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6:36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1

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对于物流服务以及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讲主要是针对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出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于各流程中发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以及同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4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3方物流、物流同盟以及物流1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1般是大型出产制造实体企业依靠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知足本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因为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患上1部份虚拟企业参与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当中,比如1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施展出产制造企业所具有的相对于完备的物流装备体系以及物流渠道的优势,也能够填补其电子商务技术以及手腕的不足,因而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1般是出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以及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企业资源计划兼顾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3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以及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利用,也驱动以及加速了第3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呈现。第3方物流在向出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进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于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节制,可以实现企业对于目标市场以及消费者的个性化以及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3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和对于出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撑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同盟的呈现树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者出产制造实体企业形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以及利益同享是这类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介入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同享同盟内的物流设施、出产要素、物流运输以及仓储装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扩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没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以及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然而这类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少长时间可延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此表现患上相对于不不乱。物流1体化是树立在第3方物流成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高度利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解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力。物流1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以及系统的充沛利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合作机制和利益瓜葛等都患上到有效的支配以及均衡处理,物流1体化可使出产制造企业本钱、服务以及品牌形象大幅度晋升以及优化,物流1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出产制造企业、第3方物流企业以及终究消费者形成了1个完全的供应链条。

三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立异的第3方物流模式解析

跟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以及内容框架的丰厚,愈来愈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计划以及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计划以及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辨认技术rfid、全世界定位系统技术gps以及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致使了拥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3方物流的呈现。第3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总体解决方案,再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功课服务。第3方物流业务流动以及运作的内容主要包含配送信息收拾和对于信息资源服务商以及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调和。协同模式、物流行业立异模式以及动态同盟模式是第3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3方物流企业以及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形成了1种动态合作的博弈瓜葛,他们之间地位同等、互相监督;物流行业立异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类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于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1客户企业同时开发以及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类模式请求第3方物流企业必需拥有的实力以及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范围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必定范围、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厚的第3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同盟是具有相干物流资源以及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以及长时间竞争优势的获得而组成的资源同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同盟,动态同盟的组织情势以及架构取决于相干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以及地位,当1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同盟就构成了,跟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同盟也随之解散。包含自营物流、第3方物流、物流同盟以及物流1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以及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本钱、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1般来讲物流功课本钱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祥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干的瓜葛,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于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1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1些,物流同盟以及自营物流的机动性以及灵便性最高,而1体化物流因为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以及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患上其灵便性最高。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立异策略

依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立异的第3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以及物流产业和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干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立异策略。第1,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立异以及施行中,应当凸起以及强化对于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的培育以及认识。电子商务时期下的物流组织模式以及竞争优势立异,必需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和物流以及信息技术亲密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立异以及竞争能力的晋升,必需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点,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请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展开以及运作的实践细节当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合适企业本身的、拥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本身具有必定的物流渠道以及客户资源,则宜采取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良好,则可以采用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3方物流企业的组织情势。第2,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立异以及施行中,应当加大对于先进物流技术以及先进物流装备的集成以及整合利用,从而晋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以及运作效力。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利用,发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以及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腕的物流技术装备有机地融为1个总体,施展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发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计划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症结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以及rfid货物辨认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流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以及资金流的实时化以及同步化。从目前第3方物流的施行以及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仗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盘踞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以及自营物流系统来讲都是1个很好的鉴戒。第3,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立异以及施行中,应当重视复合型、技巧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材的培育以及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于人材的专业素质请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以及操作技巧是核心以及基础,需要从业人员拥有原材料采购、企业出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以及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调和以及衔接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掌握,对于物流从业人员来讲是1个必备的工具以及手腕,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必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材的培育其专业设置是相对于分离的,这就需要包含大学在内的各类培育机构设置好相干课程体系以及人材培育目标计划。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税收法制

目前电子商务正以强劲的势头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商务交易模式、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给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在税收方面,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税法界定纳税主体的标准,使如何认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成为当前税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与权利保护现状

电子商务是依托网络进行货物贸易和服务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商业形态。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及税收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认定及其权利保护陷入困境。在我国,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无论宪法还是税收征管法以及其他各种实体税法,均未明确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范围,也未规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法律的缺位导致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网上开店是否征税,合法避税与偷税的界限如何认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如何保护等问题成为困扰税务机关的重要难题,同时也使税收实践陷入尴尬境地,并进而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在认定及权利保护方面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在网络状态下,原有税法以收入、行为和财产为征收客体的认定标准已无法适用:现行税制对商品、劳务、特许权等概念的界定已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无法对电子商务中新出现的数字化信息产品与劳务进行课税,原有各税种的征税客体也发生变化;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性,对电子商务交易额进行征税无法适用现行的税务征收管理手段和方法;网络中出现了数字化、非物化形式的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都使电子商务的征税客体出现不确定性,从而直接导致了纳税主体界定的困难。而且,在电子商务中,由于网络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交易主体;传统的中介人、中介环节不复存在,交易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也造成电子商务下的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模糊化和边缘化,具有不确定性。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

(一)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界定的基本前提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理界定需要以明确电子商务征税客体、实现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和对电子商务合理课征新税为基本前提。

1.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征税客体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确定纳税主体的前提。电子商务按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在网络中完成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在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未脱离传统的交易模式,通过网络只能完成部分交易过程,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对纳税主体的界定相同。在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交易过程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为一体,同步在网络中完成,交易的商品具有数字化,无形性的性质,出现了新的课税对象,即网络信息商品已成为新的征税客体。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主体的范围发生了变化。所以,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是科学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重要前提。

2.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目前,需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程度,首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初步界定,待条件成熟后制定全国通行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合理界定在法律上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将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担纳税义务但不直接承担法定的纳税义务的负税人进行科学划分。

3.电子商务课征新税的合理化。由于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使计税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也使课税对象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纳税主体的界定。所以,应将网络信息商品交易主体纳入纳税主体范围。此时既要考虑到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比特税的合理性。如果只对网络信息商品征收比特税,无法体现出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如果只对其征收从价税,则无法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所以,为了既符合税收原则,同时又能解决电子商务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问题,建议采取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信息商品的征税问题。但是,毕竟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在现阶段双重征税的前提是采用较轻的税率,比特税只是按照信息流量进行象征性征收,以便体现网络商品交易的可税性。

(二)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类型的界定

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纳税主体应划分为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和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

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由于间接电子商务活动只是借助于网络完成信息流与资金流,其物流活动仍需传统模式,即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网上交易与传统的交易只是在交易的形式上存在不同,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间接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的规定相同。

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出现了新的征税客体即网络信息商品,与网络信息商品交易相关人应为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纳税主体。由于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双重征收,产生两个基本纳税主体:一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人;二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扣缴义务人,也就是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网络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范围

由于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未脱离传统税法对其权利的界定,为此,本文所说的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是指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的权利。具体包括:

(一)依法纳税的权利

电子商务中新的交易商品即网络信息商品以其无形性、数字化等特征而异于传统税法对征税客体的界定,所以无法适用于传统税法进行税收征收。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行使缴纳义务只能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进行,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纳税义务,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无纳税义务。如印花税,直到2006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才出台《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在此之前发生的网上签订电子合同等行为,不缴纳印花税。

(二)平等权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应与传统纳税主体平等纳税;二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平等纳税。

传统意义上的平等权即税法学中所说的税收公平原则,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在电子商务中应特别强调纳税主体的平等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交易模式,其交易的无形性与无纸化给税收征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在税法的制定与税收征管实践时,不应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征税客体难于确定和征收难度较大而对纳税主体给予歧视。电子商务纳税人享有与传统纳税人相同的权利,如享有申请减税及申请免税等权利,并与传统纳税人承担同样的税负负担。这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享有纳税权利与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同时,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还应与传统税法界定的纳税主体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等。另外,对于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分配必须以纳税主体的负担能力为基准,负担能力相同,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同则税负不同。

(三)知情权与隐私保护权

税法中的知情权包含纳税主体享有主动全面了解、知晓所有税法相关规定的知情权和被告知与自身纳税义务有关的一切信息的告知权。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有权以合法的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网络世界是信息开放的世界,为此,保护其纳税主体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在纳税相关信息中属于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范畴的部分,应该依法获得保护,纳税主体也有权要求税务机关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其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予以合法保护,免受不法侵犯;同时,税务机关也有义务依法保护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纳税主体的相关信息。

(四)获得技术支持的权利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互联网基础之上,技术性为其主要特征。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处理时,不可避免的涉及技术问题。所以,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有权要求税务部门保障自己相关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获得税务部门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税务机关也有义务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并对网络纳税主体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技术支持,以达到方便纳税主体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目的。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的法律建议

由于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内外鲜有专门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合法权益加以保护。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合理界定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已显得尤为紧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相应的税收法律制度:

将“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原则明确写入宪法。目前,我国宪法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未提及权利,这本身就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也容易导致税务机关权力的滥用。所以,应将纳税人合法权益予以根本法的保护。

加快制定和完善税收基本法。应以税收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保障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法权益,并将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权、平等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予以细化。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流;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以及电子支付平台为依托的网上购物方式逐渐占据了消费市场的重要份额并凸显了发展成为主流商业渠道的趋势。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转变传统的购物方式,通过与供应商直接进行对话的方式购买相关产品。而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也切实推动了仓储物流运营的发展。但需要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我国仓储物流运营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而言其发展水平仍旧处于较低的阶段。不仅如此,仓储物流行业中不同公司之间的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尤其是信息化水平和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已经严重的制约了仓储物流运营的发展,而这给电子商务起到了负反馈作用。因此,有必要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对仓储物流运营进行分析,进而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一、电子商务及仓储物流分析

(一)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真正被社会和舆论所重视也不过近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在这十年里,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事实上,电子商务最早于1996年由美国政府提出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不断由国际组织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世贸组织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借助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为媒介,为商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服务。由此也可以看出电子商务需要满足两点要求,即电子方式和商务活动。一般而言,电子商务包含三个流程。第一项流程是商品供应商对原材料的采购,第二项流程为电子商务平台向商品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第三方中介平台将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关联,第三项流程为消费者在平台中选购商品。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涵盖B2B、B2C、C2C以及G2G的多种商务交易形式。

(二)仓储物流

物流一词由阿奇・萧于1915年提出,主要用于研究物品在市场流通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应运而生。现代物流是指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以及流通的环节。一般而言,现代仓储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现代仓储物流具有总成本控制严格的特征。仓储物流中间环节包括了商品的运输、存储以及销售。这就要求在计算和控制成本的过程中从全局出发,考量总成本以实现成本最小的目的。其次,现代仓储物流具有技术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大量电子信息技术也应用到物流工作中。例如通过条形码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商品的自动分类、装卸;通过采用标准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则可以有效提升仓储物流工作效率。第三,现代仓储物流还具有国际化的特征。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大量跨国公司在原材料的引进、产品的销售工作中都要采取全球采购和销售的策略。这也给现代仓储物流提出了超越国界限制、着眼全球市场的要求,能够适应国际化分配的仓储集散仓库也就应运而生。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仓储物流逐渐具备了国际化特征。第四,现代仓储物流还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特征。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消费者可以面向商家提出各不相同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这也就倒逼仓储物流工作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而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仓储物流运营讨论

(一)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仓储物流需求讨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品供应商已经不再局限于通过传统的实体商店销售商品的形式而是逐渐向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第三方平台销售商品而转变。同时,我国消费者也在近十年里逐渐养成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选购商品的习惯。但与在实体商店中购买商品不同的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不能实现购买与收货时间上的统一同时,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收到货物,就需要依靠仓储物流来实现。综合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类型和形式,不论是B2B形式还是B2C形式,都离不开仓储物流这一流程。不仅如此,由于部分商品的特殊性质,电子商务平台还对仓储物流提出了多种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系统建设分析

建设现代仓储物流系统需要分别从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方面着手。在内部系统的构建中需要实现系统对仓储物流企业的财务情况、商品销售情况以及商品库存情况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在内部系统中分别建立财务子系统、订单子系统以及库存管理子系统进而实现对企业的财务、商品和库存的管理。同时,为了保证仓储物流企业内部系统的信息能蚣笆狈蠢〔⑻峁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还需要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以保证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掌握仓储物流企业自身的运行信息。在外部系统的构建中需要实现借助互联网的数据查询系统,通过点对点数据通信、Ftp数据传输通功能的建设,以满足消费者能够借助网络查询商品的运输情况和配送情况。同时,借助外部系统,仓储物流企业也可以与主要的仓储部门和商品配送中心建立互联网连接,进而实现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的连接以实现仓储物流链上的信息共享。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运营管理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理课企业在自身的运营管理中需要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通告网页的形式获得相关订单;以互联网或现金为主要支付形式;借助电子扫码技术实现商品的信息获取、分类、出入库管理。同时,借助仓储物流系统实现商品的出入库实时通知、监控和管理并在商品的运输过程中通过实时定位和数据采集实现商品物流的监控以及配送路线的最优化选择进而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不仅如此,基于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运营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寻找配送并与之建立配送动态联盟。与传统仓储物流相比,借助这一方式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自身在仓储、运输以及包装环节的大量成本,而仅仅需要以仓储物流系统为依托就可以开展相关业务运行。

参考文献:

[1]姜天,刘军.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模式分析与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13.

[2]王伟,刘小舟.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消防管理模式研究[J].大科技,2016.

[3]杜爽雷.浅析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模式选择与应用[J].科研,2016.

[4]邹永红,苏兆斌.电子商务视角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J].管理观察,2009.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影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革命性的交易形式在蓬勃发展,给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难题。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税制产生冲击,传统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印花税也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影响,使得税收管理活动在电子商务领域收效甚微。本文拟对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展开相关的探讨,对积极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的内涵和特点

电子商务的定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运用互联网开展的商务交易或与商务交易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电子支付等,它是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利用电子交易替代传统交易的商务活动方式;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各种it技术对整个商务活动实现电子化,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面向外部的业务流程,如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二是内部的业务流程,如人力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三是形成完整性电子商务供应链,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展示到电子支付、产品储运等。电子商务的特点主要包括交易电子化,即电子商务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采用网络电子支付的手段进行交易;运作高效化,由于交易采用电子数据标准化的形式进行,电子商务有效克服了传统交易费用高、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有利于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提高其运作效率,节约交易成本等;交易透明化,即电子商务极大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交易透明度;操作便捷化,客户只要通过网络即可完成交易;服务个性化,企业可以对市场进行更深的细分,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种类的划分主要有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企业对政府(B2G)、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政府(C2G)等几大类。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的信息化、虚拟化等已逐渐影响到我国现行的税制制度,使现行税制制度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执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课税对象、纳税地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收管辖权等,它及对原有税收原则造成了冲击,也为传统税收体制及税收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税收原则的影响

一是对税收公平性原则的影响,现行税制主要基于有形产品交易来制定的,由于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化交易,其交易具有隐匿性、电子化等特点,交易规模和交易额难以确定,现行税制无法覆盖电子商务的所有贸易活动,导致传统交易与电子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二者课税方式和税负水平不一致;二是对税收效率原则的影响,在现行税法管理办法下,电子商务的监控往往会大幅增加税务机关的税收成本,且由于在部分交易上电子商务是否符合现行税制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税收管理效率低下,现行税制已无法对电子商务税收形成有效监管;三是对税收确定原则的影响,确定性原则是指对税收的数额、税收收入、税负和逃税等的确定,不可含糊不清,例如传统贸易下出刊出版物增值税适用13%的优惠税率,但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子形式书刊的交易是按增值税还是按营业税中的无形资产转让的税率进行征收也就变得难以确定,且当前电子形式书刊并不在税务机关的监管下,相关人员对其是否逃税、漏税及相关金额等也就难以确定。

2、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在交易方式、流程、支付方法等上均不同于传统贸易,导致现行税收管理办法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电子商务影响税收的基础管理,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在电子商务均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传统的商店已逐渐虚拟化到互联网空间上,经营场所并不固定,虽然相关管理规定已要求网店必须“实名制”,但在没有工商登记的情况下,税务机关难以对这些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容易形成漏管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采用无纸化账务管理,企业账簿凭证更多的以电子形式保存,相对于纸质凭证,电子形式下的税务凭证容易篡改,且难以轻易发现痕迹,加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

3、电子商务对税款征收的影响

一是对税款征收方式的影响,一般税款征收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三种,电子商务模式下,无纸化税收凭证给篡改、修改原始电子记录留下了机会,这势必会对税款的足额征收产生影响,无形中增加了税款征收的成本,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BtoC和CtoC模式大大降低了贸易活动的环节,增加了大量、分散的商,这使得税务机关需要增加更多的征税人员去征税相对较少的税款,一方面容易漏征税款,加大税收流失风险,另一方面增大征税成本;二是政府税收收入流失严重,虽然目前相对于传统贸易方式的税收收入流失,电子商务税收流失比例仍较小,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无形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在加上税制适用性、征管手段技术以及税款征收监管难度大的等问题,未来电子商务税收流失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5

[关键词]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课税;税制改革

1

1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课税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包括官方观点)都是主张不开征新税,而沿用现在的税制。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用现行税制,即征收哪种税,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提供的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究竟是有形货物、劳务服务,还是特许权转让?有形货物适用增值税,劳务服务、特许权转让则适用于营业税。

已有的观点及理由如下:

1.1认为是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

此类研究者认为,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或下载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刊、音乐和影像等),在流转税属性上与其有形的形式,在功能用途上基本相同,在税收上应该与其有形的形式同样对待,视同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1.2认为是网络服务或授权行为,应征营业税

认为在线交易中,卖方提供的并非是有形的货物,而是无形的数字产品,或者是转让、许可使用数据资料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像无形劳务或特许权转让一样对待,征收营业税。

1.3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持此种观点者认为,数字产品的性质介于有形货物和服务之间,应分类区别对待。其中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籍等,尽管是通过网络传输,也应认定为有形货物销售。至于音乐、影像和动画之类的数字产品,依据消费者是否能通过网络合法下载并可永久性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区分为购买有形商品或服务。近几年来,此类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研究结论与以上观点大同小异,分歧和争论一直持续着。

2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的对电子商务课税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研究视角的时代错位

现有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源于对数字产品认识上的模糊,即并未认清数字产品的时代属性,数字产品是知识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属于工业时代。当研究者试图用工业时代的税制,去对知识时代的数字产品征税时,发生了时代错位。

2.2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现有研究者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数字产品只看成是工业时代产品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性质的改变,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2.3研究思路的舍本求末

现有的研究思路是对现行税制进行微调,以适应数字产品这一新生事物,着眼于怎样适用现行税制。结果陷入“数字产品属于哪种课税对象、征什么税”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中去,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而没有关注数字产品属性的根本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不应该适用现行税制”的根本问题。

3数字产品的特征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作为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有本质区别,具有显著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特征。

3.1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非物质性。数字产品不同于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它也许只是一个方法、技术,或者是一个创意、理念,属于信息产品。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2)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即可以无限次地复制而不影响效用。而工业产品的复制,只能是再造一个“同样”的产品。

(3)可修改性。数字产品由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从数字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随时可能被修改。在生产时、网络的传输途中、到达用户手中后以及生产商对它们进行升级,都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4)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副其实的“耐用品”。不像传统的有形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耗掉。

(5)传播的快捷性。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如发送电子邮件。而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但再快的交通工具也无法与数字产品传播速度相比拟。

3.2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1)生产方面。数字产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过程和销售过程,研发后可以大量低成本复制,零库存,成本的虚化,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采用与工业品完全不同的定价方法。

(2)流通方面。数字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结算可以在线完成,贸易无形化,可以广泛地、快速地传送。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消失,生产消费直接接触,国际交流极为便捷,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3)分配方面。数字产品在分配上采用更有效的技术,以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已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与利用状况的改变。

(4)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因其可复制性和共享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消费上有非排他性。

4基于数字产品的课税对策

在认清数字产品的物理和经济特征之后,就要纠正电子商务课税的传统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立足时代高度进行创新,抛开时代错位下的关于税种适用的无谓纷争,创建知识时代的电子商务新税制。

对电子商务课税实行的具体对策是: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易征管”的思路,设置一个新税种,实行单一比例税率,以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以购买方为纳税人,以资金支付环节为纳税环节,以购买地为纳税地点。

在税收征管上,由现行控制信息流变为控制资金流。因为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消失了,而资金流的控制节点少于信息流,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为此,要在买方通过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付款环节,植入计算机程序,自动扣缴税款入库。这种自动扣缴模式,忽略对交易内容信息的监控,免除普通税务人员的人工干预,可极大地简化征管工作,且基本不损害交易者的隐私权。总之,通过在资金支付环节自动扣税,可以形成一个税制简单、征管效率高、征收成本低、完全自动化的新型电子商务课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雪.数字产品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7(4).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6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创新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传统商务方式和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作为在工业社会业已存在的物流行业,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也必然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物流管理创新的背景分析

(一)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瓶颈所在

与传统商务活动相同,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化的商务形式在交易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这“四流”相互协调整合,有效确保交易的实现。物流作为商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原材料提供商与产品生产商之间,以及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实物配送服务,高效的物流体系是使电子商务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

“管理学之父”peterF.Drucker将无法协调的矛盾看作创新的源泉之一。从物流自身来看,其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成为商务“流程中的难点”,物流管理旧有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进行管理创新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电子商务使物流管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除矛盾之外,创新的源泉还来自于产业和市场的变迁"。“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兴起是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产业的转型带来了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经济贸易活动突破了以往时间、空间的限制,由二维市场变为以信息流通为主导的三维的电子化购销市场,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加强。这些都对物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只有坚持锐意革新,才能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物流管理现状

电子商务发端于美国,在这一概念提出之前美国国内的物流行业已经相当发达。而我国虽然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严重落后,物流配送体系极不完善,这些都给电子商务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进行物流管理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已成为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前提。

二、物流管理创新的实现

(一)对物流管理的重新认识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实物配送”概念,经过80多年,物流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电子商务时代,对于物流及其管理的认识又发生了新的突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基础之上,成为一种集成化的运作模式。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兴起,物流管理被纳入到其中。物流不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存在,而成为现代化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二)物流管理的创新途径继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之后,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被誉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及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实现商家的零库存和少库存,减少产品运转周期,以适应电子商务企业的需要。

物流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管理技术化。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电子商务自产生便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其发展带有浓厚的技术色彩。对于现代物流来说,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支持至关重要。

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货运的重要特征,高效畅通的网络设施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包括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以及物流实体配送地理网络等各方面的建设。物流管理技术方面,条形码技术、自动仓储管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定货系统、自动分拣存取跟踪系统等为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物流管理信息化。在电子商务影响下,企业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组织结构由过去的塔型垂直结构转变为水平型的网状结构,管理层次减少,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在交易流程中,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文件)流转为主体的交易方式,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和商务活动,实现了交易管理的电子化;在营销管理方面,将客户整合到营销过程中,进行买卖双方的实时互动交流。不难发现,信息流贯穿于企业商务运作的全过程,企业管理的变革都建立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之上。

最新、可靠而且实时的信息对于供应链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物流管理的根本需要。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信息流分布于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流程的始终。现代化物流系统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物流企业需要与上游、下游之间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要实现各部分之间的平滑对接,信息流的畅通不可忽视。

3、物流管理柔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需求由大批量、标准化转变为小批量、个性化、快速化。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量体裁衣”,生产也由传统的大规模、机械化转变为以时间成本为基础的弹性方式,整个生产作业过程呈现出柔性化的特征。

与之相适应,物流管理也需由刚性化过渡到柔性化。在物流配送的商品种类上,应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适当拓展原先有限的业务范围,根据客户的具体定制要求进行配送,使物流品种灵活多样。在配送时间上,以高效的信息网和方便快捷的配送网为基础,做到快速反应、敏捷配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物流解决方案。

4、物流管理一体化。如前所述,物流已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存在,它在电子商务乃至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中都负着重要的角色。供应链整合协调和集成化管理,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最重要特征,由分散的物流进入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是物流模式的重大转变。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物流管理必然走向全球化,这也是电子商务时代为物流行业所带来的发展契机。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相比,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在服务理念、配送体系、技术支持、管理特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特征。(作者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参考文献:

[1][美]peterF.Drucker.杜拉克论管理[m].孙忠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83.

[2]吴新宇,宋艳,朱道立.物流:电子商务的基石[J].中国软科学,2011,11

[3]RonaldH.Ballou,Stephenm.Gilbert,ashokmukherjee.newmanagerialChallengesfromSupplyChainopportunities.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2.7

[4]陈爽.挖掘“第三利润源泉”[n].网络世界报,2012.4

[5]姚立新.电子商务与管理创新[J]企业管理,2014,2

[6]陈跃华.论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韶关大学学报,2014,5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7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摘要: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在改变传统贸易方式,给企业提供更多商机的同时,也因其交易虚拟化、跨时空、高流动性的特点及税务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设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进展,造成了网上贸易的征税盲区,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十分严重。本文从电子商务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流失的严重性,指出我国应加强税收征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27-02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张宇婷(1994-),女,汉族,黑龙江塔河人,在校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税收与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征

1.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2.电子商务的特征

电子商务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商务活动,与传统商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利用了现代通讯技术,因而具有下述特点:

(l)无国界、无地域性,交易的快捷化。互联网本身没有国界和地域范围的限制,电子商务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使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达成交易变得方便快捷高效。

(2)虚拟性、隐蔽性,经营的连续化。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它缩小了传统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电子商务可以提供每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的服务,自动系统可以使网上商店始终连续经营。网上的商店不是有形的实体市场,网上的任何产品也不具有实物形态。买卖双方在网上交易时仅以网址存在,相互之间可能根本不清楚对方是谁或隶属于哪个国家或地区。

(3)电子化、数字化,成本的低廉化。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中,买卖合同、各种票据等书面的纸质凭证全部被电子信息所替代,大大降低了店面的租金,减少了服务费用、贸易中介费用等。

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虽然起步晚,但到本世纪初,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以GDp7%-9%的2-3倍的速率在增长。自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万亿以来,每年以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网络购物迅猛增长,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根据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报告,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6.48亿,接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超过了地球上人类的数量,目前活跃网站数量接近9个亿,全球域名注册数量为3个亿。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围绕促进发展网络购物、网上交易和支付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与标准规范,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政策法制环境做出了积极探索。2014年"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更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以上;到2018年,电子商务将会占据中国人消费支出的五分之一。

2.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流失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搬到网上经营,其结果是一方面带来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的减少,使现行税基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生事物,税务部门的征管及其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电子商务的进展,造成了网上贸易的“征税盲区域”,网上贸易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流失规模,目前可行的估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平均税负法”,二是“流失率法”。

据专家测算,不考虑所得税和少部分纳税额时,在2010年“窄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约为489亿元,占实体总税收的0.67%;“宽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在2010年约为4419亿元,占实体总税收的6.04%。如果采取“税收流失率”方法进行估算,“窄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在2010年约为647.4亿元,占实体总税收的0.88%;“宽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在2010年约为5850亿元,占实体总税收的7.99%。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12.3万亿元,是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4.5万亿元的近3倍,如果按“平均税负法”法估算,“宽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在1.3万亿元,如果按“税收流失率”方法进行估算,“宽口径”的税收流失规模在2014年将达1.7万亿元。可见每年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流失的严重性,这必将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速,同时对传统实体企业也是极大的不公平。

三、电子商务税收的必要性

1.对电子商务征税是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相同境遇的人应当承担相同的赋税,不能因贸易方式不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各国税收制度的不尽完善以及传统征管手段的滞后性,使得从事“虚拟”网络贸易的企业可以轻易避免纳税义务,偷税、漏税现象非常普遍,税务机关很难获得全面有效的信息,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目前对电子商务实行免税政策,这使得传统贸易主体与电子商务主体之间的税收负担明显不公。如果放任此种行为,势必会造成传统交易市场的萎缩,使传统交易市场内的就业等因素遭受冲击。因此,税法的公平原则,要求从事电子商务的主体应当承担纳税的义务,以实现公平的税负。

2.对电子商务征税是促进电子商务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行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全盛时代。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又以C2C运营模式的淘宝网的交易额最占优势。但引起注意的是,一方面我国的电商市场并没有贡献相应的税收来与其创造的巨大交易额相匹配。另一方面,由于电商行业缺乏必要的监管,进入门槛低,尤其是C2C电子商务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的产品和服务,成千上万的水货、假货正在瓦解着买方市场的信任,挑战着电商市场的道德底线。因此,制定具体的电子商务征税政策,是促进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需要。在2015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对某些电商:“卖假货”还“不交税”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只有公平的市场环境,才能保护好消费者权益,监管不能在线上线下两个样。”

3.对电子商务征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税收,不能为了扶持电子商务发展而放弃税收征管权。税收是我国调节经济发展的主要财政手段,同时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放弃对电子商务进行征税,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会丧失在未来不可估量的税源,造成税款流失严重,将削弱国家经济实力。

4.国际经济大环境促使我们对电子商务征税。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电子商务的净输入国,遵循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的税收中性原则,出于保护民族产业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对电子商务征税并强化控管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放弃电子商务征税权,实行互联网零关税,则意味着传统的关税保护屏障将完全失效。

5.大数据等技术为实现电子商务征税提供了现实可能。

目前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资金和数据进行精确而有效的税收征管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只要工商、税务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接,谁卖的东西,追溯起来非常容易。通过对电商实行税收代购代缴等做法,实行商品质量、税收先行负责制,让电商平台负起监管职责,以实现对电子商务征税。

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情况来看,对电子商务实行征税是必要的和迫切的,从规范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堵塞税款流失,保障国家财政收入面都呼唤和要求电子商务税法的完善,使之成为我国税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何睿.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税收问题及基本对策.时代经贸,2008,6(9):19-20.

[2]蔡金荣.电子商务与税收[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3]朱军.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流失问题及其治理措施.财经论丛,2013,第二期.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比特税托宾税

一、前言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中,如阿里巴巴、淘宝、eBay等,贸易规模已达数十亿以上。根据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1亿,使用率提升至35.1%,上浮了7个百分点。2010年用户年增长48.6%,增幅在各类应用中居于首位。网络购物群体的迅速增长,显示出我国电子商务正快速发展。

对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置之不理,会使得国家税收减少。然而,电子商务具有不同于传统商业的特征,征税难度较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国,电子商务对于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相当重要。面对电子商务征税问题,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和办法,但始终寻找不到有效的方案防止税收漏洞。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探讨,希望对电子商务征税难题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电子商务征税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电子商务征税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如徐瑞娥(2003)和廖家勤、柯永果(2001)的研究都表明现有的税法制度和税务机关不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征税工作。本文对电子商务征税的几大主要困难进行了归纳总结。

1、与现有税收原则冲突

电子商务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网上交易的特点导致了与传统贸易的征税方式和税负水平不同,对税收的公平性和中性原则造成了冲突。另外,电子商务拉近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距离,减少了大量的中间交易环节,使得原有的一些征税依据和标准缺失,影响税收的效率原则。

2、税收制度受到影响

网络的匿名交易方式使得纳税主体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难以确认。而传统的征税对象,如商品、劳务和特许权等等,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传递,税务机关很难确定其性质。同时,电子商务利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交易,传统征税地点概念并不适用,征税失去了可靠证据。

3、税源大量流失

电子商务将大量有形产品转为无形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中间成本和费用,使得一些原有税种失去了征税基础。另外,随着电子商务兴起,新的货物种类不断产生,超出了现行税收制度框架的范围,使得税源流失严重。

4、税收管理难度加大

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的使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网上交易活动,实现了交易凭证、发票和账簿的无纸化。但是,这些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凭证易被修改,使得税务部门无账可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大多都是匿名交易的,其隐蔽性使得税务部门难以追踪供货途径和货款来源。

三、电子商务征税方案比较

1、电子商务征税方案

从90年代开始,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征税方案设计和构思就从未停息。因为电子商务既有技术方面的考虑,也有跨国跨时空的特性,所以方案设计上显得相对困难。针对电子商务征税主要难题的解决,周仕雅(2002)总结出主流的方案有比特税、托宾税、虚拟常设机构、直接税和流转税等五种,它们对应着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地区因素。本文通过文献归纳相关方案研究,列举了当前主流电子商务征税方案(见表1)。

2、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

(1)比特税和托宾税操作上存在困难。这两项税收方案都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的,但是要统计所有网络流量绝非易事。加之,网络中的很多信息属于隐私范畴,单纯地截获所有来至于用户的数据并进行计税处理,侵犯了个人隐私。现今的计算机科技高度发展,电子货币的匿名性和转账速度大大提高。托宾税要求每一个国家的税务机关记录下每一笔电子货币交易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两种方案并不适应网络高速发展时代的需求。

(2)预提税有利有弊。采用预期税种能避免因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取经营收益,无法定义经营场所的问题。这样,所得来源国就不用担心非居民不在本国设立常设机构而无法征税,也不用对不同情形的电子商务收益进行所得性质划分。但是,预提税方案受到国内外学者批评的问题就在于违背了税收的中性原则。它将许多不是同一类的产品归到同类所得并对其进行相同税收处理,这种做法造成产品在电子商务中与传统商务中可能受到不同的税收处理,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

(3)现有支付系统适合征收流转税。征流转税方案阐述了如何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的问题,该方案不但分析了电子商务涉及的纳税人和纳税环节,还提出了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具体方式和可行措施,即从支付系统入手掌握征收电子商务税收所需的相关信息,进而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控管。纵观现有的大型支付系统,如各大银行的网银系统和支付宝、财付通等都有完整的用户记录,便于税务部门核查账目和扣税。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在每一笔交易的过程当中,在网页上即时计算应扣的税费,由支付系统统一代扣。这样的操作过程简单、快速,保证了征税过程的顺利。

四、电子商务征税对策与建议

电子商务征税问题是和国家的定位及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本文提出了应对电子商务征税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讨。

1、分阶段调整电子商务征税

国际上对于电子商务的免税派与征税派之间争论体现了不同国情、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差异。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程度分为初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进行研究。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阶段,网上贸易的份额占总体的比例不大,即使少收税款,也不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优先考虑发展国家自身的互联网优势,把网上贸易设为“免税区”,鼓励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当该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成熟,形成较大规模之后,政府应该依靠高科技手段,不断完整支付系统和提高税务征收能力,确保电子商务征税水平适合本国经济发展。

2、税法理念和法规与时俱进

在网络化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交易者、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以及交易的流程都模糊不清了,更难以考察。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新的内容加进法规内,改变人们旧有的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在坚持居民管辖权与来源地管辖权并重的原则下,重新界定“居民”、“常设机构”、“所得来源”、“商品”等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网络交易的性质、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等。

(2)对现行税法进行补充修订,在确保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新出现的网络偷税漏税现象,完善我国的各项税收标准和规定,防止出现税收漏洞。

(3)完善关于电子货币、电子报账和相关的网络会计法律法规,使得关于电子商务的征税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交易、记录、监督和核查体系。

3、建立现代化的税务部门

新时期的税务部门应该积极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首先,在国家税务网站系统上开放网上报税和网银缴税等相关的惠民服务,并考虑开发基于个人计算机的税收报账系统,为人们利用电子政务功能提供方便。接着,迅速提高税务信息化水平,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大企业财务系统、金融机构及银行支付系统挂钩,形成税务联合体系,及时更新相关的税务信息。最后,培训和强化税务人员的网络意识,提高他们在执行税收任务时的业务水平。

4、重视国际交流合作

电子商务全球化的特征要求税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由于电子商务的高流动性和隐匿性,削弱了各国税务系统获取交易信息的能力,在国际交易中容易引发多国税收和管辖问题。因此,建立长期性的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机制显得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这种机制还发挥着消除歧视性关税壁垒及避免多国重复征税,努力寻求各国在不同税制上达到税收原则和法规、征税监管和跨国稽查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总而言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最频繁的国际交易大国之一,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研究电子商务征税的问题,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尽力促进电子商务事业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婷玉、刘莉: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8(10).

[2]徐瑞娥: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31).

[3]廖家勤、柯永果:关于我国税法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中的适应性探讨[J].财政研究,2001(4).

[4]金莉萍: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法的挑战[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9

按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的范畴大致分为四类,即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B2B),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商业机构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商务(B2G),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

网上商店这种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商品的商务模式,现在一般将其归属于B2C或C2C。人们俗称的网上商店多指C2C电子商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商务模式在我国也迅猛发展,虽然它只占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一小部分,但税务、工商行政、法律等行业监管问题随之而来,负面影响也逐渐放大,人们最关注的引起最多争议的主要是C2C模式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目前对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在税收征管上几乎是空白,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严重。笔者想就C2C模式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对策作下探讨。

一C2C电子商务的规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13日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2.98亿,使用计算机的人数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位。而在全部网民中有通过网络购物的比例高达三成。根据同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淘宝现象研讨会”上披露,2008年我国网络零售行业首次突破了三个“1”——全国网络零售消费者数量突破了1个亿;交易额突破了1千亿元;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超过了1个百分点。有专家预测最晚到2012年,我国的网购市场交易额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

网上零售市场中C2C这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产生以1998年易趣成立为标志,它以方便、快捷、交易费用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规模呈几何式扩大,C2C虽然只占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份额的3.1%,但却占网上零售市场的93.3%份额。目前采用C2C模式的主要有易趣、淘宝、拍拍等公司。仅以国内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为例,其去年交易总额突破999.6亿元。这一数字已高于传统的零售卖场华润万家、家乐福、物美,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巨大的市场却还没有被纳入国家的税收体系。

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商业零售的税率,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应缴纳17%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销售额的4%,销售二手货的店家也要缴纳增值税,据财税(2002)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这些交易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不包括地方税务征收的税、费,以增值税最低税率来说,就算C2C网站上出售的都是二手商品,2007年国家在C2C电子商务行业流失的税收也高达10亿多元人民币。然而C2C市场发展至今,二手商品的销售已占了很小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算,现在网上卖的大都是新品,那漏税的数额就增长了一倍,更可怕的是,随着C2C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这个税收漏洞正在以每年5亿元以上的速度扩大。

网上商店严重的偷漏税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人士和部门的关注,2007年3月,广东省全国人大代表陈学希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的提案,同年7月,全国首例利用网上交易偷税案在上海市普陀区法院宣判,被告张黎偷逃税款11万多元。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罚金6万元,公司被罚10万元。再次引爆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这个话题,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产生C2C交易税收空白的原因

我国法律规定:只要有经营行为,无论是什么形式,都应该依法纳税,C2C模式的交易与传统商业零售交易相比,主要是贸易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交易的实质还是相同的。那为什么会产生对网购市场交易不征税的问题呢?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保护电子商务认识的误解

电子商务是个新兴产业,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保护它的健康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一直主张把电子商务网络领域建成免税区,并于2001年3月20日通过了《互联网络免税法案》,将电子商务免税期延长至2006年,其目的是给网络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机会。这是因为美国是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它主张免税政策是为了保持其在网络科技方面的优势地位,以便进行电子贸易扩张,提高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这一政策也得到了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支持,他们的声音在国际上占了主导地位,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人士,他们认为我国的电子商务刚刚在发展起步阶段,市场还不成熟,对其征税会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专家和民间特别对C2C交易征税持反对意见,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某负责人便公开表示网上开店不应当收税。他认为,C2C这种商业模式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繁荣了经济。另外,在C2C交易中,通常有很多金额很小的交易,对这部分交易进行收税可谓得不偿失。

2.电子商务(C2C)概念混乱影响对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的认识

究竟什么是电子商务,这一概念自产生起,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都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的参与程度的不同,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存在多种不同的阐述。如果指整个交易活动都是在因特网上完成的商业行为是电子商务的话,那这种电子商务是很少一部分,有人称为“完全电子商务”。事实上所谓的电子商务绝大多数除了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数据交流,最终还是要靠物流来完成的,也称“不完全电子商务”,所以产生了对什么样的电子商务应该征税的争议。

C2C的概念也同样不清晰,C2C的意思就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onsumertoConsumer)。“Consumer”是英文“消费者”意思,还有人将它解释为“个人”,起初的C2C电子商务是消费者借助网络平台,转让拍卖本人多余的一些商品,也就是二手货买卖市场。以前的eBay易趣网就是这样的网站,但C2C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至今,特别是出现了淘宝网后,C2C内涵发生了实质的变化,它们不再是调剂二手货的平台,卖家出售的商品绝大多数是新品,而且网店的卖家很多也不是消费者了,他们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性的从事商业经营,有的还开有实体店。有很多企业也到C2C网站上开店,成了事实上的B2C电子商务,有人曾曝出淘宝网上占营业额70%-80%的卖家都不是个人商户而是企业客户。上面所举的上海张黎网络交易偷税案,事实上就是一起借C2C之名,行B2C之实的逃税案件。如果站在C2C模式是消费者个人之间的二手货交易市场的立场,那就得出了不应对C2C征税的结论。

3.我国税收体系及其征管手段还不足以对C2C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一,税收征管的属地原则受到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登记是以常设机构,即企业或自然人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经营场所,来确定经营所得来源地,纳税人向管辖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电子商务的主要特性是“无址化”,C2C商务活动是建立在因特网虚拟平台上的,它无时空和地域限制,因其先期没有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注册批准,网上商店只是个虚拟的市场,商家的贸易活动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营业场所,它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可以世界的任何地方参与C2C企业构筑的虚拟平台从事商务经营活动。如果仅从C2C网站上信息还较难正确判断其机构所在地的。它的“无址化”特性使税务机关无从下手进行税收管理,是以C2C网站的登记地还是商家的户籍地或者居住地为税务登记地,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第二,C2C电子商务“无纸化”特性,使得传统的税务管理以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在网络这个独特的环境下,交易的方式采用无纸化,所有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数字信息存在,传统的纸介质帐册、凭证、报表表现为服务器中数字代码信号,这种网上凭据的数字化又具有随时被修改而不留痕迹的可能,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网店或C2C网站还可以用先进的加密技术来掩盖有关信息,《税收征管法》的帐簿凭证管理规定在此显得苍白无力,导致税收征管失去了可靠的审计基础。

第三,C2C电子商务交易的部分产品改变了固有存在形式,使课税对象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税务机关在对这些课税对象征税时,会产生无法适用税负的问题。因为税法对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等规定了不同的税负及征收方式,但在网上交易中,某些交易对象被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互联网处理和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得。它包括了产品(如消费品、专门设备)和服务(如信息服务、金融和法律服务)、传统活动(如健身、教育)和新型活动(如虚拟购物、虚拟训练)。因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固有物质,税务机关对这部分交易就比较难确定以那种税负进行征税。

第四,职能部门对C2C税收在思想认识技术手段上严重滞后。因为对C2C电子商务偷漏税问题严重性没有足够的重视,税收征管现代化技术手段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造成了对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不作为和难作为。

三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

1、统一对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认识。与传统贸易相比C2C电子商务并未改变商品(包括劳务)贸易的本质,它仅仅是贸易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不管以何种形式,只要发生交易并有盈利就应有缴税行为。不能因为你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业务,是电子商务就不用纳税,他是通过电话联系业务,是传统的商务活动,就应该纳税。如果以交易方式的不同来区别纳税与否,这就有悖税收公平原则。对C2C电子商务征税与现行的税法规定并无抵触,税法条款完全适用于C2C电子商务。

有人担心对C2C电子商务征税会阻碍C2C市场的发展和影响就业也没有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是从事B2B、B2G、B2C电子商务贸易,它们有实体企业或实体店,有明确的纳税主体,都是纳入有效的税收征管的。在C2C平台真正在是从事零星商品和二手商品交易的卖家只是很少一部分,鼓励这部分人在C2C平台上就业和方便广大消费者参与,国家税务总局也有免税政策,规定月销售额5000元以下的可以免税。如果把C2C市场变成了免税或逃税的天堂,就会造成B2B、B2C交易大量涌向C2C平台,以规避税负,这样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破坏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

2、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要本着有利于培育、扶持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的目的,根据电子商务的性质、特点,尽快制订电子商务法,补充和完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使服务、管理、规范电子商务活动有法可依。法律要规定有关职能部门有链接、进入C2C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执法权,现在只有公安机关有互联网的管理权,应增加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对电子商务的管理权。规定C2C电子商务运营商在受理网上开店申请时,应要求申请人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文件,有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其注册卖家的有关信息的义务,以便及时掌握被监管者的经营情况。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基本适用C2C电子商务税收,不用制订新的税法,只要稍作修改即可。为鼓励、促进这一市场的,实行高科技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在设置税制时可否区别对待,对交易过程全部转化为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即完全电子商务,例如网上购卖技术、版权、专利、金融服务、网上娱乐、电子音像书刊、咨询服务、网络教育、软件设计等等,可以实行免税或低税率。以引导全社会参与、应用这种高新科技、高效简便、节约社会资源经济模式的积极性。明确某些课税对象的性质,如提供数字产品属劳务还是销售所得。明确属地管理权,规定虚拟市场上的网店管理主体,笔者认为以网店业主的常住地(所得来源地)或户籍地为管理属地较为有利。规定垮境店的税收问题。

3、建立和完善网店管理的电子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对网上商店实行有效管理,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完善的电子征税管理系统。现有的“金税工程”已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电子税务系统,是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基础,可以组织科技力量在此基础上开发对C2C网站的管理软件,链接C2C网站,使网店也能实现在线申报,开具电子发票,在每笔交易进行时自动按交易类别和金额计税、入库,做到每一笔交易有据可查,实现网上登记,网上稽查,网上管理。

4、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执法主动性。信息经济时代的税收工作不再是仅仅依靠传统的征管方式和手段能完成的,C2C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我们税收工作遇到了许多难题。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工作,就要有一大批既熟悉税收专业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应通过专业培训,使其能熟练进行电子税控系统操作及相关税务处理,使税收征管的人员素质能够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征篇10

电子商务使常设机构的概念遭受冲击。在当前的国际税收中,通常税法是以外国企业在本国是否设置常设机构作为是否对非居民所得征税的根据。但是电子商务不但将空间界限打破,还使固定营业场所现有的概念逐渐模糊起来:在互联网上商家只需拥有自己的网页与网址,就能将自身的产品与服务推销到全世界,无需现有常设机构提供保障,征税的依据自然也就没有了。此外,在国际协调方面税收面临挑战。全球的商品、服务与技术随着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加大了流动,针对电子商务存在的征税问题,各国应从客观要求上采取相同的步骤和策略,但是当前各国现有的存在差异化的税收征管使得在国际协调方面税收面临着重大挑战。

2税收在电子商务中遇到的问题

2.1难以定义和监控税收对象与税种

从某种程度上看电子商务将产品的性质改变了,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中的下载功能与电子邮件,实现了以数字化信息传递产品代替了原来以有形方式提品,造成了税务部门对其商品的性质与内容难以确定。例如出版商在传统方式下销售实物形态的书籍,出版商销售数量与消费者需求数量一致,也就是销售货物,然而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能够通过以数字化形态存在的下载技术转载书籍内容,只需将网上的数据权购买下来,这就可以随时复制书籍的数量。这种下载到底属于销售,还是属于特许使用权。电子商务将一些以数字方式提品代替以有形方式提品,产品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难以明确区分商品、特许权和劳务。难以界定这些信息和数据应被视为商品买卖、提供特许使用权还是提供劳务,我国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标准。

2.2很难界定、选择电子商务中的国际税收管辖权

国际税收中的重点就是税收管辖权。在以往的国际税收制度中,实施税收管辖的基础就是属地原则,将纳税人和纳税义务人的活动通过常设机构、居住地等概念联系起来。每个国家都会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出最适合的税收管辖权,对其领土范围内所有公民包括居住在境内的依法接受管辖的人独立自主行使管辖权。然而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造成税收管辖权被削弱了有效性。在网上进行交易的经营者之间不在受到任何地域的限制,进而使界定和协调税收管辖权遭遇难题。在互联网世界中,活动者的确切地址难以确定,经营活动所在地或发生地无法准确确定,进而将与税收管辖权相关的属人或属地这两方面的关联因素割断,这就造成了很难确定何种税收管辖权是由哪个地区或国家来行使进行征税。

2.3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监督问题

按照当前实行的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税收征收管理主要是以纳税人拥有真实的往来单证和票据、账簿、发票及合同为基础,依次税务机关可进行税务监督与检查,传统的税收征管在电子商务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首先,难以界定收入。传统的征税是以发票、会计凭证及账簿作为依据,纳税人通过发票、会计凭证及账簿来计算缴纳多少税款;然而交易双方在电子商务中是以电子数据方式来填制,通常能够非常容易的修改电子数据,不会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样就难以确定收入,给税收征管增加了难度,进而导致大量流失税款。其次,伴随电子银行的诞生,一种无需记账的电子货币能够让纳税人在税务部门丝毫不知的前提下完成付款业务。没有有形载体的交易实现了无纸化,进而使得本该征收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所得税等都不知从何下手。另外,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加密技术,可以使纳税人通过超级密码将相关信息隐藏起来,给税务机关搜寻相关信息增添了不少麻烦,可想而知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3解决电子商务中税收问题的对策

3.1使电子商务征税规范化

在对电子商务制定税法的规范过程中,针对税收征管在电子商务中提出的挑战,应对电子商务纳税的相关税法条文进行着重补充,对电子商务的纳税人、税种税率、税目及有关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提出要求,在办理了电子商务相关交易手续后,需要到相关税务机关完成电子税务登记的工作,提供系统完整的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纳税信息和交易情况。当前实行的是以物流为主要征税对象的税法,容易监控,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则是以信息流为主要征税对象,另外电子加密技术很难定义和监控。所以针对电子商务展开征税,就需要从技术、法律等方面强化税收征管方面的工作,建设信息化、数据化的电子税务局,使信息网络安全得到保障,信息集成度提高,推动建设电子支付系统,强化合作,监控网上数据,对现有报税程序进行修改,实施软件征税,电子记录保留,强化在线监控,加大电子报税方式的普及力度。同时依然存在传统的人工税收征管模式,并且使电子征管并存。

3.2国际间税收加强合作与交流

无区域性与无国界性是电子商务的特点,同时其特点还包括了隐蔽性。一个国家无法完全脱离国际开展电子商务税收,这就要求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我国只有通过与世界各国加强税务机关的紧密联系,应用先进的国际互联网技术,强化交流国际情报,才能全面掌握纳税人的信息,从而为税收稽查、征管提供充分的依据,防范大量流失国家税款。除此之外,各国的税务当局需要对税收管辖权进行科学界定,共同享受电子商务创造的税收利益,尽最大努力使跨国电子商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3.3研发电子税收软件,使征税实现信息化

伴随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在国家税收中电子商务税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税收征管方面需要大力加强科研投入,对电子商务管理需要尽快研发出一种技术平台,使电子化的税收管理加快进程,使税务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得到提高,健全电子税收系统,让电子商务征税获得技术上的支持。为电子税务管理提供的这种技术平台,其拥有十分强大的功能,操作简便,能够自动按照每笔交易发生时的金额和交易类别进行统计,算出具体的税金,并且自动进行交割与入库,进而完成无纸化的电子商务税收工作。

3.4充分结合税收中性与效率的原则

充分结合税收中性与效率的原则,使电子商务税收得到适当的优惠政策。其中税收中性原则就是在电子交易与有形交易之间遵守中性原则,对经济上类似的交易收入需要平等对待。然而税收效率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在缴纳和征收税收时实现节约和便利,尽量减少企业的额外负担,推动市场经济实现有效运转,在纳税人选择贸易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出一种优惠税率对企业合法经营起到导向作用,但是对网上企业必须提出相应要求,单独核算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产品销售、服务和劳务等业务,否则无法享受优惠的税收。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