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十篇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十篇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2:57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知识观;偏差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7/08-0003-06

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内学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影响后果及解决方法等,均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然而,这些努力却始终未能完全清理“小学化”倾向出现的思想土壤。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日益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与部分幼儿教育相关利益主体的儿童知识观偏差有莫大关系。本文拟深入解析幼儿教育相关利益主体的儿童知识观偏差,及其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内在关联,以期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的集体心理表现

一个颇为吊诡的现象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遭受学界及社会舆论不断批判和非议的同时,却又因为一些原因在全国各地依旧风行。部分幼儿教育的相关利益主体,其实是“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实际参与者,包括部分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和专家学者。他们大多在教育利益诉求与教育理想追求之间的纠葛中,或被动或主动促成了“小学化”倾向的顽强存在。

幼儿家长是幼儿的教育人,他们对教育利益的诉求最为强烈。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确立,竞争意识深入人心,教育在改变自己所处社会阶层、实现个人升迁等方面的功能被不断放大。教育系统中的“应试化倾向”一直存在,而且迅速从高中到初中,再到小学,层层向下传导。幼儿园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一直受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幼儿家长虽然口头表示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玩为主,幼儿园寓教于乐,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主,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1〕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明显表现出对幼儿知识学习的深切关注。

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专业理念与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专业理念与素养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自然天性等的理解与认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是否有“小学化”教育倾向,不仅与其专业水平的发挥有关,而且会受职业倦怠、薪酬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有的幼儿园教师会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日益固化教学模式,又因为薪酬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职业倦怠,在理解儿童与创新教学活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此外,幼儿园教师还时常受家长的影响。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诉求往往会迅速传至幼儿园,使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利益诉求与教育理想追求之间不断摇摆。正如有幼儿园教师所说,“如果不适应家长的做法,幼儿园将面临生源不足的风险”。或许可以说,当下一些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倾向是幼儿园迎合家长需求的折中做法。

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掌握着教育理论研究的绝对话语权,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批判声音最响。专家学者的观念本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然而,受高等院校重理论研究轻教学实践的激励机制影响,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深化理论研究,无暇兼顾实践探索,导致部分专家学者日益脱离实践,“曲高和寡”。另外,还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不应将学科知识教学与儿童本位绝然对立起来。毕竟,禁止幼儿园教幼儿学习拼音、识字、算术等内容,与幼儿是否获得快乐童年及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并无必然的联系,也缺少科学验证。〔2〕他们认为,学科知识教学,若能基于儿童发展水平,适宜儿童的特点,不必过多指责。还有专家学者以“小学化”问题较严重的乡村幼儿园为例,认为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政策改革可能“剥夺了这些处境不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继而融入主流社会的权利”。〔3〕这种“存在即合理”的折中主义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肯定了部分幼儿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开展“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的合理性。

上述这部分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及专家学者等在教育利益诉求与教育理想追求之间的博弈中最终偏向前者,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利益趋向的决策选择,可实质上却反映了相关利益主体的集体心理存在儿童知识观偏差。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儿童知识观偏差

知识观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根本看法。不同学者或流派对于知识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早期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反映和表述,是真理。17世纪前后,洛克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知识获得的最可靠途径是观察和实验。20世纪初,杜威提出知识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刺激而做出探究的结果,真正的知识不是静止的、终极的、完美的和永恒的,而是能够提高有机体不断探索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代建构主义者进一步认为,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儿童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4〕具身认知学说认为,知识的建构不仅仅是主体性的认知建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也是身体给予的,知识的身体性优先于结果性。〔5〕

学者对于知识含义的解读,正趋向于从知识代表权威的认知中解脱出来,引导人们关注知识的个人属性,强调知识形成的具身发展性。这种对知识权威的挑战,与社会及知识形态的不断演变有着密切关系。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获取知识更加便捷,掌握知识不再意味着拥有了权威,教育也不再是将一堆陈述性知识存储于学生的大脑,而是要让学生像“专家”那样去思考、运用和创造知识。强调生成性知识、创造性知识,正成为时展的主要特征。基于此,为个体提供强大的自我概念和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与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等,变得愈加重要。〔6〕不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中可以发现,他们所强调的学科知识学习,主要出于世俗功利主义的角度,认为幼儿早些接触文化知识,如基本的算术、识字及拼音等,有助于幼儿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中占得先机,又或是以教育公平为由,强调幼儿的学科知识学习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重要途径。这些对知识的看法,实质上指向了真理和权威,认为知识是人类智慧结晶的积淀,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等特点。在“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者看来,知识的学习即是真理与权威的获得,而真理与权威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在未来社会可能拥有的实际权力。所以,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教师讲授和传递知识,幼儿接受和使用知识。

显然,这种知识观与当代学界有关知识与学习的观点颇有不合之处。“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存在着被广泛认知的教育风险,即牺牲幼儿个人的理解力与迁移力,以习得机械的技能。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7〕在这样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儿童都成为知识的‘奴隶’,都没有生产知识和解释知识的权力。教师将社会认可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传递给幼儿,忽略幼儿和谐发展的需求,忽略个体生动活泼的存在。教师又可通过控制教育内容来控制教育对象,使其在知识面前丧失主动性,在世界面前失去探索欲”。〔8〕

由于幼儿的经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缺乏普遍性和共同性,是一种无法获取现实利益的偶然性事件,又因为这种精神性事物很难采取考试等形式进行审查,也无法作为量化评估的依据,所以,相形之下,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则显得没有那么困难,学科知识教学就在这样的博弈反复中成为“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在“小学化”利益相关主体及社会现实的多重压力下,幼儿的自主生活、体验正被一种成人既定的对未来的职业想象所取代,致使幼儿教育几乎都围绕着适应小学、适应考试等展开。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地位,注重知识的外在化形式,采取量化方式评价知识等,便成为“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儿童知识观偏差的主要表现。

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这种有偏差的儿童知识观,一方面凸显了结果性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幼儿的经验被无端压制的无奈现实。而这些,与人们观念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与信念紧密相关。更进一步,如杜威所言,“人类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中,需要寻求确定性与安全感。实践活动有一个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只要行动,便伴随着危险和不确定性。而理论,或曰理性的思想,则达到了绝对确定性的寻求,是一切自然运动的最后‘终结’或末端,是最为完备和完善的终极知识”。〔9〕是故,“小学化”倾向的相关利益主体强调结果性知识的学习,实质上又反映了其对幼儿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这种忧虑逐渐掩盖了对幼儿的经验本身价值的重视与探索。

此外,“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的儿童知识观偏差,也与儿童本位观在现代中国的沉浮及长期以来受“双基”教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20世纪以来,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理念与体制改革由学习欧美转向学习苏联,日益重视学习系统知识。杜威、陈鹤琴等人的教育思想受到猛烈批判,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及强调儿童经验发展的知识观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而遭到摒弃。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再次发生转向,开始借鉴欧美先进教育理念,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重新引起学界重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及强调儿童经验发展的知识观进入重塑的关键时期。然而,学习系统知识的观念并未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换成其他形式,持续影响着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即是“双基”教学的发展。所谓“双基”,是指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世纪50年代,深受苏联课程理论中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各级学校规程及教学大纲,形成了“双基”教学的基本雏形。后经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双基”理论被认为是我国教改经验与外国优秀经验不断融合和发展的重要教学理论之一。鼓吹这一理论的专家学者认为,“知识教学是学校教育打破儿童自然成长、改善和加速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和途径”,〔10〕并断言“抛弃双基教学不仅意味着对我国基础教育优势的武断丢弃,也必然会遭遇文化传统的阻抗”。〔11〕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专家学者的解读颇有不妥之处,不过这样的知识观与教育观却在中国颇有市场。刘晓东认为,这种观点一方面为不少“民间教育家”投家长“望子成龙”之好提供了话语支持,方便他们谋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强化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应试化”倾向。〔12〕正如前文所言,“应试化”向下层层传导,直接影响了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蔓延。

三、回归儿童的教育

近代中国,儿童是伴随着国家、民族等观念的产生而被发现的。儿童被认为是拯救民族存亡的关键,由对儿童的重视,延伸到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一种强有力的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力量以教育的路径,迅速进入儿童的生活中。现代以来,受到苏联教育观念的影响,儿童被淹没于系统的科学知识中,加之“双基”教w理念的扩张,“应试化”倾向几乎渗透于整个中国的教育系统,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所难免。而正因此,正视儿童的个体经验,尊重儿童的知识生产过程,回归儿童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便显得尤为重要。

1.正视儿童的个体经验,重新认识儿童

怀特海在批判传统教育过度强调知识学习、忽略经验的先导作用时,形象地比喻道,“在伊甸园里,亚当是先看见动物,然后再给它们命名的,而在我们的传统制度中却与此相反,儿童先给动物命名,然后才看见它们”。〔13〕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果性知识观往往强调知识的权威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权,“儿童只有接受知识才能发展自己”。纵然是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只是从科学上论证儿童发展的潜能,为成人利用这种优势达到自身的目的,如为儿童未来职业发展的世俗功利主义目的等服务。恰如杜威所言,“我们往往把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当作缺乏,把生长当作填补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间的空缺的东西,这种倾向是由于用比较的观点看待儿童期,而不是用内在的观点看待儿童期。我们之所以仅仅把儿童期当作匮乏,是因为我们用成年期作为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期。这样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现在所没有的、他成人以前所不会有的东西上……如果儿童能清晰地和忠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所说的话将与此不同。我们有非常可靠的成人凭据,使我们相信,在某种道德的和理智的方面,成人必须变成幼小儿童才对”。〔14〕

然而,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断蔓延的事实可以发现,这一观念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考虑到专家学者对于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等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力,学术界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还应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深入研究儿童的精神生活,据此不断发出科学的声音。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等应重新认识儿童和学前教育,走出结果性知识观的误区,正视儿童的个体经验。

2.尊重儿童的知识生产过程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是过程,而非产品。“教育的过程,不是要学生把结果牢记心头,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像一名数学家思考数学、像一名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亲自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确切地说,是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可是,这并非否认知识作为结果的存在意义。布鲁纳又指出,“结果性知识作为教育过程中的矫正性知识,在适当的时间、步调和方式提供给儿童时,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学习效率”。〔15〕换言之,结果性知识的获得不是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手段或路径,是儿童理解事物、事件和动作的一种方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核心,是过度强调结果性知识的获得,把原本应作为手段的结果性知识视为学习的目的,儿童的知识生产过程、方法的训练与形成等反而被忽略了。为此,在正视儿童经验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到儿童是如何加工经验的,即尊重儿童的知识生产过程,并且在操作层面上关注到对儿童知识创造性发展的评价,也即强调对儿童知识结果这一副产品的评价,而非对结果性知识转述的准确性与否展开评价。

3.打破知识权威,树立信息时代的主流知识观

如前文所言,结果性知识观的形成,与学界长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有紧密联系。转变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果性知识观,应打破知识权威的垄断局面,树立信息时代的主流知识观。这需要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及专家学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同转变。首先,需要专家学者转变学术研究范式,由单方面注重理论转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具体而言,专家学者应积极走进实践场,强化对实践的具体认知,开展基于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研究,从根本上夯实教育理论背后的实践逻辑基础。其次,应改革幼儿园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早在2011年就有学者提出了改革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的构想,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教材编写的着眼点应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备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而不是局限于自成逻辑体系的科学化追求。学前教育专业教科书体系应由学科取向转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故而,有必要将学前儿童心理学改为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将学前教育学改为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学,将学前儿童卫生学改为学前儿童保育学。〔16〕只有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才能帮助职前教师找到教育实践累进与升华的切入口,理解教育理论建构的内在过程,进而才能激发教师重视帮助儿童探究知识的意识。最后,应关注信息时代的知识观变迁。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应对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问题时,提出了“21世纪素养”的基本取向,认为重复性的常规工作正逐渐被计算机取代,人类必须从事计算机无法代劳和胜任的复杂工作,这类复杂工作以创造、发明、交往为核心。因此,学科知识对未来世界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个人需要借由知识的运用与创造应对新的职业环境。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或)文化技能、公民素养,又或是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正成为人类在信息时代的共同追求。〔17〕

当素养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时,必然会面临如何评价的操作性问题。结果性知识的评价具有直观性和外显性,这是其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也是其成功吸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利益主体接受的关键特征。因此,相关利益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素养与外显知识表现的复杂关系,方能建构准确有效的评价机制,也才能从根本上摒弃知识权威对个体的统治,以及对儿童个体经验与知识生产过程的忽视。具体而言,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外显知识表现与其内在素养有密切关系,但素养和外显知识表现并非一一对应。一种素养可能有多重外显知识表现,一种外显知识表现也可能是多重素养合成的结果。而且,素养与外显知识表现具有非同步性,一个人的外显知识表现可能较早出现,但这并非意味着素养的养成。当然,素养的养成也不必然导致外显知识获得充分的表现。笔者以为,相关利益者的评价应注重情境性评价和学习者主体性评价相结合。情境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不同,前者强调情境的还原及情境与主体间的互动发展,而学习者主体性评价则强调主体的早期经验与当前情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角色淡化,转而作为评价的参与者,支持学习者的主体性评价。

总之,幼儿教育避免“小学化”倾向,需要相关利益主体变革儿童知识观,由结果性知识观转向基于素养养成的过程性知识观。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清理和深度认知。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9):71.

〔2〕刘小红,廖其发.“禁教”:幼儿教育必须走出的误区〔J〕.课程・教材・教法,2012,(8):34-39.

〔3〕高晓明.对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理性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6,(3):20-24.

〔4〕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1-213.

〔5〕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113.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6.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

〔8〕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22.

〔9〕杜威.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4卷)〔m〕.傅统先,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6.

〔10〕邝孔秀,张辉蓉.双基教学:摒弃还是发展〔J〕.教育学报,2013,(3):43.

〔11〕邝孔秀,宋乃庆.我国双基教学的传统文化基础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2,(4):51.

〔12〕刘晓东.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6,(1):29.

〔13〕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

〔14〕杜威.民主主x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50.

〔15〕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54.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心理健康;小学教学

在全社会关注教育的综合全面性、倡导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当前背景下,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情况。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关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开发其各项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小学恰逢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初期和关键阶段,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其人格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教育工作者应意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更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丰富课堂内容、加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与此同时,承担着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任务的教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调动教师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运用,促使教师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外的心理因素,把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目标,也是对教师专业综合化要求的体现。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

1.深挖拓展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有较多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受制于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教材中分布零散和较为浅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在理论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整体目标,深度挖掘和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拓展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从“认识自我”“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处理自身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体系。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因素,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主体,首先要加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学能力,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参加集中培训或个人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提供保障。

3.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教学

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在稳定性、抽象性、自主性、目标性、注意力集中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主动配合教学。除理论知识的讲解外,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可采取故事引导、案例分析等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可较多地使用动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等,不仅能够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也有良好的效果。

4.营造平等、尊重、互动、开放的教学氛围

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传授型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掌握心理波动的对应方法,因此营造平等、尊重、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情感情绪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尽量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形成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隐私,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多鼓励、肯定学生,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诉求。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韵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3(8):119-120.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03-01

知识体系中各学科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各学科的比例关系构成人们的知识结构,它不是孤立不变的,其内在结构具有连贯性和可调节性,可以按照客观规律来改变其结构。

一、小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具备普通的基础性知识。随着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体育学科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最普通的基础性知识,这样才能丰富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合理的把相关知识与体育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自我。

小学体育教师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专业学科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普通话、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同时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政治理论知识,用辩证的、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运用客观规律解决体育问题,并通过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小学体育教师掌握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越丰富,教师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二)具备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指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体育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影响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甚至能决定着整个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要比较全面的掌握体育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一个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基础。(1)学科理论知识。小学体育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人体科学知识、体育教育和人文知识,只有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体育教师才能把它们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把教材吃透,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工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2)专业技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充足的专业技能,如篮球、乒乓球、田径、体操等活动。教师只有熟练掌握这些专业技能,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爱好运动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这些专业技能的高低对体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小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也是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是成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通过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和认知,可以了解到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都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根据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把握,可以更有效的让学生吸收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首先,教师要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锻炼的方法。由于小学生年龄很小,又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学习基本的锻炼常识,进而了解其客观发展规律。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习惯是通过反复的锻炼形成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锻炼习惯的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训练计划,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技巧,从而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主动的、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把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教给学生外,还要建立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并采用有效的鼓励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关心学生、理解学生,通过良好的沟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挖掘他们的优点,这样就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进而提高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培养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今天,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倍受重视。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和学校要加大力度去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小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还能提高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拥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对学生的培养策略,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小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有效的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成,论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4

【关键词】身体发育;性;教育;现状;发展

最近,有一则新闻让我感到非常的不安。报道是这样的:2012年4月5日,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一名10岁女孩近日通过剖腹产,生下一名健康女婴,这个女孩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妈妈之一。此事引发社会震惊,不少人指责该国对未成年女童保护不力。目前婴儿父亲身份尚不明朗,有消息传其是一名15岁的未成年人,但也有人说是一名30岁左右的男性。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我国目前的性知识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当前我们对小学生的性知识教育状况更让我感到担忧。因为现在的小学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能力,却还没有为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任的能力。这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也给他们的监护人及社会带来了负担。由此,我想通过对小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的分析和发表一些有关性知识教育方面的粗浅看法来引起大家对小学生性知识教育方面的关注,共同来探讨一种合适的教育方式,共同来呵护我们的小学生,呵护我们的未来!

1、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上不仅能够吃饱,而且营养都比较充足,身体的发育都很正常。有部分孩子甚至出现了早熟现象,这种现象还在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小学五、六年级的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的性特征都已经非常明显。从上面报道的哥伦比亚10岁女童生育健康女婴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我们小学的部分学生已具有生育能力。

2、当前我国小学生性知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小学开展性知识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其主要有三点:一是教育观念落后;二是教材及相关书籍较少;三是缺乏社会宣传。

2.1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观念的落后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社会、家长及教师。

社会观念陈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关于性知识的问题,除了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外,大多数人总是认为它是低俗的,甚至是下流的。平时,人们总是极少交流性知识的。有长辈或晚辈在的时候,大家更是惟恐避之不及,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了。大家都把对孩子们进行性知识教育看成是对他们幼小心灵的腐蚀。总是认为性知识是无师自通的,等孩子们长大了就自己明白了。我认为这是非常没有道理的。

家长思想放不开。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下风,在孩子们刚能接受一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选择了各种培训班如音乐、美术、舞蹈、武术、英语、奥数……等,家长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本关于性知识方面的书籍或是对孩子进行一些性知识教育。面对孩子们提出的一些简单的生育问题,如“妈妈,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等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都羞于解释,只是敷衍了事地作一些不着边际的回答:“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农村妇女还说“妈妈去水井边把你捡来的”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身体的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家长们对此也没有作出一个清楚的解释,只是说一些“你长大了”之类比较含糊的话。面对孩子们关于性知识的问题大家总觉得不太好意思回答,总害怕自己讲不好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孩子。

教师不够重视。教师在对小学生性知识的传播和教育中是最关键的。可是我们的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面对学生关于性知识的一些问题总是想办法绕开或是遮掩或只让学生一知半解。这只让他们更加好奇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当学生发现了课本有一些如月经、、……等关于性特征、性知识方面的名词时,学生们总是非常感兴趣,总要求老师给他们解释一番。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的老师经常是找借口搪塞或粗略地带过去。从这些可以看出性知识的教育还没有引起我们很多老师足够的重视。

2.2关于小学生性知识教育的教材及相关读物较少

纵观小学教材,没有哪一本是专门为传播性知识和进行性教育而写的,最多只能在某本教科书中看到一两课关于人体的发育及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而已,而且都不怎么详细。

现在,很多小学也都有了图书室,而且书籍的量也不少,里面有很多关于文学的、自然科学的、历史的、地理的……书籍,但是你想要找到一两本相关于性知识和性教育方面的书实在是太难了,几乎没有。

2.3缺乏社会宣传

在各种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广告及宣传铺天盖地,无处不在。但是,你看到过有关于对儿童进行性知识教育的宣传吗?

——我没有。

3、对小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是否有必要?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位哥伦比亚女孩外,我还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小学五年级一位11岁女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遭到一个不良社会青年的引诱和胁迫并与其发生了不正当性关系,导致怀孕。但是该女生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怀孕,她只知道自己越来越“胖”了。直到后来她走路的姿势引起了一位女老师的注意,经过检查才发现该女生已怀孕6个月。后来此事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却给了我们深深的反思:这难道只是一件简单的社会问题吗?难道我们的教育部门、教师及家长就没有责任吗?你们对孩子进行过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了吗?如果该女生懂得一些性知识或是避孕措施的话,就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这和我们的教育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平时,我们总是认为小学生年纪还小,还没有重视对他们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等到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才来后悔。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性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已刻不容缓。

4、对小学生的性知识教育该如何开展?

对小学生的性知识教育,首先是教材及相关读物要充实;其次是知识的传授要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最后是教育观念必须要改变。

4.1教材及相关读物的充实

对小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光凭口援是不够的,还必须配有相应的教材及相关的读物,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所以,教材和各种相关读物的充实是必不可少的。

4.2知识的传授要与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

如果我们把性知识的传授只是看作是简单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的话,那么可能会让一些学生误入歧途。我们只有把知识的传授与伦理道德的教育相结合起来,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性有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认识。

4.3改变教育观念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知识观异化;教育失范;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是个体教育成长和发展的伊始阶段,囿于利益博弈和功利主义的导引,幼儿教育内部问题很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严重,幼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出现了“非线性偏移”,偏离了教育预设目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幼儿教育的“异化口号”,在实践逻辑中“起跑线”变成了“抢跑线”抑或“偷跑线”。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凸显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智慧,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成为当务之急,审慎与重构势在必行。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审慎“三岁看大”

映射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三岁即可洞察此后人生轮廓。三岁幼儿是个体发展的基石,是成人发展的雏形,此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性格特质已初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后续的发展动向。因此,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肇始,对个体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成为衡量幼儿教育办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1]在幼儿教师引导下开展一日活动要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顾及孩子生动、活泼、游戏的天性,幼儿园要采取多种措施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着手来引导幼儿全面发展,激发潜能。然而,诸多社会因素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给纯洁的幼儿身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是左右摇摆的,而是有稳固的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小学课程下移到学前”的现象,把幼儿当小学生来教,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内容,轻视德、体、美、劳;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学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涉及到幼儿教育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环境、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等方面。具体包括:在幼儿教育阶段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机、英语等小学知识内容,脱离基本游戏性的幼儿教育活动,脱离幼儿实际生活场景,提供背诵、抄写、机械记忆的知识技能型强化训练的行为,未按国家相关规定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区角,未提供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相符的图书资料;小学低年级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变相采用其他手段,实行非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标教学以及各种知识能力测验等。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将小学课程知识超前学习,强调幼儿智力发展,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使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致使幼儿身心发育潜伏诸多危机,易使幼儿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阻碍幼儿观察、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元素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生成机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本质是知识观的“异化”

“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是儿童对自己所感、所看、所听到的符号世界进行“有意图、积极、自觉、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3]幼儿阶段的知识教育是幼儿教师把课程内容融合到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境中,使幼儿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并促使幼儿的价值观、社会情感得以形成。幼儿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幼儿与周围的环境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认知、理解、再认识、再理解的循环过程中积极建构。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对知识观的误读或扭曲,其本质是知识观的“异化”。“异化”的知识观将幼儿的知识学习看作是静态的、封闭的和稳定不变的,将知识仅看成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与解释。而知识观则是把知识同动态实践相结合,并认为是发展、生成的过程,也是主体和客体不断交融的过程。教育场域知识观的“分化”和“异化”过程,而这种“异化”恰恰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供给养分。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动机在于绸缪帷幄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应试教育的衍生物,是高考、中考等升学考试重心下移的必然结果。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顽疾已久,有稳固的滋生土壤,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综合化的教育现象,在进行幼儿教育场域学理探究的同时,正本清源势在必行。肖俊认为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即使幼儿园没有“小学化”的内容,大部分家长仍然会将成人世界的功利追求强加给孩子,希望家里出个“神童”,希望孩子今后能够赢在起跑线上[4]。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场域也同样如此,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迫使学生生活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动机在于绸缪帷幄,使幼儿在未来竞争中未雨绸缪,占得主动。反观现实,若要上一所好的大学,就要读一个升学率高的高中、优质的初中、不错的小学、优良的幼儿园。诸多社会因素迫使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强加给幼儿,以帮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竞争挤占了幼儿教育的自由空间,幼儿教育“小学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把孩子的起跑线当做抢跑线,致使幼儿教育未达应有之意,使幼儿学习过程出现了偏差。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助推力是“成龙成凤”的父母心

当前社会残酷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场域的激烈程度,倒逼竞争向幼儿教育延伸,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攀比心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两个倾向:一是倾向于外在的条件,认为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就一定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其实这是一种线性思维的产物,忽视了内因在变化中的决定作用。教育逻辑完全不同于数学逻辑,外在条件和教育效果之间有太大的空间地带,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倾向于做加法。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5]。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许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送进优质幼儿园或天价幼儿园,俨然是现代版的“孟母”。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给孩子报种类各异的兴趣班、辅导班,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填满。在补习知识内容上向小学延伸,拼音、算术、美术、舞蹈、音乐、少儿英语等都有涉及。“成龙成凤”的父母心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强大助推力,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演愈烈。其实幼儿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引导,但至关重要的是父母的呵护及陪伴。

(四)幼儿教育过度“小学化”是教育“失范”的结果

幼儿学习认知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环节的游戏性设置,让幼儿模拟体验特定的社会情境,通过社会文化符号编码的接触和积累,初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和审美欣赏能力等。幼儿园知识教学其不同于其他阶段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强调教学的游戏性,主张通过游戏的组织形式发展幼儿的身体和智力能力;强调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再构情景,通过想像和学习符号,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6]“失范”最初由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Durkheim)提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RobertKingmerton)认为“失范”是指文化目标和制度手段不一致所引起的反常、越轨行为,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7]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既定的教育文化目标和学校制度相违背,进而引起幼儿教育“非常态”,致使幼儿教育存在越轨行为的风险,它是一种校园内部结构化的被迫重组。幼儿教育过度“小学化”是教育的“失范”过程,是教育场域出现紊乱迹象,继而诱发社会各界的失常表现。

三、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重构

(一)规范教育秩序,树立有序理念

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8]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教育部门颁布相关政策文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现有教育秩序,坚决禁止提前传授小学相关知识内容,引导社会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教育部门在规范教育秩序的同时要引导树立有序理念,要明确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界线,严格规范幼儿教育实施过程。此外,要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小学化”的教育方式,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情境,反对脱离游戏化教学的基本活动,反对机械背诵、记忆、抄写等强化训练,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环境的功能分区和布局优化。与此同时,不能因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迫切任务而弱化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避免矫枉过正,要客观看待幼小空间对接,小学低年级要坚持零起点的教学原则,顾及幼儿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权衡家园共育,彰显教育意蕴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需要依靠家园的有效沟通和通力合作,权衡家园共育的角色和职责分配,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幼儿教育要恪守教育立场,针对幼儿身心特点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在实施进程中不被家长的成才观“绑架”。与此同时,家长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的育人工作,转变自身认识,摒弃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树立理性的育儿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肩负起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知识。[9]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功能存在诸多误区,不合理的成长观对幼儿发展造成错误引导,错失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另外,家长对素质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兴趣班、特长班就是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靠近素质教育以促进孩子的发展。知识教育并非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知识学习与“儿童快乐被削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对适宜知识的学习会促进儿童身心更好的发展。[10]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不在于知识教育,而在于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方式和手段。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彰显教育意蕴,实现知识学习与游戏化教学相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凸显课程价值,提升教师素质

美国的早期教育学家对课程模式进行了长期追踪研究,其结论是不同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在有效性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早期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质量,而不在于课程模式所蕴含的特定哲学思想,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普遍认为学业取向的早期教育课程最便于实施。[11]早期教育课程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渗透特定的课程价值理念,是达成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凸显幼儿课程的价值,同时肩负起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引导。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过程中要消除教学冲突时不合理的选择,提升幼儿教师素质是最核心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在课程的选择方面都拥有较大的自,但由于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缺乏课程编制及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对于现成的教材及与之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12]这要求幼儿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定期参加教学技能和业务培训,并领悟幼儿课程的价值理念,提升自身的科学保教能力,并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动。

(四)崇尚儿童中心,重塑幼儿真谛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6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学习思潮。这一倡导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让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性学习流派。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当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要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训方式,切实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与他们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利用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学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的。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要对教师和周围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反应,并把它们纳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系统,以便更好地完成当前的认知任务。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联系,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所要认识事物的结构,并把它们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既然知识只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是对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将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权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更加广泛,而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科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将会使学生获得范围更加广泛的知识,受到多方面的启迪与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活动中不断地扩充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

2,课程是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生的原有经验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者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对象,而且还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进学校前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进学校前所获得的这些知识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而是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使其纳入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结构体系中去。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系,同时还包括着学习者如何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探究新知识,促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知识一般可以分成结构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学生的学习是积累性的,学生不是凭空进行知识建构的,而是在原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切实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尽量体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参与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顾问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事物较为可靠的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建构主义者还强调,知识在学生没有学习以前或者没有了解它的意义以前,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建构,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参与知识建构的环境和方式也不一样,因而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差异很大。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都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或缺陷。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技能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的活动与交往,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

建构主义者还主张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放下架子,主动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出积极问题的思路或建议,但这种建议要尽可能地不断减少,并应尽早过渡到学生独立地探究学习。因此,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往与互动,主张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极力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具体实际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要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线索或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但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并不是要代替学生的学习,而且这种帮助不能过多,并要逐步地减少,最终过渡到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

4.学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变化的人和具体的人,仅仅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因此,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把学生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课程与教学不能过于考虑社会的需求,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把学生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给学生课程与教学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性关怀,引导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1。要根据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

学教师的实际确定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师范院校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翻版和修补,偏重于让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识技能,但很少考虑到我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结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使得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因此,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加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要按照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删除传统陈旧落后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他们生活实际的联系,切实体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

2.要大力改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引导中小学教师在活动与交往中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过于偏重让中小学教师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技能,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要真正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就要把他们从被动地听课中解放出来,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与交往中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情感、技能、习惯。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7

关键词:儿童;健康生活;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03

1儿童生活现象扫描

早晨上学,总有一些学生在车上吃早饭,快到学校路段时,匆匆啃上两口下车。这样的饮食方式怎能保证消化吸收的质量,这样的早餐质量如何保证半天学习和锻炼的营养和能量。在升旗仪式集会的时候晕倒的学生中,多数是早饭吃得少,个别是没吃早饭的。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体质必然下降。

学生不小心崴脚了,韧带或肌肉拉伤了,他们不懂得处理的方法,有的忍痛继续活动,有的坐在地上揉揉疼痛部位。跑完步后,就地坐下,甚至躺下,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向前摔倒时,不懂得向前顺势滚动,习惯用手撑地,往往造成骨折。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的老师,应该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必备的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儿童健康生活需要哪些知识

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多彩,可谓浩如烟海,教学中只能选择少数一部分必须传授的知识。而本文要探讨的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知识也是属于必须在体育课中学习的。儿童现在和未来健康地生活是与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的,我们体育教师应将儿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为教育资源,与相应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他们感受到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究竟哪些体育与健康知识是学生健康生活需要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三大类: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营养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详见下表)

3如何有效地教学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3.1在实践案例中渗透

实践教学是体育知识的主要传授平台,主要方法是结合一些教学环节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渗透。如在课堂开始部分要检查学生的服�b和鞋子是否合适,口袋里有无尖锐物品等,在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的同时并让他们懂得由此会造成相关的危害。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运动要做不同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受伤,还可以更好地在运动中得以发挥。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体验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知道相关动作对身体的锻炼作用,熟悉锻炼方法,为以后的锻炼打下基础。总之,让学生在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体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有备无患,要到用处,信手拈来。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基础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随着时间的积累,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海量的,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因此,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的做法,是一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做法,是以运动规律指导体育实践的做法,是受学生欢迎的做法。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扭伤后,大多学生不懂得正确处理方法,有的继续运动,有的还要搓揉扭伤部位,有的马上去贴止痛膏,由于处理不当,会使扭伤部位更加肿胀,直接影响恢复。正确的方法是:扭伤后要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进行冷敷处理(可用冷水或冰袋),抬高伤肢,过24小时后情况缓解时才能热敷或贴止痛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少诸如此类的生活方面的小误区,关键是我们要及时去发现,及时去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应该怎样做。这样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结合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3.2在媒体辅助中增效

体育教师应精心准备每一节室内理论课,因为室内理论课是传授体育知识的主战场。在室内理论课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营养方面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让他们感受到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对于有些营养知识,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关注的程度不同,则采用网络教学法。课前设计好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无穷的资源库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进行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录像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青春期保健知识。体育教师应将重点传授的体育保健知识精心制作ppt,将一些学生难懂的知识用动画、图文并茂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媒体开设体育欣赏课,体育欣赏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运动兴趣,熟悉技战术和规则。欣赏教学一般采用评论欣赏和随机欣赏两种方式。评论欣赏的方法适合于小学的高年级,随机欣赏适合于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评论欣赏要求教师在课前精选一段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的视频,上半节课让学生欣赏,下半节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评论,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球队,来评论自己一方或对方的优点及缺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而且在欣赏比赛前可以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评论欣赏有利于学生熟悉技战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比赛的欣赏水平。随机欣赏可以安排在重大比赛期间观看现场直播,也可精选一些视频进行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比赛的常识,学会欣赏体育比赛。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位现场的讲解员,要把一些专业的术语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看得懂比赛。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在我的精彩讲解中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问题,好多是与比赛方法、规则有关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掌握不少运动知识。【2】我还要求学生课后能陪爸爸妈妈看一场相同项目的比赛,并做一回小小讲解员。3.3在养成教育中培养

作为终身体育基础的学校体育应当是一种重在养成的教育。学校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生活技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是蕴涵着“生活习惯”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内化”并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因此,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热爱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不仅在课堂中进行,也要结合学生生活的一点一滴进行。如每天放学时,总能见到不少学生边走边喝着牛奶,我碰到后总要向他们教育一番。让他们明白空腹喝牛奶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喝牛奶要在腹中有淀粉类食物的基础上,最好是在早餐时或晚饭后、睡觉前。他们听我讲后,基本能做到把牛奶带回家去。又如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饭上学,有的边吃饭边看电视,有的吃过饭后马上做作业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研究显示,家庭成员的生活体育习惯与小学生的生活体育习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小学阶段,儿童在生活体育活动方面并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自主能力,其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外界特别是家庭成员行为习惯的影响。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的家长陪同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自主行为能力有所增强,家长陪同率下降,调查发现,家庭成员有生活体育习惯的小学生有规律地进行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高。面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的趋势,除了学校体育途径外,家庭也应肩负起一份责任,要高度重视,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小学生体质问题。【3】家长要重视学校在平时和寒暑假布置的体育作业,监督引导孩子完成。有体育特长和锻炼习惯的家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影响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如现在朋友圈流行的晒行走步数也可以让孩子试试,激发孩子的兴趣。不少家�L在儿童时代能熟练地玩一些民间体育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因为,民间游戏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游戏方式,其种类繁多,趣味性强,能够促进少年儿童身心愉悦发展和智力发展;而且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学生课余和闲暇时进行。亲子同玩民间游戏,既能有效锻炼身体,还培养了亲子感情。

3.4在多元评价中巩固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8

【中图分类号】R179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48-02

【关键词】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比较研究;学生

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儿童时期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学开始接受健康教育,使儿童及时获得相应的卫生知识,将为其成年后拥有健康的身心奠定基础。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要求,笔者在丹东市2所乡村小学和1所城市普通小学进行了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探讨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丹东市宽甸县杨木川乡、大安平河乡2所乡中心小学和1所市内普通小学三~六年级学生为对象。健康教育前发放问卷2813份,回收有效问卷2789份,有效率为99.1%,其中农村小学有效问卷2139份,男生1213名(56.7%),女生926名(43.3%);城市小学有效问卷650份,男生347名(53.4%),女生303名(46.6%)。健康教育后,调查农村学校学生1773名,其中男生981名(55.3%),女生792名(44.7%)。

1.2方法2005年9月进行基线调查,之后进行了为期1个学期的学校健康教育活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班主任统一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情况、就医取向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认同情况。2所农村学校为干预学校,另1所城市普通学校为对照学校。干预学校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对照学校不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措施包括在校园内设立健康知识专栏、发放宣传折页、每周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知识讨论、组织学生开展以健康为主题的班会、黑板报及绘画比赛、在班级内构建健康知识图书角等一系列活动。

1.3统计分析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干预前后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农村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市内普通学校(p值均<0.01),大部分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50%,市内普通学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虽然比农村学校略高,但许多知识点的知晓率仍很低。通过干预,农村学校学生的各项知识点知晓率明显提高(p值均<0.01),均高于城市普通学校(p值均<0.01)。见表1。

2.2干预前后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比较干预前,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低于城市普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选项(除刷牙和饭前洗手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农村学校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明显提高,部分项目接近城市普通学校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率。见表2。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前,城市普通学校显著高于农村学校,但通过1个学期的强化干预,农村学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干预效果明显。系统的教育可以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缺乏良好生活条件的农村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首先应提高知识知晓率,其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先普及、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1]。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健康知识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健康需求明显,但对健康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够全面,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基本健康知识、生活技能健康教育的力度,系统规范地学习有关知识,以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石文惠,史平.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44-746.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9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在教学方面具有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高素质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多元知识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一个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非常宽广和全面的知识修养,广泛学习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力求实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儿童生活的全面覆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新课程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决定着教育改革成败。教师要具有自主参与意识,善于创新,并将其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小学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在实践中探究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3、形成课程文化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也深刻影响到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佳的表现

1、重理论,轻实践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地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注重规律原则的教学,偏重学术的阐释。这种线性单向的封闭理论体系,远离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不能及时吸纳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同时,教育实践知识的缺失,学生很难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

2、重传授,轻反思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理智取向”。今天教师教育的基本取向已经由“理智取向”转向了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偏重教学技能训练,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忽视了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反思习惯的养成是其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动力。

3、重外输,轻内化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该课程应该关注学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以及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使其内化成为他们所认同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知识本身。这些问题导致本科小教专业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专业情意淡薄,教师实践性知识失语,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工作适应期延长等严重缺陷,进而极大地影响了小教本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这种状况也不能适应小学语文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己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1、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应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生成。教师必须有前瞻的意识和眼光,具有鉴别选择的能力,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体系,用这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来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采取的措施有:组织师生定期走访教育实习基地校,深入小学课堂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相关教育现象进行讨论和思考。

2、完善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成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问题,应加强对教育情景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和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以便学生构建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关于教育小学生的知识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转知成智

近年来随着“科研强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逐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关注的焦点。各地中小学教师从事课题研究也如火如荼。但在理论上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却不甚明确。定位问题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性,关涉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关涉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及评价等,是深入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首先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

目前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的主要观点有: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反思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界定从不同角度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进行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特点,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开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研究活动。这种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断式理解,没有放在概念系统中去理解,从而也就不能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区别开来,也就无法在相互比较中真正理解中小学教育科研。

按照亚里士多德对概念的“属+种差”的定义方法,对一个概念要从它的“邻近的属”概念、同一层次的“种”概念间的差别上去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概念的上位“邻近的属”概念为“研究”,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种”概念有: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学研究。“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那么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探索性、创造性活动呢?

一、在与“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比较中,定位中小学教育科研:探索实践智慧

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科研,虽然都属于“研究”,但在研究主体及其角色、选题来源、提出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1.在研究主体及其角色方面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主体是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的研究主体是大学教师或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在从事科研活动时,分别承担着“当事人”和“第三者或旁观者”的角色。中小学一线教师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当事人”的角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直接的参与者,因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处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全程是在中小学教师参与、主导下进行的。而专业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他们的这种“第三者或旁观者”的角色,主要是指他们不是直接去解决中小学教育科研中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在旁边以一个“智者”的身份去观察、评说教育,或者指导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育问题。

2.在选题来源方面

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的选题是从已有的理论出发,探索已有理论的正确性,并发展和完善已有理论。如有学者指出,学科建设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1]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主要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因此,科研的内容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有其鲜明的应用性。[2]

3.在提出研究假设方面

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最典型的研究假设是和自然科学研究假设一样,研究假设要以叙述的方式说明两个或更多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美,假设命题的本身在逻辑上是没有矛盾的。[1]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假设很多时候是不明确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有时甚至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假设。在研究假设的提出方式上,很多时候是藏在研究方案中的,是研究方案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4.在研究方法方面

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多是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是采用自然科学实验(或近似)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或改变研究对象,验证研究假设、探讨研究现象关系,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表现进行比较,并结合其他方法,揭示出该类教育现象的本质,进而认识教育的规律与趋势的研究模式。[3]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1]

中小学教育科研使用的主要方法有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4]校本研究,基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解决学校现实的问题,以教师群体为研究主体,采用观察、访谈、案例、行动等研究方式为主。叙事研究是通过描述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规律。[5]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是具有很大差异的。归根结底,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于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以求知为研究目的,教育科研专业研究者也是想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去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和规律,即教育知识。这种教育知识就是要追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经过证实的教育观念,体现为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教育理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是解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机智,形成研究者教育风格。

二、在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比较中,定位中小学教育科研:以知识探索实践智慧

目前基础教育界,由于还没有把“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者教育科研”区别开来,还是从“探究教育规律”来界定中小学教育科研。所以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关系,还是从“探索规律”与“遵循规律”的视角去理解。教研、科研都强调一个“研”字,都是对学校工作进行探索和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研同属于一种研究,即探索教育实践智慧的研究。下面从研究范围、研究方式、指导人员的素养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不同。

1.从研究范围及问题特点上来看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围很广泛,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有可能是一个“难题”,是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需要中小学教育科研给出新经验、新智慧。

中小学教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教师教学工作,表现为某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校教研活动的重点是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吃透大纲,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研内容多以分析教材为主,内容相对固定、封闭。在这种教研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性难以被激发。”[6]这些问题是相对固定、封闭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身边有经验的教师或教研员(教研组长)都已经遇到过,并经过实践探索,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2.从研究方式上来看

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方式主要是开展课题研究,基本流程是中小学教师按照相关课题管理部门的课题规划指南,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选择并申报课题,经过课题管理部门审核后立项,立项以后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是要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其中包含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假设、研究目标、内容等),在实践中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计划,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策略及机智等。

中小学教学研究,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师徒帮带”以及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评课等开展的活动。实际操作的基本组织方式有:先讲后研、先研后讲、互动对话。“先讲后研”,是先由组织者(教研员或教研组长)对要研究的实践问题进行阐述讲解,再由参研教师进行探讨、反思、体悟的研究方式。“先研后讲”,是先由组织者(教研员或教研组长)提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让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去思考,然后再召开教学教研讨论会,会上参研教师可以各抒己见,最后组织者根据教师研讨中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进行总结发言,提炼出共识性东西。“互动对话”,是对话式教研,它是指在教研活动过程中,组织者和参研教师都围绕着他们共同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进行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最后达成共识。[7]

3.从指导人员的素养来看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导人员,一般来说是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与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客观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也按照他们的学识去指导、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强调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假设、研究的严谨性等。

中小学教学研究的指导人员主要是教研员或教研组长,他们一般都具有长期的从教经历,取得过较好的教育教学业绩,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但是有关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不如教育学专家学者。从现实调研状况来看,有研究者对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的教研组长调查显示,三成多的调查对象认为学科教学能力是教研组长的首要基本功(占34.6%),认为组织协调能力较为重要的占29.9%,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教研组长认为教学理论功底很重要(占24%)。[8]

综上所述,从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研究范围及问题特点、研究方式、研究指导人员素养的这些差异来看,主要基于两种不同的研究思维方式。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思维方式是,研究要有可靠的研究依据,即研究以“教育知识或理论”为基础,即“以系统知识探索教育智慧”,凭借的是经过验证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研究思维方式是,研究主要依据的是“教育经验”,即“以日常经验探索教育智慧”,这种经验主要是个体以往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偶然性,客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为“转知成智”的内涵

1.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知”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被证明了的对世界的系统认识。按照人类认识成果的可证实程度和可靠性,可把知识分为思辨哲学知识、实证科学知识以及实地调查知识。

(1)思辨哲学知识。哲学是以概念为对象的“形上之思”。概念作为人类文明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水库”,构成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阶梯”和“支撑点”;对概念的批判性反思,就是以理论方式表征人的否定现实和追求理想的“形上”本性,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和引导。[9]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思辨哲学知识主要是指在哲学或教育哲学中对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如,对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的理解。

(2)实证科学知识。实证主义认为,只有严格忠实于观察和经验的陈述,所得到的知识,才是正确的科学知识。这类知识首先是数学,它由于不依赖于任何其他预设而成为最基础的学科,然后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社会学。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知识主要是以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或类似方法,获得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社会学知识等。

(3)实地调查知识。洪业利用实地研究方法,把实地调查的知识划分为:事之测量、时之测量和地之测量。[10]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实地调查知识,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如问卷法、访谈法等,对研究的实践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的关于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知识。

2.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智”

根据靖国平博士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有两重意义――“德性”以及“大知”(与“闻见之知”的“小知”相对应)。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对“智慧”意涵的理解逐渐融入学科而被赋予了新意。如在信息科学上,智慧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一由低到高的金字塔的塔尖;心理学上,智慧是指人才智聪明,才思敏捷,思维有独创性,能够机智地解决认识上的难题;在社会学上,智慧是指某人在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是敏感的、机智的和通情达理的,其思想和行为等是切合实际的,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是有效和实用的。[11]

综合以上中西文明对智慧内涵的理解,智慧是指懂得巧妙、机智地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追求真理,去创造生活和提高生活的质量,去提升生命的意义,能够运用知识去拓展观察力、理解力、创造力、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去丰富心理、理解他人和完善自我人格,去追求人生的美善和崇高。具体到中小学教育科研,对智慧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智慧是指对原有知识的接纳、认同和内化,以及在实践运用中,对原有知识的新认知、新体悟、新发展等。即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领悟,实现概念(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其次,智慧是指把对原有知识的新认知、新感悟、新发展运用到情境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对教育实践具体情境的驾驭,灵活机智地处理实践问题,从而产生教育教学智慧、专业发展的智慧,即教育机智。

最后,智慧是指在以上对知识的领悟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领悟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学生、教师等教育中基本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个人的教育风格。

从“知识”与“智慧”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作为外在的事实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实然的、已知的认识成果;后者是作为人以内在的价值世界和心理世界为尺度,去主动地、合情合理地运用知识,获取理想性的人生幸福的能力和本领。

3.转知成智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转知成智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之中达成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高度的“交汇”或主体间性,尤其是指将客观、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体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过程。

中小学教育科研实现转知成智,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运用多种知识,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管理情境,灵活机智地应对教育生活世界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经过反思、体悟、灵感等方式丰富和发展已有知识,从而生成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专业发展的智慧,并最终形成个体相对稳定的教育风格。

把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为转知成智,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教育实践智慧。这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容易达到的,也是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最直接意义的成果。而以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以专业研究者为标准,以学术论文为最重要的标准,而撰写学术论文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来说,也不是最直接有效的。

把中小学教育科研定位为转知成智,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思路――以系统知识探索教育智慧,从而把中小学教育科研与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区别开来,并具有可操作性,使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再一味地依靠教育经验、日常习惯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利用坚实的理论,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王志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和意义[J].教育研究,1997(2).

[3]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李松.我国中小学教研60年:反思与展望[J].当代教育科学,2014(17).

[7]王富英,朱远平.中小学教研要素与有效教研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8]徐汇区“中小学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项目组.中小学教研组长的工作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9]孙正聿.哲学的形而上学历险[J].天津社会科学,2011(5).

[10]陈洪澜.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J].科学学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