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5:20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1

文/常婷

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毛病,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常常已很重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其实大部分疾病在发作前都有一些告警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对早期发现身体的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①小便增多,常上厕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频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不净。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或前列腺疾病。

②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经常感到胸闷、胸痛。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

③近日来常为一点小事发火,焦躁不安,时常头晕。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④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有血丝。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病。

⑤食欲不振,吃一点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大便也没有规律。要小心是否得了胃肠疾病或肝胆疾病。

⑥近来酒量明显变小,稍喝几口便发困、不舒服,第二天还晕乎乎的。要小心是否得了肝脏疾病或动脉硬化。

⑦胃部不适,常有隐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要小心是否得了慢性胃溃疡或其他胃部疾病。

⑧最近变得健忘起来,有时反复做同一件事。要小心是否得了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

⑨早晨起来时关节发硬,并伴有刺痛,活动或按压关节时有疼痛感。要小心是否得了风湿性骨关节病。

⑩脸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肿,血压高,多伴有头痛,腰酸背痛,则可能是患了肾脏疾病。

观察尿液辨肾病

文/蒋月荣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可以从无色到深琥珀色不等,变化较大,这主要与尿液的酸碱度、尿中色素成分的浓度有关。刚排出体外时,尿液应为清亮透明,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混浊。这主要与尿中一些溶质沉淀析出或细胞污染有关,尿液没有泡沫,也无明显的气味。正常人一般情况下,每昼夜的尿量约1600毫升。

尿量异常主要表现在少尿、多尿、夜尿增多几方面:

少尿指每昼夜尿液总量不足400毫升,儿童尿量如果低于0.8毫升/每小时/每公斤体重,也属于少尿;无尿指每昼夜的尿量少于50-100毫升。

少尿或无尿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包括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

多尿指每昼夜的尿量大于3000毫升者。见于心理或强迫性饮水后;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也是成人多见的一类病因。夜尿增多是指晚上6点至次晨6点的总尿量多于白天的尿量。常见于慢性肾功能受损者,入夜后大量饮水的习惯所引起的尿量增多不属于病理性。

辨别尿液外观和气味,主要观察以下四方面。

血尿可见于尿路感染、肾脏实质性疾病、尿路肿瘤。

尿中泡沫增多常见于尿中溶质成分增多,如蛋白尿。

尿味异常尿有氨味常见于尿路感染,有水果的芳香味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留学生;儿科学;临床见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09-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综合国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到我国医学院进行学习交流。而儿科在我国就有“哑科”的称号,就是小儿不会讲话,大夫要从患儿的各个方面去了解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这对于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让留学生在儿科见习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疾病的特点并及时做出准确判断,是留学生儿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以下就是我作为儿科留学生见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的特殊性

我校主要接受来自印度、尼泊尔、孟加拉、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上课积极提问,课堂气氛热烈。见习时,他们有时会碰到专业大课还未上的情况,专业理论知识还很薄弱,即便如此,他们对见习时碰到活生生的病例也表现极大的求知欲。遇到这种情况,我把每节课都当作同学们没上过大课的情况来对待。我在课前仔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采用最易于理解的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将这堂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难点清新明了地表达出来。同时,我利用网络及身边生动的病例,下载图片,生动有趣地再现课堂内没有接触过的内容。留学生思维活跃,随时提问,即便是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十分有见地的问题,这一点与传统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有明显的不同,使我印象极其深刻。

二、留学生儿科见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他们虽然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信仰存在差异,但在病房遇见活泼可爱的小朋友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与爱心,主动与小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小朋友对于这些外国大哥哥也显示出极大的好奇心,非常配合,这样使我们问诊和查体进行得非常顺利。而对于白血病的见习教学过程中,许多家长存有疑虑,尤其是患儿家长,害怕交叉感染引起患儿反复发热等。这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在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我为学生们展示典型的体征,尽量少接触患儿,回到教室后,再结合具体的病例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患儿面前,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初高中患儿,我仅仅描述目前的临床相关表现,不在患儿面前讨论及总结病情。因为许多初高中患儿的英文能力很强,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了病情,会对他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保护患儿的心理状况,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患儿有心理阴影,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担心自己病情严重,不愿意继续配合治疗。

三、如何提高留学生儿科见习的教学质量

1.病案分析为主导的模式。由于我的专业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划分出三大板块,分别是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作为全国小儿白血病防治的中心,我科室承担了大量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治任务,而在贫血及出血性疾病则显得较少,见习过程中不易碰到典型病例,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教学前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对于大课上要求的、临床上又没有见到的病例及临床表现,我通过网络及平时积累的经典病案,准备出大量的图片,如不同情况下红细胞的形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等,图文并茂地讲述该疾病的特点。同时,我还结合不同时期小儿造血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对于贫血章节,我还适时地结合地方特色和地方常见疾病的特点,如婴幼儿添加辅食后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有些的人不常食用动物蛋白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环境污染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所致的造血衰竭所致的贫血等,根据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分层等树杈性、框架性结构,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对疾病进行梳理分类,深入浅出,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将复杂疾病变得简单好记,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又比如,营养不良性贫血,现在城市里儿童很少患病,而偏远山区仍可以见到。对于这些少见疾病,我们对患儿的家庭环境及相关文化的介绍显得很重要,这是患儿发病原因中很重要的因素。我会先与患儿的父母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儿发病时的情况,然后在课上与留学生进行互动,结合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我还会适时到其他科室寻找一些有意思的病例,如蛇咬伤后出现溶血性贫血、急诊科常遇到的外伤后失血性贫血等,学生觉得与鲜活的病例近距离接触,既兴奋又印象深刻。有一位女留学生还拿出她自己的检查报告让我分析,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大家进行启发式教学,从临床表现到实验室结果,从细胞形态到基因突变,一路分析下去。由于是大家的同学,其他同学也觉得很亲切,觉得这种泪滴性红细胞病就在我们身边,很熟悉,并且由于是他们身边熟悉的同学,所以非常关心该病的预后和转归,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贫血及红细胞疾病的认识。

2.扩大疾病相关的教学内容。目前,白血病的诊断已经到了miCm的诊断模式,即结合基因和染色体的分子诊断模式,虽然这些内容可能在课堂上并未有介绍得如此详细,但是我在见习过程中仍然将这些内容介绍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了解目前白血病最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不会因为这些课程在教科书中不作要求就不介绍,相反,我认为虽然这些内容不必完全掌握,但他们必须了解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思路和体系。我还向我的学生介绍我科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病人适应症的选择、供受者HLa配型以及移植中和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等。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太偏离大课上、书本上的内容了,但是我认为,当他们对恶性疾病有从诊断到治疗转归的全面认识后,他们对于良性疾病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因为,这是从病因上的根本区别,学生把病因认识清楚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自然就容易理解了。事实上,同学们对于白血病的基因诊断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内容显得非常感兴趣,讨论很激烈。同学们也表示,这些内容如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等,虽然很难,但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的确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同学还拿出ipad对我准备的图片拍照和资料保存,并直接告诉我,我准备的资料很充分,使他们开阔眼界,这种不拘泥于书本的教学形式非常好,他们很喜欢。得到学生的认可,我内心也觉得十分欣慰,觉得非常有意义。

3.重点疾病重点突出。学生在进行传染病章节的见习课时,一些教科书上的疾病在临床见习时不能碰见,造成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脱节。但是,我在见习课堂上与留学生做好沟通,并仔细充分准备一些常见病,也颇受留学生的喜爱。我特意选择了在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疾病、留学生家乡存在较多的疾病,如结核病、轮状病毒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而对于这些疾病,留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在他们回国后仍然会遇到这样类似的疾病,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疾病是他们非常关心的。由于成都地处中国西部,四川省有大量少数民族地区及甘阿凉藏族彝族自治区,同时紧邻,由于结核病预防工作薄弱及耐药结核的泛滥,导致结核病成为该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见习教学虽然重要,但所有留学生的健康安全也同样重要。我会首先将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措施和科室布局及环境介绍给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其次,我会选择了儿童结核病非常有代表性的病例,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及先天性结核病等,结合患儿的脑部及胸部影像特点对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我还在课前收集了大量有关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卡介苗的制备、ppD实验的操作及结果判读,各种结核病治疗的方法及疗程,wHo关于全球结核防治的总体目标及任务,现代社会结核病防治的特点及所遇到的困难等相关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打印出来,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易于接受。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提问,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印象深刻,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儿科教学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留学生又是特殊的受众群体。除了文化、国籍、语言等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都是一样的。我结合生动的病例,扩大教学内容,充分准备的教学素材进行互动式教学,对于留学生儿科专业见习教学将取得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军,曹红,阮积晨,连庆泉.开展临床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19-20.

[2]多力坤・木扎帕尔,马香萍.儿科学在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103-105.

[3]李静,李迎杰,安鼎伟.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内科学双语教学刍议[J].辽宁医学教育,2010,8(2):32-34.

[4]邓建川.娄世锋.留学生血液内科学教学实践体会[J].现代医学教育,2008,24(4):624-25.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身体检查;常见疾患;体检结果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84-01

由于老年人这一群体的身体机能水平较低,而且饮食结构等已经是长期形成的难以在短期内进行改善,因此对老年人身体进行定期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社区需要对老年人进行相关疾患的科普工作,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针对这一背景,对2012年我社区老年人身体检查的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讨论

3.1结果与分析:通过分析整理得出的表格相关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对该社区老年人而言,主要的疾患为心脑血管疾病,少部分有肾功肝功异常等。这和已有的统计结论是相对吻合的。而且通过计算相关数据,卡方值均已达到了满足统计学意义的具体值,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限于篇幅,笔者在此略去了卡方的计算过程[1]。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老年人易患疾病,主要包括了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病部位往往是心脏和大脑,并且与血液相关,因此对人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和2011年,世界范围内因心脑血管疾病直接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左右,而由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0%左右,甚至有部分国家和地区达到了80%,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威胁。通过整理得到的数据分析,说明对于我国老年人而言,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威胁。因此社区要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科普工作,并及时提供医疗辅助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肝功和肾功异常也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引起不良后果,尤其是常见的脂肪肝会对心脑血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引发症,而且糖尿病患者还会患有其他肝肾功能疾病。

综上所述,该社区65岁以上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基于这一背景,将在下面分析患病原因,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3.2原因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符合的是,居民的生活方式没有跟上生活质量的变化脚步,普遍存在营养过剩,运动量不足和烟酒消费过度等现象。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给出适当的建议

首先,老年人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适当的运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进行适度的运动,才能保证血液的正常流动,提高心脏的机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例如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等。而运动也是因人而异的,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运动计划,并及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调整。同时要适度控制烟和酒,要改变自己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

再有,社区要对老年人进行定期的体检,通过社区板报,社区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加强对疾患的科普活动;或者组织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身心和锻炼身体的双重目的。

最后,政府应当加大对社区医疗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快该体系建设步伐,使社区医疗真正落实到位,并达到对老年人病患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效果[2]。

参考文献: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4

胡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获内科博士学位,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从事内科以及内分泌专科工作多年。熟悉内科疾病尤其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以及甲状腺疾病诊疗及研究工作,对于老年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多篇,参加了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

门诊时间:周三、五上午,高级专家门诊,上海中山医院。

《科学生活》:胡主任,我们今天想向你请教有关老年人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的有关问题。我们知道,人的内分泌系统虽然并非人们熟知的心肝肺肾等器官,而是比较隐秘的器官,但组成内分泌系统的各种腺体及其分泌的各种激素对于维持我们人类的存活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及其疾病有什么特点,能请胡主任加以概括吗?

胡主任:好的。但首先我要澄清一个概念,即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所谓内分泌失调之间的不同。前者是指我们身体的某一腺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肾上腺、甲状腺或性腺出现问题。如果某人有关这些腺体的化验显示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说他内分泌失调。而我们老百姓常说这儿那儿不舒服,是否内分泌失调,其实并非是内分泌系统的问题或疾病。所以我们在门诊中有时碰到病人说:“我在这里长了一个斑块,人家说我内分泌失调,我就挂内分泌门诊呀……”但我们做了化验,他的内分泌系统又没有什么异常,于是我们需要从头向病人解释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其疾病有哪些表现等等。因此,你们向读者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科学生活》:老百姓确实有这样的误解,那么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哪些疾病呢?

胡主任:我们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有糖尿病、甲状腺病等,相对比较少见的是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和性腺疾病等。

《科学生活》:从生理上说,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哪些改变,有哪些特点呢?

胡主任: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是伴随着机体的衰老而发生的。其主要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内分泌器官的重量降低,在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中,甲状腺减轻最为明显。另一方面,老年机体中各类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普遍减少,导致生理的或内分泌系统受到刺激时,反应速度慢且程度降低,即反馈过程迟缓,同时对药物刺激的反应性也明显降低。应当说,老年人身体的这种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值得我们忧虑,但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应当引起大家的

重视。

《科学生活》:在你刚才提到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中,除了糖尿病很常见,大家都有了解,我们杂志也曾编过专辑,其他疾病老年人就不太了解了,比如记者的母亲晚年时就罹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为“甲减”),她虽以前也是医务人员,却没有意识到疾病来袭,只是每天昏睡,对健康影响很大。希望胡主任能够对这几种疾病加以介绍。

胡主任:确实如此。甲状腺疾病现在越来越多见,特别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表现不太典型,往往会造成误诊。特别是轻度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现在比较多见,不一定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到比较严重时再来诊治就有点晚了。而如果不是到内分泌专科就诊的话,就容易漏诊。所以,老年人如果发生睡眠问题、食欲减退或者说不出的不舒服等问题时,要警惕是否有甲状腺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中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对比较少,但也要注意。还有就是甲状腺上有结节、肿瘤等。

大家对于甲状腺结节比较担心,总害怕是恶性肿瘤。其实,甲状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造成结节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只有一小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外科手术。建议大家可以到内分泌科进行鉴别诊断。

另外,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恶性程度比较低的一种,因此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思想负担,通过积极治疗和随访,大多可以有很长的生存期。

《科学生活》:除了甲状腺疾病之外,老年人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呢?

胡主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性腺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女性有更年期,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只不过不像女性那样有停经的明显标志,但男性到了一定年龄也出现性腺功能下降。所以,男女其实都有因为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问题。有些女性更年期症状比较重,比如烦躁、潮热、体重增加和睡眠障碍等等,还有就是骨质疏松等,危害比较大。而且根据研究,女性未进入更年期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进入更年期以后,这一风险就与男性一样增大了,甚至有人认为比男性更高。当然,更年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干预,就像我们无法拉回青春一样,硬要推迟它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但在女性更年期症状比较严重时,甚至部分病人有更年期的精神症状时,我们就要考虑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所谓激素替代治疗,就是对存在雌激素缺乏的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缓解其更年期症状,让她们逐渐适应更年期的身体变化。也有人认为,激素替代治疗还带来其他好处,比如能使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但我们的实践发现,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后,好像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未有明显的降低,当然骨质疏松会有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部分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却有可能会增加。所以,这种激素替代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比如说,我们要筛查病人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水平,由此确定是否需要服用激素,以及怎样服用等。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比如现在有的女性40多岁就出现卵巢早衰,虽然年纪还轻,甚至还未生育,就出现了更年期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激素替代治疗就非常必要,不能让她们过早进入更年期。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只要注意休息和锻炼,进行饮食调理,还是能够平稳地度过更年期。

还有男性,虽然没有女性停经那样的明显标志,到一定年龄也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等现象,国际上也有一定的量表可以测定,包括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确定其是否处于更年期。国外男士比较重视生活质量,包括性生活质量等,他们会主动求医,如果确认是更年期问题,医生就会建议他们补充雄激素。国外此类药物的剂型和品种比较多,但我国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只有口服药。

总之,由于性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问题比较复杂,大家在进入这一年龄期时要引起重视,如果相关症状比较明显,就应当寻求医生的帮助,有时就需要用某些药物帮助自己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科学生活》:除了甲状腺和性腺方面的问题之外,请胡主任介绍一下其他内分泌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胡主任:好的。有一种情况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患高血压,服用多种药物血压也很难控制,就应当到医院去检查是否肾上腺出了问题。因为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大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但如果服用多种降压药后血压仍然控制不好,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的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但这种病比较少见而且比较复杂,不要说病人,就是医院其他科的医生也不甚了解。但肾上腺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更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和代谢紊乱。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肾上腺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肾上腺疾病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库欣综合征(体内糖皮质激素过量所致)等。如果有人有类似情况,应当到医院作检查,至少应当排除患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性。

《科学生活》:我们听说脑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脑垂体出了问题会表现为怎样的疾病呢?

胡主任:对。我们人体的许多内分泌腺都靠脑垂体调控,它还分泌有些激素等。当然脑垂体的疾病比较少见,比如垂体瘤,垂体功能低下等,在中老年人中尤其

少见。

《科学生活》:另外,胡主任能否谈谈你在行医过程中碰到比较典型的病例,可能对我们的读者有所帮助。

胡主任:好的。我曾经碰到一位病人,来自安徽,她就是浑身不舒服,已经在其他医院就诊5年,都未能诊断出是什么病,她实在没有办法,就到上海求医。她说,如果这次再找不到病因,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我一看,她的头发、皮肤和面部特征比较像是甲减,但其他甲减病人整天要睡觉,她却是睡不着觉,症状确实很不典型。结果化验得到的数据证实了我的判断。其实,甲减病人如果得以确诊,用药物控制,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生活。

老年人的病症不典型是很常见的,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往往称之为老老年,疾病的症状更不典型。比如他们患了肺炎,往往不会像常人那样高热、咳嗽等等,他们可以不发热,只是胃口不好,有点萎靡不振,但一拍片,就发现是肺炎。因为他们全身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许多症状表现不出来。

至于老人患糖尿病未被发现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有的独居老人,即使高渗昏迷也无人知晓,被发现时已经是重症的糖尿病了。有的老人只是口渴,他也不懂是糖尿病的表现,还用可乐等大量饮料解渴。还有的老人虽食量很大却消瘦明显,他非但不警惕还沾沾自喜,认为体重控制得好,殊不知已经得了糖尿病。

当然某些内分泌疾病也有一些特殊的身体特征,比如皮质醇过多引起的高血压病人往往肚子比较大,脸色红彤彤,或者女性眉毛、汗毛过浓等等。我有时在门诊时看到这样的人,会对他(她)说:“你是否有病,来作个检查吧。”

我还要提醒更年期女性,一定要记得查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的问题。因为许多老年女性就是因为骨质疏松,摔了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从此一蹶不振,生活毫无质量,甚至很快去世。

总之,大部分老年人的内分泌疾病,只要能够查出病因,确诊是何种疾病,应当说都是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因为有些内分泌疾病,如果由于遗传原因而罹患,往往早在青年或中年时已经出现并得到治疗,到老年时再来发病是少见的。糖尿病往往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防治,到了一定的年龄要有骨质疏松的防治意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预防,但是我们应当警惕疾病来袭。比如甲亢、甲减等疾病一般都有遗传背景,父母姐妹兄弟中往往会有同类病人,所以有家族史的病人应该比较警惕,必要时做相应的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健康体检乳腺疾病

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中,妇女精神压力较前明显增加,加上环境污染严重,食物中激素含量增加,部分妇女为保持体形,不进行母乳喂养等诸多因素,造成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使乳腺疾病患病率较以往明显的增加,其中乳腺增生症居首位。现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的8043例妇女的乳腺检查结果汇总并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月到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乳腺健康检查的受检者8043例,年龄在15—80岁,对于有月经的体检客户,要求其在月经干净后3-7天来检查,且应处于非哺乳期,因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也小,因而可随意选择就诊时间。

1.2方法首先对体检妇女进行乳腺疾病史问诊和常规的手法触诊,而后用LX—H767型电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进行体检初筛,发现乳腺疾病患者,建议到乳腺专科进一步诊治,再针对具体病情,选择乳腺彩超,针刺细胞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后再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2结果

乳腺常见疾病的患病率见表1,乳腺常见病患病数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

表1乳腺常见疾病的患病率

从表1可看出:妇女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症发病率最高,位居首位。转贴于

表2乳腺常见病患病数与年龄的关系

从表2中可看出,25~45岁年龄段的患病数最多,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瘤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而乳腺脂肪瘤则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推测与其体内血脂过高、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更晚。

3讨论

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居乳腺疾病之首,一般临床将其分为单纯型和囊性增生。单纯性增生多是生理性病变,随着女性内分泌功能的恢复,乳痛症状可得到缓解,而乳腺囊性增生有极少数会转变成恶性肿瘤,这部分患者的乳腺常呈现与月经同一周期的规律性胀痛,疼痛多为钝性,在月经前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其临床诊断标准不尽一致。本文诊断以《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胡永升著为依据。我院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常通过红外线乳腺扫描仪的影像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综合考虑的。当患者有重度乳腺增生或红外线扫描提示有异常斑块状灰影或血管分型时,常建议其行乳腺彩超或钼靶X线、病理细胞学检查,以取得更全面的诊断依据。今年来发现绝经后女性(大于55岁者)乳腺增生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仔细询问病史,多可发现其有服用补品史或过量补充雌激素史,建议中年女性或更年期妇女应在妇科医师正确指导下服用女性激素替代治疗。此外,建议其保存适当的体育锻炼,减少精神压力,保存心理和饮食平衡。

乳腺纤维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增生症,多认为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患者初期多没有明显的疼痛和触痛,常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乳房内有花生米或枣样大小的可活动肿块,肿块质地实而不坚,与皮肤和胸部不粘连,一般癌变率较低,但如果短期内迅速增长则要考虑癌变的可能。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6

春季到了,爱美的女性又开始自己的减肥计划,然而,很多人努力减肥,但却总是不见成效;明明天气不错,却总觉得很冷,还经常月经不调。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您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看看是不是患了甲状腺疾病。

 

我们的脖子中间,有一个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器官,叫做甲状腺。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东西,它可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但凡人体缺了或多了这种激素,人体的能量代谢、心、脑、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

 

这些年,从各大医院门诊看,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在人生命的各个阶段,从胚胎期到新生儿,儿童、青少年到青壮年,中年到老年,均有可能受到甲状腺疾病的侵扰。根据最近一次全国性流行病调查的结果,我国现有至少9000万甲减患者、1000万甲亢患者、1000万甲癌患者和2亿甲状腺结节患者,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患者当中治疗率不足5%。

 

症状多种多样

甲状腺疾病多种多样,如果发现颈部增粗或有肿块时,要想到有甲状腺疾病的可能。形态上可以是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或甲状腺结节;功能上可以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需要到医院进一步做些检查。

 

如果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手抖、性情急躁、多食、消瘦等症状,应该想到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

如果出现怕冷、浮肿、声音嘶哑、皮肤干燥、体重增加、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应该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如果感觉颈部疼痛并有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应想到有无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小心症状“声东击西”

还有一些患者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并不典型,而是以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起病而不易识别,导致漏诊或误诊。常见的如——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甲亢多呈淡漠型,临床常常表现为消瘦、厌食、腹泻、表情淡漠,或有心慌,而没有多汗、怕热、震颠、甲状腺肿、突眼等甲亢表现。

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乏力、纳差往往不被重视,等到因长期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硬化、黏液性水肿或因影响造血功能出现头昏、心慌、贫血、浮肿等原因就诊,往往会因误诊为脑供血不足、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贫血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甲状腺疾病会危害到心脏健康,长期的甲状腺疾病会引起或加重心脏病,如甲亢会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甲减会引起窦性心律过缓。因此,很多甲状腺疾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甲状腺出问题,往往是因为出现心脏病症状而首先到心脏专科就诊。而急重症心血管疾病又常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重视筛查,可治可控

临床结果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具有可逆性,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患者心血管病变通常也会迅速改善。以甲减为例,只要坚持治疗,疗效就很确切,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内分泌疾病。但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除了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症状,还要重视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7

研究总结出高血压科疾病特点和诊治范围有以下意义:①确定高血压科应收治哪些病人;②确定高血压科医师为了治好这些疾病要具备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方法;③培养高血压科专科医师对高血压科患者整体观点全面分析等能力;④为医院和高血压科选择和培养专科人才提供科学依据;⑤为卫生部门领导、医师协会建立高血压学科准入制度提供技术保障;⑥研究出更好的高血压诊治方法,促进学科发展,保障人民健康。

就高血压科医师应掌握哪些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笔者进行了几年的研究观察。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各科室领导和专家的支持下,我们高血压科对每一位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病因诊断,包括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疾病的确定和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确立,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在连续诊疗的121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发现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共183例,占同期住院高血压病人总数的15.12%。其中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疾病见附表,综合复习国内外各专家资料。

从附表看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比率在20世纪为5%~10%,而到本世纪的统计上升为10%~15%,主要与临床医师重视和医学检查手段提高有关。如果从今以后我国广大临床医师更重视做好继发性高血压筛选和确诊工作,将会更多的发现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疾病,使高血压患者得到病因治疗,高血压得到理想控制,心脑肾得到理想保护。

为此,我们确定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证、嗜铬细胞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垂体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为高血压科常见病种。要求高血压科医师以及从事与高血压学科相关工作的大内科医师必须掌握才能胜任工作。同时向高血压科医师提出如下要求:①掌握上述各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种的处理;②通过掌握上述常见病种的处理,学会鉴别诊断分析方法;③对于少见疾病能从专科书籍查找。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中年妇女;妇科炎症;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53例患常见妇科病中年妇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中年龄平均(38±12.9)岁,最大者56岁,最小39岁。其中39例患者为城镇职业妇女,14例为家庭主妇。6例患者已经绝经,平均绝经时间为4年。

1.2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常见妇科病中年妇女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就诊时疾病种类、体征、文化程度、职业、治疗方法。诊断方法主要有tCt检查、阴道镜、B超、宫颈活检等妇科病检查方法。经统计分析发现:常见妇科病患病率与患者文化程度、居住地之间无明显差异。

2结果

通过对本次抽取的53例常见妇科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病主要为阴道炎或妇科炎症、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等,其中阴道炎或妇科炎症患者27例(50.9%),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患者17例(32.1%),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9例(1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病种类较多,但若能够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针对所患疾病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学习必要的妇科病保健知识,及时就医,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积极的身体锻炼,这些妇科疾病都是能够防止和医治的[1]。

3讨论

3.1最近几年,人们的预防和保健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提高。相对来讲中年人对保健知识和健康知识要比青年人的认识更清楚,尤其是一些中年妇女,在她们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情况下通常都能及时就医,另外,一些单位对职工身体健康也重视起来,通常会组织单位职工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这样就使得多数人都能及时发现自身疾病的存在。阴道炎及妇科炎症作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与任何年龄段的妇女。其中又常发与中年妇女,这是因为中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中pH值教年轻女性升高,而细菌就会在失衡阴道环境中滋生,所以中年妇女容易感染产生阴道炎及妇科炎症[2]。阴道炎临床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感为主,阴道分泌物常见为血性白带、臭味白带、浓绿色白带以及豆腐渣样白带等,阴道分泌物特征根据所感染种类不同而不同[3]。

3.2尿失禁也是一种常发与中年妇女中的妇科病,中年妇女由于由于阴道括约肌松弛,这就导致很多中年妇女会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4]。此外,妇科盆腔脏器脱垂也是一种常见于中年妇女中的妇科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尿道感染、尿失禁、阴道下坠等不适,这些常见的妇科病不但影响中年妇女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她们的心理也有着不好的影响,容易导致中年妇女出现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严重者甚至对日常交往产生很大影响。

3.3妇科恶性肿瘤是是严重危害中年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妇科肿瘤在中年妇女较为常见,卵巢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也一直呈现出升高的趋势。手术、放疗和化疗时治疗妇科肿瘤的三种最主要的手段。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些治疗方法都为中年妇女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5]。

3.4加强对中年妇女关于妇科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中年妇女群体中普及保健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妇科知识讲座。增强中年妇女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让身体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她们明白自己关心自己才是预防妇科疾病最好的措施。研究发现:多数炎症性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通过保健达到预防的目的的。此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营养,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减少和避免发生妇科疾病的重要心理因素[6]。

3.5加强中年妇女的保健,可以明显减少和有效控制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常换洗内衣,经期常换卫生垫。一旦感觉异常,及早就医和检查,弄清原因,再对症用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主要是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中年女性由于年龄的关系,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她们子宫体萎缩,阴道的黏膜变薄、组织变脆,往往产生生殖系感染,所以日常的保健很重要。

3.6合理确定饮食营养标准,保证体内正常的营养状态,对于控制和避免妇科疾病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日常生活中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脂肪,保证肌体的正常运转消耗。适量摄取胆固醇,不可过多摄取,每天的摄取量在400mg以下。控制每天食盐的摄取量,一日不超过8g。增加纤维的摄取,如全谷类、蔬菜及水果。均衡合理的营养,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是健康的需要,也是妇科疾病包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嵩川,李万江,黄玉梅.2001~2006年妇女病普查普治资料回顾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36):12.

[2]石永丽,管翠霞,邹春杰.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女职工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4):34-36.

[3]薛春霞,张燕,赵凤英.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三团3362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12):97-98.

[4]曾丽敏,范文蕾,周洁琼.1987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36.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9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腺体,起到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的作用。甲状腺能产生激素,令能量消耗加快,代谢加速;也可以减少这些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这些生理活动减慢。同糖尿病相类似,甲状腺疾病主要也是由于激素失衡引起的。最有代表性的甲状腺疾病,其一被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另一类被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前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后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据统计,普通人群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7%,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而在2型糖尿病人群之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到12%;1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几率更高,可达到33%。

在1型糖尿病患者之中,很多人的甲状腺疾病往往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引起的,也就是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了自身的一些器官或组织,这种现象也叫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了自身的胰岛β细胞,而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则是免疫系统攻击了甲状腺的细胞。通常,患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再患上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疾病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不如1型糖尿病那样明显,有学者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机制是衰老,他们认为老龄人较容易患甲状腺疾病,有些医生甚至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另一项可能有关的因素是体重,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肥胖,而肥胖又与2型糖尿病有关。

鉴于甲状腺疾病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发率,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对此重视起来,积极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任何人一经确诊1型糖尿病,就应该立即进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如果检查结果是正常的,在此后的每1~2年也须进行一次检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必到医院进行筛查,但是,掌握一些甲状腺疾病的常见症状是非常明智的,这样可以在甲状腺疾病初现端倪之时就引起你的注意,提醒你到医院去就诊,从而避免对血糖产生影响。对妊娠妇女来说,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从而危及胎儿的安全,尤其是患有1型糖尿病的孕妇,是并发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有必要对其采取一些监测措施。而本身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女性如果想要生育,一定要事先征求专业医师的意见,并且在妊娠全程中进行细致的监护。

简单的血液检验即可确诊大多数的甲状腺疾病,检验的对象是一种由脑垂体分泌,能刺激甲状腺产生激素的激素,叫做促甲状腺激素(tSH)。如果tSH的水平过高,就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是对于甲状腺不能分泌足够激素的补偿;而tSH水平过低则意味着甲状腺分泌过多的激素,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多见于中年女性,其常见症状是疲劳、嗜睡、抑郁、便秘、浮肿、皮肤干燥、食欲减退、体重增加、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畏寒,女性可有经血过多或闭经,男性可出现低下、减退等;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其症状包括多汗、体重减轻、腹泻、注意力分散、心悸、女性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等表现。甲亢和甲减如果不经过治疗,都可能引起甲状腺腺体异常增大,成为甲状腺肿。有些甲状腺疾病是“亚临床”的,tSH水平仅仅轻微地异常,甲状腺激素仍处于正常水平,但不能掉以轻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甲状腺疾病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对进入体内的糖尿病药物产生影响。比如,甲亢患者机体的代谢率过快,药物进入体内后过早地被清除掉了,从而使疗效降低,因此,糖尿病并发甲亢的患者就需要更大剂量的降糖药物。而对于糖尿病并发甲减的患者来说,由于药物留在体内的时间过长,会使得药物的作用被“放大”,从而容易引起低血糖症。

甲亢时糖代谢会受影响,如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肠道葡萄糖的吸收等,均可造成餐后血糖过高和糖耐量减退。不过,一般认为甲亢并不会引起糖尿病,但会加重原有糖尿病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老年人合并甲减很常见,可很多人误将甲减的精力不足、没有食欲看作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但只要及时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超声就可以诊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采用人工合成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剂来破坏甲状腺细胞,或者采取手术方式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

常见疾病心得体会篇10

(1)尨为君贞:以亓(其)伓(背)疾[1]

“”字也见于楚兵器铭文和古玺文[2]。此字原形作,从“户”,从“肉”,从“攵”,看作上下结构则可以释作“”。所从“户”旁与新蔡简中独立的“户”字写法有别(参看甲三:56,甲三:76,甲三:213,乙一:28,零:442),参照其它战国文字材料,仍当定为从“户”。一个字作为独立单字的写法,和它作为偏旁的写法有所不同,这是古文字中的常见现象。“”字见于《说文·肉部》新附,从“肉”,“启”省声,训为“肥肠也”,即腿肚子。《山海经·海外北经》:“无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用的正是腿肚子的意思。不过在上揭简文(1)中这个字作为人体器官名和“伓(背)”字并称,腿肚子和后背放在一起未免让人觉得奇怪。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考虑,不把这个字看成上下结构,而是看成左右结构,则可以改释为“”。

先看字形。古文字材料中“肩”字本有写作从“户”从“肉”的,见于秦系文字[3]。《说文·肉部》说:“俗‘肩’从‘户’。”现在知道楚系文字也有这样写的,可见“肩”字的这种俗体写法是有较早来源的,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经产生了[4]。楚兵器和古玺中作为人名的所谓“”字,很有可能也应该改释为“”。

再看词义。“”,字书所无,可以分析为从“攵”,“肩”声,在简文中当读为“肩”。“肩背”并称的症候名在古医书中是很常见的,如《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又《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又《论疾诊尺》“肘后独热者,肩背热”;又《素问·金匮真言论》“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秋气者,病在肩背”;又《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等等,不具引。可见把“”改释为“”,于词义上是很妥贴的。

从跟新蔡简所记墓主其它病症的关联上考虑,也能证明我们对“肩背”考释的可信性。据新蔡简中关于病情的记录,平夜君成所患病症主要就是背膺疾,(或作)胀,心闷,等等。例如:

(2)王(徙)于(鄩)郢之(岁),(夏)(之月),癸(亥)(之日),彭定以少(小)尨为君贞:伓(背)膺疾,以(甲三:204+零:199)

(3)(之日),与良志以陵尹怿之髀为君贞:(背)膺疾,以(瘬—胀),心(闷),(卒)(岁)或至(零:584、甲三:266、277)

(4)为君贞:伓(背)膺疾,以((瘬—胀),心(闷),(卒)(岁)或至(夏)(之月)尚(零:221、甲三:210)

(5)少(小)司马陈志(?)以白霝为君坪夜君贞:既心疾,以(会)于伓(背),(且)心(闷)(甲三:233、190)

(6)以陵尹怿之大保为君贞:伓(背)膺疾,以(瘬—胀)心(闷)。台(以)为贞,而敚(说)亓(其)祱(祟)。自(夏)(甲三:219)

(7)贞:既肧(背)(膺)疾,以(胛)疾,以心(闷),为集(岁)贞:自(甲三:100+零:135)

(8)贞:既(背)(膺)疾,以(胛)疾(乙四:8)

(9)贞:伓(背)膺疾,以痮(胀),心(闷)(甲一:14)

(10)伓(背)膺疾,以痮(胀),心[闷](甲一:13)

(11)膺疾,痮,心[闷](乙三:35)

笔者请教了中医专家,根据简文所提供的症状来看,墓主所患很可能就是中医上的心痛之症。下面略引几条古医书对心痛的论述,以见一斑。《素问·脏气法时论》云: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素问·举痛论》: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圣济总录·胸痹门》:

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

《太平圣惠方》在“治心痹诸方”中指出:

夫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不去,则时害饮食,心中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现代医学所说的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等病症,都能包括在传统中医所说的心痛病证之中[5]。这种病常常会由于心痛而引发其他脏器、肌体不适,痛感由心肌放射到周边肌体组织,引起胸、背、肩等部位的疼痛,尤其是肩背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岐伯论五脏病变之脉象说:“(心脉)微急,为心痛引背……微大,为心痹引背……”,正说明了这一点。上揭简文中的“背膺疾”、“胛疾”、“肩背疾”与上引中医文献中的“膺背肩胛间痛”、“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相合;简文中的“/胀”和文献中的“胁支满”、“虚则胸腹大”相合;简文中的“心闷”和文献中的“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心中愊愊如满,蕴蕴而痛”相合。尤其是“膺背肩胛间痛”一句,把简文中“背膺疾”、“胛疾”、“肩背疾”几种病症都联系起来了。简文(5)的“”是“合”字古文,读为“会”[6],交会集中之义。“既心疾,以会于背”就是指心痛引发的疼痛放射开来,又交会集中于背部。简文(7)、(8)说“既背膺疾,以胛疾”,大概这时候肩胛之间的疼痛已经压过了胸肋间的胀满所带来的痛苦,所以记在了第二位。而简文(1)上来就说“肩背疾”,看来这时候背部肩胛间的疼痛已经超过胸痛,非常剧烈了。《金匮要略》描写心痛的临床症状有“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太平圣惠方》还专门记载了很多“治心背彻痛诸方”,可见心痛确实可以引起背部特别是肩胛间剧烈的疼痛。

以上这些,不但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对“肩背”考释的可信,也很好的说明了新蔡葛陵楚墓墓主平夜君成当时所患就是中医所说的心痛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