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9:34

生态经济原理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管理生态经济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界发展的重点方向,引起各国政府及环境保护者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得益于经济总量的飞速发展,旅游经济产业也得到了相关政策扶持而迅速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然而相关伴随问题也接踵而来,全国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愈发严峻,大量以生态旅游作为宣传噱头的旅游经济活动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诸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生物多样性毁坏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冲击等现象屡见不鲜。生态旅游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可以归结于多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因素,人为原因使得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可维护性极其脆弱,只有科学的管理规划才可以阻止旅游生态自然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开展合理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活动是维护我国旅游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诠释和基本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学理念基础上的旅游管理系统性工程,主张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于旅游资源享有均等的享受机会,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要求在不破坏前人建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条件下,为后代保护既有旅游资源,提供新的旅游景观。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实质。

(一)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诠释

一方面,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概念特征来看,其核心思想是鼓励人们认识和享受自然,立足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基础,并延伸至其他衍生性需求。一般来讲,旅游者通过生态旅游活动而在地域文化知识和自然资源接触等方面增长见识,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生阅历,领悟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可以自觉地提升对生态资源加以保护的觉悟性,协调和贯彻国家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政策,积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唐静,2011)。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以建设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为己任,通过实践经验对相关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提供咨询意见。以我国为例,生态旅游经济活动在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领域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旅游规范严重缺乏,因此,必须以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安全维护作为核心管理目标,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控制环境质量的继续恶化,使得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得以建立(郑微,2011)。

(二)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基本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标的、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见表1),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王松霈,200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学科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经济是生态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应该遵循地区管理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原则、政府介入与因地制宜相协调原则、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四个方面。

(一)地区管理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原则

这一原则的选择建立在旅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基础上,相应的管理既不是单纯的企业型经营管理,也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区域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匹配需要规划和协调(见表2)。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展会不可避免地加大景区游客流量,生物栖息环境和植被的破坏作用加强;另一方面,合理的环境容量又可以多层次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率,因此,最佳的生态旅游管理区间是生态环境容量与地区经济效益的帕累托契合点,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一定要考虑地区环境的承载力。

(二)政府介入与因地制宜相协调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具有多目标性和多主体性特征,政府介入地区旅游经济管理的直接好处是搭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明晰旅游资源产权和使用权界限。从地方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来讲,政府的介入以行政权力和制度力量控制了旅游资源的消耗和维护节奏,决定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先性和超前性,通过一系列旅游规章和条例法规实现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因地制宜,保证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对于生态经济增长和保护的集中性投入(李银,2011)。

(三)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对于理清生态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长期以来形成了意见相左的三种观点,即:生态资源保护优先,游客需求次之;满足游客需求优先,资源保护次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动态增长旅游需求之间的纳什均衡。显然,第三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思想更适合今天旅游业的发展管理现状,因此,要正确而积极的宣传第三种管理理念,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原则信息的传播工作,使得信息被传播对象在理念上的得到控制和约束(赵得成,2012)。

(四)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初衷是协调生物、环境、资源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一定不会建立在保护环境而牺牲经济的基础上,旅游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活动,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来说,生态旅游经济只是第三产业服务型经济模式中的一种,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强调生态学原理基础和区域经济学导向下的科学景观布局,尽量的维护景区和地区生态平衡,遏制环境污染,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特性。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

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依据以上分析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四项基本原则,旅游经济发展路径也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分别是互有联系的地方政府路径、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旅游业区域开发规划管理路径以及培育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路径(金伊华,2012),具体来说:

(一)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陈怀文,2011)。

(二)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三)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耿松涛,2013)。

(四)培育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最终决策制定者是人,最终执行者也是人,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4.郑微.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5.金伊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7)

6.陈怀文.大足生态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J].世界经济,2011(13)

生态经济原理篇2

关键词:半农半牧地区草原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Q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73-01

1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治理现状

草原是半农半牧地区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受全球变暖、盲目开垦等因素的影响,半农半牧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草原面积和产草量锐减,盐碱化日趋严重,不仅影响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虽经多年治理,但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草原利用方式,草原退化仍呈“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趋势,因此寻求既符合当地植被自然生长规律又有利于发展生产的草原利用模式,是改善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面对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已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循环经济发展道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刻不容缓。以此为契机发展草业循环经济正是时展的需要。

2.2半农半牧地区有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半农半牧地区大部分草原均是无污染的天然草原,饲料资源丰富,饲草饲料种类多、贮量大,特别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农区秸秆多,特别是玉米秸产量很高,种植业与草业耦合潜力大。因此发挥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深度改造开发,全面而充分地发挥草地、耕地的牧草、农业饲料的生产潜力,强化农草复合生产循环系统,前景可观。

3地区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地区存在重农轻牧的错位现象。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看,半农半牧地区更适合大力发展畜牧业,且重点发展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模式,更符合半农半牧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走“退化草场治理――优质牧草加工――发展畜牧业――粪肥处理――改良草场”的草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恢复草原生态,发展草业经济,实现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最终达到科学运作生态资本,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协社会为指针,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以科技为先导,坚持治理、保护、优化、开发的方针,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科学运作生态资本,把草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粪便由原来的污染源,经过处理后变成一种再生资源,改良草场,实现草业和畜牧业的良性循环(退化草场治理――优质牧草加工――发展畜牧业――粪肥处理――改良草场),最终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零污染。

4.2基本原则

(1)坚持草业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功能恢复的基础上,科学运作生态资本,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建设促进草业循环经济发展,以草业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建设。

(2)坚持“三利”统一,“三效”并举的原则。要责、权、利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也就是建、管、用一致,不能脱节。不能顾此失彼,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效益。(3)坚持区分类型,因型开发的原则。对现有的草原要详细踏查,视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退化程度,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开发。

生态经济原理篇3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2-0000-01

草原生态系统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草原地域自然生态变化中形成的,有规律的运行系统。草原部落、民族和氏族在草原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技术、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价值体系,形成了特殊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是草原人民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草原生物、草原类型和草原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草原生态经济繁荣昌盛,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一、草原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概念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草原生物与非生物间、生物和生物间以不断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作用、制约的有机整体。草原初级生产者是禾本科植物,主要消费者是草食植物。除了人养家畜之外,还有大型食草动物和穴居啮齿类动物,例如羚羊、野兔、野牛和黄羊。草原生态系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可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和生产力随着降雨量发生很大变化。草原生态系统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开放系统,存在成熟进展演替。

而草原生态经济是实现草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观和经济外在形式比较,存在相对稳定性。社会运行、个体行为和经济整体结构层面都受到了价值观制约。因此,草原生态经济受生态价值观引导,是人类社会、草原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的综合体。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草原生态系统基本要素为人、草和牲畜。除了基本要素外,还包括人口资源、环境资源、科学技术、资金和物资。草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因为草原动植物的基因多样性,这也是草原生态经济形成的物资基础。

(一)人

人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草原生态系统中人是能动主体,其余要素为客体。人和草原资源、畜种资源相配套,形成草原畜牧业。人口不但可以利用草原中的其他要素,也能破坏其他要素。人们放养牲畜获得生活所需和生产资料,但是肆意放牧会恶化草原环境。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和草原退化是因为人为滥牧乱采而导致的。如果人口再生产和草原经济相互协调、适应,人会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进展演替、良性循环。否则会阻碍草原生态持续、协调发展。我国草原退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和历史迁入农业人口量呈正比。牧区迁入的农业人口多,草原退化程度更为严重。

(二)草

草是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和形态特征的体现者和维持者。草本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够利用太阳辐射把空气中的无机物质合成为有机物质,它是草食动物的食物。牧草质量和净生产量决定了载畜量,影响到了畜产品质量。草除了为草原生态系统动物供给营养之外,还具有保温增湿、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的生态功效。

(三)牲畜

牲畜将草本植物的有机质变为人类可利用的有机质。牲畜可向人类提供奶、肉、毛、皮、蛋等畜产品。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牲畜是物化劳动的对象。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畜产品收益,会增加牲畜的数量。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植物生态群,有耐盐碱、耐寒、抗旱的基因资源。与此同时,形成了适应寒冷、干旱的蒙古羊、蒙古马和蒙古牛。草原牲畜的结构特殊性,是大自然适应性选择,也是草原民族实践经验总结。草原民族保护生物的习俗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促进了草原生态经济闪光内容。

三、草原生态经济的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绝对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草原资源大开发为主体的战略研究。因为草原牧区已不是原始区域,尽管人口密度与我国的其他区域相比要小一些,但绝大部分地区已达到了生态环境可承纳人口的饱和度;而且多年来草原生态经济的自然资源已被大量地开发利用,也正是由于粗放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等,才使资源大量破坏、生态严重恶化、环境受到污染,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所以,草原牧区的发展战略应该由资源转换为主体向市场导向为主体转变。既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富集,草原资源丰富以及劳动力价格低等比较优势,扬我之长;也要着力改变投资环境差与产业、企业、产品竞争力弱等的状况,补己之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总供给相对于总需求一定意义上的过剩以及加入wto等,大力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以企业利润的极大化与牧民收益的极大化为着力点。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既不能是传统的资源开发战略。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当经济增长主要基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时,其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起到负作用。草原生态经济的现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不宜定得过高,更不要相互攀比。

草原生态经济是长期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牧民生活水准的经济,为了生存发展形成的认识人类社会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人与草原相互和谐。草原生态经济重生态,体现了人和草原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继承。

(一)生态伦理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关于生态伦理学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人和草原之间的道德责任,另一个是人对草原生态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前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精神层面,后者体现了草原生态经济的物质层面。

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独具特色,草原民族敬畏生命,他们尊重自然生态。草原人认为大自然是不可替代的,而这也是草原生态至今存在的主要原因。马背民族经济观意识到自然的伙伴关系和亲情意识。比如蒙古族大型祭祀会呼出“地母”、“天父”。在物质方面,游牧生产是经济形成的基础。游牧指的是四季轮牧,根据季节变化转换放牧场地。牲畜是自然中介,牧民明白牲畜和草原的联系。游牧生产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的生产方式,符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已经转为冬夏两季游牧。牧民们遵循着自然生态,不会因为个人利益破坏自然。蒙古族牧民用牲畜粪便作为炊事燃料,禁止在湖河中便溺和洗污物。

(二)制度价值

草原生态经济从无意识、自发到有意识、自觉,以制度规范固定而成。蒙古族的生态习惯法最为突出。蒙古族早期习惯法规定,族人不能挖掘草地、春夏狩猎和遗火。到了元代以后,蒙古成文法涉及了生态问题,并对盗猎和纵火者实施严厉处罚。蒙古族的民间法和国家法并存,使得黄金保护措施更加习俗化、具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纠正人们不合理的行为规范。草原生态法是民间法的重要表现,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价值。

(三)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是互为因果、彼此联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得人们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作为复合大系统观察。意识到系统各部分的协调,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环境协调的发展方向。

草原生态经济中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认识和反映生态危机的表现。我国草原地带多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严酷的草原生态环境中,人们的生存发展较为严峻。人们在生态危机下了解了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草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草原生态经济中,游牧经济是主要内容,体现出了人、草、牲畜三个基本要素的发展问题。环境和发展相辅相成,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当做复合大系统,追求经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人、草、牲畜。三种基本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实现了草原生态的物质循环、生态循环和信息传递。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利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草原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维持着草原众多生命形式,并关系到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为了恢复草原残存的生态系统,应当重视草原生态经济。将草原生态经济中的价值部分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屈虹,刘红云.草原生态经济的传承与挑战[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9).

[2]屈虹.传承草原生态经济建设现代生态文明[J].北方经济,2012(15).

生态经济原理篇4

关键词: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1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概述

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开发目标。随后我国国务院协同我国发改委正式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地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主要是以生态经济为核心,摒弃以往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作为发展主旨。同时在减量化高效率、低排放再利用原则的指导下,构建集资源、再生资源、产品、再生产品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

2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必要性

2.1保护中原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现代管理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经济发展对周边环境的伤害,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稳定运行。

2.2保障中原经济区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运行,可以帮助中原地区建设新型精细化农业管理模式。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中原地区农村粮食安全。

2.3促进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往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大多为传统粗放型增长道路,人均资源浪费现象明显。而农业循环经济则是以现代化新型农业发展为目的,持续推广运行节水、节电、节药等循环发展措施,为中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3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1农业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

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晚,现行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大多以工业经济为核心,在法律层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也没有明确的农业循环经济运行标准。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推广运行。

3.2农业循环经济推广经费缺失

农业循环经济推广经费是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由于中原地区农业大多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整体循环链等级较低。再加上多数企业不愿承担投资风险,制约了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在20世纪末期,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致使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地位逐步下降。而为了降低农业种植压力,中原地区农户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其他化工用品,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土壤结构,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现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不足,缺乏标准的农业循环经验发展模板,也导致我国中原地区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不佳。

3.4生态农产品营销理念及技术滞后

生态农产品是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物。但是由于生态营销理念在我国发起步较晚,多数农户仍然采用粗放、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即大规模使用农药、动植物激素、生长素、化肥,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再加上生态农产品销售阶段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提升。

4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营销思路

发展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应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即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中原区域农业产业改革的重要工程,以此为依据进行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构建。在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初期,中原地区各级领导部门应设置完善的营销宣传方案,以带动区域企业、农户主动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工作中。

4.1明确农业循环经济营销政策

农业循环经济是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需要中原地区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推行过程中,政府机构应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利用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号召力,设置明确的农业循环经济营销目标。并以区域管理政策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强度,为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撑。

4.2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

科技理论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管理部门应将循环经济科技理论作为主导,在区域内开展试点实验,选择恰当的农业生产区域进行循环经济理论实践。通过前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为农业循环经济营销推广提供充足的驱动力。

4.3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

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可为循环经济理论与中原地区农业发展有机整合提供依据。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开展过程中,区域主管人员应摒弃以往以经济效益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理念,而是将科技、知识理论作为主要依据,以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实际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同时通过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实验工程的开展,也可以为农业循环经济全面推广运行提供充足的支撑。

4.4设置个性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案

中原地区地广物博,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农作物类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营销方案设置过程中,区域主管人员应依据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及产业链特征,制定恰当的农业循环经济营销方案。

5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5.1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规范

一方面,在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依据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借鉴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制定完善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即在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逐步制定统一的《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开发促进法》。同时依据我国“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目标,从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建设两个层面,构建完善的中原经济区域规划纲要,为中原经济区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开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基于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管理问题,中原地区农业相关部门可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农业循环经济实践操作规程。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管理法规设置及现有法律规范修订,可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支持。

5.2增加农业循环经济经费投入

中原地区若想建成涵盖整体区域的小康社会,就需要跟随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增加农业循环经济经费投入,构建以高科技含量为代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基于农业循环经济多重效用、现代化特点,中原地区领导机构可依据现阶段农业种植、农业养殖、生态建设、能源发展等项目运行情况,将多个部门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财政、税后调节政策。同时市级或县级部门可进一步拓展内部发展渠道,主动调整区域内农业用水、农业用电价格及农产品差价。必要情况下可在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引入社会资金,为市场在农业资源基础配置中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其次,为提高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管理部门可依据中原地区农户聚集集中程度高的特点,将以往家庭猪——沼气的形式,逐步转化为集中规模养猪或猪肉供应企业——集中沼气供给——经济模式。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区域领导机构可主动与区域企业合作。以政策补偿的形式,争取企业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支持。如北徐集团以“一棵小麦”为主旨,构建了集小麦加工、饲料生产、养猪、生猪屠宰、沼气生产发电及蔬菜浇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链。再次,由于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晚,在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技术资源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缺失。因此,依据区域发展特点,中原地区可以规划设计、设施建造、农户补偿为要点,构建完善的财政扶持网络。其中在规划设计方面,主要通过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规划设计基金的设置,鼓励相关科研机构或企业进行新型现代化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产品开发,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层次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依据。同时利用现代化渠道进一步加大绿色农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为绿色无公害产品资金来源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依据;而设施建造主要是针对整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必要设施设备,如沼气管网、提灌站、沼气池、沼气发电设备等,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或者贷款优惠;农户补偿主要是为主动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户提供技术、建设资金支持。最后,为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稳定、迅速发展,中原地区相关领导部门可设置新型财政支持模式。即将财政支持重点放在高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企业模块。从税收、财政补贴、基础建设、奖励表彰等几个方面,为企业绿色生产运营提供充足的支撑。同时利用贷款贴息、无息、延期等方式,推动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农业园区等区域企业项目整合,为整体区域规划建设提供充足的依据。

5.3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方面,为最大限度降低中原地区已破坏土壤结构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原地区领导部门可依据农业经济废弃物资源化三环循环理论,以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循环为起始点,逐步进行循环农业建设。即依据废弃物循环利用——循环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线路,结合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特点,设置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如在猪——沼气——果木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可借鉴大型乳制品企业发展经验,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为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稳定发展,中原地区相关管理人员可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为自身农业循环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依据。如日本“山岸社会”。日本山岸社会主要以乡村养鸡为核心,将水稻种植、蔬菜种植、饲料加工、牲畜养殖、禽养殖、食品加工、销售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上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农户并不需高超的技术及丰富的经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牲畜或禽类粪便可以用作耕地肥料、蔬菜废弃根茎或米糠可以作为饲料,每天工作量不超过1个h。借鉴上述发展经验,在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领导部门可依据我国北方生态特征,构建“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将庭院经济、生态农业进行有机整合。依据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生态学原理,将沼气作为太阳能与种植、养殖业间主要连接渠道。随后利用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全面封闭土地环境中,将沼气池、畜禽养殖舍、日光温室、厕所进行有机整合。

生态经济原理篇5

关键词: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宝库,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多条大河的发源地——中国牧区不仅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牧区草原沙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非常突出,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成为牧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阻碍了牧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可持续发展形成阻力。因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一、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牧区既是生态脆弱区,又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的经济发展

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以草地为主,占68%,其次为耕地,占23%,其它利用类型土地占9%。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我国牧区,其中新疆最多,其次是内蒙古,再次为西藏、甘肃、青海、宁夏。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大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0%,80年代达30%,90年代已扩大到60%以上,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地退化比例最高的是宁夏、甘肃,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重达80%以上,其次是新疆、内蒙古、青海,退化面积占50%—75%。

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牧区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根本扭转。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一些资料表明,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总量高达20多亿吨。土地沙化已威胁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牧区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比较封闭,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草原产草量下降,牧草变得低矮稀疏,有毒有害植物孳生,草质变差,严重制约牧区主导产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在20%左右,使草畜矛盾更加尖锐,不得不推行禁牧和休牧制度,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广大牧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第二,造成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中国牧区绝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植被减少与水土流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弱化了水源涵养功能,用水更加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很多河流断流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如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减成现在的500余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湖泊有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累计亏水148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300多公里;黄河源区有不少湖泊已经干涸等等。另外,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忽视区域平衡,使水资源变的更加紧缺。

第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广大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加上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加重;天然林的大面积减少,林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另外,草地植被的破坏,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频发,等等。

在牧区,草地的承载力的下降,生态屏障作用的降低,不仅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巨大压力

牧区人均国民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并集中了全国70%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易倾向于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发展经济主要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当经济收入和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牺牲的往往是后者。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牧区经济因未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作指导,只考虑发展经济的需要,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影响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致使经济社会出现非持续性,这是我国牧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根源。由于我国牧区大都是各种矿产的富集地,开发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成为牧区发展工业的首选,在部分牧区甚至成为经济支柱。但由于开采量大,因而造成对土地的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土地外,还导致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如果说开垦的草场能在数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那么开矿或者办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更难以恢复。

二、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矛盾冲突的成因

(一)文化成因

在农耕文化的支配下,人们对草原的生态价值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1934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所编的《中国农业之改进》一书中,将草原作为荒地对待,提出:“我国荒地有数百万方里之多,……苟能移民殖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也将草原称为荒地。1954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的第6条第2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8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3部宪法,都没有提到草原。当然不是疏忽而造成了缺漏。是把草原归入“其他”资源里去了吗?想来也不是。对于广袤以数百万平方公里计的草原,说什么也不会用“其他”来涵盖的。显然,在3部宪法里,草原都被纳入“荒地”这个范畴中去了。可见,草原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被忽视了。

(二)经济成因

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解决资金、技术等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牧区地方政府希望招商引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某些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会把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也对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畜牧业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乏力。畜牧业产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含量低,畜牧业关联产业(如畜产品深工业等)发展比较缓慢,畜牧业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对草原重利用轻投入,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逐步枯竭,又使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工业装备陈旧,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结构效益差。而且牧区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的经济特色不明显,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在同一低水平上进行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延缓了牧区的发展进程。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牧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产值占本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并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推广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较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政治成因

追求短期政绩的目标与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所要求的长远目标不相符。现行行政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经济政绩,考核采用的是非全面的和短期的标准:即主要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政绩,而忽视考核其生态政绩;主要考核其5年任期的短期政绩,而不考核其产生久远影响的长期政绩。政绩要求官员“任期内见成果”,于是那些见效期超过任期的工作往往被忽视了。

我国草原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共同的偏向,即重新建,轻保护;重工程,轻管理;重集中工作,轻分散工作。许多部门倾向于狠抓退化草原的治理工作而忽视草原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草原生态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草原生态一旦被严重破坏,其逆演替就会发生,再恢复绝非易事。

(四)政策成因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以1986年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全面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东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相对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牧区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基地的“垂直分工”,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加强的趋势。①牧区资源型区域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资源型工业比重大,产业科技含量低,导致轻重工业结构、加工工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例如,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全国平均为50.4%,而青海和新疆分别为83.0%和87.0%。工业结构趋同化的结果是产品过剩并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差,并易产生环境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

首先,牧区有特殊的植被资源,比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发菜、雪莲花、肉苁蓉等,这些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市场,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开发利用,导致人们无组织地乱挖滥采,既耗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应该加大这些资源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组建种植开发企业集团,使无序的群体开发活动变成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经营一条龙的企业活动。其次,牧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能,在一些大山区,还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再生能源,既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又对牧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属于基础性建设,可以重点借助于国家投资或寻求国际合作。再次,牧区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金属矿藏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应针对不同类别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应予战略储备;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可再生资源,应暂时不开发;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地下资源,应在开发时和开发后作好自然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土地的复垦或植被的恢复,避免造成对地下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牧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许多物种、植被及特殊的自然景观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另外,牧区是我国几大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做好自然生态和各类资源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维持在保证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第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引入机制。国家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防护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尽量提高法律条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制定实施条例,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并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和公众举报、听证等制度,疏通各种环境监测渠道,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只有生态经济模式,才能够实现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生态经济是解决牧区生态脆弱与贫困问题的最优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牧区应该运用生态理论,进行不同资源和产业的组合,促进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成本的最小化。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应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以草定畜,推进季节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要大力推广羔羊育肥模式,实现冷季到来前出栏,降低枯草期牲畜存栏量,实现发展季节畜牧业之目的。二是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地段实行禁牧,禁牧即休牧期超过1年。牧区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禁牧范围,使草原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中轻度退化的草原地段实行休牧制度,即季节性休牧。在牧草返青期和牧草结实期休牧,具体休牧日期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休牧期间,牲畜要进行舍饲,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草原,推行科学的划区轮牧制度。三是开展异地育肥。牲畜在草原上放牧一定的时间后转到农区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的谷物和其它副产品,降低草原的载畜量,减轻对草原的压力,从而减缓或抑制草原退化。四是发展草原绿色经济。五是开发草原生物经济。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

沙产业,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辩证思维来认识风沙,既要防治其危害,又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改良和发展能适应沙区环境且又有经济价值的沙生旱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经济灌木、特产药材和藻类等其他沙漠特产品的种植业;发展改良豢养沙漠动物的养殖业和以“沙漠之舟”骆驼为主的放牧业。为便于生产者把握技术要义,沙产业的技术路线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如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开展了“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生态、环保、扶贫项目”,从1998年开始,集团已投入300万元开辟“福源泉”沙柳基地5万亩,最终要治理库布其沙漠300万亩,建立沙柳基地。推行灌(木)草(牧)间作林牧结合,在沙柳间距空地,种植了适生优质牧草,如杨柴、沙打旺、紫花苜蓿等,达到了用沙柳护岸、固堤来防水土流失,封固结合,防风固沙,科学治理库布其沙漠。一方面实现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面箱植板纤的生产能力,同时,采用制浆新工艺,废水里的含氧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将沙柳15%的细梢叶物尽其用,加上种植的优质牧草,发展舍饲绒山羊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开发生态旅游业

草原牧区由于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历史演变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奇异风光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在国务院已公布的119个部级风景名胜中,民族地区就约占一半,如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都是著名的佳景胜地。此外,牧区还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和美丽的神话传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和著名的土特产品。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用发展高科技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牧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之间差异明显。因此,牧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作好整体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同时要抓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发展精品旅游。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遗迹游和特种旅游。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乌鲁木齐、西安为依托城市,充分挖掘西北地区文化内涵,做强、做大文物古迹游,适度开展以大漠、戈壁、草原为背景的特种旅游。西藏、青海等青藏高原区,大力培育旅游市场,借助青藏铁路的修建和川藏、滇藏公路改造的契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并推出“茶马古道”产品。重点建设旅游枢纽城市,新建、改造和强化已有的机场,开通多条至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国际航线,建设重点景区的航空支线旅游交通和快速旅游公路。大力开发旅游扶贫、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基地项目及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

四、结束语

寻求生态和经济互动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必然要求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既遵循经济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解决好基于光合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基于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的相互结合,形成能够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动力机制,建立起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使二者互为发展动力,这是实现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发展牧区经济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复杂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和有机统一。

注释:

①刘秀光,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生态环境,2007:127.

参考文献

[1]梁存柱.21世纪初我国草地生态学研究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6).

[2]罗洪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1).

[3]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

[4]陈丹丹,任保平.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郭旭红.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2007(1).

[6]潘建伟.中国牧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7]王晓军.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的模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延军平.草原牧区生态与经济互动途径研究[J].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

[9]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0]张立中.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生态经济原理篇6

1.经济林发展的意义

(1)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日益锐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开发之路。通过发展经济林,一方面可以可以丰富食物品种,改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对耕地的压力。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既可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发展经济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许多经济树种不但能生产经济林产品,而且具有观赏价值、发挥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集果用、材用、叶用及园林绿化为一体的银杏等。因此在今后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原地区营造林网和农田防护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美化造林时,要认真考虑树种的选择,在满足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林业道路。

(3)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经济林栽培面积大,经济林产品较多,在各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很多经济林产品是加工工业的原料。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既可以实现原料的增值,又可以提炼数以千计的原料,如:松香可用于造纸,生漆可用于化工、纺织等。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林生产带来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经济的富裕能够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

以往由于森林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了不少野生经济林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不少品种濒于灭绝。如:对贯叶连翘、野黄连、红豆杉等品种的过度开发,加上保护力度匮乏,目前已列为濒危物种。目前我国许多山区为了为发展经济林开辟果园,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盲目发展,造成了许多剃得精光的山头,引发了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上部分山区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程度不足,使得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1]。

2.2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具有盲目性

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林产业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果造成不少劣质低产林。还有一些地方和群众盲目追求经济林的收益率,不重视对经济林的规划布局,单纯的认为面积越大,利润越高,忽视了集约经营和管理投入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导致产品的低产劣质,甚至不少工程往往最后无疾而终。如:某乡镇在引资种茶叶项目中,缺乏对查外商经济实力和信誉的调查,仅仅在少量资金到位后,就大面积毁林开山种茶苗,当后续资金链无法到位后,该工程被迫终止,对该乡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经营管理粗放,增加了环境负担

经济林生产不仅需要良种,也需要良法。科学管理是丰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山区群众因文化、经济等原因,根本不重视科学管护工作,如施肥、打药、垦复、修剪等。一些地方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贪多求快,往往不分品种好坏,见种就采,见苗就栽,导致良莠不齐,品种混杂。不少地区依然采用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传统管理方法,思想上只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使得多数经济林缺肥缺水,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不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举措

3.1经济林发展应具有规划性

为实现经济林的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林发展必须具有规划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农林牧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②以生产现状为基础,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综合考虑区划的社会经济特征,综合进行整体规划的原则;③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2采用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效配置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林

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适乔则乔、适灌则灌、做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化、最优化。要采用与各地生态环境条件的高效配置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大巴山北坡的低山地带、汉水谷地,选择茶、桑、漆、油桐、板栗、杜仲、香椿、花椒、山茱萸等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既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助于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良好、可靠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3]。

3.3营造有利于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加强和完善与产业化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包括:

大力推广适宜各地条件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加强引导和示范;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广大林农群众的教育培训。

(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调控和管理,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对于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管理,统一领导,对经济林发展须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对于不适宜开发经济林的地段,要坚决予以制止,避免引发生态问题。

(3)客观调控政策创新。调控重点要由一般农户向规模基地转变,调控方式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调控策略要由小而全、大而全的均衡调控向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非均衡调控转变。

3.4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山区出现的乱砍滥伐林木、乱烧山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究其原因一是权重自身环保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中群众思想上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最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的生态危害的实例,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仅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统一的一面,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原理篇7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牧童式经济太空人式经济对策与措施

一、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我国的许多学者认为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的轨道上来[1]。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渗透形成,并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生态经济学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生物资源的持续力为依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原则[2]。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生态学原理

1、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系统包含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是一个正负的双向反馈,如果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如果要维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要靠它们相互之间的正负反馈调节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机制。而实现生态经济正常运转,必须要做到资源的可持续承载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使生态经济系统保持一定弹性度,这是生态可持续承载的基础、制约、支持条件。

2、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

资源的有限性与牧童式经济。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高度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社会来说尤其如此。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猛增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尖锐化。

太空人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基于牧童式经济的特点,很多经济学家都确信,现存的经济体系是不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的,它所导致的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将使整个生态系统趋于灭亡。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建一个良性循环型的工业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类似鲍尔丁所描述的太空人式经济(spacemaneconomy),争取实现一个工厂排放的垃圾能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工业经济的物质和能量实现循环流动,其本质就在于工业的综合利废。

鲍尔丁认为,现在的牧童式经济将会被太空人式经济所取代,这种经济体系将能较好地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对污染物的有限容量相协调,这种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把地球看成是一艘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这种经济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具有极为完善的物质循环性能。这种循环性能将保证废旧商品不会成为环境污染物,而是转化为再生产的原料。从理论上将,这种经济实施后,地球上就不会再有废物。太空人式经济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原则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即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类应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即人类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作用于自然界,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人类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依赖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就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首先顾及生态效益,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可以为工农业再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增强了实力,同时也可促进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入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3、正确处理生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联动。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表现,社会效益又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桥梁,社会效益是目标。发展生产的最终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工业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生态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迅速扩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城市是人类根据自身愿望,改造环境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经济活动以工业为主体,人类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时代产生的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目前生态系统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合理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表现为新产业的创新,如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前景广阔的环保工业,广泛开展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工程,使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

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得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从而建立起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5]。生态农业正是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目标就是在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优良的传统农作技术及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管理,提出分层多级利用资源的生态工艺系统。目前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有: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多层利用技术,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如沼气发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磁能的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等[6]。

3、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消费是指既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又满足环境资源保护需求的一种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消费提倡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提高废物的资源转化率绿色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绿色贸易,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将市场定位于绿色市场,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应用生态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市场,树立绿色企业的形象[7]。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用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去思考问题、亲近自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无公害绿色蔬菜果品以其高品质、高价位逐渐博得了人们的青睐;商品华丽的外包装已不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许多高档产品甚至推出了零包装理念和措施;高科技纯天然的产品如天然彩棉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白新等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13~14.

[2]李建龙.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58~359.

[3]尚玉昌.生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7~329.

[4]林育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5~206.

[5]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1(7):6~7.

生态经济原理篇8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虽然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并没有我国西部地区那么恶劣,但是由于地处中原,开发利用较早,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旱、涝、沙、碱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我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0,970平方公里,2010年为61,154平方公里。③另据资料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我省部分地区相继遭受了风雹、洪涝、低温冷冻、山体滑坡、病虫等自然灾害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2.09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16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73亿元。④再加上工业结构偏重,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粗、低、重、耗”产品过多,造成了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大,环境不能承载,经济发展与环境脆弱的矛盾还十分突出。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农村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整体不容乐观。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7月5日颁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目前仍有6,0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污染工业项目特别是重污染工业项目逐渐向农村转移,“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个别地方死灰复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由此造成新的污染日益突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化肥、农药以及新的化学品用量居高不下,直接危及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还比较普遍,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增多,畜禽粪污以及秸秆等处理率低,农村面源污染加剧。此外,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不尽完善、环境监管相对缺失、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目前,我省农村环境呈现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的局面,形势十分严峻。这无疑给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建设带来压力。

二、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完善的法制保障,在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纵观国外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无不把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尚不够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还很薄弱,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有待提高,这些都是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具体而言:

(一)国家层面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1.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存在多个位阶的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既有宪法层次的也有大量基本法和单行法层次的,此外还有大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以及重要的国际条约。首先,宪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其次,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问题做出了重要规定。此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修改了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此同时,国务院也制定了一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国家环境标准多项,地方法规也很丰富。总之,我国目前已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制度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资源许可制度、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环境资源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但是具体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层面的立法还很缺乏,主要表现在缺乏专门的区域开发法对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区域、流域之间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具体规定,造成我国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缺乏立法依据。此外,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亟需完善和立法予以明确,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清洁生产制度仍需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亟需建立等。

2.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不力。首先,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实行的是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主管与协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我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这种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努力,但也容易造成各自为战、权责不清,有利益相互争抢,有责任相互推诿。其次,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环保的短期行为较重。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对矛盾中,地方政府往往重视对短期经济发展、GDp增长和税收增加的追逐而忽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增长,造成很多环境遗留问题。再次,企业违法成本低,环保部门执法不力。在地方政府对短期政绩追逐的过程中,很多污染大户往往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下,违法企业往往肆无忌惮的污染环境,加上环境保护部门执法和处罚力度不大,往往造成企业违法成本很低,甚至个别企业违法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还要由政府买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不力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中原经济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表现为所辖区域内各省市的相关立法文件,其中,河南省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主要有:河南省人大常委会1990年颁布,2006年修订、2007年施行的《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7年的《河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09年第二次修订的《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6年的《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河南省政府颁布的《河南省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办法》(1996年制定,2005年修订)、《河南省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1997年)、《河南省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999年制定,2005年修订)、《河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2年)、《河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2003年)、《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5年),2008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决定》、2009年的《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限批管理办法(试行)》,2010年的《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2011年的《河南省环境违法案件督察办法》等,2012年3月29日通过的《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2012年8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等,此外还有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但是目前我省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比较分散,级别较低。虽然目前已有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如《中原经济区规划》等已经出台,但是关于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还很缺乏。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还处于立法和制度供给不足的境地,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由于没有综合性的农村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也没有基本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标准,实践当中就存在无法具体实施的弊端。河南省现行的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主要是《河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其立法重点也是对农业环境的保护而非系统的农村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面,目前仍然存在执法不力的问题。以河南省为例,虽然我省已经建立了地方性的环境执法制度如河南省环境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河南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调查主办人制度以及河南省环境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等,但是目前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仍然存在执法不严、处罚不力、企业违法成本低等较多问题。目前在其他临近省市均存在类似问题。

(三)公众环境意识较差,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民所占比重较高,普遍环保意识不强,公众参与意识淡漠。这与如火如荼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明显不相符,必须在加强立法和制度供给的同时,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为中原经济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公众参与支持。

三、中原经济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建构

(一)制定区域开发专门法

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但是有关区域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却很薄弱。目前,我国的区域开发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和区域性的政策、规划来实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区域开发法和针对特定地区的开发法案。由于缺乏长效、稳定、统一的法律调控体系,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长期以来的随意性。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又是典型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区域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与生态环境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败。目前中原经济区的开发主要依赖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以及《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尤其是《中原经济区规划》为中原经济区的进一步建设描绘了基本蓝图,确定了目标,也指明了基本方向。但是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区域开发立法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种立法供给缺位无疑会影响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区域开发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尽快出台作为区域开发建设基本法的《区域开发促进法》,通过法律制度来确定相关方针政策的制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为区域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立法依据。同时,还应结合中原经济区的资源赋存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进行中原经济区开发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中原经济区规划》已经制定,建议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基本法的《中原经济区开发促进法》尽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此外,中原经济区开发建设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必须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重要规划相对接,相协调,唯此才能真正有利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二)完善中原经济区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

在区域开发基本法的指引下,还需进一步完善区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应根据中原经济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构筑有关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如在生产和消费层面构建能源、工业生产、农业等主要行业的清洁生产机制、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绿色消费制度以及建立健全相应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等。此外,还应确立政府层面的一系列制度如政府支持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共部门绿色采购制度和资源节约规划制度等。最后,还应在排污权交易制度、资源能源的市场供给制度、费税制度等方面构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应制度设计。《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应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排污权交易中心,将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进行管理,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必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还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如进一步完善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推行绿色信贷制度和绿色证券制度、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等,只有相关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才能保证中原经济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中原经济区农村、农业生态环保立法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省,“三农”问题不仅在我国长期存在,也是中原经济区致力于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立法空白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为解决愈演愈烈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强中原经济区农村、农业生态环保立法。首先,应加强国家层面的立法。当务之急是出台一部统一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立法依据。为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各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立法还很缺乏,必须完善相关立法,为全国和中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针对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包括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和水污染防治立法等方面。其次,还应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和河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出台针对中原经济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中原经济区生态环保执法力度

1.地方政府应转变发展观念,改变以牺牲地方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重视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认真严格实行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环保目标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中去;另一方面,要有计划的试行绿色GDp制度,降低地方官员对GDp的狂热追求。

2.应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可通过提高企业环境违法处罚标准,增强处罚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应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让企业自身承担环境违法后果,不应由政府买单,从而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督促其自觉守法。

3.应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执法责任制。同时应完善跨行政区域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对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区域和企业,坚决实施区域限批、挂牌督办、黑名单等措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的前提是应赋予环保部门相应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同时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使其免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与约束,真正发挥其威力。

(五)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生态经济原理篇9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原则;问题及对策

生态平衡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话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气候的调节和空气的净化,实现大气生态平衡;通过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实现了水域环境和森林环境的生态平衡。可见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的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而我国的环境和能源的危机已经不容小觑,要想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建设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林业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逐渐涌现,但是我国目前的林业工程建设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那么如何进行生态林业建设就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证林业的长久发展、稳定发展和协调发展,在加强建设的同时减少使用。加强建设是说林业工程的发展对生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尽可能的发展林业,比如说种植更多的树木,增加林地的面积,使林地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减少使用时要求适度对森林开发和利用,如今的很多工业发展和生活用品都离不开植被,但是如果只考虑生产的需要而忽略植被的生长,就会出现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状况,给林业的长远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人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1.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一方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要想保证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坚持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协调是生态发展不能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破换环境为代价,两者要很好的协调和配合;一致是指林业资源的可再生和经济发展的可再生,林业资源的可再生要求我们要合理的开发,适当的开发树木,积极的种植树木,从而保证林业资源的再生;经济发展的再生是指提高林业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开发更多的林业产品,提高经济水平。随着经济生态建设的到来,效益协调一致原则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生态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化的建设,在技术上要求与时俱进,传统的生态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建设也需要融入更多的经济理念,林业工程也应该融入更多的生态理念,要达到两者的共同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完善生态理念,包括食物链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在进行林业建设时需要把这些生物理念更好的应用其中。为了保证生态工程的效果,我们必须坚持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2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林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在自我发展和探索的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国外的丰富经验,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融入更多的时代思想,从而对生态林业工程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促进林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经济建设。

2.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生态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林业工程的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在规划的方案上要具有前瞻性和协调性,然而我国目前的林业工程鼠目寸光,贪图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影响,只符合当前的流行趋势,随之时间的推移,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都没有了;有些商家为了贪图利益而忽视了环境,对于经济林的规划明显多于生态林,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紧张;政府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导致有些商品供不应求,有些商品供过于求,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了阻碍。

2.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我国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管理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的质量问题。技术的不成熟是指,在种植树木时不能明确的分辨优质树苗和劣质树苗,栽培的时候没有使用正确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对其进行灌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树苗的生长;管理不完善是指,种植时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栽培的植被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很大的浪费。2.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林业工程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需要足够的资金保证,但是我国目前在林业上的资金投入不够,生态林业工程一旦缺乏资金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减少生态林的建设;不能达到治理水土流失、防尘固沙的目的。

3完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途径

3.1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在森林工程生态系统的建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的供应,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提供资金的必备条件,只有相应的经济建设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技术和人才投入到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反过来,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又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系统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建设路线。

3.2建设生态林业工程的长远建设目标。基于森林中树木、动物和生态环境的生长特点,在短期的建设中,不会有显著的成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建设长远的发展计划,在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未来的几十年里一步步实现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在长远目标的建设中,要对具体的森林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及时的关注当今的政策实施与科技发展,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有段,与时俱进的走长远建设路线。

3.3加强生态林业工程中的人才培养。在现代化的建设要求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技术人才的应用已经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林业建设单位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科学人才的培养,通过相关技术培训、生物森林知识的普及,以及管理培训的实施,培养出具全方面和多层次的管理人才,能够针对森林环境和人才队伍统筹规划,建立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森林生态环境。

3.4增加成本的投入。生态森林工程建设涉及到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如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和水文学等,通过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而在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设计到的工程实施和技术人才也就十分的复杂和广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够实现。政府和国家应当加大森林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森林工程的生态建设,也是间接的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存。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态保护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要不断的完善林业工程建设,融入更多的生态理念。为了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必须加强现代化的管理建设,创新实施路线。

参考文献

[1]巩常林.试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5(15):120.

[2]温树荣,严福祥.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问题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33.

生态经济原理篇10

关键词绿色企业绿色技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物。绿色企业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创建绿色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本质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循环经济是一种“三赢”经济增长模式。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Reducing)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Reusing)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循环(Recycling)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把终端物质运回到生产厂再带入新的产品之中。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放弃的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也常见,即将废弃物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2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特征

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时候,绿色成为人们的向往。于是人们更愿意将“绿色”同“环境保护”连在一起,如“绿色经济”、“绿色企业”、“绿色食品”、“绿色工业”等,全世界正在掀起一场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21世纪的企业也将是绿色企业。

作为绿色企业,它应该是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的每个方面的绿色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生产绿色产品。它是指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较少,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

(2)建立绿色价格体系。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方面的环保投入增加了产品的绿色成本。因此产品价格应适当上浮,这不能认为是产品涨价,而是合理的价格上浮。它反映了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保证了绿色生产的资金供给,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在绿色价格的制定上,可采用心理定价法。因为人们对绿色价格有一种求新和求异的心理,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更高的价值,他们对稍高的绿色价格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如,美国绿色食品的价格比一般的食品价格高出70%~200%,在日本绿色食品价格也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20%。

(3)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选择无污染的运输工具,减少运输过程的浪费;选择有环保意识、有良好的用户形象的中间商进行合作,与之共同推出绿色产品。

(4)建立绿色促销。即采用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营销推广等手段进行促销。其中,绿色公关活动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内部公关,加强企业绿色文化的培育、宣传;二是外部公关,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的绿色成就,使企业的绿色形象得到人们认可;三是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企业必须随时了解社会对绿色的要求,社会也必须了解企业的绿色发展状况。

生态系统原理主要包括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等高效、和谐两个方面的优化原理。高效原理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种复杂的食物链(网)结构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工艺流程,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得到高效利用,并在内部消化废料;和谐原理主要是指通过生态协调使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间的关系和谐与融洽,使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机会最大而承担的各种风险最小。生态系统高效、和谐原理体现了自然界精巧的运营机制,为人类正确、合理地利用企业内外生态环境资源和组织企业经济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榜样。从理论上讲,应依据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经济活动生态化,以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绿色企业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过程的特点引申到企业中来,从生态与经济综合的角度出发,考察工业产品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过程,以其协调企业生态与企业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着眼点和目标不是消除污染造成的后果,而是运用绿色技术从根本上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可见,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绿色企业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率或生态效率。

绿色企业在经济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特点,即其绿色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绿色产品设计、资金来源、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设备和工艺流程改造、绿色产品销售等方面都要对外开放。但绿色企业在其生态运行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内部封闭性,采取少废和无废料绿色技术,减少各个生产环节上物质和能量的跑、冒、滴、漏,使废物最小化并回收利用,尽可能实现闭路循环。

3创建绿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主要有以下实现途径:

(1)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创建绿色企业。我国很多企业最初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废料产出环节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到后来通过对一系列现有工业技术的生态化技术改造,才使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即大量的绿色企业是在技术改造中建成的。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利用绿色技术加快改造我国绿色企业现有的工业技术系统,这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改造主要包括:在改造落后的工艺流程中建成生态工艺;改造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性设备,降低废料产出率;改造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系统,使其实现微机控制而使全流程变成无废料工艺;采用使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等使企业变成绿色企业。

(2)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建成绿色企业。加快以生态原理为主要基础的绿色技术、特别是生态型高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绿色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关键措施和核心问题。这要求企业真正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国家政策)和微观(企业机制)两个层次出发,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针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外部经济性、社会化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立起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中介和服务中心,降低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绿色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加快推广节水、节能、无废、少废和“三废”综合治理等实用绿色技术。上述都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