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00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1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队碍了其制度的实施这一困境,提出坚持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构建公平正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系。

    社会制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对保障我国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改革的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具体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有完整规范的原始依据,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维护参保人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国家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参保人数的逐渐增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加快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建立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是一项巫待解决的课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以城镇居民为核心,而忽视了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他实际上是个人与资本存量之间,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务产出及收人分配之间的过滤器。制度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源泉,设计一个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体现现代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公平的契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经济体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新生事物,他的建立推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诞生,在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各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县农村养老保险处统筹规划、相互合作,认真完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集、整理、建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让投保农民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体会到社会保障的分配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并通过对社会不公正的矫正,使社会达到公平正义的程度。从公平正义的伦理角度来讲,开展符合现代文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二、透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面临的困境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起点的不公正、制度保障的缺失以及资金供给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

    1.起点不公正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建国以来,由于受当时国情的影响,我国形成了农村支持城市工业化的制度安排,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建立,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演化的路径锁定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制度体系所取代n。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制度锁定效应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明显滞后于城镇,再加上县区行政管理机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损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引发人们的不公正感与阶层之间的对立,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资金难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虽然每年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额不断增加,但与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再加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费用需要由县级财政部门支付,从而造成一些欠发达县区的社保机构出现资金供给不足。由于缺少相应的保障资金,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不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无法与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进而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有效落实。

    3.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这一原始记录失真。随着农村参保人数的逐渐增多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覆盖,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减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安排本身的缺失使农保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因缺乏具有权威效力的法律规范,各县区政府往往自定红头文件行事,即使一些县区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在实践中落实,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政策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经办人上缴的保费金额与档案记录金额不一致,甚至有的保费专用收据的收款金额与上缴保费金额、档案记录金额均不相符;二是档案中有参保人的保费记录,而经办人未向参保人出具保费专用收据;三是参保人交纳了保费,而档案上没有记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的缺失或制度的失效效应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内容不能真实地反映整个过程,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内容失真,影响了农民投保的信心,也损害了政府的诚信。

   三、以公平正义为视角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公平正义是人们数千年来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样包含着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在建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公平正义视角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

    1.提高认识,注重公平正义思想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融合。由于受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制度锁定效应的影响,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有效落实,同时也致使有些单位领导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管理不善,失职行为也时常发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前提,要通过各种路径提高各级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满足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需求。正义的社会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社会,但我国政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安定团结,农民安居乐业的今天,必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复杂,为确保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必须在档案管理中融合公平正义思想,以公平正义思想为基础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2.加大政府财政投人,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涉及参保农民信息从收集、分类、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到档案内容进行补充更正、保管、鉴定、利用的全过程,这就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和高素质的档案人才管理队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问题,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同时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必要的资金保障。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使欠发达县区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体现积弱扶贫的社会公平原则。加大政府财政投人,是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2

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村养老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巩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下,有必要探索出一条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农村养老之路;发挥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协力,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一夙愿。

国外学者w·c·肖早在1981年就提出:中国将来的养老问题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0%,老年人口75%生活在农村。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和变迁,青壮年人口大规模向城镇地区转移,农村养老问题日显突出。进人新世纪,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契机下,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备受世人关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以给农村老人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不仅是亿万农民的福扯,也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和保障。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体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体制面临的挑战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带来的挑战。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1090美元[(z1,2004年为1269美元〔31,2005年则增至1700美元。因此,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体现在养老社会保障领域最突出的是,在城市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成本没有支付,养老基金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依然实行混账管理,各地养老金出现透支个人账户现象,导致空账户越来越多,养老金缺口巨大,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并没有普惠老百姓,其保障水平、范围也极其有限。在这一社会矛盾凸显期,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甚至国家稳定的大局,因此这一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农村人口的新特征带来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着我国经济杜会的发展及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国民的平均寿命得到迅速的提高,加之我国30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锐减,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1年的13.4,无形中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10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从1964年的6.08%上升到2000年的10.3%,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1964年的4.29%上升到2000年的9.2%061很明显,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要大大快于整个老年人群体的增长速度。据预测,从2010-2040年,我国进人人口老龄化最快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10年提高3.99个百分点,这样高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是少见的。在老龄人口中有75%的老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高、老龄化的人口特征无形中给目前和未来的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沉重的负担。(2)家庭结构的变迁和人口迁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我国农村的家庭人口平均数是5.26,2005年已降至3.27。家庭平均人口数的降低标志着“四二一”及“六二一”核心家庭结构的出现,这也意味着在农村中一对青年夫妇可能同时要照顾4-6位老人,甚至8位老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方面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却削弱了农村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迁人城市的农民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应有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步履维艰,能够送给家乡老人的养老生活费也是有限的。甚至有专家认为,人口迁移引起的代际支持资源减少最终会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降低。(3)农村老年人本身经济地位的下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农村土地保障作用,促使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在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境况下,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造成现在农民收人增长普遍迟缓,尤其是对那些老年人而言,精力上力不从心,在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创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农村老年人经济地位的下滑,必然对其晚年生活保障产生负面影响。

3.“孝”道观念的淡化。“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老年人颐享天年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孝”道观遭受冲击,“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自费对全国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调查显示:45.3%的老人与儿女分居,5%的老人三餐不保,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的老人吃不起药,86%的老人得了大病住不起医院。这些老人年均收入是650元,85%的人自己干活,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体制面临的机遇

1.工业反哺农业的契机。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的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关键点上,这新的大背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

2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时代就曾被提起过,而今政府适时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高度,并成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是统筹城乡发展,重视、保护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点。而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仍属起步阶段,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小康社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抓住杜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契机,加强农村杜会养老保障体制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杜会的进步再逐步推进这一进程,力争保护每一个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权力,并最终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接轨,以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得出,以家庭养老和土地双重保障为根基的传统杜会养老保障体制,在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权益方面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开始于1987年,全面推行于1991年。然而,这一制度推行至今十几年来,除了作为一种制度的有益探索之外,收效并不理想。

(一)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

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基金不能保值增值、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等,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财政、集体经济的支持,集体经济好的地方杜会养老保险,基本上可维持;集体经济比较弱的地方,则很难实施。

目前能够领取社会保险的人数只占投保人数的5%,而且投保的人主要是中青年人,现在老人的受益面很小。按2001年的情况看,有8个省区的保险平均每人每月只有几元钱甚至低于一元钱。按2x03年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每人每年的领取标准为757元,平均每月只有仍元。这种低水平、覆盖面窄、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二)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现状的原因分析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在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农民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且这种差距有持续拉大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农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很强烈,很多农民对其老年后的生活优心忡仲,急切需求一种保障。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农民自身参加养老保险的压力(见表一)

2.政府责任一定程度上的缺失。(1)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投资力度小。郑功成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在本质上并非是政府承担已有的承诺,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确保每一公民均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的必要举措,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发展水平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却不能将社会保障视为“包袱”,因为保障民生是政府的当然责任,也是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然而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一直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政府有严重的“城市倾向”,对农村的社会养

老保险支持力度不够。有一部分地区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缺乏集体补贴,政府无资金投人,回避财政责任,社会养老保险演变为“个人储蓄保险”,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部门认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是增加农民负担,并将其列人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之一而要求暂停。这些无不导致农村的养老保险体制几乎处于徘徊、停滞状态。(2)缺乏健全的法制和稳定的政策保障。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险体制的具体实施、管理和运作,缺乏统一规范的法制约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重,工作流于形式,甚至为了应付上面的指令性计划不惜成本采取各种手段做假。而一旦上级不再关注,集体和农民也就不再缴纳,刚建起来的养老保险体制瞬间就失去光彩,名存实亡。除此之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也受到政策因素的严重制约。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和部分理论界学者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实力建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所以在推行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实施运行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养老保险的政策制订也极不稳定。这也容易导致农民对政府的养老保险产生信任危机,投保积极性不高。

3.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还未充分转变。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农民“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对国家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制定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很冷漠,大部分采取观望的态度;加之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政策不力,致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变形,导致很多人对社会养老保险产生怀疑,怕政策有变,自己辛辛苦苦的钱打水漂,甚至一些人视之为乱收费。这些观念都不利于养老保险体制在农村的推行。

三、构建新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设想

我国社会保障专家申曙光教授通过对德国、法国等13个欧盟国家进行的研究发现,确定在类似目前我国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这13国都已成功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养老保险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世界上任何体制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如若不能抓住机遇,着眼长远,把握大局,未雨绸缪,即将到来的农村养老的银色浪潮会让我国措手不及。

(一)首先要增加农民收人

要想改变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尴尬局面,国家必须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人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增强技术和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农村致富的新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

除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收人问题,还应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合理性。改变长期以来的为确保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国民收人分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多“取”少“予”的思路。要坚持按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在初次分配上向中低收人者尤其是农村的中低收人者倾斜。只有增加了农民收人,提高了其养老保险的缴纳能力,才能彻底改变农民在生活保障上捉襟见肘的面貌。

(二)关键要增强政府职责

1.政府要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价值倾向。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过程中,作为政府应该有一个公平、正义的价值倾向,因为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也是国民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也决定了它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政府更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改变养老保障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资金投人,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权益。

2.健全法制规范、制定稳定的政策。世界各国的经验证实,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必须要有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驾护航,法制规范总是先行的。而我国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进行试点和推行时却忽视了法制规范的建设,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方案政策经常被人为因素所干扰。除此之外,农村养老保险也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政策。种种原因导致国家的养老政策不能有效地实施,甚至被扭曲变形,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为了坚决防止养老保障的制度和政策朝令夕改,使农村养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切实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快农村社会养老的立法工作,依法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而为农村养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和政策氛围。

(三)重点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制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这一国情决定了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多层次的体制。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因此各级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下切不可一哄而上,不能搞绝对同一模式,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养老保障体制。毕竟我国是“未富先老”,实力有限,因此单靠社会养老保险是不能撑起“农村养老”这一沉重大船的。要灵活地将传统的家庭养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制度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切实保障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权益。

1.重点构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的保险形式仍采取个人、集体和国家按一定比例垫付的形式。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分别记在个人名下,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度。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在建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的核心问题就是“资金筹集难”,资金短缺成为农村养老保险的瓶颈。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国家垫付一定要做实,集体也应该根据实际经济状况确定合适的补贴比例,并切实到位,

杜绝社会养老保险演变为“个人储蓄保险”。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关键是妥善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其良性运行,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真正实现赡养老人的经济支撑功能。因此要成立专门、高效的省级基金管理机构,各个县级政府的养老基金统一由这一机关管理。这样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利用专业的资金投资公司进行有效的投资运营,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从而提高保险人将来年老时的生活水平。

2.依然倡导传统的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有其他养老保障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儿女所提供的精神安慰、亲情照顾及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的体验都是无可替代的。此外,家庭养老还可以避免西方国家那种由于过度地推进社会保险而带来的家庭危机。因此家庭养老的功能不但不应退出舞台,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余热。

3.兼顾其他养老保障方式。根据农村的实情,不同地区的政府和个人还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承受力采取其他养老方式。政府积极实施社会优抚政策,完善农村“五保”福利;并将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养老结合起来,建立奖惩机制,对遵守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奖励、父母年满60岁或65岁后的要每年提供一定的养老生活补贴,也可将计划生育罚款的部分资金投入到养老体系中去;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融洽邻里关系,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和居家养老、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优抚对象提供养老服务。

4.注重我国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体制的衔接。在新形势下,制定养老保障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注重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为劳动力空前大规模的流动做好养老的制度保障,也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基本养老模式做好政策铺垫。

(四)农民养老观念不容忽视

1.转变农民对社会养老的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构建除了国家政策和制度本身的完善外,也不能忽视农民自身养老保险观念的转变。作为政府和宣传部门应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使其坚信养老保障体制是为民所想、为民所用,维护农民养老的现代性的制度保障。让农民充分意识国家有责任来关心其养老,并增强对政府的信任。

2.增强农民养老的自立意识。广大农民群众应有清醒的自立意识,少一点对儿女和社会的依赖心理,有条件的可以从年轻时就为自己积累储蓄养老金,或采取商业保险的形式来保证自己过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3

社会养老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约束的正式制度。养老社会化是养老从家庭走向社会,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的过程。养老社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老资源提供者的社会化,养老资源由家庭提供转化为由社会提供;二是养老职能承担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由家庭承担转向由社会提供。养老社会化最根本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实现养老的共济,不论贫富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提高养老水平,保证老年人能够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养老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养老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养老制度随着经济基础不断发展而发展。在农业社会,养老制度以非正式约束为主,养老的主要方式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的实施主要依赖传统的伦理道德。

2.辽宁农村社会养老现状

辽宁省农村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农村老人的生活和交往以家庭为主,半数以上的农民把养老保障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上。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农村社会养老的形式主要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但是,这些社会养老保障的形式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村老人享受,并且保障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是根据民政部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的,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坚持资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五保供养制度对农村丧失劳动力,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居民进行“五保”,即保证他们的吃、穿、住、烧、葬(教)等。目前,辽宁省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部分有条件的市县区逐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保障了一些老年人的生活。而且,辽宁农村社会养老形式主要对老人养老进行最基本上的经济供给,生活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慰藉方面基本上没有。

3.制约辽宁农村社会养老的因素

3.1经济因素方面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剩余劳动是建立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即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社会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社会新创造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换句话说,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是与发达的省份相比,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近几年来,全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有力保证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现有的经济实力不能满足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并且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一直以来城市的养老问题首先受到关注,更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3.2政策因素方面

农村的社会化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必要补充,既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又存在着很多发展上的障碍和问题。由于受传统农业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使农村社会化养老处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层次上。对城市企业劳动者实行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保障晚年生活。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一小部分农村老人依靠五保供养和社会救济资金等生活。

3.3文化因素方面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的社会的代际关系以尊老爱老为主要特征,并且尊老敬老的理论基础是“孝”的思想。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孝为基本的家庭伦理,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至今,大多数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儿子养老和继承遗产的习俗。对于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在法律中也有规定。我国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同时,由于家庭活动的中心是培养下一代,投资方面倾向于后代,家庭代际之间的流动是向下的,而不是向老年人流动。现代化已经导致大量核心家庭的出现,老人变得更加缺乏照料,社会化养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4.辽宁省农村社会化养老建设的对策

4.1培养农民社会化养老的意识,逐渐形成新的养老文化

农村养老社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在如何防老养老思想上的转变,所以,大力培育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意识,提高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的认同程度。一方面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的活动范围从家庭蔓延到社会,使农民从家庭的帮助中走出来,得到社会的帮助,从家庭信任走向社会信任,完成信任结构转型,从而形成接受社会养老的文化氛围,使社会养老成为新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是制度设计对农民有吸引力,制度设计真正符合农民的要求,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社会养老的实惠,认识到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缺失的弊端,体验社会养老制度的优越,从而转变养老观念。

4.2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一是分层次制定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定农村社会养老基本法、农村社会养老部门法、国家农村社会养老的行政法规、农村社会养老的地方性法规等,形成法律体系。在法律体系中,既对农村社会养老中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同时也体现法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所有层次的法律相互协调,形成统一整体;二是宣传农村社会养老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认识;三是严格执法。对违反农村社会养老法律,侵犯农民社会养老利益的行为严厉制裁;四是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确保农村养老法律的实施。

4.3农村社会养老与农业政策相结合

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使农业政策促进养老社会化,同时也使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促进农业政策的实施,二者形成良性循环。根据我国实际,一是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过程统筹考虑,在取消农业税后收养老保险税;二是通过调整现行政策,将国家的财政补贴转向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农民,以创新农民补贴的特殊方式承担制度建设的财政责任;三是把建立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与改革现行的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农民工一经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就可以直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四是对于失地农民应鼓励其利用征地补偿安置费来缴纳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4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5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6

abstract:"elderlywithasenseofsecurity"isanimportantmeasureofthedegreeofsocialcivilizationandprogressandthelevelofdevelopment,whichisansocialissueconcernedaboutbymanyscholars.Ruralandurbanpensionpressuresareincreasing,whiletheruralthanurbanhavegreaterpressureonthepension.nowthedegreeofaginginChongqinghasbeenrankedfirstinthewest,soitisnecessaryfromtwoaspectsofthesecurityobjectandsystemconstructionnecessitytoproposeanewperspectivefortheconstructionofChongqingruralold-agesecuritysystem.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养老保障体系;老龄化

Keywords:ruralold-agesecurity;old-agesecuritysystem;aging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56-03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重庆农村养老保障已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农村社区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五种基本方式。而新旧制度的混合,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步调不一、政策差异,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陷入“碎片化”困境。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想要完善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就必须理清保障的对象以及分析构建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有关概念的界定

1.1农村养老对象界定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对“城、乡”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对“农村人口”更是没有直接的定义。随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乡”划分标准变动频繁。1999年国家统计局以[1999]114号文件的形式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将城乡划分再次明确。城镇以外的其他地区即为乡村。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集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对农村人口的定性讨论时,遵照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对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讨论时以居住地的户籍来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定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按照出生年龄划分,西方国家把45岁以上人口分为三个时期: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45~59岁为初老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1981年,我国第二届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讨论结果建议把6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如今世界通用的标准即是将65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中国的农村老年人,就是居住在中国农村地区的非城镇户口的60岁以上的人口。

1.2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概念

农村养老保障是指农村老年人口由于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由国家、社区和家庭成员等为满足老年农民的养老需求而提供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服务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又分为广义上和狭义上的。

广义范畴上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生活照料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老年救济体系、精神生活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狭义上,农村“SFSn”养老体系是指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协调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养老事业发展理念,从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制定到具体服务的设计与提供,从家庭保障到社区及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养老照顾服务,从物质保障到日常生活服务,从生理健康到精神慰藉,构建以社会保障为核心支撑,以家庭保障为重要基础,集政府提供的稳定的正式养老资源与民间社会资本提供的非正式、市场化运作的养老资源以及邻里乡亲互助互惠的养老照顾等结成坚实的农村多维立体养老模式与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这里认同的概念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农村社区养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在此基础上来讲,养老保障是一个多维的体系,由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共同支撑起的养老体系。养老保障支持体系是由这四个要素由内到外的共同作用的环状层次性结构,个人为主,家庭、社会和国家依次逐级补充,共同支撑整个养老系统。

2重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7

【关键词】农村养老社会保险法制化

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建设中,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统一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建立的前提

我国农村原本实行以家庭为主的保障体系和在家庭保险基础上建立的集体保障制度。农村集体经济随改革开放逐步解体,农民原来从集体当中得到的保障基本消失,可以依靠的只有家庭。家庭为其成员提供抵御各类社会风险的基本条件,老人由孩子赡养,既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也降低了家庭保障的经济成本。所以,总理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仍然强调要坚持发挥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①

但家庭保障机制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人口的变化,家庭抵御社会风险的功能必然从唯一走向多元、从主体变为补充。人口流动频率的增加和个体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在动摇社会传统观念的同时,还在家庭成员中制造了代际距离。如果制度层面的遗产税等相关继承法律实行,那么老人通过控制财产来迫使年轻一代履行赡养义务的手段也失去了先前的威力。过去这些年出生率的下降,使社会逐渐向老龄化发展,这进一步弱化了家庭抵御社会风险的功能。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同步,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要求。要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强调制度的统一性,也在本质上强调制度的公平性。这是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不谋而合的。

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要求立法在内容上统一和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要求一切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或者不违背宪法的规定。在所有法律渊源中,下位法的制定必须有宪法和上位法作为依据,从上位法法律效力。在不同类法律渊源中、同一类法律渊源中和同一个法律文件中,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得相互抵触。各个法律部门之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得冲突、抵触或重复,应该相互协调和补充。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原则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应当按照城市和乡村来划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可以通过不断推进改革发展,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差距。

社会主义法制效力的普遍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建立的保证

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机制的失灵和个人对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有限,这决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要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涉及的社会关系领域多(政治、经济、金融、家庭)、范围广(政府、各类企业、全体公民),因此必须有强制性的调控手段,依靠法律的效力来保障。

本文的主题是农村养老,以此为例,由于家庭养老资源日渐减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成为农村居民的必需。养老保险是全体社会成员老年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长期储蓄和延期支付的特征,其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要求真实的信息管理和强制性的信用责任,而这正是法律手段的长处所在。

总理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②就社会成员个人而言,年轻时的短视使之不愿为老年时进行应有的储蓄,当其年老时就只能依靠他人和社会。如果社会不强制其成员参加养老保险,则最后的结果便只能是谁也无所依靠。

由于农村贫困的存在,必然有一部分人缺乏养老储蓄的能力。金融机构在经营中的风险和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社会成员对于自己储蓄回报的不可控制,对于投入商业保险的预期的不能确定,都要求国家依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也是世界上166个国家中,90%即160个以上的国家实施强制性养老保险的理由所在。

社会主义法制实施的有效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管理的保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着手的,并且首先在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展。

1987年3月,国务院决定进行建立我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在农村经济发达和富裕地区,以村(少数为乡、镇)为主体的社区型养老保障方式开始出现。到1989年6月,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养老保险试点,参加人数达90多万人,积累资金4100万元,已有21.6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2007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171万人。全年共有39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37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40亿元。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12亿元。③

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不承诺投入,实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农民享有的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多少直接挂钩。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认识不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漏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尚存在投资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支付风险等。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提高,领取养老金人数、养老金支出将会继续大幅增加。巨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等违法犯罪事件更加剧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的困难和风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今年4月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也显示,农村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在资格审核、资金发放等方面存在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的问题。④

社会主义法制实施要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破坏法律尊严的行为。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对在农村社会保险建设中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无一例外地都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保证法的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监督系统,包括专门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党的监督。社会主义法制实施的直接结果就是法律秩序的建立。只有依法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才具有稳定性与长效性,才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的规范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险运行的依据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是在多种制度并存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农村居民与社会保险的关系也有多种形式的转换,如农民工、失地农民、返乡农民等,因此,建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转移和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在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措施以及计划生育对象的养老补助等政策的相互衔接与兼容中,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由于制度衔接的不严密,近年来出现了农民工“退保”现象,这是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险需求背道而驰的。“退保”对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的侵害表现在农民工从“退保”中拿到的仅仅是自己缴纳的那一部分,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更大部分从此不复存在,以国家财力为最后保险的其他权益也随之消失。“退保”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伤害表现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未来都与社会保险制度密切相关,社会保险制度是全体社会成员未来的依靠。如果劳动者在能够劳动时不为社会保险基金添砖加瓦,社会保险的大厦就难以矗立。

因此,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就应当享受社会保险。他们的各项社保权利要通过法律强制来予以保障,不应当出现“退保”之类的现象。农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应当为农村居民的多重身份提供一贯且有效的社会保障。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和农村人口务农、务工、经商,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必须依靠法律来完成农村中各类人员都统一参加农村社会保险的任务。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随人迁移,农村居民本身不会因流动而失去保障,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并保障他们的劳动权利与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

注释

①②:“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人民政府网,2009年8月18日。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8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09.068

《Y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所阐述的一句,“老有所依”正是我国时下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原有结构上的“土地养老保险”发生转变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使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所承担的压力更重,建设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对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作用,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基金发放形式的保险,其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财务管理的问题,这关系着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能否健康运行,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农村改革,使得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缺少监管机制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老化,补贴资金越来越少,补贴水平越来越低,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层次水平低,范围不够广泛,导致养老保险在利率上收益偏低,且不稳定,风险高。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影响因素众多,使得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范围过大。

1.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基金缺少社会福利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为地区性缺陷,某些农村的资金累积不够,发展停滞,政府无法补贴农户,同时农户也无法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储蓄资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够,其对于特殊情况的社会福利也不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是先存钱后去花的储蓄存取行为,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扶持作用。

1.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借问题

在国家财政不能给出足够的补贴情况下,解决此问题时,有些领导批准基层可以从农保基金中借支,导致了许多“借而不还”、“借而不补”,造成呆账问题。

2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的监管

保证农村社会保险财务基金的稳定与完整,可以加入农村社会某些市场运作或者是国家大工程项目,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收益。同时应该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机制的管理,严格审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案信息的明细度以及准确度,制定适合农村养老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保险的规范化、专业化,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财务管理的财务科室,财务档案保管室,严格审查退保方面的问题。

2.2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的社会福利性

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性问题和基金累积问题,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程度的帮助,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水平进行调整,区域范围性问题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社会的福利给予问题。

2.3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借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保障农村养老保险运行的基础物质,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满足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资金,就无法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的可续性运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农村社会保险的财务基金都来自于农户,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关系到农村农户的切身利益问题,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政府应该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控,坚决杜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借支现象的发生,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落实到位。

3结论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农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内容,在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特殊性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建设发展和完善改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管理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实施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窦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

[2]李星.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位涛.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

[4]邱丽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几点看法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解,学术界存在着一些分歧。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农民自愿参加,以富裕农村地区的基层社区为依托,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含义,同时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是却没有很好体现出社会保险覆盖全民、互济性等特点。所以,笔者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定义如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贯彻社会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由国家或政府政策引导,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所建立起来的以覆盖全体农民为目标的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强调个人交纳为主不同,新政策明确了公共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还会相应增加。根据这一政策,今后中国凡具有农业户口,男16周岁到60周岁,女15周岁到55周岁的各类人员,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缴费金额,乡镇及市区政府会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补贴。根据缴费标准的不同,参保人在年满60周岁后每月可以领取到数额不等的养老金,但均高于当地农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尤其是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很多方面来提高,过去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大多被动的承担着档案管理职能和档案利用服务职能,职能范围较小,如今,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优化自身的职能。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档案工作涉及面广

我国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12字方针: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根据全国老龄办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6714亿。“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而在1.6亿60岁以上老人中,大约60%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农村,约1.07亿,且我国75岁以上老人每年以3.62%的速度增长。因此,农村养老需求强烈而迫切。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则是反映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料和重要历史凭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档案涉及符合参保条件农民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基金管理、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参保农民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个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社会保险将基本覆盖所有中国居民,由此产生的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资料数量必将越来越庞大,加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因此涉及面比较广泛。

(二)政策性强、操作标准要求比较高

农村养老是亿万农民自身面临的现实需求,已成一个社会焦点问题,也是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尚没有一种单一的养老方式能全部解决包括物质提供、精神慰藉、日常护理等内容的养老需求。加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尚处于摸索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目前对此加以规定的大多为党的政策,缺乏强制性与稳定性。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以实现农村养老的全面覆盖、标准多层次、模式多元化为目标,建立起人性化、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体系,是一重大课题。与之相应的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因关乎每位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长、操作规定要求高的特点,各乡镇要本着对党负责、对农民群众负责、对农保事业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协(下转第39页)(上接第35页)调,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监督指导;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协调,抓好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建章立制,依法治档

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法律法规体系要求涉及参保农民信息从收集、分类、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到档案内容进行补充更正、保管、鉴定、利用的全过程,为我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将促使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走上依法治档的轨道。

(三)统一标准,注重规范

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系统、准确,并保证案卷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奠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基础,必须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相同步,与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相适应:一要统一分类标准。为便于管理,根据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内容,在保险业务档案一级类目下划分成投保类、发放类、转退保类、解款登记类4个二级类目,在每一个二级类目里按保管期限统一编排案卷顺序号;二要统一立卷。每年定期将上年度县、乡农保部门形成的保险业务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立卷,保证业务档案材料及时立卷归档;三要统一质量标准。做到保险业务形成的全部表、单、证、卡等材料收集完整,编目合理,装订规范,检索工具齐全。

(四)注重开发,有效利用

我省已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集中管理。目前,已形成了以保险业务档案为主体,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等多门类、多载体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为切实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各地方农保档案管理机构还需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文号索引、专题目录等一整套检索工具,编写机构沿革、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保险业务文件汇编等资料,并将保险业务数据录入计算机,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淑华.浅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完善[J].兰台世界,2011(4).

农村养老的定义篇10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吸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历史进程;现状

实现社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中国有9亿农民,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因此“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已取得广泛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等诸多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亿万农民由“温饱”到“小康”的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中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选择的养老保障模式。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进入联合国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岁。到2020年,我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与此同时,集体养老保障以及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成为现阶段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我们将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方面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的探索、取得的成就以及现状。

一、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创时期(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尽快从战争的困难中脱离出来,解决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生存问题,恢复生产。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救灾备荒、优抚安置等。随后建立了以“五保”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养老保障制度。其主要标志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该《农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业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指靠。”在整个50年代,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敬老院”,形成了集中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集体养老保障模式,这就是所谓的“五保”供养,也就是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

说到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就不能不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56年6月30日,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推动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创造和开展合作、互助医疗。1959年11月,卫生部在山西省稷县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对农村合作医疗给予肯定。1968年12月,毛泽东同志对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好合作医疗的经验作出批示,掀起了大办合作医疗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吃药,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是: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生产队和人民公社为基本单位,集体供养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以农村合作医疗为基本的医疗保障,着力做好优抚安置、救济救灾工作。客观地说这样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是很低的,但是它成为新中国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改革准备期(1978—1986)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社会全面迈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上,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勤劳致富成为全社会的统一认识。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种积极的人口政策,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人口快速增加的态势,但是也使我国迅速地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四二二”、“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比例很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198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保障”这一概念,规范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项内容。1987年民政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探索期。

这一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的特点是:(1)随着经济的发展,破坏了中国农村原有组织结构的平衡,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的集体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制逐渐解体。(2)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虽然“文化大革命”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不少的修改和完善,但总的来说仍处在灾害救济、“五保”制度的低水平阶段。(3)相比较于同时期我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入低谷。(4)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养老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焦点问题,广大农民对于现代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积极探索期(1987—1999)

在1987年试点的基础上,1992年民政部制订出台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探索时期,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运行方式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指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由于自身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加上1997年遭遇亚洲金融风波。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整顿规范,并停止开展一切新业务。1994年颁布了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它是对形成于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五保”供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由于覆盖人群狭窄,对于解决整个农村保障的作用十分有限。

这一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的特点是:(1)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为中心的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2)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自身的缺陷,以及农民缴费能力的有限,全国范围内科学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未建立。(3)“五保”供养制度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创新期(2000一至今)

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治理整治之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目的是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实际相符合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进入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的新的探索和发展阶段。

(一)农村养老保障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新进展

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农民的养老保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2006年1月,国务院再次颁布新修改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6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可以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呈现加速的状态。

(二)到“十五”结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取得的成就

200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a皮书。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开展了“家庭赡养协议”签订工作,到2005年底,已签订“家庭赡养协议”1300多万份。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900个县(市、区、旗)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在保障供给制度方面,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把农村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按照2006年1月国家新颁行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予以照顾。目前,全国享受“五保”供养的老年人达460多万人。中国政府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约600万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筹集资金约500亿元人民币。在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方面,中国政府把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在农村,国家实施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和临时性生活救助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已有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在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养老基地,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2005年底,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

(三)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目标

2006年10月,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一2010年)》,指出“十五”期间,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5442万人。在谈到“十一五”期间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时指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十一五”期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逐步增长。同时“十一五”期间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的保证首当其冲的是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