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02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环境形态;环境感知特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们国家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威胁到了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以及协调关系。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建筑工程远离了需要依托的社会环境,则该建筑就会因此而丧失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没有目标、也没有节制的多元化的建筑,有可能导致产生无序的社会环境,所以说,环境形态以及环境感知特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整体而又综合的角度从发,针对上述的问题,以考察环境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以起点,构建以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为基础的建筑设计策略。

一、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

(一)环境形态

环境形态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客观特征的实际认知,它是以人们的客观理解以及分析能力作为基础的,从客观层面上说,社会环境不会对主观意识中所具有的客观事物存在某些依赖感的。因此,我们认为社会环境属于一种具有区域特征的概念,在现代的地理学里面,我们把区域认识成一个统一而又庞大的范围,它是面域在进行动态演进过程中得到的结果以及复合体,能够支撑着人口中心的成立工作。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所影响到的自然环境,还是人类在改造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环境,它们均属于人意识之外的元素,因此,它们具有空间、形态、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

与此同时,环境形态的特征还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存在。由于维持一个环境系统中所具有的生态生命,对于整个人类的生活以及生存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并且尊重我们的环境。从生态方面来看,我们将环境看成是经由多种多样的生态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地理以及空间单元,它能够反映地理、气候和物质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功能、结构以及其他动态特征,属于一种位于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尺度。

通常情况下,环境形态是永恒的,虽然人类会对社会环境进行有意识地改造,但是,由于那些遵循着社会环境的客观物质规律而生存的生物,使得环境不会真的消失,环境只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式变化。

(二)环境感知特征

环境感知特征是以环境的主观特征作为研宄对象,以人们所具有的主观感知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础。在一开始,环境是人们进行视作审美时的主要对象,此时重点强调的是视觉的感知,以前,该感知只是指自然环境,后来,该感知也指文化环境。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将环境看成事物所具有的外观美学的主要特征,人们对于自然、土地、城市以及建筑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所具有的审美理想,通常情况下,一个环境如果具有比较好的视觉体验,能够使得人们诱发出不同的视觉兴趣以及视觉感受,因此,审美在环境感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具有更高的理解,环境所具有的其他的知觉特征也被发掘出来了。通常,触觉、听觉、嗅觉以及感知特征一起组成了社会环境感知特征。

我们从一种客观角度来看,环境是一种具有独立特性的形态,然而,由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人类与环境共存,所以,环境还具有了归属以及情感等特征。人们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对社会环境进行感知,在感知的过程中放入了个人的思想以及感情,使得环境不仅是主体的感知对象,还是感知存在的一个载体,成为人们与环境之间进行联结的情感归属以及精神空间。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物质现象,但是在环境中,人们能感觉到环境几乎到处都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感知特征。从主观方面来看,人类与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虽然说没有人类的环境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环境非常苍白,我们知道,只有人类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以及意识,参与到社会环境中,并且对社会环境进行感知,使得环境中具有人类活动留下的印记,才能够使得环境变得丰富起来。我们从形态特征这一维度来看,环境属于人类与自然作用的产物,因此,环境具有系统以及物质意义。从环境感知特征这一维度来看,环境属于一种主体表达的感知特征的集合,具有知觉、审美、心理学以及情感等立场。

二、基于环境形态的建筑设计研究

我们从环境形态这一维度出发,对环境形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取出环境形态所具有的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所具有的具体运用以及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通常情况下,将环境形态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属于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该方法以环境形态来影响建筑的形态,进而设计出具有灵感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比较好的关系。

基于环境形态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是以环境形态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和谐的形象、契合的结构以及共生的空间作为研究的取向,从环境形态的空间、形象、结构以及空间方面选择比较优秀的范例,归纳一些比较有效的建筑设计的手法以及策略,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

下面我们从环境感知特征出发,对环境实行一种主观的体验,并且提取出环境感知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在感知这一维度下,社会环境对于建筑设计主要具有以下影响:首先,人们通过主体的实际体验,掌握环境所具有的感知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有情感、审美、联想与记忆等;其次,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上述特征加以利用,通过主体感知把环境和建筑之间进行联结。

将环境感知特征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属于一种比较间接的策略,通常情况下,环境感知特征被主体的意识进行加工,是以主体体验作为自身的目标,对环境里面的空间的特征以及建筑的形态进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表现为关照主体的体验。通过这种比较间接的手法,在体验以及主体知觉层面中把社会环境和建筑设计进行联结,得到建筑空间的生命力以及场所的感知力。基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是将主体对于环境产生的感知作为研究的基础,以环境所具有的联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记忆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引导方向作为研宄的方向,然后在环境所具有的联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记忆这三方面挑选出好的范例,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得到科学而又有效的建筑设计策略,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到,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文化、环境以及技术成为了建筑设计中决定建筑独特性的主要因素。而社会环境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特征,其始终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未来的社会环境将会成为影响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需要对环境建筑这一新型建筑方式进行科学的研究,使建筑能够更加地与社会环境进行连接,进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需要注意,建筑设计的手法和策略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设计的意向与决心,该意向与决心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出发,掌握社会环境的特征,把环境与建筑统一起来,更好地发展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

[2]陈洁萍.阅读视差——斯蒂文?霍尔建筑思想研究[J].新建筑,2003,(06)

[3]严何.“建筑的锚固点”一一斯蒂芬?霍尔的建筑艺术解读[J].新建筑,2003(增)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地域特征;环境艺术设计;内在关系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一向以地大物博著称,广阔的地域面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决定了我国各地拥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各地的地域语言以及地域文化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文化也就是地域特征,它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地域特征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性、生活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不同的地域,环境艺术设计者所采取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风格不同,但无论怎么样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当地的地域特征,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当地的地域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设计者们往往会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将地域特征通过实物完美的体现出来。

一、地域特征的概述

地域特征是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要素总和。地域特征是伴随人类劳动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而形成的地域表现形式,可以作为人来改造自然的象征。地域特征往往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标志,最为常见的便是建筑与典籍。通常情况下,地域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综合。具体分析看来,自然要素涉及气候、地形、植物、水文以及建筑的地域性,而人文要素会涉及到当地的宗教、风俗习惯、文化资源以及当地的历史等等。

自然要素中的气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范围,而各地的气候差异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范围的不同,像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就不同,因而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居住的房屋结构不同,依靠的主食不同等等。自然要素中的地形要素也造成了各地的地域差异,像我国不同的地形造成了不同的地理形态,有平原、有丘陵、有高原、有盆地、有沙漠等等,各地的建筑物也都是在依据地形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因此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特色。另外,水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典型的就是我国的周庄与乌镇,这两个小镇都是以水为特色而出名的。其它的自然要素,像植物以及建筑等的地域性,在我国一些其它地方都得到了体现。

二、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

1、审美观的不同制约着作品的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其主体往往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者,而设计者本身就来自不同的区域,自然而然的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风俗信仰,受各自所在地区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事实表明,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在面对同一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审美观不同。因此,当某处的环境设计需要执行固定的方案时,设计者们往往会持有不同的观点,设计想法差距大时,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矛盾,以致于设计思路长期得不到统一,无形之中使得设计延迟甚至中断。从一定程度上讲设计者的思路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设计以及观众的审美实践,这也是很多地方的特色建筑以及雕塑等等选用本地设计者进行设计的原因之一。

2、设计者的地域来源的不同制约着作品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讲,本身就具有对环境升级改造的意味,是人类设计者发挥创造力、思维力以及想象力而作用于环境的结果。环境艺术的设计中的主客体在整个环境设计过程中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而存在,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贯穿于环境设计的整个进程中,且由内而外不断进行着。可以说,最终一个环境设计作品的完工,是环境艺术设计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过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此种相互作用最为凸显的就是地域特征的制约作用。如若从我们所熟知的城市建筑风格入手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西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移植到我国的南方水乡地区,那么由于地域特征的不同,移植过来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地域特色会显得格格不入。如果一个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者来到中国,首先映入眼帘的地域环境的不同,包括建筑风格,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结构的构建等等,对于一些中国老百姓最为普通的审美事物,在西方环境设计者看来是比较陌生的,而当他的一个设计方案最终得到认可,并落实到地面上时,那么我们能够断定这个设计风格的建筑一定是杂糅的,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纯粹意义上的建筑。

三、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促进作用

1、地域特征的创造性作用

所谓的地域特征其实是一个十分庞大且复杂的概念,对其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就不能将其孤立起来分析,而应对其进行外部与内部的有机解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构。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特征的解构与重组是为了更好的发掘地域文化的起源、发生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关系。事实上,从地域特征的解构与重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以及个性,进而能够将本区域的文化与其他区域的文化普遍的联系起来,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博采众长,设计出既符合地域特色,又能吸引观众眼球的作品。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共同性

从一定程度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从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在结合地域特色与当地人喜好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特点的作品。很多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手段与工具而存在,由于其具有手段与工具的身份,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因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艺术设计活动,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从审美的角度设计,也不能完全从实用的角度设计,而应该兼顾多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得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地域特色,又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效。但是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有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地域中的地域文化与当下该地域的历史进程存在较大差别,有可能在某处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设计,而在另外一处则需要转换思维,转换设计方式,结合地域特征进行设计。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的设计提供了载体,环境艺术的设计丰富了地域特征。

3、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灵感

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必定欣赏过无数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他们通常会游历世界各国的山川名秀、著名的风景点以及名胜古迹。通过不断的游历,他们的知识会得到增加,思维会得到开拓,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无形中得到提升。因为不同的地域有其独特的地域风貌,所体现出的建筑物也具有本地域的地域特色,通过了解各地域的地域特征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者之后的创作积累丰富的灵感。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感、创意往往来自于不同地域理念的相互碰撞中,当前后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十分强调“不均衡性”。对“不均衡性”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是不同地域特征在同一个设计作品上的整合。此种设计理念是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设计者思路的对接,以此来使设计的作品出现惊艳的效果。我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发现“不均衡性”的代表作,像波兰的斜屋以及荷兰鹿特丹的立方地住宅等等,这些都是“不均衡性”在建筑艺术设计上的佳作。“不均衡性”可以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以及艺术作品,事实上,地域特征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以及融合力。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鸟巢”,可以说是地域特征融合力的代表作,“鸟巢”的整体设计理念十分明确,一方面体现着我国华夏文明的原始特性,另一方面又在吸收、借鉴西方建筑新理念的基础上,彰显着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性。

四、地域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相应的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行列,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以及环境艺术方案的制定等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有差距,尤其是在技术与设计理念上,差距更大。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者指出,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问题上。当今时代,我们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可以观察到,大部分的建筑物采用“玻璃幕墙方格子”的构造,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大同小异,很难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如若此种建筑风格得不到改变,那么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地方的区域特色将会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

五、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关系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间的联系既体现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又体现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环境设计工作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地域背景的不同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但是二者也可相互借鉴,地域特征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作灵感,环境艺术设计丰富地域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就如历史与创新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所指的传统,往往是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而成,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环境艺术设计者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也应采取正确的态度,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但是一定不能够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将不同地域的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现代生活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贯穿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地域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者最常设计的内容,地域建筑的设计一定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包括气候、水文以及地形等自然要素。地域建筑的设计往往是在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技术以及新型材料而建设的。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所设计的建筑往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创作,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从而也能够更好的彰显地域文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地域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载体,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创作灵感,另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丰富地域特征,发展地域文化,二者间的联系是内在的,是始终都存在的。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制约作用以及促进作用,进而使得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艺术研究,2012-03-11

[2]徐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以皖江铜文化应用为例》.华中科技大学,2008-06-01

[3]陈良梅.《在民间艺术中探寻现代环境艺术的传承与再开发》.南京林业大学,2008-06-01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审美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存在着某种辩证关系。在环境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发挥着指导性的意义,好的环境设计能够使人们改善环境观念和设计观念。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增强人们得环保观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理念和设计形态离不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业得到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对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1影响传统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的革新。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文化和艺术的精神需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较为贴近百姓生活的领域,它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快捷、方便、舒适,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当代社会究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有怎样的要求。本文针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都决定了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中国人习惯把环境设计理念与大自然相结合。在布局设计中追求自然美,把建筑和大自然中的山水和植物巧妙合理的结合到一起,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根据自然因素设计出大自然中的景色,再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艺术体。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温和,更容易贴近大自然。人们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将自己的智慧表现出来,通过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将人的感情更好的表达出来。

古印度的北面是高山,其他三面环海,北部高山的影响阻碍了冷空气进入,加之其属于热带和亚热带,造就了该地区气候非常炎热,但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很多观念和思想由此而产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古希腊处在地中海的北岸,西欧的文明在这里萌芽。人们出行和运输主要是依靠海运,所以人们在不断地航海中掌握了熟练地技术和经验。人们会积极理性的去对待大自然。在设计中主要坚持对称、整齐的观念,像雅典卫城的设计就有明确的中轴线。

(2)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

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也对环境设计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农民希望大自然风调雨顺满足人们的愿望,来收获更多的生产。在环境观念中,人们更多的希望将自己和大自然理想地结合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一切。

在十九世纪,蒸汽机的问世使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人们为了追求生产的效率和利益,放弃了悠闲安稳的生活。当人们以为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的时候,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使人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在工业先进的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开始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消极慢慢地转向创造自然。

(3)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是受多方面的原因影响的,除了以上因素外,社会制度和文化对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去创造,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美。中国园林的美也是如此,并不是在复制大自然的美,而是将自然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古代的皇权制度对环境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古罗马帝国的各种建筑都展现的是壮观、威严的外貌,意在掌控大自然。

2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

运用生态理念能够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创新使用各种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并构建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景观格局,促进能源物质获得循环利用与再生,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从整体上强化景观格局生态服务水平及质量。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作用延伸及拓展方式。保留原有场地或场地中具有的部分元素是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有效应用方式。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者首先保留了工厂各种废弃机械设备,包括蒸汽机、压缩塔及煤气裂化塔等,在突出工厂历史基础上创新,将蒸汽机与压缩塔涂刷成红、黄、蓝、紫等颜色,此外,这些废弃设备还可以攀爬游乐,契合了煤气厂公园的设计需求,充分挖掘了固有元素延伸作用。

(2)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方式。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思想应该始终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整个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挖掘各种原材料的再次利用与开发职能,尽最大努力创造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平台。

(3)强化场地原貌维持方式。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又一典型。例如,四川成都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他们将府南河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注入部分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4)有效利用能源方式。现在设计师们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保证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蓄热等,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设计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阳能的热与光为主,通过相应设备来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应用上得以实现。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3.1实用性之美

环境设计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既功能要求。用一定的物质实现构成特定的环境。在使用上有着便利、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的要求。比如卧室设计,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色彩也需柔和,这样才方便人休息;而城市广场则需根据其使用性质确定硬质景观的材质与面积、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对象不同,设计要求和方法也不同。体现出来的实用性也截然不同。

3.2多样性之美

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感官要求,包括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关系环境感觉等要素。人体视觉最为敏锐,接受信息量最大。所以在设计中应首先强调物体造型和点、线、面关系及色彩搭配,其次必须注重整体环境的风格情调,同时考虑观赏者距离与角度。要视设计风格的不同与业主的要求而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当人身临其境,置身于环境中,常有一种超乎各种感觉的体验,即对于环境的直接综合体验,这种体验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1)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学科的相互结合共同设计完成。所以,环境艺术充满了广泛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环境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经济的目的。不同的设计对象其设计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3)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和空间的统一性。在环境设计中必须要稳扎稳打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综合性。

(4)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展现出设计的美而且必须具有实用性。就像房子内的装修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

(5)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对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由于环境设计的学科专业比较多,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4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环境设计观念受到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希望天遂人愿、但愿风调雨顺以至五谷丰登。达到“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人们的环境观念则是将自我融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反映在环境设计上则是建筑选址注重“背山面水”,营造小气候。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大生产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利润,打破了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恬静悠闲的生活。当人类还自我陶醉在工业文明“人定胜天”信念中的时候。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全球温室效应,洪水、旱灾等异常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工业领先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治理已经从简单的单一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类对自然持消极的态度,高科技的今天,人类步入创造自然的时代。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古中国地处温带地域,温和的气候形成了以长江、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环境理念也紧紧贴合这一“温和”特征,表现出以农业文明为主导,期望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DD士人得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仕途失意,归隐田居、遁迹山林。这些思想都导致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特征DD融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理念也成为中国园林遵循的亘古不变的法则。

(3)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会制度、宗教、哲学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的环境观、自然观和审美艺术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教“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本身最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庄),大自然之所以美,不在于它的形成,而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没有意识去追求什么,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

5.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环境设计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环境也需要设计。人们的生活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环境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环境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学科的相互结合共同设计完成。所以,环境艺术充满了广泛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

环境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经济的目的。不同的设计对象其设计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环境设计中要突出设计的外观舒适度,因为对一个设计产品,人们最初的感觉就是凭借视觉、嗅觉和触觉。所以,要根据不同人的要求来进行不同风格的设计和装饰。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人们的视觉疲劳和安全因素。另外,一个好的环境艺术产品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情和思想。

(3)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和空间的统一性。

在环境设计中必须要稳扎稳打,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综合性。不能因为单独的设计而影响甚至破坏周边空间的环境和产品,必须正确地处理好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环境,将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关联的事物相融合统一起来。只有这样设计者才能将美好的环境展现出来,创造出第二自然。

(4)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展现出设计的美,而且必须具有实用性。就像房子内的装修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对于室外的产品设计出了要达到美化社会和视觉享受外,还要和人们的使用相互融合,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5)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对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

由于环境设计的学科专业比较多,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不管对于哪个学校的专业来说,只能具备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的专业知识,很难达到具备环境设计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和专业。作为一个优秀的环境设计师,就必须要在环境设计中具备很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可以受到地理环境、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主要有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规划需要多方参与等主要设计理念,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多层次性、统一性、实用性及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02).

[2]刘桂.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之“生态设计”[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05).

[3]于冬波.生态城市规划演化趋势及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05).

[4]宋子仪.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中国生态学报,2012(11):3233.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4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展现;自然环境特征

一、对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

1.气候气象

处于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是自然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满足地球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气候气象特征。

2.地质地貌

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的不同情况,决定了自然景观特征的不同。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地质地貌往往关系着风景园林中植被的种植、亭台楼阁的建造。

3.植被

植被是人居环境中的参与者,是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环境因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被是主要设计的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因此,风景园林受到地域植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4.水文条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在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作品中,以山、水个人自然屏障的设计非常普遍。

二、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现自然景观的特征

1.合理设计地形

地形是一个环境存在一个实质性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景观中的所有景物在空间中以一种链接的形式存在。园林自然景观的地形在其设计上要使得一定的规模景观韵律和自然景观的一种美学特征有机结合。一个现代化的风景园林的独特设计,首先要有对地形熟悉再对地形进行设计与利用。园林自然景观的地形设计要与现今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设计以及低碳集约型园林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本着一种创新科学的一种设计理念进行对现代化自然景观进行一定的展现。

1.营造自然水景

水是园林景观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其表现方式比较多样化,不同的状态可展现不同的效果,如静止状态可营造宁静、轻松、祥和的氛围,运动的水则可创造生动、富有活力的情趣,且其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很容易与周围的环境入为一体,有着独特的造景作用,风景园林设计中合理利用水,不仅可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增添园林生机和意境,还可使空气更加清新,并具有明确游览路线的作用。风景园林中的水有自然状态的水和人工水景,对于自然状态下的水,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不改变水体的原有形状,而应依水造景,适当点缀,并注意保持水体的安全无污染,以为周围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自然性、多样性完全是自然水体的本性,因此若采用人工水景,一般会采用自然式水体,即是仿自然设计,水景的形态多是不规则的形体,以曲线形式存在(如图1)。在水体设计中,应遵循宜“弯”不易“直”的原则,随弯就弯,避免裁弯取直,用富有生气、灵气的蜿蜒曲折的水流呈现自然,不同的流水种类形态也有所不同,如江河为较宽的大型带状水体、溪涧则为较窄的小型水体。此外,在营造水景时还应注意利用水色光影,如四周景变一为二,虚实相接,上下交映,增加景深。微风轻拂,送来阵阵涟漪,可增添湖光倒影的动感,营造朦胧美的意境。

2.合理设计植物景观

植物是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且其种类繁多、富于变化,不同的植物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的不同,可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如蓝色、白色等冷色调的植物可给人宁静的感觉,浅绿、浅黄等浅色调的植物可产生明亮、轻,不同形态、色彩、质感的植物的搭配也可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如排列整齐的盆栽可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形态、颜色各异的树木散布在一片湖泊周围,则可营造自然、亲切的意境。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构成园林的主体景观,是整体环境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风貌的植物类型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体现自然文化观念的要点,因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首选乡土植物,作为一种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的植物群体,乡土植物的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更易生长。

3.保护节约自然资源

土壤体系、动植物等构成风景园林自然景观的要素是有生命的,彼此间相互依赖,且较为脆弱,因此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当与生态学紧密联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获得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场地中的不可再生资源,需尽可能地予以保护,在此前提下,通过对场地中水、土地、生物等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设计利用,以自然元素构建园林景观空间,体现风景园林的自然景观特征。设计中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资源的人为干扰,遵循“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的设计理念,以场地中的原有自然资源和格局为基础,进行景观的改造,充分将景观设计与场地原有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生态造景,再现场地中原有的自然景观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设计要想充分的展现自然景观的特征,就要从根本上使得自然景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炼,进而使得风景园林景观的艺术再现。在风景园林中,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源泉,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和风景园林文化永恒的主题,应秉持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破坏自然环境和生物,通过对自然要素的合理设计和利用,再现自然风貌。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11).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 地理环境整体性高三复习

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中既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增多,高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构建知识链有助于知识点的联系,节约时间。下面就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首先,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因为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其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产生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减弱,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导致生态失调。

最后,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洲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而太平洋西岸赤道地区出现旱灾,亚洲、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沿岸出现涝灾。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组合落实到区域表现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复习中要突破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如西北地区: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联系密切的环境、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三、应用

1.分析自然景观特征,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他因素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2.分析区域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除涉及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等自然原因外,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及露天采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等活动,也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日益增加、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3.分析解决区域生态问题的措施。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4.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注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进行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的复习。

布鲁纳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人类在发展历程中,适应并改造地理环境,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在复习中,应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尽量把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下面就以在农业区位的复习中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农业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等。一方面影响因素实质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如: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重要一点得益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其他地区相对分布较少。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该地区从事水稻种植业,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但由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多地少,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农业区位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人口、工业、城市与地理环境,探讨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以上是我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复习中的浅显认识,通过构建知识链,注重知识的联系,既节约时间,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钢.高中地理学法指导.2002-2-27.

[2]党兴利.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关系思想.2010-11-21.

[3]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2001,(2).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财政中性欧洲环境税制制度建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与生态环境的相融性显得犹为重要。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到自身的健康,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必将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已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背道而驰。如何利用公共政策,调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此达到双赢,成了我国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一大重要课题。

   一、欧洲环境税制的创新

   1.税负转移,财政中性

   这是欧盟环境税设计的重要特点,也是其能推行的主要前提,就税收的定义而言,它并不是财政中性的,出于对可能失去竞争力的考虑,工业部门强烈反对生态环境税,同样消费者也怀疑生态税会提高产品的价格,因此,为保证生态税的政治上的可接受性,必须明确提出要降低其他税种的税率。所以绿色财政改革通常是在税负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新设的生态税将补偿现行税收收入的减少。

   2.多重税收与差别税收

   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欧盟国家将能源的消费及使用,尤其是化石能及其产品的消费和使用视为环境保护的关键。为此,欧盟许多国家制定了对能源及其产品实行多重征税和差别征税的办法。特别是欧盟的一些北方国家,如丹麦、芬兰、瑞典等国一般都对能源及能源产品征收消费税、碳税、硫税等,对含铅汽油和无铅汽油实行差别收费。另外,欧盟各国为保护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工业用能和家庭用能实行差别收费制度。例如,瑞典对工业用电不收税,而对家庭用电要征收能税和碳税。德国将差别收费政策应用到了污水排放领域。德国规定,污水排放不达标,则污水排放费按排放费费率100%征收,如果达标了,则污水排放费按排放费费率的25%征收。德国对达标排放与非达标排放采取差别征税的办法,促进了污水排放者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在排放前强化污水处理,使污水的污浊程度不断降低。

   3.返还与减免制度

   除了税负转移以外,返还与减免制度也是主要措施之一,欧盟国家环境税种类很多,税率较高,法制比较健全,理应是全世界环境税收收入最多的地区之一。但是为了保护欧盟工业产品和服务活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欧盟国家在实施世界上最苛严的环境政策的同时,也实施了世界上最宽松的环境税费返还与减免措施。

   4.增加了财政收入和环保资金

   西方国家由征收环境税筹集到的财政收入增加明显。环境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中所在的比例虽然还很小,大部份国家都在5%-10%之间,但增长迅速。随着生态税制改革的深入,环境税在整个税收结构中的比例仍会继续上升。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部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结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测井曲线沉积环境成煤规律

中图分类号:p64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13-02

宝泉勘查区位于黑龙江省鸡东县兴农乡境内,东西长11km,南北6km,面积约36km2,进行了66个钻孔勘探,完成近2万米的测井工作。测井资料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经国内外经验证明,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沉积环境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为鉴定沉积环境提供十分准确的依据,克服因无芯钻井或取芯率低、以及钻孔原始记录编录过于粗糙或岩性描述不准确等人为因素对沉积环境分析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测井资料不仅可以详细地划分不同岩性的地层,而且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沉积环境十分重要的成因标志,即岩层的密度、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等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

1应用测井曲线分析沉积环境的理论基础

岩层的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垂向沉积序列、岩体的形态和分布等,都是分析沉积环境的主要特征标志。岩层的这些成因标志是各种沉积环境的物理因素(包括水动力因素,风动力因素和冰川动力因素等)作用的结果,各种沉积环境的动力条件决定岩层的粒度、分选性及泥质含量等成因标志的变化,同时也决定岩层的物理性质(主要是密度,导电性,自然电位和自然放射性)随之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测井曲线正是对钻孔中各种岩石的物理性质的客观记录。

应用测井曲线分析沉积环境,是以测量钻孔中煤岩层的电阻率、自然电位和自然放射性等物理性质为基础,将钻孔中煤岩层的物性特征以测井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分析研究判断,将测井曲线所反映的有关沉积环境的重要成因标志信息,如岩性、粒度变化、分选程度、胶结程度、层序关系等,找出标志性特征,用以分析鉴定沉积环境,并且分析与成煤作用之间的关系,找出该环境中具有成煤条件的区域及煤层厚度、煤质变化情况,了解各种成因标志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为鉴定沉积环境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煤岩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不同岩层在测井曲线上反映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测井曲线来判断岩层的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等。在电阻率曲线上反映高幅值,对应在自然伽玛曲线上反映低幅值,这是粗砂岩的物性特征,定性为粗砂岩,因为粗砂岩粒度较大,泥质含量较低,反映到测井曲线上应为高电阻率低放射性;在电阻率曲线上反映低幅值,对应在自然伽玛曲线上反映高幅值,这是颗粒较小泥质含量较高的岩性反映,定为粉砂岩。岩层粒度逐渐由大变小,泥质含量逐渐增加,测井曲线也相应发生规律性变化。

通过对钻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该区主要岩层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特征分别为:砾岩为高电阻率低自然伽玛幅值;细砂岩为中到中高电阻率幅值中自然伽玛幅值;中砂岩电阻率和自然伽玛幅值介于粗砂岩与细砂岩之间;火山角砾岩为中低电阻率幅值高自然伽玛幅值;火山碎屑岩为中电阻率幅值低自然伽玛幅值。人工伽玛曲线(密度)在该区主要用于判断煤层,对其他岩层反映差异不明显仅作参考。

3沉积环境分析

选取该区具有代表性的eB-80、eB-81、eB-3、eB-17、eB-5、eB-33钻孔测井曲线,粗浅地分析本区的沉积环境的特征及成煤规律。

宝泉东区测井曲线图:eB-80、eB-81,宝泉西区测井曲线图:eB-3、eB-17,宝泉上部层段测井曲线图:eB-5、eB-33

通过对比可以出看,在电阻率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上,有多处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形态组合,在这里根据其形态将其命名为纵树形和箱形反映(箭头标注处为纵树形,括弧标注处为箱形)。这些形态特征正是沉积环境成因标志在测井曲线上反映。

纵树形曲线所反映的岩性有粗砂岩、中和细砂岩、以及粉砂岩。在垂直层序上自下而上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曲线底部平直,上部渐变,具有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正粒序特征,这是河流沉积中的曲流河所具有的特征,这种沉积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形成的。

从曲线反映的岩性及其厚度分析,沉积物的颗粒较细,厚度一般不大,更迭速度较快,说明沉积河道的坡度较缓,水流速度很低,水流的搬运能量较小,泛滥平原沉积发育。

曲流河与煤炭的聚集有密切的关系,在曲流河的冲击平原上,煤炭大量聚集在河道边缘沼泽和废弃河道充填沼泽这两种环境之中,成煤的有利地带均位于河道砂岩带的外侧并平行于河道砂岩分布。

上述垂直层序在剖面上多次出现,从而形成多阶的旋回结构,这是发育有多个煤层的原因。62号、65号、73号、110组、112号煤层都是在如此环境下形成的。

箱形曲线则是河流沉积中辫状河的充填砂坝反映。其测井曲线的顶、底界面为突变型,呈高电阻率低自然伽玛幅值反映,具备粗砂岩特征。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域,坡度较大的地区,冲击扇上更为发肓。从沉积物的颗粒和厚度比较大的这个特点看,河道坡降较大,而水流速度较高,沉积物搬运量较大。这种情况下成煤条件一般较差,因而没有重要的煤炭聚集。比如在eB-3、eB-17号钻孔的110号和112号煤层之间,eB-5、eB-33号钻孔的62号和65号煤层之间存在有箱形结构,导致层间距加大,且很少发育煤层。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9

一、西方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环境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经济思想主要来源于庇古税。从国外环境税的具体应用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这个时期环境税主要体现为补偿成本的收费。其产生主要是基于“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排污者承担监控排污行为的成本,种类主要包括用户费、特定用途收费等,尚不属典型的环境税,只能说是环境税的雏形。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的环境税种类日益增多,如排污税、产品税、能源税、二氧化碳税和二氧化硫税等纷纷出现。功能上综合考虑了引导和财政功能。3.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是环境税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利于环保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环境税制改革。总体来说,世界各国开征环境税愈加普遍,环境税费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由于各国国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反映环境管理思路的具体税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开征的具体税种、开征方法五花八门。下面对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简单介绍。

(一)美国

1971年,美国国会引入一个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对向环境排放硫化物征税的议案,并在1987年建议对一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征税。自此以后,美国政府逐步把税收手段引进环保领域,至今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主要有对损害臭氧的化学品征收的消费税、汽油税、与汽车使用相关的税收和费用(如卡车、拖车消费税,轮胎税等)、开采税、固体废弃物处理税(费)、二氧化硫税、环境收入税等,还有较多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从征收管理看,美国对环境税的征收管理非常严格。它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缴入财政部,财政部将其分别纳入普通基金预算和信托基金,后者再转入下设的超级基金。由于征管部门集中,征管手段现代化水平高,因此,在美国,拖欠、逃漏环境税的现象很少,环境税征收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该国环境税以重点突出、制度配套的特点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荷兰

荷兰在世界上以环境优美著称,是oeCD国家中环境税开征较早的一个国家。荷兰环境税大都属于特定目的的税收,特点是以小税种为主,各种环境税的税率规定得十分明确和详细,税种繁多并且深入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荷兰环境税制的完善和迅猛发展,环境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加大,从1996年的1.22%已上升到2004年的14%,占GDp的3.5%.同时。荷兰环境税大都是专门目的税,所以其税收收入大都作为专用基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开支。另外,荷兰在制定环境税时充分考虑到对同一种产品的不同消费行为征税将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大都对影响环境不大的行为作出一些减免税的规定,较好地发挥了保护环境的功能。荷兰特别为环境保护目的而设计的税种主要包括:燃料税、能源调节税、铀税、水污染税、地下水税、废物税、垃圾税、噪音税、超额粪便税、狗税等。从实践看,该国基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征收目的和条件方面的不同,在环境税的征收管理上赋予了地方政府很大的灵活性,并充分协调了税务部门和各环境、资源部门的配合,保证了荷兰环境税征收的高效率。

(三)波兰

作为同我国一样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波兰从1970年开始设立环境税与资源税,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污染者调整其行为。但由于开始时税率较低,特别是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消费对价格信号的反应都很微弱,环境税并不能通过价格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更多的是发挥了为环境投资和污染削减项目筹集资金的作用。其后,在1989年、1990年和1992年,又对环境税进行了改革,税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征收系统也得到了加强。波兰主要依靠一套环境标准与环境税、(自然)资源税相结合的混合系统来处理环境问题。一大特点在于其污染税与(自然)资源税征收的广泛性。目前,该国对几百种污染物征收污染税,最主要的是针对三类污染物:So2、nox和含盐的采煤用水。税率根据污染物有害性的大小制定,并按一定比例适时调增,同时参照已有污染物税率水平确定新的污染物税率。波兰环境税的主要污染税税率一直较高,如作为其最主要收入来源的二氧化硫税,从1991年以来,一直在70美元/吨So

该2以上,这个税率与oeCD大部分国家相比也是较高的。除了征收的广泛性外,另一大特点是通过特别环境基金将税收收入返还企业和市政当局的专款专用制度,且该制度的落实被认为是环境投资开支有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波兰有三个层次的环境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基金和水资源管理基金(即国家基金),49个地区环境基金,2400多个市政环境基金。污染税、水抽取费、废物处理费、树木砍伐税、地质费等收入在不同层级的基金间均有明确的预算划分。

二、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不足

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中,一般只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被认为是环境税,但设计初衷大都不是为了环境管理。可以说,我国的税制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其他税收政策制定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较淡薄。

(一)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

如国外普遍开征的汽车燃料税、能源税、噪音税等基本没有设立。而此类税种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它们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行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的环境保护作用。

(二)现有涉及环保的税收政策中,有关规定不合时宜,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

如资源税纳税人缴纳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资源开采的环境影响几乎无关,无法有效引导和监督开发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征税范围过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等缺陷,都制约了其环境保护作用的有效发挥。消费税虽然在2006年4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将石油制品和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纳入了征收范围,但没有把煤炭这一能源消费主体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纳入征收范围,税率(税额)的确定还没有完全考虑这些消费产生的环境外部成本。城市维护建设税始终处于附加征收的地位,缺乏独立性、收入规模小,容易导致税负不均,使负担与受益脱节。虽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能通过调节投资变量对环境保护产生影响,发挥限制污染和低效使用能源的作用,但2000年始已暂停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比例极低,2005年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为137.33亿元,仅占税收总收入的0.44%,而且该税的纳税义务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又有许多免税规定,因此对城镇节约土地资源和合理使用土地基本上没有刺激作用,只不过是补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小税种。耕地占用税也由于覆盖范围太窄(只涉及耕地占用,没有包括林地、草场等);税率明显偏低(目前执行的税率仍为1987年开征时确定的税率);优惠政策把关不严,偷逃税款严重:分成比例不合理。地方上解中央比例高达80%,导致征收不力,无法有效保护环境。

(三)在其他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较少且形式比较单一

在增值税方面,自1999年10月起,对企业使用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节约用电技术和产品。享受免税优惠:自2001年起对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即征即退;自2001年起,对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等实行减半征收;自2001年5月1日起,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金额的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自2001年7月1日起,对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委托自来水厂(公司)随水费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予以免税;对部分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如暖气、煤气等实行13%的低税率。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处理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列举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批准可减征或免征1年企业所得税;对专门生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简称《目录》)中的设备、产品的企业及其独立核算盈亏的分厂、车间,年度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使用《目录》中的国产设备,经批准可以采取加速折旧方法;对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线的企业取得的赠款免税……在外国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外商提供节约能源和防治污染方面专有技术而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其中技术先进、条件优惠的,可给予免税。另外,在其他税种中还有一些优惠手段。但总体上看,主要局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大多属于事后鼓励,对治理污染的效果并不明显。

当然,我国还有一部分环境管理的收费制度,如排污收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区使用费等,但这些收费制度除了普遍存在刚

性不足、征收范围偏窄、收费标准偏低、不能体现地区差异等问题外。还各有不同的缺陷。

三、国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启示

(一)环境税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环境税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只有健全的市场,才能使税收的变化通过价格波动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经济个体,然后经济个体再根据价格的变化调整经济决策,从而使政府能够利用税收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反之,如果市场不健全,传导机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使政府的调控意图落空。发达国家的环境税较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税更有成效,市场机制的作用功不可没。

2.循序渐进是环境税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一方面是指税种引入的顺序问题。每一税种实施的条件各具特色,推进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污染税中的二氧化硫税和二氧化碳税。前者的执行成本低,公众也比较容易接受,其对降低硫的排放量成效也较显著。而二氧化碳税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要想有效就要制定较高的税率,但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必须考虑污染的跨国性,需要国际协作。所以推行一般先从前者开始。另一方面是指税率的逐步提高。多数情况下,要取得显著的环境保护效果,税率必须确定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倘若让税率一步到位,公众可能会接受不了,还可能大大降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形成政治上的危机。因此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先选择低税率,然后随着治污技术的进步逐步提高,直至最佳水平。

3.从实际出发是环境税有效作用的根本前提。虽然许多国家都建立环境税收体系并将其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大多数国家的税收规定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国的环境税在不同地区也有区别。例如同样对氮氧化物征税,瑞典的税率是意大利的43倍,法国的200倍。美国各州虽然都开征了汽油税,但各州的税率却是大相径庭。这说明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忍受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保持税收中性是环境税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般的税收水平己经较高,推行一个新的税种,尤其是在公平和竞争力影响上有争议的环境税,可能遇到较多政治和社会阻力。所以,许多国家推行环境税时,都注意采取一些税收中性措施,使纳税人获得与其所支付环境税等值的利益,以保证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也使环境税的实施能顺利推进。常见的措施有直接返还给纳税人、返还于相关领域或减少收入税、劳动力税、资本税和消费税等其他税收。这一点,在我国将来整体推进的环境税改革中也应予以注意。

(二)环境税税制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税收措施的多样性。从环境税的定义看,环境税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从各国环境税的实施看,环境税也包括了多样性的税收措施。就税种而言,当前应以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征税(也可称为直接税)为主,而非以对产品的征税(也可称为间接税)为主,这是因为不是所有污染物的投入都能被征税,而且也不适用增值税的征税原理。就税式支出而言,应综合运用直接税收优惠、加速折旧待遇、环保产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资税收抵免等方式,不同的税式支出方能对特定目标的环境问题起到有效作用。

2.税率的次优性。理论上说,为了使全社会成本内在化,环境税税率应该确定在污染削减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交界点上。实际操作中,政府不宜按“全成本”定价把税率定得太高,而应结合具体的目标影响和地区差异来定。因为税率定得太高,有可能造成生产抑制,导致社会为了实现“过分”清洁而付出过高代价。从对具体产品的控制目标出发也应设计差别税率,如普遍实行的对含铅汽油的较高税率和对无铅汽油的较低税率。同时,税率设计不必追求全国各地的高度统一,应该允许各地区从自身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出发进行微调,形成一定的税率差异。

(三)环境税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环境税收入的使用。征收环境税的收入,一般来说有两个使用方式:一是指定用于特定的环境保护活动,即专款专用,二是纳入一般预算收入使用。前者的优点在于: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可接受性。告知纳税人所纳税款被全部用于与改善环境有关的活动,或运用到那些受新税种影响最大的群体身上,有助于新税种获得支持。其次,在环境税还处于起步阶段、税率较低、结果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环境目标的情况下,专款专用制度有利于改善环境。而纳入一般预算的环境税收一般用来制定补偿计划,以抵消环境税可能带有的累退性,实现公平。丹麦、瑞典、挪威等oeCD国家的税收改革采用的就是这种做法,如征收二氧化碳税奉行税收中性的原则,收取的税款通过降低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税金

额、资助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或安装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返还给企业。但这主要源于这些高收入国家的总体税负较重,因此强调“收入中性”。而我国的国情与这些国家大相径庭,财政收入形式尚不规范,总体税负并未过重,因此这种收入中性化的做法在长远时期应予以考虑,短期内还应采用专款专用制度。

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篇10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校园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简单说,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