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十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十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5:50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软件考试,教学设计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软考)实施多年以来,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公正性、客观性得到了广泛认同。软考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作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涵盖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是一门基础类课程[1-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有必要以软考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软考认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分析

软件考试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行实施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水平于一体。软考不仅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也是职业资格考试,且不受资历、学历限制,考生可以灵活选择适合的专业资格应试。软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取得软考证书的人员可以应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初级资格对应助理工程师职称,中级对应工程师,高级对应高级工程师。根据专业类别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各个专业按层次设置若干资格考试。软考每年组织两次,通常在5月和11月开考。每个专业一年内一般举行一次考试,报考人数众多的少数专业可以开考两次。大部分考试采用笔试,一般上午考核基础知识,下午考核应用技术。软考不采用滚动考试形式,需要一次性达到要求才能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其他计算机类证书相比,软考具有显著的优势。软考由全国统一开考,考纲、命题、时间、评分标准、合格标准、阅卷等环节均保持高度统一,把关严格。通过考试的考生获得国家人社部和工信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权威性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相当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高考”,可以显著提升考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2软考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依靠软考驱动教学工作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与软考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软考的要求培养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1)改革教学观念。教师要提高对软考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软考的指导性价值,将软考与实际教学工作联系起来。要根据软考要求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侧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原理、技术的前提下,对软考相关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这需要学校增加教学方面的投入,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提供便利条件,保障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2)改革教材体系。教材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工作开展的依据,教材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实际育人效果。目前国内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滞后性,教材知识陈旧,知识内容更新缓慢,没有结合时展及时补充完善,更没有结合软考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补强,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教师需要对软考进行研究,结合大纲对教材进行更新和补充,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内容的比重,使教材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更加贴合,提高教材对软考的适用性。要采用以证促学的方法,对教材开发进行合理规划,在主要知识点中穿插软考考纲中的内容,结合以往的软考真题进行案例讲解,构建与软考相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制定与软考要求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以网络管理员考试为例,网络管理员属于初级资格,适合低年级学生。网络管理员考试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大纲大体一致,通过备考,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相关知识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从备考中促进学习,实现教考共进的有利局面。教师要坚持以考促进,将软件考试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将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较为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已经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初级模型,可以尝试备考中级资格。软件考试中的中级资格是网络工程师,这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岗位工作的现实要求。教师可以根据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规划,锻炼网络系统构建、软硬件调适等方面的能力。软考高级资格不是学生阶段容易达成的目标,但依然可以结合高级资格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指导优秀学生的学生,引导他们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锻炼针对用户需求和约束条件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协调系统开发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软考高级资格的要求,将其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引导学生对网络工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评测运维等工作有深刻的认识,积极成长为高端复合型人才。(3)创新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结合软考的内容和要求,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软考中的题型往往比较新颖,考试内容更新很快,且普遍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用软考试题为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带领学生对案例进行分解,将案例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衔接,并仿照软考的形式向学生布置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在教学工作中,应以软考为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根据软考知识点考察方式,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同时,以软考通过标准来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软考培训和考试材料,设置学习任务和习题,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学业水平向部级考试水平靠拢。例如,课程实训内容以软考考纲为中心点,结合实际需求设计题目。在实训报告的要求按照软考要求进行调整,实训报告需要包括实训题目、设计原理图、软件设计流程图、源程序代码、实训总结等内容,规范课程实训报告的写作,锻炼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能力。(4)改革考试形式。为了适应软考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应采用国家统考的形式,分为笔试和计算机操作两个部分,在考试评定工作中做到教考分离,确保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以软考为学习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85-02

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人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可使专业课程体系成为针对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与工作任务的,融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系统化设计,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并且从源头上解决课程来源问题,还可使课程体系开发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课程设置为职业岗位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服务。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综合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操作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站开发运营与管理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实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管理精英、学院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结合市场客观需求我们共同完成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解:

1.1 网络工程岗位群能力需求

网络规划、设计、集成、施工、测试与验收,网络设备选型、安装、配置、调试与管理,网络安全架构、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应用。

1.2 网络管理岗位群能力需求

网络设备安装、配置、管理、日常维护,网络监控、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网络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1.3 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群能力需求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网络设备安全配置,服务器安全配置,网络安全产品配置,网络系统安全评估,网络安全管理维护,常见网络安全工具应用。

1.4 网站设计岗位群能力需求

weB用户需求分析,网站规划与设计,weB网站环境建设,网站weB编程,weB应用开发,网站运营和管理。2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

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本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需求:

2.1 素质结构

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良好的心理适应和应变素质,良好的团队协作素质。

2.2 知识结构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知识,网络设计规划和网络安全管理知识,网络建设、管理、维护知识,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维护、运营和管理知识。

2.3 能力结构

具有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集成、施工、测试与验收能力,具有网络安装、配置、调试及管理能力,具有网络安全架构、评估、配置和管理能力,具有网站开发、维护、运营及管理的能力,具有weB应用服务程序编写的能力,

3 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全面贯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观,将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

专业学科式课程体系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但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它根据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再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并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它强调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融合于其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

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一条主线,二个重点的构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围绕“建网、管网、用网”三大功能模块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由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素质和职业基础素质三个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法律意识、思想品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职业基本能力的强化和提升。

3.1 政治思想素质对应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3.2 文化基础素质对应课程

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3.3 职业基础素质对应课程

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公关与人际交流,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由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施工组建安全管理维护能力和网站设计创建运营管理维护能力三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互联技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jsp动态网页设计等6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带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掌握建网、管网、用网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1)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应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数据库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专业英语。

(2)网络施工组建安全管理维护能力对应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LinUX网络管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配置与管理。

(3)网站设计创建运营管理维护能力对应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Flash失量动画制作,photoshop平面设计,JSp动态页面设计,网站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概论。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验、专业课程实训(含:计算机组装实训、Java程序设计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互联技术实训、综合布线实训和网站开发实训)、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即岗位能力训练,含:网络工程综合实训、网络管理综合实训、网络安全管理综合实训、网站设计与管理综合实

训组成)、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6部分组成。这种6位一体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其职业岗位技能。特别是工学结合模式的顶岗实习可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又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实践与管理环境,使学生获得技能的强化训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4 构建基于“课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所建立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基于“课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设计和实施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

“工学结合”是培养高职实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之路,其本质是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工学结合”,可使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教学课堂延伸到企业工厂,从而使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做到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课堂与岗位相结合。

“课证融通”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内容的融合。通过“课证融通”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可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岗位(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为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服务于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人才培养宗旨,学院先后与南昌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江西阳光乳业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江西)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企业技术专家和学院专业学术委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了我院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对职业岗位群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工作任务的分解,建立了一套科学务实高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根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参照人才培养标准共建了网络专业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基地,并由企业专家和管理精英对教师队伍进行了专业培训,从而形成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教学模式和能够承载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管理新机制。

为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使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培训相衔接,学院先后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及和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引入了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认证、岗位从业能力认证和企业认证,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技能考核和鉴定制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3

论文摘要:立足地区特点,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并基于此设计出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立足于“工学结合”基本模式,为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双高”人才已成为人才培养首要职责,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教学模式和结构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像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要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

1.“双高”的含义

“双高”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岗位素质、企业文化等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追求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按照“素质与技能并重的”的理念,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设置技能培养课程,并与职业资格鉴定紧密结合,追求人才培养的高技能。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高”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1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运用职业功能分析法,针对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按照模块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学生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及企业行业证书相结合,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2.2职业分析(主要就业方向)

(1)在计算机服务业从事计算机的维护、维修;

(2)在计算机软件业从事应用软件的开发、调试;

(3)可在计算机网络业从事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

2.3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可得出相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1)知识要求

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的基础应用知识。

掌握多媒体及网页制作的技能。

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设置、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掌握网络硬件和软件的设置、安装和维护,网络工具的使用的能力。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oSta)办公软件应用windows平台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oSta)图形图像处理3DStudiomaX平台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oSta)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平台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oSta)网页制作Flash平台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oSta)网页制作Dreamweaver平台职业资格证书。

2.4核心能力及相应课程

软件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

办公软件应用;

网页制作Dreamweaver;

动画制作Flash;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3DSmaX

软件开发能力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网络数据库技术;

VisualBasic程序设计;

aSp编程

计算机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

电路电子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

局域网的管理、维护、规划及搭建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

综合布线技术

计算机网络工程

根据专业对人才的需要,确定核心能力与相应课程。如下表

2.5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分配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二、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三、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四、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五、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特征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当前,如何加快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美国报刊曾称: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对答网络技术人员是21世纪头10年将问世的10种兴起职业中的两种稀缺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动作,据黑龙江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流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文献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此外,东北农业大学的大豆专题数据库和大庆石油学院的中国石油网页也颇具特色。

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书(刊)厅电子化建设。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6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量力而行、因“校”制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大而会”,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各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必须各具特色,不必搞人为地重复。笔者以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原则取向是: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网络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无疑也要遵循。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和硬件条件在建设网络信息资源中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来稿时间:2001年9月)

参考文献:

1.吴志荣.数字图书馆——从理论走向现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0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从事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外及台湾地区12所高校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韩国庆南情报大学。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是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韩国庆南情报大学,1965年建校,是韩国最早的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专科大学,是一所国家公认的最优秀的专科大学,是2006年韩国教育部公布就业率第一的大学。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产学结合,产业学术教育是庆南情报大学的骄傲,在韩国职业教育界及社会享有盛名。通过比较韩国高职教育的开展情况,可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提供借鉴。

1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对比

1.1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

1.1.1专业设置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学院的一般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副教授3名,并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副教授2名,讲师5名,大多数教师都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在企业挂职锻炼过,教师参与企业的网络工程、网站建设等应用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始建于1997年,设置时间较早,现有专职教授4名,副教授4名,兼职教授8名。其中兼职教授均来自韩国各企业,具有一线的工作经验,实现了校内校外师资的完美结合。

1.1.2专业培养目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本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以及it相关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工商复合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是通过产学一体化教育,培养基本素质和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兼备的Sw及网络领域国际化水平的计算机专门职业人才。2012年具体目标为:(1)实现通过产学一体化教育的Kit(庆南情报大学英文缩写)中心校园领先学科;(2)实现在入学考试、就业、专业强化等过程中最好的领先学科;(3)实现产学一体化、订单式培养教育的领先学科。

1.2专业课程设置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按模块划分为三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素能模块,其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教育、实用英语(一)(二)、体育(一)(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业教育与实践、军事理论课、简明商务知识、礼仪与沟通、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第二模块为核心素能模块,其中包括局域网组网技术、网页设计技术(一)(二)、动态网站设计、JaVa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开发实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实用电工、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网络工程制图、专业实习(计算机网络技术)、顶岗实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第三模块为素能拓展(工商复合人才素能拓展)模块,其中包括计算机英语、it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it职业行为优化、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搜索引擎优化(Seo)(二选一)、会计基础、全院公共选修课、入学教育/军训、入党教育和学生党团员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其他主题教育活动课程。

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系统课程有电算学概论、信息通信概论、资料构造、windows、SQL实习、计算机编程基础、C语言、VisualBasic、操作系统、计算机构造、数据库、Linux、计算机网络实习、Java基础、Script语言、家庭网络实习、网站设计、网络分析实习、数据库实习、C#、图形和多媒体、系统分析和设计、嵌入式系统、网络互连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内网服务、项目实习、C++、网络广播系统、移动程序、RFiD(无线电频率识别)。

1.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制三年,人才培养模式由最初的“三段式”学科型逐渐向“2+1”工学结合模式转变,其转变的时间为2010年。

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学制二年,人才培养模式自1997年专业创始以来,一直坚持“产学合作”模式办学,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1.4专业毕业考核要求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考核要求分为课程要求和技能证书要求。其中课程要求是所有计划课程考核合格和修满第二课堂学分。技能证书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或a级证书、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教育部(itat)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网页设计(4级)或江苏省Linux考证委员会的“Linux网络管理员”。

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考核要求是按规定修满学分,同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资格证分为国内技师资格证和国际公认资格证。国内技师资格证如信息处理产业技师、网络信息搜索师、信息技术产业技师、网络设计师等。国际公认资格证如SCJp,oCa,CCna,CCnp等。

1.5学生毕业就业去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单位分布较零散,根据近两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在无锡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仅达到总人数的20%左右。

而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单位就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就业单位为在韩企业LG、飞利浦、三星电子、KtF电信公司、DaCom、Kt电信等及海外企业中国Zioncom(吉翁科技有限公司)、technology、宝星信息通信等。

2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分析

2.1师资方面

由上述专业设置比较内容可以看出,庆南情报大学的师资力量要比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强。其中教授队伍中,不乏国外进修的经历,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不仅有一线的实践操作教授,而且还有专业知识背景先进的教授,双方面配合教学。

2.2专业培养目标方面

庆南情报大学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既有总目标,每年随新生入学,又会制定出具体的小目标。可以发现,这些具体的小目标,都是以学校为群体制定的,而不是以整体社会为竞争目标。在此也避免了目标的空洞化,力争每年在校内都有新进步,从而名扬于校外。

2.3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看出庆南情报大学所设置的课程专业技能性较强,这似乎更像是在我国培训机构开设的速成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不像我们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教育活动也列入了教学计划中。所设课程中,实践教学比例也占了近60%左右,更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目标除明确之外,还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习得,一方面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是致力于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

2.4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产学合作”模式,不仅是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办学特色,更是韩国整体社会对职业技能培养的一大显著的优点。这一模式在韩国的出台,源于当时韩国高等职业学校缺乏实验设备和实习设施,实习教育不充分,教育质量难以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较差,存在着教育与经济不协调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韩国政府制定了“产学合作”政策,并于1973年把它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从而使其制度化。

当时确定的“产学合作”的基本内容是:企业与它对口的高职挂钩,由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并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校则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共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另外,企业通过学生的现场实习,考察和选拔合适的人选以充实技术队伍。这样,企业与学校互惠互利,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974年成立了“产学合作财团”(基金会),有1295家出口公司参加,共筹集资金30亿(韩元),开展支付奖学金和支援研究费等各项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78年一年内,就有37160名高职学生分别到相应的企业进行了现场实习。①现在的规模更是较当时有更大的变化。单就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在国内就与近6家公司实施了“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

2.5毕业考核方面

宽松的学分制考核方式,是国内外基本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在此基础上对毕业的硬性要求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可以发现,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在学生毕业资格审核时,专业证书种类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兴趣技能的培养,还有各种国际公认资格证书,也体现了其专业与国际接轨的前瞻性。

3韩国高职教育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给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乃至知识技能型转变,但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②从韩国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对比我国的高职情况,可借鉴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

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以基础教育为核心建立的,缺乏完善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2005年,我国教育部提出的教职成[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这其中所提到的“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微观化,其内容上有一定相似处。但是,从我国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实施难度较大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所谓积极性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换句话说,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如在韩国实施的《产业教育振兴法》以及相关的免税减税政策,予以鼓励。

3.2细化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职业学院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为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由相关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及企业共同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并建立相应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向培养国际型人才方向发展。

3.3进一步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

1968年6月,韩国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劳动组织(iLo)的援助之下,就成立了国立中央职业训练院,来解决当时师资不足及教师实际操作技能不足等问题,其培训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活动的工资和培训实习材料费都由国库承担。③

我国及地方政府应建立高职教师的培训基地,形成广泛的国际国内的交流,将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教学方法等引进来加以消化吸收,逐步建设成一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真正做到引进企业人才为专业带来一线的教学资源。

3.4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多样化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目前,我们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学生的毕业通过率,逐步弱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这是不利于学生技能培养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使职业资格证书多样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考取国内外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拘泥于专业限制,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目的更明确,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主动锻炼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

通过和韩国庆南情报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对比,给我们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路。

注释

①池青山,金仁哲.韩国教育研究[m].东方出版社,1995: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7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人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技能型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不相适应。(2)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探索,特别是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等问题需要研究,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3)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制约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建立新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其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实训实践、教师队伍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工作岗位以“地方性”和社会需求为主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因校制宜,注重自身特色的发挥[3],合理定位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形成既有特色又能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1级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能力,从事计算机网络操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软件编制、网络软件与硬件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三个工作岗位。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设计、操作、应用及创新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职业能力来划分知识模块,再根据知识模块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将这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必修课)、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课程设置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4]。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只需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知识点即可,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组成与维护》等。对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设计、操作、应用及创新,例如《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综合配置》、《动态网页制作》、《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等。对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则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思科课程》《综合布线》、《动态网页实训》等。专业拓展课程用于拓宽专业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课,如《无线网络》、《Linux操作系统》等。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有机结合,设置和岗位或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4],如《思科课程》(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网络相关资格认证考试》课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约占整个教学计划的30%以上,真正实现“双证书”教学,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的竞争力。在实际教学的当中,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遴选、编排,使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相辅相成。3完善实训、实践环境,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的实训、实践环境,为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拥有思科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组网实验室、网络综合配置实验室各一个,借助这些实验室和依托校园网络中心,能很好的完成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实训、实践课程的学习,能重点掌握从事网络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时约占整个教学计划课时的55%,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课时,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中掌握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三个工作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补充、检验和完善。通过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习,使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多个,每年都能接受一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适应市场需求。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一个优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网络工程师的素质、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即一名高职教师既应有授课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也应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很快学习新任务的能力[5]。近几年来,学校选派多名教师参加思科公司的专业培训,组建思科网络学院;选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站开发等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位;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用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学生技能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目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拥有高级职称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多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专任教师50%以上。#p#分页标题#e#5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问题、新方法在不断出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就能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而是要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及学生自身情况来选择某个合适的教学模式,即要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了“2+1”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穿插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模式。5.1“2+1”实践教学模式“2+1”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学生学习的三年时间内,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实践及实训课程,第三年在企业(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同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训。5.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任务(创设情境),告诉学生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别学别做,并完成任务,最后检查学生所做任务,同时点评总结。5.3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是依据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自身情况,每一次授课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或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过对比发现,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模式两者综合起来运用(我们称为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其教学效果较好,特别是课程的前期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较好,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较快让学生掌握较小的知识点;而在实践课程及课程后期使用项目教学模式较好,是因为项目教学模式有助于整体开发,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整个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大型项目的设计、应用。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11级开始,基本上所有专业课程都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6结语近几年来,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做好“订单式”培养模式、精品课程如何建设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飞速的更新、发展,要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其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如何进一步搞好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还需不断的研究探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建设

一、内蒙古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计算机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网络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完善。在这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内蒙古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也经历着从无到有、从传统到创新的过程。

内蒙古大学创办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立最早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86年内蒙古大学开始建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课程以网络原理为主,局域网原理与组网技术为辅。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因为条件有限主要讲授理论,在教学课程中既没有相关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固定的课程教材。到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变化,内蒙古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逐渐丰满起来,开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经历多年的积攒和沉淀,至2001年,计算机网络成为学校重点课程,教师开始系统化建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研讨教学方法。

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和发展,教师在各类项目及校园网的建设维护中积攒了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开始拓展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不仅仅涵盖最新的理论,也包含一些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例如《网络工程》、《网络规划与管理》、《web编程》和《信息网络安全》等等,并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变化,根据发展方向,添加新的课程与专业。目前,内蒙古大学的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在培养学生打好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体系

目前,内蒙古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由《计算机网络》必修课和《网络工程》、《网络规划与管理》、《信息网络安全》、《web编程》等选修课构成。

必修课《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因特网的主要协议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后期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知识,其中包括《网络工程》课程相关的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常用协议介绍,《网络规划与管理》的Snmp简介,《信息网络安全》中所包含的一些重要协议的工作原理。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网络工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规划与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与配置、管理与维护等各阶段,和一些常见的建立网络服务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工程施工能力。

《网络规划与管理》在掌握基本的网络构建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网络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学习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网络管理标准,学习使用网络管理软件,使学生具备解决一般网络管理问题的能力。

《信息网络安全》介绍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的原理和部署,目前常见的网络威胁,以及对付这些威胁的技术和方法,介绍密码及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为学生的深入学习网络安全打基础。

另外,web技术相关课程根据教授重点不同分为《web编程》和《web数据库》。主要侧重web程序和web数据库工作原理、最新设计方法、开发技术等方面的介绍和使用。

上述课程除了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理论基础需要开设在其他课程之前外,剩下的课程并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开课时间参考学生一学期的排课情况进行安排。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排课顺序大致如下图所示。

三、创新性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为了在教学中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一个中心,两种方法”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一个中心”是指“以问题式教学为中心”,“两种方法”分别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基于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以问题式教学为中心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问题式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先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法,然后以此问题作为起始点拓展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学习和查找自身所需学习知识的技巧。

经过多年探索,针对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优化,以《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为例,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调整实验内容和授课方式,因为该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复杂繁多,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授方式。在讲授协议各层内容时采取直接教授方式,而在讲授各个实体的功能和作用时则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探索解决方法,之后再将此部分内容和解决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问题的设计也需要认真思考,问题覆盖范围、问题描述逻辑、问题难度等等都要详细斟酌。例如,教师讲授tCp/UDp协议部分之前可以先布置课题让学生用抓包软件抓取当前网络下的数据包,查看哪些数据包采用tCp协议,哪些采用UDp协议,观察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甚至可以编辑数据包向某台主机发送并抓取应答数据包,分析两种协议的区别和特点,最后提交一份报告汇报分析结果。这样,教师在讲授此部分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检测是较为成功的,不但使讲授内容更加生动、促进师生互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会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会加速解决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这样的交流,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更加系统,更加连贯自然,并与教师的科研紧密相连,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以教学成果促进科研发展。

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将与某个问题相关的科研项目搬到课堂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使本科学生了解一些科研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创新的精神。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则能制定出一个既有特色又合理的教学方法。

另外,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既有交集又有侧重,形成了互补且融合的局面,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不断促进整个团队的发展进步。

(三)基于兴趣的教学方法

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任课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感兴趣的课外知识。营造一个宽松且活跃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让他们去自己寻找答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注重理性批判的精神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在实践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外,我们发现鼓励学生使用学校图书馆和数据库查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有的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并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及如何解决。另外,高校每年都会花费许多资金购买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其中收录了大量期刊和文献可以为师生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和研究资料。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忽视了这个丰富的资源,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库资源解决问题,可以说这是对学校资源的一种浪费。即使有些学生知道有问题去查数据库,但并不知道如何过滤掉庞大的无用信息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结合《计算机网络》这门课中讲授的信息检索系统,讲解怎么在数据库中搜索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一些收录论文质量比较高的数据库资源等等。这样就逐渐让学生养成了在寻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主动利用学校的数据库资源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拓展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不会因学习资源的匮乏而不知所措。

四、培养青年教师,加强教师进修工作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年轻化的趋势,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因此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和具体的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鼓励进修学习,为其提供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

培养青年教师是高校增强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实力的重要保证。为了尽快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科研中骨干力量,在日常教研中,中老年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科研经验和方法,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听课和教学研讨,保证其快速适应教学科研工作。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锻炼平台

尽可能多的为青年教师提供参加高水准学术研讨会议的机会,拓宽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通过会议上的学习和交流,丰富科研经验,改进科研方法,提升科研水平,增进对所研究领域的全方位了解。同时,通过参加会议,也能提高他们的学术影响力,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培养后继力量同步并举

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可以为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师资力量,也缓解了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抓紧培养后备人才,重点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帮助其发展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进一步提高团队实力。

五、未来课程体系建设计划

针对内蒙古大学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未来课程体系建设应该进一步培养符合地区发展特点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特别是随着内蒙古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培养符合云计算要求的网络技术人才是未来发展目标之一。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组织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推荐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科动向,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眼界;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建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实验内容;继续探索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推进学术成果尽早付诸实践;继续坚持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举办研讨会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创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中,再根据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和转化。

参考文献:

[1]李华,高光来,魏凤岐.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探索与实施.计算机教育,2008(2):135~137

[2]李华,张俊星,谢晖.一种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方法设计.计算机教育,2012(1):72~74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化

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必须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项目化[1]为手段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上实现与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将岗位职业能力融入课程建设中,实行“教、学、做”一体,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其中的关键便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建设。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开发等技能,在企事业单位it领域中从事网络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是以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起点,通过对网络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分布、市场需求、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等内容开展调研工作,确定如下4个核心工作岗位,并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1、岗位1是网络构建工程师,工作任务是网络构建项目招投标、制定网络规划设计方案、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网络性能测试、网络巡查、故障排查、提交竣工文档并交付使用、网络工程监理。2、岗位2是网络管理工程师,工作任务是网络ip地址的规划、分配和管理、网络服务器的架设及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网络故障处理、网络协议分析与监测、网络系统的入侵检测、安全设置与病毒防范。3、岗位3是网站设计管理工程师,工作任务是网站整体规划、网页制作、后台编程及数据库应用、网站管理、网站测试、安全防范及技术服务。4、岗位4是网络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任务是制定网络解决方案、网络产品营销、网络应用项目或产品的售后技术支持、工程监理、工程项目验收、受理用户故障咨询、提供技术服务。

二、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双证制[2]的要求,学校在校期间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需要获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岗位职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对接的目标,结合各学院现有的网络实验设备,本专业学生需要获得如下证书的其中一项,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的网络工程师、全国计算机等级四级网络工程师、CCna网络工程师、RCna网络工程师、H3Cne网络工程师。

三、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建设思路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相关岗位群及任职要求的分析,与网络相关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企业共同总结岗位的行动领域为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管理、软硬件实施与维护。围绕网络工程师岗位,以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为核心,构建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岗位采用“三线”并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对应的三个岗位群分别为建网、管网、用网。

(1)岗位、能力、课程

校企双方共同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实现专业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新。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成为统一的课程体系。

(2)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专业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化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并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将网络技术的系统理论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散到每个学习情境(项目)中,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是对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评价方案加以分析提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加工整理,构建课程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学生都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来获得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能力,进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明确了培养目标,提升了培养质量。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的分析(即网络工程师等岗位群),归纳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将这些能力所涉及的知识点与内容转化为项目化课程。实践证明,岗位能力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最终的落实点是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的结合,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是深化和提升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创业计划书篇10

>>重庆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重庆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重庆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