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4:23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1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独立性 客观性

风险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内部审计作为检查监督和服务机构,必然会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当中。但是,内部审计应当如何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地,只有明确了这一前提,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2004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联合英国内部审计协会和爱尔兰分会共同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作用的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企业的首席审计师在决定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当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会威胁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否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程序的完善。基于这一思想,iia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意见。以下是笔者对《意见书》阐述的解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的分析。

一、坚持检查与评价的核JC舴用

iia《意见书》明确提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包括:监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实施;保证企业风险得到正确的评价;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分析关键风险的记录:检查关键风险管理的效果。这五点归纳起来的核心思想就是检查与评价。

一些企业提出内部审计应当从查错纠弊的传统角色中转变为管理咨询服务。这种提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只是目前的客观条件还不具备,所以暂时无法实现。按照iia的建议,内部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依赖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比如,企业是否依法设立了内部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否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企业预算是否给予内部审计充足的份额;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否有效的完成对风险的识别、划分和评估等等。大部分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审计委员会虽然已经建立,但基本没履行应尽的责任;内部审计机构健全,但还是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受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无法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也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最大不同;还有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审计预算经费不足,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在诸多主、客观条件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内部审计要达到全面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检查与评价仍然是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也是当前内部审计的工作中心。

二、加强指导和建议的保障作用

iia《意见书》指出内部审计围绕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运行应当提供的保障作用包括:倡导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推动风险管理战略获得董事会的批准;协助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指导管理层应对风险;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统一风险报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框架的保持和发展。这些都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运行而提供的指导和建议活动,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的保障作用。

目前。虽然许多企业强调风险管理,但真正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却非常少,而且,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完善起来的,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还要不断更新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属于组织的一部分,对于其他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同时,由于内部审计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并不承担直接责任,这使得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从全局的角度,客观的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指导和建议,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程序的顺利实施。

内部审计如何充分发挥保障作用,一是对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企业,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二是通过咨询指导的方式,积极协助企业管理层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三是运用诸如风险导向审计、it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四是通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直接参与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批露,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不应当从事的活动

iia的《意见书》提到,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应当从事的活动包括:建立企业风险偏好,制定风险管理程序,管理风险保障措施,决定风险应对措施,代表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应对,对风险管理承担责任。这些活动主要是企业风险管理程序和制度建立以及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具体实施方面的活动,内部审计之所以不能直接从事这些制定和具体实施方面的活动,是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决定的,内部审计不能即负责制度的制定同时又负责对制度进行检查,即直接参与风险管理又对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的职能不能扩大到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当中,不能直接参与风险管理要素,否则就会失去内部审计的根本作用和价值。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2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所负责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以及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签证和评价的活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我们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实行的一种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近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取得很大成果,积累了不少的有益经验,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不长,各种评价体系还未建立,加之审计人员知识和能力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必然会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何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例如,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不符合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特征,审计人员却认为具有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出具了肯定性意见;或者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基本具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人员却认为不符合,从而表达了否定性意见。实际上,前一种情况发生的次数要比后一种情况发生的次数要多。当我们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加大了,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大了。相反,如果说审计风险降低了,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减少了。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说审计风险没有,或者说完全被消除了。因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即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时刻潜伏在具体的业务事项之中。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分成两大类,一是环境因素,二是自身因素。

一、环境因素

从经济因素分析,当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对被审计人的控制越来越弱时,审计风险就越来越大。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政府和同级干部管理部门对被审计人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源于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技术性越来越强,信息处理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或同级干部管理部门对审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所审计时间跨度大,所审计的内容广,范围大,往往存在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不对称,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难度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例如,基层审计机关一方面要完成组织部门委托的审计任务,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都对经济责任审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审计部门在对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及政绩的认定和检查方面具有专业性的操作,另一方面,审计机关要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盲目扩大审计内容和评价范围的情况,却加剧了社会及有关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期望值。而对被审计单位,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许多单位内控制度不严,再加上被审计单位规模大,业务复杂,技术性强等原因,所有这些,使经济责任审计处于两难境地,审计风险大大增加。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3

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垂直风险管理体系

《指引》规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置首席风险官(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负责分管风险管理条线工作,不得分管前台业务工作,直接对行长(主任)负责”。结合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管理职责,发起行可通过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方式,对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实行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向发起行及村镇银行董事会、行长负责,在发起行村镇银行管理总部及村镇银行行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村镇银行经营层,接受村镇银行董事会及所在地监管部门的高管资格审定和考核。借鉴《指引》相关规定,发起行派驻首席风险官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是“三个确保”,即确保持续发展、确保审慎合规经营、确保风险可控。

推行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模式后,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垂直、独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可分为三层,分别是发起行村镇银行管理总部、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村镇银行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及报告路线如下图:

发起行村镇银行管理总部的垂直风险管理

一是制订并下发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或意见。通常包括信贷投向、信贷结构、行业及客户限额、流动性管理指标、合规与操作风险控制要求等,对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提出方向性意见。村镇银行管理总部对此意见进行督促落实。

二是按月开展非现场风险指标监测,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预警和分析。村镇银行须定期向发起行报告相关风险指标监测表,前期指标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指标、流动性风险指标和限额指标,如指标发生异常变化则下发风险提示书或整改意见书,进行调整或控制。

三是指导各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开展风险排查并要求其上报风险报告,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村镇银行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情况,进行风险监测和指导。

四是针对业务异常变化或风险指标变化,组织风险、合规人员进行现场风险排查或专项业务检查,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

五是制订并推动实施村镇银行内控评价办法和实施细则,按年组织审计人员对村镇银行开展全面内控审计评价,对村镇银行内控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稽核监督,持续跟踪管理变化,并对发现问题下发审计整改意见书并进行后续审计监督。

六是开展以内控及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通过设置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人均工资总额、贷款拨备比率、发起行内控评级、监管评级等指标,引导村镇银行全力构建符合村镇银行特色和监管要求的风险管理机制,达到稳增长、控风险的可持续经营目标。

派驻首席风险官对村镇银行的垂直风险管理

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应按照《指引》规定,负责村镇银行内部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建设,并对风险进行统一、垂直、全面管理。具体工作如下:一是牵头组织拟订村镇银行所需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并推动实施。二是组织推动村镇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督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监督检查。三是组织开展村镇银行各项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检查及控制工作;指导风险管理部制订各项风险管理计划。四是组织开展村镇银行授权管理,并对授权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是组织实施村镇银行授信客户信用评级、信贷资产分类及不良贷款的管理,组织授信业务审批、管理,负责村镇银行授信审批委员会工作。六是负责指导村镇银行风险管理部配合财务管理部门开展全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同时还负有以下职责:一是组织落实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及相关要求,推进村镇银行按照发起行要求和自身市场定位开展业务及风险管理工作,并实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二是负责定期、不定期向发起行进行独立风险报告和预警。三是配合发起行对村镇银行开展风险排查、审计稽核工作。

为确保有效履行上述职责,派驻首席风险官应赋予超出一般高级管理人员的更广泛地知情权、审贷一票否决权、检查监督权、独立报告权、处罚权等权力。

村镇银行内部的垂直风险管理

村镇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应设置“三道防线”,《指引》规定“各业务部门是第一道防线,负责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对本部门和本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负第一责任”,第二道防线是首席风险官领导下的风险管理部门(在村镇银行规模较小时与合规部门合并设立),第三道防线是审计部门(见上图)。同时,按照《指引》规定,风险管理部可通过向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委派风险管理人员实施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委派的风险管理人员独立实施风险审查,直接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村镇银行垂直、独立、集中的风险管理架构如下图:

发起行对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的垂直管理

一是为了确保发起行对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有效性,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人事关系应隶属发起行,由发起行村镇银行管理部门秉承“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统一薪酬”的原则对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是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应推行定期“轮岗制”。从增强首席风险官的风险管理能力及防范单体风险的角度出发,应进行定期岗位交流,在同一村镇银行连续任职时间不应超过两届。

三是绩效考核。发起行应负责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发放薪酬,基本薪酬应参照村镇银行高管设定,绩效薪酬考核应遵循“注重实绩,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发起行考核与所在村镇银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考核内容可以围绕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核心指标设置,同时参考村镇银行监管评级确定,以有力促进村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指标设计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内控体系建设(以发起行内控评价为准)、监管评级、风险报告、贷款资产风险分类偏离度、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处置率、重大事项报告及时有效性、案件及责任事故等。

实施派驻首席风险官制的成效分析

通过石嘴山银行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派驻首席风险官与派驻前的实践对比,派驻村镇银行首席风险官机制在促进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由于村镇银行更多地考虑所在地政府及股东的影响,在市场定位及信贷投向方面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地偏离,通过派驻首席风险官的统一控制,能够更好地坚持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和信贷政策。

二是由于受股东回报率的影响,村镇银行可能会追逐短期利益,通过派驻首席风险官制度,能够更好地执行审慎经营原则,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和发起行风险管理政策合规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更好地选择忠实稳定的客户,促进村镇银行稳健发展。

三是当前村镇银行大多实行总行风险管理部统一风险审查、集中管理的模式,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及时性上存在一定缺陷。通过派驻首席风险官制度,一方面推进了总行授信审批委员会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在支行派驻风险经理模式,提高了支行授信审批效率,统一了全行合规与风险管理理念。

四是通过派驻首席风险官制度,推进了发起行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促进了村镇银行独立、垂直、集中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了村镇银行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是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设备、护理制度及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或损害性事件,若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它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1]。在医患纠纷紧张的今天,探究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是减少与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为分析风险管理对院内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本文就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12月,院内住院部护理人员47例,其中主管护师4例,护士43例;年龄20~35岁,平均(27.2±4.7)岁;其中本科学历5例,大专学历20例,中专学历22例;工作年限:0~5年37例,5~10年8例,10年以上2例,在此期间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此阶段风险事件及满意度调查情况作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0月~11月,护理人员构成不变,此阶段风险事件及满意度调查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的差异。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保护性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首先,成立院内风险管理小组对院内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总结早期临床风险事件,并结合相关病例报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原因,组织风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上述事件可行性解决方案,并制定具体解决措施,相关措施包含:

1.2.1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针对护理人员技能不足导致的风险事件,提出提高护理人员培训改善方案,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不同科室应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学习活动,讨论疑难病例,护理查房,制定规范化护理流程与护理模式,强化对护理人员的规范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规范性。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应急事件演练活动,并定期开展技能考试与理论考试。聘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及时普及护理新技能、新理论,并积极选派护理骨干进修学习,积极鼓励护理人员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自身观念、拓宽知识层面,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2.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针对护理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排班不合理,晚班、凌晨等时间段护理人员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的风险事件,提出解决方案,实行"弹性排班"制度,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合作、新老结合,以保证临床护理质量。与此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站在护理人员角度理解护理人员、热爱护理人员[2]。在物质奖励基础上,更应注重护理人员的职业规划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研究,进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1.2.3制定规范化护理安全制度针对由于缺乏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导致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针对个别问题缺乏合理指导带来的护理风险,提出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安全隐患,积极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意见。例如,加强护理安全监督制度。组建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对临床安全护理工作的监督与监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强化薄弱环节控制。在加强对护理人员要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保护力度,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收集、管理护理证据,积极建设护理服务证据系统。

1.2.4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积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预告制度,全面维护患者知情权,促使护患双方成为风险抵御的共同体。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患关系的同时,还应完善安全质量管理系统,实施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明确护理人员具体职责,提高日常护理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定期评估护理风险。

1.3观察指标对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调差问卷评价指标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熟练程度和护患沟通能力3项,根据得分可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前(该时间段住院病患821例),出现风险事件83例,包含压疮19例,跌伤31例,坠床21例,烫伤12例;风险管理实施后(该阶段住院患者841例),出现风险事件42例,包含压疮11例,跌伤14例,坠床11例,烫伤6例,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4.99%)要低于对照组(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合理的、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损失的方法[3]。本研究观察组将风险管理引入院内护理中,对护理人员开展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增强每位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使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解决,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等;健全医院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坚决落实护理责任制,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分工,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督导;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可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措施应对,降低紧张情况下出现工作失误的可能性。

本次结果显示,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内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提示,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内护理中,可一定程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比例,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福珍.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与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3(10):15-16.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5

关键词:体育事业单位;风险导向;内部控制

一、体育事业单位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必然性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单位多已不再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而是在完成体育事业任务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设施设备转为经营性有偿使用,以弥补经费不足,追求更高价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使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然而,这种传统模式的资源利用已经滞后,开发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进公共服务,倡导全民健身,使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多,各种资源也由市场来进行分配,经济效益最优也成为体育产业单位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参与市场竞争就会伴随各种经营风险,所以加强体育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就特别重要。传统体育事业单位大多对风险管理认识还不够,单位内控也就没有实质性开展风险管理,应对风险的能力差,常常会出现各种经济纠纷等棘手问题,风险隐患较为严重。体育事业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和完善风险导向下内部控制体系,这是体育事业单位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健康良性发展体育产业的有力保证。

二、风险导向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

根据2012年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可以了解到,在规范的总体要求下,内部控制具体到实施的方法上,就是关注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上,以及两个层面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上的风险管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就是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依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内涵就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标准、规范行为、程序执行、严格监督、正确评价、完善制度等步骤,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内控活动中,对体育事业单位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使其成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内部控制机制。

三、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前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一)单位层面存在的风险

体育事业单位管理层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制度建设不健全,单位内部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三重一大”和集体决策执行力度不够;岗位设置不合理,一人身兼数职,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度不健全;关键岗位由于专业性强,轮岗制度实施困难等;单位信息系统建设流于形式,没有涉及到方方面面、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风险评估时,认为查找风险点是对自己的管束,从思想上进行抵触,不予配合或敷衍了事,导致内控建设缺乏相互配合和协同,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都非常困难。

(二)业务层面存在的风险

体育事业单位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预算编制没有较强的预见性,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该用钱的地方没钱用,无需用钱的地方钱多得用不完,预算执行进度慢,还存在无预算支出和超预算额度支出的情况;公共资源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程序;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非税收入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及时缴入财政专户;对应收未收项目未能落实责任主体和催收责任;政府采购由于盲目重复采购,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无形资产管理不够,不按规定的程序开发造成无形资产开发不到位或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甚至流失;工程项目和经济合同订立缺乏专业指导,没有按规范流程操作,或存在重大疏漏,造成经济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等。

(三)导致风险存在的原因

目前体育事业单位大多都没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原因还是单位管理层对风险控制的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管理层多认为内控工作就是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没有真正认识到内控对单位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没有看到内控不仅是单位资产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对自己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安全防护的一项措施;特别是管理层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常常认为内控就是财务部门或某个部门的事,认为按常规操作的业务没有出现过问题,就习惯性的认为没有风险的存在;没有下功夫做好风险评估,即便做了风险控制,也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进行事后补救,未能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等防范措施,各种问题出现后应对能力又跟不上;体育事业单位多数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多重视行政管理上的指导监督,对单位控制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这些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目前体育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现状。

四、风险导向视角下体育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强化体育事业单位内部环境建设

财政部2015年年底下发《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文件以来,各体育事业单位都已开始积极筹备和建设中,各级领导从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人力物力上的全面支持,是内部控制建设体系建立健全的首要保证。体育事业单位,应抽调专业人员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内控机构,设置岗位及职责;组建风险评估小组,设置内部监督部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的建设打好基础。

(二)建立体育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应下设会计核算系统建设与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两个方面。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应将单位经济业务及内部控制流程全部设计进入系统中,是控制平台也是是交流平台,工作人员既可准确的掌握单位的近期主要工作及工作要求,也可以及r讨论问题、解除疑问、共享数据、分析风险点、有效调整工作方式,内部控制信息才可得到及时传递。会计核算系统建设应体现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所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是否在会计核算中得到合理体现。体育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建立,能更加有力地使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高效向前推进。

(三)完善风险分析评估系统,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体育事业单位虽然有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创收的事业部,但是和普通的企业不一样。体育事业单位更重视资金的安全、资产的保值增值,体育事业任务完成情况,公共服务项目工程、政府采购是否合法合规等。体育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同与企业单位,我国企业单位的风险管控意识已经非常强,相反体育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的认识却非常薄弱,体育事业单位最迫切要得到改善的就是要提高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风险管控意识,然后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体育事业单位要特别重视加强内部权利制衡、规范权利运行,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内控建设要以健全的风险分析评估体系为基础,将风险意识渗透到单位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节点和流程上,建立风险管理基本规范和流程,完善风险评估系统,按财政部的内部控制规范和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引,坚持基本原则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覆盖单位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发展阶段的完善的动态控制体系。

(四)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内控实施的有效性更为重要。内部控制的实施是否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是否贯穿内部权利运行的全过程,是否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内部流程控制是否需要改善,体育事业单位要通过编报内控报告制度来强化,并定期对内部控制情况报告内容予以信息公开,以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五)加强专业指导、强化监督和考评问责制度

目前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主管部门的指导非常重要。主管部门要对所属体育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单位领导的责任意识,对内控制度的解读与建设给予专业指导,是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力保证。体育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对内控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开检查结果,引入审计部门或咨询评价公司参与,增强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发挥内部监督检查在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同时建立科学的内控绩效考评制度,体育事业单位应将干部考核和追责问责结合起来,通过自我评价,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

总之,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目前各单位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在风险导向视角下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怎样更好地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上述内容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点思路,具体的体育事业单位因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更要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存在的各种风险和管理要求进行,使体育事业单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建设更加健全,体育事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Z].2015.

[3]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与本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Z].2017.

[4]唐大鹏,于洪鉴.基于风险导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06).

[5]唐大鹏,吉津海,支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会计研究,2015(01).

[6]张晓妮.风险导向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路浅议[J].财经界,2015(30).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  腹泻患儿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小儿腹泻可导致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即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静脉输液则成为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方式,广泛的应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针对患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有效地防范和处理各种风险隐患,保证护理的安全,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减少家长的不良情绪,是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风险监控管理,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时刻提高警惕,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1]2年来我科对小儿腹泻静脉输液中的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本院儿科病区静脉输液的腹泻患儿9800例,其中男5100例,女4700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3±0.5)岁。采用每月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获得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

    2 护理风险及原因分析

    2.1腹泻患儿静脉穿刺难度大

    患儿因脱水导致血管充盈度较差,血管下陷,或因患儿哭闹不配合,哭吵发热时头皮颜色较红使头皮静脉暴露不明显,或周围环境温度过低致使末梢血管血液循环较差等使静脉穿刺困难,从而影响成功率。

    2.2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易渗漏

    患儿自我的约束力较差,注射部位的活动过度会使头皮针穿破血管导致液体渗漏,如:耳后静脉、眶上静脉、四肢关节处等。加上补液量多,输液时间过长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也会造成部分患儿静脉输液渗漏,需再次进行静脉穿刺。这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

    2.3护士忽视补液原则

    由于护士的工作繁忙,如对补液原则不够重视,会导致患儿不能及时的得到纠酸扩容,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2.4护士巡视不够,对动态病情了解不够护士由于某些客观因数,在工作中仅仅只能保证执行完医嘱,对病情观察不到位,以致有的患儿输液完毕后患儿的脱水症状并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就拔针,而后需要重新穿刺进行补液治疗;特别是对于脱水情况较重的患儿,由此会加重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引起护患矛盾。

    2.5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不到位

    由于腹泻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在急性期时补液量大,输液的时间过长,加之患儿哭闹使血管压力增大,液体与穿刺部位的压力差不够时,引起血管中的血液回流,血液凝固后会阻塞针头使液体不滴或药液渗漏,会加剧家长的烦躁情绪,家长会因过度心疼孩子而要求终止输液。

    3 管理对策

    3.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制定小组成员职责,风险小组成员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及带教老师组成。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的主要工作:①每月召开风险管理小组例会,共同讨论分析、确定风险事件,将风险事件界定在4个方面:差错事故、投诉事件、意外事件和护士纪律问题,并研究风险干预措施。②检查各区域护士是否按要求进行风险事件的呈报,调查所呈报的事件。

    3.2细化操作环节  

    3.2.1加强岗位练兵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及留置针的穿刺技术,穿刺时做到:静,保持良好的情绪,全身心的投入;慎,选择血管要仔细、慎重,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尽量避免选择下肢血管;准,血管要绷直,为了能达到一次性穿刺成功应注意:对于脱水严重使血管下陷和暴露不明显的患儿可用食指指腹触摸皮肤血管,体会血管的位置和走向,再用负压原理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于肥胖儿头皮静脉穿刺可用指压法。即根据血管的解剖位置用食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3~4次,使静脉显露。对于四肢末梢循环较差的患儿可热敷穿刺部位,使血管充盈便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3.2.2加强护理,防止渗漏   穿刺成功后,用3 m透明通气胶布固定,该胶布粘贴牢固且透明,易于观察穿刺局部的情况[2]。

    3.2.3加强巡视,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并指导家长输液过程的护理   患儿在输液时护士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并签名。指导家长在孩子输液时的一些护理技巧和方法,如:头皮静脉输液抱姿,上肢静脉输液抱姿,下肢静脉输液的抱姿等。特别是患儿大小便或进食时要指导家长,防止穿刺部位受压,及碰撞保证输液通畅。

    3.2.4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对于腹泻患儿的静脉输液应本着急需先补,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分批输入。针对中重度脱水的患儿首先要迅速地予于纠酸扩容,改善循环和肾功能。在补充累积损失量时,滴速稍快;在维持补液阶段时,输液速度稍慢。因此,腹泻患儿在补液时护士应做到心中三有数(即对患儿病情及输液量有数,对特殊用药有数,对每位患儿更换液体的时间有数),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3.2.5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对于补液的腹泻患儿,液体疗法包括累积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等。在补液过程中,由于患儿继续呕吐和腹泻的存在,会导致体液的继续损失,因此,在腹泻患儿补液即将结束时,应观察患儿脱水是否纠正,如:观察患儿的神志状态,皮肤干燥程度,有无口渴,前囟及眼窝凹陷程度,呕吐及腹泻次数与量,和排尿情况等。对脱水未纠正及补液即将结束的患儿,护士应及早的请示医生是否继续补液,切勿盲目拔针。

    3.2.6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安排有一定资历技术较好的护士,对血管条件差,家属又难讲话的进行操作,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这样,在家长知情同意后,再给患儿作穿刺,既便不能一针见血,家长对护士的怨言也会减少,从而减少护患纠纷[3]。

    3.3听取意见,改进质量 在患儿出院时征询患儿或家属意见。每月在科室工作会议中根据病员意见、观察和了解的情况,组织讨论,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改进措施。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制订预防和纠正措施,防范类似问题发生。

参 考 文 献

[1]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12(39):918-92.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小额贷款公司是以服务“三农”和小企业为宗旨,从事小额放贷的新型地方金融组织。本办法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合规经营情况开展的监督管理活动。

第二条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自律承诺为基石,根据持续监管、分类监管、重点监管的要求,依法开展监管工作,鼓励和监督小额贷款公司及高管人员履行自律承诺,依法合规经营。

第三条省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财政厅、工商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监局组成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省级联席会议。主要职能是:组织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及相关的管理办法;组织审定市、县(市、区)申报的试点方案;沟通信息,指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

第四条省金融办是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省级主管部门,在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指导和督促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其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工作,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

第五条市金融办或由市政府指定的负责部门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市级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辖区内县级政府试点方案的审核工作,指导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其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

第六条坚持属地监管原则,做好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各县(市、区)政府是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的第一责任人,县(市、区)政府明确的部门为小额贷款公司县级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以及日常监管和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

第七条坚持以风险监管为核心。各级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持续识别、监测、评估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预警,采取措施,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控,包括策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社会风险等。

第八条主管部门要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上级部门可向下延伸检查。市级主管部门要每年至少2次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必要时可由联席会议各部门联合开展检查。开展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与核实、风险分析与报告、风险处置与整改、文件归档与管理等方面。

第二章监管制度保障

第九条建立和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是指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结算支付、现金收付、资金融入、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并与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签有相应合作协议的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守信的原则,必须选择一家资质良好、管理规范、服务水平高、经营业绩好的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其建立主办银行关系。在合作协议中,主办银行应承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向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提供相应信息,切实发挥主办银行职责。

第十条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监控和防范,由省级主管部门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选择多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战略合作银行。战略合作银行以优惠条件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省级主管部门鼓励和指导小额贷款公司选择战略合作银行作为主办银行。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战略合作银行根据战略合作协议,为主管部门提供小额贷款公司有关信息,提出防范和化解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第十一条建立和实施小额贷款公司主监管员制度。县级主管部门对县域内每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分别确定1名正式工作人员作为此公司的主监管员,并保持相对稳定。主监管员是其监管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风险防范的直接监管责任人。主监管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敬业的工作态度。主监管员应与小额贷款公司及其高管人员加强沟通,做好监管服务。主要职责包括:

(一)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二)掌握其分立、变更、终止、股东及高管人员变更情况,企业经营情况等;

(三)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报告和制止;

(四)向小额贷款公司通报监管信息及监管文件规定;

(五)督促小额贷款公司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监管意见。

主监管员应遵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依法监管,不得干预小额贷款公司正常经营,不得或。主监管员有以下职权:

(一)不受干涉,独立提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意见;

(二)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县级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

(三)建议县级主管部门对违法违规事项及人员进行查处。县级主管部门应当将主监管员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市级主管部门应确定1名正式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等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二条建立和实施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制度,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有效实施分类监管。省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标准。市级主管部门按照分类评级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监管信息,结合小额贷款公司实际运营和合规经营情况,每年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提出分类评级初步意见,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各级主管部门根据评级结果科学分配监管资源,实施分类监管。对存在严重问题和评级排后的小额贷款公司,通报相关部门,并采取必要措施,实施持续、重点监管。

第十三条强化小额贷款公司自律承诺。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将自律承诺内容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不非法集资、不吸收公众存款、贷款利率不超过司法解释规定的上限、不使用非法手段催债、不跨县域经营等。小额贷款公司应将省金融办批复成立的文件与营业执照一起在经营场所明示,并公布县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电话及主监管员联系方式。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况,逐步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统一标识。

第三章信息收集与核实

第十四条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和落实监管信息采集和报送制度,确保监管信息采集和报送渠道的畅通。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下级主管部门通报有关监管信息。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小额贷款公司应将公司经营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及时向县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县级主管部门应督促指导小额贷款公司及时完整地报送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全面收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和风险状况的动态信息。资料报送的方式包括:直接报送报告、报表,报送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进行数据通讯等。报送资料由主监管员负责归集。主监管员对小额贷款公司报送信息的及时性负责,有责任要求并核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

第十六条各级主管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和具体情况,确定不同资料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要求。

第十七条市、县级主管部门按照省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水平。

第十八条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主办银行及现有各种金融、统计、征信、信息系统的作用,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从第三方获取必要的监管数据。

第十九条各级主管部门在分析评估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和经营状况时,对小额贷款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等信息要认真予以核实。核实方式包括询问、要求提供补充材料、走访被监管机构、约见会谈等。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电话、函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进行答复。根据监管需要,主管部门可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资质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或鉴证的资料。

第二十条各级主管部门要关注新闻媒体、评级等中介机构的相关信息,对可能反映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中重大变化事项的信息,应及时予以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风险分析与报告

第二十一条市级主管部门应指导和督促小额贷款公司及时开业,并将开业情况上报省金融办。主要内容包括:拟开业机构名称、住所、开业时间;主要内部管理制度和公司组织结构图;公司法人及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小额贷款公司自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未开业的,其试点资格自动取消,并由市级主管部门指导试点县(市、区)政府负责做好善后工作。

第二十二条市、县级主管部门要按照重点监管的要求,重点监管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存在下列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一)非法集资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违反规定融入资金;

(三)贷款利率超过司法解释规定的上限或低于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四)抽逃注册资本;

(五)使用非法手段催债;

(六)擅自开展新业务或跨县域经营。

对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专题报告,并移送有关机关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市、县级主管部门要遵循持续监管的原则,在日常监管中及时掌握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公司治理状况、资产质量状况、流动性状况、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状况;对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资料进行监测分析和处理,形成分析报告。

第二十四条市级主管部门要对县级主管部门报送的监管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按季向省级主管部门报送监管分析报告及其他专题报告。监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体风险评价;

(二)报告期内的主要风险、风险变化趋势和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三)经营管理状况的重大变化,包括股权变动、高级管理人员调整、组织架构重组、重大资产处置、重大损失、涉及案件等;

(四)监管意见、建议和监管工作计划;

(五)主监管员认为应当提示和讨论的其他问题。

监管分析报告要简明扼要、有理有据。

第二十五条省级主管部门每年撰写年度监管分析报告,分析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状况,判断风险变化趋势,提出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计划。

年度监管分析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其重大变化;

(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指标情况、指标异常的原因及反映的问题;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管理状况及其评价;

(四)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状况的总体评价,主要风险及存在的问题,风险变化趋势;

(五)年度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效果和存在的不足;

(六)监管意见及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计划;

(七)其他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风险处置与整改

第二十六条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各级主管部门要注意日常监管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风险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按照应急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划分突发事件等级。一旦发生风险性突发事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风险等级及时有效汇报处置。

第二十七条市、县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预警和提示,适时将监管分析结果、监管措施以监管通报的形式通报小额贷款公司,纠正和制止危及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经营行为和趋势,并要求其报送整改和纠正计划。市、县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将监管通报发送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利益相关方。

第二十八条市、县级主管部门每年度应与小额贷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会谈,讨论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纠正问题与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下一年度的监管工作计划。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以下情形,市、县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约见高级管理人员:

(一)小额贷款公司存在严重的问题或风险;

(二)小额贷款公司没有按要求报送整改和纠正计划;

(三)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整改和纠正计划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四)小额贷款公司没有按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整改和纠正;

(五)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约见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各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监管的分析结果,实施现场检查,查验有关文件、账册、单据和计算机系统信息,问询有关人员。

第三十条小额贷款公司存在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及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由县级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同级相关部门依法处置;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主管部门逐级报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暂停其试点资格。

(一)未经批准分立、合并或者违反规定对变更事项不报批的;

(二)拒绝或阻碍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

(三)不按规定上报报表、有关资料,或提供虚假、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

(四)有洗钱行为的;

(五)监管部门根据审慎原则认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建立小额贷款公司高管人员备案制度。对不熟悉金融业务、不具备金融业从业经历或金融合规经营意识淡薄的高管人员不予备案。

第六章文件归档与管理

第三十二条各级主管部门应建立监管信息档案。档案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报送的各类信息、小额贷款公司的社会信息及分析评价意见、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函件往来、电话记录、监管分析报告、会谈记录或纪要、监管日志、相关请示和领导批示等。

第三十三条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管信息的保管、查询和保密制度。各级主管部门对监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应当由专人保管,并建立查阅登记制度。法律另有规定的披露情况除外。

监管信息主要包括:

(一)小额贷款公司报告的所有数据信息;

(二)小额贷款公司报告的非数据信息;

(三)各级主管部门撰写的监管报告、风险评级结果等信息;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规划、业务创新等内部信息;

(五)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会决议等决策信息;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8

一、我国健康保险业发展处于开拓时期

1,健康保险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开拓。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除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寿险、中国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中资寿险公司外,又新添了两大经营主体,一是新《保险法》规定,自2003年1月1日开始,产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包括人保公司和华泰公司在内的产险公司早在新《保险法》出台前几个月,就着手加大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专业人才储备力度,准备从短期健康险这一新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由于近五六年来,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相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增长速度趋缓(2002年全国产险占全部保费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无论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还是增强公司实力的要求,产险公司都将会大力开拓包括短期健康险在内的新业务领域。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保护期缩短,更多的有着国际背景的合资寿险公司将全面渗入我国保险市场,势必加剧健康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开业的合资寿险公司凭借其较丰富的健康保险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突破传统意义上医疗保险的思维定式,按市场需求提供健康保险产品。如2002年9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加合资)推出“大病无忧”保险,将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5种扩大到33种,成为国内保障病种最多的一款重疾险种。还有的公司将触角伸人健康保险的另一个重要类别——残疾收入保险,推出了内涵丰富的健康保险组合产品。如中保康联集团公司(中澳合资)于2003年1月在国内首推“收入保障定期寿险”产品,配合同期上市的“附加长期伤残收入保障保险”,构成“金领无忧保险计划”等等。

2.中资寿险公司积极探索健康保险的发展之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于2001年向全系统下发了《关于推动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专业化管理、整体推动和讲求效益”四项指导原则,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努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在农村推出的“江阴模式”和在城镇推出的“厦门模式”,均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在2003初召开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将在年内筹建独立的健康医疗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对健康险的产品开发、风险控制、市场推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对销售人员资格进行专门考核;中国平安寿险公司十分注重开发健康险产品,2003年1月又推出了四款新重疾健康保险产品,成为拥有国内重疾健康险产品品种较为齐备的保险公司等。可以说,各家寿险公司都充分预见到健康保险的发展潜力,力争在即将到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3.以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为业务突破口,中资寿险公司健康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以来,中资寿险公司纷纷利用国家医改赋予的良好契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抢占各地医改后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在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相关险种的强力拉动下,各家寿险公司2000年健康险保费的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98.94%,比全国人身险保费增长率高出39.19个百分点,同时,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业务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

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健康保险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尽快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可以说,目前我国健康保险业务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外部政策环境还是从内部经营环境看,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诸种条件已基本具备。

1.外部环境对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十分有利。一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入为商业保险公司在全国城乡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明确了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由此为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02年10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支持广大农民以各种形式获得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据初步测算,城镇补充医疗和农民基本医疗的保费潜力高达千亿元人民币,健康保险业务无疑将成为寿险公司保持业务高速增长率的一个重要支撑。二是中国保监会非常重视发展健康保险业。2002年12月,中国保监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加强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和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原则要求。保监会曾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落实发展健康保险的各项政策。三是我国医疗服务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2002年以来,国务院加强了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三改并举、同步推进”工作,使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费用得到了初步控制。据统计,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前的199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每次平均门诊和住院费年增长率分别为25%和23%,改革后的2001年分别降低到9%和5%。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先后两次强调“健康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的试点工作,为商业健康保险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保监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有效控制业务经营成本。四是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日益膨胀,尤其是城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市场需求巨大,在广大城镇和富裕地区农村,公众的投保意识日渐强烈,对健康保险已形成良性消费心理等。

2.发展健康保险的内部经营环境正朝着良性的方向演变。一是健康保险的部分经营风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往只要是提起健康保险,保险业界人士一般认为其经营风险偏大,赔付率过高。其实,目前寿险公司主推的产品是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与以往传统健康险种尤其是与“为了推广主险而设计的附加健康险”完全不同。由于它是与社保部门衔接开展的补充医疗业务,经营风险相对容易控制。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较好地规范了医院的医疗行为。寿险公司完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接口、联合办公等形式与之衔接,既可以间接获得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真实资料,又可以简化理赔手续,降低经营风险。从业务管理的角度看,社保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火墙”,换言之,社会医疗保险有效地为商业医疗保险分散了发病率最集中的一部分人群及常见病的风险,寿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成果。另外,近年来,中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手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经营健康保险的成功经验。二是健康保险费率存在着提升空间。通过近几年的健康保险业务经营,寿险公司已经积累了大量有效的基础性数据,更有大量第一线的业务人员进行市场调研,这有利于统计、推测出一个指导性的市场费率。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健康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以广东省部分地区为例,附加住院医疗险平均费率从30%。提升到50‰,只经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却已迅速地被市场消化和接受。既然费率存在提升空间,社会需求又大量存在,保费收入也就有了大幅增长的可能,赔付率会因保费增加而下降,寿险公司的经营会更加稳定,广大保户的保险利益将会更有保障。这将是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尽管目前寿险公司在健康保险经营方面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康保险终将成为寿险公司产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定人们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二)健康保险业将逐渐步入专业化经营的轨道

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业务发展定位上,把健康保险作为公司主业之一予以规划;二是在体制建设方向上,按照专业化经营要求构建经营运行体系。

1.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在专业化管理问题上,健康保险的出路就是走专业化经营管理的道路。寿险公司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是建立健全保险专业经营体系。国内外的业务实践充分表明,专业化经营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健康保险的经营水平,有效控制经营风险,是保证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2.健康保险的财务考核体系。鉴于健康保险经营的特殊性,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康保险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和专业精算制度。健康保险业务的上机管理,将为健康保险单独考核提供基础条件。

(三)发展健康保险业务的思考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9

一、我国健康保险业发展处于开拓时期

1,健康保险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开拓。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主体除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寿险、中国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中资寿险公司外,又新添了两大经营主体,一是新《保险法》规定,自2003年1月1日开始,产险公司可以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包括人保公司和华泰公司在内的产险公司早在新《保险法》出台前几个月,就着手加大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专业人才储备力度,准备从短期健康险这一新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由于近五六年来,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相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增长速度趋缓(2002年全国产险占全部保费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无论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还是增强公司实力的要求,产险公司都将会大力开拓包括短期健康险在内的新业务领域。二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保护期缩短,更多的有着国际背景的合资寿险公司将全面渗入我国保险市场,势必加剧健康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开业的合资寿险公司凭借其较丰富的健康保险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突破传统意义上医疗保险的思维定式,按市场需求提供健康保险产品。如2002年9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加合资)推出“大病无忧”保险,将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5种扩大到33种,成为国内保障病种最多的一款重疾险种。还有的公司将触角伸人健康保险的另一个重要类别——残疾收入保险,推出了内涵丰富的健康保险组合产品。如中保康联集团公司(中澳合资)于2003年1月在国内首推“收入保障定期寿险”产品,配合同期上市的“附加长期伤残收入保障保险”,构成“金领无忧保险计划”等等。

2.中资寿险公司积极探索健康保险的发展之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于2001年向全系统下发了《关于推动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专业化管理、整体推动和讲求效益”四项指导原则,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努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在推出的“江阴模式”和在城镇推出的“厦门模式”,均在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在2003初召开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将在年内筹建独立的健康医疗保险公司;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对健康险的产品开发、风险控制、市场推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对销售人员资格进行专门考核;中国平安寿险公司十分注重开发健康险产品,2003年1月又推出了四款新重疾健康保险产品,成为拥有国内重疾健康险产品品种较为齐备的保险公司等。可以说,各家寿险公司都充分预见到健康保险的发展潜力,力争在即将到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3.以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为业务突破口,中资寿险公司健康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以来,中资寿险公司纷纷利用国家医改赋予的良好契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抢占各地医改后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在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相关险种的强力拉动下,各家寿险公司2000年健康险保费的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98.94%,比全国人身险保费增长率高出39.19个百分点,同时,健康险保费在人身险业务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

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

(一)商业健康保险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尽快建立一个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可以说,目前我国健康保险业务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外部政策环境还是从内部经营环境看,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诸种条件已基本具备。

1.外部环境对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十分有利。一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入为商业保险公司在全国城乡开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明确了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由此为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02年10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支持广大农民以各种形式获得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据初步测算,城镇补充医疗和农民基本医疗的保费潜力高达千亿元人民币,健康保险业务无疑将成为寿险公司保持业务高速增长率的一个重要支撑。二是中国保监会非常重视发展健康保险业。2002年12月,中国保监会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健康保险业务、加强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和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原则要求。保监会曾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落实发展健康保险的各项政策。三是我国医疗服务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2002年以来,国务院加强了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三改并举、同步推进”工作,使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费用得到了初步控制。据统计,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前的199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每次平均门诊和住院费年增长率分别为25%和23%,改革后的2001年分别降低到9%和5%。前不久,国务院领导先后两次强调“健康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加快商业健康保险的试点工作,为商业健康保险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和保监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制定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开展深层次的合作,有效控制业务经营成本。四是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日益膨胀,尤其是城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市场需求巨大,在广大城镇和富裕地区农村,公众的投保意识日渐强烈,对健康保险已形成良性消费心理等。

2.健康保险的内部经营环境正朝着良性的方向演变。一是健康保险的部分经营风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往只要是提起健康保险,保险业界人士一般认为其经营风险偏大,赔付率过高。其实,寿险公司主推的产品是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与以往传统健康险种尤其是与“为了推广主险而设计的附加健康险”完全不同。由于它是与社保部门衔接开展的补充医疗业务,经营风险相对容易控制。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较好地规范了的医疗行为。寿险公司完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接口、联合办公等形式与之衔接,既可以间接获得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真实资料,又可以简化理赔手续,降低经营风险。从业务管理的角度看,社保部门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火墙”,换言之,医疗保险有效地为商业医疗保险分散了发病率最集中的一部分人群及常见病的风险,寿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成果。另外,近年来,中资寿险公司在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手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经营健康保险的成功经验。二是健康保险费率存在着提升空间。通过近几年的健康保险业务经营,寿险公司已经积累了大量有效的基础性数据,更有大量第一线的业务人员进行市场调研,这有利于统计、推测出一个指导性的市场费率。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健康险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以广东省部分地区为例,附加住院医疗险平均费率从30%。提升到50‰,只经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却已迅速地被市场消化和接受。既然费率存在提升空间,社会需求又大量存在,保费收入也就有了大幅增长的可能,赔付率会因保费增加而下降,寿险公司的经营会更加稳定,广大保户的保险利益将会更有保障。这将是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尽管目前寿险公司在健康保险经营方面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健康保险终将成为寿险公司产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定人们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二)健康保险业将逐渐步入专业化经营的轨道

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业务发展定位上,把健康保险作为公司主业之一予以规划;二是在体制建设方向上,按照专业化经营要求构建经营运行体系。

1.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在专业化管理上,健康保险的出路就是走专业化经营管理的道路。寿险公司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是建立健全保险专业经营体系。国内外的业务实践充分表明,专业化经营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健康保险的经营水平,有效控制经营风险,是保证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2.健康保险的财务考核体系。鉴于健康保险经营的特殊性,中国保监会《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康保险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和专业精算制度。健康保险业务的上机管理,将为健康保险单独考核提供基础条件。

(三)发展健康保险业务的思考

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篇10

[关键词]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作者简介]沈克慧(1972—),女,管理学博士,江西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风险预警。(江西南昌330077)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重点课题“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研究”(主持人:高玫,编号:1222)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其意义在于对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先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进行决策和实施政策的主要依据。通过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政策实施的前置程序,做到重大政策出台前有风险评估、实施后有责任追究,以实现从被动求稳到主动维稳的转变。作为当前一个新的加强社会管理的载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还存在若干法律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借助于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试图对重大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决策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理论支持。

一、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目的、意义和基本程序

(一)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目的

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开发力度不断加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被挤压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现代风险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不再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未来的风险决定我们今天的选择[1]。政府必须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也加大了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重大政策出台,应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适当评估。同时,重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人为因素很多,具有难以估计的复杂性,因此在对重大政策研究过程中进行分类应当区分可控和不可控风险,本文研究所探讨的是可控的重大政策风险。

(二)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意义

重大政策要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研究,这就需要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有序的评估方法,从源头上规避、预防、降低以及控制和应对可能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及时预警因考虑不周全而侵害部分公民或集团的合法权益,获得群众对重大政策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改革中的阻力,确保改革稳定发展。

本文试图运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风险评估法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事先对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研判以及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化解,为确保重大政策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保证社会运行在稳定有序的轨道上,进而防止严重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

(三)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基本程序

重大政策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程序是基于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将对重大政策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判断以及归类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2、制定风险评估方案

由评估责任主体(重大决策拟定部门、政策起草部门、项目申报部门、改革牵头部门以及工作实施部门)负责制定评估方案,包括具体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工作方法以及具体措施。

3、广泛征求意见

评估主体按照评估方案,就拟定重大政策进行公告、公示或者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来征求各方意见。并将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作为进行风险评估的第一手资料。

4、风险估测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邀请主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相关专家等组成风险评估小组,对所收集的风险资料加以分析。同时,根据风险成因、潜在威胁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等问题,进行风险规避。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判断以及科学研究论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大小,这是风险的定量过程。

5、风险评价

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去衡量风险的程度,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衡量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以及是否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系统研究

风险研究最早运用于项目工程管理。受20世纪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安全进行评估预警思潮的启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预警系统侦测经济安全,比如美国的“美国商情指数”(哈佛指数)、法国的“景气政策信号制度”、日本的“日本景气警告指数”等。

国内学者对社会稳定风险指标的研究源于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成立的社会指标预警课题组,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包括经济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社会问题指标、主观指标四大类,40多个主客观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宋林飞(1989)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包括收入稳定性、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腐败、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等7大类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监测与报警指标体系”[2]。朱庆芳(1992)提出由40多个指标构成的“社会综合报警指标体系”。仇立平(2002)负责的上海课题组提出由17个方面70多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社会稳定指标体系”。阎耀军(2004)提出6大类55个指标构成的预警系统。陈远章(2008)设计了一套涵盖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社会安全和社会舆情四个方面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得出几点结论。其一,目前在重大政策中有涉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但其研究侧重于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方面影响的研究,对重大政策引发民众冲突的社会风险因素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童星,2010),重大政策拟定部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政策执行偏差”、“合法利益受侵害”、“较大规模的失业”、“社区解体”、“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四个方面[3]。其二,重大政策社会风险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杨琳等,2010),包括“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应急制度不完善[4]”导致的社会风险发生后恶性循环,引发出更大的社会风险;“技术支撑体系”没有或者较少建立,导致缺乏理论指导和媒体监督,致使相关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潜在社会风险的发生。其三,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广泛和全面的特点。但条目过多,却导致社会监测困难。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差,缺乏普遍性,操作实施困难,不具备常规性和抽样性的特点,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归纳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和相应的管理状态来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图1)。

(一)建立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测量指标

为使社会稳定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更加直观、更易于操作,应先通过建立社会稳定风险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甄选出来的敏感指标组成的一种测量社会危机现象及其运行过程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指标通常是用该地区公众对政治形势、社会发展不平、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经济政策等影响和制约个体行为的因素的估计、推测和判断为基础综合编制而成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包含“政策执行偏差”、“合法利益受侵害”、“较大规模的失业”、“社区解体”、“弱势群体对社会问题的态度”。这五个定性指标之下,根据陈远章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又分别建立了18个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测量指标(见表1),着力于从全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考察重大政策的存在对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影响,从而降低社会风险,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索重大政策前置评估,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使其具有有效的操作性,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评估指标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事实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建立相应的管理状态测量指标

政府部门相应的管理状态构成,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各级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意识,并因为重视民意而及时化解矛盾。这部分内容包括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应急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二级指标。根据陈伟珂等“执行过程风险指标”建立了6个三级管理状态测量指标(见表2)。

三、建立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将上述的各级指标赋予权重值后起先无量纲化后得到社会稳定风险程度指标,并根据指标大小来进行适度控制。根据图1和表1,建立下列社会风险预警评估模型:

eSRij=X1w1+X2w2+……+Xnwn(1)

eSDi=eSR1jw1j(2)

eSRij为二级指标评价值,eSDi为一级指标评价值,X代表无量纲值,w代表社会风险预期各级指标权重,n为各级指标序号。通过上述公式测量出各级指标权重,并予以社会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比风险等级予以相对应的风险识别。

上述指标权重是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权重采用既反映决策者主观意志的主观权重,又反映决策客观数据的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各层次的评价指标确定后,采用了在专家咨询法(Delphi),请有关专家对每个定性指标打分,并对不同等级的得分系数求加权平均数。定性指标在不同等级上的分值系数分别为:强1.0、较强0.8、中0.6、较弱0.4、弱0.2。定性指标则是通过对熟悉重大政策对社会风险影响的专家、政府官员等的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层次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在建立判断矩阵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进行两量指标进行比较并赋值,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每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单因素评价可以得到隶属关系矩阵,它反映了某一、二级指标在各个指标上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情况,某一级指标的隶属情况分析就需要对二级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四、应用前景

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建立在与之相类似的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基础之上,通过事先对重大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研判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化解,为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保证社会运行在稳定与秩序的轨道上,从而防止严重危及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盲目决策,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群众的期待等此类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为决策设置一道“刚性门槛”,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因决策失误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设计[J].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0,(1).

[3]童星.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学习与实践,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