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0:11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1

中国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注重二、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又是所有发展大国、发展中国家必须的产业之一,不能丢弃,只能在发展中更注重效益化,以及顺应发展中经济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倡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利用。所以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部分,而生态农业就具有以下的特点。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传统农业模式的基础上,生态农业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方法把生态农业往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方向发展。而在发展的同时又要注重个产业之间的联系,要调整产业的结构,不能单一的因为发展生态农业而与二、三产业之间脱离联系。虽然在发展中国家作为首要的经济发展的是轻工业,但是,现在的国家呈现这样一个状态,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吃的东西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相应的吃的问题也就出现了,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各业之间互相支持,这样的模式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生产能力。

1.2多样性

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气候、自然条件、地域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生态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笔者生活的地方属于是在南方地区,而南方某地就是在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猪-沼-果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因为不同地区主要的牲畜不同,所以在实行生态农业的方面的方法也就会有相应的不同,而这些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不给自然资源带去相应的危害,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而这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各种生态模式,这样扬长避短的方式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使各产业都适应社会需要以及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高效性

生态农业的开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利用,以及资源的再循环都是较为有效的。再资源既没有浪费的情况下,又通过对生态结构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实行废弃物、粪便的利用,降级农业的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既减少了化肥、生长素、化学药品对农业生态的危害,又可以促进农民从事农业工作的积极性。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因为是建立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上,以牲畜的粪便作为果树的养料,果树枝叶又作为沼中的材料,这样循环利用资源,资源不会被浪费,而且又在有效的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是发展生态农业也是建立环境保护,这在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农业的发展朝着更有利的方向进行。

2、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生态农业在实质上就是通过协调有益的生态关系,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这一活动的农业,而这一切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农业本身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以及保护好农业生态关系。虽然现在的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还是存在着问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生态农业这一块的推广与普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与生态农业之间的联系。

2.1发展中人们需求的增加

农村企业与生态农业之间有着相互依赖与促进的关系,因为在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以后可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对价值。中国是农业大国,为了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这就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中再结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去发展生态农业,这样可以将加快农业的进程。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以及农业的发展效率,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危害,比如在农业中,为了某项经济效益就会加大农业的生产,而生产的产量又不是特别理想,所以,农业的种植中就会利用化肥、化学药品、催熟剂、生长素的滥用现象。某地因为在菜中大量的使用生长素,促使菜的个头超出以往的高度。而且,因为生长素的使用没有得到抑制,就使下一次的作物也呈现出相应的疯长状态,就因为利益的驱使使得人们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产量,而这样的方式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这样做也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或者导致以后农业不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可以让资源之间相互循环利用,这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了营养化、多样化并且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满足了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必须需求。

2.2农业发展必要的趋势

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不仅要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要以保护环境、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的收入增加,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是很显著,尽管现在很多政策都在围绕农民在实施,但是国家政府的救济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现状,需要的就是在农业的实施上必要的实行生态农业,农民培训农业的技术知识,加大农民的就业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这样实施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也是顺应了中国国情的发展,也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的体现。这一项必不可少。

3、结束语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2

一、生态经济的局限性与多重理论视角思路的优越性

生态经济与其它经济发展理论一样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而各种经济理论的互补则是解决生态经济理论自身局限性的关键。所以,在阐释多重理论视角下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及其相关问题的之前下,有必要对生态经济理念自身的局限性和多重理论视角分析经济问题的优越性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生态经济的局限性

生态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理论,它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但这并不等于农业生态经济理论没有自身的弱点和缺憾。农业生态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说明。

1、首先,理论层面的局限性表现经济模式构建的复杂性。

在理论的层面上,所谓的农业生态经济是指: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它的外延主要包括生态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这个界定涉及到三个重要的问题,即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以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经济生态化也好,生态经济化也罢,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对于经济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发展而言,它更需要长期的经济构建才可能实现。这也就是说,在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它不仅需要有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地思考,而且还需要有对其子系统,即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个子系统构建的分析。生态经济模式构建的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理论运用的困难性。

2、其次,实践层面的局限性。

农业生态经济在实践层面上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周期长、显效慢、认识不足。传统经济对资源的肆意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重构面临诸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生态系统的修复而言,它更不是一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课题。传统经济发展对于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又势必导致生态经济显效慢的特点。这里所谓的显效,既包括经济收益,又包括生态系统的重构和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周期长、显效慢的根本原因则是认识不足所致。如果,在传统的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实践者认识到了生态经济的优势,如果在目前的经济建设中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生态经济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当今的生态经济也就不会面临如此灾难性的农业资源破坏现实和推行过程中的众多阻力了。

(二)多重视角的优越性

多重视角探讨生态经济发展思路的优越性表现为:首先,在理论的层面上,各种经济理论可以实现彼此的互补。例如,生态经济理论关注经济的生态化、生态的经济化以及两者的和谐发展;而旅游经济的理论则关注的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收益。如果把两者科学地结合,既可以利用旅游经济的收益来促进本地生态系统的重构,又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重构拓展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例如,建平县的天秀山森林公园就是最好的例证。天秀山森林公园于07年始建,到如今森林覆盖率在其占地面积的一点万亩中已达百分八十一点多。天秀山公园的建设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区、农耕文化区、生态保护区三个重点的区域。这样的公园建设规划,为开展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化旅游的收入又为天秀山生态系统的重构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支持。其次,在客观的经济建设中,多重经济建设实践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经济资源。虽然同处于一个县的区域内,各地拥有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也是不一样的。多重理论的视角下可以为充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并拓展经济建设思路。建平县的矿业生产对耕地这一农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县农经局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建设以修复传统工业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于是县农经局在15年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面积11.25万亩,总增产622万公斤,总增纯效益915万元,而这就是两种经济理论整合的客观结果。再次,多重视角可以拓展思路,扩大经济收益。仔细分析上边提到的两个事例,读者还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即多重视角可以拓展思路,扩大经济收益。天秀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如此,矿区生态系统的重构也是如此。

二、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路探析

下边结合自己对于参与农业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反思,参考其它研究者对于经济问题的论述,从以几个方面的理论视角对如何拓展辽宁省建平县农业生态经济的思路问题研究例证式分析:

(一)低碳理论视角下的生态系统重构

低炭经济理念与农业生态经济的整合,既可以拓展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理论的互补实现对经济实践的开拓。低碳理念与农业生态经济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即生态系统的重构。前者低碳理论认为,生态系统的重构主要是依赖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来降低碳的排放,从而实现低碳的目的;而农业生态经济理论解决生态系统重构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在这两类看似不同的生态重构方法体系中,如果能够把低碳理论强调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能源应用于生态经济的实践并关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那么就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层次的提升。

对于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原因,有研究者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过如下的总结和归纳:我国农村地区,长久以来就一直实行粗放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延续,不但浪费了农村地区的资源,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得水体流失、土地沙漠化现象加剧,耕地资源日益减少二此外,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其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更显突出。由于农民科学知识的匮乏,在粮食生产的过程中,他们往往通过使用过量的化肥来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在蔬菜生产中,往往使用巨毒农药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通过使用农作物的秫杆等作为燃料,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于是,建平县农经局通过低碳理论与农业生态经济理论的整合实施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项目,实施面积为100万亩,项目区平均亩产755.8公斤,亩均增产106.9公斤。然而,由于施肥适度,用药合理,每亩节本增效113.8元,使全县总增产粮食1.069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14亿元,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也被降到了最低的限度。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庭院经济推广

庭院经济是农民接受和实践生态经济的基础,而循环经济理论强调的核心又是对生态规律的尊重与利用。因此,两者不仅具备整合的理论基础,而且又有实践验证的必要。循环经济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不同的物质实现了在系统内部的重复使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而对于庭院经济而言,生态养殖又是其核心的经济形式。在生态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动物的粪便处理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养殖的成本,而且还会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何能够运用新技术,对其进行燃气化的提取,进行有机肥转化,既可以减少养殖户日常生活因燃烧而产生的碳排放,又可以通过有机肥的使用促进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既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说,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庭院经济发展是推广农业生态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新常态理念下的经济形式的抉择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状态,社会转型是其重要表现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风险,其中生态风险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风险的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6.51.214

开展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应用旅游业促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只有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才能促使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获得持久的经济发展力[1]。

1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基础的不断提升,各项城市设施的配置也逐步地于完善。开展城市旅游业促使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的同时,城市文化也可以被广泛地传播。但如果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被忽视,则城市的环境遭受破坏的同时,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关注。生态保护研究专家,也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2]。生态保护研究学者认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内容,就是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稳定的统一。因此,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2.1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1)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念。“协调”和“发展”的概念和含义是不相同的。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的主要内容是指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能够保持一种较为良好的关系,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下,相互调节得当,保障相互的共存性,达到互不干扰甚至是良性循环的状态,是一个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本要素[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的主要内容则是指系统不断地扩张,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由部分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概念相对立的是“负发展”又可以称为零发展过程。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则是“零发展”。“零发展”意味着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环境维持现状,既没有互相阻碍,也没有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因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旅游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和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相促进发展的两个概念集合的交集。指的是城市在开展旅游业发展经济时,能够将经济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理念相互协调一致,有效地保障城市发展的经济类型为环境友好经济。由上述分析也可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经济发展理论。因此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过程中两个因素“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协调是“环境保护”概念对于“旅游经济”概念的条件约束,发展则是“环境保护”概念对于“旅游经济”概念的条件促进。

(2)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根据上述对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可知。“协调”和“发展”都指的是同一系统内的两种元素,可以互相影响并且彼此关联的现象。而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的主要内容技术描述“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互相影响以及彼此关联的程度[4]。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度的概念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究以及掌控“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的关系区间,做到“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动态平衡的保持。通过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可以有效地将“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内,促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两种元素的共同特性。在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较为良好的关系,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下,相互调节得当,保障相互的共存性的同时,也能够保障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两种元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探究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可以作为判定该城市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发展程度的判定标准。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越高,则表明该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越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便越强。

2.2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定方式研究

根据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可知判定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是判定该城市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5]。因此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也应当从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角度出发。建立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模型以及模型计算方式则是判定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的有效的、科学的方式之一。

通过建立综合旅游经济效益评价函数来判定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促使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更加协调、友好、稳定的状态。

3结论

探究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首先应当明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开展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念和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以及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定方式研究。通过探究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促使城市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引导城市旅游业获得更加生态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程晓丽,张乐勤,程海峰.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5):102-106.

[2]石惠春,刘鹿,汪宝龙,等.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08-114,120.

[3]王东红,.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56.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5

内容摘要: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重建;科学发展观

西部地区既是国土广袤、资源富集的地区,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地、流域生态屏障区,又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如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环境重建,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两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

西部开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开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开发。五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但在实施可持续道路上,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两大难题。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惟有如此,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大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五年间,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各省经济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尽管如此,东西部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从gdp增长率差距看,1998-2002年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却增长41%。从外贸和吸引外资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尽管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连续4年保持平稳增长,但与1999年相比,2003年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和实际吸收外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5个和1.4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惟有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为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促使其朝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2.属于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建责任重

西部地区大多处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既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敏感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也是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在西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内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看,已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而恶化;生态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

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大大降低了环境容量,缩小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西北季风的发源地或上风口,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跨区域性影响。因此,加强西部地区生态重建,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必须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努力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无论是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是要以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才能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关系,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的双重重任,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部地区来说,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二者的协调、有序和共同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就必须树立“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的思想。“在发展中重建”要求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和支撑,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生态环境重建;“在重建中发展”要求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切入点,通过生态环境重建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深刻的把握了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西部地区真正意义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根基,也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西部地区发展与重建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实践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以西部地区协作为关键点、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其一,科学发展是根本

科学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根本。科学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可持续发展本质出发,转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从片面强调数量和规模转到强调质量和效益上来,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二是从依赖资源、资金、人力的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学习型社会;三是由资源高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和高效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增长方式转变体现着新形式下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的重新选择,增长方式的在转变将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上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其二,科技进步是核心

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核心内容。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方面,依靠科技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如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植被恢复的免灌技术,植被恢复中的虫害、鼠害防治等,以提高生态建设的效果。因此,西部地区要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具体而言: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从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多层次的科研网络,为大量科技成果的脱颖而出,从组织上、制度上提供保证。同时要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重视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其三,西部地区的协作是关键

西部各省区的协作,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是西部地区向现代化建设目标推进过程中的两大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各方面都看重和敏感的问题。在战略开发和产业发展中,必须先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要处理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历史上的客观原因、地方观念的差异以及行政区划分的割裂,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的协作上还有诸多矛盾。在实践中,因为利益分割、市场竞争而引发对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破坏的例子并不鲜见,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为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西部各省区要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加强分工与协作,摆脱狭小的局部利己意识,特别是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毗邻地区,在资源的共同开发、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上要从大局出发,搞好协调、谋求共同发展,以促进西部整体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6

一、经济转型与生态风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表现在经济领域中就是经济转型,即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经济转型包括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两层含义。制度变迁一般是政治体制变革、社会制度改变导致的结果,而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经济运作方式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转变。

经济转型是当今世界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人类社会源于自然,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离不开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经济体制顺利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实现,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恶化。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社会经济发展中体制转变比较顺利、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科学时,就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相反,如果经济转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巨大的生态风险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1978年,并于1992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明确地提出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外,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严重的生态风险。

(一)何谓生态风险

风险(risk)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状态和灾难性危险。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danger)和“灾难”(disaster),而是一种危险和灾难的可能性。风险可以区分为“外部风险”(externalrisk)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manufacturedrisk)两种类型。“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为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同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指的是由我们不断发展的知识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是指我们在没有多少历史经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在全球化时代,人们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制造出来的风险”或称“人造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风险,“生态风险(ecologicalRisk)就是生态系统及其成分所承受的风险。它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成分可能产生的不利作用,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由于它的潜伏期长,出现过程缓慢,不像金融风险那样明显突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然而,生态风险一旦从潜能转变为现实压力,却极难防范和缓解。”一般来说,生态风险不是自然风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生态风险属于吉登斯所说的“人造风险”,“人类某些技术官僚的‘愚昧、狂妄、盲目的乐观’以及民众的从众心理和迷信是生态风险的源头。”

(二)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的表现

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的,全球化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身的艰巨性必然使这种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其中,伴随经济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生态不安全性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中国既面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要正确面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向中新产生的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表现在生态领域中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不但面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风险,同时还要面对新的、更大的风险。

生态风险的产生是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越高,风险后果就越严重。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运转不良,引起系统性风险。当前,由于森林资源和湿地面积的减少,会增加灾害性气候的风险,同时也会给生存繁衍于其中的动植物增加生存的风险;水污染和水体系统遭到破坏,会增加依赖水体生存发展的其它生物减少和灭绝的风险;草原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会增加土地半荒漠、荒漠化和载畜量减少的风险;沙地植被减少、系统遭破坏,会增加沙漠化面积扩大和沙尘暴侵袭风险;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遭破坏,会增加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的风险;有毒有害固体、气体物质排放会增加人与其它生物的安全风险;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加剧土地沙漠化、土地贫瘠、泥沙淤积库坝、河流、湖泊导致洪灾的风险。总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发展就会失衡,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正常的生态结构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不畅,引发系统性生态风险。

第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产生功能性风险。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很严重,近年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经济损失惨重;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旱灾不断发生。这一切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形成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给社会的稳定产生潜在的风险。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这种状况不但影响国家的稳定,也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生态风险的成因分析

1.现代性与生态风险。现代性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过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发展完善,到20世纪中后期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和模式。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风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重视导致生态风险的产生。现代性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理性自身的冲突和分裂,理性被分裂为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由于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科学技术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风险,使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成为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而这个“危险的世界”正是在人类不断地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分张扬致使生态风险出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对现代性的追求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张扬过程。主体性的张扬使人类摆脱了神的束缚,凸显了人在整个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但过度地张扬人的主体性有时会走向其反面,人类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土壤不断沙化、环境严重污染、气候逐渐恶化、生态正在失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潜在的风险。

2.市场经济与生态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不完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等优势,但由于其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使不同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为了自身利益,一方面,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地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但危及到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态风险。

三、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生态风险治理

当前,生态风险事件的频发已使风险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它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而且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必须要加强对生态风险的治理。

(一)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从蒙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析和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建构新的启蒙——生态启蒙。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后果严重的世界风险社会,生态风险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其次,要看到科学技术的双面性,特别是要看到滥用科学技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再次,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生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定一系列风险预警指数,并根据对这些指数的计算,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对生态风险有充分的准备,有效地防范风险。其次,建立生态风险分析系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态风险分析系统得来的相关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再次,建立生态风险控制系统。由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家庭及个人的生态风险管理责任,对生态风险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最后,建立生态风险补偿系统。要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市场-商业保障机制、社会-家庭、社区、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系统的、动态调整和迅速反馈的生态风险补偿机制,有效地处理生态风险,及时补偿风险损失,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价值”,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物与人一样,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在整个生态系中的重要价值,人类与自然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生态关联性。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种平等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善待自然,珍爱生态。同时,还要认识到,随着生态风险的不断扩张,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会影响下代人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0引言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1-0022-005

目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给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巨大障碍。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主流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关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分强调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却无法处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是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忽略生态维度造成的。本文将借助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态缺憾,并展望其研究纲领的生态走向。

一、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解析

“科学方法本身就是经济学的朝圣地”。[1]64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从事经济学研究时,就已经借助于牛顿自然哲学的启发。经济学的发展也一直受益于这种智慧讨论的优势传统。例如,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和科学理论相关联,在经济学形式化的同时推动数理经济学快速发展,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严格遵循实证原则将会使得经济学可检验性要求日益提高,从而推动计量经济学快速发展。经济学术史专家布劳格明确指出,20世纪经济学方法论的全部经历是证伪主义,正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把经济学方法论研究领进繁荣昌盛阶段,与此同时针对经济学理论和论证方式重点突显出方法论支持意义。

拉卡托斯认可波普尔重建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还将其与库恩范式理论中涉及的常态科学相结合,使得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逐渐发展成精致证伪主义,也就是研究纲领方法论。在拉卡托斯看来,“评价单位不是孤立的理论……它包括一系列发展着的理论”[2]250。科学研究纲领有一个“像牛顿研究纲领中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的坚韧的硬核”[2]250,由“辅助假说围绕该核形成了一个保护带……也就是辅助假说保护带需要经过不断检验与调整,或许是将其替换掉从而保护系统内核”[2]67。实质上我们可明显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方面知识易受到大众认可,其中涉及科学研究框架理论。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充分利用证伪原则将理论框架进行修正,将经验数据证伪成功替换并加以证实。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调整辅助假设以便能够灵活应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运用拉卡托斯深入分析概念构想、问题体系、理论框架等,有助于分析经济学理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朝向经济学方向发展,是否在逐步前进。

根据Demarchi分类,由1972年开始直至1989年为止,研究者在25种经济学领域中灵活运用经济学英文文献中所涉及的科学研究纲领,在这之中新古典研究纲领、凯恩斯革命、一般均衡理论是其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布劳格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主要由理性的经济计算、稳定的偏好、独立的决策、完全的知识、完全的确定性、完全的要素流动等构成。他认为无论是从凯恩斯研究纲领来看还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硬核而言,其中都涉及一般均衡、完全竞争、比较静态分析等方面内容,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即凯恩斯不认可萨伊定律中“否定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结论,他表示供给是需求自身所创造出来的,而总有效需求则主要取决于就业量以及供求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政府干预思想,这一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需求管理以及需求分析。站在研究层面而言,凯恩斯并非强调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古典经济学单个理性经济人,而是采用了总量分析法,首次将研究视角置于国家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经济学理论。就凯恩斯研究纲领的保护带而言,主要涉及乘数效应、消费函数、货币的投机需求、自主开支概念等方面内容,与此同时还将人们研究方向转移到消费函数、有效需求、国民收入总量等方面。格拉斯和约翰逊认为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形而上学包括利己主义、合理性、私有和市场经济。[3]近年来类似于美国新自由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方面理论日渐发展起来,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日渐扩大,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经济学体系,在这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稀缺资源、生产技术、消费者偏好、社会制度等,妥善处理诸多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对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有效性加以保护。总体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主要包括理性经济人、资源稀缺和经济增长,效用最大化、均衡论、自由竞争、完全信息、比较优势、市场出清、边际收益递减等辅假说全部都是保护带。

除此之外,拉卡托斯还提供诸多工具便于比较研究纲领。例如,拉齐斯以及莱廷加多将新古典厂商理论纲领和行为的、进化的厂商理论纲领进行对比,与此同时还将诸多类型理论发展情况与经验进步等进行对比。布劳格在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纲领评价标准的同时,还解剖了1900—1965年间经济学的12个基本创新理论,以此为基础对经济学进步情况进行评析。[4]

二、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

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中可以看出,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抛弃了古典经济学范式中的生态取向[5],致使经济学通过否定自然界以实现经济增长,成为有关财富的学问。

1.理性经济人假设忽视了人的生态需求

理性经济人或弗里德曼所谓的“收益最大化假说”将利益、金钱视作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将金钱需求视作个人全部需求。这背离了古典经济学“经济人+道德人”的理论传统,是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致命缺陷。虽然赫伯特·西蒙、制度学派极度怀疑理性经济人学说,但是依然对此进行限制与完善,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尚未完全抛弃经济人假定。这一假设导致主流经济学尤其重视资源优化配置,想要以最小成本谋得最大利益,从而实现经济与物质增长的最终目的,因此侧重于关注经济效益,严重忽略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技术代价,对自然资本关注不够,为谋取个人私利往往会向自然界无止境索取,最终导致资源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到生态平衡,甚至还会导致“生态赤字”。现在看来,尽管经济高效率已然实现,但是却要付出沉重代价,即破坏自然环境、消耗生态资源等。就未来发展形势而言必然会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下滑。所以我们在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慎重考虑经济人生态效益需求、经济效益需求等,换言之,也就是从经济效益唯一论逐渐转变成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论。

2.环境假定并未将生态系统纳入经济分析的范畴

从过往实际情况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外生变量,并未将其直接划归到经济分析范围。西方主流经济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系统,注重对经济系统本身内在规律的研究,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联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为经济系统所提供能力是无止境的,往往可以满足经济活动所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楚认识到环境吸纳废物的能力同样也是无止境的,无论是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废料还是日常生活垃圾都能将其直接倒入环境。这一背景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就简化为不考虑生态系统,主要研究如何使经济系统在既定成本固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最大化目标,或者是怎样才能够在产量水平既定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投入。例如,哈罗德-多马模式,以索罗、斯旺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都是基于环境资源具有无限供给这一前提条件,分析经济增长原因的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而“帕累托最优”分配的资源,仅限于不变更他人经济情况却严重忽略资源环境。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帕累托改进”时,尽管部分资源利用过度且环境已然遭受严重破坏,也有可能达到“最优”。

3.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一切要素都可以替代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关实践应用过分低估全球生态恶化等方面问题。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而言,在假定“资源稀缺”的基础上优化配置经济资源,但传统经济学则不同,所谓“资源稀缺”也仅仅是指“特定资源的稀缺”,经济增长的不同特定资源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自然资源的稀缺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或其他资源替代。在经济学的分析中,通常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学侧重于关注要素稀缺程度,一旦某要素逐渐减少,那么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从而要求经营者重视稀缺资源并对此进行合理利用。但若价格临近最高值,那么经营者自然就会找寻其他事物替换。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不可替代物,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寻到与之相类似的再生资源,即便是能够找寻到也要耗费大量时间。其实自然界中的确是存在可再生资源,但是我们如果只知道过度使用却没有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即便是可再生资源也会逐渐转变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难以客观估价与计量环境资源,导致部分环境效益低估,甚至还会使得无形环境效益的经济分析中体现得更少。

4.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增长

西方主流经济学重点强调“以物为本”的传统财富观,并表示财富其实也就是物质收入,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核心部分则是物质收入增长,人力资源也仅仅只是收入增加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将最终目的设定为物质收入无限增加。经济学提倡理性的计算,与此相对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是经济高速增长,还是国民生产高速增长,其实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虽然凯恩斯将注意力从单个理性经济人身上移开,首次站在国家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建设科学合理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但其研究纲领的保护带——乘数效应、消费函数、货币的投机需求、自主开支概念,将人们的研究方向逐渐转移到消费函数、有效需求、国民收入总量等方面。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把GDp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核心。它被萨缪尔森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以能够计算出的货币价值为统计对象,虽然早期在实现经济增长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资源环境成本没有纳入GDp核算的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的一部分也以虚假增长的形式计算在GDp中。于是,这种财富增长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危及社会为代价。

上述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存在不足之处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导致市场经济、工业经济面临不持续增长危机。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危机存在才将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中存在的不足显露出来,对此我们需要进行不断反思。

三、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走向

针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经济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学亟须新的研究纲领的牵引,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与整合,通过科学哲学发展理念的贯穿和提升,形成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学理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首次提出将经济学和生态学进行有效综合的思想观念,从而出现生态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将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进行对比,我们可明显发现两者逻辑思想相同,不同的则是理论假设、政策主张、结论等。

1.生态经济学的“硬核”

为妥善处理新古典经济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将生态经济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通过对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深入分析,可明显发现生态系统和自然子系统之间在互相影响的同时还会互相依赖。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强调把自然资源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置于经济人需要的中心,使之与经济利益需求具有同等地位,其关键在于有效弥补经济人假设难以补足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易于人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包括“能够同时满足人与环境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资料稀缺”、“促进社会公平、民主和正义,消除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等,这是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分界的主要标准。

2.生态经济学的“保护带”

(1)我们时常会将经济系统视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就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来看,重点强调经济系统属于生态系统一部分,两者不仅相互影响,还会相互依赖。无论是经济系统生产,还是再生产,所需能源与物质都是自然生态环境给予的,换言之,我们需要将生态系统视作经济系统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不管是在污染物质排放还是在物质能源输入都必须仰仗生态系统。众所周知,经济系统难以超越母系统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换言之,经济增长物质规模存在一定局限,经济发展不能突破生态阈限,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一旦生态阈限超越过后,经济发展自然也就会变得难以持续。此外,经济增长物质扩张涉及生态成本,我们可明显发现边际收益要远远超出生态边际成本增长。如果经济系统过度扩张,那么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结构、自我更新能力等遭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还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系统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要素是有限的。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认为,虽然目前自然资源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不稀缺或不重要。在资源加速攫取的时代,短期供给的扩大才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价格很低。生态经济学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作为其保护带,认为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应该将自然资源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由此,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供人类使用的物品,从而产生一些不会轻易消失的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无用的东西,都能够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系统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不可避免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能量流才能维持,而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是地球总物质中极小的一部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需求无法无限扩张。因此,新的经济学范式认为合理的经济应该是节约型经济,合理的经济发展应该是节约型发展。

(3)蕴含生态财富的财富观。生态经济学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环境视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生态经济学财富理论则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自然生态系统,逐渐发展成为蕴含生态财富的财富观念。生态经济学清楚认识到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有机整体,从财富维度来看,主要涉及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而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财富则主要涉及经济系统全部生产与消费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新的经济学范式重点强调投入和产出问题,减少自然生态破坏所付出代价,在短时间内将生态资源浪费降至最低,将环境破坏程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减少自然资本消耗。1989年,戴利和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Siew),这个指标主要考虑四个问题:生产的抵御性支付、自然资本的损耗、政府资本的考虑和社会公平。[6]2005年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世界银行重点强调我们需要针对国内生产总值、产出资本、自然资源、人的技术、能力等对国家财富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经济学的“正面启发法”

生态经济学的“正面启发法”原则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自然和社会内在规律、本质联系,将重心放在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力求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幸福生活放在发展的第一位;赋予经济增长、货币、财富和生活质量新的内涵等。而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财富的积累、残酷竞争、不公平的贸易准则、效用最大化等是生态经济学坚决反对的内容,同样也是生态经济学“正面启发法”原则不予认可的,但就某层面而言,这些却恰恰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保护带”积极追求的目标或者造成的后果。

四、结论与启示

主流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可总结如表1。目前,生态经济学尚处于“童年时代”,它的研究纲领尚处于百家争鸣阶段。从表1可以看出,生态经济学研究纲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生态经济学继承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精华。所不同的是,生态经济学直面主流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生态缺憾,从生态系统对于经济系统的包含性关系入手,从理论假设、结论和政策主张等方面,系统地思考如何提高人类社会的福利。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因为中国人数较多且人均资源量相对较少,和其他国家相较需要承担更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与此同时,我们可明显发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经济学的出现为中国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发展模式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要想生态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需要经济学家们对其研究纲领进行不断地完善,使生态经济学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一定是生态经济学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与此同时,生态经济学发展又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秦朵.科学哲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J].经济研究,1988,23(7):79-84.

[2][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石士钧,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9

生态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国家和地区的进步和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和周围的环境处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在生态经济领域中看,人们的可持续经济行为能够被当成是,实现所处区域的环境价值,并将其同社会经济和价值进行整合的方式,对于现代建筑行业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作用。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是追求保护环境,更多的是从根本上将环境的价值以及经济衡量标准结合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看,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和成功都是实现自然资本生态主义的过程,比如现代建筑中所采用的自然排水系统,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人工设计和创造有效降低建筑成本,还能够实现自然环境的价值。在建筑中采用的多元化节能措施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自然的资本更好地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价值。

二、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分析建筑经济的特征

1.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更加重视优化和智能。

智能化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建筑经济更多的表现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实现优化功能以及控制成本。这个时候,现代化的建筑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智能化的系统。

2.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更加的重视环保以及生态。

在设计现代建筑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环境生态保护,对于可再生材料以及自然应该要最大程度的去利用,对美化自然环境以及绿化人居环境比较的重视。不管是建筑的外墙或者内墙,都应该要尽量的使用木材,在选择墙体的保温材料时,也应该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可再生的木材,在室内和客厅内,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木地板,有的甚至是使用的旧建筑当中拆除的旧木地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让水泥的使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除此之外,在很多建筑物的外墙上,基本上都不使用油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

3.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更加的重视自然和节能。

在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应该要对能源的有效使用更加重视。而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目的,首先就应该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于能源的使用量应该要尽量的节约。比如在节约水资源方面,要对整体的预制卫生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而卫生间内部的设施应该要选用那些节水型的产品。在条件允许或者是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回收雨水等,然后在将回收的水经过处理之后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可持续发展使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能够实现良性互动

在生态经济与建筑经济理念互动性机制的一大重要体现就是绿色生态住宅区。绿色生态住宅区关注并研究了生物方面的关系,比如各条食物链上面实现的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等,还有非生物方面的比如土壤、水体以及空气流动等方面的状态。这些多元化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对生态环境起着重大的影响。在可持续建筑的设计中,所参考和收集的信息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无论是住宅区的环境治理保护还是到具体户型的设计规划,无论是政府的各个部门还是一套房的业务,都是在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制定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1.构建起生态经济和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

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其实就是看现代建筑和生态经济之间的最终结合程度。所以就需要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和合理的体系,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现代建筑的现状进行反映,同时还能够对现代建筑的生态发展规划意图进行相关的指导。另外,在对现代建筑物规划进行制定的时候,目标应该要确定可定量化以及明确,比如交通网络以及综合土地的使用,对于汽车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量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限制,对于多样化的本土能源供应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建设应该要尽量的去落实。

2.对于可持续性建筑的要求和内涵应该要比较明确。

为了让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能够有效的实现良性互动,那么就需要把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放在目标相同的系统当中,而对可持续性建筑的要求和内涵进行明确就是其中比较直接的行动。

3.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筑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整合,给现代建筑行业的设计带来了深远的改革意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工程项目的最初阶段保证可持续性的规划,制定出最高效的计划和角色,可持续性建筑研究并不是对于建筑风格或者造型的追求,而是将建筑当成是能够实现多种价值的有机系统。生态建筑经济并不代表需要更高的经济成本投入,也不是比一般的建筑更为复杂和繁琐,自是对于建筑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性设计来实现建筑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最佳关系,目的在于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生态经济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互动,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目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

1)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

2)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

3)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入”与“出”一目了然;

4)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四、结语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生态经济;必要性;问题;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04-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就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生态经济是指以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学原理,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既不会为了经济快速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经济,而是努力使二者相协调,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量之内,使经济建设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

一、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依赖自然而生存,人类的实践能力改造着自然,一方面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自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但由于过度的狩猎和采集,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物种消失,食物来源短缺,使人们不得不迁往另一个地方,这是人们遇到的最早的生态问题,但在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对此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加上对大片农田的需求,人类破坏了大片的森林,导致许多地方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干预程度日益增加,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并以自然为物质基础,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准则,人类并不能无视它们,而是要尊重规律,使自然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发展生态经济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将人、经济、社会、生态纳入到一个整体中,形成一个有机系统。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十报告指出,要取得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应当基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来绿化现代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建设以生态发展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两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经济转向生态经济。唯有生态经济,才能作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因为生态经济要求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辅相成。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题中之意。

二、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的认识存在不足和偏差

一是简单地把生态经济等同于环境保护,认为生态经济建设只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延续。实际上,生态经济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一种超越传统经济的新形式。相对于传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而言,生态经济是把整个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纳入考量之内,并利用生态学原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经济,真正做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把生态经济等同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其本质是利用生态原理构建经济系统,并且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而循环经济重点在循环二字上,追求将经济活动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过程,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来发展经济。实际上,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态经济,但生态经济比循环经济形态更为复杂。

(二)生态科技欠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发展生态经济。我国的生态科技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由于我国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起步时期,企业对于生态技术开发的投入不够,加上人才有限,生产设备落后等因素,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我国在引进技术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基础性的研究欠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设备,这些都阻碍着生态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生态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如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地膜导致的“白色污染”。所以,各国开始探索发展农业的新途径,生态农业就成为了各国的共同选择。所谓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尽可能少的原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从而获得生态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