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体系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58

法律体系核心篇1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10日。

简答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这一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还包括在宪法统帅下形成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其中,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有力武器。

法律体系核心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11-02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家庭和各个人中,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共同的行为目标,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融入到经济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利益导向、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在政治建设中,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树立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纳入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之中,发挥法律法规的前导、警示、教育作用,提高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在文化建设中,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推出更多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社会建设中,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实到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工作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二,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家庭和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和国民教育全过程。家庭是儿童健康人格形成的摇篮,家长是帮助儿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人格的启蒙老师。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成长,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要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合理的愿望,要鼓励他们自尊自强自立和创造精神,要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起责任心、成就感和正义感,要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忍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

学校是培养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日本、英国、法国等学校价值观教育重点突出互动教育、学科渗透教育和丰富课外活动使教育贴近学生和实践。美国针对20世纪60年代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引发的道德危机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恢复了《新品德教育》课,除了提倡慎思、勇敢、自律、公正西方传统的四德外,特别将诚实、关爱、尊重、负责引入价值观。我们要学习这些国家的这些经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课堂中,体现在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则,形成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制度和参加社会实践制度。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部署任务,安排活动、开展工作。

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使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认同、接受,内化为人们的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把它融入社会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觉到、认识到才能自觉践行。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具体事情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把它融入各项重大活动、重要仪式、节日庆典中。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拓展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功能,使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利用各种载体、时机和场合,搭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阔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实现从观念向实践转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忠实的实践者。先进典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善于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些典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带动全体社会成员践行。虽然他们的事迹不同,但都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诠释了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有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通过对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的宣传,给人们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让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作风、言

行举止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对领导干部要求的各项规定,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权力的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的工具。同时,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气节。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为群众作出榜样。

加强公民的思想品德修养,人人都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的人,能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从而拥有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社会上产生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是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尤其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并存,相互激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确立起来,就必须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用制度和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的自律,为人们自觉接受,自觉践行。

第一,要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政策和规则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必须把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之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于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事业、企业、学校、团体、个人要给予有效的奖励,对那些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言行给予惩处,对构成犯罪者绳之以法。保证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中落实。

第二,建立健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人民民利的制度,确保人民的利益和人民民利的实现。在十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法律体系核心篇3

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其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势必会对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利用法律基础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载体作用,深入挖掘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其中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从事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工作经验,就高校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意义与具体对策展开逐一探讨。

1.高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脚步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实现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化,致使当代的大学生处于多种文化、多元化环境的巨大冲击下,而一些大学生身上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使得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与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求。与处于基础教育的学生相比,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率较多,且社会关系、政治行为规范也在不断哦增加。因此,面对越发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与不知所措。而我们都知道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观,一个国家如若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新时代下,要想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坚定不易的政治认同感,价值观取向,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学生们让其认真的掌握宪法及其相关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精神。

第二,在高校中积极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塑大学生价值观的理性需求。伴随着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践行与选择困难,以至于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治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大学生犯罪事件屡屡出现,这都充分表明了,需要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进而对学生们的价值观进行重塑,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基础课程的功能发挥及具体对策

法律基础是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必须课之一,是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所开展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课程开展对帮助大学生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法治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为重点,也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形成了完美的对接。所以,法律基础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第一,法律基?a课程的重要根基就是爱国教育。爱国是每一名公民都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重要凝练。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对爱国主义的教育更是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对未来要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在法律基础课中恰恰是通过具有现实性与可实践性的方式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法律制度的形成规律,具备健全的法制观念,树立理性的情感态度,不做有损他人、民族、国家利益的事情,而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们应该理解的并掌握的爱国精神。所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法律基础课教材内容,适当的为大学生们讲解爱国理念,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生们拥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第二,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灵魂就是和谐。和谐可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接的述求,也是全体社会成员价值选择重要标尺。而开展法律基础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法律基本素养,内化自己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处理法律与其他社会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谐和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利用国内外环境和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引导大学生们追求更为远大的理想,从而让学生们自觉践行主动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循法制规定。

第三,法律基础课程最为重要的就是法治理念。法治就是指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依法治国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所在,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而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其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学生们都能够掌握一定法律基础知识,切实了解整个法律制度的形成规律,认识到世界上所存在的不同法律体系,从而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对法律规则的领会,培养学生们的法律信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法治社会之中。

法律体系核心篇4

   内容提要:德国民法上的责任是违反债的责任,是债法的组成部分。我国民法上的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后果,责任超出了债的范畴。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请求权是德国民法上责任理念的反映,造成我国民法体系矛盾。对此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即多种侵权责任方式否定说、侵权责任与物权请求权竞合说、物权请求权变革为侵权责任请求权说。笔者主张后说。德国民法上的请求权附属和服务于“基础权利”体系,我国民法上的请求权附属和服务于“权利一义务一责任体系”。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将保护性绝对权请求权变革为侵权责任请求权的理论根据和立法方案。

   责任与债结合的民法体系的典型是《德国民法典》,责任与债分离的民法体系的典型是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这两种民法体系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责任理念。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请求权是德国民法上责任理念的反映,和《民法通则》、《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反映的责任理念相矛盾,对此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个问题不仅是理论观点的分歧,而且直接涉及民事司法实务,需要深入讨论。

   一、德国民法上的责任理念及责任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德国民法上责任的内涵

   德国民法上的责任有多种含义。《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规定:“损害赔偿义务人必须恢复假如没有发生引起赔偿义务的情况所会存在的状态。”这是德国民法关于责任的核心条文。有学者指出,责任指承担损害赔偿义务(如:“a向B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即“a对B承担损害赔偿义务”)。[1]“法律责任的后果是产生某种损害赔偿义务。”[2]这是责任的第一种含义,说明责任是义务的组成部分。但是,责任作为一种义务仅指“损害赔偿”义务,不同于通常的义务,诸如买卖合同的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义务、租赁合同的承租人交付租金义务等。损害赔偿义务是债务人违反基于债务关系而发生的义务(《德国民法典》第280条第1款前段)。以上说明“损害赔偿”既是义务,又是责任。

   责任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债务为应为给付之义务,责任为此义务之财产的担保(德语为einstehen)。[3]债务人对其债务原则上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4]关于责任的这种含义源于古代日耳曼法。日耳曼中世纪法往往称责任为保证或担保,认为责任系为担保债务而存在,二者纯属不同之概念。[5]关于责任的这种含义说明民法上的责任是财产责任。

   责任的第三种含义是指,义务人受强制执行的财产范围。[6]或者说责任具有强制性,得强制执行。[7]

   由于责任是债务人以全部财产为其担保,有债务即有责任,是为常态;无责任的债务为例外,如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的债务。故德国民法上的债务与责任是结合关系,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亦同。“在现行法上债务与责任互相结合,原则上并属无限财产责任。申言之,负有债务者,于不履行时,即应以其全部财产负其责任;有债务即有责任。”[8]根据德国民法理论,虽然责任与债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实际上强调二者的结合,甚至在法律中以及其他场合,“负责任”有时与“负担债务”同义使用。[9]

   另外,损害赔偿责任,以恢复原状为原则,所谓原状是指引起赔偿义务之前的状态,包括修复被损坏的物品、恢复名誉、夺物者还物、骗钱者还钱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二)责任是一种债

   前面已经讲到,损害赔偿义务是债务人违反基于债务关系而发生的义务,而不包括违反债务以外的民事义务。因此,无论损害赔偿作为义务还是作为责任,都属于债法的组成部分。“损害赔偿”一词有时是指损害赔偿义务,有时是指损害赔偿责任,有时是指债的一种类型,即损害赔偿之债。既然责任是债,就会有债务人和债权人,即损害赔偿债务人和损害赔偿债权人。[10]因此,“损害赔偿”这个概念有时还指损害赔偿债权,由此说明“责任”有责任、义务、债务和债权多种含义。

   德国民法上债务与责任的位置不仅可以互换,而且可能循环。“损害赔偿责任相对于其因以发生之债务固为一种责任,惟其本身亦为一种债务,其不履行与其所自之债务一样可受履行强制及损害赔偿责任之保护。”[11]有学者对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作了如下图示[12]:

   从严格区分义务与责任的观念来看,这种债务与责任循环反映的是概念混乱,逻辑矛盾。为什么以概念准确、体系严谨着称的《德国民法典》会形成这种状况?有学者指出:如果将权利受到侵害的效果视为新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的产生,则显而易见的一种“逻辑循环”必然会使相关结论陷入逻辑困境。德国民法理论对于形式逻辑方法的运用,其实并非如其所称的那么严格,在必要的情况下,基于形式对称以及体系化的需要,其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都适度背离或者超越了严格的逻辑规则。但是这样就使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因此而得以明晰,以权利类型化为基础的民法典体系从整体上因此得以形成。[13]

   (三)从德国民法体系的核心看责任在民法中的地位

   在德国民法体系中显示不出责任的地位,这是由德国民法体系的核心观念决定的。德国民法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关系在萨维尼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法律关系居于德国民法的核心地位。另一种观点认为,《德国民法典》的结构是以主观权利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后一种观点的根据也是萨维尼的理论。为了分析德国民法体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首先需要搞清楚萨维尼建构私法体系的基本思路及其基本内涵。

   萨维尼在其名着《当代罗马法体系》中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和法律关系,以及国家法关系(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的区分作了简要阐述。萨维尼讲法律关系是从人们所处的法律环境与个人权利的关系开始的,他指出:“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围绕且弥漫于我们周围的法的状态,那么我们在此之中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个人所享有的一种权力:一个他的意思所支配的—并且经过我们认可而支配的一一领域。我们称这种权力为该人的权利,它与权能意义相同。”[14]简而言之,萨维尼将权利界定为个人的意思所支配的领域。

   萨维尼不是孤立地就权利论权利,而是强调权利有其深层次的基础。他指出,权利的存在和范围会通过法官的判决被承认,“但更为准确的考察使得我们确信,判决的逻辑形式只是通过偶然的需要而产生,它并未详尽说明事务的本质,而是本身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基础。我们在法律关系中发现了这个基础,所有个别的权利都只是描述了法律关系的特别的、通过抽象而分离出来的一个方面,这样,即使是关于个别权利的判决也只是在以下范围内才是真实的和令人信服的,即它以对于法律关系的整体直观为出发点”。[15]这里讲的法律关系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关系。

   萨维尼对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关系作了简单的交代以外,他讲的法律关系都是指私法关系。他在阐释私法时指出,生物人处于外在世界之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是他与其他人联系,“如果现在在此联系中,自由本质应当并存,应当在其发展中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妨碍,那么这只有通过对于以下这个不可见的界限予以承认才可能实现,在此界限之内,所有个人的存在和活动都获得了一个安全的、自由的空间。据以确定上述界限和自由空间的规则就是法”。[16]

   萨维尼在讲私法关系时指出:“通过法规则而进行的界定在于向个人意志制定了一定领域,在此领域之中,个人意志独立于所有其他人的意志而居于支配地位。”[17]萨维尼强调“法律关系的本质被确定为个人意志独立支配的领域”[18]。

   萨维尼根据其确定的法律关系的本质是个人意志独立支配的领域,认为探求个人意志可能作用的对象,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法律关系可能具有的不同种类的一个梗概。萨维尼对法律关系种类的论述的结论是,存在三个我们意志在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同心圆:①原初的自身,与此相对应的是所谓的原权,我们根本不将此权利作为一个真正的权利;②在家庭中扩展的自身,由此构成了家庭法;③外部世界,由此构成了财产法,分为物法和债法。由此产生了法的三个主要类型:家庭法、物法、债法。[19]换言之,法律关系有三个主要类型,即基于家庭、物和债产生的法律关系。萨维尼从个人的意志的支配领域出发,归纳出了法律关系的主要类型,并在分析法律关系种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法律制度,他认为法律制度的最为合理的安排是:物法、债法、家庭法、继承法。这就是萨维尼安排的“法体系内容”。[20]

   萨维尼还论述了总则部分的建构,他认为在论述具体法律制度时必然会涉及许多在每个制度中都同样出现的本质方面,具体有:法律关系主体的性质,特别是权利能力的性质;法律关系的产生和消灭;对于法律关系的保护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变更。将提取出的这些共同点列于特别的法律制度之前,通过这种方式,在具体制度中,就能将适用于具体制度的修正与上述共同的基础联系起来。[21]

   有学者指出,萨维尼的私法体系也就是一个“私法律关系的体系”[22]“法律关系在萨维尼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3]。认为法律关系在萨维尼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要理由是:在《当代罗马法体系》一进入正文(第二章“法律渊源的一般性质”),就对法律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四节“法律关系”),而其开始论述具体法律制度的第二编则以“法律关系”为名,该编第一章“法律关系的本质和种类”即论述了其对整个法律体系的构想。[24]《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二编第一章“法律关系的本质和种类”,分为八节,其题目分别是:法律关系的本质;法律关系的种类;家庭法;家庭法续;财产法;财产法续;法律制度概览;关于分类的不同观点。由此即可看出萨维尼的私法体系也就是一个私法律关系的体系,法律关系居于私法体系核心地位。

法律体系核心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法制建设

1.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守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走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而边疆民族地区又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便在边疆民族地区。这一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基础更薄弱、条件更差,也更为贫穷落后,所以更需社会的关注。而边疆民族地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道强梁,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由于长期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内地轻边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均难如人意,由此导致了文化建设主题缺乏,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塌陷”等问题。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边疆文化正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也面临着新旧文化间的碰撞。因此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要从空间、经济、人文环境及固有道德理念上逐步打破相对封闭的思想和环境,从而实现地区文化、道德理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法律与传统道德的裂缝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究以礼立国、忠孝廉耻。但由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下,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传统道德”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依然大有市场,封建礼教、宗族观念等依然是广大农民判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与贫穷落后相伴而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存在我国广大的边疆民族地区并冲击着现代法律。

2.3减少行政对司法的干预

在我国的法制史上,司法历来就是与行政合一的,这一体制,使后来的执法者与老百姓都产生了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司法,原本就该是行政的附庸。这一思想,不仅使司法在实现独立的路上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的体系中有一种极为奇特的类型:诉讼类。且不说诉讼当事人去是否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单就他们的心态就已十分耐人寻味了——他们寄希望于某领导的批示来影响司法,以加重其在诉讼中胜诉的砝码。

2.4宗教影响力和宗族权威性削弱了法律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落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组织发展尤其迅猛,信众与日俱增,宗教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法律权威构成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宗教组织做了一些有益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好事;另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宗族权威已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尤其在宣讲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化解重大社会矛盾事件方面,正如一些基层干部由衷的感叹道:“书记、乡长不如族长,政策、法规不如族规。”

3.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策

3.1解决“文化塌陷”

应当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及边疆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以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立足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是稳固社会发展,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内容。以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创新的地区文化机制,这是凝聚民族文化、和谐民族文化,将“荒废”或游离状态下的民族文化重新整理并传承下去。

(2)活跃边疆民族文化,促使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与继承

在一定程度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封闭性和宗教性。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从原来的封闭慢慢与外界接融,在不失传统的同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要促使边疆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必须通过强化领导责任、注重多元投入体制建设、广泛开展边疆民族地区与各类新文化的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别要有针对性的利于边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文化政策,才能有效的促进其文化的良性发展。

(3)创新边疆文化形态,以更加现代的面貌迎接社会的发展

我国边疆民族文化灿烂而丰富,但如何以现代的姿态迎接社会的发展需求,是解决“文化塌陷”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文化以传统单一的形态发展下去,势必会在新的社会文化中所湮灭。所以,创新边疆民族文化形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新的文化,更有助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3.2在法律与道德间寻找契合点

法律之所遗,道德之所补。法律与道德同为社会良好秩序的维护者,二者相辅相承,应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安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相应经济基础的欠缺,法律往往是以蛮横生硬的方式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加上缺乏磨合,法律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处境如同在夹缝般左右为难,原有的边疆民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产生了冲突。虽然法律与道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法律作为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为绝大多数人制定的,这就注定了法律将被普及并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边疆民族地区各地的传统道德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边疆民族地区,不能要求法律去服从地方道德,而应当在尊重当地人的传统道德和习俗又不违背法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法律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制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意识,改善法制环境,实现工作法治化,无疑意义深远。这就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每一个规划者、执行者应早日摆脱边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能够得以顺畅、快速、高效的推进,尽早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接受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加快司法改革,实现与维护司法独立

我国千余年来实行的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弊端一直波及到今天,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问题尤为严重!基层行政与法检的关系依然职权不清,不仅行政机构远比司法机构庞杂,而且职能上多变,虽然行政权限较小,却可以随意插手司法,等部门,行政命令可以对抗甚至取代司法判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性面临着严峻考验,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对行政命令过分信任与依赖,使得司法面临重重障碍,这样就造成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导致错案、冤案的发生。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应尽快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是当务之急。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的冲突与重叠,消除争相管辖现象,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将有效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维护法律公正正义,净化审判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有效的维护司法的终极权威形象,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更加认可和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完善地区自治制度

地区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巩固农村社会基层政权,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是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改革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体制,建立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务管理机制,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及时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杜绝宗族、宗教凌驾于政策法律之上;三是在边疆民族地区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和控制的体系,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领导机制;四是完善边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巩固并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民心中的价值观都起着“先行军”的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育,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边疆民族地区宣传、普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党积极审时度势,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和增加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头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激发活力,大力倡导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构建和谐民族,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形势政策教育,是创建民族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胡恒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2012,(05)

[2]闫艳丽.关于少数民族经济房展方向与目标的研究[J].经济时代,2011,(08)

法律体系核心篇6

一、注重核心价值观生成,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深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在领悟和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上下功夫。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各单位在政法干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始终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认真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学习领会中央和自治区的重要会议精神、《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通过各级党委(组)中心组带头学、组织民警普遍学、开展讲座辅导学、围绕中心讨论学、联系实际深入学、检查考核推动学,有力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开展。各单位利用党委(组)中心组学习、党团日、学习日,通过学习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有效地组织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工作者领悟和理解核心价值观内涵。

(二)开展理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文化建设,为提升干警和法律工作者精神境界,营造氛围、培育环境。各地各单位创新载体、丰富主题,结合“五・四”“七・一”等节日,开展“青年民警话人生、谈价值”“支部主题党日”等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活动。内蒙古女子劳教所结合队伍实际,通过采取授课、讲座、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对干警进行理想、道德、心理与生理健康知识等内容的教育。邀请爱心使者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组织全所民警举行以“践行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献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对进一步坚定广大干警理想信念、筑牢忠诚警魂、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单位还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广大干警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干警的党性修养、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

司法厅将法制建设、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动员和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立足工作实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召开全区司法行政法制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了全区司法行政法制工作、理论研究工作、法学学历教育以及《内蒙古司法》复刊等工作,推进全区法治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司法行政系统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组织广大干警和法律工作者开展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进行全区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经验交流和先进事迹材料整理选编工作。组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各地各单位评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优秀设计方案。

(三)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用身边人的典型事迹影响和感染身边人的价值取向,用身边人的模范行为引领身边人的价值追求。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抓好先进典型培树和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培育广大干警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优良环境,在先后培树和推出身残志坚、奋斗不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包头固阳县残疾律师,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贾占全;“扎根基层二十八载,献身司法大写人生”的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杨立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特别是新涌现出的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的身残志坚、感恩社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努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法律援助中心郭二玲同志,她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司法厅组织开展了郭二玲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共计86场、参加报告会13404人次。

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党组织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党员为目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通过报刊、网络、电视台、广播电台、信息简报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经验成果,增强了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激发了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者积极参与的热情。

(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记基本操守。各单位将廉政文化教育作为学习教育的重点,自治区司法厅分别举办呼和浩特市地区司法行政系统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厅机关全体干部廉政报告会,邀请自治区纪委监察室有关领导作了“依法廉洁行政”“反腐败形势与任务”“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3场报告。一些单位采取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上党课,纪检监察部门发送廉政短信、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和廉政知识竞赛等形式,把廉政教育深入到各个环节,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将近年来系统内发生的一些案例编印成《警钟》,分发给全系统每名干警,较好地发挥了警示和预防作用。抓好《监狱和劳动教养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学习贯彻,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和保证司法行政干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全系统各地各单位进一步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切实对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要求,认真查摆在理想信念、执法执业、纪律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开门评议阶段,共收集意见建议897条,采用意见建议302条。

(五)把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干警和法律工作者践行核心价值观自觉性、强化能力水平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司法厅精心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分别举办了理论骨干培训班、全区公证处主任业务骨干培训班等。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特点,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举办了“六五”普法骨干、法律援助业务、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班。2012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432期,累计培训干警和法律工作者等各类人员21600人次。

二、注重有机结合,突出实践特色,在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上见到了实效

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党员干部下基层、监狱劳教基层基础建设年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各项重点工作抓落实、抓践行、见实效。

(一)司法行政系统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为民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结合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万人评窗口”活动,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全区律师行业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四立足、四争创”,不断改进作风、创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能力。司法厅积极引导律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主动为党政领导机关处理上访问题提供积极的法律意见,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工作者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工作者以扎实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主题活动,积极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法律便民服务”“律师送法下乡”“法律服务进社区”等专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绿色通道”“草原移动工作站”“蒙古包法律援助点”“一小时法律援助圈”等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法律服务品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里,赢得广泛赞誉。2012年,全区各级法援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000多件,比上年增长11.6%。

(三)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把弱势群体的矛盾纠纷纳入法律调解轨道,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面推行“调援结合”“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服务引导员”等有效举措,实现乡镇矛盾调处中心与村级调委会、民调中心户对接;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三个”对接。一些地区的人民调解机构还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零报告”制度以及矛盾纠纷信息的汇总分析、预警和反馈等长效工作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稳定方面的职能作用。

(四)全区各级法制宣传机构围绕加强普法依法治理,重点抓好法制宣传工作。各级法制宣传机构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转发的“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针对法制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重点组织“与法同行、服务发展”大行动,组成“六五”普法讲师团,开展法律“直通车”服务,深入机关单位、农村牧区、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

法律体系核心篇7

关键词:核心文献馆藏评价馆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136-005

theCollectionsBasedonthe“Coretitles”CaseStudyevaluation

――ForexampleaLegalCategory

wangtiemei(Library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inthispaper,GoogleScholarfor2002-2005,thedomesticlegalcategoryof"coretitles"wasdetermined,andthenthecitationanalysisbasedonthe"coretitles"asthemeasurementtool,fourmajoruniversitylibrarycollectionsoflegalclassqualityevaluationandanalysis,andfindoutthereasonsisdesignedtoimprovethequalityofuniversitylibrarycollectionstoprovideobjectivelegalbasisforclass.

Keywords:coredocuments;collectionevaluation;collectionqualitycontrol

CLCnumber:G253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3-0136-005

1引言

对藏书质量进行评价是控制馆藏质量的前提。国内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关注藏书质量评价的研究,评价方法众多,如直接观测法、用户评议法、统计分析法、书目核对法、引文分析法、藏书结构分析法等。书目核对法即将被评价的馆藏与标准书目、核心书目或权威性的馆藏目录逐一进行核对,以评价馆藏文献收藏的完备程度和馆藏质量。书目核对法的不足之处是缺乏较有权威的书目,如《全国总书目》只能测定馆藏是否完备,如要测定馆藏的质量,就应该采用核心书目。

核心书目是收录核心文献的图书目录。我们将核心文献定义为:某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对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或推动作用的学术性著作。GoogleScholar的出现为通过引文分析确定学术性图书的“核心书目”提供了可能。

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法律类学术性图书近年来的出版情况,首先利用GoogleScholar对某一阶段法律类学术文献进行引文统计;其次基于引文统计的结果,按被引频率的大小进行排序,从而测定出法律学领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核心书目”,最后将“核心书目”与我国4所高校图书馆法律类馆藏图逐一进行比对,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评价4所高校法律类图书的馆藏质量,以期从中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查找原因,为今后图书馆提高法律类文献的馆藏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2“核心书目”的测定

2.1数据来源

《全国总书目》是国内唯一的年鉴性编年总目,《全国新书目》的新书覆盖率为50%左右,《全国总书目》为60%左右,人天书店达到80%以上。本文以2002~2005年《全国总书目》中的法律类书目为统计源,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还参照了2002~2005年《人天书目》中的法律类图书书目,考虑到要给被引者3~6年的引用时间,本文选择以2002~2005年国内法律类文献为数据来源。

2.2测定过程

(1)学术性图书的认定标准

2002~2005年全国总书目中法律类图书共计16199种,2002年为3467种,2003年为4370种,2004年为4191种,2005年为4171种。一般来说,学术文献是指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内,用来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描述分析总结的具有一定创造的知识载体。依照这个原理对16199种法律类图书进行筛选,选出7916种具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其中的以下图书不作为调查样本,具体如下:(1)各种法律学基本法律法规、法规文献选编、法规政策选编;(2)各种类型法律学教材及应试类;(3)各种类型基本法律条例、法律条例释义;(4)各种类型的法律学工具书和普及性读物;(5)各类案例。

(2)法律类“核心书目”

本文首先统计2002年~2005年全国总书目中的法律类图书,根据以上学术性图书的认定标准进行筛选,从中选出这4年中出版的所有法律类学术性图书,然后利用GoogleScholar对每种学术图书进行引文统计,最后按照引用频率的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从图1可以看出2002~2005年经济类图书被引次数>100、100>被引次数>10等各被引次数文献总量占调查文献量总量的比例情况。

一般来说,学术文献发表后的2~5年内,是被引用的高峰期。被引频次越多,说明学术文献的认知度越高,也可以说明学术文献的质量比较高,对本学科领域发展具有较高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通过GoogleScholar查证文献被引频次,可以对文献的学术价值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的测定。通过图1可以看出5>被引次数>1的法律类文献占被引文献总量的53.44%,占调查文献总量的29.12%,占这4年来法律类文献出版总量的14.38%,所以选取被引次数>1作为确定法律类文献“核心书目”的标准,即考虑到核心书目中的文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考虑到核心书目本身需要具有一定数量,因此,本文以被引频次在1次以上的法律文献作为法律学领域的“核心书目”(结果见表2)。

34所高校图书馆法律类馆藏质量的评价

馆藏评价是指对文献采集和入藏情况、馆藏满足读者需求情况以及馆藏物理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和测定,并做出评价的过程。馆藏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馆藏是否符合本馆的目的和任务,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等等。馆藏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对藏书质量的评价。在同等条件下,藏书质量越高,用户需要的满足能力及程度就越高。馆藏质量评价一般可以从馆藏文献的内容质量和结构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测定,以下是对华东师大、南京师大、上海师大和上海大学4所高校图书馆2002~2005年出版的法律类文献收藏情况进行统计调查。

3.1馆藏调查

统计过程:为了便于统计,首先将华东师大、南京师大和上海大学这3所高校图书馆馆藏中的2002~2005年法律类书目按年分别导入到excel表格中,对表格按文献类型进行排序,去除文献类型为非中文图书的其它类型文献。上海师大图书馆采用的是江苏汇文管理系统,在汇文系统的编目子系统中,通过检索入口分别同时输入出版年和索书号,如,在出版年框中输入“2002”,在索书号框中输入“D9”,然后以txt文件的形式导出检索结果,最后将txt文件导入到excel表格中,对表格按文献类型进行排序,去除文献类型为非中文图书的其它类型文献。

统计结果:通过统计可知2002~2005年华东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共6132种,南京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共7998种,上海大学馆藏法律类文献共6198种,上海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共8798种(见表3)。

3.2书目核对

利用本文所认定的2002~2005年法律类“核心书目”分别与以上4所高校图书馆馆藏法律类文献进行一一核对,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本人将后“核心书目”中在各高校馆藏法律类书目里未体现的书目再到各高校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去逐一查对。

核对内容:iSBn(国际标准书号)或书名

核对过程:将核心书目批导入各图书馆馆藏法律类文献excel表格中,对iSBn及书名等进行排序,利用iSBn进行,最后输出查对表格,并按iSBn对表格进行排序统计。

核对结果:在上海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查对到的有2355种(iSBn匹配),占核心书目总量的53%;华东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查对到的有2440种,占核心书目总量的56%;南京师大馆藏法律类文献查对到的有种3145,占核心书目总量的72%;上海大学馆藏法律类文献查对到的有2067种,占核心书目总量的47%。

3.3质量评价

通过以上调查核对,统计出4所高校法律类馆藏与核心书目对比的具体结果(见图2)。

由表4可以看到: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和上海大学馆藏法律类核心文献占馆藏法律类文献的比例逐年减少,非核心文献占馆藏法律类文献的比例却逐年增加;南京师大馆藏法律类核心文献占馆藏法律类文献的比例逐年增加,非核心文献占馆藏法律类文献的比例却逐年减少(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到:2002~2005年,上海师大法律类核心文献总量占馆藏法律类文献总量的27%,华东师大法律类核心文献总量占馆藏法律类文献总量的40%,上海大学法律类核心文献总量占馆藏法律类文献总量的33%,南京大学法律类核心文献总量占馆藏法律类文献总量的39%,从而说明这4所高校法律类文献的馆藏质量水平相对较低;这4年间,这4所高校法律类文献的馆藏总量逐年增加,而核心文献占馆藏文献总量的比例却逐年下降。一般来说,学术文献被引用的高峰期是发表后的2~5年内,说明文献的被引频率和出版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个比例的逐年下降并不能说明各馆法律类文献馆藏质量呈下降趋势。

3.4结果分析

通过对以上4所高校图书馆2002~2005年出版的法律类文献收藏情况的统计调查,本文试着对4所高校法律类文献的馆藏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意见,旨在为提高高校法律类文献的馆藏质量。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文献采访缺乏思路。“采”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各种文献信息,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将所需文献购买入馆的整个过程。“访”就是广泛而系统地调研。这两部分都隐含着一个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才能科学合理地选择文献。从以上结果来看这几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采访人员缺乏采选文献的系统性思路。具体如下:

①采访人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内普遍不受重视,馆内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图书情报人员素质低下,人力资源配置极不合理。当前,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任何一个采访人员都不可能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这样,在选购图书时,就难以在众多的学科内确定读者的需求。

②采访中存在很大主观性。随着许多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专业结构高速优化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的深入开展,大量新专业、新课题应运而生,读者要求图书馆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提供的文献要“新、广、准”,但是,坐在办公室里圈圈征订书目,缺乏与教师、学生特别是各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广泛交流的封闭式采访方式,不仅使采访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得不到任何提高,而且缺乏对各种出版信息的敏锐反应,听不到来自读者的反馈意见,不了解他们的需求,采访质量自然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采访人员应掌握不同类型的法律类图书出版社的出书特点,根据本馆实际,选择几家核心出版社,并兼顾其它出版社的精品采集图书;如法律出版社在2002~2005这4年中共出版法律类图书1336种,被引次数高达11736次,这足以证明该出版社的图书在品种和质量上具有的优势,是法律类图书的核心出版社。注重图书的使用性和适用性,高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坚持“藏以为用,以用为主”的图书采购原则。

(2)书目数据采集不充分。书目订购和现货订购相结合是高校图书馆最常用的两种图书购入方式,其中书目订购是大多数图书馆采集图书的主要方式。因此,报道性书目信息是否全面、详细、可靠是影响日常发订能否全面,减少缺漏的主要因素。本文试着对4所高校图书馆2002~2005年中文图书的定购渠道进行调查,情况分别如下:2003年以前上海师大馆主要通过新华书目报进行新书圈选,2003年以后,随着人天书店等中文图书供应商的崛起,采购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呈出以人天书目为主、新华书目报为辅的局面,并且一直持续到2005年。华东师大图书馆是自采与现购相结合的模式,2004年以前主要通过申联、翔华进行新书采选,通过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进行新书圈选,2004年以后,以浙江新华书店为主要定购渠道。南京师大图书馆的主要订购渠道是江苏华茂、江苏唐人书店和北京人天。上海大学图书馆的订购渠道与上海师大馆相仿,2003年以前是通过申联、翔华进行新书采选,通过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进行新书圈选,2003年底与人天少量合作,2004年以后与教图合作。

图书征订书目是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生命线,多年来《新华书目报》一直承担着这一职责,成为我国图书馆图书采购的主要征订目录,1990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书商推出自己的征订书目并不断完善,图书馆图书征订书目也由于书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和其书目质量上的优势,由书商征订书目逐渐的取代了以《新华书目报》为首的传统征订书目。以北京人天为例,于1999年推出了《人天书目报》,从2003年书目信息达到88000余条,2004年书目信息91000余条,到2007年,其的书目信息已经达到了10万余条。与《新华书目报》2003年书目信息31000余条,至今不足6万余条相比,数量优势十分明显。《新华书目报》所涉及的出版社以京版为主,地方版仅占其中的3%,而《人天书目报》囊括了京版与地方版中的绝大多数,目前已与全国31个省市的57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文化公司建立了购销关系,基本实现了出版社的全覆盖;而且《人天书目报》比《新华书目报》分类更加细化,大大满足了图书馆各类图书的采访需求,广泛的采购渠道为书目品种的全面性提供了保证,对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来说是极其有利的。鉴于以上所述,本文认为书目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地方版文献报道的全面性是影响馆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采购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各高校图书馆可能会出现因法律类文献书目不全而出现部分高质量学术类文献漏采的现象,从而影响各高校馆藏法律类文献的整体质量。

4结语

本文以实证角度对4所高校图书馆法律类文献的馆藏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可以看到影响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是文献采访缺乏思路,二是书目数据采集不充分。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图书采购原则,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购书方式,对文献资料进行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购置和收藏,形成与教学科研相得益彰的文献保障体系。作为需求量最大的中文图书,必备收藏的欠缺势必使得读者需求得不到广泛而有效的满足,造成图书馆文献服务水平和文献保障能力的下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文图书缺藏成为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教师开出的教学参考书单也有相当一部分缺藏。如何补缺补漏一直成为采访人员关注的焦点和难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采访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是提高图书采购工作水平,保证馆藏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晓锋.图书采购中的“出版社―图书馆”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2]邱燕燕.网络环境与馆藏评价[J].图书馆学刊,2000,(2):18-20.

[3]汪勇,林慧勤.试析中文图书采购的新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2004,(3):83-84.

[4]张静,强自力.现货采购与书目预订有机结合的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5):34-36.

法律体系核心篇8

关键词:法治体系;法治观;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86-01

党的十报告在第六部分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确立了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此可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价值。

一、社会主义法治观

1.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社会主义法治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法制治观。马恩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再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结合共产主义过渡阶段国家和法的基本特点,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正确揭示了国家和法的起源及规律。

2.社会主义法治的艰难探索。以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国后初期形成了“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思想。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确立。同志提出的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为领导的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又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又一重大探索。

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价值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要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结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思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凸显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

1.自由。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从个人层面,自由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党的七大将“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报告把“自由”放在法治体系价值的第一位,与其强调的“以人为本”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具有密切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成员在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上共同享有平等权利。法治体系所强调的“自由”不仅仅是一种法律价值,还是一种具体的法律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归宿点就是群众利益。

2.平等。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基本价值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法治体系所要求的“平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公正。“公正”即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兼顾”等思想。邓小平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十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法治体系所强调的“公正”主要在于树立法治思维,公正的法律制度,在根本目的上达到法治的理想状态。

4.法治。法治,即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体系所提倡的“法治”即法的统治,与人治、德治相对,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洋.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积极作用[J].中国司法,2012(08).

法律体系核心篇9

几年来,鞍钢从企业实际出发进行积极探索,把法律风险的预防、管理、控制三项重要内容有机融入企业管理,逐步形成和运行企业法律风险的“防―管―控”一体化管理模式。

一、“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的内涵

“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就是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为核心,以全局计划部署、整体有序推进、业务无缝链接为原则,以防范先行、管理跟进、控制把关为工作链条,形成组织保障有力、制度完备可循、工作联动有序、防范严密有效,能够高效运行全面防范企业经营管理各类法律风险,可应对大型企业集团多基地、跨区域管理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防范法律风险,以此为引领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有很强的伴生性,在企业经营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企业的所有经营风险最终往往转化为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对法律风险实施预防、管理和控制无法由任何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单独完成,也无法以常规的法律事务管理为手段和依托得到有效解决。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法律管理部门借助“专业力量”,形成“法律+专业”工作团队,全面识别、分析、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重要涉法事项中蕴含的各类法律风险,制定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对法律风险源点逐一拆分细化到岗位。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各专业管理部门借助“法律工具”,引入法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机制,制定专业领域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形成“专业+法律”的专业管理体系,作为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涉及重大法律风险和复杂疑难问题,由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切实做到事前防范得法、事中控制有力、事后补救及时。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强调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建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结合统一联动的法律风险识别、分析、评估、排除机制,形成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集中统管+执行反馈”的全方位共同防范各类法律风险的整体管理模式。

二、“防―管―控”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的构成

“防”是指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前置,做好防范意识培养、规章制度约束、工作流程规范、风险预先辨识、措施制定实施等工作。“管”是指做好法律风险计划安排、工作运行指导、效果检查考核、总结研究提高等管理工作。“控”是对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特别是对重要决策、经济合同、规章制度及法律纠纷案件的法律风险实施重点控制,辅之以事后补救。“防”、“管”、“控”三者既相对独立,又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这种一体化法律风险管理模式具有横向协调和纵向贯通的整体特性,需要建立和完善三个支撑体系。

第一,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组织体系。设立从集团到各子公司的企业总法律顾问和独立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的法律事务部门,明确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各项职责,通过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机构、总法律顾问职责“三到位”实现法律风险集中管理的组织保证。

第二,建立以系统控制为支撑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三个控制系统:一是制度流程管控系统。全面构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专业+法律”管理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二是动态跟踪防控系统。通过识别、分析、评估现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发出风险预警等工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组建“法律+专业”团队,对法律风险的多发区域和部位,组织采集法律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法律风险。结合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重点区域、部位可能发生的重大法律风险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三是信息化监控系统。为实现法律风险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法律风险无遗漏、无缝隙,建立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为中心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发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第三,建立网络式联合防范工作体系。形成各职能部门横向专业防范和从集团公司到各子公司纵向逐级防范的网络式法律风险联合防范工作体系。横向专业防范以集团法律事务部门为主,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各部门从其专业职能出发,负责对本专业领域中的法律风险进行信息采集、识别评估、确认及制定措施进行防范,集团法律事务部门组织从整体上研究、把握法律风险的变化情况、特点和趋势,总结规律,掌握风险的多发区、高发期,从全局角度提出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和具体防范措施。纵向逐级防范以集团总部专业主管部门为主,子公司专业部门配合,接受集团法律事务部门的指导,层层负责,逐级延伸。

三、鞍钢的实践及研讨的问题

一是通过制度流程体系建设,发挥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建立和完善三级核心管理制度体系和三层核心业务流程体系,整理核心管理制度156项、核心业务流程210项,编制核心管理制度及核心业务流程汇编电子版下发部门、单位实施,并通过检查督促落实;实行法律风险计划预警和随机预警制度,制定阶段性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规划,从2005年起每3年制定一个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规划,2011年还与规划配套制定下发了《鞍钢法律风险防范重点指引》,对全公司范围内的法律风险重新识别、分析、评估,两大类21大项80个子项,涵盖企业合规运营所涉及的270个重点区块,辐射近千个法律风险点,分别制定了防范措施,指引各单位贯彻实施。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现实或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判并发出预警。二是介入重要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发挥事中管控功能。在实行法律事务集中管理的同时,向下属22家重要子企业派驻兼职总法律顾问,为企业重要决策及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法律支持;集团公司法律事务人员按照分块介入全程跟踪、分类进入整体审核、分项研究风险排查、分责承办履职把关相组合的重大项目法律保障工作模式,全程介入公司重大项目,参与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股权模式设计、风险评估和商务谈判等工作,起草和审查合作意向书、合资合同、公司章程等各类法律文件,分析论证法律风险,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提供法律服务,为多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法律支持。三是有效化解法律风险,发挥事后补救功能。采取集中管理与分级授权管理相结合的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模式,一般案件由涉案单位自行处理,重大、疑难案件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处理,全公司历史遗留的法律纠纷案件已全部处理完毕,新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基本杜绝,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法律体系核心篇1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高校的主渠道,实现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建构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全新模式,探讨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实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理论体系;教学体系;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77-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是当务之急。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全新模式,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实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本质规定性所要求的。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实质是接受理论的主体通过传播主体和传播中介对理论进行反映、择取、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联结的、完整的活动过程。经过这一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思想信念和行动指南,并外化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和践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既是一个内化的整合过程,又是一个外化的践行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就是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并将其内化为行动指南、外化为实践活动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既包括理论体系,也包括实践体系。高校通过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大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从而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厘清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理论体系是我们所教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它具有自身的逻辑和话语体系;而教学体系则是我们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其核心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考察。理论体系以教材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完整性,教学体系则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等构建起来的,具有灵活性。理论体系是灵魂,教学体系是手段和载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生群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理论体系转化为知识和观念体系,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只有将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问题意识和理论传授相结合;二是优化教学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相结合;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四是课堂讲授与辅助教学相结合;五是教学过程考察与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模式的构建

将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基本前提是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以及接受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目的。

1.遵循规律,设计教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遵循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教学体系,实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化。根据在省内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所做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具有如下思想特点:思想开放活跃,稳定性较差;思想自主独立,自我意识强;竞争意识强,注重能力培养;追求自我实现,受挫能力弱等。当代大学生成长也具有自身的规律,如:阶段性规律;知、情、意、行矛盾规律;环境优化综合效应规律;师承效应规律等规律。因此,在设计教学体系时,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重塑教学内容,转换表达方式,调动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遵循接受规律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主体互动规律设计教学体系,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任何传播活动都不是传播主体的单独活动和单向作用,还必须具有接受主体的能动因素的介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要根据接受主体的个体差异采取最佳的传播方式,以求得接受主体接受效果的最大化;接受主体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对教育主体施教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后,有选择地接受;接受主体的接受选择反过来会影响传播主体的行为,促使传播主体调整传播手段、方法,形成良性循环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体系时,要探索教学互动模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双主体相互促进和影响的正能量。

2.构建“知——受——化”模式,实现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授)——接受(受)——信仰(化)的过程。理论传播的主体是教育者,是传播源。理论接受的主体是青年学生,而相对于接受主体而言,理论传播主体又是接受客体。接受主客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终达到双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和践行的目标。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和环境,如理论以及理论传播的手段、途径,思想传播和接受赖以存在的接受环境等。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缺一不可。

根据“知——受——化”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传播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阶段;其次是接受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受其影响阶段;再次是接受主体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吸收,并逐步转变为一种信仰的阶段。从接受主体的接受角度看,这个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被动性接受阶段、认同性接受阶段和信仰性接受阶段。因此,要对不同阶段的特征加以研究,在接受的三个阶段分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实效性。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知——受——化”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我们从如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1.从“授者”入手,让理论走进大学生

“授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知——受——化”模式中,“授者”是“受者”“知”的主要力量,在传播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作为“授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其本身是信仰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示范力量,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直接影响力。从这个视角来观察,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与行。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钻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与阐释,而且更应该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当代的现实相结合。遵循师承效应规律,为大学生做榜样,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第二,注重话语体系的转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关键。话语体系是“授者”和“受者”之间的桥梁,是两者达成共识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种理论都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孕育生长,都要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融合,特别是要与特定时空中的特定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够使其充满活力地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必然面临着话语体系转换的问题。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那么,指导中国当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用当代的话语体系来阐释,使话语体系适应形势的发展。只有实现从书斋式文本话语体系走向生活式话语体系,从封闭式话语体系走向开放式话语体系,才能使青年学生易于接受。

2.从“受者”入手,让大学生走近理论

“受者”,就是大学生。从“受者”入手,就是从学生的自身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接受规律入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法,从而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措施有:

第一,组建教学团队。在本科生教学中,组建由教师和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并逐渐完善,产生良好育人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对于这一制度给予充分的肯定。研究生助教制度是本科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辅助系统,是一个多赢的设计。它有利于拓宽师生间的沟通渠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助教制度中的教师与助教的定位与分工明确。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发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者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者。教师主要负责教学整体设计,进行专题讲座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研究生助教的辅助性教学主要是在主讲教师专题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并根据主讲教师布置的作业,组织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课外读书等课内外教学活动,形成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其中,研究生助教的选拔和培训是重要环节。研究生助教应当是政治觉悟高,思想道德素质好,为人师表,做事认真,有耐心,有热情的党员研究生。对研究生助教的培训,首先是岗前培训。根据研究生助教的岗位职责和角色定位,对研究生助教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助教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岗位认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师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次是岗中培训。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生助教通过听课、集体备课、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等,在实践中增进技能,掌握教学规律,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助教工作。再次是岗后总结提升。一轮辅助教学结束后,通过学生信息反馈和主讲教师的点拨评价,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之相互配合。首先,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一是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并针对具体问题在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体攻关;二是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着力引导大学生从对案例通俗故事的兴趣和认同上升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引导大学生的同时服务大学生现实诉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取灵活多样的叙述方式与表现形式,紧密结合大学生现实的思想水准、认知水平和道德状况,把思想的严谨性与表述的生动性结合起来。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化、生活化,将学校教育重点转移到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上来。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灌输教育模式必不可少,但是也要讲求语言与方式的灵活性,改变“一言堂”为参与式教学,在师生“共鸣”中达到教育目标,运用隐性教育手段,寓教于课内外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三是通过读经典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果。根据课程性质,给大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并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通过这一活动,推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把握和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三,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考察和学生能力评价的考试方法改革,构建教学——考核互动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进行协同改革,使之互相促进,达到育人的目的。改革中建立三大模块,一是学生能力评价模块:考察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入心程度及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考核的基点。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演讲报告等考试形式,锻炼和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哪种考核形式,都需要与教学内容改革相配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考试模式,不是单纯知识点的考核,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核。二是学生学习过程考察模块:考察大学生主体性、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内化于心的过程。根据课程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拟定“学生学习过程考核管理办法”,扩大学习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对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进行明确的规定。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与积极性的增强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有机结合起来。三是社会实践考核模块:考察大学生将理论外化于行的过程。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最直接的反映。重点解决学生政治理论课成绩为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平平,以至行为不端的现象。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上课出勤、纪律、日常行为规范)、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等情况(根据不同课程而定)。目前,我们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建立的考试模式有:开卷、闭卷考试相结合;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从“化”入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头脑

“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大学生头脑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从“化”入手,就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使之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立了校内外社会实践互补模式。

第一,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模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在单位负责人,应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人员和经费上投入到校外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活动中。通过课题引导,使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理论层次,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落实依托课程开展社会实践的各项要求,布置任务、组织小分队、社会调研辅导、审阅评审调研报告、组织优秀学生在课堂巡讲,把社会实践有机地纳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在校内外组织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除多媒体教学外,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重点解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问题。先后组织部分学生到红色景点、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地参观调研,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理论,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由于开展校外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具有局限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内专题调查、辩论赛、讨论等形式,以弥补校外社会实践规模限制的不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成果在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验推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了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地的重要抓手,青年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坚力量,而联系两者的桥梁和纽带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手段日月新月异,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宁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2(6):102-105.

 

[2]房广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资源的选择与利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8):36-39.

 

[3]时家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J].江汉论坛,2012(6):48-52.

 

[4]王文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结合[J].人民论坛,2012(26):136-137.

 

[5]汪海燕.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J].青年与社会,2012(8):172-174.

 

[6]董杰.情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