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十篇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十篇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4:59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1

关键词:发达国家城市化耕地保护

abstract:thepaperanalysestheUnitedStates,Britain,Japan,SouthKorea,Franceintheurbanizationprocessofthepracticeofcultivatedlandprotectionmeasures,andsumsupthedevelopedcountriesofthecultivatedlandprotectiongeneralexperience,aimtobeourcountrythecurrentdevelopmentofcultivatedlandprotectionworktoprovideacertainsignificance.

Keywords:developedcountryurbanizationcultivatedland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不仅要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耕地的正常需求;而且我国特殊体制下形成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有的“开发区热”和“大学城热”等圈地现象已经对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参考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切实搞好耕地保护工作,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走好城市化道路的关键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二美国:从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到全面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

美国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的保护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为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耕地经济供给的有力措施。如制定引导西部开拓垦殖的政策,拨款支助兴办灌溉工程,加强农地改良工作,提高耕地质量等。使得美国农业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过去长期的大规模耕地开垦,美国产生地力下将、水土流失、城市和其他建设大量占用耕地等严重问题,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对策从数量和质量上全面保护耕地。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立法措施。制定《土壤保护法》及一系列法令将土地管理和水土保持纳入法制轨道,颁布《农地保护政策法》及一些修正案保护农地,一些州也通过制定自己的法律从规划、税收等角度规范着农地非农化行为。

(2)规划与分类用途管制制度。美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作为土地宪法使用,从总体上控制城市发展和扩张,并且通过定期修改和规划,来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地保护成为美国地方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规划措施包括:①农地估价与用途确定,采用科学方法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评估土地质量,以划定优质农地边界。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只有在增长边界内的土地才能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转变为城市用途,以此控制城市增长速度。③农业区划政策,即把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一样严格划片,农业区内的土地严禁转为它用。

(3)经济措施。如政府和农场主签订合同,通过休耕、轮耕的措施保护地力。对农地保留农业用途的退税、减税等优惠。

(4)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宣传增加公众环境意识、资源危机意识、社会福利意识。通过财政刺激鼓励公众参与农地保护。

三英国:从不重视到严格实行耕地保护

英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工作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英国通过其殖民地及贸易进口获得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农产品,重视发展工商业,忽视耕地保护,使得英国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农业明显萎缩。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面对殖民国的独立、本国耕地减少的情况,英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1)制定《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实行先审查后开发的用地许可制度。

(2)进行土地调查,分类定级,控制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用地。

(3)开展环保型农业,提高土地质量。

(4)英国城市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围墙”政策,主要是通过绿化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率和保护乡村美丽风景,同时保护了农地。

四日本:从城市化初期就开始重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全面保护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但是,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与美国差不多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比较小的用地代价。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的特征可以概括成:与“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基本同步,与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相结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法律政策的引导下开展。较好的解决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多地少与农地非农化的矛盾,走出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道路。其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1)建立庞大而健全的农法体系,将农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如《土地基本法》《耕地法》《土地征用法》等多部法律涉及耕地保护的内容。在市场机制的冲击下,日本的农田依靠法律的保护得以保全,耕地减少的速度。

(2)合理的农地分类利用规划。日本将农地划分为市街化(即城市化)调整区域以外的农地和市街化调整区域内的农地两大类。市街化调整区域以外的农地分为三种a第一种是土质优良、生产效率高的农地,机械化作业的农地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水渠等公共设施。这种农地划为农业保护区。第二种包括将来市街化发展需要占用的农地、生产效率低的农地、规模较小(20hm2以下)的农地。第三种包括都市设施区域内的农地、市街地内或之间的农地.这类地域大多为建筑物,农地较零散。政府鼓励并引导使用第三种农地进行非农建设;在第三种农地不能满足非农建设需要时,可以使用第二种农地;第一种农地为永久性的,不准进行非农建设。市街化调整区域内的农地分为甲种农地和乙种地。甲种农地指高产良田,乙种农地指甲种农地以的农地。甲种农地原则上不得动用,乙种农地可以动用并对动用农地的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

(3)利用大城市集聚效应减少占用耕地。战后日本形成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阪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集中了日本的80%的人口和经济密度,对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很高,这种区域经济模式对节省用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4)开展环保农业,提高土地质量。

五韩国:农地保护和充分利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从一个落后的小农经济国家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农地转换为非农用途使农地绝对数量减少,农业经营的市场竟争力较弱、农业利润偏低而使农地荒芜和地力减退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韩国农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农地资源,韩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形成了一整套农地保护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地保护方面,1994年韩国重新制定《农地法》,规定应对农地进行保全和适于公共福利的管理,其法律措施有:①依法确定农地的类型。农地保护利用法把农地分为绝对土地和准土地,绝对土地是特别法律规定的土地和农林部指定的土地,并严禁用于农业以外的用途。②限制农地转用,实行严格的转用许可制度,并进行监督。③设立农地基金。从1981年起农地转用者签订农地转用许可协议时必须缴纳农地开发费,这些替代土地造地费和基金运用产生的效益成为农地基金的来源,用于各项造地事业。

农地充分利用方面,公布了农地扩大促进法及其实施规则,内容包括:①农地的所有者和利用者有诚实耕作的义务。②对闲置土地或者连续两年未达到农林部规定的基准收获量或栽培基准的农地采取代耕措施。③实行农地振兴地域制度,促进农地改良,包括物质条件的改良以及权利归属状况向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调整。

六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几点特征与启示

(一)将耕地保护置于完备的法律体系保护之下

纵观各发达国家对耕地保护乃至整个农业的实践过程,无不重视法律对其的规范引导作用。我国目前急需建立一套以科学的耕地用途转变约束机制和管制制度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法规、法律保障体系,确保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合理利用和保护好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加强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实施农地保护的基础和根据,以规划为指导实施农地保护具有明确方向,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应该把城市发展和乡村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渗透到规划理念中去,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到规划中来,此外,是否能够效仿英国实行“绿带政策”控制城镇扩张也是一个值得试行的办法。

(三)进行农地分类规划,实行有层次的保护力度

国外的耕地保护理念告诉我们,对于耕地的保护,首先要确定保护特殊的土壤资源、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特殊的利用方式。对于这些特殊的耕地资源形式,必须确定下来,严格保护,因为这些资源一旦损失,就会消逝。

(四)集中型城市化道路

由日本耕地保持与城市化发展互动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和耕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城市化发展有可能使耕地流失趋向缓和,甚至可能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其关键在于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土地利用方式。中国要实现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保持耕地面积的稳定,应选择集约化的城市发展思路,适度实施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走集中型的城市化道路。大都市是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很少的土地和较多的资本投入结合,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和就业;同时通过局部集约紧凑的发展,换来自然赋予人类大尺度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农田、草地、森林和水体等。世界各地经验表明大都市是最具活力的城市,因此不妨把发展大都市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五)公众参与

借鉴国外保护农地的成功做法,通过经济手段解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由于进行了耕地保护而失去开发权的农民进行补偿,要通过设置开发权转移、税收等使为区域耕地保护作出贡献的人能够同时得到发展,政府保护的目标转化为农民保护耕地的动力。同时耕地所特有的乡村景观,是城市人向往的,要唤起人们对耕地新的价值―环境价值、景观价值的认识,从而引导对耕地保护的观念转变,将耕地保护变为广大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除上述略述的几点经验启示之外,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实践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我国须在认清本国国情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处理好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益凤.国外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44~45.

[2]杨忠学,杨兴权等.韩国的农地保护与开发[J].农业经济,2004(12):62~64.

[3]简新华,张国胜.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95~100.

[4]张安录.美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J].世界农业,2000,1:8~10.

[5]黄大全,郑伟元.海外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3):38~43.

[6]许宝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转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作者介绍: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2

abstract:

inordertobetterprotection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effectivelypromotesocialeconomy,niceandfastdevelopment,thisarticlethroughtothecounty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researchandanalysis,focusingonhowtoestablishandimproveconstructionlandeconomicalandintensiveutilizationofmechanism,andactivelypromotelandconsolidationandreclamation,theimplementationofthecultivatedlandecologicalmanagementsystem,theperfect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responsibility,dependon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improvethelevel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protection,itputsforwardthespecificcountermeasuresandmethods.

Keywords:ofarablelandandbasicfarmland,protect,and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3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强调要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基本农田建设做出了明确指示,同时,国家领导人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也作出了重要批示,总书记指出“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

一、建立完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县各项基本建设的规模也大幅度增长,占用耕地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针对目前我县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我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进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根据龙陵县耕地资源构成和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尽快研究制定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各项控制指标体系,应在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指导下,制定地方相关法规实施细则.既有利于各项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二)做好各项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的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的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通过调整各项建设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三)优化规划模式,协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各项建设在做规划时,要选择最优的模式,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既能推进各项建设,又能协调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坚决制止城市闲置土地的撂荒现象,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闲置土地,延缓城市向外延扩展的速度;对尚未建设的项目,在设计和选址,选线时要尽可能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二、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

基本农田是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的有利保障;基本农田保护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滦县农业生产和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全县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这一县情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建设好基本农田,促进耕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通过对全县基本农田保护检查,摸清基本农田底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优质耕地实施特殊保护.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域,严格限定基本农田的用途,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制约城镇建设和非农建设项目对优质耕地的占用;加强对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查管理,监督检查,查处违法,有效制止乱占滥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遏制一些区域盲目进行外延扩张的势头;有效促进耕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二)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主要措施有:――设立保护标志,落实保护人.对保护地块建立保护标志,注明保护片块编号,四至境界,面积,保护责任人和保护规定;――建立保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a,对于保护田块具体制定保护措施;b,运用经济手段制约占用基本农田;c,严格检查制度,实行奖惩并举;d,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e建立村规民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建立地力补偿制度.主要包括:a,制定保养指标.根据地力情况,生产指标和培肥土壤的需求,制定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量及其比例,以使土壤养分保持动态平衡,地力经久不衰;b,建立田间投入和产量档案;c,奖惩兑现.对增加投入,提高地力而增产的给予奖励,对掠夺地力,产量下降的给予处罚.

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根据《滦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滦县具有一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潜力.全县待开发土地面积310公顷,经开发可新增耕地面积241公顷;全县待整理耕地总面积达4100公顷,经综合整理后可新增耕地面积376公顷.可见,应当努力推进全县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及时补充耕地,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合滦县实际情况,在开发整理战略决策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综合开发,统筹兼顾,使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更科学,合理,经济,实用,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加强领导,成立由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结合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乡镇实际,因地制宜地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统一组织,并协调项目的实施,同时建立监督机制,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责权利相统一,各负其责,使项目实施科学化,规范化,法律化.

四、实施耕地生态管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的生态建设滦县自然环境特殊,农业生产条件复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区域差异显著.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产出率低,不合理用地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加大耕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改善耕地利用生态环境条件,完善耕地生态管护制度,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采取的生态建设对策和措施主要有:――在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把15~25°的坡耕地梯田化,6~15°的农田实施水土保持耕作,增加农业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5°以上陡坡耕地不具备高生产能力的坚决退耕还林,对已丧失生活,生产条件的村寨实施异地搬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机制,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耕地现象.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督制约体系,提高政府和公众的土地资源危机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用地结构不合理,挤占耕地的现象出现.

――耕地利用上要逐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增施有机肥,保护和培肥地力;积极采用生态防治技术,努力减轻土壤和水的污染.五、发挥市场配置基础作用,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利用经济杠杆保护耕地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农业低效经营最终导致耕地等资源和资本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化利用流转,即使在国家多次重申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但仍有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所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努力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机制,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具体办法有:――切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别,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把政府服务,如科技研究,病虫害控制,基础设施及粮食安全等不刺激生产的直接支付做好,把与生产不挂钩的直接收入支持工作做好.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耕地农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降低使用存量土地的成本,引导建设用地向内涵发展.一方面,提高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按土地取得费用从价计征,使税额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减免有关税费,降低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的成本,以鼓励使用存量土地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河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2]赵利源,《土地规划修编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征用制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实务全书》,轻工业出版社.

[3]张涛,《农村土地保护创新研究与地籍管理及土地承包纠纷处理法律法规实用手册》,土地出版社.

[4]《农田保护治理整顿与违法行为查处处罚及行政执法工作实用手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3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大,中国的耕地面积急剧下降。而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护耕地意义重大。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进行探讨,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得出对耕地保护和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开发;措施;河南

耕地是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的结果,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粮食消费水平的提高,耕地紧缺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为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目标和措施,对耕地进行合理的开发。

一、河南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分析

(一)相对优势。

1.耕地面积大和产量大。河南省的耕地面积为687.1万公顷,仅次于黑龙江省,名列全国第二。总播种面积达1207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可以说河南是中国的粮仓。

2.耕地法律制度保护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围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做出了多项重大决策,一是主动提出在河南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二是省委、省政府全面确立了国土资源“两保一高”的目标要求。三是探索推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经济发展模式。四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提出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整合使用各类土地专项资金,积极聚合其他涉农资金,统筹协调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二)相对劣势。

1.耕地质量偏低。河南省耕地质量偏低,2007年中低产田面积433.1万平方米,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5%;高标准基本农田不足耕地面积的30%,建设标准低。同时,河南大中型水库病险率高,水利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只有63%,还有近37%的耕地“望天收”。

2.耕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目前河南省耕地流转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流转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对耕地流转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耕地流转不规范。部分乡政府和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流转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流转主要在农户之间自发地进行。

(三)机遇和威胁。

1.“三农”问题备受重视。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提升到全党和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高度。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了几个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这些部署和战略举措为河南省耕地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南省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2.城市圈建设占用耕地。为了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河南省各个市县也在大力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发展战略,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建设用地增长速度一直较快,特别是交通用地也在迅猛增长。

二、中国农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做到切实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稀缺的耕地资源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依法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提高人们对耕地保护意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宣传、教育,强化全民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既要保护好经建立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又要保护好未列入基本保护区的耕地,不能随意占用。让所有人都意识前对耕地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严格控制非农建用耕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使用地保护好耕地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2.建立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促进农户保护与养护耕地的激励机制耕地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保护耕地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户共同的责任。而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特别是耕地质量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将在很多程度上影响着高质量农田的持久性,但在实际中忽视的也恰恰是这些最重要的主体。农民对耕地投入不足,耕地地力下降较为严重。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改变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现状,建立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保障制度。

3.改革和完善农村耕地确权工作。中国同时存在城乡土地管制和用途管制两种管理模式。这种特殊的政策模式,在农民、体和国家之间的产权界定方面,带有与生俱来的先天模糊性,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率低下,还为产权的侵犯提供“方便”,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城市与农村土“区别”对待,也使得土地规划受制于产权性质,不利于科学规划的实施。

4.通过优惠性税收政策实现耕地保护和开发职能。虽然优惠性税收政策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耕地保护作用,但是仍然可以作为配套措施,促进耕地保护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特别是耕地是提供粮食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全新的改革和管理方式要既可以保证农民生存的问题,又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的开发耕地的最有力武器,不是仅靠划定耕地红线,而是充分地赋予和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以及采取正确的措施,我们应该站在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农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应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耕地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国平.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3年。

[2]张凤荣.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张安录.美国农地保护的政策措施[J],世界农业,2000年。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4

退耕还林是为了将耕地转变成为森林,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民失地,为了确保农民的生活,需要加强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经济补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退耕还林过程中的资金保证。我国在制定退耕还林相关经济补偿措施的过程中,对被占用的耕地上的粮食、对耕地的所有者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是在补偿资金的来源方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导致退耕还林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的筹集存在问题。比如我国进行西部开发时,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时的资金是一笔十分巨大的花费,如果只是单纯地由国家财政拨款,存在的难度还比较大,因此在经济补偿过程中必须要对补偿资金的来源进行分析,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补偿制度,利用各方力量进行经济补偿的资金筹措。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补偿的资金到底由谁来支付。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进行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地以政府补助为主的资金筹措方式,更多的是应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促进退耕还林过程可以顺利推进。在资金筹措过程中,依旧要维持财政拨款,但同时要加入其他的模式,比如跨区域调节、利用当地税收进行调节等,确保退耕还林可以顺利推进。

(2)完善退耕还林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保护生态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强退耕还林地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但是退耕还林地区的保护仍然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在当前的背景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定一部更加完善的退耕化还林还草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对新建立的森林以及草地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当前我国实施的与退耕还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不适用的现象,因此要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比如加强退耕还林地域的审批制度的完善,加强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在对原有法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加入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2为农民提供一定的岗位

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民失地,但是耕地被还原成森林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建设和管理。为了维持农民的生计,在实际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工作岗位的提供,比如森林管理、森林建设等方面,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为失地农民提供一定的工作机会,缓解生活压力。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水平,增加就业创业机会

农民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主要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农民的耕地变得越来越少,农民为了维持生计,必须要转行,从传统的农民身份变身为其他身份。而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工作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身能力素养不高,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要提高农民的能力水平,使得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可以使得农民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从而使得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升。在农民培训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农民培训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首先,各级政府应该要加强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将农民培训工作提上日程,才能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开展。其次在农村经济工作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地拓宽渠道,对各种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引导,并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为农民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不能按照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而应该要借鉴更多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最新的知识对农民进行培训。

4结语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5

青阳县在耕地保护管理措施上呈现的亮点,主要体现在认真制订并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占地规模,盘活存量,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逐年提高,连续多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面积始终保持稳定,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围绕保护耕地目标,强化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检查考核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青阳县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基本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为了确保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落实,2008年该县政府以青政办[2008]15号文件制定了《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耕地目标考核办法》,完善制度,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管理。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关工作,并于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对各乡(镇、街道)履责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县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与村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做到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耕地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另外,积极配合省及市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检查等专项检查。

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管理一是,认真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强化规划的法定地位。借“二轮”规划修编的契机,青阳县组织力量认真进行规划的修编工作,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规划年期内各行各业的用地数量和空间布局,既注重耕地保护,又为各业用地留予发展空间。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思路,引导各行各业合理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现在青阳县的规划修编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二是,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努力减少建设占用耕地,该县政府2007年以青政办[2007]50号转发了《池州市建设用地供后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政策引导,严格执行各类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格局。

围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强化了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管理青阳县坚决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法定义务,以新增耕地为抓手,以先补后占为要求,狠抓落实,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青阳县共批准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约670hm2,新增耕地指标库中尚结余新增耕地约200hm2。

围绕卫片执法和巡查,狠抓了违法用地的查处青阳县狠抓土地执法力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态巡查网络机制,划分了执法巡查责任片区,制订了基本农田管护员信息名单,责任到人,确保了动态巡查职责落实到位,各类违法用地一经发现,立即查处。但是,由于违法用地呈现隐蔽、复杂、死灰复燃等特点,难以根治。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该县采取“以地生财”的方式,以土地资源的投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是,普遍确立了经营城市主要是经营土地的理念,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规模,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占有量大大超标,主要是在城郊低价征收农民的大片耕地进行开发。二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因目前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等因素,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的控制难以执行到位,违法占地、未批先用、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如一些企业缺乏节约集约用地观念,圈大院,修草坪,动辄占地上百亩,投入不足,投资强度不高,造成土地大面积闲置。如果说农民占用耕地建设是对耕地的蚕食,那么很多大型建设项目对耕地的占用则是鲸吞。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该县也不例外。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看,这个时期也是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如果不控制盲目占地,减少不合理占地,就有可能犯历史性错误。

多年来,该县耕地保护主要是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运用经济手段保护耕地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一是,保护管理经费没有稳定渠道,经费不足,保护成效难以巩固,行政要求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耕地保护也难以到位。二是,种田收益比较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对耕地投入少,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国家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在耕地保护问题上,国家要求很严,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位,基层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基层政府耕地保护的难度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和地方的“兴奋点”不够统一,在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这一对关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基层政府的考核中,往往以招商引资论功行赏,而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却被忽略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按照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和市场规则配置土地资源,特别是招商引资时,采用行政手段和变通的方法,先上车后补票,用了再说。二是,国家的政策法律尚待完善。比方说国家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令性的,是钢性的不容突破,但确需用地的地方,由于解决不了用地的计划指标问题,基层政府就只能是默认未批先占或少批多占,这样长期如此,积重难返,违法用地的数量会逐年增多,而国家也只好隔几年就开一下政策口子,使违法用地合法化。自《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1987年、1999年、2004年全国大范围的补办就有三次之多。由于政策的扶持,致使违法用地者大占便宜,这也给该县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冲击[1]。另外,目前国家征收耕地的三项补偿费并不高,耕地价值严重低估,占用农村耕地的成本比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用地者宁愿违法占用耕地却不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三是,耕地保护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再加上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务农收入,耕地已经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生产资料,进而导致了农民自身耕地保护意识的减弱。四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为借口,违法占用耕地,冠冕堂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但是有的在耕地上盖房,更有甚者,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从而出现了不少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五是,土地执法难度较大,“执行难”现象影响到“执行一宗,教育一片”的目的和效果,《土地管理法》不能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发展苗木、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增强了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发展了农村经济。虽然国家规定在未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将耕地改为农业结构调整不视为耕地实质性数量减少,但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青阳县1996年来此类耕地减少约1660hm2,占耕地减少总量的已达51%之多,影响了耕地数量的稳定。此外,退耕还林大量占用坡耕地,有的甚至在坡度小于25°的耕地上进行,还有的甚至是基本农田。

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质量难以相当矛盾的形势分析。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存在众多问题,只能满足补充耕地数量的需要,对耕地质量提出强制性要求还没有提上一定高度。该县土地整理管理和机制上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部门配合和广泛支持,目前普遍认为只是国土部门的义务,难以形成社会共识;土地整理项目没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土地整理项目重实施轻管护,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后,有的因管理不善,沟、渠、路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导致排灌系统淤积,出现涝不能排、旱不能灌的状况;现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尚等完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按现行标准设计等级低下,推动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在实施中,“占补平衡”只是数量的平衡,与占用耕地的质量比不可相提并论,其结果必然是耕地生产能力的大幅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对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和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三效益的巨大冲击[2]。二是,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仅仅是满足补充耕地的数量都最终难以实现。按照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项目化管理”的规定,要求各地区要安排专项土地开发资金,对当年各类建设所占耕地,要先补充与所占耕地质量、数量相当的耕地后才进行建设用地的受理审批,并要求所补的耕地严格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进行项目工程实施。主要的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源压力,没有资源是不可调和、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是投资压力,目前易开发的未利用地越来越少,能够开发的未利用地开发越来越难,投资强度越来越大,加大了补充耕地的经济压力。

青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过多年的执行和不断的局部调整,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的观念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依然不高,与城镇规划的协调难度依然很大,规划往往因建设项目的需要而频频调整,其调控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何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力求取得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才是关键。只有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再解放,作风再转变,措施再得力,全面推进耕地保护管理,探索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措施和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实政府和社会保护耕地的共同责任,才能确保耕地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和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耕地总量和质量的不减少和不降低、经济发展用地和粮食安全有保障的目的。

为确保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到实处,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必须要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措施:一是,要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保护目标责任。二是,要成立政府领导为组长,国土、农业、统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年终或次年年初进行耕地保护责任考核评价。三是,要建立对各级政府一把手及分管领导实行年度耕地审计制度。四是,要建立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五是,要将强化约束,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效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发挥好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的作用等内容,纳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内容。

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从乡(镇、街道)到县、市级政府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检查统计制度、目标任务调度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认真开展以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巡回检查,及时掌握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用地行为。并聘请村组定编干部、老党员和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的农民代表但任村、组级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管护员、土管员、监督员、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四员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坚持每月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处理。二是,对严重破坏基本农田,造成基本农田大量减少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保护责任人和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普法教育和知识培训,大力营造耕地保护长效管理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干部的法律知识教育,分期组织对各乡(镇、街道)、村干部进行专题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长效管理的认识,增强基层干部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长效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珍惜土地、保护基本农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四是,要落实奖惩机制,对基本农田建设、保护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政府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保护不力的,要通过一定的措施进行惩罚[3]。

以基本农田保护为切入点,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耕地保护工作的中心工作。首先基本农田保护要落实到每个田头地块。基本农田要逐乡(镇、街道)逐村逐组逐田块落实,做到定位、定量、定责,逐级签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基本农田的地块、面积、等级除利用公示牌对外公示外,还要利用网络等媒体对外进行公布,使每一块土地的利用信息都要可以查询,做到公开透明,便于农民和社会监督。要制定落实相关管理措施,建立一套长效管理的制度,不断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完善基本农田公示制度,在主要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周边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向社会公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保护措施、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体系。这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二是,严格基本农田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行使或变相行使基本农田占用的审批权,因交通、水利等国家重点公共设施建设需要用地而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的,要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使用。要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三是,不断提高基本农田保护“四化”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四化”要求是,“手段信息化、管护网络化、监督社会化、资料规范化”。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四化”建设标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全国土地二次调查,将基本农田定位到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电子图上,从每个图斑上生成各类基本农田数据,实现图、数、地块的数据统一,将基本农田保护各类要素录入信息系统,实现基本农田数字化动态监测管理。四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整理力度。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中低产田改造,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未利用的土地、废弃、中低产田、闲置地等实行田、水、路、林、村及乡(镇、街道)的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4]。

加大耕地保护投入,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保障失地农民最低生活来源,要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其次是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及其他专项费用中列支20%以上的费用,增加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管理经费,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和培肥计划,提高土地肥力和抗灾能力,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第三是通过财政支持,对保护积极性高的乡(镇、街道)或个人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以建设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耕地保护不只是国土部门的事,更涉及到农委、财政、水务、监察、统计等,各部门要积极联动,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落实共同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建立耕地保护绩效考评、失职问责、渎职追究制度、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互动机制和土地违法行为部门联动遏制机制。由“一家管大家用”转为“大家管大家用”,由数量保护为主转为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全面保护,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优化。

合理确定各类园区产业功能,节约集约用地一是,要合理布局各类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引导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共办园区,利税分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模式。二是,要准确定位各类园区功能,尤其是工业园区,要按照区位不同,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立足各自园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借“三轮”规划修编的契机,要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置换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紧密结合、无缝对接,通过实施规划引导,因地制宜,将农民逐步向城市、集镇或中心村集中,将大量废弃、零星的村庄和废弃砖窑厂进行复垦,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6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成因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是自然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1.1自然因素

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其中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方面是潜在因素,而降水是主要动力因素。

1.2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潜在因素,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开山采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而且呈现出随着人口不断增强的趋势。长期以来,人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活动是诱发和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及人为破坏,形成了两个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一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快,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二是“越穷积累越少,积累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另外,滥挖、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严重的水土导致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土壤肥力衰退,自然灾害频发,农林牧业产量降低。水土流失不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还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妨碍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沙尘暴频繁发生,泥沙淤积,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是造成山区区域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1水土资源损失严重

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加剧干旱程度;地表活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严重下降,造成沟头延伸和沟岸扩张,沟壑面积扩大。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当地群众的贫困程度。

2.2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2.3淤塞河流、淤积水库等沟道工程

大量泥沙淤积下游河道水库,缩短水库使用寿命,严重影响行洪调洪、蓄水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发挥,对工程安全构成了威胁。水库由于淤积防洪能力降低成为病险水库,保灌面积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3,有些水库已完全丧失了蓄水灌溉能力,只能采取“空库迎汛”的运行方式,造成汛期有水不敢蓄,汛后想蓄又无水的状况。

3.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3.1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分为三项措施。一是宣传措施,通过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水土保持法律意识;二是政策措施,针对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制定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三是监管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执法队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及时治理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3.2管护措施

管护措施其内容包括管理措施和看护措施,管理措施是为了调动全社会治理小流域的积极性,提高治理效果和水平所采取的项目管理措施;看护措施主要是为维护和保护治理成果而采取的措施,分为自管、专管、监管措施。对属于个人所有或承包的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以自管为主,村集体所有水保设施,主要以村级管护员专管为主,对国有水保公共设施主要以职能部门监管为主。

3.3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要鼓励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和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起高度的兼容性。各县(级)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3.4植物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配置上要求土地整治与造林种草措施相结合,对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并结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在具体布设上,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绿化和美化的有机结合,实行近灌远乔,形成综合性保水保土的防护体系。造林树种的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立地条件选择树木花草种类。

(1)“二退二还”:①退大坡度耕地为林地;②在低山丘陵的耕地基本上都是毁林开发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对此在短期内必须采取“二退二还”的退耕还林治理对策。

(2)“二防二治”。对已发生库淤、湖淤的水库、湖泊采取清淤、治污,并在库区、湖区周围营造水源涵养林,由此达到防淤、防污的目的。

(3)生物措施。进行农田防护林、护沟林及封禁治理,行成生态自我修复,使活立木蓄积量≥400m3/km2,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的能力。

3.5工程措施

3.5.1分级截流泄洪

在山丘自然林与耕地交界处,即坡岗地上部建截流沟,截住山水,防止山水冲刷耕地;在岗坡地中部和岗坡地下部,也都分别开挖截流沟,中部截流沟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坡下建截流沟,既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又防止洪水倒灌。

3.5.2小塘坝工程

在山与山之间的沟谷里,修建小塘坝蓄积地表水,既可以蓄洪调洪,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综合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

4.结语

水土保持工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搞好水土保持,把预防、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保持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呈现一片蓝天、绿地和碧水,进而夯实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7

关键词: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条例》

一、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174.3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和18.2%,并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和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我国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1998年特大洪水、2000年春遭受的严重旱灾、2002年3月影响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人民敲响了警钟。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林地也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民以食为天”,在生存压力与粮食危机下,长期以来,山区尤其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民开垦陡坡地种粮、毁林开垦情况严重,这些举措虽不得已,却是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粮食还有结余,具备了屏弃毁林垦地这种以牺牲生态换取口粮之做法的条件,同时在自然灾害的警示下,生态安全被提上日程。因此,在1998年洪灾后,国务院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1999年8月,发出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毁林开垦行为,大力植树造林。与之相呼应,1999年10月退耕还林工程率先在四川、陕西、甘肃开展;2000年3月,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在17个省(区、市)正式启动;2002年在全国215个省(区、市)全面铺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据统计,1999年以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工程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造林1.19亿亩。国家累计投入495.8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等基建投资118.2亿元,补助退耕农户生活费39.2亿元、补助农民粮食折合资金338.4亿元(粮食483.4亿斤)。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退耕还林质量核查结果,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为95.8%,造林质量合格率为89.6%。2004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6000万亩。

同时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首先“绿了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其次“富了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9700多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林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另外还“育了人”,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工程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在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民对美化生活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参与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退耕还林开展5年来,总体上进展顺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金钱)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例如,甘肃“先斩后奏”,村干部在计划任务未下达时,就动员村民大面积停耕掘洞以植林,然后层层以“既成事实”为由,要求上级政府“开口子”,以拿到更多的指标。但是国家计划任务仅能消化已造林面积的19.5%,尚有185.74万亩无法兑现补助粮款,同时已整耕地既不能造林,又影响耕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这样导致工程面积越来越大,无法突出重点,财力难以支持。既要保证政令的权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一刀切,又要体恤黎民的疾苦,工程实施处于两难。

(2)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3)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补助粮以次充好,质量不合格;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4)相关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对一些政策的具体操作要根据本地情况立法,国家不能“一刀切”。例如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对还经济林补助粮款5年,生态林8年,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5年内经济林无法产生经济效益,8年内生态林也无法见到生态效益,这个经济补偿标准就偏低。群众认为政策中补助年限短,贷款难,担心国家一旦停止补助,生活就难以为继。这不仅会挫伤农牧民退耕还林(草)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整个西部的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国家宏观与地方中观、微观层次上都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改进有关法规,依法推进退耕还林进程。

(5)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加强法律手段,推进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国家林业政策与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将退耕还林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决策措施落到实处。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达数十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2002年12月6日通过的《退耕还林条例》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某项工程而进行的立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工程建设、检查验收、资金管理、补助兑现等方面的办法、规章和标准;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等,如四川省就制定了有关退耕还林资金管理审计、粮食供应、林权证发放以及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地方法规等,云南省规定,除退耕地免征农业税外,种植的农林产品还免交农业特产税1—3年,丧失基本生活条件的农户,享受异地搬迁安置补助费。这些政策法规有力地指导、推进了工程的规范有序运行。

另外,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中均有退耕还林、林地保护、林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法律具有的强制规范性、连续稳定性等,使它在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维护所有者及使用者权益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梳理现有法规,使之相互补充、配合协调;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法律、严格执法,把国家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推动工程的开展。

(1)普法。知法懂法是守法的前提,要宣传普及《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等法规,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让干部群众真正懂得退耕还林的最根本目的是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引导人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退耕还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使之弄清各自的权利义务,更好地依法行政、执法守法护法。

(2)依法编制规划计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和计划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取得应有成效的基础。《退耕还林条例》第5条规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并设专章对规划的机构职责、范围、内容、程序、期限以及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主管全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负责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退耕规划、计划、年度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的编制,种苗培育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退耕还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相应的国家林业局每年进行《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2004年5月26日又出台了《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对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的区域优先安排,加大治理力度,而不是将退耕还林政策简单地看成扶贫措施,全面铺开,任务平均分配,导致该退的退不下来,不该退的也安排。作为工程实施的主管部门,林业部要进一步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法做好退耕还林规划工作;基层单位必须从气候、地理及经济等实际条件出发,并与环保、水土保持、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衔接协调,因地制宜,制订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执行单位要依据方案编制作业计划,具体落实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3)依法育林,保障质量。针对造林质量不高的状况,应落实法律,搞好种苗供应,落实管护责任,严格验收。《退耕还林条例》第三章“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对种苗来源与供应方式做了规定,同时应加强已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行为,保障种苗供应的质量。在还林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条例》第23条)。应严格退耕还林合同的签定,通过对还林范围、面积、成活率、管护责任、作业方式、违约责任的约定,督促退耕者履行管护义务。林业局营造林质量稽查办公室要继续实行行政、技术负责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的规定》,对质量事故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查处质量案件。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规范检查验收程序、内容、标准和方法,建立县级自查、省级复查、部级核查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重建设轻保护是生态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因此林木保护是退耕还林的重要方面。要将保护已有植被、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放在优先的位置上,确保退下—片,管理一片,见效一片。《退耕还林条例》、《森林法》、《刑法》都强调对林业资源的保护,禁止复耕、毁林开垦、滥采乱挖等破坏植被行为,实行限额采伐制度,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等,这些于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实现,是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严格执行。

(4)依法落实激励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林农是林业资源最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保护其合法权益关系到他们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国家为确保退耕还林生态目的的实现,依法规定了一系列政策,《条例》“资金和粮食补助”、“其他保障措施”两章中对退耕还林户的激励措施主要有:粮食、现金补助,农业税减免,林权保障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第35条),解决了口粮问题;“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第49条);“国家保护退耕还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47条),保障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长期性。对于这些激励措施,要严格落实,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

《条例》规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并针对此情形在“第五十七条”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国家林业局2002年6月制定了《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对完善粮食补助做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兑现补助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拨付程序与补助粮发放程序,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为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地方政府应落实并细化《条例》的规定,针对农业税减免、林权证发放等制定当地的实施细则,遵循“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及时发放林权证以确认、保障林农的承包经营权。退耕还林后其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只要权属明确、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其林木和林地使用权都可以流转,依法继承、转让、抵押、担保、入股等。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退耕者经批准可以依法对其所有的林木进行采伐。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措施来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引导农民自愿退耕。

(5)完善立法,健全配套政策。退耕还林工程史无前例,针对过程中已有的和新出现的问题,国家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退耕还林的操作及优惠举措,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给林农定心丸。不同省区内、不同生态环境下,退耕还林(草)政策如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年限和林权证年限等,应有所不同,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等法规,但还需要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部门规章、办法,还要充实、制定荒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理、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基金征收使用、工程质量监管等法规和规章,并应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经济补助、林种配置、退耕还林与综合开发等内容进行修订。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办法、标准等,形成以《退耕还林条例》为核心的退耕还林法规体系,使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退耕还林5—8年以后人民生活、地方经济、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从现在起就要着手研究,早做准备。

(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条例》第四条规定“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退耕还林应当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退耕还林整个过程以及立法中必须遵循。

退耕还林是西部及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否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障工程长效成果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把环境、经济、人口、社会作为整体,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林、退耕与增收、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依法落实补助政策,保障近期收益;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长远规划,规范西部掠夺式开采方式,改变粗放型资源消耗模式,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绿色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在编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时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发展一些既有较好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兼用林,选择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配置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又培植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尽可能兼顾农民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作出了“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科学论断,确定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为加强林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要重点向“三农”和生态建设倾斜,给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策条件。退耕还林作为西部大开发与林业建设和生态系统恢复的重点工程,必将在此良好的机遇下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王迪生,《加强法律手段,规范退耕还林(草)》,《中国林业》2000年第4期;

2、李淑新,《《退耕还林条例》与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经济》2002年12期;

3、孙杰、赵承、王立彬,《绿色的长征——中国退耕还林纪事》,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宋才发,《实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决策措施的法律思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8

作为“全国十八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中部第一县”,长沙县的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首位,列2013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8位。在高速的发展中,长沙县用地需求大,然而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据长沙县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科科长何颖介绍,长沙县每年减少的耕地超过新增耕地,耕地总量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自2009年以长沙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逐渐转为易地补充为主,从而导致长沙县耕地总量呈明显净减少趋势。

长沙县面临的耕地保护形势异常严峻,耕地占补平衡逐渐成为了一道日渐艰难的数学题。

积极措施

针对占补平衡工作中出现的难题,长沙县已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

“首先是严把用地预审关,从源头控制占用耕地。”何颖介绍。

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过程中,长沙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各项行业用地标准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国家产业供地政策、不符合条件占用基本农田选址的项目一律不予通过,对超标扩大用地规模的予以核减。

“以2012年为例,我县经过用地预审核减建设用地项目10个,核减用地面积3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面积约12.6公顷。”何颖说。

与此同时,长沙县加大补充耕地项目实施。

据长沙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黄树峰介绍,2006-2009年长沙县累计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74宗,开发面积1977.98公顷,已确认补充耕地209宗1345.61公顷,总计支付土地开发补助资金6774.56万元。通过土地开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已开垦的耕地都已经落实了种植措施,种植有速生茶、花卉苗木、蔬菜、药材、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等,真正实现了“开一片,绿一片,富一片”的目标。

为了切实保证“指标耕地”的质量,长沙县国土资源局经长沙县政府同意编制了《长沙县土地开垦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建立了新开垦耕地地力培肥和耕种补助制度。

目前,长沙县已经投入耕地地力培肥和耕种补助资金约6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耕地质量进一步提高。由于采取了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和补充耕地后续培肥等办法,耕地质量普遍得到改良,耕地肥力有了明显好转。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良,共计改造中低产田15.4万亩。一些地下水位高、潜育化相当严重的稻田得到了改造,常年缺水干旱田的,水源有了保障,农业耕作条件进一步改善。

此外,为保平衡,长沙县还加强土地执法力度,预防“占补平衡”违法事件。在过去五年中,长沙县立案查处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案件39宗,耕地面积640.04亩,未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对于补充的耕地,主要从落实种植措施、作物生长状况、是否变更作物种植措施、是否发生灾毁、是否荒芜等方面进行不定时巡回检查。

难题待解

自2003年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以来,长沙县共承担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土地整理项目90个,涉及全县17个乡镇102个行政村,总投资7.36亿元,土地整治29.35万亩;通过对项目区内荒地、废弃地的有效整治,已验收确认新增耕地面积7560亩,其他待验收确认预计还可新增耕地面积3500多亩。

但是按照湖南省的“占补平衡”要求,因土地整理工作是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而不是土地开垦费,这些新增耕地不能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为此,长沙县不得不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来源重点转向易地补充耕地。

2011年,长沙县国土资源局与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局达成易地耕地占补平衡框架协议,协议约定5年内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年均向长沙县转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万亩。

2012、2013年长沙县又相继与中方县、永顺县、耒阳市及邵阳县等多家市县签订耕地指标转让协议。

然而,易地补充耕地进行得并不顺利。耕地指标作为“稀缺资源”已成共识,目前湖南省有耕地后备资源的县(市)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也在急剧减少,大部分地区已逐步将本辖区内的耕地后备资源保护起来,不对外售买,以确保本地区以后的耕地占补平衡。

此外,易地补充耕地的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路攀升。据何颖介绍,长沙县从湘西自治州购买指标的价格为1.1万元/亩,而且根据当地反映,该价格偏低,当地政府有意向以后要提升价格,但是该价格相对于长沙县在县内平均3000元/亩的开垦价格来说已经是天价。

同时,供需矛盾突出,各地区竞争激烈。以长沙市六区一市两县,另外还有先导区、高新区、经开区等为例,都急需耕地指标。曾经出现长沙县与某市某县谈好了指标合作意向,但是后来其他县的用地单位却另以高价与该县达成协议,出现争抢指标的现象。

任重道远

2011年9月,长沙县开始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纳入耕地后备资源土地面积2267公顷。但是这些后备资源量还只是理论上的数量,而实际要开发的话,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一是待开发地与林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目前统计出的耕地后备资源很大一部分是荒废的山林地,虽然是荒废的林地,但是林业部门为了落实保护森林资源,对该地类控制非常严格,严禁开垦为耕地。二是由于长沙县是城市近郊县,农民的经济意识较强,因此,开垦出的耕地承包给农民后,头几年种植农作物,后几年以种植油茶、果木等经济作物为主。部分项目受选址条件限制,地处偏僻,农业自然条件较差,抛荒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充分发挥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着日益稀缺的耕地指标和保耕地保发展的压力,长沙县国土资源局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在长沙县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长沙县对于耕地占补平衡提出了几项建议,这其中就包括建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统筹调查全省耕地后备资源,制定易地补充耕地价格体系;合理分配指标资源,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和不正当竞争等。并建议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适度调整,其中包括允许易地补充耕地跨省进行,由中央统筹转向西部大规模地开垦耕地来实施占补平衡;从大农业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当扩大新增耕地种植作物范围。

而记者通过对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耕保处采访得知,在“谁占用、谁补充”的原则下,湖南省目前不会对采取制定易地补充耕地价格体系、干预分配指标资源的措施。

如今,耕地异地“占补平衡”运动正在各地蓬勃兴起。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谢炳庚教授对记者表示,要警惕耕地“占补平衡”成为“数字游戏”,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完善这项制度的实施和考评机制。谢炳庚说,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统筹规划和环境评估,走入“开发就是开荒”的认识误区;倘若一味追求耕地面积数量上的平衡而“围湖造田”、“毁林造田”、“侵占河床”等,将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酿成更大的生态悲剧。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9

关键词:用地观念;土地;节约;集约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19-0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水平的高低是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集约增长方式的重要尺度。200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切实转变用地观念,科学规划用地”。显然,节约集约用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之重。

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东西帮扶、突破菏泽”工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鄄城县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县把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用地观结合起来,把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破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机制。据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1998年全县耕地面积66821.33公顷,2008年66942.52公顷,十年间耕地增加121.19公顷。在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中保持了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的新路子。

一、主要措施

我县在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围绕保障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按照“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合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则,实行了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的方式,并强化了行政、经济等措施,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政府主导,政策引导

自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特别是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来,我县认真执行《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对于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主动转变传统用地观念,深入开展内涵挖潜。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国土、财政、农业、建设、林业、水务、环保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土地的规划、开发、保护和利用,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网络。县政府把耕地保护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一项重要内容,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提高了各级依法用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0年以来,县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的文件,从政策层面调动内涵挖潜工作积极性。先后制定了《全面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意见》、《闲置土地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努力限制乡(镇)村建设规模,避免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引导立足存量资源,开展内涵挖潜,走资源节约型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点,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解决了发展经济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主要存在以下典型方式:

1.耕地的节约集约

我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保护耕地的意识明显增强,政府把耕地保护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非农业建设用地选址时,首先考虑是占用耕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到了能用未利用土地的决不占用耕地,能少用耕地的决不多占耕地,耕地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十年来,城市建设和工业项目建设中节约耕地105.6公顷;另外在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全县未出现荒芜耕地的现象,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

2.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农村居民点大多是在原来小农经济基础上自发形成的,部分村庄分散发展,村庄布局混乱,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较差,土地占用量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开展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群众多年的愿望。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山东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用地增加相挂钩的政策。我县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全县部分村庄进行了建设用地整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旧村改造试点。引马乡作为全县旧村改造试点,自1991年以来,历届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乡共有49个自然村,目前40个自然村全面完成旧村改造,实现了排房化,村内安装了路灯,通上了柏油路和修建了下水道,铺设了自来水。基本形成了5院5化:敬老院、卫生院、幼儿园、文体大院、农机大院;5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乡耕地由原来的2706.07公顷,上升到3313.33公顷,净增耕地606.66公顷,每年土地收益增加1000多万元。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走上了通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

(2)回填空心村。如红船镇温刘庄、彭楼镇周洼村都是典型的“空心村”,村庄内空外撑,土地利用率低。两村都采用回填“空心村”的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农村居民用地困难,具体做法是:由村集体将村内空闲地、废弃宅基地和超标准宅基地统一收回,按照村庄规划和“一户一宅”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重新安排宅基,仅对村内个别妨碍村庄规划的住宅限期拆迁,既解决了住宅困难,又没有占用耕地,同时也避免大规模拆迁。今年以来,红船镇温刘庄回填“空心村”36户,利用起村内坑塘,节约耕地1.33公顷;彭楼镇周洼村利用村内空闲地安置村民21户,并结合退地复耕,增加耕地4.12公顷。

目前,回填“空心村”是我县农村村庄节约集约用地主要的方式,我县不少地方都采取将村内土地统一收回,统一安排的方法,限制村庄规模膨胀,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用地。

(3)建设中心村。李进士堂镇有9个自然村位于黄河滩区,近年来逐渐进行了整体搬迁,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村村相连、路路相通的中心村。原来的旧村址进行了全面复耕,占用耕地和复垦耕地相抵后,净增耕地64.37公顷。目前,我县沿黄乡镇滩区群众,实现了滩区村庄整体搬迁,基本上完成了旧村址的复垦工作。

(4)关闭复垦粘土砖瓦窑场、充分利用窑场废弃地。我县原有粘土砖瓦窑场127处,占地面积达565.67公顷,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每年毁坏耕地266.7公顷,成来了毁田大户。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停粘土砖瓦窑场的要求,自2006年以来,我县加大对砖瓦窑场的治理力度,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窑场,以及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低效窑厂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全县共关闭砖瓦窑场57个,腾出土地207.1公顷,复垦形成耕地123.5公顷;还使菏泽九洲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菏泽黄河纺织有限公司、鄄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七个项目在原窑场废弃地上建成并投产,节约耕地83.6公顷。

3.国有闲置、低效用地的节约集约

我县原有二十五个乡镇,1990年精减合并后变成十六个乡镇,被撤并的九个乡镇驻地的国有土地大量闲置,面积达253.8公顷。几年来,全县共有86家企业采用出让改制、扩建等方式,充分利用闲置、低效土地,解决了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实现利税2.36亿元,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新转变。如西双庙乡利用原粮所,引来鄄城亿达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3700万元,梁屯乡利用原乡政府引来菏泽木森木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厂,投资2650万元,招收当地农民工160人,从事家俱生产。鄄城镇利用原丝绸厂,引来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建成阳光花园小区。现在全县闲置、低效土地部分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仍然遇到不少问题,主要是:

(一)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大量耕地,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难度大

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取决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生产方式和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群众水平受能力等因素,由于我县经济水平较低,实施困难较大。

(三)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成本较高

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投入较高,土地开发、补偿费用较高,实施比较困难。

三、对策和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发展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保护耕地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土地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土地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在遵循国家土地法规的前提下,完善地方配套法规,推进土地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健全土地执法体系,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从根本上遏止执法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各项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落实。

(三)强化土地市场管制,逐步建立土地市场秩序,形成土地市场机制,保证市场公平竞争,运用价格杠杆调控土地市场,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

(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引导使用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地。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氛围,逐步提高全民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

总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政策和社会经济现状等诸多因素,需要政府统筹、各行各业参与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

[2]邵继樟.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发展[J].浙江国土资源,2009.25(5).

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及方法篇10

关键词:耕作制度;概念;技术内容;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03-1

1 现代耕作制度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1 土地资源减少、退化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大量损失,近年来,因各类建设,例如修建楼房、办公场所、企业厂矿用地、修建铁道、公路、桥梁等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耕地,使我国的土地逐年减少,耕地质量退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原来土地较肥沃的东北黑土带,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黑土层逐年变薄。据有关资料统计,黑土带平均每年流失0.3~1厘米厚的黑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已从5%~8%下降到1%~2%,地力明显减退。此外,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余万亩。

1.2 水土流失,污染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60年来,虽然逐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但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且还以每年100余万公顷的面积增加。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为了生存而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由于过度开发资源,造成了资源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1.3 土地荒漠化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262万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168万平方公里。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加快,面积在扩大。虽然我国不断治理沙化土地,但由于人为活动的强度过大,实际上治理沙化面积小于退化面。受沙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在不同程度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2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技术内容

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每年都多次发生了“沙尘暴”,沙尘暴过后,有很多耕地被毁坏,森林植被被破坏,更重要的是土地的沙漠化和气候恶化,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加之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耕地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业载畜能力不足,发展农业的任务十分艰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使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因此,重视植树种草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保护性耕作研究,最终遏制了沙尘暴。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面,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免耕或少耕的主要内容是: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作业,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残茬覆盖率不小于30%,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其主要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实行秸秆机械还田,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民自己已经认识到秸秆还田比焚烧利大于弊,对土壤肥力、水土保持有好处。

3 改革耕作方式,提高农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水为核心的少耕、免耕、覆盖、轮作和机械结合的耕作技术新体系。实施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出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相比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效益:社会效益。减少水分流失60%、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减少风蚀(农田杨沙)、抑制沙尘暴;不焚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经济效益。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15%~17%;减少作业工序,降低单位面积作业成本10%~15%;增加农民收入20%~30%;生态效益。增加休闲期贮水量14%~1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17%,节约水量源;增加土壤肥有机质含量提高0.03%,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提高;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团粒结构和毛管孔隙(含水孔隙)增加。

4 对保护性耕作的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这项新技术,把保护性耕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要安排一名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农业、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深入到农村基层村、社,做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项工作,要及时组织抓好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通过现场会,推动全省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开展。

2.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我省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建立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并将其列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探索和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