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4:33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步骤

中图分类号:F830.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69-02

一、合作社理论基础

合作社理论渊源久远,对合作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各种合作思想创立的时候。但是直到20世纪后期,合作社理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际比较来看,国外的合作社研究一直领先于国内,这与国外的合作社发展比较成熟有关。

以Sapiro和nourse为代表的早期合作社学派认为,农民通过合作社进入市场,不仅可提高收入,还可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市场的效率。在Sapiro和nourse之后几年,人们对合作社的研究开始由注重外部影响向以解决合作社组织内部问题转移。

把合作社当做一个企业的观点是enke(1945)提出来的,但是他没能解释合作社持续经营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Helmberger和Hoos(1965)运用企业理论,建立了一个合作社模型。Helmberger和Hoos的模型显示,在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试图通过吸收新成员来扩大业务,将会减少已有成员的收入。

Cook等在1995年运用产权理论对合作社的产权进行了分析,认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搭便车、资产组合及对长期项目缺乏投资的激励等问题。随后,Harris,etal(1996)提出以封闭社员资格政策加上销售协议来解决搭便车问题,通过合作社股份的二级市场,允许合作社股份转让来提高社员的投资激励和改善资产组合。

20世纪80年代,随着博弈论、交易费用等一些新兴经济学的兴起,一些学者也及时利用这些理论研究合作社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传统合作社制度的种种缺陷和局限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合作社的企业性质,试图运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合作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演化。大家越来越接受合作社和其他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他们认为,合作社应当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否则合作社就难以保证持续经营。合作社运营应该是相对开放式的,应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来吸引高效率的农民,甚至其他投资者,否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低效率农民的参加只会使合作社走向灭亡。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合作金融组织产生到19世纪末,是合作金融组织自由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合作金融基本原则以及合作社社员权利和义务界定的研究;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国家干预阶段。主要侧重于合作金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进行立法以加强对合作金融管理的研究;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是合作金融组织的调整变革阶段。主要侧重于从企业视角研究合作金融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主流合作金融理论存在以个体性为基础的市场型合作金融和以集体性为基础的整合性合作金融的理论分野。前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做是新古典经济学假设条件下的一个企业组织,社员不依赖合作社,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后者把合作金融组织看做是经营性企业与公共组织的结合体,社员完全依赖于合作组织,合作社由专家经营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淡化,商业逐渐增强,整合型合作金融发展的说服力明显不足,而市场型合作金融理论更具有当代经济的特征,成为目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

合作金融制度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以上的历史,合作金融组织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有广泛的分布,很多合作金融组织在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德国合作银行制度、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美国信用合作体系、荷兰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系统运行机制的梳理,结合合作制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各国合作金融组织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发展模式上表现灵活多样,但不同地区的合作金融组织都遵循着一些大的基本原则。(1)合作制最主要的原则是成员之间的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以及地方自治和民主管理。(2)合作金融组织常年形成的严密的内控机制及民主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地方成员行和中央合作银行、和地方成员行之间的交叉担保机制,是合作金融组织成为最“安全银行”的主要原因。(3)确定合理的资本组合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外部资本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股份制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过分的股份制结构有可能导致对会员客户的服务有所减少。这需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设计,并且通过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保证成员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合作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一般是通过两级法人(或者三级)机构,植根于最基层的机构当中。每一个成员行,都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治理机制,这样能够实现成员行内部的有效监督。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业务指导和信贷服务,保证各成员行不脱离健康经营轨道。(4)合作金融组织具备全方位金融服务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不提供全方位服务,只是固有的几项服务,而不是以客户价值为原则,那么就会产生更高的成本,还会失去许多客户。合作金融组织客户群体主要以社员为主,以支持社区发展为己任,同时也积极拓展其他客户,以提高赢利水平。以盈利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要求,而不应把合作金融组织理解为非盈利,或者是可亏损的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帮助出现危机的合作金融组织渡过难关,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经营不善的合作金融组织的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水平。(5)利润分配改变了过去全部留存的方式,一部分用于分配给社员。在分配过程中,以社员参与合作金融的惠顾量为基础,同时也涉及了按股权分红。(6)建立了《合作法》,使合作组织的运行有法可依。《合作法》主要明确什么是合作组织,合作组织有什么样的治理架构。

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

农村合作银行系合作性质,由个人、企业和其他团体入股的互助制金融机构带有社区性质的一种集体金融组织,在经营管理上与商业银行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合作银行并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各类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融通和金融服务。目前,乡镇企业、特别是农村种养殖户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得到贷款就不容易,农村合作银行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中多种经济的不同需求而组建,它把农户、个体和小集体经济作为服务对象,为其融通资金和提供金融服务。

关于农村合作银行的模式问题,最强的呼声莫过于要求建立起像专业银行那样的全国性自我管理体系。但这种想法与合作银行国际惯例并不完全符合,有关资料介绍世界各国都是先有信用合作社,然后才有合作银行,原来的信用合作社作为基层合作银行,在基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成立地区合作银行和中央银行。世界上有名的大银行,如德意志合作银行和法国农业互助信贷银行,都是在经受市场竞争的洗礼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三、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步骤

1.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不能一哄而上。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应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已脱钩的农村信用社联社,按照《农村合作银行条例》率先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尚未与农业银行脱钩的信用社,应先与农业银行脱钩,接受人民银行的领导,创造条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

2.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基层农村合作银行。目前的农村信用社还不完全具备基层农村合作银行的条件,首先,要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这就必须摸清家底,强化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信用社的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逐步达到基层农村合作银行应具有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资本金达到注册标准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按照《巴塞尔协议》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资本金占总资产的比倒不得低于8%。因此,要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首先增加资本金。最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信用社应于筹足注册资本金之后,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聘任行长,行长执行股东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决议。

3.组建县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经过整顿提高、扩股、筹足注册资本金,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已具有法人资格,成为合格的基层农村合作银行,为组建县级农村合作银行做了必要的准备,在此基础上,每个基层农村合作银行向县联社入股进行再合作,县农村合作银行也可向地方财政和较大的乡镇企业招收股金。

4.组建市(地)农村合作银行,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营发展需要和市(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在适当时机组建市(地)农村合作银行,但市农村合作银行不宜全部按行政区划设立,因为有的市管县过少,没有组建的必要,依法组建的市(地)农村合作银行,其内设机构应与县农村合作银行有所不同,可设立资金调剂部、会计管理部、人事教育部、办公室和独立经营的营业部。

5.设立省合作银行管理处,挂靠在省人民银行,对全省农村合作银行进行行业领导和管理,并提供各项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蕾.农村信用社内生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

[2]王蕾.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3).

[3]王蕾.外部金融冲击下的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剖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4]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3.

[5]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9.

[6]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7]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2008,(9).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经济发展;信贷业务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

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信社,下同)是由农民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是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二、农信社在涉农业务中遇到的困难

从农信社的性质及业务经营范围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其所有业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农”项目开展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信社在其中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但是在对各地农信社的实际业务进行梳理之后发现,农信社的业务拓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也出现了一些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一方面,农信社的涉农贷款出现“放贷难”情况。按照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来说,涉农信贷业务应该是由农发行、农信社、和农行共同完成,而且由于农信社的网点分布要远比其它两个银行类金融机构辐射面广,因此理论上来说农信社的涉农信贷业务应该是最好的。但是在对一些基层农信社的信贷业务进行整理之后发现,极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抵触农信社的信贷业务情况。

另一方面,规模化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贷款难”情况。根据已公布的资料信息显示,全国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达696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83.8%。单纯的看这个数字比例是很高的,但是与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之后就发现,各地农信社的实际涉农放贷明显的趋于萎缩状态,在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农信社贷款审批流程往往要超过180个工作日以上,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信贷业务效率。

三、农信社涉农业务困难的成因

从表象上看,上述的困难完全是一种悖论,但是从根源上来分析的话就清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是有具体原因的:

其一,提高了贷款追责力度导致农信社“惜贷”。不良贷款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的正常业务经营,而且还对区域性经济环境秩序的平稳造成了干扰,因此相关部门加强对贷款的追责是完全有必要的。相比起商业金融机构动辄单笔几千万上亿元的贷款资金进行风险评估或者监督的力度来说,农信社需要面对的往往是众多农户单笔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贷款的监管难度,导致了个别信贷员根本不开放这类型的业务,加重了农村经济体中的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缺口困难。

其二,农信社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实际信贷需求。信贷员对于贷款的立项审批是根据农信社的信贷产品来设置的,由于信贷产品的相关要求与农民的实际贷款需求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因此即便是所有的资质完全符合贷款要求,但是由于程序不对,信贷员也根本不能签发贷款许可。

其三,基层信贷员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全面。与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明显不同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阶梯式效应极为明显,一旦相关业务的市场前景乐观,其后期追加的投资总量很有可能远超于初期投资。由于基层信贷员在工作中过度关注初期信贷业务而忽视了这种优质资源客户的可持续性发展,再加上同行业金融机构的及时跟进之后,导致了诸多原本由农信社扶持起来带来优质资源客户在后续的合作中并没有选择农信社继续开展信贷业务。

其四,地方政府存在行政干预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极为鲜见,但是一旦发生之后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在河北、吉林等地都爆出地方政府处于扶持其它经济实体发展的目的,套用、挪用农信社的专项涉农贷款,导致了农民出现实际信贷需求的时候,农信社已经没有资金进行放贷了。

四、解决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措施

虽然农信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归纳起来无外乎是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的因素,加以梳理,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之后,农信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将信贷员的责权利进行量化。信贷员提高了对贷款的审核力度进而规避不良贷款的出现,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于严苛的形式影响了正常的信贷业务就得不偿失了。尝试开展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农民信贷需求的风险评估,让信贷员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来审定实际信贷业务,就将信贷员的责权利完全进行了量化处理,这样一是提升了信贷员的工作效率,二是通过独立调查机构的工作,客观真实的反映了一些实际信贷情况,三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信贷业务的发生。

其次,积极拓展农信社信贷产品的渠道与业务范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农村经济实体利用互联网渠道开展电子商务甚至对外贸易业务也已经逐步的趋于常态化。在这个基础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存与贷那么简单了。作为农信社来说,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分步骤的将信贷产品的渠道与业务范围拓展开来。

针对初期投资的涉农项目。信贷员要根据实际信贷需求来引导农民结合农信社的相关业务来确定贷款总量,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贷员还可以根据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来向上级机构提出专项贷款的申请,进而最大化的满足农村经济实体基础性发展的需求。

对于已经步入正轨的农村经济实体,农信社的客户服务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资金往来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要明确的掌握关键时间节点,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信贷员之后,有利于信贷员了解和掌握优质客户资源的深度贷款需求。

对于目前发展存在困难的实体,农信社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扶持力度。有些农村经济实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属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农信社要在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的情况下,适度对其信贷需求做出一些倾斜性的扶持,这样就有助于企业摆脱困境,从而也为农信社拓展了一个潜在的优质资源客户。不过对于因为投资决策而导致经营困难的非实体性涉农项目,农信社还是要加强贷款资金的风险评估,有必要的话可以启动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从而有效的避免不良贷款的形成。

最对于农户的小微贷款,农信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审批流程。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仗于规模经济,农户的小微信贷需求虽然在单量上并不大,但是由于农户的基础较大,其发展形成规模之后对于农村经济也能形成一定的促进。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农信社要着力从简化审批流程上入手,为农户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实际的生产。

最后,省级农信社要加强对规模化信贷资金的审批。无论是出于加强高对信贷资金风险管理的角度,还是出于提升农信社行政垂直管理的角度,省级农信社要对形成规模的信贷资金加强审批,除了相关的资质信息要完成备案申报之外,对于资金使用情况要结合定期巡检与不定期抽检一起来完成。从而有效的规避地方政府对农信社业务可能造成的干扰。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涉农专项扶持资金,省级农信社要全面落实专人管理、专项审批的原则,对于其间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追责。

五、结束语

因地制宜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其实也是农信社业务拓展与延伸的基本思路,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农信社作为农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出其经济调节的作用,为农户改善生活环境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腾飞助力。

参考文献:

[1]曾微雨.简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方向[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农村互助金融组织

作为农村合作金融力量的主要代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却是在偏离合作金融的道路上发展的,依附于政府,服从于国家效用函数是其主要特征。农村信用社要走回最初的合作金融道路已经不可能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策略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所以,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股份制改革是必然取向。但鉴于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社会上有大量弱势群体存在,具有扶弱性的合作金融仍有发展的基础。这并不意味着信用社要走回最初的道路,因为其已积重难返,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积极发展农村合作互助金融组织,以弥补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职能上的不足。

一、农村信用社的合作之路

合作金融组织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其最初是为适应社会上一些小生产者、小经营者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宗旨是维护社员经济利益,为社员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根据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制所确定的七条原则,即自愿开放、民主管理、社员入股、自主经营和自担风险,教育培训原则,合作社间合作原则以及关心社区发展原则等,我们认识到初级形式合作金融组织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其坚持合作互助、自主自愿和民主管理的基本准则,这是由合作金融组织最初产生时的初衷所决定的,也是其真正发挥满足社员金融需求功能的保证。同时,这三个特性也是一个合作金融组织最基本的禀赋要求,成为我们判别一个金融组织是否为合作金融组织的标准。以这三个特征为基础,我们可以对农信社走回初级形式合作金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1、合作互助

我国农村信用社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高潮之中,其产生表面上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实际上则成为在特殊时期特殊政策指引下服务于国家意志的工具,这种组织的出现主要是人为的推动。事实上,在资金短缺和社会经济二元性格局下,金融机构下乡的目的就在于汲取农村金融力量,服务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这其中农信社充当了“主力军”作用。数据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贷款余额就一直小于存款余额,贷存比小于1。于是,农信社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发挥的不是解决农民资金困难,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的作用,相反地,它不断地像抽水机一样把农民手中的资金汇集到城市、汇集到工业化部门,对农民实施了变相的掠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发挥合作金融组织应有的互助合作功能,没有起到集合众多社员资金解决某些个体资金困难的作用,它一直以来只是在为城市和工业建设服务。从这点来看,我国农信社一直以来是有合作之名而无合作之实的。

2、自主自愿

合作金融组织,是应以社员自主自愿为前提的,而且主要应体现社员间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进行互助合作的意向,这就意味着合作互助金融组织主要是一个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民间组织,它不应被纳入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也不应服从于国家效用函数,否则就会有失合作金融组织的草根性,不利于其发挥调动社员积极性和服务社员金融需求的作用。但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却长期走的是“官办”之路。1979年至1996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是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的。1996年8月,我国农信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对农信社的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2003年以后,伴随着“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原则提出,农信社被逐步交由省级联社管理和负责,国家监管机关依法实施监督。

由此,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未摆脱对政府的依赖,一直带有“官办”色彩,这不仅造成其组织管理工作中的“计划经济头脑”,而且长期的地方政府意志作用于信用社,使得双方结成某种既得利益关系,共同构成对农信社改革的阻扰。在这种长期“官办”的背景下,要想我国农信社体现社员意志,代表社员利益,服务于社员金融需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3、民主管理

从国际合作金融发展经验来看,合作金融组织自产生以来一直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第一,合作社社员均享有一人一票的投票权和同等的参与决策权。第二,建立有完善的“三会”制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信用社内部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第三,清晰的产权,所有权主体到位,所有者拥有选择和监督人的权利,股权结构完善,管理决策高效。

但我国农信社,长期以来,产权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完善,所有者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实现;“三会”制度形式化,“三会”成员多由内部经营管理人员担任,理事长则多由政府或上级联社指派,造成了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缺乏透明度,主要责任人的行为无法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分散,社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信用社内部人控制严重,普遍存在社员“搭便车”现象,社员代表大会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由于对所有权和社员基本权利没有法律保证,农村基层政府仍然主管一切经济活动,谁权大谁说了算,民主选举只是流于形式;信用社内部人员配置和经营决策带有行政色彩,缺乏透明度;受目前会计、管理框架的约束,社员监督信用社成本过高等(谢平,2001),我国信用社的民主管理几乎成了一句空话。缺乏民主管理的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将更多地屈服于国家的效用函数,那么,信用社的“三性”(即管理上的民主性、组织上的群众性和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特征就无法得到体现,信用社的集体合作金融组织的定性就成了理想化的产物(曾康霖,2001)。

总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走的并非合作金融的道路,而是在合作金融的名义下行着商业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之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作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基于地方政府意志而开展业务活动,为农信社积累下巨额的债务负担和不良贷款,导致农信社资产质量低下、经营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信用社内部人员和一些地方政府基于原有体制形成自身利益,他们不愿改变现状,阻挠农信社改革,有碍于农信社经营效益的改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把农信社发展成为充分体现社员主体地位、实现社员间互助合作的初级形式合作金融似乎不可能了。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世界范围内出现高级形式的合作金融,不仅经营目标商业化、组织形式股份化,而且其业务范围、服务内容及手段等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我国也发展市场经济,农信社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环境,所以借鉴高级形式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对农信社进行商业化、股份制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吸引多种类型投资者入股;明晰产权,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就成为必然选择。

二、发展农村互助金融组织,与农信社形成互补

我国农信社在历史和现实的约束下,应摒弃发展初级形式合作金融的改革取向,积极进行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革。但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就出现了,鉴于商业性金融组织天性所具有的“非农化倾向”,如若农信社也发展成为一个商业性金融组织,那么农村金融的供给力量不就完全丧失了吗?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合理的,在我国当前以农信社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发展背景下,一旦农信社也“非农化”了,我国农村金融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就意味着仅有农信社的商业化改革不能解决我国农村当前面临的金融供给瓶颈,我们需要同时发展适应当前需要的农村互助金融组织,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缓解供需矛盾。

其实,西方现代合作金融组织的异化现象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金融需求下降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而我国却不具备这种条件,信用社更多的是出于化解历史沉疴而应走商业化改革之路。在我国,由于二元结构长期普遍地存在着,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多层次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不同经济组织间差距较大,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将会一直存在,于是充分体现扶弱性的初级形式合作金融组织的存在就是客观必然。那么,该怎样发展农村互助金融组织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尊重社员的自主自愿性

合作金融组织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基于自我需求而自发自愿建立起来的金融组织形式,不论其采取何种联合方式――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或其他,均应充分尊重社员个体产权,明确权利边界。社员进退自由,充分表达自我意愿,不受政府“官营化”倾向的影响。

2、坚持民主管理,充分体现服务社员的宗旨

民主管理是合作金融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原则,让社员充分参与组织的经营管理,由社员自己制定组织监管办法、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将合作金融组织的控制权交由社员掌握,使合作金融真正体现社员意志,服务于社员利益。

3、政府应适当扶持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依法保护合作金融组织及社员的合法权益,使其真正成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合作互助组织;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这样具有土生土长特点的合作互助金融组织就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由是,政府应加大对合作金融组织的帮扶力度,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手段支持各地农村互助金融组织的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农信社长期以来是在背离合作金融的道路上发展的,它没有体现合作互助、自主自愿、民主管理等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没有遵从服务社员,满足社员金融需求的宗旨;它没有发挥农村金融资源“蓄水池”的作用,相反,却成了将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往城市和工业部门的“抽水机”。服务农村金融功能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政府的“路径依赖”,受到政府官营化倾向的引导,服从于国家效用函数。于是在当前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负有沉重包袱的农信社应该进行商业化改革,积极发展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合作银行,以化解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现状。

同时,为了防止农村金融供给上出现“真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的金融需求被忽视,我们应大力发展属于农民自己的合作互助金融组织,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发展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元化特点的“草根”金融组织将是我国在面临二元社会结构和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会条件下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发展合作互助金融组织,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实际贯彻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参考文献】

[1]周楠、张萍:国际合作金融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9).

[2]曾康霖: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1(10).

[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4]郑良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发展合作金融[J].金融研究,2002(10).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4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54-1

0前言

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我省和全国一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经营体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民素质提升、基层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教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试论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1.1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梅河口市2008年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6个,2009年发展到68个。购置大量农机,有效助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牛心顶镇河东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率先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延长了水稻的生产期,为梅河口市北部绿优大米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机械化作业优势促进土地耕作现代化。吉林省乾安县则字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利用大型农机具,将机械化作业渗透到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

1.2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在转变村村户户“大而全”、“小而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耕作方式,实现了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据《大众科技报》报道,“目前中国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50%”,而吉林省截止2009年已达到53%。可以说,农机化推动了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能力迅速吸纳现代生产新技术,而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设备更新,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规律需求,而一家一户却难以实现。

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机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服务。农户只需签订一个协议,甚至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够得到优质、快捷、经济、多效的生产服务。尤其解决了中国亿万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1.3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劳动力。据《大众科技报》报道,“农业机械化使我国平均每年产生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虽然“我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员每年大量减少,但人均的生产率十年间却提高了三倍。”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体现了“大农机”作业的效益优势。

2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1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二是能够促进村容整洁;三是增强群众民主意识提升文化道德素质。

2.2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拓展

单打独斗的农机作业户和农机大户在农忙时无序流动,农业机械不能满足作业需要;农闲时机械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而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形成自愿联合的互合作组织,从而拓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梅河口市中粮农业农机化专业合作社把农机化业务拓展到辉南县、柳河县、东丰县等,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提供了有利支撑。

2.3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打造“平安农机”的有效载体

首先,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合农机管理部门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积极参加农机手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隐患排查等工作。

其次,在“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活动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动社员带头上牌办证,并以“三法一例”为依据,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农业机械安全、优质、高效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梅河口市建立红梅镇省级农机示范乡1个、山城镇等市级平安农机示范乡3个、福利村等平安农机示范村10个、朴承载等平安农机示范户80户,他们遵守“三法一例”,恪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为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或缺和其他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框架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定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3.5亿元[J].吉林农村报,2009.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这里隆重举行开业庆典,我代表县委、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

xx农村信用社从x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x年的辉煌历程,特别是xx年与农业银行脱钩后的xx多年来,xx农村信用社在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经营机制,积极拓展各项业务,在帮助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作用不可低估,地位不可替代。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农村合作金融第一线的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xx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和辖内xx家农村信用社合并组建为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这是我x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县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县“三农”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委、政府希望,xx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借这次改革的东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适合自身特点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一套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激励与约束互动的自我调控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内控制度,努力防范金融风险;要加强经营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加快业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努力把信用社做大做强;要把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继续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县各级部门要全力支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工作,帮助其解决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共同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用的贡献!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6

关键词:信用合作社 问题 改革

经过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然而近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五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支农力度弱。农业和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容易受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对其他产业的贷款,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却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和责任主体下移至市县联社,在追求目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变相的把“支农”变成“弃农”。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但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小,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非农业部门,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增加,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二)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网点资源丰富,但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展开,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2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形式落后、结算渠道不顺畅的弱点,加上各地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性大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其缺乏。虽然当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以及各自为政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开发成本的增加,并进一步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三)治理结构残缺。农信社的治理结构主要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即理事长和主任组成。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的产权不明晰,导致了“三会”制度也徒有虚名,无法在实践中起到任何的作用。首先,从社员代表大会来看,它的存在基本上是摆设,由于在信用社发展历史上的非自愿入社以及民主意识不高等因素影响,社员代表普遍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理事会也很少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就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社员代表大会做实时汇报,而且在实际运作中,理事长一般都由信用社的主任担任,权力高度集中;最后,监事会几乎完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农信社经营的职能,其重要性无法真正显示出来。

(四)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至今,由于进人渠道不宽,世袭现象严重,大部分为原来中国农业银行或信用社的家属子女。近几年吸收了一些院校毕业生和依靠上级部门系统培训了部分职工,但目前信用社职工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高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经营开拓型人才和法律综合型人才更是匮乏。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民的占80%以上,从专业学校接受的不到20%,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包括通过各种学历教育获得大专学历的)约30%,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仍占30%。职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的问题直接体现在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方面,比如开拓创新意识差、业务能力差、政策理解和执行水平差、服务质量低等。员工素质低也使农村信用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利于电子技术的应用,投资渠道的拓展和经营效率改善等,严重制约了机构竞争能力和发展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发展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实行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发展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监测,保障各金融实体的稳定,并针对当前国情,对合作金融实行如下的保护措施:央行应对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给予低息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向更多的农民发放贷款,发展经济,并允许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多种业务,为他们提供比商业银行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在风险监测方面,制定经营风险性指标,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资产流动性、盈利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等,制定经营合规性指标,加强金融经营管理的监测,制定健全的农村合作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制度,形成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

(二)加强与外部合作

1、加强银银合作。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很多方面的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银行,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在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地方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银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以合作为导因、以学习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拓宽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和投资理财方面,在条件成熟后,农村信用社可将合作转变为自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

2、加强银保合作。农村保险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在整个农村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种保险业务正由无到有、由有到全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它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既事关农民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到不可抗力因素时的保障。寻求与保险业的合作,以保险对象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不但有利于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而且在有助于降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同时,以保险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开办各项保险业务,不断延伸服务领域。

(三)规范产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规范的合作制,更适合农信社的发展,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不亚于股份制,因此当前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产权规范而不是股份制改造上。要对现有农信社产权重新界定,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使社员利益与农信社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积累产权,应妥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对于有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包括非自愿的小额股金,可以采取清退旧股的方法解决;对于无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可以在弥补历年经营性亏损之后,将剩余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量化一部分后分给停止分红时的原有社员,其他部分产权本着“集体所有”、“用之于农”的原则,设立农信社发展基金,用于信用社的发展。同时,必须要重塑强化合作社特有的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制度,真正发挥“三会”的职能。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各联社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并且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经营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农村信用社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要努力营造管好、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提高学历津贴、技术津贴等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安心到农村信用社施展才华;二是加快信用社“改招工为招生”的步伐,有计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信用社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三是采取多种办法开辟学历教育的新途径,鼓励并引导信用社职工自学成才,把信用社的部分基层干部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深造,认真做好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主要是抓好业务知识的培训、轮训和学习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条例,学习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抓好岗位技术练兵,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实行全员达标上岗。

参考文献

[1]赵磊,魏硕.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05.6.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

经过6年的实践,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论从数量、影响程度还是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小额信贷制度的总体特征。从制度绩效来看,该信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金融的空白,丰富了农村信贷制度的内容,对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表现,构建其防范对策,对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和社会稳定,解决扶贫与追求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

1、中国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自1999年开始,国有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随着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经济以下撤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开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比例不断提高,到2004年达到了近50%,超过农业发展银行成为主要的农业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

2、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比例不断下降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信贷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借鉴国际通行的农户小额信贷的做法,于1999年、2000年相续制定了《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暂行办法》,全面落实农户小额信贷。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占信用社农业贷款份额仍比较小,发放贷款的覆盖面较小,农业贷款的增长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增长还不成比例,农户小额信贷在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下降,例如2004年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1678亿,而2005年却减少到1578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在农业贷款中的比例逐渐下降,这与国际上其他成功国家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究其原因,随着小额信贷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广泛开展,其风险也日渐暴露出来,绝大部分信用社贷款的回收率较低。因此,有些农信社因畏惧风险而不愿向农户提供此类贷款,即便提供,也附加许多额外条件,大大降低了农户申请小额信贷的积极性。还有的农信社干脆对小额信贷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改善,农信社与农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再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信贷不但具有一般农业贷款的风险(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而且由于其特殊性,具有一般农业贷款不具备的风险。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产生“惜贷”的行为。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风险

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利贷以牟取不法利益。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

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而从实际执行结果看,我国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执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没有从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借贷者可能不注重贷款使用的效率,从而导致了高违约。另外,如果利率定得太低,虽对农户有利,却易被非农户或其它部门分割抢占,引发各种腐败现象。这样,真正需要低息扶贫贷款的农户却得不到贷款,而那些富裕农户、工商业者和政府干部反而能得到贷款。他们在获得贷款后往往并不运用于生产经营,或者把钱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收入,或者只需按市场利率或灰色市场的高利率转手贷出就能获利。结果造成在低利率政策条件下,社会各阶层都会出来争夺这份资源,往往使贷款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者手中,也使借款者难以产生精心经营的压力和动力。

3、信用评定制度不健全

小额信贷理论认为,农信社贷款对象应是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中低收入阶层,我国目前对还款能力和还款愿望的评价是以农户信用等级高低为标准的。因此,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度与真实度成为决定还贷率高低的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档案资料不够准确及时,评级带有盲目性;信用评价受多方干扰与影响,如村干部照顾关系评级,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虚报数据和信用等级;评级缺乏复审,呈单一性。信用等级不准确,贷款额度核定不科学,甚至可能造成不够条件获得贷款的人也借此获得贷款。一些地方政府、村委会在协助农信社工作的过程中,认为信用的评定是一件有责无利的份外之事,还有些地方为了获得“信用村(镇)”的荣誉称号,在信用评定工作中不严格把关,这给小额信贷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

一是对农户的激励。信用社可根据农户信用等级状况和还款情况,建立动态的数据资料库,对按时还款的农户给予更优惠的服务。二是改变农信社对信贷员的单一激励机制,即由单一的负激励转变为正负激励机制并举。目前,许多农信社实行“三包”(包放、包收、包赔)制度,贷款损失由信贷员赔偿,这虽然不失为强化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实践中由于信贷人员的责权利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小额信贷业务严重萎缩。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既要对信贷员实施一定的惩罚制度,又要实施奖励制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保证较高的收贷率。三是对信用社的激励。人民银行对收贷率高的信用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在再贷款的安排上给予更优惠的条件等。

2、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利率

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发展下去。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

这里似乎有一个悖论,一方面开展小额信贷的目的在于支持农业、帮助弱势群体,一方面又要收高利率,这里是否存在矛盾?首先,我们应该指出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是商业贷款,并不是政府的扶贫款,不亏损经营是最起码的商业要求。其次,国内外各种调查几乎一致显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以3000元的小额信贷为例,高一个百分点的利率,借款者一年要多付出利息30元。这一个百分点对借款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却是愿不愿意大规模开展小额信贷的关键所在。

3、建立有效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农户个人信用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的依据,是控制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统一操作规范,提高信用评级的层次和质量,整体推进农村的信用环境建设。第二,要加强与村委的联系,村委会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建立信贷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当资金紧缺时可以帮助农户和信用社建立信贷联系,为农户和信用社取得“双赢”的效果做出贡献。由于村“两委”比农信社信贷员更了解本村农户经济状况,他们参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核定,能有效防范不知情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信用户评定和授信额度由农信社、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等集体核定,并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在操作程序上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过程中的内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第三,要加大信用等级评价的硬件投入,健全资料档案,逐项认证审查核实,并且对农户的信用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农户资料要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实际情况。第四,要明确评级责任。农户的基本状况及信用反映等由村组干部负责审查把关,并签字负责,信用等级初评由信贷员负责,避免因不负责导致的评级不准确。第五,要严格按照评级标准,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对所有农户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以确保评级客观公正。

四、结语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农户小额贷款对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多种风险。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事业正在从起步阶段向成长阶段过渡,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引导,注意风险的防范,小额贷款必将在我国的扶贫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基金项目编号05CJL025。)

【参考文献】

[1]曹辛欣:论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7(5).

[2]董少林:论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C].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4.

[3]杨喜孙、薛瑞鑫、叶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5).

[4]庞新军、刘文朝、周振:我国小额信贷风险的产生及其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5]熊学萍、易法海: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表现,成因与应对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6]李强、杨蕊: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07(1).

[7]汤敏: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当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J].中国审计,2003(8).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8

关键词:荷兰合作银行;合作制;农村信用社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2-0074-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2.21

在全世界的农业发展模式中,荷兰农业独树一帜,而支撑荷兰农业快速发展的是荷兰合作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因其合作制框架下独特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机制而闻名,在推动荷兰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荷兰合作银行的稳健发展。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前期改革中并未完全实现“花钱买机制”,自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五年改革中,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管理机制的完善非常重要,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机制值得相关各方参考借鉴。

一、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机制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Group)是荷兰农业金融的集大成者,在1973年由数家农村信用社合并而成。经营过程中强调可持续经营,始终坚持农村市场的核心定位,稳步推进混业经营和国际化,是荷兰的第二大银行。其综合实力在世界各大银行中排名第3l位,连续十几年被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授予aaa的最高评级,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

(一)组织架构与治理结构

荷兰合作银行由地方性的合作银行(或称成员银行,memberbank)、中央合作银行及其子公司与其他关联实体构成。目前,荷兰合作银行有成员行近250家,银行集团还拥有大量的直属子公司,包括海外分行244家、公司客户部、证券公司部、国际部、环球金融市场部以及全资附属的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投资顾问等。中央合作银行和成员行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构成两级法人组织结构,并且这些成员行自下而上控股中央合作银行。对于辖区内的常规业务,成员行拥有灵活的自,但成员行需要服从总部自上而下的管理,遵守统一制定的内部章程和规章制度,对于非常规业务和复杂产品需要接受总部审批,实行自上而下的严格标准化管理[1]。

荷兰合作银行设有执行董事会、监事会、中央代表大会和全体成员大会四级权力机构。执行董事会负责银行总部中央合作银行及其实体的管理,实施合作银行集团的目标和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协作优势,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情况,控制集团业务风险等,其向监事会、中央代表大会和全体成员大会报告和负责。监事会监督并对执行董事会提出建议,监事会成员由成员大会选举和任命。中央代表大会由成员银行派代表出席,相当于合作组织的“议会”,要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和审核成员银行的年代计划和预算。全体成员大会则是荷兰合作银行的权力机构,采用民主机制,由成员投票表决形成决策。每一家成员行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所以都设董事会和监事会[2]。

(二)机制特点

荷兰合作银行最值得称道的是独特的运营机制――合作制,其是建立在成员行与中央合作银行之间以及成员行间合作性质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机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合作为最高目标,提高成员行和客户的利益。荷兰合作银行的成员行有权自主选择加入荷兰合作银行集团,一旦选择加入就必须承担特定的责任和义务;有权共享“荷兰合作银行”的同一品牌,经营与发展会得到合作体的大力支持与扶植,享受全体成员应享受的权益。合作制与商业银行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合作组织即使在经济发展不理想的阶段,也会继续为其成员提供支持。

2.成员行具备独立开展业务和决策的能力与权限。成员行业务及管理上是独立的,有权限、有能力独立开展业务和决策,其重大决策并非像其他大银行由其核心组织下达,这是由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性质决定的。各成员行能够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经营决策,适应不同客户的要求,比商业银行更具有优势。

3.成员行的业务限制于各自所在区域。成员银行在享受高度独立性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代价,除非中央合作银行批准,否则其经营的业务常常被限制在各自所在的区域,单个成员行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4.管理机制高度民主。民主的四级组织结构是其企业治理的核心。成员有权投票参与重大决策,如审核财务报告、修改规章等,并可自主决定本地成员行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几家相邻的成员行组成地区代表大会,每年开会四次,充分征询成员及成员行对于机构管理、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方面的意见,反映到中央代表大会。

5.成员行之间实行交叉担保。合作体系内部有交叉担保体系,即所有成员银行、中央合作银行和该银行的专业子公司相互承诺承担连带责任,并在某个实体发生资金短缺时共同为其提供信贷支持。独特的交叉担保结构增强了整个荷兰合作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有效地补充了资本金,保证了整个集团的实力[3]。

荷兰合作银行合作机制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反映了合作的性质,这不仅体现在成员行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还表现在成员行之间及成员行和中央银行之间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下的相互合作关系。相比较而言,我国国内金融机构目前的管理大多还停留在自上而下式的垂直管理阶段,重大事项地方决策权受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效率提升。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下,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借鉴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发展针对农村金融的专业化经营,提高金融服务附加值,有望开辟一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道路[4]。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花钱买机制”是上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情况有很大改观,内部约束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就组织和公司治理结构而言,各地农村信用社县级社仍未有实质性变化,真正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稳健发展。

(一)县级社贷款业务并未局限于当地,法人地位意义不明显

保障县级机构法人地位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原则,旨在保持各市县联社服务县域经济功能,充分发挥支农作用,但是实际情况违背了改革初衷。调查表明,部分地区县级社贷款业务并未局限于本县区域,相当一部分贷款通过省联社以社团贷款的形式投放到其他发达地区,且大部分投放于非涉农企业或项目,其法人地位意义不明显。

(二)县级社不具有独立开展企业信贷业务和管理的能力与权限

由于县域地区优质企业客户资源缺乏,农村信用社县级社多年以来信贷业务重心都在农户贷款上,对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及管理经验比较缺乏。上一轮改革以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存款规模不断增长,为更好地控制风险和创造效益,部分地区通过社团贷款的形式,集中选取优质企业和项目,将全省的信贷资金集中到少部分县级社发放并进行管理。这种做法短期效益比较明显,但无形中把县级社的信贷权限上收,不利于培养县级社独立开展业务和进行决策的能力[5]。

(三)县级社不具备真正民主的组织结构

尽管“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名义上已初步建立,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各县级社的组织结构离真正的民主还有很大的差距。省联社超越管理、指导和服务县级社的基本职能,通过安排工作人员到各社担任高管、影响股东大会、统一人员招聘等措施,基本控制了各社的人事权。县级社理(董)事长和监事长产生的方式尽管有差额选举,但是差额选举是在省联社指定的人选中进行,与任命制实质差别不大,民主选举方式形同虚设。此外,部分县级社的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基本上是“三合一”机构,决策权、经营权高度集中,尤其是经营班子代替或取事会决策,客观上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四)大部分县级社实力较弱,社会信誉度不高

全国农村信用社县级社的资本充足程度普遍不理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受历史、体制、政策以及自身经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县域地区服务对象是“三农”产业,其服务水平、内部管理、经营状况、效益和资产质量等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社会信誉度不高。

三、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启示

2011年8月,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县级社将全部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逐步构建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接、以规制来约束的省联社与基层县级社之间的新型关系,真正形成省联社与县级社的利益共同体。借鉴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机制,有利于各地农村信用社实现运营机制再造,顺利实现新一轮改革的商业化目标。

(一)服务定位:仅向区域内的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与服务

县级社尽管是独立的法人,但支农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减少甚至完全限制将贷款向其他发达地区发放的行为,借鉴荷兰合作银行须将提供的业务和服务限制在各自所在区域内。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符合条件信贷客户较少的县域地区,农村信用社为保证经营效益必须向外拓展信贷业务,可考虑安排一定的过渡期(比如三年)。过渡期内设定指标要求县级社至少将80%贷款投放于当地,允许不超20%的比例发放到省内其他县市,并且发放异地贷款须经农商银行批准。过渡期之后则仅向区域内的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和服务。

(二)权限设置:给县级社一定的业务和人事独立权,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若将经营业务限制于所在区域,各县级社发展必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可借鉴荷兰合作银行,给予县级社高度独立性,除财务、信贷规则等应由省联社制定清晰规范的统一制度框架,及非常规业务和复杂产品需要省联社审批外,正常业务和人事管理权都应放手给各县级社,由其独立开展业务并进行决策。由于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差别较大,为满足不同农业生产形式需求,应鼓励县级社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信贷,开发区域内潜在有效信贷需求。同时,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干预县级社业务经营和信贷投放,不占用县级社信贷资金,最大限度保证其经营活力。

(三)治理结构:发挥“三会一层”真正作用,健全公司治理运行机制

目前大部分县级社已初步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内部约束机制,但实际运作中并未完全发挥作用。借鉴荷兰合作银行,应逐步健全民主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社员代表大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监事会应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分别行使决策权与监督权。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如明确省联社职能定位、充分发挥独立理事和外部监事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与党委之间的关系,使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机制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四)担保体制:县级社之间实行内部交叉担保体制,提高总体实力

构建省联社与县级社之间的新型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是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中实现机制再造的重要环节。建议借鉴荷兰合作银行的合作运营机制,省联社与全部县级社之间以及县级社之间构成交叉担保关系,如果某县级社出现支付问题,其他社须承担担保责任,为其补充资金。同时,交叉担保机制下,为保证公允,需要外部审计介入,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如对于贷款严格按规定发放而造成的损失,发放社自身承担小部分,另外大部分由其他社共同承担;若属于违规放贷,则损失全部自行承担,而且责任人将被课以重责。

参考文献:

[1]张明莉.荷兰合作银行:合作制胜[J].银行家,2006(8).

[2]王雪,宋李健.扫瞄“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荷兰拉博银行经营体制转变的经验和借鉴[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4).

[3]刘建华,楚洪雷.荷兰合作银行组织和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08(1).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共享心智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59-02

引言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自其成立后随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而屡经周折与制度变迁。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农村信用社这一类机构依然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如何有效地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设计、选择农信社制度创新的具体方式,成为近段时期来金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过程和现状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以产权清晰为导向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无外乎三种创新:一是江苏模式,即以县为单位统一信用社法人;二是江苏苏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模式;三是浙江宁波农村合作银行模式。但实践证明这三种模式均难以彻底同时解决产权清晰和信贷支农问题。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研究

自我国信用合作社制度推行以来,对农村经济建设贡献效果并不明显,这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制度方面的原因,既有正式制度的因子又有非正式制度的因素。

(一)从正式制度角度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缺失的现象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他指出:“实际上,制度是个人与资本存量之间,资本存量、物品与劳务产出及收入分配之间的过滤器”。制度(institution),是指一系列被指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在诺斯看来,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诱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外部利润),所谓的潜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通过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一国的经济绩效。

1.行政指令推动下的非自愿入社

应该说,现存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创办之始就不是真正由农民群众自己自觉自愿组建的合作金融组织,而是在政府的单方面安排下组织起来的。在前段时期进行的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规范的扩股过程中,借助于政府的权威,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出于对基层政府官员的尊重,农民才勉强人股;若按自愿原则,想招募到足够股份是存在着较大困难的。而在退社方面,自由退社似乎更没有得到执行。

2.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

就规范意义上而言,信用社由入股的社员共同所有,社员通过民主选举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进而由“三会”负责管理农信社。但在目前现实中,农村信用社的“三会”徒具形式,基本上没有履行职责,并没有在经营管理上发挥作用。由此,就导致了从外部来看,地方政府拥有农信社的最高决策权,农信社成为一种官办的金融组织;而从内部来看,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大权集中在主任一人,产生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注:笔者将在后文论述非正式制度影响时,将集中构建一个因“委托-”行为而引起的“寻租”现象)。

3.为社员服务的经营目标不明显

一方面,农信社对社员和非社员的贷款程序、贷款条件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对社员特别是个体农民社员的贷款比重也不是很显著。1997年前,为数不少的农信社对非社员的贷款比例往往超过50%,尽管目前金融监管当局已要求农信社对社员发放的贷款不低于50%,但一些农信社通过加大对盈利水平高的法人社员的贷款来达到此种规定,从而有效地规避了监管当局的管制,导致作为经济弱小者的个体农户事实上依然难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份额。

(二)从非正式制度角度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缺失的现象

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过程中,意识形态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诺斯的解释,意识形态是由互相关联的,包罗万象的世界观构成,包括道德和伦理法则,它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

1.从农村信用社的社员价值观念方面

合作金融组织本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非盈利色彩,类似于提供某些服务便利的会员制俱乐部。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村信用社一般都遵循着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对于社员来说,其从信用社得到的服务有限,又缺乏民主管理的意愿和条件,对农信社经营方略的改变的反应必然是听之任之。正如诺斯所言,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由起初的异质心智模式通过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一个共享心智模式,从而最终形成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即由观念一习惯一惯例一非正式制度一正式制度。因此,这反映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的具体实施上,就表现为社员缺乏民主管理的意愿和条件,对农信社经营方略的改变的反应必然是听之任之。

2.我国地方政府相关认识不足

对地方政府来说,农信社吸收更多的存款、发放更多的贷款、争取盈利以扩大规模,将增强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其所追求的创造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行为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效应下,历届地方政府都把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济绩效摆在首位,忽视合作金融组织本应履行的应有职责。

3.信用社的经理人员的价值观念方面

对于信用社的经理人员来说,农村信用社的盈利的增加可带来自身收益的显著提高,相反在追求盈利时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则有众多的社员共同承担,从而势必激励其追求盈利的动机。这种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职业经理人大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一个共享心智模式,从而最终形成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这里,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所有者缺位,对信用社的经理人员来说,他们和信用社所有者(即当地政府)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因此可以构建一个简单模型

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

f1=(π1,π2,a,b…) (1)

f2=q(π2,π1,a,b…) (2)

π1>π2 (3)

其中(1)式代表信用社所有者(即当地政府)的目标函数,(2)代表信用社的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π1代表信用社所有者(即当地政府)的第一经营目标即利润最大化,π2代表信用社的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显然π1>π2是不言而喻的事实,a,b等为信用社其他经营目标。从π1>π2可以看出,在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下,信用社的经理人员必然存在极大的“寻租”空间。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法律机制不健全,使得产权转让、变更时约束力不够;信用社自身经营机制缺陷而导致的不良业绩,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包袱,于是利益层就可能收受贿赂,配合实施暗箱操作,以上等等的弊病是容易从上面这个模型中推导出来的。

三、制度“解锁”和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的初步构建

要打破旧体系下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就必须从制度构成的两个方面同时人手,即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打破现有的制度安排,据此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改革农信社体制、使其成为农村地区的有效金融形式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从正式制度角度看,要打破这种锁定状态就必须构建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度安排,必须首要考虑功能因素,特别是通过改革要能够提供目前被非正规制度安排金融所替代的功能供给;另一方面,把正规安排之外的金融行为,通过引导和规范纳入到正式制度安排中来,扬其功而避其险,这是考虑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度安排应当具备的视野。

(二)从非正式制度角度看,要形成一个有利于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实施和推广的“共享心智模式”

积极倡导培育有理性的控制权代表――农村信用社分散股东的者――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专家化的群体,代表农村信用社的自然人投资者行使资本经营权或所有权,一是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农村信用社众多单个自然人股东行权能力不足或无行权能力的问题;二是机构投资者集农村信用社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本,股权集中度较高,也具备参与农村信用社治理的条件。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篇10

1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意义

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类别很多,例如根据合作社开展业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推广以及农机服务过程中的重要�m织,是一种新型服务组织,对农机推广以及农机售后服务有很大帮助,比如农业机械化推广覆盖范围不广,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承担一部分任务,促进农机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再比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开展对农民的教育,成为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学校”,组织农民学习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学会使用机械进行操作,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村经济合作社是改变农村经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和效应。

2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方案进行充分、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当前有的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盲目采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方法,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社,但是疏于管理,没有真正发挥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

2.2发展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

农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领导者、带动者,必须要发挥带动作用,产生集聚效应。但是当前很多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对农民的服务功能较弱,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发挥出引导作用。

2.3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缺乏技术指导,有的合作社管理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受阻。

3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策略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途径,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认识,一方面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立的紧迫性产生认识,近些年来,玛纳斯县始终围绕着兴农富民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将发展重点放在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也积极加强龙头企业规模化建设。但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理念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原来的生产方式和市场变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开展适合农村发展形势的经济合作社的建立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社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将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当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协同起来,给予农村经济合作社更多扶持,为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开绿灯”。

3.2加强扶持力度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形成合力,各部门和单位之间要相互合作,为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节、社会环境。例如工商部门要抓好农村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工作,简化登记注册流程,改进注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农村信用社以及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作用,给农村经济合作社提供多样化的贷款服务,为合作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3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社人才队伍的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不能形成带动作用,一方面与合作社的规模不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关。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社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组建,形成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招聘更多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尤其是一些懂经营善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人员,吸引他们到农村经济合作社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4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

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水平,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调研,深入到乡镇地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产生监督作用,让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例如在农民合作社建设过程中,可以落实技术培训任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培训“学校”,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培训教育,引导农民掌握更多生产新技术,并且改变思想观念,学会使用农机设备进行生产。政府部门要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性引导,发挥引导者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