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激励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2:12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1

一、企业改革发展新阶段、新战略

我国企业改革已进行了20多年。改革是必要的,也取得了显著成绩_但是,这些改革始终围绕着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个中心,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仍然没有把调动企业经营者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应有的战略位置上:由于经营者主体的问题始终没有着力解决,改革滞后,所以目前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据作者参加的有关的课题在北京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国有企业急需解决的13个问题排序时,有40%的被调查企业将“对公司经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列为最急需解决的前三个间题之一;有l50ic的企业更认为是第一位急需解决的同题。另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千家国有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中。在问及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时.8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在同及影响经营者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时,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卜激励不足,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问卷调查《企业管理》1999.10期。事实证明,企业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再上新台阶。迈向新阶段,这就是企业经营者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为主要内、主要标志和主要特征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体的优劣、水平高低‘能力大小.事业心强弱,确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创新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培育和造就优秀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也是世界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所谓知识经济时代,可说这个时代比起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更加依靠知识的投人‘生产和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的投资主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以及产权形成要素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社会化及投资的高风险化;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加普遍化与高度化,企业需要专门的经营人才;经营权‘劳动权可以转化为所有权、经营者持股、职工持股成为一种潮流;知识与资本一样.参与产权的形成与分配,而且非人力资本越来越依附于能为自己带来最大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本;企业中知识的投人表现为技术投人与管理投人,这种投人具有持续性特.点,这种投人可以在公司组建时人股。更多的是在经营过程中增股,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由于经营者对企业的重要性和控制力越来越大,所近年来企业经营者间题,引起了世界不少国家经济学界的注意和潜心研究、形成了’‘企业激励理论’“或称“委托一’‘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理论的前沿。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约束松弛,并由此而引发的企业经营者主体动力不足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与国际上对这一问题的特别关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充分说明了创新对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间题,并不是一个一般的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战略问题。所以在企业改革中必须在考虑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经营者和高级专业人才的长期预期,使他们的合理预期长期化、合法化、制度化,把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纳人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之中,使我国企业改革进人一个新的阶段。正是由于我们的企业改革,没有在适当的时机及时提出这一战略任务,致使我国企业改革出现了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

二、建立对经理人以产权为目标的长期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的内涵

所谓激励机制,实际上就是有效的解决企业中由于“委托一,.关系而产生的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使其努力工作的一种制度安排: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投资者(资本所有者)最关的问题之一经营者激励包括精神满足和获得物质利益两个方面。经营者作为职业经理,除声誉、职务和社会地位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外,物质利益是不可或缺的:

2传统的经理人薪酬结构势在必改

我国经理人传统薪酬结构大体由合同薪水、奖金、利润分成等部分构成。传统的薪酬制度的主要缺陷是容易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经理层越来越多地享有企业资源控制权和企业发展的决策权,企业命运与经营者的行为关系重大。而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受自身利益的限制,有可能不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出发,特别在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长期重大决策时,经营者有可能着眼于与自身收人挂钩的当期业绩而损害所有者的根本利益。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鼓励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财务指标上: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就是对经理人实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

3,合理的经营者薪酬结构

一般来讲‘经营者的有效的薪酬构成应包括以下的部分:(l)基本工资。这是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一般由个人资历或职位决定。其缺点是激励作用弱,使经营者的行为可能会趋干短期化。(2)少业绩奖金。业绩奖金是业绩薪酬的一种形式,根据公司的业绩或特定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的一定金额奖励,一般一年发放一次。(3)股票予根据业绩评估情况,对经营者赠予公司股票(4)股票期权赠子经营者在规定时间以规定价格购人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权利:

上述的薪酬各个部分之间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对美国前150家大公司沪急裁的薪酬构成的分析表明,在总裁的总薪酬中,48%为股票期权,其他股票薪酬形式占:.业绩奖金占230k,基本工资占189’0。而且,对于美国38个大型公司中建立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机制的分析表明,在建立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机制后,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表现为资本回报率3年平均增长率由上升至60k,资产回报率3年平均增长率由一4%上升至2%,每股收益3年平均增长率由9%上升至14%,人均创造利润3年平均增长率由6%上升至10%。合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应该使对经营者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法。

4.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股票期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证券,是一份合约:期权是一项选择权,是权利,而非义务:期权斌予持有人咬如经理人在规定的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购买或售卖本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一种权利,而不负有必须买进和卖出的义务。自从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在1952年推出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后,期权激励在美国和很多发达国家企业中逐渐盛行,如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有90%实行了“股票期权计划”:这种股票期权实际上是基于公司股票的看涨期权,是对传统酬金制度的改革,它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只有企业处于一个稳定的上升通道中,经理人才能逐渐获得期权收益。为了保证股票市值不断提高,经理人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人工作,有效地将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经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也实现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矫正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同时期权的巨大收益和不断的期待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可以为企业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股票期权又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要考虑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的业绩,如果经营不好,公司股票市值下降,经理人不仅达不到预期收人,还可能被解除合同,丧失全部期权。因此,股票期权像一只金手铐,把经理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拴在一起。我国企业改革引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于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长期激励不足的问题将会产生巨大作用。并且对于我国企业低成本吸引高级管理人才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当前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机构,利用高薪、出国机会、优异的工作环境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挖走了国有企业大批高级管理人才,随着中国加人Gto的临近,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推行‘.股票期权计划’无疑是一个好对策,它既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经营者人才,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国家当前应尽快研究和着手制订“股票期权计划”的具体运作规定并组织试点,同时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让“股票期权’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1.股票期权激励的要素

一般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要素:(1)确定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_股票期权一般有折价(行权价低于当前股价),等值!行权价等于当前市价)或溢价3种发行方式(2)确定股票期权的行使期限和有效期限。美国期权的有效期一般为10年,强制持有期为3至5年不等一期权执行日期的确定也有两种方法:在获得日可执行和获得并递延执行。(3)确定股票薪酬的参与者。股票期权发展初期、其受益人主要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受益人范围扩大到本公司,本公司的母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所有全职雇员。(4)股票权授予期的安排_通常情况下,股票期权不能在赠予后立即执行,需要在授予期结束后才能行权。行权权的授予时间表可以是均速的,如在赠予日后5年中每年授予20%的行权权,也可以是加速的。(5)如何确定股票期权的数量。决定赠予期权数量,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计量模型进行求解,其实施较为复杂。其二是与企业发展公司股票股价目际挂钩确定对应股票数量。其三是利用经验公式通过计算期权价值倒推出期权数量。期权份数二期权薪酬的价值/(期权行使价格、5年平均利润增长预测)。

1.票期权计划的执行

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一般有两种类型:

(1)票转让即当高级管理人员实施股票期权时,股票从股东手中转到高级管理人员手中,实现实物转让_此时股票期权有3种执行方法即①现金行权。个人向公司指定的证券商支付行权费用和相应的税金与费用,证券商以行权价格为个人买进股票,个人持有股票,作为对公司的长期投资,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出售股票以获利.2:无现金行权。个人不需以现金或支票来支付行权费用,证券商以出售该公司部分股票获得的收益来支讨行权费用、人选择出售股票的方式、可以是市场交易委托指令,即以当时市价出售股票、也可以是日限价交易指令,即在当前交易日内,股价达到或超过指定价格就执行交易指令、出售股票,否则指令自动撤销。还可以采取撤销前有效交易委托指令,即如果在规定时间段内(一般为30下、日历日),股价达到或超过指定价格执行交易.出售股票,否则指令自动撤销:③无现金行权并出售即个人决定对部分或全部可行权的股票期权行权并立即出售,以获取行权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带来收益。在具体执行时,个人同样可以选择市场交易委托指令、限价委托指令、撤销前有效委托交易指令等出售股票的方式。股票转让容易造成股东之间财富的重新分配,同时还可能受到法律及监管方面的限制:

(2)虚拟股权。具体作法是:在年初或财政年度之初、以公司的资金从市场上回购公司股票或增发新股,为本年度可能的高级管理人员行使期权做准备;当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公司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并根据期权条款规定将盈余以现金形式支付给经营者。这种作法的优势是:避免了股票转让的困难,同时避免了股东间财富的重新分配.:

四、建立健全对我国企业经理人股票期权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30-06

一、前言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通过授予高级管理者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将高管的个人收益与公司利益紧密联系,旨在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从而提升公司绩效。我国2005年4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有效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制度基础。随后《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指导性文件,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政策指引。[1]2006年1月27日和9月30日,国资委、财政部分别颁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为国有上市公司规范地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统一明确的准绳。其后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都为加快股权激励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随着中国对于实施股权激励的规范和完善力度的增强,围绕股权激励的各方面环境与条件已日趋成熟。近年来,股权激励已成为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分析

中国现代股权激励实践虽然源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从2006年才开始,《办法》的颁布并实施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化股权激励的序幕。截至2010年底,这期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状况如何?股权激励实施中尚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又该如何发展?本文试图解答以上问题。

本文对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内明确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汇总统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分析。

(一)股权激励的样本统计

1.年度统计情况

截至2010年底,共有219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明确公告规范化的股权激励计划,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可知,股权激励在2006年得到迅猛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当年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2007年证监会开展的“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将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作为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条件,从而暂缓了股权激励方案的审批,只有14家股权激励样本公司;2008

年是中国股权激励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一年,当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有66家,数量明显剧增。然而,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股权激励政策趋紧的双重压力,2009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行情处于谨慎观望期,只有25家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经过了4年的扎实沉淀和发展完善,以及社会各界对股权激励认识的理性回归,中国股权激励在2010年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公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达到73家。

2.实施进展情况

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统计,截至2010年底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如表2所示:

注:2008年,中创信测公告了股票增值权和股票期权混合模式的激励计划,作为样本只统计一次,其股票增值权计划停止实施,而股票期权计划已实施,故实施进展统计了两次。“实施”为上市公司不仅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而且股东大会已决议批准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实施,董事会已对被激励对象进行授权,自授权日起开始实施。

由表2数据可知,自2006年股权激励规范化实施后,截至2010年底,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219家上市公司中有88家股权激励计划已经授权实施,49家尚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6家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其余77家已宣告停止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先后有77家停止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占样本总数的35%,其中有49家源自2008年样本。股权激励在2008年曾风靡一时,导致过半计划停止实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股票市场牛熊转换,股价的持续下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价跌破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或授予价格,已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若继续实施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效用,因此诸多公司不得已选择暂停或终止其股权激励计划;第二,2008年《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和《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使得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不再符合要求,因此诸多公司不得不收回已公告的激励计划,待重新修改后再寻找时机继续实施或者重新公告。[3]可见,在中国推行真正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不仅需要上市公司的积极支持,更需要严格的制度,以及规范的政策法规作为支撑。

(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分析

本文从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出发,试图总结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的特征及选择倾向。

1.行业分布

依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01年版)对公司行业的划分标准,对219家股权激励样本公司的行业进行分类,现阶段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219家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涉及了所有的13个行业大类,行业覆盖面极广。说明股权激励制度得到了全面推行,受到了各行各业上市公司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第二,样本公司行业分布非常不均衡,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以及房地产业。其中,制造业样本125家,占57.08%;信息技术业34家,占15.52%;房地产业20家,占9.13%;其余行业合计占18.27%。

制造业公司占所有股权激励样本的一半以上,结合上市公司自身行业的特点以及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原理,我们认为原因如下:一方面,制造业在中国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其总体在上市公司中所占基数大且数量增长快,因此在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样本公司中所占比重最大也顺理成章;另一方面,股权激励机制被认为是公司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措施,制造业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研发人才被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制造业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更加容易理解。其次,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在近几年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两大产业市场竞争化程度高,风险相对较大,迫切需要通过股权激励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稳定管理团队,因此亦成为股权激励实施的主体行业。[4]

2.控股股权性质

本文参照国泰安股东研究数据库的股权资料,依据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类,现阶段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权性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民营上市公司总数明显多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219家已披露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民营共有171家,占样本总数的78.08%,而国企有48家,只占21.92%,民营是国有控股的3.56倍。

第二,年度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的选择倾向各年均明显体现。2006-2010年民营公司均占当年股权激励样本总数的一半以上,2009和2010年尤其明显,该年度股权激励样本几乎完全被民营公司包揽。

第三,股权激励样本中两种性质控股股权的占有率呈明显的变化趋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在2008年达到最高,随后出现明显下降。相比而言,民营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实施的热情始终高涨。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选择倾向,民营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动性更强。一方面,民营企业管理机制灵活,对新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工具接受能力较强,而且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高,公司高管的任职多为市场竞争行为,因此对吸引和留住人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股东利益等方面都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民营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审批程序较为简单,对激励对象的吸引力较高。

比较而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则困难重重。一方面,国有企业性质和成分复杂,管理层的任命和流动均受行政干涉,股东和管理层对股权激励的需求也不统一,因此对于股权激励的选择比较谨慎;另一方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不仅需要通过证监会的无异议备案,还必须取得国资委的同意,而且《国有(境内)办法》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在董事会人员结构、薪酬委员会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要求,加大了实施股权激励的难度。

(三)股权激励的方案特征分析

本文从股权激励方案的基本因素出发,逐一采集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信息,试图总结现阶段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

1.股权激励方式

《国有(境内)办法》规定,股权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的激励方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数据显示,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的激励方式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明显多于限制性股票。在219家已披露方案中,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有169家,占样本总数的77.17%;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有40家,占18.26%。

第二,上市公司对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选择倾向在各年样本中均明显体现,2006-2010年已公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均占当年样本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2007年清一色的期权方案。

第三,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渐受欢迎。从2007年的无人问津到2008年10家上市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再到2009年限制性股票方案占当年样本总数的28%,限制性股票方式正逐渐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

2.标的股票来源

《办法》规定,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标的股票来源: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股份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其他方式主要是指大股东转让股票。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标的股票来源进行统计,结果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的首选股票来源。在219家已披露方案中,采用定向增发方式的有198家,占样本总数的89.59%;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的有11家,占4.98%;其余12家采用除定向增发和回购以外的其他方式。

第二,新规出台导致大股东转让方式将逐渐退出股权激励舞台。2008年5月《股权激励备忘录2号》颁布后,鲜有公司再使用大股东转让作为股票来源。

上市公司倾向选择定向增发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定向增发的操作过程比二级市场回购简单,一般为上市公司最为熟悉的操作方式,而二级市场回购股票容易引起股价的波动,激励成本很高;其次,大股东转让方式的逐渐退出,进一步巩固了定向增发的首选地位。上市公司对实施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在选择倾向上趋于一致,标志着股权激励制度的逐渐规范和成熟,股权激励方案的专业水准也显著增强。

3.激励计划有效期

本文对上市公司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计划有效期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44.08%的样本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选择5年;有164家激励有效期集中在5年以内,占样本总数的75.58%;其余53家有效期在5至10年内,占24.42%。可见,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激励计划有效期时,设置的激励期限不够长。

吕长江等(2009)指出,上市公司可能通过缩短激励期限以达到公司利益输送的目的,他们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设置的有效期都较短,且有从众思想。本文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的统计结果证实了吕长江等人的观点。[5]

4.激励条件

激励条件是在股权激励授予和行使环节设置的业绩考核指标。本文通过整理上市公司已披露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授予和行权条件部分内容,对股权激励样本公司所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进行了分类,统计了现阶段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较常使用的业绩考核指标组合,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数据显示,现阶段股权激励公司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趋于简单。已披露方案的219家样本公司中竟然有27家只采用单一指标作为考核标准,这难免会使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太易于实现,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从而影响股权激励效用的发挥。

第二,上市公司倾向于采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其他指标组合的形式。在已披露方案的样本公司中,有134家采用加权平均Roe和另一指标组合,24家采用加权平均Roe、净利润增长率和另一指标组合,两种组合方式合计占样本总数的72.15%。

第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以业绩为导向的指标组合,相似程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从众倾向。虽然有少数公司尝试采用经营性净现金流、现金营运指数等指标,但还是未能很好地响应《通知》对完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体系的要求。[6]

第四,部分公司采用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组合的方式,值得借鉴。2006年鹏博士、2008年大连国际和名流置业、2009年方圆支承将业绩考核与市值考核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考察激励对象的行为,从而加强股权激励的约束力度。[7]

吕长江等(2009)也指出,目前我国不少股权激励方案中选取的考核指标单一且相似,反映出不少公司并没有认真设置激励条件,而只是把考核指标作为一种摆设。本文的统计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吕长江等人的观点。

三、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的建议

1.强化资本市场有效性

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与整个资本市场息息相关,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也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健全,股权激励效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成熟完善的市场做支撑。股权激励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而且成功的实施,主要归功于其发达高效的资本市场。可见,在中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机制,首先需要为股权激励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培育有效的证券市场,强化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倡导理性投资理念,引导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高效、持续发展。

2.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化股权激励的推进有赖于政策法规的有效支撑,伴随着股权激励在中国的持续实践和推广,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暴露一些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法律法规的持续更新,有针对性地指导股权激励实施的各环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具体而言,现有的股权激励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期限,从而给了上市公司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乃至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置的激励有效期普遍较短,影响股权激励长期效用的发挥,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因此,迫切需要政策法规针对激励有效期制定更为明确的规定,结合现阶段已有的股权激励方案,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法规。

此外,《备忘录2号》和《通知》虽然都针对股权激励计划中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进行了相关规定,但也只是建议性的,激励条件实质上是由公司自己制定,从而导致现有方案呈现很大程度上的主观目的性。笔者认为,激励条件是衡量激励对象能否行权的标准,完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体系更多体现的应该是要求,而不仅仅是建议,证监会应该加强对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监督和指导。

(二)微观层面的建议

1.把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时机

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应该充分考虑公司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如果时机不对,很容易导致股权激励计划的被迫终止。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进展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66家上市公司中有49家先后宣布暂停或终止实施,2008年宏观经济的动荡使得已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若继续实施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效用,因此诸多公司不得不叫停。

此外,《备忘录3号》明确规定,股权激励计划备案过程中,上市公司不得随意提出修改,董事会审议通过撤销实施股权激励的,自决议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不得再次审议和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因此,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务必要慎重权衡并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和市场因素。

2.适当延长激励计划有效期

激励有效期是激励计划的时间长度。有效期越长,激励对象行权的门槛越高,由于每期都要面临激励条件的约束,其操纵行权指标的能力被显著地削弱。此外,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可以减少每期行权的数量,从而削弱了高管通过操纵股价来集中获得高额收益的能力。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置的激励期限不够长,然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发挥明显的激励效果。

3.强化激励条件的约束力

激励条件是衡量激励对象能否行权的标准。严格的激励条件必定更具有激励作用,反之,形式主义的激励条件则无法对激励对象的行权资格设置实质性门槛,导致整个股权激励计划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激励作用。激励条件应该成为上市公司绩效提升的助推器,而不是简单造富的工具。因此业绩考核指标应该全面合理,一方面,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考核指标应该综合全面,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设置的业绩考核指标值应该科学合理,强化对激励对象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Z].2005.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Z].2006.

[3]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2、3号[Z].2008.

[4]李豫湘,刘栋鑫.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J].会计之友,2009(5):98-99.

[5]吕长江,许静静,严明珠,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9):53-61.

[6]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现状[J].经济导刊,2010(4):82-83.

[7]和君咨询.《2006―2009中国股权激励年度报告》[Z].2010.

StudyontheimplementationStatusofequityincentiveinChina’sListedCompanies

wanGDi-hua1,2

(Schoolofaccounting,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Dalian116025,China;2.ChinainternalControlResearchCenter,Dalian116025,China)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3

关键词:股权激励;财务业绩;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11802

1股权激励实施原因

目前许多大公司都是采用股份制结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问题。委托理论是股权激励实施的根本原因。在委托问题下,委托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利益冲突等矛盾。而股权激励是通过让经理人持有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使其对公司拥有一定的所有权,并兼具股东的身份,从而达到经理人与股东利益一致性。

(1)委托关系复杂。

在现代企业中,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存在双重。如果链条冗长,初级委托人与最终人之间就又有多层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复杂、公司业务更加多样化的情况下,有效监督经理人变得越来越困难。实施股权激励可以减少成本。

(2)经理人的行为短期化与公司长期价值。

经理人在一个公司的任期一般是五到十年,如果其分红仅与当年业绩挂钩,经理人会倾向于短期化行为,例如,减少长期投资、减少科研投入资金。虽然短期来看公司业绩不错,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及股东的长期利益是不利的。

2股权激励的种类

我国现有的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等方式。

2.1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其获授的股票期权在规定的期间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可以放弃该种权利。股票期权本质上是一种买入期权,管理层在期限内可以选择行权或不行权。这对管理层而言比较有利,因为他们拥有无限上升的潜在收益,而在股价不利时免于遭受损失的风险。所以管理层可能更倾向于激进冒险的方式,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使企业获得相应的高收益,从而抬升股价。即使项目失败,股价下跌,管理层可以选择不行权,也不会受到较大损失。

2.2限制性股票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所谓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励对象按照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后,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当在股权激励计划中规定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的业绩条件,禁售期限。

3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目前共有三期。

首期实施于2009年5月。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所涉及的股票总数为1771万股,占本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323%;行权价格为10.88元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五年;行权期为四期,以2008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第一期行权条件为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00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达到或增长18%;第二期为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010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达到或增长18%;第三期为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011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达到或增长18%;第四期为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012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达到或增长18%。

第二期实施于2010年12月。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1080万份股票期权(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的0.807%);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对象包括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83人。行权价为22.31元。行权条件:第一,从2009年起,每个行权期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第二,以2009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公司后续每一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较上一年增长率不低于18%。行权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四年。

第三期实施于2012年。青岛海尔(600690)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222名激励对象共计2600万份股票期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7%;行权价格为11.36元/股,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三年;行权期为两期,以2011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第一期行权条件为2012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2%,第二期为2013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8.80%。

显而易见,青岛海尔采用的是股票期权激励方式。

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将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具体指标与管理层的薪酬直接挂钩,以会计业绩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作为管理层激励的基础,属于股权激励模式中的会计业绩模式。

4海尔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以下财务指标来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对青岛海尔的业绩影响。

4.1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

分析2006年~2012年数据可以发现,2006~2008年销售净利率在1.5~2.5左右浮动,虽然2009年3月降到了1.5,6月为4,之后基本稳定在3.5~4之间。在实施了期权激励后,公司净利率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善,说明对管理层有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2)股本报酬率。

股本报酬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2006年~2012年的该指数分别为17.8%、32.4%、41.8%、53.9%、94.8%、99.9%、79.2%,整体来看呈不断上涨趋势,虽然2012年的数值下降原因仍值得探讨。由于实施前后该指标都上涨,因此很难判断是该激励方式的功劳。

(3)净利润增长率。

2008年~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5.2%、15%、77%、27.3%、17.5%,这段时间内这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大,且没有明显趋势,不能明显反映出股权激励的效果。

(4)净资产增长率。

2006净资产增长率约为3%,2007年有了大幅上升,提高到了20%左右,2008、2009年为10%,2010~2012年从20%升到了30%,实现了平稳高速发展。可能2009年的股权激励计划由于首次实施,存在一定问题,没有达到很好地激励;2010、2012年进行了改进,因此出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

4.2偿债能力分析

2005~2008年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不断下降,2009年~2012年这些比率不断上升,且此后保持平稳趋势,说明采用股权激励政策后公司偿债能力得到改善,趋势良好。

总体来说,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5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计划成功原因分析

5.1确定了适当的股权激励比例

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5%时,股权激励会产生正面激励;持股比例在5%~25%时,股权激励会产生负激励;持股比例在25%~100%时,股权激励会产生正面激励。青岛海尔实施三次股权激励后,管理层持股比例不超过3%,理论上证明了这项计划可以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

5.2侧重中长期盈利增长

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中表示,以2008年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此后每个行权期较2008年净利润增幅或者是年复合增长率须达到或者超过18%,其中2009年增速必须高于18%。公司强调,净利润增长率是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幅,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中长期盈利增长的信心,同时18%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将成为市场对公司估值判断的重要依据。

6可能存在的问题

6.1盈余管理问题

当以财务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时,虽然具有上述好处,但过分依赖则容易诱发盈余管理动机。管理层具有内部人信息的优势和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力,可以操纵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财务信息的披露,他们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当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青岛海尔进行了盈余操纵,但不排除有潜在的风险与可能性,因此在后期股权激励设计时应考虑进这个因素,加以改进。

6.2管理层短期化行为

青岛海尔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管理层短期化行为的问题。会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的是短期业绩,无法显示出管理层长期努力的效果。管理层可能减少在科研经费、固定资产方面的长期投资。虽然短期内业绩推高了,但这种行为忽视了股东长远利益,会导致股价下跌。这种股权激励的结果并未真正提升公司的企业价值。

6.3并非所有指标都利好

从前面财务指标的分析来看,销售净利率、股本报酬率、净资产增长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在股权激励计划宣布后有了明显改善,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有很大改观。但是净利润增长率、流动比率波动很大,并没有明显趋势。因此并不能完全确定企业整体业绩都在提高,只能从部分数据来推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7完善建议

7.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应相互制约,并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提出、确立、实施进行监督,防止出现管理层通过操纵股权激励计划的制订,使其奖励计划便成为自己增加财富的工具,导致在股票数额、价格、时间等方面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具体来说,应完善薪酬委员会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来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增加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7.2完善股权激励考核体系

现有考核体系不健全,不能真实衡量企业长期发展的状况,甚至出现管理层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降低当期业绩,以设定较低的业绩指标,从而轻易获得行权收益的现象。

股权激励考核体系应在以财务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参考股价的影响,把公司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或借鉴西方先进的股权激励设计方案,并在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参考体系。

虽然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计划较为成功,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与风险,不断改进该激励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捷.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基于伊利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0,(119).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4

股权激励是指以股票或股票收益权作为支付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将经营者的长期收益与公司的稳定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公司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为。从市值管理角度来看,股权激励可以将高管利益与股东利益有效结合,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成长预期,并进一步吸纳其为股东,优化股权结构。因此,结合上市公司具体情况,适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无疑将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权激励重成长、严要求

经过2008年的反思,2009年度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草案)和以往的股权激励相比表现出如下几大特点:

中小板公司激励力度较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公布股权激励预案和正处于实施中的上市公司共计37家,其中深市主板5家、中小板和沪市各16家。从激励公司的相对占比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做出的努力更为明显。

成长型行业激励推进较快。从证监会划分的22个大行业上来看,在2009年公布和持续推进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占比最大,占到总数的1/4;其次为信息技术行业,占到总数的16%;第三为电子行业,占到总数的13%。与此相反的是,大市值行业如金融和采掘业则没有股权激励的公司出现。

期权为主流,增发成首选。在37家上市公司中,有23家上市公司选择用股票期权的方式进行激励,10家上市公司采取限制性股票的方式激励,3家上市公司设立了激励基金,1家上市公司选择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激励。从激励股权的来源看,仅有4家上市公司选择用回购股票的方式(其中2家上市公司已否决或暂停股权激励方案),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向激励对象增发方式来解决。

授予额度明显减少。2008年中,证监会陆续公布了《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1号》、《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2号》及《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3号》3个文件,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促进了上市公司高管和公司利益的有效结合。2009年,激励总额度明显减少,年内公布的激励方案显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授予额度占总股本比例均较上年明显下降。2008年之前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中,标的股权占比在4%左右,但2009年这一比例

大幅降低,占比不足2%。

在这个特点中,最突出的就是2009年4月公布的烽火通信股权激励计划。2009年4月,烽火通信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是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后,首个获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上市公司,这意味着停滞近2年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再度开闸,股权激励的236万股标的股票仅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0.576%,成为2009年度股权激励计划中标的股票占比最低的上市公司之一。但激励计划对上市公司市值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烽火通信在2009年度实现了市值的跨级发展,从2008年的43.34亿元成功升级到百亿元行列的118.05亿元,市值增幅高达172.40%。这一成绩远高于a股市场平均成绩。

激励人数大幅提高。从2009年度公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来看,上市公司纷纷扩大了股权激励覆盖范围。2008年之前的激励计划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管,平均人数仅为15人。而2009年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扩大了激励对象人数,平均激励人数超过30人。

在2009年公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人数最多的是新华都公布的股权激励草案。6月22日,新华都公布的股权激励草案中,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公司及子公司骨干人员共678人,几乎为前几年平均激励人数的45倍。

行权条件更严格。经过2008年资本市场的寒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出台和修改变得更加谨慎、科学和严格。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青岛海尔公布的激励计划。5月13日,青岛海尔公告重启股权激励:公司拟授予49名激励对象1771万份股票期权。其行权条件为: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以前一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本年度经审计净利润同比的增长率不低于18%。

与2008年8月份中途夭折的激励方案相比,此次青岛海尔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更为严格。第一次方案行权条件为公司业绩较前一会计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本次方案把考核条件提高,以2008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公司200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增长率应不低于18%。

从市值变动上来看,青岛海尔的a股市值从2008年的120.33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31.82亿元,市值增长175.75%,超过a股的平均增幅近75个百分点。特别在公布股权激励的当天,青岛海尔的市值增幅高达8.92%,大大高出当日的上证综指当日涨幅1.74%,表现出投资者对公司再度推出股权激励的强烈认同。

六成市值表现出色。从实施和准备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2009年度的市值涨幅来看,六成公司涨超大盘。2009年度实施和准备实施股权激励的37家上市公司2009年度的平均涨幅为125.22%,涨幅超过2009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涨幅25个百分点,其中,23家上市公司市值涨幅超过大盘,占比达到62.16%。(见附表2)

激励试点较少

推进还需引导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5

[关键词]股权激励;三六五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市场

[Doi]10.13939/ki.zgsc.2015.34.059

1引言

股权激励制度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前500强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采用了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股权激励模式,股权激励对提高公司业绩、解决委托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12月31日,我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2008年又颁布了《股权激励备忘录1、2、3号》。自此,股权激励计划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快速健康发展起来,截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已达到597家。股权激励制作为一项激励制度,运用得当将会使员工薪酬与公司利益联系在一起,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公司业绩,若运用不当,股权激励将会沦为高管谋取福利的一项工具,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以三六五网为例,对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案例介绍

三六五网成立于2006年1月,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致力于以“幸福安家”为主题的网络服务产业链,战略定位为“立足于家、成就于家”,其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房产、家具、社区和互联网金融服务。除此,公司自主研发、运营的房地产家具网络营销服务平台365地产家居网,目前已覆盖长三角、东北、西北、西南区域的大部分重点城市。三六五网于2012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4年3月22日,公司为了提升员工忠诚度和凝聚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出了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该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包括中高层管理层人员和一定职称以上的核心技术人员425人,共计365万份股票期权,占当时三六五网股本总额5335万元的6.84%。要实现行权必须同时满足的首期解锁条件为,以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9%。

3三六五网股权激励问题分析

3.1考核指标过于简单

三六五网的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只包含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些财务指标一方面容易被管理层操纵,另一方面其设计的考核指标只是简单地模仿大多数公司的做法,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业务特点、发展情况、股权结构、竞争对手的情况等设计考核方案,体现不了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无法准确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备忘录》也鼓励上市公司采用市值指标和行业比较指标,同时提倡上市公司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同时,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引入eVa、平衡计分卡等国外较成熟较难操纵的先进指标。

3.2股权激励有效期较短

三六五网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5年,其中锁定期12个月,解锁期48个月。根据吕长江(2009)对股权激励计划是激励型还是福利型的划分,5年以上的有效期才能划分为激励型。股权激励本身为一项长期激励制度,有效期越长,越能体现出股权激励的激励性质,也向外部传递着高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态度。《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股票期权的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10年,同时《股权激励备忘录》规定股权激励计划不宜一次性授予太多,以充分体现长期激励的效应。这说明相关政策也在引导企业制订较长的有效期的股权激励计划。

3.3解锁条件相对较低

三六五网的首期解锁条件为以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9%。而三六五网前三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9%、28%、12%,前三年的平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为29.71%,远远大于首期业绩考核条件10%,甚至只有公司上市当年利润增速的1/4,行权条件的另外一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能够表明公司实现盈利的质量问题,而最终股权激励计划定下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比第一次公告草案中的要高,且公司前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3.91%、17.38%、14.76%,前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35%,远远大于首期业绩考核条件9%。以上数据都表明了股权激励计划可能存在着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将行权标准设定明显低于历史水平,使得更容易达到行权条件。虽然三六五网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中解释称这是因为房地产网媒行业正在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的阶段过渡,且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而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激励计划相应产生的成本需要计入当期费用,但是公司之前所投的3座新站也要开始实现盈利,股权激励产生的成本也会分期在实施年份中摊销,首期将摊销1544.39万元,这对于每年净利润上亿元的公司来说影响较小,所以三六五网公司设立的这一行权条件是给公司未来四年增长划定了业绩的最低水平,能够顺利达到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

4我国股权激励政策的建议

我国股权激励计划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解决现代企业的委托成本、留住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一些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却没能达到设想的目的,反而沦为了上市公司高管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本人认为,完善股权激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股权激励相关法规的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质是公司请客、市场买单,激励对象最终获得收益途径是将获得的股票在二级流通市场中出售,最终损害的还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股权激励计划需要法律的严格监管,在股权激励的行权指标、激励有效期、业绩条件等严格约束,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设计股权激励计划,使得股权激励计划能为公司的战略目标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避免管理层对业绩考核指标的操纵从而达到行权的目的。其次,应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高官们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福利,应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确保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独立性,才能使股权激励计划发挥应有的长期激励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完善资本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目前仍处于弱势有效市场,公司股票的价格与高管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不高,股票价格不能完全准确反映高管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政策,导致股权激励对于高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降低了股权激励的激励作用。因此,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完善资本市场,只有在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通过加强公司的信息披露,使股票的价格尽可能地准确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才能刺激高管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努力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职业经理人市场是影响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另一个外部约束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选择最适合的管理人员,如果管理层本身不适合,则无论如何加强激励都不能发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选择了最适合的管理人员,通过适当的激励,激发更大的潜能,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我国只有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高管是从市场中选择的,国有控股的企业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任命,其可能更关注于行政级别的提升而不是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股权激励制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要使股权激励机制激励效用最大化,必须对现行的国有控股企业的行政任命机制进行改革,让市场自主决定对经理的评价、选择以及薪酬水平,让职业经理市场能够对经理的行为构成有效制约。

参考文献:

[1]辛宇,吕长江.激励、福利还是奖励:薪酬管制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基于泸州老窖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6):67-75,93.

[2]唐建新,赵团结.从万润科技看如何实施股权激励[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9):22-24.

[3]杨国莉.高管股权激励制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4]唐淑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4(50).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6

   关键词:股权激励;创业板;核心要素分析

   一、引言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工具,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我国,由于缺乏制度保障,上市公司难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机制,以达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发展的目的。2005年以后,随着公司法、证券法的重大修改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实行方法》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扫清障碍。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自此,股权激励受到创业板企业的热捧,今年有22家新推激励计划,至今累计有45家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

   二、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概况

   创业板主要服务于自主创新企业以及其他成长型创新企业,这类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盈利基础不依赖于固定资产投入,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比重较大。由于人才是创新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创业板公司往往大量采用股权激励。股权激励被冠以“金手铐”的称号,作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长期业绩增长的重要机制。然而,迄今为止,“金手铐”在创业板上效果差强人意。一方面,一些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因为行权门槛低、激励方案覆盖范围广以及行权价格低,备受市场质疑;另一方面,在创业板开板初期,由于市场追捧导致企业有意识地将行权价设定于高位之上,但在如今行情低迷,市场回归理性,泡沫减小,使得行权价与当下的股价出现集体倒挂的现象。神州泰岳、中能电气、宁波GQY、双林股份4家公司10月21日的收盘价分别为25元、11.44元、14.82元和16.12元,而其行权价分别为60.31元、37.49元、28.88元、20元,股价远远低于行权价,受此影响,4家公司不得不宣布撤销股权激励计划。此外,看似华丽的股权激励计划没有遏制高管流失,深交所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创业板高管辞职公告接近190份。由此可见,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设计需要更多智慧。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特点比较

   本文以3家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为例——汉得信息、南都电源和华星创业,从激励的标的、授予数量和范围,有效期和行权安排,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的确定核心要素入手,试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特点。

   第一,激励标的以股权激励为主。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四种激励方式中,限制性股票需要企业支出回购股票的全部或绝大多数资金,股票增值权需支出差价的收益,而股票期权和业绩股票根本无需企业支出。选取的3家公司中,汉得信息授予限制性股票期权,华星创业和南都电源都授予股票期权。而根据wind资讯,提出股权激励的45家公司中,有38家选择股票期权,其余几家选择股票或股票和期权组合。

   第二,授予股权范围较广。汉得信息授予股票数量为650.65万股,占汉得信息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02%,共授予340人;华星创业向激励对象授予249万股股票期权,占目前总股本的2.08%,激励对象为84人;南都电源授予股票期权数量800万股,激励对象为212人,占目前总股本的3.23%,三者均包括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由此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涉及的股份数额较多,激励范围较广,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公司发展。

   第三,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大致为3年-5年。汉得信息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锁期为3年,华星创业股票期权行权期为4年,而南都电源为54个月。这样的时间安排一是因为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时间太长,激励强度越小;二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但短期内可行权完毕,容易导致后续激励不足的问题。

   第四,实现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较为单一。汉得信息和华星创业均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为考核指标,南都电源则更简单,仅仅以净利润增长率为指标。

   第五,行权价格的确定基本以股票市价为基础。汉得信息是以激励草案会议决议公告日前40个交易日均价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和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三者中的较高者确定;华星创业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取下列两个价格中的较高者:一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二是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公司标的股票平均收盘价。而南都电源除上述两项外,再加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价,取三者中较高者。在行权前,如果公司有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配股或缩股等事项,对行权价格和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1、业绩评价指标过于片面,一是使激励对象过分注重短期财务成果,助长其短期投机行为,忽略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如管理者可能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操纵财务数量,粉饰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从而优化财务指标;二是业绩评价不考虑系统风险的影响,但市场的剧烈波动将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当金融危机出现,绝大多数业绩下滑,被激励者绩效被淹没;而经济繁荣时期,行权条件又会轻而易举地达到,达不到激励的目的。

   2、上市公司容易操纵股价。受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为了谋取利益,违背股权激励的初衷,利用信息披露操纵公司股价,使公司股价配合行权节奏波动。此外,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按照其内含价值,在授权日起计入等待期的公司成本费用,准则中没有对激励成本在等待期内的分摊方式做出明确的界定,不同的成本分摊方式,可能成为高管等股权激励对象操纵利润的手段。上市公司利用期权费用的会计处理,随意调整会计报表的做法,不利于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

   3、股权激励设计方案趋同化,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价格确定、业绩考核指标、行权安排等设计基本类似,没有考虑不同行业公司、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公司要达到的目标来设计个性化的股权激励方案。

   (二)股权激励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制定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有效的股权计划是指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设计应该更严谨,考虑到股权激励方案执行的各个方面,如经济环境的影响,股价偏离股票价值时的处理方法等。二是完善股权激励的政策。为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真正做到规范,应及时推出更完善的政策,如股权激励企业会计实施细则、信息披露管理政策。三是平衡激励和福利之间的关系。股权激励的目的不是变相地“送红包”,而是在公司业绩提升的情况下,给予被激励者合理的激励收益,实现所有者和激励的共赢。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的设置,即不能激励过度,使股权激励变成福利工具;也不能矫枉过正,使行权遥不可及,失去激励意义;既要考虑公司未来3年-5年时间内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也要考虑公司的后续激励问题。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长期激励的有效手段,为使其有效实施,得到市场的认同,既能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价值取向,又能反映激励对象的内在诉求,还需要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宁小博.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股票期权核心要素设计——基于金地集团股票期权计划的研究[J].财会月刊,2011(2).

   2、马会起,干胜道,胡建平.基于经营者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与股价操纵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0(6).

   3、秦锂,朱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09(6).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7

[关键词]股权激励;风险;识别;控制

股权激励是全面薪酬的组成部分。如何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科学的股权激励制度,是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股权激励既有利益趋同的正作用,也有内部操纵,追求个人私欲的副作用。实践中存在条件过宽、业绩考核不严、预期收益失控等问题,使得我国的股权激励孕育较大风险,风险的积聚和集中释放会严重冲击我国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必须对股权激励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以保证股权激励发挥激励的正面作用。

一、股权激励及其风险

股权即股份所有权,是投资者对公司投资所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股权激励指权利人依据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在公司中享有全部或部分股东权益的权利,是对公司未来增值收益的一种公平分配,是长期激励的一种实现形式。股权激励实质上是处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矛盾的方式,可以形成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共担风险的机制,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承认,是有效激励人才的手段,也是将隐性的控制权收益透明化、货币化的方法。股权激励的类型有: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具体形式包括:现股、期股、期权(股票期权、利润期权、所有者权益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收益权、岗位股、技术股、管理八股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三部法规主要规定了四种激励方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

风险是指遭受损失的概率。股权激励的风险是指运用股权激励时,公司和股东所面临的价值损失的可能性,即股权激励运用不当,发生股权激励的消极效应,偏离了股权激励目的。股权激励作为一项合约,在实施过程中会由于复杂的原因而面临等种风险。股权激励风险的发生,非但实现不了股权激励目的,反而会侵蚀股东的股权和资产,恶化企业的管理环境。因此,在我国企业实践股权激励的时候,必须有效控制股权激励的风险。

二、股权激励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设想和猜测,是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判断。

(一)风险类型

股权激励风险类型可分为:制度风险、市场风险、方案风险、道德风险。制度风险是指股权激励制度不完善,存在各种漏洞,不能有效约束人,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的风险;市场风险指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存在制度缺陷,管理层操纵信息和业绩,股价不反映公司价值的风险;方案风险是指股权激励计划存在缺陷、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方案执行失控、激励过度所隐藏的风险;道德风险是指方案制定者、激励对象未尽信托责任,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风险。

(二)风险来源

股权激励的风险可能来源于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1)理论假设的缺陷。委托理论是股权激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但现实中他们却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与心理;它假设委托人是企业最终所有者,与人不存在合谋行为,但我国国企的股权激励方案委托者也是人,人之间存在合谋的可能性;它假设资本市场有效、法律制度健全,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却是弱有效,制度还不健全。(2)股权激励制度的不完善。(3)股权激励计划的缺陷。有的股权激励方案更多地考虑经营者利益而非股东利益;有的行权条件过低,对公司未来业绩缺乏明确估计,对经营者的预期收益占企业预期效益的比重、占其全部薪酬的比例没有估算,以致出现“没有业绩也奖励以及公司业绩增长不够经营者受益”的情况。(4)激励计划实施失控。(5)绩效考核的主观性。(6)公司治理失效。(7)证券市场弱有效。(8)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丧失公正性。(9)政府监管失察。(10)社会信托文化缺失。(11)公司高管的道德腐败。(12)违法违纪成本的低廉。

(三)风险影响

不正确运用股权激励会带来许多风险,发生风险的后果是对企业价值和企业发展、对员工积极性、对社会公平等带来消极影响。若在激励方案存在较大缺陷、激励对象发生道德腐败、证券市场虚假反映经营业绩等条件下,进行股权激励分配,将是一种不公平的甚至是脱离国情的价值分配,必然会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对企业发展不利。根据公平理论,不公平的薪酬分配还会严重打击员工今后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的凝聚力。而且,不公平分配会唤起社会公众的抨击,有损企业的社会形象,并带来社会价值观的混乱。

三、如何控制股权激励的风险

在清醒认识股权激励存在风险的基础上,股东、董事、监事、监管机构、中介机构都要积极行动,有效防范和控制股权激励的种种风险。在运用股权激励的思路上,要遵循增量激励,激励与约束结合、风险与收益对称,公司、股东、管理层利益一致,规范、审慎、渐进的原则。实际操作上,要控制股权激励的无序、无风险、无条件,防止激励有余,约束不足。在风险控制的手段上,发挥股东控制、董事会控制、监事会控制、激励对象控制、制度控制、市场控制、社会公众监督的各自作用。在股权激励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风险。

(一)从薪酬体系的视角控制股权激励风险

现代企业薪酬体系是一种组合,由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长期激励、福利等构成,包括物质报酬和非物质报酬。股权激励属于薪酬的长期激励部分。股权激励会导致企业股权的变更,会稀释股权,必须谨慎运用。(1)要在薪酬体系中定位股权激励。薪酬中现金、短期激励、长期激励、福利的报酬比例要逐步符合现代企业薪酬的趋势。应将报酬激励设计成一套组合拳,包括现金报酬、福利、股权激励、非经济报酬、激励结构、激励倾斜度等在内。(2)薪酬分配的激励原则不能背离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价值观。股权激励要与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业务发展、岗位分析和评价、绩效考核、法律法规等相配套,以有效激励企业核心人才。(3)股权激励要适度,合乎国情。考虑到激励对象只对增量资产做出创造新价值的贡献,而且激励股份无论是发行预留、回购,还是大股东转让等,都首先由公司取得,均发生成本,加上薪酬公平性对员工心理的影响,股权激励的力度和差距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跟国情相适应。要参照国际通行的期权定价模型或股票公平市场价,科学合理测算股票期权的预期价值或限制性股票的预期收益及获取收益的可能性,然后根据预测的股权激励收益和股权授予价格,确定授予数量和激励力度,避免过度激励。(4)股权激励分配要均衡。在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价值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公司董事和高管获得的激励股票数量过多,核心员工获得过少。如金螳螂的股票期权分配情况,董事长和总经理各获得20万股。占计划总量的10%,全部高管的股票期权占计划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7%,核心技术人员仅占123%。(5)企业发展周期不同,对长期激励方式的选择亦不同。企业成长性强更适宜选择股权激励,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更适宜采用现金激励。

(二)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过程中实施风险防范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具备的条件是: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运转正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外部董事构成并发挥职能;内部控制制度、薪酬制度、用工制度、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发展战略明确,经营稳健。实施股权激励还要与推进企业各项改革相结合,特别是要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步配套。

在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时,要严格遵循增量激励原则,不能无偿量化存量资产。股权激励计划须考虑到给股东的回报、报酬的数量、报酬的分配、长期激励方式与其他激励方式的比例、激励对象的变化、实施激励的背景等。对股权激励方案,要事前规范,事中监督、评审和控制。

在激励对象上,主要对企业高管群体和企业绩效的主要创造者进行股权激励。股权激励不是福利,要遵照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股权激励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而上市公司监事、独立董事以及由上市公司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员担任的外部董事,暂不纳入股权激励计划。在股权激励实施程序上,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慎防违规操作:(1)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股权激励计划草案i(2)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提交董事会审议;(3)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4)律师出具法律意见;(5)如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必要,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独立财务报告;(6)报中国证监会备案;(7)中国证监会核准无异议后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在激励数量上,遵循股权激励法规的有关规定:全部有效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的股票总数。应结合上市公司股本规模的大小和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股权激励水平等因素,在o,1%一10%之间合理确定,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股权数量,要控制在股本总额的1%以内;任何一名激励对象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股权激励有效期内,高管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境内国有控股公司应控制在其薪酬总水平30%以内,境外国有控股公司应控制在40%以内;股权激励实际收益要与业绩指标增长挂钩、浮动,境内上市公司及境外h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收益,原则上不得超过授予时薪酬总水平的40%,境外红筹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50%;授予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人员的股权数量,比照高级管理人员的办法确定,其薪酬总水平和预期股权激励收益占薪酬总水平的比例应根据上市公司岗位分析、岗位测评和岗位职责按岗位序列确定。

在激励倾斜度上,股份分配既要公平,又要有激励重点。公平要求在高管与核心员工间分配不要太悬殊,激励有重点要求高管之间、核心员工之间不能搞平均主义,应按贡献大小拉开差距。不同性质的公司价值分配政策要有所倾斜,如高科技公司应向核心技术人员倾斜,房地产公司应向对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人员倾斜。

在激励方式上,不同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成本、激励效果、激励对象获得的权益存在差异,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和市场条件进行选择。法定的可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选择的激励方式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等。标的股份来源可预留、增发、回购,但不得由单一国有股股东支付或无偿量化国有股权。其中,股票期权对公司成长性要求较高,激励效果受成长性影响较大;限制性股票可以克服股票期权的不足。现微软等大公司也采用。据调查,同样数量的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效应之比为1:3,即同样的激励力度下期权需动用的股权是限制性股票的3倍。

业绩和考核指标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限制性条件主要是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易被高管操纵。为防止公司高管的道德风险,需增加定性指标、非财务指标,如高管胜任力特征指标、企业发展指标,以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和能力。

在行权价格与条件上,要做到合理科学。大多数上市公司主要以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为业绩目标。从具体数值来看,早期进行的股权激励所要求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多在10%左右,年均净利润增长率多在10%-25%之间。最近,股权激励的授予条件明显提高。如冠城大通要求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每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且每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除指标外,还应规定,要分期行权,行权资金自行解决;若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不能像国外,搞无偿授予,以控制人的道德风险。

对不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股东大会不得通过;证监会对不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要叫停。

(三)有效控制激励方案履行中的风险

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管,防止企业经营者与市场主力的合谋,是股权管理面临的新问题。2002年,美国学者李埃(eriklie)在分析2000家标准普尔大公司的财务报告后发现,企业主管股票选择权的发放时机和股价走势有不可思议的匹配度,他认为即使熟知内情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预测股价走势。因此,有些选择权必定是被刻意回溯了。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以绩效考核指标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应建立以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bsc)为核心的客观全面的绩效考评制度,并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动态管理股权激励计划。要执行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不低于20%的长期激励部分,锁定至任职期满考核后兑现。针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激励对象预期收益失控问题,若行权有效期内股票价格偏高,致使股票期权的实际行权收益超出计划核定的预期收益水平,要对实际收益进行合理调控,对超出部分,尚未行权的不再行权;对限制性股票,预期收益增长幅度不得高于业绩指标的增长幅度。

(四)利用绩效指标抑制业绩风险

绩效考核对实现薪酬的科学合理、相对公平起决定性作用。必须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指标,准确评价激励对象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效果。国内企业常用的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绩效考核指标受宏观经济、利率、汇率等影响较大,且净资产收益率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未能准确测量主观努力带来的业绩,应该加以改进。在参照对象、上,不仅与自身过去比,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还要以行业领先企业作标杆;绩效指标的设定上,既有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偿债能力等客观业绩指标,又要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工作主动性和可靠性等主观业绩指标,且评价时以客观业绩评价为主,主观业绩评价为辅并防止被滥用。业绩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激励股票授予时的业绩水平不低于公司近3年平均业绩水平及同行平均业绩水平,行权时的业绩水平要在授予时的水平上应有提高。针对业绩考核指标股价化容易出现业绩失真的现象,采用指数化期权、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平衡计分卡综合评价指标(bsc)等,更能准确确认激励对象主观努力带来的业绩,并把衡量重点放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上。股价上涨若是由于行业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引起,与管理者努力无关,则管理层不应因此获得股权激励。

(五)依靠改善公司治理防范风险

股权激励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决策。目前,国内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资本市场监管不到位,推行股权激励存在隐忧。从董事会构成看,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偏少,董事会独立性不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使董事会与经营层高度重合,导致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失衡而出现内部人控制。morck(2004)指出,现代公司治理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体系中董事会成员和其他管理者对ceo的忠诚超过了对股东的忠诚、对法律的服从。这正是内部人控制的必然结果。上市公司吉林制药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典型:重大事项均未提交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办公会审议;重大事项未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元实质内容与发言要点;独立董事从未在董事会会议记录上签字;部分地存在以会议决议代替会议记录、以公告代替决议的情况。

为了防止董事、高管利用股权激励牟取不当利益,必须改善公司治理。(1)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通过类别表决权制度、赋予监事会操作性强的监督权、增加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等,实现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对董事会和董事、独立董事对执行董事的制衡;在董事会中设立专门委员会,特别是成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主导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监督、董事经理绩效考核、薪酬设计、战略审查等职责,可防止经理人自定报酬、自我确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发生;为遏制会计造假,在公司业绩审计中,须改变经营者往往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的状况,改由监事会、独立董事或股东委托,以保证作为第三方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2)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社会信托文化,来防范人的道德风险。(3)要发展董事、经理人市场,以形成对在职董事、经理的竞争压力,促使其勤勉尽责。(4)要发挥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保证股权激励计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六)利用激励与约束对称来抗衡风险

股权激励也可能被高管用作谋取控制权收益的机会和手段。例如,在市场价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时,股权激励容易导致经营层片面追求股票市值;在公司治理不规范,没有完全解决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在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绩效考核和发展目标等方面,会难以充分体现出资人利益;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易导致过度激励。为了抑制股权激励的负面作用,必须加强约束:对高管获得的股权激励计划标的股票,必须在锁定期、匀速行权、离任预留等方面严格限制;绩效考评不达标不得行权;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高管个人股权激励预期收益水平,严格控制在法定幅度内;对激励对象股权的授予、行权或解锁都要受到年度绩效考核情况的制约;对已授予的股票期权,在行权时要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要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可解锁的股票数量;在设定的解锁期内未能解锁的,上市公司应收回或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已授予的限制性股票。

(七)完善证券市场控制市场风险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8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盈余管理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随后这些企业业绩显著高于未施行激励的企业,然而从90年代后期股权激励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200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的出台,拉开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序幕。与国外股权激励状况相似,国内学者提出了这种激励模式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弊端。大部分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业绩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这两项指标都以企业盈余为计算基础,因此,管理层很可能通过盈余管理等行为达到股权激励行权条件谋取自身利益(Bergstresser和pillippon,2006;Burns和Kedia,2006;Baker和Collins,2008)。Schipper(1989)将盈余管理分为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现有的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部分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将股权激励、真实盈余管理以及应计盈余管理结合考虑的文献较少。本文把盈余管理分为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衡量,并进一步将真实盈余管理分为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研究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对真实、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逐步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操纵性应计调节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管理层为了规避审计风险会转而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来调节盈余(李彬,2009;Gunny,2010;Cohen等,2010)。Bartov(2000)发现管理层受到股权激励程度越大,越有动机调高盈余已达到行权标准。韩丹(2007)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减少会计造假;郭佳瑜(2009)发现管理层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armstrong等(2010)发现对Ceo进行股权激励可以有效降低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实施股权激励方案上市公司大部分具有完善的治理机制和内部审计并聘请了高质量外部审计机构,由于中国证监会规定,所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必须满足上年度该公司被披露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使得管理层所持股份包含在应计盈余管理违约成本内,管理层为了规避审计风险会调低应计盈余管理,并通过更多真实盈余管理达到行权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

股权激励有效期是指股权激励计划行权的时间期限。如果激励有效期较短,不能激发股权激励接受者采取长远发展的战略,容易导致短视行为(沈红波,2010)。随着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截止日期逼近,管理层会更大程度地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行权目的,而当股权激励有效期仍很长时,管理层会考虑通过正常经营活动提高业绩,进行较低程度盈余管理(何凡,2010)。宋文阁和荣华旭(2012)以2006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管理层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

Laporta(1997)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成反比。marianne(2003)发现管理层考虑到规避法规约束、市场监管、获取私人利益以及维护公司形象,通常会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进行差别化的盈余管理。王亚平和吴联生(2005)指出,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应计盈余管理频度与幅度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樊纲和王小鲁(2010)的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处在不同市场化程度下,这导致上市公司受到监督程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不同。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较严格监管能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较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压缩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寻租空间。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较高市场化进程对股权激励引起的真实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并能加强股权激励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6年至2010年通过股票期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了金融行业、数据残缺的上市公司,由于李增福和黄华林(2012)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股份过程中,会同时使用真实、应计盈余管理调节盈余,林永坚和王志强(2013)发现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向下应计盈余管理,因此本文又剔除了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存在增发股份或Ceo变更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定157家上市公司作为有效研究样本。只选取这些公司首次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的数据构成截面数据,不收集之后几年数据构成面板数据模型的原因有:2006年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开端年,很多上市公司在之后的几年多次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并多次行权,上市公司在一年中会存在多个股权激励计划,这造成管理层所持股票期权不易统计,有多个股权激励计划施行的时间和剩余有效期不同,选取首次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当年数据可以排除其他股权激励计划的干扰,使得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对应性更强。不同上市公司处在激励计划有效期内不同时期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将所有上市公司定位在股权激励计划通过的第一年,使得样本有效期具有可比性。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部分公司年报,数据统计和分析利用eXCeL和stata12.0软件完成。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可以得知,真实盈余管理均值0.7468高于应计盈余管理均值0.0974,说明管理层使用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盈余的程度更大。股权激励程度均值为0.4363,说明管理层持股价值占管理层全年总收入比例较高,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有效期最短为三年,最长为五年,大部分为五年,说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期较短。地区市场化指数的均值为0.4900,标准差为0.50,说明我国市场化进程水平的不平衡。

(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模型,本了如下回归分析:(1)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有效期与盈余管理的检验。表(3)中,(1)是真实、应计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程度回归,(2)是真实、应计盈余管理与股权激励有效期回归。在(1)中,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0271和5%,说明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3053和1%,说明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因此,假设1得证。在(2)中,股权激励有效期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0175和10%,说明股权激励有效期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应计盈余管理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1264和5%,说明股权激励有效期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因此,假设2得证。(2)市场化进程、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检验。表(4)在表(3)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指数虚拟变量与股权激励程度的交叉项。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1152和1%,交叉项系数和显著水平为-0.0838和10%,表明高水平市场化削弱了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即较高的市场化水平抑制股权激励引起的真实盈余管理。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5954和5%,交叉项系数和显著水平为-0.6391和1%,表明高水平市场化加强了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即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能够在股权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因此,假设3得证。

(三)稳健性检验本文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测试:(1)用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直接回归,不加入控制变量;(2)用托宾Q率代替营业收入变化率,净资产收益率代替资产收益率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到回归模型中。经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后,其结果与前文叙述基本一致,证明本文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上市公司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时,管理层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进行盈余操纵,在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当年,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管理层进行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小;(2)在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当年,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与真实、应计盈余管理均负相关,说明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可以缓解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3)高水平的市场化能够抑制股权激励引起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加强股权激励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重视识别以及监管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重视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有效期,以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加速地区市场化进程,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何凡:《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6期。

[4]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1期。

[5]李增福、黄华林、连玉君:《股票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第9期。

[6]沈红波:《银行贷款的监督效应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

[7]宋文阁、荣华旭:《股权激励、制度环境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3期。

[8]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9]armstrongC.S.,a.D.JagolinzerandD.F.Larcker.Chiefexecutiveofficerequityincentivesandaccountingirregularitie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10.

[10]Baker.t,D.Collinsanda.Reitenga.StockoptionCompensa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incentives.Journalofaccounting,auditingandFinance,2003.

[11]Bergstresser.Dandthomasphilippon.Ceoincentiveandearningsmanage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

[12]CohenDaandZarowinp.accrual―based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activitiesaroundSeasonedequityoffering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10.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9

【关键词】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

一、股权激励概述

股权激励的理论依据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和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为达到所持股权价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的股权激励。即以股票作为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的授权下,代表股东与以经营者为首的激励对象签订协议,当激励对象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或因为业绩增长、公司股价有一定程度上涨,公司以一定优惠的价格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或授予其一定价格在有效期内购买公司股票,从而使其获得一定利益,促进激励对象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努力。

原公司法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再加上证监会对发行股份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中国一直缺乏实行股权激励的法律、政策环境。2005年以来,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证监会推出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并且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等情况下可以收购公司股份,这为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提供了政策、法律环境。截止2008年底,30余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获批。

二、股权激励方式分类

如果从股票的来源区分,股权激励方案可分为股东转让股票和上市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定向发行股票又分为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另外,还有一种以虚拟股票为标准的股权激励方式,称为股票增值权。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激励对象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

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截止2008年底,根据统计的32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股东转让股票的有7家,如中信证券等;实施限制性股票的有6家,如万科等;实施股票期权的有15家,如伊利股份等;实施复合型的有4家,如永新股份等。复合是指限制性股票和期权相结合、股票增值权和期权相结合、股东转让股票和期权相结合。

因股东转让股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是在2005―2006年与股权分置改革一起进行,目前大多数公司已不采用。本文则主要介绍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方式。

1、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如按股票来源细分,即提供给激励对象的股票是通过计提奖励基金从二级市场回购,或是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股票,又可分为:计提奖励基金回购型、授予新股型(定向发行)。

(1)计提奖励基金回购型限制性股票。公司业绩达到股权激励计划约定的奖励基金提取条件后,公司提取奖励基金,从二级市场购买本公司购买股票,再等到符合股票授予的条件时(如业绩或股价),公司将回购的股票无偿赠予激励对象。

(2)授予新股的限制性股票。当公司业绩满足股权激励计划条件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前提是,激励对象按照一定的价格(授予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时,该价格一般比确定价格的市价要低。

2、股票期权。如按是否提取部分奖励基金为行权提供资金,可分为不计提奖励基金的股票期权和计提奖励基金的股票期权。在15家实施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中,只有七匹狼以净利润增加额为基数、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作为行权资金的来源之一。

(1)标准股票期权。标准的股票期权,即当业绩条件满足时,允许激励对象在一定的期间内(可行权期间)以计划确定的价格(行权日)购买公司股票。如果股价高涨,激励对象将获得巨大利益;同时对公司而言,激励对象行权也是一种定向增发,为公司筹得一定数量的资金。

(2)提取奖励基金的股票期权。标准的股票期权行权时,激励对象一般都自筹资金认购股份,但是七匹狼却提取奖励基金,作为激励对象行权时的资金来源之一。七匹狼2006年10月25日向激励对象授权700万份股票期权,在前三年(2006―2008年)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的情况下,根据净利润增长率,提取奖励基金。激励基金提取额=当年净利润*(当年净利润-10%)*1/9,上限为当年税后净利润的10%,激励基金在年报决议公告后60日内发放至激励对象。奖励基金的目的仅用于行权,不得作为其他用途使用。

3、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结合。当符合业绩条件时,永新股份以净利润增加额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主要用于奖励突出贡献的员工,如十佳员工等,同时向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授予400万份期权,在条件满足时,可以分期行权。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条款

1、激励对象。(1)确定依据。一般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确定。

(2)实际执行情况。已经实施的公司,激励对象一般为在公司领取报酬的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也由公司仅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为激励对象。有些公司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给将来引进的关键岗位人员。

证监会在2008年3月的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中规定,为发挥上市公司监事的监督作用、确保独立性,其不得成为股权激励对象。在2008年9月的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中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外人员成为激励对象的,上市公司应在股权激励计划备案材料中逐一分析其与上市公司业务或业绩的关联程度,说明其作为激励对象的合理性。

2、标的股票来源、数量。(1)标的股票来源。用于股权激励的标的股票来源有二种:计提奖励基金回购、定向发行,限制性股票可以采用以上方式,但是如果仅是通过计提奖励基金回购股票的形式实行股权激励的,在董事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时,只能确定计提奖励基金的比例,不能确定股票数量,因为股价是波动的;股票期权只能采用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但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可以确定数量。

图2标的股票数量及占股本比例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对数量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2)激励基金计提比例。计提激励基金型限制性股票(万科a、永新股份、华菱钢铁)以及计提奖励基金的股票期权(七匹狼),都需要计提奖励基金(见表1)。

3、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的行权、授予价格。股权激励的行权/授予价格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决定激励对象的激励额度,也是监管层各方关注的重要内容。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规定,上市公司授予的行权价格不应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公司标的股票收盘价,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公司标的股票的平均收盘价。因此,在已经实施的公司中,股票期权方案的授权价都不低于股权激励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收盘价与前30个交易日两个价格中的较高者,有些公司还高于价格较高者8%或5%,如金发科技、中捷股份等。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并没有对限制性股票授予进行规定,因此,实行该方案的公司一般都在市价的基础上进行打折或变相打折处理。用友的授予价格是市价的75%,中兴通讯38%,万科a、永新材料0价授予(计提奖励基金回购股票)。2008年3月,证监会了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对于限制性股票方式,如果标的股票的来源是增量,即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取得股票,其实质属于定向发行,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其后,南玻a采用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授予价格为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50%。

4、授予/行权设定的业绩条件。实施股权激励的根本目的是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股权激励的授予股票或行权时一般都设有条件,主要是业绩条件。如净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但也有少数公司设置股票市值条件的。

证监会在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中对业绩指标进行了要求:设定的行权指标须考虑公司的业绩情况,原则上实行股权激励后的业绩指标(如:每股收益、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不低于历史水平。市值指标,如公司各考核期内的平均市值水平不低于同期市场综合指数或成份股指数;行业比较指标,如公司业绩指标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应明确,股票期权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锁定期内,各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

四、结论

股权激励在国内上市公司大范围施行始于2005年,当时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展开,部分上市公司将股权激励与股权分置改革相结合,主要采取的是非流通股股东转让股票的方式。在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下发以后,更多的上市公司开展了股权激励,因当时股价较低,大部分公司采用的是股票期权,很多上市公司的经营层也因此受惠。但到2007年前后,股价已经大幅度上涨,股票期权带来的激励额度变得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出现不具备行权条件的情况,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又推出了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股票价格大幅下挫,似乎更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但实际上,股权激励兑现的前提是达到业绩条件要求,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上市公司很难达到。监管层对业绩指标的一般要求是:实行股权激励后的业绩指标(如:每股收益、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不低于历史水平,股票期权等待期或限制性股票锁定期内,各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期权成本应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2006―2008年上半年,大部分行业都处于周期性高点,利润水平也处于高位,但自2008年下半年起出现下滑,现在处于低位,在业绩上很难满足股权激励的要求。随着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日趋完善,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股权更加分散,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被普遍接受,股权激励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大的范围内的实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试行)[Z].

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篇10

摘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银行提高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概述汇丰股控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然后评析其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与适用环境,最后借鉴汇丰股控高管股权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浅谈构建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薪酬激励机制;激励理论;股权激励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12-0051-04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是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银行在竞争中吸收和留住优秀的高级金融人才一项重要的激励机制。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本文简称汇丰控股)在香港、伦敦、纽约、巴黎、百慕达五地上市,其企业管治中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必须符合五地的有关规定,遵循企业管治的国际规则,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中国银行业在股份制和国际化改革进程中,寻求海外上市筹集资金,其公司管治必将遵循国际规则,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必须朝着国际通用的方案靠拢。本文基于解读汇丰控股董事薪酬报告,借鉴其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实施的成功经验,浅谈构建中国银行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几点看法。

一、汇丰控股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概述

自2002年起,汇丰控股在香港联交所的年报中单独出具董事薪酬报告,该报告比较详细全面地披露高管薪酬事项。下面大致介绍汇丰控股高管薪酬政策及其激励机制。

1.薪酬政策与构成。汇丰控股薪酬委员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为了更好吸引、挽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制定公开透明的薪酬政策。薪酬政策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福利水平,年度现金分红计划、优先认股计划及其他长期激励计划的条件,商定高管薪酬考核办法。

在汇丰控股董事薪酬报告中,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政策采纳的原则有:(1)参照市场上同类机构的薪酬水平;(2)厘定公平且切合实际之薪酬,而因个别表现不同给予酬金;(3)让集团内表现最优秀的各级员工有机会参与某种形式的长期认股计划;(4)自1996年起,将新员工参与计划逐步由界定福利退休金计划过渡至界定供款形式的集团退休金计划。

在高管薪酬构成上,非执行董事薪酬采用年度岗位薪酬袍金且不计算退休金,由董事会主席和执行董事厘定,至少每2年检讨一次,主要考虑其履行职责的性质和竞争力相若的同类机构的岗位薪酬水平而定;执行董事与其他高管的薪酬一般由基本薪酬、年度现金花红、长期激励计划构成,有些执行董事可能放弃董事岗位薪酬,享有退休金福利,具体薪酬的构成及其考虑因素见表1。2005年汇丰控股高管薪酬及结构比例见表2。

2.薪酬考评与长期激励机制。汇丰控股在高管薪酬考评上,既有岗位业绩表现考核,又有部门和机构业绩表现考核,既有短期业绩考评,也有长期业绩考评,考评指标多数以相对指标进行检讨;在薪酬激励机制上,既有近期生活保障所需的基本薪酬和福利,也有周年现金花红,还有长期股份激励计划,而这些薪酬都与相应个人业务表现、业务业绩、部门机构业绩条件挂钩。下面重点介绍长期激励计划与表现条件考核。

汇丰控股的长期激励机制,在2003年前仅采用股东总回报(tSR)计算三年期的表现条件,在2003年董事薪酬报告中,汇丰控股长期激励计划的实施办法为:倘若股东总回报在计算业绩期间,超过比较基准,将授出价值高达当期个人基本薪酬、福利和年度花红总和的100%之激励,并按其在参照中的排名计算实际授出的奖励,实际结果见图1和表3。在2004年和2005年,该行改变考核办法,采用股东总回报(tSR)和每股盈利计算三年期的表现,并与既定的参考基准进行比较,并将业绩表现奖励平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tSR奖励和每股盈利奖励。其中tSR奖励的参考基准是同业上市银行股东总回报,汇丰控股2004年和2005年是相对世界各地28家大型银行排名而定tSR奖励,如果汇丰的表现跟排名榜上第七位的银行相若或表现更佳,则会授出全部tSR奖励股份;如果排名介乎第七至第十四位之间,实际授出的奖励将取决于汇丰在排名榜上的名次而定,即按汇丰的排名每比第十四位的银行高出一位,实际授出的奖励将上升10%,授出的tSR奖励由30%开始直至全部tSR奖励为止;如果在三年的业绩表现期内,汇丰的tSR表现低于同业对比排名榜上第十四位的银行,便不会授出tSR奖励。另一半每股盈利奖励的参考基准是目标增长率与前一年度(基准年)的每股盈利,在授出奖励当年起连续计算三个年度每股盈利增长率,具体计算方法:在上述三年的业绩表现期内,分别将各年每股盈利减去基准年每股盈利的差额,除基准年每股盈利而得出百分率,再将这三年的三个百分率相加,便得出三年表现期内每股盈利的总增幅。并加总后与目标增长率作比较,再根据这三年内每股盈利总增长率的情况,做出实际授出有条件每股盈利奖励。例如汇丰控股2005年制定授出每股盈利的奖励办法见表4。

二、评析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与适应性

1.合理性评析。现实中,股东(委托人)与高管人员(人)存在利益冲突,只要委托人能对人提供足够的激励,就能改善人的努力程度,提高股东总回报和每股收益增长。在统计香港十家银行中发现(见表5),除了恒生银行、中银香港和富邦银行明显偏差线性回归估计线外,排除这三家样本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另外七家银行的业绩与薪酬的相关性,得出业绩与高管薪酬平均额成较密切的正相关,其中每股收益与薪酬的相关性比股东权益总额回报率与薪酬的相关性更强。

汇丰控股采用股东总回报和每股收益作为可观测指标,设计最优激励合同与业绩表现挂钩密切相关,从汇丰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可见,高管薪酬与收益股东总回报的相关系数是0.9235,与每股收益的相关系数是0.9521(见表6)。

2.适应性评析。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制度和财务准则符合国际惯例,证券市场是半强式有效,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完善,银行家市场趋于国际化,这些使得企业经营者的努力和能力才能通过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充分反映,为香港银行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而汇丰控股作为香港联交所的一只权重绩优蓝筹股,又是同时五地上市,财务报表披露是相当透明的,其股价不易受噪音影响,不易受人操纵,这些使得股价能够很大程度体现高管的经营努力水平。

三、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启示

1.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中国已经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的部分内容,为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扫除了两大障碍:股票来源与期权问题。颁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为上市银行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制度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配套的法律制

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公司法》中公司资本登记注册,当前的“法定资本制”要求公司的股本必须全部到位才登记注册,这与股票期权计划中行权日期与行权数量的不确定性以及随时变动的特征不相适应,建议修改为“授权资本制”,即公司的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在一定期限内将注册资本募集足额,允许在一定时期内,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有差别,公司募集股份的计划可以分多次完成。还有高管股权激励计划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法问题,参照境外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试点股权激励性的银行,在银行高管年内获授股票期权时,或行使期权时,银行与高管都不需要纳税,而在高管实际获得股票并出售股票时,则资本所得按长期资本利得应税,而且应缴税金可以从公司所得税税基中扣除。

2.改善证券市场运行环境。香港成熟的资本市场是半强式有效,股价能够反映公司价值,有利于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而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但没有达到弱式有效,资本市场规模仍小,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投机和内幕交易等噪声交易的影响;同时,虽然从短期而言,中国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是有背离的,但从长期看,比如从3年、5年的时间跨度上看,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还是基本一致的,即股票价格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指标的作用正逐渐体现出来。股票期权制度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合约,设计一份以五年计算期和八年实际授予股票为激励合同,应该可以充分从股价反映出高管的努力水平。因此,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成熟,上市银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中国国有银行在境内外的成功上市,中国银行业尝试股权激励机制指日可待。

3.改进高管考评指标,设计合理激励机制。有效高管考评是设计薪酬激励机制的基础。国内银行根据银监会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的基本精神,相继建立了本行高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为客观考评银行高管经营管理绩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实践看,各家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和方法尚欠科学性和不全面之处,基本采取的是行内纵向指标考评,这种考评指标可以用于年度薪酬发放,但忽视金融环境等自然状态对绩效的影响,不能突出反映高管的努力水平和改善时滞性,也不适用于长期激励计划的薪酬发放上。在改进高管的考评指标中应借鉴汇丰控股考评办法,对于年度现金花红对应绩效上可以采用部门年度指标对比考评,对于长期激励计划的考评上,其中绩效的一半权重采用的国际大银行股东总回报(经济增加值)的横向比较方法,另一半权重采用净利润(每股收益)行内纵向指标比较方法。

当前,国内银行高管薪酬基本采用二元型年薪制,即基本薪金和年度奖励薪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薪酬与绩效相挂钩。但是,由于高管缺乏长期激励机制,且与境外金融机构薪酬相比也缺乏吸纳优秀人才的竞争力。为此,今年,一些银行开始尝试股权激励机制,但在试行长期激励机制方面,有点短视行为嫌疑,如采用所谓一年期的股票增值权的办法。事实上,我们要从全局的薪酬构成及其实施条件构建一套更为稳定可行性激励机制,调整原有一元型或二元型年薪改为由基本薪酬、年度奖金和三或五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薪酬组合,其中,基本薪酬可以由学历、工作能力及岗位性质等定性考评而定,年度奖金由部门业绩与个人业绩年度纵向考评确定,而长期激励计划应采用同业横向对比与行内的纵向比较相结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