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20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1

一、质量成本概念的不完整性

现代质量成本管理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对质量成本的认识上。具体而言,现代质量成本管理中的质量成本概念具有明显的不完整性——将质量成本狭隘地认为只是质量不足所导致的成本,而将质量过剩问题所导致的成本排除在质量成本管理之外。

当前绝大多数理论都将质量成本定义为由质量不合格(不足)而引致的各种支出,包括:对质量不足的预防与检验成本和由于质量不足而引发的失败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之上,质量成本管理的其他内容,如质量成本属性、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也都是以质量不足为对象来加以研究的。但是质量成本的这种定义,显然是不完全的,它只涵盖了质量成本的部分外延。换言之,由于质量低下引致的成本仅是质量成本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质量过剩成本也应是一种质量成本。

笔者认为,将质量过剩引致的成本作为质量成本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有二:首先,质量成本管理的客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产品生产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足问题,所以质量管理、质量成本管理都是以质量不足为管理的中心,人们千方百计的提高产品质量,以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几十年来在质量管理上的不懈努力,现代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人类社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性飞跃,质量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i这种情况的变化决定了不能再忽视质量过剩问题,对质量成本概念应当加以重新定位,使之完整地包含质量不足成本和质量过剩成本两个部分。其次,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观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颇,表现为在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管理轻经营、重质量轻成本、重不足轻过剩:所谓重管理轻经营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质量成本的预防、控制等管理环节,而对于质量管理的结果是否能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效益却很少关心。重质量轻成本则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对象上存在偏差,并未真正将控制质量成本作为管理活动的目标,而错误地将目标定位在质量控制上,这使得质量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混为一谈,其结果是企业只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注意质量改善会给企业效益造成的影响。重不足轻过剩则是指现代质量成本管理过多的将精力集中于对质量不足成本的管理;一味地对质量不足进行改进,而不关心质量是否已超过用户实际需要。过高的提升产品质量,将可能产生不良的结果:一方面质量的过度提高耗费了企业大量资源,另一方面过高的质量只不为顾客所察觉或接受,从而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与质量管理的初衷相违背。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形成,不考虑企业效益的缺点必须克服,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自然更加注重对于成本的控制和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三重三轻”的错误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浪潮申逐渐被涤荡清除,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当加强对质量过剩问题的管理,这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念。

二、质量成本概念的完善

(一)引入新的质量管理观念是完善质量成本概念的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质量成为竞争的核心因素,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与发达国家一样,全面质量管理曾在我国引发了质量管理的一场革命,使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到较高的水平。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顾客需求日趋多样化,过去那种单纯以国家或行业标难为质量判断依据的工程导向的质量观,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高质量未必代表必胜的优势,因为高质量也常常不被顾客所接受,同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质量的提高往往要以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成本的追加为代价,这最终会抵消质量提高所带来的利润优势。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使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于是,将质量与成本双重因素考虑进去,我们提出了以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减少过高质量所带来的不经济现象为判断标准的“合理质量”的管理观念。一方面,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企业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成本耗费,赢得利润,企业又不能盲目地提高质量。质量也应把握一个合理的“度”,以寻求顾客与企业双方利益的满足。这才是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笔者认为,把握“合理质量”的深层内涵,艾健在于力求实现三个层次的平衡。

第一,寻求顾客满足与产品质量水平之间的平衡。满足顾客需要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质量工作必须始终以顾客需要为根本,质量水平也应以达到顾客期望的质量为最低界限。同时,应当明确,质量只有能被顾客所认知和接受时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效质量或不必要质量。所谓无效质量是产品质量完全或部分与顾客需要发生背离,从而不能为顾客所接受;这实际上是质量传递的失效:而不必要质量则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远远超出了顾客的期望,虽然它也可能实现顾客的需要,但要以失去后续提高质量的潜力为代价。无效质量和不必要质量共同导致了企业产品的质量过剩,它意味着成本的损失和浪费,是“合理质量”所不容许的。

第三,寻求产品更新周期与质量保证期的平衡。在科学技术与竞争的驱动下,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开发周期和寿命周期日趋缩短,这也增强了追求“合理质量”的迫切性。一方面竞争呼唤高质量的产品,而耐用性是质量的重要标志。企业在“以质取胜”观念的引导下,不惜花费大量的投入,研究开发质量高、耐用性强的产品。另一方面,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使消费者的日味不停地转换,最终将使高耐用性的产品在市场上过早地淘汰,而企业在提高产品耐用性(即质量)方面的高成本支出得不到相应的高回报,不可避免地会蒙受损失。“合理质量”则要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尽可能地与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并形成动态平衡。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过高质量而带来的浪费。

第三,寻求产品部件间质量的协调与平衡。这是针对同一产品不同部件的“合理质量”要求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种产品的关键功能部件因达到自然寿命而发生报废,往往使整件产品退出使用,而其他部件被分解并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关键功能部件的质量保证期就决定了整件产品的使用期。那么,其他部件能够超过该期限继续使用的功能部分,完全可视为一种过剩质量。“合理质量”要求的最佳状态是:同一产品的各种不同部件达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质量水平,使用寿命尽可能地趋于一致,从而减少不必要质量所耗费的成本。

总之,“合理质量”观念更加突出了质量成本管理的经济效益原则,它严格区别于以行业或国家标准为判断依据的工程导向的质量观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同时也为完善质量成本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质量成本概念的完善。

正如本文前面所论述的,当前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在工程导向的质量观念指导下提出的,自始至终都体现出对高质量的不懈追求。但随着“合理质量”观念的出现,它的核心内涵与内容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合理质量”观念下,更为完整的质量成本定义应该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保持在既能满足顾客的正常要求,只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质量水平上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预防质量不足成本、预防质量过剩成本、故障成本和无效成本。其具体内容如下:

1.预防质量不足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水平不低手基本的质量标准,能够满足顾客合理要求所支付的费用。这一成本是企业产品质量的最基本保证,也是合理质量观念的基本要求。

2.预防质量过剩成本,是指企业为避免由于产品质量过剩而产生的无效成本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体现了合理质量观念对降低产品过剩质量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观念下成本管理的特点之一。

3.故障成本,是指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低下,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标准而给企业造成的各种损失。例如:废品损失、维修损失、退货损失以及由于质量纠纷所引起的诉讼费用和赔偿损失等。该成本和预防质量不足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预防质量不足成本的发生量较大时,产品质量会相应提高,故障成本的发生势必减少;反之,故障成本将会增加。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2

精品图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图书出版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它是知识、技术和智慧的结合。它具有导向正确,思想性强的特点;具有科学质量,学术质量,艺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等方面的保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精品图书的出版作为一个独立成系统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从其出版理念的构筑到具体操作程序的实施,都是一个多人参与、多部门配合、多工种协同作战的复杂过程,要把每一项细微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到位,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来予以保证。精品图书的打造,首先要经过精心的策划。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绝不是偶然的,就出版业而言,每年各出版社的出版物种类逾20万,然而受到大众关注和畅销的书却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大多数的图书出版都缺乏成功的策划,造成市场上重复生产,缺乏出版特色,难以保证效益,更谈不上品牌建设。从出版社的角度,关键在于如何整合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策划特色选题,特别是那些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出版社集中必要的出版资源,细分图书市场,赢得部分读者群是可能的。精品战略的实施看似使出版者的经营范围变窄了,然而实际上却是使其在长远发展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精品图书战略更容易使出版者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精品图书的打造,关键在于人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人才争夺战,原因就是今天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出版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杰出人才的作用有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出版精品战略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编辑人才。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一本书最终能否创造效益,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编辑的劳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编辑出版工作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编辑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缺一不可。政治素质是指编辑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当前的政治导向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思想素质是指编辑的思想品位和精神境界。文化知识素质是指编辑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以及良好的知识结构。职业素质是指编辑要认真对待工作,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岗位,具有敬业乐群的精神。精品图书的打造往往依托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超的管理艺术。企业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体现为效益,但企业的不良管理往往导致效益的滑坡。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都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出版业这一制度的建立稍显滞后。但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是可以实现的。科学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计划既包括企业的短期目标,也包括中长期计划。企业为了达成既定目标,在各方面所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周密部署,将目标量化为各部门、个人的目标,建立反馈机制,不断修正计划,做到责任明确,激励和惩罚并行。只有科学的计划被严格地执行,加之激励得当才能创造效益。图书市场上那些精品图书是经过了静心策划,严格操作才问世的。科学的管理在对精品图书的塑造过程中发挥宏观上的作用。科学管理不仅体现为成功地操作某一种产品,他还体现为对企业的总体发展胸有成竹。只有管理科学的企业才能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凝聚力,避免人才外流。精品图书的打造绝不是某个个体的事,需要出版集体的力量,所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精品战略的成败。精品图书的打造,必须以宣传先进文化为指导思想,实现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出版者要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出版者应当时刻意识到出版业是国家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谈文化出版工作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出版者一旦放弃了传播先进文化的职责,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打造精品图书还必须视图书质量为生命,无论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要体现一流的水准,只有高质量的才是有生命力量的。从小范围来看,精品战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从大范围来看,文化产业首先是出版业,出版业的产品是否为精品,在社会上具有怎样的影响力也体现了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建设水平。实施精品战略是一项从整体上进行策划的工作,从组稿策划、出版发行,到宣传和营销,各个环节要相互配合,把各个环节纳入一体化考虑,使策划、出版和发行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工程。这其中营销的地位不可忽视。营销区别于销售的根本特征在于引导消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消费。出版企业经过不断探索,已经掌握了一些营销策略。比如定价策略、媒体广告、签名售书、举办讲座等等。营销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出版业的营销策略日趋成熟。我们不妨结合精品战略对营销策略中的概念营销稍作介绍。所谓概念营销,指企业将市场需求趋势转化为产品项目开发的同时,利用说服与促销,提供近期的消费走向及其相应的产品信息,引起消费者关注与认同,并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期待的一种营销观念或策略。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知与积极情感的结合,通过导入消费新观念来进行产品促销。目的使消费者形成新产品及企业的深刻印象,建立起鲜明的功用概念、特色概念、品牌概念、形象概念、服务概念等,以便顺手牵羊,增强企业的竞争性实力。将概念营销引入出版业,核心含义是引导人们关注图书背后的文化,通过深层挖掘图书的文化内涵完成销售。实行概念营销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市场需求原则,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出版的动力,是否具有市场是概念营销战略所要考察的首要因素。概念差异化原则,是指图书营销过程中要传播一种区别于同类产品竞争者的独特主张,这种主张立足于消费者,易于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吸引力。注重挖掘并培养图书背后的文化,在图书销售过程中仅仅表达一种卖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图书所表达的文化引导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全面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企业之间相区别的特色和标志。注重图书概念的传播,概念是图书蕴涵的文化内容的提炼,这种概念只有被读者认同才会形成购买。概念是图书出版营销取之不尽的资源,除文中提到的还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和探索。精品战略与概念营销相辅相成。精品战略是生产理念,概念营销是营销。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企业战略符合市场经营规律,脚踏实地地工作,出版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定会实现。#p#分页标题#e#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3

作者:陆建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

一、新概念框架的定位及其结构

理事会认为概念框架在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务处理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尤其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一套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概念清晰、内容完整、逻辑一致的概念体系来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概念基础。为此,理事会在新概念框架中,将概念框架定位为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帮助理事会在一致的概念基础上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此,理事会强调,新概念框架应当是一个全面的框架,应当涵盖理事会在会计准则决策中所涉及的最为重要和主要的议题,应当能够帮助理事会更好地制定出一套内在一致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无论是在同一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范还是在不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范的,均应当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概念框架应当在其中起到统驭作用。

二是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在通常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应当基于各具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拟定其会计政策,进行相应会计处理。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于某项或某类特定交易,在尚没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或者在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但该准则允许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可能需要依据概念框架来拟定(或选择)其适用的会计政策,即财务报表编制者需要按照概念框架的要求,依据能否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能否达到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等,来决定其所应采用的会计政策。

三是帮助所有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诠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近年来,由于交易越来越复杂和有关方面对财务信息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得相对复杂,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实问题,而通过概念框架则可以为此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有关方面可以通过概念框架中的理论和概念基础,更好地理解理事会为什么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做出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其决策依据是什么,其成本效益是如何考虑的。毫无疑问,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很有助益。

基于此,新概念框架主要规范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什么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如何界定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要求等财务会计基本问题。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从结构上共分八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第一章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涉及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其局限性,关于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对主体的索取权和这些资源和索取权变动的信息,以及关于主体经济资源使用的相关信息等内容。

(二)第二章为“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涉及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以及对有用财务信息的成本制约因素等内容。

(三)第三章为“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主要涉及财务报表的范围界定和报告主体的界定等内容。

(四)第四章为“财务报表要素”,主要涉及财务报表要素的组成及其定义等内容。

(五)第五章为“确认和终止确认”,主要涉及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过程、确认标准以及终止确认等内容。

(六)第六章为“计量”,主要涉及可选择计量基础的组成及其所提供的信息、选择计量基础时所应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七)第七章为“列报和披露”,主要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目标及其原则、财务报表要素分类的原则、财务报表信息归总的原则等内容。

(八)资本和资本保持的概念,主要涉及资本的概念、资本保全的概念和利润的决定、资本保全调整等内容。

以下将对上述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介绍,并评估其影响。

二、新概念框架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新概念框架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对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做出有关向主体提供资源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原概念框架将财务报表的目标定位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新概念框架相比于原概念框架,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

1.引入“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概念。理事会认为,理事会有责任拟定财务报告的目标,而不仅限于财务报表目标,尽管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部分,理事会讨论的许多问题也主要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问题,但是如果概念框架的范围仅限于财务报表范畴,明显过于狭窄,比如有关公司战略、风险、未来预期等相关信息,可能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揭示,但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理事会同时认识到,不同的使用者可能有不同的信息需要,从而要求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或者相关报告,理事会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当聚焦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如果需要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及其报告,其成本将非常高昂。因此,理事会认为,新概念框架和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围绕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仍然是满足使用者需要最为有效的方式。

2.明确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这些基本使用者(primaryUsers)。理事会认为,许多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通常无法要求报告主体直接向他们提供信息,因此,他们只能依赖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大多数财务信息。基于此,理事会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界定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基本使用者,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这些基本使用者的决策信息需要。而在原概念框架下,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理事会认为原概念框架的使用者群体过于宽泛,作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其基本目的应当是满足那些无法直接从报告主体中获取财务信息但又需要做出有关向主体提供资源决策的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这些使用者无疑应当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至于其他诸如监管部门、公众等,他们可能会发现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对他们也是有用的,但他们不应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基本服务对象。

3.明确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满足的基本使用者的决策主要是资源配置决策(ResourceallocationDecisions)。原概念框架在描述财务报表目标时,只强调财务报表要满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economicDecisions)需要,但没有对经济决策的涵义和范围做出清晰界定。新概念框架认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主要满足基本使用者的资源配置决策需要,将使用者的决策明晰化。理事会认为,使用者的这些资源配置决策主要包括三类:(1)购买、出售或持有权益或债务工具;(2)提供或者结清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贷;(3)对会影响主体经济资源使用的管理层行为行使表决权或施加影响。理事会认为上述资源配置决策依赖于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所预期的投入资源的回报,而对这些回报的预期又依赖于他们对报告主体两个方面情况的评估:一是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情况的评估;二是对管理层关于主体经济资源经管责任(Stewardship)履行情况的评估。为了进行这些评估,这些使用者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关于主体经济资源、对主体的索取权以及有关这些经济资源和索取权变动情况的信息;二是关于主体管理层如何有效率和有效果地解脱其使用主体经济资源的责任情况。而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使命便是尽可能地提供这两方面的信息,以满足使用者评估主体现金流量和管理层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并进而为其资源配置决策服务。

新概念框架较好地构筑起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使用者、使用者决策、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需要及其与财务报告2之间关系的逻辑体系,澄清了经管责任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使财务报告目标更加清晰一致,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二)关于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那么什么样的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就显得十分重要。新概念框架对有用的财务信息应当具备哪些质量特征做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并建立了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新概念框架认为,有用的财务信息应当具备相关性(Relevant)和如实反映(FaithfulRepresentation)两个基本的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新概念框架提出了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新概念框架还认为有用的财务信息还需要考虑成本制约(CostConstraint)因素。

1.关于基本质量特征

新概念框架规范了两个基本质量特征:一是相关性;二是如实反映。

新概念框架规定,相关的财务信息应当能够使使用者做出的决策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有能力使使用者做出不同决策的信息是相关的。如果财务信息具备预测价值(predictiveValue)和(或)确证价值(ConfirmatoryValue),则表明该信息有能力使使用者做出的决策有所不同,从而表明该信息是相关的。新概念框架还强调,重要性(materiality)是基于有关项目性质和(或)程度的、在主体特定层面的相关性。

新概念框架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其意在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实质,因此将“如实反映”作为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如实反映”要求在最大程度可能的情况下,有关信息应当完整(Complete)、中立(neutral)和无差错(Freefromerror),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完全正确。新概念框架强调,中立性需要审慎判断的支持。审慎性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判断时应当保持谨慎,即资产和收益不得高估,负债和费用不得低估;同样地,资产和收益也不得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高估,否则它们会导致未来收益或费用的高估和低估。

2.关于提升性质量特性

除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两个基本质量特征外,新概念框架提出了有用的财务信息的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即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新概念框架强调,这四个质量特征可以使信息的有用性进一步增强,但它们不能使无用的信息(比如不相关的或者不如实反映的信息)变得有用。换句话说,这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扮演的是“锦上添花”的角色。比如,可比性可以使使用者辨认和理解有关项目的异同;可验证性可以使使用者确信相关信息是否如实反映了其意在反映的经济现象;及时性可以使使用者在其决策时及时获得能够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可理解性要求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清晰、简洁从而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等。

3.关于成本制约因素

新概念框架认为,成本一直是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一个制约因素。在考虑成本制约因素时,新概念框架强调,理事会应当评估要求主体提供特定信息的收益是否能够超过编报和使用这些信息的成本。新概念框架还强调,理事会在制定准则考虑成本制约因素时,应当从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审计师、学术界以及其他方等广泛的范围获取有关新准则的成本和收益信息,而且这种成本-收益的考虑不应当局限于单个报告主体,应当从广泛的财务报告整体范畴来考量。

4.关于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变化

在原概念框架下,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四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其中,重要性纳入相关性范畴,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纳入可靠性范畴,及时性纳入相关和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范畴。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在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建立了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新概念框架区分了基本质量特征和提升性质量特征,把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作为有用的财务信息必备的基本质量特征,突出了这两个质量特征的重要性,其他质量特征(如原概念框架中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则作为提升性质量特征,这对于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更有指导意义。而原概念框架没有做这方面的层次区分,容易导致在涉及具体会计处理时出现相关信息质量特征取舍上的困难,甚至顾此失彼或者轻重难分。

二是将“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作为基本质量特征。新概念框架不再保留原概念框架中的“可靠性”质量特征,取而代之以“如实反映”质量特征。理事会在2010年修订概念框架时已经做出了该项决议,但之后收到了不同的反馈意见。为此理事会又对此进行了重新审议,理事会最后决定保持原来的决议,即将“如实反映”而不是“可靠性”作为基本质量特征。其原因是原概念框架并没有清晰界定和传递“可靠性”的涵义,在实践和征询意见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于可靠性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将其理解为可验证性,有人将其理解为准确性,有人将其等同于在计量不确定性下的可容忍度等。显然,作为一个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应当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界定,而可靠性在概念和涵义方面不够清晰,为此,理事会决定使用“如实反映”的术语,并细化“如实反映”所包含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反映出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三是进一步澄清了审慎性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的涵义和地位。近年来关于审慎性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争议,尤其是在2010年理事会修订有关财务信息质量特征部分内容时,基于审慎性有可能与中立性不相一致的考虑,曾经不再将审慎性包括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相关内容中,为此引起了不少争议。新概念框架重新引入了审慎性的表述,强调审慎性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判断时应当保持谨慎,它不允许高估或者低估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即审慎性判断的行使应当不影响中立性或者应当与中立性相一致。

四是明确了计量不确定性与“如实反映”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新概念框架认为,强调“如实反映”的质量特征要求并不表明不能有计量不确定性,或者计量不确定性太高并不表明无法满足“如实反映”的要求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新概念框架认为,使用合理的估计是编制财务信息的根本特征之一,它不会降低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只要这些估计得到了清楚并准确的描述和说明即可。

(三)关于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

新概念框架新增了有关“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的内容,原概念框架没有相关内容。新概念框架将“财务报表”界定为“提供关于报告主体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情况的特定形式的财务报告”;将“报告主体”界定为“要求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或者可选择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明确报告主体不一定是法定主体,它可以是一个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多个主体。报告主体界定的是财务报表的边界范围,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概念框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报告主体不是法律主体的情况下,有时要决定报告主体的恰当边界可能是困难的,因此,新概念框架要求从考虑主体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角度来决定其边界,即使用者要求的信息应当是相关的、如实反映的。

新概念框架根据新报告主体概念的界定,区分了合并财务报表、未合并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的概念区别。其中,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是母子公司作为单一报告主体的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信息;未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是母公司作为单独报告主体的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信息;汇总财务报表提供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非由母子公司关系联结在一起的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

(四)关于财务报表要素

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在财务报表要素构成上没有变化,都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等五个要素,但是在要素定义方面,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新老概念框架下各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如表1所示。

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主要针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作了改进:

1.关于资产定义的改进

关于资产定义的改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资产定义明确资产是经济资源,并进一步通过单独定义经济资源的方式将资产的实质界定为有潜力产生经济利益的权利,即将资产聚焦于权利而不是经济利益的最终流入,这是资产定义的突出变化,实现了资产的实质由传统的实物资产(physicalobject)到权利的嬗变,适应了经济金融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基本概念创新的需要。

二是新的资产定义删去了原资产定义有关“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流入”的要求,即在资产定义中淡化了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标准,而原资产定义则要求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是确定的或者很可能的,这也是新概念框架对资产定义的又一个突出变化。

三是明确资产定义中尽管取消了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标准,但并不表明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很低的经济资源一定会确认为资产,新概念框架强调,资产的确认除了需符合其定义之外,还需要满足有关确认标准和计量要求等。

表1新老概念框架下财务报表要素定义

pagenumber_ebook=14,pagenumber_book=13

2.关于负债定义的改进

关于负债定义的改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负债定义明确负债的实质是转移经济资源的义务,而不是经济利益的最终流出。

二是新的负债定义通过对义务的界定引入了“没有实际能力可予避免”的新的负债标准,按照该标准,无论该义务是法定义务还是推定义务,无论该义务有确定的对手方还是没有确定的对手方,只要主体没有实际能力予以避免,即符合负债的定义,这是对负债进行进一步清晰界定的一大变化。

三是新的负债定义删去了原负债定义中有关“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的要求,和资产定义的变化相同,新负债定义淡化了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标准,使得在负债定义中,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要求降低了。当然,和资产定义的有关规定一样,新概念框架强调,负债的确认除了需符合其定义之外,还需要满足有关确认标准和计量要求等。

关于收益和费用的定义,尽管从字面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由于收益和费用的定义是依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而界定的,因此,资产和负债定义的变化其实在本质上也对收益和费用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影响。另外,新概念框架还强调,尽管收益和费用是从资产和负债变化角度进行定义的,但并不表明收益和费用信息的重要性低于资产和负债的信息,两者同等重要。

(五)关于确认和终止确认

新概念框架对原概念框架中的“确认”部分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完善,同时增加了“终止确认”的内容。

1.关于确认标准的变化

确认是指将符合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或费用定义的项目纳入财务状况表或者财务业绩表的过程。

原概念框架规定了两条财务报表要素确认标准:一是与某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主体;二是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符合这两条确认标准,相关项目才予以在财务报表内加以确认。

新概念框架对该确认标准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不再保留原概念框架的两条确认标准,而是按照原则导向,建立了新的确认原则和标准。新建立的确认原则是将确认标准明确指向财务报告目标和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上,即如果因确认所产生的有关资产或负债和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的变动信息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是有用的,则表明该确认是恰当的。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在要求有关项目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两条确认标准:一是有关资产或负债以及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变动的信息是相关的;二是如实反映了有关资产或负债以及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变动的情况。有关项目只有在满足这两条确认标准的前提下,才能予以确认。

关于上述确认标准中的“相关性”标准,新概念框架强调,该标准可能会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资产或者负债的存在是否有不确定性;

二是即使资产或者负债存在,但是相关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可能性较低。

关于上述确认标准中的“如实反映”标准,新概念框架强调,该标准可能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计量不确定性的影响。新概念框架强调,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存在计量不确定性,有时即使存在较高程度的计量不确定性,也不能阻止有关会计估计提供有用的信息。当然在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有关资产或负债可获得的所有相关计量都存在非常高的计量不确定性,而且没有一项计量能够提供有关资产或负债(包括相应的收益或费用)的有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资产或负债就不符合确认标准,就不应予以确认;

二是确认的内在不一致性(即会计错配)。新概念框架强调,在有些情况下,确认一项资产或者负债,要考虑相关的资产或负债是否也应予确认,如果相关资产或负债不确认,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确认上的内在不一致(会计错配),从而无法如实反映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全貌;

三是列报和披露的要求。新概念框架强调,确认只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环,考虑相关信息的列报和披露要求,有助于更好地使所确认的金额如实反映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或费用等情况,因此在考虑确认条件时应当将其与有关列报和披露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2.关于新增的终止确认的内容

终止确认是财务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最终都会涉及到终止确认问题,为此需要统一规范相应的处理原则,但是原概念框架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为此,新概念框架增加了终止确认的内容,规定终止确认是指将已确认资产或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从主体财务报表中移除,终止确认通常发生在有关项目不再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时,其中,对于资产而言,当主体对所确认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失去控制时,通常应当对该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予以终止确认;对于负债而言,当主体对所确认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不再有现时义务时,通常应当对该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予以终止确认。

新概念框架规定了终止确认会计处理的具体目标,即终止确认会计处理应当旨在如实反映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终止确认交易事项发生后主体留存的资产或负债情况;二是终止确认交易事项导致的主体资产或负债变动情况。

根据上述具体目标,新概念框架根据不同的交易情形规定了终止确认的具体处理原则。比如资产报废了、负债到期了,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包括全部或部分)应当予以终止确认,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如果资产还没有报废或者负债还没有到期,但资产或者负债转移给了其他方,在这种情况下,新概念框架亦规定了相应的终止确认原则,即主体通常可以通过终止确认相关资产或者负债加上恰当的列报和披露来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转移情况;但在一些有限情况下,主体可能需要继续确认所转移的资产或负债部分,并将所收到的收入或者支付的支出确认为一项负债或者资产处理,同时加上恰当的列报和披露要求。显然,新概念框架对不同情形下的终止确认会计处理原则的规定,对于有关会计实务尤其是资产或负债的转移的会计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关于计量

原概念框架尽管规范了财务报表要素计量的相关内容,但内容非常简单,只是列示了四种不同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同时指出“主体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应用历史成本时常常结合其他计量基础”。原概念框架没有对如何选择不同的计量基础、选择不同计量基础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做出任何规范和明确,原概念框架也没有涉及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使用的公允价值等现行价值计量基础等相关内容。因此,原概念框架在为财务报表要素计量提供原则指引方面显得十分欠缺,也是原概念框架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概念框架在财务报表要素计量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用了较大篇幅构建了新的计量基础体系、明确了不同计量基础意在提供的信息以及选择不同计量基础时应当考虑的要素,是对原概念框架的重大改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构建了新的计量基础体系

新概念框架将计量基础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二是现行价值计量基础。

关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新概念框架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成本应当至少提供有关所计量项目的交易(或其他事项)价格信息,但原则上不反映价值变动信息;

二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并不表示有关资产负债的历史成本一成不变,有时也需要随着时间推移和情况变化予以更新,比如资产发生损耗需要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发生减值需要调减资产历史成本;履行负债义务所需转移的经济资源价值增加导致履行负债出现亏空,从而需要调增负债历史成本等;

三是对有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会计领域的具体应用,摊余成本属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范畴。

关于现行价值计量基础,新概念框架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是现行价值应当提供有关计量日状况更新方面的信息,即有关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应当反映自前期计量日后包括在该现行价值中的现金流量估计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情况;

二是现行价值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在用价值(针对资产)和履约价值(针对负债)以及现行成本,其中,公允价值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当前预期;在用价值和履约价值反映主体特定的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当前预期;现行成本反映当前购买相同资产需要支付或者承担相同负债应当收到的金额。新概念框架从而对公允价值、在用价值和履约价值、现行成本的概念及其所反映的现行价值信息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区分。

2.明确了选择不同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

新概念框架明确,选择不同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以使所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由此可见,新概念框架在明确选择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时,和前述确定财务报表要素确认原则和标准应考虑因素一样,均指向了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和财务报告目标上,从而使得整个概念框架的逻辑体系更加严谨、更加内在一致,也更有说服力。

具体而言,关于一项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信息能否满足相关性的要求,新概念框架认为,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比如有些资产或负债对市场因素或其他风险非常敏感,其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认为有关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信息对他们是有用的、重要的,那么,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就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而现行价值则可能能够满足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

二是资产或负债贡献于未来现金流量的方式,比如,一个主体的业务活动需要把若干不同的经济资源组合在一起才能间接地产生现金流量(如固定资产,一般需要和其他经济资源组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可能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反之,如果资产或负债能够直接产生现金流量,那么现行价值计量基础有可能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新概念框架强调,资产或负债能否直接产生现金流量和主体的业务活动是判断一项计量基础是否满足相关性要求的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关于一项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信息能否满足如实反映的要求,新概念框架认为,主要受到计量不一致性和计量不确定性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计量不一致。新概念框架认为,当财务报表包括计量不一致(会计错配)时,这些财务报表在某些方面有可能无法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一项资产或负债与另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直接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这项资产或负债及其相关的资产或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进行计量,有可能无法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对该类资产或负债及其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可能需要采用相同的计量基础;

二是计量不确定性。新概念框架强调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资产或负债采用某计量基础进行计量但存在计量不确定性,甚至较高的计量不确定性,并不表明该计量基础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资产或负债采用某计量基础进行计量,但计量不确定性如此之高,以致于无法充分地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选择采用其他计量基础计量这些资产或负债是恰当的。

新概念框架还讨论了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升性质量特征以及成本制约因素对计量基础选择的影响,并提供了有关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技术方面的指引,这些内容都是新概念框架相比于原概念框架的重要突破,对于未来会计计量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关于列报和披露

原概念框架没有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内容,新概念框架增加了相关内容,对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目标、原则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抵销、汇总等原则进行了明确,尤其是对损益及损益表、其他综合收益及其转回等列报和披露原则作了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定位损益表(theStatementofprofitorLoss)为反映报告期间主体财务业绩的基本报表;

二是明确损益(profitorLoss)可以是一张财务业绩表的单独部分(如损益是综合收益表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张单独报表的内容(如单独的损益表);

三是明确所有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原则上应当包括在损益表中;

四是明确在例外情况下,理事会可以决定将某些收益或费用项目(主要源自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的变化)排除在损益表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从而更加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向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

五是明确所有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原则上均可在以后期间转回至损益,只要该转回能够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或者更加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如果该转回无法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或者无法更加如实地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那么理事会可以决定对该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在以后期间不予转回。

(八)关于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

原概念框架对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进行了专门阐述,新概念框架也专辟一章介绍了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及其对利润决定的影响,除个别文字修改外,新概念框架对原概念框架在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没有作任何原则性的修改。本文为此对该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三、新概念框架修订完善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发展的影响

新概念框架是理事会应对近二三十年来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以及使用者信息需求变化等的需要而做出的一次财务会计基本概念领域的变革,尽管新概念框架本身不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范畴,但它对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的发展则有着较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概念框架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影响

新概念框架虽然本身不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它的实质是准则之准则,即它扮演着统驭和指导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角色,是理事会研究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出各项技术决策的理论源泉和概念基础,新概念框架在本次修订完善中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概念框架的这一作用。

pagenumber_ebook=17,pagenumber_book=16

基于此,新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报告主体、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原则的明确、修订和完善,必将对理事会的决策和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新财务报告目标聚焦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基本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要求理事会在未来研究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需要更好地研究基本使用者的决策模型及其信息需要;新概念框架突出相关性和如实反映这两个基本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并将其贯穿于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的全过程,要求理事会在做出相关决策时需要更充分地考虑这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新概念框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定位为“权利”和“义务”,并在定义中取消了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标准,强调通过判断“是否有潜力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主体”或者“主体是否有实际能力避免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主体”来看有关权利和义务是否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这使得现行实务中某些目前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项目,未来有可能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从而对资产和负债的界定和范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新概念框架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大量具体规定,为理事会做出有关项目的确认和计量决策设置了具体约束条件、标准和原则,将会进一步增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在一致性,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和说服力。总之,新概念框架为理事会制定和发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设置了更加清晰一致的约束和指引框架,有助于理事会更好地制定一套全球公认的、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二)新概念框架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并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因此,新概念框架的修订完善毫无疑问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是有影响的。

中国于2006年2月15日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3,该基本准则扮演着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角色,但是该基本准则是基于原国际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容制定的,随着新概念框架的和生效,新概念框架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基本准则未来将何去何从。

显然,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完善势必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否则会出现具体准则的制定与基本准则不相一致的情况,即未来具体准则可能是根据与新概念框架下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而制定的,因此具体准则可能已经体现了新概念框架的理念和原则,但是基本准则仍然遵循的是原概念框架的理念和原则,这种情况不仅会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会对有关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会计实务的处理产生困扰。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现行基本准则属于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属于部门规章),对其语言、范式、约束力等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新概念框架则明确不属于准则组成部分,不存在上述特殊性,这也使得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完善可能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未来在修订我国基本准则时,如何对基本准则进行定位或者重新定位,如何摆布好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法律与概念指引之间的关系,将是一大挑战,需要有关理论和观念上的创新与突破。

(三)新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影响

前已述及,新概念框架除了规范和约束理事会的决策行为、指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外,还发挥着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及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理解和诠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于某项或某类特定交易尚没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可以依据概念框架来拟定其适用的会计政策,对相关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新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处理其实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正确学习、理解新概念框架的内涵、变化及其影响,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即各项会计处理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理由往往来自概念框架,掌握新概念框架的精神和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有助于更恰当地选择有关会计政策(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会计政策选择的情况下),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四)新概念框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依据和准绳之一,新概念框架的修订完善无疑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充分评估新概念框架对审计实务的影响,及时做好应对工作。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概念框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更有针对性的、更准确的专业意见和专业服务。

二是新概念框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开展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工作,通过新概念框架提供的有关概念基础、理念和原则要求,敦促和推动客户遵循准则,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减少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三是新概念框架为实务中出现的许多新型的或者复杂的、尚未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范存在空白的领域提供了原则指引,而这些领域往往是客户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支持有较大需求的地方,注册会计师为此需要充分掌握新概念框架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根据概念框架的原则指引,为客户提供恰当的和公允的专业意见与技术支持。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4

摘要: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学生对“量”的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了“量”的概念的重要性,总结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最后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量”的概念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定量分析;实验教学;“量”的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41-02

分析化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实验技能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其中对“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严格要求。只有掌握了“量”的概念,才能真正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才能正确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从而实施正确的实验操作,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1]。

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量”的概念的重要性及错误认识

在学习分析化学课程之前,一般已先行修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的特点,学生们普遍形成比较粗的“量”的概念,对于分析化学中“量”的概念往往认识不够,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一般而言,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及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步骤。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实验中的每一步都细致入微,称量质量必用分析天平,量取体积必用移液管,导致实验时间拖得很长;也有个别学生则相反,缺乏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只求实验结果,实验过程敷衍了事,实验步骤能省就省,能略则略,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学生没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量”的概念所导致。

因此,必须在分析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步纠正学生的“量”的错误观念,让学生慢慢感受、逐渐领会分析化学中的“量”的概念。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量”的概念的培养

(一)注重“细”的教学,做到该细则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分析实验中的很多操作会直接决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将“量”的“细”的概念渗透到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忽略或错误的实验操作所产生的误差都会产生叠加效应,并传递至下一步,继而严重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可以从天平的称量练习、滴定管的润洗和使用、移液管与容量瓶的使用等基本操作来进行培养[2]。

在天平的递减称量练习时,我们通常会先提问几个问题:如何将样品从称量瓶中倒出?应该用瓶盖敲击称量瓶的哪个部位?能否直接用手拿瓶盖?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哪怕一个错误的操作,都有可能导致样品洒落,从而造成称量结果的不准确。在滴定管的使用中,我们通常会给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润洗?如果不把尖端的气泡排出会有什么影响?是不是每一次滴定都要把溶液装至零刻度?接近滴定终点时,一滴变色与半滴变色对结果的影响有多大?能不能计算出大致误差?学生们通过思考这些问题,会在实验过程中格外注意这些细节,从而养成严肃认真的操作习惯。在容量瓶的使用中也涉及很多细节问题。如在定量转移溶液的操作中,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甚至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操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定量转移?使用玻棒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引流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不但使学生明白“定量转移”的含义,还能使学生自觉重视所涉及到的细节操作。此外,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加水至容积约2/3时,倒转混匀,这样做正确吗?混匀时,两手如何正确规范操作容量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在使用容量瓶时会格外注意那些易忽略的细节操作。在移液管的使用中,我们提出下列问题:如何润洗?吸液时管尖插入液面太浅或太深会有什么影响?放液时管尖悬空还是轻靠器壁?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移液管。

因此,只有使学生懂得“细节决定成败”,实验中的细节操作不是可有可无,它们都关乎“量”,错误的细节操作会产生误差,并传递到下一步操作,产生叠加效应,甚至造成错误的结果。“该细则细”是实验教学的一部分,是分析化学中理解“量”的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做好“粗”的教学,做到该粗就粗,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细节操作,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个错误印象,认为分析实验的所有操作都要“细”,配制溶液必用容量瓶和移液管,称量试剂必用分析天平,这显然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因此,很多学生选择仪器时会不知所措,胡乱选用。

首先,仪器的选用要与方法的准确度相对应。一般定量分析法的相对误差为0.1%-0.2%。_秤可称量至0.1g,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能称量至0.0001g。学生通过计算相对误差,了解到:称量的质量很小时,比如0.2g,就必须使用分析天平才能满足误差要求,如用台秤称量,误差就很大,无法达到要求;如果称量200g,那么台秤就可满足称量误差要求了。在量取溶液时,对于量筒、移液管与容量瓶的选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些辅助试剂的配制与使用,通常准确度要求不高,用台秤与量筒即可满足要求。

其次,仪器的选用还与实验试剂的性质有关。如在配制标准溶液时,我们事先提问:HCl、naoH和碳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会明白,对于HCl和naoH等试剂,其纯度不高,且HCl易挥发,而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即使用移液管量取或分析天平称量,也无法得到其准确的量,因此可以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量naoH,先用量筒加水配制大概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标定,计算出其准确浓度即可,这就是标准溶液的间接配制法。而对无水碳酸钠等基准物质来说,因其纯度非常高,性质稳定,可用分析天平直接称量出准确质量,溶解后稀释至容量瓶刻度线,即可计算出其准确浓度,这就是所谓的直接配制法[3]。

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时时处处注意“量”的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量”的概念,不断积累、领会、完善和提高,选择实验条件和仪器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操作时就能游刃有余,真正做到该细则细,该粗则粗,养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5

摘要: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出发,首次提出了企业概念管理的概念,并分别从企业组织形态、企业管理对象和企业管理方式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概念化趋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6

一、运用对比性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为了纠正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错误观念,建立正确概念,恰当地运用对比性实验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我针对学生认为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得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得慢的错误认识,设计了以下的对比性实验。(1)两张相同的纸片,其中一张揉成一个小团,再从同样高度同时释放,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快。(2)将一张质量较小的小纸片揉成一团,与一张质量较大的纸片同时从同样高度开始下落,可观察到质量小的纸团反而下落得快。当学生弄清纸片之所以比纸团下落得慢是因为空气阻力对纸片影响大以后,进而提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对比性实验:“钱毛管”实验。先观察抽成真空的“钱毛管”中的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在没有空气阻力时,下落加速度都相同。接着打开“钱毛管”上的开关,让空气进入“钱毛管”里,再把“钱毛管”倒立起来,这时可以看到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同的,前后两次实验的对比分析,突出了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形成了“重力加速度g与质量无关”的正确概念。

二、运用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学习“大气压强”这一概念时,首先,教师做“水杯―厚纸片”演示实验,让学生思考,放开手后,厚纸片会不会掉下来。当学生看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时,无不感到新奇有趣。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上述实验中厚纸片受到哪些向下的作用?为什么厚纸片不会掉下来?”学生很自然领会到厚纸片不会掉下来一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作用,这个压力只能是大气产生的,由此可见,大气对厚纸片产生了压强。

进而向学生提出:“课本上要求做这个实验时,杯里要装满水,若杯里只盛少量水,甚至不装水,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又进一步提出“若用小刀片把厚纸片与杯的接触处撬开一个小口子,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再做实验加以验证。

三、运用对比性实验导出物理规律

对于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学习“二力平衡”条件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

四、运用对比性实验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7

关键词:QFD;tRiZ;集成

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的决定性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创新能力成为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产品创新理论与方法种类繁多、各有侧重,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当属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俄文teoriyaResheniyalzobreatateiskikhZadatch首字母缩写,tRiZ)、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等。

一、QFD研究

1.起源:质量功能配置(QFD)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学者Yojiakao于1966年首次提出,它作为一种产品设计方法于1972年在日本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厂成功地应用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中。80年代中期,QFD技术传入美国、欧洲,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和应用。

2.概念:质量功能配置(QFD)是一种面向顾客需求的产品开发设计方法,将顾客需求信息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产品从可行性分析到投产,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3.模式:以综合的QFD模式、aSl模型和GoaL/QpC模型为代表。美国学者J.R.Hause等人于1988年提出的质量屋是aSi分解模型的基础和工具。GoaL/QpC的创立者KingBob从系统、组织的角度对QFD作了阐述。

4.研究现状:80年代,我国质量管理专家刘源张率我国质量管理实习团赴日本小松制作所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回国后他们撰写了关于质量管理的学习报告。到目前为止,我国对QFD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陕西科技大学的胡志刚教授对基于质量屋(HoQ)的缝纫机产品改良设计进行了决策研究;刘鸿恩等人对质量功能展开QFD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王丽娟对基于QFD的概念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tRiZ研究

1.来源: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专家GS.alshuler等人于1946年提出的一套全新的创新设计理论,并建立了分析工具。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批研究tRiZ理论的科学家移居美国。他们将tRiZ理论带到了西方,并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

2.概念: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核心是技术进化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主要有矛盾矩阵、冲突解决原理、发明原理、物场分析、标准解、效应等。

3.内容:包括有产品进化理论(产品技术成熟度、产品进化模式、进化定律和进化路线等内容)、分析问题的工具(产品功能分析、理想解分析、资源分析及矛盾冲突分析)、冲突的解决原理(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冲突,用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解决冲突并进行设计创新)、物质―场分析(运用76个标准解将待定的标准解变成特点解)、效应原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4.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tRiZ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大学牛占文教授于1999年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发表了介绍性的文章《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论――tRiZ》,此后tRiZ逐步引起了我国部分学者的关注:郑称德的文献介绍了tRiZ的产生和现代tRiZ的发展;林岳、段海波的文献初步探讨了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植润华等人探讨了tRiZ的过程、工具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

三、QFD和tRiZ集成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对多种方法的集成进行了分析研究:Johnterninko博士分析QFD、tRiZ和田口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将QFD与tRiZ的理想解相结合;YamashinaLee先后集成了QFD和tRiZ,并利用质量屋将顾客的需求映射到质量特性改善中,运用tRiZ理论的不同工具将零部件质量特性进行改善;马怀宇等提出了基于tRiZ、QFD、Fa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华中生提出改进后的QFD、tRiZ集成方法;穆建华从信息和应用集成对QFD和tRiZ的理论集成进行研究;管虹翔为提升QFD对问题表述的准确度,并与tRiZ结合提出了基于相关QFD的技术评价、需求评价、质量屋群评价方法以及产品设计模型,提高了产品的开发速度;王浩伦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的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出了在QFD和tRiZ基础上的产品创新流程……

四、结语

QFD以质量屋为载体,明确用户的真正需求。但QFD只能发现问题,明确“做什么”,至于“怎么做”却没有答案。而tRiZ理论的核心恰恰是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算法,去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更有助于产品创新。因此,QFD和tRiZ的集成已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该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创新能力,使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穆建华.QFD和tRZi的集成及应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9

一、反映物质属性

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很深刻,富有哲理性,远非其表面定义所能提示的。教学中应当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类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也不可能完全搞清楚,只能停留在某种“似是而非”的认识水准。企图将概念的深刻内涵硬塞进学生头脑中,只能是事与愿违,使学生如坠云雾。概念的“真谛”只能靠学生不断去领悟,而不能靠教师一时的“灌输”。如质量,定义很简单: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真是“一目了然”。然仔细一推敲,问题就来了,这“物质的多少”究竟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清?对于初中生,就只能让他们停留在“物体内所含分子、原子的数目的多少”这一认识水平。到了高中,通过对惯性的讨论,使学生明白质量实际上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又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质量的大小决定了物体间引力的大小。这样,通过不断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逐渐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最后在原子核反应中提到的质量亏损,就使得这一认识升华到更高境界。

二、反映物质及其运动性质

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电阻、电容、电感、电动势等。这类概念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反映了物质或物质运动的某种“率”(快慢,变化率,“本领”)。在定义上均是以其它二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但它们本身的大小又不依赖于这些相关物理量的大小。定义式一般为X=a/B。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1.概念反映了物质(或运动)的什么特性;2.为什么要以其它二个量的比值来定义它?3.它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在教学中一是要防止简单地给出定义了事,使学生误认为概念的定义完全是人为的,以致产生物理概念枯燥无味的厌烦心理;二是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用纯数学的观点来对待物理公式,得出“既然x=a/B,x就与a成正比,与B成反比的错误结论”。这类概念间的相似性极强,因此要抓住“启蒙”概念,讲深讲透。在讲后续概念时,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这样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匀速运动中的速度,首先使学生明白,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然如此,匀速运动的速度应具备以下二个特征:1.对同一匀速运动,因其运动快慢不变,故速度应是一个恒量;2.对不同的匀速运动,速度大应对应运动快,速度小对应运动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数据,明白匀速运动的位移和对应的时间的比值正好能同时满足上述二个要求,因而用这一比值来定义速度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

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传递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的,这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强调,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防止产生“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或“无的放矢”的现象。另外,必须使学生注意,在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认定研究对象;分清“受”与“施”,避免“张冠李戴”。这类概念内涵的揭示也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力:初中只停留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粗浅说法。到高中,才揭示出力实质上的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的原因。

四、一些物理现象的名称

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篇10

关键词:pDCa工作法;中学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01-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pDCa工作法是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四个质量控制阶段,其核心理念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些年也已运用在许多其它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试图对其如何运用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质量全程控制作初步尝试。

1pDCa工作法简介

pDCa工作法的四个质量控制阶段是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由美国工程师戴明(博士)于1950年创立,也称pDCa循环[1]。它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以达到质量提高的循环程序。pDCa工作法四个阶段的基本内容为:

plan阶段:计划阶段。根据市场的需求,发现自身产品的缺陷与不足,再确定产品的质量及其改进的目标、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Do阶段:实施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执行计划好的方案,以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Check阶段:检查阶段。在执行计划的基础上,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效果,找出与计划质量目标偏离的原因、发现执行计划过程中的不足。

action阶段:总结阶段。对检查出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评价、总结。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体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在pDCa循环中,每一个阶段内又可以进行小的pDCa循环。pDCa循环的特点是:4个阶段的工作完整统一,缺一不可;大环套小环,小环促大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如图2所示。

2pDCa工作法在“物质的量”教学中的运用

2.1计划阶段――备课

2.1.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分析现状就是对当前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不足。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学校提供的是知识、道德、品性的服务。英国学者萨利斯(edwardSallis)将直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的学习者划分为一级消费者。学生作为教育的一级消费者,他们对课堂教学应该最有发言权,这和当前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化学教学中,分析阶段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掌握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需要等,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把握将要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要用的物理量,在整个高中化学计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时,很难理解,肯定会产生各种与此概念相似的错误概念,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等,这些错误概念无疑会影响学生正确概念的形成。

2.1.2研究问题,找出因素

在pDCa工作法中要重点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支点。故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后应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各种因素。如学生易混淆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等概念是学生在字面上的误解,这只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稍加解释即可解决。学生以前学的物理量都是宏观方面的,而新概念“物质的量”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桥梁,如何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才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有了充足的了解后,才可以通过下一步制定的计划来展开自己的教学。

2.1.3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制定出质量目标。计划阶段在pDCa工作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增强。

“物质的量”的教学属于概念课教学,根据对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采用讲授法、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运用概念[3]。首先,在教学计划中选用解决学生“错误概念”的教学方法,制定出质量目标,即教学目标;其次,针对学生对微观世界了解较少的特点,在上课之前可以采用与日常生活贴近或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导课;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可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次,为了让学生加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与其它概念之间的异同,可以采用“图示法”进行教学;最后,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属于实际运用,故在新课结束后还应该留有一定量的练习进行训练。

2.2实施阶段――上课

此阶段就是执行计划阶段制定的计划,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针对“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控制:

首先,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去查阅有关原子、分子、电子等粒子发现的化学史,并作充分的记录,此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为即将要学的新课做好前期知识准备;“物质的量”是针对微观粒子的,对学生来说又是新概念,故在引入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2H2+o2=2H2o C+o2=Co2等复习化学方程式,建立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指出,物质之间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表现出来的是外在的化学现象,其实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及离子之间以一定数量关系进行的,如何把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和可见、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这时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为了消除学生的错误概念,应从它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入手,强调“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不可拆开的整体,也不能拆开来理解,它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物质的重量”的概念截然不同。教师再作简要讲解:“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质的某种属性,如:“质量”这个物理量,用于衡量物体的惯性大小;而“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则用于衡量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

其次,通过对比表(见表1)将其和其它的物理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和与其它概念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识:

科学上是用12g12C(即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作为一个集体或称一个系统(基准)来度量物质的量,从而把微粒(微观粒子、难于称量)和微粒集体(宏观物质,可称量)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提出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是多少呢?接着指出这个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通过这样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指出其符号na、近似值及与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量(n)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以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元素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出的数值。用12g12C所含碳原子数作为标准的原因,是因为1mol12C的质量是12g,6.02×1023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这样就可以推算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同样,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离子质量。教师在介绍了上述知识之后继而阐述摩尔质量的概念,即1mol物质的质量,其单位是“克/摩”,符号为g/mol。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在课结束之前安排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2.3检查阶段――评价

该阶段的目的是检查实施预定计划后的效果,发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找出可能更有效的措施。此阶段可以通过评价和验证两个步骤来达到。确保解决方案是否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问答、课内小测验、课后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评价的结果中得出实行的方案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不是合适的方案。具体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作业的修订评讲、试卷的讲解、包括课外辅导等。按上述步骤进行“物质的量”教学后,还应该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暴露出仍存在的问题,再将这些问题放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下一轮的pDCa循环,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尽量的使最多的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针对此节课的特点设置了一些练习:

【问答】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

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及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计算】1.0.5mol氢气中含有多少氢分子,含有多少氢原子?

2.0.5克铝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核内有8个中子的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以该氧原子的1/16作标准来表示,另一种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07.2,则1个x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多少?

2.4总结阶段――反思

此阶段目的是回顾过程中一些可以提高质量的方案,将这些好的工作方案制度化、标准化,并纳入以后正常的工作程序中,重新开始pDCa循环;将失败或不足的地方进行归纳,避免以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留下的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此阶段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主动性、可变性,具有思想的学生,而不是客观的机器,所以pDCa工作法在教学上运用时切不可以将总结出的经验作为一成不变的定律,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应该直接决定教学的计划,这也符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

通过对学生学习“物质的量”情况的检查,可以发现通过利用对比法和图示法进行教学后,学生对概念的区分状况较好,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情况较好,但对12g12C所含碳原子数作为标准还有些迷惑,应将此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在下节课开始时强化这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以上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pDCa工作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同样运用在化学其它内容的教学上也是合适的。下面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pDCa工作法的四阶段特点,将pDCa工作法运用在化学教学中的情况用下列鱼刺图(图3)来表示。该图的化学教学过程,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教学程序。此鱼刺图只画出了单线程的化学教学过程,在pDCa循环中是由多个这样的鱼刺图首尾相连组成的。通过单线程再到以下循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总结反思发现问题的密闭过程。

通过以上研究和图示可以发现,pDCa工作法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和教学过程中的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个阶段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吸收pDCa工作法中有效的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并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此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故仍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更有效的将pDCa工作法与化学教学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广林.全面质量管理实用方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35-36.

[2]农俊彬,韦湘.pDCa工作法在照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2001,17(7):551-554.

[3]马艳秋.物质的量教与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