期的时期;是需要学生养成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的心向及解题过程中的认知方式等的时期;也是学生人格与性格定型的时期,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因而,需要也必须引导学生“更好的度过初中生活”。

初中知识的传授摆脱了小学教育“保姆式”的灌输。这时候的知识构架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这一节“欠债”,以后的章节也不容易听得懂,这个“债台”就会越垒越高。如果知识盲点很多,由量变发生质变,孩子在教室里就坐不住,就会发生逃课了、不做作业了等等问题。如果在遇上不理解的家长,那情况更严重,家里天天“战争”,孩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年级再高些,就会出现早恋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如果孩子基础打得牢,在教室里坐得住,这些问题就不会找你麻烦。

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特别是到了高三冲刺阶段,简直就是平时知识积累的“厚积薄发”,这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高考。日子就像墙上的挂历,撕一页少一天。这家时长的心也始终绷的紧紧的,孩子在学校就已经很紧张了,回到家里,如果家长在絮絮叨叨没完或是利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家里无疑成了“战场”了。

教育培养方式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5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体育专业作为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地方高校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地方高校要了解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究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通过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1人才培养模式定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式,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等,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对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途径。

1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1)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是国家高校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国家高校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3)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分析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而是因为毕业生的能力欠缺,不能胜任工作,目前我国就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行业人才短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形成对比,这就说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法存在问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目前的就业形势。

2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仍旧存在。首先,课程设置单一问题在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普遍存在,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确实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高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其次教学灵活度不够,过于死板,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存在其特殊性,学生是具有个体能动性的人,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最后专业选修课选择面狭窄,忽视了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基础课种类少,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

(2)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强,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音乐、体育、美术等属于艺术类,社会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只要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艺术类专业,教师在选择就业时,也会受这种观念影响,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不高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使得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受到限制,缺乏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交叉和渗透,体育教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以及趣味性。

(3)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能与社会需求和新课标改革相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目前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脱离了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依旧满足于培养理论知识优异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只有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水平兼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滞后性,没有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4)教学模式单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达标的问题。传统、单一的教师“一言堂”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地方体育教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课程设置要避免单一化、趋向多元化,改变传统单一的课程设置,学校既要注重体育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发挥体育专业的娱乐性,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体育选修课的种类,丰富体育专业课的内容,突破传统课程设置的弊端,实现体育专业课程的规范化和多元化;其次,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课程的设置要结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灵活设置,增强课程吸引力,是提高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国家、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国家要改变社会上关于体育教师的偏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对高校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的尊重和重视,改变传统错误观念;学校要提高对入职体育教师的考察标准,并且鼓励在职体育教师与时俱新、不断学习,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体育教学人才;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最新知识成果武装自己,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

(3)顺应课程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关键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跟随时代的进步;其次要是学生多乐意接受的,传统教学中“理论灌输”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的影响因素之一,地方高校体育教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高校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高校体育教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要p注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方向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4结论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地方高校要重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师资力量、课程模式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方面完善自身的不足,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方向和新模式,提高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葵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对策[J].高校教学与管理,2008(2)

[2]刘芳,杜朝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3]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J].体育学刊,2009(5)

[4]王乔君,童莹娟,周奕君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

教育培养方式篇9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了自身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不能用自身实践指导教学,制约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探寻有效的实践性培养方式,让高校教师真正将知识转化为体育实践能力,是当代体育教师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2创新教学能力薄弱

很多高校体育教师认为,由于学科内容的限制,教学现代化改革与体育学科的关系并不大,因此也就忽视了自身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新媒体和新教学方式的运用,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重要意义。可以这样讲,这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师在能力上的一块短板。高校俸育教师在这样的传统教学理念下,课堂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基于此,寻找科学的现代化教师培养方式,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2.3没有构建起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至关重要,但是很多高校体育教师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引下,高校体育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思维体系的培养与构建,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内容,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教学内容缺乏体系性和针对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学生没有全局性思维和学科思维,在面对体育实践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容应对,制约了教学总体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帮助体育教师构建体育教学体系,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培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3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具体策略3.1进一步创新教师培养理念

在高校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与优化培养方式,要坚持贯彻学科理念。要想提升体育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理念人手。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更是教学的引领者,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丰富完善自身教学体系,多利用外出学习机会,学习先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根据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良,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展学习,提升教学总体水平,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满足当代学生需求。基于此,通过理念的创新与优化,可以夯实教师培养基础,打造现代教师团队,为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切实提升教学总体水平。3.2充分依托小组培养方式

开展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工作,必须有载体和依托,体育小组就是这样的平台,具有阵地性质的作用。必须充分依托体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体育教师真正找到组织。体育小组具有很多特点,机动灵活,由于人数比较少,开展教学研讨等也更方便。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培养发展实践中,依托体育小组开展培养工作,契合了现代高校体育教师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对于提高培养效能具有重要意义。3.3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实践中,注重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体育学科而言,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在教师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引导教师创新理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高校体育课堂的丰富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高校体育教师打造现代高效课堂.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实践中,要着力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构建立体化的体育能力培养格局,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满足现代高校体育教育需求。3.4注重教师教学体系的培养

教育培养方式篇10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变革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1-0026-02

继续教育(现阶段)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且已经参加工作,进入社会的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以此达到与时俱进,丰富知识,拓展能力的目的。通过定义不难看出,继续教育的主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研究领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相应的知识;继续教育的教育内容是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理念;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学习者与时俱进,同时丰富学习者的知识,拓展其能力;继续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综上所述,继续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而地方院校又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地方经济院校。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经济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因此,探究影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因素,对提高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既包括自身教育模式的不足,又包括许多外界的刺激因素。

一、自身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

(一)继续教育理念落后,办学思路相对保守

现阶段,地方经济院校继续教育的招生对象仅限于普通高考落榜的学生,而忽视了继续教育对象应该是不同层次、不同学历的人员。

(二)继续教育的资源短缺

一般而言,继续教育是一种附属教育,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的财经院校都不够重视继续教育,从而导致继续教育的教学设备、教学人员以及教学场地相对匮乏。

(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我国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效仿了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教育,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师配备都没有凸显自身教育的特点。[1]

二、外界因素的刺激

具体的外界刺激因素如下。

(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导致地方经济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根本因素。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知识运用量不断增长,相应的知识存在的生命周期不断缩减,从而导致了社会知识结构和社会生产结构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下,行业对相应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高要求下,无论是传统的一次教育模式还是后期的传统继续教育模式都不能够满足其需求。因此,打破传统的地方经济院校继续教育模式,寻求新的继续教育方法是应对现下社会高速发展对经济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策略。

(二)终身学习思想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随着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终身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们对继续教育在经济、教育、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更多的不同层次的认识。[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脚步。如上所述,地方经济院校开展的继续教育所针对的教育群体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学生,其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模式也只是针对高考落榜的学生。但是现阶段,由于继续教育理念被广泛接受,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高考落榜的学生,其招生对象逐步变为需要不断拓宽知识结构、接受新知识的社会各界人士。因此,地方经济院校传统的继续教育设备、继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不同层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需要。所以,终身学习思想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是导致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一项重要的外在刺激因素。

(三)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影响经济结构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社会群众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张平就曾指出我国已经是一个生产制造的大国,在制造业满足国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行业还存在生产剩余的现象。对此,国家提出解决生产剩余的方案就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机制上的不足。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人才,这种经济管理人才指的不仅仅是掌握大量的与经济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人才具有相关经济管理经验。综上来看,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管理人才数量的要求增加。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只能够满足部分人的继续学习要求,人才培养的数量有限,需要寻求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调整对经济类人才数量的需求。2.经济类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经济院校继续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习人员的实践模拟。这种模式显然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改革原有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除以上提到的影响因素以外,还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心理、知识经济等影响因素,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在此不做详细的说明。

三、地方财经院校应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策略

(一)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遍化的必然要求。相比传统的教育理念,现阶段的教育应该是普通的、大众的教育,是每一个人可以得到的教育,这正好与继续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通过继续教育以追求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学术意识、社会活动技能和完善人格为目的,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广大的学习爱好者和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获得学习的途径,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二)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如上所述,继续教育是一种附属教育,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的财经院校都不够重视继续教育,从而导致继续教育的教学设备、教学人员以及教学场地相对匮乏。因此,要想在继续教育的变革中得以生存,就必须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满足教育需求,比如增加教育设备、增加教学人员和教学场地的数量。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落后的、传统的教育课程和教学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大众和市场的需求,需要在研究市场变化的同时,制订新的、适合发展的教学课程。还有许多的应对措施,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四、总结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地方财经院校如何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来培养和造就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才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财经院校的当务之急。地方财经院校如何在重重变革之下,明确导致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因素,及时调整院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冬青.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大理工,201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