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21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方式为核心,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为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推进品牌战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全年品牌创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品牌创建,着力构建覆盖新特产业、传统产业,涵盖一、二、三产的自主品牌建设体系。力争年内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4件、省名牌产品2—4个,市知名商标10件;新增国内注册商标350件、国际注册商标5件。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品牌创建的氛围。品牌是企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品牌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要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实施品牌战略的政策文件和品牌培育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企业创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县工商、质监、科技等部门要认真组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质量月”等活动,加大品牌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在全县上下营造品牌创建的良好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广泛宣传重点企业开展品牌创建、重点部门服务品牌创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充分利用交通要道、重点街道,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成果宣传展示,广泛宣传品牌创建的成效。要鼓励引导行业重点企业紧紧围绕自身品牌,通过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品牌、商标保护知识宣传,放大品牌示范效应,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2、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企业创牌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品牌保护。县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坚持打防结合,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各类商标侵权和伪劣产品案件,依法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利益。县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综合执法优势,以依法保护品牌为重点,建立与企业正常的挂钩联系制度,定期联合开展打假保牌行动,不断增强品牌保护的成效,全力营造品牌创建健康有序发展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支持工业发展20项激励意见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激励意见等文件,切实将鼓励企业创牌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一企一策、因企制宜”的方法,以新特产业重点企业为关键,以推进品牌创建为重点,尽快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全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创建工作格局。要积极帮助创牌企业解难题,多措并举调动各方创牌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做优做专、做特做精、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品牌;高校党建

党建工作品牌作为校园文化品牌的一部分,是高校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作用发挥的途径和形式,积极借助文化软实力建设,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探索能够凝聚共识,科学发展的实现形式,建设高校党建品牌,是探索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党务工作品牌概述

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是通过赋予党建文化品牌丰富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形成对党建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最终形成强烈的忠诚感。

(一)党务工作品牌的创建背景

党建工作品牌创建要立足于、服务于当前基层党建的具体工作,针对党建工作自身特点进行准确自我定位。对个人而言,加强对党员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经典原著和系列重要讲话,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围绕党规,进行专题学习教育,熟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主要节点,提升理论素养,使得对党的相关知识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理论学习的大背景下,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探索党务工作开展的新形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党员的日常教育中,对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党务工作品牌的服务内容

党务工作品牌作为文化品牌,在整体上对基层党组织把控意识形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党员个体而言,通过建设党建品牌,使党员的党性修养经历塑造、再造、重塑的过程,可以基于认知、情感和信仰三个方面,坚定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体而言是指对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引导。要求各位党员根据实际情况,把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品牌魅力和知名度,调动广大党员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在学习上,要统计学生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定期组织与广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发挥优秀党员的榜样作用;在工作上,注重对学生党员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的拓展与锻炼,使之在学生工作中能够积极发挥作用,并为制定各项规定建言献策;在生活上,要发挥党员的服务作用,增强服务精神,实现“四个一”带动,即“帮助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宿舍、影响一个班级、承担一份责任”。

(三)党务工作品牌的服务取向

建设文化品牌,是推动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党务工作品牌创建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要坚持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注重真抓实干,做好文化品牌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文化品牌创建的过程监管;二要坚持一个导向,即坚持实践导向,确立工作品牌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到现实党建工作具体实际中来,针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解决困难中的难题。工作品牌创建要围绕当前中心发展、党的建设,明确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党建工作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发挥文化品牌的品牌效应,调动广大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创建党务工作品牌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是增强党员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表现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其培养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多寡。创建党建工作品牌,要加强对工作品牌的精心设计和过程监管,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尤其是文化氛围的营造,增强文化品牌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学习,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此凝聚更多的学生党员投入到党建精品项目的培育监管中。对党组织而言,文化品牌创建不仅需要强化党员个体的理论学习,更需要形成党员之间讲奉献、讲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氛围营造,形成良好党建组织工作机制,带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对学生党员而言,创建党建精品项目,不仅是对大学生党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更是在思想上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洗礼,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有利于整合党建资源与统筹党组织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地位要求必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在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要发挥榜样和模范作用。创建工作品牌,有利于整合党建工作中的资源,有利于统筹党组织结构发展,依托党建工作实际,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在目前工作中积累的优势,运用品牌策略,创新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及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党组织工作经验,进行汲取、融合形成资源统筹,塑造党务品牌,拓宽党建工作的发展空间。

(三)“创建党务工作品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迫切需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抵御风险的能力。科技时代的迅速变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不应再仅限于传统模式,更应通过品牌塑造,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品牌合力,吸引和感召广大学生投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创新发展,因而要坚持在党建工作中实现创新,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言,创建党务品牌,要建立在和谐与自由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色的、良好的品牌氛围,党员个人要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先进性。另外,还要紧密结合学校特色,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强化品牌的独特优势,发挥党建文化品牌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

三、创建党务工作品牌的服务原则

(一)坚持导向原则

创建党务工作品牌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广大党员,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延续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灵活的方式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并服务好广大学生党员。此外,必须坚持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的工作方法,增强导向作用的发挥,把党建工作品牌效应打造出来,把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树起来,用实际行动体现理想信念的力量。

(二)坚定两个意识的原则

创建党务工作品牌,凝聚党员力量就是为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在文化品牌的创建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服务学校的特色发展,服务于广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增强广大学生的宗旨意识、担当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处处体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主人翁意识。此外,还要使党员能时时看齐,真抓实干,发挥好党员的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

(三)坚持把握规律性的原则

基层党组织作为具体开展党建活动的直接组织,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性。创建工作品牌,要加强党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着力解决思想信念和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把问题意识贯穿于品牌塑造全过程。这就不仅需要党员素质的提高,更需要协调各方,把握品牌创建的规律性,遵循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党建规律、党务工作品牌成长规律等,不断提高党务工作品牌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此外,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问题,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创建党建校园文化品牌的途径

创建党务工作品牌在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主要承担着导向作用,引导党员增强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文化品牌为做好学生党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导向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树立工作品牌意识

高校师生党员的品牌意识,是创建高校党务工作品牌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品牌价值的先决条件。要把创建工作品牌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的核心目标,以此开拓党建工作的发展视野。将品牌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以品牌为核心的党建工作体系。将党建品牌凝聚为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党建工作中的生动实践,及时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做出理论新概括,不断引导和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利用特色,做强品牌

建设党建工作品牌,要基于目前党建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社会热点、工作难点,通过采取深入基层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听取意见,利用基层党建工作优势,创新党建工作的亮点,确保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明确党务工作品牌目标定位。在党务工作品牌建设中,要详细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找出党建工作的优势和劣势,明晰文化品牌的目标定位,从而提炼品牌内涵。已有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品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或者与专业挂钩,以专业为依托,扩大对外服务范围,将服务扩展至社区;或者是借助地方特色,开发当地有利资源,创建具体地域特色的党务品牌;或者扩大服务范围,精细服务内容,打造全方位榜样作用的品牌。其中,以扩大服务范围,精细服务内容的党建工作品牌最值得推广和借鉴。党员服务工作站就是其中一种,它采取了“纵横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公寓开展自愿服务,设立党员服务岗,实现“四个一”带动,即“帮助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宿舍、影响一个班级、承担一份责任”。同时又能以强化服务为载体,签订服务承诺书,号召全体党员定期进行自愿服务。在纵横结合的服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督查,不断收集在党务品牌创建和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破已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结合汇报、评议和交流等方式,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不断做强党建工作品牌。在遵循党建工作共性化规律的同时,推动建立党务工作的不同品牌,建设不同项目,解决不同问题,使推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更具有针对性,使得党员的服务得到真真实实的落实,让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得到广泛的推广,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

(三)塑造党务工作品牌形象

对一个品牌来讲,形象问题已成为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特征,党务工作品牌形象能否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凝聚广大师生的共识对党建工作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塑造良好的党务工作品牌形象,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强化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健全党员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工作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党员队伍,强化落实群众监督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升工作效能,定期将社会服务拓展至校园内外,积极与社区联合,积极开展社区定点扶建工作,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弱势群体;创新工作思路,在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的前提下,对党建工作自身的诸多信息进行整合。具体到党务工作中,要求每位党员以自身实际行动,发挥榜样模范作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塑造良好党员形象,努力实现“四个一”工程。

(四)强化督导,抓好“推广”

党务工作品牌能否快速树立起品牌形象并产生教育效果,仅靠高素质的队伍和高质量的工作还不够,还需建立和完善党务工作品牌宣传推介机制。推行“项目化、责任化”的工作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强化党建工作品牌宣传机制,促进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要实时抽查和目标纠偏,实现党建管理工作动态掌控。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QQ等大众媒体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宣传品牌。其次,围绕党建工作品牌,开展特色活动,以活动带动党建工作品牌的推广,提高党建工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后,通过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向全体学生提供学习党的知识了解党务品牌的机会,将党建工作中好的工作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通过多方合力,共同建设党务工作品牌,让师生真正受益,从而建立起对党务工作品牌的忠诚度。通过对党建工作品牌的过程监管,从树立品牌意识到利用特色,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党建工作实际的工作品牌,再到群策群力共同塑造品牌形象,最后到抓好推广,层层把控,严格党务工作品牌建设,使得工作品牌能够彰显文化魅力,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作者:英启琛李春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济汀.高校党务工作品牌化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04):74-77.

[2]王荟荃,申素艳.创建高校党务工作品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2015(05):211-212.

[3]英启琛.增强服务精神,提高学生党员服务水平[J].山东工会论坛,2015(06):131-133.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牌创建路径个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6.007

abstractinordertodevelopuniversitycampuscultureconstruction,itisimportanttoestablishnewbrandsofcampusculture,whichcanenlargetheinfluence,deepenthesignificanceandcharacterizethefeatureofuniversitycampusculture.thepresentstudy,taking"ZhejiangUniversityStudentsFestival"asanexample,explorestheroutestoestablishacampusculturebrand,thatis,topayattentiontothecorevalueofthebrand,deepentheconnotativemeaningofthebrand,buildtheuniquefeaturesofthebrand,reinforcethemanagementofthebrandandoptimizethespreadingqualityofthebrand.

Keywordscampusculture;brandestablishment;route;individualcase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文化品牌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可以在校园乃至社会上产生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加关注度和影响力,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和持续的生命力。大学校园文化的品牌的创建在参考商业领域的品牌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校园群体年轻、活力、思想和创新等特征,创建有深度、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这是新时代巩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需要。

1品牌与品牌创建

什么是品牌?美国营销管理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都属于品牌的范畴,品牌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以便更好地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①品牌,首先用作市场领域,在区别不同的产品和销售者的同时,也表征着一个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创建,品牌的创立为先。没有品牌创立,也就没有品牌,更无所谓品牌的管理、发展和传播等相关品牌经营。如品牌创建不科学,导致品牌定位不合理、特征不明晰,其后的品牌经营工作将困难重重,品牌的价值将难以实现,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的疲软。本文研究的侧重点正是品牌的创建阶段。

一般而言,品牌的形成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要素,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主要包括品牌的名称、标识与图标等,隐性要素主要由品牌的个性、品牌的价值、品牌的体验、品牌的传播等构成。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要素,立足校园文化品牌的特殊性,结合市场领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做法,建立一套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系统且可操作性的方法和体系。

2以浙江大学“学生节”为个案

浙江大学“学生节”创办于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节以“中国梦”为引领,以“健康、快乐、成长、梦想”为主题,于每年12月最后一周开展。活动紧扣“以生为本”的理念,既包含科研、创新等教育性内容,又网罗艺术、体育等娱乐性项目,还覆盖互助、梦想等成长性活动,以其规模大、参与面广、活动效果好,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和各大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理论上,浙江大学“学生节”属于大学校园文化品牌范畴;于201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完成了品牌创建的几个阶段:品牌化决策阶段、品牌定位阶段、品牌形象塑造阶段、品牌初期推广阶段;该品牌影响较广,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此外,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形式,向212位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就《你心中的浙江大学校园文化品牌》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大学“学生节”在校园文化品牌范畴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3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路径

“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③在丰富多彩、自由多元的大学校园中,一种校园文化活动能成为“品牌”,就要求活动定位清晰、内容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和区别特征、宣传到位、管理科学,才能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逐渐赢得良好的口碑和赞誉,从而保证品牌的后续影响力。

3.1关注校园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

关注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要充分考虑大学校园这一领域的特色文化形态,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育人功能的载体之一,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要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要了解大学生们的需求,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与后期跟踪,明确品牌的定位。要明确品牌的目标人群和他们的心理需求等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爱好也多种多样,品牌建设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依据这些做适应性的调整。此外,还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思想情怀、爱好特长、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展示和提升提供平台。鉴于大学生专业各异,学校级的品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特点可能带来的性格特点,尽可能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

高校具备较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资源,可以对融时代性、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进行科学、统一的谋划,提升活动项目的系统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励和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大胆创新。

3.2注重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校园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不断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校园本土意识、对美的创造和表现等诸多方面。校园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要始终体现大学精神、时代精神、专业特色、传承与发展。大学致力于为未来社会输送先进人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发展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要保持先进文化的独特性,将大学建成文化高地。因此,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应与先进文化的内涵契合,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时可以多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活动形式,但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不动摇,在国际化的同时也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3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个性特征

有个性的品牌才有生命力。趋同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新时代广大师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看似热闹的背后是创新意识的缺乏和个性特征的缺失。因此,校园文化品牌尤其是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要彰显文化个性。

校园文化品牌的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一种认同,还要物化为某种标识或图标,建立校园文化品牌的整体认知形象,在师生心中形成自动识别系统,具体实施上,可以参照商业品牌的成功案例,包括LoGo、宣传语、宣传曲、形象代言人等多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变革与创新,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个性魅力。

3.4把关校园文化品牌的管理

品牌管理要求品牌的管理者有效运行各种内外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监管、调整等管理方式,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④就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而言,这一观念同样适用。特别是在品牌初期推广阶段通过系统的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品牌的成功创建,具体包括如下要素:领导支持、资金保障、协同指挥、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等。只有管理关把好,才能使活动运行顺畅,才能给参与者良好的品牌体验。

3.5优化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播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⑤“互联网+”概念提出后,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显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播,可以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方法与工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大学生的交际圈目前主要由微信朋友圈、微博、社交网站等线上互动平台和传统的线下联系互补构成。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要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提升品牌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要兼顾线上和线下活动,打造具有活力、紧跟时代步伐的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品牌的宣传平台应规律性地高品质、有内涵、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传播性的内容,同时注重平台与师生的积极互动,在师生群体中形成良性传播圈,才能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注释

①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②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③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学生工作;品牌;创建

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和社会组织通过树立榜样、表彰模范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社会氛围和优良的社会风气。有鉴于此,“学生工作品牌”就是“优质的学生工作产品”,就是“学生工作的典型榜样”。创建学生工作品牌对具体的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具体而言,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是指高校挖掘、策划、实施和塑造学生工作品牌,发挥品牌活动示范带动功能,增强学生工作效益的实践性活动。

一、学生工作品牌创建对具体学生工作的价值

(一)凝聚核心竞争力。品牌创建活动是一个周密思考、比较选择、精心策划、项目确定的过程。学生工作要突破平庸,需要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学校需要从历史积淀、专业特色、学生特点、队伍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以开阔的视野全面、深刻地进行审视和分析,挖掘、利用最有利的优势,创建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彰显学工干部队伍的主体地位。学工干部是学生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工干部队伍的工作态度对于学生工作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工作品牌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需要学工干部的工作自觉性,基于对学生工作内涵的理解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学工干部主体地位的凸显使学生工作摆脱了功利性羁绊,回归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配合。这种认可更加激发学工干部工作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事业。

(三)锻炼学工干部队伍。锻炼学工干部队伍需要好的平台,而实践是最好的平台。学工干部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系统化的工作实践。创建学生工作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流程,由品牌方案确定、过程执行、活动调整、活动总结等环节构成。学工干部通过参与创建的全过程,增强他们对学生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学生工作的创新。

(四)提高学生工作效益和效率。学生工作品牌就是学生工作中优良的“产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工作品牌一旦形成,就具备了成熟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流程,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随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从而有助于活动高效、圆满地完成。

二、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原则

(一)现实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基本原则。务必认识和尊重品牌创建的基本规律,了解任何品牌创建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任何品牌的创建都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急功近利、求多求快,只能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开展创建活动。

(二)中心性原则。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学生成人、成才、成长服务,目的决定主题和内容,必然使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教育主题成为品牌创建的中心内容。当然,围绕中心主题的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和接受程度,增强品牌创建的效果,可以拓展和利用多种载体和渠道,利用形式的多样性为内容的中心。

(三)协调性原则。在整个学生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学生工作品牌与学生工作整体的关系,妥善处理学生工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学生工作品牌之间要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发挥合力育人的效果,同时,在彰显学生工作品牌特色、亮点和价值时要牢记学生工作品牌只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不可忽视其他工作。

(四)完善性原则。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一个长期过程,效果是长效的。因此,要从长效、长远着眼,不断丰富、更新品牌建设内容,拓展和创建新的品牌主题,使品牌项目处于开放的、完善的状态,使品牌创建具有内在发展的驱动力。

三、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路径

(一)品牌调研。调查研究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首要前提。“他无我有,他有我优”是市场上商品竞争制胜的法宝,对于学生工作品牌也是如此。通过调研,全方面地了解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高校的学生工作现状,尤其是学生工作创新现状,减少低层次地重复,做好借鉴学习,为增强创建品牌的创新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调研工作的充分、高效和全面,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网络收集资料双管齐下的方法,实地考察直观、生动、全面,网上收集便捷、量大,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

(二)品牌研讨。学校实际情况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创建品牌工作就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因此,需要领导、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干部立足于学校历史积淀、文化氛围、专业特色、学生特点等方面,全面梳理和总结学生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党建工作研讨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讨会、学风建设研讨会、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研讨会、就业创业主题研讨会等形式,全面认识自身,确立“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的方向与目标。这个方向和目标基本上就是品牌创建主题的范围。

(三)品牌项目征集。学生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生活动的服务目标也是学生,因此,创建学生工作品牌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心声,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尤其是重视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学生工作品牌创建“进一言”活动、学生工作品牌创建“主题征集”“路径征集”活动,收集学生的建议、想法和方案。这些建议、想法和方案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学生的心声,反映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性和突出的创新性,对于上升到院系和学校层面的决策研究环节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品牌策划。学生工作品牌的策划是创建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基于学生工作调研、学校实际、学生需求上的决策阶段。首先是要求品牌策划具有科学性,符合实际和规律,具有现实性和创新性。其次是策划具有全面性,要确定品牌的主题、主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有整体的策划方案、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实施组织机构、方案实施阶段和过程、方案总结等内容。再次是策划具有阶段性、推进性和可控性。为了推进品牌策划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建立品牌创建领导机构,采用包括奖励和激励机制在内的项目招投标形式。确保能够得到最佳的策划方案,以便于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品牌实施和评估。实施阶段就是策划的执行阶段,是品牌创建的核心内容。首先是实施的计划性,按照方案有序进行。其次是实施的调节性,随时根据变化予以调整。再次是实施的完整性,在于方案执行后及时地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确保完整性就需要进行实施评估。通过确定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旁观者进行调研和座谈,评估策划是否科学、合理,实施是否顺畅、高效,实施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而从全局方面予以评价和总结。

(六)品牌完善和确定。基于实施评估,对策划方案进行选择。对于效果一般的项目,排除于品牌创建活动之外,以便于集中力量做效果好的项目。对于效果好的方案予以充实和完善,构建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定期按时进行。对于阶段性成果广泛地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可、受益,同时加强品牌之间的交流活动,形成互动,争取在此基础上创建更高层次的学生工作品牌。最终使品牌发挥辐射作用,拉动学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刘德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5

1.吸收能力

分析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吸收能力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组织学习、创新、企业基础知识观、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等内容。虽然众多学者研究的结论因为研究的视角和选取的维度差异也不一致,[9]但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知识吸收能力一方面是企业利用先验知识来辨识、获取外部知识并给与解释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利用自己的沟通渠道和知识传送渠道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并加以应用的能力,是研究顾客品牌知识管理的核心。

2.顾客品牌知识

对顾客知识重视的案例来自美国滑雪公司,通过顾客知识的收集与分析,发现顾客对滑雪地点考虑的重要因素并针对顾客的问题加以改造,从而使企业获利增加。[10]随着品牌理论研究的深入,品牌知识(BrandKnowledge)成为顾客知识中最核心的内容。凯勒(Keller)[11]开创性地提出了品牌知识的概念:“品牌知识是创造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CBBe)的关键”,“品牌知识包括品牌意识和品牌形象”。凯勒对品牌知识的研究将人们的研究视野引向了新的方向。艾南等人(ianRichardsetal)[12]提出品牌知识是建立在与用户持续对话的基础上,包括营销者对于产品、顾客、市场、品牌、营销组合运作的知识,顾客的品牌知识,分销渠道对于品牌渠道力量的知识,明确了品牌知识的内涵和构成。伴随着研究的深入,凯勒[13]在2003年修正了他对品牌知识的认识,认为品牌知识是建立品牌战略管理体系的起点,应将品牌知识作为“品牌合成”(BrandSynthesis)的研究途径。学术界对凯勒的品牌知识概念给予了积极回应,纳兹和格鲁德姆(nazli&Guldem)[14]利用凯勒的品牌知识概念对土耳其大学生关于9个国际时尚品牌的知识采用方便抽样调查法,揭示性别、教育领域和使用的品牌评估等品牌知识对品牌选择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认知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品牌特征以及整体视角进行研究。[15]品牌知识是基于顾客对品牌的产品知识和品牌形象知识的认知,是在企业边界之外与企业管理活动高度相关的外部性知识。顾客对品牌的知识和购买偏好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品牌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知识管理和品牌创新的重要内容。企业对顾客品牌知识的吸收和知识流动对品牌市场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吸收能力不但可以扩大企业整体的知识存量,还可以通过促进品牌知识流动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和品牌推广成本,促进品牌创新。从相关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吸收能力和品牌知识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但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吸收能力与品牌知识的关系没有深入研究,缺乏相关的实证分析;其次,关于吸收能力视角下品牌知识管理模型的研究文献比较欠缺,影响企业利用品牌知识促进品牌创新。

二、理论框架

知识管理是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的管理,具体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存储、传递、共享、利用以及评价等,目的是促进企业内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6]品牌知识管理对促进企业品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艾南等人(ianRichardsetal)[17]认为,品牌知识管理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营销,因为它代表了创造品牌差异化的核心属性。国内外对品牌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品牌知识的概念、结构及测量等方面。我们认为,品牌知识管理是对顾客的品牌知识资源进行收集、传播并有效利用的过程。品牌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创建企业的强势品牌,推动企业品牌创新,提升知识创新绩效。从营销角度看,外部顾客的品牌知识对品牌创新更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对于企业品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升更有价值。通过品牌知识管理平台可以使企业将显性品牌知识和隐性品牌知识转换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如何获取、利用和共享品牌知识决定于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库恩和利文索尔[18]认为,组织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是决定创新绩效的一项重要因素。这就意味着吸收能力决定着品牌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进而影响品牌创新绩效。尼维斯等人(nevisetal)[19]提出了一个学习三阶段(知识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应用)模型。之后,载拉和乔治[20]从知识吸收能力角度提出四个维度的知识学习模型,即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基于以上文献,结合品牌管理实际,本文认为品牌知识积累应成为品牌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知识获取、品牌知识共享、品牌知识积累、品牌知识利用构成基于吸收能力的品牌知识管理模型。由此,我们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在品牌创新实践中,顾客品牌知识是推动品牌产品、品牌技术、品牌形象以及品牌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顾客品牌知识作为典型的外部知识源因其属性的不同而对企业品牌创新有显著差异。波兰尼在1958年提出隐性知识概念后,野中郁次郎(nonaka)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显性顾客品牌知识具有高度编码化的特征储存于公众知识库中,企业比较容易获得,但很难形成差异化的优势。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被形容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系统表述和传递的知识。隐性顾客品牌知识是存在于顾客头脑中的需要体验或在实践情景中获得的那部分关于品牌的知识,需要通过观察、深入沟通才能获取,如顾客的直觉、价值观、态度、愿望、经验等知识。隐性顾客品牌知识的组织嵌入性、默会性特点可以形成品牌优势,决定于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的显性与隐性划分是知识研究的重要发现。顾客的品牌知识是企业品牌创新重要的外部知识来源。存在于顾客头脑中固有的条理化的可以度量、编码、交流的显性知识结构反映顾客对品牌知识的外在理解,企业可以通过收集顾客意见等方式获得,而对于顾客头脑中关于品牌使用体验、购买经验以及洞察力、价值观、灵感、体悟等隐性的品牌知识,则需要企业与顾客长期交往后对顾客心理及行为的理解和感知,对品牌创新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顾客品牌知识是企业重要的外部知识来源。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和知识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素兰卡(Szulanski)[21]在对8家公司122项“最佳实践”中的271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吸收能力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缺乏吸收能力是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最大障碍。从品牌知识的获取到利用,关键在于企业的吸收能力,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顾客品牌知识将源源不断地从企业外流向企业内。知识在转移和流动的过程中,原来分散、不系统、不全面的知识体系逐步进化为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演变为推动企业品牌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吸收能力将成为顾客品牌知识流动的关键,也将成为品牌知识管理核心。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变化,速度、创新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需要企业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提升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不断学习来自外部的知识,以促进品牌创新。研究表明,企业吸收能力得益于组织学习和研发活动、[22]个人成员的先验知识水平、[23]社会性互动和相互关系[24]。基于企业吸收能力使顾客品牌知识与企业知识相互渗透,形成了相互作用的知识管理体系,从品牌知识获取、共享到积累和利用,每一个环节都是企业与顾客互动中对品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过程。在这个品牌知识管理模型中,吸收能力促进品牌知识流入与流出,实现螺旋式上升,推动着品牌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2:吸收能力是推动顾客品牌知识流动的力量。基于吸收能力的顾客品牌知识管理包括品牌知识获取、品牌知识共享、品牌知识积累和品牌知识利用四个过程。艾克(aaker)[25]认为,创新是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创新是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品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变化发展。[26]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知识构成了品牌的内涵和价值,知识的变化和新知识的引入推动了品牌创新。品牌创新依赖于企业内部知识的创新和顾客品牌知识的利用。企业对顾客的品牌知识定义、获取、存储、分享、利用以推动品牌创新,只有充分地获取和利用顾客品牌知识,才能使品牌避免老化不断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命题:命题3:品牌创新是企业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企业获取和利用顾客品牌知识的目的是品牌创新。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背景

1.研究方法

多案例研究是现代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苯巴赛特等人(Benbasatetal)[27]认为,多案例研究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多个实体对象收集数据资料以确定某种现象的研究方法。相对于单案例来说,多案例更有利于理论构建。顾客品牌知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重要的外部知识源,能否有效利用决定于企业的吸收能力。本文基于吸收能力视角来分析顾客品牌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期望通过有效的顾客品牌知识管理提升企业品牌管理水平。由于通过吸收能力角度探索顾客品牌知识管理微观机理的定量研究较为困难,本文拟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以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顾客品牌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机理。基于多案例研究的“复制法则”,[28]我们选取不同的企业案例进行归纳和整理,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为了保证本研究选取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并保证案例研究严谨、科学,结合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了回族老字号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回族老字号发展历史较长,有些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与顾客建立了较为良好的顾客关系,顾客的偏好、知识对企业产品的改进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顾客品牌知识管理传统和理念,具有较强的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的代表性。基于此,本文选取了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宁夏敬义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敬义泰”)、兰州马子禄牛肉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马子禄牛肉面”)、(宁夏)吴忠民族饭庄三个回族老字号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样本。

2.数据分析与收集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样本案例的情况,根据殷(Yin)[29]的研究,在案例研究中我们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使用多种来源的资料以保证资料的客观性;第二,建立案例研究的资料库,包括访谈笔记、录音、外部文献资料、观察资料等;第三,建立研究结论和案例资料之间的证据链。基于这三个原则,本文的研究步骤是:设计研究的问题;进行文献研究;选择样本案例;收集样本企业资料;深入样本企业访谈;进行样本企业数据分析;提出研究结论。在样本数据资料收集中,我们针对样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董事长、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经理、大堂经理、销售经理)和顾客,就顾客品牌知识、顾客意见的处理措施、企业对顾客品牌知识的吸收和使用等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在访谈之前课题组先与企业联系,将问题传给企业以便其做好准备工作,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约定时间进行访谈,每次访谈时间1~2个小时,访谈结束后迅速根据录音和记录进行文字整理,并以电子邮件方式传给企业进行反馈沟通。访谈对象和访谈内容参见表1。3.案例背景本文选取的样本企业是课题组在2012~2013年调研的14家企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家,都获得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详见表2。案例1:宁夏敬义泰。1862年,山西商人李子荣在银川创办了一家商号“敬义泰”,主要经营酱制品和糕点,是当时著名的“宁夏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公私合营、国有企业运营、私人承包、资产重组,成为西北地区著名的回族老字号企业,2006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12年获得商务部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案例2:兰州马子禄牛肉面。1954年,在兰州大众巷马子禄牛肉面饭馆成立,在国营企业体制下,依靠马子禄先生精湛的拉面绝活,采用独特的配方,使牛肉面汤汁浓郁,拉面筋道,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2001年马子禄牛肉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员工80人,将牛肉面提升了一个新的档次,2006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案例3:吴忠民族饭庄。1926年,陕西回民贾长俊在宁夏吴忠开了一家回民清真饭馆,专做特色西北风味,由于经营有方,饭菜味道好,很快成为吴忠地区有名的清真饭馆。1953年转为国营回民食堂,1985年饭馆翻建为民族饭庄,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秉承传统吴忠风味并加以创新,成为吴忠市清真餐饮业颇具代表性的老字号企业。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

基于资料收集的原则,在本案例分析中,课题组获取的资料不仅来源于企业半结构化访谈,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讲话、总结;相关企业评述性文章;企业网站资料;网络资料等,各种证据来源是彼此独立的,但对访谈资料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在近两年的企业调研和案例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建立“回族老字号”网站,设置区域数据库、百年老字号、案例研究、回族商业文化、老字号政策等栏目,构建回族老字号案例资料库,形成较为完整的案例数据库,并形成一系列证据链,这将提高案例研究中证据的信度。针对三个案例我们采用归纳法,利用典型案例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据此得出相应的对策。

1.顾客品牌知识对企业的影响

在现代商业运营中,企业在市场上的成功依赖于内部知识经验与外部知识的整合。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来自于顾客和竞争对手的知识推动着企业产品研发和品牌创新。顾客品牌知识是企业外部的重要知识,是顾客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的综合,对品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从对三个样本企业的访谈中可知,顾客品牌知识主要表现为顾客的意见和建议,这符合一般企业对此问题的理解。综合访谈结果,显性品牌知识和隐性品牌知识是访谈讨论的核心范畴。首先,访谈企业认为,顾客品牌知识(顾客比较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在餐饮食品行业,市场成功主要来自于顾客的认可,大量的顾客意见和建议可以推动产品改进和创新。其次,访谈企业认为,顾客不明示的言行(隐性品牌知识)对提升企业服务产生重要影响。在餐饮食品行业,服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表现。回族老字号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服务方式、服务流程和服务形象都在不断改进,一方面是企业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顾客的推动,企业通过与顾客互动,汲取顾客的品牌知识,从而不断促进品牌形象创新。第三,访谈企业认为,借助于顾客品牌知识(明确的建议和消费习惯、偏好等)可以促进企业发掘市场机会,并实现价值创新。企业的具体表述参见表3。新兴市场机会的挖掘,一方面来自于企业敏锐的洞察力,更多地则来自于顾客明确的建议和消费习惯、偏好,可有效降低了品牌运营风险,获得了品牌创新绩效。传统的回族企业经营范围狭小,市场空间有限,但是回族老字号多年的品牌影响使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新顾客的不断加入和顾客的互动使企业寻找到新的市场切入点,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业务流域。顾客品牌知识的流入促使企业及时捕获顾客新的需求偏好,并实现品牌价值的创新。由此,命题1成立。

2.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外部知识的关系

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需要企业长期的积累、培训和学习才能逐步具备,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过去的传统、知识、经验以及企业学习积累等知识基础决定知识能力。回族老字号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品牌形象。一方面,回族老字号企业通过不断研发获得了较为雄厚的相关产品技术;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交流、管理和服务,获得了接受外部知识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知识基础。从样本企业的调研资料看,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吸收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和员工的知识传承,促进了企业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具体表述参见表4。在三个案例中,结合最初的理论框架,我们可以确定组织学习和培训、企业员工的经验和知识水平、社会性互动和相互关系,是构成吸收能力的三个核心范畴。基于学习、经验和关系的吸收能力对顾客品牌知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命题2得到验证。

3.顾客品牌知识管理与品牌创新的关系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6

新时期新阶段,无论是地方院校还是部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正以日益显现的重要程度受到各方关注,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多元生活需求、网络文化兴起和教育开放性的影响,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面临如下问题:

(一)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理念理解不到位笔者通过查阅近些年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料文献后发现,士官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校政治部文化宣传处,而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统筹考虑,从而造成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远景规划。2014年学校制定出台《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但此项规划不够细化,细化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不够健全。

(二)校园文化品牌内涵把握不够准确文化理念层次不一,学校有的系部缺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的认为文化建设是“软”的、“虚”的,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抓校园文化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存在畏难情绪、消极思想。部分学员队狭隘地把“文化”理解为“娱乐活动”,没有站在教育引领全校官兵、夯实部队思想政治根基的高度思考谋划,致使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文化底蕴积淀不深,有的系部抓文化建设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认清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没能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不注重从一点一滴中丰富文化内涵、积淀文化底蕴,不善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官兵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三)校园文化品牌特色不显著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出现与其他军地院校趋同的倾向,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的边防特色、边防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学校开展的有些活动方式也存在“跟风”现象,没有体现士官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风格、专业设置等的不同。新形势士官学校作为部队院校,既有部队属性,又有公安属性,这使得学校更具鲜明的个性特点,也正是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价值所在,新形势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公安边防士官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发展趋势,努力为边防部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新时期新阶段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对策

新时期新阶段公安边防部队新形势士官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加以提炼,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如何加以塑造,校园文化的独有魅力如何加以宣传,最终使其成为部队院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对全校官兵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广大官兵积极参与以至外化为官兵自身的具体行为,这些都是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应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首先应营造氛围,增强校园文化的品牌意识,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明确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要充分整合学校乃至全军全社会的资源,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化运作,建立健全规范的校园文化品牌管理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管理保障。

(一)努力营造氛围,不断增强新形势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创建的品牌意识一是清晰的品牌理念。在新时期新阶段,部局党委和学校党委均非常重视部队文化建设,分别提出了部队文化建设三年规划。二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全校官兵进行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大讨论,调动全校官兵为学校品牌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性。三是动员全校官兵学员共同参与,充分挖掘官兵学员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团组织、三互小组、兴趣小组等的作用,为创建校园文化品牌服务。

(二)成立校园文化品牌创建课题组,进行科学调研,明确新形势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在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起步阶段,成立必要的校园文化品牌创建课题组,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确定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的具体目标、具体步骤与实施方法,这是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是否成功的关键。定位准确的校园文化品牌是可以实现并形成的,定位过高则会使校园文化品牌成为纸上谈兵,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所以,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必须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求发展、做文章,为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准确的校园文化品牌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察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深入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官兵学员的职业特点、军(警)营文化品牌的优势和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发展要与士官学校的发展战略、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考虑,科学规划。

(三)要充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化运作在商业领域,品牌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均是通过成立项目组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来具体操作和实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化运作亦是如此。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项目化运作方式是指在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中,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具体协调军内外,校内外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一旦形成,既有利于对官兵学员对无形资源进行整合,也有利于对士官学校的有形资源进行整合,使各种资源在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中发挥最大效益①。新时期新阶段,整合士官学校校园文化资源,推进校园文化项目化运作是建立士官学校校园文化品牌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途径。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企业党建;品牌建设效益;党建科学化

党建品牌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凝聚党的基本理念,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党建工作关系着党的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无论是企业所有制为何种类型,都要注重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富有生机动力,形成良好的党建效应,实现党建科学化。创建党建品牌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党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重视品牌建设各个环节,实现党建工作的高效管理

企业注重品牌建立的各种模式,能够从中抓住闪光点和要点,使党建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品牌的建立打造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所以,一定要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做到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保证品牌创立落到实处。建设品牌最重要的环境是计划环节,计划环节规划工作非常重要,具体可以制定品牌推行的长期计划及具体实施规划,布置党建责任书,制定党建品牌总体目标任务、保障机制及工作方法等。要避免企业内各个支部的品牌类似,突显品牌各项特色,各党支部可以将推行党建品牌的目标放在如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方面,进而建立不同的品牌。规划党建品牌过程中,要做好前提调研工作,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品牌定位要立足于党组织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重视品牌质量,注意培养两点品牌与特色品牌。品牌培养阶段,收集各种资料,了解企业所需,分析企业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归纳需要固化的内容,以增强党建品牌效力。经过细分与调研,掌握各个党组织的优势特征,选择准确的切入点,给自身制定充满活力的品牌,使党建工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及预见性。创建品牌后也要注重实际运行时不断提升品牌、优化品牌,通过总结实际经验,探索改进优化方案,多角度评估品牌实施的实际效果,组织有关党员和权重开展品牌创建的座谈会,定期对品牌推行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品牌方案。

二、树立品牌建设意识,有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党建领域中加入品牌理念,是用品牌经营、品牌管理的管理看待党建工作,可以把党建工作的每一方面工作看作是主题品牌,让企业重心工作和基层的党建工作相结合到一起,借助品牌效益提高企业的党建水平,进而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树立品牌服务的理念,不仅能够体现党建工作的先进性,也是党宗旨的根本要求,党员是企业内部党组织的主要成员,基础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具有先进性,始终坚持为员工与企业服务,才能真正危害群众和企业的利益。党建品牌是党服务职能的载体,它凝结着党的价值追求,基层党组织要树立自己良好形象,必须用品牌服务的理念来凝聚人心,培养党建品牌的服务意识,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给党建工作提供源源的动力。党建工作树立品牌管理的理念,也是党建工作时代性的彰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企业党建工作环境不变化,要使党建工作具有活力,必须管理好企业的党建品牌,这也是时展的形式要求,也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展现。品牌管理就是有机管理党建品牌全过程,注意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总结工作经验,培育党建品牌,管理品牌的运行过程中,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让党建品牌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树立品牌效应理念,也是在展现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在企业党建中融入品牌效应理念是时代对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价值追求,它能够增强党建工作的认可度,重视党建工作绩效,可以激发全体党员工作活力,使党建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在管理品牌、创建品牌及优化品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效”,保证党组织建设运用的理念及方法切实有效,进而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流程,提升整体绩效。

三、建立党建品牌,提高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创先机制要和品牌建立充分结合到一起,重点推进受群众环境、内容丰富、工作方法效果良好的党建品牌,不断突破党建工作,党建品牌要和服务企业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工作目标和党建工作互相促进,同时,党建品牌要和服务群众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解决员工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加大党建工作的绩效管理力度能够促进党建工作有秩序的开展,能够强化党建工作激励性。党建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提升党建工作执行力及责任心,用绩效管理工作严抓品牌建设,可以充分展现党组织的价值,增强党组织活力,提升团队总体绩效。立足不断完善企业机制来建设党建品牌,使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完善的机制体制是保证党建具有科学化水平的前提,要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一定要有相关机制体制作保证,具体可以开展绩效考评、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将党建工作列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阵地作为党建活动主要场所之一,它能够使基层组织更加活跃。对党组织来讲,注重党支部活动室的建设,给活动室布置配备学习性书籍,能够鼓励党员努力学习专业化知识,让党员更积极参加组织生活。

四、结语

和普通的商业品牌推广不同,党建品牌的创建是一个新的课题,企业在实施党建品牌时,会取得一些成效,也会存在不足,企业在推行自身党建品牌过程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与改进,党建管理工作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转变,管理模式要随着企业需要而变化,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构建先进的管理体系。随着人们思想不断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党建工作重心内容也要随着改变,时刻使员工思想和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党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塑造良好的党建品牌。

参考文献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如图1所示。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品牌建设品牌诱惑力建设要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93-02

一、品牌诱惑力

可乐:一种碳酸饮料;营养快线:一种牛奶果汁;饮养高层:一种高端饮养品;香飘飘:一种可以即冲即饮的杯装奶茶……这些品牌和产品以其独特的首创性和命名的涵盖性而成为某一产品类别的代名词,在消费者头脑中成为一个产品类别的独特概念,从而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市场利润。

饮料是什么?“饮料是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在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份,因此有一定的营养。因不同营养成份形成饮料的类别,产品类别概念一旦成立,人的思维就会在头脑中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抽屉,用来存放各种规类的概念,这就是概念抽屉原理的诞生。每个企业都渴望拥有一个品类的归属权,譬如九阳是家用豆浆机的开创者,香飘飘是冲泡纸杯奶茶的开创者,格兰仕是微波炉的代名词,显然这几家企业都因为自己所开创的品类概念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企业产品品牌,获得丰厚利润。

品牌的诱惑力使企业能将自身最独特和最擅长的价值持续放大,以保证企业运作过程中至少有一到两个环节能始终领先竞争者,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重要组成部份。

二、品牌角度、高度和深度

现在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时,往往陷入一些误区,比如:品牌是投入的过程;品牌是高质量的产品;品牌构建复杂等等。这些都是对品牌建设理解的错误,让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认为品牌塑造是个奢侈的工程。然而,低成本也能够高效地构建强势品牌。品牌构建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关键点一:成功品牌背后的核心运作——角度,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差异化。品牌角度的运作核心是把相同的产品作出不同的营销,通俗地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呈现品牌的差异性呢?可以有这么几个方面:找到产品鲜明的差异;将差异不断地放大;将差异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充分表达差异。因为人类天生对“不同”感兴趣。所以,企业只要找到了新的角度,也就意味着有了新的选择,差异化表达使品牌与众不同。

关键点二:绝大多数高端品牌成功的关键——高度。这就需要企业明确自己的位次:你属于哪个队列?你排第几?消费者心目中能存留的品牌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位次越靠前,越有利于被选择;位次太靠后,往往无法进入消费者选择范围。因此,企业要努力明确清晰的位次。对于企业来说,品牌高度决定品牌命运,没有高度就会纠缠于某些问题而失去目标,高度创造对消费者产生感召力,高度导致消费者的仰望。正如人看问题需要有高度,否则就会纠结于某些问题中无法自拔。所以,品牌建设最伟大的智慧就是争夺品牌的高度。占据了高度,就能够全面封杀竞争对手的优势;就能改写行业竞争格局;就能重新定义行业市场;还能拉高行业入市门槛,树立行业品牌新标杆。

关键点三:传奇品牌背后的内涵充实——深度。但凡著名的品牌,人们总是能听到品牌背后传奇的故事。而故事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品牌的迅速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品牌的深度。要想充分挖掘或塑造品牌故事,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塑造产品特点,这包括产品的品质、特色、文化、环境、原料、工艺等;第二,企业的创业故事,从营销的角度分析企业的发展,解读企业高速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三,挖掘品牌故事,为百年企业做好品牌积淀。在塑造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包装,比如:资格或历史传奇,因为时间越长越能给人以信任感,像茅台酒的故事;生产过程传奇,像劳斯莱斯等塑造的传奇般的生产过程,因为深度描述的越细,客户觉得购买越值。相当多企业产品的成功首先来自深度包装的成功,故事打动客户,产品自然就会打动市场。

三、品牌化建设的关键

网络时代的品牌创建活动正从品牌营销向品牌资产经营转变。在这个转变中,Ceo扮演的角色和领导的策略将产生新的变化。

在品牌建设的组织中,Ceo在品牌管理上需要扮演的这样的角色——信仰的传播者、使命的驱动者、品牌的创意者、战略的设计者、资源的整合者、利益的平衡者、投资的管理者。他是对品牌结果负责的最高领导。

在品牌组织建设中,Ceo需要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把握好六个关键点。

首先,消费者的本性是欲望,能力是消费,所以不断地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并满足其变化的消费能力是品牌组织建设的第一个关键点。

其次,企业家的本性是创造,能力是资源整合,所以发挥企业家的创造力和驾驭资源的能力是品牌组织建设的第二个关键点。

第三,投资家的本性是把握机会,能力是风险控制,所以给投资家一个清晰的判断机会和风险可控的商业计划是品牌组织建设的第三个关键点。

第四,经营者的本性是把握市场,能力是快速响应,所以与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和利益分配体系是品牌组织建设的第五个关键点。

第五,知识型员工的本性是自我实现,能力是专业技能创造性的发挥,所以为知识型员工创造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和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品牌建设的第六个关键点。

四、品牌建设根据地策略

1.聚焦策略。一个品牌只有成为领先品牌,才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要成为领先品牌,就必须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资源,必须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最缺的就是资源——现金资源、模式资源、人力资源、渠道资源、供应链资源等等。没有资源,就谈不上什么竞争优势,更谈不上成为领先品牌。但是,如果中小企业能够运用“聚焦策略”,可以变得“资源充沛”。大公司同样也有势力薄弱的环节,在这些环节,大公司投入的资源极少,市场根基并不扎实,中小企业如果能够集中资源,集中发力的话,是完全可以战胜这些大公司的。中小企业虽然资源短缺,但如果聚集在一起,作用在一个点上,其威力同样是惊天动地。这个策略,就是“聚焦策略”。

2.蚕食策略。所谓蚕食策略,就是指中小企业在已建立的小区范围的“品牌根据地”的基础上,积蓄资源、总结经验、训练团队,分析竞争对手的劣势,利用地缘优势,沉着稳健,不求冒进,一步一步地进攻竞争对手边缘化、势力稍弱的市场区域,扭转品牌在这些区域的不利局势,将这部分市场区域打造为中小企业新的“品牌根基地”。

3.点、线、面策略。所谓点、线、面策略,就是指中小企业通过“聚焦策略”在早期创建的小区域“品牌根据地”仅仅是全国性领先品牌目标的一个点,持续地通过中期“蚕食策略”创建的较大区域“品牌根据地”是全国性领先品牌战略目标的一条线,最后才能成为目标市场(全国或全球)的领先品牌的一个面。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稳扎稳打,逐步发展提升,就能抢占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2.李德顺.保质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篇10

在品牌力时代,企业要想创建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首先应全面认识品牌的重要性,如此,方能给自己创建品牌注入持久动力。

一、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在国际上最强势的品牌,像“可口可乐”、“万宝路”,价值达到了几百亿美金,这个数字超过了它们一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他们全部有形资产之和;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海尔”“长虹”等一些强势品牌,价值也达到了几百个亿的人民币,这些数字也足以超过它们自身有形资产之和,品牌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此外,更重要的是,品牌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包括显性收益与隐性收益,显性收益主要指强大的品牌资产能够顺利地打开产品的销售通路和促进销售,并能够维持产品较高的利润率;隐性收益主要指强大的品牌资产能够有效提升和保持企业在社会公众(消费者、客户、人才等)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从而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产品日益同质化,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别,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质量与外观上看,都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虽然不同的企业都在打着不同的概念进行炒作,但普通消费者往往却很难分得清楚这些概念,因而在市场上,他们一般都是择牌购买,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最信任的品牌作为购买对象,这时候,品牌就成了消费者选择的最主要依据。

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日趋感性,品牌成为促使购买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力的增强,很多人在购物时,价格已不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往往他们更强调一种感觉、一种精神、一种向往,而这正是品牌所能够赋予的。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经历:逛街回来后,发现自己买了不少原本没计划购买的商品。这里面虽然有促销和环境的因素,但品牌对消费者的感染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而品牌的生命周期可以是无限的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每一种产品在市场上都是一定周期的,超过了这个周期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就会消亡;而品牌,如果做到了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不断赋于它新的内涵,从理论上说是可以永恒的,是没有生命周期限制的。现在国际上一些著名品牌,有的已经生存了长达一两个世纪还在不断发展。由此,从品牌生命周期的意义上讲,那些致力于做百年企业的企业家们,首先要立志创百年品牌,没有百年品牌谈何百年企业。

此外,在品牌力时代,品牌对一个国家来讲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像“麦当劳”“可口可乐”它们已经超越了品牌的企业属性,成为美国文化与美国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力量的源泉。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经济要发达,企业必然要兴旺,而企业兴旺的基础是品牌的强大。所以,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终究是品牌的竞争,21世纪是品牌兴国的世纪。

在品牌力时代,品牌如此重要,那么企业应如何去创建品牌呢?

一、认清品牌

很多企业往往把商标混同于品牌,认为创建品牌就是提高商标的公众认识度,这其实是错误的,商标是一个法律概念,是品牌名称、标志等外在部分的法律化,而品牌是一个市场概念,不仅要有标志、名称等品牌的外在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内涵,从而获得消费者的情感和价值认同;此外,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创品牌就是创名牌,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知名度仅仅是品牌大厦的一根支柱,它还需要认知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其他的品牌要素来支撑。

一个完整的品牌定义应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阐释,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所有期望的总结;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牌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理念等有效要素并和目标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一种载体和一种产品品质的担保及履行职责的承诺。它包括品牌名称,品牌符号,品牌标志,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核心理念,品牌联想等丰富的内容。

二、确立品牌运营观念

在产品力时代,企业所实行的一般都是以产品经营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即产品运营,而在品牌力时代,企业要想获得持续、更好的发展,应确立以经营品牌为核心的品牌运营战略。这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首要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能适应品牌时代的潮流,创建强势品牌。

三、创建品牌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全面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制定品牌的总体战略规划

品牌总体战略规划实际上就是为品牌在未来的推广和建设中界定一个总体方向,指引品牌该往什么方向走,最终要达到一种什么境界,并坚持一贯的品牌主张和个性,从而能够有效积累品牌资产,促进品牌发展。这个规划应和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相辅相承,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

品牌的视觉形象一般是企业Vi设计的一部分,往往近似于企业的商标,包括品牌名称(中英文)、品牌符号、品牌标志与场景色调等,有的品牌还设计了一个形象鲜明的品牌形象载体,像“海尔”兄弟最初便是海尔的品牌形象载体(现在已演变为海尔的标志)。

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是创建品牌的第一道工序,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个工作,品牌高楼方可拔地起。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要有一定内涵,(2)给人的联想和产品属性要有一定的关联,(3)不能有不好的异意或联想,(4)要符合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精神,(5)要简洁明了,(6)品牌名称要易记顺口。

3、准确有力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在同类产品或企业的品牌群中选择一个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或者说是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独特利益点。(这是从企业的角度去理解的)消费者会把品牌所提供的这个利益点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品牌期望与生活中自己对品牌的感觉进行比较,然后在自己心中对品牌进行定位,只要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独特利益点能够准确击中目标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准确有力的品牌定位就会形成,从而品牌就会被消费者的内心所接受,就会成为消费者的知己好友。品牌定位是品牌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定位准了,品牌才会有生命力。

4、符合潮流的品牌核心理念

品牌核心理念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方式和理由。比如,“海信”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并通过创新这种方式去帮助消费者改造生活,创造生活。创新就是“海信”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理由。每一个品牌都应该给自己选择和确定一条核心理念,一条适当的、符合社会与时代潮流的核心理念,否则品牌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就不会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发展的理由。现实中,每个品牌在其运作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指引着企业的品牌行为。问题是这种无意中形成的核心理念是否是适当的,符合社会时代潮流的,因而企业应当定期对自己品牌的核心理念进行检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品牌核心理念能够有效指导品牌的建设。

5、鲜明的品牌个性

要让一个品牌真正活起来,能够和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还要赋于品牌一定的个性和形象,从而使品牌具有一定的精神和灵魂,能够和消费者主动去沟通。品牌个性实际上代表着品牌的差异性,鲜明的品牌个性能够使强势品牌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自己的烙印。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当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时,留在消费者心中深深的品牌烙印能够赋予消费者更多的联想,成为消费者购买强势品牌产品的主要理由。鲜明的品牌个性是强势品牌的主要特征之一。

6、强势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其外延,它是品牌和消费者进行心灵和情感沟通的重要元素,能够有效地培养品牌忠诚。一个没有文化的品牌,在市场上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做不久的。品牌文化其实就是为品牌发展创造一种人文氛围,这个氛围要符合整个社会的主流氛围,否则将无法生存。《海尔兄弟》动画片就是海尔品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认可和喜爱,可以说“海尔”已开始把它植入到下一代人的心中,这是塑造强势品牌文化所带来的成功。

7、丰富的品牌联想

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所有记忆内容,一般应包括品牌定位沟通内容和品牌个性内容。积极的品牌定位沟通,能够使消费者接受更多的信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就越高,从而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就越大、越自然;而鲜明的品牌个性能够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和认知,并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踞一个独特位置。具体而言,品牌联想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利益、产品特性、使用场合、产地、人物(形象代言人)、标志等等。品牌联想是形成品牌资产和促使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的主要因素,并能够最终实现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同。

8、做好品牌长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