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底考核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3:59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1

一、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对上述职与对下述职相结合。市委组织部每年12月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向市委进行一次专项述职,听取各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做法和组织工作整体状态的汇报,并收看各乡镇录制的党建工作影像资料。同时,结合年终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乡镇党委书记还要向农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两级各类代表和委员中的党员述职。既通过对上述职增强基层党委书记的责任意识,又通过对下述职强化对党委书记履行党建责任的监督,促进其认真履行党建“直接责任人”职责。二是会前评议与现场点评相结合。每次党建工作述职前,组织部都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评分卡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对本乡镇党建工作进行评议。市委根据评议结果,结合平时掌握具体情况,对各乡镇党委书记的工作述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其再接再励;对存在不足予以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帮助明确今后工作努力方向。三是培育典型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市委组织部深入乡镇和村,采取查阅档案、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对述职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积极帮助培养和树立典型,以下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通报、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推广。同时在电视台开辟“党委书记讲党建”专栏,由党建工作开展较好乡镇的党委书记介绍镇党建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经验做法。

二、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体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联动式指导。即县乡两级联动,市委组织部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县级联络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通过参加党委会议、深入乡村调研、直接参与各项活动等方式,对各乡镇党委的党建工作进行联络指导;乡镇党委为每个村确定一名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党建联络员,帮助村班子开展党建工作,解决各类问题。二是坚持强制式履责。采取分别签定党建目标责任状的方式,强制党建联络员履行列席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了解掌握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动态、指导乡镇党委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发现并反馈苗头性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等五方面职责。三是坚持捆绑式考核。即把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考核与组织部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捆绑在一起;把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与乡镇机关干部考核捆绑在一起。对所联系乡镇或村被评为先进党组织的联络员,在年度个人考核评优评先时给予最优先考虑;对所联系的乡镇或村党建工作考核成绩较差的联络员,取消其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以此激发县乡两级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党建工作一事一导制度。做到“三个强化”:一是事前强化责任。每开展一项工作,都要在事前明确指出工作承办人,规定其具体工作责任和工作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从而强化有关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二是事中强化调度。对所布置的工作,都要及时召开调度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部署下步工作;同时实行“督办卡”制度,对动作迟缓、进展较慢的乡镇党委下发党建工作督办卡,明确提出督办事项、工作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并责成乡镇党委按时上报督办结果反馈材料,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三是事后强化考评。每项工作结束后,组织部都要下发工作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对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都进行量化赋分,每年底对得分情况进行汇总,作为考核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绿色发展、跨越崛起主题,以提高执行力、增强公信力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人民满意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站所作风和制度建设,认真解决基层站所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基层环境。

二、考评对象

考评对象为设在乡镇的基层站所(含院、办等)主要负责人(以下统称站所长)。考评对象确定后,本年度内原则上不得更换,确需调整的,县主管部门须书面报经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同意。(各乡镇具体参评站所名单见附件1)

三、考评内容

(一)完成工作情况。自觉接受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主管部门的领导,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坚持心系群众,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二)内部管理情况。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机关效能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干部职工队伍纪律严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办公环境整洁有序,工作人员举止文明得体,服务行为规范,高效便捷。

(三)办事公开情况。认真履行公开责任,按规定对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方面实行全面公开。及时公开行政处罚和服务性收费项目,做到项目清晰、标准透明。

(四)执法管理情况。严格依法审批、依法收费、依法管理、依法处罚。执法、管理行为规范文明,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到位。杜绝执法不严、办事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四、考评方法

考核评分实行百分制。日常督查考核占10分,部门考核占20分,乡镇考核占20分,乡镇集中测评占50分。

(一)日常督查考核。由县“三评”办牵头,制定日常考核细则(见附件2),采取明查暗访、组织上门检查等方式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考核细则评分。

(二)部门考核。各基层站所主管部门按照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于6月底前制定考核细则,报县“三评”办备案并组织实施。各部门考核只排名次,不打分,名次不得并列。部门考核结果要及时报送县“三评”办汇总统计,由县“三评”办按规定标准评分。

(三)乡镇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考核工作的总体要求,于6月底前制定考核细则,报县“三评”办备案并组织实施。乡镇考核只排名次,不打分,名次不得并列。乡镇考核结果要及时报送县“三评”办汇总统计,由县“三评”办按规定标准评分。跨乡镇的站所,由其所在乡镇进行乡镇考核。乡镇考核结果必须于集中测评之前上报县“三评”办。

(四)乡镇集中测评。县“三评”办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人员进行集中测评。跨乡镇的站所,在集中测评前抽签确定其在所属某一乡镇进行测评。

1、以乡镇为单位,召开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干群和服务对象参加的站所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会议,参会人员对站所主要负责人进行测评评分。县评议活动领导小组派员指导、监督。参加测评的人员主要包括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代表、企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外来投资者代表、村(居)干部代表和部分村民组负责人等(参评站所负责人及站所工作人员不参加测评)。

2、测评表设“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

乡镇集中测评得分计算方法是:(100分ד很满意”票数+80分ד满意”票数+60分ד基本满意”票数+40分ד不满意”票数)÷有效票数×该层面的分值比例,统计保留4位小数。

3、在县公证处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全程监督下,县统计部门按照得分计算方法进行汇总统计,计算评议得分。

县“三评”办将日常督查考核、部门考核、乡镇考核和乡镇集中测评四个层面得分之和作为站所长考评总分。

五、结果认定

(一)站所长考评总分按乡镇分别排序,评出名次。

(二)优秀站所长和不满意站所长的确定。依据最终考评结果,按照分乡镇统计原则,确定每个乡镇第1名为优秀站所长,并按分数取前5名报市表彰。乡镇末名中按分数高低,后5位定为不满意站所长。考评结果经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县委常委会决定。

(三)当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站所长直接定为不满意站所长:

1、本人一年内被在明查暗访中被发现违反效能规定并被通报2次及以上的;

2、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或被县级以上部门作为典型案例通报的;

3、在考评中以不正当手段串联拉票,经查实的;

4、在年度考评中,因违法违纪问题被立案查处的(该项认定不占5名不满意站所长的指标)。

六、结果运用

(一)优秀站所长的表彰奖励。优秀站所长由县委、县政府行文通报表彰,颁发奖金1000元,干部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优秀等次,并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备案,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不满意站所长的惩处。对不满意站所长进行通报,不满意站所长排名后2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免去现职,自免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安排同职级工作岗位,其他不满意站所长予以调整岗位。

(三)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对不满意站所长的部门分管领导予以诫勉教育。

(四)站所长考评结果按程序确定后,通过电视台、县政府网站、《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七、有关要求

(一)建立机制。基层站所长考评工作,在市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县“三评”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基层站所要认真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二)明确责任。县“三评”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参评站所长的有关情况。县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评议工作的宣传报道,大造声势。县财政部门要对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县统计部门要认真完成统计汇总工作。各乡镇、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抓平时、抓落实、抓整改、抓提高,部门分管领导要督促、帮助基层站所改进工作。参评的各站所长要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整改提高。

(三)注重实效。要把考评工作与贯彻落实“秀美推进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狠抓工作落实,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实现服务发展、群众满意的目标。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3

[关键词]乡镇债务 特征 风险 症结 对策

重视由乡镇债务引发的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对基层政权正常运行、干群关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乡镇债务的特征

2002年以来,四川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川委办[2002]5号和川办发[2003]19号文件精神,把化解乡镇债务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各级党政重视乡镇债务化解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和安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锁定了债务基数,一些地方在化解债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从2001年底至2004年底,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及财政体制惯性运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四川乡镇债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表现出以下特征:

1.从乡镇债务总量看,负债规模有增无减。我们曾以2001年底乡镇债务锁定数为基准,分别考察县乡负债变动情况。从县来看,由2001年底至2004年底总体增幅在10%~60%.仁寿县2001底锁定乡镇债务5.01亿元,到2004年底达到8亿元,增幅为59.6%.成都市龙泉驿区因土地补偿费、拆迁费按新标准与农民算账,仅此一项新增20亿元左右债务。2002年至2004年乡镇债务增幅也在14%~60%.岳池县天平镇2001年锁定债务为532万元,2005年3月底负债总额为832.61万元,增加300.61万元,增长57%.

2.从乡镇债务构成看,新旧负债交织并存,基础设施负债最重。四川乡镇债务中既有相当部分的旧债,又有不断产生的新债。2002年旧债中主要是“普六”和“普九”教育达标、基础设施建设、财税体制中税费解缴、合作基金会及政府机关运行负债。新债中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及体制负债。据初步分析,四川乡村道路建设负债大致占40%,教育负债占25%,项目建设配套和财税体制负债20%,合作基金会负债和其它负债15%左右。2001年底仁寿县乡村负债5.01亿元,其中基金会负债1.18亿元,垫交税费0.4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负债1.46亿元,“普六”、“普九”达标负债0.57亿元,政府运行负债0.26亿元,项目配套0.07亿元,广播电视0.04亿元,兴办农业投资0.27亿元,基础设施负债占总负债的30%左右。2004年底,该县乡村负债突破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欠债3亿元左右,占新增债务部分的50%以上。而以乡镇看,基础设施负债比重最大,教育负债时间最长。仁寿县文宫镇总负债1200万元中,有350万元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占30%.教育负债主体是1993年、1994年“普六”、“普九”达标升级中形成,距今都在10年以上。

3.从乡镇债务成因看,财力匮乏旧债难消,体制推动新债失控。四川多数地方还是属于“吃饭财政”,在搞建设、抓发展、保运行、保稳定中不断推动了负债规模扩大,同时安排财力化债基本无法办到。荣县2004年可用财力为4.6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4.05亿元,其中人员支出和个人家庭补助支出达到2.9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1.8%.剩余财力1.5亿左右又多属专项补助,实际可支配财力几乎没有。在旧债无力消化的同时,近3年来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乡村道路建设、城镇建设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负债,成为新债的主体。荣县2002年、2003年县级净增债务1.55亿元,其中公路网化和荣威路改造债务就达到0.8亿元,占其净增债务的50%.大竹县交通和城建负债1.9亿元以上,占其总负债的30%.

体制性负债惯性增长,成为基层无力控制的源头。2001年底至2004年,因为财政税收分成体制和预算安排制度形成的体制性负债成为新增债务的主要原因,这在乡镇新增债务中尤为突出。税费改革前,税收入库空转垫交成为基层乡村两级债务的主要原因。大竹县2003年乡镇垫交税费1525万元,占其乡级收入的32%.税费改革后,下达工商税收任务在一些地方成为乡镇政府新债的又一源头。仁寿县2004年下达文宫镇工商税计划数为94.2万元,地税所直征50万元,镇政府要组织44.2万元工商税收入,该镇以枇杷等特色农业为主,生猪的实际税源只能实现10万元,另有30万元靠干部四处“买税”,税收成本大幅增高,仅此形成的债务在40万元左右。

现行预算制度将预算缺口朝下的做法,必然导致乡镇运行负债无法避免,而乡镇因管理失控导致的债务反而有明显改善。渠县涌兴镇2004年预算总收入298.9万元,而总支出358.7万元,缺口59.8万元,除人头工资外,该镇人平公用经费预算标准为行政1000元/人,事业700元/人,当年接待费3.4万元,较2002年的10万元大幅下降。机构过于庞大、供养人员过多,是目前乡镇运行困难、化债困难的另一重要原因。渠县一般预算收入2004年仅1.44亿元,而财政供养人员达2.88万人。同时,达标升级活动不断,目标考核又多又“硬”,由此负债面宽量大。目标考核到县、乡,多到二、三十项,几乎涵盖了所有部门工作,一票否决从最初的3票已扩大到7票,助推了基层的形象工程,成为新债动力。大竹县为结构调整、公路建设、“普九”、计生达标、村村通工程、卫生事业、民政优抚等形成的债务1.7亿元,占其2004年末总负债的61%.

二、乡镇债务的风险分析

四川乡镇债务面宽、量大,时间长,矛盾多,关系复杂,债务性质十分特殊,相当敏感,极易诱发社会经济问题,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1.债务主体的分散化、集团性。绝大多数乡镇债务形成时间长,偿债预期低,使债务的风险大大增强。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乡镇债务关系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即债务主体由过去一般化乡级政府金融性负债和财政借款财政性负债为主,转变为乡村两级组织与基层乡镇干部、村社干部民间性负债为主;债权主体由过去较为单一的国家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转化为更为普遍的金融机构与私人或业主并存,并以私债为主的群体性负债,从而使债务关系复杂化、分散化。就四川情况看,乡村级干部借款垫支缴税费和政府支出大致占到乡村负债的30%~50%.岳池县天平镇村社干部借款垫债达到350.61万元,占该镇债务总额的43%,涉及干部286人。井研县有2085名村组干部垫交税费489.86万元;向社会各类私人借款涉及1834人,金额147.8万元;向2263名教师借款428万元;向25692名学生家长借款256.9万元;向乡镇干部借款1036人。全县共涉及个人和业主3.3万人。

2.时间周期上的敏感性、风险性。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往来归并的时段与偿债高峰期重叠,并与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的政策安排时点上的交汇,不可避免形成时间周期上的共振。加之过高的债务额度与极差的偿债能力、过于分散的群体负债与相对集中的支付压力形成巨大的反差和矛盾,极易诱发不稳定事件。

3.新旧矛盾的多重性、交互性。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干群矛盾,而且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与旧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强化,加大了化解债务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已缴税费的农户与尾欠税费农户的矛盾;不收税费尾欠的政策安排与干部清偿垫交税费合理要求的矛盾;村社基层干部与乡镇党政上下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加剧;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对固化与要求获取土地经营权农户之间的矛盾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危害,值得在化解债务中高度重视。

三、化解乡镇债务的症结

只有解剖和找准乡镇债务化解的深层次、体制性、关键性症结所在,才能全面、准确、客观把握债务性质、特征,才能拿出更加切实有力的化解措施、办法、途径。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分析当前乡镇债务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内在微观原因。

1.可用财力少,偿债空间十分有限。我们发现,一些地方通过挤压日常支出,借新账还旧账,强化管理控制等多种方式消化了部分旧账,但总体看乡镇可用财力少,维持运转难,凭借乡镇现实财力消化债务是不现实的。税费改革后乡镇税源主体仅为零星的工商税,政府自身运行都十分困难,消化债务就成了“无米之炊”。仁寿县珠加乡2003年乡级收入80万元,县财政直拨教师工资31.5万元,扣基金会利息5.6万元、广播经费1.8万元,乡上实际财力41万元,而发放工资等人头经费就需45万元。加上运转和维护稳定费用,缺口至少30万元~40万元。青神县白果乡2004年总收入123.6万元,而支出12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4.4万元,公用经费8.5万元,转移支付支出24.8万元,退耕还林56.8万元,当年赤字0.9万元,此外还欠村社干部务工及管理补助、新增人员经费。

2.发展偿债难、发展周期长与现实化债压力冲突明显。提倡从发展中化债应当是长期坚持的方向,但现有财力基础的局限性、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乡镇依靠自身发展消化债务的困难。而就现实的债务压力,特别是敏感性债务较多情形下,消化债务必须依靠现实财力。此外,乡村现有债权质量差、有效性低,通过清理债权消化债务在一定范围内有一些作用,但总体上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3.债务成因不一,既有经验局限性较大。从2001年底至2004年,各地在化解乡镇债务中也进行了努力和探索,较好地遏制了不良债务恶性膨胀势头,一些地方也摸索和总结了化债的办法和经验。但也只是治标之法,无治本之策。通江县2004年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消化乡镇债务2.5亿元,并创新了管理体制,理清了债务关系,夯实了继续化债的基础,说明抓与不抓情况确实不一样。平昌县通过合并乡镇、裁减财政供养人员,从而减少支出,也取得了化债的初步成果。自贡市荣县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集中收付核算制度,采取财力向下倾斜、缺口向县级集中等一系列办法,从2002年至2003年化解债务1.79亿元,乡级债务净减少1.07亿元,但县级债务同时净增1.5亿元。大竹县2002年~2004年通过较大规模的资产处置等办法,化解债务1.84亿元,占2001年锁定债务的45.3%.这些办法和经验对化解乡镇债务具有较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这些办法和经验的适宜性差,有较大的局限性。通江县、平昌县化债中大部分是核减高利贷而形成的不实债务,划转上下之间的体制性债务。大竹县是地方财力较好的丘陵县,过去形成了大量的有效资产。荣县的化债更大意义上说是借新账还旧债,大量的、根本性的债务并没有化解。

4.政绩考核失范,化债办法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乡镇债务化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而实际情况是现官不理老债,新人不还旧账。干部对待债务化解缺乏全局观念,只顾眼前的思想较为普遍,因而使得本来艰难的乡村化债更为漫长。已有的化债措施立足于清收债权、变现资产、压缩支出等具有明显阶段性财力预期,潜力有限,化债后劲不足,从而使化债的措施更趋临时性、阶段性。在现行的财政体制运行推动下,由于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与收入的不确定,不仅消化旧债无保障,而且加大了新债的控制压力。

四、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

1.化债要有心。不仅要有真心,而且要有决心。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稳定的全局出发,从又快又好地发展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能在困难面前无所作为、一筹莫展。只有思想重视,行动才能坚决,措施才会见效。

2.化债要有力。要树立化债就是政绩的观念,实行化债优先。经济社会要发展,债务也要化解,正确处理发展与减债的辨证关系至关重要。在一定时期内无力化债,或欠债较多、化债不力的县(市、区)、乡(镇),原则上要停止辖区范围内政府投资新建公共项目,可支配资金要优先用于化债;必须新上的项目,要报上一级化债机构审批。同时,要调整政绩考评标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按照化债优先原则,根据债务轻重、化债潜力和难度,分别确定化债在党政和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的不同权重。对化债得力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反之则不予提拔或降级、调离,以鼓励领导干部努力化债。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4

一、考核对象与奖励名额

(一)考核对象: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推荐的粮食生产先进村和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参与粮食生产工作的干部(含村干部)和农技人员。

(二)奖励名额:粮食生产工作红旗乡镇2个,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乡镇8个,粮食生产工作先进村20个,先进种粮大户10个,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50名。

二、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总分值1000分)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年度考核实行千分制计分,总分值为1000分,根据考核得分高低依次排位,前2名为红旗乡镇,前3—10名为先进乡镇。粮食生产工作先进村、先进种粮大户由各乡镇按评选条件择优推荐,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从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村两级负责人、包联干部和全体农技人员中评选产生。

(一)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1、种植面积(分值200分):

①以实地调查为考核依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以年统计年报为参数)保持稳定并有增长,粮食复种指数明显提高的计50分,播种面积减少的倒扣50分,复种面积有“单改双”扩面基础而没有增加甚至减少的酌情扣分。

②能够种双季稻的全部种上双季稻,无“双改单”和双季稻与一季稻“插花”现象,双季稻种植面积达99%(含)以上的计100分,每减少0.1个百分点扣20分。出现“双改单”成片面积2亩以上或总面积100亩以上的不计分。

③对过来的荒芜耕地认真改造并恢复种植,无耕地抛荒的计50分。耕地抛荒总面积超过30亩,或出现耕地成片抛荒2亩以上,或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私自建房的扣50分。耕地抛荒总面积不超过30亩或成片抛荒不足2亩的酌情扣分。

2、种植方式(分值300分):

早稻控制直播,抛秧面积达90%以上的计200分,抛秧面积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20分;晚稻杜绝直播,抛秧面积达100%的计100分,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50分。

3、种植技术(分值300分):

①早稻集中育秧面积比例在30%以上,示范效果好的计200分,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10分;工作措施不力,进度滞后,群众反响强烈的酌情倒扣分。

②有1个乡级粮食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或3个村级百亩示范片的计50分,高产创建示范片数量不达标等其它情况酌情扣分。

③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水稻三项关键增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和优良品种覆盖率在95%以上的计50分,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5分。

4、工作落实(分值200分):

①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制定了全年粮食生产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的计50分,落实不到位的酌情扣分。

②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的计50分,未分解落实和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酌情扣分。

③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及时、规范、安全发放各项补贴资金,无违规违纪行为的计50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每出现一起违规违纪行为扣50分。

④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党政首长负责制,定期对辖区内粮食生产情况进行督查,粮食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计50分;落实不到位的酌情扣分。

(二)先进推荐条件

1、粮食生产先进村推荐条件:

①水田面积1000亩以上,没有耕地抛荒现象;

②双季稻覆盖率100%;

③早稻抛栽面积在95%以上;晚稻没有直播面积;

④早稻集中育秧面积比例在30%以上;

⑤创办了1个以上粮食高产百亩示范片;

⑥优良品种覆盖率100%,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90%以上;

⑦早、晚稻大面积长势良好,单产水平显著提高。

符合以上条件的村,由各乡镇在早稻育秧移栽、收获和晚稻收获等时节分阶段向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申报,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考核。

2、先进种粮大户推荐条件:

①承包水田面积100亩以上,双季稻播种面积200亩以上;

②适宜面积全部种植双季稻,早稻直播面积在10%以下,晚稻没有直播面积;

③优良品种覆盖率100%,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100%;

④选用三项关键增产技术,晚稻安全齐穗保证率99%以上;

⑤早、晚稻普遍丰产,双季平均亩产达900公斤以上。

符合以上条件的种粮大户,由乡镇分早、晚两季向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申报,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考核。

3、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推荐条件:

直接服务粮食生产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任务完成出色,工作业绩突出的县直单位、乡镇、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

三、考核办法

(一)乡镇粮食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县政府督查室、农办、农业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县各乡镇粮食生产工作进行督查、考核。日常考核工作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1、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每年3月下旬至6月底对全县各乡镇不定期进行粮食生产专项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

2、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于每年6月底至7月初组织专门班子,根据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对各乡镇上半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种植面积、种植方式、“双改单”、抛荒、示范片建设、优良品种推广、领导重视等工作情况,并予以通报。第二次考核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进行,重点考核各乡镇全年粮食生产情况,同时核实其它情况并予以通报。

3、坚持以督查考核情况与农户随机调查情况相结合,初步评选出10个粮食生产先进乡镇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并根据省、市要求,在10个乡镇中评选出省、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二)粮食生产先进村、先进种粮大户、先进个人考核

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按评选条件对上报的考核对象分级分类定期组织现场考查,经初步遴选后,按150%的比例确定候选对象。候选对象由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班子进行考核,经综合评估排队确定预定先进对象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四、奖励办法

奖励采取以奖的办法实施,粮食生产红旗乡镇奖励5万元,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奖励3万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乡镇粮食生产,获奖乡镇可从奖励资金中拿出20%用于奖励本乡镇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粮食生产先进村奖励5000元,并优先安排农业项目;先进种粮大户奖励3000元并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级种粮大户评选;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奖励1000元。对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年底综合评定,给予3000元—3万元的奖励。

五、处罚办法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5

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县人口计生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工作组,制定了“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工作方案,县局领导包片、县局干部包乡镇,明确目标责任,同时制订了此项工作考核细则,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所属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积极提供物力和人力支援,及时抽调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参与纠错工作,部分人口大镇还对错误信息修改人员给予了一定经济补偿。

二是对照数据找差距,量化评比赶进度。

县局对全员人口信息的补录、省上测评数据、身份证号码的纠错、市上104个模块中错误信息的修改等四项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实行评比排名,每月一个进度,通报全县,同时明确全员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作为今年乡镇考核的重要依据,计入考核成绩。

三是集中改错与经常性督导相结合。

县人口计生局购置了十六台计算机建立了计算机室,并集中时间召集乡镇计生专干、技术人员修改错误信息,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干部修改错误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家发现问题能相互沟通交流,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而且提高了全员系统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县人口计生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不定期带领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督促检查数据的纠错工作,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帮助乡镇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6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督查汇报会,主要是贯彻全市7月23日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分析前九个月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情况,准确判断和把握当前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提高思想认识,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任务。前面,各乡镇汇报了各自工作进展情况;鱼县长分析通报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请各乡镇和计生部门认真研究解决。下面,我就当前和今年后两个月的计划生育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全县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计生部门按照年初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工作势头,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从7月23日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的情况和全县前九个月工作运行看,目前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多项责任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并被市上通报批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问题主要有:

一是人口底子不实。县上测算,全县前九个月漏报出生730人,漏报率为15.01%,是省、市通报漏报问题比较突出的几个县区之一。漏报率高的乡镇有:朱店镇为29.41%,乡为26.84%,乡为25.94%,杨河乡为25.19%,郑河乡为25%。6月底全县报表统计无孩妇女比例只有4.15%,测算漏管无孩妇女1535人,其中当年新婚漏统1047人,漏统比例30.76%。新婚漏统比例高于40%的乡镇有:大庄乡为42.36%,乡为41.78%。出生漏报、新婚漏管直接导致各项统计数据偏离规律值,导致人口与计划生育底子不清不实。出现这些问题,根本的原因是基层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对出生和新婚情况不掌握,也有少数乡镇为提高孕情检出率和节育及时率而人为地迟报了出生,这只能说明我们乡镇领导、计生干部对计划生育规律性的东西研究不够,把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片面理解为抓节育措施的落实。连底子都搞不清楚,对该管理的对象都没有纳入正常管理,按计划生育就成了无稽之谈!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反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把人口底子夯实,把数字搞清楚,这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节育措施落实欠帐大,进展不平衡。从第三季度报表分析,全县四项手术欠帐高达1600多例,其中二女户结扎欠帐570例,皮埋欠帐721例,且乡镇与乡镇之间进展很不平衡。欠帐大的乡镇有朱店镇、万泉镇、水洛镇等乡镇。

三是环孕情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水平仍然较低。环孕情服务是衡量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环孕情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检出率全县只有70.57%,低于60%的乡镇有:岳堡乡为54.55%,韩店镇为54.76%。全县环孕情服务率为74.57%,普遍存在计划外怀孕对象没有掌握、环孕情服务虚假、走了过场的问题;全县流出育龄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地址不确定,导致环孕情服务无法落实。环孕情服务率低于60%的乡镇有:岳堡乡为58.50%,韩店镇为57.59%。全县环孕情检出率和服务率这两项指标与责任目标分别相差19.43和20.43个百分点,是全市最低的,多次被市上通报。全县计划外处理占计外怀孕的10.98%,一孩妇女放环巩固率仅为50.4%,也是全市较低的。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全县的环孕情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没有上路。

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经常性工作不到位。出生漏报严重,节育措施欠帐大,环孕情服务不到位,业务管理混乱,省市入户督查问题多,自管小组长、村社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工作重心没有真正下移到村一级,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较低,仍然没有摆脱孕后管理的模式,与“三为主”的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对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清楚的认识,对今年省市求实进步的工作导向理解不深,一直存在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侥幸过关心理,没有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导致在工作部署上存在时紧时松,抓经常性工作不够;在工作落实上,不敢动真碰硬,报虚假进展,搞数字游戏,做表面文章,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一些乡镇专项治理活动没有收到实际效果。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被动落后,关键是一些乡镇党政一把手对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得还不够实,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亲自深入村社解决问题不够。一些同志对本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底子不清,心中无数。已制定的乡镇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对象的责任制没有很好落实,督而不查、包而不抓、抓而不实的问题比较突出。

对于当前全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我们大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尽管前一阶段县上多次研究和安排部署计划生育工作,尽管各乡镇和计生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我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目前仍然处在全市后进位次,我们要完成全年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压力很大,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此,全县各级组织要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

二、继续加大计划生育措施落实力度,在重点难点工作方面求突破

按照计生考核年度计算,今年的有效工作时间仅剩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各乡镇必须认真对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影响当年责任指标完成的薄弱环节上,放在重点任务的落实上,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具体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扎实实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大战两个月,做到四项节育手术基本平茬,报表出生数接近测算值,计生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抓好各项节育措施的落实。一要突出二女户结扎。对今年以来在二女户结扎上没有破零的村要集中进行整治,尽快立茬,打开二女户结扎的口子。今后不论是专项治理活动还是开展经常性工作,对二女户要发现一例结扎一例,确保二女户累计结扎率达到95%以上。二要最大限度地落实计划外怀孕补救措施。各乡镇要把计划外怀孕处理作为保当年、降当前、促达标的重要手段,结合第四次环孕情服务,切实做好入户访视工作,真正掌握育龄妇女的怀孕生育节育情况。对检出的计划外怀孕对象要坚决落实补救措施,该人流的人流,该引产的引产,确保出生率和计生率两项纲性责任指标全面达标。三要高度重视一孩妇女放环工作。落实放环是拉开生育间隔的主要措施,如果在放环工作上打了折扣,出现虚假,就会造成计划外出生失控,增加工作量,增大工作难度等许多连锁问题。科学测算,正常脱环率一般在2%到3%之间,而我们的有些乡镇竟高达50%。市上通报我县一孩妇女放环巩固率只有50.4%,居全市倒数第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各乡镇要对脱环率高的问题进行调查,是虚假放环还是违法摘取节育环,要有一个交待。各乡镇要把皮埋作为一孩妇女节育的首选措施,力争使皮埋落实量占到放环量的50%以上。工商、卫生、公安、计生等部门要与乡镇联合行动,对实施假手术、出具假证明的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及私自摘取节育环的个体行医者,要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决不姑息。

2、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底子。工作底子不清,报表数据不实,不仅直接影响着人口计划的完成,而且会给各级组织的决策造成失误。实践证明,如果哪个乡镇的数据不实,就意味着这个乡镇的工作开始滑坡。各乡镇一定要充分认识今年省上继续组织开展打假求实、清理清查活动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基础数据搞清、搞准、搞实在,再不能陷入年年搞清理、年年有漏报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工作带病运转的问题。清理的重点应放在结婚未登记人员、出生漏报、虚假节育手术和虚假征费等方面。清理结束后,要确保各项报表数据符合规律,确保乡村各种统计台帐、手术档案、户里资料与实际相一致,确保人口底子经得起各级检查考核。

3、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各乡镇要严格执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计生征费原则上一次性缴清,对确有困难、暂时缴不清的,要签订分期缴纳合同,但当年征收率必须达到50%以上。对历年欠缴的社会抚养费要按照三年缴清的要求,做好清欠工作。对拒不缴纳的征费对象,要申请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省上确定今年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年”,并把政策落实程度指标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省、市在年终“三线”式考核时,将分别加大对计生政策落实的评分权重,建立“政策落实奖”,考核评估到户,兑现到乡。考核的重点是2012年省上出台的11个政策性文件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这次会后,县上将划拨农村免费节育手术费,农村“两户”养老储蓄等经费,各乡镇对“四个纳入一个保证”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对农村“两户”统一办理1000元的五年定期养老储蓄,存单必须发放到户,不准截留。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计划生育经费要优先保证村及村以下计生干部报酬,确保村计生专干报酬每年不低于1200元,社计生宣传员补贴每年不低于120元,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报酬每年不低于360元。教育部门要尽快摸清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参加中考及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底子,落实奖励及加分的规定。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制定的标准和要求,摸清底子,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顺利实施。要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认真搞好第四次环孕情服务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利用这次环孕情服务的机会,对所有环孕检对象进行一次认真核查,严把服务质量,真正掌握所有重点对象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环孕情服务与落实节育措施、清理核查工作结合起来,对发现脱环的要全部采取皮埋术,发现计划外怀孕的立即落实补救措施。对漏检对象要进行上门入户检查,做到应检尽检。通过扎实开展环孕情服务,切实提高出生孕情检出“三率”,真正掌握当年出生人口底数,为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打好基础。

(四)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我县是劳务大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一直是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各乡镇一定要抓住当前夏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对没有落实节育措施的抓紧采取措施。对拟重新外出的务工人员要督促办理《婚育证明》,摸清流出准确地址,跟踪管理和服务,要把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劳务输出组织结合起来。对没有办理《婚育证明》和没有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流动人口,要登录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及时信息,由流入地纳入管理,实现协查协管。公安、工商、计生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协作,及时查验新流入育龄人口的《婚育证明》,督促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五)切实抓好党员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一是县直及省市驻庄各单位所有环孕检对象都要及时定期参检。城区计生站要做好登记清理工作,对没有参检的,以催办件通知给单位主要领导,限期督促参检。对拒不落实环孕情检查或一孩放环、二孩结扎措施的,要严格按庄政发〔2012〕101号文件追究单位领导和本人的责任。二是计生局要督促县直各单位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基础台帐,按时报送各项计生表册,抓好经常性管理,切实解决“灯下黑”的问题。四是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职工违纪超生问题,对查出有违纪超生行为的干部职工,除对本人按照省纪委[2011]7号文件的规定“”外,还要从严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三、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全面完成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任务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摸实情,出实招,抓落实。要把各种计生数据掌握在手上,亲自主持分析本乡镇全年和阶段计划生育形势,亲自研究、制订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方案,亲自安排部署和督查落实,亲自出面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所管理范围内计划生育工作,党政一把手必须做到一口清,真正做到负总责、不甩手,既挂帅、又出征。会后,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安排部署工作,请事假的同志要立即返回岗位,尽快在全县掀起抓计划生育工作的新高潮。

二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连续两年工作后进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检查,给予谈话诫勉;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就地免职;工作后进的乡镇,党政领导不能提拔使用;没有完成包村包对象任务的干部,不能评先选优,不能提拔晋升。今年县上除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外,还要继续执行县委发[2012]01号文件,实行重奖重罚,对工作后进、任务欠账大、出现弄虚作假的乡镇,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和实施责任追究。

三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年终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也将进一步突出求实进步的工作导向,坚持分线分类考核评估的原则,采取平时与年终相结合、随机与定点相结合、自查与核实相结合、当年与历年相结合的方法。市上要考核50%的乡镇,考核评估到乡、兑现奖罚到乡。今后,凡在督查或考核中发现弄虚作假、虚报数据的,乡镇直接列入后进,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要下决心解决数字不实、底子不清的问题,坚决杜绝虚报瞒报、伪造和篡改统计数据、提供虚假证明等问题的发生。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7

这里召开全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广泛动员,深入研究、精心安排,扎实推进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确保2011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刚才,市编办晏锡林主任对这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说明,讲得很好,完全赞同,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就进一步深化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意识

早在2002年,依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已经启动实施了乡镇机构改革。为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从2005年开始,市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全面深化了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主要表示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职能转变。以乡镇机构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理顺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及时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意见,具体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定编规范并核定了编制,合理调整了中小学教学的总体布局,综合设置了为农服务的各类站所,逐步完善了乡镇计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了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特别是有的地方敢于创新,积极探索,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了养事不养人”改革目标。二是创新了工作机制。去年以来,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布置和具体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为止,全市所有乡镇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普遍推行了统一受理、集中操持、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健全了工作机制,方便了群众办事。不少乡镇还有的放矢,大胆探索,不时创新了为农服务新机制,比方说,万载的鹅峰乡创建了一办、三中心、六个队”服务体系,铜鼓的永宁镇设立了七大类、五十六个服务岗位,靖安的香田乡创立了三卡、四制”联动服务机制等等,得到省编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严控了机构编制。依照“5个综合性机关办公室、7个以内的事业站所”机构设置规范与要求,市对乡镇机构编制严格实行了总量控制,全市乡镇机关和事业站所目前整体不超编。据初步统计,2009年底,全市乡镇行政机关共有空编700多个,事业站所空编600多个,与税费改革之前相比,分别减少财政供养人员500多名和800多名,确保了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总的来说,通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前一阶段,市乡镇机构改革亮点不少、效果不小、进展不错。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市乡镇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机构编制再度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乡镇机构设置依然不够规范,条块关系亟待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急需通过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来调整和完善。

2011年1月底前必需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从现在算起,依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只有不到80天的时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要求非常高,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迎来了关键之时、攻坚之刻。尽管如此,必需充溢必胜信心,这是因为,从目前情况看来,市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条件十分有利。一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谢亦森书记、市长对此多次过问,并要求严格依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安排,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坚决不拖全省的工作后腿。这为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时机较为幼稚。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市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并基本完成了市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尤其是目前全市乡镇整体未超编制,基本不存在人员精简分流的问题,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启动实施之前,中央和省里都出台了指导性意见,市也专门制定了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同时,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良好,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基础。面对新形势、面临新任务、面向新挑战,各地务必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布置上来,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周密安排、全力推进,确保不折不扣地圆满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各项工作

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对不可逆转的形势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问题上,要善于找重点、抓关键、强举措,全力抓牢一个重点、创新两套机制、做好三项工作。

要抓牢一个重点。即: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市委、市政府刚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乡镇主要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个方面。根据上述职能定位,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全市乡镇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城关镇,其工作重点要侧重转变到突出小城市管理,发挥城关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来;一种类型为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其工作重点要侧重转变到突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经济转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来;一种类型为以农业、林业为主的乡镇,其工作重点要侧重转变到突出“三农”服务,加快健全完善“三农”服务体系上来。各级党委、政府要依照这个目标要求,准确定位乡镇职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一要引导乡镇转换工作角色,转变工作方式,集中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变到营造发展环境、扶持先进典型、实行示范引导上来,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二要强化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证体系,健全利益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要为乡镇转变职能发明良好的体制环境。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进对乡镇的领导,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切实保证乡镇工作经费,增强乡镇履行职责的能力。

要创新两套机制。即:创新乡镇工作机制和管理考核机制。一方面,其次。着力创新乡镇工作机制。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感受乡镇机构的改革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乡镇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各地要不断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并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工作平台,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再造工作流程、挖掘内部潜力、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事时限等办法,不时提高服务效率,提升乡镇运行效能。同时,要结合各自实际,借鉴胜利改革经验,进一步探索建立窗口服务向窗外服务延伸的服务机制。特别需要强调的各地都要设立联动应急服务指挥中心,具体负责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突发事件,以及重大服务任务的统一指挥和处置工作。应急服务指挥中心必需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负总责,各小组分别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以便遇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整合乡镇机构、站所和村组(社区)人员资源,凝神聚力及时处置。同时,要设置应急服务专线电话,建立快速反应和问题处置机制,形成党政领导,各机构、站所和村组(社区)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网络。另一方面,逐步健全管理考核机制。要围绕便民服务中心和联动应急服务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考评机制,进一步推广“统一管理、集中操持、限时办结”服务模式,完善直接操持、许诺操持、联合操持、统一收费、跟踪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切实把群众需求与提供服务情况、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管理及考评方式,将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年终奖励紧密挂钩,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和考评激励机制。

要做好三项工作。即:科学设置乡镇机构,第三。努力确保权责一致,不时提升站所效能。一是科学设置乡镇机构。要严格依照限额要求,坚决控制机构数量,对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的设置,一律按乡镇机关设5个综合性办公室、事业站所控制在7个以内的规定,限额设置,不得突破。各个乡镇具体设置哪些机构,市里提供了统一的参照模式,各地要结合各自实际,严格依照相关要求,合理整合职能,科学设置机构。由于这次对乡镇机构的调整,目的为乡镇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组织支持和保障,所以在设置机构时,一定要以转变乡镇职能为总原则,决不能随心所欲、因己所好。从当前我市乡镇机构设置情况来看,总体符合实际,只需对现有机构进行微调和规范,尽量坚持机构设置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各地务必守住机构编制“底线”坚决确保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大家要知道,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高度重视乡镇机构设置的同时。目前我市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站所之所以整体不超编,全市上下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效果来之不易。当前,各地控制乡镇机构编制的压力很大,特别是有的上级业务部门一再要求乡镇设置对口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并通过给项目、拨资金、评比达标等方式设卡,干预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希望各地特别是各级编制管理部门一定要站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效果的高度,顶住压力,严把关口,坚决守住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这条“红线”和“底线”真正做到一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乡镇必需在规定限额内设置机构,行政、事业编制总量不得突破。各县(市、区)根据外地实际情况,确因工作需要的可在编制总量内相应进行调整。二要强化编制实名制管理。乡镇实有人员要与编制相对应,并进行年检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严格执行进人核编制度,确保关口前移,把好进人关。三要堵塞县乡编制管理漏洞。有的地方,县(市、区)直机关超编不能进人,就采取迂回战术,先从乡镇进人,再调往县(市、区)直部门,规避相关政策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不只如此,今后,乡镇机关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需要在外乡镇有空编且所在县(市、区)乡镇整体不超编的前提下,才干新增人员;县(市、区)直机关招考公务员,必需要在本单位有空编且全县(市、区)直机关总体不超编的前提下,才干申报录用计划。总之,要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堵塞各种管理漏洞,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

乡镇政府权责不一致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努力确保权责一致。临时以来。这是由深层次的体制原因造成的各地要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着力解决那些当前有能力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建立与乡镇职能定位相符合的考评体系,对各种考评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取消那些脱离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的一票否决”事项,对于不属于乡镇职能的事项,今后一律不能列入考核范围。要重点理顺县直部门与乡镇的关系,对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属于县直部门的权责,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给乡镇,更不能只将权力留在县直部门,而将责任推给乡镇承担。统一规范从事社会服务和为农服务的事业站所,实行以块管理为主的体制,对以块管理为主的事业站所,必需落实乡镇的人权、财权、事权,强化乡镇统一管理外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要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对上级部门派驻和设在乡镇机构的统一指导与协调,派驻机构的党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领导干部提名必需事先书面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再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一些乡镇事业站所功能还不健全,三是不时提升站所效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业务水平仍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需求,难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各地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要完善乡镇事业站所为农服务的公益,加大投入,积极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形成紧贴“三农”服务的工作机制,增强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努力探索农村公共服务的新形式,大力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以事定费、以费养事的财政投入机制。根据工作需要,条件幼稚的可积极探索将一些公共服务项目,逐步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变原来的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花钱买服务”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支出,努力提高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努力确保乡镇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坚决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既要全面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马上就到年底收关了当前我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又要坚决完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这种情形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统筹兼顾,精心布置,切实加强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改革实施主体的职责。对此,各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尽快成立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倒逼机制,实行挂图作战,扎实做好改革工作。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责尽职,当好党委、政府的顾问助手,负责抓好改革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指导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具体负责落实好改革的各项任务。

抽调工作人员,二是严密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的改革要求。落实办事经费,集中时间做好改革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在11月底前报市编委备案后组织实施。各乡镇要负责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报县(市、区)党委政府批准后实施。改革中,要重新制定各乡镇的三定”规定,并严格执行,确保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8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搞好第一季度集中服务的紧迫感

2011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抓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难点治理、后进村转化、利益导向机制落实、性别比治理、村为主机制的巩固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处理得不好,将会严重影响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影响2012年度人口控制计划的完成。目前,省市考评结果尚未公布,我县的排名如何还是未知数。但是,通过多次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认为,当前我县计生工作仍然存在着下面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主动性。部分同志不是从长远利益出发,扎扎实实打基础、固根本,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只从眼前利益、个人利益考虑,本着只要自己任期内不出事、不惹麻烦就是万幸的侥幸心理,不注重解决深层次问题,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核、蒙混过关上。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清楚,每当省、市考核,总有一部分人千方百计打探消息,疲于应付;一旦省、市年度考核结束,就马放南山,万事大吉;思想放松了,工作也放松了,没有一点压力;不到上级检查,计划生育这根弦就绷不紧。他们看不到先进县区和先进乡镇的进步、成绩和经验,看不到自身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总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大家都差不多,有些人甚至公开散布一种谬论:能否顺利过关全凭有没有运气、会不会糊弄。一句话:重视临渴掘井,忽视抓源头、抓经常,缺乏坚持不懈抓落实的责任感。

(二)底子不清楚,决策缺乏科学性。我们年年清漏报、年年夯底子,但底子不清、基础薄弱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总人口底子、出生人口底子和育龄妇女的底子,都存在不实的问题。一些乡镇人为提高政策符合率,既漏报、瞒报计划外出生人口,又虚报计划内出生人口。这些问题不是个别乡镇的问题,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顽症,其后果是:造成计划生育工作缺乏应有的决策依据和工作基础,导致新婚漏挡、早孕发现率低、手术难落实等一系列、一连串的难题。

(三)作风不扎实,工作缺乏真实性。面对底子不清等突出问题,一些乡镇不是从强基固本、清理漏报上下功夫,而是弄虚作假,玩弄数据,得过且过,形成恶性循环,致使计生工作积重难返。尽管我们每年都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活动,特别是2011年县计生委加强了调研力度,发现了不少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少乡镇却没能很好地解决。

(四)措施不到位,攻坚缺乏有效性。部分乡镇对二女户结扎、社会抚养费征收、性别比案件等重难点问题束手无策,已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又没能很好地运用,孕情跟踪访视服务、合同管理等措施落实不力。作为突破计划生育关键环节的环孕检工作,在一些乡镇流于形式,参检率和检出率都达不到要求。我们反复多次讲要抓住环孕检这个人口出生的关键环节,要对每次孕检情况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但就这样一项最简单、最有效的工作措施,少数乡镇主要领导不过问、分管领导不清楚、计生专干一本糊涂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认识跟不上,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再加上社会抚养费征管不力,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使得一些人敢于抢生偷生,致使违法生育和选择生育现象相当严重。

(五)社会抚养费征管工作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低。一些乡镇社会抚养费征收根本谈不上到位率,甚至有个别乡镇基本上征收不上来。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低。有的乡镇执行政策不严格,自行降低标准,而且标准不统一,甚至有的乡镇只征收二三千元,没有起到遏制违法生育的应有作用。三是计划生育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软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力度不大,综合治理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四是部分乡镇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制度落实不好,依然存在自收自支、坐收坐支等问题。个别乡镇前段时间仍然在暗中顶风、搞摊派,有的村个别干部还在偷偷地放水养鱼。最近还发现有的乡镇片面地认为,所收的抚养费是乡镇的,可以随意支出。在这里我要重申一次:社会抚养费属于县财政,乡镇征收是受县里委托,如果低标准征收或者再搞摊派,县里要依法收回委托权。

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乡镇、计生委以及县直各部门都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角度、站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时机,全力开展第一季度集中服务活动

春节将到,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有些农民工已先期返回,目前正是抓好计生工作的有利时机。各乡镇都要及早安排,按照《县2012年第一季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要求,全面抓好落实,促进集中服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狠抓底数清理清查工作,确保底子清,做到不漏档、不漏管、不漏检、不漏术。各乡镇要坚持把清理清查、摸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作为落实集中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来抓,开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清理清查活动。乡镇计生办人员要认真做好资料的准确录入、核对处理工作,确保所有已婚育龄妇女全部纳入管理,确保所有新婚全部进入已婚育龄妇女档案,切切实实、真真正正地做到把底子摸清,做到全面掌握。

二是狠抓第一季度孕检工作,确保宣传到位、孕检到位、四术落实到位。第一季度的孕检工作,是为完成全年的人口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年的许多问题要通过这次环孕检解决,许多工作要通过这次环孕检来补救。所以,大家要在继续落实“村为主”基础上,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人口学校等宣传阵地,抓住春节期间育龄妇女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做好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利益导向政策,在全社会形成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其次,要摸清育龄妇女底数的基础上,组织孕检对象参加妇检,确保全部参检到位。通过妇检提高检出率,在孕检工作中,对个别死角死面、参检率低的村,乡镇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抓落实。同时,还要重点抓好计划外怀孕和两女户的深挖细查工作,通过抓两女户结扎、大月份引产,带动四术的落实。

三是狠抓流动人口管理,确保底子实、去向明,管理到位。在当前集中服务中,各乡镇都要把认真清理流动人口底数,作为清理核查的一项主要内容。要在掌握底数的同时,全面登记外出人员的动向、联系方式、出生节育情况、办证情况、参检情况,对返乡人员,一定要在春节期间提供好宣传服务、孕检服务和手术服务。通过摸底登记和各种服务,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确保办证到位、节育到位、参检到位,网上交验到位,信息反馈到位。

四是狠抓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管理,确保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社会抚养费征收主体是县人口计生委,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委托乡级人民政府征收,也可以根据情况不给予委托。被委托的乡镇在征管过程中,要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标准,依法进行征收。为了维护计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要加大征收力度,今年要提高首次征收标准。对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由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对阻碍、干扰、破坏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公安部门要从重从快严厉打击。

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集中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要狠抓队伍建设。第一季度集中服务活动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要发挥好专职队伍应有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各乡镇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切实抓好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在开展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基础上,围绕解决计生干部“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问题,严格落实责任。特别在当前集中服务活动期间,要对各项任务进行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严格纪律。同时,对计划生育干部要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完成好的,可以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乡镇换届时可以提拔重用;要认真落实好他们的报酬、待遇,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冬季集中服务活动,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综合治理。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具体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级落实责任制,并及时调度情况,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计生部门要协调公安、工商、民政部门,重点研究对流动人口中超生、外出躲生、非婚生育、违法抱养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划外生育。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9

年,我县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法制环境。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抓紧规划“十二五”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国发〔〕33号)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结合实际,认真编制我县“十二五”依法行政规划。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月中旬。

(二)开展依法行政分类考核。根据各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工作特点和现状,将县级各被考核单位分为重点行政执法单位、一般行政执法单位二类,并制定相应的分类考核评估标准实施年度考核。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

完成时限:年底前。

(三)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的机构、职能调整和近年来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制定、修订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好执法依据、职权、程序等执法责任制相关内容的梳理调整、网上公布和链接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责任单位: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月底前。

(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按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机制。研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将听证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跟踪检查、绩效评价机制,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违法或不当行政决策的责任追究。

责任单位:县府办、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全年。

(五)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公民权益保障水平,落实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总结经验,加强部门间交流。完善行动计划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施情况的评估和督查考核。

责任单位:县府办、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年底前。

二、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执法行为合法规范

(六)从源头上规范行政行为。认真执行《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试行)》(龙政发55号),创新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完善相关部门在规范性文件审查方面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机制。探索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功能作用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统计。进一步规范公民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处理程序,加大纠错力度。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年底前。

(七)继续推进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本系统本部门行政处罚裁量细化量化工作,确保内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上下衔接,处罚裁量基准与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同步更新;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促使各项任务和要求全面落实,在有条件的领域和部门探索行政许可自由裁量细化量化工作。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月底前。

(八)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继续选择10个重点执法领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开展评查结果整改情况的专项检查,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梳理分析评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

完成时限:月上旬。

(九)积极推动监督资源整合。完善乡镇(街道)、部门法制工作例会制度,健全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有关部门。

完成时限:年底前。

三、立足复议为民,全力化解行政争议

(十)健全行政复议依法受理机制。探索行政复议受理环节下移的有效措施,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方便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办理咨询、提起行政复议等事项。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全年。

(十一)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功能。研究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流程管理制度和各类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规程,更加重视实地调查、听证以及调解、和解工作。推广使用“行政复议管理系统”,逐步提高行政复议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和指导,实行行政复议决定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和行政复议建议书(意见书)整改情况书面反馈制度。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月底前。

(十二)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根据《县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规定(试行)》要求,落实行政首长首案、重案出庭应诉制度。加强与人民法院的联系与沟通,建立行政诉讼案件统计信息和重大案件交流机制。

责任单位: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全年。

(十三)探索构建行政调解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完善行政调解制度,科学界定调解范围,规范调解程序机制,落实调解工作责任。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实现各种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年底前。

四、强化队伍建设,优化依法行政工作环境

(十四)加快乡镇(街道)法制机构建设。根据县编委批复精神,督促15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法制办,明确分管领导和法制员,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担负起本辖区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责任。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年底前。

(十五)加强培训和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府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责任单位:县法制办、县级各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年底前。

(十六)全面开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全面抓好“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工作,积极推进法制信息化建设。

乡镇年底考核总结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和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通过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活动开展,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形成推动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夯实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提升的软硬件基础,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服务城镇化和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建设10个,2014年建设10个,力争2015年底前,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建设标准见附件),实现场所建设、人员配备、资料管理、工作制度、权责清晰“五达标”,初步达到农村公路基层站所“决策管理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管理信息化、养护服务精细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

三、实施步骤

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从2015年开始至2015年底结束。按照年度建设的目标任务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发动。市局公路处组织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发动和工作部署,各县区也要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积极性,按照统筹规划、分批实施、保障数量、确保质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年度目标,科学编制建设方案,高质量高标准设计,稳步有序的开展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各县区交通运输局按照建设活动的总目标和年度具体要求,细化年度任务,分解具体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多措并举的抓好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推进落实。重点加强对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全程跟踪建设进展,定期专题会议调度,及时处理解决影响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突出问题和不利因素。积极归纳和推广活动中的有效手段和成功经验,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建设期间,市局将对县区进行1至2次实地检查,各单位要做好建设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工作。

(三)考核验收总结阶段。市局将对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考核和总结评选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各单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好做法和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公路乡镇管理站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提升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高度重视,优先推荐具备管养文明示范乡镇评选条件的乡镇参与规范化建设活动。要加大对乡镇农村公路工作的督导,加强协调,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公路管理站建设的开展。

2.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要根据乡镇所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乡镇“四位一体“交管所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批次,分批实施。设立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可与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联合办公,并设立农村公路管理站;未设立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由县交通运输局与乡镇政府协调解决办公场所,并配齐办公设施设备和必要的养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